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nanribao·wenhuazhoukan a08 值班主任:张一强...

1
文化周刊 HAI NAN RI BAO · WENHUAZHOUKAN 文化点击 值班主任:张一强 主编:杨道 美编:王凤龙 A08 2016 年 12 月 18 日 星期日 名家讲坛 为什么一些青少年会沉迷于格调不高的影 视作品?目前许多影视公司在创作影视作品 时,都会分析如何抓住潜在的市场用户群,因 此,低龄化群体很容易成为他们想要拉拢的受 众。而在中国,由于青少年的兴趣出口比较少, 他们很容易就被光怪陆离的各种神剧所吸引。 “像美国的青少年可以看 NBA、棒球、橄榄 球等体育比赛,也可以去博物馆看展览,也能去 剧场听音乐会,他们有很多种选择,不一定非要 选择上网玩游戏看电视剧。”李洋曾游历欧美各 国,在他看来,只有给青少年更多好的选择,他们 才能看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李洋始终记得某天清晨,自己在国外某所高 校看到学生晨读时所受到的震撼。 “在国外的城 市,当地最好的建筑一定是大学、美术馆或者博 物馆,甚至这些建筑本身都是一件艺术品,这些 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将这部分视作一座城市的文化定力,越 是受到市场化冲击,我们越是需要文化定力。 他认为这种文化定力实际上是种文化自信,既 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是真正打心底里 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 “像大热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可以将他们 的价值观很巧妙地融入到剧情之中,然后传播 到世界各国。事实上,我们中国也可以做到, 《士兵突击》也曾促进我们国家入伍率的提高。” 在李洋看来,《太阳的后裔》剧本中规中矩,但策 划击中人心,一样能爆发出巨大的影响力。 “像我们国家有孔子、苏东坡、李白,那么 多伟大的历史人物,但为什么就拍不出震撼人 心的作品呢?”李洋的追问发人深省,在他看 来,只有我们自己相信我们的文化有价值,能 够拍出有价值有吸引力的内容,才能感染打动 观众,进而将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影视策划人李洋: 守护影视作品的文学性 本报记者 王玉洁 徐晗溪 影视圈多称海南为 “天然摄影棚”。海南得天 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环 境,也因《非诚勿扰》《私人 定制》等一批在此拍摄和 制作的影视作品走进国内 外电影人视野。近年来海 口电影公社文化产业园、 观澜湖冯小刚电影公社以 及长影 100 电影产业园陆 续落户海南,也不断丰富 了海南的电影拍摄设施, 提升了配套服务。 除了打造“人有我优 的影视基地”,海南想要打 造格调高的影视作品带动 旅游产业发展,自然离不 开优秀文学作品的“打 底”,“稳得住”编剧的创 作,以及对市场精准的把 握和判断。 在 2016 两 岸 笔 会 在 三亚如火如荼开展的间 隙,本报记者有幸采访到 了集影视评论家、学者、制 作人、策划人多重身份于 一身的李洋。从2003年 至今,与军旅题材有关的 绝大多数优秀影视作品都 有他的策划。比如《亮剑》 《暗算》《士兵突击》《幸福 像花儿一样》《战狼》,比如 《战北平》《永不磨灭的番 号》。 火一部剧不难,难的 是部部火。《士兵突击》播 出即将迎来十周年,今天, 听李洋把打磨优秀影视作 品的故事娓娓道来,或许 能为海南影视产业发展带 来一些启发。 本报记者 尤梦瑜 实习生 林敏 朗诵一首诗歌,浅唱一首民谣, 这是陵河诗社的相聚也是他们诗意 生活的具象化表达。 12月11日的下午,这帮来自陵 水的年轻人—陵河诗社的成员们 带着他们的首部诗集《出生地:陵水 诗歌选》在海口亮相。在新书首发式 上,来自诗社的李其文、云胜、郑纪鹏 等人与现场观众交流他们对诗意生 活的理解,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在陵 水这一方水土上,有这样一班集聚着 70 后、80 后、90 后的人们在为自己抒 怀,在为陵水歌唱。 