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乐曲,从心灵流淌 -...

1
国际副刊 国际副刊 2020 6 28 日 星期日 7 7 莫斯科西北约 90 公里处,有一座小 城名叫克林,市郊茂密的树林中,一座不 起眼的两层小楼坐落其间。这里是俄罗 斯伟大作曲家彼得 · 伊里奇 · 柴可夫斯基 的故居,百年来吸引着无数音乐爱好者 到访驻足。每年的柴可夫斯基诞辰纪念 日,都会有一位当代杰出音乐家,弹奏故 居的钢琴,演奏他的作品,向他表示 敬意。 “我从小就在旷野中 长大,被俄罗斯民间音乐 之美深深吸引” 1840 年,柴可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 工业小镇沃特金斯克,那里风景迷人、远 离喧嚣。柴可夫斯基的兄弟姐妹们,从 小受到父母的悉心教导,生活温馨宁 静。柴可夫斯基时常聆听母亲弹奏钢 琴,陶醉在俄罗斯民众口耳相传的歌谣 里。5 岁时,父母就为他请来了专业钢琴 老师授课。 柴可夫斯基天生敏感细腻,对音乐 有着独特的领悟力。在与友人的书信 中,他曾这样写道:“我从小就在旷野中 长大,被俄罗斯民间音乐之美深深吸 引。”家人给了他无私的爱,大自然激发 着他灵敏的感知力,耳濡目染的民间音 乐和专业钢琴训练,则赋予他丰富的音 乐滋养。 有一回,家里举办一场家庭聚会,大 家一起弹钢琴、听音乐。起初,小柴可夫 斯基玩得很开心。聚会快结束时,他突 然消失了。当家庭教师找到他的时候, 他正一个人躲在床上,流着眼泪,无比激 动地自语:“这音乐!这音乐!它萦绕在 我的脑海里,它就在这里!”其实,那时周 围乐声已然停歇。 或许,从童年开始,柴可夫斯基即被 天才般的灵感追逐,终其一生试图捕捉 和呈现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 10 岁时,柴可夫斯基遵从家人建议, 远赴圣彼得堡学习法律。但他对法律毫 无兴趣,所有业余时间都用于阅读音乐书 籍、跑去剧院欣赏歌剧和芭蕾。音符一直 在柴可夫斯基的脑海里流淌、翻涌。一 次,在欣赏完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之后, 他给父亲写信,其中写道:“我崇拜莫扎 特,我要将生命献给音乐。” 从法律学校毕业后,柴可夫斯基进 入司法部工作,一年多以后便辞职进入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刻苦学习的柴 可夫斯基,尽情地挥洒天赋。他那与生 俱来的旋律感,得到了老师的赏识。于 是,他开始尝试创作。《圆形剧场中的罗 马人》《大雷雨》等作品,便创作于这一时 期。他还在毕业作品中为德国诗人席勒 的《欢乐颂》配曲。 “灵感这位客人不喜 欢造访懈怠的人们” 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后,柴可 夫斯基被举荐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 教。其间,他翻译音乐著作,编写声乐 教科书,资助有天赋的贫寒学子。柴可 夫斯基是位作曲家,亦是一位音乐教 育家。 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他辛勤创作, 尝试各种音乐体裁。故居博物馆里,保 存着作曲家当年的手稿。“灵感这位客人 不喜欢造访懈怠的人们。”柴可夫斯基一 直秉持这样的观念。从手稿上略显凌乱 的笔迹、反复修改的痕迹中,仿佛可以管 窥作曲家倾心投入创作的历程。在音乐 学院,柴可夫斯基最爱待在自己的小屋, 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支笔,几张纸,从容 记录灵感迸发的瞬间。他说,创作要有 感而发,心灵感动了,震动了,才能产生 好作品。好的乐曲,是从心灵流淌出 来的。 