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贺贺贺陈陈陈陈老老老老师师师师《《《《八八十十回回望望》...

4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Aug-2020

3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贺贺贺贺陈陈陈陈老老老老师师师师《《《《八八十十回回望望》 …¸Š海音讯 2014年第3期.pdf · 感悟,心灵之净化,心灵之共振。 三者皆备,方为心乐。

SHANGHAI MUSICAL NEWS

2014

9

25

日 第

3

期(总第

69

期) 上海音协网址:

www.shmusic.org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

B

)第

0048

号 内部资料 免费赠阅

上 海 音 乐 家 协 会 主 办上 海 音 乐 家 协 会 主 办

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

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

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

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办"

陈聆群,江苏吴江人,

1932

生于上海。

1945

9

月随父母到

华中解放区,先后在三野文工团和

新安旅行团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

在新旅、华东戏曲研究院和上海越

剧院担任乐队指挥、戏曲音乐研究

及作曲编曲。

1956

年考入上海音

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本科 ,

1962

留校任教至今, 为音乐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58

年起他从事中国近现代

音乐史研究与教学,编著有《中国

民主革命时期音乐简史 (

1940-

1949

)》和《中国音乐简史》近代部

分等教本,著有《中国近现代音乐

史研究在

20

世纪———陈聆群音乐

文集》,并与人合编,萧友梅音乐文

集 》、《回首一百年———

20

世纪华

人音乐经典论文集》 等;

2014

4

月所著《八十回望———我的音乐历

程》一书出版。

编者按:

著名作曲家朱践

耳在多年创作的过程中,有不少

心得体会,撰写了众多发自内心

的具有深刻哲理的诗词和警言

式的文字,读来不仅是一种美好

的艺术享受, 而且可以发人深

思、给人启迪。 今征得朱践耳先

生同意, 本报予以刊登部分内

容,介绍给读者,并作为对

10

18

日朱先生

92

周岁华诞到来的

祝贺。 全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一、 反思录 自警自勉 自

思自叹

为迷吕律不停笔,谢却功利

勤耘耕。

国事艺术无极终,人生乐趣

在献身。

作者注:写于

1988

年。 此为

藏头藏尾诗:为谢国人和笔耕终

身。

二、为求德赛毅从戎 ,南柯

一梦四壁空。

国事艺业堪忧虚,后嗣何日

慰老翁。

作者注: 写于

2004

2

甲申春节, 和应

1988

年的自题

《反思录》。

三、音乐者,心乐也;心灵之

感悟,心灵之净化,心灵之共振。

三者皆备,方为心乐。

作者注:写于

1998

后,七十

有一。

四、唯乐不可伪 ,任人论是

非。

莫道近黄昏,夕阳赛朝晖。

作者注:

1995

年夏在福建鼓

浪屿京沪闵三地音乐新作交流

座谈会上,有人提出质疑:哪一

个朱践耳是“真我”? 针对此质疑

有感而作。 因为“以前的”、“而今

的”判若二人,故有人提此问也,

时年我

73

岁, 与会者多为四五

十岁,我未就此质疑发言 ,归来

写了此诗。

五 、长梦乍醒犹悸怵 ,悔恨

歉疚心苦涩。 解去枷锁迷魂药,

还我自由人格曲。

作者注:写于

1998

年,自我

反思时写《第十交响曲“江雪”》。

六 、八十古来稀 ,犹吟哆唻

咪。

心忧长夜曲,魂寄明朝曦。

作者注:

2002

年八旬老翁自

题,自思自叹也。 今已过去十一

年,今已九十一岁,情况并未变,

故此诗仍有用也。

七、老而犹顽,顽似一童,童

心率真,真无忌惮。

作者注:

2001

年自画像。

八 、里里外外一把手 ,坦坦

荡荡好诤友。

风风雨雨真知音,朝朝暮暮

心连心。

作者注 :践耳书赠 ,写于丙

戍年四月廿四日。 祝贺爱妻舒群

八秩寿辰。

九 、既不想 “流芳百世 ”,也

不愿“遣臭万年”,只不过是普普

通通的一个过路客罢了。 自然而

然无声无息。 若能做一小块无名

的铺路石子,也就问心无愧了。

作者注:写于

2012

6

4

日,九十岁叟留言。

十、自画像:走路三条腿,看人

四只眼,一问三不知,仿佛隔世人。

作者注:写于

2012

7

1

日,自得其乐也。

一、信奉的座右铭

置于座右之铭词,谓之座右铭。 我

经常以下列铭词自警、自律、自勉:

艺术贵在纯朴,难也在纯朴。

凡事求心则成、求形则败,指挥艺术更是如此。 只求形、

不求心,乃指挥者一大误区。

指挥艺术是形易神难、外易内难。

普及是植树、是造林、是铺路,是指挥者的天职。

子思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子思是孔子之孙。 此话是说:别人一次能成,则自己百倍

努力为之;别人十次能成,则自己千倍努力为之。

此话对指挥者寓意更为贴切,所以,我一生以此为训、为

策、为教。

“笨鸟先飞”系天道酬勤之理,实乃大智大慧者之为。

指挥家小征泽尔每天早晨五时起床读谱,卡拉扬更是早

晨四时即起床读谱。

二、指挥应有“三心、三才、三不”

三心:爱心,耐心,细心。

三才:识才,育才,护才。

三不:客席不作客,作风不迁就,质量不让步。

我常讲:“交响乐无业余”。 “无业余”,是要求指挥对音乐

有严肃、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治学作风,是要求指挥对孩子们

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爱心。 德国指挥家比洛(

V

·

Bulow

)有一句

名言:“没有不好的乐队,只有不好的指挥。 ”我认为,这对业

余乐团的指挥而言更是如此,尤其对学生乐团。

在学生乐团,指挥面对的是孩子、是学生,必须通过耐心

指导和精心排练,通过高质量的演奏,让学生提高技艺、提升

素质、启迪情操,从而把学生乐团训练成具有准专业水平的

交响乐团,何有专业与业余之别!

坦率地说,组建一个交响乐团“容易”,建成优秀的交响

乐团“较难”。 这“首难”,就在于指挥者的素质。

优秀指挥应该是“伯乐”,不论专业或业余乐团都欢迎训

练型的指挥,不欢迎卖弄外在、表现自我的表现型指挥。 这对

业余乐团选择指挥尤为重要。

表现型指挥也许能欺骗听众、欺骗领导、欺骗媒体,但欺

骗不了乐团演奏者或合唱队员这些被指挥的对象。 曾经有位

记者在某报登出对某指挥一篇颂文,在音乐界引来众多异议

和批评。 该记者后来打电话问我评价,我告诉他:我从不评论

同行,你可以去请教该乐团的团员,可以向他们了解真情。

交响乐指挥和其他一切团队的指挥,都应该是力求完美

主义者,是服务于天才音乐家团队的音乐家。 而训练型指挥,

是指挥界中的精英。

不管是专业演奏员或是业余乐

团的学生们,如果演奏质量差,一般

地说, 问题在演奏者而根子在老师,

这当然包括指挥及各专业辅导老师,

包括学校的乐团骨干教师。 为此,我曾数次培训各学生乐团

的骨干教师。

三、训练首先注重作风和精神

不管是对专业乐团还是业余乐团,我首先看重的是团队

的良好作风和敬业精神。 对学生业余乐团更要如此,要训练

学生从小养成优秀作风和敬业精神,这是终生受益的优良品

质。

我很欣赏中医的“望、闻、问、切”四字诊治之道,其实指

挥之道也是这样。

当我应邀到一个新的乐团去排练时,一进门就观察这个

乐团的环境是整洁还是凌乱, 就可估量出这个乐团的面貌,

再听乐团排练最开始时的“对音”状态,就可预知这个乐团作

风和水平之一二。

我一生曾几次收起乐谱、放下指挥棒回家,都是因为那

里的作风涣散和风气不正:首先是领导管理不当,有的既不

懂管理又不敢管理,对个别风气不正的演奏者放任不管。 对

这一类团体,指挥者只有果断收棒、挺身而退,才能警歪树

正、促其改变,也才能在艺术上取得成效,这样,最终大家受

益、皆大欢喜。

其实,任何乐团或合唱团的大多数成员,都希望能在一

个优秀的团队内工作,所以这种“以退为进”之法,如用之得

当,是对极少数人的警示,更是对大多数人的支持。

我的单位是上海交响乐团,但我的艺术人生不局限于哪

一个团队,我关心所有文艺团队的艺术质量,愿意为所有团

队作奉献。

1996

年,我应上海民族乐团团长、作曲家顾冠仁先生的

邀请,指挥上海民族乐团赴台演出。 此次“两岸心、国乐情”音

乐会演出, 是和台北实验国乐团首次两岸同台联合演出,先

后巡演于台北、台中、中坜、高雄四个城市。 音乐会由台湾传

大艺术公司主办,台湾《民主报》载文称:罕见的安排,一波波

台海政治紧张气氛,使这场带有切磋较劲意味的联合盛会受

到乐界瞩目。

这是我首次指挥民乐团,为了训练好乐团、提高演奏质

量,我严格地抓好音准、平衡、协和等环节,乃至修改配器、修

正表情记号、完善表现手段,从而完美地展现了民乐的优雅

特色,使赴台演出大获成功。 台湾的专家、权威纷纷著文,好

评如潮。 这一次成功的演出,被誉为“四十年来两岸首次文化

合作的盛事”。

曹鹏先生,著名指挥大师 ,是纯粹

的学院派音乐家,曾受过苏联音乐学院

严格熏陶, 是个一生追求完美的乐者,

是个一生传播完美的指挥,是个一生实

践完美的教授, 更是一个心灵充满美、

甘为艺术献身的不平凡的凡人。

曹鹏先生是一个德艺双馨、 尽心尽

职的指挥,他寓修身养性于指挥棒端,将

爱犊之情布及舞台上下, 全身心于培养

学生乐团,数十年而无怨无悔,内心充满

着无限深情和期望。 他因材施教、启发引

导,宽严兼当、坦城温馨,就像慈祥而严

格的老教师在给孩子们传道、 授业、解

惑,倾全力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付出

的自然要十倍百倍于专业乐团。

曹鹏先生充满睿智又乐观幽默,始

终以中国古代圣人的哲言自律,以世界

近代杰出指挥大家的言行自勉,矢志执

棒畅游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为

社会、为民众、为孩子乐于接受高雅艺

术而竭尽布道之能。 他谆谆教诲乐团的

学生,言传身教又身体力行,严格育人

又平易近人,辛勤培育了一届又一届青

年俊才,先后结交了一批又一批忘年挚

友。 南洋模范中学学生交响乐团的累累

硕果,是曹鹏先生精心施教、无私奉献

的结晶。

曹鹏先生总结自身执棒执教的艺

术实践经验和普及交响乐经历,撰写了

《曹鹏谈指挥艺术》。 相信读者都会被曹

鹏先生的敬业精神、诚爱之心、勤奋态

度、恭俭作风所折服,令人崇敬之情自

然倍生。

古人说:“诗言其志”,“歌咏其声”,

“舞动其容”。 曹鹏先生是个懂道之人,

读他的文章,恰如读他这个人,他的指

挥之道,他的学习之道,他的教育之道,

他的生活之道,认真阅读肯定会有所收

益。

在曹鹏先生亲自教导过的学生眼

里, 他永远是青年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在百十年南模中学校史上,曹鹏先生以

不在编又胜似在编的“南模人”荣登校

史名录 ,他的爱心 ,他的事迹 ,他的成

就,感动着每一个南模人,也激励着每

一个南模人。

在南洋模范中学学生交响乐团的

二十余载,曹鹏先生始终肩负普及交响

音乐之崇高使命,以艺术总监和首席指

挥的名份,付与了难以言语表达的无比

真爱, 挥撒了难以数字计量的无限心

血,精心培育了这一支准专业水准的学

生交响乐团,使交响乐这一高雅艺术的

奇葩,盛开在南模校园,盛开在上海城

市,也盛开在中国乃至世界学界!

(此文为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为曹

鹏先生出版的《曹鹏谈指挥艺术》一书

的前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作者为南模

中学校长和南模中学交响乐团团长。 )

著名指挥家曹鹏

20

多年来坚持训练和指挥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交响乐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小乐手,深受

南模师生的尊敬和爱戴。曹鹏在为南模辛苦奉献中,不仅与校内师生结成了许多“忘年交”,而且传授了许多音乐知识和哲理。

据此,南模不久前即编辑出版了《曹鹏谈指挥艺术》一书,于

8

6

日在东方艺术中心曹鹏指挥南模交响乐团迎接

2014

新生

音乐会上,向曹鹏赠送了刚刚出版的此书。

本报今特选此书中曹鹏的部分谈话,并加标题,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编者

我的指挥观

曹 鹏

乐坛上奋进的行者和智者

高 屹

本报讯

6

13

下午在文联

102

会议

室召开了上海地方志

《音乐·舞蹈卷》编纂工

作会议,编纂工作领导

小组办公室主任胡晓

军 、《音乐·舞蹈卷 》执

行副主编郭强辉、李莹

及相关编辑人员出席

会议。 会上胡晓军介绍

了上海地方志编纂的

总体情况、 时间节点、

工作重点和需要注意

的事项 。 上海地方志

《音乐·舞蹈卷》由上海

音协和上海舞协参与

编纂,共

80

万字,音乐

卷和舞蹈卷各为

40

字。 目前已落实编辑部

的主编、编辑和相关人

员 ,并初步制定了 “编

纂实施方案”及总体框

架。 而后将就“编纂实

施方案”听取相关方面

的意见,进行完善和修

改,力求编纂的内容具

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广

泛性。 《音乐·舞蹈卷》

约需

4

年左右完成。

(殷 午)

本报讯 由上海音协主办 、

上海音协钢琴专业委员会承办的

第三届上海国际钢琴大师艺术周

7

11

日晚在上海大剧院拉

开了帷幕 。 这是继

2011

年和

2012

年成功举办两届后,上海国

际钢琴大师周第三次与海内外钢

琴演奏家及爱好者见面。 本届艺

术周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

大、英国、意大利、波兰等国的二

十余名著名钢琴家, 举办了五场

大师音乐会、 数百节大师课和学

术讲座,还包括比赛、论坛等,形

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上海国际钢

琴大师艺术周开幕音乐会上,上

海音协主席陆在易宣布本届音乐

周开幕, 上海市文联党组副书记

王依群、国内外著名音乐家、各专

业院校师生和音乐爱好者出席了

开幕音乐会。

当晚的开幕音乐会在海顿

D

大调《吉普赛回旋曲》的动人旋律

中开始,由

85

岁高龄的著名钢琴

教育家朱雅芬教授与年仅

8

岁半

的学员劳睿思共同演绎, 他们分

别是本届艺术周活动中年龄最长

和最小的“大师”。接着,由意大利

著 名 钢 琴 家 、 教 育 家

Antonio

Pompa-Baldi

与上海爱乐乐团合

作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的 《帕格

尼尼主题狂想曲》。 随后,美国著

名孪生钢琴家

Alan Chow

Alvin

Chow

以及音乐家霍洛维茨最后

一位嫡传弟子

Eduardus Halim

同加盟,演奏了圣

-

桑的《动物狂

欢节》和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

协奏曲》。 大师们技惊四座,不断

把音乐会推向高潮, 并在现场观

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上海音协近年来不断加强对

外交流力度, 通过组织国际钢琴

大师艺术周等品牌活动, 不断提

升市民的音乐素养和鉴赏水平;

同时结合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

举办, 加大了音乐创作、 人才培

养、对外交流和文化惠民的力度,

力求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进

程中贡献力量。 (印锡)

上海地方志《音乐·舞蹈卷》编纂工作开始

本报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

238

号《上海音讯》编辑部 电话:

62483323-231

传真:

62488049

邮编:

200040 E-mail押music_shanghai@163.com

2014

9

25

·8·

服务之窗

本报执行主编 曹畏

窗外风飒飒、雨潇潇,已是立秋过了,古人曰:秋风秋雨愁煞人。

可屋内乐音缭绕萦怀,令人舒悦怡畅,不觉今夕何夕。 “遥远的牧女的

羊铃,摇落了秋的树叶,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

我的梦是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歌声悠扬飘逸,融

含着浅浅的忧郁、浓浓的牵思。 这是陈小群演唱戴望舒作词、陈田鹤

谱曲的《秋天的梦》。 戴望舒是我国三十年代新月派著名诗人,他的

《雨巷》、《断指》等诗脍炙人口;陈田鹤则是我国现代作曲家,师从音乐

界一代宗师黄自。 这首歌词曲均优美动人,意蕴恬淡而深情,陈小群

含蓄隽永、 真切抒情的嗓音、

娴熟的技巧、气息的捏控和演

绎很好地表达了歌曲的情愫

与意绪,确乎美轮美奂,颇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而“感心

动耳”。

陈小群演唱的这首歌出自于她近年出版的《中国艺术歌曲精选》

———《玫瑰之愿》(著名作曲家朱践耳题签)。 这张专辑(唱片)录有

24

首歌曲,词作者包括唐、南唐、宋、清的李白、王维、李煜、晏殊以及曹雪

芹等诗词名家,和现代的胡适、郭沫若、戴望舒、陈梦家等诗人;作曲

家有冼星海、黄自、刘雪庵、赵元任、李惟宁、马思聪、桑桐等,可谓群星

璀璨。 这

24

首歌曲,各有特色和风调,有的情韵深幽、意蕴高致,如李

惟宁、徐志摩的《偶然》,赵元任、胡适的《也是微云》;有的古雅婉约、意

韵绵长,如桑桐、李煜的《林花谢了春红》,陈田鹤、黄庭坚的《春归何

处》等。 倘焚一支馨香,沏一杯清茶,聆赏这一丛美曲,委实乃无尚高

雅之艺术享受。 著名指挥家曹鹏曾说,听美好的音乐,能提高自己的

艺术欣赏水平。 诚哉斯言。

陈小群,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现是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

在国外留学期间曾多次获奖,学成归国后,举办过多次独唱音乐

会,当年是早期海归青年歌唱家之一,享誉一时。这张《玫瑰之愿》

唱片是她第三张演唱专辑,前两张是欧陆歌剧选段、艺术歌曲,以

及圣歌、宗教祈祷歌曲等,而这次她选择了演唱中国古今艺术歌

曲,是有她的探索和考量的,并做了颇多案头工作和准备。 她认

为,近些年来,提倡欣赏高雅艺术,以提升人们的水平与修养,目

前电视台、 电台都加强这方面的

努力,播送播放经典音乐歌曲(也

包括经典昆曲等),这是十分可喜

的。 而欣赏经典音乐歌曲不仅仅

是欧美的交响曲、歌剧、艺术歌曲,

也应该有我们自己的、 民族的经

典音乐和歌曲。 单就艺术歌曲而言,我国自古至今有浩如烟海、大量

的优秀、经典的诗词作品,有的已由一些著名的作曲家为之谱曲,内

容极为丰富深厚,曲调大多清新明快,意境也高远健朗,值得向爱乐

者、市民、学生推荐、介绍和演唱,来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准。 这也

是作为一个音乐工作者、一个声乐教师的职责和义务。陈小群的想法

得到一些音乐同仁的赞许,经过精心策划、准备、筹措,终于完成了这

张《玫瑰之愿》———陈小群演唱《中国艺术歌曲精选》。

笔者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对此颇存同感。曾记得我们也聆听过

很多优秀的中国歌曲,如《湘累》、《可怜的秋娘》(黎锦晖词曲)、《我住长

江头》(李之仪词青主曲)、《嘉陵江上》(田汉词贺绿汀曲)等,而今也记

忆犹新。可近年来较少欣赏到,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诚然,其中的原委

颇多,也不一一赘述。如今人们处于多元化时代,兴趣爱好亦林林总总。

可以欣赏通俗、喜闻乐见文艺样式,但不妨碍我们去欣赏高雅经典的文

化艺术,音乐、歌曲也是一样,或许这更值得我们去追求。

我国是诗词大国,古往今来,留下难以估量的优秀诗词作品,不少

可称千古绝唱,有的已被谱曲,传诵至今。 这是我们辉煌瑰丽的文化遗

产,亟须我们去探寻、开发和创作。 这次出版的陈小群演唱《玫瑰之愿》

———《中国艺术歌曲精选

.

