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59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98 年度補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結案報告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 計畫主持人:吳中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三十日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Jun-2020

3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98 年度補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結案報告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mdash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

計畫主持人吳中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三十日

I

目 錄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範圍2

第二節 研究方法3

第三節 執行步驟7

第四節 研究架構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10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10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18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19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20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21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25

第一節 謀生方式25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28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30

第四節 其他40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46

第一節 移墾歷程47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48

第三節 小結49

第五章 結論49

II

圖目錄

《圖 1-1-1》 研究空間範圍地圖 2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8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14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圖 3-3-1》 報導人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33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43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44

III

表目錄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17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29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39

IV

1

第一章 序論

一北客社群自我認同與移民聚落空間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移臺灣的客家移民並對其族群起源遷徙路徑宗教信仰文化風俗建築等

歷史文化有著詳細的研究但仍有局部的客家人正在島內進行內部遷移活動且

按其客家聚落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情況迫使移居者需再做一次遷

移的考慮而客家民系則是在客家先民不斷的遷徙運動中形成在移民環境的新

生活裡因戰亂聚落人口膨脹而形成的共同歷史經驗影響了其身份定位上的

認同

在新的拓墾區域重新奮鬥的成就則是客家移民看待身份認同意義上的重要

支柱從小販到大盤商經濟生活是客家移民在移民環境裡辛苦打拼的目標艱

辛的移民歷程裡第一代父母與第二代子女在許多經驗上緊密扣連對於原有身

份認同的意義有其歷史認知與深厚的感情基礎而在人際互動關係層面裡聚落

的建立形成了語言與文化上的空間差異成為一個客家移民背景相似的社交圈

但隨著世代的演變及社會資訊的發達客家移民與周遭族群甚至是外界社會的往

來越來越頻繁理解族群自我認同與聚落變遷過程乃刻不容緩的議題

二移民社會與文化多元面向

本研究希望觀察族群之間的社會與文化希冀建立一個緊密且深刻的關係

即觀察與理解能夠跨越想像的描述此外試圖將文化的思考落實於現實生活層

面上嘗試建構當地社會與文化的多元面向

本研究必須於瞭解第一手資料的耆老們的記憶尚未消失以前建立針對移民

與在地的兩種群體分析其在臺灣的社會脈絡中與文化相互碰撞的過程裡所產

生的聚落的文化變異然而肇因時間與空間的雙重壓力之下針對其所必須蒐

集的基礎資料與訪談第一代移民對象之調查是目前最必須立即進行的

第一節 研究範圍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時地的界定

本研究的時間範圍界定於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至今研究地點以屏東縣長治

麟洛內埔萬巒四鄉上述鄉鎮內之北客聚落作為研究範圍

《圖 1-1-1》 研究空間範圍地圖

2

(二)研究對象的界定

本研究以實地訪察為主以口述歷史文獻探討為輔其研究對象分為

1 北部客家移民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自桃竹苗遷到六堆之客家移民

2 當地其他族群即曾與客家族群有過密切接觸的在地住民如閩南原

住民外省移民

3 當地客家族群指清代即入墾定居至今之六堆客家居民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計畫嘗試以跨學門的宏觀視野探究討論並以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方式直接

深入田野通過與當地日常生活的結合體驗與學習研究對象的語言符號信

仰飲食網絡生活習慣思考方式等各種層面並透過以身歷其境的親身經

驗做為觀察並獲得資料的方式以利於研究者依其觀點與角度來理解詮釋和紀

錄移民社會文化與個體的生活空間之經歷更期待透過專業的建築空間測繪

將實質的移民居室空間形式具體紀錄並做數位保存與呈現

一文獻探討

本計畫將收集的文獻資料

(一)研究地區相關都市計畫圖航照圖六堆聚落歷史分布位置

(二)研究地區相關歷史資料與地理概況

(三)移民相關資料彙編

(四)聚落學與移民知識之相關理論研究

(五)聚落空間民族誌等相關發展理論及文獻研究

(六)聚落空間之測繪與調查

3

(七)將田野蒐集之各項資訊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分析驗證及書寫

以(四)為例目前對於高屏地區移民之相關理論研究如下

推拉理論

林秀昭在《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中主要以人口

推拉理論來論述北客南遷的原因強調推拉理論是遷移的情境取向人口的遷移

常受到鄰近地區影響當一個地方的開發呈現飽和即會產生推力而地區呈現

亟待開發的狀態需要勞力的引進則成了拉力在推力及拉力的作用下這兩

個地方便產生移民潮林秀昭在本篇論文中以山多田少土地貧瘠土地過度

集中人口壓力腦丁失業天災肆虐為新竹州的「推力」而以南隆農場的設

立甲仙地區樟腦的開採與煉油行業高雄市有寬闊土地待開發為「拉力」論

析了北客南遷的原因1

簡炯仁在〈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中提

出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撞球理論弱勢族群常會因為強勢族群的入侵而逃

離原住處遷而侵占比他們更為弱勢的族群地盤並將他們趕至別處這樣的情

形就像撞球遊戲一般夾心餅乾理論原已適應某種地形的弱勢族群A受到強

勢族群B的壓迫退到山地生態邊緣生存雖然有漢人的優勢可以將在該地的高

山族群C趕往更深山的地方去但仍無法踰越山地地形雷池若此時強勢族群B

又不適應弱勢族群A原先生活的環境便會使三者就地形而陷入膠著而被卡在

中間的弱勢族群A就成了強勢族群B和高山族群C的第一道防線此即「夾心餅

乾論」的第一種現象若強勢族群B的力量日漸增強進而逼迫弱勢族群A往兩

端缺口竄逃若一邊缺口被堵住則往另一邊竄逃以紓解壓力這是「夾心餅乾

理論」的第二種現象〈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

1 林秀昭《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07

4

文中則以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分析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移動的路線2

肚子理論

洪惟仁在〈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中提出了肚子理論其用以分析屏東平

原上平埔族客家和閩南人的分布情形他認為六堆客家人比閩南人更早到達

屏東平原但因閩南語是強勢語言遷移到屏東平原後同化了平埔族將人數處

於劣勢的客家語系環繞但客家人並沒有被同化反而在閩南語區的肚子裡成

長形成了六堆進而將平埔族與閩南人隔開使得閩南語區失去了連續性3

二參與式觀察法

參與觀察的方法論幾乎適用所有關乎人類存在的研究經由參與觀察法

我們可以對發生的事件參與事件的人或物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

歷程以及事件在特殊情境下發生的原因-至少是從參與者的角度所了解的原

因進行描述對於有關過程人群及事件的關係人群及事件的組織長時間

的連續現象模式以及人類存在空間的短期性社會文化環境的研究而言參與觀

察的方法論都是優異的選擇

參與觀察法的目標是對紮根於日常存在現實中的人類生命找出實用及理

論性的事實參與觀察法的重點便是在圈內人(insider)所認識的人類存在意義

(Znaniecki 1934 Spradley 1980)圈內人觀點中的日常生活世界便是參與觀

察法所要描述的基本現實情境換句話說參與觀察法便是要揭露人們日常生活

中的意義也就是所謂的「現實」由於其將日常生活的意義視為第一優先參

與觀察法和其他起源於受理論及假設定義之概念的方法有明顯的差別

根據 Blumer(1969)人類社會是行動者積極參與過程的集合而人的行為

2 簡炯仁〈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灣風物》441(1994)

31~62 3 洪惟仁〈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

雄場》(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頁 215

5

是互動的過程由此在本研究中也將參與客家「生活」的過程中以真實的生活

體驗及從本身的眼光與價值觀來思考從旁詳實紀錄其活過程中的文化內涵和意

義與當地在地族群所形成的文化互動與融合過程並嘗試對其所產生之變異賦予

意義與解釋幫助在研究過程中所需的脈絡詮釋與事實的建構作為本研究理論與

知識上的實踐

三深入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性交談是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覆蒐集客觀的

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

研究比較複雜的問題時需要以不同類型的人瞭解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及做為不

同向度的交叉提問與訪談以確立事實性

訪談是民族誌當中田野調查重要也是基礎的資料蒐集方式除了使研究者

更真實的體現與觀察生活經驗也能更客觀的獲得研究對象的思考價值觀並將

其對於地方的口述資料記錄與存檔做為往後研究的使用與佐證及建立移民族

群的遷移史及聚落發展概況

本研究之訪談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間接式的日常生活訪談

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式透過與各族群的共同生活與勞動此時並不設限

任何主題與對象而是透過參與共同的生活經驗與勞動中的平常性對話直接了

解與體驗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與價值觀的體現可作為客觀的研究方式且在共

同生活中更能發現其所未見的資訊

(二)直接的問卷式訪談

主要是針對所擬定的問題和研究對象作直接的提問與訪談將研究中所與建

構之資料與問題意識作直接的驗證其兩種訪談方式並無固定或強烈的分開使

用而是視訪談情況可做交叉應用

6

四文本分析法

文本是提供例證的重要來源且其不僅指正式的文本資料亦指非正式文

章話語可分析的文字或符號作品且其在理論方法論歷史及政治上給予

許多資源進而從中了解社會的變動及多元性而不同的文本間有互為正文性的

關係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程度的關連性可透過系統化的收集歸納及分析將

大量的文本及田野調查資料予以概念化並可搭配 WinMax 軟體進行資料整理

利用紮根理論將資料依主題分類而在本研究中首要收集地方鄉誌史料期

刊論文及可分析的文本作資料將其內容予以整合及分析從中了解北客南遷的

起因背景過程分布情形及現況比較南遷前後生活之異同及在語言接觸

下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有哪些變化以做為實地訪查之依據

五語言分析法

方言學依其研究方法不同而分為傳統方言學地理方言學及社會方言學但

本研究主要以傳統方言學為主要研究方法傳統方言學主要在詳細且完整的呈現

方言的內容和結構利用傳統文獻的分析歸納且取材於新的方言中並著重

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描寫透過系統化進一步的了解當初的音韻現象先以語料

分析為主進而以比較音韻法加以輔助了解北客南遷前後的語言差異以證明

其語言在南遷後是否發生取代混合及保留的情形並透過這幾種原則找出

語言變化的模式

第三節 執行步驟

本研究在執行研究調查的過程主要是以『遷徙家族』作為基礎調查單位

其次分別製作以北客遷徙史語言文化的變遷區域空間與家屋文化之基礎調查

7

票以及進一步的歸納屬於北客俗民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以下將分敘之

一北客遷徙史

主要是以遷移動機過程年代以及遷徙地的選擇作為主要調查重點透過遷

移動機將右堆北客移民進行遷移類型分類如血緣地緣天災或職業等因素

二遷移的路線

北客移民的遷移路線是透過環境的外在壓力下型塑而成因此在本調查研究當

中將記錄北客移民的遷移時間與遷徙方式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三遷移的方式

北客移民在右堆地區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拓墾當時的拓墾環境主要是以農

耕為主而後是否有移民轉做他行其原因形成為何最後將前述材料重點統

8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2: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I

目 錄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範圍2

第二節 研究方法3

第三節 執行步驟7

第四節 研究架構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10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10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18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19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20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21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25

第一節 謀生方式25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28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30

第四節 其他40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46

第一節 移墾歷程47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48

第三節 小結49

第五章 結論49

II

圖目錄

《圖 1-1-1》 研究空間範圍地圖 2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8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14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圖 3-3-1》 報導人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33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43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44

III

表目錄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17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29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39

IV

1

第一章 序論

一北客社群自我認同與移民聚落空間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移臺灣的客家移民並對其族群起源遷徙路徑宗教信仰文化風俗建築等

歷史文化有著詳細的研究但仍有局部的客家人正在島內進行內部遷移活動且

按其客家聚落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情況迫使移居者需再做一次遷

移的考慮而客家民系則是在客家先民不斷的遷徙運動中形成在移民環境的新

生活裡因戰亂聚落人口膨脹而形成的共同歷史經驗影響了其身份定位上的

認同

在新的拓墾區域重新奮鬥的成就則是客家移民看待身份認同意義上的重要

支柱從小販到大盤商經濟生活是客家移民在移民環境裡辛苦打拼的目標艱

辛的移民歷程裡第一代父母與第二代子女在許多經驗上緊密扣連對於原有身

份認同的意義有其歷史認知與深厚的感情基礎而在人際互動關係層面裡聚落

的建立形成了語言與文化上的空間差異成為一個客家移民背景相似的社交圈

但隨著世代的演變及社會資訊的發達客家移民與周遭族群甚至是外界社會的往

來越來越頻繁理解族群自我認同與聚落變遷過程乃刻不容緩的議題

二移民社會與文化多元面向

本研究希望觀察族群之間的社會與文化希冀建立一個緊密且深刻的關係

即觀察與理解能夠跨越想像的描述此外試圖將文化的思考落實於現實生活層

面上嘗試建構當地社會與文化的多元面向

本研究必須於瞭解第一手資料的耆老們的記憶尚未消失以前建立針對移民

與在地的兩種群體分析其在臺灣的社會脈絡中與文化相互碰撞的過程裡所產

生的聚落的文化變異然而肇因時間與空間的雙重壓力之下針對其所必須蒐

集的基礎資料與訪談第一代移民對象之調查是目前最必須立即進行的

第一節 研究範圍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時地的界定

本研究的時間範圍界定於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至今研究地點以屏東縣長治

麟洛內埔萬巒四鄉上述鄉鎮內之北客聚落作為研究範圍

《圖 1-1-1》 研究空間範圍地圖

2

(二)研究對象的界定

本研究以實地訪察為主以口述歷史文獻探討為輔其研究對象分為

1 北部客家移民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自桃竹苗遷到六堆之客家移民

2 當地其他族群即曾與客家族群有過密切接觸的在地住民如閩南原

住民外省移民

3 當地客家族群指清代即入墾定居至今之六堆客家居民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計畫嘗試以跨學門的宏觀視野探究討論並以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方式直接

