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ducation bureau · web...

36
章:明 --- 君主集權 國家的建立與國勢的張弛 () 129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Oct-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第五章:明 --- 君主集權

國家的建立與國勢的張弛

(中二級)

課題1:明代的君主集權政治

預期學習內容:

· 元末動亂與明太祖建國。

· 明初君主集權措施與影響。

註︰內文就以上套紅的「預期學習內容」,提供相關的學與教資源。

參考文章及書目

既是聖賢又是魔君的平民皇帝︰朱元璋

譚家齊博士

1. 生平略述

朱元璋(字國瑞,公元1328-1398年;公元1368-1398年在位)是明代的開國君主,建元洪武,諡(音︰試)號明太祖,是中國歷史上罕有由布衣登上皇帝大位的統治者。他生於安徽鳳陽的貧農家庭,父母及絕大多數的家人,都在他的少年時代於元末的災荒瘟疫中死掉;在鄰人協助下埋葬親人後,走投無路入皇覺寺為僧,不久寺中乏糧而被遣散遊方。在行乞期間決定投入當時反元的紅巾軍;因紅巾軍領袖郭子興(公元1320-1355年)的信賴與自身顯赫的戰功,朱元璋逐步由親兵而成為以南京為中心的一方霸主。在元代瀕臨滅亡前夕,他先後擊敗控制湖廣的陳友諒(公元1320-1363年)及江浙的張士誠(公元1321-1367年)兩大勁敵,最後以整個中國南方的軍力與資源北伐元廷,將蒙古勢力逐離中土,建立了近千年來首度由漢人完全控制中國本部的大明王朝(公元1368-1644年)。

朱元璋成為洪武皇帝後努力重建中華政治秩序,既汲取了唐宋的傳統,亦對蒙元不少制度有所取捨。因應他對政治形勢的理解,他廢除丞相制度而改由皇帝直接統領百官,又大肆殺戮對他獨裁統治構成威脅的功臣集團,也毫不留情地將大批貪官污吏判處凌遲及剝皮實草等酷刑;更要消滅蒙古及外國風尚對漢人道德倫理的影響,而以重典及反覆的教化手段移風易俗。因為出身寒微,他對民間疾苦及民生需要特別關注,因此建立了糧長制度、里甲制度等改善基層社會的措施。他又大興文教,重建科舉制度以選任具儒家學術修養及治民能力的官僚。此外,朱元璋更立綱陳紀,親撰多部教化官民的指南;而且在建設以《大明律》為中心的法律制度中極度投入,在臨終前仍不斷更新這些律典,使之成為明清近六百年政法制度的骨幹。當他統治三十一年後於公元1398年離世的時候,中國因他強勢有為的統治,呈現了一個跟元末完全不同的面貌。

2. 朱元璋的暴君形象

在過去很長的時間中,對明太祖朱元璋的態度反映了史家在現實政治中的取態,不少人責怪朱元璋專制貪權、謀害忠臣,是要指桑罵槐的批評蔣介石(公元1887-1975年)或毛澤東(公元1893-1976年),故此對朱元璋的研究(甚至尊他為明太祖或直呼其名朱元璋也是取態),並不純粹是史學的考慮。

整體來說,朱元璋在二十世紀後期的形象甚差,幾成暴君的代名詞,流風所及甚至不少香港的學界精英,會將明代統治簡化為「錦衣衛」時代,或將明代的法制概括為「嚴刑峻法」。由於朱元璋確實以強硬的手段推行各種變革,加上明清兩代筆記小說刻意的渲染,而二十世紀後期中港台三地的史家,又多有應用這些來自民間的新史料,因而使太祖的負面形象,在明史研究中甚為突出。雖然當時有部分論者,仍能從正面肯定太祖的貢獻,但多數人卻以對明太祖苛刻為能。他們對官方的正規記錄,多持懷疑甚至完全忽略的態度,一味以傳疑的史料為實,以誇張太祖雄猜殘忍的記述為真,其中尤以吳晗(音︰含) (公元1909-1969年)的《朱元璋傳》影響最深。

近代著名學者陳登原(公元1900-1975年)在《國史舊聞》中綜合諸書,歸納出明太祖之七項負面形象:

「喜怒無常、趣味卑淺,一也。護長遂短,不能容忍,二也。無理取鬧,三也。更欲專制,四也。疾言厲色,面目猙獰(音︰爭寧),五也。不拘何人,一律猜忌,六也。殺僇(音︰六)功臣,此當為第七事。」

背負如此負面的形象,朱元璋的一切作為都似乎是邪惡的暴行,就算他自述以民為本的施政目的都容易被人視為虛偽造作、深藏陰謀而不值取信。

3. 評價朱元璋的新角度

朱元璋統治下其中最重要的建樹之一,是建立了一套以《大明律》為中心的法律制度。可是他在法律應用問題上受到很大的惡評,主要因為史家以為他常以法律為包裝,對功臣、貪官及敵人作出規模空前的血腥鎮壓和誅戮。例如洪武八、九年(公元1376年)的空印案、洪武十二、三年(公元1380年)的胡惟庸(音︰容)案、洪武十八、九年(公元1385年)的郭桓(音︰援)貪污案,以及洪武廿五、六年(公元1393年)的藍玉案,無可置疑都是驚天動地的血腥大屠殺。不過,若按照當時的法律標準,那些誅連甚廣的個案又是否合乎「法理」?

