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职工掉队 · 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 编辑/熊洪涛...

1
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 编辑/熊洪涛 美编/赵行伟 制作/何叶 7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 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困难职工解困 脱困工作也进入冲刺时期。为了啃下最 后的“硬骨头”,今年 4 月至 7 月,全省对 在档的 6043 户全国级、 1072 户省级困 难职工开展了以“六清”(家庭基本情况 清、已享受政策和资金清、当前存在困 难清、后续帮扶措施清、帮扶措施成效 清、结对帮扶记录清)工作为主要内容 的“户户清”专项行动。 工会干部、帮扶干部积极行动起 来,入户走访在档困难职工家庭 2.1 余人次,查找出困难职工还存在的困难 需求 5037 个,针对困难需求制定精准 帮扶措施 5909 条,并形成精准帮扶任 务清单报送到政府相关部门,各部门协 力解决困难 4815 个。省总工会和政府 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先后分滇 西、滇南、滇中片区, 3 次对全省 16 个州 市、 26 个省级产业系统公司开展调研, 面对面帮助基层解决现实难题。通过 “户户清”专项行动,实现在档困难职工 政府兜底保障和工会常态化帮扶, 3400 余户在档困难职工实现脱困。 大理州宾川县困难职工吴丽彬下 岗后一直和丈夫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2013 年又遭遇了车祸导致左腿骨折, 生活举步维艰。在今年开展的“户户 清”专项行动中,宾川县总工会与县 民政局联系为其争取了 5000 元的临 时救助,并协助吴丽彬向民政局申请 办理城镇低保。吴丽彬女儿上学急需 交学费,县总工会为他们申报了 3500 元的生活救助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 控期间,鉴于吴丽彬丈夫未找到工 作,县总工会积极上报省州总工会实 施了疫情期间的专项救助,为吴丽彬 争取了 2000 元的物质差价补助。工会 干部上门慰问时,吴丽彬流下了感动 的泪水。 红云制药玉溪有限公司职工王芳 因患鼻咽癌导致无法到岗上班,每个月 仅能拿到底工资,面对残疾的老人、要上 学的孩子,巨额的医疗费让家庭陷入困 境。玉溪市高新区总工会的帮扶干部为 她申请了医疗救助资金,并通过职工互 助医疗为她报销了除医保报销之外自付 部分 70%的医疗费, 20 万元的治疗费王 芳最终自己只花了1.8 万元。如今王芳的 病情慢慢好转,今年 9 月她已经回到岗 位上班。根据玉溪市的政策,她全家还获 得了签约家庭医生的服务、节日慰问等常 态化帮扶。王芳说: “挂包我的干部经常来 看我,给我信心,最难的时候工会帮我挺 过来了,以后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每个困难家 庭都有人关注,有指定的干部长效帮 扶,全覆盖的精准帮扶措施让困难职工 真正感受到了来自娘家人的温暖,对于 帮扶干部,他们总是握着手不断地说着 感谢。 今年 8 月至 9 月,省总工会委托第 三方公司对 2017 年以来我省困难职工 解困脱困工作成效进行了质效评估,错 评率为 0.05%、漏评率为 0.12%、错退率 0.04%、漏退率为 0.81%,均低于全国 总工会的标准;全省建档的全国困难职 工结对帮扶覆盖率达 99.95%,帮扶方 式精准率达 99.82%,帮扶工作满意度 98.97%,均高于全国总工会的标准。 当前,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已进 入全面收官、奋力冲刺的时期,据省总工 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省将持续 开展“户户清”攻坚行动,对目前还在档 2513 户困难职工,一方面进一步宣讲 相关帮扶政策,激发其内生动力,鼓励他 们通过勤牢的双手致富脱困;另一方面, 继续协调政府相关部门落实困难职工精 准帮扶任务清单,加大工会常态化送温 暖力度,通过政府兜底保障和工会常态 化帮扶助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对已脱 困的困难职工,我省给予一定的渐退期, 防止其返贫返困。同时,各地将通过常态 化走访、跟踪问效等方式实现动态监测, 及时给予帮扶,确保不让一个困难职工 在共奔小康的路上掉队。 (省总工会供图) 在普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产 品展示厅里,摆放着2800 多家会员单位的 特色农产品,联合会会长朱建平正筹备着 即将举行的展销活动。谁能想到,这个意 气风发的创业者曾经是一名困难职工。 朱建平原本是普洱市扶贫办的一 名职工。