为何取名“出生地”? 诗集《出生地:陵水诗歌选》的主 编,陵河诗社的核心人物李其文告诉 记者,这本诗集收录了陵河诗社的23 位诗人的作品。“我们都有着共同的 出生地—陵水。”李其文说。 诗集中的作品是陵河诗社的成 员们用心去感受人的痕迹,土地的脉 络与山水所给予的启迪,是站在陵水 这块“出生地”上的集体仰望,是以诗 的名义深切地反映了对理想的追求, 对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事物变迁的 真诚回应。他们的人,抑或是他们的 诗歌无一不根植于陵水。李其文介 绍,为了更好地体现他们内心的想法 与记忆,这本作品的封面也是由诗社 成员设计。 “这本诗集在海口亮相,也相当 于是陵水诗歌的一次集体亮相,我相 信这将对我们的创作产生很大的意 义。”李其文说:“我们在努力去写一 些纯粹的东西,坚持纯粹的理想,而 现在,我们做到了。” 在《诗与远方— 致 陵 河 诗 社》 这首诗中,李其文用“萤火虫”比喻热 爱诗歌的人,他希望这些散落四处的 陵水“萤火虫”以诗聚合。 正如当天活动的主持人、海南大 学人文传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李音 所言,能够做这样“纯粹”的事情,需 要勇气和耐心。 年轻的郑纪鹏说,自己不想把诗 歌当做是写在纸上的文字,而是要把 诗意“活出来”,找到诗歌创作与生活 中共振的点。在他看来,生活中,我 们每个人面对的困惑太多,有很多东 西,例如恐惧等,常常没有办法说清 楚,这也正是诗歌存在的理由。 诗社是我们的阵地 谈到这本书背后的这群人以及 他们所组成的陵河诗社,李其文有着 说不完的热爱与感激。陵河诗社于 2016 年 3 月开始创建,6 月 18 日正式 挂牌。“这里是由陵水一批文艺青年 自发组织的文艺阵地。”李其文介绍, 陵河诗社自挂牌以来,吸引和聚集了 一大批陵水青年在这里开展诗歌创 作交流与朗诵、音乐创作和读书交流 活动。诗社目前有40余名成员,主要 来自机关单位的公务员、教师、自由 职业者等。 陵河诗社在陵水北斗北文南四 路的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小院子,里 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诗社成 员们亲手搭建起来。 “诗社的成立不是说一下子就成 的。”李其文说,在陵水一些相对于成 熟的诗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有着共 同爱好,有着对陵水共同眷恋的青年 人聚集在了一起。“从2011年至今,我 们每年都会做迎春音乐诗会,各种各 样的活动也在为我们构建一个平 台。” 就在去年,李其文他们还制作了 一个音乐专辑—“当诗遇上歌”陵 河水诗乐集。作品的作词、作曲以及 演唱者均为陵水本地人。 李其文说,接下来,陵河诗社还 有着自己的“一五计划”。他们将推 出《陵河诗刊》,以此来呈现更多陵 水人的作品。“诗社所追求的不是说 要达到多高的水准,而是要寻找、挖 掘大家对诗歌的热爱,也要让更多 人知道陵水诗歌。”此外,陵水复合 艺术馆也已在今年8月开始建设, 这是由陵水青年打造的综合门类艺 术馆,里面将设置有现代油画、独立 音乐专场、黎苗文化室等10个功能 区。建成后,他们计划推出首届陵 水复合艺术展。 “无论作诗抑或办展,我们最终 的目的都是为了做些纯粹的事情。” 李其文说。 《出生地:陵水诗歌选》亮相海口 陵河诗社的集体仰望 文化视点 “海丝梦”长卷画展 海口开展 本报记者 张茂 “这些作品很精彩,对我以后的美术学习很 有帮助。”12 月 17 日上午,在全国巡展“陈中华 海丝梦长卷·北部湾海洋海岛艺术采风画展”海 口站展览现场,美术爱好者王小婷驻足慢慢观 赏后,发出感慨。据了解,此次巡展是积极响应 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自 2015 年 5 月在广西北海市启动,在广州站、北京站、青岛站 成功举办后的第四站。 