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厂房的夹层中,里面有 100 次),妥善应对和处置突发...

1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邮编:100062 电话:67194786(总编室) 67113790(广告部) 67113791(发行部)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字第8048号 年价:390 元 月价:32.50 元 零售:每份 1.50 元 人民日报印刷厂印 责编:李春华 电话: (010)67101255 传真: (010)67119475 E-mail:[email protected] 04 2018.01.22 星期一 绿水青山绕渝都 绿水青山绕渝都 重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 重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生 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2017年,重庆市围绕统筹推进“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全方位、全地域、全 过程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 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重 庆 市 将 继 续 坚 定 不 移 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 面推动生态环保各项工作措施落 地生根,使重庆市成为山清水秀的 美丽之城。 坚持源头防范 严把环境准入关 重庆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 改革,严格环境准入制度,排污许可 制度改革等创新举措切实从源头上 预防了环境污染,而环评更是污染 源头防控的“撒手锏”。 “现在,我们对涉及重金属排 放、危险废物、造纸、化工、印染、火 电等高污染、高排放和资源性建设 项目环评文件审批变得更为严格 了。”市环保局环评处相关负责人介 绍说,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 有项目的环境管理以及区域环境质 量进行“三挂钩”,严格准入。据了 解,2017年,全市暂缓或不予审批 涉及“两高一资”、过剩产能等项目 共有26个。 而对于固定污染源的管控,排 污许可制度改革工作发挥了巨大的 作用。 “排污许可证就是排污企业的 ‘ 身 份 证’,而企业必须持证排污,这 就有效减少了企业偷排、漏排的现 象,从源头降低了企业污染物排放。”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排污许可制 度还将与环评有效衔接,建立起以排 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 境管理体系。“我们已全面完成重庆 纳入国家平台的15个重点行业320 个企事业单位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 作。”该名负责人介绍说。 此外,重庆市还组织开展了环 评改革专项督导环评审批文件质量 专项检查,主要检查其审批程序是 否合法合规、审批文件是否齐全等 方面情况,以提高重庆市环评审批 质量和水平。 实施五大环保行动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2017 年 ,重 庆 市 环 保 局 深 入 实 施“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五 大环保行动,坚持以水、大气、土壤 为防治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努力把生态环境做优,实现天长蓝, 水长清,地长净。 “我们重点强化流域污染治 理,坚持‘一河一策’,全面推进临 江河、龙溪河等跨界河流上下游污 染合作共治。”市环保局水环境保 护处负责人介绍,永川区已投入 2.5亿元整治临江河,目前清淤、截 污工作基本完成。 重庆市环保局还通过加快补齐 基础设施短板、推进黑臭水体整治、 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生活 污染治理、防治农村农业污染等措 施为水环境质量改善助力。据该负 责人介绍,全市累计建成乡镇污水 处 理 设 施 1584 座 ,全 面 投 用 后 日 处 理污水126万吨,受益人口超过 1000万。 2017 年 ,重 庆 市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保持良好并持续改善,长江干流 重庆段水质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 42个断面水质均达到要求。 全市上下,攻坚克难,顺利完成 2017年国家“大气十条”任务和重庆 市“ 蓝 天 行 动(2013~2017 )”收官 之作。 “去年8月,重庆朗捷汽车检测 有限公司,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条,市 环境监察总队根据相关规定,对这家 公司开出了罚款50万元的行政罚 单。”市环保局相关人士介绍,2017 年5月,市环保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 发 现 ,这 家 公 司 在 对 渝 A19× × × 等 车辆进行排放定期检验时,未将检验 设备的采样探头插入汽车排气管中 就完成排放检验,并出具排放检验合 格报告。 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加强监 管仅是重庆市深入实施蓝天行动的 一个缩影。 “为确保完成全年空气质量优 良天数达到300天的目标,8月底, 我市启动了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 坚行动,以‘四控两增 ’思 路(控制 工业污染、扬尘污染、交通污染、生 活污染,增强监管能力,增强科研 能力),着力推进 30 项重点措施。”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 年,重庆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3 天,PM2.5 同 比 下 降 16.7% ,全 市 全 年 共 淘 汰 黄 标 车 2.87 万 辆 ,完 成 餐 饮 业 油 烟治 理 400 家 ,完 成 93 家 企 业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关闭烧结砖瓦 窑15家。 “我市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算是 起步比较早的城市了。”土壤环境保 护 处 工 作 人 员 介 绍 ,重 庆 市 从 2007 年就开始启动实施污染场地调查评 估工作,已累计完成480块疑似污染 地块调查评估。 据统计,重庆市完成了50余块 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共治理修复污染 土壤130余万立方米,提供净地面积 695万平方米。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内采砂和捕捞活动受到 严厉打击,已经全部停止了。”市环保 局生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工作,于 2017 年 9 月 开 展 了 重 庆 市“ 绿 盾 2017”自 然 保 护 区 监 督 检 查 专 项 行 动,全面排查重庆市各级各类自然保 护区内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重庆市环境行政执法部 门共查处涉及自然保护区的违法违 规事件 48起,罚款 496.81万元。 让田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 得住乡愁。 “2017年完成了400个村的环境 综合整治工作,居民饮用水、生活污 水和垃圾均得到有效管理。”市环保 局水环境保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 市累计完成3100个行政村环境整 治,惠及约700万农村居民。 “今年重庆进一步加强了加强夜 间施工噪声管理,加大对夜间施工噪 声扰民的执法力度,共查处夜间违法 施工作业 385 件。”市环境行政执法 总队负责人介绍,全市声环境质量保 持稳定,主城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 90.6%。 强化环境监管 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环境执法必须动真格敢碰硬。 重庆市相继实施了“零容忍、出重 拳”专项行动、深化“刑责治污”格局 等措施,2017 年,重庆市坚持“严打 违法”与“规范执法”并举,加大污染 环境、破坏生态案件打击力度,对环 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生态文明建设 迈上新台阶。 江北区环境行政执法支队联合 公安等部门共同查获涉嫌严重污染 环境案便是相关案件中的一起。 “在寸滩街道黑石子村有一家加 工作坊在违法开展金属表面处理生 产。”区环保局接到群众举报后,立 即 展 开 行 动 。 2017 年 11 月 7 日 ,江 北区环保局、公安局和街道相关人 员,进行了现场突击执法检查。当场 控制了多名涉案嫌疑人,对其生产场 地进行了查封。 经查,这家作坊的生产车间隐藏 加强环保督察 解决环境突出问题 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 为,重庆市始终以严字当头,坚持在 环境保护的每一块阵地上都寸步不 让,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抓铁留痕,朝 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2016 年 11 月 29 日 ,中 央 第 五 环境保护督察组到龙璋纸业公司进 行现场督察,要求对白泥渣场渗滤 液渗漏问题抓紧处理并达标排放。 如今已过去1年有余,整改进展如 何呢? 据龙璋纸业公司总经理李兴奎 介绍,按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要 求,公司于2016年12月建设了日处 理渗滤液160立方米的白泥渣场渗 滤 液 处 理 站 ,2017 年 5 月 正 式 投 入 运行,现已做到了达标排放。 重拳出击,绝不手软。重庆 市强力开展督察督办,统筹实施 日常监察、专项督察、集中督察, 严防各类环境问题“死灰复燃”。 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问题制 定整改方案,市级层面明确需整 改 的 37 项 措 施 、115 个 具 体 问 题 , 区 县 层 面 1079 项 措 施 、1343 个 具 体问题,均按要求稳步推进,一大 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以 有效解决。 重庆市环保部门持续发力,在 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基础上再加监督 “砝码”。 “对照中央环保督察,我市还开 展了市级环保集中督察。首批环保 集中督察工作已于2017年11月底 全面启动,今年底将实现本轮市级 环保集中督察区县全覆盖。”市环保 局监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市环 保局集中督察首批进驻的是九龙 坡、綦江、奉节和秀山 4 个区县,目 前共完成领导个别谈话214人,调 阅 档 案 资 料 1.68 万 份 ,走 访 区 县 级 部门 61 个,下沉督察 81 个乡镇(),受理群众投诉举报 253 件,约 谈 26 人,责令整改 153 家,立案处罚 47家,罚款230万元。 “市政府将重庆一家企业偷排 废水告上法庭,诉讼请求赔偿金额 达 1441.67 万 元 。”市 环 保 局 生 态 处 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市印发了《重 庆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 点实施方案》,并制定8个配套制 度,同时加快推进4个试点案例,让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重庆市生 根落地,为保护公众的环境权益和 生态系统发挥作用。 如今,“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 府买单”的困局已被打破,“谁污染, 谁治理”的新局面逐渐打开,重庆市 作为全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 革7个试点省市之一,更是走在全 国前列。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 还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环境有价、 损害担责”的理念,要不断植入人 心,不仅对损害环境的行为形成强 大震慑,更让保护生态环境逐渐成 为自觉,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 格局。 重庆市抓紧制定《生态优先绿 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和《污染防治 攻 坚 三 年 计 划(2018~2020)》,2018 年,重庆市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 指引,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 度,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机制改革,着 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发 展与生态、富裕与美丽的双赢。 聂廷勇 环境监察人员深入企业第一线进行检查。 环保人员使用移动办公设备进行工作。 在一家厂房的夹层中,里面有100 多平方米的电镀生产线、10多个反 应槽。不仅没有办理任何合法生产 手续,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 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外环境,经过 监测其行为已经对周边的水体和土 壤环境造成污染,生产废水中仅污 染因子“锌”就超标 700 多倍。目 前,该案已移送公安机关,等待司法 机关的下一步审理。 强化环境监管,整治行动的主 线非常明显,2017 年 10 月,重庆市 开展了“零容忍、出重拳”专项行动, 强力推进“利剑执法、铁腕监察、联 合司法、阳光监督”4个方面16项重 拳措施落地,严厉惩治环境违纪违 法问题。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也是保障 辖区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为此, 我们编制备案各类环境应急预案 共 4294 个 ,开 展 环 境 应 急 演 练 40 余次。”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重 庆 市 共 排 查 风 险 企 业 3524 家 ),妥善应对和处置突发环境事 件42起,全市未发生重特大环境污 染事件。 重庆市在高速发展下,也面临 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想要在生 态文明建设中走出一条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新路,就要有符合本地 实际、切实管用的“新法”来推进解 决。 “新修订的《重庆市环境保护条 例》、新制定的《重庆市大气污染防 治条例》均通过了市四届人大常委 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并从6月1 日起施行。”市环保局法规处相关负 责人介绍,两部《条例》体现了这一 时期重庆市环保工作的实际需要, 将有益于重庆市环境监管执法的完 善,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供 了可靠的法治保障。 据 统 计 ,2017 年 重 庆 市 环 保 部 门共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4032件, 罚 款 金 额 共 计 1.75 亿 元 ,始 终 保 持 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 执法人员检测机动车尾气排放。 主城俯瞰江北区 CBD金融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Dec-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在一家厂房的夹层中,里面有 100 次),妥善应对和处置突发 ...epaper.cenews.com.cn/html/1/2018-01/22/04B/2018012204B...2004/01/22  ·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邮编:100062 电话:67194786(总编室) 67113790(广告部) 67113791(发行部)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字第8048号 年价:390元 月价:32.50元 零售:每份1.50元 人民日报印刷厂印