为了给患有间歇性肌营养不良 症的大儿子治病,他和妻子创办了云芸 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可天不遂人愿,养 殖场发展陷入困境,儿子离世、妻子患宫 颈癌离世的打击接踵而来,生活的磨难 快把这个汉子压垮时,市总工会的帮扶 干部为他争取了 5000 元的救助资金,靠 着这笔资金,朱建平买了鸡苗让养殖场 实现扭亏为盈。后来普洱市总工会又从 “市委书记救助金”中为他争取到 3 万元 创业资金,并办理了 8 万元的小额贷款, 让他的企业逐渐壮大起来,带领更多的 贫困户和困难职工致富。 朱建平说:“在我最绝望的时候,工 会干部的帮扶和慰问就像黑夜里的一盏 灯,照亮了我的心,给了我生活的勇气!” 普洱市从 2015 年起设立“市委书 记救助金”,每年投入 50 万元对生活困 难、患重特大病和有创业意愿的困难职 工家庭实施帮扶救助,已累计帮扶救助 896 户像朱建平一样的困难职工家庭, 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几年来,全省工会系统结合实际、 大胆创新,因地制宜开展解困脱困工 作,涌现出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推 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提供了良好 的先行示范作用,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 爱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浓厚氛围, 在全国范围内创立了困难职工解困脱 困独树一帜的云南经验,云南城市困难 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祥云县统筹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和脱贫攻坚工作,充分整合资源,运用系 统集成方法,将全县各部门社会救助、脱 贫攻坚政策措施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有 效对接,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行 业支撑、工会牵头、单位负责、社会参与” 的工作体系,全县各级各部门总动员, “十 个指头握成拳”合力为困难职工顶起一片 晴空,形成了“祥云样本”,全国总工会于 2017 9 月在祥云县召开了全国工会开 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研讨会。 红河州对困难职工进行“部门一帮 多、领导一对一”的结对帮扶, 36 名厅级 干部、 62 名正处级干部、 928 名科级以上 干部、州县两级341 个部门参与结对帮扶 工作,同时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的 “州级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县市分中心乡镇援助站社区分站企业(单位)援 助点”五级网络,形成了“红河经验”。 楚雄彝族自治州建立“12231”识别 退出工作机制,即:一次申请、两次评 议、两次公示、三次审定、一项考核,做 到了客观公正、应退尽退、应留尽留,落 实“四个精准”做法作为典型经验被全 国总工会在全国推广。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 公司建立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牵 头、各方协作的“例会”机制,定期沟通、 研判、协调解决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近日,经过前期摸排调研,该公司集中组 织了符合上岗条件的 12 名全国级在档 困难职工进行岗前培训,近期将陆续走 向岗位,实现再就业。困难职工肖丽萍离 异后因家庭特殊原因,需照顾老人和孩 子未能上岗,今年女儿考上大学,她参加 培训后被安排到公司广东阳江抽水蓄能 电站机电安装项目部做资料管理员,月 收入达到 5000 元,解决了家庭实际困 难。 “感谢工会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 帮扶,现在生活有了保障,再也不用为孩 子的学费发愁了!”肖丽萍感激地说。 创新思维打造职工解困脱困的“云南模式” 持续开展“户户清”行动冲刺“最后一公里” 我省全力打赢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职工掉队 本报记者 郎晶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 一个也不能掉队。”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是党交给工会 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近年来,省总工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 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系 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和省委、省政府相 关工作要求,牵头在城市扶贫阵地上打响了一场攻坚战。 