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书讯no 347

89
1

Upload: jifeng-books

Post on 09-Mar-2016

33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1 download

DESCRIPTION

made by 上海季风书园 Shanghai Jifeng Books Co., Ltd

TRANSCRIPT

Page 1: 季风书讯no 347

1

Page 2: 季风书讯no 347

编后小记

2

编后小记最近没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新书,但踏踏实实的研究性著作不少,题目都不大,做

的也中规中矩,确实,现在的各个学科知识在这些年的慢慢积累下已经越来越完备了,

而且这些小题目也都能获得出版,看来政府是真的有钱了,许许多多的项目经费中除了

坐飞机全世界开会之外,总还能挤出一些来做这类小课题出版。

比如这次书讯上介绍的《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观研究》、《现代国家构建: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治设计及论争》,比如《美国进步主义政治思潮与实践

研究》和《战后香港社会流动研究》,这些著述尽管水准不一,但剪裁史料、构筑方法

的功夫总是要的,而这一类的著述最近几年已经越来越多。

但这些书并不是我们想说的,这期书讯中另有一本《经学的瓦解》倒是令人刮目。

书的作者叫陈壁生,一位年轻人,在人大国学院任教,写作的路数和刘小枫有点像,但

书中提出的问题很真实。经学是传统中国的意识形态,虽然也几经变故,历代帝王也并

非全拿它当回事,但它作为传统中国政治安排之纲则是无疑义的,很多时候,也会“一

字之差,人头落地”。作者指认经学在 1910 年代到 1920 年代之间瓦解了,此后,经学

变为史学,中国成为历史,一切典籍成为史料,而现代中国,则需要全盘重新构建了。

而不会象西方那样,古希腊的学问,直接地就是西方现代性的源头,以及直至今日的知

识样本。但这就是中国的宿命了。

作者是从章太炎的新经学讲起的,接下来,“中国成为历史”、“胡适之:从以经

为纲到以史为本”……直到“经学的史料化与经学的瓦解”。梳理的干干净净。

书的最后一节结语,叫“为往圣继绝学”,原以为会有偌大的雄心,实际上作者写

的很平静,他只是觉得,中国文明的核心在经学,要理解中国文明,就要回到经学,尽

管是回不去的,但也要重建,如此,才能理解这个文明的价值,理解中国,从而,在历

史中寻找未来。

近代中国的文化断裂是事实,回不去也是事实,今日中国之种种,犹如宿命一般。

但理解历史,并不是因为历史中有现成的未来,而是当我们要面对未来的时候,需要从

历史中解放出来!这是我们与此书不同的意见。

2014.4.2

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Page 3: 季风书讯no 347

目录

3

目录

编后小记

目录

季风本周推荐

第一部分

《美国宪法的原旨主义》

《法律诊所:理念、组织与方法》

《希望之路》

《中国 2014:改革升档》

《4G革命》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二部分

《明清新学书目提要》

《金岳霖解读<穆勒名学> ——纪念金岳

霖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八周年》

《经学的瓦解》

《阿 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

《纽约客随感录》

《米沃什词典》

《王家大道》

《终极健康》

第三部分

《亚财政:制度性腐败与中国历史弈局

(修订版)》

《现代国家建构: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

知识界的政治设计及论争》

《美国进步主义政治思潮与实践研究》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美国与中、苏、英

(1945—1953)》(修订本)

《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观研究》

《战后香港社会流动研究:婴儿潮世代打

造的“香港梦”》

《重庆移民史》

季风本周排行

●非学术类

●学术类

声音

克鲁格曼:美国走向拼爹时代

刘擎:爱国何以成为一种美德

韦森: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有天下意识

葛兆光:我绝不接受有人说“文革”有可

取之处

评论

雷蒙·威廉斯:我为什么参加示威(节选)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足

本)

苏联时期“被惩罚的民族”

本周最新到货

●文学类

●社科类

●经管类

●人文类

●艺术类

三辉链接

不流于美好愿望: 新经济学如何帮助解

决全球贫困问题

制作者 上海季风图书有限公司 上海季风书

园读书俱乐部

Page 4: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4

季风本周推荐

第一部分

《美国宪法的原旨主义》

《法律诊所:理念、组织与方法》

《希望之路》

《中国 2014:改革升档》

《4G 革命》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Page 5: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5

《美国宪法的原旨主义》【美】斯蒂芬•卡拉布雷西 主编 / 李松锋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2014-3-1 / 36.8 / 宪法研究

本书首先要探讨的是美国宪法制定之初,国

父们是如何设计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

的。在本书中表达观点的主要作者都曾参与联邦

主义者学会的演讲或讨论,该学会致力于揭示、

研究和宣传开国元勋们对宪法的理解和定义(参

《波士顿环球报》),但同时也致力于自由表达、

自由辩论,最重要的是致力于推动公众理解、领

会和正确评价宪法(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主席纳

丁·斯特尔评语)。

主编斯蒂夫 •卡拉布雷西( Steve G.

Calabresi)是耶鲁大学法学博士,曾在里根和

老布什时期任前司法部长 Edwin Meese III 的顾

问。现为美国联邦主义者协会(The Federalist

Society)联合创始人、理事会主席;《美国比

较法期刊》编辑;美国西北大学宪法学教授,布

朗大学宪法学客座教授。

目录

司法部长埃德温·米斯三世在美国律师协会的演

讲 1

威廉·布伦南大法官在“文本与教学”研讨会上

的演讲 10

司法部长埃德温·米斯三世在联邦主义者学会上

的演讲 25

罗伯特·博克法官在圣地亚哥法学院的演讲 37

在首席大法官威廉·伦奎斯特和联席法官

安东尼·斯卡利亚就职仪式上的讲话 48

论宪法法 51

“原旨主义与宪法未列举权利”研讨小组 65

“原旨主义与实用主义”研讨小组 110

“原旨主义和先例”研讨小组 169

“贸易、开支以及必要且适当条款原始含义”研

讨小组 225

《法官席上的激进派》研讨 260

联邦第七十五任司法部长埃德温·米斯三世的演

讲 292

结束语 307

附录:本书人物及部分参考资料

司法部长埃德温·米斯三世在美国律师协会的演讲(节选)

“在一部限权宪法中,法院尤其重要”。没有法院,便无法防止“代议部门的越权和专制”,也

无法制止“不公平的偏私的”法律。汉密尔顿和他的同道麦迪逊一样,都认识到所有的政治权力都具

有“越权的本性”。为了将宪法设定的权力限制在宪法规定的界限内,一个独立而又受到宪法制约的

法院尤其重要。毕竟宪法的目的就是设立一个有限而又有力的政府,需要设立一些机构既有权力进行

社会治理,又能保持权力之间的制约平衡。诚如麦迪逊所言,宪法既要使政府有能力治理被统治者,

又要迫使政府能够控制自己。

Page 6: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6

《法律诊所:理念、组织与方法》波兰法律诊所基金会 /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2014-3-24 / 28.00 / 史料研究

本书是波兰第一本介绍法律诊所的起源及其运

作规则的出版物。在撰写本书的众多笔者中,有来自

经验最为丰富的波兰法律诊所的代表,也有来自新设

立了法律诊所项目的机构的代表,还有些作者则是对

波兰的诊所式法律教育作出卓著贡献的海外人士。

波兰的法律诊所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职

能,年轻的法律人通过在诊所中目睹发生在身边的不

公现象和独立解决问题,为以后从事法律事业培养责

任感;另一方面,法律诊所还能协助人权事务督察员

及时发现任何对人权的威胁因素,这个功能不仅使得

年轻的法律人能从人权视角观察事物,也在推进建设

一个波兰法律运作状况的信息网络。

随着波兰法律诊所力量不断增强,他们也形成

了一些成熟的法学教育项目,而本书的出版正是这一

点的体现。

本书编者波兰法律诊所基金会成立于2002年6

月,其主要职责是巩固法律诊所的组织机构,建构法

律诊所合作平台,其主要目标是确保诊所运行的财政

稳定,建成一个整合资源的平台,加强诊所在学界和

法律界的地位。基金会除了要为波兰法律诊所提供资

金外,还要推动诊所未来的教学发展。为此,基金会

投入了大量精力以规范和保持高质量的诊所法律教

育。

目录

导言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波兰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

关于法律教育改革的思考

第一章 法律诊所的目标

一、 法律诊所的社会性

二、 诊所教育与大学使命

第二章 法律诊所教学的发展:全球视野

——法律诊所的历史以及国际经验

一、 中欧法律诊所教育的起源

二、 法学教育法律诊所运动的兴起

三、 中欧、东欧法律诊所教育面临的挑战

四、 保持成绩:法律诊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法律诊所的行政管理

一、 法律诊所的组织形态和法律形式

二、 法律诊所的组织形式

三、 法律诊所秘书室

四、 大学法律诊所的融资和筹款

五、 诊所的投保

六、 外部联络和公共关系

第四章 诊所法律援助的提供

一、 何人可以成为诊所的委托人?

二、 提供法律意见的规则

三、 诊所提供法律援助的形式

四、 诊所工作中的心理学技巧

第五章 诊所的法学教育方法论

一、 诊所式教学法

二、 诊所教育培养的律师技能

三、 法律诊所项目作为教育项目

四、 总结

第六章 法律诊所基金会

——设立、目标和活动概要

一、 历史概述

二、 基金会的目标以及运行方式

三、 基金会的主要成就

四、 未来的活动计划

……

Page 7: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7

《希望之路》(法)埃塞尔、(法)莫兰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8.00 / 世界文化研究

本书的两位作者,两位德高望重的法国思想

家,94 岁的斯特凡·埃塞尔和 90 岁的埃德加·

莫兰都曾参加过抵抗运动,斯特凡曾于二次大战

后亲自参与了《世界人权宣言》的筹划工作,而

莫兰曾明确宣称:抵抗运动的基本动因就是义

愤。两人在思想上也有相通之处,莫兰从 20 世

纪 60 年代起便努力创造一种基于人类学的,把

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结合起来的,革命性的新型政

治立场:“没有确定无疑的进步,而只有并不确

定的可能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拥

有觉悟、意志、勇气和运气……”,由此他提出

重建一种“再现”或“再生”的人道主义;埃塞

尔则提出以人类尊严为核心的新人道主义。本书

旨在鼓励公民参与和创建公民伦理,此时正值新

的机会。

目录

中文版序 为公民伦理的创建带来希望

第一章 法国在世界的地位

法国、世界、欧洲

第二章 为法国献策

为什么要改革和转变?

福祉政治

复兴团结互助

青年政策

重新教化

劳动与就业

综合性经济改革:多元经济

消费政策

不平等现象

教育

审美文化

国家

政治改革与振兴民主

浴火重生

附录

中文版序 为公民伦理的创建带来希望(节选)

……有些人认为,人类面前是死路一条,希望之路只是一种虔诚的愿望。抨击该书的人认为,“作

者并未谈到实现其目标的措施和方法,他们丝毫没有论及保守主义的各种堡垒和应当在所谓希望之路

上扫除的特权!而只是空泛地指责了放纵的金融领域”。应当看到,这本书绝非只想表达一种良好愿

望,而是旨在实现一种政治革新。以前,作者曾担心有太多的人陷入麻木状态。而如今,还有麻木不

仁或无动于衷的人吗?当然没有了!埃塞尔强调说:“我与埃德加·莫兰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呼吁他们

投身进来,因为此时正值新的机会。”(在第戎国际大学的演讲,2011 年)

Page 8: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8

《中国 2014:改革升档》吴敬琏、柳传志、秦晖、葛剑雄等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2014-4-1 / 39.80 / 体制改革研究

随着十八界三中全会公告和《全面深化改革

重大问题决定》的公布,中国新一轮改革已经开

启。国人的关注点也由是否重启改革转变为如何

落实中央的政策。根据这一特点,本书选取各领

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企业家,就其所从事的

研究、行业献言献策。为了力求拨开改革的迷雾,

推动社会将改革的道路坚定走下去。书中选取的

文章尖锐而犀利的指出中国在各领域所面临的

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学者、企业家思维力

度之强,行文尺度之大,充分展现了改革的勇气

与智慧。

两位主编之一胡舒立1953年生于北京,1978

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2009 年 11 月辞去

《财经》杂志主编,就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

院,担任院长。胡舒立女士现任财新传媒总发行

人兼总编辑、财新《新世纪》总编辑,中山大学

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另一位主编张剑荆出生于 1966 年生,先后

毕业于兰州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长期供职于国

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任《中国经济时报》总编

辑,现就职于中国经济年鉴社。

目录

第一章

全会前后:论道改革新蓝图 1

“中国特色的改革”,还是通过改革改掉某些

“中国特色”? / 秦晖 2

制定全面改革的行动规划 / 吴敬琏 12

先戳泡沫后改革 / 谢国忠 22

三中全会全解读 / 财新编辑部 28

第二章

现实聚焦:忧思与建言 73

中国土地制度的问题与改革 / 刘守英 74

大城市化运动之弊 / 吴敬琏 85

中国会发生政府债务危机吗 / 陈龙 89

中国财税改革的真实挑战 / 华生 96

影子银行挑战与对策 / 张宵岭 109

从垄断到平权 / 张文魁 122

不安来自何方 / 柳传志 136

房地产市场何处去 / 郑振源 141

司法改革的两个风向标 / 季卫东 150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忧思录 / 艾青椒 155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面面观 / 陈能场 陈彦鸿

163

关键中的关键 / 朱恒鹏 169

十五年完成户籍改革 / 陈金永 174

变革中国养老体系的政策组合 / 罗伯特•普森182

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

于建嵘 196

当代中国网络思想动态及其反思 / 李强 胡宝

荣 204

第三章

克强经济学:转型之路 217

“克强经济学”猜想 / 刘胜军 218

如何理解资本项目可兑换 / 周小川 223

摆脱投资依赖症 / 余永定 229

大部制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 汪玉凯 234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政府施政思路 / 聂日明

241

走向新的增长模式 / 黄益平 249

……

Page 9: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9

《4G革命》斯科特•斯奈德 / 钱峰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4-3 / 45.00 / 科技

无线技术正在成为协作和决策制定的平台。

随着 4G 技术的到来,企业将以一种新的方式理

解移动通信技术,而不仅仅将其作为提高生产率

的一种手段。无线技术革命甚至可能产生比互联

网革命更大的影响。在本书中,无线技术专家和

情景规划师斯科特•斯奈德帮助你为4G革命做好

准备。

斯科特•斯奈德(Scott Snyder)是美国决

策战略国际公司 CEO,同时是沃顿商学院高级研

究员。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制度工程专业博士,

在《财富》500 强公司和大量技术创新企业有着

长达二十多年的咨询经验,在卫星通信、移动通

信、宽带、电子商务客户管理以及其他新技术领

域有着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

目录

第一章 群类比和无线革命

第二章 数字群的推动力量

第三章 未来可能的情景:融合,冲突,协调

第四章 群效应对个人和公司的影响

第五章 成功的组织:战略和选择

第六章 监控早期变革信号并快速行动

第七章 狂蜂数字群应用

第八章 群领导力

附录 A WiQ 问卷

附录 B 无线技术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前言(节选)

新的无线浪潮正在形成,并逐步摧毁现有市场、公司和员工的模式。组织不应该排斥这些,而应

该通过创造技术、能力和思维去平衡它,从而超越它。这么做的组织将会获得重大创新和价值创造的

奖励。而不这么做的组织将会被时代的潮流冲走,因为它们在这个新的无线领域竞争时会无法适应。

本书是写给企业领袖和管理者的,他们希望能预期和平衡下一次无线浪潮,并获得竞争优势。除

了过去的一些无线创新者,例如联邦快递、美国军方,以及一些新秀,诸如赫利奥(Helio)、梅什

网络(Mesh Networks)、斯普林特旗下的 Fon 公司外,大部分组织都未能够抓住当今无线网络和设

备的全部潜力,因为大多数的无线创新都是由消费者部门驱动的。

Page 10: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10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俄罗斯)多利宁 / 翁文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3 / 82.00 / 人物传记

这是一部由许多陀思妥耶夫斯基同代的作

家、文学批评家、思想家共同完成的回忆录和传

记,按照被怀念作家的生平进程分隔了章节,而

在每一章中,节选了从这几位作家对文学、对自

己生平、对陀的回忆录中的文字,也就是说陀思

妥耶夫斯基人生的每一章,从这本书中都能读到

好几个版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生和思想的全

貌,从这些不同视角、不同回忆、不同关系的叙

述中,也能窥得一斑。

编者简介

阿·谢·多利宁(А. С. Долинин,

1883—1968) 俄罗斯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专家。著有《陀思妥耶夫斯

基的最后几部长篇小说。《少年》及《卡拉马佐

夫兄弟》是怎样创作的》(1963)、《陀思妥耶

夫斯基以及其他》(1989),编有四卷本《陀思

妥耶夫斯基书信集》(1928,1930,1934,1959),

三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素材及研究》

(1922,1925,1935)。

译、校者简介

翁文达(1930—2011)来自浙江宁波,是资

深俄语翻译家。译有雷扎奇《进攻》,冈察洛夫

《悬崖》,显克维支《灯塔看守人》、《错误的

喜剧》,陀思妥耶夫斯基《赌徒》等。

耿海英是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及文学博士。

著有《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译有别尔嘉

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梅列日科夫

斯基《果戈理与鬼》。

目录

童年时代少年时代青年时代

《回忆录》选 安·米·陀思妥耶夫斯基

回忆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 亚·伊·萨维里

耶夫

回忆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康·亚·特鲁托夫斯基

[文学生涯的开始] 亚·叶·李静坎普

作家的成长

《文学回忆录》选 德·瓦·格里戈罗维奇

《引人注目的十年》摘抄 帕·瓦·安年科夫

《回忆录》选 阿·雅·帕纳耶娃

《回忆录》选 弗·亚·索洛古勃

1877 年《作家日记》选 费·米·陀思妥耶夫斯

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斯·德·亚诺夫斯基

在彼得拉舍夫斯基派分子中间 惨剧 西伯利亚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亚·

彼·米柳科夫

《回忆录》选 彼·彼·谢苗诺夫天山斯基

《我的回忆(1849—1851)》一书节选 德·德·

阿赫沙鲁莫夫

《世纪的转折时期》一书节选 彼·库·马尔季

扬诺夫

《回忆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亚》选

亚·叶·弗兰格尔

走向第一高峰

……

丛书

文学纪念碑丛书还有《一八六七年日记》,

《捍卫记忆》,《纳博科夫传(上下册)》,《薇

拉》,《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等。

Page 11: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11

第二部分

《明清新学书目提要》

《金岳霖解读<穆勒名学>——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八周年》

《经学的瓦解》

《阿 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

《纽约客随感录》

《米沃什词典》

《王家大道》

《终极健康》

Page 12: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12

《明清新学书目提要》熊月之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2007-12 / 75.00 / 古籍图书目录

西学东渐至晚清时代达到高潮,并对中国的

社会变革和风气嬗替,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的思

想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同一时代的书目

著述来了解西学传播的品类细节,以及在两种不

同文化意识相互碰撞的特定条件下,近代“新

学”的发轫和形成过程的品类、细节,应该是观

照和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社会思潮演绎全

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收入《晚清新学书目

提要》的《增版东西学书录》(徐维则辑,顾燮

光补辑)、《译书经服录》(顾燮光撰)和《新

学书目提要》(通雅斋同人撰)三部书目提要之

作,收罗宏富、体例精审,除依次列具著者、译

者、版本、卷次、内容提要、得失评骘之外,尚

有相关读物介绍等其他可资参考的线索提供。全

书简体横排,新式标点,凡原本错讹处皆斟酌订

正,另附索引,以便查阅。

熊月之,1949 年 12 月出生,上海社会科学

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硕士学位,博士生

导师。兼任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

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社联委员、上海政协委员。

主要学术成果:《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章

太炎》、《上海史》(合著)、《近代上海城市研

究》(合著)、《西学东渐和晚清社会》、《东南

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合著)等,并主持和参

与编写了《上海通史》、《传统文化 ABC?》、《老

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城市进步、企业发

展和中国现代化》、《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

经济》、《传世藏书》等丛书、著作或论文集。

目录

增版东西学书录(徐维则)

译书经眼录(顾燮光)

新学书目提要(沈兆讳)

西学书目答问(赵惟熙)

索引

序言(节选)

晚清一百年间,西学东渐势如潮涌,不可遏抑,……其名称始为“西学”,继而为“东西学”,

再而为“新学”,其内容无所不涉,举凡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学、农业、政治、

经济、军事、法律、交涉、历史、宗教、哲学,应有尽有。……

书目提要之于书籍,如渡河之津梁、旅行之地图、起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导航指路作用,诚如

清儒王鸣盛所言:“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Page 13: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13

《金岳霖解读<穆勒名学>

——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八周年》金岳霖 讲述 / 倪鼎夫 整理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5-7 / 25.00 / 中国近代史

本书主要整理了金岳霖先生对《穆勒名学》

的解读,除严复翻译过来的十三讲外,还包括了

金岳霖评介严复未翻译“假设”篇 7讲,这对研

究《穆勒名学》的原意及研究金先生的学术思想

均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是古典传统逻辑的终结,也是在现代

逻辑出现之前一本影响大的著作,它先后出版八

次之多。波兰华沙大学原国际符号学会主席佩尔

斯(Jerzy Pelc)教授曾说,其实全世界当时都

在读这一本书。

倪鼎夫,男,1930 年 1 月出生于江苏无锡,

1949 年前参加新四军,1949 年后在中国人民大

学哲学研究班进修,1959 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哲学

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

员、研究员。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常务副所长,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合

著《形式逻辑原理》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

成果一等奖。

目录

序言

上篇金岳霖解读《穆勒名学》十三讲

下篇金岳霖评介严复未译《假设》篇七讲

附录一:《穆勒名学》札记

1.穆勒评传

2.穆勒的逻辑思想

3.关于穆勒的三段论思想

4.关于穆勒归纳法中概率的思想

5.关于 J.S.穆勒的逻辑观——从不矛盾逻辑

到真理逻辑

6.严复对语义学的贡献

7.SEMANTiC THOUGHTS 0F J.STUART MILL AND

CHINESE CHARACTERS(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

语义思想和汉字)/(151)

附录二:怀念金岳霖先生

1.金岳霖传

2.哲学是哲学家的传记

3.金岳霖教授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

后记

再版后记

金岳霖解读《穆勒名学》十三讲(节选)

我同意穆勒的看法,主词不一定存在。有些人认为命题中主词一定存在,这有问题。主词是否存

在,牵涉命题的真假,我们谈 A、E,如果不与存在有关,它们可以都是真的,罗素也犯这个错误。

“人而无理性者未之有也”,没有人也真,可见与“凡人是有理性的”不一样。命题中主词存在不存

在是个问题,如果没有解决,换质换位也成问题,如所有的鬼是不存在的,换质换位后,不存在的东

西变成存在了。

Page 14: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14

《经学的瓦解》陈壁生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2 / 28.00 / 经学研究

西学东渐,经学是如何被瓦解的?

当经学遭遇民族国家,中国向何处去?

我们还有能力赓续经学的命脉吗?