深入田野通過與當地日常生活的結合體驗與學習研究對象的語言符號信

仰飲食網絡生活習慣思考方式等各種層面並透過以身歷其境的親身經

驗做為觀察並獲得資料的方式以利於研究者依其觀點與角度來理解詮釋和紀

錄移民社會文化與個體的生活空間之經歷更期待透過專業的建築空間測繪

將實質的移民居室空間形式具體紀錄並做數位保存與呈現

一文獻探討

本計畫將收集的文獻資料

(一)研究地區相關都市計畫圖航照圖六堆聚落歷史分布位置

(二)研究地區相關歷史資料與地理概況

(三)移民相關資料彙編

(四)聚落學與移民知識之相關理論研究

(五)聚落空間民族誌等相關發展理論及文獻研究

(六)聚落空間之測繪與調查

3

(七)將田野蒐集之各項資訊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分析驗證及書寫

以(四)為例目前對於高屏地區移民之相關理論研究如下

推拉理論

林秀昭在《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中主要以人口

推拉理論來論述北客南遷的原因強調推拉理論是遷移的情境取向人口的遷移

常受到鄰近地區影響當一個地方的開發呈現飽和即會產生推力而地區呈現

亟待開發的狀態需要勞力的引進則成了拉力在推力及拉力的作用下這兩

個地方便產生移民潮林秀昭在本篇論文中以山多田少土地貧瘠土地過度

集中人口壓力腦丁失業天災肆虐為新竹州的「推力」而以南隆農場的設

立甲仙地區樟腦的開採與煉油行業高雄市有寬闊土地待開發為「拉力」論

析了北客南遷的原因1

簡炯仁在〈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中提

出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撞球理論弱勢族群常會因為強勢族群的入侵而逃

離原住處遷而侵占比他們更為弱勢的族群地盤並將他們趕至別處這樣的情

形就像撞球遊戲一般夾心餅乾理論原已適應某種地形的弱勢族群A受到強

勢族群B的壓迫退到山地生態邊緣生存雖然有漢人的優勢可以將在該地的高

山族群C趕往更深山的地方去但仍無法踰越山地地形雷池若此時強勢族群B

又不適應弱勢族群A原先生活的環境便會使三者就地形而陷入膠著而被卡在

中間的弱勢族群A就成了強勢族群B和高山族群C的第一道防線此即「夾心餅

乾論」的第一種現象若強勢族群B的力量日漸增強進而逼迫弱勢族群A往兩

端缺口竄逃若一邊缺口被堵住則往另一邊竄逃以紓解壓力這是「夾心餅乾

理論」的第二種現象〈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

1 林秀昭《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07

4

文中則以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分析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移動的路線2

肚子理論

洪惟仁在〈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中提出了肚子理論其用以分析屏東平

原上平埔族客家和閩南人的分布情形他認為六堆客家人比閩南人更早到達

屏東平原但因閩南語是強勢語言遷移到屏東平原後同化了平埔族將人數處

於劣勢的客家語系環繞但客家人並沒有被同化反而在閩南語區的肚子裡成

長形成了六堆進而將平埔族與閩南人隔開使得閩南語區失去了連續性3

二參與式觀察法

參與觀察的方法論幾乎適用所有關乎人類存在的研究經由參與觀察法

我們可以對發生的事件參與事件的人或物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

歷程以及事件在特殊情境下發生的原因-至少是從參與者的角度所了解的原

因進行描述對於有關過程人群及事件的關係人群及事件的組織長時間

的連續現象模式以及人類存在空間的短期性社會文化環境的研究而言參與觀

察的方法論都是優異的選擇

參與觀察法的目標是對紮根於日常存在現實中的人類生命找出實用及理

論性的事實參與觀察法的重點便是在圈內人(insider)所認識的人類存在意義

(Znaniecki 1934 Spradley 1980)圈內人觀點中的日常生活世界便是參與觀

察法所要描述的基本現實情境換句話說參與觀察法便是要揭露人們日常生活

中的意義也就是所謂的「現實」由於其將日常生活的意義視為第一優先參

與觀察法和其他起源於受理論及假設定義之概念的方法有明顯的差別

根據 Blumer(1969)人類社會是行動者積極參與過程的集合而人的行為

2 簡炯仁〈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灣風物》441(1994)

31~62 3 洪惟仁〈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

雄場》(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頁 215

5

是互動的過程由此在本研究中也將參與客家「生活」的過程中以真實的生活

體驗及從本身的眼光與價值觀來思考從旁詳實紀錄其活過程中的文化內涵和意

義與當地在地族群所形成的文化互動與融合過程並嘗試對其所產生之變異賦予

意義與解釋幫助在研究過程中所需的脈絡詮釋與事實的建構作為本研究理論與

知識上的實踐

三深入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性交談是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覆蒐集客觀的

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

研究比較複雜的問題時需要以不同類型的人瞭解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及做為不

同向度的交叉提問與訪談以確立事實性

訪談是民族誌當中田野調查重要也是基礎的資料蒐集方式除了使研究者

更真實的體現與觀察生活經驗也能更客觀的獲得研究對象的思考價值觀並將

其對於地方的口述資料記錄與存檔做為往後研究的使用與佐證及建立移民族

群的遷移史及聚落發展概況

本研究之訪談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間接式的日常生活訪談

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式透過與各族群的共同生活與勞動此時並不設限

任何主題與對象而是透過參與共同的生活經驗與勞動中的平常性對話直接了

解與體驗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與價值觀的體現可作為客觀的研究方式且在共

同生活中更能發現其所未見的資訊

(二)直接的問卷式訪談

主要是針對所擬定的問題和研究對象作直接的提問與訪談將研究中所與建

構之資料與問題意識作直接的驗證其兩種訪談方式並無固定或強烈的分開使

用而是視訪談情況可做交叉應用

6

四文本分析法

文本是提供例證的重要來源且其不僅指正式的文本資料亦指非正式文

章話語可分析的文字或符號作品且其在理論方法論歷史及政治上給予

許多資源進而從中了解社會的變動及多元性而不同的文本間有互為正文性的

關係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程度的關連性可透過系統化的收集歸納及分析將

大量的文本及田野調查資料予以概念化並可搭配 WinMax 軟體進行資料整理

利用紮根理論將資料依主題分類而在本研究中首要收集地方鄉誌史料期

刊論文及可分析的文本作資料將其內容予以整合及分析從中了解北客南遷的

起因背景過程分布情形及現況比較南遷前後生活之異同及在語言接觸

下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有哪些變化以做為實地訪查之依據

五語言分析法

方言學依其研究方法不同而分為傳統方言學地理方言學及社會方言學但

本研究主要以傳統方言學為主要研究方法傳統方言學主要在詳細且完整的呈現

方言的內容和結構利用傳統文獻的分析歸納且取材於新的方言中並著重

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描寫透過系統化進一步的了解當初的音韻現象先以語料

分析為主進而以比較音韻法加以輔助了解北客南遷前後的語言差異以證明

其語言在南遷後是否發生取代混合及保留的情形並透過這幾種原則找出

語言變化的模式

第三節 執行步驟

本研究在執行研究調查的過程主要是以『遷徙家族』作為基礎調查單位

其次分別製作以北客遷徙史語言文化的變遷區域空間與家屋文化之基礎調查

7

票以及進一步的歸納屬於北客俗民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以下將分敘之

一北客遷徙史

主要是以遷移動機過程年代以及遷徙地的選擇作為主要調查重點透過遷

移動機將右堆北客移民進行遷移類型分類如血緣地緣天災或職業等因素

二遷移的路線

北客移民的遷移路線是透過環境的外在壓力下型塑而成因此在本調查研究當

中將記錄北客移民的遷移時間與遷徙方式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三遷移的方式

北客移民在右堆地區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拓墾當時的拓墾環境主要是以農

耕為主而後是否有移民轉做他行其原因形成為何最後將前述材料重點統

8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3: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第五章 結論49

II

圖目錄

《圖 1-1-1》 研究空間範圍地圖 2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8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14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圖 3-3-1》 報導人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33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43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44

III

表目錄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17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29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39

IV

1

第一章 序論

一北客社群自我認同與移民聚落空間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移臺灣的客家移民並對其族群起源遷徙路徑宗教信仰文化風俗建築等

歷史文化有著詳細的研究但仍有局部的客家人正在島內進行內部遷移活動且

按其客家聚落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情況迫使移居者需再做一次遷

移的考慮而客家民系則是在客家先民不斷的遷徙運動中形成在移民環境的新

生活裡因戰亂聚落人口膨脹而形成的共同歷史經驗影響了其身份定位上的

認同

在新的拓墾區域重新奮鬥的成就則是客家移民看待身份認同意義上的重要

支柱從小販到大盤商經濟生活是客家移民在移民環境裡辛苦打拼的目標艱

辛的移民歷程裡第一代父母與第二代子女在許多經驗上緊密扣連對於原有身

份認同的意義有其歷史認知與深厚的感情基礎而在人際互動關係層面裡聚落

的建立形成了語言與文化上的空間差異成為一個客家移民背景相似的社交圈

但隨著世代的演變及社會資訊的發達客家移民與周遭族群甚至是外界社會的往

來越來越頻繁理解族群自我認同與聚落變遷過程乃刻不容緩的議題

二移民社會與文化多元面向

本研究希望觀察族群之間的社會與文化希冀建立一個緊密且深刻的關係

即觀察與理解能夠跨越想像的描述此外試圖將文化的思考落實於現實生活層

面上嘗試建構當地社會與文化的多元面向

本研究必須於瞭解第一手資料的耆老們的記憶尚未消失以前建立針對移民

與在地的兩種群體分析其在臺灣的社會脈絡中與文化相互碰撞的過程裡所產

生的聚落的文化變異然而肇因時間與空間的雙重壓力之下針對其所必須蒐

集的基礎資料與訪談第一代移民對象之調查是目前最必須立即進行的

第一節 研究範圍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時地的界定

本研究的時間範圍界定於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至今研究地點以屏東縣長治

麟洛內埔萬巒四鄉上述鄉鎮內之北客聚落作為研究範圍

《圖 1-1-1》 研究空間範圍地圖

2

(二)研究對象的界定

本研究以實地訪察為主以口述歷史文獻探討為輔其研究對象分為

1 北部客家移民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自桃竹苗遷到六堆之客家移民

2 當地其他族群即曾與客家族群有過密切接觸的在地住民如閩南原

住民外省移民

3 當地客家族群指清代即入墾定居至今之六堆客家居民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計畫嘗試以跨學門的宏觀視野探究討論並以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方式直接

深入田野通過與當地日常生活的結合體驗與學習研究對象的語言符號信

仰飲食網絡生活習慣思考方式等各種層面並透過以身歷其境的親身經

驗做為觀察並獲得資料的方式以利於研究者依其觀點與角度來理解詮釋和紀

錄移民社會文化與個體的生活空間之經歷更期待透過專業的建築空間測繪

將實質的移民居室空間形式具體紀錄並做數位保存與呈現

一文獻探討

本計畫將收集的文獻資料

(一)研究地區相關都市計畫圖航照圖六堆聚落歷史分布位置

(二)研究地區相關歷史資料與地理概況

(三)移民相關資料彙編

(四)聚落學與移民知識之相關理論研究

(五)聚落空間民族誌等相關發展理論及文獻研究

(六)聚落空間之測繪與調查

3

(七)將田野蒐集之各項資訊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分析驗證及書寫

以(四)為例目前對於高屏地區移民之相關理論研究如下

推拉理論

林秀昭在《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中主要以人口

推拉理論來論述北客南遷的原因強調推拉理論是遷移的情境取向人口的遷移

常受到鄰近地區影響當一個地方的開發呈現飽和即會產生推力而地區呈現

亟待開發的狀態需要勞力的引進則成了拉力在推力及拉力的作用下這兩

個地方便產生移民潮林秀昭在本篇論文中以山多田少土地貧瘠土地過度

集中人口壓力腦丁失業天災肆虐為新竹州的「推力」而以南隆農場的設

立甲仙地區樟腦的開採與煉油行業高雄市有寬闊土地待開發為「拉力」論

析了北客南遷的原因1

簡炯仁在〈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中提

出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撞球理論弱勢族群常會因為強勢族群的入侵而逃

離原住處遷而侵占比他們更為弱勢的族群地盤並將他們趕至別處這樣的情

形就像撞球遊戲一般夾心餅乾理論原已適應某種地形的弱勢族群A受到強

勢族群B的壓迫退到山地生態邊緣生存雖然有漢人的優勢可以將在該地的高

山族群C趕往更深山的地方去但仍無法踰越山地地形雷池若此時強勢族群B

又不適應弱勢族群A原先生活的環境便會使三者就地形而陷入膠著而被卡在

中間的弱勢族群A就成了強勢族群B和高山族群C的第一道防線此即「夾心餅

乾論」的第一種現象若強勢族群B的力量日漸增強進而逼迫弱勢族群A往兩

端缺口竄逃若一邊缺口被堵住則往另一邊竄逃以紓解壓力這是「夾心餅乾

理論」的第二種現象〈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

1 林秀昭《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07

4

文中則以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分析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移動的路線2

肚子理論

洪惟仁在〈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中提出了肚子理論其用以分析屏東平

原上平埔族客家和閩南人的分布情形他認為六堆客家人比閩南人更早到達

屏東平原但因閩南語是強勢語言遷移到屏東平原後同化了平埔族將人數處

於劣勢的客家語系環繞但客家人並沒有被同化反而在閩南語區的肚子裡成

長形成了六堆進而將平埔族與閩南人隔開使得閩南語區失去了連續性3

二參與式觀察法

參與觀察的方法論幾乎適用所有關乎人類存在的研究經由參與觀察法

我們可以對發生的事件參與事件的人或物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

歷程以及事件在特殊情境下發生的原因-至少是從參與者的角度所了解的原

因進行描述對於有關過程人群及事件的關係人群及事件的組織長時間

的連續現象模式以及人類存在空間的短期性社會文化環境的研究而言參與觀

察的方法論都是優異的選擇

參與觀察法的目標是對紮根於日常存在現實中的人類生命找出實用及理

論性的事實參與觀察法的重點便是在圈內人(insider)所認識的人類存在意義

(Znaniecki 1934 Spradley 1980)圈內人觀點中的日常生活世界便是參與觀

察法所要描述的基本現實情境換句話說參與觀察法便是要揭露人們日常生活

中的意義也就是所謂的「現實」由於其將日常生活的意義視為第一優先參

與觀察法和其他起源於受理論及假設定義之概念的方法有明顯的差別

根據 Blumer(1969)人類社會是行動者積極參與過程的集合而人的行為

2 簡炯仁〈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灣風物》441(1994)

31~62 3 洪惟仁〈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

雄場》(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頁 215

5

是互動的過程由此在本研究中也將參與客家「生活」的過程中以真實的生活

體驗及從本身的眼光與價值觀來思考從旁詳實紀錄其活過程中的文化內涵和意

義與當地在地族群所形成的文化互動與融合過程並嘗試對其所產生之變異賦予

意義與解釋幫助在研究過程中所需的脈絡詮釋與事實的建構作為本研究理論與

知識上的實踐

三深入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性交談是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覆蒐集客觀的

