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pdf版閱讀 - 疫境自強之傳統手工藝 百年老號粵東...

1
A8 專題 責任編輯:張岳悅 版面設計:謝錦輝 2020 年 9 月 10 日(星期四) 龍灣工業中心的粵東廠房內 龍灣工業中心的粵東廠房內高高堆疊的 高高堆疊的瓷器山 瓷器山彩瓷師傅 彩瓷師傅 往日進行手繪的座位 往日進行手繪的座位近來空空如也 近來空空如也粵東磁廠僅剩的 粵東磁廠僅剩的3 3 位廣彩手繪 位廣彩手繪 師傅均逾 師傅均逾 70 70 因顧及疫情下高齡匠人的健康安全 因顧及疫情下高齡匠人的健康安全曹志雄現在只讓他 曹志雄現在只讓他 們偶爾回廠作畫 們偶爾回廠作畫疫情阻礙了外國客戶到訪腳步 疫情阻礙了外國客戶到訪腳步導致今年出口訂單驟 導致今年出口訂單驟 本地知名酒店也因自身客稀 本地知名酒店也因自身客稀而不再如常訂製餐具 而不再如常訂製餐具曹志雄透露 曹志雄透露年的訂單少了逾 年的訂單少了逾 9 9 但即便是提及如此劇烈的落差 但即便是提及如此劇烈的落差他仍是淡淡笑着 他仍是淡淡笑着幾無焦慮神色 幾無焦慮神色幾經時代風霜變通應對 粵東磁廠的歷史輝煌已不必再多贅述 粵東磁廠的歷史輝煌已不必再多贅述作為香港第一家具有規模的彩瓷 作為香港第一家具有規模的彩瓷 鼎盛時期廠內手繪師傅多達 鼎盛時期廠內手繪師傅多達 300 300 餘人 餘人曾為港督麥理浩夫人訂製 曾為港督麥理浩夫人訂製花紋專用餐具 花紋專用餐具顧客遍布歐美 顧客遍布歐美日本等地 日本等地香港各大酒店 香港各大酒店銀行也常 銀行也常 年找他們訂製瓷器 年找他們訂製瓷器細數從前路 細數從前路粵東及香港的彩瓷行業 粵東及香港的彩瓷行業經歷過輝煌也 經歷過輝煌也 曾熬過低谷 曾熬過低谷見慣興衰無常的殘酷 見慣興衰無常的殘酷卻也總能找到絕處逢生的方法 卻也總能找到絕處逢生的方法1953 1953 年朝鮮戰爭後美國抵制中國貨品 年朝鮮戰爭後美國抵制中國貨品我哋唔想放棄美國市場 我哋唔想放棄美國市場就在 就在 瓷器底部印上 瓷器底部印上日本瓷器 日本瓷器 香港加工 香港加工』, 』,才可以出口美國 才可以出口美國上世紀七十年 上世紀七十年 美國又嚴格限制進口瓷器餐具的含鉛量 美國又嚴格限制進口瓷器餐具的含鉛量廣彩瓷器因為工藝原因含鉛 廣彩瓷器因為工藝原因含鉛 量過高均被禁運 量過高均被禁運瓷廠停頓一年 瓷廠停頓一年直至想出辦法在瓷器底部印上 直至想出辦法在瓷器底部印上For For Decoration Only Decoration Only』, 』,才又可以賣過去 才又可以賣過去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傳統的廣州彩瓷不是很 傳統的廣州彩瓷不是很 受歡迎 受歡迎所以開始發掘一些中西融合的圖案 所以開始發掘一些中西融合的圖案就是現在所說的 就是現在所說的港彩 港彩』, 』, 成功打開了國際銷路 成功打開了國際銷路九十年代生意變好 九十年代生意變好內地開了經濟特區 內地開了經濟特區好多廠搬 好多廠搬 去廣東 去廣東那裏人工平 那裏人工平地方大 地方大我們競爭不過 我們競爭不過但堅持 但堅持不要數量要質 不要數量要質 抓住高端客戶 抓住高端客戶才又堅持這麼多年 才又堅持這麼多年。」 。」