随着辛亥革命带来的帝制消失,与新文化运

动带来的反传统思潮,中国学术也卷入了一场深

层次的“革命”之中。这场革命的核心内容就是:

经学的瓦解。

《经学的瓦解》展现了西学东渐中,中国学

术研究的主流整体性从章太炎的“以史为本”转

向胡适之的“以史料为本”,新文化运动、整理

国故、古史辨相继兴起,全面移植西方学术分科,

从而实现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基本历程。

陈壁生 1979年 10月出生于广东潮阳,2002

年毕业于汕头大学,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

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

教授。著有《经学、制度与生活》等,任“经学

研究”系列辑刊主编(与干春松合编)。

目录

导言 “后经学时代”的经学

第一章 章太炎的“新经学”

第二章 中国:成为“历史”

第三章 胡适之:从“以经为纲”到“以史为本”

的完成

第四章 孔子与六经的分离

第五章 经学的史料化与经学的瓦解

结语 为往圣继绝学

丛书

六点评论丛书还有《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阿

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重回王道》,《为“三

纲”正名》,《儒家道统说新探》等。

导言:“后经学时代”的经学(节选)

本田成之感慨之时,廖平、章太炎诸大师俱在,但经学研究之一落千丈,已然使东瀛学者,隔海

叹息。九年之后,周予同惭愧之日,经师如曹元弼、蒙文通、李源澄诸公正健,而经学研究之凋零寥

落,也让周予同这样的学界名家慨叹有加。况且,不论是本田成之,抑或是周予同,他们所谓的经学,

都不是在“经”的意义上的经学,而只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的组成部分而已。

事实上,随着帝制崩溃,共和肇造,经学也因之瓦解,进入“后经学时代”。“后经学时代”是

少明师在《走向后经学时代》一文中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在社会政治层

次上,经学失却其合法性依据的地位,中国社会形式上走向法理化的时代;其二,在学术文化的层次

上,对经的研究不必站在宗经的立场上。”也就是说,随着辛亥革命带来的帝制消失,与新文化运动

带来的反传统思潮,中国学术也卷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之中。

这场革命,核心内容就是经学的瓦解。

Page 15: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15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汪晖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2 / 28.00 / 鲁迅小说研究

《阿 Q正传》是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鲁迅

作品。通过对这部作品另辟蹊径的解读,作者汪

晖系统地回答了《阿 Q正传》研究史上的三大经

典问题:一、作品的叙述方式是否发生了断裂?

二、阿 Q及其精神胜利法是国民性的代表,还是

农民阶级的思想特征?三、阿 Q真的会革命吗?

作为国民性典型的阿Q与作为革命党的阿Q在人

格上是一个还是两个?

在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

列事关中国革命的历史解释和文学叙述的重要

问题:国民性是单面的,还是自我反身的;如何

界定阿 Q的阶级身份和社会类型;如何在“重复”

中界定“革命”;在《阿 Q正传》中,历史与本

能、意识与潜意识、精神与身体是什么关系;如

何解释鲁迅的“向下超越”,以及从这一角度对

辛亥革命和启蒙的思考。

汪晖,江苏扬州人,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教授,曾先后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北欧亚洲

研究所、华盛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柏林高等

研究所等大学和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访问教

授。著有《反抗绝望》、《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等。2013 年,10 月 20 日,汪晖与德国哲学家哈

贝马斯一起被授予2013年度“帕西奥利奖”(Luca

Pacioli Prize)。

目录

一、《阿 Q正传》的叙述方法与“国民性”问题

1. 在两种叙述传统之间的《阿 Q正传》

2. 外国小说的影响与“国民性”的两重性

3. “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4. 国民性的寓言,还是农民的典型?

二、直觉、重复与革命:阿 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

1. “阿 Q 是否真要做革命党”

2. “正传”作为正史的谱系

3. 六个瞬间之一、二:“失败的苦痛”与“无

可适从”

4. 六个瞬间之三、四:性与饥饿,生存本能的

突破

5. 六个瞬间之五:革命的本能与“无聊”

6. 六个瞬间之六:大团圆与死

三、鲁迅的生命主义与阿 Q的革命

1. 生命主义

2. 精神、身体与民族主义政治

3. 革命、启蒙与向下超越

附记:阿 Q时代的“死去”与“活来”

附记:阿 Q时代的“死去”与“活来”(节选)

我忍不住地将阿 Q 的命运与我们身处的世界加以对比。在中国的南方,富士康的 13 位工人一个

接一个地跳楼自杀。【……】自杀不但是对富士康的工作环境的抗议,而且也是对于上述各种选择的

否定。我想到了鲁迅描述过的“无聊”,一种深刻的对于意义的否定。不像可怜的阿 Q,死在审判与

枪决之中,他们自我了断,却像阿 Q的死一样,震撼了我们的心。在那 13 个瞬间,身体与灵魂分离

过吗?他们如此沉静地走向死亡,或许竟不会有那种咬啮灵魂的痛楚,因为痛楚一直就那样存在着。

Page 16: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16

《纽约客随感录》董鼎山 / 商务印书馆 / 2014-4 / 36.00 / 中国当代随笔

本书缘起于董鼎山先生在纽约《侨报》上的

专栏文章集结,但似乎又不止于此。

“随感录”之名仿效了巴金先生的晚年作的

《随想录》,无边界地书写。

本书精选收录了作者近年发表的部分随笔

和文学评论。文章有的批评或引介西方文学作品

及文坛翘楚,如对 V.S.奈保尔和诺曼•梅勒的生

平轶事的全面描摹;或借文学作品对一些鲜为人

知的“内幕”予以毫不客气的披露,如批评 CIA

笨拙无能、曝光戴安娜悲剧内情、揭露君特•格

拉斯的纳粹隐私等;或故旧忆往和评议世情,如

对弟弟董鼎山,以及故交巴金、英若诚的回忆。

董先生文笔轻松雅致、准确精到,议论辛辣、

直逼事件核心,文章读过,他的形象仿佛已由作

家变为记者——似乎总是亲临其境地采写到最

吸引眼球的素材。对于国内读者而言,本书内容

新鲜而精彩,兼顾可读性与资料性,同时也有助

于开拓视野、了解优秀外国文艺作品。

董鼎山,当代著名散文家。1922年出生,浙江

宁波人。1945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英文系。1947年

赴美,历任报刊编辑、纽约市立大学教授。现为国际

笔会纽约华文作家笔会会长。

董鼎山先生因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读书》杂志

撰写“西窗漫记”专栏而早已为大陆知识界所熟悉。

在大量介绍欧美文学界、出版界潮流资情的同时,董

先生将人生的感受、文学的体验与睿智的分析相结

合,“对中国文学欧美文学通盘吸收消化之后酿造出

他自己的蜜”。2000年,董先生获纽约国际文化艺术

中心“终身成就奖”。

目录

上 编

谈谈所谓“纽约客作家” /3

──新传记重振约翰•奥哈拉声誉关于1960 年代的风云人物 /8

——三本新书记述反越战与嬉皮士活动

风流总统不是昏君 /12

——哈里斯新书论述克林顿私生活与公共政策

“纽约知识分子群”的演变 /16

——“牛康派”兴起的来龙去脉

非虚构胜于虚构 /21

——奈保尔讨论伊斯兰教与今日世界

《洛丽塔》是文学艺术还是诲淫作品 /26

纪念一本严正刊物的夭折 /30

——美国《新领袖》杂志因资金不足谢世

一本不偏不倚的杂志书评 /34

——《纽约时报书评》挑书作评的过程

美国新闻界一颗巨星的陨落 /37

——A. M. 罗森塔尔、《纽约时报》与五角大楼文件

两位作家,两部新作,两个评价 /42

哈佛教授与LSD 迷魂药 /46

——狂放的1960 年代

格拉斯,《剥洋葱》露秘 /51

——怀揣纳粹隐私的诺贝尔奖得主

一个有瑕疵的大无畏新闻记者 /54

——I. F . 斯东传记《所有政府都撒谎》

徐娘与性 /59

梅勒解剖希特勒童年心理 /62

冯内古特的反战主义小说 /66

——《第五号屠宰场》作者逝世

由传媒造成,被传媒毁掉 /71

——《戴安娜纪事》探究王妃悲剧内情

尼克松、基辛格搭档内幕 /78……

Page 17: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17

《米沃什词典》[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 西川、北塔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2 / 46.00 / 二十世纪回忆录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人生之书——1980 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1911―

2004)的一生是一个惊人的故事,美国桂冠诗人

罗伯特•哈斯称其为“20 世纪最重要与最恐怖事

件的目击者”,本书是米沃什进入生命最后阶段

的回顾与总结,吸收他的时代的美好与糟粕,以

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与博学诙谐写就的人生之

书。

本书为 20 世纪历史文化立传,以文学作为

永恒的纪念——米沃什为其开列词条加以描述

的人物、事件、地域、主题,在《词典》中呈现

为一幅幅难忘的素描,充满生动细节与敏锐判

断:将波伏瓦、加缪、陀思妥耶夫斯基、弗罗斯

特、爱德华•霍珀、阿瑟•库斯勒……置于审视之

下,接受回忆的召唤,对更广泛的主题进行反思,

这一切共同构成了米沃什本人独特迷人的自画

像。

针对偏僻典故细致加注,呈现 20 世纪“另

一个欧洲”——作者回忆庞杂渊博,记述旁征博

引。关于波兰、东欧的历史文化知识、人物背景

典故,本书针对那些既不熟知于英语世界,对国

内读者也颇为偏僻的,增加大量注脚,并添加“词

条检索目录”,附录完整“米沃什年表”及“主

要著作年表”,并收入作者早年珍贵照片。

目 录

译者导言 米沃什的另一个欧洲/西川

A

ABRAMOWICZ, Ludwik 卢德维克•阿布拉莫维奇ABRASZA 阿布拉沙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American 美

国艺术文学学院

ADAM AND EVE 亚当与夏娃

ADAMIC, Louis 路易斯•阿达米奇ADAMITES 亚当天体信徒

ADMIRATION 敬慕

AFTER ALL 终究

ALCHEMY 炼金术

ALCHIMOWICZ, Czesław 切斯瓦夫•阿尔希莫维奇ALCOHOL 烈酒

ALIK PROTASEWICZ 亚历克•普罗塔谢维奇AMALRIK, Andrei 安德列依•阿马尔里克AMBITION 抱负

AMERICA 美国

AMERICAN POETRY 美国诗歌

AMERICAN VISA 美国签证

ANCEWICZ, Franciszek 弗朗契舍克•安采维奇ANGELIC SEXUALITY 天使性态

ANONYMOUS LETTERS 匿名信

ANTHOLOGIES 作品选

ANUS MUNDI 世界肛门

AOSTA 奥斯塔 072

ARCATA 阿卡塔

ARON, Pirmas 皮尔玛斯•阿龙ASZKENAZY, Janina 亚尼娜•阿什克纳奇ATILA 阿提拉

AUTHENTICITY 可靠性

AUTOMOBILE 汽车

B

……

Page 18: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18

《王家大道》(法)安德烈·马尔罗 / 周克希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2-1 / 24.00 / 长篇小说

安德烈·马尔罗著,周克希译的《王家大道》

叙述的是一个笼罩着死亡阴影的故事:一位西方

男子来到东南亚,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丛林,去探

寻古代遗址中的佛寺浮雕并把它们运出。《王家

大道》内容,几乎就是马尔罗自己丛林冒险之旅

的写照。而小说粗犷雄浑的的风格,则是马尔罗

本人气质的流露,是从他的心灵深处涌现出来

的。

安德烈·马尔罗(1901-1976),法国作家,

政治家,曾任法国文化部长。代表作有《人的境

遇》、《希望》、《王家大道》、《征服者》。

他对中国情有独钟,多部作品都是以中国革命为

背景和题材,他曾作为戴高乐将军的使者访华,

为促进法中文化交流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周克希,浙江松阳人。生于 1942 年 12 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早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毕

业后,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一度赴法国

巴黎高师进修黎曼几何。回国后开始在教学之余

翻译数学与文学作品。终因热爱翻译,调至上海

译文出版社任外国文学编辑。译有《包法利夫

人》、《基督山伯爵》、《三剑客》、《费代》、

《不朽者》、《小王子》、《王家大道》以及《追

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第二

卷《在少年花影下》等小说,《贝多芬》、《罗

丹》、《瓦格纳》等传记。著有随笔集《译边草》。

其译笔准确传神,清新雅致,举重若轻,为读者、

评论家所推重。

丛书

周克希译文集还包括《小王子》,《包法利夫人》,

《不朽者》,《幽灵的生活》,《译边草》,《女

囚》等。

阅外链接

耶鲁大学公开课:哲学-死亡

本课程是一个关于爱情和两性本质的研讨

会,涉及哲学和文化领域。 从现代的哲学读物,

以及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哲学的经典神话来分析

爱情。

观看课程视频请点击:

http://v.163.com/special/sp/philosophy-de

ath.html

附录 超越于死亡之上(柳鸣九)(节选)

在小说里,他们在死亡的阴影中不断地谈论着死亡,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交谈几乎构成了一整套

对死亡问题的哲理。他们思想的出发点与前提,是人所面临的“那种严峻的制药”,即“死亡的制约”,

这是一种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命运,因此,在他们看来,如果仅仅从这个意义来说,“生命并没有任

何意义”,这就是“生存荒诞性的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明”。

Page 19: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19

《终极健康》【美】A.J.雅各布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4-2 / 32.00 / 健康普及读物

A.J.雅各布

《时尚先生》杂志编辑,《纽约时报》杂志

畅销书作家。

2004 年,他写作的《全知全能》(The

Know-It-All)被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出版,随后

占据《纽约时报》平装书畅销书榜单长达 8周,

并得到《时代》、《名利场》、《今日美国》等

杂志的推介。

2007 年出版《我的圣经生活》(Living

Biblically ),连续三个月成为《纽约时报》

杂志的畅销图书。雅各布还为《纽约时报》、《娱

乐周刊》、《纽约杂志》以及《牙科经济学》等

杂志供稿。

这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A.J.雅各布的

最新力作。讲述了一个 40 多岁的中年男人追求

健康的历程。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作者是一个

有实验精神的人,而且他是动真格的。针对身体

的各个部位:眼睛、耳朵、肠胃、心脏、肺、前

列腺、屁股等等,他咨询各路专家的意见,尽管

这些意见甚至互相矛盾,他需要做的是,甄别信

息,采取开放的态度,然后以身示范。坏消息是,

过于认真追求完美身体的他,似乎有点健康强迫

症;好消息是,在很大程度上,他的健康水平提

升了一大截,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健康方

案。

这个中年男人追求健康的动机颇让人感动。

他去旅行途中患了急性肺炎。胡思乱想中,他担

忧的事儿无非是:我要看着我的三个儿子长大,

看他们毕业,看他们结婚。当了爹妈的人,你会

懂的。为了所爱的人,一定要健康。

作者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他可以做到彻底

的改变。人们经常说,30 岁以后,习惯就会主宰

一个人的命运。因为,30 岁以后的人基本上不太

会改变自己的习惯,包括思维习惯,饮食习惯,

等等。而作者把自己完全打开,去接收各种信息,

并做一些尝试。比如,参加钢管舞训练,参加赤

足运动,参加铁人三项,吃生食,打坐,站在跑

步机上工作。尽管有些尝试看起来很可笑,但是,

这才是尝试的意义所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胃

吃得正确

第二章 心脏

让血液流动起来

第三章 耳朵

追求安静

第四章 屁股

别老坐着

第五章 免疫系统

战胜病菌

第六章 胃(升级版)

追求完美饮食

第七章 生殖器

拥有更好的性生活

第八章 神经系统

减少疼痛

第九章 小肠

正确地上厕所

第十章 肾上腺

追求减压……

Page 20: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20

第三部分

《亚财政:制度性腐败与中国历史弈局(修订版)》

《现代国家建构: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治设计及论争》

《美国进步主义政治思潮与实践研究》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美国与中、苏、英(1945—1953)》(修订本)

《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观研究》

《战后香港社会流动研究:婴儿潮世代打造的“香港梦”》

《重庆移民史》

Page 21: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21

《亚财政:制度性腐败与中国历史弈局(修订版)》洪振快 / 中信出版社 / 2014-3 / 42.00 / 经济史

研究中国历史,先有吴思先生的《潜规则》,

继有洪振快先生的《亚财政》,将官场、腐败、

潜规则剖析通透。

《亚财政》是《炎黄春秋》执行主编洪振快

先生的潜心力作,从生动、有趣的案例着手,以

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写作方式,勾勒出明清官

吏从公务活动到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官场

活动和官员心态纤毫必现;透过纷繁的历史表

象,揭示出隐蔽在社会表面之下的“财富暗流”

——“亚财政”。

中国历史幽暗而现实诡谲。“亚财政”犹如

一把锋利的解剖刀,使我们得以窥见中国社会真

实的运作逻辑。21 世纪的中国,能不能克服历史

的惯性,怎样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宿命,

这是现代中国面临的考验。通过对各国现代转型

的比较研究,洪振快先生从历史和财政的角度,

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洪振快,历史学者,专栏作家,近年长期为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财经网等多家媒体撰写专

栏。已出版的著作有《讲武论剑》《红楼梦古画

录》《官心民意》等。现任《炎黄春秋》杂志执

行主编。

目录

代序 制度关系每个人的命

一、清官海瑞的私生活——腐败与私生活的关系

二、穷京官的阔日子——清代一位京官的家庭收

支账目

三、送礼政治——送礼后面的政治规则

四、跑部钱进——清代中央衙门的“部费”问题

五、“三公”腐败——历史上的“公务”消费腐

败现象

六、分肥法则——官民冲突后面的利益博弈

七、陋规战争——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旧说法

八、官崇拜——隐性福利与“合理赐福/利权”

九、陋规名色考——明清官场的灰色收入

十、亚财政——清代灰色收入规模与分配机制

十一、民变系数——中国传统社会稳定“节点”

的估计

十二、王朝周期律——特定经济规律下的历史弈

十三、“国家困境”——现代转型终须突破的制

度障碍

附录:货币换算说明

后记

相关链接

《炎黄春秋》是纪实性综合月刊,对古今中

外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 物,依据翔实的史料,

秉笔直书,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在期

刊之中,具有鲜明特色。

Page 22: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22

《现代国家建构:20世纪 2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治设计及论争》

肖高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3-12 / 49.00 / 政治思想史研究

肖高华(1971— ),男,汉族,湖南新化人,

2010 年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学博士学位,

2011 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从

事历史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教于怀化医专人

文社科系。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政制设计及论争的基础

第一节现代国家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五四”后中国思想潮流的转向

一 中国知识界分化

二 从“民治”到“非民治”

三 现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多元取向

四 “政制救国”:时代主题的转换

第二章民族建国方案之选择

第一节国家统一方案

一“联治”统一

二会议统一

三 法统统一

四 武力统一

第二节民族独立方案

一 国民外交

二“非基督教”

三 废约还是修约

四 对几次重大外交活动或事件的态度

第三章“立宪救国”:制宪讨论及建议

第一节关于“制宪权”的讨论

一 国民大会是否有制宪权

二 省是否有制宪权

第二节知识界对几个宪法或草案的态度

一 对《国是会议宪法草案》的看法

二 对《湖南省宪法》的批评

三 《中华民国宪法》存废之争

第三节知识界的制宪建议

一 对“国民权利”的诉求

二 “八权宪法”及“九权宪法”学说

三 “护宪之精神”

第四章国家权力配置模式之选择

第一节代议制:改造还是取代

一议会主义改造论

二 非议会主义取代论

第二节委员制之争

一 委员会制

二非委员会制

第三节集权、分权还是均权

一 集权制

二 分权制

三 均权制

第五章民治与非民治之争

第一节贤能政治还是平民政治

第二节 民治、党治还是一党专政

一 党治的提出

二 “民治的党治”

三 “一党专政”还是立宪政治

第三节阶级政治、阶级调和还是全民政治

……

Page 23: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23

《美国进步主义政治思潮与实践研究》赵辉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3-12 / 49.00 / 美国思想史

《美国进步主义政治思潮与实践研究》先追

溯“进步”观念在西方的演进,指出进步主义具

有多种表现形态,历史地考察进步主义政治思潮

兴起的历史渊源,然后考察进步主义政治思潮形

成的社会环境、认识论基础、主要目标和基本主

张,进而深入探讨进步派对美国宪政的理论重

建,重点考察三权分立体制下的进步主义政治,

即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主导、创建或参与的国

家层面上的进步主义政治;最后,采用个案分析

的方式,分析进步主义政治思潮与实践给后来美

国历史、尤其是当代美国社会政治带来的深远影

响。

赵辉兵,男,蒙古族,1978 年 1 月生,内蒙

古通辽人,博士,副教授。现为徐州师范大学历

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世界现代史和

美国史方面的研究,发表有《试论赫伯特·克罗

利政治思想及其对美国进步运动的影响》(《史

学理论研究》2009 年第 4期)等论文十数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编溯源篇

第一章进步主义政治思潮的思想根源

第一节西方历史进程中的进步观念

第二节进步观念在北关大陆的拓展

第三节进步主义政治思潮中的欧洲思想因素

第二章进步主义政治思潮的政治根源

第一节内战前美国政治中民主与自由的冲突

第二节内战后美国政治中民主与自由的妥协

第三章进步主义政治思潮的经济与社会根源

第一节进步主义政治思潮的经济根源

第二节进步主义政治思潮的社会推力

第二编理论篇

第一章进步主义政治思潮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进步主义政治思潮的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进步主义政治思潮的理论体系与美国宪

政的重建

第二章进步主义政治思潮的代表人物

第一节赫伯特·克罗利的进步主义政治思想

第二节沃尔特·韦尔的进步主义政治思想

第三节沃尔特·李普曼的进步主义政治思想

第三编实践篇

第一章三权分立体制中的进步主义政治

第一节总统与进步主义政治

第二节国会与进步主义政治

第三节最高法院与进步主义政治

第二章社会视野下的进步主义政治

第一节《1906 年肉类检疫法》出台始末

第二节中产阶级白人妇女与进步主义政治

第三节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进步主义政治的兴衰

第四编影响篇

第一章进步主义政治思潮与实践对美国的历史

影晌

第二章进步主义政治思潮及实践与当代中国的

现代化

参考文献

后记

Page 24: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24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美国与中、苏、英(1945—1953)》(修订本)

华庆昭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3-12 / 30.00 / 美国研究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是作者在长期从事美

国研究,特别是潜心研究美英两国原始档案的基

础上的力作,完成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它以

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和行动为

经,以当时美国、中国、苏联和英国之间的关系

为纬,起自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后匆匆去世,终

至朝鲜战争在板门店停战落幕,气势磅薄地叙述

了二战后最初 8年中错综复杂、纵横捭阖的全球

大局;在结论中分析了影响杜鲁门外交的诸种因

素。注解部分的厚实使读者眼睛一亮,其中也不

乏精彩的叙述和披露。本书既是关于冷战初期美

国外交和大国间关系的叙事史,也是对于美国外

交政策规律性的总结。1992 年先出了中文版,又

由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丛书于 1993 年出了英文

版,在中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受到广泛推介,以迄于今;有的大学在有关课程

教学大纲中将它列为必读参考书,有的评论者将

它誉为本领域的“扛鼎之作”。

华庆昭,1931 年生,美国外交史和国际关系

史研究资深学者。所著《从雅尔塔到板门店》(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米字旗下的约翰牛:英

国的社会和生活》(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英

宫往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作品很受学

界和大众欢迎,均体现出很高的学术价值、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华先生近十五年来曾多次去英

国,英国的社会和历史成为他新的学术兴趣和学

术关注。

目录

序 / 1

前言 / 1

第一部 罗斯福的遗产第一章 /1

第二部 第一个回合/15

第三部 走向内战之路/35

第四部 原子外交出笼/50

第五部 大转折的 1946 年/79

第六部 “西线无战事”/116

第七部 东方的战鼓/145

第八部 无声的较量/169

第九部 新形势的挑战/202

第十部 血染半岛/232

第十一部 板门店的回声/266

第十二部 影响杜鲁门外交的诸因素/272

附录/285

后 记 / 291

推荐者言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

作。它讲述的是通过一双中国人的眼睛所看到

的,从 1945 年春到 1953 年初的战后世界。.....