各级工会干部尽锐出战,协同教育、民政、财政、人社、住 建、卫健、医保等部门合力攻坚,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让一个个困难职工家庭走出困境、迈向幸福生活。 截至目前,全省全国级在档困难职工已从2017年的 7.1万户下降到目前的2513户,剩余在档困难职工也基本 实现了“有吃、有穿,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险、住房有保 障”的“两有五保障”标准,通过生活条件的保障和改善,真正 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关怀,体会到了来自“娘家人”的温暖。 全省全国级在档困难职工 已从 2017 年的 7.1 万户下降到目前的 2513 所有在档困难职工全部实现解困 一个“健康包”,一册“户户清表 册”,是玉溪市工会帮扶干部到困难职 工家走访时必带的两件东西。“健康包” 内装有困难职工帮扶政策宣传册、新冠 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口罩、体温 计、创可贴等用品;“户户清表册”包含 困难职工档案表、家庭收支调查表、已 享受帮扶政策资金记录表、结对帮扶记 录表和困难职工当前存在的问题清单 和帮扶建议,让困难职工能够清晰地了 解相关政策。 玉溪市总工会副主席郭荣兴说: “做好帮扶工作,首先要抓好政策的学 习宣传,我们在通过培训让帮扶干部吃 透帮扶政策的同时,也通过发放宣传 册、上门宣传等方式让困难职工家庭和 社会公众了解有关政策措施,提高工作 的规范性和准确度。” 完善的制度设计是我省开展困难 职工解困脱困的一大亮点。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困难职工解 困脱困工作,制定出台了《云南省人民 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 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 件,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 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 局。全省 16 个州(市)均出台了相关贯 彻意见,并成立了地方党政领导任组 长,工会、教育、民政、财政、人社、住建、 卫健、医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困难 职工解困脱困领导小组,凝聚合力做好 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2017 年起,省总工会制定了《云 南省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规 划》,先后出台了精准识别、建档立 卡、考核评价、进入退出机制等方面 的相关文件 11 个,并细化了考核评分 标准,指导全省各级工会做好困难职 工解困脱困工作。 2019 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困 难职工解困脱困第三方核查评估工作, 针对查找出的问题,会同省教育厅、民 政厅、财政厅、人社厅、住建厅、卫健委、 医保局等部门出台了《云南省总工会等 八部门关于进一步落实困难职工解困 脱困相关政策的通知》和《云南省总工 会关于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 制的意见》《云南省困难职工档案管理 办法》等 10 个配套文件,形成了我省独 具特色的困难职工帮扶服务“1+10”制 度文件,初步构建了层次清晰、相互衔 接、各有侧重、保障适度的长效梯度帮 扶体系。 这些制度文件从困难职工的识别、 认定、建档,到脱困后的及时有序退出; 从困难职工技能培训促就业管理、困难 职工的结对帮扶到困难职工专项帮扶 资金、送温暖资金的使用等都作出了详 细的规定,为基层工会对困难职工进行 精准帮扶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和制 度保障。 像玉溪市总工会一样,全省各地、 各行业系统工会组织都通过组织培训、 制作宣传册、明白卡等形式让帮扶干 部、困难职工吃透政策,保障帮扶工作 高效、规范实施。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幼儿园教 师陈继花 2016 年做肝移植手术,费用 高达 70 万元,每月还要支付 1.5 万元 的自费药物,让这个教师家庭陷入困 境。祥云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领 导组下设的精准识别工作组对其精 准识别、建档立卡后,就医帮扶工作 组人社、卫健等 5 个部门通过补助、互 助、减免等 18 条医疗帮扶措施,保障 了其后续就医的医疗费用,现在每月 8000 多元医疗费用中,个人仅承担 1000 余元。