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iss評估 - tsmh.org.t ·...

18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評估 「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之效益 張國彥 1 2 王郁雯 3 葉芳枝 4 1 國立中正大學清江學習中心職員 2 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 3 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大學部在學生 4 光田綜合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摘要 「社區醫療體系- 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結合最新網際網路與資料庫技 術,建立一個以社區為導向的健康管理資訊系統,用以達成健康社區之理想。該 系統在社區醫療群的推展與落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在評估資訊系統成功的文獻中,以 DeLone McLean 1992 年與 2003 出的“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Model“(ISS Model)最被廣泛的應用,亦是 資訊系統評估績效的基礎重點立論。 本研究運用修正資訊系統成功模式以基層醫師觀點探討「社區醫療體系-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之效益評估,藉由瞭解醫師在使用「社區醫療體系-民眾 健康管理資訊系統」時的使用情形,以瞭解醫師對系統的滿意度及系統績效,進 而提出未來在系統上功能的增加與修正的建議。 研究結果發現資訊品質、系統品質及服務品質等因素會影響基層醫師的使用 意願及使用者滿意度,而基層醫師的使用意願及使用者滿意度則會影響整個資訊 系統導成的工作成效。且最具決定性的因素是「系統品質」也是結構方程式分析 結果印證。 關鍵詞:資訊系統成功模式、社區醫療群、系統品質 一、前言 ()研究背景及現況 全民健保自 1995 年實施以來,對 台灣各級醫療院所發展,造成深遠的 影響。尤其是近年來,健保多元支付 制度的調整,部份負擔加重,與總額 預算制度全面推行,醫療秩序需重新 建構。其中之一是如何透過分級醫療 與雙向轉診,來提供民眾持續性、高 效率與高品質之醫療照護,成為現階 段醫療界必須深入思索與面對的問 題。 為了建構分級醫療環境中央健保 局於 2003 3 10 日公告「全民健 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 計畫」,計畫目的在於成立社區醫療 群,由基層醫師組成團隊並和社區醫 收文日期:98 4 17 日,修改日期:98 5 1 日,接受日期:98 5 8 通訊作者:台中縣太平市大源路 10 17 葉芳枝 電話:0937588258 E-mail[email protected] 35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Sep-2019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評估

    「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之效益

    張國彥1 吳 帆2 王郁雯3 葉芳枝4 1國立中正大學清江學習中心職員

    2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 3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大學部在學生

    4光田綜合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摘要

    「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結合最新網際網路與資料庫技

    術,建立一個以社區為導向的健康管理資訊系統,用以達成健康社區之理想。該

    系統在社區醫療群的推展與落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在評估資訊系統成功的文獻中,以 DeLone 與 McLean 在 1992 年與 2003 提

    出的“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Model“(ISS Model)最被廣泛的應用,亦是

    資訊系統評估績效的基礎重點立論。

    本研究運用修正資訊系統成功模式以基層醫師觀點探討「社區醫療體系-民

    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之效益評估,藉由瞭解醫師在使用「社區醫療體系-民眾

    健康管理資訊系統」時的使用情形,以瞭解醫師對系統的滿意度及系統績效,進

    而提出未來在系統上功能的增加與修正的建議。

    研究結果發現資訊品質、系統品質及服務品質等因素會影響基層醫師的使用

    意願及使用者滿意度,而基層醫師的使用意願及使用者滿意度則會影響整個資訊

    系統導成的工作成效。且最具決定性的因素是「系統品質」也是結構方程式分析

    結果印證。

    關鍵詞:資訊系統成功模式、社區醫療群、系統品質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現況

    全民健保自 1995 年實施以來,對

    台灣各級醫療院所發展,造成深遠的

    影響。尤其是近年來,健保多元支付

    制度的調整,部份負擔加重,與總額

    預算制度全面推行,醫療秩序需重新

    建構。其中之一是如何透過分級醫療

    與雙向轉診,來提供民眾持續性、高

    效率與高品質之醫療照護,成為現階

    段醫療界必須深入思索與面對的問

    題。

    為了建構分級醫療環境中央健保

    局於 2003 年 3 月 10 日公告「全民健

    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

    計畫」,計畫目的在於成立社區醫療

    群,由基層醫師組成團隊並和社區醫

    收文日期:98 年 4 月 17 日,修改日期:98 年 5 月 1 日,接受日期:98 年 5 月 8 日 通訊作者:台中縣太平市大源路 10 街 17 號 葉芳枝 電話:0937588258 E-mail:[email protected]