这本书涉及的范围,加上.....坦率地说明了中

国方面的行动和动机,使得本书成为每一个认真

的外交史学者的必读著作。同时也值得作者的同

胞和外国人当中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感兴趣的读

者一看。

——约翰·托兰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初版序

Page 25: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25

《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观研究》郑毅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3-8-1 / 45.00 / 日本研究

《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观研究》主

要对吉田茂在战前任职外交官、战后任职首相过

程中其个体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进行系统的

解析。吉田茂战前及战后对华政策中所表现出来

的帝国意识是其所处时代即大日本帝国崛起过

程中形成的一种刚性意识,在战败背景下这种帝

国意识因时因势而发生一定的改变,《吉田茂的

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观研究》使用了相对丰富的

日文原始资料及吉田茂个人私人信函,在述论中

强调指明吉田茂帝国意识的核心理念——伸张

帝国权益、维持亚洲领袖地位并未改变,只是实

现的手段、策略发生明显变化而已。对吉田茂的

帝国意识层面进行系统剖析、研究,在对日占领

史研究领域具有某种开创性研究的学术价值。尤

其是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探究战后日本政治人物

所普遍具有的这种帝国意识,对捕捉日本对华政

策的动向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郑毅,1962 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历史学

教授,法学博士。2005 年获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学

位。1988 年获吉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83

年获四平师范学院(现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

士学位。曾赴日本国法政大学法学部任招聘研究

员、山形大学地域教育学部访问学者。兼任中国

日本史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

中国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吉林省社

会科学院客座教授。著有《铁腕首相吉田茂》、

《破解困局的智慧——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等。

现任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东亚历史与文

化研究中心主任、《长白丛书》主编。

目录

序章

绪论

一 本书研究的学术现状

1.日本学界的相关研究

2.美国学界的相关研究

3.中国台湾地区学界的相关研究

4.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

二 本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吉田茂帝国意识的来源

一 时代背景与社会意识

1.“明治教养人”与帝国意识萌动

2.《混同秘策》与“满鲜征服论”

3.霞关外交与“脱亚入欧论”

4.富国强兵与东洋盟主论

5.战争、战争

二 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

……

Page 26: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26

《战后香港社会流动研究:婴儿潮世代打造的“香港梦”》黄绮妮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3-12 / 35.00 / 社会研究

《战后香港社会流动研究:婴儿潮世代打造

的"香港梦"》的实证内容来自博士论文的部分访

谈资料。一方面,《战后香港社会流动研究:婴

儿潮世代打造的"香港梦"》将受访者视为家中的

子女,研究其父母对他们所用的家庭策略,阐释

被访者往上爬的经历,以说明流动过程;另一方

面,《战后香港社会流动研究:婴儿潮世代打造

的"香港梦"》也将受访者视为父母,研究他们对

子女的教育策略,说明流动所带来的后果。此外,

作者讨论了被访者经历流动后如何论述他们的

流动故事和所流露出的情感,以进一步了解流动

是否影响他们个人的世界观和对社会公平的看

法。

黄绮妮博士 2002 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

2002—2005 年于东欧作交流学者,于白俄罗斯、

乌克兰、摩尔多瓦三国多间大学讲学,并于吉尔

吉斯斯坦及土耳其暑期学校任教。2006—2008

年于日本仙台东北大学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研究

中心担任研究员。2009—2013 年于澳门大学教育

学院任教。2013 年返港就任于中文大学教育学

院,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其研究

兴趣为社会流动、社会分层、教育不平等等有关

社会不平等之议题。研究多以质性为主,现正进

行多个对港澳地区教育问题及青少年议题的研

究。

目录

第一章 追寻“香港梦”

第二章 战后香港

第三章 资源与策略

第四章 家庭的教育策略

第五章 家庭的职场策略

第六章 个人职场策略:如何晋身中产阶级?

第七章 为子女未来铺路

第八章 圆“香港梦”的矛盾心理

第九章 如何论述“香港梦”

第十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流动”这个词通常可以在“外来人口流动”

这个词组里听到,而关于在社会层级制之间的流

动,国内公共领域里说得不多。借助这本书,我

们对一个地区的“梦”可以多一个理解的视角。

内页插图

Page 27: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27

《重庆移民史》李禹阶 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3-10 / 138.00.00 / 人口研究

《重庆移民史》采取历史学、社会学、政治

学、民族学、经济学等理论方法,以大量翔实史

实为基础,从重庆地区旧石器时代开始,历经夏

商周三代,直到明清时期和近当代的人口移动进

行了分析和论述。其中包括了重庆城市建设和移

民的关系;秦汉在对于西南夷的开发中重庆的移

民浪潮;明清两次“湖广填四川”的考辨;近代

开埠后西方文化进入时的重庆移民;抗日战争时

期重庆作为战时首都所形成的移民高潮;新中国

建立时期西南服务团的迁徙、扎根;中国“大三

线”建设中军工、科技向重庆地区的迁徙;“文

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大规模的向边疆、农村的

转移;改革开放中的民工潮;三峡工程的百万大

移民等等。正是历史上的这种频繁的大规模人口

迁徙,才促进了重庆城市的发展。书中将学术性

与可读性相结合,有助于我们对近当代重庆城市

的认识,对区域移民历史的了解,尤其对我们现

在面临的城市人口、经济、文化及民族问题,有

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本书也是目前第一部全

面、系统研究重庆地区移民问题的具有开拓意义

的学术专著。重庆处于我国南北部和中西部的交

界区,“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

是串接长江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人

文走廊、信息渠道和物流通衙,亦为我国古代居

民迁徙、混居的主要地区。重庆的历史就是一部

典型的人口向内向外迁徙的历史。

李禹阶,1953 年 5 月生,重庆师范大学历史

与社会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

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突出贡

献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国

思想文化史、区域历史研究。现兼任重庆市社会

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

中国历史学会理事、重庆儒学会名誉会长等。主

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人文社科重大、重点、

一般项目 15 项。获得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及教

学成果一、二、三等奖 15 项。在《历史研究》、

《哲学研究》、《中国史研究》、《光明日报·

理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 100 多篇,独著、合著、

主编学术著作 16 部。

目录

绪论 关于重庆移民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一节 移民与重庆区域移民史研究

第二节 历史文献中的“巴蜀”与当代重庆政区

及交通

第三节 重庆移民史的阶段性及移民高潮

第四节 重庆移民史的特点

一 具有比较明显的历史规律和周期性

二 重庆地区的移民规模大,历次移民在全国影

响广泛

三 政府的政策性移民在历次移民中占有很大比

四 重庆地区移民大都是举族远徙,导致重庆移

民的宗族观念、同乡情节较强

五 重庆峡江地区作为历代官员、士人贬黜、流

寓的地方,长期以来,形成富有特色的峡江流寓

文化

六 重庆文化的开放性、兼容性,使外来移民容

易与本地土著相融合

第五节 重庆移民的乡籍、族籍特征及会馆情结

第六节 移民推动着历史上重庆经济、文化的快

速发展

第一章 重庆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重庆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特殊性

一 重庆的地理位置与地质地貌

二 生态特征

……

Page 28: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28

季风本周排行

●非学术类

序号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单价

1 (全 15 册)罗马人的故事

~值得毕生收藏的罗马史经典 中信 [日]盐野七生 600

2 知日 设计力 中信 苏静 35

3 知日.家宅 中信 苏静 编 35

4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毛晓雯 38

5 如何看懂书法 北京 侯吉谅 42

6 谈话的泥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丹青 36

7 草草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丹青 36

8 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 北京三联 孙郁 39.8

9 大唐李白:少年游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大春 39

10 死后的世界 世界图书 雷蒙德。穆迪 28

11 鸟儿歌唱:二十世纪猛回头 北京大学 李零 36

12 莫奈和他的眼睛 译林出版社 张佳玮 36.8

13 谁动了我的奶酪?(儿童版) 中信 斯宾塞.约翰逊 39.8

14 繁花 上海文艺 金宇澄 48

15 涂鸦的幸福时光:每天 15 分钟的

插画练习 上海人美 韩/赵韩有 32

16 800 常用繁体字:简繁对照习字帖 上海人美 卢国联 书写 英秀林 编 18

17 思享家系列第四辑:草色连云 中信 高尔泰 38

18 南怀瑾的最后 100 天 中国青年 王国平 32

19 小兔子 人民文学 骆英 19

20 大道当然(2000~2013)我与万科 中信 王石 49

Page 29: 季风书讯no 347

季风本周推荐

29

●学术类

序号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单价

1 行动改变生存 浙江大学 寇延丁 36

2 (DVD)可操作的民主:罗伯特议事

规则下乡全纪录 浙江大学 寇延丁, 袁天鹏 28

3 大地在心~教育,环境,人类前景 商务 美/大卫.W.奥尔 35

4 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

~当代十贤访谈录 中信 马国川 38

5 日本人:括号里的日本人 中信 橘玲 38

6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从逻辑思考到真正解决问题 北京 (日)安宅和人 29.8

7 眼泪与圣徒 商务 [法] E.M.齐奥明 48

8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 世界图书 (日)生命科学编辑团队 32

9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 北京三联 (加)梁鹤年 65

10 极端的年代:1914~1991 中信 (英)霍布斯鲍姆 68

11 真相 人民大学 比尔.科瓦奇 38

12 何为道德:一本哲学导论 北京大学 (德)诺博托.霍尔斯特 18

13 忍寒庐学记 北京三联 张晖 编 42

14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中信 韩毓海 49

15 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辽西夏金元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08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杉山正明 45

16 品味与物质欲望

~~当代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 社科文献 朱迪 59

17 反脆弱 中信 美/纳西姆.塔勒布 68

18 27 站,中国近代史之旅 金城出版社 李礼 主编 38

19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东方 徐贲 55

20 到芬兰车站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埃德蒙.威尔逊 49.8

Page 30: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30

声音

克鲁格曼:美国走向拼爹时代克鲁格曼 纽约时报中文网(2014-03-27)

看来,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皮克提(Thomas Piketty)

的代表作《二十一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将成

为本年度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甚或将是这个 10 年最重要的一本。皮克提可以

说是世界上研究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领域数一数二的专家,他不单单是记录了如

何有越来越多的收入汇聚到一小群经济精英的手中。他还有力地证明,我们正在

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的年代。在这样的制度下,经济的制高点不仅由财富

决定,还由承袭的财富决定,因而出身的重要性要高过后天的努力和才能。

要明确的是,皮克提承认我们还没有真的回到那个年代。迄今为止,美国 1%人口经济地位的提

升主要得益于高管薪酬和奖金,而不是投资收入,更不是财富继承。但是,美国富人榜前十名中有六

位是财富继承人,而不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并且如今那些经济精英的子女一开始就拥有无可比拟的

巨大优势。正如皮克提指出的,“逐步走向寡头统治的危险是真实存在的,这让我们很难乐观得起

来。”

没错。并且如果你想要再多几分悲观,就想想美国众多政客们在做些什么吧。或许美国寡头统

治的萌芽还没有完全成形——但是我们两个主要政党中的一个,看来已经是在一心捍卫寡头统治集团

的利益了。

多数人已经意识到,如今的大共和党更关心富人的利益,而不是普通家庭的利益,虽然一些共

和党人拼命做出与之相反的虚伪姿态。但我怀疑,认识到共和党有多么偏爱资本回报,又是对工资收

入多么不屑的人却比较少。可被继承的资本收入支配着工资收入,财富支配着工作,这便是承袭制资

本主义的实质所在。

要明白我在说些什么,就要从实际政策和政策建议出发。人

们普遍认识到,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竭尽所能地为最

富人群减了税,并且他将中产阶级纳入减税范畴,实质上是政治上

赚吆喝的赔本买卖。但却没有那么多人明白,享受到最大的减税优

惠的并非那些高薪人士,而是那些剪息票的投资者和有大笔遗产的

继承人。没错,最高一档的劳动所得税税率从 39.6%降低到了 35%。

但是由于股息被作为普通收入征税,其最高税率却从 39.6 降到了

15%——而遗产税却被完全取消了。

Page 31: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31

这其中的一些减税优惠在奥巴马总统上台后完全取消了,但重点是,布什时代大力推出的减税

措施主要是减了非劳动所得的税赋。而当共和党重夺国会的一个议院后,他们立即推出了一项计划

——众议员保罗·瑞安(Paul Ryan)的“路线图”——呼吁取消利息税、股息税、资本利得税和遗产

税。根据这项计划,一些完全依靠继承财富生活的人将无需支付任何联邦税。

与这种向富裕阶层倾斜的政策相对应的,是一种说辞上的倾

斜;共和党人似乎常常一心要赞美“就业创造者”,却忘了提到

美国就业者。2012 年,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埃里克·坎托(Eric

Cantor)为了纪念劳动节在 Twitter 上发了著名的一条,歌颂企业

主。最近,坎托据说在大共和党的一次会议上提醒自己的同僚:

多数美国人为他人工作,这至少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

奥巴马对商界人士的所谓诋毁完全站不住脚。(另一个原因是,

奥巴马根本没这么做过。)

事实上,不仅多数美国人不是企业所有者,而且企业所得以

及绝大多数的资本收入,都越来越集中地汇聚在少数人手中。1979

年,1%收入最高的家庭得到了 17%的企业所得;到 2007 年,这同

样一群人却拿着 43%的企业所得和 75%的资本利得。但这一小群精

英却得到了大共和党全部的爱,和它政策面的多数关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请记住,两位科氏兄弟都位列美国富人榜前十名,还有四位沃尔玛的

继承人。巨大财富买得巨大政治影响——不仅仅是通过竞选献金。许多保守派生活在一个由智囊团和

俘虏媒体组成的智力泡泡中。这些媒体归根结底是由几位财大气粗的献金人提供资金。毫不意外的是,

那些身在泡泡之中的人会本能地认为,对寡头有益即是对美国有益。

正如我已经提出的,结果有时看来会十分好笑。但我们要记住的重要一点就是,身在泡泡之中

的人会代表他们的赞助人行使巨大的权力。而向着寡头统治的飘移仍在继续。■

瑞安不到 30 岁成为众议员,

满怀理想主义观念,希望迫使

政府精简、减少干预,但他认

为这些原则甚至连共和党同

僚都轻易放弃。瑞安 2010 年

推出一项名为《美国未来路线

图》的预算案,提出大幅削减

联邦预算、全面减税、深度改

革社会福利与医保体系。

Page 32: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32

刘擎:爱国何以成为一种美德刘擎 财新《新世纪》(2014-03-17)

多年前的一名学生毕业后到中学任教,最近刚担任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兴致勃勃地组织学生搞演

讲比赛。班上的文艺委员夺冠呼声最高,她以爱国主义为题,赞颂祖国的悠久文明、大好河山、历代

的杰出人物和当今的伟大成就,最后抒发感慨:“爱国是我们情不自禁的激情,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我们从小就应当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操,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她的演讲观点鲜明,语言流畅,感

情饱满。特别是这位女生外形清秀,声音甜美,很具有感染力,赢得大家一片掌声。

可是“事故”发生了。班上有位被大家戏称为“小哲人”的同学不合时宜地表达了异议:“这篇

演讲思路挺乱的。”班主任耐心询问,乱在哪里?小哲人随即提出了三点质疑:首先,“情不自禁的

激情”就是本能,而本能大多称不上是美德。饿了,就情不自禁想要吃饭;遇到漂亮女生,会情不自

禁地多看几眼,这算是美德吗?其次,既然爱国是情不自禁的本能,放任就是了,何必还要从小培养?

这到底是要闹哪样?最后,爱国是因为祖国有伟大的历史和功绩吗?那么假设你不幸生在没那么伟大

的国家,你是不是还会爱国?是不是会更爱别的更伟大的国家?中国周边许多小国家的国民,是不是

应该更爱中国才对呢?

这三个问题一下子让现场陷入混乱。秀气的文

艺委员深受打击,委屈得差点哭出来。一位男生出

来打抱不平,反问小哲人: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我们不应该提倡爱国主义吗?你到底爱不爱

国?小哲人应答说:这事儿我早就想过。爱自己的

国家就是因为偏爱自己,这是一种自私的本能,算

不上什么美德。“我当然爱国,因为我自私。爱国

不必说得那么玄,也不用那么装。”

年轻的班主任遇到了麻烦。他不能接受将爱国贬低为自私,也不喜欢小哲人那种轻慢的态度,但

一时间又难以给出有力的反驳。于是,他想求助昔日的老师来救援解围。实际上,班级活动的这一幕

也是公共辩论的一个缩影。对这些问题很难给出圆满周全的回答,我只是勉力对相关的争论做些澄清

和梳理。

爱国与自私

要对爱国主义作出严格的界定并不容易,其中“祖国”的概念就相当复杂,可能同时涉及地理、

种族、族裔、民族、语言、文化、历史和政治的多重维度。爱国主义也由此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版本,

Page 33: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33

并且常常与民族主义的概念相互纠缠。但在一般意义上,爱国主义的主要内涵包括:对自己国家特殊

的爱和认同,对这个国家及其同胞之福祉的特殊关切,也常常引申出为祖国的利益和兴盛而奉献的意

愿。

对爱国主义的评价始终充满分歧。比如,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认为,爱国主义既是愚昧的,也是

不道德的。每个爱国者都相信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伟大和最美好的,但这显然不是事实,因此爱国

的激情源自一种愚昧而错误的认知。同时,爱国主义者往往将本国的利益奉为最高目标,不惜以别国

的损失为代价来促进本国的利益,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包括战争),这在道德上与“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的道德准则相冲突。也有不少论者指出,爱国者常常列举祖国的种种卓越之处,这似乎表明爱国

有其“客观的”理据,源自祖国的优异品质。但实际上爱国情感并不依赖于祖国的客观品质(比如繁

荣和富强),因为即便承认有别的国家更为卓越(比如更加繁荣富强),爱国者也不会因此而“移情

别恋”。在根本上,对祖国的爱不是“对象品质依赖”的,而是“自我身份依赖”的,爱是因为这个

国家(也只有这个国家)包含着“我”,这是“我的国家”(无论她好坏)。因此,爱国主义在本质

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在我们通常的道德感中,“利他主义”比“利己主义”更为高尚。若是将

爱国主义视为“自爱”或“利己”的衍生物,那么它在道德上至少是可疑的。所以有人断言,爱国在

本质上是自私的,虽然难以抑制和消除,但并不是一种值得标举的美德。

然而,将爱国等同于自私或利己主义的论断未免过于草率,也很难令爱国者信服,因为这种论断

忽视了两者之间的重要差别。首先,利己主义指向个体的自我,而爱国的对象是一个共同体,后者可

能蕴含着(前者不具有的)关怀和奉献等利他主义的品格。其次,利己主义的道德疑点在于“损人利

己”,在于不公正地对待他人(比如将别人完全当作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而爱国主义并不一定要

取“损别国而利本国”的方式。自爱本身在道德上是中性的。如果只是因为爱的对象中包含了“我自

己”就要受到道德责难,那么我们对自己所属的家庭、社区、城市和族群的爱都无法豁免,甚至对人

类和对地球的爱也是如此——爱人类,是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爱地球(包括自然和动物),是因为

我是地球上的物种之一。这样宽泛的指控不具有差异化的针对性,也就失去了道德评价的有效性。

由此看来,道德评价的要点不在于是否自爱,而在于如何自爱。所有的爱国主义可能都是自爱的

衍生物,但是自爱的方式相当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爱国主义。仇外的、极端排斥性的“爱国

主义”以类似损人利己的方式来爱国,很难在道德上得到辩护。而温和理性的爱国主义主张所有国家

之间的平等尊重、互利互惠,完全可能与普遍的道德原则相兼容。但问题是,爱国毕竟意味着一种“偏

爱”。一个爱国主义者若是能一视同仁地对待祖国和别国,能对本国同胞与其他国家的人民怀有同样

的关切与忠诚,那么他就变成了一个世界主义者,不再具备爱国主义的界定性特征。因此有人认为,

爱国主义在道德上总是危险的,必须予以节制和修正。

Page 34: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34

针对这种观点,政治哲学家沃尔泽曾以父母对子女之爱来作对照分析,相当具有启发性。父母对

自己的子女几乎都有情不自禁的爱,是一种近乎本能的、非理性的偏爱。但这本身并不构成我们反对

父母之爱的道德理由。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情景:父母渴望对自己的孩子予以“特殊的”(超

出对其他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但同时能“以己度人”,理解其他孩子的父母也具有这种偏爱倾向。

因此,他们承认自己的孩子应该和其他所有孩子一样服从公平的程序(比如,学校评分、大学录取或

公务员考试方面的程序)。通情达理的父母甚至会督促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人,服从公平的程序。在这

种情景中,非理性的偏爱与公平的道德原则完全可以兼容。

同样,爱国主义即便是一种自爱的衍生物,也未必要走向极端的排他性。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也

完全可能与国际正义的原则共存。无论是对于个人、家庭还是国家,在道德上可谴责的不是自爱本身,

而是损人利己。因此,笼统地反对和支持爱国主义都缺乏充分的理据,我们需要鉴别不同形态的爱国

主义,相应做出差异化的道德评价。

爱与批判性的忠诚

爱是一种情感,包含着关怀、忠诚与奉献这些值得称道的品质。但什么是爱呢?仍然以父母对子

女的爱来类比。父母若是无保留地满足孩子的所有欲求、无条件地支持孩子的一切言行,通常会被看

作“溺爱”,甚至人们会说这不是“真正的爱”,因为这最终会害了孩子。的确,有人倾向于将爱描

述为纯粹盲目的、完全非理性的、无需任何理由的狂热激情,但这是一种过度“文艺化”的表述,或

许有助于探究人性深渊的幽暗之处,却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源自情感与理性极端对立的二元论,也无

从揭示人类关系的真相。在宽泛的意义上说,所有可持存的亲密关系都无法排除理性、判断和反思的

维度。

与父母之爱相比,爱国主义更有可能容纳理性判断的维度。因为

国家并不具有像家庭(以及宗族、部落、村落、地方社区甚至城市)

那样的经验具体性和直接可感性。人们对国家观念的理解,以及对国

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都不是“现成的”而是“养成的”。因此,爱

国并非一种“自然的本能”,而是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的情感。教育

是一种话语(论述)依赖的活动,也就无法排斥论述的内在要求:理

由与判断。在此意义上,“爱国不需要理由”是一种非常可疑的说辞。

许多思想家主张,爱国主义的忠诚应当包含批判性的维度。著名哲学

家麦金泰尔在《爱国主义是一种美德吗?》的著名演讲中,为爱国主

义作出了道德辩护。作为社群主义者,他主张国家的某些实践和规划

(其广泛的利益)是不可质疑的,甚至承认,在有些情况下爱国主义

支持和效力的某种事业“可能并不符合人类的最佳利益”。但他仍然

阿拉斯代尔·查莫斯·

麦金泰尔(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1929

年 1 月 12 日-)出生于苏

格兰格拉斯哥,哲学家,

在道德哲学、政治哲学、

哲学史和神学等领域都作

出了杰出的贡献。

Page 35: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35

指出,爱国者所忠诚的对象并不是国家权力的现状,而是“被想象为一种规划”的国家。一个人可以

“以国家真正的品格、历史和渴望的名义来反对其政府”。

晚近出现的两种理论,更强调“批判性忠诚”的重要性。维罗里的“共

和主义的爱国主义”认为,爱国所忠诚的“祖国”不是一个出生地,也非

现存的政治制度,而是一个符合公民自由理想和共同自由(正义)的共和

国。在此意义上,当现存的政体背叛了自由与正义的理想(例如法西斯时

期的意大利),就不再是属于我的祖国。而哈贝马斯与米勒等人则主张,

爱国主义不是一种现成的、凝固的“认同”,而是由公民通过民主实践不

断塑造的,其根本理念是“个体相互承认彼此是自由和平等的”,由此寻

求彼此可接受的理据,回答“如何一起生活”这一问题。这两种理论都突

出了爱国精神的政治特征——“爱国”的忠诚是指向一个自由与正义的政

治共同体。在此,祖国不是“自然的”国度,而是一个“未竟的理想”。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在越战和伊拉克战争时期,美国有许多反战人

士都以爱国者自居,而现在有不少知识分子甚至将“叛国者”斯诺登标举

为“真正的爱国者”。也只有在类似的意义上,早年许多为反抗国民党专

制统治而斗争的中国人被称作“爱国民主人士”,才是恰如其分的。

本文刊于 2014 年 03 月 17 日出版的财新《新世纪》2014 年第 10 期,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政

治学系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共同的理念》

[意]诺伯托•博比奥莫里奇奥•维罗里 /

杨立峰 译/应奇 校

/ 吉林出版集团 /

2009 年 7 月 / 22.00

Page 36: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36

韦森: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有天下意识共识网 作者赐稿(2014-3-28)

【按语】与他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朋友相似,近几年来,韦森教授一直

在重复着几乎同样的观点。他关于预算民主的呼吁见诸于 FT 中文网、财

经网、凤凰网等门户网站,他的关于货币内生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也

经常发表在《华尔街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等网络和平面

媒体上。当他向我展示讲课用的 PPT 课件时,106 页内容充满了数字和图

表,语气也更加坚定。他坚信世界的改变依赖于大多数人主观认识的改

变,绝不要因为利益格局的稳定而妨碍甚至放弃传播正见的自由。为了

能够实现这种价值,经济学家自己必须努力认清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

理。他相信,知识分子要发挥好社会启蒙功能,第一要务就是点亮自己。

这个观点产生于一位学者对米瑟斯的评论——“如果你点燃了真理的烛

光,追求真理的人们就能够发现。”

探索良序市场经济的运行之道

记者:您一直致力于探索良序市场经济的运行之道,这对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韦森: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我国曾实行计划经济近 30

年,尽管过去统计数据说这段期间经济增长速度还不错,但是把 1952 年到 2011 年我国每年的经济总

量描在一张图上,就会发现,从 1952 年到 1978 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几乎没有多少增长,只是 1978

年市场化改革后,尤其是 1992 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我国经济才有了快速飞速。但凡尊重事实的经济

学家,都必须肯定市场经济对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进步意义。中国前 30 年计划经济时代的停滞和后

30 多年市场经济快速增长的轨迹充分证明,只有市场经济才是人类迄今所能发现的最有效率的资源

配置方式。只有市场经济,才有快速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但是,观察人类诸社会经济增长的路径,

尤其是近代以来各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我们也同样可以得出另外一条结论:市场经济是一国经济快速

增长的必要条件,并不一定是增长的充分条件。换句话说,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一个国家的快速增

长,但有了市场经济,却不一定就有经济的快速增长。同理,在过去中国市场化过程中所出现的 30

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也不一定就能确保我国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这些年

来一直坚持认为,要不断探讨一个良序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条件、道德基础和文化环境。当然,这都

是些“宏观的”大问题。在我国现实体制下的经济运行尤其是制度变迁的巨大张力面前,我们往往做

不了什么,但是对这些“宏观大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记者:保证市场经济运行的诸多条件又是怎样发生作用的呢?

