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百年,源遠流長- 院史計畫執行進度第一階段報告 · 期班 捐款人 金額...

2
國醫百年,源遠流長- 院史計畫執行進度第一階段報告 感謝國防醫學院與校友會 各級長官的全力支持,「百年 院史」編輯計畫目前分為三個 部份同時進行,分別為文獻蒐 集、國內外檔案彙整與口訪。 謹將計畫與進度向所有關心的 國醫人概述。 一、文獻蒐集與分析 1. 針對周美玉將軍口訪資 料進行分析,國外圖書 館等資料呈現,周美玉 將軍之口訪及函文書信 資料,相當豐富且多 元。 2. 1947年至1950年的國 防醫學院院史,可大致 分為醫科與藥科兩條軸 線。以藥科發展為背景 所敘述之國防醫學院院 史,在張建先生及其女 兒張麗安女士和其他學 者的努力下,資料已達 一定的完整度。一般而 言,國防醫學院始於 1902年北洋軍醫學堂的 說法,也是來自於張建 先生對藥科發展史料的 整理。 3. 我們發現若以醫科發展 作為國防醫學院院史的 主軸,事實上可回溯至 1880年代末李鴻章於 天津建立的總督醫院。 總督醫院不僅是北洋軍 醫學堂的前身,當時李 鴻章更曾委請英國海軍 醫官William Mayers及 其學生於天津總督醫院 示範了一套軍陣救護程 序。為此,院史起源應 可在前溯數十年。 二、檔案蒐集與整理 1. 國內檔案 (1)國內檔案蒐集方向著 重於1947年國防醫學院於上海 的設立與定名、1949年國防醫 學院隨國民政府遷臺的過程、 1955年臺大醫學院取代國防 醫學院成為美國海軍第二研究 所設立地點之歷史解謎,以及 1970年代國防醫學院對台灣地 區預防醫學(例如:砂眼)之 貢獻。下一階段將以蒐集可幫 助釐清中央軍醫學校與國防醫 學院關係的文獻為主。 (2)相較於其他國防醫 學院的關鍵人物,第一任院長 林可勝將軍的資料整理嚴重闕 如,因此,蒐集並整理林可勝 將軍的相關資料,則成為工作 重點之一。林可勝院長與國防 醫學院相關檔案彙整已日趨完 備,美援會、經濟部與國防醫 學院有關的資料,也逐步蒐集 中。關於林可勝將軍的資料, 現已握有1938年建立之戰時 軍醫訓練學校編制與課程內容 四冊。由此四冊內容分析,林 ▲江灣校景遠眺 文/ 郭世清 國醫通識 教育中心 校史探索 夏季號 第37期 2011 源遠季刊 7 A Glance into the Past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Oct-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國醫百年,源遠流長- 院史計畫執行進度第一階段報告 · 期班 捐款人 金額 m77 田春生 1,000,000 m52 彭芳谷 50,000 期班 捐款人 金額 m82 錢樂禮

用心也須要傳承這一季的新聞不斷有醫療保健議題出現。除了有攸關全民健康的塑化劑事件,還有與醫療人

員工作環境息息相關的血汗醫院報導。五月時,剛好有個機會到地中海的一個小國家──Malta參加

ICN(國際護理協會)會議,一位美國學者在會中分享她在歐美多國所進行的大型研究成果。從她的

簡報中,我們清楚地看到病人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與護理人員對工作的滿意度成正比。由此可知,