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

研究比較複雜的問題時需要以不同類型的人瞭解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及做為不

同向度的交叉提問與訪談以確立事實性

訪談是民族誌當中田野調查重要也是基礎的資料蒐集方式除了使研究者

更真實的體現與觀察生活經驗也能更客觀的獲得研究對象的思考價值觀並將

其對於地方的口述資料記錄與存檔做為往後研究的使用與佐證及建立移民族

群的遷移史及聚落發展概況

本研究之訪談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間接式的日常生活訪談

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式透過與各族群的共同生活與勞動此時並不設限

任何主題與對象而是透過參與共同的生活經驗與勞動中的平常性對話直接了

解與體驗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與價值觀的體現可作為客觀的研究方式且在共

同生活中更能發現其所未見的資訊

(二)直接的問卷式訪談

主要是針對所擬定的問題和研究對象作直接的提問與訪談將研究中所與建

構之資料與問題意識作直接的驗證其兩種訪談方式並無固定或強烈的分開使

用而是視訪談情況可做交叉應用

6

四文本分析法

文本是提供例證的重要來源且其不僅指正式的文本資料亦指非正式文

章話語可分析的文字或符號作品且其在理論方法論歷史及政治上給予

許多資源進而從中了解社會的變動及多元性而不同的文本間有互為正文性的

關係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程度的關連性可透過系統化的收集歸納及分析將

大量的文本及田野調查資料予以概念化並可搭配 WinMax 軟體進行資料整理

利用紮根理論將資料依主題分類而在本研究中首要收集地方鄉誌史料期

刊論文及可分析的文本作資料將其內容予以整合及分析從中了解北客南遷的

起因背景過程分布情形及現況比較南遷前後生活之異同及在語言接觸

下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有哪些變化以做為實地訪查之依據

五語言分析法

方言學依其研究方法不同而分為傳統方言學地理方言學及社會方言學但

本研究主要以傳統方言學為主要研究方法傳統方言學主要在詳細且完整的呈現

方言的內容和結構利用傳統文獻的分析歸納且取材於新的方言中並著重

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描寫透過系統化進一步的了解當初的音韻現象先以語料

分析為主進而以比較音韻法加以輔助了解北客南遷前後的語言差異以證明

其語言在南遷後是否發生取代混合及保留的情形並透過這幾種原則找出

語言變化的模式

第三節 執行步驟

本研究在執行研究調查的過程主要是以『遷徙家族』作為基礎調查單位

其次分別製作以北客遷徙史語言文化的變遷區域空間與家屋文化之基礎調查

7

票以及進一步的歸納屬於北客俗民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以下將分敘之

一北客遷徙史

主要是以遷移動機過程年代以及遷徙地的選擇作為主要調查重點透過遷

移動機將右堆北客移民進行遷移類型分類如血緣地緣天災或職業等因素

二遷移的路線

北客移民的遷移路線是透過環境的外在壓力下型塑而成因此在本調查研究當

中將記錄北客移民的遷移時間與遷徙方式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三遷移的方式

北客移民在右堆地區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拓墾當時的拓墾環境主要是以農

耕為主而後是否有移民轉做他行其原因形成為何最後將前述材料重點統

8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4: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圖目錄

《圖 1-1-1》 研究空間範圍地圖 2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8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14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圖 3-3-1》 報導人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33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43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44

III

表目錄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17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29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39

IV

1

第一章 序論

一北客社群自我認同與移民聚落空間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移臺灣的客家移民並對其族群起源遷徙路徑宗教信仰文化風俗建築等

歷史文化有著詳細的研究但仍有局部的客家人正在島內進行內部遷移活動且

按其客家聚落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情況迫使移居者需再做一次遷

移的考慮而客家民系則是在客家先民不斷的遷徙運動中形成在移民環境的新

生活裡因戰亂聚落人口膨脹而形成的共同歷史經驗影響了其身份定位上的

認同

在新的拓墾區域重新奮鬥的成就則是客家移民看待身份認同意義上的重要

支柱從小販到大盤商經濟生活是客家移民在移民環境裡辛苦打拼的目標艱

辛的移民歷程裡第一代父母與第二代子女在許多經驗上緊密扣連對於原有身

份認同的意義有其歷史認知與深厚的感情基礎而在人際互動關係層面裡聚落

的建立形成了語言與文化上的空間差異成為一個客家移民背景相似的社交圈

但隨著世代的演變及社會資訊的發達客家移民與周遭族群甚至是外界社會的往

來越來越頻繁理解族群自我認同與聚落變遷過程乃刻不容緩的議題

二移民社會與文化多元面向

本研究希望觀察族群之間的社會與文化希冀建立一個緊密且深刻的關係

即觀察與理解能夠跨越想像的描述此外試圖將文化的思考落實於現實生活層

面上嘗試建構當地社會與文化的多元面向

本研究必須於瞭解第一手資料的耆老們的記憶尚未消失以前建立針對移民

與在地的兩種群體分析其在臺灣的社會脈絡中與文化相互碰撞的過程裡所產

生的聚落的文化變異然而肇因時間與空間的雙重壓力之下針對其所必須蒐

集的基礎資料與訪談第一代移民對象之調查是目前最必須立即進行的

第一節 研究範圍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時地的界定

本研究的時間範圍界定於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至今研究地點以屏東縣長治

麟洛內埔萬巒四鄉上述鄉鎮內之北客聚落作為研究範圍

《圖 1-1-1》 研究空間範圍地圖

2

(二)研究對象的界定

本研究以實地訪察為主以口述歷史文獻探討為輔其研究對象分為

1 北部客家移民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自桃竹苗遷到六堆之客家移民

2 當地其他族群即曾與客家族群有過密切接觸的在地住民如閩南原

住民外省移民

3 當地客家族群指清代即入墾定居至今之六堆客家居民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計畫嘗試以跨學門的宏觀視野探究討論並以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方式直接

深入田野通過與當地日常生活的結合體驗與學習研究對象的語言符號信

仰飲食網絡生活習慣思考方式等各種層面並透過以身歷其境的親身經

驗做為觀察並獲得資料的方式以利於研究者依其觀點與角度來理解詮釋和紀

錄移民社會文化與個體的生活空間之經歷更期待透過專業的建築空間測繪

將實質的移民居室空間形式具體紀錄並做數位保存與呈現

一文獻探討

本計畫將收集的文獻資料

(一)研究地區相關都市計畫圖航照圖六堆聚落歷史分布位置

(二)研究地區相關歷史資料與地理概況

(三)移民相關資料彙編

(四)聚落學與移民知識之相關理論研究

(五)聚落空間民族誌等相關發展理論及文獻研究

(六)聚落空間之測繪與調查

3

(七)將田野蒐集之各項資訊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分析驗證及書寫

以(四)為例目前對於高屏地區移民之相關理論研究如下

推拉理論

林秀昭在《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中主要以人口

推拉理論來論述北客南遷的原因強調推拉理論是遷移的情境取向人口的遷移

常受到鄰近地區影響當一個地方的開發呈現飽和即會產生推力而地區呈現

亟待開發的狀態需要勞力的引進則成了拉力在推力及拉力的作用下這兩

個地方便產生移民潮林秀昭在本篇論文中以山多田少土地貧瘠土地過度

集中人口壓力腦丁失業天災肆虐為新竹州的「推力」而以南隆農場的設

立甲仙地區樟腦的開採與煉油行業高雄市有寬闊土地待開發為「拉力」論

析了北客南遷的原因1

簡炯仁在〈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中提

出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撞球理論弱勢族群常會因為強勢族群的入侵而逃

離原住處遷而侵占比他們更為弱勢的族群地盤並將他們趕至別處這樣的情

形就像撞球遊戲一般夾心餅乾理論原已適應某種地形的弱勢族群A受到強

勢族群B的壓迫退到山地生態邊緣生存雖然有漢人的優勢可以將在該地的高

山族群C趕往更深山的地方去但仍無法踰越山地地形雷池若此時強勢族群B

又不適應弱勢族群A原先生活的環境便會使三者就地形而陷入膠著而被卡在

中間的弱勢族群A就成了強勢族群B和高山族群C的第一道防線此即「夾心餅

乾論」的第一種現象若強勢族群B的力量日漸增強進而逼迫弱勢族群A往兩

端缺口竄逃若一邊缺口被堵住則往另一邊竄逃以紓解壓力這是「夾心餅乾

理論」的第二種現象〈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

1 林秀昭《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07

4

文中則以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分析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移動的路線2

肚子理論

洪惟仁在〈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中提出了肚子理論其用以分析屏東平

原上平埔族客家和閩南人的分布情形他認為六堆客家人比閩南人更早到達

屏東平原但因閩南語是強勢語言遷移到屏東平原後同化了平埔族將人數處

於劣勢的客家語系環繞但客家人並沒有被同化反而在閩南語區的肚子裡成

長形成了六堆進而將平埔族與閩南人隔開使得閩南語區失去了連續性3

二參與式觀察法

參與觀察的方法論幾乎適用所有關乎人類存在的研究經由參與觀察法

我們可以對發生的事件參與事件的人或物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

歷程以及事件在特殊情境下發生的原因-至少是從參與者的角度所了解的原

因進行描述對於有關過程人群及事件的關係人群及事件的組織長時間

的連續現象模式以及人類存在空間的短期性社會文化環境的研究而言參與觀

察的方法論都是優異的選擇

參與觀察法的目標是對紮根於日常存在現實中的人類生命找出實用及理

論性的事實參與觀察法的重點便是在圈內人(insider)所認識的人類存在意義

(Znaniecki 1934 Spradley 1980)圈內人觀點中的日常生活世界便是參與觀

察法所要描述的基本現實情境換句話說參與觀察法便是要揭露人們日常生活

中的意義也就是所謂的「現實」由於其將日常生活的意義視為第一優先參

與觀察法和其他起源於受理論及假設定義之概念的方法有明顯的差別

根據 Blumer(1969)人類社會是行動者積極參與過程的集合而人的行為

2 簡炯仁〈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灣風物》441(1994)

31~62 3 洪惟仁〈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

雄場》(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頁 215

5

是互動的過程由此在本研究中也將參與客家「生活」的過程中以真實的生活

體驗及從本身的眼光與價值觀來思考從旁詳實紀錄其活過程中的文化內涵和意

義與當地在地族群所形成的文化互動與融合過程並嘗試對其所產生之變異賦予

意義與解釋幫助在研究過程中所需的脈絡詮釋與事實的建構作為本研究理論與

知識上的實踐

三深入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性交談是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覆蒐集客觀的

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

研究比較複雜的問題時需要以不同類型的人瞭解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及做為不

同向度的交叉提問與訪談以確立事實性

訪談是民族誌當中田野調查重要也是基礎的資料蒐集方式除了使研究者

更真實的體現與觀察生活經驗也能更客觀的獲得研究對象的思考價值觀並將

其對於地方的口述資料記錄與存檔做為往後研究的使用與佐證及建立移民族

群的遷移史及聚落發展概況

本研究之訪談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間接式的日常生活訪談

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式透過與各族群的共同生活與勞動此時並不設限

任何主題與對象而是透過參與共同的生活經驗與勞動中的平常性對話直接了

解與體驗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與價值觀的體現可作為客觀的研究方式且在共

同生活中更能發現其所未見的資訊

(二)直接的問卷式訪談

主要是針對所擬定的問題和研究對象作直接的提問與訪談將研究中所與建

構之資料與問題意識作直接的驗證其兩種訪談方式並無固定或強烈的分開使

用而是視訪談情況可做交叉應用

6

四文本分析法

文本是提供例證的重要來源且其不僅指正式的文本資料亦指非正式文

章話語可分析的文字或符號作品且其在理論方法論歷史及政治上給予

許多資源進而從中了解社會的變動及多元性而不同的文本間有互為正文性的

關係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程度的關連性可透過系統化的收集歸納及分析將

大量的文本及田野調查資料予以概念化並可搭配 WinMax 軟體進行資料整理

利用紮根理論將資料依主題分類而在本研究中首要收集地方鄉誌史料期

刊論文及可分析的文本作資料將其內容予以整合及分析從中了解北客南遷的

起因背景過程分布情形及現況比較南遷前後生活之異同及在語言接觸

下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有哪些變化以做為實地訪查之依據

五語言分析法

方言學依其研究方法不同而分為傳統方言學地理方言學及社會方言學但

本研究主要以傳統方言學為主要研究方法傳統方言學主要在詳細且完整的呈現

方言的內容和結構利用傳統文獻的分析歸納且取材於新的方言中並著重

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描寫透過系統化進一步的了解當初的音韻現象先以語料

分析為主進而以比較音韻法加以輔助了解北客南遷前後的語言差異以證明

其語言在南遷後是否發生取代混合及保留的情形並透過這幾種原則找出

語言變化的模式

第三節 執行步驟

本研究在執行研究調查的過程主要是以『遷徙家族』作為基礎調查單位

其次分別製作以北客遷徙史語言文化的變遷區域空間與家屋文化之基礎調查

7

票以及進一步的歸納屬於北客俗民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以下將分敘之

一北客遷徙史

主要是以遷移動機過程年代以及遷徙地的選擇作為主要調查重點透過遷

移動機將右堆北客移民進行遷移類型分類如血緣地緣天災或職業等因素

二遷移的路線

北客移民的遷移路線是透過環境的外在壓力下型塑而成因此在本調查研究當

中將記錄北客移民的遷移時間與遷徙方式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三遷移的方式

北客移民在右堆地區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拓墾當時的拓墾環境主要是以農

耕為主而後是否有移民轉做他行其原因形成為何最後將前述材料重點統

8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5: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表目錄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17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29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39

IV

1

第一章 序論

一北客社群自我認同與移民聚落空間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移臺灣的客家移民並對其族群起源遷徙路徑宗教信仰文化風俗建築等