此次巡展美术创作作品来源于陈中华院长 创作的“海丝梦”长卷以及广西北部湾书画院书画 家在陈中华带领下长期深入生活,从广西北部湾 走来,带着拥有两千多年的古海上丝绸之路始发 港之一的合浦古港璀璨历史文化烙印,带着泛北 部湾六城市书画家群走遍合浦南流江出海口、探 觅珠江三角洲出海口及北部湾无人海岛实地采 风写生的美术作品,探索、科考、收集、挖掘和创新 描绘蓝色海洋题材的新思路新方法。展出的作 品以鲜明的色彩,运用传统国画的笔墨,赋予时代 符号,描绘和讴歌我国海疆海岛。 家乡在广西合浦的广西北部湾书画院院长 陈中华在展览现场介绍,八米长的海丝长卷的创 作,源于他对家乡海洋文化的热爱带给他的创作 灵感和积淀,合浦是中国古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他 的创作,是以现场采风创作的形式,把古海丝之路 与新海上丝绸之路结合起来,他将走遍中国的海 洋岛屿,进行艺术创作与交流,提升海洋文化。 中国文化品牌高峰会万宁举行 学者名家齐论道 本报记者 赵优 通讯员 卓琳植 12月14日至16日,由品牌中国战略规划 院、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中国文化品牌高峰会 暨纪念一代大师董寿平书画展在万宁市石梅湾 举行。这场以“发展文化产业,复兴传统文化, 创建中国文化品牌”为主题的高峰盛会云集国 内上百名文化学者、书画名家和行业领军人物, 重点关注“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文化品牌”与 “中国书画传统与文化复兴”的两大议题,为大 家摆一桌文化盛宴。 “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 支撑的;一个品牌、大师的诞生,也离不开文化 的传播与承载。”品牌中国规划院院长汪同三表 示,用什么样的文化来传承华夏优秀文明,维护 国家文化安全,打造民族特色品牌,提高中华文 化国际影响力,这些艰巨的任务,理当由古今大 师级人物来领军。 谈及中国画的前景与发展方向,艺术家、中 国语言大学教授林兰子表示,一幅好的作品是一 个画家的思想、文化、内涵、修养、审美等综合因素 的展示,不是糊涂乱抹所能为之的。画家要有独 立的品格和审美价值观,有自己的绘画语言用自 己形成的绘画方法和风格创作出好的作品。 如何实现文化与各领域之间更广范围,更 深程度,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怎样进一步实 现结构优化,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内含的生命力?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文儒以故宫为例, 探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中的选择、转化与创 造。在当今社会,科技经济趋同,文化却越来越 多元,竞争主要集中于文化科技经济的融合。 “传统文化可以成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丰厚资源,我们期待文化遗产资 源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全覆盖。”李文儒以故宫博 物院使用的数字技术以及创新的朝珠手机链等 文化衍生品为例,探究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创业 创新的种种可能。“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时尚化、社会化、生活化,一定要经过选择、转 化、创造的过程。”李文儒说。 此次峰会的另一个亮点是“纪念一代大师董 寿平先生书画精品展”。八一将星书画院的百名 书画家合作完成的上百幅“纪念一代大师董寿平” 书画精品及 50 余幅馆藏的董寿平先生珍品在石 梅湾峰会上统一展出,中国国家画院同时组织国 内名家现场挥毫泼墨,以兹纪念大师。 李洋毕业于中国社科院,虽然对市场有着 清晰而冷静的认识,他骨子里却有股士大夫情 怀,对文化亦有不俗的见解。在他看来,只有将 文化现象放在一个大背景下去理解才能既见树 木又见森林地还原问题本来面目。 “不管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还是《幸福像 花儿一样》等等,十年前,他们都改编自优秀的 文学作品,是非常文学化的影视作品。”