》专辑,对于提高乐迷的声乐欣赏水平是有益

的,甚而还具有学术价值(在此就不展开

了)。 鉴此,值得介绍发扬,是为感。

日前收到上海音乐学院陈聆群

教授赠出版新著《八十回望》一书,不

胜欣喜。陈老师是我尊敬的师长辈益

友,他自十二岁抗战胜利那年即成为

三野文工团和新安旅行团成员,在随

部队南征北战的革命熔炉中,有幸得

到沈亚威、张锐、朱践耳、王谦等音乐

界前辈的提携点拨,解放后又进入华

东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室工作,这些

经历使陈老师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与戏曲曲艺音乐的熟悉、了解、积累,

打下深厚基础,也对

1956

年顺利考

入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铺平奋

进坦途。 他的奇特人生阅历与建树

,

当引起读者之兴趣。

6

25

日下午

3

时, 在上音专

家楼,由音乐学系主办,艺术管理系

与上音老教授协会协办的陈聆群先

生《八十回望》新书首发仪式暨学术

研讨会举行。陈老师现为上音音乐学

系资深教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

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之一,近半个世纪

以来他在此领域耕耘不断,获得了令

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他在耄耋之年仍

笔耕不辍,以“八零后”之躯奋笔疾

书,完成了这本具有自传性质的《八

十回望》。

新书首发仪式暨学术研讨会由

音乐学系副主任赵维平主持,上音许

舒亚院长代表院方,对《八十回望》的

出版暨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

的祝贺;音乐学系韓锺恩主任对陈聆

群先生几十年来的付出和贡献表示

由衷的感谢,并祝陈先生身体健康晚

年幸福。出席首发仪式暨学术研讨会

的校内外嘉宾,还有南京艺术学院居

其宏、中国音乐学院余峰、上海人民

广播电台金建民和上音江明惇、沈

旋、钱亦平、赵晓生、陶辛等多位专家

学者,以及陈聆群先生的同事和学生

代表。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戴嘉枋委

托会议宣读了他的贺文。大家在对新

书首发表示热烈祝贺之余,都高度评

价了《八十回望》自我剖析的批评精

神与真实详实的史料价值。

陈老师在给笔者有关新书的提

问复信中答道:

“衷心感谢音乐学系的老师同

,

为我这本微不足道的书

,

举办了这

样一个实在是远远超出了书的份量

的活动;我也要感谢各位老师同学刚

才对我这本薄薄的书

,

说了那么多充

满着深情厚意的话。

写完这本书以后

,

我一直在想

,

这本书如果用一句话来槪括,到底写

了些什么呢

?

现在我想告诉大家

,

我以

为写的是

:

陈聆群是怎样在‘左右为

难’中寻觅人生求真之路的。 是不是

这样呢

?

请大家为我评判一下。

如果大家认为我这样说, 还有点

道理,那我就觉得非常欣慰,说明我的

书得到了认可。 其实致细想来

,

在过去

的半个多世紀里,也就是从我

1956

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到经过

1957

年的

鸣放反右,

1958~1960

年的大跃进和

大办人民公社

,1964~1965

年的社教运

动即四清运动, 再到

1966~1976

年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即十年浩刼,我

们上海音乐学院的许多老师同学,甚

至全中国的许多干部群众

,

不都是在

‘左右为难’中苦苦寻觅着人生求真之

路的吗

!

我的书写的,不过是这亿万人

群苦觅求真之路的一点点边边角角,

实在算不得什么。 ”

我想这样的回答, 正是陈老师

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高尚精神的写

照,令人可叹可敬! 也仅以此短文贺

陈老师此著作的轩昻问世!

7

22

日下午,我参加了一次非常特殊的演出,也可以说是相当难忘的

演出。 为了庆祝八一建军节,我们欣喜地到消防中队慰问表演。

我们这支文艺小分队的全称为:中共地下组织斗争史研究中心文艺团,

成员均是老共产党员的后代。由于我们刚成立,困难很多,于是与新四军

6

后代组织的东进文艺小分队组台献艺。

这天因我拿了许多演出服装,便应刘振红之邀,搭乘朋友的汽车前往。车

来了,走出来一位满脸书卷气的男士。 刘振红上前打招呼,“张律师,刚开完

庭? 好辛苦啊。 ”“没什么,经常这样。 ”我们看到了汽车里的

面包,刘振红又问:“还没吃饭吧? ”“没事。 ”张律师回答。

汽车启动了,刘振红从包里削好,切成块的苹果,递给张律

师,接着又拿出一块巧克力塞给他,让他垫垫饥。张律师名叫张黎

光,外公盛慕莱是烈士,也许你看过电影《

51

号兵站》,一定记得由

电影演员梁波罗饰演的男主角小老大, 盛慕莱就是小老大的原

型。 后来石晓华专门为他拍了部纪录片。

演出开始了,三十多个演员,身着迷彩服,唱《祖国不会

忘记》,旋律雄壮威武,振动人心。他们唱道:“在征服宇宙的大

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

腾的就是我……”张律师站在最后一排,正认真地看着指挥,

放声高唱。

女声小组唱《为女民兵题照》,声音柔中带刚,刚中带柔,

引来一阵阵的掌声。 我站在第二排,旁边是周七康,她父母亲

都是地下党员,父亲周文当年是著名革命作家冯雪峰的交通

员。

1933

年丁玲逃脱国民党监视,到上海时,就是周七康的

母亲郑育之去接头的。

站在第一排中间的陈庆,爷爷陈鹤琴,是与陶行知齐名的中国教育家;

父亲陈一鸣与我父亲丁景唐“五同”:同为

1920

年出生,同于

1938

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工作,同校,现则同病房。

陈庆旁边的就是面容娇好的刘振红,只见她全神贯注地在歌唱,很有舞

台感。 她父亲刘钊是周恩来领导的中央特科成员,在《百年潮》

2012

1

上,有一文写中央文库时,提到刘钊在中央特科上海警报站工作,是一名优秀

的地下情报工作者,亦是我党保管中央文库工作人员之一。

最后一个节目是舞蹈《我的祖国》,我们穿着鲜红的服装,手持玫瑰红的

长绸扇,随着郭兰英演唱的录音翩翩起舞。舞在中间的是罗霞,她父亲罗维道

是位老红军,母亲也是地下工作者。

消防中队的战士们登台表演了电子琴演奏和体能项目。 整台演出在军

民高唱《新四军之歌》的雄壮歌声中结束。

这台满含军民鱼水情的演出,也是一台革命后代的欢乐聚会,是一台继

承先辈光荣传统,走向未来的难忘的特殊的献演!

非常意外,在参与策划某单位庆典演出时,报上来的节目单里,

竟然有一首古典吉他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据我所知,这首曲子

比较适合在晚间,或有点情调的那种环境里演奏,并不太适合庆典那

种喧闹的场合。 我找到了演奏者,是一位年轻的设计师。

他告诉我,这首曲子是西班牙作曲家、西班牙吉他学派奠基人弗

朗西斯科·塔雷加

1896

年的作品;由于全曲充分运用了轮指技巧,恰

如珠落玉盘,也被称为珍珠曲。 塔雷加出生于

1852

年,有“吉他的肖

邦”美称。他家境清寒,右眼全盲,从小就师从一位盲艺人学吉他;后来

有幸获得资助,进了马德里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和声。 在当时,吉他

远不如钢琴和小提琴,还是一种不入流的乐器;从

25

岁起,他就以教

授吉他和音乐会演奏为生,声名远播,在吉他演奏技法方面有许多贡

献和创新。

1909

年他在巴塞罗那去世,一生留下了几百首乐曲,其中

80

多首古典吉他曲,许多是脍炙人口的保留曲目。

他还告诉我,他曾因这首曲子慕名而去西班牙,探访阿尔罕布拉

宫;说来也巧,我原本对吉他音乐一无所知,却是去了阿尔罕布拉宫

以后,才喜欢上了这首吉他名曲中的名曲。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

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一座宫殿和一首乐曲,就是这样呼

应起来,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共同的记忆。

他说,他对阿尔罕布拉,一直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问我如何。 我一时不知怎样说才好,忽然想起前些时刚看过

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那本《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

记忆》扉页上的题记:“美景之美,在于忧伤。 ”对了,就是“忧

伤”这两个字。他摇了摇头,轻轻拨动了琴弦,一连串的颤音随

之而出,琤琤淙淙,绵绵不绝;尽管窗外人车熙攘,可是却很快

把我带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西班牙位于欧亚大陆的西端伊比利亚半岛,这是一片充

满了纷争和磨难,又孕育了无数惊叹和创造的土地。 自古以

来,王朝更迭,干戈不绝,你来我往,你争我夺;但是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也在此交汇碰撞,融合生发。 公元

711

年,地中海对

岸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利用了当时统治西班牙的西哥特

人的内部纷争,长驱直入,开始了此后长达

700

多年的统治。

由于人口集聚,农业手工业繁荣,安达卢西亚得以蓬勃发展。

阿尔罕布拉宫是全世界仅存的中世纪伊斯兰宫殿,位于

安达卢西亚古城格拉纳达一座海拔

730

米的山丘上,可以俯

瞰全城。在阿拉伯语中,阿尔罕布拉就是红宫的意思。不仅因

为使用了红色的建筑材料,更因为无论晨曦中、夕阳下,映衬

着背后内华达山的雪峰和高远的蓝天, 被染得一片猩红的阿尔罕布

拉宫,挺立于绿树蓊郁中,显得格外端庄秀丽、魅力无穷。

作为伊斯兰纳斯里德王朝的军事总部、行政中心和皇家宫殿,阿

尔罕布拉宫原先包含西半部的要塞、 东半部的城镇和中部的宫殿三

个部分,早在

9

世纪,就已开始建造城寨。

13-14

世纪开始不断建造宫

殿,直到穆罕默德五世,他建造了宫殿留存至今的最主要的部分狮泉

庭院和爱神木庭院,把阿尔罕布拉宫带入了最灿烂的时期。以至于当

地曾有一句话说,世界上最悲惨的就是生在格拉纳达的盲人。但盛极

而衰,

1492

年,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一世,和卡斯

提尔女王伊莎贝拉一世联姻后, 所发动的复国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

利,摩尔人不得不投降,阿尔罕布拉宫成为伊斯兰文明在西班牙控制

过的最后一座遗迹。原先的城寨还留下了一座瞭望塔,一片迷宫般的

矮墙,可阻挡敌人的进攻。 原先被称为麦地那的,供豪门、家臣、工匠、

商贾居住的市镇已荡然无存。

阿尔罕布拉宫最后阶段的建筑, 是十六世纪初由查理五世完成

的,即便贵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和西班牙国王,他也曾情不自禁地

感叹,“失去这一切的人真是太不幸了。”他着手建造自己的宫殿,把天

主教文化中布局典雅装饰沉静的特点, 共存于摩尔式建筑明亮精致

之中,尽管争议不少,阿尔罕布拉宫仍不失为为西班牙文艺复兴建筑

的杰作。然而,到了十七世纪,磨难接踵而来。七次地震,多次火灾,在

四次与法国的战争中更遭到严重的破坏。 直到

1828

年,在斐迪南七

世资助下,开始了长期的修缮与复建,才逐渐恢复原有风貌。

1984

阿尔罕布拉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国人中最早来参观阿尔罕布拉宫的也许是康有为,

1880

年他担

任中国驻西班牙的参赞,留下了“重楼复道,曲折迷人”的评语。 后来

1927

年梁思成、林徽因也曾专程前往;赶不上末班车,甚至雇了马车

星夜前往,敲开大门,通融参观,可见心情之切。

“忧郁沉思的人来到格拉纳达,在带有甜蜜的罗勒叶味道的微风

中,独自一人徘徊。 从古老的群山传来夜莺的啾鸣,传来青苔和藏红

花的芬芳。 在那燃烧的篝火旁,矗立着石竹花点缀下的深灰色的,阿

尔罕布拉宫。 ”

20

世纪初西班牙著名诗人、戏剧家费德里克·加西亚·

洛尔卡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那一天,当我们沿着上山的坡道向阿尔

罕布拉宫走去时,我们就是怀着这样的憧憬和遐思。 但从外观而言,

宫殿就像一座堡垒,一点也不起眼。

游客非常多,幸好早就作了网上预约。 从公共入口进去,就是迈

苏尔庭院,原是国王或宰相处理公务的地方。 甬道不宽,庭院不大,宛

如江南园林一般,依然没有预想中的惊喜。 唯一的感觉是,这里的建

筑不像欧洲的其他宫殿那么讲究规整、对称,它或大或小,或偏或正,

仿佛十分随意。 向右,进入一间狭长的接待室,顿时豁然开朗。

一边是一座高高的方塔,底层就是使节厅,设有国王的御座,以

接受外国使节和大臣们的觐见。 天花板和柱头都以灰泥为材,精雕细

镂,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凹凸、明暗、镂空等效果,玲珑剔透。 天花板被

雕刻成星状,中间有透天小窗,象征七重天,即伊斯兰世界的天堂,当

你凝视着它, 会发觉圆顶似乎在慢慢旋转, 其实这是光影造成的错

觉。 四周马蹄形的窗户更以彩色玻璃夺人眼目,他把灿烂的阳光切割

成无数缤纷的碎片,洒落在马赛克铺成的阿拉伯风格的地面上,十分

迷人。 由于伊斯兰反对偶像崇拜,所以看不到任何人物或动物形象的

装饰,包括绘画与雕刻;到处都是反复缠绕、变化无穷的植物藤蔓、几

何图形、数字,乃至文字书法构成的图案,层层叠叠,回环复始,充满了

神秘感和音乐的韵律感。据说在这些文字中,有西班牙穆斯林

最后一位大诗人伊本·扎姆拉克的诗句:“即使天上的星星也

愿意离开天宫,渴望能在这所宫殿中居住。 ”真是太美了。

另一边,就是爱神木庭院,即桃金娘庭院。 庭院长

43

米,

23

米,中间是长

34.7

米,宽

7.15

米的水池,两边靠墙种满

了桃金娘。 池清水秀,从一头望过去,高塔、柱廊,倒映水中,历

历在目,美不胜收。 《古兰经》中曾言,天堂就是水流经过的亭

阁,这个庭院就是以此表示天堂就在不远的地方。更令人惊叹

的是,据说考古学家和建筑师曾反复做过复原模型,但无论如

何精确, 做出的模型都不美。 最后才发现看来十分匀称的水

池,原来南北两边相差

0.45

米。 正是这小小的偏差,适应了倾

斜的地势,以视觉上的错觉求得了匀称。

桃金娘庭院的隔壁就是最为著名的狮泉庭院,它们都曾

是辛巴达系列电影的取景地。 庭院长约

29

米,宽约

16

米,周

围是

124

根细长的白色大理石柱,亭亭玉立。柱头上直到屋檐

都覆盖着极为精细的灰泥雕饰,当阳光斜斜地照进来时,纤毫

毕现,令人叹为观止。 庭院中央是

12

头狮子驮着大型的水盘

喷泉,狮子在这里象征王权的尊严,取

12

之数则代表黄道十

二宫,每隔一小时会有一头狮子口中喷出水来。喷泉下面呈十

字形有四条水渠,通向四周的屋宇,分别象征天堂里由奶、水、

酒、蜜构成的四条路。整个庭院比例极为奇美精巧,真是天才之作。围

绕着狮泉庭院的是后宫部分,还有两姐妹厅、国王厅、浴池、梳妆楼等

设施,更受游客瞩目的就是花园。花园里满布喷泉、树篱、花草,精巧绚

丽,赏心悦目。

我是第一次观赏伊斯兰宫殿,和欧洲哥特式、巴洛克等其他样式

的宫殿相比,似乎它们并不追求高大、雄伟、庄严,以及金碧辉煌的装

饰。 伊斯兰内心单纯的信仰,实际上贯注在每一个细节中,那种像蕾

丝般的穹顶,那种巧妙的水与光的处理,那种强调数字、比例、和谐的

匠心,都完美地展现了伊斯兰风格。 虽然,当我走出阿尔罕布拉宫时,

我没有丝毫张扬的感觉,却有一种内敛的忧伤;没有感到一种升华,

却领略到一种净化。

走出阿尔罕布拉宫已是黄昏时分, 走在下山的坡道上, 回头一

望,朦胧中似乎看到一位长须老人,正坐在一块岩石上,手持吉他,向

着夕阳,弹奏着《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他是塔雷加吗?上午我们在格

拉纳达的街市,已经听了许多遍了。 我听到了昔日气吞万里的辉煌,

我也听到了一

个王朝离去的

忧伤,历史不会

重复,只是我不

明白,还少了点

什么。

随着最后

一个音悠悠地

消逝在空气中,

我仿佛从过去

回到了现在。年

轻的设计师告

诉我,这首曲子

还有一个副题,

叫“祈祷”。我明

白他的意思;至

少这里还有“希

望”!

婉 约 可听 意境高远

———听陈小群演唱《中国艺术歌曲———玫瑰之愿》有感

孑 吟

朱践耳诗抄和警言

大师聚申城 琴音溢浦江

贺贺贺

贺贺

贺贺

贺贺

贺贺

贺贺

贺贺

贺贺

贺贺

贺贺

贺贺

贺贺

贺贺

贺贺

贺贺

陈陈陈

陈陈

陈陈

陈陈

陈陈

陈陈

陈陈

陈陈

陈陈

陈陈

陈陈

陈陈

陈陈

陈陈

陈陈

老老老

老老

老老

老老

老老

老老

老老

老老

老老

老老

老老

老老

老老

老老

老老

师师师

师师

师师

师师

师师

师师

师师

师师

师师

师师

师师

师师

师师

师师

师师

《《《

《《

《《

《《

《《

《《

《《

《《

《《

《《

《《

《《

《《

《《

《《

八八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十十十

十十

十十

十十

十十

十十

十十

十十

十十

十十

十十

十十

十十

十十

十十

回回回

回回

回回

回回

回回

回回

回回

回回

回回

回回

回回

回回

回回

回回

回回

望望望

望望

望望

望望

望望

望望

望望

望望

望望

望望

望望

望望

望望

望望

望望

》》》

》》

》》

》》

》》

》》

》》

》》

》》

》》

》》

》》

》》

》》

》》

问问问

问问

问问

问问

问问

问问

问问

问问

问问

问问

问问

问问

问问

问问

问问

世世世

世世

世世

世世

世世

世世

世世

世世

世世

世世

世世

世世

世世

世世

世世

王树滨

Page 2: 贺贺贺贺陈陈陈陈老老老老师师师师《《《《八八十十回回望望》 …¸Š海音讯 2014年第3期.pdf · 感悟,心灵之净化,心灵之共振。 三者皆备,方为心乐。

本报讯 曾有

“远东第一” 之誉

的百年老团———

上海交响乐团近

期已完成了从湖

南路旧址搬迁到

复兴中路新址的

乔迁之喜。

9

6

日、

8

日、

12

日分

别在 “团厅合一”

的主厅和演艺厅

举办了三次隆重

的开幕音乐会。

6

日在主厅,举

办了上交音乐厅

开幕暨上交建团

135

周年音乐会;

8

日在主厅,上交举

办了

2014-2015

音乐季开幕音

乐会;

12

日在演艺厅举办了演

艺厅开幕音乐会暨上海乐队学

院开学典礼。

三场庆典性的开幕演出,

汇集了多位饮誉世界的音乐家,

有钢琴家郎朗、小提琴家马克西

姆·文格洛夫、大提琴家王健、次

女高音歌唱家伊迪科·康姆罗西

等。旅法华裔作曲家陈其钢应邀

为上交主厅开幕创作的交响前

奏曲《京剧瞬间》成功上演。此场

同时还演出了柴科夫斯基的《第

一钢琴协奏曲》,郎朗独奏。文格

洛夫则与上交乐队合演了小提

琴协奏曲《梁祝》。三场演出均由

上交音乐总监余隆执棒。

上交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

的一流大型乐团, 搬至新址后,

可谓“旧貌换新颜”。在国内独有

的“团厅合一”的有利条件下,上

交将迈出长征的新步伐,把前辈

音乐家锻造的优良传统发扬光

大,不断创造符合时代、符合人

民需求的佳绩,并立足于世界先

进交响乐团之列! (田 衣)

