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柳林长篇小说《欲望镇》有感 -...

1
中国文化常识全知道 作者: 北极星 出版社: 中国 华侨出版社 这是一本浓 缩了中外古今历 史文化常识的知 识宝库,集知识 性、趣 味 性、科 学 性于一体,具有超 强的参考性与可 读性,既是一本精 华版的、方便的百 科辞典,又可以成 为休闲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文化快餐,提供你最想知道的、最 应该知道的历史文化常识。一书在手,畅游 广阔的历史文化常识海洋,轻松自如地获取 历史文化中的精粹,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不曾停歇的旅程 作者: 萧乾 出版社: 北方 文艺出版社 本书作者萧 乾,是世界著名的 记者,卓有成就的 翻译家、作家,也 是著名的中外文 化交流使者。萧 乾先生曾在欧洲 待了 7 年,到达过 美法两个占领区 的战场,也曾随美 军挺进莱茵。从波茨坦公告到纽伦堡审判, 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场 面,萧乾先生都亲身经历并报道过。本书不 仅收录了萧乾先生在二战期间对欧洲战场 的报道,也收录了萧乾先生在三四十年代、 旅欧之前对国内民生民情的一些报道,内容 丰富、文笔精妙,充分显示了萧乾先生不同 时期的创作风格和文字底蕴。 活着为了讲述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唯一自传) 作者: 加西 · 马尔克斯 出版社: 南海 出版社 活着为了讲 述》是 加 西 亚 · 尔克斯惟一自 传。这一次,他亲 自讲述自己的故 事。 “22岁的最后 一个月,陪母亲回 乡卖房子”不仅是 这本书的开篇,也 标志着马尔克斯文学生命的开始。从那时 起,儿时所有记忆深刻的人与事、贪婪的阅 读经历、身边各种奇特的现实、向权威与成 规挑战的勇气将他带进了“写作”这个甜蜜 而痛苦的陷阱。 在本书中,马尔克斯没有采用线性的时 间顺序,而是自如地在时间、事件中切换,既 有对人生中的难忘事件、重要时刻的讲述, 也有对他所珍惜的家人和朋友的回忆,几乎 每一段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正如他所言,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 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 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极花 作者: 贾平凹 出版社: 人民 文学出版社 《极 花》是 贾 平凹的新著长篇 小说,写了一个被 拐卖女孩的遭 遇。作品不仅保 持了作家的既有 水准,而且在写法 上有所创新,小说 从女孩被拐卖到 偏远山区的男性 家庭开始,用全息 体验的方式叙述 女孩的遭遇,展示了她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和 经历的内心煎熬。这部作品从拐卖人口入 手,真正关注的是当下中国现实中贫困农村 男性的婚姻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冲击力, 是贾平凹创作中又一特色鲜明的作品。 大写西域 作者: 高洪雷 出版社: 人民 文学出版社 该书吸收西 域学、历史学、古 代宗教文化学、历 史地理学、民族关 系史和古代战争 史等众多学科的 研究成果,在大量 历史资料为主要 依据的基础上,以 历史事实为基本 框架,以符合历史 本质真实为原则,通过具体生动的文学描 述,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浏览古西域数千年历 史的全景视窗,对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 化、社会发展和疆域变迁,具有非常突出的 独创意义,是一部填补我国古西域人文历史 和历史纪实文学宝库空白的鸿篇巨制,具有 很高的历史学、文化学、边政学、民族事务治 理学、历史地理学和国际关系学研究价值。 07 荆江副刊 荆江副刊 2016.4.20 星期三 责任编辑:曹 美术编辑:张婉晴 刘颖 读书思考 2016 年第 9 总第48期 投 稿 交 流 QQ :1437809730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新书推荐 异史氏曰 异史氏曰读后 读后 袁作军 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老大人,自称 “异史氏”。异史,即非同于正统历史的内容,而是 以鬼神狐妖为记叙对象所写的“历史事件”。看似 荒唐不经,其实质却是鞭挞丑恶,赞美善良。蒲公 的书中,每一篇都独立成章,互不关联,且篇幅短小 精炼。最具特色的是,几乎每篇故事后面,他都有 自己的点评,颇具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很值 得玩味。点评的前面,必冠之以“异史氏曰”。就是 这个“异史氏曰”,往往因语言简练、见解独到,和正 文相比,别有一番韵味。至少,我对这个“异史氏 曰”是非常看重,仔细阅读的。 例如,《申生》篇后的“异史氏曰”:人不患贫,患 无行耳。其行端者,虽饿不死。不为人怜,亦有鬼 佑也。世之贫者,利所在忘义,食所在忘耻。人且 不敢以一文相托,而何以见谅于鬼神乎?! 看看,蒲公遣词造句、层次安排简直无可挑 剔。从头至尾,句式对仗、朗朗上口,百读不厌。细 细分析,这就是一篇小文章。听听,蒲公不过三言 两语,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从理想到现实、从正面到 反面,说尽道透。