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困 难职工禹必兴下岗后因为缺技能一直 未就业,参加了蒙自市总工会举办的小 儿推拿就业培训班后实现自主创业,现 在月收入 4000 元左右。 普洱市困难职工李艳玲和三个孩 子挤在一间不到 20 平方米的出租屋 里,每个月还要支付租金,普洱市总工 会协调住建局对她进行住房帮扶,一家 人搬进了 50 平方米的公租房……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连日来,记 者在采访中遇到了一个个脱困的职工 家庭,他们的致困原因不同,各级工会 给予的帮扶措施也不同,但对症下药、 精准帮扶的结果却同样圆满。 在帮助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中,我省把“精准”二字贯穿始终,以精 准摸底、精准识别、精准建档、精准施 策、精准脱困退出,确保实实在在的帮 扶成效。 各级帮扶干部扎到一线进行入户 调查,把困难职工精准识别出来,做到 应建尽建、应退尽退。 2016 年,全省经过 摸排确定了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 7.1 户; 2018 年,深入开展困难职工精准识 别“回头看”行动,对 7.1 万户建档立卡 困难职工家庭全面复查清查、逐一精准 识别,最终精准退出 8474 户、注销 2979 户、新增 671 户。 2019 年,率先在全国组 织困难职工动态管理第三方核查评估, 进一步摸清了底数,掌握了实情,推动 了问题整改。 在精准识别困难职工的基础上,各 级工会针对致困原因确定帮扶单位和 帮扶责任人,针对在档困难职工的不同 困难需求,科学制定帮扶措施,做到一 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 具体帮扶过程中,各地通过政府 联席会、解困脱困工作领导小组推进 会、集中调研座谈会、交办精准帮扶任 务清单等方式,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 门协同帮扶。如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 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由人社部门牵头, 帮助其落实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 援助等措施;对因病致困的职工及其 家庭成员,由医保部门牵头,帮助其纳 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对 子女上学致困的职工,由教育部门牵 头,帮助其子女申请享受国家“奖、助、 贷、勤、减、免”学生资助政策;对没有 住房或居住危房的困难职工,由住建 部门牵头,帮助其申请保障性住房、租 赁补贴;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职工, 由民政部门牵头,帮助其纳入政府最 低生活保障范围。 在部门协同帮扶的基础上,各级 工会积极做好节日慰问、日常帮扶、应 急帮扶,同时打好送温暖、金秋助学、 医疗互助、技能培训、法律维权等“工” 字服务品牌,实现帮扶政策全覆盖,密 织了一张涉及困难职工生活方方面面 的保障网,确保了帮扶工作取得明显 成效。 据统计,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共 投入 9 亿余元资金,对在档困难职工 实施了 30 万余户次生活救助、 2.5 余户次子女助学救助、 1.3 万余户次医 疗救助和 7.8 万人次技能培训、就业 咨询、就业指导。截至目前,通过就业 创业解困脱困一批、医疗保障解困脱 困一批、就学帮扶解困脱困一批、住 房安置解困脱困一批、社保兜底解困 脱困一批,所有困难职工基本实现了 “两有五保障”,所有在档困难职工全 部实现解困。 “1+10”制度密织解困脱困政策网 “一户一策”让困难职工稳定脱困 “1+10”制度密织解困脱困政策网 开展“户户清”专项行动,各部门协力解决困难 4815 帮助 3400 余户在档困难职工实现脱困 全省各级工会共投入 9 亿余元资金实施 30 万余户次生活救助 2.5 万余户次子女助学救助 1.3 万余户次医疗救助 7.8 万人次技能培训、就业咨询、就业指导 全省建档的全国困难职工结对帮扶覆盖率达 99.95% 帮扶方式精准率达 99.82%,帮扶工作满意度达 98.97% 均高于全国总工会的标准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Sep-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职工掉队 · 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 编辑/熊洪涛 美编/赵行伟 制作/何叶 7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 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困难职工解困

