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件文物走出電視 馬未都:博物館需要「討...

1
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 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 A21 2019 年 1 月 3 日(星期四) 責任編輯:張夢薇 版面設計:謝錦輝 首先,倫敦蘇富比在 2018 年底宣佈, 將在今年 2 月推出克勞德.莫奈威尼斯畫 作系列之一的《 Le Palais Ducal》 。威 尼斯系列是莫奈於 1908 年在威尼斯居住 的三個月間所創作的一系列風景畫。本次 拍賣的作品描繪的是威尼斯標誌性拜占庭 建築公爵宮,又稱威尼斯總統府。同系 列的另一幅威尼斯公爵宮作品目前被布 魯克林博物館收錄。 據悉,蘇富比對此次拍賣的估價在 三千萬英鎊左右。在此之前,莫奈威 尼斯風景畫系列的《威尼斯大運河》 曾經在2015年倫敦蘇富比的拍賣中以 超過 2 千萬英鎊的價格成交。而此次拍 賣的作品上一次出現在拍賣場上是 1925年。當時是柏林的布料商人Erich Goeritz買下此畫,並且在家族中流傳 至今。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除倫敦蘇富比將競拍的莫奈威尼斯系 列外,倫敦佳士得也將在2019年2月的 「印象派及現代傑作」專場中上拍莫奈 的作品《垂柳與睡蓮池》。此幅作品為 莫奈的大尺寸畫作,寬和高都近200公 分。 莫奈在人生的最後 20 年過隱居的生 活,並在這段時間裡創作了 250 幅睡蓮作 品。就在去年 5 月,莫奈於 1914 至 1917 年 創作的一幅睡蓮作品在佳士得拍出了8.4 億美元的高價。 本次拍賣的畫作與現藏於巴黎橘園美術 館的睡蓮系列中的代表作《睡蓮:晨曦垂 柳》互相呼應。並且,該作曾由莫奈的兒 子米歇爾收藏,在過去的 20 多年中從未公 開展出。同場拍賣的還有包括皮埃.波納 爾、保羅.塞尚、文森特.梵高、昂利. 馬蒂斯、奧古斯特.雷諾阿等大師的作 品,預計總成交逾 1 億美元。 垂柳與睡蓮池 垂柳與睡蓮池 莫奈 莫奈 2019 藝術市場看點預告 (上) 2019 年的拍賣市場,依照 2018 年市場趨勢依然諸多看點,從當紅畫家大衛. 霍克尼,到印象派大師莫奈,再到波普藝術教父安迪.沃霍爾的重要作品。本版 將以兩期為讀者預告 2019 年備受關注的市場熱點作品。 文:張夢薇 2018 年 11 月佳士得紐約拍賣場,大 衛.霍克尼代表作《藝術家肖像(泳池 及兩個人像)》,以 9,031 萬美元的成 交價,成為「最貴在世藝術家」。而據 悉在今年 3 月,他的另一幅雙人肖像畫 《 Henry Geldzahler and Christopher Scott (1969) 》將會在倫敦拍賣。 據悉,本次競拍畫作中的兩位人物為 霍克尼身邊好友,其中一位是霍克尼的 伴侶 Christopher Scott。而另一位是大 都會博物館的策展人 Henry Geldzahler。他和霍克尼在安迪.沃霍 爾的「工廠」認識。畫作中的背景正是 Henry Geldzahler 的公寓。這幅作品目 前的估價在 3 千萬英鎊。 莫奈雙作二月亮相 霍克尼雙人作再現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六十二件文物走出電視 馬未都 馬未都博物館需 博物館需觀眾 觀眾 馬未都脫口秀《觀復嘟嘟》在坊間大受 好評,上海觀復博物館日前將節目中所提 器物分門別類,舉辦《「嘟嘟」裡的 故事觀復文物秀》特展,設置 「文明」、「文化」、「歷史」、 「道理」、「社會」、「態度」、 「玄機」七個單元,以歲月長河中的 「物」,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馬未都 希望,觀復博物館盡可能親民,貼近 公眾想法,滿足觀者所需,「『討 好』觀眾沒什麼不好。」