其中显示出来的,决不仅仅是文 字功底! 就说这段“异史氏曰”吧。此篇可分为三层来 理解。“人不患贫,患无行耳。”是全篇的总起,说出 了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人不怕贫穷,就怕品行败 坏。第二层四句:“其行端者,虽饿不死。不为人 怜,亦有鬼佑也。”翻译过来就是:道德高尚的人,虽 然饥寒交迫,也不会死的。就算没有人们来帮助, 也会有鬼神来保佑的。第三层则是以激愤的笔触、 严厉的语气,既问又答,谴责了人世间的真实状况: 世界上的贫困者,见到利益,就把道义抛弃;见到食 物,就把廉耻忘记。这种人,别人连一文钱那么小 的财产都不放心托付,又怎么可能得到鬼神地原谅 呢?! 此篇“异史氏曰”,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高尚的 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立足于世的重要性。受历史环 境的限制,蒲公把对坏人的惩治,寄托于虚无的鬼 神。蒲公渴望高尚、善良之心,没有因当时社会现 实的阴暗而泯灭。在法治鞭长莫及的民间,还有谚 语来对道德沦丧者进行指责:人无廉耻,百事可为;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由此可见,绝大多数 人,跟蒲老先生观点一致。人心向善,是历史的潮 流,否则,人类社会不会延续至今。跳梁小丑、卑鄙 小人,有时虽然得逞于一时,但不会长久。邪不胜 正,是永久不变的真理。 《申生》篇后的这段“异史氏曰”,我认为是极具 警示意义的。常读《聊斋》,常受教育。我们现在与 蒲老先生相隔了几百年,但老先生耿介、高洁的道 德形象就隐身在他的书中。只要我们认真地去读, 潜心地去想,老先生的身影就会从字里行间显现出 来,而且愈来愈清晰。 我认为,蒲松龄老先生不只是一个文学大师, 还是一个诲人不倦的导师。他的“异史氏曰”比许 多古今著作都高明。他去世了几百年,还像活着时 站在你面前,教育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读他 的书,一种亲切感,一种崇敬感便会油然而生,由不 得你不端正态度、集中精神,虔诚拜读。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现居监利) 荆人书话 横眉冷对千夫指 横眉冷对千夫指 —读柳林长篇小说《欲望镇》有感 口 彭桂生 相携凤侣,造访名胜。遐瞻四野,脉象 古承。空碧星流电激,大河光泽气蒸。禹敷 土分宝壤,山奠川得龙乘。尔乃有熊之墟, 蕴玉楚冈,饶沃江陵。嗟乎制县之举,文王 始郢,盛美相仍。势运汤汤茂远,物华熠熠 殊能。牧野风之和序,鸣琴渚之起兴。春秋 当天地表,日月作古今灯。叹沧海诚哉,历 历乡关是处;然桑田信也,萋萋芳草依凭。 至若楚都故址,谒荐文明之耀。嘉之奇 卓,原乎天诏?镇疆鼎之器重,图腾凤之妖 娆。彰义之美髯公,濯缨之屈子庙。编钟磬 曾侯乙,流徵寄龙船调。荷以南渡,旌以北 眺。蜀樵身隐,吴亭烟绕。千湖泛泛梦泽, 一城赫赫津要。星分翼轸,庶黎得天独厚; 龙抱霄柱,壮士引颈长啸。旷代魁杰,古邑 昌年,续汉以三国策,安阜以九交道。绮靡 谷青,滋元气而敦悦;耕声墨韵,恰自然而曼 妙。噫嘘唏!扑面风来,其意孜孜,其声嘹 嘹。苍原盛久,苍霞逸骠。看水泊鸥飞,田 园夕照。非彩幄不居盈,非雄奇不笑傲。灿 灿晴花瑰丽,铮铮秀峻英茂。 盖物华以为宏,览人事以为崇。寻岁澜 之芳躅,仰先哲之丰功。荆襄有才,于斯盛 隆。大事在楚,天下归汉;究微其里,陶然个 中。嗟乎!顺天时,占地利,谐和人事;知廉 耻,守信义,施仁政通。礼律行之规范,德绥 治之克躬。天祚无漏,苍生有同。肇创此金 穗地,骋妍这华夏风。 会当纪南凭凌,气势恢弘。蔼蔼风光,青 青子矜。一声欸乃,四面呼应,歌却去如响 镝,梦怀来比鲲鹏。藐乎!荆子负荆伐荆,纠 虔肃肃;荆门拱荆存荆,致敬绳绳。百姓安则 一城勃;一城勃则举国兴。莫不是荆有云梦, 荆有长松,荆有灵征?啊也!披风击缶,豪情 迸发,诗酒扶冯!楚天阔,汉冢高,久停凝。 云水一层更一层,天地永恒再永恒。今我仰 止,参贺龙舞;明日复来,再展龙腾。 (作者单位:中铁上海局一公司) 游纪南古城感赋 游纪南古城感赋 □ 张腾 4月4日,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国际安 徒生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被誉为“儿童文学 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说来也是一种机 缘,就在曹文轩获奖的前几天,他来我到住的 这个城市,我和儿子与他有了一次零距离的接 触。 呈现真善美的世界 对大作家曹文轩,我当然不陌生。他是当 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代表作 有《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等。他的作品 以庄重忧郁的风格,诗情画意的意境,充满智 慧的叙述方式,呈现了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 界。 “快点,快点,曹文轩来了!”那天,我带着 儿子去听曹文轩的公益讲座,身边每个孩子的 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表情。他们用自己的虔 诚与热情,欢迎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到来。讲座 中,曹文轩先抛出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再讲述 一个有趣的故事。