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深山桃花开 -...

1
经济民生 3 ·崇阳周刊 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电话:0715-3383399 组稿:沈二民 责任编辑:邓昌炉 E-mail:[email protected] 1 14 日,崇阳县旗袍协会在该 县天城公园举办一周年庆典活动。 下午 1 点半,庆典活动开始,旗 袍美女手持鲜艳的五星红旗,围绕 天城公园走秀《国家》、集体旗袍秀 《天边》拉开了庆典活动的序幕。 走秀《国家》、旗袍演变、旗袍秀《中 国大舞台》等 22 个节目精彩纷呈, 吸引了很多群众驻足观看,连几岁 小孩也在一旁跟着秀起来。 除旗袍秀外,还有效融合了中 国民间艺术提琴戏《潮起东方》,葫 芦丝和萨克斯等乐器演奏,独唱《我 是中国人》等,踢踏、水兵、手语等舞 蹈,陈氏太极拳、健身气功养身杖、 戏曲连唱……中间穿插了颁奖环 节,表彰了 21 名旗袍协会会员。 通过举办周年庆典活动,旗袍 走秀,秀出东方古韵,醉美崇阳天 城,传承中华文化,让男女老少们一 饱眼福,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特约记者 饶德斌 报道 旗袍秀出古之韵 1 11 日,天气寒冷,崇阳县铜 钟乡污水处理厂建设施工现场异常繁 忙。据了解,铜钟乡污水处理厂建设 项目总投资 1800 万元,厂区占地面积 1000 平方米,工程铺设污水管网 9.5 千米, 雨水管网 4.76 千米, 预计 2018 12 月底竣工,建成后,日处理 生活污水 300 吨。 特约记者 黎志远 徐功频 通讯员 骆晓峰 铜钟乡污水处理厂 加紧建设 本报讯 通讯员沈胜祥、特约记 黎志远报道:2017 年以来,崇阳县 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提升工作,积极推 进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 务平台建设,在管理中实施标准化、 人性化、规范化,在服务中实现优质、 高效、便民,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 “一公里”。 平台建设全面推进。2013年,该 县高标准建设了县政务服务大厅。 目前,已设立了民政、残联、交警 3 个 分中心,新建了桂花泉镇、白霓镇 2 个 标准化便民服务大厅,其他乡镇标准 化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将在 6 月底全部 完成。186 个行政村便民服务室依托 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建立便民服务室。 覆盖全县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将在 6 月底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网络建设向基层延伸。按照贯彻 “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将政务服 务网络向基层延伸覆盖。目前,网络 已覆盖了多个乡镇和部分行政村和社 区,年底完成全覆盖。 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向 基层下放延伸。按照简政放权、群众 所需和“应放尽放、应放必放”的原则, 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口计 生、民政、财政、城镇规划建设、农牧林 水服务、就业劳动权力保障、户籍管 理、国土资源管理、新农合、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税务、 供电、供水、供气、广电、通讯等公共服 务事项向乡镇、村(社区)下放延伸,着 力将服务重心向老百姓身边下移。 建立政务服务清单制度。编制部 门的服务清单,切实增强“放管服”改 革整体性、协同性。着力在精简权力 数量、简化程序、优化流程上让群众办 事清楚、明白,提升办事效率。 推进政务服务向建设服务型政府 并轨。