對於粵東過去種種低潮與 對於粵東過去種種低潮與 磨難的回憶 磨難的回憶曹志雄如今講起都好似淡淡雲煙般 曹志雄如今講起都好似淡淡雲煙般也正是因為每 也正是因為每 至跌宕時刻粵東磁廠都能以變通的方式應對 至跌宕時刻粵東磁廠都能以變通的方式應對才會屹然特立 才會屹然特立亦不怕風雨再至 亦不怕風雨再至技術無保密 展現名廠風範 粵東磁廠的瓷器產品最初為純手繪 粵東磁廠的瓷器產品最初為純手繪到上世紀七十 到上世紀七十 年代以雕刻膠印於瓷器再填色 年代以雕刻膠印於瓷器再填色如今因為仍未退休 如今因為仍未退休 的手繪師傅所剩無幾 的手繪師傅所剩無幾因此幾乎全部採用貼花紙技 因此幾乎全部採用貼花紙技 儘管這種技術現今世上 儘管這種技術現今世上 90 90% %的瓷器工廠都採 的瓷器工廠都採 曹志雄表示粵東更追求精益求精 曹志雄表示粵東更追求精益求精:「 :「貼花貼 貼花貼 得不好就會 得不好就會死板板 死板板』, 』,顏色做不好還會出現 顏色做不好還會出現 網紋 網紋我們會在貼花紙上做些深淺變化 我們會在貼花紙上做些深淺變化貼花 貼花 也能有手繪的效果 也能有手繪的效果加上選擇的顏色柔和 加上選擇的顏色柔和線條幼細 線條幼細 這樣甚至都辨不出是否是貼 這樣甚至都辨不出是否是貼 。」 。」 自建廠伊始 自建廠伊始粵東廣納人才 粵東廣納人才也積累了許 也積累了許 多獨特的工藝技法 多獨特的工藝技法但在粵東 但在粵東這些秘訣並 這些秘訣並 非秘密 非秘密一直以來都大方分享給同行 一直以來都大方分享給同行上世 上世 紀八十年代初內地改革開放 紀八十年代初內地改革開放山東 山東潮州等 潮州等 地的內地瓷器廠家前來香港向粵東 地的內地瓷器廠家前來香港向粵東 」, 」,曹志雄回憶 曹志雄回憶:「 :「他們要什麼資料 他們要什麼資料我們 我們 都無條件給他們 都無條件給他們以前也有廣州彩瓷廠 以前也有廣州彩瓷廠見到 見到 我們有些獨特的顏色他們配不出來 我們有些獨特的顏色他們配不出來我就直接 我就直接 贈送配方 贈送配方雖然多個競爭者 雖然多個競爭者但也是多個朋 但也是多個朋 而多個朋友 而多個朋友又好過多個競爭者 又好過多個競爭者。」 。」因這樣 因這樣 的大方 的大方開放的心態 開放的心態粵東與許多內地瓷廠 粵東與許多內地瓷廠於微時 於微時的情義經年不息 的情義經年不息直到今日仍有合作交 直到今日仍有合作交 每當粵東有任何需要 每當粵東有任何需要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 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 援手 援手捉緊夕陽留存珍貴畫稿 目前僅存的幾位手繪師傅 目前僅存的幾位手繪師傅因年齡關係不免視力下降 因年齡關係不免視力下降手腳 手腳 變慢 變慢曹志雄也試過請新人幫手 曹志雄也試過請新人幫手但單是在瓷盤上畫一個圈 但單是在瓷盤上畫一個圈藝水平便高下立見 藝水平便高下立見。「 。「年輕人終究不是很熟練 年輕人終究不是很熟練仍要慢慢訓練 仍要慢慢訓練。」 。」 得力於近幾年媒體的宣傳 得力於近幾年媒體的宣傳不少人前來這工廈中一探 不少人前來這工廈中一探芳幽 芳幽」, 」,不乏前來學習手繪技藝的年輕人 不乏前來學習手繪技藝的年輕人但根本上並未改變這一行後繼無 但根本上並未改變這一行後繼無 人的狀態 人的狀態曹志雄說 曹志雄說:「 :「好多人學 好多人學但只是學下消遣 但只是學下消遣不會拿來搵 不會拿來搵 在香港手繪彩瓷的技藝是一定會失傳的 在香港手繪彩瓷的技藝是一定會失傳的以後主要靠廣州那些 以後主要靠廣州那些 傳人 傳人。」 。」 