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8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称: 管道附件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扬州顺天管道附件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9 12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制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Jul-2020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管道附件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扬州顺天管道附件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9 年 12 月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制

  • 打印编号:1577151955000

    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

    项目编号 e1sj4v

    建设项目名称 管道附件加工项目

    建设项目类别 22_067金属制品加工制造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报告表

    一、建设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盖章) 扬州顺天管道附件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1003586668592R

    法定代表人(签章) 唐刚

    主要负责人(签字) 桑宇峰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签字) 桑宇峰

    二、编制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盖章) 苏州市宏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6755099184A

    三、编制人员情况

    1. 编制主持人

    姓名 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号 信用编号 签字

    田蓉 2015035320352015320501000032 BH008474

    2. 主要编制人员

    姓名 主要编写内容 信用编号 签字

    潘明勇 报告表全篇 BH018281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

    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

    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

    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

    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

    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

    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

    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 目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16

    三、环境质量状况 ................................................................................................................. 19

    四、评价适用标准 ................................................................................................................. 23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28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36

    七、环境影响分析 ................................................................................................................. 37

    八、污染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分析 ..................................................................................... 56

    九、建设项目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64

    十、结论 ................................................................................................................................. 70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项目周边环境概况图

    附图 3 卫生防护距离包络图

    附图 4 项目周边水系图

    附图 5 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

    附图 6 方巷镇详细控制性规划图

    附图 7 生态红线规划图

    附图 8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图(噪声)

    附图 9 环评公示截图

    附件 1 环评委托书

    附件 2 环保诚信守法承诺书

    附件 3 公示声明

    附件 4 环评合同

    附件 5 营业执照及法人身份证

    附件 6 投资项目备案证

    附件 7 厂房租赁合同

  • 附件 8 项目入园及污水处理说明

    附件 9 现有项目环保手续

    附件 10 现有项目污染源检测报告

    附件 11 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报告

    附件 12 关于调整市级乡镇工业示范集中区的通知(扬府办发[2007]39 号)

    附件13 关于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的审

    核意见(扬邗环审[2017]4 号)

    附件 14 汤汪污水处理厂环评批复

    附件 15 环评报告表技术评审意见及修改清单

    附件 16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 1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管道附件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 扬州顺天管道附件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唐刚 联系人 桑宇峰 通讯地址 邗江区方巷工业园峰明大道 2 号(方巷镇工业集中区内) 联系电话 15151816816 传真 — 邮政编码 225000

    建设地点 邗江区方巷工业园峰明大道 2 号(方巷镇工业集中区内)

    立项审批部门 扬州邗江区发展改革委 批准文号 扬邗发改备[2019]81 号

    项目代码 2019-321003-33-03-535806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C3311 金属结构制造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000 绿化面积

    (平方

    米) —

    总投资(万元) 100 其中:环保投资(元)

    1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

    评价经费(万

    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20.1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详见表 1-1;主要设备清单详见表 1-3。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吨/年) 375 燃油(吨/年) / 电(千瓦时/

    年) 1.5 万 燃气 /

    燃煤(吨/年) / 其它 / 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雨水经收集后排入园区雨水管网;本项目

    无生产废水,现有项目生活污水(300m3/a)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方巷镇工业集中

    区主下水道,经方巷 1 号、2 号两级污水提升泵站提升后输送至扬州市污水管网,最终

    汇入扬州市汤汪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排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 2

    一、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见表 1-1,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见表 1-2。

    表 1-1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

    类别 名称 成分 年耗量(t/a) 来源及

    运输 技改前 技改后 增减量

    原料

    钢板 钢 400 400 0

    汽车运

    钢管 钢 100 100 0

    型钢 钢 100 100 0

    辅料

    焊材 C、Si、Mn 等 5 5 0

    气 CO2 100 瓶 100 瓶 0

    钢丸 / 0 6 +6

    醇酸水性防锈

    45%醇酸树脂 13%填充粉

    3%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3%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4%助剂 32%水

    0 3.87 +3.87

    表1-2 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

    名称 理化性质 燃烧爆炸性 毒性及危害性

    醇酸树

    黄褐色粘稠液体,由多元醇、邻苯二甲酸酐

    和脂肪酸或油(甘油三脂肪酸酯)缩合聚合

    而成的油改性聚酯树脂。熔点-25.5℃,沸点144.4℃,闪点30℃,比重(水=1)0.88。

    易燃 无资料

    三丙二

    醇二丙

    烯酸酯

    低气味型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对大部分

    丙烯酸酯化的预聚体都有良好的溶解能力,

    粘度: 10-20CPS(25℃),密度:1.030g/cm3

    (25℃),容易聚合,保存时常加入常用氢醌单甲醚(MEHQ)等阻聚剂抑制其聚合。

    可燃

    刺激眼睛; 刺激呼吸系统;

    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体环境产

    生长期不良影响。 甲基丙

    烯酸羟

    乙酯

    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溶于普通有机溶剂,

    与水混溶。分子量130.14,熔点-12 °C,沸点67℃,

    可燃 刺激眼睛和皮肤。 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根据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本项目产品能够使用水性漆喷漆。本项目产品规格为非

    标定制,单件产品重 100~200kg(本次环评以 100kg/件计,则年产 6000 件/a)。根据建

    设单位提供资料,单件产品喷漆面积为 1~2m2(本次环评以 2m2 计),漆层厚度为 100

    μm(底漆 40μm、面漆 60μm)。本项目漆料消耗量核算见表 1-3。

  • 3

    表 1-3 漆料消耗量核算表

    序号 漆料名称 喷漆面积(m2/件)

    喷涂数量

    (件/a)喷漆厚度

    (µm) 漆料密度

    (g/cm3)固份

    含量

    附着

    率 漆料用量

    (t/a)

    1 醇酸水性防锈漆(底漆) 2 6000 40 1.4 62% 70% 1.55

    2 醇酸水性防锈漆(面漆) 2 6000 60 1.4 62% 70% 2.32

    合计 3.87

    注:用漆量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m=ρδs×10-6/(NV·ε)

    其中:m—油漆总用量,t/a; Ρ—油漆密度,g/cm3;

    δ—涂层厚度,µm; s—喷漆总面积,m2/a; NV—油漆中的固体份,%; ε—附着率,%。

    二、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清单见表 1-3。

    表 1-3 本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分类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套)

    技改前 技改后 增减量

    生产设备

    等离子切割机 LGK130 1 1 0

    车床 C6140 2 2 0

    焊机 / 6 6 0

    液压机 350t 1 1 0

    空压机 0.8Mpa 1 1 0

    剪板机 / 1 1 0

    手持打磨机 / 1 1 0

    抛丸机 / 0 1 +1

    干式喷漆房 (配套两级干

    式过滤装置) 7m*4m*3.2m 0 1 +1

    环保设备

    布袋除尘器 6000m3/h 0 1 +1

    两级活性炭吸

    附装置 10000 m3/h 0 1 +1

    移动式焊烟净

    化器 / 0 3 +3

  • 4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来源

    扬州顺天管道附件有限公司位于邗江区方巷工业园峰明大道 2 号,成立于 2011 年

    12 月,主要从事“管道附件研发、设计、制造、销售;钢结构加工”。2012 年 5 月,企

    业投资 300 万元建成“管道附件加工项目”,该项目于 2016 年编制了《管道附件加工项

    目环境影响自查评估报告》,并于 2017 年 1 月 24 日通过扬州市邗江区环境保护局登记

    意见(附件 9)。为适应市场需求,企业拟追加投资 100 万元,利用现有生产厂房及附

    属办公用房约 3000m2,新增喷涂生产线 1 条。项目技改后新增喷前处理(抛丸)和喷漆

    工序,针对企业现有 600 吨/年管道附件进行喷涂,不接外包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4 号,2018 年

    12 月 29 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82 号)以及《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令第 1 号,2018.4.28 施行)等有关规定,项目须进行环境

    影响评价,本项目为管道附件加工项目,属于“二十二.金属制品业,67. 金属制品加工制

    造”中“其他(仅切割组装除外)”类,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为环境影响报告表。受扬

    州顺天管道附件有限公司的委托,苏州市宏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表的编写工作。苏州市宏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项目组人

    员对该项目区进行了现场踏勘,收集有关项目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基础资料,并

    进行了现场调查,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技术导则,编制了本项

    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管道附件加工项目

    建设性质:技改

    行业类别:C3311 金属结构制造

    建设地点:邗江区方巷工业园峰明大道 2 号(中心坐标 E 119°24'35.95" ,N

    32°31'05.04")

    法人代表:唐刚

    投资总额及环保投资:项目投资 1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0 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10%。