1871 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第一 弦乐四重奏》,其中第二乐章《如歌的 行板》,深受世人钟爱,作家列夫·托尔 斯泰也对此曲赞美不已。有一回,柴可 夫斯基旅居在乌克兰的妹妹家,偶然听 到泥瓦匠工人的歌声,那新奇优美的曲 调深深吸引着他,从而成就了这一 乐章。 柴可夫斯基善于在创作中融入民 间元素。街头艺人的弹唱、农民哼唱的 小调,都被记录并吸收到作品中。在他 看来,它们源于生活、内容淳朴、曲调自 然,极富魅力和感染力。同时,柴可夫 斯基又极具创新意识,无论在创作理念 上,还是在乐曲配器上都敢于大胆 尝试。 1875 年,柴可夫斯基开始为经典芭 蕾舞剧《天鹅湖》谱曲,着力以全新的创 作理念,突出舞剧中音乐的独立意义。 歌剧《叶甫盖尼 · 奥涅金》,也是柴可夫斯 基在歌剧创作上的突破之作。普希金笔 下充满诗意的故事触动了他,让他决心 创作一部不同于意大利歌剧的作品,抒 发普通人的生命感受。 “我想到的不仅仅是 手里正写的这几行乐谱, 心里还装着整个俄罗斯 音乐” 1877 年, 37 岁的柴可夫斯基踏入了 婚姻的殿堂。婚后,妻子无法感知他的 音乐世界,他也无法全神贯注地创作。 他为此痛苦不堪,选择去日内瓦湖畔的 一座小城独居。 故居博物馆里,保存着柴可夫斯基 的旅行箱。 1878 年,柴可夫斯基离开莫 斯科,之后的很多日子都与这只旅行箱 相伴。旅途中的孤独、疲惫、徘徊、挣扎, 将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推向了高峰。“我还 没完成能做的十分之一,希望全力以 赴。”柴可夫斯基接连创作了《曼弗雷德 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睡美人》等经典 佳作,逐渐蜚声世界。 为了发展俄罗斯音乐事业,年近半 百的柴可夫斯基,又拿起指挥棒,到欧 洲、到北美,向世界介绍俄罗斯音乐,邀 请知名音乐家到俄罗斯交流演出。“我 想到的不仅仅是手里正写的这几行乐 谱,心里还装着整个俄罗斯音乐。” 他说。 1893 年,柴可夫斯基创作了《悲怆 交响曲》。作曲家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倾 注于这部作品。优美的旋律、饱满的编 排、精巧的管弦乐法、悲怆的情绪,演 绎了他对人生的深刻领悟。遗憾的是, 《悲怆交响曲》首演几天后,柴可夫斯 基便与世长辞。 柴可夫斯基说过,音乐是上天给予 人类的伟大礼物。柴可夫斯基以罕见的 音乐才华和孜孜不倦的努力,创作了大 量经典作品,为世人留下弥足珍贵的 礼物。 彼得 · 伊里奇 · 柴可夫斯基。 《睡美人》音乐专辑封面。 《天鹅湖》音乐专辑封面。 资料图片 下图: 俄罗斯莫斯科一景。 影像中国 好乐曲,从心灵流淌 法国画家让·巴蒂斯特·西梅 · 夏尔丹是 18 世纪平民现实主义 艺术的杰出代表,他的画作朴素、 真实、富有情感,善于描绘日常生 活器物及平凡的家庭图景,被称为 静物画和风俗画领域的巨匠,许多 后世的现实主义画家和印象派画家 都深受他的影响。 坚持自我,从木匠 之子到皇家院士 1699 年,夏尔丹生于法国巴 黎,父亲是专做台球桌的木匠,家 庭的熏陶让夏尔丹掌握了精细的手 工技艺。七八岁时,夏尔丹开始对 绘画产生兴趣,先后师从卡泽和科 伊佩尔两位学院派画家。夏尔丹没 有被学院派的传统技法束缚,也未 一味追随繁复精美的洛可可风格, 而是潜心钻研描绘日常器物的静 物画。 夏尔丹创作初期,洛可可艺术 盛行法国。受其影响,夏尔丹曾创 作过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作品《姑娘 给情书封口》。画作上,姑娘将一 封情书封口,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衣着、场景华丽至极。