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章蘿蘭 馬未都 馬未都 上海觀復博物館堪 上海觀復博物館堪 稱世界最高博物館 稱世界最高博物館 鋄金蘭札體龍紋胄 鋄金蘭札體龍紋胄 明永樂 明永樂 黑漆螺鈿纏枝蓮高 黑漆螺鈿纏枝蓮高 士宴樂六方節盒 士宴樂六方節盒明晚期 明晚期 孔雀石雕覆蓮瓣紋帶蓋 孔雀石雕覆蓮瓣紋帶蓋 香薰 香薰 唐代 唐代 霽紅釉梅瓶 霽紅釉梅瓶 清乾隆 清乾隆 紫檀刻夔紋海棠花口洗 紫檀刻夔紋海棠花口洗( (帶托 帶托) ) 清乾隆 清乾隆 威尼斯公爵宮 威尼斯公爵宮 莫奈 莫奈 論寫文章還是做節目,馬未都一直 都遵循「深者看深,淺者看淺」, 讀者、觀眾若有深度,自然可從中領悟 諸多道理;但淺嘗輒止亦無妨,因為同 樣可以得到無窮樂趣。有基於此, 《觀復嘟嘟》老少皆宜,男女通 吃,既是文化百科,也可作為日常 休閒。 《觀復嘟嘟》連續做了四年,累 計達 240 期,每期都從某一話題, 落至一件文物,240 期內共有 240 件 文物亮相。馬未都在上海透露,節目 受歡迎程度令他始料未及,期內視頻 點擊率即錄得數億,音頻點擊更是超過 10 億之多。惟因展覽場地有限,今次不 得不「割愛」,僅選取其中 62 件,在上 海觀復博物館設展。 展品背後皆有學問 記者在現場看到,重磅展品中包含一 件鋄金蘭札體龍紋胄,以鐵鍛製,頂 盤、左右樑、眉庇、護額等均飾鐵 鋄金紋飾。頂部飾蘭札體梵文一 圈,周身飾四條五爪金龍。此頭 盔明永樂年製,用料考究, 做工精細。據馬未都推測, 此胄為儀仗頭盔,主要用於 檢閱。 他解釋,中國古代的軍戎服 飾包括兩大類:戎服和防護身體 的甲冑。戎服是軍人在軍營內和 日常生活中穿的便服;甲冑則 是軍人作戰時用於防護的裝備, 也可做禮儀用服裝。甲冑也稱為「介 冑」,甲指鎧甲,胄指頭盔。 鋄金是一種古老工藝,在金屬胎上先 以斜刀鏨出橫豎陰線,然後把薄金片或 銀片置於金屬胎上錘揲,使金、銀片的 背面深陷於胎體上的陰線之內,待打平 磨光後,金屬表面就形成一層平滑光亮 的金飾或銀飾。這種工藝多見於蒙古 和藏族的鐵質器物之上,通常用於 車馬飾和生活用品的製作。 另有一件孔雀石雕覆蓮瓣 紋帶蓋香薰,上面有天然 形成的斑點,被稱為豹 石。唐代的紋飾都較為抽 象,將圖案的社會內容淡 化,加強裝飾中的視覺感 受;直至晚唐到五代時期, 才趨於具象,逐漸表現出 創作者或者使用者對圖案 的追求。 展品中的青銅鑾 鈴,其實是古代馬 車上的裝飾配件,作 用如同今天的車喇 叭。馬未都說,鑾鈴 主要流行於西周至戰國 時期,結構分兩部 上部分為鈴主 體,鈴上有輻射狀鏤 孔,裡面有小石丸, 車一動石丸即擊打 銅球,發出清脆的 鈴聲;下部分為 方形銎座,固定 之用,用來安裝在 車軛上或者車衡上。 《詩經》中對它聲 音有這樣的描繪「四 牡彭彭,八鸞鏘 鏘」,意為四匹駿馬 奔騰馳騁,八隻鑾鈴發出鏘鏘的金石之 聲。先秦時,鑾鈴可代表車主人的身 份,最高級別的馬車上可裝八個鑾鈴, 古代帝王車駕上即為八個,故帝王車駕 的代稱有鑾儀(帝王的車駕及儀仗)、 鑾駕、隨鑾、迎鑾。 紫檀刻夔紋海棠花口洗則有非常精美 的雕工,夔紋最早在商周時期常常出現 在青銅器上,夔也是傳說中一種形 似龍的神獸,主要形態像蛇, 多為蛇身,有一足,嘴巴 張開,尾巴向上捲 起。此器物非一般人 所有,它是乾隆皇帝 的紫檀文房,背面 「漱芳齋藏」四個大 字和一個小字 「乙」,足以表明了 它的特供身份。 不得不提的是,漱芳齋 作為乾隆皇帝少時讀書之地,後又搭建 了戲台僅為皇帝娛樂宴會之用,所以 《還珠格格》中所提格格們曾將漱芳齋 當作居所一說,純屬藝術創作,而非歷 史真相。 