李洋说, 大火的《士兵突击》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影视作 品,更是得益于文学性的坚持。 对很多艺术门类来说,文学都是支撑其存 在和发展的灵魂。李洋坚信有内涵的文学是 影视作品的“第一车间”。 2007年,一位作家朋友对李洋说, “没想到, 电视剧还在用文学的方式做。”李洋坦言,2007 年以后,很多作品已经离文学越来越远了。虽 如此,却让李洋更加坚定要守护影视作品的文 学性,要在洪流中顶着压力上,“哪怕走得很艰 难,很慢,但至少是前行的,不是么?”李洋反问。 好作品选定了,好剧本就要登场了。“剧本 乃一剧之本,我很看重剧本。”李洋认为,三流 的剧本,即便用一线的演员也没戏,反过来,一 流剧本,二三线演员就有可能冒出来。“所以, 编剧最重要。做剧常常要狠心‘折磨’编剧,有 了好结果就自然有了报答。” 《幸福像花儿一样》从中篇小说改成剧本 花了近3年时间,原来跟李洋合作的南京一家 房地产公司有点沉不住气了,他们说南京的新 世界中心大厦都盖完了,一个剧本怎么就拿不 出来呢?李洋对那位朋友说,文化工程和码砖 头不一样,这东西就得慢慢酝酿,底子打好了 才敢起跑。 回归海南,李洋这样说,可以利用大数据去 关心观众们想了解海南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快 速地输出海南有什么。“海南不只有红色娘子 军。”他说,海南可以结合人文地貌特点分析电 视剧、网络电视剧、网络大电影的观众群,考虑 他们的喜好和观影特点,稳步传播海南文化。 作为军人,李洋对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情 有独钟;身为策划人,李洋对市场有其独到的 洞察力。当被问及为什么中国难以创作出市 场与业内双重认可的女性题材影视作品时,他 显得有些无奈:“以前国内有过尝试,想去做一 些能够真正表达中国女性的影视作品,可是失 败了。” “而我们影视剧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缺少 尝试的机会,一旦失败,投资人便不敢再对此 类题材的作品投资。”在李洋看来,一方面,市 场对年轻编剧有某种导向作用,尤其是许多科 班毕业的编剧多是类型相似的高校培养出来, 早已形成某种定势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对投资 人而言,选编剧就像“赌石”,你很难知道眼前 这个编剧创作出的是“翡翠”还是“顽石”。 比如,有些编剧口才很好,加上有一定的表 演天赋,他能让人相信他有能力创作出很好的剧 本,但结果却差强人意;也有的编剧上次状态很 好,写过很牛的剧本,可能下次状态不稳定,就会 写出很差的剧本。虽然策划过许多成功的影视 剧,李洋坦言自己也看走眼过一些剧本, “砸在手 里也只有认了”。 “毕竟不是每位编剧都能像刘和平那样用七 年的时间去打磨一个剧本。”李洋称编剧刘和平能 用七年时间去创作《北平无战事》,这在编剧界几乎 是个异类,且正是因为刘和平的严谨与其深厚的 文化历史素养,才能屡屡创作出《雍正王朝》《大明 王朝1566》等经典之作。 “如今这个时代,任何行业都抵挡不住资 本的裹挟。”在李洋看来,即便编剧可以用数十 年时间去创作一个剧本,影视公司也等不起十 年磨一剑的编剧。“他们要生存,不可能几年就 靠一个剧本维持公司运营。” 就像南京那家公司绷不住劲,选择从《幸 福像花儿一样》中退出,没能共享该剧获得巨 大成功。“市场很难耐得住寂寞,但也只有耐得 住寂寞才能出真正的精品。”李洋感慨道。 “海南不只有 红色娘子军” 十年磨一剑 市场等不起? “城市需要 文化定力” (本报三亚 12 月 16 日电) 1942 李洋 “海丝梦”画展。 张茂 摄 地址:海口市金盘路 30 邮编: 570216 总值班: 66810666 广告许可证:琼工商广字 015 广告部: 66810888 发行部: 66810999 群众工作部: 66810660 邮发代号: 83—1 报费:每月三十元 零售每份一元 昨天开印时间 2 05 印完: 4 05 海南日报印刷厂印刷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Dec-2019

