맅헲틅닺퇐뺿ꎺ믘맋폫랴쮼dnwh.njmuseum.com/pdf/2013/201305/20130503.pdf · 收稿日期...

8
DNWH ܞᆓ၌Ӂğܤაන 收稿日期 2013-02-05 作者简介 陈艳(1971- ),女,南京大学哲学系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文化遗产、文化史。 内容提要:古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聚落型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是文物行政部门对 某些历史文化遗存保存情况较好的古镇的“褒奖”。从“古镇”到“名镇”的道路折射出城镇化背景下中 国聚落型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窘境,“名城名镇名村”等“文物行政”概念的推出与学界回应互动的 过程便是最好注解。我国古镇遗产研究较之于名镇研究时间早、成果多,其研究层次与话题呈现明显 的阶段性,成果也多偏向于人文社会科学门类;古镇遗产的保护同样存在着话题与关注点的阶段性, 研究与保护实践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鉴于古镇研究有待深化与重视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 化街区、村镇”被界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不适切性,我国有必要建立一部包括历史城镇及古村落在 内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 关键词:城镇化 古镇 历史文化名镇 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ӁЌ ܞᆓ၌Ӂğ ܤაන —兼论中国“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研究 ӧ (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南京 210093 从“古镇”到“名镇” —窘迫的中国文 化遗产保护之路 (一)古镇与名镇:民间与官方的不同认知及 其背景 对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体系以及相 关的国际性历史文化遗产概念框架,严格地说, “古镇”不是 一 个 被“遗 产 学”体 系 所 收 纳 的 概 念, 进入中国法律法规观照范畴的是各级“历史文化 名镇”。作为中国由起初的“古物”、“文物”保护 (内容包括“文物建筑”、“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 “珍 贵 文 物 图 书”等 众 多 单 体 对 象)向 内 涵 和 外 延 都更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观念转变的一种直接 表现,“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村镇”是 20 80 年代以来由中国政府主导的文化行政意义 上的产物,也是中国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上 与国际接轨的表现。此前,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 观念更新和制度建设已经小有成就,由欧、美、日 领衔的文物保护实践已经催生了保护“历史性纪 念物”( historic monuments )的《关于历史性纪念物 修复的雅典宪章》( The Athens Charter for the Restoration of Historic Monuments )( 1931 ),保护包含“单 体建筑物、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 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 环境”在内的“历史古迹”( historic monuments and sites )的《威 尼 斯 宪 章》( The Venice Charter 1964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 1972 )以及保护“历史 地区”的《内罗毕建议》(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afeguarding and Contemporary Role of Historic Areas )( 1976 )等重要规章 1 1982 2 月,作为当年几项重大文物保护的 实践行动之一,中国政府公布了首批国家级历史 文化名城计 24 个; 21 年后,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 2003 年开始联合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 村”名录。迄今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录的 城市共 117 个,而上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的村、镇计 350 个(其中名镇 181 个,名村 169 个), 26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DNWH

古镇遗产研究:回顾与反思

收稿日期 2013-02-05作者简介 陈艳(1971-),女,南京大学哲学系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文化遗产、文化史。

内容提要:古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聚落型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是文物行政部门对

某些历史文化遗存保存情况较好的古镇的“褒奖”。从“古镇”到“名镇”的道路折射出城镇化背景下中

国聚落型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窘境,“名城名镇名村”等“文物行政”概念的推出与学界回应互动的

过程便是最好注解。我国古镇遗产研究较之于名镇研究时间早、成果多,其研究层次与话题呈现明显

的阶段性,成果也多偏向于人文社会科学门类;古镇遗产的保护同样存在着话题与关注点的阶段性,

研究与保护实践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鉴于古镇研究有待深化与重视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

化街区、村镇”被界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不适切性,我国有必要建立一部包括历史城镇及古村落在

内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

关键词:城镇化 古镇 历史文化名镇 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遗产保护理论

古镇遗产研究:回顾与反思——兼论中国“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研究

陈 艳

(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南京 210093)