在討論太祖對司法運作的態度時,應該要把軍事手段、政治案件及一般治獄分開來處理。因為太祖對貪官污吏及政敵殘忍,不代表他對一般小民百姓也如掐(音︰頰)死螻蟻般任意誅戮。在新秩序初創的過程中,明太祖確是小心翼翼的立法與用法的,似乎對百姓也多加寬宥(音︰又),例如《大明律》便在洪武年間最少修訂了七次,才成為後世子孫「一字不可改易」的定本,也在洪武數十年間多次大赦天下及寬恕數以千計的罪人。

綜合朱元璋數十年統治中有關立法與用刑的言行,便可發現他對嚴刑與輕典是充滿了矛盾的,但將這些言行順時序疏理出來後,便見到他「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的態度。有關明太祖在洪武年間對用刑態度的變化可簡化如下:

自建國伊始至洪武七年,明太祖因視久歷戰火的社會為「新國」,高舉寬省的輕典。此後,太祖開始擔心用法過寬,使姦頑僥倖(音︰澆幸),良善受害,便切實的執行新頒的《洪武七年律》,並且強調肉刑的好處。洪武十四年,明太祖為要在胡惟庸黨獄後,確保社會的穩定和回應天象的譴責,多次施行大赦和贖罪,結束了重典的政策。可是,這種輕柔的用法態度,只維持到洪武十八年,便因為郭桓盜官糧案和社會的種種積垢而改變。此時太祖感到社會已是水深火熱的「亂世」,非用猛烈酷法,無法扭轉局面。在蒙古人近百年的統治之後,當時中國的社會風俗、人倫秩序,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變成了所謂「頑昏暴悖(音︰背),不可訓化」的亂國。為了消除蒙元的負面影響,恢復中國固有的倫理秩序,太祖認為必須使用重典清洗社會。直至洪武二十三年中葉以後,明太祖因見社會問題漸已改善,轉視社會為安定的「平國」,於是又漸由重典改而推行「中典」。洪武末年時太祖卻指出嚴立法網徒令犯法者增加,無助於減少罪案。故此他轉依仁恕之道減少用刑,期望有助於勸民歸正。

綜上所述,明太祖在不同年份發表的言論和措施,他對刑獄問題曾經歷一個由貴輕到用重、由用重而復輕、再由用輕而轉重,最後歸回到尚中的五階段的轉變。刑用重典的時間亦只佔洪武朝的一小部分,並不能因此斷言明太祖「以重典治國」。總之,不可將他一時一事的用法情況,視為他貫徹一生的刑法原則,這實在是以往的傳記中,將明太祖此類重要人物的法律思想過份簡化,而產生出來的以某一時段的特徵作以偏概全論斷的嚴重弊病。

4. 設身處地反思朱元璋的高壓手段

明太祖的個人經歷影響了他對天命的觀念,他家人在天災人禍中幾乎死光,自己則由僧人、乞丐,一步一步地攀升為世界最大帝國的皇帝;而且在爭天下的過程中歷盡兇險,例如在鄱(音︰婆)陽湖之役兩度幾為陳友諒所殺,最後卻反把陳友諒意外的殺掉。這一切戲劇性的情況讓明太祖真心相信自己確是天命所歸,故此一切威脅他統治的人,不只跟他本人作對,而且也是逆天而行的。當他清算對手時,也大抵真心相信這是替天行道、理直氣壯而絕不手軟。

最近二三十年來有關明太祖朱元璋的研究,已見到明顯的「範式轉移」:現在不問情由地指斥明太祖為暴君的說法,似乎愈來愈難以令人信服了。

<完>

參考資料:

1. 孟森:《明清史講義》,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2. 張奕善:〈明太祖帝皇之道與中書省內部鬥爭考〉,載氏著《朱明王朝史論文集——太祖、太宗篇》,台北:國立編譯館,1991年。

3. 陳學霖:〈明太祖文字獄案考疑〉,載氏著《明代人物與傳記》,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7年。

4. 譚家齊:〈明太祖對刑罰輕重的態度(上篇)──太祖用刑態度的演變軌跡〉,《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總41期,2001年。

5. 譚家齊:〈明太祖對刑罰輕重的態度(下篇)──從赦罪看太祖執行刑罰輕重的態度〉,《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總42期,2002年。

6. 朱鴻林編:《明太祖的治國理念及其實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0

年。

7. Tam, Ka-chai. “Hongwu Emperor (Ming dynasty)”, entry of the Berkshire Dictionary of Chinese Biography (Grear Barrington: Berkshire, 2014), pp.890-898.

延伸思考:

1. 朱元璋為何要加強皇權呢?除了大肆殺戮功臣等手段外,他還可以選擇其他的方法嗎?試說明你的看法。

2. 如果你是朱元璋,面對政敵的威脅與官吏嚴重的問題,你會選擇運用和朱元璋相似的處理方法,還是另有其他策略呢?試說明你的選擇,及比較不同方法的優劣得失。

翻轉課堂短片及工作紙

朱元璋

高中組冠軍:粉嶺官立中學

李俏文、但雪洪、勞敏銳、張海倫

觀看短片,並回答以下問題:

1. 根據影片內容,填寫下表留空部分。

~ 明太祖小檔案 ~

姓名

原名︰朱重八 (郭子興賜名朱元璋)

出身

高門大族 / 寒微 (圈出答案)

自身經歷及建國經過

元末群雄並起,朱元璋投靠紅巾軍領袖郭子興,其後打敗蒙古人,滅元朝,建立明朝。

2. 根據影片,以下各項哪些是明太祖時期錦衣衛的工作?(可選多於一項)

( 充當皇帝侍衛

( 從事偵察、收集軍情

( 監控全國臣民

3. 影片提及,錦衣衛制度帶來甚麼負面影響?試引一例略加說明。

埋下特務政治禍根,如成祖設立東廠、憲宗設立西廠,殺害忠臣,導致朝廷輔弼無人。

錦衣衛協助皇帝監控臣民,如錢宰的例子,導致人人自危。

4. 根據影片內容,寫出兩個明太祖堅持「治亂世必用重典」的原因﹖

(I) 保天下︰元亡的關鍵是官吏貪污腐敗,加上明太祖認為天下得來不易,必須堅持對亂臣賊子嚴苛,才可確保朱家統治天下。

(II) 保百姓︰元末官吏貪污腐敗,導致民不聊生,必須對貪官污吏嚴加懲處,才可保障百姓生活。

5. 你認為明太祖以「圖謀不軌」罪名誅殺胡惟庸及廢宰相是否合理?試根據

影片內容加以申述己見。

參考答案:

