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贊成婚姻平權 vs我反對同婚合法」-從facebook與 instagram...

22
「平權起義對上保守勢力」-透過同婚議題探討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網絡異質性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May-2020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平權起義對上保守勢力」-透過同婚議題探討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網絡異質性

摘要

本研究欲了解同性婚姻議題在社群媒體上是否會影響其選擇性暴露與網絡

異質性。不論是贊成婚姻平權亦或反對同性婚姻,在 SNS 上的使用頻率是否會

與 SNS 中的政治討論有相關、是否會影響選擇性暴露與網絡異質性? 本研究以

Facebook 與 Instagram 進行討論。

分析結果顯示 Facebook 與 Instagram 上的使用頻率對選擇性暴露具有相

關,與網絡異質性亦有相關性,在同婚議題討論上,Instagram 使用頻率越高,

討論越多。此外,本研究將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選擇性暴露與網絡異質性

進行比較,探討兩者之間的差異。

關鍵字 : SNS、Facebook、Instagram、網絡異質性、選擇性暴露、同婚議題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s to understand whether same-sex marriage issue on social

media will affect its selective exposure and network heterogeneity. Whether the

frequency of use on the SNS is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discussion, selective exposure

and network heterogene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 of use on Facebook and Instagram are

related to selective exposure and network heterogeneity. In the discussion of same-

sex marriage issues, the higher the frequency of use on Instagram, the more

discussion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selective exposure and network

heterogeneity of Facebook and Instagram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Key word:SNS、Facebook、Instagram、network heterogeneity、selective

exposure、same-sex marriage issue

壹、 緒論

2013 年台灣首次舉辦同志大遊行開始,同性婚姻的議題一直是重要的社會

議題,隨著民風越趨於開放,網路的普及,社群網站的林立,使得越來越多人

在社群網站上瀏覽、按讚甚至分享關於同性婚姻的文章,婚姻平權團體與保守

勢力同時在社群網站上號召勢力,捍衛著自身觀點。特別是在 Facebook 上。

在 2018 年討論同志婚姻 Facebook 社群聲量來看,單篇影響力最大的前五名

接不是新聞媒體,大部分都是個人粉專、組織協會的發文。從 4 月到 11 月中為

止,「龍應台 – Lung Yingtai」從中脫穎而出,表示對於婚姻平權公投的認同。

在同婚議題上,2018 年最具有聲量的五個粉專中,有四個是支持同志結婚的粉

專,只有一個反對同志結婚的粉專(高千容、范旭承,2018)。

Facebook 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社群媒體,但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年輕人

逐漸將社群的重心從 Facebook 移往 Instagram,根據社群媒體營銷公司 We Are

Social 及品牌管理服務提供商 Hootsuite 提供的報告顯示,Facebook 與 IG 為目

前台灣使用 SNS 的最主要平台,不單只是歐美國家有社群使用者從 Facebook 往

IG 移動的現象,台灣亦有相同的情況。

根據資策會 2018 年報告中顯示,Facebook 雖然是台灣人最喜愛的社群網

站,但 12 歲至 24 歲的人口中將近八成有使用 Instagram,相較於年長者更愛使

用 Instagram, 因為以圖片為中心的 Instagram 服務在年輕的用戶中能更有吸引

力(Greenwood,Perrin 與 Duggan 2016; Manovich 2016)。

SNS 有著可提供使用者發表、討論議題的特性,同時使用者可選擇性的表態

自身意見,Facebook 與 IG 每月活躍人數雙雙突破十億人口數,龐大的使用者基

數與頻繁穿梭於社群網站中的各式訊息,使得審議式民主的精神在社群網站上

有了發展的空間。Facebook 使用者可以透過瀏覽、分享、發文等方式進行議題

的討論。而以圖為主,文為輔的 Instagram 來說,許多使用者會透過照片、圖片

來表達自身的立場,或者按愛心、標記有人與他人進行連結。

本研究針對在 Facebook 與 Instagram 以同性婚姻作為政治討論的議題,研究

SNS 的使用頻率在同婚議題上的討論程度與選擇性暴露的關係,先前的研究已

證實 SNS 的使用與網絡的異質性呈正相關(Kim,2013),但鮮少有研究將 SNS

的選擇性暴露與網絡異質性相關性做討論,此外,先前的研究多是將 Facebook

與 Twitter 做比較(例如 Kim, Y.、Hsu, S.-H.、de Zúñiga, H. G. ,2013),沒有針

對 Facebook 與 Instagram 進行討論,本研究將焦點放在 Facebook 與 Instagram

上,透過線上問卷調查進行研究,目標對象為有使用 Facebook、Instagram 的參

與者。

綜合上面所述,本研究的目的其一是為了解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使用頻

率、同婚為主題的政治討論、選擇性暴露與網絡異質性的關係為何,其二是比

較 Facebook 與 Instagram 是否存在差異性。

貳、 文獻探討

一. SNS 社群媒體中的政治討論

boyd 與 Ellison 在 2007 發表的研究中,將 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s) 社

群網站進行定義。首先,是允許個人在有界限的系統內建構一個公開或半公開

的空間去建造個人檔案;第二是,有個明確的列表知道與哪些使用者有共同的

連結;第三,能夠查看與其他使用者的連結以及系統中其他使用者間的連接。

也就是說,SNS 允許使用者創建個人資料,並允許查看使用者之間的連結以及

共享內容的服務(boyd 與 Ellison,2007)。

網路的普及與社群網站的出現,逐漸改變人們談論社會議題的方式。SNS 的

使用可能會影響在網路環境中對政治問題的對話,與正式的、有計畫性的與陌

生人談論政治的論壇相比,SNS 提供了一個較傾向於日常與他人對話的政治討

論空間(Hampton, K. N.、Shin, I.、Lu, W.,2017 ),透過評論、按讚等方式,持

續接觸、討論使用者自身有關心的議題(Hampton,2016),SNS 創造了一個背

景崩塌的場域,使得來自不同環境的使用者,能在同一個 SNS 中共存(Marwick

與 boyd,2010 )。而 Dahlgren 在 2005 發表的研究中亦認為,線上的政治討論

有助於擴大公共領域。

公開展示與他人連接是 SNS 的重要功能之一。SNS 使用者可以透過新聞媒體

在 SNS 中的發文,透過連結共享的形式,參與政治信息的討論(Hampton, K.