歷史文化有著詳細的研究但仍有局部的客家人正在島內進行內部遷移活動且

按其客家聚落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情況迫使移居者需再做一次遷

移的考慮而客家民系則是在客家先民不斷的遷徙運動中形成在移民環境的新

生活裡因戰亂聚落人口膨脹而形成的共同歷史經驗影響了其身份定位上的

認同

在新的拓墾區域重新奮鬥的成就則是客家移民看待身份認同意義上的重要

支柱從小販到大盤商經濟生活是客家移民在移民環境裡辛苦打拼的目標艱

辛的移民歷程裡第一代父母與第二代子女在許多經驗上緊密扣連對於原有身

份認同的意義有其歷史認知與深厚的感情基礎而在人際互動關係層面裡聚落

的建立形成了語言與文化上的空間差異成為一個客家移民背景相似的社交圈

但隨著世代的演變及社會資訊的發達客家移民與周遭族群甚至是外界社會的往

來越來越頻繁理解族群自我認同與聚落變遷過程乃刻不容緩的議題

二移民社會與文化多元面向

本研究希望觀察族群之間的社會與文化希冀建立一個緊密且深刻的關係

即觀察與理解能夠跨越想像的描述此外試圖將文化的思考落實於現實生活層

面上嘗試建構當地社會與文化的多元面向

本研究必須於瞭解第一手資料的耆老們的記憶尚未消失以前建立針對移民

與在地的兩種群體分析其在臺灣的社會脈絡中與文化相互碰撞的過程裡所產

生的聚落的文化變異然而肇因時間與空間的雙重壓力之下針對其所必須蒐

集的基礎資料與訪談第一代移民對象之調查是目前最必須立即進行的

第一節 研究範圍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時地的界定

本研究的時間範圍界定於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至今研究地點以屏東縣長治

麟洛內埔萬巒四鄉上述鄉鎮內之北客聚落作為研究範圍

《圖 1-1-1》 研究空間範圍地圖

2

(二)研究對象的界定

本研究以實地訪察為主以口述歷史文獻探討為輔其研究對象分為

1 北部客家移民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自桃竹苗遷到六堆之客家移民

2 當地其他族群即曾與客家族群有過密切接觸的在地住民如閩南原

住民外省移民

3 當地客家族群指清代即入墾定居至今之六堆客家居民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計畫嘗試以跨學門的宏觀視野探究討論並以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方式直接

深入田野通過與當地日常生活的結合體驗與學習研究對象的語言符號信

仰飲食網絡生活習慣思考方式等各種層面並透過以身歷其境的親身經

驗做為觀察並獲得資料的方式以利於研究者依其觀點與角度來理解詮釋和紀

錄移民社會文化與個體的生活空間之經歷更期待透過專業的建築空間測繪

將實質的移民居室空間形式具體紀錄並做數位保存與呈現

一文獻探討

本計畫將收集的文獻資料

(一)研究地區相關都市計畫圖航照圖六堆聚落歷史分布位置

(二)研究地區相關歷史資料與地理概況

(三)移民相關資料彙編

(四)聚落學與移民知識之相關理論研究

(五)聚落空間民族誌等相關發展理論及文獻研究

(六)聚落空間之測繪與調查

3

(七)將田野蒐集之各項資訊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分析驗證及書寫

以(四)為例目前對於高屏地區移民之相關理論研究如下

推拉理論

林秀昭在《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中主要以人口

推拉理論來論述北客南遷的原因強調推拉理論是遷移的情境取向人口的遷移

常受到鄰近地區影響當一個地方的開發呈現飽和即會產生推力而地區呈現

亟待開發的狀態需要勞力的引進則成了拉力在推力及拉力的作用下這兩

個地方便產生移民潮林秀昭在本篇論文中以山多田少土地貧瘠土地過度

集中人口壓力腦丁失業天災肆虐為新竹州的「推力」而以南隆農場的設

立甲仙地區樟腦的開採與煉油行業高雄市有寬闊土地待開發為「拉力」論

析了北客南遷的原因1

簡炯仁在〈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中提

出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撞球理論弱勢族群常會因為強勢族群的入侵而逃

離原住處遷而侵占比他們更為弱勢的族群地盤並將他們趕至別處這樣的情

形就像撞球遊戲一般夾心餅乾理論原已適應某種地形的弱勢族群A受到強

勢族群B的壓迫退到山地生態邊緣生存雖然有漢人的優勢可以將在該地的高

山族群C趕往更深山的地方去但仍無法踰越山地地形雷池若此時強勢族群B

又不適應弱勢族群A原先生活的環境便會使三者就地形而陷入膠著而被卡在

中間的弱勢族群A就成了強勢族群B和高山族群C的第一道防線此即「夾心餅

乾論」的第一種現象若強勢族群B的力量日漸增強進而逼迫弱勢族群A往兩

端缺口竄逃若一邊缺口被堵住則往另一邊竄逃以紓解壓力這是「夾心餅乾

理論」的第二種現象〈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

1 林秀昭《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07

4

文中則以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分析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移動的路線2

肚子理論

洪惟仁在〈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中提出了肚子理論其用以分析屏東平

原上平埔族客家和閩南人的分布情形他認為六堆客家人比閩南人更早到達

屏東平原但因閩南語是強勢語言遷移到屏東平原後同化了平埔族將人數處

於劣勢的客家語系環繞但客家人並沒有被同化反而在閩南語區的肚子裡成

長形成了六堆進而將平埔族與閩南人隔開使得閩南語區失去了連續性3

二參與式觀察法

參與觀察的方法論幾乎適用所有關乎人類存在的研究經由參與觀察法

我們可以對發生的事件參與事件的人或物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

歷程以及事件在特殊情境下發生的原因-至少是從參與者的角度所了解的原

因進行描述對於有關過程人群及事件的關係人群及事件的組織長時間

的連續現象模式以及人類存在空間的短期性社會文化環境的研究而言參與觀

察的方法論都是優異的選擇

參與觀察法的目標是對紮根於日常存在現實中的人類生命找出實用及理

論性的事實參與觀察法的重點便是在圈內人(insider)所認識的人類存在意義

(Znaniecki 1934 Spradley 1980)圈內人觀點中的日常生活世界便是參與觀

察法所要描述的基本現實情境換句話說參與觀察法便是要揭露人們日常生活

中的意義也就是所謂的「現實」由於其將日常生活的意義視為第一優先參

與觀察法和其他起源於受理論及假設定義之概念的方法有明顯的差別

根據 Blumer(1969)人類社會是行動者積極參與過程的集合而人的行為

2 簡炯仁〈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灣風物》441(1994)

31~62 3 洪惟仁〈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

雄場》(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頁 215

5

是互動的過程由此在本研究中也將參與客家「生活」的過程中以真實的生活

體驗及從本身的眼光與價值觀來思考從旁詳實紀錄其活過程中的文化內涵和意

義與當地在地族群所形成的文化互動與融合過程並嘗試對其所產生之變異賦予

意義與解釋幫助在研究過程中所需的脈絡詮釋與事實的建構作為本研究理論與

知識上的實踐

三深入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性交談是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覆蒐集客觀的

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

研究比較複雜的問題時需要以不同類型的人瞭解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及做為不

同向度的交叉提問與訪談以確立事實性

訪談是民族誌當中田野調查重要也是基礎的資料蒐集方式除了使研究者

更真實的體現與觀察生活經驗也能更客觀的獲得研究對象的思考價值觀並將

其對於地方的口述資料記錄與存檔做為往後研究的使用與佐證及建立移民族

群的遷移史及聚落發展概況

本研究之訪談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間接式的日常生活訪談

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式透過與各族群的共同生活與勞動此時並不設限

任何主題與對象而是透過參與共同的生活經驗與勞動中的平常性對話直接了

解與體驗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與價值觀的體現可作為客觀的研究方式且在共

同生活中更能發現其所未見的資訊

(二)直接的問卷式訪談

主要是針對所擬定的問題和研究對象作直接的提問與訪談將研究中所與建

構之資料與問題意識作直接的驗證其兩種訪談方式並無固定或強烈的分開使

用而是視訪談情況可做交叉應用

6

四文本分析法

文本是提供例證的重要來源且其不僅指正式的文本資料亦指非正式文

章話語可分析的文字或符號作品且其在理論方法論歷史及政治上給予

許多資源進而從中了解社會的變動及多元性而不同的文本間有互為正文性的

關係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程度的關連性可透過系統化的收集歸納及分析將

大量的文本及田野調查資料予以概念化並可搭配 WinMax 軟體進行資料整理

利用紮根理論將資料依主題分類而在本研究中首要收集地方鄉誌史料期

刊論文及可分析的文本作資料將其內容予以整合及分析從中了解北客南遷的

起因背景過程分布情形及現況比較南遷前後生活之異同及在語言接觸

下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有哪些變化以做為實地訪查之依據

五語言分析法

方言學依其研究方法不同而分為傳統方言學地理方言學及社會方言學但

本研究主要以傳統方言學為主要研究方法傳統方言學主要在詳細且完整的呈現

方言的內容和結構利用傳統文獻的分析歸納且取材於新的方言中並著重

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描寫透過系統化進一步的了解當初的音韻現象先以語料

分析為主進而以比較音韻法加以輔助了解北客南遷前後的語言差異以證明

其語言在南遷後是否發生取代混合及保留的情形並透過這幾種原則找出

語言變化的模式

第三節 執行步驟

本研究在執行研究調查的過程主要是以『遷徙家族』作為基礎調查單位

其次分別製作以北客遷徙史語言文化的變遷區域空間與家屋文化之基礎調查

7

票以及進一步的歸納屬於北客俗民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以下將分敘之

一北客遷徙史

主要是以遷移動機過程年代以及遷徙地的選擇作為主要調查重點透過遷

移動機將右堆北客移民進行遷移類型分類如血緣地緣天災或職業等因素

二遷移的路線

北客移民的遷移路線是透過環境的外在壓力下型塑而成因此在本調查研究當

中將記錄北客移民的遷移時間與遷徙方式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三遷移的方式

北客移民在右堆地區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拓墾當時的拓墾環境主要是以農

耕為主而後是否有移民轉做他行其原因形成為何最後將前述材料重點統

8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6: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1

第一章 序論

一北客社群自我認同與移民聚落空間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移臺灣的客家移民並對其族群起源遷徙路徑宗教信仰文化風俗建築等

歷史文化有著詳細的研究但仍有局部的客家人正在島內進行內部遷移活動且

按其客家聚落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情況迫使移居者需再做一次遷

移的考慮而客家民系則是在客家先民不斷的遷徙運動中形成在移民環境的新

生活裡因戰亂聚落人口膨脹而形成的共同歷史經驗影響了其身份定位上的

認同

在新的拓墾區域重新奮鬥的成就則是客家移民看待身份認同意義上的重要

支柱從小販到大盤商經濟生活是客家移民在移民環境裡辛苦打拼的目標艱

辛的移民歷程裡第一代父母與第二代子女在許多經驗上緊密扣連對於原有身

份認同的意義有其歷史認知與深厚的感情基礎而在人際互動關係層面裡聚落

的建立形成了語言與文化上的空間差異成為一個客家移民背景相似的社交圈

但隨著世代的演變及社會資訊的發達客家移民與周遭族群甚至是外界社會的往

來越來越頻繁理解族群自我認同與聚落變遷過程乃刻不容緩的議題

二移民社會與文化多元面向

本研究希望觀察族群之間的社會與文化希冀建立一個緊密且深刻的關係

即觀察與理解能夠跨越想像的描述此外試圖將文化的思考落實於現實生活層

面上嘗試建構當地社會與文化的多元面向

本研究必須於瞭解第一手資料的耆老們的記憶尚未消失以前建立針對移民

與在地的兩種群體分析其在臺灣的社會脈絡中與文化相互碰撞的過程裡所產

生的聚落的文化變異然而肇因時間與空間的雙重壓力之下針對其所必須蒐

集的基礎資料與訪談第一代移民對象之調查是目前最必須立即進行的

第一節 研究範圍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時地的界定

本研究的時間範圍界定於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至今研究地點以屏東縣長治

麟洛內埔萬巒四鄉上述鄉鎮內之北客聚落作為研究範圍

《圖 1-1-1》 研究空間範圍地圖

2

(二)研究對象的界定

本研究以實地訪察為主以口述歷史文獻探討為輔其研究對象分為

1 北部客家移民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自桃竹苗遷到六堆之客家移民

2 當地其他族群即曾與客家族群有過密切接觸的在地住民如閩南原

住民外省移民

3 當地客家族群指清代即入墾定居至今之六堆客家居民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計畫嘗試以跨學門的宏觀視野探究討論並以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方式直接

深入田野通過與當地日常生活的結合體驗與學習研究對象的語言符號信

仰飲食網絡生活習慣思考方式等各種層面並透過以身歷其境的親身經

驗做為觀察並獲得資料的方式以利於研究者依其觀點與角度來理解詮釋和紀

錄移民社會文化與個體的生活空間之經歷更期待透過專業的建築空間測繪

將實質的移民居室空間形式具體紀錄並做數位保存與呈現

一文獻探討

本計畫將收集的文獻資料

(一)研究地區相關都市計畫圖航照圖六堆聚落歷史分布位置

(二)研究地區相關歷史資料與地理概況

(三)移民相關資料彙編

(四)聚落學與移民知識之相關理論研究

(五)聚落空間民族誌等相關發展理論及文獻研究

(六)聚落空間之測繪與調查

3

(七)將田野蒐集之各項資訊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分析驗證及書寫

以(四)為例目前對於高屏地區移民之相關理論研究如下

推拉理論

林秀昭在《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中主要以人口

推拉理論來論述北客南遷的原因強調推拉理論是遷移的情境取向人口的遷移

常受到鄰近地區影響當一個地方的開發呈現飽和即會產生推力而地區呈現

亟待開發的狀態需要勞力的引進則成了拉力在推力及拉力的作用下這兩

個地方便產生移民潮林秀昭在本篇論文中以山多田少土地貧瘠土地過度

集中人口壓力腦丁失業天災肆虐為新竹州的「推力」而以南隆農場的設

立甲仙地區樟腦的開採與煉油行業高雄市有寬闊土地待開發為「拉力」論

析了北客南遷的原因1

簡炯仁在〈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中提

出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撞球理論弱勢族群常會因為強勢族群的入侵而逃

離原住處遷而侵占比他們更為弱勢的族群地盤並將他們趕至別處這樣的情

形就像撞球遊戲一般夾心餅乾理論原已適應某種地形的弱勢族群A受到強

勢族群B的壓迫退到山地生態邊緣生存雖然有漢人的優勢可以將在該地的高

山族群C趕往更深山的地方去但仍無法踰越山地地形雷池若此時強勢族群B

又不適應弱勢族群A原先生活的環境便會使三者就地形而陷入膠著而被卡在

中間的弱勢族群A就成了強勢族群B和高山族群C的第一道防線此即「夾心餅

乾論」的第一種現象若強勢族群B的力量日漸增強進而逼迫弱勢族群A往兩

端缺口竄逃若一邊缺口被堵住則往另一邊竄逃以紓解壓力這是「夾心餅乾

理論」的第二種現象〈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

1 林秀昭《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07

4

文中則以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分析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移動的路線2