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编辑/熊洪涛 美编/赵行伟 制作/何叶 7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也进入冲刺时期。为了啃下最后的“硬骨头”,今年4月至7月,全省对在档的 6043户全国级、1072户省级困难职工开展了以“六清”(家庭基本情况清、已享受政策和资金清、当前存在困难清、后续帮扶措施清、帮扶措施成效清、结对帮扶记录清)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户户清”专项行动。

工会干部、帮扶干部积极行动起来,入户走访在档困难职工家庭 2.1万余人次,查找出困难职工还存在的困难需求 5037个,针对困难需求制定精准帮扶措施 5909条,并形成精准帮扶任务清单报送到政府相关部门,各部门协力解决困难 4815个。省总工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先后分滇西、滇南、滇中片区,3次对全省16个州市、26个省级产业系统公司开展调研,面对面帮助基层解决现实难题。通过

“户户清”专项行动,实现在档困难职工政府兜底保障和工会常态化帮扶,3400余户在档困难职工实现脱困。

大理州宾川县困难职工吴丽彬下岗后一直和丈夫靠打零工维持生活,2013年又遭遇了车祸导致左腿骨折,生活举步维艰。在今年开展的“户户清”专项行动中,宾川县总工会与县

民政局联系为其争取了 5000元的临时救助,并协助吴丽彬向民政局申请办理城镇低保。吴丽彬女儿上学急需交学费,县总工会为他们申报了 3500元的生活救助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鉴于吴丽彬丈夫未找到工作,县总工会积极上报省州总工会实施了疫情期间的专项救助,为吴丽彬争取了 2000元的物质差价补助。工会干部上门慰问时,吴丽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红云制药玉溪有限公司职工王芳因患鼻咽癌导致无法到岗上班,每个月仅能拿到底工资,面对残疾的老人、要上学的孩子,巨额的医疗费让家庭陷入困境。玉溪市高新区总工会的帮扶干部为她申请了医疗救助资金,并通过职工互助医疗为她报销了除医保报销之外自付部分70%的医疗费,20万元的治疗费王芳最终自己只花了1.8万元。如今王芳的病情慢慢好转,今年 9月她已经回到岗位上班。根据玉溪市的政策,她全家还获得了签约家庭医生的服务、节日慰问等常态化帮扶。王芳说:“挂包我的干部经常来看我,给我信心,最难的时候工会帮我挺过来了,以后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每个困难家庭都有人关注,有指定的干部长效帮扶,全覆盖的精准帮扶措施让困难职工

真正感受到了来自娘家人的温暖,对于帮扶干部,他们总是握着手不断地说着感谢。

今年 8月至 9月,省总工会委托第三方公司对 2017年以来我省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效进行了质效评估,错评率为0.05%、漏评率为0.12%、错退率为0.04%、漏退率为0.81%,均低于全国总工会的标准;全省建档的全国困难职工结对帮扶覆盖率达 99.95%,帮扶方式精准率达 99.82%,帮扶工作满意度达98.97%,均高于全国总工会的标准。

当前,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已进入全面收官、奋力冲刺的时期,据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开展“户户清”攻坚行动,对目前还在档的2513户困难职工,一方面进一步宣讲相关帮扶政策,激发其内生动力,鼓励他们通过勤牢的双手致富脱困;另一方面,继续协调政府相关部门落实困难职工精准帮扶任务清单,加大工会常态化送温暖力度,通过政府兜底保障和工会常态化帮扶助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对已脱困的困难职工,我省给予一定的渐退期,防止其返贫返困。同时,各地将通过常态化走访、跟踪问效等方式实现动态监测,及时给予帮扶,确保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在共奔小康的路上掉队。

(省总工会供图)

在普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产品展示厅里,摆放着2800多家会员单位的特色农产品,联合会会长朱建平正筹备着即将举行的展销活动。谁能想到,这个意气风发的创业者曾经是一名困难职工。

朱建平原本是普洱市扶贫办的一名职工。为了给患有间歇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大儿子治病,他和妻子创办了云芸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可天不遂人愿,养殖场发展陷入困境,儿子离世、妻子患宫颈癌离世的打击接踵而来,生活的磨难快把这个汉子压垮时,市总工会的帮扶干部为他争取了5000元的救助资金,靠着这笔资金,朱建平买了鸡苗让养殖场实现扭亏为盈。后来普洱市总工会又从

“市委书记救助金”中为他争取到3万元创业资金,并办理了8万元的小额贷款,让他的企业逐渐壮大起来,带领更多的贫困户和困难职工致富。

朱建平说:“在我最绝望的时候,工会干部的帮扶和慰问就像黑夜里的一盏灯,照亮了我的心,给了我生活的勇气!”