    35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院合作,以建構一個連續性的醫療照

    護體系,以提供急性與慢性病醫療服

    務,以及家庭護理等。

    社區醫療群是以〝全人〞、〝長期

    健康維護〞為導向,希望建立一個社

    區醫療組織,以促進基層醫療院所和

    醫院間垂直和水平整合,提升醫療品

    質。為了建構社區醫療群「社區醫療

    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結合最

    新網際網路與資料庫技術,建立一個

    以社區為導向的健康管理資訊系統,

    用以達成健康社區之理想。該系統在

    社區醫療群的推展與落實,扮演著相

    當重要的角色。這系統提供社區醫療

    群的醫師與合作醫院溝通,家戶會員

    的個人資料建檔、家戶會員的轉診、

    轉檢和各項醫療資訊的查詢。然而基

    層醫生在使用「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

    康管理資訊系統」上滿意度、使用意

    願、以及各項績效,會影響社區醫療

    群醫師是否能建構成功。本研究探討

    「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

    統」之系統構面(如系統品質、服務

    品質、資訊品質、使用、滿意度、工

    作成效),看這些構面對醫師使用之影

    響,以及影響其實際使用行為之因

    素,以作為未來相關研究參考。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

    在評估資訊系統成功的文獻中,

    以DeLone與McLean在1992年與2003

    提出的“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Model“(ISS Model)最被廣泛的應

    用,亦是資訊系統評估績效的基礎重

    點立論。本研究運用修正資訊系統成

    功模式以基層醫師觀點探討「社區醫

    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之效

    益評估,藉由瞭解醫師在使用「社區

    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時

    的使用情形,以瞭解醫師對系統的滿

    意度及系統績效,進而提出未來在系

    統上功能的增加與修正的建議,因

    此,本研究目的如下:

    1.探討社區醫療群醫師使用「社區醫療

    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的

    使用現況。

    2.以修正資訊系統成功模式探討影響

    社區醫療群醫師使用「社區醫療

    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之

    因素。

    3.從修正資訊系統成功模式的資訊品

    質、資料品質、服務品質、使用、

    滿意度,來探討這些構面對社區

    醫療群醫師使用「社區醫療體系-

    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之影響。 二、文獻探討 (一)社區醫療群

    社區醫療群是以全人、長期健康

    維護為導向,目的建立一個社區醫療

    組織,以促進基層醫療院所和醫院間

    垂直和水平方向整合,提升醫療品

    質。健保局對社區醫療群之規劃為:

    由基層醫師五到十人為單位,成

    立社區醫療群,並自主地選擇合作的

    社區醫院,以提供更周全的社區醫療

    服務。社區醫療群成立後,透過家戶

    資料收集,讓醫師了解家戶會員個人

    過去病史與家族遺傳因子,讓社區民

    眾,一旦有了病痛,先找家庭醫師做

    36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37

    第一線的處置,如需轉診,再由家庭

    醫師轉介到支援合作醫院,接受後續

    的處理與治療,既可節省時間、金錢,

    又能完整掌握自己的病情,安心接受

    合適醫師的診治,並建立良好的醫病

    關係。基層醫療群能發揮家庭醫師功

    能,提供預防保健,第一線診療及慢

    性病追蹤,民眾對家庭醫師有信心,

    轉診制度自然水到渠成。醫療資源及

    社會成本浪費必定可大幅降低,而社

    區醫療也能興盛。

    (二)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

    訊系統

    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在家戶會

    員的個人資料建檔、家戶會員的轉診

    及轉檢和各項醫療資訊的查詢及連結

    和使用上,都提供一個全方位及周全

    的醫療服務。且結合最新網際網路與

    資料庫技術,建立一個以社區為導向

    的健康管理資訊系統,整合基層衛生

    單位之預防保健服務,並提供基層醫

    療與社區醫院之間雙向轉診、會診與

    轉檢功能,以達成健康社區之理想。

    目前衛生署所提供社區醫療群使

    用的系統,係以九十一年補助台大醫

    學院社區醫療研究群在試辦本土化醫

    庭醫療制度時所發開而來的系統,該

    系統提供醫療群之醫療院所下載免費

    使用,各醫療院所可照原系統加以修

    改新增其功能,並與醫療院所本身之

    診所及醫院 HIS 系統結合,該系統主

    要功能提供「電子化家庭檔案」及「電

    子化轉診」二項。

    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是一種整

    合性資訊系統,除了個人的臨床醫療

    資料外,同時也詳載民眾的家戶資料

    與個人預防保健等健康資料,基層醫

    師們可以在不侵犯病人隱私權的情況

    下,透過網際網路達到資源共享,使

    得各級醫療院所充分掌握居民的健康

    狀況。醫師也可以機動性的相互支

    援,給予民眾周全性的照顧,如此的

    醫療環境不僅能提供更完善的醫療照

    顧,同時也可避免醫療資源浪費。民

    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記錄管理的居民

    健康資料的內容,如家戶資料、個人

    健康資料、門診、住院與急診診療資

    料、預防保健資料、轉診電子病歷等。

    各醫療單位以網際網路的方式連結成

    一虛擬私有網路,並相互提供居民的

    就診與預防保健等資料,為能使系統

    更具擴充性,故系統架構採 web-based

    配合資料庫所構成的 N-tier 架構如圖

    1,來建置民眾之健康照護系統。社區

    醫療群透過此一共有的資料中心,來

    匯整民眾之健康資料,體系內之醫師

    依照個人權限,取得居民個人或其家

    庭成員之相關資料。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Database Server

    Database Server

    Database Server

    Web ServerWeb

    Server

    教學醫院電子病歷 診間系統

    診間系統地區或區域醫院

    電子病歷

    圖 1 整合性醫療資訊系統架構圖

    整合性醫療資訊系統在資料交換

    格式與通訊協定上,文字部份遵循

    HL7 標準。資料交換方面則以 XML 格

    式為基礎,通訊協定部份則以 http 的

    資料傳遞模式如(圖 2)所示。

    開業醫端的資料上傳內容可分家戶資

    料與轉診資料兩部分。個案家戶基本

    資料及診間診療記錄,會於每日門診

    結束後,轉成 XML 格式之文件自動匯

    出,上傳至主機。當個案轉診時,會

    將該個案之相關資料從診間系統自動

    匯出,並轉成符合 HL7 轉診電子病歷

    標準之 XML 文件,然後上傳至主機。

    圖 2 資料彙整示意圖

    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服務資料

    庫的資料包括家戶資料、個人健康資

    料、診療紀錄、轉診轉檢資料、以及

    健檢資料等,這些資料由家庭醫師、

    社區醫院及特約醫療單位三個不同醫

    療單位匯入:基層醫師扮演民眾的家

    庭醫師,負責整理記錄家戶、個人健

    康、門診診療記錄,當發現個案需要

    38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轉診時,則可於診間系統直接完成電

    子轉診單的輸出,協助後送社區醫院

    能夠充分掌握該個案的健康狀況;當

    民眾因為轉診需求進入社區醫院後,

    社區醫院依照個案實際需求給予適度

    的門診、住院或急診處理,並將所有

    結果以電子化的方式,歸檔於社區醫

    療體系民眾健康服務資料庫中;至於

    民眾健康檢查部分可經由特約醫療單

    位或社區醫院將完成的檢查資料補登

    至資料庫中。

    透過體系內基層診所以及社區醫

    院的通力合作,不僅可以掌握個人與

    家庭的基本資料,甚至個人的診療記

    錄、跨單位轉診、健康檢查也都匯整

    到體系之資料庫中,體系內醫師群可

    以知道社區居民於何時在何處接受過

    門診治療,並經過合法授權後,進一

    步掌握社區居民過去相關門診治療詳

    細情況,能提供醫師於門診治療時,

    對於該病友更周全的服務。

    (三)資訊系統成功的模式與成功因素

    衡量指標

    在評估資訊系統成功的文獻中,

    以DeLone與McLean在1992年與2003

    提出的“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Model“(ISS Model)最被廣泛應用,