    占地面积:3000m2。

  • 5

    建筑面积:3000m2。

    职工人数:依托现有员工 30 人,不提供食宿

    生产制度:年工作约 250d,一班制,每班 8 小时,年工作时数 2000h

    三、建设项目产品方案

    企业现有“管道附件加工项目”喷漆工序委外处理,喷涂质量、时间等无法得到保

    证,因此企业拟增加喷涂生产线 1 条,针对现有 600 吨/年管道附件进行喷涂,不接外包

    件。本项目技改前后产能不变,建设项目产品方案见表 1-4。

    表 1-4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工程名称(车间、生产

    装置或生产线)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设计能力 年运行时数

    管道附件喷涂生产线 管道附件 非标定制 600t/a 2000 h

    本项目产品“管道附件”为非标定制,重 100~200kg,主要用于各种工艺装置管道,

    有弹簧支吊架、固定支座、波纹补偿器等等。根据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本项目产品能

    够使用水性漆喷漆,主要产品示意图如下:

    波纹补偿器

    弹簧支吊架 固定支座

    图 1-1 项目产品“管道附件”示意图

  • 6

    四、工程组成

    本次技改项目依托现有生产厂房及附属办公用房进行生产,企业拟在生产车间内闲

    置区域新增喷涂生产线 1 条及其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抛丸机、喷漆房、漆料库、危废库

    房、事故水池等。根据现场调查,生产车间目前闲置区域较广,能够满足本次技改项目

    的布置需求。本项目主要工程组成见表 1-5。

    表 1-5 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 类别 建设内容 设计能力 备注

    主体工程 生产车间

    建筑面积 2700m2,用于产品的生产。本次技改拟新增喷漆房1 座、抛丸机 1 台、事故水池 1 座、危废库房 1 间、漆料间 1

    间。 依托现有

    喷漆房 新增喷漆房一套,尺寸为 7m*4m*3.2m,布置于生产车间内南侧 新建

    贮运工程 仓库 面积 100m

    2,位于生产车间内部东侧,用于原料和产品的储

    存 依托现有

    漆料间 新设漆料间,面积 16m2,布置于生产车间内,位于喷漆房东

    侧 新建

    辅助工程 办公室 建筑面积 300m2,用于职员办公 依托现有

    公用工程

    给水 本次技改项目不新增用水,全厂现用水总量为 375m3/a 依托现有

    排水

    厂区采用“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雨水经收集后排入园

    区雨水管网;现有生活污水(300m3/a)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方巷镇工业集中区主下水道,经方巷 1 号、2 号两级污水提升泵站提升后输送至扬州市污水管网,最终汇入扬州市

    汤汪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本次技改项目无新增废水

    依托现有

    供电 新增用电量 0.5 万 KW·h/a,全厂用电总量为 1.5 万 KW·h/a 依托现有

    事故水池 新建 70m3 事故水池一座,位于生产车间西侧, 新建

    废气

    处理

    抛丸粉尘 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P1)排放 新建

    喷漆废气 经密闭喷漆房整体排放系统收集后,通过两级干式过滤装置+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处理后废气通过 15m 高排气筒

    (P2)排放 新建 晾干有机

    废气

    废水处理 本次技改项目无新增废水 依托现有

    噪声防治 优选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 依托现有

    固废

    收集

    生活垃圾

    收集设施 依托厂区内现有垃圾桶若干 依托现有

    固废暂存

    库 依托厂区现有固废暂存库,占地约 30m2,位于生产车间内 依托现有

    危废库房 占地约 20m2,设置在生产车间内,位于喷漆房西侧 新建

    五、公辅工程及匹配性分析

    (1)给水

    企业现有项目生活用水量为 375m3/a,由园区供水管网供给。本次技改项目无新增用

  • 7

    水,不会增加园区供水管网的供水负担。

    (2)排水

    厂区采用“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雨水经收集后排入园区雨水管网;现有生活

    污水(300m3/a)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方巷镇工业集中区主下水道,经方巷 1 号、2

    号两级污水提升泵站提升后输送至扬州市污水管网,最终汇入扬州市汤汪污水处理厂集

    中处理,尾水排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本次技改项目无新增废水,不会增加现有污水预

    处理设施的处理压力。

    (3)供电

    本次技改项目新增耗电量为 0.5 万 KW·h/a,项目建成后全厂耗电量为 1.5 万 KW·h/a,

    由园区供电电网提供。经调查,目前园区供电电压稳定,能够满足本次技改项目新增用

    电需求。

    (4)事故水池

    根据本次环评“环境风险分析”章节,企业拟新建 70m3 事故水池 1 座,位于生产车

    间西侧,能够满足要求。

    (5)贮运工程

    企业现有仓库建筑面积为 100m2,位于生产车间内部东侧,设计贮存量为 100t,现

    有项目使用量为 50t/月。本次技改项目新增原辅材料用量为抛丸 6t/a、水性漆 3.87t/a。

    其中抛丸依托现有仓库贮存,仓库储存余量充足,依托可行;水性漆设置专门的漆料间

    进行暂存,漆料间设置为生产车间内部,位于喷漆房东侧,面积约 16m2,储存能力达 4t/a,

    能够满足需求。

    (6)辅助工程

    企业现有办公室建筑面积为 300m2,本次技改项目不新增员工,依托现有办公设施

    可行。

    六、项目周边环境概况及厂区平面布置

    本项目租赁位于邗江区方巷工业园峰明大道 2 号的闲置厂房进行生产,项目厂房

    东侧为道路“先惗线”,南侧为扬州华兴塑料有限公司,西侧为天勤机械,北侧为飞

    航电工。距离项目区最近的敏感目标为厂界南侧约 130m 处的马场。

    本项目为技改项目,依托现有生产厂房及附属办公用房进行生产。生产区与办公区

    相互独立,生产车间位于办公室西侧,生产车间内划分为仓库、机加工区、漆料间、喷

  • 8

    漆房、危废库房、固废暂存库等,详细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5。项目生产区布局紧凑,便

    于生产原料在各个生产工序中顺畅转移。仓库设置于车间出入口附近,便于材料、产品

    社会运输。项目车间总平面布置中功能分区明确,管线走向短捷,交通组织合理,便于

    生产安全管理。从总体上看,本项目平面布置合理。

    七、产业政策及相关环保法规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为钢结构管道附件加工项目,属于【C3311 金属结构制造】,不属于《产业

    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中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也不属于《江

    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年本)(2013 年修正)中限制类和禁止类

    项目;不属于《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 年本)》、《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

    年本)》中限制用地和禁止用地项目。本项目已在扬州邗江区发展改革委备案,备案号为:

    2019-321003-33-03-535806。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

    八、区域规划相容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方巷工业园峰明大道 2 号,属于方巷镇工业集中区,该工

    业集中区概况如下:

    A、规划范围

    方巷镇工业集中区位于方巷镇东北部,规划范围为:横一路(规划)以南、方捻线

    以西、先捻线以北、扬菱公路以东。规划总用地 75.26 公顷,其中工业用地 65.81 公顷,

    道路广场用地 9.25 公顷。

    B、产业定位

    为了适应方巷镇工业集中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工业集中区主要发展一、二类工业。

    方巷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为:发展以钣金、机械、精细化工等低能耗、轻污染和高附加

    值的民营工业及外向型工业为主导方向。规划目标为:建设一个高效、便捷、优美、完

    善的富有亲和力的工业集中区,增强投资吸引力,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

    本项目为钢结构管道附件加工项目,属于【C3311 金属结构制造】,属于低能耗、

    轻污染和高附加值的民营工业,符合方巷镇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定位,因此本项目与方巷

    镇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相符。本次技改项目利用现有生产厂房及附属办公用房,厂房位

    于方巷镇工业集中区,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与用地规划相符。

    九、“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

  • 9

    (1)生态保护红线

    分别对照《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2013.8)和《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

    划》(2018.6)内相关内容,依据全省生态环境调查、生态功能区划,在分析生态特征、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地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提

    出全省生态红线区域名录、范围及保护措施。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红线区域见下表:

    表 1-6 项目周边涉及生态红线区域

    红线区

    域名称 主导生

    态功能

    红线区域范围 面积(平方公里) 方位距

    离 一级管控区 二级管控区 总面积

    一级

    管控

    二级管

    控区

    邵伯湖

    (邗江

    区)重

    要湿地

    湿地生

    态系统

    保护

    一级管控区

    为邵伯湖的

    核心湿地区。

    二级管控区为实验区,

    东至江都交界处,南至

    邗江区县界,西至邵伯

    湖大堤西 200 米,北至高邮交界处。包含邵伯

    湖国家水产种质资源

    保护区。

    73.31 34 5 38.81 E

    3.5 Km

    对照表1-6及附图7可知,距离项目最近的邵伯湖(邗江区)重要湿地位于项目东侧

    3.5km处,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导致其环境质量功能的下降。因此,本项目与《江苏省生态

    红线区域保护规划》(2013.8)和《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8.6)相符。

    (2)环境质量底线

    根据扬州市环保局网站公布的 2018 年扬州市环境质量报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