然而,在夏 尔丹内心深处,他从小接触的厨 娘、女仆、孩童以及随处可见的日 用器物,才是鲜活的、更值得描绘 的创作对象。 伴随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夏 尔丹逐渐坚定了自己专攻静物画的 信念。在学院画派看来,静物画不 符合传统的审美趣味,艺术价值不 高。执着于静物画的夏尔丹被视为 另类,但他很快用作品证明了自己 的价值所在。 1728 年,29 岁的夏尔丹将《鳐 鱼》《厨 桌》 两 幅 作 品 在 青 年 美 术 家画展上展出,得到观众热烈称 赞。这些震撼人心的作品,引起几 位皇家艺术学院院士的关注。 同年 9 月,夏尔丹作为“拥有 描绘动物和果实才能的画家”当选 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可以说,从 木匠之子到皇家院士,夏尔丹将专 注的静物画,从偏僻的边角拉到绘 画艺术殿堂的中心,他的执着与坚 守得到了回报。法国艺术批评家彼 埃尔 · 施耐德对此评价道:“沙龙的 时代,终于被夏尔丹拖进了厨房。” 以情动人,一生勤 勉坚守创作初衷 当选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的 夏尔丹并没有改变绘画的初衷, 他始终坚持表现真实、善良、美 好,认为这些才是艺术作品应该 追求的方向。他的画作常常洋溢 着充沛的情感,即使是一动不动 的静物,也让人有充足的想象空 间。曾有一位画家对夏尔丹如何 运用颜色作画品头论足,夏尔丹 反驳道,作画固然要用颜色,但 更重要的是用情感。 31 岁时,夏尔丹开始涉足风 俗画领域。夏尔丹认为,宏大的 历史叙事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只有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才是有 血有肉的。在这一艺术思想指导 下,他的风俗画精品迭出。如 《市 场 归 来》, 夏 尔 丹 选 取 主 妇 从 市场买菜归来这一生活场景,刻 画主妇放下东西突然回头的姿态 与神情,饱满生动的图景跃然纸 上 ;《持 羽 毛 球 的 姑 娘》《拉 小 提 琴 的 年 轻 人》《勤 勉 的 母 亲》《家 庭 女教师》等画作皆单纯、质朴且生 机勃勃。法国批评家狄德罗在《画 论》中这样说道:“看别人的画, 我们需要一双经过训练的眼睛;看 夏尔丹的画,我们只需好好使用自 然给我们的眼睛就够了,因为他的 画就是自然的美。” 41 岁后,夏尔丹重回静物画领 域,直到生命的尽头。这个时期的 夏尔丹技法炉火纯青,对静物画的 理解更上层楼。他擅长落笔即中, 一气呵成,笔下的铜罐、碟子、灶 台、刀叉等静物活灵活现。以《铜 水箱》为例,光滑锃亮的铜水箱仿 佛发出滴滴答答的水声,又似乎一 敲就会大声地响起来,将人带入主 人的日常生活。夏尔丹的静物画构 图简单,色彩纯粹,不事雕琢,平 凡中蕴含着不平凡的力量。正是因 为夏尔丹善于把生命力注入画作 中,狄德罗称其为“大魔术师”。 夏尔丹的人生之路并不平坦, 亲人相继离去的悲痛,时时侵蚀着 日渐衰老的夏尔丹。但他把这一切 深埋心底,依旧用画笔去传达美好 与爱,在艺术高峰上默默攀登。到 了晚年,他还尝试色粉画和肖像 画,留下了自画像等作品。 这位艺术家淡泊名利,把青春 与精力都献给了热爱的绘画事业。 300 多年来,夏尔丹的画作历久弥 新、熠熠生辉。 本版责编: 王佳可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版式设计: 汪哲平 夏尔丹绘画作品《静物》。 资料图片 新西兰作家凯瑟琳 · 曼斯菲尔德爱 花,她笔下曾多次描绘过玫瑰、天竺葵、 爪叶菊、白星海芋、金盏花、木犀草…… 她的花园里种下了许多木犀草,香气环 绕着整个花园。 在位于新西兰惠灵顿的曼斯菲尔德 故居 —那座白色建筑的庭院里,我看 到了这片由她亲手栽种的木犀草,翠绿 欲滴,馥郁芬芳。