他通过这样一种生动的方 式,带领孩子们“推开写作之门”。 财富就在自己脚下 “不少同学有这样的困惑:老师布置一篇 作文,但就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曹文轩告诉孩 子们,一天24小时,每时每刻我们身边都在发 生故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宝贵财富。所以 说,财富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很 多时候,“写什么”比“怎么写”远远重要得多。 因此,写作来源于生活,也立足于生活。 “同学们,我们看见天空飞过麻雀时,会怎 么描述?”曹文轩说,可能很多人会写“天空中 飞过一群麻雀”,却很少有人数一数麻雀的数 量,所以,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是 他意在告诉孩子们,身边虽然有足够的材料可 供书写,但还需要具备“凝视”的能力,因为只 有认真观察生活的人,才能写出生活的美和生 活的与众不同。 “写作是支箭,阅读是把弓,弓满箭才能射 得远。”曹文轩给孩子们说,他最近的新著《火 印》,这部 20 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是他从作家萧 红的短篇小说《旷野的呼喊》中得到的灵感。 只有阅读过很多书,才能发现生活,创作生活。 随后,曹文轩对读书做了独特的解读。他 说:“读书是人类最优美的姿态,读书为我们创 造了有情调的人生,读书从根本上讲是人道主 义行为,天堂是一座图书馆。”他还说:“书呈现 了不同时空里的不同经验。你只须坐在家中, 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你 可怜的生活圈域,而走入一个无边的世界。”这 启迪了孩子们空灵澄净的精神世界。 好文章离不开“折腾” 曹文轩最让我吃惊的,是他给他孩子们讲 的折腾。他说:“好文章离不开折腾。”人的一 辈子就是在折腾中度过的,没人一切都是一帆 风顺的。那么文章也是,越是折腾越是有味。 但他又强调不能瞎折腾。因为只有有了文学 功底,有了幽默内涵,所以越折腾才会越吸引 人。可是如果瞎折腾的话,那就成了枯燥无味 的流水账。文学的折腾,犹如醇香的美酒,越 品越有味;无味地折腾,出来的则是嚼过的甘 蔗,要多枯燥就有多枯燥。 精彩的互动环节开始了。我身边的一个 孩子向曹文轩提问:“您说的无中生有是褒义 词,还讲到了想象,您是如何理解和应用的 呢?如何能把想象的写得真实呢?”很多孩子 对这个问题叫好。 曹文轩略微思考了一下,说:“文学需要适 当地虚构,没有无中生有,就不可能把作品写 好。”他接着慢慢地解释,很多家喻户晓的寓言 和童话故事,都源于作家对生活和自然的观 察,但这些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又不可能发生, 这就是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学会艺术加 工,一个好的作品是现实和虚构的完美结合。 最后,曹文轩说:“写作来源于生活。想象也不 是凭空的,要有生活的原型,抓住原型进行创 作,就能让你的作品构思和语言体现出真实。” 整场讲座,我虽没能和曹文轩说上一句 话,但我和他却有了零距离接触。看他的人, 品他的话,读他的文,更加深了我对这位儿童 文学家的认识。我想,曹文轩的获奖,也确立 了中国儿童文学的自信,孩子们会读到更多更 好的文学作品,以后的中国文学也会有更广阔 的。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现居山东滕州) 我与曹文轩的零距离接触 我与曹文轩的零距离接触 张光茫 人物写真 近日,我看到了柳林的长篇小说《欲望 镇》。淡雅的封面,新颖的书名,熟稔的作 者,这一切立即吸引了我,仅用了3天时间, 就将这本20多万字的小说浏览了一遍,掩卷 长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主人公所表 现出的或正确或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所 折射出的善恶人性、悖常伦理、道德情操让 人不仅掩卷沉思。整体思想既是历史的,更 是现实的;既凝厚沉重、又发人深醒。 这是一本自传式长篇反腐类官场小说, 作者是一位从事乡镇政府行政工作,担任过 组织、纪检、宣传干事,地方党报的编辑、记 者,长期与“三农”问题打交道,熟悉和了解 农村基层工作。因此,在他的笔下无论是趾 高气扬的当权者还是位卑言微的小人物,抑 或是务农种田的泥腿子,都呼之欲出,栩栩 如生。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小 说以荷花镇镇委书记吴晶军及同伙为主线, 通过征粮派款、计划生育、招商引资、项目 建设、防汛抢险和干部调整等一系列事件, 采取层层剥皮、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方 法,揭示了这位“一把手”的丑恶面目和卑 劣行径。语言生动,表达流畅,淋漓尽致; 情感真实,文笔犀利,锋芒必露。这都源于 生活,源于底层社会,源于身边的人和事, 也是作者耳闻目睹和亲身体验。虽然故事 并非那么迭宕起伏,惊天动地;但也触目惊 心,扣人心弦。 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是一片沃土和一个 大舞台,在这片土地上能长出优质的五谷杂 粮,但也会滋生出稗莠、莨菪和荆棘;在这个 舞台上既可看到莺歌燕舞,也会出现群魔乱 舞,还会导演出一幕幕人间闹剧与悲剧。一 个堂堂乡镇党的书记竟能一手遮天,成为土 皇帝、黑社会,真让人匪异所思。