    量良好。该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如喷漆废气、抛丸废气、生活污水、

    设备噪声等,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各类污染物的排放一般不会对周围环境造

    成不良影响,不会突破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底线。

    (3)资源利用上线

    本次技改项目完成后,全厂总用水量为 375m3/a,由园区供水管网统一供给;总用电

    量为 1.5 万 KW·h/a,由园区供电电网统一供给;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不占用新的土地

    资源。因此,本项目不会突破当地的资源利用上线。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本项目为钢结构管道附件加工项目,属于【C3311 金属结构制造】,对照《关于扬

    州市邗江区方巷镇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的审核意见》(扬邗环审[2017]4

    号)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 年版),本项目不属于环境负面清单项目。负面清单具体

    见下表:

  • 10

    表 1-7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序号 负面清单 是否属于

    1 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订)、《江苏工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年本)》中淘汰类项目 不属于

    2 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订)、《江苏工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年本)》中限制类项目 不属于

    3 属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中规定的位于生态红线保护区以及 管控区内与保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项目、位于生态红线保 护区二

    级管控区内禁止从事的开发建设项目 不属于

    4 属于《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 中规定的位于饮用水源准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的开发

    建设项目 不属于

    5 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建设项目 不属于

    6 不符合所在园区产业定位的工业项目 不属于

    7 未按规定开展规划环评、回顾性环评的工业园区(高新区、产业集中区) 内 的工业项目 不属于

    8 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未落实的项目 不属于

    9 国家、江苏省明确规定不得审批的建设项目 不属于

    10 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等明确设立且与市场准入相关的禁止性规定 不属于

    11 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和限制的产品、技术、工艺、设备及行为 不属于

    12 禁止重污染的项目建设 不属于

    13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 版)相关的禁止性规定 不属于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三线一单”的相关要求。

    十、与《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相符性分析

    根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与本项目相关的条款

    有:

    7.2.1:“VOCs 质量占比大于等于 10%的含 VOCs 产品,其使用过程应采用密闭设备或

    在密闭空间内操作,废气应排至 VOCs 废气收集处理系统;无法密闭的,应采取局部气

    体收集措施,废气应排至 VOCs 废气收集处理系统。”

    7.2.2:“有机聚合物产品用于制品的生产的过程,在混合/混炼、塑炼/塑化/熔化、加工

    成型(挤出、注射、压制、压延、发泡、纺丝等)等作业中应采用密闭设备或在密闭空

    间内使用,废气应排至 VOCs 废气收集处理装置;无法密闭的,应采取局部气体收集措

    施废气应排至 VOCs 废气收集处理系统”。

    本项目使用水性漆,VOCs 质量占比小于 10%。同时,喷漆房喷漆房喷漆废气和晾

    干有机废气经密闭喷漆房整体排放系统收集后,通过两级干式过滤装置+两级活性炭吸附

    装置处理,处理后废气通过 15m 高排气筒(P2)排放。废气收集及处理措施符合《挥发

    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的要求。

  • 11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一、现有项目环保履行情况

    2012 年 5 月,扬州顺天管道附件有限公司投资 300 万元建成“管道附件加工项目”,

    该项目于 2016 年编制了《管道附件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自查评估报告》,并于 2017 年 1

    月 24 日通过扬州市邗江区环境保护局登记意见(附件 9)。现有项目环保手续履行情况

    详见表 1-8。

    表 1-8 企业现有项目环保手续履行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环评时间 批复情况 变化情况

    1 管道附件加工项目 2016 年 2017年 1月 24日通过扬州市邗江区环境保护局登记意见 /

    二、现有项目产品方案

    企业现有“管道附件加工项目”产品方案见表 1-9。

    表 1-9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工程名称(车间、生产

    装置或生产线)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设计能力 年运行时数

    管道附件生产线 管道附件 非标定制 600t/a 2000 h

    三、现有项目原辅材料

    表 1-10 现有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

    类别 名称 成分 年耗量(t/a)

    原料

    钢板 钢 400

    钢管 钢 100

    型钢 钢 100

    辅料 焊材 C、Si、Mn 等 5

    气 CO2 100 瓶

    四、现有项目设备

    表 1-11 现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套)

    1 等离子切割机 LGK130 1 2 车床 C6140 2 3 焊机 / 6 4 液压机 350t 1 5 空压机 0.8Mpa 1 6 剪板机 / 1 7 手持打磨机 / 1

  • 12

    五、现有项目工艺

    现有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下料切割

    钢材

    机加工

    切割烟尘

    金属边角料

    喷漆(委外)

    焊接焊接烟尘

    废焊材

    打磨 打磨粉尘

    车床加工

    检验 次品

    包装

    成品

    图 1-1 现有项目管道附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六、现有项目污染物达标分析

    1、废水

    现有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收

    集后排入园区雨水管网;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300m3/a,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方巷镇工

    业集中区主下水道,经方巷 1 号、2 号两级污水提升泵站提升后输送至扬州市污水管网,

    最终汇入扬州市汤汪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排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现有项目污水

    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 1-12。

    表1-12 现有项目水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表

    废水 名称

    量m3/a

    污染

    物名

    污染物产生量 治理

    措施

    污染物接管量 污染物排放量 排放方式与

    去向 浓度mg/L

    产生量t/a

    浓度mg/L

    接管

    量 t/a浓度mg/L

    排放量t/a

  • 13

    生活 污水 300

    COD 350 0.105

    化粪

    350 0.105 50 0.015 接管至扬州市汤汪污水

    处理厂处理

    后,排入京杭

    大运河扬州

    SS 300 0.09 300 0.09 10 0.003

    氨氮 35 0.011 35 0.011 5 0.0015

    TP 6 0.002 6 0.002 0.5 0.00015

    2、废气

    现有项目废气主要有切割烟尘、焊接烟尘和打磨粉尘。

    (1)切割烟尘

    项目下料切割工序采用剪板机和等离子切割机,其中等离子切割机在切割过程中,

    由于金属材料的高温气化和氧化,会产生少量烟尘。根据同类企业类比分析,金属在等

    离子切割过程中的烟尘产生量约为原料使用量的1‰,本项目钢材原料总用量为600t/a,

    则切割烟尘产生量为0.6t/a,于生产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2)焊接烟尘

    本项目焊接工序中焊材使用量为 5t/a,焊装大小部件时会有焊接烟尘产生。根据《不

    同焊接工艺焊接烟尘污染特征》(郭永葆,太原市机械电子工业局)资料可知,焊接工

    序产尘系数为 5g/kg~8g/kg 焊丝,本次环评取 8g/kg。经计算,本项目焊接烟尘产生量为

    0.04t/a,于生产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3)打磨粉尘

    焊接工序后需采用手持打磨机对焊接部位的毛刺进行打磨处理,打磨过程中会产生

    打磨粉尘。根据同类企业类比分析,打磨过程中的粉尘产生量约为使用量的0.5‰,本项

    目钢材原料总用量为600t/a,则打磨粉尘产生量为0.3t/a,于生产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根据企业 2016 年编制的《管道附件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自查评估报告》中委托江苏金

    信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报告编号:(2016)金信检(综合)字第(0415)

    号),企业厂界颗粒物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无

    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3、噪声

    现有项目噪声源主要是车床、等离子切割机、焊机、空压机、剪板机等生产设备,

    噪声约 70-85dB(A),高噪声设备对基础作防震、加固措施,再经厂房隔声处理。根据

    企业 2016 年编制的《管道附件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自查评估报告》中委托江苏金信检测技

    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报告编号:(2016)金信检(综合)字第(0415)号),

    企业厂界噪声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规定的 3 类标

  • 14

    准要求。

    4、固废

    现有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为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固废。

    ①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3.75t/a。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固

    废处置率达到 100%。

    ②一般工业固废

    现有项目金属边角料产生量为 6t/a、次品产生量为 3t/a、废焊材产生量为 0.5t/a,企

    业集中收集后出售给物资回收部门。

    综上所述,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均得到合理处置,处置率能达到 100%,对环境影

    响小。

    七、现有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

    表 1-13 现有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表(t/a) 类别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 消减量 接管量 外排环境量

    废气 无组织 颗粒物 0.94 0 / 0.94

    废水

    废水量(m3/a) 300 0 300 300

    COD 0.105 0 0.105 0.015

    SS 0.09 0 0.09 0.003

    NH3-N 0.011 0 0.011 0.0015

    TP 0.002 0 0.002 0.00015

    固废

    金属边角料 6 6 / 0

    次品 3 3 / 0

    废焊材 0.5 0.5 / 0

    生活垃圾 3.75 3.75 / 0

    七、现有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

    1、现有厂区生产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租赁坐落在邗江区方巷镇工业集中区的一期村级创业园二号厂房进行生产,

    出租房为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村民委员会。经现场勘查,一期村级创业园内已建

    成雨、污水管网系统,给水系统和供电系统,可为本项目使用。

    本项目不涉及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方巷镇工业集中区

    主下水道,经方巷 1 号、2 号两级污水提升泵站提升后输送至扬州市污水管网,最终汇

    入扬州市汤汪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排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