着力推进政务服务提升工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将服务向群众身 边靠拢,利企便民,真正实现群众“小 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崇阳多措并举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开春,满山的桃花将把山村点缀 更加美丽,我们桃花村不枉虚名,将是 一个名副其实的秀美村庄,真是太感 谢省扶贫工作队了。”望着新栽的片片 桃树,崇阳县高枧乡桃花村村民高兴 地说出了心里话,在向记者介绍起桃 花村正在施工建设的旅游项目时,不 停地称赞省驻村扶贫工作队。 村民说的扶贫工作队是湖北省中 信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工作队, 2016 年 2 月组建,由张德华、白岭、文 浩丞三人组成,张德华担任工作队队 长,前往桃花村开始扶贫工作。 高枧乡桃花村位于高枧乡中南 部,是个边远的穷山村。全村辖8个 村民小组,359 户,1636 人,建档立卡 贫困户 202 户,840 人。 “2016 年桃花村将全村脱列,我 们工作队倍感压力,但是有压力才有 动力,作为省里派下来的扶贫工作队, 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扶 该村的贫困户,确保帮扶工作件件做 到贫困户的心坎里。当然,凡事开头 难,比如刚开始到桃花村开展工作的 时候,由于语言不通,与村民们交流形 成了障碍,于是我们就让村干部带着 我们一起学习崇阳话,现在不仅听得 懂崇阳话,都可以说上崇阳话了!”张 德华向记者详细地介绍。 为了能把村情摸清、把工作做 实,工作队吃、住都在村里,仅仅 1 个 月的时间,他们就走遍了全村所有贫 困户。 “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 去帮扶该村的贫困户,确保帮扶工作 件件做到贫困户的心坎里,让困难群 众早日脱贫致富。”这是队长的要求, 也是扶贫队队员共同的心声和目标。 “刚开始入户的时候,有的村民 不让进屋,更有人说风凉话,说我们 只是做做样子罢了。遇到这些情况, 我们总是耐心地和他们做好解释,通 过我们的努力,村民们慢慢从最初不 愿见,不愿说,到后来主动找我们说 事,我们感到十分有成就感。”工作队 员白岭说。 截至目前,该公司共投入75万元 参与扶贫工作。其中,花费27万元资 助桃花村集体经济(黄牛养殖)发展; 20万元用于环境整治工作;16万用于 修建村文化广场;5万元用于桃花村 太阳能路灯安装;7万元用于走访慰 问贫困户,同时,该公司还为桃花村量 身规划打造“山水桃源”项目建设,该 项目作为桃花村旅游建设重点项目, 目前正在施工中。 “这几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 础设施也正在不断改善,这些都是驻 村工作队的功劳!”村支部书记王初 文感慨万分地说道。 “作为一名80后,我主动申请到 桃花村开展精准扶贫扶贫工作,我觉 得能够来基层锻炼自己是一种难得 的工作经历,同时能够得到群众的认 可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感。但 刚开始来的时候,工作环境很艰苦, 自己内心悄悄的打起了退堂鼓,隔 天,我和张队长一起入户,当时张队 长发烧到39度,他还是带病坚持工 作,直到确实熬不下去了,才去卫生 院打吊针,这种工作精神深深的感动 了我,于是我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决定沉下心来开展扶贫工作,我现在 觉得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片土 地!”工作队队员文浩丞说。 记者采访时,工作队队长张德华 充满希望地说,该村现在还有11户 巩固脱贫户,今年他们将主要围绕这 11户巩固脱贫户开展脱贫工作,在 最短时间内实现贫困户巩固脱贫。 此外,将进一步扩大村级集体经济建 设,进一步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在 脱贫攻坚的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一 份力量! 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 帮扶干部夜访贫困户 本报讯 通讯员殷大愚、特约 记者汪国文报道:1 月 13 日晚上 7 时,崇阳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班 子成员带领全局干部,到铜钟乡独 石村进村入户夜访贫困户。 