他们横行 乡里,欺男霸女;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捞钱 掠财,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沆瀣一气。他们 这类害群之马,严重侵蚀了党的肌体、摧毁 了党的根基、败坏了党的声誉。人民群众无 不深恶痛绝,怨声载道。 一些物欲横流、人妖颠倒、良莠不分的 社会现象,让人们对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早 已司空见惯,变得麻木不仁了。吴晶军能从 一个打杂的局办副主任摇身一变成为权倾 一方的镇委书记,而且左右逢源,财色兼 收,靠的是什么呢?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也,也许其中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正如作 者所言:“想起人间看不见的刀光剑影的互 相残杀,想起功利权欲的纷争,那一批批、 一股股蹲在别人的头上得意忘形、虐俘同 类、戏弄下属充满骄傲和胜利感的家伙们, 玩弄权术,鱼肉百姓,吃喝嫖赌,寻欢作恶 仿佛成了他们的专利。对自己的异已就像 厌恶腿上的蚂蚁或蚊子一样,总想捏你一 下,踩你一阵,让你痛苦地呻吟或绝望的惨 叫,他才会兴高采烈、洋洋自得地认为自已 是个强者,是个能主宰天地的圣人”。是 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历来为统治者所 推崇。就像商朝末代的纣王,狂妄自大,荒 淫无道,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最终众叛亲 离,落得个死有余辜,遗臭万年的可悲下 场。吴晶军之流及其后台鲁平市长也咎由 自取,难逃法网,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不 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作者出于良心、良知和 正义,借书警世,以文明志;针贬时弊,惩恶 扬善。我钦佩这种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愤 世嫉俗,秉笔直书的勇气、骨气、正气和阳 刚之气。 令人欣喜的是,残冬过去,一声春雷震天 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拨乱反 正,正本清源,打虎灭蝇,反腐倡廉,大得党 心,大快民心。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 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 的座右铭”。‘千夫’就是指敌人,包括贪官污 吏。‘孺子’,就是指人民大众。因此作为党员 领导干部,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 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看过《欲望镇》一书,她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 是欣赏,而且是更多的理性思考。 (作者单位:监利县畜牧局) 四月读书最怡情 四月读书最怡情 □ 刘春香 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不冷不热,不温 不火,美的恰到好处,景色美,人心情就美, 手不释卷,四月读书最怡情。 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开了,海棠花 开了,槐花也追着赶着洒来一路清香。嗅 着花的香,你可以尽情放松心情,捧一本 书,坐在江边长木凳上,沐和暖春阳,听绿 柳轻风,观游人垂钓,读浪漫心情。 打开一本书,眼前展现一片新天地,脚踏 四月芳草萋萋,步入书境,与书中人物同笑同 哭,同乐同愁。四月是美好的,她温文尔雅, 唯美贤淑。她温情脉脉,悄悄陪伴着你。她 轻声细语,和颜悦色,决不扫你的雅兴。 读莫泊桑的《项链》,你会感受人生的世 故和现实;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你 会乐而忘归,痴迷于世外;读路遥的《人 生》,你会跟随高加林,一起感受命运的起 伏,你会畅饮刘巧珍心如甜泉的美与真…… 四月是美好的,四月又是短暂的。在四 月里读书,用心的读,潜心的读,不为名利 追逐,只为提高人生的品位,增进人生的层 级,感悟人生的禅意。 春华秋实杯中酒,四月是杯甘醇的美 酒,沐着江风,阅着绿柳,心情悠悠,轻歌曼 舞。一寸光阴一寸金,四月正是读书季。 人生一年十二月,四月好比人生花季,正遇 妙龄,年少当及时,蹉跎日将老,若不信侬 语,但看霜下草。四月就像一缕命运的金 稻草,我们还须抓牢再抓牢,去翻阅,去攻 读,去播种,否则时光转瞬即逝,时过境迁, 空悲切。 四月读书最怡情,农民读的是土地,工 人读的是生产,军人读的是训练,学生读的 功课,老人读的是淡然…… 四月读书最怡情,朋友,你读的是什么?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现居吉林舒兰) 美文品读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Aug-2020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读柳林长篇小说《欲望镇》有感 - news.cnchu.comnews.cnchu.com/jzrb/images/2016-04/20/A007/RB7B7BLMC0420-pri… · 化、社会发展和疆域变迁,具有非常突出的