N.、Shin, I.、Lu, W.,2017 ),並可以選擇在公開的場合、工作場所或家中討論

政治問題,但同時也可以選擇在線上進行討論(Eveland Jr, W. P.、Hively, M. H.,

2009)。因此,SNS 的使用,能促進和不同個體間的互動與連結。2017 年

Hampton, K. N.、Shin, I.、Lu, W.等人的研究中已經證實使 Facebook 作為政治問

題信息來源與在 Facebook 上討論該問題的意願之間存在直接且積極的關聯性。

二. SNS 社群媒體中的選擇性暴露

沉默螺旋理論表明,人們在表達意見的意願上存在差異性,這取決於他們

對意見氛圍的看法。也就是說,當人們認為他們的觀點是主流時,他們更願意

說出來。 另一方面,當人們認為他們屬於少數意見時,他們傾向於保持沉默,

因為擔心自己可能因為意見與他人不同而被排擠或受到其他負面影響(Noelle-

Neumann,1974)。

影響個人對輿論氣氛的看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他們所遇到的信息與先前存

在的態度和信念的一致程度,因此,個人的態度會影響選擇性暴露,進一步影

響人們對意見氛圍的看法,從而增加或減少他們表達意見的意願。(Weeks, B.

E.、Lane, D. S.、Kim, D. H.、Lee, S. S.、Kwak, N.,2017)。SNS 不再是被動

的接收新聞,而是允許使用者在其 SNS 中輕鬆地發布、按讚和分享新聞和政治

內容(Weeks, B. E.等人.,2017)。Kümpel 在 2015 年的研究中,將 SNS 中的

政治信息共享定義為一種政治表達的形式,包括發布或推薦有關政治和公共事

務的新聞或信息,以便為社交網絡中的其他人提供對此類信息的訪問。個人分

享政治信息的程度可能是由他們對社交網絡中的意見氛圍所驅使的(Vraga,

Thorson,Kligler-Vilenchik 與 Gee,2015)。

在社群網站上,當人們看到與他們的觀點一致的消息時,他們會認為他們

的觀點是多數觀點,並傾向於通過發布消息說出來(Yun 與 Park,2011)。相反

地,當人們接觸到反對態度的信息時,往往會在社群媒體上保持沉默,這是出

於得到反對意見的恐懼(Gearhart 與 Zhang,2015),因此,當人們強烈認同某

一個特定的政治傾向時,選擇性暴露發生機率會增加(Stroud,2011)。那些強

烈認同某些政治議題的人已經致力於特定的政治信仰,並且會更密切地監督政

治輿論氣氛,以確定他們是否佔多數(Kwon 等,2015)。

儘管 SNS 的使用有助於人們尋求與自己相似現有立場的觀點,但並沒有相

對地避免相反的觀點(Garrett,Carnahan 與 Lynch,2013)。也就是說,在心理

層面上,儘管人們可能會尋找志同道合的他人,但並不一定會介意或刻意避免

遇到非志同道合的他人(Brundidge,2010)。

三. SNS 社群媒體與網絡異質性

SNS 的使用讓用戶能創建自身的異質性網絡(Lee,2014),具有與人際互動

的屬性,因為它們允許用戶與其他用戶在政治方面、社會經濟方面和地理方面

等等,分享他們的興趣和活動進而達成一種互動(Kim, B.與 Kim, Y. ,2017)。

即使個人傾向於尋找與他們自己觀點一致的信息,但他們並沒有積極屏蔽

這些對自身觀點具有挑戰性的連結(Garrett,2009),因為 SNS 會透過標籤標記

的方式,促進其他政治觀點的接觸 (Conover,2011)。例如,參與跨領域討論

的一種途徑是應用 Twitter 主題標籤,因此,人們仍然可能遇到政治意見不同的

狀況(Wojcieszak 與 Mutz,2009)。特別是通過新媒體環境的特殊結構,能增加

對不同觀點的接觸。( Lee, J. K.、Choi, J.、Kim, C.、Kim, Y. ,2014),社群網站

的使用,人與人之間的模糊界線促使個人無意中接觸到意識形態另一端的觀點

(Brundidge,2010)。

許多 SNS 能通過封鎖、不追蹤等方式來過濾和自己意見相佐的人。因此,

有些研究者認為社群媒體是一個巨大的迴聲室(Conover 等人,2011)。然而,

有另一群研究者則表示 SNS 的疆界仍然有足夠多的縫隙,能夠接觸到與自己不

同意見的觀點。然而,SNS 被使用來滿足各種社交、娛樂、獲取新資訊等需求

(Park 等,2009),因此人們沒有在 SNS 上系統地屏蔽、封鎖與自己自己意見

不同的人( Lee, J. K.等人,2014)。再者,在 SNS 上,人們可以用較少的心力,

就能維持較大的社交網絡,因此,SNS 的使用擴大了個人社會關係連結的數量

(Hampton,2011)也就是指,SNS 的使用與個人的網絡異質性有關

(Huckfeldt,2004)。

四. SNS 的同性婚姻討論

SNS 更新內容所需要的時間、金錢和體力都比傳統媒體少得多(Best 與

Krueger,2005),因此在政治、社會議題上能更促進討論。