打造與眾不同博物館 1996 年,馬未都開辦博物館的申請得 到批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家私立博 物館由此誕生,博物館取名「觀復」, 源出老子《道德經》「萬物並作,吾以 觀復。」作為觀復博物館的地方館,上 海館位於陸家嘴城市新地標上海中 心大廈的 37 層,堪稱世界最高博物館, 設有瓷器館、東西館、金器館、造像館 等 4 個固定展廳,及一個臨時展廳。高樓 大廈裡的博物館,也是城市化的需要。 清末最後一名恩科狀元張蹇,於光緒 三十一年(1905 年)在南通建立中國第一家 私立博物館南通博物苑,是一間以 「設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 名」為宗旨的教育類博物館。在內地博 物館發展史中,私立博物館運營其實無 典型案例可尋。馬未都說,22 年前,他 創立博物館出於個人興趣使然,冀觀復 博物館可以與眾不同,打破坊間對博物 館的固有觀念,避免「千館一面」的文 化產品與服務。 「世界上首個對公眾開放的博物 大英博物館,其歷史不過 260 年, 中國最早的博物館距今約為 113 年,故宮 博物院甚至還未足100年,」馬未都直 言。可見相較於漫長的人類文化史,博 物館還很年輕,卻已受制於固化觀念, 大家總覺得所謂博物館就是擺一堆東 西,參觀博物館即是去看一眼文物,讀 一讀標牌說明。 「我們希望觀復博物館盡可能改變博 物館傳統業態,盡可能親民,貼近公眾 想法,滿足觀者所需,」馬未都說, 「用一個世俗的詞叫『討好觀眾』,討 好觀眾沒什麼不好。」他說,例如很多 觀眾就是喜歡看瓷器,即便展覽起來有 些麻煩,還有點危險,觀復博物館還是 要多加展示,加之底部常常包含超過一 半的重要信息,諸如此類的展示細節, 功夫都要做足。據說,常有觀復博物館 的觀眾詢問,「藏品怎麼都不封在玻璃 罩裡?」事實上,讓觀眾走近文物,感 受文物氣息,正是觀復展陳設計的用心 所在。 展陳手段不涉高科技 在馬未都看來,觀復博物館要做到 「沒來不能想像,來了不能複述」,以 此吸引更多人前來觀展。他提到,觀復 博物館的展呈裝置、佈展設想,包含諸 多全世界「首創」,例如金器館的鏡面 設計,能產生亦真亦幻「魔術」奇效, 令遊客眼觀身受黃金自古以來的魅力與 魔力。不過,凡此種種或利用了折射等 物理現象,絕非仰仗高科技虛擬效果。 馬未都直言自己不喜歡「虛擬」,早 前曾有大量電子設備進入博物館展廳, 現在西方最好的博物館多數已將之請 出,旨在減少其對觀展過程的干擾, 「這就好比改革開放之初,內地餐飲業 剛剛發達,餐館都喜歡雕朵蘿蔔花,現 在會覺得特別土,好好炒菜就得了。」 「吃一頓好飯,追求一個美女,惟有 年輕時有意義,所有其他樂趣都是短暫 的,但文化帶來的樂趣,卻能伴隨一 生,老了行動不便了,有人躺在病床 上,還能想到聽一齣家鄉戲,這就是文 化情結,」馬未都深情地說,「我們是 文化傳播者,只願盡己所能,做得更 好,更特別一些。」 青銅鑾鈴一對 青銅鑾鈴一對 西周 西周 銅鎏金鏨 銅鎏金鏨 花嵌寶燭台 花嵌寶燭台 一對 一對 清乾隆 清乾隆 馬未都不將科技手段 馬未都不將科技手段 引入博物館展示藏品 引入博物館展示藏品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Ju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六十二件文物走出電視 馬未都:博物館需要「討 」觀眾pdf.wenweipo.com/2019/01/03/a21-0103.pdf · 的作品《垂柳與睡蓮池》。此幅作品為 莫奈的大尺寸畫作,寬和高都近200公

