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2014

17

Upload: wyvs

Post on 06-Apr-2016

2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DESCRIPTION

 

TRANSCRIPT

Page 1: June,2014
Page 2: June,2014
Page 3: June,2014

1.请先自我介绍(姓名,年龄,所在院校,专业)

我叫庄维鹏, 今年 18 岁,即将前往西

雅图Bellevue College 读书,工商管理专业。

2. 参加 WYVS 中盟会场的原因?

为了体验学习。

3. 在此活动中得到的收获?

知道了自己很多不足。

4. 对此活动有何感想?

我的能力有限, 所以没法让参与这次

活动的人更好的了解到我们协会,今后要好

采访:高畅 被访者:包包(协会在此次活动中的展台负责)

好学习,提升自己,更好的为协会,为世界

青年服务。

5. 今后还会参加类似活动吗?

只要有时间就会参加

6. 你觉得 WYVS 有什么需要改进或建议以

后怎样宣传更好?

由于我们协会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所

以,相对于这种企业家的宣传,我觉得如果

可以对接到国内的学校,进入学校里宣传会

更有实质性的效果

世界青年价值协会

参加中盟商会采访

Page 4: June,2014

7. 对这次会展的想法和感受,对公益有什么

看法?

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感受是要组织更多

的协会成员参加,最好要有核心人员在场进

行控场。我觉得在中盟的场最有效的方式就

是在课程结束之余安排我们协会进行舞台展

示,这样更能让中盟企业家直观的了解我们

协会,因为中盟参与者几乎都是有了一定成

就的企业家。我觉得我们协会宣传的对象应

该是学生,像国内现在越来越多的私立高中,

私立高中的特点就是往国际发

展,我们完全可以考核国

内几个私立学校,与他

们达成互助联盟,他们

的学生通过一定的测

验,可以直接加入到

我们协会,这样有利于

我们协会的扩展和宣传。

在中盟场遇到的大多都是企

业家来咨询,他们对公益的态度都还好,不

过也有遇到一些一提我们是公益项目,他就

会说:哦,捐款的是吧!这个现象据我所知

在整个中国都普遍存在,为什么呢,就是因

为现在国内太多打着公益的旗号到处集资,

所以我觉得我们已现在的国内知名度来讲,

我觉得还是得从青年自己入手,让他们自己

对我们感兴趣,他们就会主动了解我们,而

且尤其现在中国的这个社会,有太多太多的

学生本科毕业就不知道要干嘛了,就只知道

听家里人的话去找份安稳的工作,我们的目

的就是提升青年价值!那么这些人加入我们

协会了,心在一起了,就能一起去做更多有

意义的事情。

Page 5: June,2014

曾经,以为慈善是功成名就后做的大事-参加黄河乐水行看到志愿者一路走一路带着塑胶袋捡路上的瓶子,和博物馆协会任劳任怨的志愿者们座谈, 听游子公益慈善基金会

小伙伴分享支教经历,开始觉得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心做起,从喜欢做的事情做起,从力

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分享每一份感悟,其实就是 真正的慈善。

曾经,只看见世态炎凉,渴望的人和人的温暖和真心呢?是不是永远那样遥不可及?—旅途中爱的分享,生病时刻小伙伴留的菜,无微不至的关心, 心找到了归宿,每个

人爱和善就如每一滴水,在旅程中融在一起

汇成河流。

曾经,对 这个旅程有那么多的怀疑,背包客走过漫漫长路看过太多虚假旅程, 走

到半程心放开了, 就因为感受到这次旅程的

那份真和用心,心疼主办方甚至在最后的意

见本上写下:是不是可以不用住得这么好,

吃得这么好。。。很高兴能认识这一群真的

热爱文 化,爱心能够交 融在一起的旅伴,

无论走得多远,我们都会永远是真心的朋友。

2014思路公益行我们再携您的手

最新消息:参加世界青年价值协会中国梦万里行暑期活动者,于活动结束的 8 月5 日与哈佛思路小组进行汇合,并且每人将获得 100 美金或 100 人民币补贴(取决于用护照还是身份证报名)