肚子理論

洪惟仁在〈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中提出了肚子理論其用以分析屏東平

原上平埔族客家和閩南人的分布情形他認為六堆客家人比閩南人更早到達

屏東平原但因閩南語是強勢語言遷移到屏東平原後同化了平埔族將人數處

於劣勢的客家語系環繞但客家人並沒有被同化反而在閩南語區的肚子裡成

長形成了六堆進而將平埔族與閩南人隔開使得閩南語區失去了連續性3

二參與式觀察法

參與觀察的方法論幾乎適用所有關乎人類存在的研究經由參與觀察法

我們可以對發生的事件參與事件的人或物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

歷程以及事件在特殊情境下發生的原因-至少是從參與者的角度所了解的原

因進行描述對於有關過程人群及事件的關係人群及事件的組織長時間

的連續現象模式以及人類存在空間的短期性社會文化環境的研究而言參與觀

察的方法論都是優異的選擇

參與觀察法的目標是對紮根於日常存在現實中的人類生命找出實用及理

論性的事實參與觀察法的重點便是在圈內人(insider)所認識的人類存在意義

(Znaniecki 1934 Spradley 1980)圈內人觀點中的日常生活世界便是參與觀

察法所要描述的基本現實情境換句話說參與觀察法便是要揭露人們日常生活

中的意義也就是所謂的「現實」由於其將日常生活的意義視為第一優先參

與觀察法和其他起源於受理論及假設定義之概念的方法有明顯的差別

根據 Blumer(1969)人類社會是行動者積極參與過程的集合而人的行為

2 簡炯仁〈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灣風物》441(1994)

31~62 3 洪惟仁〈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

雄場》(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頁 215

5

是互動的過程由此在本研究中也將參與客家「生活」的過程中以真實的生活

體驗及從本身的眼光與價值觀來思考從旁詳實紀錄其活過程中的文化內涵和意

義與當地在地族群所形成的文化互動與融合過程並嘗試對其所產生之變異賦予

意義與解釋幫助在研究過程中所需的脈絡詮釋與事實的建構作為本研究理論與

知識上的實踐

三深入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性交談是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覆蒐集客觀的

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

研究比較複雜的問題時需要以不同類型的人瞭解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及做為不

同向度的交叉提問與訪談以確立事實性

訪談是民族誌當中田野調查重要也是基礎的資料蒐集方式除了使研究者

更真實的體現與觀察生活經驗也能更客觀的獲得研究對象的思考價值觀並將

其對於地方的口述資料記錄與存檔做為往後研究的使用與佐證及建立移民族

群的遷移史及聚落發展概況

本研究之訪談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間接式的日常生活訪談

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式透過與各族群的共同生活與勞動此時並不設限

任何主題與對象而是透過參與共同的生活經驗與勞動中的平常性對話直接了

解與體驗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與價值觀的體現可作為客觀的研究方式且在共

同生活中更能發現其所未見的資訊

(二)直接的問卷式訪談

主要是針對所擬定的問題和研究對象作直接的提問與訪談將研究中所與建

構之資料與問題意識作直接的驗證其兩種訪談方式並無固定或強烈的分開使

用而是視訪談情況可做交叉應用

6

四文本分析法

文本是提供例證的重要來源且其不僅指正式的文本資料亦指非正式文

章話語可分析的文字或符號作品且其在理論方法論歷史及政治上給予

許多資源進而從中了解社會的變動及多元性而不同的文本間有互為正文性的

關係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程度的關連性可透過系統化的收集歸納及分析將

大量的文本及田野調查資料予以概念化並可搭配 WinMax 軟體進行資料整理

利用紮根理論將資料依主題分類而在本研究中首要收集地方鄉誌史料期

刊論文及可分析的文本作資料將其內容予以整合及分析從中了解北客南遷的

起因背景過程分布情形及現況比較南遷前後生活之異同及在語言接觸

下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有哪些變化以做為實地訪查之依據

五語言分析法

方言學依其研究方法不同而分為傳統方言學地理方言學及社會方言學但

本研究主要以傳統方言學為主要研究方法傳統方言學主要在詳細且完整的呈現

方言的內容和結構利用傳統文獻的分析歸納且取材於新的方言中並著重

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描寫透過系統化進一步的了解當初的音韻現象先以語料

分析為主進而以比較音韻法加以輔助了解北客南遷前後的語言差異以證明

其語言在南遷後是否發生取代混合及保留的情形並透過這幾種原則找出

語言變化的模式

第三節 執行步驟

本研究在執行研究調查的過程主要是以『遷徙家族』作為基礎調查單位

其次分別製作以北客遷徙史語言文化的變遷區域空間與家屋文化之基礎調查

7

票以及進一步的歸納屬於北客俗民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以下將分敘之

一北客遷徙史

主要是以遷移動機過程年代以及遷徙地的選擇作為主要調查重點透過遷

移動機將右堆北客移民進行遷移類型分類如血緣地緣天災或職業等因素

二遷移的路線

北客移民的遷移路線是透過環境的外在壓力下型塑而成因此在本調查研究當

中將記錄北客移民的遷移時間與遷徙方式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三遷移的方式

北客移民在右堆地區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拓墾當時的拓墾環境主要是以農

耕為主而後是否有移民轉做他行其原因形成為何最後將前述材料重點統

8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7: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第一節 研究範圍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時地的界定

本研究的時間範圍界定於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至今研究地點以屏東縣長治

麟洛內埔萬巒四鄉上述鄉鎮內之北客聚落作為研究範圍

《圖 1-1-1》 研究空間範圍地圖

2

(二)研究對象的界定

本研究以實地訪察為主以口述歷史文獻探討為輔其研究對象分為

1 北部客家移民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自桃竹苗遷到六堆之客家移民

2 當地其他族群即曾與客家族群有過密切接觸的在地住民如閩南原

住民外省移民

3 當地客家族群指清代即入墾定居至今之六堆客家居民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計畫嘗試以跨學門的宏觀視野探究討論並以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方式直接

深入田野通過與當地日常生活的結合體驗與學習研究對象的語言符號信

仰飲食網絡生活習慣思考方式等各種層面並透過以身歷其境的親身經

驗做為觀察並獲得資料的方式以利於研究者依其觀點與角度來理解詮釋和紀

錄移民社會文化與個體的生活空間之經歷更期待透過專業的建築空間測繪

將實質的移民居室空間形式具體紀錄並做數位保存與呈現

一文獻探討

本計畫將收集的文獻資料

(一)研究地區相關都市計畫圖航照圖六堆聚落歷史分布位置

(二)研究地區相關歷史資料與地理概況

(三)移民相關資料彙編

(四)聚落學與移民知識之相關理論研究

(五)聚落空間民族誌等相關發展理論及文獻研究

(六)聚落空間之測繪與調查

3

(七)將田野蒐集之各項資訊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分析驗證及書寫

以(四)為例目前對於高屏地區移民之相關理論研究如下

推拉理論

林秀昭在《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中主要以人口

推拉理論來論述北客南遷的原因強調推拉理論是遷移的情境取向人口的遷移

常受到鄰近地區影響當一個地方的開發呈現飽和即會產生推力而地區呈現

亟待開發的狀態需要勞力的引進則成了拉力在推力及拉力的作用下這兩

個地方便產生移民潮林秀昭在本篇論文中以山多田少土地貧瘠土地過度

集中人口壓力腦丁失業天災肆虐為新竹州的「推力」而以南隆農場的設

立甲仙地區樟腦的開採與煉油行業高雄市有寬闊土地待開發為「拉力」論

析了北客南遷的原因1

簡炯仁在〈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中提

出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撞球理論弱勢族群常會因為強勢族群的入侵而逃

離原住處遷而侵占比他們更為弱勢的族群地盤並將他們趕至別處這樣的情

形就像撞球遊戲一般夾心餅乾理論原已適應某種地形的弱勢族群A受到強

勢族群B的壓迫退到山地生態邊緣生存雖然有漢人的優勢可以將在該地的高

山族群C趕往更深山的地方去但仍無法踰越山地地形雷池若此時強勢族群B

又不適應弱勢族群A原先生活的環境便會使三者就地形而陷入膠著而被卡在

中間的弱勢族群A就成了強勢族群B和高山族群C的第一道防線此即「夾心餅

乾論」的第一種現象若強勢族群B的力量日漸增強進而逼迫弱勢族群A往兩

端缺口竄逃若一邊缺口被堵住則往另一邊竄逃以紓解壓力這是「夾心餅乾

理論」的第二種現象〈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

1 林秀昭《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07

4

文中則以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分析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移動的路線2

肚子理論

洪惟仁在〈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中提出了肚子理論其用以分析屏東平

原上平埔族客家和閩南人的分布情形他認為六堆客家人比閩南人更早到達

屏東平原但因閩南語是強勢語言遷移到屏東平原後同化了平埔族將人數處

於劣勢的客家語系環繞但客家人並沒有被同化反而在閩南語區的肚子裡成

長形成了六堆進而將平埔族與閩南人隔開使得閩南語區失去了連續性3

二參與式觀察法

參與觀察的方法論幾乎適用所有關乎人類存在的研究經由參與觀察法

我們可以對發生的事件參與事件的人或物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

歷程以及事件在特殊情境下發生的原因-至少是從參與者的角度所了解的原

因進行描述對於有關過程人群及事件的關係人群及事件的組織長時間

的連續現象模式以及人類存在空間的短期性社會文化環境的研究而言參與觀

察的方法論都是優異的選擇

參與觀察法的目標是對紮根於日常存在現實中的人類生命找出實用及理

論性的事實參與觀察法的重點便是在圈內人(insider)所認識的人類存在意義

(Znaniecki 1934 Spradley 1980)圈內人觀點中的日常生活世界便是參與觀

察法所要描述的基本現實情境換句話說參與觀察法便是要揭露人們日常生活

中的意義也就是所謂的「現實」由於其將日常生活的意義視為第一優先參

與觀察法和其他起源於受理論及假設定義之概念的方法有明顯的差別

根據 Blumer(1969)人類社會是行動者積極參與過程的集合而人的行為

2 簡炯仁〈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灣風物》441(1994)

31~62 3 洪惟仁〈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

雄場》(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頁 215

5

是互動的過程由此在本研究中也將參與客家「生活」的過程中以真實的生活

體驗及從本身的眼光與價值觀來思考從旁詳實紀錄其活過程中的文化內涵和意

義與當地在地族群所形成的文化互動與融合過程並嘗試對其所產生之變異賦予

意義與解釋幫助在研究過程中所需的脈絡詮釋與事實的建構作為本研究理論與

知識上的實踐

三深入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性交談是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覆蒐集客觀的

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

研究比較複雜的問題時需要以不同類型的人瞭解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及做為不

同向度的交叉提問與訪談以確立事實性

訪談是民族誌當中田野調查重要也是基礎的資料蒐集方式除了使研究者

更真實的體現與觀察生活經驗也能更客觀的獲得研究對象的思考價值觀並將

其對於地方的口述資料記錄與存檔做為往後研究的使用與佐證及建立移民族

群的遷移史及聚落發展概況

本研究之訪談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間接式的日常生活訪談

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式透過與各族群的共同生活與勞動此時並不設限

任何主題與對象而是透過參與共同的生活經驗與勞動中的平常性對話直接了

解與體驗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與價值觀的體現可作為客觀的研究方式且在共

同生活中更能發現其所未見的資訊

(二)直接的問卷式訪談

主要是針對所擬定的問題和研究對象作直接的提問與訪談將研究中所與建

構之資料與問題意識作直接的驗證其兩種訪談方式並無固定或強烈的分開使

用而是視訪談情況可做交叉應用

6

四文本分析法

文本是提供例證的重要來源且其不僅指正式的文本資料亦指非正式文

章話語可分析的文字或符號作品且其在理論方法論歷史及政治上給予

許多資源進而從中了解社會的變動及多元性而不同的文本間有互為正文性的

關係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程度的關連性可透過系統化的收集歸納及分析將

大量的文本及田野調查資料予以概念化並可搭配 WinMax 軟體進行資料整理

利用紮根理論將資料依主題分類而在本研究中首要收集地方鄉誌史料期

刊論文及可分析的文本作資料將其內容予以整合及分析從中了解北客南遷的

起因背景過程分布情形及現況比較南遷前後生活之異同及在語言接觸

下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有哪些變化以做為實地訪查之依據

五語言分析法

方言學依其研究方法不同而分為傳統方言學地理方言學及社會方言學但

本研究主要以傳統方言學為主要研究方法傳統方言學主要在詳細且完整的呈現

方言的內容和結構利用傳統文獻的分析歸納且取材於新的方言中並著重

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描寫透過系統化進一步的了解當初的音韻現象先以語料

分析為主進而以比較音韻法加以輔助了解北客南遷前後的語言差異以證明

其語言在南遷後是否發生取代混合及保留的情形並透過這幾種原則找出

語言變化的模式

第三節 執行步驟

本研究在執行研究調查的過程主要是以『遷徙家族』作為基礎調查單位

其次分別製作以北客遷徙史語言文化的變遷區域空間與家屋文化之基礎調查

7

票以及進一步的歸納屬於北客俗民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以下將分敘之

一北客遷徙史

主要是以遷移動機過程年代以及遷徙地的選擇作為主要調查重點透過遷

移動機將右堆北客移民進行遷移類型分類如血緣地緣天災或職業等因素

二遷移的路線

北客移民的遷移路線是透過環境的外在壓力下型塑而成因此在本調查研究當

中將記錄北客移民的遷移時間與遷徙方式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三遷移的方式

北客移民在右堆地區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拓墾當時的拓墾環境主要是以農

耕為主而後是否有移民轉做他行其原因形成為何最後將前述材料重點統

8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8: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二)研究對象的界定

本研究以實地訪察為主以口述歷史文獻探討為輔其研究對象分為

1 北部客家移民日治時期至光復後自桃竹苗遷到六堆之客家移民

2 當地其他族群即曾與客家族群有過密切接觸的在地住民如閩南原

住民外省移民

3 當地客家族群指清代即入墾定居至今之六堆客家居民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計畫嘗試以跨學門的宏觀視野探究討論並以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方式直接