  • 15

    经现场勘察,企业现有化粪池位于办公室北侧,并配有雨污水接管口,且已按要求

    规范化设置,不与一期村级创业园内的其他企业共用,管控责任主体明确。

    2、现有项目环境问题

    企业现有项目环保手续齐全,现有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根据现有项目污染源监测报

    告分析,大气污染物和厂界噪声均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均通过合理有效的处置。到目前

    为止,公司从未发生过环境污染纠纷和污染事故。

    但是,由于企业环评编制时间较久远,部分污染物并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根

    据现场勘察发现,现有项目切割烟尘、焊接烟尘和打磨粉尘未进行收集处理,直接于生

    产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3、整改措施

    针对企业现有项目环境问题,本次环评需对其进行整改,详情如下:

    表 1-14 “以新带老”整改措施要求一览表 序

    号 项目现场存在的环

    境问题 整改措施 完成时

    1

    切割烟尘、焊接烟

    尘和打磨粉尘未进

    行收集处理,直接

    于生产车间内无组

    织排放

    设置 3 台移动式焊烟净化器,对切割烟尘、焊接烟尘和打磨粉尘进行收集处理。处理后的烟粉尘在生产车间内通过

    焊烟净化器自带的排气口低空排放(由于烟尘净化器的排

    气筒较低,因此也视为无组织排放)

    本次技

    改项目

    建成前

    完成

    本次技改项目拟设置 3 台移动式焊烟净化器,对切割烟尘、焊接烟尘和打磨粉尘进

    行收集处理。捕集率约为 90%,净化率约为 90%,净化后的烟粉尘排放量为 0.085t/a,在

    车间内通过焊烟净化器自带的排气口低空排放(由于烟尘净化器的排气筒较低,因此也

    视为无组织排放);未被收集的烟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 0.094t/a。可见经移动式焊烟净化

    器处理后,本项目烟粉尘无组织排放量共计 0.179t/a。

    采取以新带老措施后,现有项目无组织烟粉尘排放将有一定的消减,详见表 1-15。

    表 1-15 以新带老后现有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汇总(t/a)

    种类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

    目前实际 排放量

    以新带老后 预测排放量 以新带老

    消减量 无组织 有组织 无组织

    切割烟尘 焊接烟尘 打磨粉尘

    颗粒物 0.94 0.94 / 0.179 0.761

  • 16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东经 119°01′至

    119°54′、北纬 32°15′至 33°25′之间。南部濒临长江,北与淮安、盐城接壤,东和

    盐城、泰州毗连,西与南京、淮安及安徽省天长市交界。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

    杭运河交汇处,东经 119°26′、北纬 32°24′。全市总面积 6634 平方公里。市辖区面

    积 2310 平方公里。

    本项目位于邗江区方巷工业园峰明大道 2 号,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

    二、地形、地貌

    扬州市地貌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大致为西北高、东南低。蜀

    岗一线以南为长江的河漫滩地,标高 5-10m(黄海基面)。

    扬州市境内分布的地层属第四纪地层。市区内多为瓦砾土层,少部分地区有淤泥。

    基岩深度南浅北深。在河漫滩地区为 56-64m,在一级阶地约为 75m,工程地质条件较

    好,具有地形平坦开阔,地基稳定的优点。扬州市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地台和地层的过渡

    带—扬子准地台中部。扬州市附近断裂构造发育。在地震的划分上属于扬州—铜陵地震

    中段,地震烈度为七级。

    扬州市位于宁镇断褶与苏北凹陷之间,属长江低漫滩,地势平坦。区内几乎全被第

    四系覆盖,地表未见构造形迹,以推测隐伏断裂为主,未发现明显的褶皱构造。根据区

    域地质资料,项目拟建区域地层由老至新为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

    三、气候特征

    扬州市邗江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气候复杂。全年主导风向夏天为东、东南风,冬天为北偏西风,年最大风速 16m/s,常

    年平均风速 3.5m/s,全年无霜期为 240 天,年平均湿度 76%,平均雾日 10.5 日。常年

    日照时数为 2080 小时,平均气温 4.9-15.4℃,最高气温 41.1℃(1934 年 7 月 13 日),

    最低气温-12.9℃(1932 年 1 月 27 日)。年最大降雨量 1919.1mm(1991 年),年最小

    降雨量 457.6mm(1978 年),日最大降雨量 262.5mm,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1100mm,

    汛期(5-9 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662mm,常年平均雨日 119 天。年最大蒸发量 1175.1mm,

    年最小蒸发量 694.9mm,多年平均蒸发量 879.7mm。降水主要分布在梅雨期和台汛期。

    入梅一般在 6 月中下旬,多年平均历时 23 天,平均梅雨量 232.9mm,约占全市平均降

  • 17

    水量的 22.3%,年际内梅雨天数及梅雨量变化较大。

    四、水文

    扬州市位于江淮两大水系的交汇处,长江通过古运河、京杭大运河与淮河水系的邵

    伯湖、高邮湖等水体相通。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河流有长江、京杭大运河、西银沟等。

    长江扬州段距长江入海口约 300km,历年最大流量为 92600m3/s,最小流量为

    4620m3/s,平均流量约 30000m3/s,受潮汐的影响较明显,落潮历时长,涨潮历时短。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上游与邵伯湖相通流经扬州市东郊,通过施桥船闸与长江相连。

    从湾头扬州闸至入江口长约 15.5km,其中湾头至施桥船闸段长约 9km,施桥船闸至入

    江口长约 6.5km,河宽 185m,河底高程约 0.5m。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为凹岸带,

    北岸为深槽,水深流急,近岸带水文情势复杂。京杭大运河入江口(汤汪口)上游约

    10km 为瓜洲镇,汤汪口上游约 1km 为扬州港,下游约 40km 处的三江营为南水北调

    取水口,江水由三江营通过芒稻河经江都抽水站进入京杭大运河,洪水期江都抽水站用

    于排泄里下河地区的洪水。

    古运河:其北端与京杭大运河相通(由湾头附近的扬州闸控制),流经老城区东、

    南两侧,然后向西南经瓜洲闸进入长江,从扬州闸至瓜洲闸长约 27.7km。市区河道蜿

    蜒曲折,河面宽 50m 左右,水深 2.0-2.4m。扬州闸和瓜洲闸分别控制古运河上下游水

    位,以保证航运、城市景观、工业生产用水和泄洪等功能。

    仪扬河:仪扬河从与古运河交汇处至仪征泗源沟入江,全长 25.1 公里,邗江境内 8

    公里,仪征境内 17.1 公里,是仪征市境内主要集排灌、饮用、航运的综合性河道。目

    前,除了从古运河分流一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外,仪扬河还接纳仪征丘陵山区的地

    表径流和部分仪征市区工业和生活污水。

    赵家沟:北至蒋王镇,南接仪扬河,位于邗江经济开发区西侧,主要功能为排涝及

    农田灌溉。

    西银沟:北至蒋王镇,南接仪扬河,位于邗江经济开发区东侧,主要功能为排涝及

    农田灌溉。

    五、生态环境

    扬州市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区,适宜多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具有从南方和

    北方以及国外引进动植物新种、新品种的有利条件,因此,作物、林木、畜禽、鱼的种

    类繁多,人工的长期培育使得品种资源更为丰富。全市高等植物有 2100 多种,其中重

  • 18

    要经济植物 854 种,尚有可资利用和开发前景的野生植物资源 600 多种。水生动物资源

    以内陆淡水鱼类为主,有 140 余种,已利用的有 40 多种,其中重要的经济鱼类有 20 余

    种。全市已栽培的农作物有 40 多种,林、果、茶、桑、花卉等 260 多种,蔬菜 60 多种、

    300 多个品种。畜禽品种丰富,猪、牛、羊、鸡、鸭、鹅等均有优良的地方品种。

    扬州市邗江区区域内植物类型主要有栽培植被、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三种植被类

    型。其中农业栽培植被面积最大,其余两种植被均属自然植被类型。农作物以水稻、小

    麦、蔬菜为主。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无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

    项目所在地区及评价范围内没有风景名胜及古迹等重要保护目标。

    六、土壤与植被

    扬州市境内土壤分为水稻土、潮土、黄棕土及沼泽土 4 个土类、11 个亚类、27 个

    土属、101 个土种。四大土类面积分别占 78.24%、15.50%、0.81%、5.45%。全市的土

    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 1.88%,在全省属中上水平。

    林木有人工林地,农田林网,还有在圩堤、滩地、名宅四周和沟渠、道路两侧种植

    的树木,主要树种包括泡桐、水杉、意杨、池杉等经济用材林和果树。农田作物主要有

    小麦、水稻、油菜等,其次还有藕、大豆、芝麻等经济作物。

  • 19

    三、环境质量状况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1)达标情况判定

    根据扬州市环保局网站公布的 2018 年扬州市环境质量报告,监测统计结果如下:

    表 3-1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

    污染物 年评价指标 现状浓度/(μg/m3)

    标准值/(μg/m3) 占标率% 达标情况

    SO2 年平均浓度 13 60 21.67 达标

    24 小时平均第 98 百分位数 30 150 20.00 达标

    NO2 年平均浓度 38 40 95.00 达标

    24 小时平均第 98 百分位数 84 80 105.00 不达标

    PM10 年平均浓度 90 70 128.57 不达标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 200 150 133.33 不达标

    PM2.5 年平均浓度 49 35 140.00 不达标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 120 75 160.00 不达标 CO 24h 平均浓度浓度 95 百分位 1.4 4000 0.04 达标 O3 最大 8h 平均浓度 90 百分位 181 160 113.13 不达标 由上表可知,判定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全年市区污染天数为 130 天,影响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臭氧。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为 58 天,以细颗

    粒物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为 55 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为 15 天,以

    二氧化氮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为 2 天。

    扬州市环境保护局目前正着手准备编制《扬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届时将

    提出达标年的目标浓度并提出完成这一规划目标的相应措施,待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后,

    本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将逐步改善。

    (2)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区域基本污染物的环境质量现状详见下表:

    表 3-2 基本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表

    点位

    名称

    监测点坐标 污染

    物 年评价指标

    评价

    标准/(μg/m3)

    现状

    浓度/(μg/m3)

    最大

    浓度

    占标

    率/%

    超标

    频率/%

    况纬度 经度

    五台

    山医

    32. 101 323

    119. 444 69

    PM2.5 年平均质量浓度 35 54 / / 否

    95%日平均质量浓度 75 116 254.7 20.3 否

    城东

    财政

    32. 384 985

    119. 464 293

    PM10 年平均质量浓度 70 95 / / 否

    95%日平均质量浓度 150 176 204.7 10.4 否

    邗江 32. 119. O3 年平均质量浓度 / / / / /

  • 20

    环保

    局 375 100

    394 808

    90%日最大8 小时平均质量浓度 160 192 163.8 17.8 否

    N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40 40 / / 是

    98%日平均质量浓度 80 90 142.5 3.8 否

    市环

    境监

    测中

    心站

    32. 408 270

    119. 409 993

    S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60 18 / / 是

    98%日平均质量浓度 150 38 28.7 0 是

    CO 年平均质量浓度 / / / / /

    95%日平均质量浓度 4000 1400 50 0 是

    (3)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中其他污染物为 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为了解工程

    所在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引用“扬州市邗江瑞彦机械装备有限公司钣金

    冷作加工、喷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方巷村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监测时间

    为 2017 年 6 月 2 日~6 月 8 日,监测点位方巷村位于本项目厂区西南侧约 2.0km,引

    用项目所在地外环境无较大变化,区域内未新增明显大气污染源,监测时段为近 3 年

    的监测数据,并且在有效引用期限范围内,因此引用数据有效。具体监测数据见表 3-3。

    表 3-3 其他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表

    点位

    名称 监测点坐标/°

    污染物评价标准/(μg/m3)

    现状浓度/(μg/m3)

    最大占

    标率/%超标频

    率/% 达标

    情况经度 纬度 方巷

    村 119.392644 32.50718

    3 非甲烷

    总烃 600 43~115 19.2 0 达标

    监测结果表明,非甲烷总烃监测浓度无超标现象, 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TVOC相关标准。

    2、水环境质量现状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标

    准。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共设置 11 个监测断面。根据扬州市环保局网站公布的 2018 年

    度环境质量报告,2018 年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水质为优,其中邗江运河大桥断面水质为

    Ⅳ类,其他各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

    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3、环境噪声质量现状

    苏州宏宇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7 月 25 日-7 月 26 日和 2019 年 7 月 25 日-7

    月 26 日分别对项目四周厂界和周边居民敏感点的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

    示,项目四周厂界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区标准“昼间≤65dB(A)、

    夜间≤55dB(A)”,周边声环境敏感目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 21

    类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具体见表 3-3。

    表 3-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测点位置 昼间[dB(A)] 夜间[dB(A)] 昼间[dB(A)] 夜间[dB(A)] 项目东厂界 52 45 53 45 项目南厂界 54 46 56 45 项目西厂界 55 47 54 46 项目北厂界 57 48 56 47

    马场 56 47 56 47 路西庄 54 48 55 49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现场勘察,建设项目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表 3-4。

    表 3-4 建设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名称 坐标/m 保护对

    象 保护内容 环境功能 相对厂

    址方位 相对厂

    界距/m X Y

    马场 0 -130 居住区 人群

    《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

    S 130

    路西庄 150 -55.68 居住区 人群 SEE 160

    三里庵 0 260 居住区 人群 N 260

    小俞庄 -310 139.64 居住区 人群 NWW 340

    先进村 310 183.03 居住区 人群 NEE 360

    三里村 110 498 居住区 人群 NNE 510

    高殷巷 260 1068.83 居住区 人群 NNE 1100

    李巷 585 643.95 居住区 人群 NE 870

    林家荡 1090 829.94 居住区 人群 NE 1370

    棺材跳 1855 0 居住区 人群 E 1855

    小潘庄 2220 0 居住区 人群 E 2220

    淮河 460 -263.25 居住区 人群 SEE 530

    大庙庄 960 -280 居住区 人群 SEE 1000

    贾庄 1900 -714.77 居住区 人群 SEE 2030

    管陈庄 1550 -915.15 居住区 人群 SE 1800

    西来庵 1750 -1445.82 居住区 人群 SE 2270

    西来村 560 -1348.33 居住区 人群 SSE 1460

  • 22

    高小庄 0 590 居住区 人群 S 590

    钱家冲 0 1110 居住区 人群 S 1110

    王老庄 0 1610 居住区 人群 S 1610

    高院墙 0 1820 居住区 人群 S 1820

    鲍庄 -570 -439.89 居住区 人群 SW 720

    方巷村 -1200 -996.79 居住区 人群 SW 1560

    小房庄 -1860 -618.06 居住区 人群 SWW 1960

    赵刘庄 -1060 361.66 居住区 人群 NWW 1120

    花城村 -840 1056.83 居住区 人群 NW 1350

    江家冲 -240 1277.65 居住区 人群 NNW 1300

    环境要

    素 环境保护对象 方位 距厂界距离 规模 环境功能

    水环境 方巷小运河 W 2300m 河宽 8~10m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Ⅳ类标准

    声环

    马场 S 130m 约 150 人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区标

    准 路西庄 SE 160m 约 80 人

    土壤

    环境

    马场 S 130 居住区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标准

    路西庄 SE 160 居住区

    三里庵 N 260 居住区

    小俞庄 NW 340 居住区

    先进村 NE 360 居住区

    项目厂界 1000m 范围内的农田 农田

    《土壤环境质量农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管控标准

    (试行)》 (GB15618-2018)

    生态

    环境 邵伯湖(邗江

    区)重要湿地E 3500m 73.31km2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 23

    四、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中二级标准,TVOC 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中附录 D 中参考限值标准,详见表 4-1。

    表 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单位 备注

    SO2

    1 小时平均 500

    μg/m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4 小时平均 150

    年平均 60

    NO2

    1 小时平均 200

    24 小时平均 80

    年平均 40

    PM10 24 小时平均 150

    年平均 70

    PM2.5 24 小时平均 75

    年平均 35

    CO 1 小时平均 10

    24 小时平均 4

    O3 1 小时平均 200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160

    TVOC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600 μg/m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扬州市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扬政办发[2003]50 号),方巷小运河

    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Ⅳ类标准,详见表 4-2。

    表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 无量纲

    标准 污染物 pH(无量纲) CODcr DO 氨氮 总磷 高锰酸盐指数

    Ⅳ 标准浓度限值(mg/L) 6~9 ≤30 ≥3 ≤1.5 ≤0.3 ≤10

    3、环境噪声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 3 类区,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24

    中的 3 类区标准,周边声环境敏感目标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的 2 类区标准进行保护,具体标准限值见表 4-3。

    表 4-3 声环境质量标准

    区域名 执行标准 表号及级别 单位 标准限值

    昼 夜 周边敏感目标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区 dB(A) 60 50 项目东、南、西、北

    四周厂界 3 类区 dB(A) 65 55

  • 25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颗粒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的二级标准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VOCs 排放参照执行天津市《工业企

    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 2014)中表 2 中表面涂装中烘干工

    艺排放标准和表 5 中其他行业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同时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

    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具体标准限值见表 4-4。

    表 4-4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排放标准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

    放浓度

    (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

    值(mg/m3)排气筒高度 m 二级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颗粒

    物 120 15 3.5 1.0

    《工业企业挥发性

    有机物排放控制标

    准》(DB12/524- 2014)