3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HAINANRIBAO·WENHUAZHOUKAN A08 值班主任:张一强 2016年…hnrb.hinews.cn/resfile/2016-12-18/008/hnrb20161218008.pdf · 2016年3月开始创建,6月18日正式 挂牌。“这里是由陵水一批文艺青年

■■■■■ ■■■■■ ■■■■■

文化周刊HAI NAN RI BAO · WENHUAZHOUKAN

文化点击

值班主任:张一强主编:杨道 美编:王凤龙

A08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名家讲坛

为什么一些青少年会沉迷于格调不高的影视作品?目前许多影视公司在创作影视作品时,都会分析如何抓住潜在的市场用户群,因此,低龄化群体很容易成为他们想要拉拢的受众。而在中国,由于青少年的兴趣出口比较少,他们很容易就被光怪陆离的各种神剧所吸引。

“像美国的青少年可以看NBA、棒球、橄榄球等体育比赛,也可以去博物馆看展览,也能去剧场听音乐会,他们有很多种选择,不一定非要选择上网玩游戏看电视剧。”李洋曾游历欧美各国,在他看来,只有给青少年更多好的选择,他们才能看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李洋始终记得某天清晨,自己在国外某所高校看到学生晨读时所受到的震撼。“在国外的城市,当地最好的建筑一定是大学、美术馆或者博物馆,甚至这些建筑本身都是一件艺术品,这些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将这部分视作一座城市的文化定力,越是受到市场化冲击,我们越是需要文化定力。他认为这种文化定力实际上是种文化自信,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是真正打心底里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

“像大热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可以将他们的价值观很巧妙地融入到剧情之中,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国。事实上,我们中国也可以做到,《士兵突击》也曾促进我们国家入伍率的提高。”在李洋看来,《太阳的后裔》剧本中规中矩,但策划击中人心,一样能爆发出巨大的影响力。

“像我们国家有孔子、苏东坡、李白,那么多伟大的历史人物,但为什么就拍不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呢?”李洋的追问发人深省,在他看来,只有我们自己相信我们的文化有价值,能够拍出有价值有吸引力的内容,才能感染打动观众,进而将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影视策划人李洋:

守护影视作品的文学性

■ 本报记者 王玉洁 徐晗溪

影视圈多称海南为“天然摄影棚”。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环境,也因《非诚勿扰》《私人定制》等一批在此拍摄和制作的影视作品走进国内外电影人视野。近年来海口电影公社文化产业园、观澜湖冯小刚电影公社以及长影100电影产业园陆续落户海南,也不断丰富了海南的电影拍摄设施,提升了配套服务。

除了打造“人有我优的影视基地”,海南想要打造格调高的影视作品带动旅游产业发展,自然离不开优秀文学作品的“打底”,“稳得住”编剧的创作,以及对市场精准的把握和判断。

在2016 两岸笔会在三亚如火如荼开展的间隙,本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集影视评论家、学者、制作人、策划人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李洋。从2003年至今,与军旅题材有关的绝大多数优秀影视作品都有他的策划。比如《亮剑》《暗算》《士兵突击》《幸福像花儿一样》《战狼》,比如《战北平》《永不磨灭的番号》。

火一部剧不难,难的是部部火。《士兵突击》播出即将迎来十周年,今天,听李洋把打磨优秀影视作品的故事娓娓道来,或许能为海南影视产业发展带来一些启发。

■ 本报记者 尤梦瑜 实习生 林敏

朗诵一首诗歌,浅唱一首民谣,这是陵河诗社的相聚也是他们诗意生活的具象化表达。

12月11日的下午,这帮来自陵水的年轻人——陵河诗社的成员们带着他们的首部诗集《出生地:陵水诗歌选》在海口亮相。在新书首发式上,来自诗社的李其文、云胜、郑纪鹏等人与现场观众交流他们对诗意生活的理解,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在陵水这一方水土上,有这样一班集聚着70后、80后、90后的人们在为自己抒怀,在为陵水歌唱。

为何取名“出生地”?

