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o 當我們在「議」起

29
當當當當Peopo 當當當當 桃桃桃 JWO

Upload: scifisam

Post on 31-May-2015

566 views

Category:

Spor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Jwo 當我們在「議」起

當我們在「議」起Peopo 地方聚會 桃園聚

JWO

Page 2: Jwo 當我們在「議」起

原型與實品實例

商品化完成品

結構分解圖

Page 3: Jwo 當我們在「議」起

原型與實品實例

Page 4: Jwo 當我們在「議」起

我的陶藝作品

91 年 台灣手工藝研究所『第十屆台灣工藝設計競賽』飯桶

88 年 1999 『台北陶藝獎』產業工藝組朽木茶具組榮獲〝三獎〞

Page 5: Jwo 當我們在「議」起

我的陶藝作品

2003_第十一屆工藝設計競賽_逢

2003_ 第十一屆工藝設計競賽 _逢

2003_ 第十一屆工藝設計競賽 _柴燒竹壺

92 年 入選台灣手工藝研究所『第十一屆台灣工藝設計競賽』作品二件

Page 6: Jwo 當我們在「議」起

我的陶藝作品93 年 與李明雄、李進福製作作品「電火球」於 2004 台北燈會國際陶燈區展覽

Page 7: Jwo 當我們在「議」起

我的陶藝作品93 年 與李明雄、李進福製作大型景觀蓮花壺 贈鶯歌國小

95 與李明雄、李進福製作大型景觀蓮花壺 贈二橋國小

Page 8: Jwo 當我們在「議」起

我的陶藝作品96 年 入選國立工藝研究所『 2007 工藝設計競賽』作品一組。

Page 9: Jwo 當我們在「議」起

與桃園的源

89/12 至 93/11 任教桃園少年輔育院陶瓷技藝班陶藝教師

Page 10: Jwo 當我們在「議」起

與桃園的淵源 桃園報導 十一篇

■ 睡 蓮 ■ 桃園新屋 ■ 荷 韻 ■ 桃園新屋 ■ 趙國翔的聯絡簿 ■ ■ 腦麻天使趙國翔 ■ ■ 新春迎財神 ■ 大溪聚賢慈惠堂 ■ 茶花達人江溪河 ■ 3 杜鵑與玫瑰 ■ 茶花達人江溪河 ■ 2 ■ 西舊路的茶花園 ■ 1 ■ 高義蘭部落的黃昏 ■ ■ 高義蘭部落的清晨 ■ ■ 巴陵的天空 ■

Page 11: Jwo 當我們在「議」起

紀錄活動歷程

1988 77 年 9月 14日

購買第一台 V8 家庭生活記錄、工作紀錄

Page 12: Jwo 當我們在「議」起

紀錄活動歷程

2001 90 年除夕前兩天購買 VX2000 (八年)

20011027 開始拍鶯歌嘉年華活動( 90 年)

2002 91 參加陶博館文化志工

2007 96 八月份參加 PEOPO 公民記者

Page 13: Jwo 當我們在「議」起

2007 8/8

八月份參加 PEOPO 公民記者暑期研習營

開始我的 PEOPO 第一篇報導 Nina Hole 妮娜、何的雕塑之屋 _1 2007 年 8 月

8 日

90/10/27-11/03 拍攝

紀錄活動歷程

Page 14: Jwo 當我們在「議」起

文章閱讀總數 : 404909

報導總數 204 篇

無米樂 81 篇 2007/12/05 ---

鶯歌國際陶瓷博物館 21篇 2007/10/04----10/30

Page 15: Jwo 當我們在「議」起

90 開始拍攝嘉年華活動、國際研習營 95-96 停止拍攝 2007 參加 PEOPO 後又開始拍攝

2008 01 12_ 塞佛爾展覽之後

紀錄活動歷程鶯歌陶博館 21篇

Page 16: Jwo 當我們在「議」起

紀錄活動歷程

20071202_ 無米樂的故鄉 20080127_ 入穀插秧祭 20090628_ 割稻

無米樂報導有 81 篇

Page 17: Jwo 當我們在「議」起

《無米樂》

菁寮社區包括了菁寮、墨林、後廍三村,在後壁鄉西邊,現有人口2700人。

日據時期,菁寮聚落曾是嘉義、台南兩縣間的交通要道,是帶動後壁發展的龍頭,商業活動力旺盛,但是西部縱貫鐵路線建起來後,菁寮開始沒落;國民政府將經濟發展從農業轉型到工業後,農業式微,農村凋零,農政似也無力改善。菁寮聚落因屬稻作區,不得設立工廠,農家生計更是受限,青壯人口只能流向都市,目前留在農村的 7、 80歲老農就自嘲自己這一代是「末代滅農」。