一 从“古镇”到“名镇”——窘迫的中国文

化遗产保护之路

(一)古镇与名镇:民间与官方的不同认知及

其背景

对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体系以及相

关的国际性历史文化遗产概念框架,严格地说,

“古镇”不是一个被“遗产学”体系所收纳的概念,

进入中国法律法规观照范畴的是各级“历史文化

名镇”。作为中国由起初的“古物”、“文物”保护

(内容包括“文物建筑”、“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

“珍贵文物图书”等众多单体对象)向内涵和外延

都更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观念转变的一种直接

表现,“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村镇”是 20世

纪 80 年代以来由中国政府主导的文化行政意义

上的产物,也是中国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上

与国际接轨的表现。此前,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

观念更新和制度建设已经小有成就,由欧、美、日

领衔的文物保护实践已经催生了保护“历史性纪

念物”(historic monuments)的《关于历史性纪念物

修复的雅典宪章》(The Athens Charter for the Resto⁃

ration of Historic Monuments)(1931),保护包含“单

体建筑物、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

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

环境”在内的“历史古迹”(historic monuments andsites)的《 威 尼 斯 宪 章 》(The Venice Charter)

(1964)、《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

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

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1972)以及保护“历史

地区”的《内罗毕建议》(Recommendation Concern⁃

ing the Safeguarding and Contemporary Role of His⁃

toric Areas)(1976)等重要规章[1]。

1982 年 2 月,作为当年几项重大文物保护的

实践行动之一,中国政府公布了首批国家级历史

文化名城计 24 个;21 年后,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

于 2003 年开始联合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

村”名录。迄今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录的

城市共 117 个,而上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的村、镇计 350个(其中名镇 181个,名村 169个),

26

DNWH

《东南文化》2013年第 5期总第 235期

“名城”和“名镇”的分布范围基本上已覆盖 31 个

省、直辖市、自治区,仅青海、宁夏尚未有城镇入

围“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于缺乏统一的查询路

径,全国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数量尚未确知。仅

就 181 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而言,相对于中国

数以万计的城与镇,上榜比例显然还很小。

从形成路径看,“古镇”与“历史文化名镇”并

无本质区别,所谓“名镇”正是从众多的“古镇”中

遴选出来。很显然,“历史文化名镇”不过是文物

行政部门对于某些历史文化遗存保存情况较好

的古镇的一种“褒奖”,它既是国家层面的一种示

范性保护手段,也是地方政府发展文化旅游经济

的一种象征性资源。事实上,若将“名城名镇”榜

单视为一面棱镜,榜单背面所折射的正是中国改

革开放过程中未能处理好现实与传统的成功对

接、经济与文化之和谐发展的这一事实和窘境。

从传播受众的角度看,古镇比“名镇”被更广

泛地为民众接受和传播。尽管对“古镇”的界定并

未达成统一,按照传统的文化心理,“古镇”指的

是那些“有年头”或在百年以上的老镇,学界也多

认同此观点[2]。“古镇”一词至迟在唐宋文人诗词

中便已出现:唐人孟郊《有所思》描述了“古镇刀

攒万片霜,寒江浪起千堆雪”的壮观景象,张籍

《凉州词之二》记咏“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

傍沙堆”的历史纠葛;宋人司马光在《春日书寄东

郡诸同舍》中吟诵了“滑台古镇揭高牙,主人贤厚

宾友嘉”的温暖场景。作为人类聚落的样式之一,

每个古镇都有基于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历史

条件的独特发展路径,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由此

形成,这也是“古镇”成其为“历史文化名镇”的基

本要件。

(二)“名镇”的脱颖而出:文物行政概念的出

现及学术上的回应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由“点”到“面”,由

“文物(古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具备先自上而下,继而自下而上的特点。自 1982年起,“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历

史文化街区、村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文

物行政”概念的相继出现与学术上的回应互动正

是对这一特点的反映,“名镇”之路亦是如此。这

一现象可以通过检视学界公开发表的理论成果

与政府文件形成的先后关系得到证实(表一)。

1.1982-2001年:“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

保护区”的提出

1982年 2月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

意味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确立[3],意味着

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从“点”到“面”的开始。作为

回应,当年 4 月,学术论文篇名中开始出现“历史

文化名城”,此前为数不多的类似主题文章多冠

以“名城”或“历史名城”。这种几乎没有学术铺垫

的情况正好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系自上

而下推动的背景相联系。

1986 年,考虑到“历史文化名城”范畴之外的

保护对象的存在,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的文件中(表一),又针对性地提出了涵

盖特定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在内的“历史文

化保护区”概念。文件指出:“对一些文物古迹比

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

文物行政概念

“历史文化名城”