中国文化常识全知道作者:北极星出版社:中国

华侨出版社这 是 一 本 浓

缩了中外古今历史文化常识的知识 宝 库 ,集 知 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具有超强的参考性与可读性,既是一本精华版的、方便的百科辞典,又可以成为休闲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文化快餐,提供你最想知道的、最应该知道的历史文化常识。一书在手,畅游广阔的历史文化常识海洋,轻松自如地获取历史文化中的精粹,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不曾停歇的旅程作者:萧乾出版社:北方

文艺出版社本书作者萧

乾,是世界著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萧乾先生曾在欧洲待了7年,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美

军挺进莱茵。从波茨坦公告到纽伦堡审判,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场面,萧乾先生都亲身经历并报道过。本书不仅收录了萧乾先生在二战期间对欧洲战场的报道,也收录了萧乾先生在三四十年代、旅欧之前对国内民生民情的一些报道,内容丰富、文笔精妙,充分显示了萧乾先生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和文字底蕴。

活着为了讲述(《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唯一自传)

作 者 :加 西亚·马尔克斯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活 着 为 了 讲述》是加西亚·马尔 克 斯 惟 一 自传。这一次,他亲自讲述自己的故事。

“22岁的最后一个月,陪母亲回乡卖房子”不仅是这本书的开篇,也

标志着马尔克斯文学生命的开始。从那时起,儿时所有记忆深刻的人与事、贪婪的阅读经历、身边各种奇特的现实、向权威与成规挑战的勇气将他带进了“写作”这个甜蜜而痛苦的陷阱。

在本书中,马尔克斯没有采用线性的时间顺序,而是自如地在时间、事件中切换,既有对人生中的难忘事件、重要时刻的讲述,也有对他所珍惜的家人和朋友的回忆,几乎每一段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正如他所言,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极花作者:贾平凹出版社:人民

文学出版社《极花》是贾

平凹的新著长篇小说,写了一个被拐 卖 女 孩 的 遭遇。作品不仅保持了作家的既有水准,而且在写法上有所创新,小说从女孩被拐卖到偏远山区的男性家庭开始,用全息体验的方式叙述

女孩的遭遇,展示了她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和经历的内心煎熬。这部作品从拐卖人口入手,真正关注的是当下中国现实中贫困农村男性的婚姻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冲击力,是贾平凹创作中又一特色鲜明的作品。

大写西域作者:高洪雷出版社:人民

文学出版社该书吸收西

域学、历史学、古代宗教文化学、历史地理学、民族关系史和古代战争史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大量历史资料为主要依据的基础上,以历史事实为基本框架,以符合历史

本质真实为原则,通过具体生动的文学描述,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浏览古西域数千年历史的全景视窗,对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疆域变迁,具有非常突出的独创意义,是一部填补我国古西域人文历史和历史纪实文学宝库空白的鸿篇巨制,具有很高的历史学、文化学、边政学、民族事务治理学、历史地理学和国际关系学研究价值。

07荆江副刊荆江副刊2016.4.20 星期三责任编辑:曹 歌 美术编辑:张婉晴 刘 颖

读书思考

书香

2016年第9期 总第48期

投稿交流QQ:1437809730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书推荐

““异史氏曰异史氏曰””读后读后□□ 袁作军

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老大人,自称“异史氏”。异史,即非同于正统历史的内容,而是以鬼神狐妖为记叙对象所写的“历史事件”。看似荒唐不经,其实质却是鞭挞丑恶,赞美善良。蒲公的书中,每一篇都独立成章,互不关联,且篇幅短小精炼。最具特色的是,几乎每篇故事后面,他都有自己的点评,颇具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很值得玩味。点评的前面,必冠之以“异史氏曰”。就是这个“异史氏曰”,往往因语言简练、见解独到,和正文相比,别有一番韵味。至少,我对这个“异史氏曰”是非常看重,仔细阅读的。

例如,《申生》篇后的“异史氏曰”:人不患贫,患无行耳。其行端者,虽饿不死。不为人怜,亦有鬼佑也。世之贫者,利所在忘义,食所在忘耻。人且不敢以一文相托,而何以见谅于鬼神乎?!