沿着小径前行,便是一 座维多利亚式的白色二层楼建筑。从开 着的门向屋内望去,墙上挂着一幅曼斯 菲尔德摄于 1913 年的照片。圆润的脸庞 上镶嵌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一头秀气 精神的短发,胸前别着一朵万寿菊。照 片旁边悬挂着一盆木犀草,香气扑鼻而 来,清新典雅。 步入故居,一位 60 多岁的女馆员接 待了我。房间不大,摆满了作家的著作、 评论集和各式纪念品。据介绍,这栋小 楼建于 19 世纪末,如今颇具价值。她的 许多作品里都有对故居的描写,这是一 座独具特色的新西兰建筑,所用木材都 原产于本地,内外部装饰以及楼梯扶手、 栏杆都有特色。虽不豪华,却设计精妙, 楼梯扶手的设计还受到了中国建筑的 影响。 来到一楼客厅,看到屋内摆设,我 仿佛走入了书中的世界。曼斯菲尔德 的 小 说《序 曲》《芦 荟》和《一 个 生 日》, 都曾对这里有过描绘。客厅内放着一 架小钢琴,上面有一张作家母亲的照 片,室内的藤兰花壁纸、丝线窗帘、煤 油灯、旧照片、油画……一切如故。紧 挨着的餐厅,便是《一个生日》故事发 生的地点。餐厅的窗户、煤炉铁灶,还 有全家人围着吃饭的餐桌和椅子,都被 写进她的小说。二楼是几间卧房,其中 有一间是外祖母的房间。曼斯菲尔德 在小说《芦荟》中,曾描写了对外祖母以 及这间房间的独特感情。她就是在这 里出生的,“外祖母一面抖着她,一面 看着外面山峰般的巨浪扫荡那海滨大 道。小房子就像一只贝壳,四面的澎湃 声回响着……” 徐徐清风,吹来木犀草的馨香,我的 思绪在作家回味无穷的作品里徜徉。凯 瑟琳 · 曼斯菲尔德 1888 年生于新西兰惠 灵顿,被认为是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 1907 年起,她开始发表作品。她钟情 于祖国那种接近自然的生活,以童年故 乡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芦荟》,是她 早期代表作之一,带有鲜明的个人创作 风格。中篇小说《序曲》和《在海湾》,以 优美的词句描绘了故乡惠灵顿郊野的风 物和家庭生活情趣。 曼斯菲尔德的作品,无论是刻画人 物还是描绘风景,都充满着新西兰独特 的泥土芳香。她的创作大多取材于家庭 生活,凭借对当时社会的细致观察,揭示 问题,表达同情,尤其是对女性的关爱。 短篇小说《花园舞会》《幸福》和《在海湾》 里,都有对女性生存处境的描写。她笔 下的众多女性形象,都融入了作家的亲 身经历和生活体验。她描写女性在奋斗 中所遭遇的坎坷磨难以及她们的所思所 感,借人物之口道出深刻思考和无声叹 息。她的文字风格独特新颖,善用白描 手法记述人物的言谈和神态,着重刻画 人物的内心活动,色彩鲜明,简洁而有 诗意。 1922 7 月,中国诗人徐志摩和曼 斯菲尔德曾在英国伦敦短暂相见。当 时,曼斯菲尔德抱恙在身,但两人依旧就 文学进行热切交谈。她谈到自己对中国 的景仰与爱慕,谈及中国诗词,盛赞中国 诗艺是个奇迹,还建议徐志摩翻译中国 诗词。会面虽短,但徐志摩对此印象很 深。几个月后,曼斯菲尔德去世。徐志 摩闻讯,写下情动于中的回忆散文《曼殊 斐儿》,记录他们之间这次唯一的会面。 之后,徐志摩还将曼斯菲尔德的作品翻 译出版。 在这里,我循着木犀草的幽香,透过 一个女孩的文字,见过了 20 世纪初的惠 灵顿。那幽香仿佛从曼斯菲尔德笔下散 逸,挥之不去。 木犀草幽香的回味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好乐曲,从心灵流淌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20-06/28/07/rmrb2020062807.pdf · 来的。 1871 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第一 弦乐四重奏》,其中第二乐章《如歌的