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丵

收藏A21

2019年1月3日(星期四)

20192019年年11月月33日日((星期四星期四))

2019年1月3日(星期四)■責任編輯:張夢薇 ■版面設計:謝錦輝

首先,倫敦蘇富比在2018年底宣佈,將在今年2月推出克勞德.莫奈威尼斯畫作系列之一的《 Le Palais Ducal》 。威

尼斯系列是莫奈於1908年在威尼斯居住的三個月間所創作的一系列風景畫。本次拍賣的作品描繪的是威尼斯標誌性拜占庭建築公爵宮,又稱威尼斯總統府。同系列的另一幅威尼斯公爵宮作品目前被布魯克林博物館收錄。據悉,蘇富比對此次拍賣的估價在

三千萬英鎊左右。在此之前,莫奈威尼斯風景畫系列的《威尼斯大運河》曾經在2015年倫敦蘇富比的拍賣中以超過2千萬英鎊的價格成交。而此次拍賣的作品上一次出現在拍賣場上是1925年。當時是柏林的布料商人ErichGoeritz買下此畫,並且在家族中流傳至今。

資訊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藏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除倫敦蘇富比將競拍的莫奈威尼斯系列外,倫敦佳士得也將在2019年2月的「印象派及現代傑作」專場中上拍莫奈的作品《垂柳與睡蓮池》。此幅作品為莫奈的大尺寸畫作,寬和高都近200公分。莫奈在人生的最後20年過隱居的生活,並在這段時間裡創作了250幅睡蓮作品。就在去年5月,莫奈於1914至1917年創作的一幅睡蓮作品在佳士得拍出了8.4億美元的高價。本次拍賣的畫作與現藏於巴黎橘園美術

館的睡蓮系列中的代表作《睡蓮:晨曦垂柳》互相呼應。並且,該作曾由莫奈的兒子米歇爾收藏,在過去的20多年中從未公

開展出。同場拍賣的還有包括皮埃.波納爾、保羅.塞尚、文森特.梵高、昂利.馬蒂斯、奧古斯特.雷諾阿等大師的作品,預計總成交逾1億美元。

■■垂柳與睡蓮池垂柳與睡蓮池 莫奈莫奈

2019藝術市場看點預告(上)2019年的拍賣市場,依照2018年市場趨勢依然諸多看點,從當紅畫家大衛.

霍克尼,到印象派大師莫奈,再到波普藝術教父安迪.沃霍爾的重要作品。本版將以兩期為讀者預告2019年備受關注的市場熱點作品。文:張夢薇

2018年11月佳士得紐約拍賣場,大衛.霍克尼代表作《藝術家肖像(泳池及兩個人像)》,以9,031萬美元的成交價,成為「最貴在世藝術家」。而據悉在今年3月,他的另一幅雙人肖像畫《 Henry Geldzahler and ChristopherScott (1969)》將會在倫敦拍賣。據悉,本次競拍畫作中的兩位人物為

霍克尼身邊好友,其中一位是霍克尼的伴侶Christopher Scott。而另一位是大都 會 博 物 館 的 策 展 人 HenryGeldzahler。他和霍克尼在安迪.沃霍爾的「工廠」認識。畫作中的背景正是Henry Geldzahler的公寓。這幅作品目前的估價在3千萬英鎊。