诗集《出生地:陵水诗歌选》的主编,陵河诗社的核心人物李其文告诉记者,这本诗集收录了陵河诗社的23位诗人的作品。“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出生地——陵水。”李其文说。

诗集中的作品是陵河诗社的成员们用心去感受人的痕迹,土地的脉络与山水所给予的启迪,是站在陵水

这块“出生地”上的集体仰望,是以诗的名义深切地反映了对理想的追求,对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事物变迁的真诚回应。他们的人,抑或是他们的诗歌无一不根植于陵水。李其文介绍,为了更好地体现他们内心的想法与记忆,这本作品的封面也是由诗社成员设计。

“这本诗集在海口亮相,也相当于是陵水诗歌的一次集体亮相,我相信这将对我们的创作产生很大的意义。”李其文说:“我们在努力去写一

些纯粹的东西,坚持纯粹的理想,而现在,我们做到了。”

在《诗与远方——致陵河诗社》这首诗中,李其文用“萤火虫”比喻热爱诗歌的人,他希望这些散落四处的陵水“萤火虫”以诗聚合。

正如当天活动的主持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李音所言,能够做这样“纯粹”的事情,需要勇气和耐心。

年轻的郑纪鹏说,自己不想把诗歌当做是写在纸上的文字,而是要把

诗意“活出来”,找到诗歌创作与生活中共振的点。在他看来,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面对的困惑太多,有很多东西,例如恐惧等,常常没有办法说清楚,这也正是诗歌存在的理由。

诗社是我们的阵地

谈到这本书背后的这群人以及他们所组成的陵河诗社,李其文有着说不完的热爱与感激。陵河诗社于2016年3月开始创建,6月18日正式挂牌。“这里是由陵水一批文艺青年自发组织的文艺阵地。”李其文介绍,陵河诗社自挂牌以来,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陵水青年在这里开展诗歌创作交流与朗诵、音乐创作和读书交流活动。诗社目前有40余名成员,主要来自机关单位的公务员、教师、自由职业者等。

陵河诗社在陵水北斗北文南四路的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小院子,里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诗社成员们亲手搭建起来。

“诗社的成立不是说一下子就成的。”李其文说,在陵水一些相对于成

熟的诗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有着共同爱好,有着对陵水共同眷恋的青年人聚集在了一起。“从2011年至今,我们每年都会做迎春音乐诗会,各种各样的活动也在为我们构建一个平台。”

就在去年,李其文他们还制作了一个音乐专辑——“当诗遇上歌”陵河水诗乐集。作品的作词、作曲以及演唱者均为陵水本地人。

李其文说,接下来,陵河诗社还有着自己的“一五计划”。他们将推出《陵河诗刊》,以此来呈现更多陵水人的作品。“诗社所追求的不是说要达到多高的水准,而是要寻找、挖掘大家对诗歌的热爱,也要让更多人知道陵水诗歌。”此外,陵水复合艺术馆也已在今年 8月开始建设,这是由陵水青年打造的综合门类艺术馆,里面将设置有现代油画、独立音乐专场、黎苗文化室等10个功能区。建成后,他们计划推出首届陵水复合艺术展。