歌 剧《孙 中 山》在 美 上 演

本报讯

7

26

日至

8

14

日, 在美国

新墨西哥的圣塔菲歌剧院首演了四场旅美华

裔作曲家黄若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而创作的

三幕歌剧《孙中山》。 此歌剧曾于

2011

年在香

港首演,当时孙中山由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和

丁毅分别饰演,宋庆龄由女高音歌唱家幺红和

阮妙芬分别饰演。 此次在美国新墨西哥首演,

是由美国歌唱家领衔主演的,其中孙中山由男

高音歌唱家约瑟夫·丹尼斯演唱, 宋庆龄由女

高音歌唱家考琳·温特斯演唱, 此外尚有美籍

华人男低音歌唱家龚冬健在剧中扮演传教士

出身的革命家, 亦即宋庆龄父亲的宋嘉树,中

国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在剧中扮演孙中山的

好友梅屋先生。

这部被纽约时报称为 “一部中式美声歌

剧”此次在美国首演,演出时唱的全是中国普

通话,字幕打的是英文,这就要求所有参加演

唱的美国歌唱家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学习中文

发音并用普通话演唱,这自然给他们带来很大

的演出压力。 好在他们学习努力,虚心求教,很

快适应和灵活地掌握了用普通话演唱的本领,

贴切而准确地塑造了孙中山、宋庆龄等主要角

色的音乐形象。

《孙中山》讲述了“国父”孙中山、宋嘉树及

其女儿宋庆龄几位历史风云人物之间的友情、

亲情和爱情的故事,揭示了他们为革命、为国

家、为人民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此

歌剧由生于香港的剧作家庄梅岩创作剧本,祖

籍中国海南琼海的黄若作曲。这位今年

38

岁的

旅美华裔作曲家被华尔街日报誉为“具有冲击

力与实力的年轻作曲家”,他在美国创作了许多

室内乐和乐队作品,虽旅居海外多年,但他仍清

晰地葆有在国内生长获得的种种生活和熏陶而

留下的印象,并以不同形式、体裁和乐思融合在

自己的作品中,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传统与现代

结合、东方与西方交溶的音乐特征。在《孙中山》

里他就运用了许多中国音乐元素进行创作,设

计人物唱段时吸收使用了许多中国传统唱腔的

素材,在渲染时代气氛和强劲节奏时,则吸收使

用了许多中国打击乐的表现手法,在伴奏的管

弦乐队中加入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器,以突出人

物的民族性和展现人物活动环境的地方性。

黄若于

3

年前原创和今年修改上演的

这部歌剧,体现了中国题材在美国音乐舞台

的高调矗立,对美国观众了解中国历史和现

状大有裨益。 (靳益延)

·2· 2014

9

25

音乐新闻

本报讯

7

9

日至

19

日在拉脱维亚首都里

加,举办了第八届世界合

唱比赛,

73

个国家和地区

460

支合唱团、

2

7

千多名合唱歌手参赛。 其

中中国合唱团有

82

支,

中国大陆有

64

支, 仅次

于东道主拉脱维亚。

大赛分 “冠军赛”、

“公开赛”两种。 上海黄浦

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春天

少年合唱团洋泾中学男

声合唱团、华东师范大学

VIVA

合唱团参加了冠军

赛,参加“冠军赛”的必须

在一些重要比赛获奖的

合唱团队才有资格参赛。

“公开赛” 为所有参赛合

唱团而设的。上海电视台

小荧星合唱团、少儿广播

合唱团和进才中学合唱

团参加了“公开赛”。

在“冠军赛中上海黄

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春

天少年合唱团获得了童

声组金奖第一名和有伴

奏宗教组金奖第三名。 里

加体育馆随即升起中国

的五星红旗,雄壮的中国

国歌声震屋宇。 中国驻拉

脱维亚大使杨国强产临

现场祝贺春天少年合唱

团荣获金奖第一名。 洋泾

中学男声合唱团获得男

声青年组金奖;华东师范

大学

VIVA

合唱团获民谣

组银奖。

参加“公开赛 “的小

荧星合唱团获童声组和

民谣组两项金奖,少儿广

播合唱团获童声组金奖,

进才中学获童声组银奖。

按世界合唱聪明统

计,在世界

500

强合唱团

中,春天少年合唱团排名

76

位, 在童声及青年

合唱团中排名第

8

位。

在本市众多非专业的民族乐

团中, 有一支香飘四方的上海市工

人文化宫茉莉花民族乐团, 屡创佳

绩, 屡获荣誉。 此团成立于上世纪

50

年代,现有基本团员

70

多人,是

上海较大规模较高水准的由民族乐

器爱好者组成的非专业乐团, 团内

有专职指挥,聘请民乐专家指导,主

要承担市总工会的“茉莉飘香,情系

一线”慰问基层职工、市“五一晚会”

及“春节劳模茶话会”等重要演出活

动。 民乐团获得过“第三届浦东·洋

泾杯长三角地区优秀民乐团队邀请

赛” 金奖第一名、“第七届长三角地

区民族乐团展演” 最佳演奏奖、“上

海市江南丝竹比赛” 金奖、“第二届

‘山阳杯’长三角地区非职业优秀民

族乐团邀请赛”最佳演奏奖等,被业

界誉为 “具有专业乐团声音的优秀

业余乐队”。 民乐团还出访过亚洲、

欧洲等地及到国内许多城市演出,

广受好评。

在上世纪

80

年代, 国家领导

人吴邦国出访法国、 附带此团随

行,当时由中央任命为“中国·茉莉

花艺术团”,于是“茉莉花”的团名

沿用至今。茉莉花艺术团下设民乐

团、交响管乐团、舞蹈团、合唱团、

话剧团、沪剧团、越剧团、评弹团、

曲艺团、红孩子艺术团等,而茉莉

花民族乐团是其中的劲旅之一。

民乐团去年排练

35

次,参加

各类演出

15

场,有在市春节劳模

会与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合演

《劳动畅想曲》; 有参加市民艺术

节展演;有担纲合办“和谐之声·

中西交响管乐音乐会”; 有参加

“江南丝竹展演”、“山阳杯” 邀请

赛等演出。 这些丰富多彩的演出,

既增加了民乐团舞台表演的实践

经验,又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能保持市宫茉莉花民族乐团

的旺盛生命力和多采多姿的艺术

表现力, 首先是民乐团有坚强的

管理班子。 从团长、到指挥、到首

席、到乐务主管的各个层面,大家

分工负责,各展其能,以期达到这

样的目的:分工团务,工作细致到

位;重用人才,各施所长,加强乐

团骨干之间的联络,促进情感;团

员管团,爱团如家;凝聚团队核心

群,掌控全团。

民乐团的核心治团主要抓住

了实施团员分级管理及吸收和发

挥优秀演奏人才这两条。 前者实

行的是 “乐团主管” 管理核心团

委、声部长、声部长管理团员,如

此举措,有利于全团的团结合作,

有利于调动全团上下的积极性,

有利于团队管理架构清晰、正规,

事业可持续发展。 后者是重视人

才的举措。 任何事业的存在和发

展必须有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

民乐团很注重对优秀民乐演奏人

才的发现、培养、任用,并使之成

为团队建设、 留住人才的关键所

在。 所以民乐团的领导班子关心

团员的思想状况、业务要求、生活

期盼等等, 可以使团员们感到在

这个艺术团队里很温暖、 很有奔

头。 而且还请专家常对团员们进

行业务培训, 提供舒适的排练环

境和称手的乐器,安排优秀的、动

听的、合适水准的曲目排练,聘请

好的指挥前来指导, 聘请好的作

曲家为团里创作和改编演出的曲

目,聘请好的演奏家联袂演出,从

而使团员们在业务上有追求的好

的标杆好的榜样。

多年来茉莉花民族乐团不断发

展提高, 真如清雅悠长的茉莉花香

飘向国内、飘向海外……

本报讯 日前,以艺术总监汤沐海领衔上海爱乐乐

团公布了

2014-2015

音乐季的演出计划。此曲五大板块

系列组成的新乐季以风格迥异、主题新颖的丰富多彩的

音乐会吸引和满足本市不同听众的音乐需求。

上海爱乐新乐季的《大师与经典系列》有

6

套音乐会, 汇集了一批优秀演奏家演出一

批经典作品,内有贝多芬的“第三”、“第八”两

部交响曲;斯克里亚宾的《第一交响曲》;柏辽

兹的《哈罗德在意大利》交响曲;斯特拉文斯

基的舞剧《春之祭》组曲;福雷的歌剧《佩里亚

斯与梅丽桑德》组曲等。《音乐多棱镜系列》有

7

套音乐会,有大型歌剧选段音乐会;多媒体

诗歌朗诵交响音乐会;长笛独奏音乐会;中外

当代音乐作品专场和个人作品专场等。 从而

体现乐团广泛的演出范畴和多元特色。《节庆

系列》 有

6

套音乐会, 具有节庆和亲民的特

点。 其中以四部我国经典协奏曲作品专场庆

祝建国

65

周年;以圣诞音乐和歌剧选段欢度

圣诞节; 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我国不常演

的曲目送旧迎新; 以著名音乐剧中的爱情主

题的演唱,为情人节助兴;以妇女题材的作品

加上女性演奏家和歌唱家的表演庆贺三八妇女

节;以配乐音乐故事加上大屏幕的画面演出给六

一儿童节增加欢乐气氛。 《走进爱乐系列》有

8

套音乐会,

以标题作品为主组成不同主题的音乐会;《春暖花开意盎

然》、《俄罗斯晚期浪漫大师———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专

场》、《莎士比亚音乐故事》、《经典慢乐章集萃》、《北欧之

光》等。 《室内乐系列》有

4

套音乐会,演出以“上海爱乐制

造”的特征坚持在每场室内乐演出时对乐曲内容形式、作

曲家予深入浅出的讲解。

上海爱乐在新乐季里还有一些重要演出,如

举办《又一个春天! ———纪念邓小平诞辰

110

年大型诗歌交响音乐会》,举办《朋友,你听过黄河

吗? 》———纪念冼星海诞辰

110

周年暨抗日战争

胜利

70

周年音乐会》等等。

在新乐季里,上海爱乐邀请许多中外优秀音

乐家加盟演出, 有格鲁吉亚获法国雅克·蒂博国

际小提琴比赛和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首奖

获得者丽雅娜·艾萨克兹以及黄蒙拉、朱丹;有美

国耶鲁大学钢琴家罗伯持·布洛克尔和鲍里斯·

贝尔曼,以及钢琴家徐周希、孙梅庭、孙颖迪;有大

提琴家秦立巍;中提琴家徐沛珺;有歌唱家黄英、

韩蓬、李秀英、杨光、王作欣、方琼、黄萱等;有指挥

家布鲁诺·曼陀瓦尼、黄胤灵、汤沐海、陈燮阳、卞

祖善、王永吉、张亮等。

上海爱乐历年始终坚持推介中国作曲家的

作品, 在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将

首演上海音乐学院制作

\

郝维亚作曲、 江苏上

海两地艺术家联手打造的中国歌剧 《一江春

水》; 演出作曲家许舒亚为第七届当代音乐周

开幕音乐会创作的管弦乐作品; 演出作曲家金复载

创作的交响序曲《百色起义》;演出作曲家陈牧声作

曲的《竖琴协奏曲》;演出驻团作曲家龚天鹏的作品;

演出上音博士生作品等。 (曲 阳)

本报讯

6

21

日,由市音协、

市群艺馆、崇明县新河镇共同主办,

市音协民管会承办的

2014

年“富盛

杯” 长三角社区民乐团队邀请赛在

崇明县文化馆成功举办。

来自江浙沪的十三支优秀民乐

团队展现了各自的特色曲目,徐汇

中学的《西域放牧》将观众带进辽

阔的草原,江苏枫叶民乐团的《再

看山丹丹》则一展陕北风情,山阳

镇民乐队演奏的《故乡行》,以优美

的曲调、娴熟的技艺,受到了观众

和评委的好评。 最终,崇明新河镇

民乐队、山阳镇民乐队、城隍庙道

教乐团等六支民乐队荣获金奖,苏

州市高新区枫桥枫叶民乐团等七

支民乐队获得银奖。崇明新河镇获

优秀组织奖。 (应习)

本报讯

7

31

日至

8

20

日, 上海

市宫学生艺术团市三女子吹奏乐团赴法国参

加第

25

届欧洲青少年艺术节展演比赛。

欧洲青少年艺术节是世界知名的艺

术活动,每年它都会在全世界的青少年乐

团中选拔参赛乐团,并以法国为

中心进行巡演。今年恰逢该艺术

25

周年以及中法建交

50

年, 在和国内多家乐团竞争后,

艺术节组委会最终决定由市三女中吹奏

乐团代表中国参加展演与比赛。

这次有俄罗斯、西班牙、波兰、墨西哥、

中国、巴西六个国家十一个艺术团队参赛,

国外参赛队成员大多为专业院校学生,许

多人已经超过

20

岁,但市三乐队队员仅为

12

岁到

18

岁。 迄今已有几十个国家的一

百多支艺术团队参加过这个艺术节。

本次艺术节比赛成绩由来自法国、

西班牙、俄罗斯等专业评委进行评定,评

委先对开幕式上各艺术团队的十分钟节

目进行打分, 再跟踪对艺术团队一个半

小时专场演出打分。 每个艺术团队都会

举办

5

次专场,分别在周边城市的教堂、

剧场、露天广场等进行表演,这对乐队如

何快速适应场地、调整音响效果、调动观

众情绪等提出很高要求。

艺术节共举办

14

天,参赛队员都住

在同一幢楼里,每天早上是联合乐队(两

百多人) 排练, 由各国指挥排练选定曲

目。 市三乐队指挥俞先明选择了中国曲

目《瑶族舞曲》,极富中国民族特色的优

美旋律让国外学生和评委赞叹

不已。 组委会这样安排也意在让

各国学生充分交流、融合,开始

大家只会用英语打招呼,不久处

处可听见中文的(你好)、西班牙语的(奥

拉),法语的(捧诸)、俄罗斯语……

经过激烈的竞争,密集的展演,市三女子

吹奏乐团最终以精彩的吹奏技艺、 丰富的艺

术表现力及默契的团队合作赢得组委会一致

好评,荣获了艺术节的唯一金奖。 (施山)

9

30

日在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气冲霄

汉》左翼伟管乐独奏音乐会将拉开帷幕。

届时特邀笙演奏家翁镇发、 二胡演奏家段

皑皑作为嘉宾同台献演。 著名指挥家夏飞云和

王永吉带领上海文广民族乐团及上海飞云民族

乐团携手出演。 多位音乐家的倾力合作,将为乐

迷带来一个难忘的民乐之夜。

管乐演奏家左翼伟从

1973

年起学习唢呐,

11

个月后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兰州军区空军政

治部文工团。而后他于

1981

年被文工团送往北

京,随赵春亭、胡海泉、宋保才和杨宏昌四位管乐

名家学习唢呐、管子、筚篥、新疆唢呐等民族管乐

器,使出生在南方的他掌握了东北、河北、河南等

地方音乐风格及少数民族音乐的吹奏, 收获颇

丰。 在本次音乐会中,他将一人演奏唢呐、筚篥、

管子、萨克斯四种乐器,为听众带来一场管乐视

听的盛宴。

唢呐演奏除了技艺外, 对各种风格的准确

把握尤为重要。 在大西北生活的

10

年中,左翼

伟开始熟悉并喜爱陕、甘、宁、青的戏曲及民歌,

如秦腔、碗碗腔、陕北民歌、花儿等。 为了更好地

掌握当地音乐的风格,他还学会了西北方言。 他

认为演奏者如果能够了解当地的文化,就能更好

地表现出乐曲的神韵。 在北京向名家学习时,他

还有幸面对面学到了东北二人转、 河北梆子、河

南豫剧的特殊指法。此次演的唢呐独奏《关中情》

及《河北梆子》,就分别运用了秦腔和梆子戏的音

乐素材,呈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

《梁山随想》是作曲家张晓峰根据《水浒》故

事创作的唢呐协奏曲,乐曲表现了水浒英雄威武

不屈、浩气长存的气概。 左翼伟非常喜欢这部作

品,是他的保留曲目之一,曾在海内外多次演出。

他那丰富扎实的技巧和流畅自然的演奏,将曲子

高亢热烈的气氛和委婉深沉的悲伤表现得淋漓

尽致,深受听众欢迎。 张晓峰在举办自己的作品

音乐会时,就常邀左翼伟演绎这首作品。

左翼伟演的《气冲霄汉》之名取自京剧《智

取威虎山》, 此曲的改编者夏飞云教授曾是现代

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指挥,这次他特为左翼伟将

改编的《气冲霄汉》合奏,改编为唢呐独奏。 《云山

如梦》是作曲家周成龙创作的管子独奏,左翼伟

演奏录制的音乐专辑《云山如梦》获过台湾严肃

音乐金唱片奖,此次为该曲的舞台首演。《二泉映

月》是二胡的传统经典曲目,此次则由段皑皑操

持二胡同左翼伟手拿西洋乐器萨克斯一起演奏,

将会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走西口》 是周成龙为

2008

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创作的, 当时左翼

伟和上海爱乐乐团合作演过。此次周成龙将此曲

为左翼伟独奏音乐会重新修改并配器,是民族乐

队版的首演。

经过几十年的艺术锤炼和舞台实践,左翼伟

成为了国内屈指可数的、多才多艺的著名唢呐演

奏家、国家一级演员。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全国唢呐专业委员会

名誉顾问、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 他曾任上海电

影乐团民乐队队长、 上海东方广播民族乐团团

长、上海民族乐团副团长。 目前他是上海东方广

播中心资深编辑、 上海文广民族乐团艺术顾问、

上海飞云民族乐团副团长。已故二胡大师闵惠芬

生前非常赏识左翼伟的吹奏造诣和艺术成就,欣

喜地称赞说,“左翼伟在台上就是一条好汉”!

上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海海海

海海

海海

海海

海海

海海

海海

海海

海海

海海

海海

海海

海海

海海

海海

爱爱爱

爱爱

爱爱

爱爱

爱爱

爱爱

爱爱

爱爱

爱爱

爱爱

爱爱

爱爱

爱爱

爱爱

爱爱

乐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新新新

新新

新新

新新

新新

新新

新新

新新

新新

新新

新新

新新

新新

新新

新新

乐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乐乐

季季季

季季

季季

季季

季季

季季

季季

季季

季季

季季

季季

季季

季季

季季

季季

亮亮亮

亮亮

亮亮

亮亮

亮亮

亮亮

亮亮

亮亮

亮亮

亮亮

亮亮

亮亮

亮亮

亮亮

亮亮

相相相

相相

相相

相相

相相

相相

相相

相相

相相

相相

相相

相相

相相

相相

相相

他“在台上就是一条好汉”

王淇舒

“茉莉花”香飘四方

史 宫

市三女中乐团在法比赛获金奖

上海合唱团队在世界比赛中获奖

2014

年“富盛杯”长三角社区民乐团队邀请赛成功举办

本报讯

8

28

日晚,贺绿汀

音乐厅内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庆

创建于

1994

年的东方行知钢琴学

校建校

20

周年。

东方行知钢琴学校建校之初,便

以培养优秀青少年钢琴人才的专业

学校为目标,并得到贺绿汀、丁善德、

朱践耳、吴祖强等老一辈音乐家的关

心与支持,贺绿汀先生不仅亲笔题写

校名,还题词“培养跨世纪的钢琴艺

术人才”,以表对该校寄予的厚望。

学校建成以来,在创始人及业

务校长张育青等老师的长期辛勤

领导下, 始终以一流的师资力量、

全面的课程设置和优良的教学环

境吸引着全国各地钢琴学子。 目

前,该校设有全日制寄宿班及业余

辅导班,并与上音、德国汉堡音乐

学院、法国贝桑松音乐学院等海内

外名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赵晓

生、张育青、王建中、尤大淳、杨韵

琳等众多名师长期执教于该校。

28

日的音乐会上, 学校名誉

校长赵晓生教授、现任上音附中钢

琴科主任周挺、优秀校友代表及在

校学生纷纷登台演奏,以琴声送上

各自对这所硕果累累的钢琴学校

的美好祝愿。 (严 焕)

东方行知钢琴学校喜迎建校 20 周年

与宓多里的问答

郑超 翻译

·7·

2014

9

25

综合园地

9

月初, 饮誉世界的日本小提琴家宓多里

与青岛交响乐团和杭州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西

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演前接受了媒体的书

面采访,现译述如下:

问:您这次来青岛演奏西贝柳斯

D

小调小

提琴协奏曲, 我记得您

5

年前与上海交响乐团

也合作过这支曲目,能否谈谈您对这首乐曲是

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答:是的,每次演奏同一首作品时都会让我

产生新的理解,让我能更深入地探寻作曲家的

意图。 对我来说,为演奏一首西贝柳斯小提琴

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所作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没

有止境的。 我对技术和音乐内涵上的细节研究

的时间越长,就会有越多新的发现。 与不同的

指挥家、乐队合作,在不同的场地演奏也会让我

听到各种不同的演绎效果,这样就能展现出作

品更深层次的细节。 我此次来中国演出西贝柳

斯协奏曲是出于乐团管理层的要求。

问:您是出身于东方的音乐家,却以西洋音

乐为职业。 对于东方人是否能正确理解并表达

西方音乐有着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音乐不分

国界(比如指挥家伯恩斯坦),也有人认为一方

水土一方风情,本民族的文化不容易被外来人

真正掌握,比如与其他国家的演奏者相比,匈牙

利演奏者能更好地演奏本国作曲家李斯特和巴

托克的作品。 您觉得东方音乐家应当怎样深入

西方音乐的精髓? 另外,现在的演奏者都是在

大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中长大的,与作曲家当

时的生活环境大不相同,怎样才能与作曲家的

心灵世界相通?