独 石 村 是 2017 年 出 列 脱 贫 的贫困村,贫困户 59 户,该局 7 名 干部结对帮扶49户。为了做好 精准脱贫,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办 法,每个干部印制一张“举全局之 力,攻独石之贫”的政策明白卡、 一份进村入户须知,为填写扶贫 手册和入户宣讲提供依据;还专 门印发了“大宣讲、大走访、大慰 问”活动方案,对全村 780 户居民 户 平 一 袋 米、一 壶 油、一 份 挂 历、 一份宣传单,给49户帮扶对象送 去慰问金。 夜访活动中,他们首先来到贫 困户廖明伟的家中,他是个产业扶 贫户,本人身患眼疾,妻子失踪,女 儿多病。根据他的家庭情况,该局 确定扶持产业发展,帮助他栽田藕、 青椒、茄子,帮他推销蔬菜,年收入 8000 多元,加上政府补贴,完全可 以按期脱贫。临别时,廖明伟开心 地笑着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你 们的关心和帮助。 本报讯 特约记者沈忱、通讯 皮浩 报道:岁暮天寒,朔风凛 冽。1月5日,崇阳县天城爆破公司 董事长王仲斌一行 8 人来到肖岭乡 捐资,再次帮助15名贫困学生完成 学业,圆了上学梦。 王仲斌是肖岭人,也是市第五 届人大代表、县第十七届、十八届 人大代表,曾多次回乡捐资,每年 向肖岭乡福利院捐资1万元,目前 资助学生超过 30 名。 在捐款现场,全场掌声雷动,经 久不息。王仲斌说自己只是履行了 应尽的义务和社会责任,他这样勉 励在场的莘莘学子:“寒门出英才, 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即使生活再困 难,也要满怀希望,因为没有什么坡 是爬不过的,没有什么坎是越不了 的。因为党和政府始终没有忘记困 难群众,少年强则国强,你们要心怀 感恩,珍惜大好时光,发奋用功,长 大成才报效祖国、回馈家乡。” 据该乡人大主席巴祥华介绍, 这次活动王仲斌共捐资4万元,15 个贫困学生家庭分别受赠2000、 3000元不等,最高达到6000元。 人大代表寒冬助学暖人心 本报讯 通讯员饶德斌余维 报道:冬日暖阳,爱满金塘。1 月 10 日,崇阳县大集中学副校长舒永瑞 和二分校校长黄河东一行,前往大 集中学金塘分校开展心连心暖心之 旅。 经调查,大集中学金塘分校 4-9年级共有240多名学生,其中 有80多名特困学生。近年来,尽管 国家、省市及学校通过各种资助项 目,加大资助金额等方式大力推进 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但仍不能解决 贫困学生的经济困境。每当看到贫 困学生渴求知识的目光和奋发读书 的身影,还有几十个身影为完成自 己的学业在学校食堂勤工助学备受 感动,于是向二分校全体学生发出 《关于向金塘分校贫困学生爱心捐 款倡议书》。短短两天,募集爱心款 13578.5元,二分校配齐到2万元全 部送到了金塘分校。 崇阳县开启“1+x”、“总校+分 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后,大集中学 12名优秀教师到金塘分校交流任 教,开展联教。先后投入20多万 元,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了金塘分 校校园,改造了教室和学生食堂,添 置课桌凳、教师办公桌椅、餐桌,安 装了电子白板,购置了教师办公电 脑,改善了办学条件。分校由创办 之初的9人增加到240余人,满足了 山区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要求。 大集中学二分校 爱心涌向金塘分校 致富经 崇阳县扶贫办(移民局) 协办 两代“绿色使者” 扎根异乡种雷竹 甜甜雷竹笋,浓浓竹乡情。在崇 阳,小小雷竹之所以能撬动大产业, 是因为有一群人,一直执着于发展种 植,不断创新,从不放弃。近日,记者 一行到桂花泉镇采访来自浙江临安 两代“绿色使者”,扎根异乡种雷竹。 来自浙江临安的雷竹“女状元” 叶琼的崇阳雷竹种植基地,当地村民 正在采挖冬笋。记者在竹林里面转 悠半天,都没找着一根笋,老乡们却 一挖一个准。“看小包,找裂缝” 掌握了这六字诀窍,找起笋来,可就 容易多了! “我发现咱们这个笋子好像挺小 个的。”记者问。 叶琼: “也有 8两重啊。” 记者: “这个是什么笋啊?” 