Page 6: June,2014

曾经,很迷茫,要留学了,今后的路是什么,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沿丝绸之路,惊叹祖先千百年留下的

灿烂文化,痛心那些被摧毁的美好,知道了读万卷书走万

里路,承载祖先璀璨的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它,将会是永远

的使命和骄傲。

曾经,身处美国最好的设计大学之一,以为已看尽世界上令人惊叹的建筑,祖先的建筑艺术再次深刻震撼

了我, 两年后我回来了,带着建筑学院的小伙伴回来再走

我挚爱的旅程——- 2014 思路行

2014 —— 我们将走非常规景点,所有路程均由甘肃博物馆自愿者

协会的专业人士仔细斟酌编排过,甘肃博物馆的专业讲解

者将加入我们的行列,对每一个著名景点做深度专业讲解。

美国著名建筑学院有为学生将加入我们的行业和我们一

起深度了解古代的建筑艺术。

来到麦积山,欣赏丝绸之路上中國唯一保存北朝造像體

系最完整最壮观美好素有“東方雕塑陳列館”的石窟

走入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甘肃南部藏族地区最大

的寺院夏河拉卜楞寺 ,欣赏外不见木,内不见石的建筑艺

术,在那里清凉独特的酸奶和好吃的藏包会让你老饕的胃

得到最大的安慰。

Page 7: June,2014

在刘家峡上乘着欢快的汽艇,走入炳灵寺,观

赏 60 米的崖面上石窟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

然大佛”,感受历史沧桑足迹

一起去观赏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宏大

的明朝寺院建筑瞿昙寺,走进塔尔寺,欣赏著名

的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

裕固族美丽姑娘穿着美丽的服饰,跳着快乐的

舞蹈舞蹈给你献上哈达,洗洗手,一起品尝裕固

族独有的风味餐, 我们会一起九松牧场的蒙古包

内 “爬梯“会餐。

与敦煌齐名的马蹄寺赞叹精美的雕塑,无以伦

比美丽的丹霞地貌流连忘返,天池令人忘怀的美丽还有最后告别的最难忘的美味的烤羊 ......

——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走过两年的思索带着我们的感悟,盛情邀约有着和我们同样

对公益和文化热爱的你——- 请携我们的手加入我们的旅程———以前我以为我是一个人,

现在,因为这个旅程,我们是一群人,

我们一起能净化心灵,找到自己,能令世界变得更好——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万里关山且徐行,读书行路,纵观古今,上下求索文化之魂,以为用。

让我们的关心历史的心沿丝绸之路一起汇集,让我们关爱慈善的心在戈壁的星空下一起共鸣。 本团仅有 30 个名额,欲参加者报名从速!!!

详细行程:http://rediscoverculture.org/?page_id=133

报名链接:http://rediscoverculture.org/?page_id=54

官网链接:http://rediscoverculture.org/

Page 8: June,2014

4 月 26 日植树节,世界青年价值协会的成员们

在美国马里兰举行了植树活动。大家激情高涨,在指

导员的教导下把种树这项活动充分发扬光大。下面为

大家选了几则志愿者感言进行分享。

感言 1:今天听到一个志愿者说,一开始种树,

觉得没有什么,但种了两棵树后,觉得小有成就感。

公益或许就是静下心的一点点付出,虽然不知道我们

种的树能改变多少,今天每人至少 5 棵树,18 人也

差不多 90 棵,数量不多,但我们在改变着。

感言 2:一开始说去植树只是觉得很好玩,也没

有认为会有多累。但是通过自己去体验之后才发现真

的很累。不过也让自己有了很多的反思,这样的活动

既能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增强团队配合能力,还促进了

大家关系。今天,我为绿化尽到了自己的力量,以后

我还要参加这样的活动

感言 3:那天本来可以出去 high。但是听说可

以植树,于是想体验一下没有过的感觉。虽然我们发

扬植自己的树,让别人无树可植的精神,植了不少的

树,但还是没能植完全部的树。我觉得存在的意义就

是让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幸福,可以让我们环境更好。

能做这样事也是幸福的。

与植树节WYVS

Page 9: June,2014

具体情况如下:

1. 给志愿者的中文邀请函已经完成,

届时将统一发送给各位志愿者。此外,同之

前的活动一样,为了扩大协会以及本次活动

的影响范围,邀请外国嘉宾参加活动,英文

版的邀请函也会在近期出炉。

2014中国梦万里行采访编写:吴曦 受访者:李娅莉

暑期活动进程

2. 作为指导文件的活动手册正在编写,

届时各位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以及会员可以根

据活动手册来了解活动内容以及所需遵守的

规则等信息。由于各个志愿者以及志愿者的

家长对于协会以及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了解

的地方,协会收集了几个被经常闻到的问题,

世界青年价值协会这次的暑期活动是协会会员同志愿者一起去云南廷里山区学校进行支教活动,为廷里山区的小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也让城市里的孩子们体会山区生活的艰苦,提高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活动的准备工作正在李娅莉的主持中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Page 10: June,2014

编写成活动答疑,为所有参加活动或者对活

动有兴趣的人提供疑难解答。活动所需要的

物品清单已经完成,近期将会按照清单上的

物品进行采购,保证活动期间物资齐全。另

外,为了得到廷里当地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和

配合,蛋蛋正在和廷里的学校和政府联系,

保证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 跟历届活动一样,协会会给每个志

愿者发送一套小礼物发,如笔记本,信笺,

U 盘等,这些物品目前正在设计中,每个物

品都会打上协会的 logo。届时设计图纸会

交付给相应供应商进行定做加工。除了每个

志愿者会得到一套以外,多余的物品会拿去

义卖,为山区的孩子们筹集善款,改善他们

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4. 开幕式的流程设计已经完成。同以

前的假期活动一样,本次支教活动也会包括

一场辩论,通过思辨的方式加深志愿者对本

次活动的认识,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由于是支教活动,活动用的教材,包括数学,

英语,自然科学,音乐,社会,美术,体育

等七类都是协会会员一起编写。其中,除了

数学,英语,自然科学和社会会根据 1-2,

3-4,5-6 年级这三个阶段进行调整以外,

其他教材都是通用教材。相信寓教于乐,生

动活泼的课堂将会很快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虽然正在进行的任务的确切完成时间还

不知道,但是相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祝愿本次活动在所有会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努

力下,会圆满成功。

Page 11: June,2014

熊培云在《被缚的“蜘蛛侠”》一文中,

提到了“行善者”和“受助者”两种冒险,

大致分析了一方面资助者期待感恩,另一方

面受助者不但不感恩,甚至逼捐,索捐的现

象。笔者联想这几年从事公益服务的体验,

感同身受,想一窥这背后到底是一种什么的

心理动机。

笔者从事的公益机构,是服务一些公益

组织和公益行业个人,也会间

接服务一些需要帮组的弱势

群体,自然也会接触资助

方。本文将从资助方,

——读熊培云《被缚的“蜘蛛侠”》有感

公益机构,服务对象这三个公益生态圈中重

要的方面来分析各自认为的“理所当然”的

现象。

首先是资助方的期待感恩和地位优越感

的“理所当然”的心理。笔者不止一次听到

一些助学组织抱怨,有的资助人提出希望自

己资助的孩子能够及时给自己反馈(其实就

是感谢信),能够分享自己的信息让自己的

孩子感受贫困,甚至还有人提出希望资助的

孩子成绩在班级前多少名,样貌如何等等过

分的要求。这种帮助背后,还是一种优越感

在作祟,认为被资助方理应感恩,最后满足

作者:张伟 转载自:NGOCN

公益圈中的“理所当然”现象

Page 12: June,2014

自己一种“行善”的自我救赎或者满足感。

家里有个亲戚也资助几个农村地区的贫困孩

子,就对几个被资助对象有不同的评价,平

时有写“感谢信”的,就被认为“懂事”,

而有一个孩子一直没有主动联系,就被认为

“不礼貌”。这个亲戚愤愤的说,你们公益

机构要教育这些孩子,这么多钱就是扔到水

里还有个响声呢!