答: 我认为一个演奏者的国籍对他深入洞

察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的

确匈牙利演奏者表演匈牙利作曲家的作品时会

比表演美国作品产生更多的共鸣,但这个问题

更重要的方面在

于:演奏者会对作

品有自己的个人

体会和认识。 事实

上,如果我们对各

个时代的音乐、作

曲家以及文化了解得越多, 我们音乐洞察力的

广度也就随之增加, 我们就可以把这种洞察力

用在对一部新作品的探索上。正因为这样,我会

鼓励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奏者不要回避看似陌生

的作品,而是去接受它、探索它,这样他们的音

乐视野就会不断扩展。

问: 您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在

Phillips

录制

唱片, 我现在还收藏着您与朱克曼合作演奏的

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

CD

。 在

15

岁时就录唱片

的早熟音乐家不少, 但真正能从天才少年成长

为演奏大师的并不多。能否结合自己经历,谈谈

如何让早慧的音乐天才持续成长而不是昙花一

现?

答:虽然我不大想用“神童”这个字眼,但这

确实是今天、 也是自古以来音乐领域中的一个

现象。说到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自己演奏生涯

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家人和朋友给予坚

定的支持和指导。 演奏小提琴从小就是我最喜

欢、最热衷的事,我感谢周围的人们发现了我的

才能,并且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我支持。在社会

上, 人们认为一个神童成年之后还会继续坚持

做小时候感兴趣的事情,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不

能把神童谋求其他领域发展视为一种失败。

问:现在音乐家成功多半出自比赛,但比赛

是一把双刃剑

,

有创意的演绎可能被保守的评

委淘汰)。有没有比音乐比赛更好的办法帮助青

年音乐家成长?您在这方面打算做些什么贡献?

答:比赛确实是让新人崭露头角的好办法。

每个年轻演奏者各

不相同 , 各人对比

赛、考官审听以及其

他机会的反应也各

不相同。我觉得有很

多其他办法可以鼓

励年轻人在音乐道路上成长, 除了要练琴提高

技术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曲目和历代名家的

处理来锤炼自己的音乐品质之外, 年轻音乐家

最好能融入自己所在的社区, 与那些从未领受

音乐福音的人分享音乐的力量和演奏的乐趣,

这么做会让一个演奏者受益匪浅, 可是很多演

奏者都没有排出时间来做这件事。 我在自己任

教的大学的学生中强调了这一点, 我还参加了

诸如“分享音乐”组织的活动。 我在日本创建了

这个组织就是怀着这一目的。

问:我注意到您取得了心理学学位,这对您

的音乐表演产生了什么具体帮助? 像巴赫的音

乐意境很深, 您觉得应当怎样提高小提琴家的

艺术修养?很多人到了一定水准就上不去了。是

拜访名师?还是多多游历?还是学习各类人文科

学?

答:我在纽约大学加勒廷学院取得了心理学

学士和硕士学历, 我念这些学位是因为我对心

理学怀有浓厚兴趣。

问:您是否对自己的曲目拓展有一个长期的

计划?每年练习一些新作品?您选择作品有哪些

取舍标准?您能否告知现在每天练琴多少时间?

答:我没有一个固定计划,但我喜欢在演奏

传统作品或者我以前拉过的作品之外经常演奏

新作。 我觉得去了解那些活跃于当今乐坛上的

优秀作曲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挑选当代

作品时,我会秉持和挑选其他作品一样的标准,

那就是要有独特的音乐品质和内容, 这是我的

首要考虑的因素。 说到练琴,尽管我每天都练,

但没有对时间长短作出严格限定, 这取决于曲

目和我的日程。我还向健在的作曲家委约新作,

我喜欢学习新作。

问: 是否能介绍一下您使用的瓜奈里

-

苏小提琴? 这把琴名为“

ex-Huberman

,

是否曾

经由

20

世纪上半叶小提琴大师胡贝尔曼所使

用?

答 :是的 ,我的小提琴叫 “

ex-Huberman

”。

曾由胡贝尔曼使用。 我很幸运能有一把好琴与

我相伴多年。目前我只用这把琴,所以没法与其

他琴进行比较。但我可以说,我对这把琴可谓一

见(听)钟情。我第一次拉响这把琴的时候,我就

被它的音质所深深打动,琴拿在手里也很舒服,

我立刻明白,这就应该是我的琴。

问:很多人说古典音乐正趋于消亡,因为听

众正在老化,现在娱乐形式多种多样,能够在音

乐领域有所成就很难,古典音乐耗资不菲,古典

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我们渐行渐远, 音乐会

曲目得不到扩展。 您能否说说对古典音乐未来

的展望? 特别是如何发展小提琴音乐的听众?

答: 所有这些针对古典音乐的批评意见都

已经存在多年, 而且很多意见在西方音乐的历

史上从来就有。确实古典音乐面临很多威胁,这

个我们都知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古典音乐会消

亡。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利用技术和全球化带来

的便利条件让更多听众聆听和感受音乐。 尽管

许多名作,小提琴或者其他音乐,还频频出现在

音乐厅里, 但今天创作的很有价值的音乐作品

也为数不少, 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办法来普及这

些曲目, 让大家知道音乐是一件多么有力的表

达工具。人们会自然而然被音乐吸引过去,但我

们要找到新的办法来进行宣传, 让这些音乐广

为人知。

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创办于

20

世纪

80

代后期,每两年举办一届。 从

1993

年的第四届

起设置比赛项目,一直到第七届。 进入

21

世纪

后, 该项比赛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项目

2001

年和

2002

年又举办了两届。 在这六次

国际性的广播音乐节目比赛中, 我与同事们合

作编制的六辑广播音乐节目代表上海人民广播

电台参赛,共获得三项“金编钟奖”、二项“银编

钟奖”和一项“评委特别奖”。

(一)

1993

年第四届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首次

设置比赛项目, 电台领导发动我所在的音乐部

成员编制音乐节目踊跃参赛。

以怎样的节目参加国际性的比赛? 题材很

重要。

人类艺术史至今有三大高峰: 古希腊的雕

塑,中国宋、元时期的山水画和近代德国的交响

音乐。 我手头恰好有上海著名作曲家周成龙的

一组以山水为题材的民族器乐作品, 于是我以

《山水诗·山水画·山水曲》为题,以我国古典山

水诗、画的意境来诠释这组民乐新作,应该说品

味不俗。 但内审就没通过,说一壶“龙井”,须静

心细品方能味其“清雅”,然赛事紧张仓促,估计

难敌洋“咖啡”,因为“浓烈”更容易引人注目。于

是我重砌炉灶,以《神州采风》为题,取气势恢弘

的《将军令》开场,由空灵的《云南风情》无词合

唱收尾, 采撷了我国最感心动耳的

17

首民族

声、器乐曲,编制成一辑近一小时的音乐专题。

其中声乐有郭兰英的山西《交城山》、朱逢博的

四川《康定情歌》、辽阔的内蒙《长调》、清丽的江

苏《茉莉花》、热烈的《东北大秧歌》、新疆合唱

《迷人的喀纳斯湖》……器乐有浙江越剧风格的

《梁祝》主题、闵惠芬用二胡演奏的京剧《珠帘

寨》 唱段、 俞逊发表演的口笛独奏 “苗岭 ‘飞

歌’”、清新的“江南丝竹”、华美的“广东音乐”、

西藏的《弹起扎木聂琴》……结构上采用声乐与

器乐相交错的串联法, 每段音乐控制在

3

分钟

左右,截取所选曲目的精华部分,又具有相对的

独立性与完整性,以取得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欲罢不能的欣赏效果。

广播音乐专题 《神州采风》 荣获了第四届

“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最高奖“金编钟奖”。 该

节目由上海电台新闻主播田静(陈璐)播音,资

深录音师董菁、李福娣录音合成。

1977

年,地球人发射的“航行者”号太空船进

入了苍茫无际的宇宙空间。 太空船上有一张喷金

铜唱片, 循环播放着来自世界各国的

27

段音乐,

其中

26

段均在

2

分钟左右,唯有

1

首乐曲是

7

多钟全曲播放的,它是中国的古琴曲《流水》。

1995

年第五届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我执

笔主创音乐专题参赛,节目标题与内容是《一朵

“极美丽的古代花朵(陈毅语)”———介绍我国的

古琴与古琴音乐》。

中国的古琴音乐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流

传有三千多首琴谱,在

17

世纪就已形成了一门

独立的学科“琴学”,可谓“博大精深”。作为一名

非科班出身的电台音乐编辑,这次敢于“碰”古

琴,走的是一条捷径,特邀我国著名学者型古琴

家、“今虞琴社”社长、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

龚一先生为音乐顾问。

在龚一先生的指导下, 我们从太空船上的

《流水》一曲开始,按时间顺序,一直到用合成器

伴奏的《江流》,选取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共

14

不同风格的古琴作品。 为避免全辑古琴音乐的

单一、单调,我们既选古琴独奏的,也选琴箫合

奏的, 既有民乐伴奏的, 也有西洋管弦乐协奏

的,甚至有电子合成器助奏的,以及由古琴伴唱

的“琴歌”,从而在不到一小时里,由感性到理

论, 向人们概要地介绍了我国的古琴与古琴音

乐。

《一朵“极美丽的古代花朵”———介绍我国

的古琴与古琴音乐》获得了

1995

年第五届上海

国际广播音乐节 的“金编钟奖”。该节目邀请上

海电台广播剧科著名配乐专家杨树华合作编

制, 由播音指导陈醇和优秀播音员麦风 (葛英

君)播音,资深录音师刘振亚录音合成。

两年一届的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其实很

快,需要早作准备。

大约是

1996

10

月, 我为制作参赛节目

拜访了在我国作曲界有“稀有金属”美誉的上海

作曲家朱践耳先生。在我国,人们一般都知道藏

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名曲 《唱支山歌给党

听》, 其曲作者是朱践耳。 其实在

20

世纪后半

叶, 朱践耳先生在中国交响乐创作上具有杰出

的成就,占有至尊的地位,我就是想在上海国际

广播音乐节上向世界展示中国在交响乐创作上

所达到的高水准,这样的节目既是“中国”的,又

具有“上海”的地域性。 然而谦逊的朱老当时并

不认同,说《神州采风》所展示的中国音乐的丰

富性,与古琴音乐的悠久和“博大精深”,这在世

界乐坛上不但“拿得出手”,而且完全可以一拼

的;但交响音乐是“舶来品”,人家是老师,我们

是学生。 但“学生”的“作业”也可以给老师看看

的呀。通过采访,朱老发现我在文艺理论上有一

定基础,在广播音乐编制上也有实践经验,终于

有点被说动了。 在我的坚持下,第二年

5

月份,

我得到了朱老为我准备的一份完整的音响素材

和文字资料(朱老总是那么认真)。我反复聆听、

日夜阅读,居然从一个交响乐的“白丁”转化为

对交响乐略知一二的人, 并从中萌现了编制这

辑参赛节目的构想: 以交响曲的形式来结构这

辑介绍交响乐作曲家及其作品的广播音乐节

目。交响曲一般有四个乐章,我也把整辑节目分

成四个板块;交响曲一般在三分之二处(黄金分

割点)形成“高潮”,我也在节目的三分之二处安

排一个解说的高潮;交响曲的行进不是“单线条

(单旋律)”的,而是呈“绳索状(多声部)”齐头并

进的, 我也在每个板块叠加式地介绍作曲家音

乐思维的“合一法(由实入虚、寓情于理、神形兼

备)”、美学思想的“合一法(‘自律论’与‘他律

论’、‘主体’与‘客体’、‘超前性’与‘可接受性’

相结合)”、创作技法的“合一法(‘传统’与‘现

代’、‘有调性’与‘无调性’、‘民族性’与‘国际

性’相结合)”和艺术追求(真、深、精、新)。

这辑节目的标题是 《攀登音乐之巅的心

路———介绍作曲家朱践耳与他的交响乐》,介绍

了践耳先生的六部交响曲(《第一》、《第二》、《第

四》、《第六》、《第七》和《第八》),三部管弦乐作

品(《黔岭素描·赛芦笙》、《纳西一奇·蜜蜂过江》

和唢呐协奏曲《天乐》),并以朱先生的《第三(西

藏)》交响曲片段作为节目的引子与尾声的背景

音乐,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脉及其

主峰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高峰)在西藏境内,

这与节目标题中的“音乐之巅”相暗合。

广播音乐专题 《攀登音乐之巅的心路———介

绍作曲家朱践耳与他的交响乐》 由上海电台新闻

频率主播田静、王涛(王永涛)和朱践耳先生播音,

高级录音师柯影影录音合成,获得了

1997

年第六

届“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的“银编钟奖”。

(二)

通过这三次比赛,我边学习摸索,边实践总

结,对编制广播音乐参赛节目有了一些心得,撰

写了 《从二金一银说起———试谈编制广播专题

音乐节目的精品意识》一文,发表在

1999

年第

四期《广播电视研究》杂志,同年

12

月江西省级

专业刊物《声屏世界》予以转载,并被收入中国

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年出版的 《广播音乐论

集》。 该文的论点是:编制广播音乐参赛节目要

“选题精心、构思精巧、结构精密、遴曲精当、语

言精美、制作精致、风格鲜明”。 就风格鲜明而

言,《神州采风》是大红大绿的民间年画,“古琴”

仿佛清雅的文人水墨山水画,而《攀登音乐之巅

的心路》好像俄罗斯森严的灰调子油画。

中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

80

年代,在我国河南省舞阳县贾湖

村一带, 出土了

18

支七到八个音孔的 “骨笛”

(由大型禽类肢骨制成), 有的已经能吹奏像河

北民歌 《小白菜》 那样的曲调了。 经碳同位素

14c

测定和树轮校正,这批骨笛距今为

7920

(正

150

)年。 由此可见,我国可考的音乐文化已

有约

8

千年的历史了。

那么就从这

8

千年前的骨笛开始, 说说我

中华的传统音乐吧!

1999

年第七届“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由

我执笔, 并邀请杨树华先生合作编制音乐专题

《龙吟》,代表上海电台参赛。

此前, 我其实并不熟悉我国的古代音乐历

史。 于是我一下子买了六部有关我国音乐历史

的书籍,通过浏览,进一步选中其中的四部(杨

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夏野《中国古代音乐

史简编》,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孙继

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精读。所谓“精

读”,是先“通读”,再“重点部分划线”,然后“把

划线部分抄录下来”。 这样,我对中国古代音乐

史有了一个“概貌”的了解。 但问题是怎样把这

包罗万象的“全豹”纳入到不足

60

分钟的节目

中去呢?特邀我国著名音乐学家、中国音乐史专

家、 上海音乐学院陈应时教授当我们节目的顾

问!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

广播音乐专题《龙吟》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一

串清脆的骨笛拉开序幕, 直到迎接公元第三个

千年的钟声响起,介绍了我国的伯牙、桓伊、唐

明皇李隆基、姜夔和刘天华

5

位音乐家,骨笛、

鼓、埙、琴、编钟、竹笛、笙、琵琶、二胡等

9

种乐

器,《流水》、《梅花三弄》、《霓裳羽衣曲》、《扬州

慢》、《十面埋伏》、《病中吟》、《且比亚特木卡姆

间奏曲》和《春江花月夜》等

8

首音乐作品。节目

风格取法北京的七彩琉璃九龙壁,即“总体讲气

势,局部求精美”,具有不可替代的强烈的民族

神韵与民族气派。

广播音乐专题《龙吟》由高宇(上海电台老

领导)节目创意,徐景新、赵晓生、周成龙作曲、

编配,宋怀强播音,柯影影录音合成,获得第七

届“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金编钟奖”。

这辑节目编播获奖后, 还有了个意外的副

产品。 在陈应时教授的指导下,我编制了《简明

中国古代音乐史广播讲座

12

讲》在音乐频率播

放,差点还被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呢。

2000

年春夏间,上海民族乐团一级作曲周

成龙先生赠我一款

CD

《大漠日出———周成龙新

世界音乐“敦煌”专辑》。 全辑依次由《大漠日

出》、《飞天》、《阳关烽燧》、《关山月》、《驼户哥》、

《走进敦煌》、《苦豆草》和《红柳谣》共

8

首曲目

组成。 其中有纯器乐的,也有器乐带声乐的。 全

辑音乐兼具中国和西亚一带的特色, 演奏也兼

用了中国民族乐器、 西洋管弦乐器和电子合成

器,因而音乐新颖,音响丰富,具有很强的可听

性。 于是我以这款

CD

中的音乐为素材,由我编

辑、朱震国播音、柯影影录音合成,编制成一辑

50

分钟的广播音乐专题,题目还是叫《大漠

日出》,副标题则是“周成龙‘敦煌’组曲创作札

记”。

CD

《大漠日出》原就附有周成龙写的一篇

创作札记, 表述了他的创作准则和这组作品的

采风经历和感受, 而每首作品前又有一段以第

一人称写的创作简介。 由于题材和音乐是现成

的,文字又很完备,可任我调度、增删或改动,所

以编制音乐专题我着重在构思、结构,尤其是在

制作设计上下功夫。

这辑音乐专题的总体构思是以作曲家采风

历程为线索,逐一展示其作品,最后对以敦煌为

重点的古丝路风貌有个大概的了解。 由此而来

的节目结构作了如下安排。

在“敦煌”组曲中,《大漠日出》一曲的音乐

最具西北雄浑开阔的意境, 所以我把这首作品

的器乐部分片段作为音乐专题的前奏, 把这首

作品的器乐尾声作为音乐专题的尾曲, 这样不

但紧扣题目,而且首尾呼应,在整体上有统一感

和完整性。 主体部分则大致以纯器乐的与带声

乐的交替进行, 同时又要考虑到作品色彩的变

换与行进路线的逻辑性。如要去敦煌,首先是进

入无际的大漠, 到敦煌后才能去莫高窟看到壁

画中的“飞天”,于是我把《走进敦煌》挪到《飞

天》前面。 又如,《驼户哥》一曲的播音词中有这

样一句:离开敦煌时……。 那么很自然,我就把

这首乐曲放在《飞天》之后。 为此我仔细查阅了

敦煌一带的地图和相关资料。

从制成的节目来看,《大漠日出》 通篇大致

能取得顺畅的一气呵成的效果,这除了构思、结

构较为合理外, 与周密细致的制作设计也是分

不开的。 (下期续完)

中中

国国

音音

乐乐

的的

魅魅

力力

———记上海电台在国际广播音乐节目比赛中的六次获奖

毕志光

Page 3: 贺贺贺贺陈陈陈陈老老老老师师师师《《《《八八十十回回望望》 …¸Š海音讯 2014年第3期.pdf · 感悟,心灵之净化,心灵之共振。 三者皆备,方为心乐。

·3·

2014

9

25

中外乐苑

柴可夫斯基国

际青少年音乐比赛

(俗称“小柴”比赛)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

型和最高级别的青少年(

17

岁以下)专业音乐

比赛,包括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三个项目。

1991

年由莫斯科 “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

明星协会”发起创办,这个协会的成员大多是

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获奖者。

创办者希望通过举办这一赛事, 发掘和

进一步培养世界各国具有音乐天赋的青少

年。 首届比赛于

1992

年在莫斯科举行,第二

届至第七届比赛先后在仙台、 圣彼得堡、厦

门、仓敷(日本)、水原(韩国)、蒙特勒—沃韦

(瑞士)举行。 在过去的

7

届比赛中,已有来自

32

个国家的

1000

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2500

多名选手提交了参赛申请。

(一)