合理︰

· 胡惟庸先行拆閱奏章,不上報包含不利自己的奏章,實有不軌之企圖。

不合理︰

· 即使胡惟庸先行拆閱奏章也未能充分證明他有「圖謀不軌」的企圖;再者,在他死後十年,指控李善長與胡氏謀反更是無稽之說。

· 誅殺胡惟庸有利整肅歪風,提高君威。

· 誅殺胡惟庸後只需加強對宰相的控制或削弱其權力便可,無廢相的必要,此舉明顯表現出太祖獨裁、欲專權的野心。

· 為保明室江山,實有廢相之必要,將權力集中於君主身上能加強君主集權,避免大權旁落。

· 皇帝一人體力與能力有限,實難以勝任丞相及中書省整個機構的工作。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課題2:明代國勢的張弛

預期學習內容:

· 鄭和下西洋的概況與影響(如

貿易發展)。

· 明代的國防建設與都城建築:(以下主題,二選一)

i. 國防建設:明長城

ii. 都城建築:北京城

延伸部分*:

基督宗教再度來華及影響。

· 晚明政局與明朝滅亡。

註︰內文就以上套紅的「預期學習內容」,提供相關的學與教資源。

參考文章及書目

鄭和之後︰明代的海上交通與貿易

譚家齊博士

1. 明代的經濟轉型與海上貿易

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1398年在位)設計下的大明王朝是一個以農立國、自給自足的內向型經濟體。他既以守勢防範北方的蒙古人,亦不仿傚宋朝主動向海洋發展,對外貿易只限制在朝貢制度的框架之內。明成祖朱棣(公元1402-1424年在位)雖然積極向東北及漠北擴張,也佔據了越南北部,更派遣心腹宦官鄭和多次下西洋,不過這些只是暫時性政策,未能令明朝轉變為殖民帝國及外向的出口經濟。

仁宣兩朝之後對外貿易沒有多大的發展,在「土木之變」(明英宗在位時發生)後北方的邊境更是十分緊張,蒙古人難以再如以往用正常的貿易手段取得物資,他們對中國的搶掠壓力愈來愈大,於是明朝對他們的封鎖又愈來愈緊。在東南沿海方面,嘉靖(明世宗,公元1522-1566年)時期,因日本朝貢的爭議而實施海禁,失去了朝貢貿易的機會;正處戰國分裂狀態中的日本,各地浪人和海盜便聯同失去生計的中國商人及漁民,掠奪明朝沿海地區,使東南的市鎮受到貿易封鎖與倭(音︰窩)寇破壞的雙重打擊。

不過,明朝政府雖然多方打壓對外經濟,卻無法也無意動搖國內貿易發展的趨勢。明太祖休養生息的政策令農業生產力提升,政府注意驛(音︰亦)站與道路網絡的發展,使得以服務附近農村發展起來的集鎮愈來愈多,在江南一帶更逐漸形成互相連結而又有專業分工的市鎮系統。因此,當嘉靖以後取消了海禁及對北疆互市的禁制,並且巧遇歐洲殖民帝國對華貿易的拓展,這時中國的市鎮及道路系統,早已為進一步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充足的準備,進而造就了萬曆(明神宗,公元1573-1620年)前後明代經濟的飛速發展。此時期江南的農業有愈加商品化的傾向,而對外貿易刺激起出口型手工業在沿岸各處,甚至內陸城鎮的繁榮。在滿洲鐵騎南下的前夕,晚明的江南差不多已經完全轉型為兼向國際及國內市場的出口導向商品經濟系統,而其他各地亦因與江南地區有各種交易,而有產糧及出口原料等不同分工的農業專門化發展。

因此,晚明時代因為各地互通有無的需要,沿海水路已無法封閉。當葡萄牙人及西班牙人在開發非洲、印度及美洲的貿易網絡後,向中國尋求貿易甚至懇求在澳門置立貨棧時,明代官方業已對開發海洋採較開放的態度,中國在官方監督下跟歐亞國家進行規模愈來愈大的貿易,南美及日本的白銀也源源流入中國,進一步刺激中國國內的經濟分工與手工業生產規模。

2. 明代政府對百姓出遊的限制

明初以來君主為保社會穩定,刻意限制交通自由,百姓要離開家鄉,無論是旅遊、從商、應考抑或朝聖,必須向所屬官府申請路引(即通行證),否則便干犯了《大明律》的「私越冒度關津」條的規定:

「凡無文引私度關津者,杖八十。若關不由門、津不由渡而越度者,杖九十。若越度緣邊關塞者,杖一百,徒三年。因而出外境者,絞。」

對守關的軍人亦有嚴格規定:

「守把之人,知而故縱者,同罪;失於盤詰(音︰揭)者,各減三等,罪止杖一百。」

律中另一條「詐冒給路引」,對路引的簽發亦有嚴格規定:

「凡不應給路引之人而給引,及軍詐為民,民詐為軍,若冒名告給引及以所給引轉與他人者,並杖八十。若於經過官司停止去處,倒給路引,及官豪勢要之人,囑託軍民衙門,擅給批貼,影射出入者,各杖一百。……若軍民出百里之外,不給引者,軍以逃軍論,民以私度關津論。」

