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心”标准 - img.wzrb.com.cnimg.wzrb.com.cn/epaperfile/20200914/20200914008161.pdf ·...

1
2 2020 年 9 月 14 日 星期一 主编/马真正 美编/张毅 组版/剑敏 电话:88869996邮箱:[email protected] 要闻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一把手谈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苍南县委书记 黄荣定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软实力和 核心竞争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苍南始 终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聚焦让投资 更放心、办事更顺心、发展更安心的“三心” 标准,在要素保障、制度执行、政务效率、权 益保护等方面积极突破创新,全力打造苍 南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 一、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让企业 在苍办事更顺心。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 意度,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 我们坚持突出制度化,研究构建了《产业政 策奖补资金兑现管理办法》等“1+4”产业政 策体系框架,在制度层面解决在苍企业反 映的普遍性问题。通过实施惠企政策“直 通车”、企业帮扶“白名单”制度,今年累计 奖补 3550 万元、惠及企业 410 家。我们坚 持突出高效性,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 革,实现企业开办 0.5 天可领证照、 1 天可营 业、一般企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审批“最多 90 天”等,住所申报承诺制在全市推广。我 们坚持突出精准度,“三服务”活动和“万名 干部进万企”行动双管齐下,共选派 1208 名干部开展驻企服务,有效化解各类涉企 问题 637 个,做到了企有所呼、必有所应。 二、打造活力多元的创业环境,让企业 在苍投资更放心。充分激发全社会创业创 新的活力和激情,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 重要目标。我们坚持多途径破解用地难 题,深入实施“拓空间强保障”专项行动,全 力做好“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两篇文章, 今年已消化“批而未供”土地 506 亩,处置 “供而未用”土地 1730 亩,供应工业用地 231 亩,盘活低效用地 458 亩。我们坚持多 渠道保障资金需求,打造“苍易融”融资服 务平台,探索“小微企业资产授托代管融 资”模式,今年累计降 本 减 负 3.6 亿元,新 增企业授信 16.6 亿元,发放贷款 14.4 亿 元,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创近年新低,不良 贷款率保持在 0.7% 的低位水平,助推企 业融资畅通。我们坚持多方式开展招才 引智,深化“六聚英才”行动,加大青年基 础人才开发力度,实现本地高校毕业生 留苍数、高技能人才数双增长。深化实 施“人才安居工程”,今年已筹集配售型 人才住房 82 套、 7400 平方米,有效提升在 苍人才归属感。 三、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让企业 在苍发展更安心。法治是让企业安心谋发 展的强大保障,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 要手段。我们以法治化保障公平,健全完 善重点领域公权力监督机制,通过开设 “营商环境投诉微平台”和开展重点领域 “反挈篮子”行动,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 命精神,对党员干部在涉企审批、执法过 程中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 行为保持“零容忍”查处,今年已查处破 坏营商环境案件 55 106 人,党纪政务处 10 人,“办事不用找人”成为常态。我 们以法治化彰显正义,持续深化扫黑除 恶专项斗争,以雷霆霹雳之势,对强揽工 程、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侵害企业权益 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零容忍”打击,今年 已打处向企业敲诈勒索人员 18 人,有效 清除了营商环境“拦路虎”“绊脚石”。