本次第

8

届比赛于

2014

6

23

日至

7

3

日在莫斯科举行,由柴可夫斯基国际音

乐比赛明星协会、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

院、俄罗斯莫斯科格尼辛音乐学院、莫斯科大

学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面向全球

17

岁以

下的青年钢琴家、小提琴家及大提琴家开放,

每个组别分别允许不超过

80

人参加第一轮

比赛;第三轮的决赛、颁奖仪式和闭幕式音乐

会都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著名的大音乐厅 “金

色大厅”举行。

由于这一届比赛是自

1992

年之后首次

回归莫斯科举办, 因此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

历史意义。 本届大提琴比赛世界各国共有

51

名大提琴选手通过了审核和预选选拔取得第

一轮参赛资格,其中韩国

14

人,美国

12

人(

9

人来自茱莉亚音乐学院附中、

1

人来自加州的

Colburn

音乐学院),俄国

9

人(内有莫斯科音

乐学院附中

3

人)和中国

9

(

分别为北京

4

人、上海

5

)

,而其余国家的参赛选手则基本

上都是各为

1

人。 经过第一轮的角逐之后,

29

名选手晋级到第二轮,为韩国

10

(

我认出几

位两年前在瑞士的赛事中也曾入围第二轮的

韩国选手, 另一位与我班上附小六年级学生

李拉在克罗地亚的杨尼格洛比赛中并列第一

的同岁韩国女孩这次也得以入围

)

、俄国

6

人、

美国

5

人、中国

3

人(姚佳讯、陈佑丰、李拉)、

法国

2

人、德国

1

人、意大利

1

人、日本

1

人。

第二轮的比赛最为激烈, 只有

6

名选手进入

了决赛,为韩国

2

人、美国

2

人、中国

1

人、俄

罗斯

1

人。

整个第一、二轮比赛期间,由于我大部分

时间都呆在旅馆里为学生准备比赛, 所以除

了跟随在我学生后面比赛的几位选手之外我

基本上没有直接听到其他选手们的演奏。 从

进入决赛的另

5

名选手的履历来看, 除了俄

罗斯的那位选手外, 各个都有很强的比赛经

历和舞台经验: 其中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的

Gabriel Martins

刚在

2013

年的

David Popper

国际比赛中得过第一名; 来自加州著名

Col鄄

burn

音乐学院的

Nathan Le

也得过四个不同

比赛的第一名, 并有过与两个俄国交响乐团

和一个维也纳乐团的独奏演出经历; 来自韩

Woochan Jeong

也得过两个韩国国内比赛

的第一名, 另一名韩国选手

Pyo Hyunah

则在

韩国得过四个不同比赛的第一名。 当然,我的

学生李拉在过去三年中也在三个国际比赛中

拿过第一 , 而来自东道主俄国的

Natalia

Smirnova

应该说是相对较弱的一个选手。最终

的决赛结果为:李拉获得第一名,金奖,

Gabriel

Martins

Woochan Jeong

并列第二 ,

Nathan

Le

第三 ,

Pyo Hyunah

第四 ,

Natalia Smirnova

第五。 我班上附中高一学生陈佑丰亦入围半

决赛, 并因他对指定曲目柴可夫斯基夜曲的

出色表演而获得评委会颁发的 “最佳柴可夫

斯基乐曲演奏”特别奖。 这也是陈佑丰第二次

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类似的奖项, 第一次是

2011

年我带他在捷克参加第

21

Heran

提琴比赛时获得评委会颁发的“耶瑟夫·密斯

利沃切克

G

大调奏鸣曲最佳音乐诠释奖” (捷

克奏鸣曲、比赛指定曲目)。

(二)

当今每个有点规模的国际音乐比赛中几

乎都会遭遇到一些实力很强的韩国选手,这

次在莫斯科赛也不例外。 她们犹如一个强大

的“韩国军团”,但我觉得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韩

国大提琴选手

You jee in

, 她是我这次最想听

的一位韩国选手, 因为

4

年前我在大阪的国

际音乐比赛中听过她的现场演奏, 那真是让

我吃惊

!

当年她才

8

岁, 坐在一个小矮方凳

上,拉着一把

1/4

的小大提琴从容地演奏了博

科里尼降

B

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 其干净利

索、毫无负担的左手技术、精确的音准,漂亮的

发音,优雅活泼的音乐风格,恰到好处的舞台

表演, 给我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和极大的

震撼。 我当时甚至还想到过不知马友友

8

时 是 否 也 具 有 这 样 的 水 平 ? 之 后 又 在

YouTube

里见到她

9

左右拉的海顿

C

D

第一

乐章和帕格尼尼摩西主

题变奏曲, 而回想起来

李拉

8

岁时正在跟我学习哥特曼第四协奏曲

第一乐章准备考上音附小。

所以听说

You jee in

也来参赛,时隔四年

我当然特别希望再次听听她的演奏。 然而,让

我感到意外的是她不但人长大长高,使用上了

一把声音又大音色又美、价值不菲的标准尺寸

意大利老琴,其演奏风格也完全改变。 她的两

轮比赛我都听了,我比较喜欢她第一轮中演奏

的萨拉沙蒂流浪者之歌和第二轮中卡萨多的

黑魔之舞。 她似乎非常享受演奏这两首乐曲,

她的揉弦也演变成了小而快的那种类型,我相

信她演奏这两首曲子的风格和舞台情绪一定

会受到一般音乐爱好者的喜欢和追捧。 然而,

当她在第二轮中演奏巴赫和古典奏鸣曲时,我

发现她基本上还是在使用相同的揉弦,相同的

演奏风格,并没有因为乐曲时代的不同而在音

乐的演释风格上有所调整,这的确让我倍感意

外。而且不知何故她的音准和发音在两轮的比

赛中都时不时会显露出些许不准和粗糙;而我

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她在大阪那次演奏的音

准和声音有多干净。不知是否由于这些原因而

使得

9

位学院派的教授评委最终没有让她进

入决赛?

从与她母亲的交谈中得知也就是在大阪

比赛之后,她改换了老师。 但真正让我感到不

可思议的是她在这

4

年中怎么会有这么大的

改变,从一个单纯活泼技术干净、音乐处理非

常规范的演奏风格“华丽转型”为一种似乎更

适合做特色作品演奏家的角色转换?这可真是

印证了中国那句老话:“黄毛丫头十八变”。

It

is really a big surprise to me.

7

3

日晚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大音乐厅

“金色大厅”举行的闭幕式上,在新俄罗斯国立

交响乐团协奏下,李拉成功地演出了圣桑

a

调大提琴协奏曲,她的演奏博得了全场听众的

热烈掌声和喝彩!当晚同台参加演出的还有小

提琴和钢琴比赛的金奖获得者。这里我不得不

提到钢琴比赛的第一名获得者、 来自俄国

13

岁的

Aleksandr Malofeev

, 据说他目前在俄国

已经是很有名气的钢琴明星小演奏家了。当晚

他演奏了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并以无懈可击

的技巧,成熟老练的音乐表现获得了满场听众

的喝彩!这也是我近十多年来听到的最为激动

人心的一次由这个年龄段孩子所表演的钢琴

独奏!

在诸多艺术形式中, 音乐大概是最

无国界限制的一种。 西洋乐虽然起源于

欧洲, 近来却在越来越多华人音乐家灵

活的指尖下得到了更加完美的诠释。

今年

6

26

日,据意大利欧联通讯

社报道, 在以古典音乐王国著称的意大

利, 来自中国的青年华人指挥家丁凡崭

露头角。 在意大利,到处都是追逐音乐梦

想的各国学子们, 可是能够从学堂走向

真正艺术舞台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丁凡

以其精湛的技巧和诙谐的指挥征服了意

大利听众,引来了阵阵喝彩。

丁凡来自中国安徽芜湖,自幼酷爱音

乐,是意大利威尼斯国立音乐学院乐团指

挥系录取的首位华人学生。 他曾以全校第

一名的成绩毕业,成为了该院建立百年历

史中乐团指挥系首位华人毕业生。 从此,

丁凡登上了意大利的音乐舞台,成为了目

前活跃在意大利的唯一华人指挥。 他致力

于通过自己的创作和改编,让充满中国元

素的乐曲响彻意大利的舞台。

2012

年, 丁凡与意大利威尼斯乐团

合作成功举办了“意大利现代歌剧”音乐

会,并创作意大利语歌剧《新梁祝》和中国历史题材交

响组曲《大秦王》,将中国乐曲搬上了意大利舞台。

2013

年,丁凡再次与意大利威尼斯乐团合作,在威尼斯哥尔

多尼(

GOLDONI

)大剧院成功组织策划“

2013

意大利中

国新春音乐会”,并出任艺术总监及乐团指挥,演出获

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了专家和同业人士的一致好评。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欧洲舞

台上多学习,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作,把更多的中国音

乐搬上欧洲舞台。 ”

在美国, 也有一位同样执著于将中国元素谱入西

洋乐中的华裔音乐家,他叫王宗贤,曾获得美国知名艾

美奖最佳音乐大奖,也曾为好莱坞诸多大片配乐,还为

美国著名鬼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拍摄的纪录片、

卡通片等作曲,并且是国内知名电影人李安、成龙、唐

季礼“御用级”电影配乐制作大师。 他的音乐生涯履历

可谓“星光熠熠”。 虽然中国电影音乐起步于向美国等

西方国家学习, 但是王宗贤的配乐中始终富有中国音

乐元素。也正是这几丝宛若惊鸿一瞥的东方音色,让他

的配乐从清一色的好莱坞大片曲调中脱颖而出, 受到

了众多著名导演的青睐。 他曾说:“我希望年轻的导演

能够推陈出新, 把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元素融入我

们现在的电影音乐中,而不是盲目地追随好莱坞。 ”

音乐是无声的语言, 越来越多的华人音乐家将中

国的乐章带向海外, 听众们不需要翻译, 只需闭眼倾

听,便可以感受到来自中国的问候,实现异国文化最完

美的交流。

记第 8 届“小柴”比赛的大提琴赛事

曹 敏

威尔第的歌剧《奥赛罗》,是

他晚年突破求变的力作,无论是

唱片、

DVD

,还是现场演出,多有

所见。其实,在威尔第之前,他的

同胞、意大利美声歌剧的先驱者

罗西尼,就曾在

1816

(

那年威

尔第

3

岁)创作了同名歌剧《奥

赛罗》,然而,因为罗西尼以喜歌

剧闻名,作为正歌剧的《奥赛罗》

便被疏忽了, 多少年来少人问

津。 也许罗西尼早有预见,他在

晚年总结自己的创作时说道,他

的作品中能够传世的,除了《塞

尔维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

的第二幕,还有就是《奥赛罗》的

第三幕。 以罗西尼一生创作了

38

部歌剧和在意大利歌剧史上

的地位而言, 他的确是很谦虚

了。 即便如此谦虚,他也特意提到了

《奥赛罗》。 所以,作为一个歌剧迷,没

有欣赏过他的《奥赛罗》,总是一个缺

憾。最近,我购买到一批歌剧

DVD

,其

中惊喜发现了罗西尼的《奥赛罗》! 写

到这里,读者诸君可能以为我要谈观

赏此剧的感想和评论了———不,这将

是另外一篇文字。 因为我发现了一个

更大的惊喜 : 这款由

Decca

公司

2012

年录制、

2014

年出版的罗西尼

《奥赛罗》,是由中国指挥家汤沐海先

生指挥苏黎世歌剧院演出的! 当我看

到汤沐海在乐池里激情洋溢的英姿、

行云流水般的指挥,真是心花怒放!

惊喜接连,大约一星期后,我又

购买到另一款罗西尼的歌剧《奥里伯

爵》

DVD

, 一看居然也是汤沐海指挥

苏黎世歌剧院! 录制和出版的时间与

上款《奥赛罗》一样,也是由

Decca

品,而且这两部歌剧的女主角,都是

由大名鼎鼎的意大利女中音切契莉

亚·巴托丽饰演。 著名的歌剧院、著名

的女主角、著名的唱片公司,这些都

证明了汤沐海的实力和在世界乐坛

的知名度。 联想到今年

6

月,我去维

也纳国家歌剧院观赏歌剧,路过捷克

的布拉格, 在斯美塔那音乐厅门口,

看到大幅的汤沐海音乐会海报。 很可

惜我第二天就要离开布拉

格,错过了一次在国外欣赏

汤沐海指挥风采的机会。

其实,这些还只是汤沐

海艺术成就的“蜻蜓点水”。

大多数爱乐者,可能知道汤

沐海先生在国内的一些乐

团担任要职: 上海爱乐乐

团、浙江省交响乐团、河南

省交响乐团、 天津歌剧院

……然而,汤沐海是如何活

跃在主流的欧美乐坛,往往

被人们忽略了。他所取得的

艺术成就,在国内走出去的

指挥家中,不知是否还有第

二位。 凭他的资历和能力,

完全应该在国内乐坛发挥

更加重要的影响,他的实力

与他现在国内乐坛的地位是不相称

的。 这令我想到我们的邻国、韩国指

挥家郑明勋, 他的指挥艺术乐坛闻

名,除了他个人的天赋和造诣,也与

韩国政府和国民对他的重视和支持

是分不开的,反观我们,是否应该反

思? 出一位指挥大师是不容易的,尤

其是在亚洲,在中国!

即便如此,汤沐海依然“忍辱负

重”, 将自己的才能毫无保留地传授

给国内的乐团。 今年

7

月,我去上海

爱乐乐团参加他们新乐季的新闻发

布会, 我特意早到了一个半小时,去

排练厅看汤沐海是如何调教乐队的。

让我敬佩的是,曾经指挥过柏林爱乐

乐团等许多世界著名乐团和歌剧院

的汤沐海,对上海爱乐乐团的排练非

常投入和认真,甚至认真到了严厉的

程度。 他完全可以放松些,可以“玩

玩”,可以过过场。但他坚决

ON

!他大

声对乐手们说:我们的音乐要对观众

负责,如果拿不下来,宁肯换曲目。 排

练休息时,看到满头大汗、身心疲累

的汤沐海,想安慰几句,汤沐海却说,

必须这样,为了音乐,我可以倒在指

挥台上。

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为汤沐海鼓

掌吧!

8

12

日至

14

日,在

荷风馨香的日子里, 在上海

市作家协会的安排下, 文汇

出版社《出海口》诗文库、上海博达文学

社, 在位于淀山湖畔的上海作协青浦文

学营, 举行了上海诗人、 作家作品研讨

会。这次活动得到市作协的大力支持,作

协组织人事部肖日文全程参与。 研讨会

学术氛围浓厚,作家们畅所欲言,场面热

烈而真城。

研讨会由文汇出版社《出海口》诗文

库主编、上海博达文学社社长、著名“钢

铁诗人” 刘希涛主持。 与会者围绕张文

贤、张春新、张海宁等人的作品,进行了

深入的讨论。上海博达学院院长、博达文

学社顾问、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

文贤的科普新著《神奇的物联网》,成为

研讨会上的亮点。相对互联网,物联网是

更高层次的升级换代,对于国家经济、民

生、文化乃至文学的发展有着

战略上的意义,这引起了作家

们的好奇,也开阔了大家的视

野。在新的时代科普文章如何

写得更“活”,尤其是载体和受

众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神奇的物联网》 给作家们以

全新的启示。

“局长诗人”张春新

50

如一日追逐文学的精神激励

着大家,他在铁路生涯里以列

车飞驰的精神读诗写诗,他的

诗歌充满了对工作、对生活的

热爱。素有“大墙作家”之称的

石志坚,是歌曲《监狱人民警

察之歌》和《司法行政之歌》的

词作者, 也是位纪实文学作

家。他热情赞扬了张春新对诗

歌的执著和热情,同时指出他

诗歌中的不足,需要在字句的

锤炼上进一步下功夫,需要展

开想象的翅膀让自己的诗歌

更灵动。上海音乐文字学会副

会长黄玉燕女士灵感乍现,她

给《春新诗抄》诗集改名为《钢

轨上的琴弦》。 黄玉燕还朗诵

了她自己创作的诗歌《国色天

香》和《纳西女人》,声情并茂,惊动四座,

博得一片喝彩。 诗人刘希涛现场给她的

《国色天香》开了“专家门诊”,让大家感

叹大家的风范和诗情, 凝练诙谐的语言

背后透着生命的智慧。

《上海歌词》执行主编张海宁带来了

他的诗集 《诗的毒草和一只什么鸟》,张

海宁是国内知名的词家,他的歌词《爱情

鸟》、《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和《蓝蓝的

夜蓝蓝的梦》,经由著名歌手林依轮和毛

宁等人的演唱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上海

大学教授任丽青女士结合张海宁的作品

谈到了诗歌的写作, 除了热情和天赋之

外,还需要有一种艺术上的自觉追求,虽

不一定要下“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的功夫, 但对语言的锤炼每一位诗人都

是必修课。张海宁在谈到自己

的创作经验时说:诗歌写作就

是一种情感的抒发, 是发现,

是积累,是酝酿后的升华,博得了与会者

一致赞扬。 研讨会犹如文学大海里的一

朵朵浪花,激情四溢。 与会者一致认为:

对文学,唯有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才能百

尺竿头更进一尺。

研讨会会风严谨, 每个场次都在三

个小时以上。 每一个讨论场次均有主题

发言,层层深入。与会者怀揣着提升文学

品位的意愿,发言热烈,紧扣议题,收获

匪浅。研讨会还创新探讨形式,在研讨会

总结时,增加了“即兴题诗”内容。与此同

时,大家还探讨了其他一些作家的作品。

研讨会期间, 并先后举行了两次自娱自

乐节目,既有歌曲、戏曲、又有朗诵、小

品,台上表演,台下互动,活跃了整座文

学营。 (古心静典)

尽管暴雨,

7

15

日下午的上海图书馆音

乐欣赏演出厅仍座无虚席。上图艺术沙龙·百姓

之歌联谊会音乐会在三位男高音歌手尽情放歌

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中,揭开了首场音乐欣

赏音乐会的序幕。

百姓之歌联谊会每月的第三个星期二总

在康平路

100

弄一位贺先生的家中排练。 贺先

生是位对老年钢琴和歌唱活动十分执着支持的

热心人。 他除了忙碌于汾阳路的百姓钢琴舞台

之外,每月还总会在家里桌上摆满水果点心,邀

约爱唱歌的朋友和崇尚钢琴伴奏的朋友, 齐聚

一堂。一个人做一天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几年如

一日。 贺先生就是这么一个几年如一日于老年

群众音乐活动,并乐在其中的人。

最近百姓之歌联谊会在上图负责艺术沙龙

的琳琳主任的支持下, 达成每月有两个星期二

在上图三楼音乐欣赏室举行老年人歌唱活动。

琳琳主任说:上图艺术沙龙是推广读书,提

倡高雅情操的重要手段之一。 上图艺术沙龙创

始于

2004

年。 十年来,上图艺术沙龙作为一个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在普及高雅艺术、丰富市民

文化生活, 充分发挥公益服务的最大效益方面

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上图音乐欣赏室有近百个座位,正是为室

内乐演出专业设计的,有极好的真实音响效果;

前台置放着音质上佳的黑色三角钢琴, 上图常

为此钢琴调音;每次活动还派工作人员值班,并

提供瓶装矿泉水,从不收费。

在不长时间内,百姓之歌联谊会已成功地

在上图欣赏室举行了三场演出, 受到前来观赏

的听众们的欢迎。

百姓之歌联谊会吸引了许多老年朋友报名加

入。 由于

7

15

日演出报名参演的人数众多,只

好规定每人仅可献演一首歌曲。 在音乐会中有二

人重唱、三人重唱、男声小组唱、女声小组唱;演唱

的曲目有民歌,其中包括意大利古典美声歌曲。 献

唱者除百姓之歌联谊会的成员外, 尚有来自老年

大学专门从事意大利歌曲演唱班的人员, 也有打

浦桥近年来成立的王逑艺术团的团员。 音乐会很

能体现百姓之歌联谊会的宗旨:“只要你能献上一

首动听的歌,你都有可能参加演出,舞台上呈现出

百花争艳,丰富多彩的局面。 ”众人拾柴火焰高,百

姓之歌联谊会,近两月来的演出颇具盛况,已成为

上图音乐推广活动的重要内容。

我们盼望着上图艺术沙龙·百姓之歌联谊会成

为上海业余音乐舞台上一朵盛开的娇艳的花朵。

也为上图为老有所乐的老年朋友提供演

出舞台大声喝彩!