莫奈雙作二月亮相 霍克尼雙人作再現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六十二件文物走出電視

馬未都馬未都::博物館需博物館需要要「「討討好好」」觀眾觀眾馬未都脫口秀《觀復嘟嘟》在坊間大受

好評,上海觀復博物館日前將節目中所提

器物分門別類,舉辦《「嘟嘟」裡的

故事——觀復文物秀》特展,設置

「文明」、「文化」、「歷史」、

「道理」、「社會」、「態度」、

「玄機」七個單元,以歲月長河中的

「物」,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馬未都

希望,觀復博物館盡可能親民,貼近

公眾想法,滿足觀者所需,「『討

好』觀眾沒什麼不好。」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章蘿蘭

■■馬未都馬未都

■■上海觀復博物館堪上海觀復博物館堪稱世界最高博物館稱世界最高博物館

■■鋄金蘭札體龍紋胄鋄金蘭札體龍紋胄明永樂明永樂

■■黑漆螺鈿纏枝蓮高黑漆螺鈿纏枝蓮高士宴樂六方節盒士宴樂六方節盒「「千千里里」」款款明晚期明晚期

■■孔雀石雕覆蓮瓣紋帶蓋孔雀石雕覆蓮瓣紋帶蓋香薰香薰唐代唐代

■■霽紅釉梅瓶霽紅釉梅瓶清乾隆清乾隆

■■紫檀刻夔紋海棠花口洗紫檀刻夔紋海棠花口洗((帶托帶托)) 清乾隆清乾隆

■■威尼斯公爵宮威尼斯公爵宮 莫奈莫奈

無論寫文章還是做節目,馬未都一直都遵循「深者看深,淺者看淺」,

讀者、觀眾若有深度,自然可從中領悟諸多道理;但淺嘗輒止亦無妨,因為同樣可以得到無窮樂趣。有基於此,《觀復嘟嘟》老少皆宜,男女通吃,既是文化百科,也可作為日常休閒。《觀復嘟嘟》連續做了四年,累

計達240期,每期都從某一話題,落至一件文物,240期內共有240件文物亮相。馬未都在上海透露,節目受歡迎程度令他始料未及,期內視頻點擊率即錄得數億,音頻點擊更是超過10億之多。惟因展覽場地有限,今次不得不「割愛」,僅選取其中62件,在上海觀復博物館設展。

展品背後皆有學問記者在現場看到,重磅展品中包含一

件鋄金蘭札體龍紋胄,以鐵鍛製,頂盤、左右樑、眉庇、護額等均飾鐵鋄金紋飾。頂部飾蘭札體梵文一圈,周身飾四條五爪金龍。此頭盔明永樂年製,用料考究,做工精細。據馬未都推測,此胄為儀仗頭盔,主要用於檢閱。他解釋,中國古代的軍戎服飾包括兩大類:戎服和防護身體的甲冑。戎服是軍人在軍營內和日常生活中穿的便服;甲冑則是軍人作戰時用於防護的裝備,也可做禮儀用服裝。甲冑也稱為「介冑」,甲指鎧甲,胄指頭盔。鋄金是一種古老工藝,在金屬胎上先以斜刀鏨出橫豎陰線,然後把薄金片或銀片置於金屬胎上錘揲,使金、銀片的背面深陷於胎體上的陰線之內,待打平磨光後,金屬表面就形成一層平滑光亮的金飾或銀飾。這種工藝多見於蒙古和藏族的鐵質器物之上,通常用於車馬飾和生活用品的製作。另有一件孔雀石雕覆蓮瓣紋帶蓋香薰,上面有天然形成的斑點,被稱為豹石。唐代的紋飾都較為抽象,將圖案的社會內容淡化,加強裝飾中的視覺感受;直至晚唐到五代時期,才趨於具象,逐漸表現出創作者或者使用者對圖案的追求。

展品中的青銅鑾鈴,其實是古代馬車上的裝飾配件,作用如同今天的車喇叭。馬未都說,鑾鈴

主要流行於西周至戰國時 期 , 結 構 分 兩 部分——上部分為鈴主體,鈴上有輻射狀鏤孔,裡面有小石丸,車一動石丸即擊打銅球,發出清脆的鈴聲;下部分為方形銎座,固定之用,用來安裝在

車軛上或者車衡上。《詩經》中對它聲音有這樣的描繪「四牡 彭 彭 , 八 鸞 鏘鏘」,意為四匹駿馬

奔騰馳騁,八隻鑾鈴發出鏘鏘的金石之聲。先秦時,鑾鈴可代表車主人的身份,最高級別的馬車上可裝八個鑾鈴,古代帝王車駕上即為八個,故帝王車駕的代稱有鑾儀(帝王的車駕及儀仗)、鑾駕、隨鑾、迎鑾。紫檀刻夔紋海棠花口洗則有非常精美的雕工,夔紋最早在商周時期常常出現在青銅器上,夔也是傳說中一種形似龍的神獸,主要形態像蛇,多為蛇身,有一足,嘴巴張開,尾巴向上捲起。此器物非一般人所有,它是乾隆皇帝的紫檀文房,背面「漱芳齋藏」四個大字 和 一 個 小 字「乙」,足以表明了它的特供身份。不得不提的是,漱芳齋