沒有健康的醫護人員根本就無法提供優良的醫療品質!相信隨著職務的攀升,校友們的照顧對象早

已從原本的病人和家屬,擴大到病人的醫療團隊成員。尤其對當今已年過半百的校友而言,更是深

深體認到自己的健康正隨著醫療的環境一同變遷。然相信本刊中所報導的前人足跡,以及各期班努

力籌劃的校友活動等等,將會帶給你無限的靈感與啟發。

在長途旅程的飛機上,一來可能是太無聊,二來可能是職業病,我最喜歡看空姐或空少發餐

點。不是欣賞他們的美姿美儀,也不是觀望其他人都點些什麼,而是看這群服務人員如何與他們的

顧客溝通。有一回,我坐在一位看中文報紙,卻聽不懂國語,必須以英文溝通的乘客旁邊。我注

意到有一位空姐,她總是記得對著我說中文,然後轉向我身旁的旅客說英文。至於其他人呢?一律

對著這位旅客說中文,然後在聽到他用英文回應後,才改口說英文。我總覺得這位空姐特別美,因

為她有顆特別用心的心。這種特殊的感覺也常盪漾在閱讀校友們所寄來的稿件中。我常想,到底是

什麼力量,可以讓作者們如數家珍般的道出求學時代的過往,以及與國醫的情感?就是這樣的一顆

心,我們更希望這份心能再向下展延。

為了砥礪成長,無論是母校或國軍醫院都會參與大大小小不同的評鑑或競賽。成績結果固然重

要,但過程卻常帶給我們更多的省思。尤其近來大陸客自由行的話題不斷,讓國際醫療成為新聞主

流。隨著兩岸及國際關係的改變,重新定位國醫在今日台灣醫療的角色才能讓百年老店永續經營。

本期中,我們節錄劉忠武校友參與大漠案的日記,從他的字裡行間讓我們更看見自己在母校的教育

下,國家永遠是你我心中排行版的第一名。相信這正是國醫人和其他學校畢業生最大的不同!

近來常接到校友們對本刊內容的關切,尤其是對引發正、反議題內容的報導。為了兼顧不同的

聲音,此次編輯會議又讓我們針對部份內容進行廣泛的討論,為的就是希望內容更符合多數校友的

期待。結果如何?靜待大家慢慢品析囉。

國醫百年,源遠流長-院史計畫執行進度第一階段報告

感謝國防醫學院與校友會各級長官的全力支持,「百年院史」編輯計畫目前分為三個部份同時進行,分別為文獻蒐集、國內外檔案彙整與口訪。謹將計畫與進度向所有關心的國醫人概述。

一、文獻蒐集與分析

1. 針對周美玉將軍口訪資料進行分析,國外圖書館等資料呈現,周美玉將軍之口訪及函文書信資 料 , 相 當 豐 富 且 多元。

2. 1947年至1950年的國防醫學院院史,可大致分為醫科與藥科兩條軸線。以藥科發展為背景所敘述之國防醫學院院史,在張建先生及其女兒張麗安女士和其他學者的努力下,資料已達一定的完整度。一般而言 , 國 防 醫 學 院 始 於1902年北洋軍醫學堂的

說法,也是來自於張建先生對藥科發展史料的整理。

3. 我們發現若以醫科發展作為國防醫學院院史的主軸,事實上可回溯至1880年代末李鴻章於天津建立的總督醫院。總督醫院不僅是北洋軍醫學堂的前身,當時李鴻章更曾委請英國海軍醫官William Mayers及其學生於天津總督醫院示範了一套軍陣救護程序。為此,院史起源應可在前溯數十年。

二、檔案蒐集與整理

1. 國內檔案(1)國內檔案蒐集方向著

重於1947年國防醫學院於上海的設立與定名、1949年國防醫學院隨國民政府遷臺的過程、1955年臺大醫學院取代國防醫學院成為美國海軍第二研究所設立地點之歷史解謎,以及

1970年代國防醫學院對台灣地區預防醫學(例如:砂眼)之貢獻。下一階段將以蒐集可幫助釐清中央軍醫學校與國防醫學院關係的文獻為主。

(2)相較於其他國防醫學院的關鍵人物,第一任院長林可勝將軍的資料整理嚴重闕如,因此,蒐集並整理林可勝將軍的相關資料,則成為工作重點之一。林可勝院長與國防醫學院相關檔案彙整已日趨完備,美援會、經濟部與國防醫學院有關的資料,也逐步蒐集中。關於林可勝將軍的資料,現已握有1938年建立之戰時軍醫訓練學校編制與課程內容四冊。由此四冊內容分析,林