(一) Facebook 與 Instragram 上的同婚議題討論。

SNS 已經成為網路中新聞議題發布和分享的主要場域(Mitchell 與 Page,

2014)。SNS 使用者可以通過分享或重新發布的方式,即能將議題傳布到自身

SNS 網站上(Karnowski,2015)。最近,SNS 被認為具有增加政治參與的潛力,

而本研究以使用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頻率作為 SNS 的使用與同性婚姻作為

政治討論的議題,根據上述,提出假設:

H1a : Facebook 的使用頻率與同婚議題討論呈正相關。

H1b : 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與同婚議題討論呈正相關。

SNS 的使用者透過在網路上討論政治、社會議題,越能增加和不同意見的

人進行對話,他們與互動的群體越多,討論的越多,網絡異質性就越高

(Papacharissi,2012),本研究以同婚議題作為政治討論頻論,並認為個人在

Facebook 與 Instagram 上的網絡異質性與先前研究的結果一致,因此,做出以

下假設:

H2a : Facebook 的同婚議題討論與 Facebook 的網絡異質性呈正相關。

H2b : Instagram 的同婚議題討論與 Instagram 的網絡異質性呈正相關。

(二) Facebook 與 Instragram 上的選擇性暴露

個人與朋友和家人在 SNS 上互動、表達自己,討論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時,會傾向於選擇性地接觸與自身想法一致的觀點或信息 (Kim, B.等人,

2017)。在 SNS 上,個人接觸到與越多與自身觀點一致的信息,就越會按讚或進

行評論別人的文章。然而,當個人接觸到越多與自身觀點相反的信息時,他們

往往會在社群媒體上保持沉默(Gearhart 與 Zhang,2015)。而 Stroud 在 2011

年的研究指出,當人們強烈支持或反對同性戀傾向時,選擇性暴露發生機率會

增加。

因此本研究以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為例,假設在同婚議題上,使用者的

選擇性暴露現象與先前研究相似,在 SNS 的使用與選擇性暴露有關聯,因此,

做出以下假設:

H3a : Facebook 的使用頻率在 Facebook 中對同婚議題的選擇性暴露呈正相關。

H3b : 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在 Instagram 中對同婚議題的選擇性暴露呈正相關。

(三)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網路異質性

SNS 具有發文、轉發、評論和超連結等功能,可以讓個體之間有更多的互動

(Smith,2010),由於 SNS 具有這些與其他個體間進行互動的功能,因此,即

便個人會有選擇性暴露的行為,但不能否認使用 SNS 的用戶有更多機會將自己

暴露於不同觀點、不同背景的群體之中,因而,增加了個體的網絡異質性

(Kim,2011)。

個人在心理層面上,人們可能會尋找志同道合的他人,但他們並不一定會

介意或避免遇到非志同道合的他人(Brundidge, J. ,2010), 探討政治問題並

不是人們決定是否與某人交朋友的唯一標準,因為個人使用 SNS 來滿足各種需

求,如社交、娛樂、抒發自我情感與得到資訊等等 (Park 等人,2009)。

先前研究表明,認為 SNS 的多功能性,即便在選擇性暴露的強況下,仍可

能接觸不同的觀點 (Kim, Y.,2011),因此本研究預測,在 Facebook 與

Instagram 上的選擇性暴露程度,會與個人的網絡異質性呈正相關,因此,做出

以下假設 :

H4a : 在 Facebook 的選擇性暴露程度與網絡異質性成正相關。

H4b : 在 Instagram 的選擇性暴露程度與網絡異質性成正相關。

研究發現社群媒體使用與網絡異質性之間存在正相關(Kim,2013)。使用

SNS 的人越多,他們就越有可能認識各種職業的人(Hampton,Lee 與 Her,

2011)。發現 SNS 的政治使用可以顯著預測遇到政治信息挑戰其傾向的可能性

(Kim,2011)。頻繁使用 SNS 會導致 SNS 網絡異質性更高,因為個人會有更多

機會與其他人提供的訊息進行互動(Lee, J. K.等人,2014)。

SNS 用戶不僅可以與他們的親密朋友和家人聯繫,還可以與人交流(Nov 與

Ye,2010)。這通常為個人提供更多機會參與其網絡內的討論,因為它們增加了

自身和其他人之間的互動與雙向傳播(Lee,2017)。先前研究已證實 SNS 使用

與網絡異質性具有正相關,而本研究 Facebook 與 Instagram 作為探討對象,並

做出以下假設 :