“无论作诗抑或办展,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做些纯粹的事情。”李其文说。

《出生地:陵水诗歌选》亮相海口

陵河诗社的集体仰望

扫描二维码

关注《文化周刊》

文化视点

“海丝梦”长卷画展海口开展■ 本报记者 张茂

“这些作品很精彩,对我以后的美术学习很有帮助。”12月17日上午,在全国巡展“陈中华海丝梦长卷·北部湾海洋海岛艺术采风画展”海口站展览现场,美术爱好者王小婷驻足慢慢观赏后,发出感慨。据了解,此次巡展是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自2015年5月在广西北海市启动,在广州站、北京站、青岛站成功举办后的第四站。

此次巡展美术创作作品来源于陈中华院长创作的“海丝梦”长卷以及广西北部湾书画院书画家在陈中华带领下长期深入生活,从广西北部湾走来,带着拥有两千多年的古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合浦古港璀璨历史文化烙印,带着泛北部湾六城市书画家群走遍合浦南流江出海口、探觅珠江三角洲出海口及北部湾无人海岛实地采风写生的美术作品,探索、科考、收集、挖掘和创新描绘蓝色海洋题材的新思路新方法。展出的作品以鲜明的色彩,运用传统国画的笔墨,赋予时代符号,描绘和讴歌我国海疆海岛。

家乡在广西合浦的广西北部湾书画院院长陈中华在展览现场介绍,八米长的海丝长卷的创作,源于他对家乡海洋文化的热爱带给他的创作灵感和积淀,合浦是中国古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他的创作,是以现场采风创作的形式,把古海丝之路与新海上丝绸之路结合起来,他将走遍中国的海洋岛屿,进行艺术创作与交流,提升海洋文化。

中国文化品牌高峰会万宁举行

学者名家齐论道■ 本报记者 赵优 通讯员 卓琳植

12月14日至16日,由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中国文化品牌高峰会暨纪念一代大师董寿平书画展在万宁市石梅湾举行。这场以“发展文化产业,复兴传统文化,创建中国文化品牌”为主题的高峰盛会云集国内上百名文化学者、书画名家和行业领军人物,重点关注“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文化品牌”与

“中国书画传统与文化复兴”的两大议题,为大家摆一桌文化盛宴。

“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一个品牌、大师的诞生,也离不开文化的传播与承载。”品牌中国规划院院长汪同三表示,用什么样的文化来传承华夏优秀文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打造民族特色品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些艰巨的任务,理当由古今大师级人物来领军。

谈及中国画的前景与发展方向,艺术家、中国语言大学教授林兰子表示,一幅好的作品是一个画家的思想、文化、内涵、修养、审美等综合因素的展示,不是糊涂乱抹所能为之的。画家要有独立的品格和审美价值观,有自己的绘画语言用自己形成的绘画方法和风格创作出好的作品。

如何实现文化与各领域之间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怎样进一步实现结构优化,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内含的生命力?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文儒以故宫为例,探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中的选择、转化与创造。在当今社会,科技经济趋同,文化却越来越多元,竞争主要集中于文化科技经济的融合。

“传统文化可以成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资源,我们期待文化遗产资源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全覆盖。”李文儒以故宫博物院使用的数字技术以及创新的朝珠手机链等文化衍生品为例,探究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创业创新的种种可能。“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时尚化、社会化、生活化,一定要经过选择、转化、创造的过程。”李文儒说。

此次峰会的另一个亮点是“纪念一代大师董寿平先生书画精品展”。八一将星书画院的百名书画家合作完成的上百幅“纪念一代大师董寿平”书画精品及50余幅馆藏的董寿平先生珍品在石梅湾峰会上统一展出,中国国家画院同时组织国内名家现场挥毫泼墨,以兹纪念大师。

李洋毕业于中国社科院,虽然对市场有着清晰而冷静的认识,他骨子里却有股士大夫情怀,对文化亦有不俗的见解。在他看来,只有将文化现象放在一个大背景下去理解才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地还原问题本来面目。

“不管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还是《幸福像花儿一样》等等,十年前,他们都改编自优秀的文学作品,是非常文学化的影视作品。”李洋说,大火的《士兵突击》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影视作品,更是得益于文学性的坚持。