在荷风馨香的日子里

老有所乐的舞台

徐海安

·6·

2014

9

25

交流平台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发布了问

135

年以来首个“团厅一体”年度

音乐季节目, 其中 “上海四重奏”演

奏的全套十六首 《贝多芬弦乐四重

奏》颇引人注目。 闻此信息后即赶去

购票, 跨年度的六场音乐会套票居

然售罄在即,所幸总算买到了票。

回想自己听贝多芬的兴趣, 似乎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路在变。 最早听他

的交响乐和钢琴协奏曲, 后又觉得有

乐队参与的钢琴音乐不纯粹, 遂被他

32

首钢琴奏鸣曲吸引。 前些年又突然

迷上了贝多芬弦乐四重奏, 尤其是他

晚年的五首四重奏, 找来能找到的各

种版本,翻来覆去地听。

弦乐四重奏是晚年贝多芬最喜

爱,也是藉以吐诉其复杂情感的唯一

形式。贝多芬早期四重奏,尽管有着模

仿海顿、莫扎特痕迹,却又有别于海顿

的明净流畅与莫扎特那种愉悦的咏唱

风格, 时时透出贝多芬特有的矍铄和

奕奕风采;即至中期几首,已明显形成了自己

的音乐语感。 自

1823

年写完《第九交响曲》至

1827

年逝世前几个月里,贝多芬写下一生中的

最后五首弦乐四重奏。 这些晚年作品,是一个

疲劳生命对人世的最后馈赠,它以长天秋水般

的阔大气象,俯仰天地,超越了前辈乃至他本

人的交响曲,站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巅峰。

如果说贝多芬早期作品还有着某种“愤

青”式的呐喊,那晚年的贝多芬已不再是当

年的那个自我, 他就像一件火气褪尽的古

瓷,透过岁月婆娑的包浆,袒露出本来胎色,

其作品也升华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宗

教皈依感和大悲无怨的淡定。 美国学者萨义

德在《晚期风格》中写道:晚年的贝多芬身处

“一种被痛苦地孤立的自我”之中。 据说,他

常常是边写边哭完成这最后几首作品的。 这

五首作品深刻感人, 充满了对生命起落、痛

苦欢乐的感知,每听这几首四重奏,心总会

湿润。

12

号四重奏里,贝多芬的抗争情绪溶

冰般化解了,取代它的是那些充满柔情的乐

句,柔板乐章美妙的变奏,小提琴纤微颤音

与大提琴沉吟的对话,道不尽洞察世态的寂

寞心境。 这种“如歌的”演奏方式,影响着后

人的创作, 如布鲁克纳交响曲中的柔板,便

深受贝多芬四重奏的影响。

13

号四重奏的五

个乐章变化性极强,时而静如处子,时而于

静穆中爆发出力量;

15

号四重奏圣歌般的第

三乐章更为感人,这个题为“病愈者感激上

帝”的行板,充满宗教的虔诚和感恩气息,令

人想起《田园交响曲》的末乐章。

最喜欢的是

14

号四重奏

Op.131

,有人将

这首四重奏的七个乐章和六种调

性, 解读成一个伟人七情六欲的吐

露。 写此曲时,贝多芬已失聪多年,

他完全是凭借游走在钢琴上的手指

和想象, 来完成那些复杂的旋律和

乐句。 充满哲学冥思的第一乐章甜

美凄凉,瓦格纳称之为“一种有抑制

的痛哭”,平静里蕴藏着深深的绝望

和悲伤, 仿佛一个迟暮老者舔着伤

口的独白。漫长而美丽的慢板乐章,

以牧歌般亲切的主题, 引出六段表

情各异的变奏,它们澄澈透明,如泪

洗过的良心,言之有物,生动感人。

据说贝多芬喜欢阅读康德 《天体的

理论》中某些论述,每每仰望星空,

则乐思泉涌, 一些慢乐章旋律便悠

然浮上心头。 最后乐章大提琴的咆

哮, 又让我们重见熟悉了的贝多芬

式的鲁莽和怒气, 那种咄咄逼人的

锋芒和斗志, 带着海明威 《老人与

海》中“人可以失败,却永远不能被

打倒”的悲壮。

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因其深刻内

涵和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历来被国际弦乐四

重奏比赛列为决赛曲目。 其精彩纷呈的各种

演奏版本,更成为乐迷竞相收藏的珍品。 尤

其是意大利四重奏的演奏,被誉为“四重奏

中的柏林爱乐”而深受追捧。 “上海四重奏”

创立于

1983

年,在国际上颇引人注目,乃国

内最优秀的四重奏组,他们改写了中国几乎

无人尝试演奏全套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历

史, 早在

2009

年就完成了全套

7CD

贝多芬

弦乐四重奏的录音。 去年曾听他们演奏的巴

托克六首弦乐四重奏, 那种凌厉的锋芒、鲜

活的色彩以及老到的台风和技巧, 令人赞

叹。

听贝多芬四重奏,似乎关乎年龄,就像

我们阅读某些书一样,初读一知半解,许多

东西尚不明白。 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的累

积,你会不断发现新的东西,体味到思索的

无穷乐趣。 有人说贝多芬锋芒毕露,火气冲

天,不合群。 我以为,不是贝多芬太难相处,

而是在一个大声嚷嚷着“自我个性”的社会

里,太多人正因为缺乏个性而变得太善于与

人相处。 我们身处一个“一次性”用品泛滥的

年代,社会对人也用着没坏就扔的“一次性”

手法。 一路磕磕碰碰走来,今天的中年人心

理上都暗藏着一份或将被丢弃的恐惶。 那

么,去听贝多芬的四重奏吧,那正是为你而

写的音乐,是一剂敷涂人心的油膏。 就像罗

曼·罗兰所说:无论何时何日,只要那是你望

见贝多芬的日子,你就绝不会死得很惨。

1927

年, 黎锦晖

创作了《毛毛雨》,于是

开启了华语流行乐坛

的历史。 如今,上海老

歌已经成为了一段关于老上海的集体记忆,再也抹

不去。 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写上海老歌,唱上海老

歌,制作上海老歌的,却有不少并非是土生土长的

上海本地人。 他们从外埠迁居上海,在吴侬软语的

语境中,却采用普通话,结合中国各地民谣与欧美

流行音乐特征,开创了那个时代。 这无疑是又一个

海派文化的成功案例。 我一直以为,海派文化是一

种混搭文化,大部分元素不一定是首创,关键是搭

配,看谁搭得好,搭得妙,搭出特色。

2000

年到

2008

年,我整理了中国唱片厂上

海公司库房中的近万张上海老歌的铜质母版唱片,

然后精选了

400

首,并配上了歌词、介绍文字等计

四十余万字,出版了《上海老歌

1931-1949

》。 当时

就有些许感慨,这些尘封已久的宝贝终于在我的手

上“出土”,也算对得起那些前辈,但是这些老歌还

有多强的生命力?

天随人愿,上海老歌复兴的潮流终又兴起,有意

思的是许多新上海人成为了积极的推动者与参与

者,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再现的一种巧合。杨学进就是

其中重要一员。杨学进出生于云南,一位少数民族的

百灵鸟,豆蔻年华,进入了上海音乐学院。 她深知求

学的不易,因而总是加倍努力。 在学生时代,就已经

小有名气, 颇让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仰视。 毕业之

后, 更是大展宏图,

1990

年起数次登上央视春晚的

舞台,很快便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歌唱家。

2012

年初秋,杨学进拿着几首新灌录的小样

来找我,开门见山地说:我思考了很久,也纠结了

很久,我决定要唱上海老歌,希望你多提意见! 我

能够理解她有过的纠结, 一位已经颇有成就的民

族声乐歌唱家,要改换歌路,探索另一类歌曲,这种

挑战无疑有着很大的风险性。然而作为一名老歌的

研究者,一种心动也油然而生。 这是一位当代音乐

家向老上海前辈音乐人的致敬,更是海派文化精神

的一种延续。 让老歌不变成化石,而是在传唱中继

续流行下去,创出新意,我

想,这更有意义。 于是,我

们开始了一连串的合作。

杨学进是好学的。 无

论是对前辈郑德仁、屠巴海先生,还是像孙红和我

这样的同辈,乃至出道晚她许多的彭程、汤迎,她

都认真地聆听每一条意见,然后回家逐一琢磨。今

4

月在台北,因为我与指挥瞿春泉先生相熟,所

以她希望合乐排练我在场, 可以更好地与乐队指

挥沟通,保证最佳效果。 结果排练过程中,对于配

器,确实有不少更改。最终我受到了台北市立国乐

团的“表扬”,说大陆来的策划人全程跟排练,还帮

着改谱子,真敬业。殊不知,这都是杨学进要求的结

果。

杨学进做事是高效的。 别看她一副甜美的长

相,可做起事情来真是风风火火,执行力极强。唱片

一张接一张,演出一场接一场,而且每场演出,她都

要“搞搞新意思”,舞台的设计,大屏幕的配合,内容

的制作,几乎场场都有创新。 从一开始的上海老歌

拼盘式演出,唱到老上海电影歌曲,再到上海老歌

进校园,现在又在策划着海外巡演,那种连轴转的

劲头,有时让我都自愧不如。

这本《爱侬上海———上海老歌精选》的出版亦

是如此。 记得一次聊天时提起,如果带着学生唱老

歌,这才是传承,然而现在连教材都没有,让学生学

唱确实很难。真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杨学进便动

手编辑这册歌本。 她邀请杨霖希配制了钢琴伴奏,

这就为上课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帮助理解,她又

请杨赛博士撰写歌曲说明。于是一本可以作为教材

的上海老歌歌谱集便这样问世了。它的重要性远不

是重新编纂

35

首老歌所可以涵盖的, 它是把上海

老歌作为声乐教学学科内容迈出的重要一步。

我不敢断言,承载着海派文化重要内涵的上海

老歌,是否终有一天真的能够“登堂入室”地进入音

乐学院的学科列表中, 但杨学进所做的这一尝试,

无疑是开拓性的。

爱上海,爱老歌。 我希望读者和我一样,手捧

《爱侬上海》时,心中有着一份欣喜。

最佳的乐评人是自己的耳朵

我是一个西方古典音乐迷。但不是专家。我有一个

好朋友,曾是香港一大报的总编———沈鉴治先生,他不

但是个乐迷, 而且是古典音乐评论家, 每次我向他请

教,对我总有很大的启发。 他曾说:

“听音乐其实是很主观的,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孩

童时、少年时、青年中年时和老年时,个人的爱好也会

变的,但一个好听的音乐,百听不厌、永久不衰,它们就

是好音乐。 ”

他这些话令我想到有些学院派的现代主义派、抽

象派音乐家,他们中有些人故作高深,谱写出来的东西

缺乏和谐,也让人听了不知所以然,有的甚至让我感到

刺耳。 我认为,任何音乐都离不开节奏及和声,旋律更

是音乐的灵魂。 曲调动人, 令听者听时觉得是一种享

受,一种愉快,而不是折磨。

笔者觉得,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人可以分几种。普

遍的一种是边听音乐边看书或边做别的事。 另一种人

是一心一意地投入,心无杂念地听。还有一种人已经完

全进入音乐的圣地,他们不止欣赏,还去追寻音乐方面

的知识:例如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乐

曲的形式、主题和结构如何,甚至去了解演奏者的风格

及查找他们的历史资料。我还见过这样的听众,他们去

听音乐会,把总谱都带上。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极高

尚的享受。 我听西方音乐是有选择的,特别喜欢听的,

就多花点心思。 但也是一般欣赏而已。

我喜欢听协奏曲

西方的古典音乐里我最喜爱听的是钢琴协奏曲和

小提琴协奏曲,原因是我玩过这两种乐器,情有独钟。

例如,舒曼和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两首钢

琴协奏曲,“钢琴诗人”萧邦的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钢

琴协奏曲就更多了,我都很喜欢。 至于小提琴协奏曲,

我以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为最爱,还有门德尔松和勃拉

姆斯的。 这四位大师的小提琴协奏曲,我百听不腻。 不

过话又说回来了,我最入迷的是:贝多芬的《第五钢琴

协奏曲》(又名“皇帝”协奏曲)和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

琴协奏曲》。

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也就是所谓的“皇

帝”协奏曲,我在国内少年时就听过,也很入迷。但自从

住在德国以后,我就觉得比在国内时听它,更有滋味,

有点身临其境的感觉。记得我刚刚到西方不久时,住在

汉堡亚洲研究所对面的

ADINA

小旅舍里,那里的会客

室有一架落地电唱机和一些唱片, 里面就有

贝多芬的全套唱片和柴可夫斯基的 《第一钢

琴协奏曲》(简称“柴一”)。 我当时既无朋,又

无友,不懂德文,更无书可读,音乐是我唯一

的精神食粮。每每听后,那些协奏曲好像使我

在困难和孤独寂寞的生活中, 增添了一股动

力。

据考证,“皇帝” 这一标题并不是贝多芬

自己命名的,是被当时的听众把它被捧为“协

奏曲之王”,由此得名。 贝多芬开始创作这首

“皇帝”协奏曲时是

1808

年,那时他才

39

岁,正当创作

的黄金时代。 当时,正逢欧洲发生极其混乱的奥、波、

法、英大混战,

1809

年拿破仑亲自率军攻占了维也纳。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是我的最爱

当时的贝多芬,他在音乐上充满了雄心壮志,恶恨

战争。 “皇帝”第一乐章里的慷慨激昂,反映出他的激

愤。可佐证我来到德国想干出一番事业的心情。第二乐

章他又恋上了他的学生、 年仅

18

岁的特雷莎·马尔法

蒂姑娘。 音乐款款柔情,使我着迷。 记得我来到德国第

二年,就爱上了我现在的妻子海佩春,当时她才

20

岁,

我一直克制自己。而这音乐往往把我带入幻想之中。它

的终尾乐章也就是第三乐

章,旋律即由管弦乐进入,

对这一主题予以反复。 钢

琴继而导出曲折的新主

题, 交响乐和独奏曲交相

辉映, 充分体现出贝多芬

超人的写作技巧。 乐章结

尾时速度再度转快, 作最

后冲刺的主奏钢琴猛然跃

起, 最后由管弦乐部分强

而有力地结束全曲, 确实

具有如皇帝般的气魄。 它

的富丽流畅, 好像给我展

望了我的将来。

整部作品的结构非常

完整, 变化无穷的旋律蕴

含着壮阔的气概, 使之成

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名曲。

当时的德意志 《大众音乐

报》 曾这样评价道:“毫无

疑问, 这是所有已经创作

出来的协奏曲中最富创造

力、 最富想象力和最引人

注目的作品, 同时也是在

技巧上最为艰深的一部。”

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完

全让我着迷

如果说贝多芬的 《命

运》 的开篇是扣住笔者心

弦的乐章, 那么柴可夫斯

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

开篇, 几十次琴键的重击,“是将人们的心灵带入缥缈

太空的强音”。 这些快速的节奏,让人整个心都飞了起

来。它一下把我摄住,每次听都好像将我的心灵带入未

来的境界,有种飘飘然的感觉。我之所以百听不厌是因

为乐曲中的旋律,有庄严,有欢快,有不安,有精神饱

满,有奔放激情,也有优雅和沉静。

我还是喜欢老一代人的演奏

听古典的钢琴乐曲, 为了使我聚精会神, 笔者往

往会把眼睛闭起来, 用耳朵、 用感觉来静听, 去设法

体会作者写这首曲子的内心世界。 柴可夫斯基的 《第

一钢琴协奏曲》 和贝多芬的 《第五钢琴协奏曲》 我这

一生不知通过独奏音乐会、 唱片、 收音机听过多少遍,

越来越感觉到它的份量。 这几年, 聆赏了中外年轻一

辈钢琴家的独奏会, 再回来听老唱片, 虽然各有千秋,

比较起来, 我总觉得, 还是 “姜是老的辣”。 老一代人

的演奏更有滋味。 有的年轻演奏家在弹柴可夫斯基的

“第一” 时, 过多地炫耀自己的技术, 该火爆、 弹

fff

(fortissimo)

的时候, 好像是在砸钢琴,在弹轻弱音

ppp

piannissimo

)时,又有点过度,缺乏内涵和深度。 这也是

一些年轻演奏者的性格使然,我相信作曲家写他们的作

品时,必有另一种感受。

前不久, 一位大师

从指挥席上消失,

哀思的愁云还没有

从爱乐者眼前飘散;

洛林·马泽尔的噩

耗又不幸流传,

怎不令人心头再次

受到伤痛的灼炙。

当年, 世界乐坛走

来一个翘楚神童,

在音乐的旋律中化

作大师风范,

八十多年赢得了无

数掌声和盛赞,

在世界,在中国,在

上海乐迷的心中。

你不仅是令人尊崇

的音乐指挥大师,

又是一名使者 ,播

洒和平、宽容和友谊,

远渡重样, 勇赴不

同价值观的土地,

(注

1

奏响《阿里郎》、《命

运》和美国星条旗。

(注

2

踏着祥云, 追上先

去的大师,告诉他们:

音乐长留人间 ,连

同非凡才华的清芬。

(注

1

率团到朝鲜平壤演出。

(注

2

美国音乐作品 《星条旗

永不落》。

简约是歌词的一个重要特点。

歌词的篇幅一般都很短小,长的二

三十句,短的八句,更短的仅为四句。 要

在如此少的字句中, 把词意表达清楚,

把感情抒发到位,概括、形象地塑造出

或可信可亲,或可憎可恨的形象,实非

易事,这就需要我们的词作者学会一种

本领:简约。

我们先读读电影《雷锋》中的插曲

《唱支山歌给党听》(蕉萍作词):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

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

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

淋。 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

敌人。

短短八句,言简意赅地唱出了雷锋

同志对党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 特别

是后面四句写受旧社会的苦“鞭子抽我

身”,而母亲呢“只会泪淋淋”,多么痛苦

又无奈啊! 写党的英明伟大时,仅用一

句“夺过鞭子揍敌人”就通俗具体又充

分地表达了。 这些思想内容,如果放在

小说或散文中,恐怕千言万语也倾吐不

尽呢! ———可见简约的灵验!

歌词要求简约,不是简单,不是大

概,更非一笔带过,马虎了事。 相反,要

凝练,集中,形象,生动,无拖泥带水和

笼统含糊之弊端。 让读者看了一目了

然,怦然心动,知晓词作者的意图,领会

词作者的深情。 同时,因为简约,亦给曲

作者预留了广袤丰富的想象余地,让他

(她)恣意地天马行空,谱写出动人心魄

的曲调来。 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就把

这首歌词处理成颇有山歌风味,又有思

想情节的歌曲,深切地表露了雷锋热爱

共产党的真情实感。 后经有着同样经历

的西藏农奴出身的歌唱家才旦卓玛的

再度演绎, 很快流传全国, 历久不衰!

———可见简约的不凡!

歌词要求简约, 好比人体追求苗

条,不管男人女人,都厌恶臃肿,该凸的

凸,该收的收,结结实实,健健康康,才

算真美貌。 可惜,我们有些词作者却偏

听偏信反其道而行之,玩弄词藻,追逐

繁杂,堆砌意象,明明一句二句可以写

明白,非要写三句四句一大段,搞“违章

搭建”,唯恐人家不懂似的,弄得作曲家

也说吃不消。 说穿了,是他(她)抓不住

事物(感情)的灵魂之点! 没有智力一针

见血地凸显出词眼来!

歌词要求简约,还有一个重要的使

命是唯如此才能做到易记易唱易传啊!