此外,對已領文引的合法出行旅客,律中另有「關津留難」條目,對他們給予保障:「凡關津往來船隻,守把之人不即盤驗放行,無故阻擋者,一日笞(音︰雌)二十,每一日加一等,罪止笞五十。」因此,明人出行的首要條件,便是到官府申請通行證。晚明徽州商人的交通指南《士商類要》,書中提示出遊安全的「為客十要」之第一條便說:

「凡出外,先告路引為憑,關津不敢阻滯。投稅不可隱瞞,諸人難以協制。此係守法,一也。」

3. 晚明的海路交通條件與風險

洪武以後北京近郊已有不少響馬(即馬賊)的蹤影,如果官差出行人少,甚至會被賊人洗劫一空。連天子腳下的地區都有猖獗(音︰昌決)的盜患,其他地區的情況可想而知。大抵因為道路不寧,商人、學子或朝聖者出行都是三五成群,只望小股盜賊知難而退。可是盜患似乎是與明代相始終的問題,嘉靖時沿海地區已受倭寇影響,到張居正(明神宗時內閣首輔)執政時,他亦發現湖南湖北一帶四處都是盜賊,不只商旅受難,連政府的驛傳也被騷擾,令政令下達出現困難,故此治理盜患也是他的重要政綱。

在陸路上既會遇上響馬,而內河的運輸亦會遇到河匪。如果身處沿海地區,走海路會否安全一些呢?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海路有風暴海潮的危險,更有人盡皆知的倭寇、拓展東亞而亦盜亦商的歐洲海商,以及於明末橫行東亞的鄭芝龍等巨盜。深海航線如果不太安全,那麼沿岸行駛情況又如何呢?原來船隻在淺海區域航行的一大風險,是船底被尖銳的礁石刺破,船身要不是入水下沉而葬身魚腹,就是擱淺在石上而動彈不得。這種問題在木製帆船時代尤為突出,故此中國人發明了隔水艙的船隻設計,來減低「覆舟失貨」的機會,期望觸礁船隻不會一下子全艙入水,最多只是擱在石上,仍可修補船身而繼續航程。除了在船體設計上作最壞的打算外,在聲納技術尚未問世之前,船隻在近岸航海時也可參照詳盡的海圖,主動避開較明顯且危險的礁石地區。

不過,明中葉以後厲行海禁,明令「片板不能下海」,使民間公開的航海活動幾乎消失,有關航海知識的刊佈及海岸經驗之流傳,便漸為收緊以致失傳,例如鄭和船隊的海圖在晚明即告佚(音︰日)失。於是明代後期雖對航海開禁,海船要於近岸海域行駛,既無可靠的海圖參考,對礁石之趨避、海流之掌握,即純依賴海員舵手積累之經驗及技術。只是中國海岸線之漫長和四時潮汐的變幻,卻實遠超人人皆可牢記之程度。熟練海員不過對其家鄉一帶的海域有充足經驗,而對其他濱海地區的情況則難免茫然。

設若沿海居民對意外擱淺的船隻,能將心比己伸出援助之手,拯救遇難客旅於覆舟之厄,甚或退一步能提供有償之補給及修理服務,則一旦船隻觸礁或遭遇輕微破損,自非天崩地裂之災難。然而,從晚明判牘(音︰讀)《雲間讞(音︰現)略》之記錄可見,中國東南瀕海居民多有視觸礁船隻為待宰羔羊,而有趁火打劫之惡行。

蘇州、松江兩府既為有明一代絲綢棉布的生產中心,上海即是其沿海出口貿易之地,故此海船往來極為頻繁,而海盜問題亦是家常便飯。只是搶掠擱淺船隻的凶民,與縱橫大海的海盜仍有根本性的分別:前者是主動地在海洋上找尋獵物,而後者則是守株待兔地等待掠奪機會。《雲間讞(音︰現)略》在審理海盜案件「一件為急救劫殺事」時,便著意將凶民與海盜分開處置:對證據確鑿的海盜先判以極刑,但對案情中搶掠擱淺船隻所載麥子的沿岸居民,則是有意求生的:「蓋此輩掇(音︰絕)拾棄餘,取數或不甚多。而海畔(音︰伴)之民多武健亡命,乘機搬擄,乃惡習之最可恨者。往時如遭風失水之船,若輩享利已久。茲寬其取非有之罪,而量為十一之償,似為兩得。」這裡說明了此類乘人之危的搶奪行為存在已久,而且絕不罕見。

事實上,藉海難慘劇來發災難財,卻不見得是限於上海沿岸獨有的地方風俗,例如在廣東潮州一帶便有雷同的搶掠擱淺船隻惡行發生。所以,在明末的中國沿海,原來並不特別嚴重的船隻觸礁意外,竟會為航海商旅帶來致命後果;就算虎口餘生,財貨亦必遭洗劫!在晚明的海濱如果遭此厄運,留在船上有沉船及斷水斷糧之險,而決心登岸卻又可能面對沿海凶民的搶掠、兵弁(音︰便)(即低級士兵)的刀槍及官府的質疑。正因為近海航行異常凶險,船隻出洋貿易便慣採深洋水道,而航靠近岸時亦必選海員極熟悉的鄉故之地──除了認得水文細節,一旦船隻擱淺或能因同鄉親故紐帶,而受較仁慈的對待。因此除了政府政策及環境因素外,這些令人不安的風險,或多或少讓十七世紀的中國海洋貿易網絡,集中在由重要港口直接聯絡外國商埠,而少有形成連絡各大港之間的沿岸淺海航道系統。

<完>

參考資料:

1. 劉惟謙編、懷校鋒點校:《大明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2. 楊正泰:《明代驛站考(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黃中憲譯:《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Vermeer’s Hat: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dawn of the Global World)》,臺北:遠流出版社,2009年。

4. 樊鏵:《政治決策與明代海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頁293-334。

5. 傅林祥:《交通與交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

6. Tam Ka-chai. “Conditions and Risks of Water Transport in the late Ming Songjiang Region as seen in the cases collected in Mao Yilu’s Yuanjian yanlüe”, in Billy Kee-long So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Chinese Market Economy: Studies of Late Imperial Lower Yangzi Delta (London: Routledge; Academia Sinica Series, 2012).