看看,蒲公遣词造句、层次安排简直无可挑剔。从头至尾,句式对仗、朗朗上口,百读不厌。细细分析,这就是一篇小文章。听听,蒲公不过三言两语,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从理想到现实、从正面到反面,说尽道透。其中显示出来的,决不仅仅是文字功底!

就说这段“异史氏曰”吧。此篇可分为三层来理解。“人不患贫,患无行耳。”是全篇的总起,说出了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人不怕贫穷,就怕品行败坏。第二层四句:“其行端者,虽饿不死。不为人怜,亦有鬼佑也。”翻译过来就是:道德高尚的人,虽然饥寒交迫,也不会死的。就算没有人们来帮助,也会有鬼神来保佑的。第三层则是以激愤的笔触、严厉的语气,既问又答,谴责了人世间的真实状况:世界上的贫困者,见到利益,就把道义抛弃;见到食物,就把廉耻忘记。这种人,别人连一文钱那么小的财产都不放心托付,又怎么可能得到鬼神地原谅呢?!

此篇“异史氏曰”,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立足于世的重要性。受历史环境的限制,蒲公把对坏人的惩治,寄托于虚无的鬼神。蒲公渴望高尚、善良之心,没有因当时社会现实的阴暗而泯灭。在法治鞭长莫及的民间,还有谚语来对道德沦丧者进行指责:人无廉耻,百事可为;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跟蒲老先生观点一致。人心向善,是历史的潮流,否则,人类社会不会延续至今。跳梁小丑、卑鄙小人,有时虽然得逞于一时,但不会长久。邪不胜正,是永久不变的真理。

《申生》篇后的这段“异史氏曰”,我认为是极具警示意义的。常读《聊斋》,常受教育。我们现在与蒲老先生相隔了几百年,但老先生耿介、高洁的道德形象就隐身在他的书中。只要我们认真地去读,潜心地去想,老先生的身影就会从字里行间显现出来,而且愈来愈清晰。

我认为,蒲松龄老先生不只是一个文学大师,还是一个诲人不倦的导师。他的“异史氏曰”比许多古今著作都高明。他去世了几百年,还像活着时站在你面前,教育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读他的书,一种亲切感,一种崇敬感便会油然而生,由不得你不端正态度、集中精神,虔诚拜读。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现居监利)

荆人书话

横眉冷对千夫指横眉冷对千夫指——读柳林长篇小说《欲望镇》有感

口 彭桂生

相携凤侣,造访名胜。遐瞻四野,脉象古承。空碧星流电激,大河光泽气蒸。禹敷土分宝壤,山奠川得龙乘。尔乃有熊之墟,蕴玉楚冈,饶沃江陵。嗟乎制县之举,文王始郢,盛美相仍。势运汤汤茂远,物华熠熠殊能。牧野风之和序,鸣琴渚之起兴。春秋当天地表,日月作古今灯。叹沧海诚哉,历历乡关是处;然桑田信也,萋萋芳草依凭。

至若楚都故址,谒荐文明之耀。嘉之奇卓,原乎天诏?镇疆鼎之器重,图腾凤之妖娆。彰义之美髯公,濯缨之屈子庙。编钟磬曾侯乙,流徵寄龙船调。荷以南渡,旌以北眺。蜀樵身隐,吴亭烟绕。千湖泛泛梦泽,一城赫赫津要。星分翼轸,庶黎得天独厚;龙抱霄柱,壮士引颈长啸。旷代魁杰,古邑昌年,续汉以三国策,安阜以九交道。绮靡谷青,滋元气而敦悦;耕声墨韵,恰自然而曼妙。噫嘘唏!扑面风来,其意孜孜,其声嘹嘹。苍原盛久,苍霞逸骠。看水泊鸥飞,田

园夕照。非彩幄不居盈,非雄奇不笑傲。灿灿晴花瑰丽,铮铮秀峻英茂。

盖物华以为宏,览人事以为崇。寻岁澜之芳躅,仰先哲之丰功。荆襄有才,于斯盛隆。大事在楚,天下归汉;究微其里,陶然个中。嗟乎!顺天时,占地利,谐和人事;知廉耻,守信义,施仁政通。礼律行之规范,德绥治之克躬。天祚无漏,苍生有同。肇创此金穗地,骋妍这华夏风。

会当纪南凭凌,气势恢弘。蔼蔼风光,青青子矜。一声欸乃,四面呼应,歌却去如响镝,梦怀来比鲲鹏。藐乎!荆子负荆伐荆,纠虔肃肃;荆门拱荆存荆,致敬绳绳。百姓安则一城勃;一城勃则举国兴。莫不是荆有云梦,荆有长松,荆有灵征?啊也!披风击缶,豪情迸发,诗酒扶冯!楚天阔,汉冢高,久停凝。云水一层更一层,天地永恒再永恒。今我仰止,参贺龙舞;明日复来,再展龙腾。

