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 新机制的突破与未来完善方向 · 2020. 2. 26. · 1...

13
1 LPR 新机制的突破与未来完善方向 唐建伟 2019 8 20 日,LPR 新报价机制首次启用,标志着货币 市场与信贷市场利率并轨跨出实质性一步,贷款基准利率将逐渐 退出历史舞台。随着 2020 3-8 月存量贷款定价锚逐步由贷款 基准利率切换至 LPR,信贷市场定价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然 而,当前 LPR 挂钩 MLF 操作利率的机制是否完美?LPR 未来如何 进一步完善?抑或是 LPR 本身会否成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 种过渡性安排?本文将在借鉴分析他国经验的基础上,谈些我们 的理解和建议。 一、LPR 形成机制的国际经验 国际上典型的 LPR 形成机制有三种:一是由商业银行依据成 本加权的方法计算,对市场利率变动不敏感,如印度的 PLR Prime Lending Rate)与 BLPR(Benchmark Prime Lending Rate);二是与 政策利率挂钩,如美国的 LPR 为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加 300BP 三是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与市场利率挂钩,如日本的 LPR 与货 币市场利率关系较为密切。各形成机制各有优劣,在各国的信贷 市场定价中发挥了一定作用。部分国家或地区,贷款定价已经更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Feb-2021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

    LPR新机制的突破与未来完善方向

    唐建伟 陈 冀

    2019年 8月 20日,LPR新报价机制首次启用,标志着货币

    市场与信贷市场利率并轨跨出实质性一步,贷款基准利率将逐渐

    退出历史舞台。随着 2020年 3-8月存量贷款定价锚逐步由贷款

    基准利率切换至 LPR,信贷市场定价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然

    而,当前 LPR挂钩 MLF操作利率的机制是否完美?LPR未来如何

    进一步完善?抑或是 LPR 本身会否成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

    种过渡性安排?本文将在借鉴分析他国经验的基础上,谈些我们

    的理解和建议。

    一、LPR形成机制的国际经验

    国际上典型的 LPR形成机制有三种:一是由商业银行依据成

    本加权的方法计算,对市场利率变动不敏感,如印度的 PLR(Prime

    Lending Rate)与 BLPR(Benchmark Prime Lending Rate);二是与

    政策利率挂钩,如美国的 LPR 为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加 300BP ;

    三是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与市场利率挂钩,如日本的 LPR与货

    币市场利率关系较为密切。各形成机制各有优劣,在各国的信贷

    市场定价中发挥了一定作用。部分国家或地区,贷款定价已经更

  • 2

    加锚定市场化的利率,LPR也因此逐渐被边缘化。

    印度自 1994年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以来,印度央行一直围绕

    成本加权的方法进行 LPR形成机制探索。最初引导银行基于资金

    成本和交易成本对最优惠贷款利率(PLR)进行定价。由于 PLR

    对于市场利率变动不敏感,而后 2003 年又推出基准最优惠贷款

    利率(BPLR)。与 PLR相比,BPLR综合参考的因素更多,包括银

    行的运营成本、满足监管要求的头寸成本以及利润率等等因素。

    然而存量贷款利率刚性,增量贷款利率定价不透明的因素,即使

    在 2016年之后引入边际资金成本的贷款利率(MCLR)之后,也

    未能完美解决。MCLR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利率定价透明度,但利

    率传导效率依然较低。印度 LPR 应用的情况和其所面临的问题,

    事实上由其始终围绕成本加权的方法所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所

    谓的“调得动”和“形得成”其实是指的传导路径上的两端。当

    印度央行专注于成本推演 LPR定价时,则是在更多地关注 LPR到

    贷款定价的传导,更加侧重于“形得成”。而很多情况下,“形得

    成”的定价更加反映经济基本面,与“调得动”需要达到的政策

    目标可能不一致,则利率传导效率自然就会降低。

    美国情况与印度恰恰相反。1993 年在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

    斯潘引导下,美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渐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