但即便是在廣州 但即便是在廣州也再難找到像從前那樣技藝精湛的師傅 也再難找到像從前那樣技藝精湛的師傅如今 如今 一代匠人畫出的圖案大多不夠活潑自然 一代匠人畫出的圖案大多不夠活潑自然有一些舊時花色的畫法也 有一些舊時花色的畫法也 已失傳 已失傳所以多年來 所以多年來曹志雄一直留心存藏資深師傅的手繪畫稿 曹志雄一直留心存藏資深師傅的手繪畫稿一路積累下幾十本畫冊 一路積累下幾十本畫冊:「 :「一旦將來失傳無人做 一旦將來失傳無人做這些圖案都可以 這些圖案都可以 電子化 電子化再製作成貼花 再製作成貼花也是為後人保留下文化 也是為後人保留下文化。」 。」但同時他也覺 但同時他也覺 一己之力對於挽留夕陽般浩瀚又燦爛的廣彩文化而言是遠遠不 一己之力對於挽留夕陽般浩瀚又燦爛的廣彩文化而言是遠遠不 夠的 夠的:「 :「廣彩雖歸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廣彩雖歸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政府對我們採取 但政府對我們採取的態度 的態度我們也只得自生自滅 我們也只得自生自滅擺展覽 擺展覽開工作坊 開工作坊生存與宣 生存與宣 傳都是靠我們自己開發 傳都是靠我們自己開發在廣州 在廣州個個廣彩師傅都可以話自己是 個個廣彩師傅都可以話自己是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 』,但在香港的 但在香港的就只是匠人而已 就只是匠人而已。」 。」 疫境自強之傳統手工藝 百年老號粵東磁廠 疫下訂單跌九成 粵東磁廠設廠於1928年,是香港目 前僅存的手繪瓷器廠,以盛產廣州彩瓷 而享譽中外。近百年的歷史變遷中,粵 東以「適者生存」的姿態應對跌宕,歷經無數次柳暗花明。 近幾年來,廣州彩瓷及手繪技藝逐漸走入大眾視線,粵東磁 廠也不斷獲邀多次在博物館、美術館及熱門商區開設展覽, 更是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卻並未因此而躲過今年疫情的 「浩劫」。時代的磨難再度降臨,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 雄深感今年是工廠最為式微的一年,面對現實「不可為」的 部分,唯有放寬心態;但他也堅信,仍有些「可為」之處, 能實現自家百年瓷廠存續的意義與價值。 採、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自強 轉設工作坊 轉設工作坊 傳習港彩手繪技藝 傳習港彩手繪技藝 疫情之下,曹志雄感嘆幸而工廠是 自置不必交租,業務瑣事目前由自家 兄妹分擔,不請外工尚能勉強維持。 但比起他的淡然,正在誠品書店開設 工作坊的太太曹葉正嬌,卻毫不掩飾 當下的憂慮與辛苦。「上半年廠內無 生意,其實我先生有壓力,只是他不 願表露面上。」曹氏夫婦情意甚篤, 為替丈夫分憂,曹太主動聯繫誠品書 店,租下尖沙咀分店一個市集攤位開 設展覽,同時售賣瓷器。一開始光顧 的人寥寥無幾,餘暇時曹太便在攤位 上手繪彩瓷,不想卻引起顧客興趣, 紛紛提議她開課教學。誠品亦鼓勵她 開設工作坊,曹太十分感謝店方支 持:「一開始擔心在這裏開課不妥, 但店長告訴我台灣很多書店都會開工 作坊,我才放心開始做。」 3 月下旬至今,曹太已經將手繪港彩 的技藝,傳授給來參加工作坊的 400 餘 人。他們中有學生、文員、醫生等各 界人士,下至幾歲小朋友,上至 75 歲 的老人。