H5a : Facebook 的使用頻率與網絡異質性成正相關。

H5b : 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與網絡異質性成正相關。

SNS 的網絡異質性

SNS 中的選擇性暴露

SNS 中的政治討論

SNS 的使用頻率 H5

參、 研究方法

一. 調查方法與抽樣

本研究以「網路問卷調查法」進行抽樣,使用 Qualtrics 問卷系統進行問

卷編輯與收集問卷,為了增加填答率,而採用獎勵機制鼓勵填答者參與填答,

增加問卷回收率。問卷編輯完成後,問卷在社群平台上發放,像是 Facebook 上

清交社團、靠北交大粉專、IG 上進行問卷投放,找尋有使用 Facebook、

Instagram 的參與者。

問卷發放填寫時間為 2019 年 06 月 10 日起至 2019 年 06 月 12 日,

總共 3 天。本研究共回收 217 份問卷,扣除未使用 Facebook 與 Instagram 與填

答不完整等無效問卷,有效問卷實得 214 份。

二. 問卷設計

本問卷參考 2015 傳播調查資料庫一期四次正式調查問卷進行改寫,並分

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人口資料,包含性別、教育程度、年紀與 SNS 使

用情況。第二部分為自己與親人、朋友對同性婚姻的態度,第三部分為 SNS 使

用行為,包含使用頻率、使用原因。第四部分是同性婚姻討論,包含詢問對於

同婚議題的觀看、按讚、分享等行為。第五部份是選擇性暴露部分,包含對轉

貼支持與反對同性婚姻議題訊息的注意程度、觀看同性婚姻議題內容是傾向贊

同或反對、對同性婚姻議題的瀏覽、分享、發文、實際參與等頻率。第六部分

是網絡異質性部分,包含詢問在 SNS 中朋友圈支持同婚與反對同婚的比例、討

論同婚議題時,對方是支持與反對的比例。

三. 變項測量

(一)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

以 Lai 在 2019 年對社群媒體使用的量表與 2015 年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包含

社群媒體使用等題項進行問項修改,包含使用頻率、一個月內的發文頻率、分

享頻率、觀看朋友貼文頻率、觀看朋友分享文頻率與回覆頻率,問卷內容以

Likert 五點量表為衡量尺度,選項分為一分至五分,依序為從來沒有、很少、

有時、經常、總是。Facebook 尺度測量 Cronbach’s alpha=0.72;Instagram 尺

度測量 Cronbach’s alpha=0.84,皆高於皆高於 Nunnally(1978)所建議的

0.7,具有高度信心水準。

(二) Facebook 與 Instagram 中的選擇性暴露

根據 Weeks, B. E.等人在 2017 研究中所使用的選擇性暴露量表與 2015 年傳

播調查資料庫問卷包含政治資訊接收等題組進行修改,其中包含對他人轉貼支

持同婚議題訊息的注意程度、與他人轉貼反對同婚議題訊息的注意程度、近一

個月對同婚議題的「觀看、蒐尋或瀏覽」頻率、近一個月對同婚議題的「分

享、轉貼或轉寄」頻率、近一個月對同婚議題「發文、製作或評論」的頻率。

問卷以問卷內容以 Likert 五點量表為衡量尺度,詢問注意程度的選項一分至五

分依序為非常不注意、不注意、普通、注意、非常注意;選項一分至五分依序

為從來沒有、很少、有時、經常、總是。Facebook 尺度測量 Cronbach’s

alpha=0.76;Instagram 尺度測量 Cronbach’s alpha=0.75,皆高於皆高於

Nunnally(1978)所建議的 0.7,具有高度信心水準。

(三) Facebook 與 Instagram 中的同婚議題討論

同婚議題的討論以政治討論頻率作為評斷基準,以 Brundidge, J. 在 2010 對

詢問政治討論的頻率進行改寫,詢問近一個月內表達對同婚議題的看法的頻

率,以五點量表進行評斷,依序一分為從來沒有、二分為很少、三分為有時、

四分為經常、五分為總是。

(四)Facebook 與 Instagram 中的網絡異質性。

依據 Lee, J. K.等人在 2014 年的研究中網絡異質性所使用量表進行改寫,問

項包含一個月內多常與贊成同婚的人討論此議題、反對同婚的人討論此議題、

一個月內多常與不同性別的人討論此議題、一個月內多常與支持泛藍政黨的人

討論此議題、一個月內多常與泛綠政黨的人討論此議題,以五點量表進行評

斷,依序一分為從來沒有、二分為很少、三分為有時、四分為經常、五分為總

是。Facebook 尺度測量 Cronbach’s alpha=0.76;Instagram 尺度測量

Cronbach’s alpha=0.87 於皆高於 Nunnally(1978)所建議的 0.7,具有高度信

心水準。

測量變項 Mean SD Cronbach's α

FB 的使用 3.256 0.616 0.721

IG 的使用 2.856 1.180 0.841

FB 選擇性暴露 2.547 0.596 0.763

IG 選擇性暴露 2.779 0.611 0.766

FB 政治討論 1.621 0.915 NA

IG 政治討論 1.58 0.928 NA

FB 網絡異質性 1.759 0.670 0.789

IG 網絡異質性 1.513 0.676 0.871

註 : 政治討論問項只有一題因此沒有測量信度

表一 各測量變項信心水準與平均

(五) 人口統計 : 包含受測者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

肆、 研究結果

一. 描述性統計

(一) 對同性婚姻態度

包含是否贊成同性婚姻、朋友中贊成與反對同性婚姻的比例、親戚中贊成

與反對同性婚姻的比例。

測量變數(N=214)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生理男性 66 人 30.8%

生理女性 148 人 69.2%

年齡

12 歲以下 0 人 0%

12 歲至 24 歲 124 人 57.9%

25 歲至 34 歲 45 人 21%

35 歲至 44 歲 6 人 3%

45 歲至 54 歲 26 人 12.1%

55 歲至 64 歲 12 人 5.6%

65 歲以上 1 人 0.4%

教育程度

小學(含)以下 0 人 0%

國(初)中 4 人 1.9%

高中/職 34 人 15.9%

五專 6 人 2.8%

大學、科大 115 人 53.7%

碩士 50 人 23.4%

博士(含)以上 5 人 2.3%

表二 人口統計圖

N=214(人) 項目 人數 百分比

是否贊成同性婚姻

非常不同意 18 人 8.4%

不同意 20 人 9.3%

普通 39 人 18.2%

同意 67 人 31.3%

非常同意 70 人 32.7%

(Mean =3.71, S.D=1.249)