我 们以法治化体现关怀,贯彻落实好柔性 执法精神,对正常纳税的企业给予司法 关怀,并从源头上避免多头执法、密集执 法、随意执法,做到不烦企、不扰民,全力 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步, 苍南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 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有效市 场和有为政府相统一,保护和激发好各类 市场主体活力,兑现和落实好各项纾困惠 企政策,让各种要素快捷、高效、顺畅地直 接惠及市场主体,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 困难、提振信心,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 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 最强的县域,成为温州建设全国民营经济 示范城市的精彩板块。 (上接第 1 版) 从历史上的“大包江”到“分段包江”, 再到政府与民间合力“养江”“护江”,楠溪 江每一次探索开发的背后,都是基于对环 境影响的论证再论证。楠溪江旅游经济发 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汪国勇一语道出 缘由, 1988 年,楠溪江风景区被批准成为国 家级风景名胜区,总规 671 平方公里的保护 区,宛如历史在永嘉土地上画了一个圈,永 久留住了绿水青山。 从事环保工作十六年的潘智化对此颇 有感受。永嘉县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编制的 《楠溪江环境保护规划》,至今仍在严格执 行。一纸《规划》,严令楠溪江中上游“工 业零准入”,以此保证了近 40 年来楠溪江流 域优良的生态环境,中上游水质始终符合 国家类水标准。久负盛名的永嘉沙 头镇北山工业园区铸造产业,退出历史舞 台。位于楠溪江中游的岩头镇, 1997 年以 来陆续关停化工厂、橡胶厂和罐头厂,自此 当地再无工业。 与此同时,一个偌大的生态农旅产业 勃然而生。 2015 年,温州人陈宪敏在小楠溪流域 建起了一方山水雅院,取名楠溪若舍。极 短的时间,楠溪若舍成了世人追逐的诗意 栖息地。山水田园孕育的民宿经济由此 引爆。 仅大若岩镇,一年新开的精品民宿就 7 家,而周末节假日仍供不应求。楠溪江 旅游留不住人的难题似乎找到了解决的口 子,游客为什么愿意留下来?一家开在稻 田里的谷原稻田度假民宿给出了答案:来 这里,寻找内心的原乡。 人气旺了,村民们的“腰包”鼓了。在 大元下村,去年十一开业的野鸽公园,已接 待游客 20 万人次。光生态旅游入股分红一 项,大元下村村集体收入年均超 300 万元。 如今,该村整村民宿打造正在规划中,致富 奔小康的村民们脸上笑意盈盈。 留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 去年,楠溪江共接待游客 1500 万多人 次,旅游总收入达 179 亿元。其中单纯门票 收入首次突破 1 亿元。 夜幕下的楠溪江,一股新生的力量 悄然萌芽。音乐滩地公园上,年轻人 跟随律动尽情释放青春的活力,重新 修缮开放的丽水街,点燃了夜游楠溪 的引擎。静静的江面下,一股思想的 浪潮涌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 住乡愁。 坚持“三心”标准 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的“苍南高地” 本报讯 (陈蜜) 天气一点点转凉,已经有了夏 秋交棒的样子。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虽然还没 有入秋,但秋味已然来到身边。本周,我市以阴雨天 气为主,雨水的降温效果,将进一步加浓这份秋意, 市区最低气温或至 20℃太阳当空即使热度不减,但有风的时候,冷 热度正正好。上周,我市以多云到晴为主,偶尔 有雨水光顾。除了周一,市区最高气温还有 35.2℃ 外,其他时间的最高气温都在 31℃ 左右, 而且最低气温也降至 25℃ 以下,偶尔还来到 20.8℃ ,整体的体感正不断向舒适的区间靠拢。 天气逐渐转入清凉,属于秋季的馥郁芳香 桂花也静待开放。桂花喜欢温暖, 最宜的生长 温度是 15℃-28℃ ,相信本周的气温条件将有助 于第一缕桂香的飘扬。 本周, 受副高边缘和西风带短波槽影响,我 市以阴雨天气为主,气温起伏不大,最高气温在 30℃ 左右,另外周四将有一场明显的降水过 程。秋雨送凉,这是要入秋的节奏吗?连续 5 天的平均气温低于 22℃ ,就进入气象意义上的 秋天了,可能目前不一定能入秋,但是秋天已经 在慢慢向我们靠近了。 关于征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专题询问意见的公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 益的重要民生问题。根据 2020 年度温州市人大常 委会监督工作计划,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将于 10 月下 旬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暨养老 事业发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并就养老服务 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为做好本次专题询问 的有关工作,充分了解社会各界的呼声,提高专题询 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向社会公开征求对此次专 题询问的意见和建议。 