如果说普通的捐助人,还没有正确认识

公益慈善的方法,但是一些专业的资助机构

(基金会)有时也冒出这种“理所当然”的

心理,就让这个行业倍受伤害了。笔者也经

常耳闻草根组织对某些“大牌”基金会的抱

怨:态度强硬,办事官僚,打款拖延等等。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的“百家 NGO 眼中的

基金会”评选中,基金会和被资助组织的关

系就是评价的重要指标了。

其次是公益机构,特别很多做的其实是

资助人和服务对象中介服务的机构,本应是

专业机构,也有各种“理所当然”的心理。

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认为自己提供的服

务,服务对象“理所当然”的应该接受。虽

然公益行业的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无论是

机构使命,还是项目的逻辑框

架,还是和服务对象的沟通,

都反复强调“一切从需求出

发”。但是这些理论,

看似很有用,但到实践起来就是泪?笔者知

道的一家服务机构,做针对草根组织的能力

建设服务,完全按照项目设计的逻辑框架,

不遗余力的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和沟通。每

每沟通时,各家伙伴组织给的信息都是需要

各种各样大量的能力建设服务,机构也就“理

所当然”的提供各种看似符合他们迫切需求

的“服务”。但是事实上,从出勤率,到课

程中的参与,过后的评估,特别是最后行动

和变化评估,和当初调研的信息有着巨大的

落差。

很多做一线服务的公益机构,也经常落

入这样的陷阱。一个完全按照“需求”调研设

计的项目,而且免费,最后落入要硬拉人来充

数——这就是笔者看到的一些社区服务项目的

尴尬处境。然后项目方非常苦恼:为什么这么

好的服务,还免费,怎么就不接受呢?

在处理基金会等资助方的关系时,很多

公益机构也会不小心冒出“理所当然”应该被

资助的说法:基金会不支持我们,那他们的钱

怎么花——笔者常常听到一句霸气的话。

最后,也是笔者最为担心的,服务对象

的“理所当然”受助心理。

笔者的服务对象中,有很多是服务边缘

群体的组织。一次接到一家组织负责人的电

话,用近乎命令的口气要求笔者去出席一个

活动。笔者强烈的压制着火气,启用“非暴

Page 13: June,2014

力沟通”模式,和这个负责人小心的探讨:

为什么你觉的我必须要过去呢?他的理由

是,这本来就是你们的“使命”和工作啊!

后来发现,这家组织对所有的合作方,基金

会,企业,媒体等几乎都是这个态度。而笔

者发现,很多草根组织都有这样长期被压抑

后的“理所当然”的心态。在去年笔者机构

组织的一个公益机构和媒体的论坛上,本来

初衷是希望搭建公益机构和媒体沟通的桥

梁,结果现场成了一边倒的公益机构的“忆

苦会”和“吐槽会”。结束后,一个媒体朋

友惊讶的问笔者,这些机构心态怎么这么扭

曲?为什么让我们媒体觉得是亏欠他们呢?

笔者苦笑的说,他们的确被遗忘和压抑太久

了,多多理解吧。

一次笔者所在的机构组织为一个大型

公益活动进行筹款,一家当地的企业答应给

10 万,虽然离筹款目标还有距离,但是我

们还是很兴奋向各个合作方发布了这个利好

消息。其中一个合作伙伴不知是玩笑还是当

真,就评论了一句:这么大的企业就给这么

点钱?可能在很多人潜在的逻辑里,这些有

钱 的“金主”理所当然的需要多

付出些!谁知这句看似玩笑的

话提醒了那家资助企业,他

们也在考虑万一最后资

助的结果是有损企业

形象,被人评论小气,那就得不偿失了,所

以紧急通知我们停止资助。

还有一次,笔者参加一个电台节目,宣

传相关的公益服务信息,不小心留了自己的

私人电话,自此连续接到一个因为工伤而瘫

痪在床的病友的电话。从一开始和笔者分享

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思想,让笔者感到同情,

到一步步的要求笔者提供各种帮助,甚至最

后希望笔者帮忙联系好心人捐一个英语学习

用的跟读机。这当中的体会让人无法平静,

为什么自己的不幸就一定是别人“理所当然”

付出的理由?