叶琼:“雷竹笋,现在这一根可以 卖 20块钱。” 雷竹,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笋用 竹,因早春打雷即出笋而得名。说来 也奇怪,这离春天还隔着半个冬天 呢,雷竹笋怎么就冒出来了? 叶琼的儿子蒋国庆介绍,每年的 11月份,给雷竹园盖了一层厚厚的棉 —谷壳,下面还有鸡粪,铺有 27 公分左右。(里面的)温度达到了 25 度 左右,过个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开始 采挖冬笋了。让笋子冬天就上市,这 价格可是翻了好几番。 浙江临安是雷竹的家乡,叶琼就 是当年崇阳县政府专程前往临安请 过来的雷竹种植行家。 因为自己懂技术,她成为了当地 第一个科学种植示范户,在当地种雷 竹,一种就是 17 年。 叶琼说,这里的土壤是黄泥土, 笋子剥出来是很白的,纤维很细,比 我家乡还好些。 种植技术一普及,全县雷竹种植 面积也越来越大。看着乡亲们种雷 竹的热情越来越高,叶琼2006年把自 己的儿子蒋国庆也叫到了崇阳,大力 推广冬笋种植。 甜甜雷竹笋 卖价赛肉价 两代浙江人,扎根崇阳种雷竹, 在当地传为了一段佳话。崇阳县发 展种植雷竹已经有23个年头,那么, 崇阳的雷竹产业现在究竟发展得怎 么样了呢? 天城镇白泉村雷竹种植户刘良 汀对记者高兴地说:雷竹冬笋价格好 啊。20块钱左右一斤,批发价。 其实,一个产业发展得好不好,关 键要看卖得俏不俏。现在,崇阳雷竹 冬笋开始陆续上市,价格持续走高。 种植户们每天都赶早开挖,趁着笋最 新鲜的时候把它运输出去。 雷竹种植户蒋孟军介绍,每天一 车6000斤左右运到宁波,基本上到了 第二天就销售光了。 种植户们说,再过二十来天,冬 笋就要大量上市了,但价格不会因为 量大而走低,只会越来越高。因为临 近春节,一斤批发价都可以卖到三四 十块钱。 对此,崇阳县竹产业化办公室副 主任成项托说,高峰期的话,崇阳一 天可以出两三万斤。春笋(上市的 话),一天(往外运)8 到 10 万斤的样 子。内销的不算,加工的也不算。 为了发展雷竹产业,崇阳县特地成 立了竹产业化办公室,负责在全国各地 推广当地的雷竹,成项托就是崇阳县第 一个去武汉市大批发市场卖笋的人。 随着接触雷竹笋的人越来越多,销量也 越来越大,市场也是越拓越宽。 而冬笋卖价高,种植户每亩的纯 收入可以达到15000块钱,但收入高 投入也高,普通种植户根本承担不 起。于是崇阳县又在深加工上找路 子,建设了雷竹笋深加工厂,随后所有 的销售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湖北瑞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胡永清对记者说,现在雷竹 加工有三个系列,一个是易拉罐的即 食型的,第二个有笋干,再一个就是清 水笋系列。往外销售气温高,保质期 短,我们就开始收购、加工,解决鲜笋 销售难的问题。 前期价高时卖市场,后期价低可 以销企业进行加工,有技术有资金的 可以选择发展种植收益更高的冬笋。 当前,崇阳县雷竹种植面积两万亩,年 产量两万吨,产值过亿元。 甜甜雷竹笋 浓浓竹乡情 特约记者 王细珍 本报讯 特约记者王勃报道: 近日,崇阳县林业部门在进行松材 线虫病普查时发现,路口镇金沙柳 林村 2 组一棵有着 500 年树龄的马 尾松有被感染的危险,发现问题 后,林技人员第一时间对古树进行 科学防治。 县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办 公室主任余定刚介绍,松材线虫病 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内,导致 松树毁灭性死亡的一种病害,被称 为松树“癌症”。通过采用无人机 拍照监测和给古树树干打孔注药 的方法,林技人员对患病的马尾松 古树进行松材线虫病防治。 崇阳县林业主管部门对1450 棵古树进行普查,对1.1万亩林木 开展专项普查,并对疫树进行清理 和防治。截止目前已清理疫树 4300 棵,为 15 棵马尾松古树注射 药物进行防治,预计在2018年4月 30 日前全面完成防治工作。 500年古树患“癌” 无人机看病捉虫 情系深山桃花开 — 省中信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驻高枧乡桃花村扶贫工作侧记 特约记者 徐功频 通讯员 蔡旻高 文浩丞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Feb-2020