7. 譚家齊:〈進退兩難──從晚明沿岸擱淺船隻的遭遇看東亞海洋貿易的風險〉,《明史研究》,第13期,2013年6月,頁196-203。

延伸思考:

1. 在明成祖之後迄至明中葉時期,明廷為何放棄鄭和等人建立的海洋基業,而只專心北疆的防衛與國內經濟的發展?

2. 明代政府為何對百姓出遊施加種種限制?這些限制如何窒礙了貿易的發展?

3. 晚明海路交通可能面對的海難、海盜與搶奪受難者凶民等風險,如何影響海洋貿易的發展?

教學設計示例

鄭和下西洋的概況與影響

分享學校: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

一. 建議教節:(以一節40分鐘計算)

· 鄭和下西洋的概況與影響 (2節)

二. 預期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題後,學生能:

1. 在吸收具體知識前,透過文字資料及漫畫,學會提問,幫助思考及提升學習動力。(知識內容、技能)

2. 運用影片、地圖、鄭和航海圖、簡表等資料,初步了解鄭和下西洋概況。

3. (知識內容、技能、價值觀與態度)

4. 在「延伸學習」部分,運用資料及一己所學,作出合理的推論、判斷。

(知識內容、技能、價值觀與態度)

三. 教學建議:

1. 具體教學流程建議見教師版工作紙內的指引。(套紅文字)

2. 工作紙內容可按學生的學習能力作調適,教師宜靈活安排。

一、鄭和下西洋概況及路線

資料一:鄭和下西洋簡介

資料二:鄭和下西洋意想圖

我可以提問甚麼……

1. 嘗試以「六何法」提問。

2. 文字資料中出現了很多數字,你能在這些數字中設定問題嗎?

3. 從漫畫的人物形態、動物品種、鄭和身處環境,想到追問的問題嗎?

擬定的訪問題目:

· 30多個國家包括哪些?

· 這麼龐大的船隊,船上載著甚麼?

· 這麼龐大的船隊,如何有秩序前進?

· 為甚麼有長頸鹿?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資料三:鄭和七下西洋路線圖

1. 細看「鄭和七下西洋路線圖」,鄭和的航海路線最遠到達哪一個「洲」?

非洲。

2. 請在地圖上間畫「東、西洋」分界線。

二、鄭和下西洋的貢獻

資料一:鄭和七下西洋的時間及重要事件

次數

在位君主

時間

重要事件

成祖

1405年冬-1407年10月

從長江口的劉家港出發,探訪滿剌(音︰拉)加(今馬六甲)等地,最遠到達印度古里(今科澤科德)。

鄭和在舊港(今蘇門答臘)生擒海盜陳祖義。

1407年冬-1409年夏末

這一次出使的任務之一,是送回外國使節,並探訪東南亞多個國家,行程尚未跨越古里。

1409年10月-1411年7月

行程大致上與第二次出使相同。

鄭和在滿剌加進行「封山鎮國」的儀式,表示對該國的保護,以維持其獨立,免受暹邏(音︰僭羅)與爪哇(音︰娃)兩國的壓迫。

鄭和並在該地建立城樓及倉庫,作為轉運站。

1413年冬-1415年8月

首次越過印度以西,到達了波斯灣的忽魯謨(音︰毛)斯(今伊朗波斯灣口阿巴斯港南的島上)。船隊在蘇門答臘期間,曾助當地平亂。

1417年冬-1419年8月

這次行程最遠,除了到達古里、忽魯謨斯之外,還到達非洲東岸一帶地方,如木骨都束(今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等地。

回程時,有17個國家的貴族及使節同來中國訪問。鄭和還帶回獅子、金錢豹、火雞、孔雀、黑熊等奇珍異獸。

1421年春-1422年9月

這是成祖時期最後一次行程,主要任務是送16國使臣回國。

宣宗

1432年1月-1433年8月

應各海國的要求,宣帝派遣鄭和作最後一次行程,遍訪17個國家。蘇門答臘等10國使節跟隨鄭和到北京訪問。

據鄭和隨員馬歡《瀛(音︰形)涯勝覽》所記,經鄭和帶往西洋的中國貨品有:青瓷器、麝(音︰射)香、樟腦、茶葉、絲綢、棉布、漆器等。而鄭和寶船抵各國時,當地人「亦用小船往與貿易」;而進口貨物共有180種,其中以香藥類居多。

資料二:

明代畫作,描繪1414年麻林國使者來中國獻「麒麟」。

資料三:《鄭和航海圖》

圖一:忽魯謨斯回古里國過洋牽星圖

備註:測量所在地的星辰高度,以測定船隻的具體航向。

圖二:

提示:上述文字有何作用? 除了文字外,圖中還記載甚麼?有何作用?

組別一:

(A)

根據上述資料,鄭和下西洋在政治上有何貢獻?試舉一例加以說明。

範疇

資料

證據

政治

打擊海盜。/

國威遠播:各國使節來朝,且奉上貢品。/

     助東南亞國家平定內亂,樹立國威。

麻林國使者來中國獻「麒麟」,可見中國聲威遠播。

(B)

各組同學進行匯報時,請將匯報內容記錄在以下簡表內。

範疇

資料

證據

貿易

交通

(A)

根據上述資料,鄭和下西洋在貿易上有何貢獻?試舉一例加以說明。

範疇

資料

證據

貿易

促進中西物資交流,拓展貿易:經鄭和帶往西洋的中國貨品有:青瓷器、茶葉、絲綢、漆器等。而進口貨物共有180種。/

鄭和於東南亞設倉庫作貿易中轉站。

(B)

各組同學進行匯報時,請將匯報內容記錄在以下簡表內。

範疇

資料

證據

政治

交通

組別二:

(A)

根據上述資料,鄭和下西洋在交通上有何貢獻?試舉一例加以說明。

範疇

資料

證據

交通

鄭和下西洋航道至東非,打通了中國至印度洋、波斯灣、東非東岸的水路交通。/

打擊海盜,保障航道安全。

《鄭和航海圖》對航行路線、方位、地理位置、島嶼位置也有清楚記載,有助海上交通發展。

(B)

各組同學進行匯報時,請將匯報內容記錄在以下簡表內。

範疇

資料

證據

政治

貿易

組別三:

三、鄭和下西洋原因

史家對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歷來眾說紛紜。同學們也來看看哪個說法較可信?