国际副刊国际副刊2020年 6月 28日 星期日 77

莫斯科西北约 90 公里处,有一座小

城名叫克林,市郊茂密的树林中,一座不

起眼的两层小楼坐落其间。这里是俄罗

斯伟大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的故居,百年来吸引着无数音乐爱好者

到访驻足。每年的柴可夫斯基诞辰纪念

日,都会有一位当代杰出音乐家,弹奏故

居 的 钢 琴 ,演 奏 他 的 作 品 ,向 他 表 示

敬意。

“ 我 从 小 就 在 旷 野 中长 大 ,被 俄 罗 斯 民 间 音 乐之美深深吸引”

1840 年,柴可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

工业小镇沃特金斯克,那里风景迷人、远

离喧嚣。柴可夫斯基的兄弟姐妹们,从

小 受 到 父 母 的 悉 心 教 导 ,生 活 温 馨 宁

静 。 柴 可 夫 斯 基 时 常 聆 听 母 亲 弹 奏 钢

琴,陶醉在俄罗斯民众口耳相传的歌谣

里。5 岁时,父母就为他请来了专业钢琴

老师授课。

柴可夫斯基天生敏感细腻,对音乐

有 着 独 特 的 领 悟 力 。 在 与 友 人 的 书 信

中,他曾这样写道:“我从小就在旷野中

长 大 ,被 俄 罗 斯 民 间 音 乐 之 美 深 深 吸

引。”家人给了他无私的爱,大自然激发

着他灵敏的感知力,耳濡目染的民间音

乐和专业钢琴训练,则赋予他丰富的音

乐滋养。

有一回,家里举办一场家庭聚会,大

家一起弹钢琴、听音乐。起初,小柴可夫

斯基玩得很开心。聚会快结束时,他突

然消失了。当家庭教师找到他的时候,

他正一个人躲在床上,流着眼泪,无比激

动地自语:“这音乐!这音乐!它萦绕在

我的脑海里,它就在这里!”其实,那时周

围乐声已然停歇。

或许,从童年开始,柴可夫斯基即被

天才般的灵感追逐,终其一生试图捕捉

和呈现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

10 岁时,柴可夫斯基遵从家人建议,

远赴圣彼得堡学习法律。但他对法律毫

无兴趣,所有业余时间都用于阅读音乐书

籍、跑去剧院欣赏歌剧和芭蕾。音符一直

在柴可夫斯基的脑海里流淌、翻涌。一

次,在欣赏完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之后,

他给父亲写信,其中写道:“我崇拜莫扎

特,我要将生命献给音乐。”

从法律学校毕业后,柴可夫斯基进

入司法部工作,一年多以后便辞职进入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刻苦学习的柴

可夫斯基,尽情地挥洒天赋。他那与生

俱来的旋律感,得到了老师的赏识。于

是,他开始尝试创作。《圆形剧场中的罗

马人》《大雷雨》等作品,便创作于这一时

期。他还在毕业作品中为德国诗人席勒

的《欢乐颂》配曲。

“ 灵 感 这 位 客 人 不 喜欢造访懈怠的人们”

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后,柴可

夫 斯 基 被 举 荐 到 莫 斯 科 音 乐 学 院 任

教。其间,他翻译音乐著作,编写声乐

教科书,资助有天赋的贫寒学子。柴可

夫 斯 基 是 位 作 曲 家 ,亦 是 一 位 音 乐 教

育家。

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他辛勤创作,

尝试各种音乐体裁。故居博物馆里,保

存着作曲家当年的手稿。“灵感这位客人

不喜欢造访懈怠的人们。”柴可夫斯基一

直秉持这样的观念。从手稿上略显凌乱

的笔迹、反复修改的痕迹中,仿佛可以管

窥作曲家倾心投入创作的历程。在音乐

学院,柴可夫斯基最爱待在自己的小屋,

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支笔,几张纸,从容

记录灵感迸发的瞬间。他说,创作要有

感而发,心灵感动了,震动了,才能产生

好 作 品 。 好 的 乐 曲 ,是 从 心 灵 流 淌 出

来的。

1871 年 ,柴 可 夫 斯 基 完 成 了《第 一

弦 乐 四 重 奏》,其 中 第 二 乐 章《如 歌 的

行板》,深受世人钟爱,作家列夫·托尔

斯泰也对此曲赞美不已。有一回,柴可

夫斯基旅居在乌克兰的妹妹家,偶然听

到泥瓦匠工人的歌声,那新奇优美的曲

调 深 深 吸 引 着 他 ,从 而 成 就 了 这 一

乐章。

柴 可 夫 斯 基 善 于 在 创 作 中 融 入 民

间元素。街头艺人的弹唱、农民哼唱的

小调,都被记录并吸收到作品中。在他

看来,它们源于生活、内容淳朴、曲调自

然,极富魅力和感染力。同时,柴可夫

斯基又极具创新意识,无论在创作理念

上 ,还 是 在 乐 曲 配 器 上 都 敢 于 大 胆

尝试。

1875 年,柴可夫斯基开始为经典芭

蕾舞剧《天鹅湖》谱曲,着力以全新的创

作理念,突出舞剧中音乐的独立意义。

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也是柴可夫斯

基在歌剧创作上的突破之作。普希金笔

下充满诗意的故事触动了他,让他决心

创作一部不同于意大利歌剧的作品,抒

发普通人的生命感受。

“ 我 想 到 的 不 仅 仅 是手 里 正 写 的 这 几 行 乐 谱 ,心 里 还 装 着 整 个 俄 罗 斯音乐”