韦森:多年来,一些新制度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的研究已经发现,现代宪政民主政治下良序的法律

制度,尤其是确保市场交易产权的法律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长期增长的制度基础和必要条件。另外,

一些社会学家(如马科斯·韦伯、桑巴特、彼得·伯格——即 Peter Berger)、经济学家(如熊彼

特)和管理学家则认为,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文化和商业精神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譬如,

马克斯·韦伯就曾深刻地指出:“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动力,首先并不是用在资本主义活动的资本数

额的来源问题,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问题。”韦伯还具体举例说,不管在世界的什么地方,

只要资本主义精神出现并表现出来,它就会创造出自己所需要的资本和货币,来用作达到自己目的的

韦森,原名李维

森,汉族,籍贯山东省

单县,经济学博士,教

授,博士生导师,曾任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

院长多年,现为复旦大

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

研究所所长。

Page 37: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37

手段。换句话说,不是有了充足的货币和资本,才会生发出资本主义活动,而是一旦创造财富的资本

主义企业家精神具备了,他们会创造货币和资本。前些年,我自己的研究也发现这一点,并发表了一

些相关文章。在文化精神、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企业家的商业精神是连接文化与

市场秩序乃至经济增长的最为直接的作用“链条”。给定一国的资源禀赋、社会条件以及政府许可的

自由空间,市场本身就会孕育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其中企业家的创新和不断扩大自己商业王

国的冲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直接的动力。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在 2006 年所写的一篇哈佛书简

之四“破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一文中,就曾指出,经济体制转型、资源禀赋、后发优势、市场

容量大和 20 世纪 80 年代后全球化加速的国际环境适宜,是中国发展的有利条件,但这些并不能完全

解释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最终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引入市场经济后一

大批中国企业家的崛起,乃至与中国人的勤勉、精明和坚忍不拔的商业精神也有很大关系。

多年来,我一直相信,在全球化加速进行的世界格局中,中国人在发育和扩展市场方面的商业文化精

神,绝不比任何其他族群,包括欧美各国、日本和韩国的文化精神逊色。正是千百万有着精明的商业

头脑和勤勉创业精神的中国企业家,充分利用了中国社会转轨及与国际商业惯例(WTO 规则)接轨过

程中的“制度缝隙”、“体制空档”和历史机遇,以一种看似灵活甚至开始有些“不甚规范”的经营

策略,“谋划”了企业的成长,进而推动了中国过去 30 多年“奇迹性”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中国

加入 WTO 之后,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外资的大量进入乃至国有企业经营的改善,都促使中

国企业快速融入了全球分工体系,并开始按照 WTO 的贸易规则来迅速发展自己的企业,增加产量,扩

大出口。这是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

商业精神,今夕何夕

记者:这种发挥了链条作用的商业精神又是在怎样的文化环境中孕育出来的呢?

韦森:改革开放以来江南和东部沿海地区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可能与明清(甚

至更早可追溯到宋代)以来江南民间工商业自发繁荣的历史传统有关,与这些地

区传承并遗留下来的商业文化精神也密不可分,这种精神也很可能与海外华人尤

其是南洋华人所特有的工商业精神同宗同源。香港大学的戈登·雷丁教授曾写过

《华人资本主义精神》的著作,专门研究东亚的儒家文化所孕育的华人资本主义

精神。

从历史上看,盛行于江浙一带的吴越文化和人文传统素来有重商轻农的突出特征,这使得江浙人机智

敏捷精于商道,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另一方面,珠三角一带的岭南文化“崇利”和“重商”也很明

显,一直是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这种文化里蕴含的开放性与开拓精神、反传统、善于变通、敢

为天下先的特质形成了追求感观享乐、直观务实并敢于冒险的精神品格。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这

种商业精神被压抑甚至快被泯灭掉了。但是,可以认为,正是有上述文化精神传统的遗产,改革发生

之际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秩序,率先由这些地区萌生,并迅速向其他地区辐射和扩展,在这个过程中涌

现出无数精明能干的企业家和经理人。一大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崛起,中国的外贸出口和国内贸易不

断增加,中国制造的商品才会不断涌向全世界。

记者:既然中国人的商业精神有深厚的文化渊源,为何今日的市场经济却面临着诸如食品安全等诚信

环境急剧恶化的尴尬局面?

Page 38: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38

韦森: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在社会上有很多且很大的误识,认为我们的商业诚信缺失是市场化改革的

结果。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确实在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但这却不是当

前商业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今天,只要打开电视、报纸、杂志,或上上网,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曝

光出来的商业欺诈、伦理缺失甚至道德沦丧的事件。从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猪肉、敌敌畏浸泡的火

腿、地沟油、膨大增甜剂的西瓜、苏丹红咸鸭蛋、黑心棉童装外衣,以至到不久前曝光的“毒胶囊”

事件,……等等,怵目惊心,不省枚举。当人们看到或听到一件又一件这样的恶性事件,往往会悲叹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商业伦理的缺失,乃至惊叹一些商家连做人的道德底线也几乎丧失殆尽了。人们愤

怒和悲叹之余,往往会认为这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这种实际上是一个莫大的误识。

当今中国的商业伦理缺失,商业欺诈甚至一些道德沦丧的恶性事件不断被曝光,是有体制和制度原因

的。去年,我曾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文中谈到,上述种种触目惊心的现象,

可能不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结果,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尤其的体制方面的根源。在一个引入了市场机

制但又缺乏限制政府权力的社会中,政府官员腐败寻租案件大面积地发生,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急遽

拉大,是自然和必然的。在政府官员腐败大案要案不断被曝光的社会中,如果人们连政府官员都不敢

相信了,又如何能建立起商业诚信系统?又怎么能期望普通百姓和企业界人士有道德自觉和道德自

律?

哈耶克在《通向奴役之路》这部世界名著中曾指出,“在一个人身自由

与个人责任被破坏殆尽的制度中,无论[人们的]良善愿望,还是组织的

效率,都不足以维系[社会的]行为准则(preserve decency)”。这恰

恰说明了这一道理。在 1961 年 12 月 6 日在纽约召开的第 66 届美国产业

大会上所做的“自由企业的道德因素”的讲演中,哈耶克曾对自由与道

德问题做了很多独到的解释,提出“道德和道德价值,只有在自由的环

境里才会成长”这一判断。哈耶克的具体解释是:“人民和各社会阶层,

只有在长期享有自由的情况下,才会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这与他们所

拥有的自由度成正比”。反过来,哈耶克也相信,道德在一个“伟大社

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自由的行动受着强有力的道德信念引

导时,自由社会才会良好的运作”。如果照哈耶克这一观点把自由

(liberty)认作是在法治保障下的个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私人领域

和一种人的生存状态,那么哈耶克这一论辩的逻辑实际上是说,只有在

法治社会之中,人们的道德情感才会得以展示和再造(re-created),

社会的道德水准和商业诚信才会不断提高。

根据哈耶克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关系的上述认识,我曾在 2011 年下半年苏

州举办的一次“当代中国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提出两个观点:(1)只有

建立了良序运作的法治民主政治制度,才有可能重建中国的商业诚信体系,才期望能重塑未来中国的

商业伦理;(2)只有在现代法治化的良序市场经济体系中,儒家和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商业美德才能

完成其“创造性的转化”。根据上述两点,我这些年一直坚持认为,只有深化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

实现了 200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共十七大报告所提出建设现代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的长

远发展目标,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官员腐败的制度根源,才有可能建立良序的市场经济社会,才能重建

我们的商业伦理和商业诚信制度。

已到争取变革的节点

哈耶克 (1899-1992)

Hayek,Friedrich

August 奥地利裔英国

经济学家 。新自由主义

的代表人物 。生于奥地

利维也纳。

Page 39: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39

记者:面临这种大的社会格局,要建立良序的市场经济,我们目前需要做哪些改进?

韦森:这就需要从良序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条件和道德基础来考虑问题了。西方有句民谚:有好篱笆,

才有好邻居。意思是说,法律规则明确了,才有和谐社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家行为要受到外

在制度规范的制约,越是清晰明确的法律制度规范和政府行为的行政边界,越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

诚实守信的竞争环境。制度经济学认为,明晰界定的产权为市场经济成长和扩展提供充分的激励;完

善且公正的法律框架,为市场运行提供规范性保障;代议制的宪政民主体制,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宏

观调控提供了合意的政治架构。这些论证既缘于经济学和政治学的逻辑推演,也是从人类近现代历史

上发达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路径的历史观察中而得出的结论。

尽管这些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经济也取得了高速增长,但我们也付出了惨重

的代价,比如腐败盛行、商业诚信缺失、政府权力不断膨胀,社会的紧张程度不断加强,万人以上的

群体事件是有发生,等等。由此我们相信,只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完善了、企业和政府的边界明确

划分清楚了,政府职责受到明确约束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才会良好,才会重塑我们商业伦理和重建商

业诚信,企业的经营和生存环境才会改善,也最终才能建立一个良序的和谐社会。

从另一个角度讲,没有文化之外的制度,更没有无道德维度和伦理基础的制

度。只有在特定文化氛围中产生,并建立在一定的道德伦理基础上的制度规

则,才具有现实的约束力,才会为经济增长提供充分的激励。在这个意义上,

我曾在给汪丁丁教授的《在市场中交谈》一书所写的书评提出“道德是产权

之魂”的说法。法律制度必须符合道德,才是正义的法律,人民才会遵守。

这就牵扯到法学理论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了。从学理上来说,康德所说的人

心中作为“绝对律令”的道德法则,或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才是产生人类

社会正义的法律制度的最终源泉。199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

曾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高效运行,依赖于特有价值观和规范系统”。这

无疑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觉得现在可以进一步认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商

业伦理和道德基础,应该是普世的,并在各种文化与社会中是大致相同和相

通的。

记者:近几年来,国学热在社会上大范围的兴起,也成为企业家趋之若鹜的

学习方向之一,会不会成为未来中国制度变革的思想基础?

韦森:对此我持保留态度,并且不乐观。我赞成杜维明先生的一个说法:在当代华人社会里,中国传

统文化精神已经变成了一个遥远的回响。传统中国文化中许多美德和商业伦理,先是被建国后从苏联

引入的革命意识形态和“斗争哲学”所替代和淡化了,后来又被“文革”所差不多全部毁掉了。改革

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到来,发财致富的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行为,又似乎成了我们社会的整个价

值导向。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格局中,把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文化精神运用于中国今天的市场博弈,完

成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这似乎只是一些知识分子的美好愿望,想做也做不到。到底传统儒家

文化中有哪些价值还适应当今中国社会?别说企业家了,就是一些自称为“新儒家”的知识分子,又

做了多少梳理和说明?在此格局中,就我有限的观察来看,不要指望传统儒家文化对今天的商业运作

有多大影响,那些都是少数成功企业家玩玩的东西。中国的古代为什么出现那么多隐士?因为他们看

到世俗的为官之道艰难,朝廷上下都充满了些不公平的事,甚至勾心斗角到残酷倾轧,于是躲入深山

成了隐士。现在有的企业家走过来了,快速地发了大财,什么都见过了,什么都有了,宝马、奔驰和

《在市场里交谈》

汪丁丁 / 上海人民

出版社 / 2003-8 /

29.80 元

Page 40: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40

别墅都有了,就开始玩玩文化。上述说法可能有点刻薄。但是,我自己的感觉是目前商界的“国学热”,

与传统中国文化有很大距离,甚至与明清时期流行的商箴也根本不一样了。

另一方面,我一直认为,企业家真正的道德感来自对现实的关怀,面对官员腐败以及社会不公平和实

际上缺乏正义的制度的而产生的改变现实的愿望。换句话说,企业家的道德,不是源自个人企业成功

扩张后想做些慈善事和承担一些社会责任的愿望,而是来自企业家的天下意识,即为建设我们未来的

良序社会而不怕自我牺牲的精神。但是,这些年来,我一直觉到比较悲哀的地方是,中国的企业家群

体中,几乎没有产生能够替整个社会争取变革的声音。在晚清和民国时代,有相当一批企业家本着实

业救国的愿望来创办企业,以期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民族的商界和企业家群体对社会和制

度变革有着很深的介入。如今,企业家群体更在意去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和关系,去谋求个人和家族

的最大利益。也许会有少数比较爱思考的企业家代表,会经常上网支持那些呼唤民主和法制的声音,

但他们自己不做或者说不直接参与这些事情的。这不像晚晴和民国时期的民族企业家,他们当时实际

上是从各种方面会参与到社会变革中的,大多数是有天下意识的。正是观察到这一现象,我也一直相

信,也一直期盼,只有怀有天下意识且有国家和民族命运关怀的企业家,才会是真正的企业家,才会

成为未来中国良序社会建设的脊梁。

这里我想再补充一点,如果说中国企业家和商业界人士重拾儒家文化

经典或者推广儒商精神还有情可原的话,学界一些知识分子乃至在宣

传口的一些政府领导人在重谈儒家时,我们就要有所警惕了。譬如,

我的好朋友秋风教授最近几年在呼吁和构建儒家宪政思想方面做了

大量工作,甚至可以用一个中文成语“不遗余力”来形容他近几年的

努力。对于秋风的“儒家宪政主义”的观点,我们有过交谈,但我没

有深入研究和思考过,这里也不愿多做评论。对于蒋庆、秋风这些想

建构“儒家宪政”的思想者,我倒是建议他们,若有时间和可能,读

读一位韩国学者咸在鹤在哈佛大学法学院所做的《作为宪法主义的儒

家》的博士论文。这篇论文至少在杜维明先生那里能找得到。当然,

也许我孤陋寡闻,可能他们已经研究过咸在鹤的思想和观点了。咸在

鹤的一些观点,在前几年的中文出版物中也能找到一些。譬如,在哈

佛燕京学社 2005 年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集《儒家传统与启蒙

心态》的文集中,就刊载了咸在鹤的一篇文章:“宪政、儒学公民德

行与礼”。根据那篇文章的观点,我前几年曾指出,在不具备宪政民

主政制的条件下,任何想通过思想教育、恢复儒家思想道德修养以及

周期性政治运动来纠正和惩治政府官员的腐败渎职行为的努力,都会

实际上产生一种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那就是不断强化政府的行政控

制权力和自由裁量权。咸在鹤在谈到在当今中国想借用儒家德治教育的传统资源时,也恰恰道出了这

一吊诡。在探讨在帝制中国中儒家传统里的礼实际上被用作规训政治领导人一种手段时,咸在鹤曾深

刻地指出:“没有宪政向度,任何对儒家仪式主义传统的重新挪用都将只是独裁主义政治的一个托辞”。

这句话实在值得我们今天深思和玩味。我想蒋庆、秋风和盛洪教授也会大致同意咸在鹤的这一见解吧!

当然,也许杜钢建、蒋庆和秋风这些主张儒家宪政的思想家能从咸在鹤的博士论文中解读出符合他们

思路的一些见解,这也没问题。在宪政民主政制越来越成为未来中国社会改革大方向的“共识正在形

成”的情况下,有学者和思想家欲从传统儒家中解读出宪政民主思想,想为未来中国的宪政民主政治

建设寻求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至少应该允许和鼓励的呀!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在正在走向价值多

元化的当今中国社会中,更应该允许和鼓励学术探索自由和思想自由,因而也更应该更加宽容、平和、

《儒家传统与启蒙心态》

哈佛燕京学社 / 凤凰出

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

版社 / 2005-7 / 24.00

Page 41: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41

理性地对待各种学派思想家的观点和理论探索。当今处在大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更需要一个宽松的“百

家争鸣”思想和舆论环境呀!

中国要形成并建构一个宪政民主制度,这正在成为学界和社会各界共识。中国未来到底建设一个什么

样的宪政民主制度?走向一个具有宪政政治的法治国家的路径到底如何走?这是中国学界、社会各界

乃至企业界所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但是,不管未来中国的宪制化路径如何走,但必须一方面要参照

西方社会的宪政理论和实践,另一方面也要从传统的文化资源中寻找“内生的”或言——潜含着的—

—有利于未来中国“宪政民主建设”一些思想,——这也将是毫无疑问的。正如国内一位学者陈名在

前些年所言,在未来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中,“排除儒家的制度安排是不能成功的;完全不参与制

度安排的儒家同样也是没有生命的。否定了这两个方面,中国的制度安排必须有儒家的参与;而儒家

的繁荣再生必须与制度安排结合”。有儒家精神参与的宪制化进程,不但是可能的,而且也已经有现

实例证,并且已变成了一种实存。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台湾,都是在儒家传统精神资源遗产开出了

各自的民主宪政之路,并初步完成其社会生活形式的宪制化的进程。当然,无论是新加坡、韩国,还

是台湾,其宪制化的民主政治体制的运作都不是没有问题的。

记者:能够有人开始关注现实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许客观环境的变化会推动社会的最终进步?

韦森:是这样的。过去所受教育和各种宣传濡化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以及信息的不对称,确实会影响

很多人对现实的判断。制度变迁依赖于社会大多数人价值观、文化信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尤其是市

场参与者保护自己所秉有的权利意识的觉醒,因此,近些年来,我一直强调“新启蒙”的意义。另一

方面,中国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或许会逐渐转变中国企业家的群体意识,甚至会促使企业家行为模式的

转变。

在人类历史上,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成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环境、经济发展的大势乃至

在一定制度安排下政府的政策及其导向。长期以来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低度发展市场空间优势、人

口红利这些有力因素,正随着中国步入中等发展水平国家和人口老龄化而逐渐消去,全球经济复苏步

履维艰,又使过去多年我们靠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国有部门垄断寻租及其扩张,

会挤占民营部门的投资和利润创造空间并扭曲市场竞争机制和扼杀创新;多年来政府财政税收的快速

增加——差不多每年都以 GDP 增速的两倍甚至更高的速率增长——,一直在加重企业税负,并导致政

府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快速攀升,而居民家庭收入的份额却不断萎缩,上述这这些因素,

都导致转变现有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非常困难,内需难以启动,从而中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增长有许

多隐忧。

即将来临的中国经济的大转型,也许会促使中国企业家权利意识、改革

意识和天下意识的觉醒,也许会促使一批像深圳的吴君亮那样去争取和

推动减税富民的政策实施乃至预算民主和税权法定的制度变革。当然,

我们也要看到,在明清时期的商箴中,乃至在更早的中国历代王朝的商

人的实际运作中,都在奉行“敬官、畏官”、“民不与官斗”经营和处

世之道,结果明清时代的商人多像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所说

的那样,他们“传统的做法不是造出较好的捕鼠笼来捕捉更多的老鼠,

而是向官府谋取捕鼠专利”。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网络

时代的来临和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家不是选择采

用移民国外这条途径来保存自己和家族的财富了,而是积极选择参与并

推动未来中国的改革,在建立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和良序市场经济社会方

《美国与中国》

费正清(美) / 张理京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2000-08 / 26.00

Page 42: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42

面进行奋争,并在这种法治民主政制建设的过程中来发展自己的企业和商业王国而为自己家族和社会

创造财富。

由此我由衷地期盼,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在未来不仅要急需保持精明、勤勉、创新和不断做大做强自

己企业的商业精神,而且有推动未来中国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天下意识。

(本文为五月份韦森教授接受中欧商学院《中欧商业评论》记者的采访稿,摘要稿已经发表于该杂志6月号。)

Page 43: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43

葛兆光:我绝不接受有人说“文革”有可取之处

访问者:李怀宇 北京青年报(2014-3-12)

葛兆光,1950 年生于上海,在贵州初中毕业以后在苗族山区插队,1984 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

献专业研究生毕业。1992 年起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2007 年 3月至 2013 年 6月担任复旦大学

文史研究院院长。著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禅思想史》、《中国思想

史》、《屈服史及其他》、《宅兹中国》等。

提要

◎西方思想史研究衰落厉害,但是在中国,因为思想史是跟当代的思想政治关怀还有密切联系,所以

它仍然兴盛

◎历史就像一个辫子,你拧紧了,大家都只好反复梳这一根辫子。现在,我把它打回披头散发的状况

◎一方面要怪我们学者不会通俗地讲学术,但另一方面你也要警惕这个市场太可怕

采访手记

葛兆光先生的办公室挂着余英时先生的两幅书法,一幅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成立的贺诗:“文

史英才聚一堂,国魂未远重召唤。”另一幅则录 1978 年故国之行的旧作送给葛兆光、戴燕夫妇:“此

行看遍边关月,不见江南总断肠。”

葛兆光

Page 44: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44

早年读书太勤,用眼过度,如今葛兆光的左眼近乎失明,看书主要靠右眼。葛兆光自认读书是一

个“野狐禅”:到处乱读,知识很杂。他有写日记的习惯,但基本上都是摘资料,没有私密性的东西。

他分析同时出道的学者中,很多人都有所谓“两支笔”:一支写学术著作,一支写公共评论。他也写

了不少书评,“中国的特点是书评往往借题发挥,其实是在发挥社会、政治关怀。比如我写陈寅恪的

那篇文章看起来是书评,实际上是在借陈寅恪说事。”而他感慨现在的大学制度慢慢催生一批趋向于

专业而不关怀社会的人,“既是专业知识分子,又是公共知识分子”才是他心中理想的状态。

在 20 世纪 80 年代,葛兆光先是研究中国史学史,考证古典文献,

然后致力研究禅宗、道教与中国文化,后结集成《禅宗与中国文化》和《道

教与中国文化》二书。在此基础上,葛兆光又费了近十年之功,完成了《中

国思想史》两卷。21 世纪初,葛兆光将眼光投向“世界”、“东亚”与“中

国”、“学术”与“政治”、“认同”与“拒斥”、“国别史”与“区域

史”等大问题,在 2011 年出版了《宅兹中国》一书。他说:“我这三十年,

前十年研究禅宗、道教,中间十年做思想史,后十年做跟东亚和中国有关

的东西。”

近年来,每年春天葛兆光客座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与余英时先生时

相论学。余先生有言,“我对政治只有遥远的兴趣”,但这不妨碍他有中

国情怀。葛兆光也说:“我不会和政治近身肉搏,那不是我的特长”,但

也不意味他没有政治关怀。在视野所及的学术界,葛兆光看到,“在美国,学术和政治离得很远,所

以在学术上专业化、规范化和技术化相对比较厉害。但中国是始终分不开。我想,中国知识分子传统

还是很厉害,道统对政统,总是希望有所制约,当思想不能尽兴表达,就要通过学术来表达,那么,

学术背后的政治关怀当然就很厉害。在学术尤其在历史领域中,思想史是最容易涵纳政治关怀的。”

“吹皱一池春水”是我的作用

李:你的《中国思想史》有什么特色?