2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经济民生 3版·崇阳周刊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电话:0715-3383399

组稿:沈二民 责任编辑:邓昌炉

E-mail:[email protected]

1月14日,崇阳县旗袍协会在该县天城公园举办一周年庆典活动。

下午1点半,庆典活动开始,旗袍美女手持鲜艳的五星红旗,围绕天城公园走秀《国家》、集体旗袍秀

《天边》拉开了庆典活动的序幕。走秀《国家》、旗袍演变、旗袍秀《中国大舞台》等 22个节目精彩纷呈,吸引了很多群众驻足观看,连几岁小孩也在一旁跟着秀起来。

除旗袍秀外,还有效融合了中

国民间艺术提琴戏《潮起东方》,葫芦丝和萨克斯等乐器演奏,独唱《我是中国人》等,踢踏、水兵、手语等舞蹈,陈氏太极拳、健身气功养身杖、戏曲连唱……中间穿插了颁奖环节,表彰了21名旗袍协会会员。

通过举办周年庆典活动,旗袍走秀,秀出东方古韵,醉美崇阳天城,传承中华文化,让男女老少们一饱眼福,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特约记者 饶德斌 报道

旗袍秀出古之韵

1月 11日,天气寒冷,崇阳县铜钟乡污水处理厂建设施工现场异常繁忙。据了解,铜钟乡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厂区占地面积近 1000平方米,工程铺设污水管网9.5 千米,雨水管网 4.76 千米,预计2018年12月底竣工,建成后,日处理生活污水300吨。

特约记者 黎志远 徐功频通讯员 骆晓峰 摄

铜钟乡污水处理厂

加紧建设

本报讯 通讯员沈胜祥、特约记者黎志远报道:2017年以来,崇阳县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提升工作,积极推进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在管理中实施标准化、人性化、规范化,在服务中实现优质、高效、便民,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

“一公里”。平台建设全面推进。2013年,该

县高标准建设了县政务服务大厅。目前,已设立了民政、残联、交警3个

分中心,新建了桂花泉镇、白霓镇2个标准化便民服务大厅,其他乡镇标准化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将在6月底全部完成。186个行政村便民服务室依托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建立便民服务室。覆盖全县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将在6月底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网络建设向基层延伸。按照贯彻“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将政务服务网络向基层延伸覆盖。目前,网络已覆盖了多个乡镇和部分行政村和社

区,年底完成全覆盖。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向

基层下放延伸。按照简政放权、群众所需和“应放尽放、应放必放”的原则,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口计生、民政、财政、城镇规划建设、农牧林水服务、就业劳动权力保障、户籍管理、国土资源管理、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税务、供电、供水、供气、广电、通讯等公共服务事项向乡镇、村(社区)下放延伸,着