朋友中贊成/反對

同性婚姻的比例

大部分都是反對同性婚姻 27 人 12.6%

反對同性婚姻大於贊成同

性婚姻

9 人 4.2%

一半一半 53 人 24.8%

贊成同性婚姻大於反對同

性婚姻

49 人 22.9%

大部分都是贊成同性婚姻 76 人 35.5%

(Mean =3.64, S.D=1.337)

親戚中贊成/反對

同性婚姻的比例

大部分都是反對同性婚姻 56 人 26.2%

反對同性婚姻大於贊成同

性婚姻

63 人 29.4%

一半一半 75 人 35%

贊成同性婚姻大於反對同

性婚姻

16 人 7.4%

大部分都是贊成同性婚姻 4 人 1.9%

(Mean =2.29, S.D=0.999)

二. 模型分析

本研究採用 PROCESS 迴歸分析 Model 4 與成對樣本 T 檢定進行結果分析,

了解 SNS 的使用在探討同性結婚議題上與 SNS 使用中的選擇性暴露對網絡異質

性的相關性,更進一步地針對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選擇性暴露與網絡異質性

進行比較,研究結果如圖一、圖二 :

表三 對同性婚姻態度

(一) SNS 的使用頻率與 SNS 中的政治討論

由表四而知,Facebook 的使用頻率與同婚議題模型解釋力 R2 = 0.0006,解

釋力具有 0.06%,coeff 值= 0.0362,p>0.5。顯示兩者之間關係不顯著,因此,

H1a 不成立。

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與同婚議題的討論模型解釋力 R2 = 0.1456,解釋力具

有 14.6%,coeff 值= 0.4211,p < 0.001。顯示兩者關係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因

此,H1b 成立。

變項 : FB 中的同性婚姻討論

R2 t coeff p LLCI ULCI

constant 4.45 1.5037 0.0000 0.8372 2.1702

FB 的使用 0.0006 0.35 0.0362 0.7233 -0.1650 0.2373

變項 : IG 中的同性婚姻討論

constant 0.72 0.1903 0.4742 -0.3333 0.7138

IG 的使用 0.1456 5.3991 0.4211 0.0000 0.2671 0.5750

Coeff 0.12 FB 的網絡異質性

FB 中的選擇性暴露

FB 中的同性婚姻討論

FB 的使用頻率

圖一 Facebook 研究結果

表四 SNS 使用頻率對政治討論

IG 的網絡異質性

IG 中的選擇性暴露

IG 中的同性婚姻討論

IG 的使用頻率 Coeff - 0.02

圖二 Instagram 研究結果

(二) SNS 中的政治討論、SNS 的選擇性暴露與 SNS 的網絡異質性

由表五而知,同婚議題討論與 SNS 的網絡異質性 Facebook 係數 Coeff =

0.0197,p >0.05 呈現不顯著的相關性,表示同性婚姻討論對 Facebook 網絡異質

性中效果不顯著,因此,H2a 不成立。

Instagram 係數 Coeff = 0.3952,p <0.001 呈現顯著的相關性,表示以同婚議

題為討論對 Instagram 的網絡異質性效果具顯著性,因此,H2b 成立。

由表五而知,選擇性暴露與 SNS 的網絡異質性 Facebook 係數 Coeff

=0.5181,p <0.001 呈現顯著的相關性,表示 Facebook 的選擇性暴露對 Facebook

網絡異質性效果具顯著,因此,H4a 成立。

Instagram 係數 Coeff = 0.1845,p <0.05 呈現顯著的相關性,表示 Instagram

選擇性暴露對 Instagram 的網絡異質性中效果具顯著性,因此,H4b 成立。

FB 的網絡異質性

變項 T coeff p LLCI ULCI

constant 0.10 0.0250 0.9212 -0.4734 0.5235

FB

同性婚姻討論

0.4509 0.0197 0.6526 -0.0664 0.1058

FB

選擇性暴露

7.4223 0.5181 0.0000 0.3805 0.6558

IG 的網絡異質性

constant 2.07 0.4325 0.0401 0.0198 0.8453

IG

同性婚姻討論

7.11 0.3952 0.0000 0.2855 0.5049

IG

選擇性暴露

2.03 0.1845 0.0438 0.0052 0.3364

表五 以 SNS 使用頻率對政治討論、選擇性暴露

(三) SNS 的使用頻率與 SNS 中的選擇性暴露

由表六而知,Facebook 的使用頻率與同婚議題的選擇性暴露模型解釋力 R2

= 0.0784,解釋力具有 7.8%,coeff 值= 0.2712,顯著 p 值<0.001。顯示兩者之間

關係顯著,且具有相關性,因此,H3a 成立。

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與同婚議題的選擇性暴露模型解釋力 R2 = 0.2612,解

釋力具有 26.1%,coeff 值= 0.3710,p < 0.001。顯示兩者關係具有顯著的相關

性,因此,H3b 成立。

透過表七,成對樣本 t 檢定統計量中進一步得知,Instagram 的選擇性暴露

高於 Facebook 的選擇性暴露,t 值 = -2.972,p < 0.01。顯示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選擇性暴露有顯著的差異性,並且是 Instagram 高於 Facebook。