葛:我不能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如果让我自己评价的话,第一,我是“破”较多而“立”还不够。之

前的很多《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模式。这些模式有意识形态的问题,

还有西洋哲学史的框架带来的模式问题,也有资料上陈旧的问题。那么,我的思想史,至少改变了过

去固定的思想史模式。第二,我自认为文献做得还是不错的,因为我是文献专业出身,又比较看重扩

大思想史的范围,所以我在《中国思想史》里面用了别的思想史和哲学史里不用的一些东西。第三,

我的思想史有一套较新的写作方法,包括像章节的设置、选材。所以,《中国思想史》提出了很多问

《宅兹中国 : 重建有

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葛兆光 / 中华书局 /

2011-2-1 / 39.00 元

Page 45: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45

题,至于这些问题解决没解决,我自己不敢说,也许我提出的理想也没有

做到,但是,我的作用可能是把原来固定的东西打散了。

本来是很平静的领域,“吹皱一池春水”是我的作用。说老实话,在我之

前的思想史、哲学史,既定模式是非常强的。历史是一个被既定的脉络,

就像一个辫子,过去的辫子就是这样,你拧紧了,大家都只好反复梳这一

根辫子。现在,我把它打回披头散发的状况,再重新编辫子,就是重新脉

络化,你就可以按照你的理解来重新写。所以,我的作用就是想为以后研

究中国思想史的人去掉脉络化,去掉熟悉化。

所谓“隔代遗传”实际上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以后,觉得我们

可能精神气质、学术立场上,跟隔的那一代更加亲近

李怀宇(简称“李”,下同):陈平原先生跟你是同一代进大学,他曾谈过一个学术上“隔代遗传”

的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的我们,借助于七八十岁的老先生,跳过五六十年代,直接继承了 30 年

代的学术传统。”你当时在北大有没有这个感觉?

陈平原

葛兆光(简称“葛”,下同):我跟他的感觉好像不太一样。我想,平原兄大概有这样一个判断:由

于我们直接上面的这一代在新中国以后受教育,他们的知识、学术理念和政治立场,可能有一些我们

不太认同的地方,所以,我们会更尊重和追随更上面那一代,就是隔代的那一茬。但是,这可能是后

来不断反思的结果。实际上,当我们 1978 年春天到北大的时候,直接接触的老师就是我们上一代的,

比如说,金开诚先生、裘锡圭先生、严绍璗先生、张广达先生。这些人跟我们接触很密切,所以不能

说我们就真的跳过了这一代。从学术史意义上来说,所谓“隔代遗传”实际上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不

断地反思以后,觉得我们可能精神气质、学术立场上,跟隔的那一代更加亲近,而不太像五六十年代

中国思想史(全三册)

葛兆光 / 复旦大学出版

社 / 2009-7 / 75.00 元

Page 46: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46

受教育的这一批人,他们可能受到意识形态化的教育,在屡次政治运动冲击以后,学术积累不够深厚,

他们不是那么能影响我们的学术和思想。但是实际上在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跟他们接触还是很密切。

我们跟上面的一代其实还是有很多能够相通的地方,比如,我们比较能理解他们在政治运动中不断地

受到影响,多多少少在观念上不够开放,学术积累上确实不够深厚。比起更早的一代,比如说我们读

书的时候,老师里面还有像周祖谟先生、邓广铭先生、阴法鲁先生,我还见过游国恩先生、魏建功先

生,可能从学术上会有更亲近的感觉。但是五六十年代出来的这一批人,跟我们有更密切的接触,不

可能马上越过那一代。有些老师跟我们的关系很好,而且至今还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像张广达先生,

他是教我们中国通史的。我们也很尊重他们。

李:最好的年华都在运动里面。

葛:对。说老实话,三折腾五折腾,像烙饼一样,他有什么时间去积累?而且他从整个大学以后受到

的影响以及做学问的模式,都受到那种社论式的思想和文风影响,写出来的东西当然就不怎么样。这

一代人是悲剧,从个人来讲他们都是很好的人。而且,特别要提到的是,当我们进大学的时候,他们

这一代人因为“文革”十年里面没有机会跟学生接触,反而在那个时候对教学投入的精力很大,所以

跟我们接触很多。

从学术出发辐射到政治,实际上那是一个有强大暗示性的学术表达

思想史研究领域华人学者引领风骚

李:在美国华人学界,现在我们能想到的杰出人物,好像都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像余英时先生、张

灏先生都是很突出的。

余英时、张灏、林毓生

葛:这里面有一些历史原因。余英时先生、张灏先生、林毓生先生,他们三位曾经在 20 世纪 70 年代

后期到 80 年代前期在台湾掀起过非常大的思想波澜。余英时先生当年写讨论“反智论”的文章,就

在台湾轰动得不得了,这是因为那个时候台湾还没有解严,他从学术出发辐射到政治,实际上那是一

个有强大暗示性的学术表达。在那个时代给台湾的思想史界带来了一个很大冲击,不只是思想史界,

Page 47: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47

是给整个思想界都带来了很大冲击。所以,台湾后来包括史语所在内,有好多学者追随这几位先生,

形成了一个思想史的潮流。包括黄进兴、王汎森等等,他们都是跟着余英时、林毓生、张灏等先生走

的。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放开眼界来看,美国的华人学者里面还有一些很出色的学者,不完全是做思想史

的。就以最近去世的何炳棣先生来说,不管何先生政治立场如何,学界还是对他的学术成就很佩服的。

他做社会史、经济史,把社会科学引入历史,在欧美第一流刊物上发表,在西方入室操戈,很了不起。

他到了老年才说要研究思想史,也许是因为他很讨厌新儒家,要对他们猛批一通,颠覆他们的思想史

叙述,所以才说晚年做思想史是“画龙点睛”。当然,华人学者在美国研究中国思想史取得的成就大,

也是因为洋人学者都尽量避免做特别大的题目,所以,很少有人能够对整体的中国思想史或者一个大

时代的中国思想史,有这么大的判断。可是,话说回来,像史华兹、列文森、葛瑞汉,他们也做思想

史。后来的变化是跟美国学术界潮流的变化有关的,很长时间里面,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占了美

国学术界主流,思想史反而比较难做。所以,思想史研究领域华人学者比较能够引领风骚,这是一个

特殊情况。

史华兹、列文森、葛瑞汉

李:你觉得思想史难做的关键是在什么地方?

葛:中国思想史难做,不仅是因为处理的材料非常广泛,而且要用穿透纸背的方法去分析材料,要看

到史料背后的动机、观念,这些东西可能不是在字面上找到。在阅读和理解材料的时候,华人学者肯

定有一定优势。另外,思想史处理的时段要比较长,做一个小小的个案,作为典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不够。如果做长时段或者说大范围的东西,一般西方学者受到非常严格的西式学术训练,不会贸然处

理这些东西。现在西方学者做的东西越来越具体,所以,很少有人像余英时先生那样,从尧到毛,通

代都弄下来。整体说来,西方对思想史的兴趣确实已经过去了,西方思想史研究衰落得很厉害,但是

在中国,因为思想史是跟当代的思想政治关怀还有密切联系,所以它仍然兴盛。我 2010 年到普林斯

顿大学去客座的时候,在那里讲的题目,就是思想史为什么在中国大陆现在还很重要,而在西方已经

Page 48: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48

不重要。在西方,新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都比思想史热闹,但是在中国,思想史还是很

重要。

现在有一些公共知识分子太公共了,有些专业知识分子又太专业了

很多朋友很难沉下心来做专业研究

李:在经济高速发展以后,有很多新的媒体出现,电视、手机、网络快速发展,学术史、思想史会不

会成为越来越小众的东西?

葛:学术研究历来都是小众的。我不相信我们写的这些东西会有多少人看,肯定比不过六六的《蜗居》,

一个电视剧满大街人都知道。姚晨的微博,据说七个大报纸都抵不过。学术肯定是小众的,但是小众

的东西,如果有对这个社会的关怀,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转化作思想资源来用的。所以,我一直觉得,

专业学者不必断然拒绝媒体或者新传媒工具,我也不反对有些学者能上电视去宣讲。只是担心,现在

中国传媒的强迫性太厉害,会扭曲一些东西,何况媒体又有市场化的一面,它可能会借着“喜闻乐见”

的旗号把学术庸俗化。学术通俗化和学术庸俗化是两回事,学术通俗化是学术用通俗方式传达给更多

的人,使它成为思想的一种基础和来源,学术庸俗化是为了迎合读者或听众,把学术变成买椟还珠的

珠,为取悦大众而成为娱乐。我觉得,一方面要怪我们学者不会通俗地讲学术,但另一方面,你也要

警惕这个市场太可怕。你看于丹讲《论语》的书卖五六百万本,可是李零的《丧家狗》讲《论语》在

学术上好多了,也不过几万本。

李:我印象非常深的是金耀基先生的《海德堡语丝》里写到韦伯,说韦伯

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热性的政治世界,一个是冷性的学术世界。他有

两个声音,一个是对学术之真诚与承诺,一个是站在政治边缘上的绝望的

呼吁。

葛:像美国的乔姆斯基,是 MIT 的教授,是极好的语言学家,也是一个积

极的公共领域发言者。但是,在中国就有一个麻烦,因为中国的社会问题

比较多,社会话题需要人去讲,所以一个人一旦成为公共知识分子以后,

很难安下心来再做自己的专业,也很难选择可以讲的话题。我现在看到我

们的很多朋友,好像都很难沉下心来做自己的专业研究,而且,他的专业

研究好像跟公共话题有点脱节。我觉得两者还是有关联比较好,这样,你

说话的可信度就更高一点。

一个人一旦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发言,所有的人都要求他不断地发言:医患关系你也得讲,税收问题你

也得讲,治安问题你也得讲。我们看,有多少人什么都懂啊?可一旦成为公共知识分子,报社、电视

《海德堡语丝》

金耀基 / 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 2008

年 6 月 / 22.00

Page 49: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49

会着急忙慌地对他进行访问,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你对那个问题怎么看?我也曾碰到这种事情,我

就说,这个问题我不懂。比如说,你要我讲税收问题,我就真不懂。因为我不能凭感觉,我拿不出证

据来。所以,我希望公共知识分子越来越有自己的专业背景在支持他的公共话题,而专业知识分子也

越来越应该有对公共话题的关切能力。现在有一些公共知识分子太公共了,有些专业知识分子又太专

业了。

所以,有时候我真佩服余英时先生,他那么大年纪,一旦要研究学术,就坐在那里进入思考和写作,

定力好极了。可是,他也经常发言,谈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甚至政治问题。我跟他聊天,就觉得他

的重心当然是在学术研究,可是像他那样在这么多的关注目光下的学者,仍然能静下心来坐在树林里,

深思和写作,这是真了不起的。可是,我们很多朋友一旦破门而出,就不再回到那门里头去了,好像

学术生涯就到此为止了。

我们不可能隔断或者舍弃自己的阅历经验

我们也不否认这种个别经验有时候是很有用的,正是因为众声喧哗,才能够很好地构成一个人文学术

世界

李:从求学至今,你所经历的时代,是不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

葛:我是 1950 年生的,“文革”的时候我已经成人了,已经 16 岁了。这 60 多年,我当过知青、当

过工人,也当过学生和教师,走过很多地方,也到过不少国家,看到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

变得非常快。在眼花缭乱的变化中间,我的所见所闻、生活经验和历史记忆,对我理解中国现状来说

非常重要。比如说,如果有人要说“文革”还有可取的地方,我绝不会接受的,这是因为我在“文革”

那十年里面,经历过很可怕的岁月,从很多历史资料里面,我也认识到那个时代是很可怕的。不知道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活生生地跟自己的生活经验脱节,把那一段原本是亲历的历史变成一个抽象的文

本,会说“文革”时代人人平等,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那我绝不能赞成。又比如说,我也经历过

1992 年邓小平南巡以后,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确实,市场化速度加快了,带来很多问题。但我绝

不会认为问题都要归咎于这个市场化进程,认为全球化就是一个坏东西,因为我们能体会到中国的变

化。

所以,对于历史的理解,我们在这时代有很多经验,我们不可能隔断或者舍弃这个经验,这种经验很

重要。比如我跟美国学者讨论当代中国,美国学者因为远离中国,这 60 年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些资

料、一些文献而已,跟我们看法就会有差异。

李:这种亲身经历会不会投注到你自己的研究里面?

Page 50: 季风书讯no 347

声音

50

葛:肯定会有,即使再理性也避免不了。比如说,我在苗族地区生活过,我对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了解。

我在贵州生活了 17 年,那个地方不是中心,改土归流虽然很久了,但文化与中原相比仍然有特别的

地方,所以我对民族、边缘、特殊会有关心。我对边缘的关心也会带到我的研究里面。我对主流文化

传统的修正性叙述,也跟我长期在边缘生活有关。举个例子,我们现在研究思想史的人,很多人都强

调儒家这个脉络,儒家变成了中国思想史的绝对主流,可是我不会这样看,一方面缘于我对佛教、道

教做过研究,另一方面缘于我在贵州苗族地区生活过很长时间。我知道,儒家传统并不是笼罩一切的。

李:学者如果身处在大变动的时代,将切身经历甚至是切肤之

痛写入自己的研究里面,往往另有一番深刻的见解。我最近在

看萨义德的回忆录《格格不入》,他远离自己的祖国,到了美

国就有所谓“格格不入”的感觉,他在美国独特的心灵体验,

使得他的研究跟别人的论述会有不同。

葛:当然,萨义德是巴勒斯坦人。他有一个想象的历史中的祖

国,有一个现实的非常艰难的巴勒斯坦国,但是他又生活在支

持犹太人的美国,还在主流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书,他的心

灵中当然有很多纠缠的问题。所以,他的《东方主义》这本书,

实际上跟他个人的处境、个人的关怀都有很大关系。如果他不

是一个巴勒斯坦人,可能不会意识到那种强势文化对异文化的

塑造、扭曲和想象是多么厉害。同样的道理,现在好几个中国人熟悉的后现代理论家,都来自印度、

伊朗,比如斯皮瓦克、霍米巴巴,这种经验,使他们特别容易亲近后殖民理论,跟他们的经验、跟他

们对“根”的想象有很大关系。个人经验当然会带到学术里面去,所以,我从来不说人文学术是人文

科学,而是说人文学科,就是因为它实际上是有各自立场、有文化背景、有观察角度的。尽管我们强

调应该有普遍共识,有世界性的共同知识,应该有一个共通的学术尺度和价值标准,彼此能够沟通,

但是,我们也不否认这种个别经验有时候是很有用的,正是因为众声喧哗,才能够很好地构成一个人

文学术世界。■

格格不入 : 萨义德回忆录

[美] 爱德华·W. 萨义德 / 彭

淮栋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 / 2004-12 / 26.00 元

Page 51: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51

评论

雷蒙·威廉斯:我为什么参加示威(节选)

雷蒙·威廉斯,1968

译林人文社科 译林出版社(2014-03-24)

雷蒙·威廉斯

这个问题仍然可以提出:为什么要示威?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反应的质量,不仅仅是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反应,而且是对在有议

会民主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经验的反应。这最终可能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不仅决定着某些

重大问题的发展,而且决定着随后的战略和战术。示威者往往得到的是这样的回答:“这是一种民主”,

言外之意显然是没有必要搞示威游行。在舆论压力下,议会民主变得越来越正规。有些事显然是坏事,

比如在当今的英国,一项被选中的方案和实际的政策之间的关系有时候非常矛盾,以至于无法根据情

况进行解释,而且看起来像是诓骗。此外,尽管代表民主的理论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但在实践中却

正在被现代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的压力所超越,正在把决策权交给许多非选举产生的机构。在代表制民

主被替代的过程中,现代传媒起了关键的作用,但除了一些纯负面作用外,根本就没有民主可言,就

连故作姿态的民主也没有。在鲁迪•杜奇克遭枪击之后,德国学生走上街头,举行了反对报业垄断的

示威,他们有充分的理由,那就是多年来新左派理论的核心部分:在任何规模较大的复杂社会中,报

纸、广播和电视等传媒体制是一个重要政治机构——具有提供必要信息的能力,选择、强调和排除的

能力以及影响和鼓动的能力。

Page 52: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52

鲁迪•杜奇克(Rudi Dutschke),60 年代德国学生运动的领袖式人物,1968 年被一位极右派

年轻人枪击重伤。

鲁迪•杜奇克

但是这种机构,其中最明显的是报纸,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电视,是根本没有代表性的,也不受

选举的控制,所以事实上是被永久性地卖给了有钱人,卖给了新的媒体联合企业,而这些这些联合企

业通过简单的购买方式就能拥有巨大的政治权利。因此,不可能看到议会及其选举过程有权根据自身

的目的,来利用并指导各种政治活动。因为议会本身就把经济计划和传媒方面的许多决策权出让给一

些根本毫无民主可言,而且根本不准备进行斗争的机构。社会民主党之所西欧失败,正是由于他们在

这些问题上的妥协,他们没有把自身置身其中,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就是达成民主和社会主义

的工具。新生的运动正是在这些失败所留下的缝隙中逐渐形成的。

示威虽然只是一种手段,但却是对这种社会做出的必要反应,因为这个社会按照既定的路线营

造官方的观点,并把原先的政治渠道变成了工具或使之变了味。直接走出去、用自己的话发表演说已

经成了重要的政治需要,当然,这也是一种挑战,而且这个体制已经最终意识到必须认真对待这个挑

战。但是难道示威就一定是暴利的吗?我们必须加以区分。在一个充满真正暴力的世界里,很难用同

一个词汇来说明发生在街头的混乱。我想我们必须记住,任何确立的社会秩序中都会出现暴力,而之

所以表面上看一切都很平静,是因为它具有非常有效的力量储备。

我认为,即使扰乱了这种秩序的人,也不能被指控为使用了暴力。但是我们的社会不就这么做

了吗?而且其手段也许比我们愿意承认的还要多。但在近期的示威中,我主要关注的是较为理性的政

治程序的失败,以冲动的战斗姿态冲上街头,被人看成是愚蠢的举动。

必须清醒、平静地指出,人们将继续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与政治制度的腐朽和腐败以及实际针对

世界穷人的无法容忍的暴力进行斗争;如果这些示威不能成为新的、开放式的政治运动,这样的斗争

将会是令人不快的。处于这样的压力之下,不仅我们这些希望有一个新的民主政治的示威者,而且这

个日益明显基于金钱和权力的社会本身,都到了变革和该变革的时候。

Page 53: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53

*《我为什么参加示威》收录于译林出版社《希望的源泉:文化、民主、社会主义》。

《希望的源泉》收集了雷蒙·威廉斯的早期著述以及晚期的主要论文和讲座,并首次收录了他后期的

重要政治著述,包括他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的透彻评估。本书的中心主题包括:民主文化的本

质、传媒的价值、绿色社会主义、核威胁、国家和艺术的关系等。在本书中,无论是个人的、纲领性

的还是论战性的文章,都反映了威廉斯长期以来为建立“新左派”工程所进行的不懈努力。雷蒙•威

廉斯的真知灼见和斐然成就与他理解剧烈变化的社会秩序并投身其中是密不可分的,《希望的源泉》

中所收集的著作和讲座尽管没有直接涉及政治,但有一个共同的政治目的——都可被看成是表达和发

展了他的“漫长的革命”的思想,而这场革命可以让所有人都享受完全的平等和公民权。威廉斯是英

国左派的大师级代言人,但他著作的价值并不仅仅属于左派。■

Page 54: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54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足本)撰文: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翻译:吴叡人 《东方历史评论》(2014-03-26)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公正地表现自我:我们尚未形成一致的思想境界,因为这种境界需要

直言的批评,真实的创新以及真正的努力,而我们既未曾创造也未曾经历过这一切。

——爱德华·萨伊德(Edward Said)

同情弱小民族的“入戏的观众”

本尼迪克特·R·奥戈尔曼·安德森(Benedict R. O’Gorman Anderson)是一个与异乡和流浪

有着深刻宿缘的人。某种流离失所的因子似乎早早就流淌在爱尔兰裔的安德森家的血液中了,而这样

的流离失所又和大英帝国的盛衰始终相随。他的祖父是大英帝国的高级军官,但祖母却来自一个活跃

于爱尔兰民族运动的奥戈尔曼家族(the O’Germans)。祖父在 19 世纪后期被派驻槟榔屿(Penang),

他的父亲就出生于这个英属马来亚的殖民地上。在第一年剑桥大学的入学考试失败以后,他的父亲加

人了在中国的帝国海关(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in China),此后在中国居住将近三十年,成

为一个中文流利,事事好奇,十分热爱中国文化的人。1936 年,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出生于云南省

昆明市。和大多数其他住在中国的爱尔兰家庭的小孩不同的是,本尼迪克特和他那位日后同享大名的

兄弟——被著名的左派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誉为“不列颠最杰出的马克思

主义知识分子”的历史社会学家,《新左评论》(New Left Review)的主编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

一从小就在一个充满中国风味的家庭环境里成长,而且他们的保姆还是一位越南女孩。

本尼迪克特·R·奥戈尔曼·安德森

1941 年,安德森家为躲避日益升级的中日战争而举家迁离中国,打算经由美国返回爱尔兰故

乡。不料这个返乡之旅的计划却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受阻,安德森家只得暂居美国,等待战争结束。

老安德森在英国驻美情报单位找到了一个中文翻译的职位,本尼迪克特就随着父亲的工作,在加州、

丹佛等地开始了他最初的正式教育。日后,他曾这样深刻地描述这段早期的“流亡”经历的影响:“从

那里开始了一连串的疏离(estrangements)——在美国学校里的英国口音,后来在爱尔兰学校里的

Page 55: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55

美国口音,在英国学校里的爱尔兰腔——而这一连串的疏离经历使得语言对我而言成为一种获益良多

的机会(beneficially problematic)。”

战争结束,安德森家终于回到爱尔兰,但本尼迪克特从 1947 年起就在英格兰受教育。1953 年,

他进入剑桥大学,主修西方古典研究(Classics Study)与英、法文学,奠定了良好的西方语言基础。

尽管小他两岁的兄弟佩里在 1956 年进人牛津大学就读之后很快就成为英国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新左

派运动的干将,但本尼迪克特在此时却仍旧只是一个“从未有过任何严肃的政治思想”的二十岁青年

而已。1956 年 11 月的一天,当安德森在剑桥的街道上闲逛时,目睹了一个正在演说批评英法等国入

侵苏伊士运河的印度人被一群上流社会的英国学生攻击,而当他试图阻止这些学生的暴行时,却也和

那个印度人同样遭到殴打,连眼镜都被打落了。这场攻击行动结束后,这群英国学生列队唱起了英国

国歌《天佑吾皇》。日后安德森自述当时他“愤怒至头晕目眩”。这一事件成了安德森的政治启蒙—

—一种对“帝国的政治”的启蒙,而更重要的是,在这场政治启蒙的仪式中,他和一个“被殖民者”