(含保护区域)

“历史文化保护区”

(含特定“街区、建筑群、

小镇、村寨”)

“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历史文化名镇(村)”

时间及出处文件

《国务院批转原国家建委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

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1982)

《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1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2003)

术语

“名城”

“历史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

“(风景文物)保护区”

“古镇”

“名镇”

“历史街区”

“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文化名村”

相关刊物

《世界知识》1952年第 9期

《建筑学报》1977年第 3期

《江西历史文物》1982年第 3期

《城市规划》1980年第 4期

《城市规划》1983年第 1期

《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第 1期

《华中建筑》1994年第 3期

《浙江档案》1995年第 4期

《规划师》1995年第 1期

表一// 文物行政概念及学界术语出现时间的对应关系表(按“篇名”检索)

27

DNWH

古镇遗产研究:回顾与反思

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的特色的街区、

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也应予以保

护……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

艺术价值,核定公布为当地各级历

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措施可参

照文物保护单位的作法,着重保护

整体风貌、特色。”

学界对“历史文化保护区”这

个概念响应不多,直到 1994 年,学

术论文中才出现了以“历史文化保

护区”概念范畴内的“历史街区”命

名的文章[4]。1995 年学界相继出现

了探讨“历史文化名村”和“历史文化名镇”的文

章,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文章出现于 1997年[5]。

这几个概念后来都被文物行政部门采用。

从知网收录的情况来看,1980年以来的 20多

年间,学界除了对“历史文化名城”有较多讨论之

外(共 725篇),对包含“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

在内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讨论极少,每年只有少

量文章面世(探讨“街区”37 篇、小镇 7 篇、村寨 3篇)。很明显,这几类话题的“冷热度”一方面显示

了学界对国家政策的敏感和趋附,另一方面也显

示出国家在对待“聚落类”文化遗产保护上抓

“大”放“小”的特点。

2、2002-2012 年:“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历

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提出与学界的反馈

2002 年是一个大转折,这一年国务院修订颁

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不

可移动文物”部分中再次强调了“历史文化名城”

的概念,正式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概念,

没有再使用“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念,这意味着

“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首次被以法律的形

式确定下来。自此,关于“历史名城、名镇、名村”

及“历史文化街区”的讨论全面铺开,专题研究古

镇的硕士论文也于 2002年开始出现,其后在数量

和层次上逐渐提升。继 2003年住建部和国家文物

局开始联合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来,探

讨“历史文化街区”(学界多以“历史街区”名之)、

“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的文章迅速增

长。

2008 年也是一个转折点,讨论“历史文化名

城”的论文数量达到顶峰之后于次年起开始下

滑,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探讨“历史文化街区(历

史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的

文章却成倍增长。这种现象同样反映了学界对国

家政策的敏感,2008 年颁布实施的《历史文化名

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从操作层面强化了国家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重视。

二 古镇研究及其特点

截止 2012年底,知网收录的篇名中有“古镇”

的文章共有 4512 篇。其中,20 世纪 80 年代 26 篇,

90 年代 13 篇,2000-2009 年 2780 篇,2010-2012年(12 月 21 日止)1493 篇。据此分析,古镇研究呈

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1.古镇研究时间上早于名镇研究,成果数量

上丰于名镇研究

“古镇”研究发轫于 1980 年代初,几乎与“名

城”研究同时起步,这缘于二者有一个共同的大

背景,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工作着重点

已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城市工作已出现了新

形势和新要求,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要积

极发展小城市”[6]。与“名镇”研究系自上而下强力

推动所不同的是,“古镇”研究基本上走的是民间

路线。比起内蕴若干条限制性条件的“历史文化

名镇”概念[7],“古镇”内涵更丰、外延更广,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均可以成为古镇研