(作者单位:中铁上海局一公司)

游纪南古城感赋游纪南古城感赋□□ 张腾

4月4日,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说来也是一种机缘,就在曹文轩获奖的前几天,他来我到住的这个城市,我和儿子与他有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

呈现真善美的世界对大作家曹文轩,我当然不陌生。他是当

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代表作有《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等。他的作品以庄重忧郁的风格,诗情画意的意境,充满智慧的叙述方式,呈现了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

“快点,快点,曹文轩来了!”那天,我带着

儿子去听曹文轩的公益讲座,身边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表情。他们用自己的虔诚与热情,欢迎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到来。讲座中,曹文轩先抛出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再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他通过这样一种生动的方式,带领孩子们“推开写作之门”。

财富就在自己脚下“不少同学有这样的困惑:老师布置一篇

作文,但就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曹文轩告诉孩子们,一天24小时,每时每刻我们身边都在发生故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宝贵财富。所以说,财富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很多时候,“写什么”比“怎么写”远远重要得多。因此,写作来源于生活,也立足于生活。

“同学们,我们看见天空飞过麻雀时,会怎么描述?”曹文轩说,可能很多人会写“天空中飞过一群麻雀”,却很少有人数一数麻雀的数量,所以,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是他意在告诉孩子们,身边虽然有足够的材料可供书写,但还需要具备“凝视”的能力,因为只有认真观察生活的人,才能写出生活的美和生活的与众不同。

“写作是支箭,阅读是把弓,弓满箭才能射得远。”曹文轩给孩子们说,他最近的新著《火印》,这部2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是他从作家萧红的短篇小说《旷野的呼喊》中得到的灵感。只有阅读过很多书,才能发现生活,创作生活。

随后,曹文轩对读书做了独特的解读。他说:“读书是人类最优美的姿态,读书为我们创造了有情调的人生,读书从根本上讲是人道主义行为,天堂是一座图书馆。”他还说:“书呈现了不同时空里的不同经验。你只须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你可怜的生活圈域,而走入一个无边的世界。”这

启迪了孩子们空灵澄净的精神世界。

好文章离不开“折腾”曹文轩最让我吃惊的,是他给他孩子们讲

的折腾。他说:“好文章离不开折腾。”人的一辈子就是在折腾中度过的,没人一切都是一帆风顺的。那么文章也是,越是折腾越是有味。但他又强调不能瞎折腾。因为只有有了文学功底,有了幽默内涵,所以越折腾才会越吸引人。可是如果瞎折腾的话,那就成了枯燥无味的流水账。文学的折腾,犹如醇香的美酒,越品越有味;无味地折腾,出来的则是嚼过的甘蔗,要多枯燥就有多枯燥。

精彩的互动环节开始了。我身边的一个孩子向曹文轩提问:“您说的无中生有是褒义词,还讲到了想象,您是如何理解和应用的呢?如何能把想象的写得真实呢?”很多孩子对这个问题叫好。

曹文轩略微思考了一下,说:“文学需要适当地虚构,没有无中生有,就不可能把作品写好。”他接着慢慢地解释,很多家喻户晓的寓言和童话故事,都源于作家对生活和自然的观察,但这些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又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学会艺术加工,一个好的作品是现实和虚构的完美结合。最后,曹文轩说:“写作来源于生活。想象也不是凭空的,要有生活的原型,抓住原型进行创作,就能让你的作品构思和语言体现出真实。”

整场讲座,我虽没能和曹文轩说上一句话,但我和他却有了零距离接触。看他的人,品他的话,读他的文,更加深了我对这位儿童文学家的认识。我想,曹文轩的获奖,也确立了中国儿童文学的自信,孩子们会读到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以后的中国文学也会有更广阔的。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现居山东滕州)

我与曹文轩的零距离接触我与曹文轩的零距离接触□□ 张光茫

人物写真

近日,我看到了柳林的长篇小说《欲望镇》。淡雅的封面,新颖的书名,熟稔的作者,这一切立即吸引了我,仅用了3天时间,就将这本20多万字的小说浏览了一遍,掩卷长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主人公所表现出的或正确或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所折射出的善恶人性、悖常伦理、道德情操让人不仅掩卷沉思。整体思想既是历史的,更是现实的;既凝厚沉重、又发人深醒。