责编:李春华电话: (010)67101255传真: (010)67119475E-mail:[email protected]

042018.01.22 星期一

绿水青山绕渝都绿水青山绕渝都重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重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7 年,重庆市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

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重庆市将继续坚定不移

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推动生态环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地生根,使重庆市成为山清水秀的美丽之城。

坚持源头防范 严把环境准入关

重庆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严格环境准入制度,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等创新举措切实从源头上预防了环境污染,而环评更是污染源头防控的“撒手锏”。

“现在,我们对涉及重金属排放、危险废物、造纸、化工、印染、火电等高污染、高排放和资源性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变得更为严格了。”市环保局环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的环境管理以及区域环境质量进行“三挂钩”,严格准入。据了解,2017 年,全市暂缓或不予审批涉及“两高一资”、过剩产能等项目共有 26个。

而对于固定污染源的管控,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工作发挥了巨大的

作用。“排污许可证就是排污企业的

‘身份证’,而企业必须持证排污,这就有效减少了企业偷排、漏排的现象,从源头降低了企业污染物排放。”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排污许可制度还将与环评有效衔接,建立起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体系。“我们已全面完成重庆纳入国家平台的 15 个重点行业 320个企事业单位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该名负责人介绍说。

此外,重庆市还组织开展了环评改革专项督导环评审批文件质量专项检查,主要检查其审批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审批文件是否齐全等方面情况,以提高重庆市环评审批质量和水平。

实施五大环保行动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2017 年,重庆市环保局深入实施“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五大环保行动,坚持以水、大气、土壤为防治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把生态环境做优,实现天长蓝,水长清,地长净。

“ 我 们 重 点 强 化 流 域 污 染 治理,坚持‘一河一策’,全面推进临江河、龙溪河等跨界河流上下游污染合作共治。”市环保局水环境保护 处 负 责 人 介 绍 ,永 川 区 已 投 入2.5 亿元整治临江河,目前清淤、截污工作基本完成。

重庆市环保局还通过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防治农村农业污染等措施为水环境质量改善助力。据该负责人介绍,全市累计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 1584 座,全面投用后日处理 污 水 126 万 吨 ,受 益 人 口 超 过1000 万。

2017 年,重庆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并持续改善,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均达到要求。

全市上下,攻坚克难,顺利完成2017 年国家“大气十条”任务和重庆市“蓝天行动(2013~2017 年)”收官之作。

“去年 8 月,重庆朗捷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条,市环境监察总队根据相关规定,对这家公 司 开 出 了 罚 款 50 万 元 的 行 政 罚单。”市环保局相关人士介绍,2017年 5 月,市环保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发现,这家公司在对渝 A19×××等车辆进行排放定期检验时,未将检验设备的采样探头插入汽车排气管中就完成排放检验,并出具排放检验合格报告。

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加强监管仅是重庆市深入实施蓝天行动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完成 全 年 空 气 质 量 优良天数达到 300 天的目标,8 月底,我市启动了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 行 动 ,以‘ 四 控 两 增 ’思 路(控 制工业污染、扬尘污染、交通污染、生活 污 染 ,增 强 监 管 能 力 ,增 强 科 研能力),着力推进 30 项重点措施。”市 环 保 局 相 关 负 责 人 表 示 。 2017年 ,重 庆 市 空 气 优 良 天 数 达 到 303天,PM2.5 同比下降 16.7%,全市全年共淘汰黄标车 2.87 万辆,完成餐饮业油烟治理 400 家,完成 93 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关闭烧结砖瓦窑 15 家。

“我市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算是起步比较早的城市了。”土壤环境保

护处工作人员介绍,重庆市从 2007年就开始启动实施污染场地调查评估工作,已累计完成 480 块疑似污染地块调查评估。

据统计,重庆市完成了 50 余块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共治理修复污染土壤 130 余万立方米,提供净地面积695万平方米。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砂和捕捞活动受到严厉打击,已经全部停止了。”市环保局生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工作,于2017 年 9 月 开 展 了 重 庆 市“ 绿 盾2017”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全面排查重庆市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重庆市环境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处涉及自然保护区的违法违规事件 48起,罚款 496.81万元。

让田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7 年完成了 400 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居民饮用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均得到有效管理。”市环保局水环境保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 累 计 完 成 3100 个 行 政 村 环 境 整治,惠及约 700万农村居民。

“今年重庆进一步加强了加强夜间施工噪声管理,加大对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的执法力度,共查处夜间违法施工作业 385 件。”市环境行政执法总队负责人介绍,全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主城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0.6%。

强化环境监管 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环境执法必须动真格敢碰硬。重 庆 市 相 继 实 施 了“ 零 容 忍 、出 重拳”专项行动、深化“刑责治污”格局等措施,2017 年,重庆市坚持“严打违法”与“规范执法”并举,加大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案件打击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江北区环境行政执法支队联合公安等部门共同查获涉嫌严重污染

环境案便是相关案件中的一起。“在寸滩街道黑石子村有一家加

工作坊在违法开展金属表面处理生产。”区环保局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展开行动。2017 年 11 月 7 日,江北区环保局、公安局和街道相关人员,进行了现场突击执法检查。当场控制了多名涉案嫌疑人,对其生产场地进行了查封。

经查,这家作坊的生产车间隐藏

加强环保督察 解决环境突出问题

对 于 破 坏 生 态 环 境 的 违 法 行为,重庆市始终以严字当头,坚持在环境保护的每一块阵地上都寸步不让,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抓铁留痕,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2016 年 11 月 29 日 ,中 央 第 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到龙璋纸业公司进行现场督察,要求对白泥渣场渗滤液渗漏问题抓紧处理并达标排放。如今已过去 1 年有余,整改进展如何呢?