社会公众可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询问问题 或意见建议,我们将对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 究。问题或意见建议请于 2020 9 25 日前反馈 给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通信地 址:温州市行政管理中心 2 号楼 306 室,邮编: 325009;邮箱: [email protected] )。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20年9月11日 “9 · 18”防空警报试鸣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浙江省 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防空防灾警报试 鸣制度>的通知》精神,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市人民防 空办公室定于 2020 9 18 日(星期五)上午组织 全市防空警报试鸣,其中: 10∶0010∶03,试鸣预先警报信号; 10∶1010∶13,试鸣空袭警报信号; 10∶2010∶23,试鸣解除警报信号。 温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2020年9月14日 企业要健康 老乡要小康 “两个健康”先行区的泰顺实践 龙湾兑现“绩优即奖”新政 首批 3 集体 15 人获表扬 本报讯 (记者 秀慧) 在昨天下午召开的龙湾 区(高新区)“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推进会上,该区 公布 2020 年度第一次及时奖励评选结果, 3 个集 体、 15 名个人获通报表扬,成为该区实施“绩优即 奖”新政后的首批获奖者。 今年 8 月,为更加鲜明地树立“优者奖”的导 向,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龙湾区(高 新区)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及时奖励办法》, 明确将对在“ 两区”建设、“ 六稳”“ 六保”、改革创 新、乡村振兴、抢险救灾、基层党建等工作中成绩 突出的干部实行及时奖励。该《办法》打破以往奖 惩工作按年度实施的惯例,每三个月开展一次,遇 特殊情况还将一事一奖、即时奖励。同时,将奖励 对象扩大为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全体 工作人员,并覆盖至村、社区及各单位在职的临聘 人员,创新力度引人瞩目。 经组织推荐、投票排名、综合比选等程序,该区 公安分局、区财政局、滨海医学观察点专班 3 个集 体,及区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与药物政策科科长王 靖、温州浙南科技城科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 长兼总经理吕剑峰、区经信局产业科科员薛鸿展 15 名个人,因工作中主动担当、成效明显成为 首批及时奖励的对象。从获奖名单看,其中既有 独当一面的街镇、部门干部,也有冲在一线的基层 工作人员,还有企业人员,充分体现绩优即奖、不问 “身份”的风向标。 “只有把身心沉下去,才能把工作提上来。”获表 扬的区住建局建美办科长包长斌表示,将以此为工 作的新起点,今后在主动担当上更进一步、在创新担 当上更深一层、在为民担当上更实一点。去年以来, 得益于包长斌的积极协调和督促化解,该区顺利完 70 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在全市树立 龙湾样板。 据悉,根据该即时奖励办法,奖励分为三档,实 行逐级累加递进。对在重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效、 作出杰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则可升档奖励,多次受 奖励的还将由区委书记授予“罗峰金质奖章”。 离第一缕桂香不远了 本周阴雨为主气温下滑 本报记者 周汉祥 通讯员 陈志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地方的企业健康发展,在解决了老乡就业问题同时也是帮 助老乡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在“两个健康”先行区推出两年之际,作为全省加快发展县之一的泰 顺县是如何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为老乡奔小康助力?近日,记者随小康故事采访组赴泰顺采 访,了解到许多近期当地政府帮扶企业健康发展,促进群众奔小康的事例。 周一服务日 助企解难题 “项目总体概念性规划方案什么时候 能出来?”“年内动工的项目设计方案做好 了吗?”