究的内容,这也是古镇研究早于名镇研究的原因

之一。自然,这一时期古镇研究在成果数量上较

名镇研究更丰硕(表二)。

2.古镇研究呈现出成果数量和话题种类的阶

段性以及学科门类的偏向性

(1)成果数量和研究层次上的阶段性

古镇研究在成果数量上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1983-1993 年是古镇研究的起步阶段,每年公开

发表的各种文章均不足 10篇。1994-2001年间,以

“古镇”命名的各种文章渐增,每年均有数十篇面

古 镇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文化名镇

总 计

1980-1989

26

145

0

0

0

171

1990-1999

213

580

37

3

7

840

2000-2009

2780

5640

1117

168

292

9997

2010-2012

1493

2472

784

140

157

5046

总计

4512

8837

1938

311

456

16054

年 代

篇 名

表二// 1980-2012 年知网收录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古镇相关文献数量统计(按“篇名”检索)(单位:篇)

28

DNWH

《东南文化》2013年第 5期总第 235期

世。2002-2012年的 10余年间,古镇相关的各种论

文、文章增长迅猛,每年均有数百篇发表,且呈现

稳定增长态势并在 2009年达到高峰。

从研究层次和深度上讲,2002 年也是一个转

折点,这一年起开始出现古镇研究的硕士论文。

分析这一变化可以发现,“古镇”话题的“冷热度”

与“名镇”话题的冷热度呈正相关关系,其变化趋

势与内在机制,正如上文所论述的那样,与国家

政策层面的重视程度攸关。

(2)“古镇”研究呈现出学科门类的偏向性

从学科门类看,当下人文社科领域的古镇研

究成果数量上明显丰于自然科学领域,前一领域

的文章数量是后者的 5倍多。在人文社科领域,依

照话题热度的高低排序,依次是“经济类”(3429篇)、“历史文化类”(1641 篇)、“社会发展与管理

类”(278篇)、“文学艺术类”(268篇)、“政治学类”