    VOCs 50 15 1.5 2.0

    《挥发性有机物无

    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 VOCs / / / 10

    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次技改项目无新增废水产生,现有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接管

    至扬州市汤汪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排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废水接管标准

    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 三级标准,其中未列指标参照

    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 1 中的 A 等级标

    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标准值见下表。

    表 4-5 扬州市汤汪污水处理厂接管、排放标准(单位:mg/L)

    项目 pH(无量纲) COD SS 氨氮 TP

    接管标准 6~9 ≤500 ≤400 ≤45 ≤8

    排放标准 6~9 ≤50 ≤10 ≤5 ≤0.5

  • 26

    3、厂界噪声标准

    本项目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 3 类标准,周边声环境敏感目标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 2 类标准进行保护,具体参见表 4-6。

    4-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2 类 60 50

    3 类 65 55

    4、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一般工

    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环保部公

    告 2013 年第 36 号)的有关规定;危险固废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修改单(环保部公告 2013 年第 36 号)的有关规定。

  • 27

    1、总量控制因子

    根据《江苏省排放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指南》及《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

    控制暂行规定》、省环保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

    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办[2011]71 号)、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建

    设项目烟尘、挥发性有机物准入审核的通知》(苏环办[2014]148 号文),结合本

    项目排污特征,确定本项目总量控制因子。

    大气污染物总量考核因子:烟粉尘(颗粒物)、VOCs;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COD、NH3-N;总量考核因子:SS、TP。

    本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置,不外排。

    2、总量控制指标

    (1)废气: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废气排放总量为烟粉尘(颗粒物)0.282t/a、

    VOCs 0.023t/a,需向扬州市邗江生态环境局申请,排放量在邗江区域范围内平衡。

    (2)废水:本项目建成后,全厂所排废水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

    后,接管至扬州市汤汪污水处理厂处理,接管考核量为:废水300m3/a、COD

    0.105t/a、氨氮0.011t/a;最终外排量为:废水300m3/a、COD 0.015t/a、氨氮0.0015

    t/a;该总量在扬州市汤汪污水处理厂批复总量范围内平衡,SS 和TP作为考核指

    标需向扬州市邗江生态环境局申请备案。

    (3)固废:按照要求全部合理处置,排放总量为零。

  • 28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1、施工期

    本次技改项目依托现有生产厂房及附属办公用房,施工期仅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等。

    1.2、营运期

    本次技改项目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增加喷涂生产线一条,包含喷前处理(抛丸)和调漆、

    喷漆、晾干工序,其余工序不变,原有项目工艺不再详述。喷涂生产线流程如下:

    半成品工件

    成品

    晾干 G3烘干有机废气

    抛丸G1抛丸粉尘

    S1废钢丸

    调漆G2喷漆废气

    S2废漆桶

    S3废抹布手套

    喷漆

    图 5-1 喷涂生产线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工艺流程说明】

    (1)喷前处理(抛丸):现有工序加工后的半成品工件需进行抛丸处理,以去除氧化皮

    后再进行静电喷涂,同时增加金属内部的错位密度,提高金属强度。工件在抛丸机中被滚筒

    带动,同时抛丸器高速抛出的钢丸均匀地打击在工件表面上,从而达到清理表面的目的。抛

    丸机内部为封闭式结构,钢丸经设备自带的振动筛分过滤机筛分过滤后循环回用,钢丸使用

    一段时间后进行更换废弃。本工序会产生抛丸粉尘(G1)和废钢丸(S1)。

    (2)调漆、喷漆:将加工完成的半成品进行喷涂处理,首先进行调漆和喷漆,均在干式

    喷漆房内进行,喷漆目的在于防锈和上色,项目调漆、喷漆时间以 4h/d 计。项目调漆、喷漆

    过程中会产生废漆桶(S2)和喷漆废气(G2),同时每次喷漆完成后需采用抹布/手套对喷枪

  • 29

    进行清理,产生废抹布/手套(S3)。

    ①调漆:喷漆作业开始前需对外购的漆料进行调配,调漆在喷漆房内进行。由于调漆时

    间相对较短,且调漆时挥发的有机废气较少,因此该部分有机废气计入喷漆废气,不单独核

    算。

    ②喷漆:喷漆采用人工空气喷枪喷涂,空气喷涂一般以 0.3MPa~0.5MPa 压缩空气的工作

    压力,高流速地从喷枪的空气喷嘴流过,使喷嘴周围形成局部真空,漆料被压缩空气吸入真

    空空间,将漆料雾化成细小的雾滴,涂于工件的表面,形成连续、均匀的涂层。

    (3)晾干:喷漆完成后需进行晾干处理,晾干工序仍在喷漆房内进行,不设置单独晾干

    房。晾干过程中,通过喷漆房的进风和排风系统换气,常温下晾干,晾干时间约为 4h/d,使

    工件表面漆膜逐步固化,漆料中的有机组分全部挥发,产生晾干有机废气(G3)。

    【喷漆房参数】

    本项目干式喷漆房尺寸设计为 7m*4m*3.2m,主要由墙体密封系统、进风系统、照明系

    统、排风干式过滤系统、电控系统等组成,共同来完成产品的喷漆生产作业。

    (1)进风系统:采用 2 台 3KW 涡轮抽风风机,进风过滤采用高效过滤棉进风过滤。

    (2)照明系统:喷漆房房体顶部采用广州佛山 LED 防爆照明灯,灯箱为 0.8MM 厚度镀

    锌板喷塑制作,房体顶部平均分布安装,为了充分保障喷漆理想亮度,增加照明效果,充分

    保障房体内部喷涂达到理想亮度。

    (3)排风过滤系统:喷漆房排风系统采用两级干式过滤装置(初级过滤采用干式地棉,

    二级过滤采用活性炭过滤棉),一台 7.5KW 抽风风机,将喷漆过程中所产生的多余漆雾经过

    两级干式过滤装置过滤处理,降低排放出去的漆雾浓度。然后送入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

    有机废气。

    (4)电控系统:控制系统采用就近式设置原则,设计和安装符合国家有关电器安全规范,

    可靠性高,布局合理,维修方便。系统间设有自动联锁,做到生产安全可靠。各电机运行控

    制回路,均配有相应的低压断路器,执行继电器等保护元器件,以实现电动机的短路和过载

    保护。控制系统主要电器元件(如:低压断路器、交流接触器、温控仪、感温测控等)采用

    国内知名品牌(德力西、正泰、人民等)。

    (5)房体构造:墙板采用 5CM 厚岩棉阻燃保温板制作成型,单边封平,外形美观,使

    用寿命长,密封性好,便于拆装;房体骨架由多道四角立柱及顶纵横梁组成,从而保证整套

    房体额强度;房体大门由两扇对开大门组成,并装有方形窥视窗口,结实、美观、大气。

    2.生产工艺产污环节分析:

  • 30

    根据工艺流程,项目主要污染源分布及主要污染因子见表 5-1。

    表 5-1 主要污染源分布及主要污染因子

    类别 代码 产生点 污染物 采取的措施及去向

    废气

    G1 抛丸 抛丸粉尘 (颗粒物)

    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P1)排放

    G2 调漆、喷漆 喷漆废气 (漆雾、VOCs)经密闭喷漆房整体排放系统收集后,通过两级干式过

    滤装置+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处理后废气通过15m 高排气筒(P2)排放 G3 晾干 晾干有机废气

    (VOCs)

    噪声 / 生产设备 设备运转噪声 优选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

    固体

    废物

    S1 抛丸 废钢丸 外售处理

    / 布袋除尘 收尘器粉尘

    S2 调漆 废漆桶

    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 / 两级干式过滤装

    置 废过滤棉

    / 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废活性炭

    / 喷漆 废抹布/手套

    3.物料平衡分析:

    本项目漆料平衡见表 5-2,VOCs 物料平衡见表 5-3 和图 5-2。

    表 5-2 漆料平衡表(t/a)

    入方 出方

    物料 数量 产品 废气 废水 固废 挥发水分

    醇酸水性

    防锈漆 3.87 1.68 有组织 VOCs:0.02322;有组织漆雾:0.007194

    吸附处理 VOCs:0.20898

    漆雾:0.7122060 0 1.2384

    合计 3.87 3.87

    注:VOCs 包括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表 5-3 VOCs 物料平衡表(t/a)

    有机物

    名称

    入方 出方

    物料 数量 产品 废气 废水 固废

    VOCs 醇酸水性防锈漆 0.2322 0 有组织: 0.02322 吸附处理:0.20898 0 0

    合计 0.2322 0.2322

  • 31

    图 5-2 VOCs 物料平衡图 单位:t/a 4.主要污染工序:

    4.1 废气

    本次技改项目新增废气主要为抛丸粉尘(G1)和喷漆废气(G2)、晾干有机废气(G3),

    均属于有组织废气。

    (1)抛丸粉尘(G1)