“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需要协调吗?”……泰顺县委书记陈永光前 不久赴筱村镇云雾湖玫瑰小镇项目现场, 与筱村镇及项目主要负责人深入交谈,现 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据 悉,云雾湖玫瑰小镇项目分三期,建设期为 2020 年至 2025 年,总用地面积 2100 亩,总 投资 36 亿元。项目将打造成康养乐园、玫 瑰花园、生态田园“三园融合”的国际康养 旅游基地,建成后将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推 动当地乡村振兴。 为了扫清企业发展的拦路虎,泰顺县 委县政府决定,集中 3 个月时间,县四套班 子领导干部每周定期带队开展“下基层、进 企业、解难题”走访调研。按照“县领导联 企联乡镇,干部助企联村”的机制,分别开 展“周一服务日”活动,深入到企业以及重 点项目开展分类指导、精准解困。 从今年 7 6 日到 8 31 日,泰顺 28 位县领导分别走访重点项目 37 个、企业 70 家,了解、梳理项目(企业)问题 153 个。经 协调已解决问题 86 个,化解率 56.2%。除 了“周一服务日”活动,该县还创新组建“两 专双十”服务团,聚焦茶叶、猕猴桃、石雕等 特色产业和科技、金融、法律、商贸等不同 业务领域,组织 145 名专家综合会诊,累计 解决各类问题 383 个,问题化解率达 95% 以上。 政策有利好 服务更贴心 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一大命脉。泰顺 县针对企业最焦急的“资金难”问题,全力 推行“减租减息减税减费减支”,突出重点 领域贷款的目标增量和“首贷户”贷款比例 的考核;出台并落实“泰 35 条”等系列惠企 政策,深化招商引资“双向兑现”机制,上半 年累计为企业降本减负 2.07 亿元;出台实 施生态工业发展、旅游主业化发展、茶产业 高质量发展等 9 类重大政策,加大产业发 展培育扶持力度,提振企业信心。 法律是企业强大的“护身符”。泰顺利 众竹木有限公司与温州一家单位发生经济 纠纷,该公司通过县工商联提供的法律服 务平台进行维权,挽回损失 300 多万元。 据了解,该县从县内知名律师事务所精心 挑选 12 名骨干律师组建助企法律服务团 队,成立涉企政策咨询专家服务团,开展形 式多样的政策咨询服务,通过线上法律服 务平台和线下法律服务站相结合,提供线 上法律问答服务,开展线下“法律服务进商 会、进企业”活动。累计维权 320 起,涉及 企业 210 家,挽回资金 1.5 亿元。 生活在小区 就业在园区 在泰顺县罗阳镇交垟村,一个名为生 态大搬迁众创园的企业园区,以及与之相 邻的移民安置小区建设都正在热火朝天地 施工当中。负责项目建设的罗阳镇副镇长 陈学明告诉记者,园区规划用地面积 200.9 亩,其中众创园作为全县首个工业地产项 目,标准厂房总建筑面积 8 万平方米,已入 园众创企业 21 家,年底可入住企业达 50 以上,有效吸纳周边生态搬迁点搬迁群众 并惠及其他 18 个乡镇 46 个生态搬迁点搬 迁群众“下山创业、进城就业”,真正实现 “生活在小区、就业在园区”。 在泰顺,有一些低小散企业因资金、土 地等问题分散在各地,因条件的限制不规 范的生产经营等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难 题。为了让这些企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又能让群众就业得到充分解决,泰顺县紧 紧围绕“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重要指 示,把生态大搬迁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补 齐发展短板的重大事项来抓,安置小区统 筹分布开发,“量身定制”就近布局小微创 业园,通过产业集聚、平台创业、平台就业 等方式,让搬迁老乡“稳得住” “富得起”,真 正实现安居乐业。 泰顺县经信局副局长陈贵两说,他们 将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嵌入众创园,整合技 术服务咨询、人才支持、金融服务、政策服 务、审批服务等功能,实现智慧赋能。解决 平台、企业、运营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打通 痛点、堵点,集约化管理项目,为传统产业 加工、木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 业转型升级提供集聚空间。同时依托众创 园的标准厂房项目,谋划村集体经济“入股 新农投公司固定回报”的最优“村集体无区 域消薄”模式,有效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 入,实现“公司+集体+农户”三方共赢。 泰顺罗阳小微园鸟瞰图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Sep-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坚持“三心”标准 - img.wzrb.com.cnimg.wzrb.com.cn/epaperfile/20200914/20200914008161.pdf · 9/13/2020  · 引智,深化“六聚英才”行动,加大青年基 础人才开发力度,实现本地高校毕业生