总结以上三种“理所当然”的心态,除

了有些是因为自己一厢情愿的找错了问题,

所以给错了答案,但就在处理与其他各个方

面的关系上的问题,笔者解释为一方面客观

上公益行业发展目前还太初阶,缺乏经验,

很多分寸和关系还把握不好。但另一方面公

益圈各个方面真心需要觉察自己的心态。作

为很多公益机构倡导的一种理性、平等的社

会建设方向,其中的原则一样适用于处理与

各方关系的具体实践。如果各个方面都先做

好自己,平等的对待各个相关方,既不是乞

求,也不是强制,而是在寻求一种共同目标

下的合作。平等的协商,少一些抱怨,多一

些平和的心态,这样岂不是一种更加理性的

态度呢?

Page 14: June,2014

问:姓名,性别, 院校以及协会职位

答:李娅莉,女,东北师范大学,人事部部

问:此次活动参与的机构有哪些?

答:世界青年价值协会、郑州师范学院、河

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检察院。检察院的一个工

作人员和戴玉姐是大学同学,而他确实想为

未成年罪犯做一些事情来改变他们的心态和

性格,因此想要做这样一个项目。而且考虑

到咱们协会的涉外背景也确实吸引他们和我

们的合作。

问:请问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答:(1)建立志愿者队伍。

采访:高畅 受访者:此次项目洽谈者李娅莉

与郑州各机构合作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项目采访

世界青年价值协会

组建志愿者队伍,由专业人员对志愿者进行

培训,逐步由志愿者对未成年人进行帮教。

(2)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帮教。

对判处缓刑人员、未被羁押的未成年人以及

处于监督考察期的未成年人,采取心理辅导、

法制教育、职业培训、公益活动等方式,提

高未成年人犯罪人的法制意识和生存能力,

防止重新犯罪,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

社会。

(3)预防青少年犯罪。

针对学生、教师和家长三类人群,组织人员

定期到学校、农村及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开

展宣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沟通技能,预

防青少年犯罪

Page 15: June,2014

问:此次活动以什么样的形式举行的?

答:(1)建立志愿者队伍

由本院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招募活动,建立稳

定志愿者队伍,制定管理办法,争取资金支

持;由公益机构组织专业人员对志愿者进行

培训,定期到省外基地开展学习,提高志愿

者服务水平。

(2)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帮教

1、开展法制教育。以法制讲座、模拟法庭、

庭审观摩等形式,组织涉罪未成年人接受法

制教育。

2、开展心理矫正。由公益机构派出专业人

员或邀请专家,采取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

方式,针对帮教对象进行心理矫正,帮助涉

罪未成年人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3、开展职业培训。根据涉罪未成年人的特点,

定期开展免费职业培训,提高生存技能。争

取社会各界支持,帮助涉罪未成年人解决重

新就读、就业的问题,促使他们树立学习、

工作、生活的信心。

4、开展公益活动。策划公益活动,组织涉

罪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增强其社会归属感和

荣誉感。

(3)预防青少年犯罪

1、定期组织在校中小学生到基地接受教育,

引导青少年知法、守法。

2、组织参与各类公益活动,通过公益活动

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问:你对此次活动有什么感受?

答:我觉得这是我进协会第一次遇上专门为

检察院量身定制的项目。一开始心里其实比

较模糊,不知道我们到底可否谈成这个项目。

去到之后,先看了几所初中和高中,但是都

觉得和我们的目的不太符合。在多次商讨下,

我们觉得把项目放在大学的操作性更高,因

此就决定和郑州师范学院合作。合作的过程

中,我不断认识到,咱们这个项目,真的很

好。我们不仅仅为孩子们带来一个新的世界,

甚至可能从此改变他们的一生。我觉得无论

多难,都要进行下去。

Page 16: June,2014

记者为兼职,有活动需采访时工作,有工资;

协会工作人员为志愿者,无工资。

要求有责任心,有想法,文笔好,会ps设计排版者优先。

世界青年价值协会

现在深圳地区招聘记者一名

以及协会工作人员数名。

简历请发至:[email protected] 并注明申请职位

Page 17: June,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