力将服务重心向老百姓身边下移。建立政务服务清单制度。编制部

门的服务清单,切实增强“放管服”改革整体性、协同性。着力在精简权力数量、简化程序、优化流程上让群众办事清楚、明白,提升办事效率。

推进政务服务向建设服务型政府并轨。着力推进政务服务提升工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将服务向群众身边靠拢,利企便民,真正实现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崇阳多措并举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开春,满山的桃花将把山村点缀更加美丽,我们桃花村不枉虚名,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秀美村庄,真是太感谢省扶贫工作队了。”望着新栽的片片桃树,崇阳县高枧乡桃花村村民高兴地说出了心里话,在向记者介绍起桃花村正在施工建设的旅游项目时,不停地称赞省驻村扶贫工作队。

村民说的扶贫工作队是湖北省中信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工作队,2016年2月组建,由张德华、白岭、文浩丞三人组成,张德华担任工作队队长,前往桃花村开始扶贫工作。

高枧乡桃花村位于高枧乡中南部,是个边远的穷山村。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59户,163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02户,840人。

“2016年桃花村将全村脱列,我们工作队倍感压力,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作为省里派下来的扶贫工作队,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扶

该村的贫困户,确保帮扶工作件件做到贫困户的心坎里。当然,凡事开头难,比如刚开始到桃花村开展工作的时候,由于语言不通,与村民们交流形成了障碍,于是我们就让村干部带着我们一起学习崇阳话,现在不仅听得懂崇阳话,都可以说上崇阳话了!”张德华向记者详细地介绍。

为了能把村情摸清、把工作做实,工作队吃、住都在村里,仅仅1个月的时间,他们就走遍了全村所有贫困户。

“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扶该村的贫困户,确保帮扶工作件件做到贫困户的心坎里,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这是队长的要求,也是扶贫队队员共同的心声和目标。

“刚开始入户的时候,有的村民不让进屋,更有人说风凉话,说我们只是做做样子罢了。遇到这些情况,我们总是耐心地和他们做好解释,通

过我们的努力,村民们慢慢从最初不愿见,不愿说,到后来主动找我们说事,我们感到十分有成就感。”工作队员白岭说。

截至目前,该公司共投入75万元参与扶贫工作。其中,花费27万元资助桃花村集体经济(黄牛养殖)发展;20万元用于环境整治工作;16万用于修建村文化广场;5万元用于桃花村太阳能路灯安装;7万元用于走访慰问贫困户,同时,该公司还为桃花村量身规划打造“山水桃源”项目建设,该项目作为桃花村旅游建设重点项目,目前正在施工中。

“这几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也正在不断改善,这些都是驻村工作队的功劳!”村支部书记王初文感慨万分地说道。

“作为一名80后,我主动申请到桃花村开展精准扶贫扶贫工作,我觉得能够来基层锻炼自己是一种难得

的工作经历,同时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感。但刚开始来的时候,工作环境很艰苦,自己内心悄悄的打起了退堂鼓,隔天,我和张队长一起入户,当时张队长发烧到39度,他还是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确实熬不下去了,才去卫生院打吊针,这种工作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于是我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沉下心来开展扶贫工作,我现在觉得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片土地!”工作队队员文浩丞说。

记者采访时,工作队队长张德华充满希望地说,该村现在还有11户巩固脱贫户,今年他们将主要围绕这11户巩固脱贫户开展脱贫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贫困户巩固脱贫。此外,将进一步扩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进一步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

帮扶干部夜访贫困户本报讯 通讯员殷大愚、特约

记者汪国文报道:1月13日晚上7时,崇阳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班子成员带领全局干部,到铜钟乡独石村进村入户夜访贫困户。

独石村是 2017 年出列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59户,该局7名干部结对帮扶 49 户。为了做好精准脱贫,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办法,每个干部印制一张“举全局之力,攻独石之贫”的政策明白卡、一份进村入户须知,为填写扶贫手册和入户宣讲提供依据;还专门印发了“大宣讲、大走访、大慰