(190 篇)。这种数量对比也说明,相对于“历史文

化遗产及其保护”,“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依然

是倍受关注的话题。

(3)“古镇”研究呈现出“话题”的阶段性

在以上各阶段,“古镇”研究的焦点话题各有

侧重,“古镇”研究发端于基于关注“旧城改造”的

城市规划和建筑学领域,继而向古镇历史文化内

涵的挖掘,遗产价值分析,遗产的传承、利用与保

护等扩展。

20 世纪 80 年代寥寥可数的几篇“古镇”论文

集中发表于《建筑学报》、《华中建筑》、《新建筑》、

《城市规划》、《住宅科技》、《小城镇建设》等刊物,

主要从建筑学、城市规划与城镇建设等方面探讨

小城镇建设,这与改革开放确立的“积极发展小

城市”的新基调及其引发的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

动密不可分。被讨论最多的古镇集中在江浙及东

部沿海地区,继浙江临安古镇、上海青龙镇被关

注后,浙江的安昌、斗门、南浔,江苏的同里、甪

直、周庄等一批“水乡古镇”在这一时期脱颖而

出。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

化发展步伐加快,各地掀起了老城镇改造风潮。

被讨论较多的古镇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以

江浙皖为甚,其次是江西、河南、四川、重庆、湖

北、贵州等地。话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古镇的

推介,二是古镇的改造和规划,三是古镇的保护。

但是,自 1983-1999 年的近 20 年间,重点讨论古

镇保护的文章鲜见,从知网的收录情况看,这段

时间以“古镇保护”为主题或篇名的文章均不足

20篇,占比不到 10%[8]。

2000 年以后,关于古镇保护的话题热度渐

升,这缘于两方面的突出矛盾:一是过度开发的旅

游经济与古镇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二是对古镇历

史文化信息的“建设性破坏”(或曰“开发性破

坏”)。

3.“古镇保护”话题的研究情况

总结起来,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古镇保

护”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古镇保护”的话题同样呈现出关注点的

阶段性变化

1987-2001 年,是古镇保护相关话题的起步

阶段,25年间仅有 44篇个案研究论文从不同侧面

触及古镇保护问题,话题集中关注古镇特色的保

护、古镇保护与规划的关系,这与当时迅猛的城

镇化背景密切相关。

2002-2007 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

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的颁布掀起了一

个古镇研究热,古镇研究话题开始向“保护”倾

斜,不仅表现在古镇保护相关文章数量和占比上

的增加,而且表现在研究层次的不断提升与研究

视角的多样化。古镇保护成为“热点话题”有着深

刻的背景,主要源自古镇“改造”与“开发”过程中

出现的一系列普遍问题,如旅游资源同质化、空

间承载超负荷、商业化发展失控、周边土地资源

过度开发、城镇生活景观消逝,“如何正确处理古

镇保护与文化旅游的关系”已成为一个集体话题,

有学者开始“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博弈学思考”[9]。作

为对“探寻中国古镇保护与发展之路”的集体性

探讨,“2004·中国经济论坛——南浔与古镇发

展”研讨会、2005 年 5 月在江苏同里召开的“古镇

保护与发展”论坛、2006 年在广西柳州召开的“中

国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将“古镇发展与

保护”这一课题推向更深层次,并为 2008 年开始

的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主办的

一年一度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论

坛”做了很好的铺垫。

这一阶段古镇研究的突破表现在:一是 2002年开始出现研究古镇保护的硕士论文,2006 年开

始出现相关的博士论文[10],还出现了关于古镇的

中外联合研究[11];二是自 2002 年新修订的《文物

保护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将“历史文化街区、村

镇”的保护确定下来后,2003 年开始出现突破地

29

DNWH

古镇遗产研究:回顾与反思

域限制的关于古镇保护的综合性研究。古镇研究

的视角也出现重大突破,除了基于挖掘古镇历史

文化内涵的研究之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关于古镇

的“空间研究”[12],后者主要出自建筑设计与城市

规划类专业研究者。

第三个阶段是 2008年至今,除了延续前段话

题之外,显著变化是从研究和探讨古镇物质遗产

保护转向探讨对包括非物质遗产在内的古镇社

会空间和文化生态的保护。随着古镇旅游业的

“有序开发”,古镇居民被边缘化的问题随之产

生,“小镇的商业旅游发展了,可是水乡闲适有序

的生活却变了味道,古镇已不再是生活的家园,

而成为都市一族怀古休闲的另类场所”[13],古镇

保护的根本目的成为学者关注的问题。总之,

2008 年以来,古镇研究除了延续古镇旅游开发与

保护,古镇建筑、住居文化及其保护的研究,古镇

的保护规划等话题外,还有以下几类比较有代表

性的新话题:(1)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

传承,如“古镇保护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与

传承”[14];(2)学习、引介国外古镇保护经验[15];

(3)思考“不发达地区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动力机

制”[16];(4)关注古镇居民的边缘化问题[17];(5)关

注古镇居民文化保护态度问题[18]。也可以说,“古

镇人”在古镇保护中研究中的地位凸显。

(2)“古镇保护”研究与实践存在明显的地域

差异

从被讨论古镇所处地域来看,江浙沪、西南

地区及华中地区之古镇研究在成果数量上表现

出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三个“名镇”数量相对集中

的区域:一是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尤其是传统意

义上的江南地区,二是西南地区主要是四川、重

庆、贵州、云南,三是传统意义上的华中腹心地区

包括湖北、湖南(表三)。

从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情况看,1980-2012年期间,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在知网上公

开发表的以“古镇”为主题的硕博士论文共计 223篇,其中博士论文 5 篇,硕士论文 218 篇[19]。在这

些学位论文中,被讨论对象也集中在上述几个

“名镇”数量相对集中的区域。

就地方保护实践来看,江浙沪尤其是江苏省

在古镇保护与研究领域走在时代前列,这不仅表

现在该省的古镇遗产被探讨得最早最多,也表现

在该省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行动上。纵观

1980-1999 年的 20 年间,除了有关上海朱家角古

所在地域

全国性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

其他跨省研究

江苏

四川

浙江

重庆

广东

上海

湖北

河南

云南

福建

山西

甘肃

贵州

河北

湖南

安徽

江西

海南

广西

陕西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北京

天津

山东

青海

宁夏

合计

拥有

名镇

(个)