FB 中的選擇性暴露

R2 t coeff p LLCI ULCI

constant 7.86 1.6636 0.0000 1.2466 2.0806

FB 的使用頻率 0.0784 4.25 0.2712 0.0000 0.1454 0 .3971

IG 中的選擇性暴露

constant 9.59 1.5561 0.0000 1.2358 1.8764

IG 的使用頻率 0.2612 7.77 0.3710 0.0000 0.2768 0.4651

(四) SNS 的使用頻率與 SNS 的網絡異質性

由表八得知,Facebook 的使用頻率與 Facebook 的網絡異質性 p >0.05,更

進一步的透過信賴區間 LLCI = -0.0159、ULCI =0.2507 而知,因數值通過 0,表示

Facebook 的使用頻率與 Facebook 的網絡異質性直接效果不顯著,具有顯著中介

效果的存在,從表中亦可得知 Facebook 使用頻率對網絡異質性在具有中介的情

況下,具有顯著的效果,且解釋力有 25.3%。因此,H5a 不成立。

而 Instagram 的使用與 Instagram 的網絡異質性 p >0.05,更進一步的透過信

賴區間 LLCI = -0.1247、ULCI =0.0910 而知,因數值通過 0,表示 Instagram 的使

用頻率與 Instagram 的網絡異質性直接效果不顯著,具有顯著中介效果的存在,

平均數 標準差 t 顯著性

FB 選擇性暴露 2.6763 0.5409

IG 選擇性暴露 2.7787 0.6107

FB - IG -0.1024 0.4532 -2.972 0.003

表六 SNS 使用頻率與 SNS 中的選擇性暴露

表七 選擇性暴露成對樣本統計量

從表八中可得知 Instagram 使用頻率對網絡異質性在具有中介的情況下,具有顯

著的效果,且解釋力有 42.7%。因此,H5b 不成立。

另外,由表九成對樣本 t 檢定統計量中進一步得知,Facebook 的網絡異質

性與 Instagram 的網絡異質性具有顯著的差異, t 值 = 7.7013、p < 0.001。表

示在網絡異質性方面是 Facebook 高於 Instagram。

SNS 的網絡異質性

Effect t p LLCI ULCI

FB 0.1174 1.7366 0.0839 -0.0159 0.2507

IG -0.0169 -0.3086 0.7580 -0.1247 0.0910

FB Model Summary

R2 F p

0.2533 23.74 0.0000

IG Model Summary

0.4269 41.96 0. 0000

平均數 標準差 t 顯著性

FB 網絡異質性 1.8497 0.6810

IG 網絡異質性 1.5133 0.6759

FB - IG 0.3364 0.5746 7.7013 0.000

表八 SNS 的使用頻率對 SNS 的網絡異質性

表九 網絡異質性成對樣本統計量

(五) 研究假設總結

研究假設 成立與否

H1a Facebook 的使用頻率與同婚議題討論呈正相關。 不成立

H1b 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與同婚議題討論呈正相關。 成立

H2a 在 Facebook 中的同婚議題討論與網絡異質性呈正相關。 不成立

H2b 在 Instagram 中的同婚議題討論與網絡異質性呈正相關。 成立

H3a Facebook 的使用頻率與在 Facebook 中對同婚議題的選擇性暴露呈正相關。 成立

H3b 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與在 Instagram 中對同婚議題的選擇性暴露呈正相關。 成立

H4a 在 Facebook 中同婚議題的選擇性暴露的程度與網絡異質性成正相關。 成立

H4b 在 Instagram 中同婚議題的選擇性暴露的程度與網絡異質性成正相關。 成立

H5a Facebook 的使用頻率與網絡異質性成正相關。 不成立

H5b 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與網絡異質性成正相關。 不成立

伍、 討論

本研究探討 SNS 的使用對網絡異質性的影響,以 SNS 中的政治討論與選擇

性暴露為中介的情況下,針對 Facebook 與 Instagram 針對同婚議題去進行討

論,研究結果表示 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與同婚議題討論存在相關性,進而在

Instagram 中的同婚議題討論與其網絡異質性相關。另外,與先前研究相符,在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與選擇性暴露相關。與先前研究不同的是,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與其網絡異質性不具相關,在後續討論會詳

細說明。在研究分析中,本研究亦發現,Instagram 的選擇性暴露程度高於

Facebook,Facebook 的網絡異質性高於 Instagram。

一. 比起 Facebook,使用 Instagram 頻率越高,同婚議題討論越頻繁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皆可以使用超連結、Tag 等功能與他人做連結,輕鬆

地與他人討論各種政治問題,例如點擊“讚”和評論(Kwak,Lee,Park,&

Moon,2010)。SNS 提供針對政治問題,一個日常對話的機會。在 H1a 與 H1b

的假設中,同樣針對同婚議題的討論,H1a 針對 Facebook 的假設不成立,而

表十 研究假設整理

H1b 針對 Instagram 的假設成立,本研究推斷在同婚議題上,研究結果的差異原

因在於 Instagram 的使用群體以年輕人為主,在本研究中有 41 為參與者未使用

Instagram,其中以 35 歲以上的人占大多數,加上同婚議題的討論在年齡層分布

較廣泛的 Facebook 較為敏感,因此,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越高,同婚議題討