深入田野通過與當地日常生活的結合體驗與學習研究對象的語言符號信

仰飲食網絡生活習慣思考方式等各種層面並透過以身歷其境的親身經

驗做為觀察並獲得資料的方式以利於研究者依其觀點與角度來理解詮釋和紀

錄移民社會文化與個體的生活空間之經歷更期待透過專業的建築空間測繪

將實質的移民居室空間形式具體紀錄並做數位保存與呈現

一文獻探討

本計畫將收集的文獻資料

(一)研究地區相關都市計畫圖航照圖六堆聚落歷史分布位置

(二)研究地區相關歷史資料與地理概況

(三)移民相關資料彙編

(四)聚落學與移民知識之相關理論研究

(五)聚落空間民族誌等相關發展理論及文獻研究

(六)聚落空間之測繪與調查

3

(七)將田野蒐集之各項資訊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分析驗證及書寫

以(四)為例目前對於高屏地區移民之相關理論研究如下

推拉理論

林秀昭在《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中主要以人口

推拉理論來論述北客南遷的原因強調推拉理論是遷移的情境取向人口的遷移

常受到鄰近地區影響當一個地方的開發呈現飽和即會產生推力而地區呈現

亟待開發的狀態需要勞力的引進則成了拉力在推力及拉力的作用下這兩

個地方便產生移民潮林秀昭在本篇論文中以山多田少土地貧瘠土地過度

集中人口壓力腦丁失業天災肆虐為新竹州的「推力」而以南隆農場的設

立甲仙地區樟腦的開採與煉油行業高雄市有寬闊土地待開發為「拉力」論

析了北客南遷的原因1

簡炯仁在〈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中提

出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撞球理論弱勢族群常會因為強勢族群的入侵而逃

離原住處遷而侵占比他們更為弱勢的族群地盤並將他們趕至別處這樣的情

形就像撞球遊戲一般夾心餅乾理論原已適應某種地形的弱勢族群A受到強

勢族群B的壓迫退到山地生態邊緣生存雖然有漢人的優勢可以將在該地的高

山族群C趕往更深山的地方去但仍無法踰越山地地形雷池若此時強勢族群B

又不適應弱勢族群A原先生活的環境便會使三者就地形而陷入膠著而被卡在

中間的弱勢族群A就成了強勢族群B和高山族群C的第一道防線此即「夾心餅

乾論」的第一種現象若強勢族群B的力量日漸增強進而逼迫弱勢族群A往兩

端缺口竄逃若一邊缺口被堵住則往另一邊竄逃以紓解壓力這是「夾心餅乾

理論」的第二種現象〈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

1 林秀昭《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07

4

文中則以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分析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移動的路線2

肚子理論

洪惟仁在〈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中提出了肚子理論其用以分析屏東平

原上平埔族客家和閩南人的分布情形他認為六堆客家人比閩南人更早到達

屏東平原但因閩南語是強勢語言遷移到屏東平原後同化了平埔族將人數處

於劣勢的客家語系環繞但客家人並沒有被同化反而在閩南語區的肚子裡成

長形成了六堆進而將平埔族與閩南人隔開使得閩南語區失去了連續性3

二參與式觀察法

參與觀察的方法論幾乎適用所有關乎人類存在的研究經由參與觀察法

我們可以對發生的事件參與事件的人或物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

歷程以及事件在特殊情境下發生的原因-至少是從參與者的角度所了解的原

因進行描述對於有關過程人群及事件的關係人群及事件的組織長時間

的連續現象模式以及人類存在空間的短期性社會文化環境的研究而言參與觀

察的方法論都是優異的選擇

參與觀察法的目標是對紮根於日常存在現實中的人類生命找出實用及理

論性的事實參與觀察法的重點便是在圈內人(insider)所認識的人類存在意義

(Znaniecki 1934 Spradley 1980)圈內人觀點中的日常生活世界便是參與觀

察法所要描述的基本現實情境換句話說參與觀察法便是要揭露人們日常生活

中的意義也就是所謂的「現實」由於其將日常生活的意義視為第一優先參

與觀察法和其他起源於受理論及假設定義之概念的方法有明顯的差別

根據 Blumer(1969)人類社會是行動者積極參與過程的集合而人的行為

2 簡炯仁〈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灣風物》441(1994)

31~62 3 洪惟仁〈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

雄場》(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頁 215

5

是互動的過程由此在本研究中也將參與客家「生活」的過程中以真實的生活

體驗及從本身的眼光與價值觀來思考從旁詳實紀錄其活過程中的文化內涵和意

義與當地在地族群所形成的文化互動與融合過程並嘗試對其所產生之變異賦予

意義與解釋幫助在研究過程中所需的脈絡詮釋與事實的建構作為本研究理論與

知識上的實踐

三深入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性交談是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覆蒐集客觀的

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

研究比較複雜的問題時需要以不同類型的人瞭解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及做為不

同向度的交叉提問與訪談以確立事實性

訪談是民族誌當中田野調查重要也是基礎的資料蒐集方式除了使研究者

更真實的體現與觀察生活經驗也能更客觀的獲得研究對象的思考價值觀並將

其對於地方的口述資料記錄與存檔做為往後研究的使用與佐證及建立移民族

群的遷移史及聚落發展概況

本研究之訪談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間接式的日常生活訪談

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式透過與各族群的共同生活與勞動此時並不設限

任何主題與對象而是透過參與共同的生活經驗與勞動中的平常性對話直接了

解與體驗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與價值觀的體現可作為客觀的研究方式且在共

同生活中更能發現其所未見的資訊

(二)直接的問卷式訪談

主要是針對所擬定的問題和研究對象作直接的提問與訪談將研究中所與建

構之資料與問題意識作直接的驗證其兩種訪談方式並無固定或強烈的分開使

用而是視訪談情況可做交叉應用

6

四文本分析法

文本是提供例證的重要來源且其不僅指正式的文本資料亦指非正式文

章話語可分析的文字或符號作品且其在理論方法論歷史及政治上給予

許多資源進而從中了解社會的變動及多元性而不同的文本間有互為正文性的

關係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程度的關連性可透過系統化的收集歸納及分析將

大量的文本及田野調查資料予以概念化並可搭配 WinMax 軟體進行資料整理

利用紮根理論將資料依主題分類而在本研究中首要收集地方鄉誌史料期

刊論文及可分析的文本作資料將其內容予以整合及分析從中了解北客南遷的

起因背景過程分布情形及現況比較南遷前後生活之異同及在語言接觸

下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有哪些變化以做為實地訪查之依據

五語言分析法

方言學依其研究方法不同而分為傳統方言學地理方言學及社會方言學但

本研究主要以傳統方言學為主要研究方法傳統方言學主要在詳細且完整的呈現

方言的內容和結構利用傳統文獻的分析歸納且取材於新的方言中並著重

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描寫透過系統化進一步的了解當初的音韻現象先以語料

分析為主進而以比較音韻法加以輔助了解北客南遷前後的語言差異以證明

其語言在南遷後是否發生取代混合及保留的情形並透過這幾種原則找出

語言變化的模式

第三節 執行步驟

本研究在執行研究調查的過程主要是以『遷徙家族』作為基礎調查單位

其次分別製作以北客遷徙史語言文化的變遷區域空間與家屋文化之基礎調查

7

票以及進一步的歸納屬於北客俗民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以下將分敘之

一北客遷徙史

主要是以遷移動機過程年代以及遷徙地的選擇作為主要調查重點透過遷

移動機將右堆北客移民進行遷移類型分類如血緣地緣天災或職業等因素

二遷移的路線

北客移民的遷移路線是透過環境的外在壓力下型塑而成因此在本調查研究當

中將記錄北客移民的遷移時間與遷徙方式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三遷移的方式

北客移民在右堆地區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拓墾當時的拓墾環境主要是以農

耕為主而後是否有移民轉做他行其原因形成為何最後將前述材料重點統

8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9: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七)將田野蒐集之各項資訊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分析驗證及書寫

以(四)為例目前對於高屏地區移民之相關理論研究如下

推拉理論

林秀昭在《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中主要以人口

推拉理論來論述北客南遷的原因強調推拉理論是遷移的情境取向人口的遷移

常受到鄰近地區影響當一個地方的開發呈現飽和即會產生推力而地區呈現

亟待開發的狀態需要勞力的引進則成了拉力在推力及拉力的作用下這兩

個地方便產生移民潮林秀昭在本篇論文中以山多田少土地貧瘠土地過度

集中人口壓力腦丁失業天災肆虐為新竹州的「推力」而以南隆農場的設

立甲仙地區樟腦的開採與煉油行業高雄市有寬闊土地待開發為「拉力」論

析了北客南遷的原因1

簡炯仁在〈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中提

出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撞球理論弱勢族群常會因為強勢族群的入侵而逃

離原住處遷而侵占比他們更為弱勢的族群地盤並將他們趕至別處這樣的情

形就像撞球遊戲一般夾心餅乾理論原已適應某種地形的弱勢族群A受到強

勢族群B的壓迫退到山地生態邊緣生存雖然有漢人的優勢可以將在該地的高

山族群C趕往更深山的地方去但仍無法踰越山地地形雷池若此時強勢族群B

又不適應弱勢族群A原先生活的環境便會使三者就地形而陷入膠著而被卡在

中間的弱勢族群A就成了強勢族群B和高山族群C的第一道防線此即「夾心餅

乾論」的第一種現象若強勢族群B的力量日漸增強進而逼迫弱勢族群A往兩

端缺口竄逃若一邊缺口被堵住則往另一邊竄逃以紓解壓力這是「夾心餅乾

理論」的第二種現象〈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

1 林秀昭《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07

4

文中則以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分析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移動的路線2

肚子理論

洪惟仁在〈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中提出了肚子理論其用以分析屏東平

原上平埔族客家和閩南人的分布情形他認為六堆客家人比閩南人更早到達

屏東平原但因閩南語是強勢語言遷移到屏東平原後同化了平埔族將人數處

於劣勢的客家語系環繞但客家人並沒有被同化反而在閩南語區的肚子裡成

長形成了六堆進而將平埔族與閩南人隔開使得閩南語區失去了連續性3

二參與式觀察法

參與觀察的方法論幾乎適用所有關乎人類存在的研究經由參與觀察法

我們可以對發生的事件參與事件的人或物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

歷程以及事件在特殊情境下發生的原因-至少是從參與者的角度所了解的原

因進行描述對於有關過程人群及事件的關係人群及事件的組織長時間

的連續現象模式以及人類存在空間的短期性社會文化環境的研究而言參與觀

察的方法論都是優異的選擇

參與觀察法的目標是對紮根於日常存在現實中的人類生命找出實用及理

論性的事實參與觀察法的重點便是在圈內人(insider)所認識的人類存在意義

(Znaniecki 1934 Spradley 1980)圈內人觀點中的日常生活世界便是參與觀

察法所要描述的基本現實情境換句話說參與觀察法便是要揭露人們日常生活

中的意義也就是所謂的「現實」由於其將日常生活的意義視為第一優先參

與觀察法和其他起源於受理論及假設定義之概念的方法有明顯的差別

根據 Blumer(1969)人類社會是行動者積極參與過程的集合而人的行為

2 簡炯仁〈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灣風物》441(1994)

31~62 3 洪惟仁〈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

雄場》(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頁 215

5

是互動的過程由此在本研究中也將參與客家「生活」的過程中以真實的生活

體驗及從本身的眼光與價值觀來思考從旁詳實紀錄其活過程中的文化內涵和意

義與當地在地族群所形成的文化互動與融合過程並嘗試對其所產生之變異賦予

意義與解釋幫助在研究過程中所需的脈絡詮釋與事實的建構作為本研究理論與

知識上的實踐

三深入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性交談是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覆蒐集客觀的

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

研究比較複雜的問題時需要以不同類型的人瞭解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及做為不

同向度的交叉提問與訪談以確立事實性

訪談是民族誌當中田野調查重要也是基礎的資料蒐集方式除了使研究者

更真實的體現與觀察生活經驗也能更客觀的獲得研究對象的思考價值觀並將

其對於地方的口述資料記錄與存檔做為往後研究的使用與佐證及建立移民族

群的遷移史及聚落發展概況

本研究之訪談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間接式的日常生活訪談

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式透過與各族群的共同生活與勞動此時並不設限

任何主題與對象而是透過參與共同的生活經驗與勞動中的平常性對話直接了

解與體驗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與價值觀的體現可作為客觀的研究方式且在共

同生活中更能發現其所未見的資訊

(二)直接的問卷式訪談

主要是針對所擬定的問題和研究對象作直接的提問與訪談將研究中所與建

構之資料與問題意識作直接的驗證其兩種訪談方式並無固定或強烈的分開使

用而是視訪談情況可做交叉應用

6

四文本分析法

文本是提供例證的重要來源且其不僅指正式的文本資料亦指非正式文

章話語可分析的文字或符號作品且其在理論方法論歷史及政治上給予

許多資源進而從中了解社會的變動及多元性而不同的文本間有互為正文性的

關係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程度的關連性可透過系統化的收集歸納及分析將

大量的文本及田野調查資料予以概念化並可搭配 WinMax 軟體進行資料整理

利用紮根理論將資料依主題分類而在本研究中首要收集地方鄉誌史料期

刊論文及可分析的文本作資料將其內容予以整合及分析從中了解北客南遷的

起因背景過程分布情形及現況比較南遷前後生活之異同及在語言接觸

下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有哪些變化以做為實地訪查之依據

五語言分析法

方言學依其研究方法不同而分為傳統方言學地理方言學及社會方言學但

本研究主要以傳統方言學為主要研究方法傳統方言學主要在詳細且完整的呈現

方言的內容和結構利用傳統文獻的分析歸納且取材於新的方言中並著重

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描寫透過系統化進一步的了解當初的音韻現象先以語料

分析為主進而以比較音韻法加以輔助了解北客南遷前後的語言差異以證明

其語言在南遷後是否發生取代混合及保留的情形並透過這幾種原則找出

語言變化的模式

第三節 執行步驟

本研究在執行研究調查的過程主要是以『遷徙家族』作為基礎調查單位

其次分別製作以北客遷徙史語言文化的變遷區域空間與家屋文化之基礎調查

7

票以及進一步的歸納屬於北客俗民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以下將分敘之

一北客遷徙史

主要是以遷移動機過程年代以及遷徙地的選擇作為主要調查重點透過遷

移動機將右堆北客移民進行遷移類型分類如血緣地緣天災或職業等因素

二遷移的路線

北客移民的遷移路線是透過環境的外在壓力下型塑而成因此在本調查研究當

中將記錄北客移民的遷移時間與遷徙方式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三遷移的方式

北客移民在右堆地區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拓墾當時的拓墾環境主要是以農

耕為主而後是否有移民轉做他行其原因形成為何最後將前述材料重點統

8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10: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文中則以撞球理論及夾心餅乾理論分析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移動的路線2