19

17

16

16

10

8

8

8

7

7

7

7

6

6

5

5

4

4

3

3

2

2

2

2

2

2

1

1

1

0

0

181

论 文(篇)

1980-2002年

0

1

0

18

4

7

4

3

1

0

0

3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4

2003-2012年

94

30

0

55

52

36

44

3

16

19

2

18

14

13

5

17

8

20

9

4

0

20

11

1

1

0

0

0

0

0

0

2

1

0

305

94

31

1

73

56

43

48

6

17

19

2

21

14

13

5

20

8

20

9

4

0

20

11

1

1

0

0

0

0

0

0

2

1

0

349

0

1

1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12

13

0

16

33

6

20

0

8

20

1

20

6

6

0

8

4

19

3

2

0

7

11

0

0

0

0

0

0

0

0

2

1

0

218

表三// 1980-2012 年“古镇保护”主题类文献统计

(按被讨论古镇所在地域分类列表)

说明:

1、全国性研究指的是未专门针对某省个案的普遍性研究;

2、其他跨省域研究指的是所讨论对象跨越了现行的行政区

划;

3、本表的博士硕士论文数量是逐一排除无关论文后与“古

镇”主题相关的博士硕士论文数量。

30

DNWH

《东南文化》2013年第 5期总第 235期

镇和贵州青岩古镇的数量极少的研究之外,其余

文章多是探讨以江苏古镇为主体的江南水乡古

镇。早在 1982年,为了保护好同里古镇,江苏省人

民政府批准同里镇和退思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

位,吴江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同里镇总体规

划”,以合理、妥善地保护古镇。其后相继得到关

注 和 保 护 的 是 甪 直 古 镇(1989)、东 山 古 镇

(1991)、周庄(1991)。1989 年,甪直率先制订了

“苏南古镇甪直保护规划”(由阮仪三、曹丹青等

主持)[20]。1991 年,“大地乡村建筑发展基金会”赞

助的调查组展开了对包括东山、甪直、周庄在内

的“苏南水乡古镇”的保护调查。1996 年,阮仪三

等提出了当时涵盖了江苏的周庄、甪直、同里、千

灯、锦溪及浙江的南浔、乌镇在内的“江南水乡古

镇”的概念[21],继而由阮仪三等领衔制作了《江南

水乡古镇保护与规划》[22]。在古镇保护研究领域,

如表四所示,江苏省在古镇研究的成果数量上也

遥遥领先于其他各,这和该省政府部门的重视与

学者的关注密不可分。

三 总结与反思

1.总结:古镇研究有待深化与重视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古镇研究从 20世纪 80年代初起步,到现在已经小有气候。古镇研究的

关注点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城镇改造、经济

发展(主要是旅游开发)等话题,转向挖掘古镇的

历史文化内涵,探讨古镇的遗产价值,探索古镇

的保护与利用等多维度研究。

从全国范围来看,古镇研究存在着明显的地

域差异,少数省份相对重视,而更多省份在这方

面几无动作。仅就 18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言,

也只有少数名镇得到相对系统的深入研究,正如

表四所显示的那样,还有很多省份的包括历史文

化名镇在内的古镇有待研究。从政府支持古镇专

业研究的角度来看,除了数量有限的国家各级研

究基金以外,仅有山西、河南、甘肃、福建、江苏、

浙江、上海、湖北、四川等省、市有专门的研究基

金或专门立项支持古镇研究。此外,从探讨的话

题来看,古镇研究也有值得拓展的领域,譬如从

法律专业角度,从古镇文化资本或资源的产权角

度等,目前这些几乎是空白[23]。

2.反思:“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

镇”被界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不适切性

在《文物保护法》(2002)第二章中,“历史文

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被界定为“不可移

动文物”范畴。从该法的行文体例来看,这一类体

量庞大的“不可移动文物”应该是具有高于排列

在其后的各个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意

义。至少在空间包涵关系上,无论其“级别”多高,

任何一种单体的“文物保护单位”都不可避免地

从属于有人类居住于其间的村、镇或城市(含街

区)。

由于视同于“文物”的关系,《文物保护法》规

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历史文

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规划,应当

符合文物保护的要求”。从保护的操作层面来看,

由于具有便利的可操作性,这种视角也无可非

议。但从学理上讲,也正是视同于“物”的这种界

定丢失了城、镇和村(寨)——且不管它是否“出

名”——作为人类聚落的这层文化意义。换句话

说,这种将城市(街区)、村镇视为“不可移动文

物”的说法只见“物”不见“人”,忽略了聚落作为

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

结晶这个基本认识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环境)