▲江灣校景遠眺

文/郭世清 國醫通識教育中心

校史探索

夏季號 第37期 2011 源遠季刊 7

A Glance into the Past

6

Page 2: 國醫百年,源遠流長- 院史計畫執行進度第一階段報告 · 期班 捐款人 金額 m77 田春生 1,000,000 m52 彭芳谷 50,000 期班 捐款人 金額 m82 錢樂禮

可勝將軍在建立戰時軍醫訓練學校之初,已有為戰後厚植醫護、公衛人才的目的。1947年國防醫學院於上海設立,其課程和編制與臨時軍醫訓練學校不但有一定程度的重疊,且作為軍醫搖籃的國防醫學院也仍有為全國儲材的目標。

2. 國外檔案承蒙校友會贊助院史編輯

執行單位國外差旅費新台幣50萬元,協同主持人中研院臺史所劉士永副研究員,將於七月前往美國洛克菲勒檔案局蒐集與國防醫學院相關之檔案,預計所得之資料可同時彌補因協和醫學院檔案被破壞,而無法追蹤林可勝院長與盧致德院長當時活動情況之缺憾;此外,目 前 正 致 力 安 排 劉 老 師 和 作者,於十一月前往上海交大參與國際學術研討會,並至上海市檔館蒐集相關檔案。由於上海市檔館與國防醫學院相關檔案之檔號已整理備齊,相信若能順利成行,將可迎回許多珍貴的歷史記錄。

三、口述歷史之訪談

1. 國內口訪進行所需經費經校友會同意,將由已同意贊助之50萬國外差旅費中,提撥部分做為購買口訪紀念品之經費。

2. 目前已完成口訪之校友,計有文良彥醫師乙名。由於訪問文醫師過程受到啟發,下個階段將先以訪問歷屆院長為主。

四、 「 百 年 院 史 」 章節安排

原則上以略古詳今的方式寫作,以機構史架構為原則,但間或交雜必要之人物描寫與事件說明。正體院史寫作重在編年發展、歷史脈絡清晰。

第一篇 中國軍醫養成教育草創:從清末到陸軍軍醫學校

1. 清末到民初的軍醫教育與外力介入

2. 北洋政府下的軍醫教育發展與困局

第二篇 中華民國國防醫學之改革與顛沛:國民政府與抗日時期的中央軍醫學校

1. 奠都南京與軍醫教育之現代化:美式醫學的抬頭

2. 動盪中進行改革的中國軍醫教育:局部的教育實驗與戰場投入

3. 抗日戰爭與學校的顛沛及戰場軍醫收編

第三篇 我國國防醫學之集大成:國防醫學院設校、開展與使命

1. 民國36年上海江灣的國防醫學院:承先與啟後

2. 在挫折中成長:民國38年的遷台與復舊

3. 美式醫學在台灣的橋樑與灘頭堡

4. 福爾摩沙上的雙星5. 邁向新世紀的國防醫學

搖籃

五、小結

未 來 國 防 醫 學 院 院 史 寫作,將以張建教育長及鄔翔老師撰寫之國防醫學院院史為根基,國內外檔案文獻為材料,以學術界認同的正史為定位來完成;口訪記錄部份,將以附錄的形式來呈現,作為正式院史之輔助。

資料日期: 1 0 0年 4月 ~ 1 0 0年 6月

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支持母校發展基金會捐款名單

期班 捐款人 金額M77 田春生 1,000,000

M82 蔡建松 220,500

M52 彭芳谷 50,000

M73 周志勃 6,000

期班 捐款人 金額M82 錢樂禮 6,000

M77 戴元基 3,000

M90 陳相成 3,000

謝育美 3,000

期班 捐款人 金額M74 于大雄 1,000

M97 楊秉恆 1,000

衛勤08 劉建隆 900

▲搜集成堆的歷史資料

林可勝先生與國防醫學院

林可勝背棄國防醫學院?