    亦是資訊系統評估績效的基礎立論。

    影響資訊系統成功的構面有很多,以

    DeLone與McLean在 1992年提出對於

    評估資訊系統成功是由六大構面所組

    成,即輸入部份為二項(系統品質與

    資訊品質);輸出部份四項:(系統使

    用、使用、使用者滿意度、個人衝擊

    及組織衝擊)。

    圖 3 1992 資訊系統成功模式

    DeLone and McLean's Model of IS Success [DeLone and McLean [1992], Figure 2,

    p.87] 圖 3 中 DeLone 與 McLean(D &

    M ISS)二位學者認為資訊品質與系統

    品質二項構面會影響使用者滿意度及

    使用;使用的好壞會影響到使用者滿

    意度;使用與使用者滿度構面會影響

    到個人的衝擊,個人的影響進而衝擊

    到組織的影響。

    1993 至 2003 十年以來,有眾多學

    者探討有關資訊系統成功之文獻,認

    為 D & M ISS 模式包含過程與因果關

    係(Seddon, 1997),導致許多意義上的

    混淆,因此將模式略作修改,分為「資

    39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訊系統成功模式」與「資訊系統使用

    的部分行為模式」等兩個模式。此外,

    Seddon 認為系統的使用(use)本身不

    應作為系統成功的衡量變數,尤其在

    非自願使用的情形下,「使用」並不能

    代表資訊系統的成功,此變數比較適

    合用於資訊系統使用的部分行為模

    式。

    以過程來看,「使用」會發生在影

    響與效益產生之前,但並非因果模式

    中造成衝擊與效益之原因,因此以知

    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取代使

    用(use),並以使用者滿意度作為使用

    某特定資訊系統的知覺淨利益之衡

    量。此模式與 Davis, (1989)提出的科技

    接受模式中的知覺有用性相較,這裡

    的知覺有用性是事後的觀念,是基於

    使用後的經驗與感受,而科技接受模

    式中的知覺有用性,則是對使用某特

    定資訊科技會增進績效與生產力的預

    期。Rai et al., (2002)針對 DeLone and

    McLean 之模式與 Seddon 的修正模

    式進行實證研究並加以比較,這兩個

    模式均包含易用性(取代系統品質)、

    資訊品質、知覺有用性、滿意度、以

    及使用等五大構面,結果發現兩者皆

    顯示合理的配適度。 DeLone and

    McLean 在 2003 年提出 ISS 模式模式

    中,加入服務品質此一新構面,又因

    考量有時「使用度」難以有效的衡量,

    因此二位學者又建議在某些情況下可

    用「使用意願」作為替代構面。

    DeLone and McLean 在 2003 年提

    出 ISS 模式模式中,加入服務品質此

    一新構面,關於資訊系統服務品質的

    衡量,Kettinger & Lee(1995)首先將

    SERVQUAL 量表應用到資訊系統環

    境,來提高使用者資訊系統滿意度。

    Pitt et al., (1995)進一步利用這一觀

    念,將資訊系統「服務品質」構念納

    入 DeLone & McLean, (1992)所提出的

    「資訊系統成功模型」中。Pitt et al.,

    (1995)認為隨著個人電腦的盛行,使用

    者與資訊部門產生頻繁互動,也使資

    訊部門從產品的發展者與操作管理者

    變成服務的提供者,因此需要仔細思

    考資訊系統服務品質的問題。

    因此 DeLone&McLean 重新整合

    並配合電子商務系統的流行與上述的

    建議,提出一個評估適用範圍更廣的

    資訊系統成功之更新模式(DeLone&

    McLean, 2003),如圖 4

    40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圖 4 2003 資訊系統成功模式 (資料來源:DeLone&McLean,2003)

    在圖 4 中新模式以淨效益構面來

    取代個人的影響及組織的影響的構

    面,輸入部份由原先「系統品質」、「資

    訊品質」二個構面,新增「服務品質」

    構面,並主張各構面間要有過程性觀

    念。此外,該模式亦適用於電子商務

    系統的評估,它允許從系統品質、服

    務品質、資訊品質等不同構面時間

    點、不同的角度,來評估系統成功的

    關聯。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在於瞭解加入全民健康保

    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計

    劃,之基層診所醫師在使用社區醫療

    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該系統

    之系統品質、資訊品質及服務品質,

    對使用、滿意度與工作成效之關聯。

    我們從評估資訊系統成功模式的文獻

    中,找出適當的系統評估準則,運用

    修正資訊系統成功模式(DeLone&

    McLean, 2003)為基礎,並配合「社區

    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之

    特性,作為社區基層醫師使用、滿意

    度與工作成效評估模型,其研架構模

    式與變項如圖 5。

    圖 5 本研究修正架構模式與變項

    (二)研究假說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醫師使用

    「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

    統」其系統品質、資訊品質及服務品

    質,對使用、滿意度與工作成效的影

    響,從研究架構中的各個構面及變數

    對於評估「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

    理資訊系統」成功的影響,提出幾個

    研究假說:

    假說一: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

    資訊系統之系統品質對醫師使用

    該系統有正面的影響。

    41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假說二: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

    資訊系統之資訊品質對醫師使用

    該系統有正面的影響。

    假說三: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

    資訊系統之服務品質對醫師使用

    該系統有正面的影響。

    假說四: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

    資訊系統之醫師使用該系統滿意

    度有正面的影響。

    假說五: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

    資訊系統之醫師使用該系統滿意

    度對工作成效有正面的影響。

    假說六: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

    資訊系統之醫師使用該系統對工

    作成效有正面的影響。

    (三)研究構面與研究變項

    根據研究模式中之系統品質、資訊品

    質、服務品質、使用、滿意度與

    工作成效等構面、變項之定義說

    明:

    1.系統品質:基層醫師使用「社區醫療

    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輸

    出資料之有效性、可靠性、可用

    性、安全性認知。

    2.資訊品質:基層醫師使用「社區醫療

    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提

    供完整、容易瞭解、個人化認知。

    3.服務品質:基層醫師使用「社區醫療

    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服

    務品質中人員、保證認知。

    4.使用:基層醫師對「社區醫療體系-

    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使用種

    類及交易次數的認知。

    5.滿意度:基層醫師使用「社區醫療體

    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感受

    到系統容易使用性、經常使用、

    繼續使用的滿度程度。

    6.工作成效:基層醫師使用「社區醫療

    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對

    增加工作績效與增加附加價值的

    認知。

    變數整理如下表 1:

    42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表 1 本研究中各構面及變項之定義說明

    構面 變項 定義 參考資料

    有效性(Availability)資訊系統的即時性與提供最新

    的訊息

    可靠性(Reliability)資訊系統提供正確性及輔助功

    DeLone &

    McLean(2003)

    可用性(Usability) 指資訊系統操作介面容易人性

    化及美觀的設計

    Mckinney、

    Yoon and

    系統品質

    Systems quality

    安全(secure) 資訊系統有密碼保護的安全性

    導入 PKI 機制,不易被取得並ISO/IEC

    27001:2005

    完整(Completeness)提供資料的完整性並能提供追

    蹤功能 seddon (1997)

    容易瞭解(Ease of

    understanding) 提供簡單易懂的資料

    資料品質

    Information

    quality 個人化

    (Personalization) 資料品質滿足個人的需求

    ELone &

    McLean(2003)

    保證(Assurance) 提供專業性的會員管理服務

    發生問題時,能提供迅速修復服務品質

    Service quality 人員(Personnel)

    提供良好的系統訓練課程及客

    DeLone &

    McLean(2003)

    種類使用(Nature of

    use) 提供多樣性的系統功能服務

    使用 Use 交易數(Nature of

    transactions executed)

    使用系統可以增加資料或交易

    DeLone &

    McLean(2003)

    系統容易使用性(Ease

    of Use of System)

    使用者滿意系統提供系統導引

    使用者滿意系統提供操作格式

    經常使用 系統提供讓使用者會經常使用

    DeLone &

    McLean(2003)滿意度

    User satisfaction

    繼續使用 系統提供讓使用者會繼續傾向

    使用 Gill and Hobbs

    (2003) 增加工作績效(Increase

    work results)

    提升顧客關係、疾病的診斷、

    節省行政作業的時間、專業的

    Paer,Guy.et.al(1996) 工作成效

    Net benefits 增加附加銷售(Increase

    additional sales) 增加機構銷售、其他利益

    DeLone &

    McLean(2003)

    43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四)研究設計

    1.研究對象

    全省加入「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

    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計劃」之診

    所,並區分北中南東四區域,每區域

    篩選 2 至 5 群社區醫療群醫師為研究

    對象,共計一百五十名。

    2.問卷設計

    問卷設計程序係根據文獻探討的

    研究架構,並參考過去國內外相關研

    究問卷設計編修而得。問卷採結構化

    問卷設計,以利分析資料,採用李克

    特量表之五等份評量尺度設計來衡量

    重要程度。

    問卷內容包含六大構面及十六個

    變項與三十七題衡量項目。為了提高

    問卷的信效度,針對問卷內題逐一檢

    視每個問項,以瞭解問卷語意是否清

    楚、明白、完整、問題是否恰當等,

    並修改可能造成醫師困惑的問項。

    此外,問卷完成設計後,邀請專

    家學者如:資訊管理專家、基層醫師、

    健保局人員、合作醫院人員等檢視問

    卷,並徵詢對問卷之看法與建議。随

    後請已使用過「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

    康管理資訊系統」一年以上之醫師五

    人測試後再修改,修改後問卷。

    3. 資料分析與方法

    分析工具與分析的方法在使用問

    卷分析中,其信效度對研究的結果有

    著很大的影響,本研究所收集的資料

    以 SPSS fow Windows 10.0 套裝軟體,

    為統計分析工具,並使用敘述統計、

    信效度、因素、相關、t-test 與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統計方法來進行資料的分