怀念洛林·马泽尔

(十四行诗)

萧 牧

一种延续 一份欣喜

王 勇

漫谈西方古典音乐的感受

关愚谦

歌词务须苗条:简约

王成荣

Page 4: 贺贺贺贺陈陈陈陈老老老老师师师师《《《《八八十十回回望望》 …¸Š海音讯 2014年第3期.pdf · 感悟,心灵之净化,心灵之共振。 三者皆备,方为心乐。

永永

远远

的的

红红

花花

︱︱

︱︱

︱︱

致致

闵闵

惠惠

芬芬

·4·

2014

9

25

乐海人生

(续上期)“上海之春”结束,我俩又进入

了合练十余首二胡独奏之中。 因为

7

随全团赴山东、天津、北京巡回演出后,

我俩要在北京举办七场“二胡独奏讲座

音乐会“。 这样的工作量,对于一位健

康的人来讲也是蛮累的,更何况你是一

位身患重病之人! 然而你深知二胡艺术

不能脱离土生土长的环境,成为深锁艺

术殿堂里的摆设。

1982

年秋冬,由李妲

娜策划组织的“二胡独奏讲座音乐会”,

要去首都六所高校和一家企业连办七

场,由陈朝儒先生主讲,我俩演奏。 这种

讲座独奏会一直延续到

2012

年秋冬。

而你和王珑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二

胡独奏讲座音乐会”, 则前后跨度达

30

年之久。

在北京举办讲座音乐会进行到中

途时,你右股沟突出了一个包,你让我

摸了一下,感到硬硬的。 同时你又体温

升高,我俩都是医盲,以为你是累了,所

以发炎了。 于是你每天上下午打青霉

素,过了几天也未好转。 这时我家中有

急事,不得不离开你赶回上海。 此事我

直到现在还觉得很揪心,“你不想因我

离开而取消演出,有负那些翘首以待的

学子。 你只得拖着病体再找人合伴奏,

这可近十首独奏曲的工作量啊! 你很

累,但你硬是顶了下来。一回到上海,你便住进了医院,连

续进行了第二和第三次手术。此后的几年中,你的病情反

反复复,医院进进出出,手术、化疗不断。唯一不变的是你

对二胡艺术的追求从没停止过。

1987

年你奇迹般地从死

亡线上挣扎回来。你凭着“我们不干谁来干”的信念,重又

拿起二胡,会同我,特邀上音理论系教授钱苑主讲,到上

海各高校去开“二胡独奏讲座音乐会”。 有一次去上海财

经学院(现为财经大学)开讲座音乐会时,我们与当时极

其盛行的流行音乐短兵相接了。 与我俩演出教室仅一墙

之隔的礼堂里,正在举行迪斯科舞会,喇叭箱的高强度音

量伴着低音的澎澎声, 震得我们所在的大教室地板也在

颤抖,当你神定气足地一开始演奏,我也随你进入了专注

兴奋的演奏状态。 二胡长吟,扬琴和鸣。 不知何时我们演

出的大教室里来听的学生源源不断地多了起来, 直到教

室里连站的地方也没有。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聚精会

神地听着你的演奏,这就是你老闵操琴而产生的魅力。你

就像块磁铁, 把那些在隔壁听流行音乐的学子们吸引到

你的台下来。你要占领民族音乐在学子心中的阵地,要让

他们知晓二胡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中华民族文化。

老闵啊,这样不懈的努力,你坚持了

30

年!多么令我难忘

30

载的日日夜夜!据上海民族乐团统计,仅在

1995

1997

年三年间,全团举行的普及音乐会

211

场,其中

就有你办的“二胡独奏讲座音乐会”

91

场,而我俩利用业

余时间开的“二胡独奏讲座音乐会”还没包括在内。 你在

大中小学生、农民军人、工矿企业人员等的心中播下了了

解和喜爱二胡艺术的种子, 也创造了普及民族音乐的绝

佳组合:一把二胡、一台扬琴即可走遍天下!

1992

年底,安徽淮北贫困地区的利辛县邀我们去开

“二胡独奏讲座音乐会”。 那里的农民平生第一次听到有

个叫“音乐会”的演出,纷纷前来看“戏”。当你把劳动部长

楚光请上台,和你一起演奏《北京有个金太阳》和《黄梅小

调———打猪草》(这是钱苑教授特地连夜改编的)时,音乐

会掀起了高潮,农民们群情激奋,他们完全听懂了你用二

胡奏出的美好音乐,掌声和笑声不断,你深深感到二胡艺

术在乡村的“草根”中找到了知音!

利辛县的气温很低,我们住的是没有暖气的招待所,薄

薄的砖墙挡不住呼啸的西北风。你知道我特怕冷,就把你的

大衣压在我的棉被上, 顿时我仿佛感到你一颗总是想着别

人、关心别人的火热的心!次日,突降大雪,当地领导考虑到

你的身体,想取消到水利工地的慰问演出,但他们终究拗不

过你去演的决心,只好带我们上了水库堤坝,在我们眼前的

是毫无阻挡的一片平原,我们站在堤坝上,寒风夹着雪花向

我们扑来,我们几乎站不稳,脸和手像刀割似的疼。 你拼命

地搓手跺脚,钱教授冻得牙齿打颤,以至讲解的声音也阵阵

发抖。 见此情景,民工们纷纷站到我们背后,用他们的身体

为我们挡住呼啸的风雪。 看着民工们的举动, 我们深受感

动,更以高昂的热情全力以赴地为他们演奏。

老闵啊! 在为你弹扬琴伴奏的

30

余年里,我深知你

宁可累死,也不愿闲死的性格。 即使病重躺在床上,你满

脑想的还是二胡,想的还是你是为舞台而生、为二胡而活

的普通演奏者。 你感恩于时代,深明社会给予你的职责,

你没辜负党和人民赋予你的使命, 你为宣传和繁荣民族

音乐没有虚度年华!虽然这次病魔突然向你袭来,你中断

了民族音乐发展的思考,使你放下了你心爱的二胡。可是

你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管在人生中,还是

在舞台上,你都是我心中永不凋零的红花,我是永远陪伴

你的绿叶! (全文完)

每逢新年

前后我总能收

到一些贺卡,但

最早收到的肯

定是周碧珍先

生寄来的,几乎

年年如此,直至

2013

年嘎然而

止。 贺卡很精

致:正面是周先

生与老伴———

同济大学终身

教授、博导何国

森先生二人和

蔼可亲而略带

微笑的合影,反

面则是两位老人亲笔签名的新年贺词,而且每年

的格式都是一样的。

每每收到周先生的贺卡, 我就恍然大悟:一

年又过去了! 带着周先生美好的祝福我又跨入了

新的一年! 年初我也总是带着女儿去周先生府上

拜年。

周碧珍,一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上海

乐坛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2013

12

月溘然匆

匆驾鹤西去, 因那里有早她半年而去的老伴,在

天堂等着她……

早在中学时我就在收音机中经常听到周先

生以优美舒展、委婉流畅的嗓音独唱的印尼歌曲

《梭罗河》,遂成为我最喜欢的歌唱家之一。

第一次 听到周先生现场演唱是在上世纪六

十年代。 那是在当时虹口区解放剧场的周日上

午,上海合唱团在那里举行 “星期音乐会”,我与

上音指挥系合唱指挥专业的两位同学和声乐系

的一位同学,相约在专供演员进出的剧场边门进

去,我有同学用这种不买票听上海合唱团音乐会

一直持续到

1965

年底《长征组歌》的演出。 合唱

团有上音声乐系毕业的女中音歌唱家裘利惠及

男高音歌唱家水光、邓尔惕等一些校友、好友,他

们对我们这些没有经济收入的上音学生十分理

解和同情,对我们无票进场,不仅“眼开眼闭”,还

主动带我们到后台较为隐蔽的地方,让我们安稳

地或在侧幕或在一楼半的灯光间观听演出,有时

甚至还悄悄地向我们“透露”:今天没有满座,第

几排好像有空位,并指点我们走从后台到前台听

众席的“秘密通道”……

至今我还十分感激这些校友、 好友对我们

年轻学子的关心与帮助。 (当时音乐会票价最高

0.30

元,最低

0.15

元,而我们学生的伙食费每月

6

元左右)附带介绍一下:近期我的几位从德

国学成归来的学生告诉我,在德国的音乐会(包

括歌剧)最高票价每张

80

欧元,最低票价

25

元,音乐学院学生凭学生证只要

5

欧元。 另外,音

乐学院学生只要到养老院进行一次不低于

30

钟的演出,养老院院长就会开张证明,凭此证明

就能免费领取一

张音乐会或歌剧

的演出票 (当然

这 是 由 政 府 买

单)。

回到解放剧

场上午那场上海

合唱团举办的音乐会。 音乐会上有合唱、小组唱、

重唱、独唱等各种声乐形式。 记得周碧珍先生是

整场演出的压台,那天她微露笑意,穿着深蓝偏

紫的中式旗袍,显得高雅庄重、大方朴素。 当她轻

盈而从容地走上舞台时, 台下已一片热烈掌声。

那天她演唱的是聂耳在电影《风云儿女》中的插

曲《铁蹄下的歌女》。 至今歌声犹如在耳:明亮圆

润而有弹性的音色,宽广而舒展的音域,加之稳

定的气息控制,把聂耳笔下“到处哀歌”“永远飘

流”的歌女,那字字血、声声泪的辛酸表现得如泣

如诉,尤其是最后在呐喊声中唱出的“这就是铁

蹄下的歌女”,充满了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

舒曼曾说:“技术只有为高尚的目的服务才

有价值! ”周先生把声音技巧与塑造音乐形象结

合得如此完美,使我这位刚刚踏进音乐之门的青

年钦佩不已。 多年来她的歌声一直在我的脑海深

处回响,挥之不去,呼之欲出!

我幸运地是,想不到

1966

年毕业时我被分

配到上海合唱团工作。 我与周先生从演员与听众

的关系竟一下子上升到同事、同行。

作为

20

多岁刚走出校门毫无工作经验的

青年指挥,我便较快地适应了工作,这主要得益

于周先生这样一位胸怀宽阔、 提携新人的 “好

人”。 大凡在音乐团体中,总有那么几个极个别的

团员,为显示自己“水平”,表现自己的“高明”,有

时会故意出错刁难指挥,甚至责备谩骂。 几乎世

界上一些乐团都有这样的“音乐小人”,但周先生

对我这样的“新手”,却十分关心。 我进团后第一

次上台指挥是在上海音乐厅演出“十首革命历史

歌曲”。

1966

年“文革”开始后的五、六年间,全国

除了八个样板戏外,另有《东方红》、《大海航行靠

舵手》等几首歌曲,几乎无歌可唱。直至上世纪

70

年代初 “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

报》、《红旗》杂志突然发表了经过改词的“十首革

命历史歌曲”, 并经中央乐团合唱团演唱后在中

央台播出(“文革”结束后,这十首歌曲全部“自

动” 恢复原词, 此后再也没有人演唱改词的版

本)。 指挥演出这“十首革命历史歌曲”好不好有

时会被弄成严重的政治问题,所以我绝不敢掉以

轻心。

周先生是团里独唱演员, 按团里的规定可

以不参加合唱排演。 但她却主动要求参加“十首”

的排演。 她不但每次准时参加排练,而且几乎每

次排练后都留下来,在艺术处理和声音要求等方

面,与我坦诚地商量说:“这样处理是否会更好些

……” 作为一位有影响的歌唱家,能虚怀若谷地

与一位刚出校门的青年指挥交流, 使我大为感

动! 演出时,在舞台上,

她认真而充满激情地看

着指挥,犹如一棵参天

大树,挺拔而稳稳地站

在合唱团中,对一位青

年指挥来说,有这样一

位享有盛名的歌唱家在

合唱团里牢牢地“撑着”,“坐镇着”,对我的成功

演出带来多大的信心和力量!

周先生在专业上相当钻研和努力, 有着过

人的智慧。 近日与对声乐艺术较有研究的歌唱家

陈学熹聊天时,他告诉我,世界著名 的俄罗斯男

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平曾在回忆录中讲到:“作为

独唱,应当经常去参加合唱,因合唱对声音的调

节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没有与周先生交流过

合唱与独唱的相互关系,但我可以肯定周先生知

道其中的真谛。 故而在团里只要有机会,周先生

总会积极参加各种合唱。 不只是室内的,无伴奏

的,就连《长征组歌》这样带表演、造型的合唱作

品,她也穿着“红军”服装上台演唱。

1965

年秋,词

作者肖华将军来上海观听了原上海合唱团演出

《长征组歌》后,在后台会见董爱琳、靳小才等独

唱时,对演出充分肯定并大加赞赏。 而周先生正

是这台上“红军”中的一员啊。

1993

年经市文化局批准, 在恒源祥集团的

大力资助下,“上海乐团好小囡少儿合唱团”成

立,

1994

年元旦原上海市委副书记、原教育部长

陈至立为好小囡题词:“歌唱祖国,歌唱未来。 ”我

作为团长、指挥,为办好此团,特聘了蔡炳才、王

允玲、张庆新、吴旻、何为民、吴容、董联娣、丁息

琴、 曲宗安等

30

几位有着丰富舞台实践经验的

歌唱家为声乐小课老师,同时邀请上海基本乐理

专家黄祖庚、蒋维民两位教授来团上课。 而每当

这些老师的学生开演唱会时,学生们都希望周先

生来“点评”。 周先生则是有请必到,认真聆听,而

且对每位学生的演唱都详细记录,不只是指出问

题,更多地是拿出解决问题的 “药方”,供每位同

学及授课老师参考。

周先生的指导,对刚刚起步的“好小囡”合

唱团的声音统一、谐和、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

别是一些想考国内外音乐学院的同学,几乎考前

都要我陪同去周先生家逐一“过堂”。 周先生总是

有求必应地悉心指点,从气息控制、声音位置、咬

字吐字、舌根音的解决到作品内容的理解、分析,

以及选择初试、复试曲目,都一一地因村施教。 某

位学生赴德深造,周先生便亲自写推荐信,还请

老伴何先生翻译成德语……

周先生

79

岁时, 我们好小囡全体老师为她

80

大寿。 她与我们高兴地吹蜡烛,切蛋糕,吃寿

面……欢声笑语充盈一堂, 散席时周先生语重心

长地对我说:“好小囡看五线谱, 用固定调唱一定

要坚持! 合唱就是要规范地训练,就是要从童声起

步,中国的合唱,尤其是上海合唱的整体水平,不

要说与国际比,就与国内比,还有相当差距……”

直到去世前几个月,何为民老师还约我带了

几个学生一起请周先生去听听。 尽管此时周先生

步履蹒跚,但“

90

后”的她仍精神矍铄,不时还在钢

琴上哼唱示范两句……我特别要告诉大家的是,

周先生来团“点评”也好,上课也好从不收费。

2013

年夏天周先生的老伴去世, 因我未在

上海,无法参加追悼会,回沪后,特地去她家中,

在何先生的遗像前,敬献鲜花时,周先生儿子何

祖光悄悄地对我说:“妈妈因爸爸去世而得了忧

郁症,刚从医院出来……”

那天,我尽量与周先生聊一些开心的话题,

谈生活,讲声音,说合唱……忆往昔,峥嵘岁月

稠。 我特地回忆了

40

多年前“文革”中的一次“惊

险”演出:一位男高音在接待外宾时唱了一首《我

骑着马儿过草原》。 可能是很久未唱的原因,他第

一句“我骑着马儿过草原”唱完,第二句应是“清

清的河水蓝蓝的天”,但他忘了歌词,这位歌唱家

反应极快,依然是按第二句的曲调唱“我骑着马

儿过草原”,而且词曲结合得相当妥贴。 第三句歌

词应是:“牛羊肥壮驼铃响……”可怕的是第三句

的歌词他又忘了。 令人吃惊的是这位歌唱家竟然

又按第三句旋律演唱 “我骑着马儿过草原”……

而且旋律与歌词再次简直结合得天衣无缝。 一句

“我骑着马儿过草原”,这位男高音用不同的旋律

竟然从头唱到尾。 曲毕,台下掌声雷动,因为外国

朋友听不懂中文歌词,只觉得这位男高音声音很

棒,歌曲曲调也很优美。 “天才啊! ”我作为舞台监

督紧张得几乎要瘫在地上了,这位歌唱家却傻笑

着下场。 可能中方领导觉得怎么“骑着马”老是在

“跑”,不过想想也对,毕竟不是“篮球场”,是大草

原,辽阔无垠,也因演唱得十分顺溜,不打一点

“格楞”,好在陪同领导也听不出一点破绽,否则

……

我一边讲述,一边模仿哼唱,周先生听了笑

得前俯后仰,那是爽朗而快乐的大笑,她似乎忘

了一切……告别时,祖光兄送我到楼下,在门口

兴奋而欣慰地说:“爸爸离世至今,我们第一次听

到妈妈这样开心的笑声。 ”

那天周先生对我还说了她很多点点滴滴的

往事:从重庆国立歌剧学校到青木关 “音专”;从

上海音乐工作团到上海合唱团,到作为中国文化

代表团出访印度、印尼、缅甸等东南亚诸国……

这些经历她都想抽空写出来,以前大都由老伴帮

着整理,打印,现在何先生走了,她感到无限惆

怅、无奈。 我听后,立即对她表示:只要想起什么,

来个电话,我可在电话录音中帮你记录整理。 此

时周先生感慨地说:“我有好几篇小文章发表在

上海音讯上,都是‘粗线条’提纲式的初稿,主编

曹畏先生多次电话联系帮助修改,若见到,请代

感谢! ”

没想到这次愉快见面两个月后,

93

岁的周

先生就匆匆离去, 留下的是我们对她无限的遗

憾和怀念, 也留下了她碧水清泉般有着珍珠般

光亮的声音。

说起管荫深,恐怕现在的年轻人很少

知道这个大名了。 殊不知,早在

30

年前他

是掌管全局的音协秘书长,是改革开放以

后上海音协第一任掌门人。 可惜的是,他

离开我们已有

20

年了……

我是

1986

年深夏进市文联的。此前,

我已在歌刊上发表不少作品,与音协也时

有往来。那时,文联所在地还在巨鹿路

675

号。 一天,我有事去《上海歌声》编辑部,见

到一位身材不高、架一副黑边眼镜的老同

志,编辑老浦介绍说:“这位是我们的秘书

长。 ”后来知道,他就是音协秘书长管荫

深。

不久,我经刘祥林(时任文联党组书

记)批准同意,正式调入音协,先是协助副

秘书长李国卿搞党务,处理一些办公室业

务。奇怪的是,办

公室里一直不见

管 秘 书 长 的 身

影。 他到哪里去

了呢? 原来那时

音协用房紧缺,编辑部的同志只能在朝南

的大阳台上办公, 老管兼任杂志副主编

(主编是瞿维), 他也与编辑们挤在一起。

老管平时不苟言笑, 说话也细声细气,除

了开会和找人谈话,大部分时间是埋头审

稿。

老管为人低调,从来不谈自己,很少

有人知道他是一名老音乐家。 其实,早在

解放战争时期,他就是新安旅行社(新四

军一文艺团体)的作曲,南下上海曾任上

海歌剧院作曲, 他写过不少音乐作品,大

多凐灭在历史的烟波中了。

老管不但懂音乐,文字能力也强。 他

选稿准, 对来稿中的问题也能切中要害。

这是我调入编辑部才了解的。 有一次,我

们去商务印书馆校稿,他也参加了(他是

可以不参加的)。 三校甫毕, 已是中午时

分, 他忽然手指一首歌词说:“这个字错

了,还没有改正呢。 ”大家低头一瞧,是“哈

蜜瓜”的“蜜”字。 他说:“现在很多人以为

这瓜是甜的,都写成‘蜜’字,其实这是个

地点,就叫哈密。 ”经他指点,大家茅塞顿

开。 从此,这个字牢牢记在我们心里。

老管为人低调,还表现在他对工作的

态度上。 老管是音协“一把手”,但许多事

务往往由李国卿同志出面,他自己总在幕

后。 李是协会副秘书长,党支部书记,虽是

副职,却是协会的总管。 例如,上世纪

80

年代末, 协会的几位老同事年事渐高,急

需找一批年轻人补充“新鲜血液”,条件是

年富力强,热爱音乐事业,并有专业知识。

根据协会的要求,我和另一位同志跑了几

家文化单位,特色几个年轻人商调到协会

工作。 这几个年轻人不负众望,后来成了

音协的业务骨干,挑起了大梁。

一天, 编辑部从众多歌稿中发现一

首寄自广州的作品,题目叫《请到天涯海

角来》,词曲作者

是 郑 南 和 徐 东

蔚。 编辑部主任

老杨反复吟唱,

认定是首内容健

康、旋律欢快的好作品。 可是,当这一期稿

件送审时, 这首作品意外地被退了回来。

原因是:当前正在抓精神污染,这是一首

典型的流行歌曲,恐怕会对社会造成不良

影响。 老杨为难了,他和秘书长老管商量,

老管也认为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作

品。 两人一起赶到领导家里,反映编辑部

的一致意见,据理力争,终于说服了这位

领导。 歌曲发表后,由青年歌手沈小岑演

唱,一炮打响,成为许多通俗歌手必唱的

歌曲之一。

老管离休前精神状态不好,平时不苟

言笑,现在更加沉默了。 他经常喝酒,那时

中午也喝,喝的是红酒。 有人悄悄告诉我,

老管在闹情绪,心里不舒畅。 他究竟与谁

闹矛盾,大家都不明就里。 离休不久他进

了医院,一查得了胰腺癌,我和同事去看

他,他吊着盐水,很痛苦,靠打杜冷丁度

日。 大家为他难过,这么好的一位老同志,

竟被病魔折磨成这副模样,让人心疼。 老

管离世时,我们都送了花圈。

追忆管荫深

贾立夫

碧水清泉珍珠亮

———怀念女高音歌唱家周碧珍先生

赵家圭

·5·2014

9

25

赏析论坛

从先秦到现代 ,

中国的歌诗传统源远

流长。 中国歌曲应该

长在五千年延绵不绝

的中国文化里,长在中国的乡土里,长在作词者、作

曲者、演唱者的生命里。 中国歌曲的每一个字、每一

个音,都应该微妙地传达声、情、意、韵。

我们整理了近期

200

首中国古代诗词歌曲,包

括《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还包括

明清时期孔庙里唱的祭祀孔子的歌曲。 让上海音乐

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唱。在以前的书院里,

中国诗词都是可吟、可诵、可唱的,甚至可以配上丝

竹管弦。我们把这些古谱找出来,译出来,编配出来,

唱出来,录出来,配上微电影。 我们将这些歌曲在东

方讲坛、上海音乐厅音乐茶座上推出,让听众感知到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的课堂讲演中国诗词歌曲, 让文史专业的师生们品