「記憶最深的是有個爺爺帶 孫來學,爺爺畫鳥,孫子畫魚, 其樂融融,小朋友亦都很 喜歡。」因前來學習的大多 是無繪畫基礎者,曹太會從最 基礎的起稿、用筆教起,「選 擇他們自己喜歡的圖案起稿,覆 在白色瓷器上用顏料勾線,之後 再教填色,完成後送去工廠燒 製,再通知學生來取成品。」曹太 說,「畫瓷」與「畫畫」有很大不 同,因瓷器表面不吸水。顏料會因 帶有水分而在瓷器表面流動,所以必 須控制好運筆,避免線條溢散。 課程受歡迎 勞苦亦心甘 儘管工作坊帶來一定收入,但對比 因疫情驟減的工廠生意,僅僅只是杯 水車薪。尤其是二人限聚令實施後, 只能一對一教學,曹太直言,若之後 疫情無好轉,政策不改變,租金壓力 下工作坊便會「頂唔住」。「堅持做 下去不是為賺錢,我見到很多人想 學,就很願意教下去。教多一個人, 便多一人懂得這個工藝。」手繪彩瓷 人工極低,很難 憑手藝為生,因此曹太對於培養出年 輕一代匠人幾乎不抱期待,她只是希 望能以一種科普的方式,令更多人對 手繪彩瓷的技藝有所了解。不過,她 亦設置了長期課程,給那些上完一次 課程仍興趣不減的學生繼續鑽研的機 會。也有許多人課程後專程前去九龍 灣的瓷廠參觀,淘些喜歡的瓷器,幫 襯生意。 曹太原本從事珠寶設計工作,她笑 稱自己是內向安靜的人,如無疫情每 日畫畫、打網球,悠然自得,但如今 面對學生,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個性。 曹太亦順應當下市場趨勢,在子女幫 忙下成立了一個網上店舖:「方便下 顧客,也是多一個窗口,不管未 來如何,都會一直發展下 去。」 場地提供:誠品 生活尖沙咀店 粵東磁廠第二代傳人,曹志雄的父親曹榮樞先生,如今 已 95 歲高齡,閒暇時間還會在廠中,精神矍鑠地與來客對 談。曹志雄說,父親年輕時喜愛與文化名家交遊,不時舉辦雅 集,與一些國畫大師結下深厚情誼,其中就有嶺南畫派大師趙少 昂。上世紀六十年代,趙少昂每兩三年便帶着學生來到粵東磁廠教習 繪瓷,曹志雄和父親每次都會提供最好的白瓷給予他即興創作。 趙少昂去世後,其子將他 7 幅畫作的版權授予粵東磁廠合作公司 KA- MEX 做瓷碟,他的畫多運用嶺南畫派的撞水、撞粉技巧,製成的瓷畫碟 圖案獨特,大氣磅礴,其中能夠看到港彩彩瓷與嶺南畫派的交融與互動, 這些也是網店中最為矚目的商品。 嶺南畫派×港彩 趙少昂書畫瓷器獨具一格 誠品開港彩瓷畫工作坊 誠品開港彩瓷畫工作坊 不計收入只為普及傳承 不計收入只為普及傳承 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 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廣彩吉祥如意花碗 廣彩吉祥如意花碗粵東磁廠堆疊的 粵東磁廠堆疊的瓷器山 瓷器山」。 」。 誠品工作坊的學生作品會運送回粵東磁廠 誠品工作坊的學生作品會運送回粵東磁廠在該窯內進行燒製 在該窯內進行燒製廣彩瓷器中最為經 廣彩瓷器中最為經 典的 典的雞公碗 雞公碗」。 」。 工作坊中 工作坊中曹太會 曹太會 教學生起稿 教學生起稿勾線 勾線然後再填色 然後再填色趙少昂書畫瓷器 趙少昂書畫瓷器填色過程示範 填色過程示範學生繪製的清酒壺與酒杯 學生繪製的清酒壺與酒杯曹太展示 曹太展示 粵東磁廠出 粵東磁廠出 產的瓷盤 產的瓷盤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A8 專題副刊