站在一起接受了帝国的羞辱。这个青年时期的经历,深深影响了他日后批判帝国主义,同情殖民地民

族主义的认知与道德立场。

1957 年,印尼发生内战,美国中央情报局介入其中。这个新闻事件,立即吸引了刚刚受到“帝

国主义压迫”的政治启蒙的青年安德森的注意。好奇心与新生的政治关怀,促使他在 1958 年远赴美

国的康乃尔大学,投入乔治·卡欣(George Kahin)门下专攻印尼研究。卡欣是美国印尼研究的先驱,

“康乃尔现代印尼研究计划”(Cornell Modern Indonesia Project)的创始人。他聚集了一批顶尖

的人才到康乃尔,使这所大学成为美国东南亚研究的重镇,至今仍声誉不衰。卡欣和其领导下的这批

精英——或许我们可以将之称为美国东南亚研究的“康乃尔学派”——将年轻的安德森引进了一个令

人着迷的印尼研究的世界:除了卡欣对他在东南亚民族主义政治的启蒙之外,第一本印尼文-英文辞

典的编纂者、语言学家约翰·艾可斯(John Echols)向他开启了印尼文学之门,而印尼语言文化学

者克莱尔·荷特(Claire Hoot)则带领他认识了独立前的印尼、爪哇文化,以及荷兰的殖民研究。

康乃尔现代印尼研究计划在线页面截图

Page 56: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56

然而对安德森而言,卡欣不但是经师,也是导师(mentor)。作为一个古典意义下的知识分子,

卡欣长期批评战后美国的霸权外交政策,因此,在 20 世纪 50 年代曾一度被国务院没收护照。60 年

代越战加剧,他不但参与反战示威,也将研究重点从印尼扩大到印度支那。这种驱策知识追求的强烈

道德关怀,以及对自己国家恨铁不成钢的爱国主义(patriotism),深深感动了正在成长期的青年安

德森。他不仅从他的老师身上“学到了政治与学术的不可分离”,也强烈体会到爱国主义的高贵、可

敬与合理。日后他在《想象的共同体》当中所透露的对民族主义相对较积极的态度,除了源于对殖民

地民族主义的同情之外,也来自康乃尔师门的道德熏陶。

从 1961 年到 1964 年间,安德森在雅加达进行博士论文的田野研究。这段时间,恰好是苏加诺

(Sukarno)总统的威权民粹政权开始衰落前的全盛时期,安德森因此见证到了一个高度政治化、混

乱而充满活力、而且相当自由的印尼的社会与政治。苏加诺那种极具魅力的民粹作风与充满煽动力的

反西方民族主义,使他印象特别深刻。1963 年,当苏加诺总统对英国建立马来西亚联邦大发雷霆之

际,一群暴民烧毁了吉隆坡的英国大使馆。当时已经有点“本土化”的安德森刚好住在事发现场附近,

他“穿着 T恤和纱笼裙,靠在篱笆上”,以一种“爱尔兰人的幸灾乐祸”(Irish Schadenfreude),

冷眼旁观这栋烈焰中的建筑。当一位他认识的暴民领袖特地过来要他不必惊慌时,安德森惊觉原来他

根本就不以为自己身在险境。也许,在安德森的眼中,印尼人以怒火焚烧帝国领事馆的景象在不知不

觉中已经和他在剑桥经历过的那幕小小的“反帝”行动重叠在一起了吧。

然而安德森绝不只是一个观众而已——他是一个如雷蒙·阿隆(Raymond Aron)一般具有强烈

现实关怀的“入戏的观众”(spectateur engage)。1964 年,安德森返回美国,当时林登·约翰逊

刚连任总统,而美国国内已逐步走人反对越战的动荡之中。1965 年,美国开始大规模轰炸越南,安

德森跟随恩师卡欣投入到反战运动之中。当年 9月,印尼军人翁东(Untung)将军发动政变失败,苏

哈托(Suharto)将军趁势而起,捏造说翁东为印尼共产党所指使,并大肆屠杀左翼人士。此后苏哈

托逐渐架空苏加诺,掌握印尼实权。1966 年 1 月,安德森与其他两位印尼研究同僚合作完成了一篇

分析此次政变的论文。这篇后来被称为“康乃尔文件”(Cornell Paper)的论文最初只在印尼研究

的小圈子内流通,但当年春天却意外流入媒体,引起轩然大波。由于该文指出翁东将军的流产政变根

本与共产党无关,这个论点使苏哈托屠杀左派的行动完全失去正当性,也同时直接挑战了因此政变而

崛起的苏哈托政权的合法性,因此成为安德森在日后(从 1972 年到 1999 年)长达 27 年被印尼当局

禁止入境的主要原因。

1967 年,安德森完成其博士论文《革命时期的爪哇》(Java in a Time of Revolution)。

从 1967 年到 1972 年被驱逐出境为止,他还曾三度回到印尼。在这段时间,由祖国爱尔兰独立斗争的

斑斑血史所产生的同情心,使安德森开始留意越南,并且将越南和印尼这两个同样历经血腥的民族解

放斗争才获独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系起来。他极端厌恶华府谈论亚非地区的“低度开发国家”时的那种

傲慢的口气,也十分同情苏加诺在面临国家经济危机时,因不满美国的高傲态度怒喊“Go to hell with

Page 57: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57

your aid!”(去你的援助!)拒绝美援的处境。安德森日后自述,也许是出于一种“逆转的东方主

义”(inverted Orientalism),他和当时大多数东南亚研究专家都相当同情该地区的民族主义。从

一开始,他就认定胡志明与美国的对抗,其根源不是社会主义,而是民族主义,而苏加诺虽然远不及

胡志明,但他被一个由美国撑腰的残酷军事政权推翻,却使他轻易地“获得了犹如(匈牙利的)柯许

特(Kossuth)般的(民族英雄的)悲怆”。

1972 年的印尼雅加达,© Philip Jones Griffiths/Magnum Photos

1972 年后,由于不能再进人印尼,安德森逐渐将目光转向其他东南亚国家。1973 年,泰国知

识分子开展了一场反军事政权的运动,安德森的数位泰国友人也卷入这场运动之中。于是他在 1974

年来到泰国,开始学习泰国的语言,研究当地的文化与政治,并且见证这段激动人心的“曼谷之春”。

1979 年,美国国会邀请他为印尼占领下的东帝汶情势作证,由于已被印尼政府“流放”,安德森得

以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以此次国会作证为契机,他又开始和流亡的东帝汶独立运动人士[他称之为

东帝汶的“爱国者们”(patriots)交往,并因此涉入全球性的支援东帝汶的运动网络之中。延续当

年写“康乃尔文件”那种以知识介入现实的师门精神,安德森在涉及泰国与东帝汶事务之时,也针对

性地写出了一些极具现实性的深刻分析的文字。

1986 年,菲律宾的科拉松·阿基诺那激动的“人民革命”浪潮再次将安德森这个“入戏的观

众”卷到这个群岛之国。继泰国研究之后,他又开始学习塔加洛语和西班牙语,投入菲律宾研究的领

域之中。然而此时他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热情的区域研究专家——如今他是已成当代民族主义研究经典

的《想象的共同体》(1983)这本书的作者了。

Page 58: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58

“流放”的果实

直接促成他写作《想象的共同体》的原因是 1978—1979 年间爆

发的中国、越南和柬埔寨之间的三角战争。这个历史事件令他提出了这

个质问:为何民族主义的力量会强大到让三个标榜“国际主义”的社会

主义国家不惜兵戎相见?然而为他完成写作的思想准备的是,1972 年

被苏哈托“流放”之后他长时间在知识上的尝试、转变与酝酿。

根据安德森的自述,苏哈托政权对他的“流放”虽然使他无法

一如既往地深入印尼社会进行田野研究,却也给他带来几个意想不到的

好处。首先,印尼研究的暂时中止使他有机会将目光转移到另一个东南

亚国家——泰国,而泰国这个未经殖民的君主立宪国几乎在每一方面都和经过长期殖民才独立的共和

制国家印尼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两个“个案”(cases)的出现,使原本只埋首于印尼的安德森被迫

开始作比较性的思考,而这样的比较性思考,逐渐使他觉得有必要发展一个架构来理解个案之间的异

同。其次,由于已经无法从事田野的印尼研究,安德森被迫将注意力转移到文字资料,尤其是印尼文

学之上。通过研读印尼文学,特别是伟大的印尼小说家普拉莫底亚·阿南达·托尔(Pramoedya Ananta

Toer)的作品,他开始注意到文学如何可能和“政治的想象”(political imagination)发生关联,

以及这个关联中蕴涵的丰富的理论可能。就某种意义而言,苏哈托在 1972 年粗暴地将安德森驱逐出

境,反而将他从单一个案的、深陷于具体细节的“微观式”研究中解放出来,使他得以发展出一个比

较的、理论性的以及较宏观的视野。

印尼小说家普拉莫底亚·阿南达·托尔的作品

This Earth of Mankind (Buru Quartet)

Pramoedya Ananta Toer / Penguin (Non-Classics) / 1996-05-01 / USD 16.00

House of Glass (Buru Quartet)

Pramoedya Ananta Toer / Penguin (Non-Classics) / 1997-07-01 / USD 17.00

Child of All Nations (Buru Quartet)

Pramoedya Ananta Toer / Penguin (Non-Classics) / 1996-05-01 / USD 16.00

Page 59: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59

伟大的知识成就当然绝不会只得之于独裁者的愚昧而已。在 1972 年以后这段从田野被“放逐”

回学院的时期中,另一个事件更深刻地在安德森的思想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使“比较史”

(comparative history)坚定不移地纳入他的视野当中,这就是来自他的弟弟佩里·安德森及其周

边的新左评论集团知识分子对他的影响。佩里在 1974 年出版了他的历史社会学杰作两部曲:《从古

代通往封建主义之路》(Passages from Antiquity to Feudalism)和《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Lineages

of the Absolutist States)。这两部作品就时间而言上下涵盖近两千年,就空间而言同时处理欧洲

与欧洲以外地区不同社会的变迁,因此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称之为“严谨、细致的比较历史研究的模

范”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佩里这两部书展现的比较史视野与

社会学理论深度对本尼迪克特有巨大的冲击。佩里这种理论

的、比较的和全球性的视野当然也主导了他所主编的《新左

评论》的风格。他所聚集的一批英国的杰出左翼知识分子,

如汤姆·奈伦(Tom Nairn)、安东尼·巴纳特(Anthony

Barnett)、茱迪丝·黑林(Judith Herrin)等,所写的一

篇篇探讨不同国家地区的论文在评论上并列,创造出一种鲜

明的、广阔的国际性视野。与这批博学之士长久相处之余,

连严格来说并不那么左的本尼迪克特也受到鼓舞,希望经由

一个“大体上为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使我的印尼能够加入世

界”。融比较史、历史社会学、文本分析与人类学于一炉,

安德森最终果然经由《想象的共同体》,把“他的印尼”送

进了“世界”。

《想象的共同体》的论证

到底民族(nation)和民族主义(nationalism)是什么?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它们在历史上

是怎样出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为何它们能够在今天掌握如此深刻的情感上的正当性?在安德

森眼中,“民族与民族主义”的问题构成了支配 20 世纪的两个重要思潮——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

——理论的共同缺陷。想要有效解答这难以捉摸的“民族之谜”,必须扬弃旧教条,以哥白尼精神寻

找新的理论典范。安德森写作《想象的共同体》的目的,就是要提出一个解释上述这些关于民族与民

族主义问题的新理论典范。

安德森的研究起点是将民族、民族属性与民族主义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他在一

开头就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本书的论点:这些人造物之所以在 18 世纪末被创造出来,其实是从种种

各自独立的历史力量复杂的“交汇”过程中自发地萃取提炼出来的一个结果;然而,一旦被创造出来,

它们就会变得“模式化”,在深浅不一的自觉状态下,它们可以被移植到许多形形色色的社会领域,

可以吸纳同样多形形色色的各种政治和意识形态组合,也可以被这些力量吸收。

Lineages of the Absolutist State

Perry Anderson / Verso / 1985-7-17 /

USD 34.95

Passages from Antiquity to Feudalism

Perry Anderson / Verso / 1996-10-17

/ USD 19.95

Page 60: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60

在这凝练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复杂而细致的论证,以及一幅纵横古今繁复巨大的历史

图像。

在正式进入论证之前,安德森先为“民族”这个斯芬克斯(sphinx)式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充满

创意的定义:“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

权的共同体。”这个主观主义的定义聪明地回避了寻找民族的“客观特征”的障碍,直指集体认同的

“认知”(cognitive)面向——“想象”不是“捏造”,而是形成任何群体认同所不可或缺的认知

过程(cognitive process),因此“想象的共同体”这个名称指涉的不是什么“虚假意识”的产物,

而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社会事实”(le fait social)。这个主观/认知主义的定义界定了安德

森以后整个论证的基调,也就是要探究“民族”这种特殊的政治想象(认知)成为可能的条件与历史

过程。

安德森认为“民族”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的(modern)想象形式——它源于

人类意识在步入现代性(modernity)过程当中的一次深刻变化。使这种想象成为

可能的是两个重要的历史条件。首先是认识论上的先决条件(epistemological

precondition),亦即中世纪以来“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所发生的“根本的变

化”。这种人类意识的变化表现在世界性宗教共同体、王朝以及神谕式的时间观

念的没落。只有这三者构成的“神圣的、层级的、与时间终始的同时性”旧世界

观在人类心灵中丧失了霸权地位,人们才有可能开始想象“民族”这种“世俗的、

水平的、横向的”共同体。安德森借用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同

质的、空洞的时间”(homogenous, empty time)概念来描述新的时间观,并指

出 18 世纪初兴起的两种想象形式——小说与报纸——“为重现(re- presenting)

民族这种想象的共同体提供了技术的手段”,因为它们的叙述结构呈现出“一个

社会学的有机体遵循时历规定之节奏,穿越同质而空洞的时间的想法”,而这恰

好是民族这个“被设想成在历史之中稳定地向下(或向上)运动的坚实的共同体”

的准确类比。换言之,对安德森而言,“民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最初而且

最主要是通过文字(阅读)来想象的。但与过去在认识论上的决裂本身不足以说

明在诸多可能类型的“水平——世俗”共同体中,为何“民族”会脱颖而出。要

“想象民族”,还需要另一个社会结构上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资本主义、印刷

科技与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这三者的重合”。这三个因素之间“半偶然的,但

却富有爆炸性的相互作用”促成了拉丁文的没落与方言性的“印刷语言”的兴起,

而以个别的印刷方言为基础形成的特殊主义的方言—世俗语言共同体,就是后来

“民族”的原型。

以个别的印刷

方言为基础形

成的特殊主义

的方言—世俗

语言共同体,就

是后来“民族”

的原型。

Page 61: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61

认识论与社会结构上的条件,酝酿了民族共同体的原型,也为现代民族搭好了舞台。以这两个

共同的基本先决条件为论证出发点,安德森接着一步一步地建构了一个关于民族主义如何从美洲最先

发生,再一波一波向欧洲、亚非等地逐步扩散的历史过程的扩散式论证(diffusionist argument)

——一种前后关联,但每一波都必须另作独立解释的复杂论证。

西方主流学界向来以西欧为民族主义的发源地,安德森却讥之为“地方主义”之见,主张 18 世

纪末、19 世纪初在南北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才是“第一波”的民族主义。安德森认为,美洲的殖

民母国(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对美洲殖民地移民的制度性歧视,使当地欧裔移民(Creoles)的

社会与政治流动被限定在殖民地的范围之内。他引用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的理

论,指出这种歧视与殖民地边界的重合,为殖民地的欧裔移民创造了一种“受到束缚的朝圣之旅”

(cramped pilgrimage)的共同经验——被限定在个别殖民地的共同领域内体验这种被母国歧视的

“旅伴”们于是开始将殖民地想象成他们的祖国,将殖民地住民想象成他们的“民族”。

“第一波”所创造的“美洲模式”,是一种不以语言为要素的民族主义;然而受到“美洲模式”

感染与启发而在 1820 年以后出现于欧洲的“第二波”民族主义,却是一种群众性的语言民族主义。

安德森对此提出了一个“多重因素汇聚”(conjunctural)的解释。一方面,美洲(和法国)革命将

民族独立与共和革命的模型扩散到全欧各地。另一方面,16 世纪欧洲向全球扩张与“地理大发现”

促成了文化多元论在欧洲兴起,而这又促成了拉丁文之类的古老神圣语言的继续没落。在这场历史运

动中,以方言为基础的民族印刷语言和民族语言的出版业随着(民族)语言学革命趁势而起,而“阅

读阶级”则适时出现,成为民族语言出版品的消费者。由此,民族独立、共和革命与民族语言理念的

结合在 19 世纪前半叶的欧洲孕育了一波民粹主义性格强烈的语言民族主义。安德森特别提出了“盗

版”(piration)——自觉的模仿一一的概念来衔接先后出现的民族主义:作为“第二波”,19 世

纪欧洲的群众性民族主义因为已有先前美洲与法国的独立民族国家的模型可供“盗版”,因此在思想

和行动上都比“第一波”要更有自觉意识。

“第二波”民族主义在欧洲掀起的滔天巨浪,撞击统洽阶级古堡高耸的石墙后所反弹涌现的,

就是“第三波”的民族主义——也就是 19 世纪中叶以降在欧洲内部出现的所谓“官方民族主义”

(official nationalism)。安德森指出,“官方民族主义”其实是欧洲各王室对第二波群众性民族

主义的反动——无力抵挡高涨的民族主义浪潮的旧统治阶级为了避免被群众力量颠覆,于是干脆收编

民族主义原则,并使之与旧的“王朝”原则结合的一种马基亚维利式的先期(anticipatory)策略。

原本只有横向联姻,缺乏明确民族属性的欧洲各王室竞相“归化”民族,并由此掌握对“民族想象”

的诠释权,然后通过由上而下的同化工程,控制群众效忠,巩固王朝权位。“官方民族主义”的原型

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时代所推行的“俄罗斯化政策”(Russification),而反动的马札尔乡绅在 1848

年革命后推行的马札尔化政策也是一例。另一方面,这些同时也是帝国的王朝又将这个统治策略应用

到海外异民族的殖民地,使被殖民者效忠。最典型的例子是大英帝国殖民官僚马考莱(Macaulay)在

Page 62: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62

印度推行的英国化政策。这个政策被带入非欧洲地区后,又被幸免于直接征服的少数区域的统治阶级

模仿,如日本明治维新的对内的“官方民族主义”与对殖民地的日本化政策,以及暹罗的拉玛六世的

排华民族主义等。

如果“第三波”的“官方民族主义”是对第二波的群众民族主义的反动与模仿,那么“最后一

波”,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亚非殖民地民族主义,则是对“官方民族主义”的另一面——帝

国主义——的反应,以及对先前百年间先后出现的三波民族主义经验的模仿与“盗版”。安德森从他

最熟悉的印尼历史抽绎出一个“殖民地民族主义”(colonial nationalism)发生的一般性论证。首

先,帝国主义的殖民政府利用殖民地的“俄罗斯化”政策培养了一批通晓双语的殖民地精英。通过共

同殖民教育,这些来自不同族群背景的人拥有了共通的语言,并且有机会接触到欧洲的历史,包括百

年来的民族主义的思想、语汇和行动模式。这些双语精英就是潜在的最初的殖民地民族主义者。另一

方面,歧视性的殖民地行政体系与教育体系同时将殖民地民众的社会政治流动限定在殖民地的范围之

内。这个和早期美洲经验类似的“受到束缚的朝圣之旅”,为被殖民者创造了想象民族的领土基础—

—和 18 世纪美洲的欧裔移民一样,在 20 世纪的亚非洲被殖民者的眼中,殖民地的边界也终于成为“民

族”的边界。安德森同时也分析了因条件不足而未能产生“民族想象”的法属西非和印度支那这两个

殖民地,作为反面的比较个案。然而他也提醒我们“最后一波”民族主义的特征相当复杂,因为它们

出现于世界史之中……人们能够以较此前要更复杂得多的方式来“模塑”民族的时期——它们不仅同

时继承了多元的思想与行动可能,也同时继承了前人的进步与反动。

如此,安德森完成了他关于民族主义起源和散布的复杂论证:民族主义以一种和资本主义发展

过程类似的“不平均与合并的发展”(uneven and combined development)方式,从美洲到欧洲再

到亚非,一波接着一波先后涌现;它们既属同一场历史巨浪,又相互激荡,各擅胜场。然而为何“民

族”竟会在人们心中激发如此强烈的依恋之情,促使他们前仆后继为之献身昵?安德森认为这是因为

“民族”的想象能在人们心中召唤出一种强烈的历史宿命感。从一开始,“民族”的想象就和种种个

人无可选择的事物,如出生地、肤色等密不可分。更有甚者,想象“民族”最重要的媒介是语言,而

语言往往因其起源不易考证,更容易使这种想象产生一种古老而“自然”的力量。无可选择、生来如

此的“宿命”,使人们在“民族”的形象之中感受到一种真正无私的大我与群体生命的存在。“民族”

在人们心中所诱发的感情,主要是一种无私而尊贵的自我牺牲。因此,安德森极力区分爱国主义与种

族主义,对他而言,种族主义的根源不是“民族”的理念,而是“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 1991 年出版的修订版《想象的共同体》当中,安德森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又收录了两章具有附

录性质的论文。他在“人口调查、地图、博物馆”一章中提出了一个布迪厄式(Bourdieuian)论证,

试图补充修正第七章(“最后一波”)关于殖民地民族主义的解释。他指出,殖民地官方民族主义的

源头并非 19 世纪欧洲王朝国家,而是殖民地政府对殖民地的想象。他举出三种制度(人口调查、地

图与博物馆)说明殖民地政府如何通过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和符码化(codification)

Page 63: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63

的过程将自身对殖民地的想象转移到殖民地人民身上,并塑造了他们的自

我想象。在“记忆与遗忘”一章中,他则探究了历史学与民族主义的密切

关系,指出民族历史的“叙述”(narrative)是建构民族想象不可或缺的

一环。

连接现代与后现代研究的桥梁

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和已故的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厄恩斯特·盖

尔纳(Ernest Gellner)所写的《民族与民族主义》(Nations and

Nationalism)这两本同样在 1983 年出版的著作如今已是民族主义研究最

重要的两本经典之作了。盖尔纳在《民族与民族主义》中提出的那个标准

社会学式的结构功能论论证,无疑已为侧重实证主义的主流社会科学开出

了一条建构民族主义的一般性理论之道。那么,我们这本《想象的共同体》

在知识上的贡献又如何呢?

虽然不能在此详细探讨《想象的共同体》,但我们还是愿意提出几点初步的看法。首先,通过

复杂而细致的比较史和历史社会学方法,安德森在相对简短的篇幅内就建构出关于民族主义的一个非

常有说服力的一般性历史论证。历史社会学和比较方法是研究民族主义最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因为

几乎所有民族主义的现象都同时涉及了历史纵深(如特定认同形成过程)以及跨国因素(如帝国主义

扩张)。然而这个研究途径的“操作”非常困难——研究者必须有能力在历史的精确性(accuracy)

与理论的简约性(parsimony)之间取得平衡,并且要有非常杰出的叙事(narrative)技巧,否则一

不小心就会像盖尔纳一样,掉进削(历史之)足适(理论之)履的陷阱之中,或者会变成像另一位多

产的当代民族主义理论名家安东尼·史密斯(Anthony Smith)的纯历史途径那种见树不见林的、琐

碎的“民族分类学”。安德森则避开了这两个陷阱。他和兄弟佩里一样擅长运用既有历史研究的成果,

并将之与理论性概念结合,然后以惊人的叙事能力,编织成一个同时观照古今东西的“历史类型”或

“因果论证”的文本——谁说社会科学家不需要文学素养和文字能力?