普洱市从 2015年起设立“市委书记救助金”,每年投入 50万元对生活困难、患重特大病和有创业意愿的困难职工家庭实施帮扶救助,已累计帮扶救助

896户像朱建平一样的困难职工家庭,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几年来,全省工会系统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因地制宜开展解困脱困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推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先行示范作用,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浓厚氛围,在全国范围内创立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独树一帜的云南经验,云南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祥云县统筹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和脱贫攻坚工作,充分整合资源,运用系统集成方法,将全县各部门社会救助、脱贫攻坚政策措施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有效对接,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行业支撑、工会牵头、单位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全县各级各部门总动员,“十个指头握成拳”合力为困难职工顶起一片晴空,形成了“祥云样本”,全国总工会于2017年9月在祥云县召开了全国工会开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研讨会。

红河州对困难职工进行“部门一帮多、领导一对一”的结对帮扶,36名厅级干部、62名正处级干部、928名科级以上干部、州县两级341个部门参与结对帮扶

工作,同时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的“州级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县市分中心→乡镇援助站→社区分站→企业(单位)援助点”五级网络,形成了“红河经验”。

楚雄彝族自治州建立“12231”识别退出工作机制,即:一次申请、两次评议、两次公示、三次审定、一项考核,做到了客观公正、应退尽退、应留尽留,落实“四个精准”做法作为典型经验被全国总工会在全国推广。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建立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牵头、各方协作的“例会”机制,定期沟通、研判、协调解决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近日,经过前期摸排调研,该公司集中组织了符合上岗条件的 12名全国级在档困难职工进行岗前培训,近期将陆续走向岗位,实现再就业。困难职工肖丽萍离异后因家庭特殊原因,需照顾老人和孩子未能上岗,今年女儿考上大学,她参加培训后被安排到公司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机电安装项目部做资料管理员,月收入达到 5000元,解决了家庭实际困难。“感谢工会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帮扶,现在生活有了保障,再也不用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了!”肖丽萍感激地说。

创新思维打造职工解困脱困的“云南模式”

持续开展“户户清”行动冲刺“最后一公里”

我省全力打赢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职工掉队本报记者郎晶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

一个也不能掉队。”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是党交给工会

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近年来,省总工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

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系

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和省委、省政府相

关工作要求,牵头在城市扶贫阵地上打响了一场攻坚战。

各级工会干部尽锐出战,协同教育、民政、财政、人社、住

建、卫健、医保等部门合力攻坚,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让一个个困难职工家庭走出困境、迈向幸福生活。

截至目前,全省全国级在档困难职工已从2017年的

7.1万户下降到目前的2513户,剩余在档困难职工也基本

实现了“有吃、有穿,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险、住房有保

障”的“两有五保障”标准,通过生活条件的保障和改善,真正

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关怀,体会到了来自“娘家人”的温暖。

全省全国级在档困难职工

已从2017年的7.1万户下降到目前的2513户所有在档困难职工全部实现解困

一个“健康包”,一册“户户清表册”,是玉溪市工会帮扶干部到困难职工家走访时必带的两件东西。“健康包”内装有困难职工帮扶政策宣传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口罩、体温计、创可贴等用品;“户户清表册”包含困难职工档案表、家庭收支调查表、已享受帮扶政策资金记录表、结对帮扶记录表和困难职工当前存在的问题清单和帮扶建议,让困难职工能够清晰地了解相关政策。

玉溪市总工会副主席郭荣兴说:“做好帮扶工作,首先要抓好政策的学习宣传,我们在通过培训让帮扶干部吃透帮扶政策的同时,也通过发放宣传册、上门宣传等方式让困难职工家庭和社会公众了解有关政策措施,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度。”

完善的制度设计是我省开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一大亮点。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制定出台了《云南省人民

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省 16个州(市)均出台了相关贯彻意见,并成立了地方党政领导任组长,工会、教育、民政、财政、人社、住建、卫健、医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领导小组,凝聚合力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2017 年起,省总工会制定了《云南省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规划》,先后出台了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考核评价、进入退出机制等方面的相关文件 11个,并细化了考核评分标准,指导全省各级工会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201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第三方核查评估工作,针对查找出的问题,会同省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住建厅、卫健委、医保局等部门出台了《云南省总工会等

八部门关于进一步落实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相关政策的通知》和《云南省总工会关于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的意见》《云南省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等 10个配套文件,形成了我省独具特色的困难职工帮扶服务“1+10”制度文件,初步构建了层次清晰、相互衔接、各有侧重、保障适度的长效梯度帮扶体系。