Page 18: Jwo 當我們在「議」起

《無米樂》

一部紀錄片《無米樂》無意間扭轉了菁寮社區的命運。為瞭解臺灣農人如何面對 WTO 帶來的衝擊,《無》片以菁寮聚落為場景,記錄下一群 6、 70 多歲老農辛勤耕作、樂天知命的身影,該片不但讓台南後壁鄉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台灣老農看天吃飯,任勞任怨、收成不佳卻也能無米也樂的精神,頓時成為大家學習效法的對象,三位老農從農作中領略生活的智慧、生命的哲學、以及「守著土地、守著米」的執著感動了全台灣,一時間,無米樂魅力橫掃老中青三代。

Page 19: Jwo 當我們在「議」起

公民記者黃永全

公民記者黃永全,是菁寮子弟,也是在地文史工作者。原在鶯歌從事陶藝,本身也有參與鶯歌社造經驗,受到無米樂影片感動,一年多前決定返鄉推動家鄉改造。他企畫、推動全民農村與農作文化總體驗的「入穀無米樂」活動,也著手整理社區文史、與社區鄉親合力製作導覽摺頁,

憑著私人交情請來 JWO 幫忙拍攝活動紀錄,讓家鄉每次活動都上了公民新聞平台,讓主流媒體、北部觀眾、都市人、全台灣都看了這個幾乎已被遺忘的偏鄉現在的活力。

Page 20: Jwo 當我們在「議」起

《入穀無米樂》

「入穀無米樂」是為提升農村產業文化再造,由社造者、社區營造組織協力推出的農村體驗活動。這是一個以付費認養方式,提供民眾下田體驗農耕甘苦的活動,亦即從插秧至收成的半年耕作期間,入穀(股)人可定期受邀或自行去巡田水、觀察稻苗成長,平時則有農人代為耕作,最後還可依收成好壞分配到若干稻米帶回家。活動推出一年後,公部門也介入,與農民合作進一步向民眾推廣有機稻米栽培認知及優質農村文化。

Page 21: Jwo 當我們在「議」起

《無米樂》

修理自轉車的老店主、百年鐘錶店裡滴答清晰的鐘錶聲、即將失傳做耳挖子的老師傅手藝、 日據時期就興建的天主教堂等 兩百多年的金德興藥局建築

Page 22: Jwo 當我們在「議」起

《無米樂》

從菁寮社區子弟本身的集體自覺、行動到落實,PeoPo 平台上的菁寮社區報導在此過程中可為社區產生賦權,如透過媒體擴散效應,提高社區的知名度,吸引更多遊客,為社區帶來活力和生機,更為社區未來帶進龐大的政府資源挹注,

Page 23: Jwo 當我們在「議」起

《無米樂》

這種關愛不只是官員來此走動,如縣長蘇煥智也來認養稻田、下田學插秧,更重要的是有形的資源大批下放到菁寮,初步估算已有一億元資金挹注,這對一個3000 人不到的聚落而言,可說是一筆天文數字。另外,已經定案的一件大事是,文化建設委員會將撥預算 4000萬元、將菁寮打造成一個動態農村博物館,更大的計畫是,正在立法院審議的中央政府 1500億元的「農村再生計畫」,菁寮社區已確定是其中一個試辦點,已編預算 6000萬元,未來可能還會再增。

Page 24: Jwo 當我們在「議」起

兩年來燒壞的作品

Page 25: Jwo 當我們在「議」起

兩年來燒壞的作品

Page 26: Jwo 當我們在「議」起

剛出爐完成的作品

Page 27: Jwo 當我們在「議」起

剛出爐完成的作品

Page 28: Jwo 當我們在「議」起

剛出爐完成的作品 (特寫 )

Page 29: Jwo 當我們在「議」起

當我們在「議」起Peopo 地方聚會

謝謝 !

桃園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