据龙璋纸业公司总经理李兴奎介绍,按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要求,公司于 2016 年 12 月建设了日处理渗滤液 160 立方米的白泥渣场渗滤液处理站,2017 年 5 月正式投入运行,现已做到了达标排放。

重 拳 出 击 ,绝 不 手 软 。 重 庆市 强 力 开 展 督 察 督 办 ,统 筹 实 施日 常 监 察 、专 项 督 察 、集 中 督 察 ,严 防 各 类 环 境 问 题“ 死 灰 复 燃 ”。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问题制定 整 改 方 案 ,市 级 层 面 明 确 需 整改 的 37 项 措 施 、115 个 具 体 问 题 ,区 县 层 面 1079 项 措 施 、1343 个 具体问题,均按要求稳步推进,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重庆市环保部门持续发力,在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基础上再加监督

“砝码”。“对照中央环保督察,我市还开

展了市级环保集中督察。首批环保集中督察工作已于 2017 年 11 月底全面启动,今年底将实现本轮市级环保集中督察区县全覆盖。”市环保局监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市环保局集中督察首批进驻的是九龙

坡、綦江、奉节和秀山 4 个区县,目前共完成领导个别谈话 214 人,调阅档案资料 1.68 万份,走访区县级部门 61 个,下沉督察 81 个乡镇(街道),受理群众投诉举报 253 件,约谈 26 人,责令整改 153 家,立案处罚47家,罚款 230万元。

“市政府将重庆一家企业偷排废水告上法庭,诉讼请求赔偿金额达 1441.67 万元。”市环保局生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市印发了《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 实 施 方 案》,并 制 定 8 个 配 套 制度,同时加快推进 4 个试点案例,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重庆市生根落地,为保护公众的环境权益和生态系统发挥作用。

如今,“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已被打破,“谁污染,谁治理”的新局面逐渐打开,重庆市作为全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7 个试点省市之一,更是走在全国前列。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理念,要不断植入人心,不仅对损害环境的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更让保护生态环境逐渐成为自觉,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重庆市抓紧制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和《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计划(2018~2020)》,2018年,重庆市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发展与生态、富裕与美丽的双赢。

聂廷勇

环境监察人员深入企业第一线进行检查。

环保人员使用移动办公设备进行工作。

在一家厂房的夹层中,里面有 100多平方米的电镀生产线、10 多个反应槽。不仅没有办理任何合法生产手续,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外环境,经过监测其行为已经对周边的水体和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生产废水中仅污染 因 子“ 锌 ”就 超 标 700 多 倍 。 目前,该案已移送公安机关,等待司法机关的下一步审理。

强化环境监管,整治行动的主线非常明显,2017 年 10 月,重庆市开展了“零容忍、出重拳”专项行动,强力推进“利剑执法、铁腕监察、联合司法、阳光监督”4 个方面 16 项重拳措施落地,严厉惩治环境违纪违法问题。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也是保障辖区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编制备案各类环境应急预案共 4294 个 ,开 展 环 境 应 急 演 练 40余次。”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 庆 市 共 排 查 风 险 企 业 3524 家

(次),妥善应对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42 起,全市未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

重庆市在高速发展下,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想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就要有符合本地实际、切实管用的“新法”来推进解决。

“新修订的《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新制定的《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均通过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并从 6 月 1日起施行。”市环保局法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两部《条例》体现了这一时期重庆市环保工作的实际需要,将有益于重庆市环境监管执法的完善,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可靠的法治保障。

据统计,2017 年重庆市环保部门共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 4032 件,罚款金额共计 1.75 亿元,始终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

执法人员检测机动车尾气排放。

主城俯瞰江北区 CBD 金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