问”活动方案,对全村780户居民户平一袋米、一壶油、一份挂历、一份宣传单,给49户帮扶对象送去慰问金。

夜访活动中,他们首先来到贫困户廖明伟的家中,他是个产业扶贫户,本人身患眼疾,妻子失踪,女儿多病。根据他的家庭情况,该局确定扶持产业发展,帮助他栽田藕、青椒、茄子,帮他推销蔬菜,年收入8000多元,加上政府补贴,完全可以按期脱贫。临别时,廖明伟开心地笑着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你们的关心和帮助。

本报讯 特约记者沈忱、通讯员皮浩报道:岁暮天寒,朔风凛冽。1月5日,崇阳县天城爆破公司董事长王仲斌一行8人来到肖岭乡捐资,再次帮助15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圆了上学梦。

王仲斌是肖岭人,也是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县第十七届、十八届人大代表,曾多次回乡捐资,每年向肖岭乡福利院捐资1万元,目前资助学生超过30名。

在捐款现场,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王仲斌说自己只是履行了

应尽的义务和社会责任,他这样勉励在场的莘莘学子:“寒门出英才,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即使生活再困难,也要满怀希望,因为没有什么坡是爬不过的,没有什么坎是越不了的。因为党和政府始终没有忘记困难群众,少年强则国强,你们要心怀感恩,珍惜大好时光,发奋用功,长大成才报效祖国、回馈家乡。”

据该乡人大主席巴祥华介绍,这次活动王仲斌共捐资4万元,15个贫困学生家庭分别受赠2000、3000元不等,最高达到6000元。

人大代表寒冬助学暖人心

本报讯 通讯员饶德斌、余维报道:冬日暖阳,爱满金塘。1月10日,崇阳县大集中学副校长舒永瑞和二分校校长黄河东一行,前往大集中学金塘分校开展心连心暖心之旅。

经调查,大集中学金塘分校4-9年级共有240多名学生,其中有80多名特困学生。近年来,尽管国家、省市及学校通过各种资助项目,加大资助金额等方式大力推进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但仍不能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困境。每当看到贫困学生渴求知识的目光和奋发读书的身影,还有几十个身影为完成自己的学业在学校食堂勤工助学备受

感动,于是向二分校全体学生发出《关于向金塘分校贫困学生爱心捐款倡议书》。短短两天,募集爱心款13578.5元,二分校配齐到2万元全部送到了金塘分校。

崇阳县开启“1+x”、“总校+分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后,大集中学12名优秀教师到金塘分校交流任教,开展联教。先后投入20多万元,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了金塘分校校园,改造了教室和学生食堂,添置课桌凳、教师办公桌椅、餐桌,安装了电子白板,购置了教师办公电脑,改善了办学条件。分校由创办之初的9人增加到240余人,满足了山区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要求。

大集中学二分校

爱心涌向金塘分校

致富经崇阳县扶贫办(移民局)

协 办

两代“绿色使者”扎根异乡种雷竹

甜甜雷竹笋,浓浓竹乡情。在崇阳,小小雷竹之所以能撬动大产业,是因为有一群人,一直执着于发展种植,不断创新,从不放弃。近日,记者一行到桂花泉镇采访来自浙江临安两代“绿色使者”,扎根异乡种雷竹。

来自浙江临安的雷竹“女状元”叶琼的崇阳雷竹种植基地,当地村民正在采挖冬笋。记者在竹林里面转悠半天,都没找着一根笋,老乡们却一挖一个准。“看小包,找裂缝”——掌握了这六字诀窍,找起笋来,可就容易多了!

“我发现咱们这个笋子好像挺小个的。”记者问。

叶琼:“也有8两重啊。”记者:“这个是什么笋啊?”

叶琼:“雷竹笋,现在这一根可以卖20块钱。”

雷竹,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笋用竹,因早春打雷即出笋而得名。说来也奇怪,这离春天还隔着半个冬天呢,雷竹笋怎么就冒出来了?