肚子理論

洪惟仁在〈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中提出了肚子理論其用以分析屏東平

原上平埔族客家和閩南人的分布情形他認為六堆客家人比閩南人更早到達

屏東平原但因閩南語是強勢語言遷移到屏東平原後同化了平埔族將人數處

於劣勢的客家語系環繞但客家人並沒有被同化反而在閩南語區的肚子裡成

長形成了六堆進而將平埔族與閩南人隔開使得閩南語區失去了連續性3

二參與式觀察法

參與觀察的方法論幾乎適用所有關乎人類存在的研究經由參與觀察法

我們可以對發生的事件參與事件的人或物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

歷程以及事件在特殊情境下發生的原因-至少是從參與者的角度所了解的原

因進行描述對於有關過程人群及事件的關係人群及事件的組織長時間

的連續現象模式以及人類存在空間的短期性社會文化環境的研究而言參與觀

察的方法論都是優異的選擇

參與觀察法的目標是對紮根於日常存在現實中的人類生命找出實用及理

論性的事實參與觀察法的重點便是在圈內人(insider)所認識的人類存在意義

(Znaniecki 1934 Spradley 1980)圈內人觀點中的日常生活世界便是參與觀

察法所要描述的基本現實情境換句話說參與觀察法便是要揭露人們日常生活

中的意義也就是所謂的「現實」由於其將日常生活的意義視為第一優先參

與觀察法和其他起源於受理論及假設定義之概念的方法有明顯的差別

根據 Blumer(1969)人類社會是行動者積極參與過程的集合而人的行為

2 簡炯仁〈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灣風物》441(1994)

31~62 3 洪惟仁〈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

雄場》(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頁 215

5

是互動的過程由此在本研究中也將參與客家「生活」的過程中以真實的生活

體驗及從本身的眼光與價值觀來思考從旁詳實紀錄其活過程中的文化內涵和意

義與當地在地族群所形成的文化互動與融合過程並嘗試對其所產生之變異賦予

意義與解釋幫助在研究過程中所需的脈絡詮釋與事實的建構作為本研究理論與

知識上的實踐

三深入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性交談是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覆蒐集客觀的

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

研究比較複雜的問題時需要以不同類型的人瞭解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及做為不

同向度的交叉提問與訪談以確立事實性

訪談是民族誌當中田野調查重要也是基礎的資料蒐集方式除了使研究者

更真實的體現與觀察生活經驗也能更客觀的獲得研究對象的思考價值觀並將

其對於地方的口述資料記錄與存檔做為往後研究的使用與佐證及建立移民族

群的遷移史及聚落發展概況

本研究之訪談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間接式的日常生活訪談

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式透過與各族群的共同生活與勞動此時並不設限

任何主題與對象而是透過參與共同的生活經驗與勞動中的平常性對話直接了

解與體驗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與價值觀的體現可作為客觀的研究方式且在共

同生活中更能發現其所未見的資訊

(二)直接的問卷式訪談

主要是針對所擬定的問題和研究對象作直接的提問與訪談將研究中所與建

構之資料與問題意識作直接的驗證其兩種訪談方式並無固定或強烈的分開使

用而是視訪談情況可做交叉應用

6

四文本分析法

文本是提供例證的重要來源且其不僅指正式的文本資料亦指非正式文

章話語可分析的文字或符號作品且其在理論方法論歷史及政治上給予

許多資源進而從中了解社會的變動及多元性而不同的文本間有互為正文性的

關係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程度的關連性可透過系統化的收集歸納及分析將

大量的文本及田野調查資料予以概念化並可搭配 WinMax 軟體進行資料整理

利用紮根理論將資料依主題分類而在本研究中首要收集地方鄉誌史料期

刊論文及可分析的文本作資料將其內容予以整合及分析從中了解北客南遷的

起因背景過程分布情形及現況比較南遷前後生活之異同及在語言接觸

下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有哪些變化以做為實地訪查之依據

五語言分析法

方言學依其研究方法不同而分為傳統方言學地理方言學及社會方言學但

本研究主要以傳統方言學為主要研究方法傳統方言學主要在詳細且完整的呈現

方言的內容和結構利用傳統文獻的分析歸納且取材於新的方言中並著重

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描寫透過系統化進一步的了解當初的音韻現象先以語料

分析為主進而以比較音韻法加以輔助了解北客南遷前後的語言差異以證明

其語言在南遷後是否發生取代混合及保留的情形並透過這幾種原則找出

語言變化的模式

第三節 執行步驟

本研究在執行研究調查的過程主要是以『遷徙家族』作為基礎調查單位

其次分別製作以北客遷徙史語言文化的變遷區域空間與家屋文化之基礎調查

7

票以及進一步的歸納屬於北客俗民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以下將分敘之

一北客遷徙史

主要是以遷移動機過程年代以及遷徙地的選擇作為主要調查重點透過遷

移動機將右堆北客移民進行遷移類型分類如血緣地緣天災或職業等因素

二遷移的路線

北客移民的遷移路線是透過環境的外在壓力下型塑而成因此在本調查研究當

中將記錄北客移民的遷移時間與遷徙方式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三遷移的方式

北客移民在右堆地區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拓墾當時的拓墾環境主要是以農

耕為主而後是否有移民轉做他行其原因形成為何最後將前述材料重點統

8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11: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是互動的過程由此在本研究中也將參與客家「生活」的過程中以真實的生活

體驗及從本身的眼光與價值觀來思考從旁詳實紀錄其活過程中的文化內涵和意

義與當地在地族群所形成的文化互動與融合過程並嘗試對其所產生之變異賦予

意義與解釋幫助在研究過程中所需的脈絡詮釋與事實的建構作為本研究理論與

知識上的實踐

三深入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性交談是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覆蒐集客觀的

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

研究比較複雜的問題時需要以不同類型的人瞭解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及做為不

同向度的交叉提問與訪談以確立事實性

訪談是民族誌當中田野調查重要也是基礎的資料蒐集方式除了使研究者

更真實的體現與觀察生活經驗也能更客觀的獲得研究對象的思考價值觀並將

其對於地方的口述資料記錄與存檔做為往後研究的使用與佐證及建立移民族

群的遷移史及聚落發展概況

本研究之訪談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間接式的日常生活訪談

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式透過與各族群的共同生活與勞動此時並不設限

任何主題與對象而是透過參與共同的生活經驗與勞動中的平常性對話直接了

解與體驗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與價值觀的體現可作為客觀的研究方式且在共

同生活中更能發現其所未見的資訊

(二)直接的問卷式訪談

主要是針對所擬定的問題和研究對象作直接的提問與訪談將研究中所與建

構之資料與問題意識作直接的驗證其兩種訪談方式並無固定或強烈的分開使

用而是視訪談情況可做交叉應用

6

四文本分析法

文本是提供例證的重要來源且其不僅指正式的文本資料亦指非正式文

章話語可分析的文字或符號作品且其在理論方法論歷史及政治上給予

許多資源進而從中了解社會的變動及多元性而不同的文本間有互為正文性的

關係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程度的關連性可透過系統化的收集歸納及分析將

大量的文本及田野調查資料予以概念化並可搭配 WinMax 軟體進行資料整理

利用紮根理論將資料依主題分類而在本研究中首要收集地方鄉誌史料期

刊論文及可分析的文本作資料將其內容予以整合及分析從中了解北客南遷的

起因背景過程分布情形及現況比較南遷前後生活之異同及在語言接觸

下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有哪些變化以做為實地訪查之依據

五語言分析法

方言學依其研究方法不同而分為傳統方言學地理方言學及社會方言學但

本研究主要以傳統方言學為主要研究方法傳統方言學主要在詳細且完整的呈現

方言的內容和結構利用傳統文獻的分析歸納且取材於新的方言中並著重

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描寫透過系統化進一步的了解當初的音韻現象先以語料

分析為主進而以比較音韻法加以輔助了解北客南遷前後的語言差異以證明

其語言在南遷後是否發生取代混合及保留的情形並透過這幾種原則找出

語言變化的模式

第三節 執行步驟

本研究在執行研究調查的過程主要是以『遷徙家族』作為基礎調查單位

其次分別製作以北客遷徙史語言文化的變遷區域空間與家屋文化之基礎調查

7

票以及進一步的歸納屬於北客俗民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以下將分敘之

一北客遷徙史

主要是以遷移動機過程年代以及遷徙地的選擇作為主要調查重點透過遷

移動機將右堆北客移民進行遷移類型分類如血緣地緣天災或職業等因素

二遷移的路線

北客移民的遷移路線是透過環境的外在壓力下型塑而成因此在本調查研究當

中將記錄北客移民的遷移時間與遷徙方式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三遷移的方式

北客移民在右堆地區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拓墾當時的拓墾環境主要是以農

耕為主而後是否有移民轉做他行其原因形成為何最後將前述材料重點統

8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12: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四文本分析法

文本是提供例證的重要來源且其不僅指正式的文本資料亦指非正式文

章話語可分析的文字或符號作品且其在理論方法論歷史及政治上給予

許多資源進而從中了解社會的變動及多元性而不同的文本間有互為正文性的

關係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程度的關連性可透過系統化的收集歸納及分析將

大量的文本及田野調查資料予以概念化並可搭配 WinMax 軟體進行資料整理

利用紮根理論將資料依主題分類而在本研究中首要收集地方鄉誌史料期

刊論文及可分析的文本作資料將其內容予以整合及分析從中了解北客南遷的

起因背景過程分布情形及現況比較南遷前後生活之異同及在語言接觸

下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有哪些變化以做為實地訪查之依據

五語言分析法

方言學依其研究方法不同而分為傳統方言學地理方言學及社會方言學但

本研究主要以傳統方言學為主要研究方法傳統方言學主要在詳細且完整的呈現

方言的內容和結構利用傳統文獻的分析歸納且取材於新的方言中並著重

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描寫透過系統化進一步的了解當初的音韻現象先以語料

分析為主進而以比較音韻法加以輔助了解北客南遷前後的語言差異以證明

其語言在南遷後是否發生取代混合及保留的情形並透過這幾種原則找出

語言變化的模式

第三節 執行步驟

本研究在執行研究調查的過程主要是以『遷徙家族』作為基礎調查單位

其次分別製作以北客遷徙史語言文化的變遷區域空間與家屋文化之基礎調查

7

票以及進一步的歸納屬於北客俗民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以下將分敘之

一北客遷徙史

主要是以遷移動機過程年代以及遷徙地的選擇作為主要調查重點透過遷

移動機將右堆北客移民進行遷移類型分類如血緣地緣天災或職業等因素

二遷移的路線

北客移民的遷移路線是透過環境的外在壓力下型塑而成因此在本調查研究當

中將記錄北客移民的遷移時間與遷徙方式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三遷移的方式

北客移民在右堆地區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拓墾當時的拓墾環境主要是以農

耕為主而後是否有移民轉做他行其原因形成為何最後將前述材料重點統

8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13: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票以及進一步的歸納屬於北客俗民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以下將分敘之

一北客遷徙史

主要是以遷移動機過程年代以及遷徙地的選擇作為主要調查重點透過遷

移動機將右堆北客移民進行遷移類型分類如血緣地緣天災或職業等因素

二遷移的路線

北客移民的遷移路線是透過環境的外在壓力下型塑而成因此在本調查研究當

中將記錄北客移民的遷移時間與遷徙方式

《圖 1-3-1》 北客遷移路線示意圖

三遷移的方式

北客移民在右堆地區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拓墾當時的拓墾環境主要是以農

耕為主而後是否有移民轉做他行其原因形成為何最後將前述材料重點統

8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14: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整歸納並以聚落地圖呈現其北客遷移之發展脈絡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15: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第二章 北客的移墾

人口的遷移並非是單一或僅限於一個斷層的其是持續且長期的流動他們

遷移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

人口遷移的情形亦日趨普遍然而在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的南遷並不如現今

方便只需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相反地他們必須擁有更大的毅力及決心並

經歷漫長的車程才能來到國境之南這樣的遷移情形說明了北客南遷的不易也

說出了小人物對於時代巨輪的無奈與不得不而本章主要探討北客遷移至長治

麟洛內埔及萬巒的原因為何是原居地的哪些原因迫使他們往外遷移又是什

麼原因使他們決定遷入該地

第一節 北客遷移原因

在說明北客遷移的原因之前必須先將北部客家人的背景做個基本的介紹

以便瞭解他們遷移的原因

客家先民在不同時間自大陸東渡黑水溝來到臺灣並在不同地方落腳其後

又經歷不同分類的械鬥而輾轉遷徙至桃園新竹及苗栗各地之後又有更多來自

大陸或其他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來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客

家聚落這些東渡來台的客家先民以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

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大多數在臺灣一般稱作四縣客其次為惠州府屬(包括

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在臺灣一

般稱為海陸客其餘如潮州府屬福建汀州府屬及漳州府的客家人則佔少部份

4目前臺灣的客家聚落多以使用語言為分佈界線在臺灣西部南桃園部份鄉鎮

和新竹縣主要以海陸客家話為主除了北邊和新竹接壤的苗栗縣及南部六堆則以

4 陳運棟〈源流與移墾-源流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頁 25

10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16: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四縣客家話為主5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全然的梁茂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族

內異質性」的概念他認為「『族內異質性』是反映某一特定族群變遷的一個客

觀指標可以評估該族群內部特徵的差異性或多樣性」6這樣的「族內異質性」

在臺灣的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見像是以四縣客家話為主的苗栗及南部六堆地

區他們雖都被稱為是四縣客家話的地區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客家話還是有許多

不同在這些差異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區域生活會發展出屬

於在地的文化及特色他們對於各自的居住地也演變出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

以這些從北部遷移至南部的客家人他們的遷移不只是個衝動其背後更蘊含

了大時代下的歷史印記

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可以推拉理論視之及分析下面分別論述其推力及

拉力為何

一北部客家人遷移的推力

不少人認為「客家人」的特性就是喜愛遷徙認為他們是喜愛四處作客的族

群然而客家人的遷徙真的是為了喜愛遷徙而遷徙他處嗎抑或是有其他的原

因存在呢

根據多次走訪田野所得到的訪談資料顯示目前南遷至長治麟洛內埔及

萬巒的北客最早為日據時代末期就南遷且多來自新竹縣及苗栗縣少部份來自

桃園縣南邊其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形本文先就此三縣

環境予以簡略介紹

現今的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在清代以堡區為界線分屬十堡在日據時

期仍一直沿用後來至民國九年實施州廳制度後才廢除民國 34 年(1945)臺

灣光復後便將州郡改為縣市區鄉鎮民國 39 年(1950)才改為現今

5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46-49 6 梁茂春《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 282