    ■責任編輯:張岳悅 ■版面設計:謝錦輝

    20202020年年99月月1010日日((星期四星期四))

    2020年9月10日(星期四)

    2020年9月10日(星期四)

    九九龍灣工業中心的粵東廠房內龍灣工業中心的粵東廠房內,,高高堆疊的高高堆疊的「「瓷器山瓷器山」」中中,,彩瓷師傅彩瓷師傅往日進行手繪的座位往日進行手繪的座位,,近來空空如也近來空空如也。。粵東磁廠僅剩的粵東磁廠僅剩的33位廣彩手繪位廣彩手繪師傅均逾師傅均逾7070歲歲,,因顧及疫情下高齡匠人的健康安全因顧及疫情下高齡匠人的健康安全,,曹志雄現在只讓他曹志雄現在只讓他們偶爾回廠作畫們偶爾回廠作畫。。疫情阻礙了外國客戶到訪腳步疫情阻礙了外國客戶到訪腳步,,導致今年出口訂單驟導致今年出口訂單驟減減,,本地知名酒店也因自身客稀本地知名酒店也因自身客稀,,而不再如常訂製餐具而不再如常訂製餐具。。曹志雄透露曹志雄透露,,今今年的訂單少了逾年的訂單少了逾99成成。。但即便是提及如此劇烈的落差但即便是提及如此劇烈的落差,,他仍是淡淡笑着他仍是淡淡笑着,,幾無焦慮神色幾無焦慮神色。。

    幾經時代風霜變通應對粵東磁廠的歷史輝煌已不必再多贅述粵東磁廠的歷史輝煌已不必再多贅述,,作為香港第一家具有規模的彩瓷作為香港第一家具有規模的彩瓷廠廠,,鼎盛時期廠內手繪師傅多達鼎盛時期廠內手繪師傅多達300300餘人餘人,,曾為港督麥理浩夫人訂製曾為港督麥理浩夫人訂製「「督督花花」」花紋專用餐具花紋專用餐具,,顧客遍布歐美顧客遍布歐美、、日本等地日本等地,,香港各大酒店香港各大酒店、、銀行也常銀行也常年找他們訂製瓷器年找他們訂製瓷器。。細數從前路細數從前路,,粵東及香港的彩瓷行業粵東及香港的彩瓷行業,,經歷過輝煌也經歷過輝煌也曾熬過低谷曾熬過低谷,,見慣興衰無常的殘酷見慣興衰無常的殘酷,,卻也總能找到絕處逢生的方法卻也總能找到絕處逢生的方法。。「「19531953年朝鮮戰爭後美國抵制中國貨品年朝鮮戰爭後美國抵制中國貨品,,我哋唔想放棄美國市場我哋唔想放棄美國市場,,就在就在瓷器底部印上瓷器底部印上『『日本瓷器日本瓷器香港加工香港加工』,』,才可以出口美國才可以出口美國;;上世紀七十年上世紀七十年代代,,美國又嚴格限制進口瓷器餐具的含鉛量美國又嚴格限制進口瓷器餐具的含鉛量,,廣彩瓷器因為工藝原因含鉛廣彩瓷器因為工藝原因含鉛量過高均被禁運量過高均被禁運,,瓷廠停頓一年瓷廠停頓一年,,直至想出辦法在瓷器底部印上直至想出辦法在瓷器底部印上『『ForForDecoration OnlyDecoration Only』,』,才又可以賣過去才又可以賣過去;;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傳統的廣州彩瓷不是很傳統的廣州彩瓷不是很受歡迎受歡迎,,所以開始發掘一些中西融合的圖案所以開始發掘一些中西融合的圖案,,就是現在所說的就是現在所說的『『港彩港彩』,』,成功打開了國際銷路成功打開了國際銷路;;九十年代生意變好九十年代生意變好,,內地開了經濟特區內地開了經濟特區,,好多廠搬好多廠搬去廣東去廣東,,那裏人工平那裏人工平、、地方大地方大,,我們競爭不過我們競爭不過,,但堅持但堅持『『不要數量要質不要數量要質量量』』抓住高端客戶抓住高端客戶,,才又堅持這麼多年才又堅持這麼多年。」。」對於粵東過去種種低潮與對於粵東過去種種低潮與磨難的回憶磨難的回憶,,曹志雄如今講起都好似淡淡雲煙般曹志雄如今講起都好似淡淡雲煙般,,也正是因為每也正是因為每至跌宕時刻粵東磁廠都能以變通的方式應對至跌宕時刻粵東磁廠都能以變通的方式應對,,才會屹然特立才會屹然特立,,亦不怕風雨再至亦不怕風雨再至。。