2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 主编/马真正 美编/张毅 组版/剑敏电话:88869996 邮箱:[email protected]要闻

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一把手谈

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环境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苍南县委书记 黄荣定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苍南始终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聚焦让投资更放心、办事更顺心、发展更安心的“三心”标准,在要素保障、制度执行、政务效率、权益保护等方面积极突破创新,全力打造苍南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

一、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让企业在苍办事更顺心。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我们坚持突出制度化,研究构建了《产业政策奖补资金兑现管理办法》等“1+4”产业政策体系框架,在制度层面解决在苍企业反映的普遍性问题。通过实施惠企政策“直通车”、企业帮扶“白名单”制度,今年累计奖补 3550万元、惠及企业 410家。我们坚持突出高效性,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企业开办0.5天可领证照、1天可营

业、一般企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审批“最多90天”等,住所申报承诺制在全市推广。我们坚持突出精准度,“三服务”活动和“万名干部进万企”行动双管齐下,共选派 1208名干部开展驻企服务,有效化解各类涉企问题637个,做到了企有所呼、必有所应。

二、打造活力多元的创业环境,让企业在苍投资更放心。充分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活力和激情,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目标。我们坚持多途径破解用地难题,深入实施“拓空间强保障”专项行动,全力做好“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两篇文章,今年已消化“批而未供”土地 506亩,处置

“供而未用”土地 1730亩,供应工业用地231亩,盘活低效用地458亩。我们坚持多渠道保障资金需求,打造“苍易融”融资服务平台,探索“小微企业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今年累计降本减负 3.6亿元,新增企业授信 16.6 亿元,发放贷款 14.4 亿元,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创近年新低,不良贷款率保持在 0.7%的低位水平,助推企业融资畅通。我们坚持多方式开展招才引智,深化“六聚英才”行动,加大青年基

础人才开发力度,实现本地高校毕业生留苍数、高技能人才数双增长。深化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今年已筹集配售型人才住房 82套、7400平方米,有效提升在苍人才归属感。

三、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让企业在苍发展更安心。法治是让企业安心谋发展的强大保障,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我们以法治化保障公平,健全完善重点领域公权力监督机制,通过开设

“营商环境投诉微平台”和开展重点领域“反挈篮子”行动,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对党员干部在涉企审批、执法过程中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保持“零容忍”查处,今年已查处破坏营商环境案件 55起 106人,党纪政务处分 10人,“办事不用找人”成为常态。我们以法治化彰显正义,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霹雳之势,对强揽工程、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侵害企业权益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零容忍”打击,今年已打处向企业敲诈勒索人员 18人,有效清除了营商环境“拦路虎”“绊脚石”。我

们以法治化体现关怀,贯彻落实好柔性执法精神,对正常纳税的企业给予司法关怀,并从源头上避免多头执法、密集执法、随意执法,做到不烦企、不扰民,全力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步,苍南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统一,保护和激发好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兑现和落实好各项纾困惠企政策,让各种要素快捷、高效、顺畅地直接惠及市场主体,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提振信心,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县域,成为温州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精彩板块。

(上接第1版)

从历史上的“大包江”到“分段包江”,再到政府与民间合力“养江”“护江”,楠溪江每一次探索开发的背后,都是基于对环境影响的论证再论证。楠溪江旅游经济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汪国勇一语道出缘由,1988年,楠溪江风景区被批准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规671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宛如历史在永嘉土地上画了一个圈,永久留住了绿水青山。

从事环保工作十六年的潘智化对此颇有感受。永嘉县于上世纪80年代末编制的

《楠溪江环境保护规划》,至今仍在严格执行。一纸《规划》,严令楠溪江中上游 “工业零准入”,以此保证了近40年来楠溪江流域优良的生态环境,中上游水质始终符合国家Ⅰ、Ⅱ类水标准。久负盛名的永嘉沙头镇北山工业园区铸造产业,退出历史舞台。位于楠溪江中游的岩头镇,1997年以来陆续关停化工厂、橡胶厂和罐头厂,自此当地再无工业。

与此同时,一个偌大的生态农旅产业勃然而生。

2015年,温州人陈宪敏在小楠溪流域建起了一方山水雅院,取名楠溪若舍。极

短的时间,楠溪若舍成了世人追逐的诗意栖息地。山水田园孕育的民宿经济由此引爆。

仅大若岩镇,一年新开的精品民宿就有7家,而周末节假日仍供不应求。楠溪江旅游留不住人的难题似乎找到了解决的口子,游客为什么愿意留下来?一家开在稻田里的谷原稻田度假民宿给出了答案:来这里,寻找内心的原乡。

人气旺了,村民们的“腰包”鼓了。在大元下村,去年十一开业的野鸽公园,已接待游客20万人次。光生态旅游入股分红一项,大元下村村集体收入年均超 300万元。

如今,该村整村民宿打造正在规划中,致富奔小康的村民们脸上笑意盈盈。

留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去年,楠溪江共接待游客 1500万多人

次,旅游总收入达179亿元。其中单纯门票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

夜幕下的楠溪江,一股新生的力量悄然萌芽。音乐滩地公园上,年轻人跟随律动尽情释放青春的活力,重新修缮开放的丽水街,点燃了夜游楠溪的引擎。静静的江面下,一股思想的浪潮涌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三心”标准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的“苍南高地”