1877 年,37 岁的柴可夫斯基踏入了

婚姻的殿堂。婚后,妻子无法感知他的

音乐世界,他也无法全神贯注地创作。

他为此痛苦不堪,选择去日内瓦湖畔的

一座小城独居。

故居博物馆里,保存着柴可夫斯基

的旅行箱。1878 年,柴可夫斯基离开莫

斯科,之后的很多日子都与这只旅行箱

相伴。旅途中的孤独、疲惫、徘徊、挣扎,

将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推向了高峰。“我还

没 完 成 能 做 的 十 分 之 一 ,希 望 全 力 以

赴。”柴可夫斯基接连创作了《曼弗雷德

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睡美人》等经典

佳作,逐渐蜚声世界。

为了发展俄罗斯音乐事业,年近半

百的柴可夫斯基,又拿起指挥棒,到欧

洲、到北美,向世界介绍俄罗斯音乐,邀

请知名音乐家到俄罗斯交流演出。“我

想 到 的 不 仅 仅 是 手 里 正 写 的 这 几 行 乐

谱 ,心 里 还 装 着 整 个 俄 罗 斯 音 乐 。”

他说。

1893 年 ,柴 可 夫 斯 基 创 作 了《悲 怆

交响曲》。作曲家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倾

注于这部作品。优美的旋律、饱满的编

排 、精 巧 的 管 弦 乐 法 、悲 怆 的 情 绪 ,演

绎了他对人生的深刻领悟。遗憾的是,

《悲 怆 交 响 曲》首 演 几 天 后 ,柴 可 夫 斯

基便与世长辞。

柴可夫斯基说过,音乐是上天给予

人类的伟大礼物。柴可夫斯基以罕见的

音乐才华和孜孜不倦的努力,创作了大

量 经 典 作 品 ,为 世 人 留 下 弥 足 珍 贵 的

礼物。

图①: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图②:《睡美人》音乐专辑封面。

图③:《天鹅湖》音乐专辑封面。

资料图片

下图:俄罗斯莫斯科一景。

影像中国

好乐曲,从心灵流淌屈 佩

法 国 画 家 让·巴 蒂 斯 特·西 梅

翁·夏尔丹是 18 世纪平民现实主义

艺术的杰出代表,他的画作朴素、

真实、富有情感,善于描绘日常生

活器物及平凡的家庭图景,被称为

静物画和风俗画领域的巨匠,许多

后世的现实主义画家和印象派画家

都深受他的影响。

坚持自我,从木匠之子到皇家院士

1699 年 , 夏 尔 丹 生 于 法 国 巴

黎,父亲是专做台球桌的木匠,家

庭的熏陶让夏尔丹掌握了精细的手

工技艺。七八岁时,夏尔丹开始对

绘画产生兴趣,先后师从卡泽和科

伊佩尔两位学院派画家。夏尔丹没

有被学院派的传统技法束缚,也未

一味追随繁复精美的洛可可风格,

而 是 潜 心 钻 研 描 绘 日 常 器 物 的 静

物画。

夏尔丹创作初期,洛可可艺术

盛行法国。受其影响,夏尔丹曾创

作过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作品 《姑娘

给情书封口》。画作上,姑娘将一

封情书封口,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衣着、场景华丽至极。然而,在夏

尔 丹 内 心 深 处 , 他 从 小 接 触 的 厨

娘、女仆、孩童以及随处可见的日

用器物,才是鲜活的、更值得描绘

的创作对象。

伴随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夏

尔丹逐渐坚定了自己专攻静物画的

信念。在学院画派看来,静物画不

符合传统的审美趣味,艺术价值不

高。执着于静物画的夏尔丹被视为

另类,但他很快用作品证明了自己

的价值所在。

1728 年,29 岁的夏尔丹将 《鳐

鱼》《厨桌》 两幅作品在青年美术

家 画 展 上 展 出 , 得 到 观 众 热 烈 称

赞。这些震撼人心的作品,引起几

位皇家艺术学院院士的关注。

同年 9 月,夏尔丹作为“拥有

描绘动物和果实才能的画家”当选

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可以说,从

木匠之子到皇家院士,夏尔丹将专

注的静物画,从偏僻的边角拉到绘

画艺术殿堂的中心,他的执着与坚

守得到了回报。法国艺术批评家彼

埃尔·施耐德对此评价道:“沙龙的

时代,终于被夏尔丹拖进了厨房。”