    转型。联邦基金利率进而作为基准和调控工具变量。为了解决利

  • 3

    率由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传导滞后的问题,1994 年 2 季度 LPR

    开始盯住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即 LPR=联邦基金目标利率+3%。这

    样 LPR直接与政策利率挂钩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调得动”的问题,

    但报价银行实际上失去了调整 LPR 的自主定价权。次贷危机后,

    美国 LPR报价银行减少至 10家。2017年,美国以 LPR为基准的

    贷款占比仅为约 10%,且多为小型商业银行及小额贷款。与印度

    相反,美国的 LPR改革面临货币政策主调控模式的转型,由数量

    型向价格型过渡,价格工具的传导效率应该在当时美联储考虑的

    优先级更高。由于相机抉择的调控原本具有“逆周期”调节特征,

    这其实决定了“调得动”与“形得成”原本可能就是一对需要平

    衡的矛盾。当美联储过分强调“调得动”之后,也就倒逼银行更

    多地去选择更加反映市场实际情况形成的利率 LIBOR,LPR 也因

    此被逐步边缘化。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则基本是在内外承压的背景下逐渐完成。

    20世纪 70年代美欧金融管制放松,但日本国内低利率导致其国

    内资本收支呈现逆差,日元汇率贬值使得美国对日贸易出现巨额

    逆差。在美国政府的施压下,日本被迫放弃利率管制,存款端从

    大额存款利率到小额存款利率逐步放开。而贷款利率的市场则以

    1989年为“分水岭”,之前日本短期贷款利率实行与短期贷款优

    惠利率挂钩(法定利率+一定利差),而之后则以流动性存款、

  • 4

    定期存款、可转让存款、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的代表性利率为标

    准利率,根据各类资金的构成权重计算加权平均值作为参照基础。

    长期贷款利率也不再使用过去的长期优惠利率,而是在短期优惠

    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利差,从而实现长期贷款利率市场化。

    综上可见,贷款利率越是市场化,这种“形得成”的定价不

    论锚定何种货币当局“调得动”的利率锚,通过加点幅度的变化

    最终更多地仍是银行负债成本为基础形成的价格结果。而货币政

    策调控方式转型、贷款定价市场化的初期优先考虑“调得动”或

    许更有益,美国的改革进程事实上给了我国较好的示范。

    二、国内利率并轨的必然性及 LPR 新机制的突破

    1. 利率市场化是货币政策调控转型与疏通利率传导的客观

    需要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表明,货币政策调控转型是金融创新不

    断深化、金融业务不断多元化的客观需要。伴随金融业的不断发

    展,数量型的货币调控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很难适应金融环境

    的变化。为达到更加真实地反映当前经济金融总量关系的目的,

    统计口径覆盖需要不断增补完善,统计难度越来越高,否则指标

    的信号作用明显下降。中国央行已经多次对于 M2、社融的统计

    口径进行了扩展,然而事实上当前 M2 增速已经在趋势上无法反

    映短中期市场流动性松紧情况了。向价格型为主的调控过渡,按

  • 5

    照调控工具的“三性”原则(可控性、可测性、有效性),利率

    工具作为调控手段,必须建立起政策利率到货币市场利率、信贷

    市场利率的有效传导路径,否则政策“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而利率市场化则是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完善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的必经之路,也为货币政策调控转型打下基础。畅通传导渠道,