    技術無保密 展現名廠風範粵東磁廠的瓷器產品最初為純手繪粵東磁廠的瓷器產品最初為純手繪,,到上世紀七十到上世紀七十

    年代以雕刻膠印於瓷器再填色年代以雕刻膠印於瓷器再填色,,如今因為仍未退休如今因為仍未退休的手繪師傅所剩無幾的手繪師傅所剩無幾,,因此幾乎全部採用貼花紙技因此幾乎全部採用貼花紙技術術。。儘管這種技術現今世上儘管這種技術現今世上9090%%的瓷器工廠都採的瓷器工廠都採用用,,曹志雄表示粵東更追求精益求精曹志雄表示粵東更追求精益求精:「:「貼花貼貼花貼得不好就會得不好就會『『死板板死板板』,』,顏色做不好還會出現顏色做不好還會出現網紋網紋。。我們會在貼花紙上做些深淺變化我們會在貼花紙上做些深淺變化,,貼花貼花也能有手繪的效果也能有手繪的效果,,加上選擇的顏色柔和加上選擇的顏色柔和、、線條幼細線條幼細,,這樣甚至都辨不出是否是貼這樣甚至都辨不出是否是貼花花。」。」自建廠伊始自建廠伊始,,粵東廣納人才粵東廣納人才,,也積累了許也積累了許多獨特的工藝技法多獨特的工藝技法。。但在粵東但在粵東,,這些秘訣並這些秘訣並非秘密非秘密,,一直以來都大方分享給同行一直以來都大方分享給同行。。上世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內地改革開放紀八十年代初內地改革開放,,山東山東、、潮州等潮州等地的內地瓷器廠家前來香港向粵東地的內地瓷器廠家前來香港向粵東「「取取經經」,」,曹志雄回憶曹志雄回憶:「:「他們要什麼資料他們要什麼資料,,我們我們都無條件給他們都無條件給他們。。以前也有廣州彩瓷廠以前也有廣州彩瓷廠,,見到見到我們有些獨特的顏色他們配不出來我們有些獨特的顏色他們配不出來,,我就直接我就直接贈送配方贈送配方。。雖然多個競爭者雖然多個競爭者,,但也是多個朋但也是多個朋友友,,而多個朋友而多個朋友,,又好過多個競爭者又好過多個競爭者。」。」因這樣因這樣的大方的大方、、開放的心態開放的心態,,粵東與許多內地瓷廠粵東與許多內地瓷廠「「識識於微時於微時」」的情義經年不息的情義經年不息,,直到今日仍有合作交直到今日仍有合作交流流,,每當粵東有任何需要每當粵東有任何需要,,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援手。。