以情动人,一生勤勉坚守创作初衷

当 选 为 皇 家 艺 术 学 院 院 士 的

夏 尔 丹 并 没 有 改 变 绘 画 的 初 衷 ,

他 始 终 坚 持 表 现 真 实 、 善 良 、 美

好 , 认 为 这 些 才 是 艺 术 作 品 应 该

追 求 的 方 向 。 他 的 画 作 常 常 洋 溢

着 充 沛 的 情 感 , 即 使 是 一 动 不 动

的 静 物 , 也 让 人 有 充 足 的 想 象 空

间 。 曾 有 一 位 画 家 对 夏 尔 丹 如 何

运 用 颜 色 作 画 品 头 论 足 , 夏 尔 丹

反 驳 道 , 作 画 固 然 要 用 颜 色 , 但

更重要的是用情感。

31 岁 时 , 夏 尔 丹 开 始 涉 足 风

俗 画 领 域 。 夏 尔 丹 认 为 , 宏 大 的

历 史 叙 事 常 常 让 人 摸 不 着 头 脑 ,

只 有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普 通 人 才 是 有

血 有 肉 的 。 在 这 一 艺 术 思 想 指 导

下 , 他 的 风 俗 画 精 品 迭 出 。 如

《市 场 归 来》, 夏 尔 丹 选 取 主 妇 从

市 场 买 菜 归 来 这 一 生 活 场 景 , 刻

画 主 妇 放 下 东 西 突 然 回 头 的 姿 态

与 神 情 , 饱 满 生 动 的 图 景 跃 然 纸

上 ;《持 羽 毛 球 的 姑 娘》《拉 小 提

琴的年轻人》《勤勉的母亲》《家庭

女教师》 等画作皆单纯、质朴且生

机勃勃。法国批评家狄德罗在 《画

论》 中 这 样 说 道 :“ 看 别 人 的 画 ,

我们需要一双经过训练的眼睛;看

夏尔丹的画,我们只需好好使用自

然给我们的眼睛就够了,因为他的

画就是自然的美。”