本报讯(陈蜜)天气一点点转凉,已经有了夏秋交棒的样子。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虽然还没有入秋,但秋味已然来到身边。本周,我市以阴雨天气为主,雨水的降温效果,将进一步加浓这份秋意,市区最低气温或至20℃。

太阳当空即使热度不减,但有风的时候,冷热度正正好。上周,我市以多云到晴为主,偶尔有雨水光顾。除了周一,市区最高气温还有35.2℃外,其他时间的最高气温都在 31℃左右,而且最低气温也降至 25℃以下,偶尔还来到20.8℃,整体的体感正不断向舒适的区间靠拢。天气逐渐转入清凉,属于秋季的馥郁芳香——桂花也静待开放。桂花喜欢温暖 ,最宜的生长温度是 15℃-28℃,相信本周的气温条件将有助于第一缕桂香的飘扬。

本周 ,受副高边缘和西风带短波槽影响,我市以阴雨天气为主,气温起伏不大,最高气温在30℃左右,另外周四将有一场明显的降水过程。秋雨送凉,这是要入秋的节奏吗?连续 5天的平均气温低于 22℃,就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了,可能目前不一定能入秋,但是秋天已经在慢慢向我们靠近了。

关于征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询问意见的公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根据 2020年度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将于10月下旬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暨养老事业发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并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为做好本次专题询问的有关工作,充分了解社会各界的呼声,提高专题询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向社会公开征求对此次专题询问的意见和建议。

社会公众可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询问问题或意见建议,我们将对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究。问题或意见建议请于 2020年 9月 25日前反馈给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通信地址:温州市行政管理中心 2 号楼 306 室,邮编:325009;邮箱:[email protected])。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20年9月11日

“9·18”防空警报试鸣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浙江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制度>的通知》精神,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定于 2020年 9月 18日(星期五)上午组织全市防空警报试鸣,其中:

10∶00-10∶03,试鸣预先警报信号;10∶10-10∶13,试鸣空袭警报信号;10∶20-10∶23,试鸣解除警报信号。

温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2020年9月14日

企业要健康 老乡要小康——“两个健康”先行区的泰顺实践

龙湾兑现“绩优即奖”新政首批3集体15人获表扬

本报讯(记者 秀慧)在昨天下午召开的龙湾区(高新区)“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推进会上,该区公布 2020年度第一次及时奖励评选结果, 3个集体、15名个人获通报表扬,成为该区实施“绩优即奖”新政后的首批获奖者。

今年 8月,为更加鲜明地树立“优者奖”的导向,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龙湾区(高新区)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及时奖励办法》,明确将对在“两区”建设、“六稳”“六保”、改革创新、乡村振兴、抢险救灾、基层党建等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干部实行及时奖励。该《办法》打破以往奖惩工作按年度实施的惯例,每三个月开展一次,遇特殊情况还将一事一奖、即时奖励。同时,将奖励对象扩大为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全体工作人员,并覆盖至村、社区及各单位在职的临聘人员,创新力度引人瞩目。

经组织推荐、投票排名、综合比选等程序,该区公安分局、区财政局、滨海医学观察点专班 3个集体,及区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与药物政策科科长王靖、温州浙南科技城科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吕剑峰、区经信局产业科科员薛鸿展等 15名个人,因工作中主动担当、成效明显成为首批及时奖励的对象。从获奖名单看,其中既有独当一面的街镇、部门干部,也有冲在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还有企业人员,充分体现绩优即奖、不问

“身份”的风向标。“只有把身心沉下去,才能把工作提上来。”获表

扬的区住建局建美办科长包长斌表示,将以此为工作的新起点,今后在主动担当上更进一步、在创新担当上更深一层、在为民担当上更实一点。去年以来,得益于包长斌的积极协调和督促化解,该区顺利完成70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在全市树立龙湾样板。

据悉,根据该即时奖励办法,奖励分为三档,实行逐级累加递进。对在重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效、作出杰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则可升档奖励,多次受奖励的还将由区委书记授予“罗峰金质奖章”。

离第一缕桂香不远了本周阴雨为主气温下滑

本报记者 周汉祥 通讯员 陈志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地方的企业健康发展,在解决了老乡就业问题同时也是帮助老乡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在“两个健康”先行区推出两年之际,作为全省加快发展县之一的泰顺县是如何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为老乡奔小康助力?近日,记者随小康故事采访组赴泰顺采访,了解到许多近期当地政府帮扶企业健康发展,促进群众奔小康的事例。