    形成调得动的信贷市场定价也就成了 LPR 新机制推出的直接动

    因。

    2. 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传导受“双轨制”梗阻

    过去双轨制下,货币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利率难以同步,甚至

    高度分割,但两个市场也不完全独立,这也使得利率并轨势在必

    行。首先,双轨制导致两个市场的利率变化并不同步。货币市场

    利率与央行流动性释放规模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均衡性直接相关,

    而表内信贷利率则与贷款基准利率直接挂钩,LPR长期盯住贷款

    基准利率形同虚设。这使得当贷款基准利率未做调整的时期,央

    行流动性放松仅使得货币市场利率明显回落,而参考贷款基准利

    率叠加合同效应的贷款定价表现相对刚性,回落缓慢。也就使得

    数量型货币政策边际效应大幅降低。其次,双轨制在限制了货币

    市场利率向表内信贷定价的传导的同时,还可能有倒逼形成其他

    渠道的风险。在流动性收紧时期,货币市场利率上升,贷款基准

    利率维持不变,银行负债端成本上升,存款转移至理财或结构性

  • 6

    存款,资产端表内信贷因各种制约因素收益率难以上行,就可能

    倒逼银行将资产转向表外加杠杆,增加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而

    且这种市场套利机制下形成的“通道业务”显然有规避监管的成

    分,往往与政策原本的意图相悖,也不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

    央行货币政策向市场传递主要中介作用的有效发挥。

    3. LPR新报价机制畅通利率传导渠道,促成贷款定价的市场

    化形成

    新机制下,贷款定价在 LPR基础上加点,而 LPR又挂钩于央

    行结构性操作工具 MLF。这就使得未来贷款利率定价,尤其是银

    行优质客户的贷款定价将直接受到央行政策调控的影响。MLF操

    作利率的变化将与 LPR报价直接同步,并通过 LPR加点幅度影响

    到中端和长尾客户的贷款定价。相对于双轨制下的传导体系,这

    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政策利率向信贷市场的传导效率。未来市场预

    期以公开市场流动性工具操作利率变化来判定央行“加减息”逻

    辑可以得到强化。MLF等操作利率的调整具有更强的政策信号意

    义。价格型调控在“调得动”的方向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LPR 报价行范围进一步扩大、报价频率进行调整以及增加 5

    年期品种,都旨在着力引导报价行自主报价,提升报价的代表性,

    打破贷款定价的隐形下限,增强 LPR市场化程度和可参考性。本

    质上是对之前完全盯住贷款基准利率而基本不动的 LPR 报价机

  • 7

    制的一种突破式激活。过去盯住贷款基准利率的 LPR并未反映市

    场的真实资金成本。新的 LPR报价机制下,所有报价行需向央行

    提供 LPR报价的逻辑。每家报价行报价的逻辑基本都是综合其自

    身的负债成本、营运成本、风险成本等多重因素之后形成。虽各

    家行的成本基础有所差异,但新机制下 LPR的报价更加反映了由

    市场“形成”的特征。而这种市场形成的定价部分最终由 LPR在

    MLF基础上的加点幅度所体现。当然,部分银行可能因为成本相

    对更高,实际贷款利率定价可能也相对更高。央行为此将实际执

    行贷款利率偏离度纳入 MPA考核,使得新机制下信贷市场定价既

    能“形得成”也能“控得住”。从货币政策转型环境和阶段来看,

    显然 LPR新机制的设定是当前过渡期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形

    成偏市场化定价的一种较合理的安排。

    三、LPR新机制仍需不断完善

    国内 LPR 新机制作为总结国际经验基础上推出的一种新制

    度安排,在现阶段也展现出“调得动”的明显优势。而随着我国

    利率市场化水平实质性的提升,新机制在以下几个方面仍需要不

    断完善。

    1. 货币政策转型期 MLF 主动引导市场利率的效应应充分发

    国内货币政策处在调控转型的过渡期,兼顾数量型和价格型

  • 8

    调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MLF操作利率的政策效应。为了达到“调

    得动”的目标,事实上 LPR新机制借鉴了美国转型初期将 LPR挂

    钩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方法。然而,现阶段 MLF操作利率与美国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在引导市场预期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美国以联