林可勝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在《美國科學家名人錄》和《美國名人錄》,都登載有他的自傳履歷。他是福建海澄人,1897年出生於新加坡,1918年入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攻讀,1924年獲科學博士,旋回國應聘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兼生理系主任。

「 九 一 八 」 事 變 , 日 寇侵犯東北,古北口戰役時,林可勝組織協和醫學院人員,赴戰地救護。「七七」蘆溝橋事變,抗戰爆發,林可勝應召出任紅十字會總會救護組隊總隊長,深入戰區,支援軍醫及戰地衛生工作,貢獻很多,受到政府褒揚。

斯時軍政部成立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委派林可勝為所長,負責短期訓練大量醫護衛生人員,以補軍醫的不足,充實前線緊急救護傷患官兵之需。1942年至1944年,他在緬甸

地 區 參 加中 、 英 、美 聯 合 部隊 , 建 了大 功 , 獲美 國 政 府頒 發 榮 譽勳 章 和 銀葉 自 由 勳章 , 並 獲國 民 政 府

文/李選任 D8

頒發雲麾勳章,又任命他為陸軍軍醫總監,另改派盧致德為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所長。

抗 戰 勝 利 , 林 可 勝 升 任軍政部軍醫署署長,奉命擬訂軍醫改革計畫,統合軍醫學校和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與其附屬分支機構,成為「國防醫學中心」(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enter),定中文名稱為「國防醫學院」。民國36年(1947年)6月,國防醫學院正式成立於上海,軍政部(國防部)部長陳誠派軍醫署署長林可勝兼任院長,張建(原軍醫學校教育長)、盧致德(原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所長)為副院長,大興土木,興建醫學教學和研究大樓。又聘請原協和醫學院教授和專家,以李宣果為醫科科長、黃子濂為牙科科長、周美玉為護理科科長、許雨階為衛生實驗院主任,教授陣容都是一時之選,並大量招 收 學 生 , 培 育 優 秀 軍 醫 人才,展現軍醫學府的新面貌。

不 料 , 國 共 內 戰 日 益 激烈,1948年,戰局突然逆轉,國軍節節失利,東北易幟,接著北平局部和平解放,繼而徐蚌會戰,戰火很快逼近京滬,國 防 醫 學 院 奉 令 緊 急 撤 遷 台灣。林可勝眼見國民政府大廈將 傾 , 整 個 中 國 大 陸 岌 岌 可危,即使學校撤遷去台灣亦難

保平安,他對國府已完全失去信心,遂決定掛冠求去。當時陳誠是台灣省主席兼東南公署長官,國防醫學院遷台獲得陳誠的大力支持,一聽說林可勝辭職不幹,非常生氣,但林可勝是國際知名學者,又是黨國元老張靜江的女婿,陳誠只好忍 住 氣 , 親 自 召 見 林 可 勝 懇談,林可勝不為所動,辭意甚堅,陳誠最後認允,但說必須負責把撤遷任務完成,方可離職。林可勝勉為同意,最終把國防醫學院全部順利撤遷到台北,國防部立即批准了林可勝的 辭 呈 。 而 林 可 勝 亦 迫 不 及待,偕同妻子張蒨英,匆匆離台赴美。

林可勝辭職後,國防部乃改派盧致德副院長代理院長。盧氏臨危受命,展現了他的才華和能力,埋頭苦幹,慘澹經營,數年間,爭取到了國防部的龐大經費,也獲得了美國友人 的 支 助 , 一 棟 棟 的 教 學 大樓、學生宿舍、教授新居(學人新村)、圖書館、醫護器材以及各種活動中心等,都相繼完成。國防醫學院堅強的教授▲ 林可勝院長

編輯部: 母校目前已邀請史學家劉士永教授研編校史,校友會亦出資贊助,本段歷史更是列入研考的重

要項目之一。本刊希望能以超然立場來報導,林先生對母校及軍醫之發展貢獻。

校史探索

8 源遠季刊 2011 第37期 夏季號

A Glance into the Past 校友傳記

夏季號 第37期 2011 源遠季刊 9

Bi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