关系的哲学意义,也忽略了蕴含其间的动态的

“历时性”与活态的“生动性”。因为,作为人类继

续生活繁衍于其间的城市(街区)和村镇,它在历

史和文化意义上是活态的、延续的,本质上不同

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这类基本上不能被后人

从现实生活功能意义上“沿用”的文化遗产,后者

是没有今人“在场”的逝去文化的空间或载体。

这种将活态聚落“静止化”、“物化”的危害性

在于,它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在现实的保护过程

中重“物”而不重“人”,忽略了保护城市(街区)和

村镇也应该保护其间的人的社会生活与个人生

活,从而导致保护过程中屡屡出现与住民的“利

益冲突”。在对城市(街区)和村镇文化的保护(或

曰表现)方式上,更多地注重对“器物层”的保护

和表现,而忽略了空间构成制度、空间样式与人

的社会生活的对应关系。同时,也由于缺乏对前

人的应有尊重,导致对老城、老镇简单粗暴的“改

造”,务必使其彻底“换新颜”、“展新姿”。

城市、村镇作为“聚落”,内蕴着人类“文化景

观”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乡村(寨)还

是城镇,本质上都是源于人类聚居形成的聚落

(settlement)[24],这个词从其传统的专业属性上讲

更多地被考古学、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所探

究,现在则扩大到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作为人群

聚居活动的场所与空间,每个聚落都有自己基于

31

DNWH

古镇遗产研究:回顾与反思

特定地理和资源条件的发展路径,有自己独特的

聚落形态、规模,有相应的经济活动和职能等特

征。所以,聚落是一个有边界的完整的结构,它既

反映了聚落内部的社会关系,又反映一定的人地

关系,也反映更大范围的聚落之间的空间和文化

联系。事实上,由于存在着怀特(Whittlesey)所说

的对特定聚落的“相继占用”(sequent occupancy)的可能[25],聚落呈现出的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同文

化特征也反映了历史的更替。聚落有着自然的和

文化的双重属性,其构成要素既有作为人类依存

的自然空间(包括内含于其间的环境与资源要

素),又有经过“人化”即“文化”的各种特定人群

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创造。因此,作为人类有意识

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的

“聚落”这个概念,对应于今日正在建构中的“文

化遗产学”,基本上可以与“文化景观”这个概念

对接,是更宏大视野内的“文化景观”,它或许算

不上是作家、诗人们歌咏的“诗意的栖居”,但至

少反映了特定的“族群意志”及其可能的作用机

制,并且具备“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的文化意义”

(《威尼斯宪章》)。

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时候建立一部重新定义

历史城镇与古村落及其保护方式的文化遗产保

护的法律了。

[1]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如同济大学朱晓明认为古镇是“建于民国以前,保留有

较好的历史严格、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

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风民俗且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