    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调整来引导市场预期,进而整个利率体系逐个

    跟随目标利率做出调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其本身不具备数量型

    调控功能。而我国目前大多数时候数量型政策先行,亦或是兼顾

    数量和价格的工具并行。MLF更主要的功能在于向市场补充中期

    (6M、1Y)流动性。其操作利率则通常是为了防止更易获得央行

    流动性的金融机构在市场上无风险同业拆出资金套利而进行的

    随行就市调整,这种调控方式下央行其实是被动而非主动。由于

    LPR锚定 MLF操作利率,未来其主动引导市场利率的功能需要进

    一步完善和加强。

    2. 贷款定价锚有必要平衡“调得动”和“形得成”二者关

    利率并轨的推进主要目标在于改善利率传导效率和货币政

    策偏松调节的过程中有效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贷款定价换锚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获得了直接影响 LPR,“调得动”的抓手。

    对于银行而言,选择何种利率作为定价基准可能仅仅改变的是定

    价“起点”而已。事实上,不论选择何种利率作为基准,银行在

  • 9

    给定客户贷款定价时,都综合考虑负债成本、营运成本、风险成

    本、监管要求、同业竞争等多重因素后进行测算。尽管优质客户

    融资成本可能受 LPR调控的直接影响,但中端、长尾客户的融资

    成本更多还是由其自身“基本面”所决定,其融资成本其实是市

    场化形成的结果。在参考基准利率定价的时代,上下浮比例在某

    种程度上也反应了市场化形成的因素。因此,贷款定价换锚其本

    身并非市场化形成定价的根本,换锚更多地是带来了政策利率与

    贷款利率挂钩后的可控性。然而,如果 LPR新机制过度强调“调

    得动”而忽视“形得成”的非对称降息,随着净息差的收窄,银

    行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的意愿反而可能下降。在美国未强制规

    定贷款定价以 LPR为基准的环境下,贷款定价最终转向了以更加

    市场化的 LIBOR为基准,目前采用 LPR作为基准定价的贷款占比

    仅为 10%左右。

    3. MLF操作利率未完全反映银行业综合负债成本

    由于银行贷款定价多采用成本加成法,MLF作为央行的流动

    性调节工具,其操作利率并不完全反映银行负债端的综合成本。

    数据显示 MLF 余额在银行负债端的占比不足 3%,不能代表银行

    的主要成本来源。这一因素限制了利率由 MLF向银行负债端成本

    再向贷款定价传导的效果。加之,MLF交易对手主要集中在一级

    交易商,本次 LPR新增报价行中部分银行并非一级交易商,参考

  • 10

    MLF报价更加无法反映自身负债成本情况。然而,导致 MLF操作

    利率未完全反映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的根本仍是 MLF 兼顾数量型

    和价格型双属性的特征。通过测算发现,当前银行负债端综合成

    本与货币市场流动性松紧高度相关。货币市场利率的高低和运行

    趋势基本能代表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的高低和趋势。理想状态下,

    MLF操作利率是“利率走廊”上限的重要组成之一,但 MLF操作

    利率要充分体现货币市场同期限品种利率上限的功能,相应地

    MLF数量供应上的限制需要放松。在兼顾数量调控的基础上,货

    币市场利率在流动性紧张时期突破 MLF 操作利率的情况时有发

    生。银行的综合负债成本也就显著地要高于 MLF 操作利率。若

    MLF 操作利率类似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仅作为引导市场预期

    的价格调控功能时,其他市场利率将跟随其同步变动,即使 MLF

    在银行负债端占比较低,也并不影响其资金成本的代表性意义。

    然而,现阶段我国直接跨步过渡到价格型单一工具调控的时机尚

    不成熟,利率走廊机制仍需完善,过渡期的安排也就必须要接受

    MLF操作利率不反映银行真实负债成本这样一个事实。

    四、LPR新机制未来进一步完善的路径

    尽管 LPR新机制是现阶段过渡期最优的安排,但离利率市场

    化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转型逐步完成后需要达到的目标仍有差

    距。我们认为 LPR新机制未来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

  • 11

    一是 LPR新机制过渡期应维持适度偏松的货币环境。价格型

    调控理想的传导逻辑是,通过政策利率变化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变

    化,进而传导至银行负债端成本,最终影响到贷款定价。而当前

    的 LPR新机制直接将 LPR挂钩代表央行政策意图的 MLF操作利率,

    尽管在加点幅度上有考虑银行各类成本的因素,但政策的机制仍

    是更加倾向于“调得动”而非“形得成”。为提升 LPR 新机制的

    政策效应,维持适度偏松的货币流动性环境,降低非对称降息在

    逆周期调节阶段对于银行净息差的冲击,将有益于刺激信贷投放,

    增强现阶段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二是监管应配合货币政策进一步降低银行成本。LPR改革后,