味艺术与人文。我们将这些诗词歌曲编成合唱谱,发

放到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闵行区文来中学、闸北

区市北中学,灵根再植,让中学、小学的师生们去呼

应传统的回响。一行诗里一行热泪,一首曲里一段缘

由。 我们以演唱为重点,把朗诵和讲解结合起来。 每

唱一首,我们就讲一个故事。 每唱一首,我们说一个

道理。 中国传统、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就从这些抑扬

顿挫的声韵里浸透开去。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或许,

明天就会长出一片片绿洲,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书

香里的中国,那是一个视觉的中国,冥想的中国,吟唱

中的中国,那是一个听觉的中国,风雅的中国,我们把

这些诗词歌曲带到国外,在比利时根特大学、德国埃

尔朗根大学教唱。 洋学生们都摇头晃脑,唱得格外来

劲。两年过去了,他们还在向安海曼教授打听,那位中

国的杨教授,什么时候还会来教我们唱古诗。 安海曼

教授对我说, 比利时根特大学的课堂上出现过好几

百位访问教授,唯有吟唱的汉学家才有这种感召力。

我们整理了近

40

上世纪

20

30

40

年代流

行在电影屏幕和街头巷

尾的上海老歌。 每当我们

来到外滩,来到老弄堂里,体验老上海的风情,不免

有些感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内陆文明与海洋文

明,竟然能结合得如此优雅,使这座屹立在江海之间

的东方大都会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上海老歌和上海

老建筑一样,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上海老歌就像

是流动的老上海。 它不可见,不可触,却可听,却可

感。 我们先是刻

CD

,然后是开演唱会,再是编撰《上

海老歌精选》专业声乐教材。上海老歌不是什么黄色

歌曲,也不是什么靡靡之音。大多数上海老歌歌唱的

是人性,表现的是真情。上海老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土壤里长出来了枝与叶, 是江与海相恋时结出的

果与花,是暖流与冰流交汇时碰撞出的潮与浪。每一

首老歌都是上海都市文化发展的一道车辙, 是东方

大都会永恒的声音形象,值得我们典藏与传唱。

近四百年来,复兴成了一个民族的梦想。第一代

海外华侨跟我说, 他们被贫困和战乱所迫, 流落南

洋,又流落西洋。 没有一天不记挂自己的祖国,没有

一天不希望国家强大、人民安康。 近数十年间,中国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古国变

成引领世界前进的新兴大国。 日出东方,正在起航。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身影,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

的足音。 中国歌曲必然要做出回应。 我们唱诗歌,唱

老歌,也创新歌。 我们用白话文唱《诗经》、楚辞里的

意蕴。 我们也站在时代的前沿,站在长江的出海口,

站在新世纪的舞台,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望。

声音里的中国,正在苏醒。我们努力打造中国歌

曲协同创新高地,壮大中华乐派,实践中国价值,传

播中国文化,创制中国经典,弘扬中国精神,唱响中

国梦想。

(谨以此文献礼孔子诞辰

2564

周年, 上海自贸

试验区挂牌运作

1

周年)

前不久应邀作客朋友府上,走廊里飘

来一阵明快、轻灵而旷达的旋律,随着徐来

的夏风声声入耳,不觉泫然感奋而愉快,这

不是罗西尼的弦乐曲吗? 成了主人的迎客

曲,显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进门后,对友

人说,这是罗西尼的弦乐作品,好听。 友人

夸道,不愧是地道爱乐者。 很多友人听到

此乐说好听极了,然不知道是谁的作品,虽

然不敢说近于“音盲”,可确实有些无趣。

今年的夏天,尽管不算酷暑,但总归是

夏天,还是有点燠热,听了这几首轻悠愉悦

的曲子,心情真是好得不得了,不必喝冷饮

降温了。 话题还是聚集在罗西尼这位意大

利作曲家身上。 罗西尼也许对国内爱乐者

而言,不是太陌生,他的歌剧代表作品《塞

尔维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以及宗教

音乐《圣母悼歌》等,人们是耳熟能详的。

《塞尔维亚的理发师》中,费加罗、罗西娜、

阿玛维瓦的主要唱段经常出现音乐舞台

上;《威廉·退尔》序曲也常常作为音乐会的

保留曲目。 然而罗西尼的这六首弦乐曲可

能听到的不多,也许是由马里纳指挥圣马

丁乐团的演奏录音发行量较少的缘故,也

或许这六首乐曲被他创作大量(三十九部)

歌剧的光辉掩盖了。

罗西尼的《六首四重奏奏鸣曲》(两把

小提琴、一把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创作于

1808

年,作者年方

16

,而且在

3

天之内完

成,可谓才思敏捷。 他当时认为演奏非常

糟糕,却不曾想到几十年后成为弦乐中经

典之作,浑然天成,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

比拟,毫不为过。 这正是罗西尼才气横溢

之处。 当然也有多事者认为他的弦乐曲有

太多的海顿、莫扎特的痕迹,因而不能冠以

天才之作。 其实此说有妒忌的成分,“狐狸

与葡萄”的心态。 罗西尼

6

就登台,在父亲的乐队中充当

三角铁手,经常演奏海顿和莫

扎特的作品,受二者的影响是

可以理解的。虽说罗西尼的作

品(包括歌剧)与海顿、莫扎特

的创作意趣一脉相承,但他有

自己的特征和格调,而且是明

显的。尤其在这六首迷人的弦

乐曲里面, 没有忧郁悱恻、哀

怨缱绻, 完全浸润在轻快欢

愉、悠然明达之中,听不出一

丝幽绪和低沉。 如果有,那也

许是听者无厘头的感受,而不

是乐曲所表露的,因为是罗西

尼正值阳光年龄的作品。有评

论家说,正是这六首明媚欣愉

的乐曲,打消了有些患古典音

乐恐惧症的年轻人,引领他们

走上“古典音乐爱好者”的林

荫大道。古典音乐还有这么动

听悦耳的,但绝不是通俗浅近

的。倘若在烦恼或者天气湿闷

时, 听听罗西尼这六首弦乐

曲,一定会霍然精神、杂念俱

消。

回头再说说罗西尼, 瑰才照世的他是

一个逍遥自在的人,

37

岁时写完《威廉·退

尔》便阒然收官搁笔,近

40

年未有作品问

世,大隐隐于市,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生

活十分寛裕快活。据说罗西尼很会理财,利

息是他大宗经济来源, 难怪他一生无忧无

虑,作品大多自然轻松明快、舒舒服服,他

的喜歌剧也是如此。

1868

年,罗西尼病逝

于法国巴黎,享年

76

岁。

《最后四首歌》是理查·施特劳斯

1948

年在瑞士休养期间创作的。 创作

的顺序依次为, 约瑟夫·冯·艾兴多尔

夫(

Joseph von Eichendorff

)的《黄昏》(

5

月)、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的

另外三首 《春天》(

7

月)、《睡去吧》(

8

月)和《九月》(

9

月)。 第二年年初他回

到位于巴伐利亚州加米施

-

帕滕基兴

Garmisch-Partenkirchen

)的别墅,于

5

13

日写了一封很长且充满敬意的

信给挪威女高音基尔斯腾·弗拉格丝

塔德(

Kirsten Flagstad

),为他们未能有

更多的合作表示遗憾(理查·施特劳斯

选择了弗拉格丝塔德作为他

1933

在拜鲁伊特音乐节上演出贝多

芬《第九交响曲》的女高音),并

一再赞扬了他在苏黎世听到的

弗拉格丝塔德的艺术歌曲音乐

会, 同时推荐弗拉格丝塔德多

多留意他的一些 “在一般音乐

会上不会上演的曲目”,甚至还

附上了乐谱,请她看看。 然后他

在信中写道:“我非常愉快地想

问问你的看法, 有没有兴趣与

第一流的指挥和乐队合作 ,首

演我的最后的四首歌曲, 它们

已经在伦敦出版。 ”

这家在伦敦的出版商就是

布赛和霍基斯出版社(

Boosey &

Hawkes

), 其主编恩斯特·罗斯

Ernst Roth

)和伦敦皇家阿尔伯

特大厅———当时伦敦唯一的大

型演出场所有着非同一般的关

系。 在弗拉格丝塔德眼里,她想

要的第一流的指挥毫无疑问就

是威廉·富特文格勒。 弗拉格丝

塔德早在战前的

1937

年就和

富特文格勒在科文特花园剧院

的演出季里合作过 《尼伯龙根

的指环》, 她扮演布伦希尔德;

战时又在瑞士合作过瓦格纳曲目 (在

真正的魏森东克的别墅演出 《魏森东

克歌曲集》和在苏黎世的《指环》)和战

后在伦敦的音乐会,还一起录音(比如

录制了《诸神的黄昏》中的疯狂场景,

富特文格勒指挥了瓦尔特·李格(

Wal鄄

ter Legge

)新创建的爱乐乐团)。 尽管无

论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是直

到他去世九个月后才正式首演的)本

人, 还是李格都不是很喜欢富特文格

勒 (富特文格勒也一直认为李格觉得

赫伯特·冯·卡拉扬才是未来的大师,

尤其是对于唱片录音),但毕竟这些歌

曲是属于弗拉格丝塔德的, 她最终如

愿以偿。

这时李格也在策划为

EMI

录制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弗拉格丝塔

德将是女主角的不二人选, 这位女高

音再次选择了富特文格勒。 所以,《最

后四首歌》 的首演音乐会同样成了李

格这个项目的测试和准备, 时间被巧

合地安排在

1950

5

22

日, 瓦格

纳生日当天,下半场的曲目安排了《特

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序曲和爱之死,

《诸神的黄昏》中的莱茵河之旅和疯狂

场景,上半场为了填补《最后四首歌》

的时间,安排了《纽伦堡的名歌手》序

曲和《齐格弗里德的牧歌》。 而且,这也

是富特文格勒第一次现场指挥爱乐乐

团,他和李格说“既然你有那么好的乐

队和那么好的大厅 (

Kingsway Hall

,金

斯威大厅),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和维也

纳爱乐在他们的厅里录音呢”,两年后

他们完成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

录音。

就当时的时间和情形而言,

富特文格勒一直被认为是最好

的和最权威的理查·施特劳斯作

品诠释者,尤其拿手早期的交响

诗,偶尔也指挥歌剧《厄勒克特

拉》和《阿拉贝拉》(当然有些人

对富特文格勒指挥理查·施特劳

斯歌剧的权威性表示质疑)。 富

特文格勒对这些歌曲显示出特

别的热情:“作为理查·施特劳斯

最新作品的代表, 太伟大了,尤

其是他们对于死亡的动人诠释;

黑塞的诗作太美了。”然后,被富

特文格勒称为“我最喜爱的布伦

希尔德、 伊索尔德和利奥诺拉”

的弗拉格丝塔德却在排练时感

觉有点吃力———和弦的变化,尤

其是《春天》的音域范围已经达

到了高音

-B

,在挑战她的极限。

在首演前,李格甚至建议把曲目

改称“三首带乐队伴奏的歌曲”。

不过,最终,弗拉格丝塔德照着

乐谱唱下了全套曲目,《春天》也

很成功(她和富特文格勒把这首

歌的演出顺序调整到了第三

位)。 当《黄昏》的音符落下,全场保持

了安静,以表对作曲家的思念。 弗拉格

丝塔德决定无论如何不再冒险在现场

演唱《春天》,她后来的演出(在巴黎由

乔治·塞巴斯蒂安 (

Georges Sebastian

指挥, 在克利夫兰由乔治·塞尔指挥)

实际上都是“三首歌”。

除了《春天》,《九月》、《睡去吧》和

《黄昏》三首歌曲都和死亡有关,弥漫着

安详、包容和告别的情绪。 作品之所以

写作成女高音独唱和乐队的作品,而且

圆号在四首歌的伴奏中都承担着显著

的角色, 是因为理查·施特劳斯的妻子

宝琳·施特劳斯(

Pauline Strauss

)自己正

是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而他的父

亲弗朗兹·约瑟夫·施特劳斯 (

Franz

Joseph Strauss

)则是一位圆号演奏家,这

作品正是他自己生活的写照。 然而,宝

琳·施特劳斯,这部作品真正的所有者,

却在歌曲首演两周前去世了。

罗西尼(

1792

1868

)一生创作

40

部歌剧, 都是在他

37

岁之前

完成的, 被誉为意大利美声歌剧重

要的先驱者和奠基者, 尤其在喜歌

剧领域,独步天下,是意大利喜歌剧

标志性人物。 歌剧爱好者最为熟悉

他的代表作是《塞尔维亚的理发师》

《意大利姑娘在阿尔及尔》《灰姑娘》

等,那么,罗西尼的歌剧处女作是什

么时候创作的呢?一直鲜为人知。最

近我觅得一款

DVD

———罗西尼的歌

剧《德梅特里奥与波利比奥》,一查

资料, 原来它就是罗西尼的歌剧处

女作。 更令人欣喜的是,饰演剧中的

男主角、国王德梅特里奥的,正是近

年来在世界歌坛崭露头角的中国青

年男高音石倚洁!

《德梅特里奥与波利比奥》创作

1806

年,那时罗西尼在博洛尼亚

学院求学,时年

14

岁。

14

岁是什么

概念呢? 在我们今天,就是音乐学院

附中的年龄, 罗西尼却已经写出了

初具风格和特色的歌剧作品。 这再

次证明了什么叫天才。

《德梅特里奥与波利比奥》剧情

梗概如下: 德梅特里奥原本是位国

王, 但在一次民众的暴动中失去了

自己的王国。 乱战时他把自己唯一

的儿子西维诺(

Siveno

)托付给大臣

明特欧(

Minteo

,在歌剧中没有出场)

隐姓埋名。 大臣明特欧把西维诺带

到了波利比奥(

Polibio

)那里做了他

的养子。 西维诺长大后爱上了波利

比奥的女儿丽辛嘉(

lisinga

)。 多年以

后,也就是在故事发生时,德梅特里

奥为了找回自己的儿子来到波利比

奥的王国, 于是发生了一系列的误

会,但最后误会消除,圆满和解, 丽

辛嘉和西维诺的爱情也得到了双方

父亲的祝福。

本款

DVD

2010

年罗西尼歌

剧节的影碟。 罗西尼歌剧节,顾名思

义,自然是上演罗西尼的作品。 而在

当今的世界乐坛,罗西尼式的男高音

奇缺,他要求一种特殊的声线、运腔、

音色……我国青年男高音石倚洁,近

年来在此领域脱颖而出,几乎每年都

受邀罗西尼歌剧节,出演罗西尼歌剧

中的主角,

2010

年可能就是他的初

露锋芒。他饰演的国王德梅特里奥在

戏中的性格最为复杂。石倚洁的演唱

可以说是超出了他年龄的成熟,乍一

看(当然也有化妆和服装的原因),你

几乎认不出这位国王就是石倚洁饰

演的,老道而融入角色,穿透力极强

的华丽高音、灵活变化的运腔、沉稳

的舞台表演,令人激赏。 石倚洁曾创

造过半年中在

4

个国际声乐比赛中

荣获第一名的奇迹———当然,更重要

的是,他能频频在世界歌剧舞台上饰

演主角,赢得好评,说明他的得奖和

实力是名至实归, 令人信服。 本款

DVD

的问世,就是一个证明。

戏中其他三位主角也有出色的

表现, 相得益彰。 让人颇感兴趣的

是, 罗西尼在他的这部歌剧处女作

中,已展现了他以后创作

中的一些特色,如生动灵

巧、趣味盎然的序曲。 序

曲中经常会有弦乐与管

乐的美妙逗趣和美妙独

奏, 如这部歌剧中就有巴松独奏与

乐队的对答。 饰演波利比奥的

Mir鄄

co Palazzi

就是纯正的罗西尼男低

音, 这样的角色我们在以后的罗西

尼歌剧中还会看到。 在女声中,罗西

尼尤其善写花腔女高音、女中音(可

能是受巴洛克风格的影响),而且喜

欢在演唱中“加花”与器乐对唱,在

《德梅特里奥与波利比奥》 中,

M.J.

Moreno

饰演的女儿丽辛嘉, 在演唱

一段主要的咏叹调临近结尾时,就

让她与双簧管独奏

PK

, 非常刺激,

引爆全场的掌声。 由

Victoria Zayt鄄

seva

饰演的儿子西维诺, 就是典型

的女扮男装的罗西尼花腔女中音。

以上这些特色, 在以后的罗西尼歌

剧中,多有表现。 由此可见,《德梅特

里奥与波利比奥》 虽然是罗西尼的

歌剧处女作,但意义非同一般。 欣赏

了以后, 我们对罗西尼歌剧的来龙

去脉,就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Corrado Rovaris

指挥的罗西

尼小交响乐团、布拉格合唱团,呈现

了原汁原味、 生机勃勃的罗西尼歌

剧的独特韵味 ; 舞台导演

Davide

Livemore

的诠释简练而富于变化 ,

注重舞台的视觉效果 (如演员的服

装和灯光运用 ), 注重 演员 的表

演———有时演员在独唱时, 经常会

有相同相貌、 穿相同服装的演员在

一旁表演,令人有扑朔迷离、亦真亦

幻的感觉。 莫非是说明人生犹如一

台戏,真正假假本难辨? ……

我的老家在湖南,顺着那条桃江,转过了数

不清的座座青山,就到了我出生的地方。

父亲和母亲是家里长辈们定的亲事。 两家

是隔着好几道山梁, 要走上几个小时的山路才

能到达的村落。

有时,我就在想,我的父母结婚之前,有没

有见过面。 成婚那天, 有没有送亲和迎亲的队

伍。 我想,我的母亲有没有流过泪,一直到后来

我都没有答案, 总是不时会经常幻想起当时的

情景。 反正,她是要走过长长的一段山路,才能

来到父亲家里的吧。

记得那次到长沙,有机会回老家去看看。 先

是到母亲家的村落,第二天,娘家的人陪我前往父亲家。

这是我难忘的一次经历,当我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

上,看着娘家的人在前面引路的背影,迎着四面飘过来

的清香,伸手摘下一片翠绿欲滴的叶子,我知道我又要

幻想起我的母亲出嫁的那一天。

后来,在我的心里,便根植下这样一种情结:女人的

出嫁,一定是要走了很长很长的距离,然后去了一个人

的屋里。

再后来,我写了一首歌词《芸儿的故事》,张全复作的

曲,韦唯演唱。我不知道当时韦唯唱这首歌的时候,

是否已经出嫁,而且是嫁给了那么一个外国人。

只听说她当时想把这首歌拍成电影。

至于为什么叫 “芸儿”, 一是看了一篇小

说,小说名就是“芸儿”,几个朋友还准备改编

电视剧,可惜没成。 再就是我原来的一同事,她

的名字里也有这个芸,最后还是可惜了,她去

了国外,不知是嫁给了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母亲,作为一个女

人,她的付出,她的心事,她的母亲,她的故事,

就用《芸儿的故事》这一首歌来纪念吧:

芸儿是一个人的名字,芸儿是一个人的美

丽,芸儿她坐在河边不肯离去,芸儿是否要到远方去。

芸儿走了很长的距离, 芸儿到了一个人的屋里,芸

儿在夜里做了人家的妻,芸儿是否偷偷地哭泣。

后来芸儿做了孩子的母亲,那个男人成了芸儿的皇

帝,于是芸儿开始了忘记,芸儿她渐渐地习惯只能回忆。

世上不知有多少个芸儿,每天守着日出日落,芸儿

不仅是一个故事,也许你我都感到熟悉。

世上不知有多少个芸儿,每天守着日出日落,芸儿

她何时才能改变,芸儿她希望的很多很多。

中国歌曲与中国文化

杨 赛

西

石倚洁领衔罗西尼歌剧处女作

仁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