論越頻繁。

二. 同婚議題討論的頻率與網絡的異質性相關

在 SNS 上討論議題,能增加和不同群體的人溝通的機會,這些不同群體的

人,包含可能和不同立場、不同政治黨派、不同性別與世代的人。而本研究發

現參與者們在 Facebook 上討論同婚議題的頻率較低,因此相對地和不同群體

的人溝通的機會較少,因此影響了其自身的網絡異質性,而 Instagram 上對同婚

議題的討論頻率較高,因此增加了和不同群體間討論的頻率。

三. Instagram 選擇性暴露高於 Facebook

當人們意識到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會產生認知失諧或對矛盾的心理(Rogers,

1983),當人們在同婚議題上有強烈的支持或反對傾向時,選擇性暴露發生機率

會增加(Stroud,2011)。而本研究再次驗證了先前的研究,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使用,在同婚議題的討論上,與選擇性暴露皆具有顯著的關係,為

了與不同的群體互動,自身會展現與其相符態度的互動,選擇性的暴露與隱蔽

自我,達成關係的和諧與自身內心的平衡。

而本研究更進一步的發現,在 Instagram 的使用上,其選擇性暴露的程度是

高於在 Facebook 的使用,原因推測為本研究參與者多為年輕群眾,近幾年已將

在 Facebook 的重心移往 Instagram,為了在 Instagram 上與他人互動與自身態度

之間達成平衡,所形成 Instagram 選擇性暴露高於 Facebook 之結果。

四. 同婚議題的選擇性暴露增加個人整體網絡的異質性

在 SNS 上,當人們看到與自身對同婚議題一致立場的資訊時,會認為該觀點

是多數觀點,並傾向勇於說出自身意見。另一方面,若人們接觸的資訊與自己

對同婚議題態度相反時,會選擇在 SNS 上保持沉默。本研究發現在 Facebook 與

Instagram 上的選擇性暴露高與自身的網絡異質性有相關。即便 SNS 具有同溫層

的效應存在,但本研究發現同溫層仍有縫隙能與其他群體的人進行交流,由於

SNS 具有多功能性,具有能讓使用者社交、娛樂與各種社會、政治議題討論等

特性,因此,在同婚議題上的選擇性暴露,能影響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使

用者在平台上接觸到不同群體,增加了自身整體網絡的異質性。

五. 在同婚議題下,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使用頻率與網絡異質性不具有直接

效果

從先前的研究(Hampton,Lee 與 Her,2011)可知,SNS 的使用頻率與自身

的網絡異質性具有正相關,但是本研究發現,在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使用

頻率對網絡異質性不具有直接效果,在同性婚姻討論與選擇性暴露為中介的情

況下,才具有顯著的效果,也就是說,SNS 的使用頻率對網絡異質性具有正相

關性的存在,是在有其他因素存在的情況下才會形成。

六. 其他研究發現

先前研究在社群媒體方面,大多比較 Facebook 與 Twitter,有鑑於 Instagram

在近幾年成為大眾常用的社群媒體,因此,本研究以 Facebook 與 Instagram 進

行研究比較。從統計資料中發現,有 65%的參與者對同性婚姻抱持贊成的態

度,約 18%的參與者抱持著反對的態度,其中,反對者以 45 歲以上的參與者為

多數。

透過描述性統計得知,Facebook 的網絡異質性,以 25 歲至 34 歲的群體為

最高,其次為 12 歲至 24 歲的群體,Facebook 的網絡異質性最低的年齡層為 65

歲以上的群體,次低的群體為 45 歲至 54 歲。在 Instagram 上,網絡異質性最高

的群體為 12 歲至 24 歲,其次為 25 歲至 34 歲的群體,而網絡異質性最低的為

65 歲以上的群體與 35 歲至 44 歲的群體。

從上述資料可看出,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使用仍以年輕人為主,網絡異

質性上也以 35 歲以下年輕人較高。另外,總體來看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網

絡異質性,是 Facebook 的網絡異質性高於 Instagram 的網絡異質性,本研究推

斷原因在於 Facebook 使用年齡族群較廣、有較多職業類別、團體的人在

Facebook 上活動著。

七.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

本研究在社群平台投放問卷,僅排除不使用 Facebook 與 Instagram 之參與

者,而參與本研究的參與者中,許多中、老年人並未使用 Instagram,因此,未

來可以增加針對中、老年世代 Instagram 方面多加著墨。

針對 Instagram 的選擇性暴露高於 Facebook 與 Facebook 的網絡異質性高於

Instagram 形成的原因,本研究並未深入探討,未來研究能著手於此,更深入去

探討其原因。

此次有效問卷為 214 份,希望未來研究能增加不同年齡層樣本的數量,使研

究可以更加精準。

陸、 參考文獻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2015) 。「2015 年第一期第四次調查計畫:政治傳播

與公民傳播(MOST 103-2420-H-004-033-SS2)。「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TCS),臺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取自 :

http://www.crctaiwan.nctu.edu.tw/AnnualSurvey_detail.asp?ASD_ID=24

資策會 (2017.05.01)。八成以上台灣人愛用 Facebook、Line 坐穩社群網站龍

頭 平均擁 4 個社群帳號 年輕人更愛 YouTube 和 IG。取自:

https://www.iii.org.tw/Press/NewsDtl.aspx?nsp_sqno=1934&fm_sqno=14

Chien Jung Kao (2018.11.22)。同婚議題如何在社群擴散?從數據看公民議題

關注者的社群足跡。取自 : https://tinyurl.com/y5hrq2yr

eMarketer Editors. (2018.02.12)。 Facebook Losing Younger Users But not all are

migrating to Instagram。取自 :

https://www.emarketer.com/content/facebook-losing-younger- users-at-even-

faster-pace

Naomi L.。(2018)。FB 社群龍頭地位不保? 臺灣網路社群趨勢全分析。2018

年 4 月 15 日。取自 :

https://www.marketersgo.com/marketing/201804/2017-social-media-analysis-

report/

We Are Social。(2018.01.29)。Digital in 2018 in Eastern Asia。取自:

https://www.slideshare.net/wearesocial/digital-in-2018-in-eastern-asia-

86866557

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210-

230. doi:10.1111/j.1083-6101.2007.00393.x

Brundidge, J. (2010). Encountering “Difference” in the Contemporary Public

Spher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ternet to the Heterogeneity of Political