    析與研究。 四、結果 (一)樣本基本資料描述

    本研究利用次數、百分比的統計

    方法來描述樣本之特性,由於回收的

    問卷中有部分未填寫完整,以至於產

    生遣漏值(Missing Value),進行統計

    分析時捨棄具有遺漏值的問卷,僅採

    用完整填寫之問卷。經過一個月的催

    收之後,共回收 133 份問卷,除去含

    有遺漏值、錯誤填寫之無效問卷,實

    際 回 收 130 份 問 卷 , 回 收 率 為

    86.67%。回收的樣本基本資料分配如

    表 2 所示,男性與女性的比率為

    95.38%與 4.62%,其中學歷為大學者有

    96.15%,研究所有 3.85%。本研究之樣

    本分配情形,在年齡方面以年齡分佈

    於 46 歲至 55 歲者居多,佔總樣本之

    63.08%。在醫師科別方面,家醫科佔

    了 35%為最多數,其次為內科佔了

    23.08%,而醫師參加社區醫療群時間

    以 2 至 3 年佔較多數,且超過 60%的

    醫師每週使用家戶系統的次數為 5 次

    以內,使用時間為一小時。多數醫師

    並未參加過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的

    相關訓練,但認為應增加此類課程。

    44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表 2 樣本基本資料次數分配表

    項目 類別 樣本數 百分比 男 124 95.38% 女 6 4.62% 性別

    總和 130 100.00% 大學 125 96.15% 碩士 4 3.08% 博士 1 0.77%

    教育背景

    總和 130 100.00% 25 歲以上 0 0.00% 26-35 歲 2 1.54% 36-45 歲 29 22.31% 46-55 歲 82 63.08% 56 歲以上 17 13.08%

    年齡

    總和 130 100.00% 內科 30 23.08% 婦產科 14 10.77% 小兒科 19 14.62% 家醫科 46 35.38% 耳鼻喉科 14 10.77% 外科 2 1.54% 眼科 2 1.54% 皮膚科 1 0.77% 其它 2 1.54%

    醫師科別

    總和 130 100.00% 0-1 年 25 19.23% 1-2 年 32 24.62% 2-3 年 61 46.92% 3 年以上 12 9.23%

    參加社區醫療群時間

    總和 130 100.00% 5 次以上 58 44.62% 6-10 次 33 25.38% 11-15 次 13 10.00%

    每週上網次數

    16-20 次 7 5.38% 21 次以上 19 14.62% 總和 130 100.00%

    45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46

    項目 類別 樣本數 百分比 1 小時 54 41.54% 2~3 小時 40 30.77% 4-5 小時 14 10.77% 6 小時以上 22 16.92%

    每週上網時間

    總和 130 100.00% 1 小時 79 60.77% 2~3 小時 31 23.85% 4-5 小時 12 9.23% 6 小時以上 8 6.15%

    每週使用家戶系統時間

    總和 130 100.00% 5 次以上 85 65.38% 6-10 次 23 17.69% 11-15 次 7 5.38% 16-20 次 3 2.31% 21 次以上 12 9.23%

    每週使用家戶系統次數

    總和 130 100.00% 是 49 37.69% 否 81 62.31%

    參加過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

    統相關課程訓練 總和 130 100.00% 是 73 56.15% 否 57 43.85%

    應增加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

    統相關課程訓練 總和 130 100.00% 半年內 28 21.54% 一年 21 16.15% 一年半 20 15.38% 二年 36 27.69% 二年半 14 10.77% 三年以上 11 8.46%

    使用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

    時間

    總和 130 100.00% (二)結構模式(Structural Model)分析

    結構模式分析主要目的是檢驗研

    究模式中各潛在構念間的關係,以及

    整體模式與觀察資料之間的配適度

    (model fitness)情形,依據研究架構

    本研究將進行一個結構模型之分析,

    也就是系統品質、資料品質、服務品

    質、使用、滿意度及工作成效間之關

    係,其分析程序說明如下。

    圖 6 為系統品質、資料品質、服務品

    質、使用、滿意度及工作成效於模式

    修正前之結構模式分析。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圖 6 本研究之結構模式分析(模式修正前)圖