叶琼的儿子蒋国庆介绍,每年的11月份,给雷竹园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谷壳,下面还有鸡粪,铺有27公分左右。(里面的)温度达到了25度左右,过个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开始采挖冬笋了。让笋子冬天就上市,这价格可是翻了好几番。

浙江临安是雷竹的家乡,叶琼就是当年崇阳县政府专程前往临安请过来的雷竹种植行家。

因为自己懂技术,她成为了当地第一个科学种植示范户,在当地种雷竹,一种就是17年。

叶琼说,这里的土壤是黄泥土,

笋子剥出来是很白的,纤维很细,比我家乡还好些。

种植技术一普及,全县雷竹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看着乡亲们种雷竹的热情越来越高,叶琼2006年把自己的儿子蒋国庆也叫到了崇阳,大力推广冬笋种植。

甜甜雷竹笋卖价赛肉价

两代浙江人,扎根崇阳种雷竹,在当地传为了一段佳话。崇阳县发展种植雷竹已经有23个年头,那么,崇阳的雷竹产业现在究竟发展得怎么样了呢?

天城镇白泉村雷竹种植户刘良汀对记者高兴地说:雷竹冬笋价格好啊。20块钱左右一斤,批发价。

其实,一个产业发展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卖得俏不俏。现在,崇阳雷竹冬笋开始陆续上市,价格持续走高。种植户们每天都赶早开挖,趁着笋最新鲜的时候把它运输出去。

雷竹种植户蒋孟军介绍,每天一车6000斤左右运到宁波,基本上到了第二天就销售光了。

种植户们说,再过二十来天,冬笋就要大量上市了,但价格不会因为量大而走低,只会越来越高。因为临近春节,一斤批发价都可以卖到三四十块钱。

对此,崇阳县竹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成项托说,高峰期的话,崇阳一

天可以出两三万斤。春笋(上市的话),一天(往外运)8到10万斤的样子。内销的不算,加工的也不算。

为了发展雷竹产业,崇阳县特地成立了竹产业化办公室,负责在全国各地推广当地的雷竹,成项托就是崇阳县第一个去武汉市大批发市场卖笋的人。随着接触雷竹笋的人越来越多,销量也越来越大,市场也是越拓越宽。

而冬笋卖价高,种植户每亩的纯收入可以达到15000块钱,但收入高投入也高,普通种植户根本承担不起。于是崇阳县又在深加工上找路子,建设了雷竹笋深加工厂,随后所有的销售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湖北瑞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永清对记者说,现在雷竹加工有三个系列,一个是易拉罐的即食型的,第二个有笋干,再一个就是清水笋系列。往外销售气温高,保质期短,我们就开始收购、加工,解决鲜笋销售难的问题。

前期价高时卖市场,后期价低可以销企业进行加工,有技术有资金的可以选择发展种植收益更高的冬笋。当前,崇阳县雷竹种植面积两万亩,年产量两万吨,产值过亿元。

甜甜雷竹笋 浓浓竹乡情特约记者 王细珍

本报讯 特约记者王勃报道:近日,崇阳县林业部门在进行松材线虫病普查时发现,路口镇金沙柳林村2组一棵有着500年树龄的马尾松有被感染的危险,发现问题后,林技人员第一时间对古树进行科学防治。

县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余定刚介绍,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内,导致松树毁灭性死亡的一种病害,被称

为松树“癌症”。通过采用无人机拍照监测和给古树树干打孔注药的方法,林技人员对患病的马尾松古树进行松材线虫病防治。

崇阳县林业主管部门对1450棵古树进行普查,对1.1万亩林木开展专项普查,并对疫树进行清理和防治。截止目前已清理疫树4300棵,为15棵马尾松古树注射药物进行防治,预计在2018年4月30日前全面完成防治工作。

500年古树患“癌”

无人机看病捉虫

情系深山桃花开——省中信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驻高枧乡桃花村扶贫工作侧记

特约记者 徐功频 通讯员 蔡旻高 文浩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