    抛丸过程中,钢丸经设备自带的振动筛分过滤机筛分过滤后循环回用,无法过滤的粉尘

    使用风管进行收集。根据《环境工程手册 废气卷》及机械加工行业专家提出的意见,抛丸粉

    尘产生量为工件量的 3‰和钢砂量的 50%计,则本项目抛丸粉尘产生量约为 4.8t/a。抛丸机顶

    部配有吸风管道,吸风管道设计风量为 6000m3/h。抛丸工序在抛丸机内密闭操作,粉尘可由

    吸风装置全部收集。抛丸粉尘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效率达 98%以上),处理后的废

    气通过 15m 高排气筒(P1)排放。经分析,抛丸粉尘排放量为 0.096t/a、排放速率 0.048kg/h、

    排放浓度为 8mg/m3。

    (2)喷漆废气(G2)

    本项目喷漆时间为 4h/d,则年喷漆时长为 1000h。喷漆废气主要包含喷漆时产生的漆雾和

    醇酸水性防锈漆:0.2322

    调漆、喷漆工段:0.06966 晾干:0.16254

    有组织:0.2322

    二级活性炭处理:0.20898

    有 组 织 排

    放:0.02322

    喷涂

  • 32

    有机废气,其中调漆时挥发的有机废气较少,且相对时间较短,因此调漆有机废气计入喷漆

    废气,不单独核算。

    ①漆雾

    本项目喷漆时间为 4h/d,则年喷漆时长为 1000h。喷漆过程中,部分漆料中的固份未附着

    在工件表面,而是逸散到空气中,形成漆雾。本项目漆料固相附着率为 70%,30%以漆雾形

    式逸散到空气中。本项目喷漆在密闭喷漆房内进行,漆雾经喷漆房整体排风系统收集进入两

    级干式过滤装置(初级过滤采用干式地棉,二级过滤采用活性炭过滤棉)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P2)排放。由于喷漆房属于完全密闭结构,因此漆雾完全被收集,处理效率达 99%

    以上。经分析,漆雾产生量为 0.7194t/a,经处理后排放量为 0.007194 t/a,排放速率 0.007194kg/h、

    排放浓度为 0.719mg/m3。

    ②有机废气

    本项目使用的醇酸水性防锈漆主要成分为:45%醇酸树脂、13%填充粉、3%三丙二醇二

    丙烯酸酯、3%甲基丙烯酸羟乙酯、4%助剂、32%水。由于本项目为常温下喷漆和晾干,因此

    醇酸树脂(沸点为 144.4℃)不会发生分解挥发。漆料中挥发性有机成分主要为三丙二醇二丙

    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各占漆料用量的 3%,其中约 30%在喷漆(含调漆)过程中挥发,

    剩余 70%在晾干过程中全部挥发。喷漆过程中有机废气(以 VOCs 计)经喷漆房整体排风系

    统收集进入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P2)排放。该部分有机废气全

    部被收集,处理效率达 90%以上。经分析,喷漆过程中 VOCs 产生量为 0.06966t/a,经处理后

    排放量为 0.006966t/a,排放速率 0.006966kg/h、排放浓度为 0.6966mg/m3。

    (3)晾干有机废气(G3)

    本项目喷漆后的工件在喷漆房内自动晾干,晾干时间为 4h/d,则年晾干时长为 1000h。晾

    干过程中挥发产生的有机废气占漆料中挥发性有机成分的 70%,经喷漆房整体排风系统收集

    进入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P2)排放。该部分有机废气全部被收

    集,处理效率达 90%以上。经分析,晾干过程中 VOCs 产生量为 0.16254t/a,经处理后排放量

    为 0.016254t/a,排放速率 0.016254kg/h、排放浓度为 1.6254mg/m3。

    本项目有组织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 5-4。

  • 33

    表 5-4 本项目有组织排放产生及排放一览表

    污染

    废气

    量m3/h

    污染

    物 名称

    产生状况 治理措

    处理

    效率%

    排放状况 执行标准 排放源参数 排放

    浓度 mg/m3

    速率 kg/h

    产生

    量 t/a浓度

    mg/m3速率kg/h

    排放

    量 t/a浓度

    mg/m3 速率 kg/h

    度 m

    直径m

    P1 抛丸粉尘

    6000 粉尘 400 2.4 4.8 布袋除尘器 98 8 0.048 0.096 120 3.5 15 0.4

    温2000h

    P2

    喷漆

    废气 10000

    漆雾 71.94 0.7194 0.719

    4 两级干式过滤装置

    +两级活性炭吸附

    装置

    99 0.719 0.0071940.007194 120 3.5

    15 0.5 常温

    1000hVOCS 6.966

    0.06966

    0.06966 90 0.6966

    0.006966

    0.006966 50 1.5

    晾干

    有机

    废气 10000 VOCS 16.254

    0.16254

    0.16254 90 1.6254

    0.016254

    0.016254 50 1.5

    1000h

    注:喷漆废气与晾干废气共用一套排风系统,错时排放。 4.2 废水

    本次技改项目无新增用水,亦无新增废水产生及排放。

    4.3 噪声

    本次技改项目新增噪声源主要为抛丸机、喷漆房、废气处理设备引风机等,噪声值约为

    75~85dB(A),经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基础减震、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等措

    施,可有效减小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4 固废

    根据工程分析,本次技改项目新增固废主要有废钢丸、收尘器粉尘、废漆桶、废过滤棉、

    废活性炭和废抹布/手套。

    ①废钢丸:本项目使用的钢丸可循环使用,但在循环到一定程度时便不可再继续使用,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废钢丸产生量约为使用量的 10%。钢丸的使用量为 6t/a,则产生

    的废钢砂为 0.6t/a,收集后外售处理。

    ②收尘器粉尘:本项目抛丸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收尘器粉尘产生量约为

    4.704t/a,收集后外售处理。

    ③废漆桶:本项目水性漆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废漆桶约 0.1t/a,属于危险废物,危废编号

    HW49,废物代码 900-041-49,企业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

    ④废过滤棉:本项目使用两级干式过滤装置(初级过滤采用干式地棉,二级过滤采用活

    性炭过滤棉)去除喷漆过程产生的漆雾,定期更换。类比同行业,干式过滤棉的捕捉量可达

    15kg/m2,本项目漆雾产生量为 0.7194 t/a(处理效率 90%),因此本项目过滤棉捕捉量为

    0.712206t/a,废过滤棉产生量为 43.164m2/a,约 0.912206t/a(棉重 0.2t/a、吸附漆雾 0.712206t/a),

  • 34

    属于危险废物,危废编号 HW49,废物代码 900-041-49,企业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

    置。

    ⑤废活性炭:项目喷漆和晾干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经两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

    此过程产生废活性炭。类比同行业,每 100kg 活性炭装置吸附约 25kg 有机废气后已饱和,需

    更换。根据分析可知,项目产生有机废气 0.2322t/a(处理效率 90%),因此本项目两级活性炭

    吸附装置中的有机废气吸附量为 0.20898t/a,活性炭每半年更换一次,废活性炭产生量为

    1.045t/a。

    ⑥废抹布/手套:每次喷漆完成后需采用抹布/手套对喷枪进行清理,产生废抹布/手套约

    0.1t/a,属于危险废物,危废编号 HW49,废物代码 900-041-49,企业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

    安全处置。

    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的规定,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表 5-5,固体废物分

    析结果见表 5-6。

    表 5-5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表

    序号 固废名称 属性 产生工序 形态 主要成分 估算产生量(t/a) 处置方式

    1 废钢丸 一般固废 抛丸 固态 钢砂 0.6 外售处理

    2 收尘器粉尘 一般固废 布袋除尘 固态 金属粉尘 4.704 外售处理

    3 废漆桶 危险废物 调漆 固态 铁、塑料、漆渣等 0.1

    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

    处置

    4 废过滤棉 危险废物 两级干式过滤装置 固态

    纤维、C、漆渣等 0.912206

    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

    处置

    5 废活性炭 危险废物 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固态 C、有机物 1.045

    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

    处置

    6 废抹布/手套 危险废物 喷漆 固态

    纤维、漆

    渣等 0.1 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

    处置 表 5-6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分析结果汇总表

    号 固废 名称 属性 产生工序 形态 主要成分

    危险特性鉴别

    方法 危险

    特性

    废物类

    别 废物代码 产生量

    (t/a)1 废钢丸

    一般固

    抛丸 固态 钢砂

    参照《固体废物

    鉴别导则 通则》和《国家危

    险废物名录》

    (2016)