这些制度文件从困难职工的识别、认定、建档,到脱困后的及时有序退出;从困难职工技能培训促就业管理、困难职工的结对帮扶到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送温暖资金的使用等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为基层工会对困难职工进行精准帮扶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

像玉溪市总工会一样,全省各地、各行业系统工会组织都通过组织培训、制作宣传册、明白卡等形式让帮扶干部、困难职工吃透政策,保障帮扶工作高效、规范实施。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幼儿园教师陈继花 2016年做肝移植手术,费用高达 70万元,每月还要支付 1.5万元的自费药物,让这个教师家庭陷入困境。祥云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领导组下设的精准识别工作组对其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后,就医帮扶工作组人社、卫健等 5个部门通过补助、互助、减免等 18条医疗帮扶措施,保障了其后续就医的医疗费用,现在每月8000 多元医疗费用中,个人仅承担1000余元。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困难职工禹必兴下岗后因为缺技能一直未就业,参加了蒙自市总工会举办的小儿推拿就业培训班后实现自主创业,现在月收入4000元左右。

普洱市困难职工李艳玲和三个孩子挤在一间不到 2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每个月还要支付租金,普洱市总工会协调住建局对她进行住房帮扶,一家人搬进了50平方米的公租房……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了一个个脱困的职工家庭,他们的致困原因不同,各级工会给予的帮扶措施也不同,但对症下药、精准帮扶的结果却同样圆满。

在帮助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中,我省把“精准”二字贯穿始终,以精

准摸底、精准识别、精准建档、精准施策、精准脱困退出,确保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

各级帮扶干部扎到一线进行入户调查,把困难职工精准识别出来,做到应建尽建、应退尽退。2016年,全省经过摸排确定了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7.1万户;2018年,深入开展困难职工精准识别“回头看”行动,对 7.1万户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家庭全面复查清查、逐一精准识别,最终精准退出8474户、注销2979户、新增671户。2019年,率先在全国组织困难职工动态管理第三方核查评估,进一步摸清了底数,掌握了实情,推动了问题整改。

在精准识别困难职工的基础上,各级工会针对致困原因确定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针对在档困难职工的不同困难需求,科学制定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

具体帮扶过程中,各地通过政府联席会、解困脱困工作领导小组推进会、集中调研座谈会、交办精准帮扶任务清单等方式,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协同帮扶。如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由人社部门牵头,帮助其落实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援助等措施;对因病致困的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由医保部门牵头,帮助其纳

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对子女上学致困的职工,由教育部门牵头,帮助其子女申请享受国家“奖、助、贷、勤、减、免”学生资助政策;对没有住房或居住危房的困难职工,由住建部门牵头,帮助其申请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职工,由民政部门牵头,帮助其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在部门协同帮扶的基础上,各级工会积极做好节日慰问、日常帮扶、应急帮扶,同时打好送温暖、金秋助学、医疗互助、技能培训、法律维权等“工”字服务品牌,实现帮扶政策全覆盖,密织了一张涉及困难职工生活方方面面的保障网,确保了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统计,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共投入 9亿余元资金,对在档困难职工实施了 30万余户次生活救助、2.5万余户次子女助学救助、1.3万余户次医疗救助和 7.8 万人次技能培训、就业咨询、就业指导。截至目前,通过就业创业解困脱困一批、医疗保障解困脱困一批、就学帮扶解困脱困一批、住房安置解困脱困一批、社保兜底解困脱困一批,所有困难职工基本实现了

“两有五保障”,所有在档困难职工全部实现解困。

“1+10”制度密织解困脱困政策网

“一户一策”让困难职工稳定脱困

“1+10”制度密织解困脱困政策网

开展“户户清”专项行动,各部门协力解决困难4815个

帮助3400余户在档困难职工实现脱困

全省各级工会共投入9亿余元资金实施

30万余户次生活救助

2.5万余户次子女助学救助

1.3万余户次医疗救助

7.8万人次技能培训、就业咨询、就业指导

全省建档的全国困难职工结对帮扶覆盖率达99.95%帮扶方式精准率达99.82%,帮扶工作满意度达98.97%均高于全国总工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