周一服务日 助企解难题

“项目总体概念性规划方案什么时候能出来?”“年内动工的项目设计方案做好了吗?”“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协调吗?”……泰顺县委书记陈永光前不久赴筱村镇云雾湖玫瑰小镇项目现场,与筱村镇及项目主要负责人深入交谈,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据悉,云雾湖玫瑰小镇项目分三期,建设期为2020年至 2025年,总用地面积 2100亩,总投资36亿元。项目将打造成康养乐园、玫瑰花园、生态田园“三园融合”的国际康养旅游基地,建成后将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推动当地乡村振兴。

为了扫清企业发展的拦路虎,泰顺县委县政府决定,集中3个月时间,县四套班子领导干部每周定期带队开展“下基层、进企业、解难题”走访调研。按照“县领导联企联乡镇,干部助企联村”的机制,分别开展“周一服务日”活动,深入到企业以及重点项目开展分类指导、精准解困。

从今年 7月 6日到 8月 31日,泰顺 28位县领导分别走访重点项目37个、企业70家,了解、梳理项目(企业)问题153个。经协调已解决问题 86个,化解率 56.2%。除了“周一服务日”活动,该县还创新组建“两专双十”服务团,聚焦茶叶、猕猴桃、石雕等特色产业和科技、金融、法律、商贸等不同业务领域,组织145名专家综合会诊,累计解决各类问题 383个,问题化解率达 95%以上。

政策有利好 服务更贴心

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一大命脉。泰顺县针对企业最焦急的“资金难”问题,全力推行“减租减息减税减费减支”,突出重点领域贷款的目标增量和“首贷户”贷款比例的考核;出台并落实“泰35条”等系列惠企政策,深化招商引资“双向兑现”机制,上半年累计为企业降本减负 2.07亿元;出台实施生态工业发展、旅游主业化发展、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等 9类重大政策,加大产业发展培育扶持力度,提振企业信心。

法律是企业强大的“护身符”。泰顺利众竹木有限公司与温州一家单位发生经济

纠纷,该公司通过县工商联提供的法律服务平台进行维权,挽回损失 300多万元。据了解,该县从县内知名律师事务所精心挑选 12名骨干律师组建助企法律服务团队,成立涉企政策咨询专家服务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咨询服务,通过线上法律服务平台和线下法律服务站相结合,提供线上法律问答服务,开展线下“法律服务进商会、进企业”活动。累计维权 320起,涉及企业210家,挽回资金1.5亿元。

生活在小区 就业在园区

在泰顺县罗阳镇交垟村,一个名为生态大搬迁众创园的企业园区,以及与之相邻的移民安置小区建设都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当中。负责项目建设的罗阳镇副镇长陈学明告诉记者,园区规划用地面积200.9亩,其中众创园作为全县首个工业地产项目,标准厂房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已入园众创企业21家,年底可入住企业达50家以上,有效吸纳周边生态搬迁点搬迁群众并惠及其他 18个乡镇 46个生态搬迁点搬迁群众“下山创业、进城就业”,真正实现

“生活在小区、就业在园区”。在泰顺,有一些低小散企业因资金、土

地等问题分散在各地,因条件的限制不规范的生产经营等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难题。为了让这些企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又能让群众就业得到充分解决,泰顺县紧紧围绕“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重要指示,把生态大搬迁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补齐发展短板的重大事项来抓,安置小区统筹分布开发,“量身定制”就近布局小微创业园,通过产业集聚、平台创业、平台就业等方式,让搬迁老乡“稳得住”“富得起”,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泰顺县经信局副局长陈贵两说,他们将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嵌入众创园,整合技术服务咨询、人才支持、金融服务、政策服务、审批服务等功能,实现智慧赋能。解决平台、企业、运营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打通痛点、堵点,集约化管理项目,为传统产业加工、木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集聚空间。同时依托众创园的标准厂房项目,谋划村集体经济“入股新农投公司固定回报”的最优“村集体无区域消薄”模式,有效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公司+集体+农户”三方共赢。

泰顺罗阳小微园鸟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