    捉緊夕陽留存珍貴畫稿目前僅存的幾位手繪師傅目前僅存的幾位手繪師傅,,因年齡關係不免視力下降因年齡關係不免視力下降,,手腳手腳

    變慢變慢。。曹志雄也試過請新人幫手曹志雄也試過請新人幫手,,但單是在瓷盤上畫一個圈但單是在瓷盤上畫一個圈,,技技藝水平便高下立見藝水平便高下立見。「。「年輕人終究不是很熟練年輕人終究不是很熟練,,仍要慢慢訓練仍要慢慢訓練。」。」得力於近幾年媒體的宣傳得力於近幾年媒體的宣傳,,不少人前來這工廈中一探不少人前來這工廈中一探「「芳幽芳幽」,」,亦亦不乏前來學習手繪技藝的年輕人不乏前來學習手繪技藝的年輕人,,但根本上並未改變這一行後繼無但根本上並未改變這一行後繼無人的狀態人的狀態。。曹志雄說曹志雄說:「:「好多人學好多人學,,但只是學下消遣但只是學下消遣,,不會拿來搵不會拿來搵食食。。在香港手繪彩瓷的技藝是一定會失傳的在香港手繪彩瓷的技藝是一定會失傳的,,以後主要靠廣州那些以後主要靠廣州那些傳人傳人。」。」但即便是在廣州但即便是在廣州,,也再難找到像從前那樣技藝精湛的師傅也再難找到像從前那樣技藝精湛的師傅,,如今如今一代匠人畫出的圖案大多不夠活潑自然一代匠人畫出的圖案大多不夠活潑自然,,有一些舊時花色的畫法也有一些舊時花色的畫法也已失傳已失傳。。所以多年來所以多年來,,曹志雄一直留心存藏資深師傅的手繪畫稿曹志雄一直留心存藏資深師傅的手繪畫稿,,一路積累下幾十本畫冊一路積累下幾十本畫冊:「:「一旦將來失傳無人做一旦將來失傳無人做,,這些圖案都可以這些圖案都可以電子化電子化,,再製作成貼花再製作成貼花,,也是為後人保留下文化也是為後人保留下文化。」。」但同時他也覺但同時他也覺得得,,一己之力對於挽留夕陽般浩瀚又燦爛的廣彩文化而言是遠遠不一己之力對於挽留夕陽般浩瀚又燦爛的廣彩文化而言是遠遠不夠的夠的:「:「廣彩雖歸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彩雖歸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政府對我們採取但政府對我們採取『『放放任任』』的態度的態度,,我們也只得自生自滅我們也只得自生自滅。。擺展覽擺展覽、、開工作坊開工作坊,,生存與宣生存與宣傳都是靠我們自己開發傳都是靠我們自己開發。。在廣州在廣州,,個個廣彩師傅都可以話自己是個個廣彩師傅都可以話自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但在香港的但在香港的,,就只是匠人而已就只是匠人而已。」。」

    疫境自強之傳統手工藝

    百年老號粵東磁廠 疫下訂單跌九成

    粵東磁廠設廠於1928年,是香港目

    前僅存的手繪瓷器廠,以盛產廣州彩瓷

    而享譽中外。近百年的歷史變遷中,粵

    東以「適者生存」的姿態應對跌宕,歷經無數次柳暗花明。

    近幾年來,廣州彩瓷及手繪技藝逐漸走入大眾視線,粵東磁

    廠也不斷獲邀多次在博物館、美術館及熱門商區開設展覽,

    更是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卻並未因此而躲過今年疫情的

    「浩劫」。時代的磨難再度降臨,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

    雄深感今年是工廠最為式微的一年,面對現實「不可為」的

    部分,唯有放寬心態;但他也堅信,仍有些「可為」之處,

    能實現自家百年瓷廠存續的意義與價值。

    採、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疫疫」」境境自強

    轉設工作坊轉設工作坊傳習港彩手繪技藝傳習港彩手繪技藝

    疫情之下,曹志雄感嘆幸而工廠是自置不必交租,業務瑣事目前由自家兄妹分擔,不請外工尚能勉強維持。但比起他的淡然,正在誠品書店開設工作坊的太太曹葉正嬌,卻毫不掩飾當下的憂慮與辛苦。「上半年廠內無生意,其實我先生有壓力,只是他不願表露面上。」曹氏夫婦情意甚篤,為替丈夫分憂,曹太主動聯繫誠品書店,租下尖沙咀分店一個市集攤位開設展覽,同時售賣瓷器。一開始光顧的人寥寥無幾,餘暇時曹太便在攤位上手繪彩瓷,不想卻引起顧客興趣,紛紛提議她開課教學。誠品亦鼓勵她開設工作坊,曹太十分感謝店方支持:「一開始擔心在這裏開課不妥,但店長告訴我台灣很多書店都會開工作坊,我才放心開始做。」3月下旬至今,曹太已經將手繪港彩的技藝,傳授給來參加工作坊的400餘人。他們中有學生、文員、醫生等各界人士,下至幾歲小朋友,上至75歲的老人。「記憶最深的是有個爺爺帶孫來學,爺爺畫鳥,孫子畫魚,