    / / / 0.6

    2 收尘器粉尘 布袋除尘 固态 金属粉尘 / / / 4.704

    3 废漆桶

    危险固

    调漆 固态 铁、塑料、漆渣等 T/In HW49 900-041-49 0.1

    4 废过滤棉 两级干式过滤装置 固态

    纤维、C、漆渣等 T/In HW49 900-041-49 0.912206

    5 废活性炭 两级活性

    炭吸附装

    置 固态 C、有机物 T/In HW49 900-041-49 1.045

    6 废抹布/手 喷漆 固态 纤维、漆渣 T/In HW49 900-041-49 0.1

  • 35

    套 等

    4.5 污染物排放汇总

    本次技改项目建成后,全厂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5-7。

    表 5-7 全厂污染物排放量“三本账”一览表

    种类 污染物 名称

    现有工程 本项目情况 总体工程

    实际排放

    总量 环评批

    复总量 产生量 削减量 排放量以新带老削

    减量 全厂排放

    总量 排放增减

    量 申请总量

    废气 有组织

    颗粒物 0 0 5.5194 5.416206 0.103194 0 0.103194 0.103194 0.103

    VOCs 0 0 0.2322 0.20898 0.02322 0 0.02322 0.02322 0.023

    无组织 颗粒物 0.94 0 0 0 0 0.761 0.179 0.179 0.179

    废水

    废水量(m3/a) 300 0 0 0 0 0 300 300 300

    COD 0.015 0 0 0 0 0 0.015 0.015 0.015

    SS 0.003 0 0 0 0 0 0.003 0.003 0.003

    NH3-N 0.0015 0 0 0 0 0 0.0015 0.0015 0.0015

    TP 0.00015 0 0 0 0 0 0.00015 0.00015 0.00015

    固废

    一般固废 0 0 5.304 5.304 0 0 0 0 0

    危险固废 0 0 2.166206 2.166206 0 0 0 0 0

    生活垃圾 0 0 0 0 0 0 0 0 0

    注:由于现有项目未申请总量,本次一并申请。

  • 36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称

    产生 浓度

    mg/m3

    产生量t/a

    排放 浓度

    mg/m3

    排放速率 kg/h

    排放量 t/a 排放去向

    废气

    P1排气筒

    抛丸粉

    尘 粉尘 400 4.8 8 0.048 0.096

    大气环境P2排气筒

    喷漆废

    漆雾 71.94 0.7194 0.719 0.007194 0.007194

    VOCs 6.966 0.06966 0.6966 0.006966 0.00696

    6

    晾干有

    机废气 VOCs 16.254 0.1625

    4 1.6254 0.016254 0.01625

    4

    废水

    废水 种类

    污染物 名称 废水量

    产生浓

    度 mg/L产生量

    t/a 接管浓度

    mg/L 接管量

    t/a 排放去向

    / / / / / / / /

    固废

    分类 名称 产生量 t/a 处理处置量 t/a 综合利用量 t/a 外排量 t/a 备注

    一般固

    废钢丸 0.6 0.6 0 0

    外售处理 收尘器粉

    尘 4.704 4.704 0 0

    危险废

    废漆桶 0.1 0.1 0 0

    委托有资质单

    位安全处置

    废过滤棉 0.912206 0.912206 0 0

    废活性炭 1.045 1.045 0 0

    废抹布/手套 0.1 0.1 0 0

    噪声

    本次技改项目新增噪声源主要为抛丸机、喷漆房、废气处理设备引风机等,噪声值约为 75~

    85 dB(A),噪声设备经合理布局,墙体隔声,消声,减振,距离衰减等措施处理后,厂界噪声

    排放满足 GB12348-2008 中 3 类标准限值要求。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次技改项目依托现有生产厂房及附属办公用房,施工期仅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对生态影响

    较小;本项目营运期在严格操作管理的情况下,对生态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

  • 37

    七、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次技改项目依托现有生产厂房及附属办公用房,施工期仅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

    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属于技改项目,现有项目废气有切割烟尘、焊接烟尘和打磨粉尘,本次环评

    经“以新带老”措施处理后, 排放量有一定的消减,本次大气环境影响分析连同现有

    废气和新增废气一同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①预测模式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模式(AERSCREEN)

    进行估算,其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

    ②预测参数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预测因子污染源强统计资料见表 7-1 和表 7-2,估算模型参

    数见表 7-3。

    表 7-1 点源污染源排放参数一览表

    号 名称 排气筒 年排放

    小时数

    (h)

    排放

    工况

    污染物排放速率

    (kg/h) 高度

    (m) 出口内

    径(m) 烟气流速

    (m/s)烟气温

    度(℃)颗粒物 VOCs

    1 P1排气筒 15 0.4 13.26 25 2000

    正常

    工况

    0.048 /

    2 P2排气筒

    15 0.4 14.15 25 1000 0.007194 0.006956

    3 15 0.4 14.15 25 1000 / 0.016254

    表7-2 面源污染源排放参数一览表

    号 名称

    面源 年排放

    小时数

    (h) 排放工况

    污染物排放速

    率(kg/h)

    长度

    (m) 宽度

    (m)

    与正北方

    向夹角

    (°)

    有效排放

    高度(m)颗粒物

    1 生产车间 100 27 84 10 2000 正常工况 0.0895

    表7-3 估算模型参数表 参数 取值

    城市/农村选项 城市/农村 城市

  • 38

    人口数(城市选项时) 23000人 最高环境温度/℃ 41.1 最低环境温度/℃ -12.9 土地利用类型 城市 区域湿度条件 潮湿

    是否考虑地形 考虑地形 □是 □√ 否

    地形数据分辨率/m /

    是否考虑岸线熏烟 考虑岸线熏烟 □是 □√ 否 岸线距离/m / 岸线方向/° /

    ③预测结果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采用估算模式计算项

    目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及浓度占标率等。各污染因子的最大占标率和最大预测结果见表

    7-4。

    表7-4 估算模式预测结果

    污染源 污染因子 源强 (kg/h)

    执行标准

    (μg/m3)最大落地点

    距离(m)最大落地点

    浓度(μg/m3)Pmax

    (%) D10% (m) 评价等级

    P1排气筒 颗粒物 0.048 450 42 2.424 0.54 0 三

    P2排气筒 颗粒物 0.007194 450 48 0.2224 0.05 0 三

    VOCs 0.006966 1200 48 0.2131 0.02 0 三

    P2排气筒 VOCs 0.016254 1200 48 0. 3101 0.03 0 三

    生产车间 颗粒物 0.0895 450 32 26.23 5.83 0 二

    由估算模式(AERSCREEN)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最大地面浓

    度占标率 Pmax 为 5.83%,超过 1%、小于 10%,因此确定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

    对周边大气环境存在一定影响,但不会改变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2)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

    等级为二级。因此,本项目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边长 5km,不开展进一步的预

    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本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详见表 7-5~7-7。

    表 7-5 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 核算排放浓度(μg/m3) 核算排速率(kg/h)

    核算年排放量(t/a)

    一般排放口

    1 P1 排气筒 颗粒物 8000 0.048 0.096

    2 P2 排气筒 颗粒物 14388 0.007194 0.007194

  • 39

    VOCs 1393.2 0.006966 0.006966

    3 P2 排气筒 VOCs 3250.8 0.016254 0.016254

    有组织排放总计 颗粒物 0.103194

    VOCs 0.02322

    表 7-6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排放

    口编

    产污

    环节 污染

    主要污染

    物防治措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年排放

    量(t/a)标准名称 浓度限值(μg/m3)

    1 A-1 生产车间

    颗粒

    物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GB16297-1996)表 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要求

    1000 0.179

    无组织排放总计 VOCs 0.179

    表 7-7 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污染物 年排放量(t/a)

    1 颗粒物 0.282

    2 VOCs 0.023

    (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规定,本项目大气污

    染物在厂界的预测浓度满足相应的厂界浓度限值,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浓度低于

    环境质量浓度限值,因此,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4)卫生防护距离计算

    为将项目运行产生的无组织排放颗粒物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本次评价

    要求项目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采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

    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所指定的方法:

    Dc

    m

    c LrBLAC

    Q 5.02 )25.0(1

    式中:Cm——排放标准浓度限值(mg/m3);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L——工业企业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浓度所产生单位的等效半径(m);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由《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

    术原则和方法》(GB13201-91)中表 5 查取。本次大气卫生防护距离计算中的风速采用

  • 40

    年平均风速(3.5m/s)。

    表 7-8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计算 系数 5 年平均风速(m/s)

    卫生防护距离 L(m) L≤1000 1000<L≤2000 L>2000

    工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A <2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80 80 80

    2~4 700 470 350 700 470 350 380 250 190 >4 530 350 260 530 350 260 290 190 140

    B <2 0.01 0.015 0.015 >2 0.021 0.036 0.036

    C <2 1.85 1.79 1.79 >2 1.85 1.77 1.77

    D <2 0.78 0.78 0.57 >2 0.84 0.84 0.76

    经计算,本无组织排放废气的卫生防护距离见表 7-9。

    表 7-9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表

    发生源 发生面

    源面积

    (m2) 评价因子 Qc

    (kg/ h)Cm

    (mg/m3)面源高度

    (m) 计算值 (m)

    卫生防护

    距离(m)

    生产车间 2700 颗粒物 0.048 0.45 10 9.045 50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对卫生防护距离的分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