    降息对于银行息差偏负面的影响是显著的。为切实降低银行成本,

    避免部分银行利润过快下滑的经营风险,部分监管指标适当地增

    加弹性也是必要的。比如,过去为整治同业金融过度加杠杆和资

    金空转所设定的同业负债不超过总负债三分之一的要求等等。当

    一些资金空转渠道被规范后,适当增加同业负债的占比,其实更

    有利于强化货币市场与银行负债端的联动关系,其本身也是畅通

    利率传导渠道的重要环节。并且,机制上一定程度松绑,货币当

    局释放流动性来降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的压力也会减轻。

    三是存款利率并轨应适时研究推进。LPR 新机制后,随着

    2020 年 3-8 月存量贷款定价基准换锚,贷款基准利率将逐渐退

  • 12

    出历史舞台。未来 LPR调整对于银行资产负债两端的非对称影响

    更强,适时研究推进存款利率并轨转向 LPR(或 MLF 操作利率)

    十分必要。尽管当前银行负债端多元化、市场化程度已高,由于

    各家行获客留客等竞争因素使得负债端棘轮效应明显,存款利率

    易升难降。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上限事实上由行业自律形成。

    贷款基准利率退出后,存款基准也应换锚,比如同样挂钩 MLF。

    这样在 MLF操作利率调整时,可同时引导存贷款利率同方向调整

    以缓解目前只影响贷款利率不影响存款利率的非对称。

    四是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转型应通过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来化被动为主动。国内目前缺少的是主动引导市场进行预期管理

    的政策目标利率。MLF操作利率调整总是被动跟随货币市场利率

    整体趋势。掣肘央行,制约 MLF操作利率调节主动性的根本原因

    在于央行担心 MLF 资金利率大幅低于市场利率时可能出现的机

    构套利现象。而这一问题是可以通过更加完善的“精准滴灌”加

    以解决的。若 MLF 操作利率成为主动引导市场的价格调控工具,

    货币市场利率应预期其未来可能的调整方向,并通过市场化行为

    向其预期的水平收敛。MLF的调整空间仅仅央行政策调整力度需

    要所决定,而非当前的货币市场资金利率水平。当 MLF操作利率

    主动管理引导市场预期的功能提升,货币市场利率整体向其引导

    的方向收敛,MLF操作利率的资金成本指示性意义也会更加显著。

  • 13

    五是未来主动性利率目标工具形成后,信贷市场应更加向

    “形得成”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倾斜。因为 LPR报价行并非全部都

    是一级交易商以及偏离度考核的约束,市场上存在一种观点,认

    为未来贷款定价可能部分放弃 LPR 转向更加市场化的利率,如

    SHIBOR。我们不认可这种观点。事实上,LPR锚定 MLF操作利率

    后,并不一定要求 MLF操作利率本身更加市场化的灵活变动,一

    定程度上增加加点幅度、定价偏离度考核的弹性,同样可以增加

    银行贷款定价自主权,逐渐形成更加市场化的贷款定价。MLF利

    率作为主动引导市场预期的政策目标利率,兼具价格型调控的货

    币政策信号意义,反而不适合如市场利率般频繁波动。美国联邦

    基金目标利率也未曾如 LIBOR般波动。当然,银行自身也应在获

    得更多自主定价权的同时,平衡好资产负债关系,强化利率风险

    管理能力,推动业务转型和拓宽盈利来源,以适应信贷利率市场

    化进程。

    (原文刊发于《中国金融》2020年第 4期)

    唐建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

    陈 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