更重要的是,他个人百科全书式的欧洲史素养与当代东南亚研究权威的背景,以及对东西方多

种语言的掌握能力,使他得以避免包括盖尔纳、史密斯以及霍布斯鲍姆在内的大多数西方民族主义理

论家所犯的那种欧洲中心主义的毛病。安德森的个案提醒我们,“扩散式论证”这种极度困难的论证

方式固然不在话下,即使是最根本的“比较研究”都需要具备相当的知识和语言的条件。

第二,安德森超越一般将民族主义当作一种单纯的政治现象的表层观点,将它与人类深层的意

识与世界观的变化结合起来。他将民族主义放在比政治史或政治思想史更广阔的“文化史”和“社会

史”的脉络当中来理解——民族主义因此不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政治运动,而是一种更复杂深刻的

《民族与民族主义》

厄内斯特・盖尔纳 /

韩红 / 中央编译出版

社 / 2002 / 16.0

Page 64: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64

文化现象(或者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种“文化的人造物”)。这种颇具人类学精神——或者有点

接近法国年鉴学派(Annales)史学所谓“心态史”(histoire desmentalites)、“历史—心理学”

(psychologie historique)、“理念的社会史”(histoire sociale des idees)或“社会文化史”

(histoire socio-culturelle)——的途径将我们对民族主义的认识从“社会基础”或“政治动员”

的层面扩展到对它的“文化根源”的探求 之上。安德森不但没有像一般社会科学家那样以实证主义

式的傲慢(hubris)忽视人类追求“归属感”的需求(因为“不够科学”,或者因为那是“虚假意识”

或“病态”),反而直接面对这个真实而深刻的存在性问题,并在他的架构中为之赋予适当的诠释与

意义。正因如此,他对民族主义的解释就更能掌握到人类行动的深层动机。就某种意义而言,这个途

径间接肯定了德国哲学家赫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所说“乡愁是最高贵的痛苦”的箴

言。

第三,《想象的共同体》的论证结合了多重的研究途径,同时兼顾文化与政治、意识与结构,

开创了丰富的研究可能性,因此被北欧学者斯坦·东尼生(Stein Tonnesson)和汉斯·安德洛夫(Hams

Antlov)称为“连接现代与后现代研究途径的桥梁”。就传统比较政治学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而言,

这本书最重要的贡献可能是它关于民族主义的各种“历史类型”以及“民族主义兴起的结构与制度条

件”的论证。安德森的“历史的”(historical)解释和盖尔纳所建构的“非历史的”(a-historical)

结构功能论解释恰好成为当代民族主义理论的两个重要而对立的典范。不过,相对于盖尔纳在主流政

治学与政治社会学方面的巨大影响,《想象的共同体》可能对以文化与“意识”(consciousness)

为研究对象的社会、人文学科的影响更大。安德森对宗教、象征(symbol)与意义之诠释(inter-

pretation of meanings)的强烈兴趣,以及“以本地人观点”(from the native point of view)

的倾向清晰地显露了这本书的“人类学精神”。他从现代小说的结构与叙事技巧以及诗歌的语言中,

探讨文学作品如何“重现”(represent)人类对民族共同体的想象的“前卫”尝试,对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兴起于英美文学界的,用解构主义理论、后殖民研究(postcotonial studies)与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对文学与民族主义关系进行批判性研究的风潮有相当的影响。而与文

学理论密切相关的是,安德森运用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Hayden White)的理论来解析

“民族认同建构”与“历史叙述”的关系,以及他对殖民地政府(colonial state)角色的观察也在

当代后现代主义或后殖民主义史学中留下了印痕。最后,安德森所提出的“想象的共同体”的这个主

观主义/认知的定义对民族主义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途径也有不少启发作用。

当然,像《想象的共同体》这样深具野心的著作势必难逃知识界的检视与争议。例如,安德森

视民族为一种“现代”的想象以及政治与文化建构的产物,这使他在当代西方学界关于民族主义性质

与起源时间的“现代(建构)派对原初派”(modernist/constructivist vs. primordialist)论战

中和盖尔纳同被归入“现代派”,而受到“原初派”的批评。[29]而印度裔的美籍中国史专家,芝加

哥大学的杜赞奇(Prasenjit Duara)教授也以中国史为证提出一个与此论战相关的经验批评。杜赞

奇认为,早在现代西方民族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早就有类似于“民族”的想象了;对中国而言,

Page 65: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65

崭新的事物不是“民族”这个概念,而是西方的民族国家体系。另外,后殖民研究的先驱理论家夏特

吉(Chatterjee)在他那本殖民地民族主义的名著《民族主义思想和殖民地世界——一个衍生性的议

论》(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中则对《想象的

共同体》提出了另一种批判:尽管安德森认识到“民族”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但他竟然完全忽略

了民族主义如何建构“民族”意识形态的具体政治过程。

思想、记忆与认同

最后,对于为何在本书中舍近年来在台湾颇为流行的、“解构”味十足的“国族”一词不用,

而将 nation 依传统用语译为“民族”,笔者想稍作说明。首先,尽管在经验上 nation 的形成与“国

家”(state)关系极为密切,但 nation—词最初是作为一种理念、政治想象(political vision)

或意识形态而出现的,因此本来就带有很明显的价值意味——从 18 世纪后半叶开始,经由启蒙时代

的思想家和法国大革命的宣传家的如椽大笔,nation—词事实上是和“人民”(people, Volk)和“公

民”(citoyen)这类字眼一起携手走入现代西方政治语汇之中的。换言之,nation 指涉的是一种理

想化的“人民全体”或“公民全体”的概念。在此意义上,它和“国家”是非常不同的东西:nation

是(理想化的)人民群体,而“国家”是这个人民群体自我实现的目标或工具。如果译为“国族”将

丧失这个概念中的核心内涵,也就是尊崇“人民”的意识形态。安德森之所以将 nation 定义为“想

象的共同体”,正是因为这个定义充分掌握到 nation 作为一种心理的、主观的“远景”(又是一个

“本土”的流行词汇!)的意义。

第二,以服务当权者利益为目的的“国族主义”毕竟只是民族主义复杂历史经验当中的一种类

型——所谓的“官方民族主义”——或者一个可能的组成成分而已,“国族主义”一词不仅遗漏了群

众性民族主义这个重要的范畴,同时也无力描述兼具官方与民粹特征的更复杂的类型。主要基于上述

两个理由,笔者决定在本书采用这两个较能表现出“人民”意识形态这个关键要素的传统词汇。

“民族主义的两面性”的这个评价表明了安德森“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政治立场。安德

森虽然认为“民族”是一种现代的“文化的人造物”,但他并不认为这个“人造物”是“虚假意识”

的产物。“想象的共同体”不是虚构的共同体,不是政客操纵人民的幻影,而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

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他同情并尊敬一切反帝、反压迫的民众的民族主义的奋斗,

但也清清楚楚地了解这些运动随时有堕落成反动的“官方民族主义”或者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的危险。

他写作《想象的共同体》的目的并不是解构民族认同。正如同他在本书正文前所引用的沃尔特·本雅

明的警句“他认为他的职责在于逆其惯常之理以爬梳历史”所提示的,安德森所关切的“职责”是如

何使民族认同“历史化”(historicize)与相对化: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核心不是“真实与虚构”,

而是认识与理解。对他而言,一切既存或曾经出现的民族认同都是历史的产物,惟有通过客观理解每

Page 66: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66

一个独特的民族认同(包括自我的认同与“他者”的认同)形成的历史过程与机制,才可能真正摆脱

傲慢偏执的民族中心主义,从而寻求共存之道,寻求不同的“想象的共同体”之间的和平共存之道。

“共同体的追寻”——寻找认同与故乡——是“人类的境况”(human condition)本然的一部

分,但就像所有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一样,这条道路上也遍布着荆棘和引人失足的陷阱。我们必须

尽最大的努力,在情感与理性之间、同情与戒慎之间以及行动与认识之间寻求平衡。不管在这“一切

都被允许”的虚无主义年代里,人类的理性能力受到多么激烈的质疑,理性毕竟是卑微、善变和激情

的人类最后的凭借。安德森的这本《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体现了汉娜·阿伦特所谓海德格尔式的

“热情的思考”(passionate thinking)的著作,就是试图在犬儒与狂热之外寻找认同之路的理性

的辛勤劳作。五十年前,流亡的台湾思想家廖文奎在冷战的开端痛苦地思考:“台湾往何处去?”(Quo

vadis formosa?)五十年后,冷战已成过去,而福尔摩莎依旧徘徊在认同的歧路。在这个充满生命

力的,美丽而庸俗,热情而反智的岛屿,在这个永远在寻找“未来趋势”和“新主流价值”的土地,

在这个人人“边缘”,没有中心的社会,思想、记忆和认同似乎已经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然而没有

了思想、记忆和认同的重量,台湾将永远只是一叶浩海孤舟,任凭资本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操弄控制,

反覆重演注定终将被自己和他人遗忘的种种无意义的悲剧。如此,则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y)的名句:

彷佛只有以极端之姿拥抱它

支撑我们的土地才会坚实

似乎正是为台湾而写的--凡是渴望在这个遗忘之岛上寻找意义与故乡的人们必须勇敢承担思

想、记忆与认同的重量,“一步一步的学习真实与想像的过往经验”。或许,阅读安德森这册困难而

优雅的著作,会是学习认识自我与「他者」的一个有用的开端。

吴叡人

1999 年 4 月 7日午夜于密歇根湖畔斗室■

Page 67: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67

苏联时期“被惩罚的民族”

Sarah Cameron 撰 马丹 译 中央欧亚通讯(2014-3-27)

评迈克尔·H·韦斯顿(Michael H. Westren)的博士论文——《流放中的国民:苏联时期哈萨克

斯坦的“被惩罚的民族”1941-1961》

书评作者:Sarah Camero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1941 年,随着苏联与纳粹德国开始交战,苏联领导层开始陆续将国内六七个不同种族的群体

驱赶至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至 1945 年,近二百万人被放逐。由于这种内部放逐,很多种族群体失

去了他们的土地、家园和生计,包括:俄罗斯德意志人、车臣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印古什人、梅斯

赫特突厥人、卡尔梅克人和卡拉恰伊人。之前,其中很多人拥有他们的自治共和国,现在,他们的国

家也开始从地图上消失;由于移民列车严重超载、密不透风,而且布满了苏联的秘密警察,一些被放

逐者在穿越苏联土地的长途跋涉中根本无法幸存下来;而那些平安到达放逐地的人们,也缺少生存必

须的食物、水和住所。

Page 68: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68

韦斯顿的论文探讨了这一令人着迷且理解严重不足的故事,这是苏联民族政策和人口政治史上

的重要一章。他所关注的重点,是广袤的哈萨克大草原上百万被放逐者的命运,以及苏联政权所进行

的以失败告终的尝试。这些被放逐者就生活在哈萨克斯坦这个处于中亚心脏地带、毗邻中国与俄罗斯

的庞大共和国里,身处全新的生存环境,而苏联政府却仍然企图将他们苏维埃化。

韦斯顿把被放逐者称作“被惩罚的民族”(“punished peoples”),这一说法来自亚历山大·

尼克里奇(Aleksandr Nekrich)在 1978 年发表的关于放逐问题的作品(这是苏联档案公开之前的研

究)——《被惩罚的民族:二战末期苏联少数族群的命运与放逐》(纽约:W.W. Norton,1979)。

韦斯顿认为,这些群体被惩罚、被驱离,是由于“苏联领导层认为他们的苏维埃化不够充分”(p.vi)。

这些被驱逐的群体与苏联的其他民族不同,他们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经济结构,与苏

联当局只是维持着微弱的统一性。在韦斯顿看来,苏联政权也曾试图通过一系列对被放逐者的“再教

化”,来重塑他们的忠诚,使车臣人、克里米亚鞑靼人、伏尔加德意志人以及其他“被惩罚的民族”

成为忠诚的、“苏维埃化的民族”。

芬兰拉普兰 Seitajärvi 被苏联游击队所杀的平民,1942 年。

韦斯顿驳斥了那种把放逐看作种族清洗或种族灭绝的观点。他认为,即便是在与纳粹德国开战

之后,苏联依然“坚定地对民族性持有一种文化上的而非种族-生物学意义上的理解”。韦斯顿回应

了诺尔曼·奈马克(Norman Naimark)、阿米尔·韦纳(Amir Weiner)和弗朗辛·赫希(Francine Hirsch)

等学者对于苏联民族政策和战时举措的观点。韦斯顿对苏联国家“再教化”特定族群的努力——尤其

是二战期间在哈萨克斯坦的所作所为——的研究,主要依据的是史蒂文·巴尼斯(Steven Barnes)

新近出版的一部著作,即《死亡与救赎:古拉格与苏维埃社会的塑造》(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

版,2011 年)。

韦斯顿按照时间顺序,考察了这些种族群体是如何被苏联秘密警察强制驱逐出了他们原本生活

的社区(第一章),并详细描述了被放逐者们到达哈萨克大草原之后所面临的灾难性的生存环境和极

Page 69: 季风书讯no 347

评论

69

为低效的官僚作风(第二章)。很多被放逐者在被放逐之后的头几年中不幸死亡或纷纷逃逸。在 1945

年至 1950 年间,被放逐者群体的死亡率仍然高于出生率(p.149)。

定居在哈萨克斯坦之后,被放逐的人们依然无法自由生活,而是被限制居住在特殊的区域内,

接受苏联秘密警察和特工的严密监视(p. 281)。韦斯顿在第三章中,分析了苏联当局在这些新居住

地旨在“再教化”被放逐群体的各种尝试,包括各种工作方案、宣传活动和苏维埃学校的文化教育。

他们试图拉拢一些被放逐的群体参与这些活动,比如车臣人和印古什人;而另一些群体,比如俄罗斯

的德意志人,则欣然接受。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韦斯顿将关注点放在了哈萨克斯坦的多种族社会上。他研究了被放逐群体

的到来是如何重塑族群等级的,沙皇俄国和苏维埃政权的人口迁移政策又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改造哈

萨克斯坦的。他以极为丰富、详尽的证据展示了北高加索地区被放逐者的命运:从 20 世纪 40 年代末

到 50 年代初,成百上千人参加了印古什人、车臣人活动地区和北哈萨克斯坦集体农场的种族暴乱

(pp.250-260),而在哈萨克大草原所谓的“车臣镇”(Chechenogorodki),车臣人或者断然拒绝

了国家的入侵,或者将当地的官员置于他们的影响之下(pp. 311-312)。

在最后一章,韦斯顿探讨了为改革这一特殊安置体系的各种努力,及该体系于斯大林去世之后

的最终瓦解。韦斯顿的观察针对那些试图探索赫鲁晓夫“解冻”政策本质的学者们。瓦解这一特殊安

置体制并不比建立它更让人欣慰。因为那些被流放过十多年的返乡者们又试图驱逐在这期间占领了他

们土地人。恢复被放逐者的民族共和国的进程却又如此缓慢。其中一些族群,比如德意志人,再也没

有获得返乡的权力 (p.36)。这一特殊安置体系对哈萨克斯坦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历史影响,直到

苏联解体。

韦斯顿的研究建立在对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国家、政党以及地区档案深入挖掘的基础之上。

其中很多史料是未曾被其他学者所使用过的,同时,其研究还使更多历史细节更为明朗化,尤其是对

于斯大林时代令人瞠目结舌的族群间关系的审视。韦斯顿的研究比已有的研究成果更为清晰地揭示了

二战对于中亚社会的持久影响力。这篇博士论文一旦出版,势必会对当代很多领域学者的研究产生显

著影响,这包括对于苏联民族政策的研究,以及关于强制迁徙与收容的比较研究。

[译文版权归中央欧亚通讯所有]

翻译:马 丹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研究部)

校对:昝 涛■

Page 70: 季风书讯no 347

本周最新到货

70

本周最新到货

●文学类

序号 书名 分类名称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1新中国革命题材电影中的女

性寓言(1949-1978)电影 张霁月 中国社科 48

2 梦游私台北 电影 炎亚纶 西安 50

3 鱼羊野史 电影 高晓松 湖南文艺 39.8

4 猎书的踪迹 读书生活 柯卫东 花城 28

5 日本汉字读音词典.重排版 工具 韩秀英 朱洪法 商务 46

6 归属论古代文学研

究任庆文 中国社科 59

7 唐宋诗文艺术的渐变与转型古代文学研

究张兴武 王小兰 中国社科 68

8 中唐文儒的思想与文学古代文学研

究刘顺 中国社科 56

9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

征象

古代文学研

究[美国] 宇文所安 中国社科 35

10 尚书学史 国学 程元敏 华东师大 280

11 天堂向左 深圳往右 流行、畅销 慕容雪村 九州出版社 32.8

12 角逐-通变的智慧 流行、畅销 徐余 云南人民 38.8

13 如果蜗牛有爱情 流行、畅销 丁墨百花洲文艺

出版社45

14 想念,却不想见的人 流行、畅销 肆一 广西科技 32

15 梭哈 流行、畅销 洪峰 北京 29.8

16 最好的年龄才刚刚开始 流行、畅销 十二 译林出版社 29.8

17 异端的快乐 流行、畅销 日.见城彻 湖南文艺 30

18美丽风光-走进美丽中国 欣

赏美丽风光青少年读物 于铁红编 北京大学 58

19美丽汉字-走进美丽中国欣赏

美丽汉字青少年读物 徐刚 北京大学 52

20 罪恶之城:红颜祸水 青少年读物 美)弗兰克·米勒 人民日报 39.8

21 小担心 青少年读物 几米 现代出版社 52

22 罪恶之城:艰难告别 青少年读物 (美)弗兰克·米勒人民日报 39.8

23 岭南杂事诗钞笺证 诗、词、赋 陈坤 广东人民 150

24 博伽梵歌原意(精) 诗歌 维亚萨戴瓦 中国社科 198

25 河畔居随笔 随笔 李天扬 华东师大 39.8

26 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 随笔 朱天衣 海潮摄影艺36

Page 71: 季风书讯no 347

本周最新到货

71

27 纽约客随感录 随笔 董鼎山 商务 36

28 此生是我吗 随笔 刘苇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36

29 路易的第九条命 外国文学[英]莉兹·延森

(Liz Jensen)中国华侨 32.8

30 永远没有的真相 外国文学 [美] 威廉蓝迪中国画报出

版社36

31 凯文怎么了 外国文学 Lionel Shriver 上海译文 48

32 老鼠仓 外文读物 黎言 江苏文艺 42.8

33冰河起舞:绝境中把握生命之

门文学 潘肖珏 长江文艺 38

34性别理论视阈下尤金·奥尼尔

剧作研究文学 刘永杰 中国社科 69

35

批评的召唤:文学启示与主题

思考(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青年

学术文库)

文学 史言 中国社科 59

36 李之仪及其诗词创作研究 文学 韩华 中国社科 38

37 孔子 文学 日.井上靖 十月文艺 25

38 我们.逆行 文学 陈坤 谈笑静 中信 36

39 如何阅读一本书 文学丛书 莫提默.J.艾德勒 商务 42

40 中国钢琴 文学大台1[瑞士] 艾蒂安·

巴里利耶中国社科 28

41 我在渡口等你 文学大台1 奥/卡夫卡 天津人民 29.8

42 守望灯塔 文学大台1英.珍妮特.温特

森湖南文艺 32

43 了不起的左巴 文学大台1(希腊)尼科斯·

卡赞扎基华东师大 29

44 忍寒庐学记 文学大台2 张晖 编 北京三联 42

45 无物之阵 文学大台2 茱茱(倪静) 人民大学 38

46 自青春·穿越一生的底色 文学大台4丰子恺 / 马塞

尔·普鲁斯特长江文艺 28

47自青春·盛放在呼啸而过的青

春文学大台4 余光中/川端康成 长江文艺 28

48自青春·舍得,自在生命的中

间文学大台4

林语堂 / 马尔克

斯长江文艺 28

49 每一天都是幸福的练习 文学大台4周国平 / 毕淑敏

/ 沈从文长江文艺 36

50自青春·什么是命中注定的结

局文学大台4

周作人 / 海伦·

凯勒长江文艺 28

Page 72: 季风书讯no 347

本周最新到货

72

51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文学大台4周国平 / 毕淑敏

/ 徐志摩长江文艺 34

52 中国当代小说的生态批判 文学评论 黄轶 北京大学 36

53现代性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

思潮(1928-1949.9)文学评论 梁冬华 中国社科 59

54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主体身

份研究——解读美国文学作

品中主体身份建构

文学评论 戴桂玉 等 中国社科 26

55

被表述的文学:20世纪中国文

学史书写中的民族文学(国家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

文学评论 李晓峰 中国社科 49

56 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文学评论 张卫中 中国社科 48

57新怨恨理论视界下的中国现

代小说研究文学评论 王明科 中国社科 38

58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

1931-1945文学评论 范庆超 中国社科 39

59第一辑·吴思敬论新诗(首都

师范大学文艺学学术文库)文学评论 吴思敬 中国社科 59

60

本土的张力——比较视野下

的民族文学研究(文学理论与

民族文学研究丛书)

文学评论 刘大先 中国社科 68

61 知识转型与新文学发生 文学评论 火源 中国社科 69

62 阿 Q 生命中的六个瞬间 文学评论 汪晖 华东师大 28

63经典传承与现代转型:新世纪

中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学评论 刘跃进 中国社科 68

64 如戏 戏剧、戏曲 段安平 人民大学 32

65 蜥蜴的眼睛 悬疑、科幻[墨] 贝尔纳多·

费尔南德斯人民文学 29

66 冬至草 悬疑、科幻 [日]石黑达昌 时代文艺 29.8

67 最后的孩子 悬疑、科幻【美】约翰·哈特

JOHN HART华东师大 39

68 顺流而下 悬疑、科幻 【美】约翰·哈特华东师大 29.8

69 影像感染 悬疑、科幻法.弗兰克.蒂利

耶译林出版社 38

70东南亚地区汉语国际教育趋

势与前沿问题研究语言文字 邱鸣 谷天刚 中国社科 68

71社会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

系列教材语言文字 戴庆厦 商务 19

72 子弟书与清代旗人社会研究 语言文字 郭晓婷 中国社科 48

73 八江流域的藏缅语(中国社会语言文字 孙宏开 中国社科 78

Page 73: 季风书讯no 347

本周最新到货

73

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

74识途篇:专家.学者.教授谈英

语学习-《英语世界》丛书阅读赏析 李赋宁 场宪益 商务 35

75 王家大道 阅读赏析(法)安德烈·马尔

罗华东师大 24

76 慢慢来,比较快 中国散文 玛丽亚?诺瓦 中信 28

77 迷死人的故事 中国散文 郑培凯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34

78 品味的记忆 中国散文 郑培凯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36

79 嘛呢石,静静地敲 作家作品集 万玛才旦

中国民族摄

影艺术出版

32.8

80 蓝茧 作家作品集 王欣婷 金城出版社 29.8

81 王蒙八十自述 作家作品集 王蒙 人民 33

82 韩少功作品精选 作家作品集 韩少功 长江文艺 28

●社科类

序号 书名 分类名称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1

媒介框架论:中国形象在美国

报纸中的呈现(浙江省哲学社

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

果文库)

传播学 邵静 中国社科 58

2

公共性视角下的大众传媒与

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

丛书)

传播学 肖生福 中国社科 39

3 巴黎城市史 当代中国题( 法 ) 马 尔 尚

(MarchandB社科文献 65

4

农民角色分化与农业补贴政

策的收入分配效应——江苏

省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收入

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

当代中国题 顾和军 中国社科 35

5 中国农村研究(2013年卷上)当代中国题 徐勇 中国社科 58

6 重庆移民史 当代中国题 李禹阶 中国社科 138

7大国之声:人民日报国际评论

(钟声)2013当代中国题

人民日报社国际

部编人民日报 58

8 法学论文写作 法学 何海波 北京大学 29

9 法律诊所理念、组织与方法 法学[波兰] 波兰法律

诊所基金会北京大学 28

Page 74: 季风书讯no 347

本周最新到货

74

10能源契约论(中南财经政法大

学青年学术文库)法学 张忠民 中国社科 39

11 刑法中的帮助行为 法学 江澍 中国社科 45

12 常见刑事案件辩护要点 法学 娄秋琴 北京大学 49

13反思型宪法观导论(江西省社

会科学院学术文库)法学 程关松 中国社科 65

14

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

其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

治理论学术著作丛书)