对很多艺术门类来说,文学都是支撑其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李洋坚信有内涵的文学是影视作品的“第一车间”。

2007年,一位作家朋友对李洋说,“没想到,电视剧还在用文学的方式做。”李洋坦言,2007年以后,很多作品已经离文学越来越远了。虽如此,却让李洋更加坚定要守护影视作品的文学性,要在洪流中顶着压力上,“哪怕走得很艰难,很慢,但至少是前行的,不是么?”李洋反问。

好作品选定了,好剧本就要登场了。“剧本乃一剧之本,我很看重剧本。”李洋认为,三流的剧本,即便用一线的演员也没戏,反过来,一流剧本,二三线演员就有可能冒出来。“所以,编剧最重要。做剧常常要狠心‘折磨’编剧,有了好结果就自然有了报答。”

《幸福像花儿一样》从中篇小说改成剧本花了近3年时间,原来跟李洋合作的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有点沉不住气了,他们说南京的新世界中心大厦都盖完了,一个剧本怎么就拿不出来呢?李洋对那位朋友说,文化工程和码砖头不一样,这东西就得慢慢酝酿,底子打好了才敢起跑。

回归海南,李洋这样说,可以利用大数据去关心观众们想了解海南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快速地输出海南有什么。“海南不只有红色娘子军。”他说,海南可以结合人文地貌特点分析电视剧、网络电视剧、网络大电影的观众群,考虑他们的喜好和观影特点,稳步传播海南文化。

作为军人,李洋对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情有独钟;身为策划人,李洋对市场有其独到的洞察力。当被问及为什么中国难以创作出市场与业内双重认可的女性题材影视作品时,他显得有些无奈:“以前国内有过尝试,想去做一些能够真正表达中国女性的影视作品,可是失败了。”

“而我们影视剧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缺少尝试的机会,一旦失败,投资人便不敢再对此类题材的作品投资。”在李洋看来,一方面,市场对年轻编剧有某种导向作用,尤其是许多科班毕业的编剧多是类型相似的高校培养出来,早已形成某种定势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对投资人而言,选编剧就像“赌石”,你很难知道眼前这个编剧创作出的是“翡翠”还是“顽石”。

比如,有些编剧口才很好,加上有一定的表演天赋,他能让人相信他有能力创作出很好的剧本,但结果却差强人意;也有的编剧上次状态很好,写过很牛的剧本,可能下次状态不稳定,就会写出很差的剧本。虽然策划过许多成功的影视剧,李洋坦言自己也看走眼过一些剧本,“砸在手里也只有认了”。

“毕竟不是每位编剧都能像刘和平那样用七年的时间去打磨一个剧本。”李洋称编剧刘和平能用七年时间去创作《北平无战事》,这在编剧界几乎是个异类,且正是因为刘和平的严谨与其深厚的文化历史素养,才能屡屡创作出《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经典之作。

“如今这个时代,任何行业都抵挡不住资本的裹挟。”在李洋看来,即便编剧可以用数十年时间去创作一个剧本,影视公司也等不起十年磨一剑的编剧。“他们要生存,不可能几年就靠一个剧本维持公司运营。”

就像南京那家公司绷不住劲,选择从《幸福像花儿一样》中退出,没能共享该剧获得巨大成功。“市场很难耐得住寂寞,但也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出真正的精品。”李洋感慨道。

“海南不只有红色娘子军” 十年磨一剑

市场等不起? “城市需要文化定力”

(本报三亚12月16日电)

陵河诗社的成员李其文、云胜、

郑纪鹏与现场观众交流。

海口观澜湖电影公社19

42

街。李运斌

李洋

“海丝梦”画展。 张茂 摄

地址:海口市金盘路30号 邮编:570216 总值班:66810666 广告许可证:琼工商广字015号 广告部:66810888 发行部:66810999 群众工作部:66810660 邮发代号:83—1 报费:每月三十元 零售每份一元 昨天开印时间2时05分 印完:4时05分 海南日报印刷厂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