这是一本自传式长篇反腐类官场小说,作者是一位从事乡镇政府行政工作,担任过组织、纪检、宣传干事,地方党报的编辑、记者,长期与“三农”问题打交道,熟悉和了解农村基层工作。因此,在他的笔下无论是趾高气扬的当权者还是位卑言微的小人物,抑或是务农种田的泥腿子,都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小说以荷花镇镇委书记吴晶军及同伙为主线,通过征粮派款、计划生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防汛抢险和干部调整等一系列事件,采取层层剥皮、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方法,揭示了这位“一把手”的丑恶面目和卑劣行径。语言生动,表达流畅,淋漓尽致;情感真实,文笔犀利,锋芒必露。这都源于生活,源于底层社会,源于身边的人和事,也是作者耳闻目睹和亲身体验。虽然故事并非那么迭宕起伏,惊天动地;但也触目惊

心,扣人心弦。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是一片沃土和一个

大舞台,在这片土地上能长出优质的五谷杂粮,但也会滋生出稗莠、莨菪和荆棘;在这个舞台上既可看到莺歌燕舞,也会出现群魔乱舞,还会导演出一幕幕人间闹剧与悲剧。一个堂堂乡镇党的书记竟能一手遮天,成为土皇帝、黑社会,真让人匪异所思。他们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捞钱掠财,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沆瀣一气。他们这类害群之马,严重侵蚀了党的肌体、摧毁了党的根基、败坏了党的声誉。人民群众无不深恶痛绝,怨声载道。

一些物欲横流、人妖颠倒、良莠不分的社会现象,让人们对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早已司空见惯,变得麻木不仁了。吴晶军能从一个打杂的局办副主任摇身一变成为权倾一方的镇委书记,而且左右逢源,财色兼收,靠的是什么呢?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也许其中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正如作者所言:“想起人间看不见的刀光剑影的互相残杀,想起功利权欲的纷争,那一批批、一股股蹲在别人的头上得意忘形、虐俘同类、戏弄下属充满骄傲和胜利感的家伙们,玩弄权术,鱼肉百姓,吃喝嫖赌,寻欢作恶仿佛成了他们的专利。对自己的异已就像厌恶腿上的蚂蚁或蚊子一样,总想捏你一

下,踩你一阵,让你痛苦地呻吟或绝望的惨叫,他才会兴高采烈、洋洋自得地认为自已是个强者,是个能主宰天地的圣人”。是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历来为统治者所推崇。就像商朝末代的纣王,狂妄自大,荒淫无道,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最终众叛亲离,落得个死有余辜,遗臭万年的可悲下场。吴晶军之流及其后台鲁平市长也咎由自取,难逃法网,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作者出于良心、良知和正义,借书警世,以文明志;针贬时弊,惩恶扬善。我钦佩这种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愤世嫉俗,秉笔直书的勇气、骨气、正气和阳刚之气。

令人欣喜的是,残冬过去,一声春雷震天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打虎灭蝇,反腐倡廉,大得党心,大快民心。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就是指敌人,包括贪官污吏。‘孺子’,就是指人民大众。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过《欲望镇》一书,她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欣赏,而且是更多的理性思考。

(作者单位:监利县畜牧局)

四月读书最怡情四月读书最怡情□□ 刘春香

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不冷不热,不温不火,美的恰到好处,景色美,人心情就美,手不释卷,四月读书最怡情。

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开了,海棠花开了,槐花也追着赶着洒来一路清香。嗅着花的香,你可以尽情放松心情,捧一本书,坐在江边长木凳上,沐和暖春阳,听绿柳轻风,观游人垂钓,读浪漫心情。

打开一本书,眼前展现一片新天地,脚踏四月芳草萋萋,步入书境,与书中人物同笑同哭,同乐同愁。四月是美好的,她温文尔雅,唯美贤淑。她温情脉脉,悄悄陪伴着你。她轻声细语,和颜悦色,决不扫你的雅兴。

读莫泊桑的《项链》,你会感受人生的世故和现实;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你会乐而忘归,痴迷于世外;读路遥的《人生》,你会跟随高加林,一起感受命运的起伏,你会畅饮刘巧珍心如甜泉的美与真……

四月是美好的,四月又是短暂的。在四月里读书,用心的读,潜心的读,不为名利追逐,只为提高人生的品位,增进人生的层级,感悟人生的禅意。

春华秋实杯中酒,四月是杯甘醇的美酒,沐着江风,阅着绿柳,心情悠悠,轻歌曼舞。一寸光阴一寸金,四月正是读书季。人生一年十二月,四月好比人生花季,正遇妙龄,年少当及时,蹉跎日将老,若不信侬语,但看霜下草。四月就像一缕命运的金稻草,我们还须抓牢再抓牢,去翻阅,去攻读,去播种,否则时光转瞬即逝,时过境迁,空悲切。

四月读书最怡情,农民读的是土地,工人读的是生产,军人读的是训练,学生读的功课,老人读的是淡然……

四月读书最怡情,朋友,你读的是什么?(作者系自由撰稿人,现居吉林舒兰)

美文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