共产主义运

动陈小鼎 中国社科 40

15美国进步主义政治思潮与实

践研究国际问题 赵辉兵 中国社科 49

16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

策观研究国际问题 郑毅 中国社科 45

17 聚焦中亚 国际问题 杨恕 中国社科 65

18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美国与

中、苏、英(1945-1953)(修

订本)

国际问题 华庆昭 中国社科 49

19教育投入理论与实践:以河南

省为例教育学 卫思祺 中国社科 58

20 思想政治教育新探索 教育学 杨振斌 吴潜涛 中国社科 96

21亚财政:制度性腐败与中国历

史弈局(修订版)历史研究 洪振快 中信 42

22 郑和下西洋新考 历史研究 周运中 中国社科 66

23伏羲文化研究-陇右文化研究

丛书历史研究 杜松奇 中国社科 48

24新时期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

的财政政策设计民族、区域 沈宏益 中国社科 35

25 1933,聆听民国 民族、区域林语堂、梁漱溟、

胡适中信 35

26

传统民族歌舞的现代走向—

—基于对云南民族歌舞的研

民族、区域 王佳 中国社科 48

27 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 三辉图书 丛小平 商务 49

28

查理大帝传-汉译世界学术名

著丛书(第一至第九辑)历史

商务 艾因哈德 商务 15

29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商务 约瑟夫.熊彼特 商务 45

30欧洲文明史-汉译世界学术名

著丛书商务 基佐 商务 24

31 时间与自由意志-汉译世界学商务 柏格森 商务 18

Page 75: 季风书讯no 347

本周最新到货

75

术名著丛书

32文明论概略-汉译世界学术名

著丛书商务 福泽谕吉 商务 21

33 为平等而密谋(上) 商务 邦纳罗蒂 商务 26

34拓扑心理学原理-汉译世界学

术名著丛书商务 库尔特.勒温 商务 29

35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 雅各布.布克哈特 商务 68

36

魁奈经济著作选集-汉译世界

学术名著丛书(第一至第九

辑)经济类

商务 商务 45

37(下)为平等而密谋-汉译世界

学术名著丛书社会科学 邦纳罗蒂 商务 26

38 中东政治专题研究 社会科学 刘中民 时事出版社 118

39 中东恐怖主义研究 社会科学 钱学文 时事出版社 70

40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行为效

应研究

社会学、人类

学丛春霞 中国社科 48

41人口较少民族生存、文化与教

社会学、人类

学袁春艳 中国社科 55

42中 国 社 会 发 展 年 度 报 告

(2013)

社会学、人类

学李汉林 中国社科 85

43战后香港社会流动研究:婴儿

潮世代打造的“香港梦”

社会学、人类

学黄绮妮 中国社科 35

44 科学碰撞性社会学、人类

学美.玛丽.罗琦 湖南科技 35

45 晚学盲言 社科丛书 钱穆 北京三联 99.8

46 至善与快乐 社科丛书 [意大利]斐奇诺 华东师大 48

47

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

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社科随笔、全

球化徐再荣 等 中国社科 68

48 逍遥社科随笔、全

球化

罗杰斯、张晓刚、

费勇、百尝、乔珊

华东师大 48

49环境成本对中国制造业国际

竞争力的影响

社科随笔、全

球化李钢 中国社科 36

50 中国环境社会学(第一辑)社科随笔、全

球化柴玲 包智明 中国社科 69

51真话中国 -环球时报社评

2013.下思想人物 环球时报社 人民日报 68

52 张东荪政治理想研究 思想人物 侯智 中国社科 45

53 金岳霖解读《穆勒名学》:纪思想人物 金岳霖 中国社科 39

Page 76: 季风书讯no 347

本周最新到货

76

念金先生诞辰110周年

54 胡若望的疑问 思想人物 史景迁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36

55 论文化体制改革思想文化研

究柳斌杰 人民 58

56

现代国家建构:20世纪20年代

中国知识界的政制设计及论

思想文化研

究肖高华 中国社科 49

57 瞬间搞定对方的谈话术 心理学 内藤谊人 南方出版社 28

58欲望际——精神分析与女性

主义心理学 王保中 中国社科 68

59 不上当的心理学(插图版) 心理学 内藤谊人 南方出版社 28

60 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 哲学 贺来 中国社科 88

61宋明时期湖北的儒学研究(长

江中游儒学研究丛书)哲学 郭齐勇 中国社科 45

62宋代儒家道德文章与践履精

神哲学 张文浩 中国社科 56

63 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 哲学 李龙海,何力群 中国社科 50

64 中国近代哲学史-(上下册) 哲学 冯契 北京三联 119

65 经学的瓦解 哲学 陈壁生 华东师大 28

66 为“三纲”正名 哲学 方朝晖 华东师大 28

67 陈来儒学思想录 哲学 陈来 华东师大 48

68个人与社会的辩证法:阿多诺

社会理论研究哲学丛书 陈燕 中国社科 39

69 海上囚徒:奴隶贸易四百年 政治文明[美]丽莎·A·琳

赛人民大学 28

70文化、文学与中日关系(日本

社会文化研究丛书)政治文明 崔世广 中国社科 58

71 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党 政治学[美]利昂·D.爱

泼斯坦商务 41

72

欧洲社会主义研究(世界社会

主义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研

究丛书)

政治学 刘淑春 等 中国社科 59

73 希望之路 政治学(法)斯斯凡。埃塞

尔北京三联 28

74

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社会主

义(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究丛书)

政治学 张丽君 中国社科 39

75 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 政治学 艾伦.麦克法兰 商务 52

7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中共党史 陈文胜 中国社科 46

Page 77: 季风书讯no 347

本周最新到货

77

廉建设研究

77 中共党史重大争议问题研究 中共党史 罗平汉 人民 68

78 攻坚:聚焦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国政治 潘小娟 吕芳 等 中国社科 45

79

民主形态论:中国人大制度的

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

与政治理论学术著作丛书)

中国政治 蔡文成 中国社科 48

80广义政治论视角下当代中国

利益和谐研究中国政治 郑青 中国社科 46

81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 中国政治 黄红发 中国社科 48

82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研究 中国政治 刘志勇 中国社科 38

83小政府 大社团·澳门的后:

后现代性与后传统生活中国政治 黄兆辉 编 广东人民 48

84 被误解的台湾史 中国政治 骆芬美 中信 38

85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

作解析-道典诠释书系4宗教研究 陈鼓应 商务 28

86哲学、宗教与文化(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教授丛书)宗教研究 翟志宏 中国社科 38

●经管类

序号 书名 分类名称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1世界现状报告2012:走向可持

续的繁荣报告年鉴 [美国] 任纳 中国社科 59

2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

报告(2013)报告年鉴 洪巍 吴林海 等 中国社科 60

3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

生涯揭秘

金融投资理

论史景迁

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46

4 小趋势金融投资理

李伟 / 吴敬琏 /

夏斌 等中信 45

5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

投资直通车

金融投资理

论王中美,吕文洁 上海交大 32

6营销革命3.0:从产品到顾客,

再到人文精神经济管理

菲利普.科特勒

何麻温.卡塔加雅

机械工业 36

7 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2013)经济学理论 郑凌志 中国社科 85

8 企业创新101设计法 企业史 美/维杰。库码 中信 59

9

远见:用变革理论预测产业未

来-“哈佛贸易与产业前沿”

系列丛书

企业史克莱顿.M.克里斯

滕森商务 70

10 朱兰质量手册:通向卓越绩效企业史 约瑟夫·M·朱兰 人民大学 280

Page 78: 季风书讯no 347

本周最新到货

78

的全面指南(第6版)

11应对市场还是应对政府:权衡

选择、精英绩效与国民财富企业史 徐雷 中国社科 46

12 死于技术 企业史 [日]立石泰则 中信 39

13 公司的力量:赢才赢天下 企业史 涂满章 人民日报 38

14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竞争情报

研究进展-竞争情报国际会议

论文集(2012)

企业史 谢新洲,李永进 北京大学 60

15 舆情观察求职培训、市

场营销

暨南大学舆情与

社会管理研究中

心编

人民日报 32

16 孙正义的超常工作法求职培训、市

场营销[日]三木雄信 中信 32

17 卖什么都是卖体验求职培训、市

场营销李·科克雷尔 中信 36

●人文类

序号 书名 分类名称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1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

经·天年》保健、养生 徐文兵 梁冬 江西科技 36

2 终极健康 保健、养生【美】A.J.雅

各布北京三联 32

3 外公是个老中医3 保健、养生 朱惠东编 天津科技 29.8

4 听专家为您会诊 保健、养生健康大财富栏

目组江西科技 32

5 图解手足按摩治病秘术 保健、养生 安琪 现代出版社 48

6 鱼钩上的万峰湖 地域民俗 陶昌武 人民日报 36

7 中国地方志年鉴2013 地域民俗 田嘉,李富强 中国社科 320

8 燃后中国 记忆珍藏 李照兴 人民大学 42

9

“独二代”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进才北校推进家校合作的实践

研究

家庭教育 金卫东 同济大学 25

10 培育女孩 家庭教育詹姆士?杜布

森华东师大 42

11 搞定难搞的男孩 家庭教育方知明 段英

敏广东人民 32.8

12 高中三年 我的奋斗我的梦 家庭教育 和云峰 长江文艺 26

13搞定难搞的女孩:让你眼中的

“问题女孩”成为展翅的天使家庭教育 方知明 广东人民 32.8

Page 79: 季风书讯no 347

本周最新到货

79

14 来世之旅:古埃及死者之书 考古研究 约翰·泰勒北京时代华

文书局148

15 DK 儿童自然大百科 科学史 英国 DK公司 中信 128

16 选男人,看身材 两性、婚姻 石原结实 广西科技 29.8

17盛饰芳华:衣锦媚行珠宝精品

集萃流行、时尚

衣锦媚行珠宝

艺术工作室

北京时代华

文书局288

18 肌肤改变命运 流行、时尚 张鹤瑶 江西科技 32

19 盆景造型欣赏 流行、时尚 本社新世界出版

社78

20 我的时尚穿搭规则 流行、时尚【美】尼娜·

加西亚中信 49.8

21 云南走遍中国第四版 旅游、地理走遍中国编辑

部中国旅游 49.8

22 彼得大帝传 人物传记俄/阿。托尔斯

泰人民日报 78

23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

述实录人物传记 邓在军 人民 52

24百年风流:文化名人后代回忆

实录人物传记

《环球人物》

杂志人民 42

25晚清思想文化与鲁迅——兼论

其小说杂家的文化个性人物传记 李生滨 中国社科 58

26 岩波茂雄传 人物传记 (日)安倍能成 北京三联 58

27往事如烟:民国政要后代回忆

实录人物传记

《环球人物》

杂志人民 39

28 胡适传 人物传记 易竹贤 人民 58

29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物传记 (俄)阿 谢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82

30胡愈之评传(越中现代知名作

家系列研究丛书)人物传记 朱文斌 中国社科 59

31秋瑾徐锡麟轶事1875-1907

1873-1907人物传记 陈晨编 人民日报 48

32 人民·联盟文库:郭沫若传 人物传记 黄曼君 人民 27

33红色记忆:领导人后代回忆实

录人物传记 环球人物杂志 人民 58

34末科进士与世纪风云:熊范舆

传人物传记

李恭忠,黄云

龙中国社科 45

35 洛杉矶雾霾启示录 社会纪实[美] 奇普·雅

各布斯

上海科学技

术38

36解密档案中的鲍罗廷—解密档

案丛书社会纪实 张秋实 人民 68

Page 80: 季风书讯no 347

本周最新到货

80

37 新历与见证 社会纪实 黄山松 中国社科 35

38 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焦裕禄社会纪实 任仲文 人民日报 28

39 蕾丝 外国史 李昕 商务 68

40 性格色彩密码 心理励志(美)泰勒?哈

特曼长江文艺 32

41走出心理困境.哈佛经管图书

简体中文版心理励志

蒂莫西.巴特

勒商务 31

42一个人出去走走,就像旅行—

—巴黎游记、印象 [韩]闵惠莲

北京理工大

学38

43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宗教文化 加措 友谊 39.8

44 观世音经笺注 宗教文化 丁福保 华东师大 19.8

●艺术类

序号 书名 分类名称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1 音乐、艺术与观念 精品图书Leonard

B.Meyer华东师大 58

2 正方形的乡愁 摄影工艺 阮义忠 九州出版社 39.8

3 最后的金莲 摄影工艺 孙杰 人民日报 198

4上海新城:追寻蔓延都市里的

社区和身份设计

哈利。邓。哈

托格同济大学 138

52011-2012同济都市建筑年度

作品设计 吴长福 同济大学 60

6 嘉定园林 设计

上海市嘉定区

绿化和市容管

理局

同济大学 68

7毕加索和杜尚:现代艺术的灵

魂之争艺术人物、理论 拉里·威瑟姆人民大学 59

8 葵望 艺术人物、理论 许江 中国青年 39

9 当代舞台艺术家访谈录 艺术人物、理论 唐凌 北京三联 49

10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

活艺术人物、理论 毛晓雯

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38

11中国-东盟艺术研究(中国-东

盟研究院文库)艺术史 张晓农 等 中国社科 59

12马来西亚华人美术史研究(中

国-东盟研究院文库)艺术史 帅民风 中国社科 98

Page 81: 季风书讯no 347

本周最新到货

81

三辉链接

不流于美好愿望:新经济学如何帮助解决全球贫困问题

More Than Good Intentions:How a NewEconomics Is Helping to Solve Global Poverty

[美]迪恩·卡尔兰(Dean Karlan)[美]雅各布·阿佩尔(Jacob Appel)著傅瑞蓉 译商务印书馆2014 年 4 月ISBN :978-7-100-06903-8定价:49.00上架建议:经济学32开想要解决全球贫困问题,就不能只流于美好愿望任何有兴趣了解应该做些什么才能真正解决全球贫困问题的人都应该阅读本书

内容简介:

面对全球贫困问题时,人们的态度往往趋于两极:或认为我们已经徒劳地投入太多资源来填补这个“无底洞”,或认为应该不断投入更多。迪恩·卡尔兰和雅各布·阿佩尔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观点与方法,他们把行为经济学融入全球性的实地研究中,将读者带到世界各地的贫困地区,让经济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碰撞。

本书让我们明白,对改善贫困真正有效的究竟是什么,“慈善”又如何才能增进全世界人民的福祉。

Page 82: 季风书讯no 347

三辉链接

82

著者简介:

迪恩·卡尔兰(Dean Karlan)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扶贫行动创新研究会(IPA)创始人暨

董事会主席,麻省理工学院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反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研究员,stickK.com

网站创办人、站长。2007 年,卡尔兰获得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该奖项为美国政府授予美国独立

研究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最高荣誉。

雅各布·阿佩尔(Jacob Appel) 主要从事小额贷款研究,曾于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数学,在扶

贫行动创新研究会(IPA)的加纳、南非项目中做了两年实地研究员。2008 年起,他穿梭于拉丁美

洲、非洲和亚洲之间,从事扶贫行动创新研究会以及其他发展研究组织的实地研究工作。目前居住在

印度的加尔各答市,研究集市上的小微企业主如何进行职业生涯决策、如何经营生意。

译者简介:

傅瑞蓉 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译作另有《伟大的说服》。现为教师。

媒体推荐:

迪恩·卡尔兰是最富创造力、最多产的新生代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研究结合了两大最热门的经

济学领域:行为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小额贷款。本书是继《魔鬼经济学》《怪诞行为学》《轻推一

把》之后的又一部杰作。

——理查德·萨勒(Richard H. Thaler),《轻推一把》(Nudge)作者

21世纪上半叶将被历史学家铭记为一个消除世界贫困的时代;而像迪恩·卡尔兰这样一些少数

天才,则会被视为这个时代的创造者。这将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在细致的分析和创造性的发现面前,

许多原本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解决的深层次问题都不复存在了。

——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作者

Page 83: 季风书讯no 347

三辉链接

83

迪恩·卡尔兰是全球研究发展中国家小额贷款问题的顶尖专家之一。他的著作打破了以往经济

学著作的固有界限,直面当今贫困国家所急需解决的诸多最紧迫的问题,并给出有力的回答。我们今

天对如何使小额信贷为穷人服务的大部分认识都源于他的研究。

——爱德华·米格尔(Edward Miguel),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

迪恩·卡尔兰这样的后起之秀正在努力奋斗,试图消除贫困、改变世界。他们孜孜不倦地进行

着随机控制实验,把令人兴奋的全新发现传递给读者。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2010 年克拉克奖得主

请做好准备吧,本书将要对你原先所持有的关于如何促进世界发展的观念提出尖锐的挑战,因

为卡尔兰和阿佩尔将要破除原先的偏见,告诉你在缓解全球贫困方面,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

——贾斯廷•奥利弗(Justin Oliver),印度金奈小额信贷研究中心常务董事

编辑推荐:

1、本书以反贫困为宗旨,它强调要对抗贫困问题,我们不能仅“流于美好愿望”,而要利用各种工

具,引导和帮助穷人更聪明地花钱、更多地储蓄,逐步走向美好的生活。在这本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著

作中,两位作者把行为经济学融合进了全球性的实地研究中,揭示了在金融、保险、卫生保健、教育

等关键的反贫困领域,将人类的非理性因素考虑进去之后,各种以发展为宗旨的计划和项目会出现怎

样的变化,这些改进后的计划和项目又如何极大地提高了世界各地穷人的福利水平。值得指出的是,

本书并没有完全局限于随机对照实验给出的结果上,它也包括了许多其他证据。作者们不仅揭示出,

在反贫困斗争中,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方法是无效的;它们各自能有(或不能发挥)什么作用。

他们还力图阐明有效的那些方法为什么是有效的,它们又是如何起作用的。

2、卡尔兰是著名经济学家阿巴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和森德希尔·穆莱纳桑的学生。他的

博士论文还得到了著名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的指导。班纳吉和迪弗洛是随机对照实验这一研究

范式的主要倡导者,也是“穷人经济学”的领军人物,迪弗洛还是经济学界最重要的奖项克拉克奖

2010 年的得主。卡尔兰本人也已迅速成长为该领域最活跃的经济学家之一。

Page 84: 季风书讯no 347

三辉链接

84

3、本书面向广大对经济问题感兴趣的专业和非专业读者,论述方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话题

活泼有趣。延续《魔鬼经济学》等经济学普及读物的简明易懂,又具备《如何改变世界》等著作的道

德勇气,当然,这一切的分析论说都有其坚实的经济学基础为依托。

本书看点:

本书是世界最顶级的经济学家写给大众的新经济学读本,作者之一的卡尔兰是世界上最富创造

力、最多产的新生代经济学家之一。两位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叙述了一些可以改变世

界的想法,思考如何以有效的行动应对贫困问题。对专业读者和非专业读者来说,本书都能使其获得

极大收获。

本书是前沿理论与广泛实地调查的碰撞交汇,它的研究把最热门的两大经济学领域结合起来:行

为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小额贷款。关心这个世界的人都应该而且必须认真地阅读这本书,它直指当

今人类所面临的一些最重要的问题。

目录:

作者的话 6

第一章 导言 8

僧侣和鱼 8

与贫困作斗争(或拯救鱼)需要双管齐下 9

“跳进辛格的湖”吧 13

触手可及的行为经济学解决方法 14

我们可以要求做得更好 16

本书的内容安排 17

第二章 与贫困作斗争——我们怎么做、我们做什么 19

真的无路可走了吗? 21

随机控制实验:提出正确的问题 22

为了科学而抛硬币 24

欧内斯特的一个难题 25

当我们谈到贫困时,我们到底在说些什么? 27

Page 85: 季风书讯no 347

三辉链接

85

第三章 购买——使纳入“安全网”的家庭数目翻一番 29

你能卖出任何东西 30

最后一英里问题 30

一张漂亮女人的照片值多少钱? 32

太多的选择 34

如何使纳入安全网的家庭数目翻上一番 35

销售的重要性 36

第四章 举债——为什么出租车司机不贷款 38

小额贷款的奇迹 39

娥琳(Erlyn)的退出 42

解析贷款的基本要件 43

金蛋与小额贷款案例 45

为什么小额贷款没有那么受欢迎呢? 46

骨头缝里的一点肉 48

小额贷款能改造社区吗? 50

小额贷款是达到目标的一种方法,它本身不是目标 52

第五章 追求幸福——有更美好的事情要做 54

在正确地时间、正确的地点上 55

追求幸福:当幸福来敲门时 56

奥蒂与小额贷款 57

还是电饭煲好 61

没脚的钱走得快 62

获得真相 63

“没脚的钱走的快”还会带来一个更大的问题 66

第六章 群体合作——大众的弱点是什么? 68

被过度吹捧的群体负债贷款模式 69

谁是借款人? 70

谁能保证借款者会按时还款? 71

如果情况变得更糟糕了怎么办? 72

Page 86: 季风书讯no 347

三辉链接

86

群体负债贷款的其它优点 73

群体负债贷款模式的问题所在 74

更少即是更多:简单的个人贷款模式可能就是问题的答案 75

证据 76

到底是什么使群体负债贷款模式发挥作用的?一个信任博弈 78

帽子的重要性 80

会议怎样举行也不可小视 82

后续的步骤 84

第七章 储蓄——看似无趣的选择 86

为什么说储蓄是好的 87

为什么储蓄会那么艰难 88

几乎与藏在床垫底下一样好 89

莎妮存钱的故事 91

让穷人储蓄 92

来自于美国本土的启示 94

轻推一把 97

第八章 农业——从无到有 100

“鼓网”项目(DrumNet)与简单易用的方法 101

仔细测量好土壤的化学成分更有利于耕作 102

农民也是人 103

大量的信息:惰性与现状 104

什么将脱颖而出:近因与可获得性 105

克服“行为上的抽搐症候”,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106

“病毒菠萝”(viral pineapple)与社会学习 108

“鼓网”项目的崩溃 109

强大的基础 110

为什么与穷困做斗争最终会变得像火箭科学呢? 112

第九章 学习——在场的重要性 113

第一步:增加学生 116

Page 87: 季风书讯no 347

三辉链接

87

学生的校服 117

直接开出支票 118

从优秀到卓越 119

令人惊讶的成功一击:驱虫运动 121

再次见到安东尼 123

第二步:让教师回到教室 124

一张照片值一千卢比 125

当你需要的不只是更高的出勤率时 126

走对路了 126

让人惊讶的另一次成功一击 128

寻找秘密武器 129

第十章 保持健康——从摔断腿到寄生虫 131

对不起,我们关门了(总是如此) 132

把钱送给病人让他们去看医生 135

自我激励 137

疟疾 139

与疟疾作战:出售,还是免费分发? 141

一桶水里面那最重要的一滴 143

比阿特丽斯(Beatrice)和爱葛妮丝( Agnes) 145

没有包医百病的处方 147

第十一章 性交——赤裸裸的真相 148

糟糕的信息,糟糕的选择 149

甜心老爹 150

为检查而付钱 153

第十二章 捐赠:作为结语的重要提示 156

七种能够凑效的方法 157

小额储蓄 157

提醒储蓄 158

预付货款的肥料销售方法 158

Page 88: 季风书讯no 347

三辉链接

88

驱虫运动 158

小班化的补习教育 159

能够净化水源的“净水先锋”自动售卖机 159

承诺机制 160

方法还有很多,数不胜数:项目效果论证计划 160

注释 161

致谢 170

致谢 170

迪恩的致谢 170

杰克的致谢 172

迪恩和杰克的共同致谢 173

索引 174

译后记 199

Page 89: 季风书讯no 347

制作者

89

制作者上海季风图书有限公司

上海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Email:[email protected]

【季风书讯】网站:http://www.jifengshuyuan.com

季风书园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jifengts

季风书园淘宝商城店:http://jifengts.tmall.com

QQ群 1:328386406(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QQ群 2:85186717(季风志愿者之家)

联系电话:021-5382 1942 021-6415 2843

季风微信公众平台:jifengshuyuan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