    由表 3 之適配標準及檢定結果可知圖 6 之結構模式與實際資料之適配度不佳,需

    再進行模式之修正。

    表 3 本研究之結構模式適配度分析(模式修正前)表

    χ2 df p-value NNFI CFI RMSEA

    適配標準 > .05 > .9 > .9 < .08

    檢定結果 978.275 358 .000 .857 .874 .116

    47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48

    圖 7 本研究之結構模式分析(模式修正後)圖

    由表 4 可看出圖 7 結構模式的適

    配度指標卡方值較大且檢定結果為顯

    著,然而卡方值易受樣本數影響,無

    法完全做為判斷模式是否適配之準

    則,而且本研究之結構模式在其它的

    適配度指標上皆在標準範圍之內,因

    此本研究之結構模式與實際資料之適

    配度尚稱良好。

    表 4 本研究之結構模式適配度分析(模式修正前)表

    χ2 df p-value NNFI CFI RMSEA 適配標準 > .05 > .9 > .9 < .08 檢定結果 474.016 328 .000 .963 .970 .059

    五、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為了解基層醫生在使用

    「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

    統」的特性與使用情形,以修正後之

    DeLone&McLean(2003)的資訊系統

    成功模型為研究架構,探討基層醫師

    使用「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

    訊系統」的使用與滿意度及工作成效

    之現況。藉由瞭解醫師在使用「社區

    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時

    的使用情形,以瞭解醫師對系統的滿

    意度及系統績效,進而提出未來在系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統上功能的增加與修正的建議。

    (一)研究結論

    1.影響基層醫師使用「社區醫療體系-

    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的因

    素,符合 DeLone&McLean 資訊

    系統成功模式的理論:資訊品

    質、系統品質及服務品質等因素

    會影響基層醫師的使用意願及使

    用者滿意度,而基層醫師的使用

    意願及使用者滿意度則會影響整

    個資訊系統導成的工作成效。

    2.影響基層醫師使用「社區醫療體系-

    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的因素

    排序:依序為「系統品質」、「使

    用」、「滿意度」、「工作成效」,由

    此,基層醫師使用「社區醫療體

    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評估

    最具決定性的因素是「系統品質」

    也是結構方程式分析結果印證。

    3.在本研究結構方程式分析結果中發

    現,「系統品質」中的「安全性」

    影響著「使用」,而且「工作成效」

    影響著「資料品質」中的「完整

    性」。

    4.在研究中利用結構方程式分析發

    現,「資料品質」、「服務品質」對

    「使用」的影響並不顯著,且「使

    用」對「工作成效」的影響也亦

    同呈現不顯著。

    (二)研究建議

    社區醫療制度已成為未來衛生政

    策重要的發展趨勢,因此有必要針對

    社區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元素:「家庭

    醫師」、「社區醫療」的定義進行探討

    與瞭解,同時深入瞭解目前國內外發

    展的現況。目前國內已有針對社區醫

    療群及家庭醫師整合照護制度計畫之

    研究,但其針對「社區醫療體系-民眾

    健康管理資訊系統」之相關研究並不

    多。

    本研究彙整相關文獻採用 DeLone

    &McLean 資訊系統成功模式的理論

    基礎,本研究驗證了「系統品質」對

    「使用」有顯著影響,「使用」對「滿

    意度」有顯著的影響,「滿意度」對「工

    作成效」有顯著的影響。而在結構方

    程式驗証中也發現「系統品質」中的

    「安全性」影響著「使用」,而且「工

    作成效」影響著「資料品質」中的「完

    整性」。

    但其中「資料品質」、「服務品質」

    對「使用」的影響並不顯著,且「使

    用」對「工作成效」的影響也亦同呈

    現不顯著。上述的研究結果可提供「社

    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

    持續修正改善之建議,亦可將該模式

    推至其他系統評估與作為後續學術研

    究之參考。目前基層診所系統大多委

    由資訊廠商建置與維護,對於系統開

    發廠商而言,有助於瞭解基層醫師使

    用「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

    系統」的相關問題與影響使用的因

    素,作為往後改善系統設計之參考依

    據,也協助診所系統端與合作醫院系

    統端的整合,並開發更符合使用者需

    求的系統。

    (三)研究限制

    本研究力求在研究架構的擬定、

    49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研究變數的選取、問卷設計及資料收

    集上盡量做到完整,但也遇到了一些

    困難,因此在研究的過程中仍有以下

    的一些限制:

    1.研究的母體範圍:全省加入「全民健

    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

    試辦計劃」之診所,約一千七至

    一千九家右左,並區分北中南東

    四區域,每區域篩選 2 至 5 群社

    區醫療群醫師為研究對象,共計

    一百五十名。然實際之數目則較

    難掌握,故母體圍可能有所不同。

    2.問卷內容限制:本研究所使用之問卷

    皆由文獻及專家進行討論與修

    改,具有一定的信度與效度,但

    在問卷發放期間亦有受測者不懂

    題目的意義,可能有部份無法反

    映事實情況。

    3.填答者:本研究所填答者限定為醫

    師,通常醫師工作相當忙碌,本

    問卷是否會由醫師請其他人員

    (如行政人員、護理人員)協助

    填寫,因而可能會造成誤差。

    (四)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所使用之問卷皆由文獻及

    專家進行討論與修改,具有一定的信

    度與效度,但必竟比較偏向學術性的

    問卷,未來建議在不影響信效度的情

    況下,加強實務面的問項(如衛生行

    政、公共衛生政策面等),以符合醫療

    界及政策面期望獲得之涵義。

    採用 DeLone&McLean 資訊系統

    成功模式的理論探討層醫師使用「社

    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訊系統」

    的問題及成效為何,未來可採用其他

    學者之理論基礎(如 TAM)更進一步

    探討「社區醫療體系-民眾健康管理資

    訊系統」之相關議題。

    參考文獻

    1. DeLone, W & McLean, E (1992).

    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the

    quest for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3,

    60-95.

    2. DeLone, W & McLean, E (2003).

    The DeLone & McLean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 a ten-year

    updat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19, 9-30. 3. 李孟智(2003)。家庭醫學與全民健

    保醫業管理。台北:合記書局有

    限公司。

    4. Starfield, B (1991). Primary care

    and health: a cross-national.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66, 2268-2271.

    5. Seddon, P. B (1997). A

    respecif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DeLone and McLean’s model of IS

    Succes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8, 240-253.

    6. 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P. 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 982-1003.

    50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51

    7. Rai, A., Lang, S & Welker, R. B

    (2002). Assessing the validity of IS

    Success models: an empirical test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3,

    50-69.

    8. Kettinger, W. J & Lee, C. C (1995).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and us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information

    services function. Decision

    Sciences, 25, 737-765.

    9. Pitt, L F., Watson, R. T., & Kavan, C. B.(1995). Service Quality: A

    Measur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Effectiveness. MIS Quarterly, 19(2),

    173-187.

  • 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 以基層醫師觀點運用修正後 ISS 之效益評估

    Applying the modified ISS model to evaluate the benefit of “Community

    medical services - people healt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primary physicians’ viewpoint Kuo-Yen Chang1 Fan Wu3 Yu-Wen Wang2 Fang Chih Yeh4

    1 Staff, Ching Jiang Life-long Learning Center, Chung Cheng University 2 Students,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hung Cheng

    University

    3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hung Cheng

    University 4RN, MS, Deputy Director, Department of Nursing, Kuang Tien General Hospital

    Abstract “Community medical services - people healt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links the latest internet and database technique, building a community-oriented healt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o achieve the ideal of a healthy community. This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opulariz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community medical group.

    In the literature of evaluating 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ISS), DeLone and McLean’s ISS model, proposed in 1992 and 2003,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t is also the basic and vital theory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study applies the modified ISS model to discuss the benefit evaluation of “Community medical services - people healt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primary physicians’ viewpoint. By knowing how the physicians’ use this system, we can realize the benefit and their satisfaction of this system, and propose the suggestions in how to enhance and modify it.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information quality, system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can affect primary physicians’ desire of use and users’ satisfaction of this system, which further act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information system. Structure equation also proved the most determining factor is “system quality”.

    Key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model (ISS model), Community medical group, System quality

    Received: Apr, 2009。Revised: May , 2009。Accepted: May, 2009

    Address reprint requests and correspondence to: Fang Chih Yeh #17,10th street, Dar Yuan Rd, TaiPin City, TaicHung County Taiwan, R.O.C

    Tel: 0937588258

    E-mail:[email protected]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