資料一:

張士誠被朱元璋擊敗,餘部與海盜勾結,對東南沿海構成威脅,故成祖派鄭和下西洋安定海外。

資料二:

靖難之變,惠帝不知所蹤,有說在宮中被燒死,有說逃亡海外,故下西洋尋其蹤跡。

資料三:

《明史·鄭和傳》記載成祖派鄭和下西洋乃「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資料四:

明代西北絲路受外族所阻,故發展海上貿易,派鄭和將貨品運到海外,回程時亦購買或交換一些中國所缺之香料、寶石、奇珍異獸等。

原因

哪則資料?

你認為可信嗎?為甚麼?

(提示:可從船隊規模、到訪地點、航行次數、當時政局等方向作考量。)

1. 尋找惠帝

不可信:尋找惠帝不需要動用龐大船隊。即使惠帝失蹤或逃至鄰國,亦不會遠至非洲東岸。

2. 掃蕩海盜

不可信:雖然在第一次下西洋時掃蕩海盜,但何以要遠洋至印度、阿拉伯等地?

3. 開拓市場

可信:由於陸路受阻,故須開拓海上貿易;而鄭和每次也會將中國貨品帶往西洋各國,而當地人「亦用小船往與貿易」,而進口貨物共有180種。可見開拓市場之說亦可信。

4. 宣揚國威

可信:(鄭和下西洋之船隊極其龐大,且協助平定東南亞內亂,實有宣揚國威之目的。(明成祖欲呈現萬邦來朝局面,以加強自己篡位得國的合法性。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參考文章及書目

明代的長城與北京城的建築

譚家齊博士

明代定都北京的戰略後果

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1398年在位)原來是定都在應天(今南京)的,以將稅收與政治軍事的核心地區合而為一。在北方邊塞地區則建立遼、寧、燕、谷、代、晉、秦、慶、肅等九個封國,以他的兒子為分封王帶領重兵守護朱明皇朝。

不過,當時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在明太祖身故後即發動「靖難之變」,篡奪了姪兒惠帝朱允炆(音︰蚊)(公元1399—1402年在位)的皇位,是為明成祖(公元1403—1424年在位)。或許因為根據地就在北方,也明白蒙古的威脅仍然很大,必須皇帝親自應付,成祖後來便不顧群臣反對,毅然將國都由南京遷往北平,在1421年正式改北平為「北京」。

遷都北京後,明成祖有力地加強了對北方邊疆地區的統治,提升了與北方少數民族的聯繫,他本人更先後七次出塞征戰,最後一次病死在征途中。正是這種「國都當敵,天子守邊」的氣慨,擊退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多次進襲,避免了南北朝分裂和兩宋悲劇的重演。

不過,對於遷都北京在國防上的優勢,明史學者張奕善便從明代歷史實際的發展情況,指出這看法似乎是一廂情願的,恐怕並非事實:

「以永樂十五年五月三度北狩,成祖即不南返而言,直到其曾孫英宗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役被俘北去,北疆從此多事,其間只經三十二年;則成祖的設京師於國防前線以當敵的效用價值,令人滋生反不如明太祖之謹備邊防安穩之疑。」

姑不論在軍事上的成效是否可觀,遷都北京本身花耗巨大,而日後要以海運、漕運將南方財富輸往北京,亦成為明代經濟沉重的負擔。

此外,明朝因首都就在北方的國門之處,在國家無力主動征討漠北之後,便必須半步不讓地守衛首都附近的國防線,否則即有亡國的危機,國家常在岌岌可危的處境之中。明代中後期的長城,特別是夾在北京與死敵後金一帶的防線,便成為朝代生死存亡的關鍵了。

明代北京城的規劃

在明代以前,北京曾為金朝及元朝的首都,因此在明初時已較一般的城池更具規模。明代北京城分內城和外城,成祖營建的就是後來視為內城的部分。他刻意模仿南京的宮室規模,在北京建造新的紫禁城。皇宮呈長方形,東西長2500米,南北2750米,四面開門,南曰午門、後曰玄武、東曰東華、西則曰西華。內城則以一條長約八公里的中軸線為骨幹,將所有重要的宮殿和祭祀建築都安排在此南北的中軸線上,構成京城的核心,突出皇權的象徵。其餘官署及重要貴族官民的住宅,便都安排在這座東西長6635米、南北長5350米的方形的內城城牆之內。胡同為主要的居住區,分佈在南北幹道兩側,呈方格網結構。

北京外城的建設,是因為蒙古俺(音︰厭)答汗(公元1507—1582年)於1550年攻到京師近郊,為加強保護京師內城以外的商業區,明廷便於1553年趕緊加建新的城牆。外城東西闊7950米,南北長3100米,將天壇及先農壇都置於城池的保護之中。

在明初時北京人口只有約32萬,但到了十六世紀時便已上升至近百萬了。

圖一:

圖二:紫禁城

明代北城九邊的防守與長城的作用

明成祖奪得帝位後,便取消了明太祖於北邊長城沿線所設的封王,但原為封國的九個邊疆重鎮,即遼東(今遼寧北鎮)、薊(音︰計)州(今河北遷西)、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今山西大同)、太原(今山西寧武)、延綏(音︰須)(今陝西榆林)、寧夏(今寧夏銀川)、固原(今寧夏固原)及甘肅(今甘肅張掖(音︰亦)),在戰略上仍然舉足輕重。明初對北元殘存勢力採取攻勢,但因主動出撃耗費太多人力物力;英宗時又發生「土木之變」,京城禁軍五十萬全軍覆沒,明朝以後更不得不改採守勢了。因此,在明中葉後,便逐漸將長城按上述九鎮劃分為九個稱為「九邊」的防區,在每鎮駐有重兵,控制北方的軍事形勢,形成一個較為堅固的防禦體系。

由於明朝的主要威脅來自北方,開國以來一直注重長城的修建,在二百多年之間大規模修築共有十八次之多,以加強配合九邊的防守格局。

由以上可見,明代長城規模龐大,據中國國家測繪局於2009年提供的數據,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里,其中人工牆體為6259.6公里、壕塹(音︰豪僭)長度為359.7公里、天然險要的部分為2232.5公里,現存敵台7062座、馬面3357座、烽火台5723座、關堡1176座、相關遺存1026處。

晚明時戚繼光對長城的新建設

在晚明萬曆朝(明神宗,公元1573—1620年)初年,張居正(公元1525—1582年)任內閣首輔主持國政,大力改革明朝的積弊,在軍事上刻意整頓北方邊防。1567年他將心腹將領抗倭英雄—戚繼光(公元1528—1588年)從南方沿海調到北方前線,由他精心籌劃邊備的整飭(音︰斥),並督修長城的防務設施。

明朝以前的長城主要是由將泥土壓實而成的夯土(音︰坑)(古代城牆、宮室較常用的建築材料,主要由紅泥、粗砂、石灰混合而成)築成,戚繼光則改以堅固的磚石包裹砌築,可說令長城達到前所未有的堅固程度。牆身平均高七至八米,可容五馬或十人並行,女牆則高一米,供射擊及瞭望之用。此外,戚繼光在塞上巡視後,更建議增造「敵台」。這種由戚繼光發明的敵台,可駐軍十至百人,每幾百米即建一座,比長城牆身高出一至三層,下部空間供駐紮士兵和存放彈藥糧草,頂層供瞭望放哨,讓士卒居高臨下察看四方。

今日在北京附近較為著名的長城路段,如八達嶺、司馬台,以及山海關等處,展現出來的其實都是戚繼光改建以後的形態。

<完>

參考資料:

1. 張立輝:《山海關長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2. 陳學霖:《劉伯溫與哪吒城──北京建城的傳說》,台北:東大圖書,1996年。

3. 王莉:《明──興與衰的契機》,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年。

4. 樓慶西:《中國古建築二十講》,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延伸思考:

1. 當外族大軍壓境時,敵人仍能突破長城的防線;為何晚明的君臣仍然投入巨大的資源,來修築與加固長城呢?

承上題,你認為明朝的國防策略是否明智?試說明你的看法。

翻轉課堂短片及工作紙

明代的長城與北京城的建築

觀看片段,並回答以下問題:

1. 根據影片內容,明太祖原來定都南京,為何明成祖時要遷都北京?

成祖為燕王時,封國在北平一帶,故北平是他的根據地。加上,他明白北面蒙古對明室仍存在很大威脅,即位後堅持遷都北平,並更名「北京」。

2. 北京城設計

甲、內城中間 — 紫禁城

乙、外城

為何嘉靖帝要在外城加建新的城牆﹖

因為蒙古俺答汗於1550年攻到京師近郊。為了加強保護內城外面的商業區、天壇和先農壇,嘉靖帝於是加建了新的城牆。

3. 長城設計

(a) 長城的作用﹕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

(b) 明中葉以後,為何北方邊塞地區出現「九邊」﹖

因為朝廷將長城與北方的邊塞地區按太祖分封給九個皇子的封國,重新劃分為九個防區,故名。

(c) 在明代,為何長城可以維持二百多年依舊堅固?

由於張居正改革明代積弊,在軍事上刻意整頓北方的邊防,還派調抗倭英雄戚繼光策劃防邊,督修長城。

(d) 長城的建築特色︰

項目

明代以前

明代

原材料

使用泥土壓實而成的夯土

使用堅固的磚石包裹砌築

建築結構

沒有敵台

增設敵台

由上表可見,經過戚繼光的督修和改建,長城產生了甚麼變化?

原材料的使用由較為粗糙簡單變成用料堅實;建築結構上增建敵台,加強防禦能力,令長城更堅固,可容更多兵馬和軍備。

延伸學習︰

4. 你認為成祖遷都北京對明室而言,是利還是弊?試據相關史實加以解釋你的答案。

參考答案:

利︰

· 【軍事戰略作用】遷都北京後,明成祖有力地加強了對北方邊疆地區的統治,提升了與北方少數民族的聯繫,他本人更先後七次出塞征戰。正是這種「國都當敵,天子守邊」的氣慨,擊退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多次進襲,避免了南北朝分裂和兩宋悲劇的重演。

· 【經濟文化發展】此外,北京地區的經濟文化得到空前發展,尤其是明北京城的營建,奠定了今天北京城的基本規模。

弊︰

· 【增加經濟負擔】遷都北京本身花耗大量人力物力,而日後要以海運、漕運將南方財富輸往北京,亦成為明代經濟沉重的負擔。

· 【軍事成效有限】此外,明朝因首都就在北方的國門之處,在國家無力主動征討漠北之後,便必須半步不讓地守衛首都以外的國防線,否則即有亡國的危機,令國家岌岌可危。這困境在土木之變蒙古瓦剌部攻破長城進兵北京時表露無遺。明代中後期的長城,特別是夾在北京與死敵後金一帶的防線,便成為朝代生死存亡的關鍵。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掃瞄二維碼

觀看獲獎片段

教師指引:

此部分建議以小組形式進行,讓學生透過觀察、討論、思考,學會有意義的提問。

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文字、圖畫所看到的事件、物件進一步追問、推想。

參考答案只為舉隅,學生可自由發揮。

學生完成設問後,可觀看紀錄片,如《海絲傳奇──鄭和的船隊【國寶檔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p72GAbA2vs)尋找答案。

任務:

假如你是一位記者,今天的訪問嘉賓是鄭和。

當你收到以下資料後,你會設計甚麼採訪問題?