村落”,见朱晓明:《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古建园

林技术》2001年第4期。

[3]在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

元三位先生提议和推动下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

[4]杨宏烈:《荆州古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华中建

筑》1994年第3期。

[5]荆瑰:《前门地区改造将徇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原则进

行》,《城市规划通讯》1997年第14期。

[6]崔信恒、张金山:《临安古镇换了新貌》,《住宅科技》

1983年第8期。

[7]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规定,“历史

文化名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

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

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

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

色。

[8]1983-1999年篇名中有“古镇”的文章计237篇,而同样

篇名中有“古镇保护”的文章只有14篇,后者占前者的

5.9%。

[9]李鉴踪:《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博弈学思考》,《文史杂志》

2006年第 5期。

[10]硕士论文即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董颖的硕士论文

《平衡——走马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学位授予年度

2002年,导师胡纹);博士论文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

业李昕的论文《转型期江南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研究》

(学位授予年度2006年,导师阮仪三),武汉理工大学

结构工程专业刘炜的论文《湖北古镇的历史、形态与

保护研究》(学位授予年度2006年,导师李百浩)。

[11]例如自2005年起武汉理工大学与日本神奈川大学开

展的合作项目“中日湖北古镇街道共同研究”。神奈川

大学还与中国民协组成中日民俗联合调查组对中国

的一些古镇如浙江江山市的二十八都镇展开了民俗

田野调查。

[12]如《碛口古镇聚落与民居形态分析》、《川盐古道上的

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安仁古镇街巷空间特色解析

与保护更新》、《以马兰峪镇为例研究古镇空间景观保

护》、《湖北古镇空间形态解析及其整合性保护研究》

等。

[13]阮仪三、袁菲:《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

《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5期。

[14]赵万民、余佳:《古镇保护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与

传承》,《小城镇建设》2008年第12期;刘润生:《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物质空间保护——以浙江省西塘古镇为

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

规划年会论文集》重庆出版社2010年;刘婷、张阳生、

高连海、汪银:《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救保护与活

力复兴——以山西大阳古镇为例》,《人文地理》2009

第3期。

[15]刘伟:《人居环境研究之“西方国家古镇保护》,《技术

与市场》2008年第11期。

[16]唐剑晖:《不发达地区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山西建筑》2008年第 34期。

[17]许洪杰:《旅游开发背景下古镇居民“边缘化”现象研

究》,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胡小海、黄

震方:《旅游地居民文化保护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周庄古镇旅游区为例》,《南京师大学报(自然

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8]胡小海、黄震方:《旅游地居民文化保护态度及其影响

因素研究——以周庄古镇旅游区为例》。

32

DNWH

《东南文化》2013年第 5期总第 235期

Retrospection and Reflection of Studies on China’s Old Towns: Also a Discussionon the Government-led Protection of China’s Historic Cities, Towns and Villages

CHEN Yan(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Abstract: Old towns, guzhen, are a concept in heritage studies describing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while historic towns, mingzhen, are listed by 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s to honor the old towns thathave been well preserved and are often used as a resource to promote local tourism. The transition from oldtowns to historic towns reflects the awkward situation of the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China.The study on old towns started earlier than that of historic towns, therefore has gained more research findingsespecially in field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Periodic differences are seen in terms of research top⁃ics and levels, which are also seen in the practice of old towns preservation. Regional differences regardingboth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prominent. Given the inappropriateness to define historic cities, towns and vil⁃lages as immovable heritage, and the further attentions and efforts are needed on old towns studies, a law onheritage preservation covering old cities, towns and villages is called for.

Key words: urbanization; old towns; historic towns; heritage protection

[19]知网自动显示博士硕士论文共计238篇(其中博士论

文 5篇,硕士论文 223篇),本表是逐一排出了无关论

文计15篇后的实际文献数量。由于存在“出版保密协

议”而暂时未公开的部分成果,知网收录情况并不与

实际研究情况完全对等。

[20]阮仪三、曹丹青:《永葆水乡古镇的风采——苏南古镇

甪直保护规划》,《新建筑》1989年第4期。

[21]阮仪三、邵甬:《江南水乡古镇的特色与保护》,《同济

大学学报(人文·社学版)》1996年第1期。

[22]阮仪三、黄海晨、程俐聰:《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规

划》,《建筑学报》1996年第9期。

[23]探讨古镇文化资源的产权问题的硕士论文仅有 1篇,

即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尤小菊的硕士论文《黄姚

故事——从古镇旅游开发看文化资源产权问题》,(学

位授予年度2005年,导师杨筑慧、张海洋)。

[24]李东、许铁成:《空间、制度、文化与历史叙述:新人文

视野下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建筑师》2005年

第 6期。本文将传统聚落定义为“是在一定地域内,有

特定人群发生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生活方式,

并且由共同成员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社

会”。

[25]美国地理学家怀特在对“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

scape)”的解释中引入“相继占用(sequent occupancy)”

概念,认为表现出阶段序列的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相

继叠加的结果。Whittlesey Derwent. Sequent Occupance.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29,

19:162-165。

(责任编辑、校对:毛 颖)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