Discussion Network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0(4), 680-700.

doi:10.1111/j.1460-2466.2010.01509.x

Carpini, M. X. D., Cook, F. L., & Jacobs, L. R. (2004). PUBLIC DELIBERATION,

DISCURSIVE PARTICIPATION, AND CITIZEN ENGAGEMENT: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7(1), 315-344.

doi:10.1146/annurev.polisci.7.121003.091630

Eveland Jr, W. P., & Hively, M. H. (2009). Political Discussion Frequency, Network

Size, and “Heterogeneity” of Discussion as Predictors of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9(2), 205-224.

doi:10.1111/j.1460-2466.2009.01412.x

Garrett, R. K. (2009). Politically Motivated Reinforcement Seeking: Reframing the

Selective Exposure Debat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9(4), 676-699.

doi:10.1111/j.1460-2466.2009.01452.x

Garrett, R. K., Carnahan, D., & Lynch, E. K. (2013). A Turn Toward Avoidance?

Selective Exposure to Online Political Information, 2004–2008. Political

Behavior, 35(1), 113-134. doi:10.1007/s11109-011-9185-6

Gentzkow, M., & Shapiro, J. M. (2011). Ideological Segregation Online and Offline

*.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6(4), 1799-1839.

doi:10.1093/qje/qjr044

Gil de Zúñiga, H., Molyneux, L., & Zheng, P. (2014). Social Media, Political

Expression,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nel Analysis of Lagged and

Concurrent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4(4), 612-634.

doi:10.1111/jcom.12103

Hampton, K. N., Lee, C.-j., & Her, E. J. (2011). How new media affords network

diversity: Direct and mediated access to social capital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local social settings. New Media & Society, 13(7), 1031-1049.

doi:10.1177/1461444810390342

Hampton, K. N., Shin, I., & Lu, W. (2017). Social media and political discussion:

when online presence silences offline convers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0(7), 1090-1107.

doi:10.1080/1369118X.2016.1218526

Hively, M. H., & Eveland, W. P. (2009). Contextual Antecedents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Adolescent Political Discussion, Discussion Elaboration, and

Network Diversit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6(1), 30-47.

doi:10.1080/10584600802622837

Kim, B., & Kim, Y. (2017).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media use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heterogeneity: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capital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3, 620-628.

doi:https://doi.org/10.1016/j.chb.2017.03.033

Kim, Y. (2011). The contribution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to exposure to political

differenc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NSs, online political messaging, and

exposure to cross-cutting perspectiv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

(2), 971-977. doi:https://doi.org/10.1016/j.chb.2010.12.001

Kim, Y., Hsu, S.-H., & de Zúñiga, H. G. (2013). Influence of Social Media Use on

Discussion Network Heterogeneity and Civic Engagement: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ersonality Trai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3(3), 498-516.

doi:10.1111/jcom.12034

Lai, C.-H. (2019). Motivations, Usage, and Perceived Social Networks Within and

Beyond Social Media.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4

(3), 126-145. doi:10.1093/jcmc/zmz004

Larsson, A. O. (2018). The News User on Social Media. Journalism Studies, 19

(15), 2225-2242. doi:10.1080/1461670X.2017.1332957

Lee, J. K., Choi, J., Kim, C., & Kim, Y. (2014). Social Media, Network Heterogeneity,

and Opinion Polariz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4(4), 702-722.

doi:10.1111/jcom.12077

Liu, Y., Rui, J. R., & Cui, X. (2017). Are people willing to share their political

opinions on Facebook? Exploring roles of self-presentational concern in spiral

of silenc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6, 294-302.

doi:https://doi.org/10.1016/j.chb.2017.07.029

Marwick, A. E., & boyd, d. (2010). I tweet honestly, I tweet passionately: Twitter

users, context collapse, and the imagined audience. New Media & Society, 13

(1), 114-133. doi:10.1177/1461444810365313

Park, N., Kee, K. F., & Valenzuela, S. (2009). Being Immersed in Social Networking

Environment: Facebook Groups,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nd Social

Outcome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2(6), 729-733.

doi:10.1089/cpb.2009.0003

Sherice, G., & Weiwu, Z. (2015). “Was It Something I Said?” “No, It Was

Something You Posted!” A Study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in Social

Media Context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8(4),

208-213. doi:10.1089/cyber.2014.0443

Stroud, N. J. (2008). Media Use and Political Predispositions: Revisiting the

Concept of Selective Exposure. Political Behavior, 30(3), 341-366.

doi:10.1007/s11109-007-9050-9

Stroud, N. J. (2010). Polarization and Partisan Selective Exposur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0(3), 556-576. doi:10.1111/j.1460-2466.2010.01497.x

Weeks, B. E., Lane, D. S., Kim, D. H., Lee, S. S., & Kwak, N. (2017). Incidental

Exposure, Selective Exposure, and Political Information Sharing: Integrating

Online Exposure Patterns and Expression on Social Media.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2(6), 363-379.

doi:10.1111/jcc4.1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