明初君主多次派鄭和下西洋,歷時28年,曾到30多個國家,花費鉅大,隨行人數眾多,船隊最多達至二百餘艘。如此規模,在中國歷史上只有一次,在世界史上亦絕無僅有。

教師指引:

此部分可配合參考影片或教科書的地圖輔助教學。

教師指引︰

此部分建議用協作形式進行,每組從資料中找出一個範疇的論證,完成工作紙(A)部分,再每組滙報討論結果。滙報時,其餘學生摘下重點,並完成工作紙(B)部分。

忽魯謨斯回來� HYPERLINK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99%E5%A7%91%E9%A9%AC" \o "沙姑馬" �沙姑馬�開洋,看北辰星十一指(水平線上 17度36分),看東邊� HYPERLINK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B%87%E5%A5%B3%E6%98%9F" \o "織女星" �織女星�七指(水平線上 11度12分)為母,看西南� HYPERLINK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8%83%E5%8F%B8%E6%98%9F" \o "布司星" �布司星�八指(水平線上 12度48分)平� HYPERLINK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1%E5%BE%97%E6%8A%8A%E6%98%94" \o "丁得把昔" �丁得把昔�,看� HYPERLINK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8%BE%B0%E6%98%9F" \o "北辰星" �北辰星�七指,看東邊織女星七指為母,看西北布司星八指。

太倉港口開船,用丹乙針(105∘),一更,船平吳淞江用乙卯針(97.5∘),一更,船到南滙嘴……

教師指引:

此部分適合能力較高的學生。而鄭和下西洋的動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此部分只強調學生從簡單的背景及資料探討部分原因的可信性。

教師不宜將所有學者的推論臚列著學生記誦。

延伸學習︰

皇城

紫禁城

後門﹕玄武門

東門﹕東華門

南門﹕午門

西門﹕西華門

�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左丞相胡惟庸謀反,詔罷中書省,廢丞相,由六部分掌全

國政務,直屬皇帝,將全國權力集於君主之手。

� 明朝開國功臣胡惟庸因謀反罪被殺,受牽連被殺者約有三萬人,包括李善長、陸仲亨等功臣。

其後,朱元璋亦以謀反罪處死另一功臣涼國公藍玉,受株連被殺者達一萬五千人。

� 糧長制度︰明初為了督促地方賦稅的徵收,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設立糧長制度,選地方富

戶擔任糧長,負責田賦的催徵、經收與解運。

� 里甲制度︰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在全國推行,編制方法是每110戶編為1里,由丁糧最多

的10戶擔任里長,其餘100戶則稱為甲首。里甲主要負責管理轄區內的人口,檢查督促里甲內

的生產,保證賦稅的正常徵收、差役編派,維持良好的社會秩序。

� 錦衣衛︰明代的禁衛軍,掌儀仗、護衛、巡察緝捕、偵察審訊等事。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

明太祖進一步以錦衣衛為皇帝的耳目親信,採用特務手段偵察臣民言行,直接向皇帝負責。

� 土木之變︰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英宗聽信宦官王振的意見,率領大軍親征也先,

於土木堡兵敗被俘,兵士死傷慘重,史稱「土木之變」。

� 浪人︰日本幕府時代,德川家管轄六十個藩,各藩主門下養有許多武士;後藩主互鬥,被滅藩

的門下武士失去封祿、離開主家,成為失業或無業的武士,便稱為「浪人」。

� 倭寇︰明朝侵擾中國沿海各省的日本海盜。

� 互市︰歷史上中原王朝與周邊各族間,及中國與外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 明中葉以後,一些地方已由種糧為主轉為經營獲利較豐的經濟作物為主,例如桑、棉花等。

� 內閣首輔︰明成祖選任大學士在內廷殿閣協助君主處理政務,創建「內閣」;而「首輔」是對內閣大學士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稱。

� 驛傳︰古代官方為傳遞文書或接待官員往來而設的交通機構。

� 聲納技術︰利用聲波對水下物體進行探測和定位識別的方法。

� 張奕善〈明成祖政治權力中心北移研究〉,《臺大歷史學報》第10及11期(1984.12),頁243-357。

� 紫禁城︰北京故宮的舊稱,是中國� HYPERLINK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8E%E6%B8%85/22266403" \t "_blank" �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部分建築物曾於明清兩代交替間易名,就如附圖中的「神武門」,原名「玄武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清康熙帝(玄燁)即位為避諱而將其易名「神武門」。

� 壕塹︰長城建築的一種特色,多指在不易築牆的地方,挖掘深廣各若干丈的溝,並將所挖出的泥土堆於溝的一側,與修築牆體起著一致的防禦作用。

� 馬面︰古代城牆每隔一段距離所建突出牆面的部分,其作用是加強防禦,便於攻擊攻城敵軍。

� 關堡:古代用來預防敵人入侵的建築物。《六部成語註解.兵部》:「關堡:依山險為邊門曰關,據山險設寨屯兵曰堡。」

� 女牆:古代城牆上呈凹凸形狀的矮牆;缺口多作射孔,可用於禦敵。

iii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