作為乾隆皇帝少時讀書之地,後又搭建了戲台僅為皇帝娛樂宴會之用,所以《還珠格格》中所提格格們曾將漱芳齋當作居所一說,純屬藝術創作,而非歷史真相。

打造與眾不同博物館1996年,馬未都開辦博物館的申請得

到批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家私立博物館由此誕生,博物館取名「觀復」,源出老子《道德經》「萬物並作,吾以觀復。」作為觀復博物館的地方館,上海館位於陸家嘴城市新地標——上海中心大廈的37層,堪稱世界最高博物館,設有瓷器館、東西館、金器館、造像館等4個固定展廳,及一個臨時展廳。高樓大廈裡的博物館,也是城市化的需要。清末最後一名恩科狀元張蹇,於光緒

三十一年(1905年)在南通建立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南通博物苑,是一間以「設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為宗旨的教育類博物館。在內地博物館發展史中,私立博物館運營其實無典型案例可尋。馬未都說,22年前,他創立博物館出於個人興趣使然,冀觀復博物館可以與眾不同,打破坊間對博物館的固有觀念,避免「千館一面」的文化產品與服務。「世界上首個對公眾開放的博物

館——大英博物館,其歷史不過260年,

中國最早的博物館距今約為113年,故宮博物院甚至還未足100年,」馬未都直言。可見相較於漫長的人類文化史,博物館還很年輕,卻已受制於固化觀念,大家總覺得所謂博物館就是擺一堆東西,參觀博物館即是去看一眼文物,讀一讀標牌說明。「我們希望觀復博物館盡可能改變博

物館傳統業態,盡可能親民,貼近公眾想法,滿足觀者所需,」馬未都說,「用一個世俗的詞叫『討好觀眾』,討好觀眾沒什麼不好。」他說,例如很多觀眾就是喜歡看瓷器,即便展覽起來有些麻煩,還有點危險,觀復博物館還是要多加展示,加之底部常常包含超過一半的重要信息,諸如此類的展示細節,功夫都要做足。據說,常有觀復博物館的觀眾詢問,「藏品怎麼都不封在玻璃罩裡?」事實上,讓觀眾走近文物,感受文物氣息,正是觀復展陳設計的用心所在。

展陳手段不涉高科技在馬未都看來,觀復博物館要做到

「沒來不能想像,來了不能複述」,以此吸引更多人前來觀展。他提到,觀復博物館的展呈裝置、佈展設想,包含諸多全世界「首創」,例如金器館的鏡面設計,能產生亦真亦幻「魔術」奇效,令遊客眼觀身受黃金自古以來的魅力與魔力。不過,凡此種種或利用了折射等物理現象,絕非仰仗高科技虛擬效果。馬未都直言自己不喜歡「虛擬」,早

前曾有大量電子設備進入博物館展廳,現在西方最好的博物館多數已將之請

出,旨在減少其對觀展過程的干擾,「這就好比改革開放之初,內地餐飲業剛剛發達,餐館都喜歡雕朵蘿蔔花,現在會覺得特別土,好好炒菜就得了。」「吃一頓好飯,追求一個美女,惟有

年輕時有意義,所有其他樂趣都是短暫的,但文化帶來的樂趣,卻能伴隨一生,老了行動不便了,有人躺在病床上,還能想到聽一齣家鄉戲,這就是文化情結,」馬未都深情地說,「我們是文化傳播者,只願盡己所能,做得更好,更特別一些。」

■■青銅鑾鈴一對青銅鑾鈴一對西周西周

■■銅鎏金鏨銅鎏金鏨花嵌寶燭台花嵌寶燭台一對一對清乾隆清乾隆

■■馬未都不將科技手段馬未都不將科技手段引入博物館展示藏品引入博物館展示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