    其樂融融,小朋友亦都很喜歡。」因前來學習的大多是無繪畫基礎者,曹太會從最基礎的起稿、用筆教起,「選擇他們自己喜歡的圖案起稿,覆在白色瓷器上用顏料勾線,之後再教填色,完成後送去工廠燒製,再通知學生來取成品。」曹太說,「畫瓷」與「畫畫」有很大不同,因瓷器表面不吸水。顏料會因帶有水分而在瓷器表面流動,所以必須控制好運筆,避免線條溢散。

    課程受歡迎勞苦亦心甘儘管工作坊帶來一定收入,但對比

    因疫情驟減的工廠生意,僅僅只是杯水車薪。尤其是二人限聚令實施後,只能一對一教學,曹太直言,若之後疫情無好轉,政策不改變,租金壓力下工作坊便會「頂唔住」。「堅持做下去不是為賺錢,我見到很多人想學,就很願意教下去。教多一個人,便多一人懂得這個工藝。」手繪彩瓷

    人工極低,很難

    憑手藝為生,因此曹太對於培養出年輕一代匠人幾乎不抱期待,她只是希望能以一種科普的方式,令更多人對手繪彩瓷的技藝有所了解。不過,她亦設置了長期課程,給那些上完一次課程仍興趣不減的學生繼續鑽研的機會。也有許多人課程後專程前去九龍灣的瓷廠參觀,淘些喜歡的瓷器,幫襯生意。曹太原本從事珠寶設計工作,她笑

    稱自己是內向安靜的人,如無疫情每日畫畫、打網球,悠然自得,但如今面對學生,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個性。曹太亦順應當下市場趨勢,在子女幫忙下成立了一個網上店舖:「方便下

    顧客,也是多一個窗口,不管未來如何,都會一直發展下

    去。」場地提供:誠品生活尖沙咀店

    粵東磁廠第二代傳人,曹志雄的父親曹榮樞先生,如今已95歲高齡,閒暇時間還會在廠中,精神矍鑠地與來客對談。曹志雄說,父親年輕時喜愛與文化名家交遊,不時舉辦雅集,與一些國畫大師結下深厚情誼,其中就有嶺南畫派大師趙少昂。上世紀六十年代,趙少昂每兩三年便帶着學生來到粵東磁廠教習繪瓷,曹志雄和父親每次都會提供最好的白瓷給予他即興創作。趙少昂去世後,其子將他7幅畫作的版權授予粵東磁廠合作公司KA-

    MEX做瓷碟,他的畫多運用嶺南畫派的撞水、撞粉技巧,製成的瓷畫碟圖案獨特,大氣磅礴,其中能夠看到港彩彩瓷與嶺南畫派的交融與互動,這些也是網店中最為矚目的商品。

    嶺南畫派×港彩趙少昂書畫瓷器獨具一格

    誠品開港彩瓷畫工作坊誠品開港彩瓷畫工作坊不計收入只為普及傳承不計收入只為普及傳承

    ■■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

    ■■廣彩吉祥如意花碗廣彩吉祥如意花碗。。

    ■■粵東磁廠堆疊的粵東磁廠堆疊的「「瓷器山瓷器山」。」。

    ■■誠品工作坊的學生作品會運送回粵東磁廠誠品工作坊的學生作品會運送回粵東磁廠,,在該窯內進行燒製在該窯內進行燒製。。

    ■■廣彩瓷器中最為經廣彩瓷器中最為經典的典的「「雞公碗雞公碗」。」。

    ■■工作坊中工作坊中,,曹太會曹太會教學生起稿教學生起稿、、勾線勾線,,

    然後再填色然後再填色。。

    ■■趙少昂書畫瓷器趙少昂書畫瓷器。。

    ■■填色過程示範填色過程示範。。

    ■■學生繪製的清酒壺與酒杯學生繪製的清酒壺與酒杯。。

    ■■曹太展示曹太展示粵東磁廠出粵東磁廠出產的瓷盤產的瓷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