41 岁后,夏尔丹重回静物画领

域,直到生命的尽头。这个时期的

夏尔丹技法炉火纯青,对静物画的

理解更上层楼。他擅长落笔即中,

一气呵成,笔下的铜罐、碟子、灶

台、刀叉等静物活灵活现。以 《铜

水箱》 为例,光滑锃亮的铜水箱仿

佛发出滴滴答答的水声,又似乎一

敲就会大声地响起来,将人带入主

人的日常生活。夏尔丹的静物画构

图简单,色彩纯粹,不事雕琢,平

凡中蕴含着不平凡的力量。正是因

为 夏 尔 丹 善 于 把 生 命 力 注 入 画 作

中,狄德罗称其为“大魔术师”。

夏尔丹的人生之路并不平坦,

亲人相继离去的悲痛,时时侵蚀着

日渐衰老的夏尔丹。但他把这一切

深埋心底,依旧用画笔去传达美好

与爱,在艺术高峰上默默攀登。到

了 晚 年 , 他 还 尝 试 色 粉 画 和 肖 像

画,留下了自画像等作品。

这位艺术家淡泊名利,把青春

与精力都献给了热爱的绘画事业。

300 多年来,夏尔丹的画作历久弥

新、熠熠生辉。

﹃他的画就是自然的美﹄

徐鹏辉

本版责编:王佳可 王 迪 杨 一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版式设计:汪哲平

夏尔丹绘画作品《静物》。 资料图片

①①

新西兰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爱

花,她笔下曾多次描绘过玫瑰、天竺葵、

爪叶菊、白星海芋、金盏花、木犀草……

她的花园里种下了许多木犀草,香气环

绕着整个花园。

在位于新西兰惠灵顿的曼斯菲尔德

故居——那座白色建筑的庭院里,我看

到了这片由她亲手栽种的木犀草,翠绿

欲滴,馥郁芬芳。沿着小径前行,便是一

座维多利亚式的白色二层楼建筑。从开

着的门向屋内望去,墙上挂着一幅曼斯

菲尔德摄于 1913 年的照片。圆润的脸庞

上镶嵌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一头秀气

精神的短发,胸前别着一朵万寿菊。照

片旁边悬挂着一盆木犀草,香气扑鼻而

来,清新典雅。

步入故居,一位 60 多岁的女馆员接

待了我。房间不大,摆满了作家的著作、

评论集和各式纪念品。据介绍,这栋小

楼建于 19 世纪末,如今颇具价值。她的

许多作品里都有对故居的描写,这是一

座独具特色的新西兰建筑,所用木材都

原产于本地,内外部装饰以及楼梯扶手、

栏杆都有特色。虽不豪华,却设计精妙,

楼 梯 扶 手 的 设 计 还 受 到 了 中 国 建 筑 的

影响。

来 到 一 楼 客 厅 ,看 到 屋 内 摆 设 ,我

仿佛走入了书中的世界。曼 斯 菲 尔 德

的 小 说《序 曲》《芦 荟》和《一 个 生 日》,

都 曾 对 这 里 有 过 描 绘 。 客 厅 内 放 着 一

架 小 钢 琴 ,上 面 有 一 张 作 家 母 亲 的 照

片 ,室 内 的 藤 兰 花 壁 纸 、丝 线 窗 帘 、煤

油 灯 、旧 照 片 、油 画 …… 一 切 如 故 。 紧

挨 着 的 餐 厅 ,便 是《一 个 生 日》故 事 发

生的地点。餐厅的窗户、煤炉铁灶,还

有全家人围着吃饭的餐桌和椅子,都被

写进她的小说。二楼是几间卧房,其中

有 一 间 是 外 祖 母 的 房 间 。 曼 斯 菲 尔 德

在小说《芦荟》中,曾描写了对外祖母以

及这间房间的独特感情。她 就 是 在 这

里 出 生 的 ,“ 外 祖 母 一 面 抖 着 她 ,一 面

看 着 外 面 山 峰 般 的 巨 浪 扫 荡 那 海 滨 大

道。小房子就像一只贝壳,四面的澎湃

声回响着……”

徐徐清风,吹来木犀草的馨香,我的

思绪在作家回味无穷的作品里徜徉。凯

瑟琳·曼斯菲尔德 1888 年生于新西兰惠

灵顿,被认为是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

从 1907 年起,她开始发表作品。她钟情

于祖国那种接近自然的生活,以童年故

乡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芦荟》,是她

早期代表作之一,带有鲜明的个人创作

风格。中篇小说《序曲》和《在海湾》,以

优美的词句描绘了故乡惠灵顿郊野的风

物和家庭生活情趣。

曼斯菲尔德的作品,无论是刻画人

物还是描绘风景,都充满着新西兰独特

的泥土芳香。她的创作大多取材于家庭

生活,凭借对当时社会的细致观察,揭示

问题,表达同情,尤其是对女性的关爱。

短篇小说《花园舞会》《幸福》和《在海湾》

里,都有对女性生存处境的描写。她笔

下的众多女性形象,都融入了作家的亲

身经历和生活体验。她描写女性在奋斗

中所遭遇的坎坷磨难以及她们的所思所

感,借人物之口道出深刻思考和无声叹

息。她的文字风格独特新颖,善用白描

手法记述人物的言谈和神态,着重刻画

人物的内心活动,色彩鲜明,简洁而有

诗意。

1922 年 7 月,中国诗人徐志摩和曼

斯 菲 尔 德 曾 在 英 国 伦 敦 短 暂 相 见 。 当

时,曼斯菲尔德抱恙在身,但两人依旧就

文学进行热切交谈。她谈到自己对中国

的景仰与爱慕,谈及中国诗词,盛赞中国

诗艺是个奇迹,还建议徐志摩翻译中国

诗词。会面虽短,但徐志摩对此印象很

深。几个月后,曼斯菲尔德去世。徐志

摩闻讯,写下情动于中的回忆散文《曼殊

斐儿》,记录他们之间这次唯一的会面。

之后,徐志摩还将曼斯菲尔德的作品翻

译出版。

在这里,我循着木犀草的幽香,透过

一个女孩的文字,见过了 20 世纪初的惠

灵顿。那幽香仿佛从曼斯菲尔德笔下散

逸,挥之不去。

木犀草幽香的回味田 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