11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17: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我們所熟知的縣市地方自治後才依各鄉鎮人口數的增加而有些許的不同7參

閱圖 2-1-12-1-2)

《圖 2-1-1》 日據末期新竹州行政圖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1

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22

12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18: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圖 2-1-2》 現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行政區

資料來源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2

新竹州面積約有 4603 平方公里地勢為東南往西北降低東南部為雪山山

脈及加裏山脈盤結西北部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

崗台地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苗栗丘陵等丘陵及台地分佈境內

13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19: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平原絕少且狹小沿海平原有新竹沖積平原及竹南沖積平原而河谷平原以苗栗

後龍溪沿岸的河谷平原為最大且主要河川除了大安溪及大漢溪較大外其餘河

川皆非巨流8對於農作物的灌溉極為有限這樣的生活條件似乎推翻了客家人

的遷徙是一種喜好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取得更豐沛的資源

以延續客家命脈

在溫紹炳的〈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一文中認為土地資源

價值的特性是變動的根據社會的型態不同而有所變更在漁獵時代中物資豐

富的山區比山下的平原區域更來的有價值在農業時代時土地資源價值的判斷

由原來生產獵物的多寡改變成為農產品生產的數量原本擁有物資豐富的山區相

較於農作物產量較高的平原地區更來的低而同樣是平原地的價值也依其土質好

壞田地平坦程度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受水旱災損害程度及區域大環境氣候等

因素而有高低之分土地等則愈低則該地品質愈好9(參閱圖 2-1-3)

《圖 2-1-3》 土地資源價值分佈圖

資料來源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頁 5

說明圖左為低價值區的山區圖右為高價值區的平原可開墾為良田

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3)頁 3-4 9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4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20: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土地價值的轉變也連帶的影響了當地的居民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依賴農

地的生產而生活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繁衍及人口的增長相同面積的

土地及農產數量以無法供給所有的人口飽暖因而形成了人口壓力這股壓力將

人口擠出了原居地北客因而移往他處尋求生機「在臺灣六堆平原區域的客家

人開墾三百年來由於土地資源還足以供應生活所需因而少有遷徙出去反而

有北部客家人遷入這個區域反之開發稍慢的新竹桃園台地的湖口鄉雖然也

有近似六堆的平坦地形卻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而成為看天田生活顯得清苦得

多人口繁衍後就大量向外遷徙」10

「頭擺喔多兄弟啊住山肚該啦~做毋到好食咩」(報導人 A03)

「阿哥先下來該下我十七歲佢下來的時節我十七歲helliphellip那個時候佢看

到南部有好的田北部沒有好的田」(報導人 B01)

「我 49 歲就下來囉幾多年我就不知helliphellip(一起下來)就一家人因為我

女兒才七歲就生病到 24 歲就死掉了那個時候就想要走該本來不是想要下

來的我本想要上台北我婦人家想要商量下來屏東啦我兩個老弟在這可以

互相照顧啦」(報導人 C02)

二南遷的拉力

北客南遷除了有使他們移出的推力外對他們來說選擇移入的地區也有其

吸引力-即拉力依據筆者實際走訪田野所採集的訪談資料我們約略將南遷的

拉力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分別以視之

(一)堤岸的興建

舊時的隘寮溪經常氾濫尤其在進入雨季時更為嚴重其不僅僅造成農作物

的損失也危害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安全而日本政府為了減少農民生命財產的損

10 溫紹炳〈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

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5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21: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失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整治隘寮溪的氾濫其於民國 18(1929)年開始大興水

利工程於民國 27 年(1938)完工11工程完成後不僅防止河岸潰堤流失

也使原來的河道和溪攤的上游水源被攔截因而形成許多河川新生地12這些河

川新生地有些為私人所有但絕大多數為台糖公司所擁有河川新生地和一般的

農田並不相同其為遍部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在上面的石岡地對於栽種農作物

有其困難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這些土地並沒有其經濟價值然而相較於沒有

土地可耕的北部客家人來說這些河川新生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田地是他們南遷

的生活命脈

(二)隘寮水圳的灌溉

在農業社會時代水源的充沛對於田地有相當大的影響若土地缺乏水源的

灌溉那麼該土地的價值則會有所影響因此水源的豐沛與否自然也成為考量

之一

日本政府正式接收臺灣後便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對於臺灣農業的基礎非

常重視除了修築堤防外也因應農業需要而規劃許多水利政策並於昭和 12

年(1937)自瑪家鄉山區的隘寮溪南岸取水且另建取水隧道以導流這項措施

使得隘寮水圳沿途的農地皆因而受益其以水利的充沛補足了河壩地的貧瘠使

得耕種河壩地的北客免去爭奪水源的問題

(三)西部鐵路的開通

西元 1898 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興建新竹到高雄的鐵路因而招募了許多桃

園新竹及苗栗的鐵路施工人員為要求能早日通車也派了部份施工人員至高

雄參與建設因而促使許多北部客家人隨著鐵路的開通而搬遷至高雄地區生活

進而開啟了移民路線13

11 鍾振彬〈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收錄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

然環境》(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頁 8 12 這些河川新生地被客家人稱為「河壩地」為客語發音 13 吳秀媛〈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22: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西部鐵路的興建除了開啟了移民路線外也使得南北的交通更為便利而日

本政府也在其後計畫將臺灣鐵路串連起來這項計畫使得南北的距離更加縮短

便捷的交通亦成為促使北客南遷的原因之一

關於上述三項南遷的拉力在鍾肇文的〈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

一文中可得到證實(參閱表 2-1-1)

遷居鄉鎮 分佈地方 人口數目 遷居原因

長治鄉 本鄉東邊下寮 1000 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田心田道田中村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麟洛鄉

新田村三墩竹莊 50 餘戶 500 餘人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新東勢一代 40 餘戶 400 餘人 1919 年興建鐵路完竣後遷居 內埔鄉

竹圍豐田東勢郊區 1924 年鹽埔堤防建好後的河川新生地

萬巒鄉 散居三溝四溝五溝

水等地

60 餘戶 600 餘人 日據時期購地或租地遷居

【表 2-1-1】 北客南遷原因

資料來源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頁 5

三親朋好友網絡

從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有不少北客南遷都是因為親友介紹或依附親友的幫

忙其中部份是親人間有人嫁至南部或至南部定居一開始是為了探親而來到南

部但到了南部後卻發現其土地肥沃也有許多田地無人耕種這對於在北部要

和山搶地來耕的情形大不相同對於北客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返鄉後

拜託南部的親友先幫忙購置田產並變賣北部的家產舉家南遷也有部份的人是

由家中的幾位成員先行南下生活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再將北部的家人接

至南部一同生活及打拼

17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23: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第二節 長治鄉居住分佈情形

現今分為長興德協及繁華三大段共計 16 村長興大字分有長興新潭

潭頭香楊進興等五村德協大字分有德協德成德榮德和崙上復興

等六村繁華大字分有繁華繁昌繁榮繁隆榮華等五村鄉內客家籍為主

占 6543 閩南籍 3216 其他 241 且以務農為多14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臺灣的農業政策採取南糖北米的政策當時日本人擁有

有許多南部未開墾的土地並在各地招募工人從事開墾而有部份來自桃竹苗一

帶的客家人則被分派至長治麟洛一代的隘寮溪河床開墾在墾荒之餘他們發

現現今長治鄉進興村河壩寮下寮地區有許多荒地是日本人認為無法開墾的荒

地於是前去墾拓因而將那些田地闢為良田15

北客主要分佈在長治鄉進興村進興村原名「新潭頭」光復後分成「進興

村」和「新潭村」二村村境東南方有「河壩寮」聚落河壩寮以一廟之隔16

分成上寮及下寮17上寮居住日治時代移居至此的閩南族群下寮則多居住臺灣

光復前後從北部移居下來的客家人其他村落也有北客的蹤影但以下寮為多數

民國 19 年(1930)的下寮居民並不多只有五六戶人家而現在已有六

七十戶之多雖然有不少年輕一輩的北客因不同因素而遷移出去但少有整個家

族搬遷至他處18後來也有非北部客家人的家庭陸續移入進而形成現在的人

口數量

14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長治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15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6 上寮和下寮的分界以三子宮為主要分界點東片多居住閩南人西片多居住客家人 17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頁 32-33 18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0

18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24: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北客在移民之初發現下寮有較為廣大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這不僅滿足他們的

經濟需求也可以讓北部客家人有集體定居的環境再加上下寮的範圍很廣其

人口數並不多農田多半和居住的房舍有一定的距離故其居住模式有著集中居

住的現象當地居民沿著下寮巷而開展居住且以下寮巷為主要動線因而形成

長方形的居住情形

第三節 麟洛鄉居住分佈情形

「『麟洛』源自清朝時候據云先民在此開墾時發現有麒麟出現嬉戲的情

形便賦予『麟樂庄』以誌吉祥日據時代再改名為『麟洛庄』並隸屬長治鄉

民國四十年分鄉後成為『麟洛鄉』」鄉內行政區域劃分為新田麟頂麟蹄麟

趾田中田心及田道村共七個村鄉內以種植果樹為主要農產19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麟洛鄉的田道村田中村及田心村一

帶地形平坦且自然條件充沛適合發展農業部份的人便在鐵路完工後至麟

洛鄉西半部購置田產並定居下來另外在隘寮溪的昌基堤防興建完成後隘寮溪

溪畔的河床成為新生地時原先定居於此的北客便返鄉邀聚親朋好友一起到新田

村三墩竹一帶開墾他們將河床石礫地闢成適合發展農牧的用地並定居於三墩

竹庄20

這些北客目前多分佈於麟洛鄉的新田村及田心村他們並組成了屏東新竹

團就報導人 C08 的訪談資料顯示麟洛鄉田心村以陳曾兩大姓為主他們

居住在村的中心位置上其外圍多為北客所居住這些環繞田心村的北客有李

19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麟洛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0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19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25: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邱劉徐等十幾家耕地很廣形成一種外環的居住空間

第四節 內埔鄉居住分佈情形

內埔地區昔日早年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乏水利灌

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目前劃分

為豐田振豐竹圍富田東寧上樹東勢東片內埔內田興南義

亭美和和興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建興大新黎明隘寮及水門村

共計 23 村鄉內以閩客籍為主目前農產品以檳榔為大宗另外也種植不同

種類的水果21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興建潮州線鐵路並從桃園新竹及苗栗一代招募許多客

家人前往施工這些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發現內埔鄉新東勢福泉堂一帶有未開墾的

荒地便向當地地主購買或承租並返鄉號招親友一同來此開墾在福泉堂附近

建立自己的家園新東勢人將此村莊稱為「台北庄」亦稱他們為「第七堆的客

家人」22此外在隘寮溪昌基堤防修築完畢後在內埔鄉的東勢竹圍及豐田

等村亦產生了許多河川新生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北客前來開墾

這些遷居至內埔的北客雖為單一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各自遷徙然而他們卻在

幾個村莊形成了聚居的現象其主要分布於內埔鄉的東勢竹圍東寧內埔及

義亭村中

而鍾文誌於《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中對於這些北客移居內埔

前後的遷徙有詳盡的描述其中亦提出現今東勢村的北客分布已大不如從前在

農業社會的沒落及年輕人的外出打拼下目前的東勢村的人口結構主要以老年人

21 引自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內埔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4 日 22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0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26: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及幼兒為主昔日的盛況已難想像

第五節 萬巒鄉居住分佈情形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

泗溝水五溝水次之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

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而佳佐開發之移民大多由潮州林邊遷徙而來亦多

屬廣東潮州籍而萬金庄開發移民由內埔鄉老埤遷徙而來鄉內劃分為萬巒

萬和萬全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佳佐佳和新厝新置赤山

萬金村共計 14 村前六村為客家村莊後八村為閩南村莊23

日據時期的北部客家人因生活不易且探聽到萬巒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適合農業發展因此而變賣了北部家產南遷有些人是購置田產有部份則和地

主租地來耕種他們多分布於現今萬巒官倉尾頭溝水硫磺崎泗溝水及五溝

水等地方而成德亦有部分散居的北客24

上述北客在各鄉的分布情形並非絕對的畢竟在歷經多年的繁衍及生活北

客的生活也會因其工作或是其他考量而有所差別也或者在經過多年的時間

部分的北客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從北部移居至現今的住所

23 引自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萬巒鄉公所》2009 年 10 月 04 日 24 鍾肇文〈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發表於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所主辦「北部

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21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27: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編號 原居地 現居地 年齡 代數 移民時間 移民原因

A01 桃園楊梅 內埔東勢 80 二代 民 27 他人送田 A02 新竹竹北 內埔竹圍 73 一代 民 56 依親 A03 新竹橫山 內埔竹圍 76 一代 民 40 地廣友人 A04 苗栗西湖 內埔竹圍 80 一代 民 41 依親 A05 苗栗市北苗 內埔竹圍 58 三代 民 30 擴展事業 A06 新竹芎林 內埔東寧 68 二代 民 53 當兵-土地肥沃 A07 苗栗三義 內埔東寧 64 二代 民 44 依親 A08 苗栗通宵 內埔內埔村 71 四代 民 46 親友介紹 A09 桃園新屋 內埔內埔村 73 三代 民 32 親友介紹 A10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8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1 桃園平鎮 內埔義亭 71 三代 民 20 四處遷徙 A12 苗栗通宵 內埔東勢 79 三代 民 46 生活困難 A13 新竹峨嵋 內埔內埔 71 二代 民 38 親友介紹 A14 東勢角 內埔東勢 86 三代 清代

B01 桃園楊梅 萬巒硫磺 77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B02 新竹關西 萬巒成德 74 三代 民 36 依親 B03 苗栗卓蘭 萬巒成德 57 三代 民 32 擴展事業 B04 新竹寶山 萬巒成德 64 三代 民 43 親友介紹 B05 桃園南崁 萬巒萬巒村 65 三代 民 16 生活困難 B06 新竹橫山 萬巒成德 80 一代 民 36 依親 B07 新竹新埔 萬巒四溝 66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B08 苗栗南庄 萬巒四溝 75 三代 民 36 親友介紹 B09 苗栗西湖 萬巒成德 66 二代 民 40 生活困難 B10 嘉義湖仔內 萬巒成德 70 二代 民 34 生活困難

C01 苗栗竹南 麟洛新圍村 97 一代 民 33 他人送田 C02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94 一代 民 53 依親 C03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90 二代 民 32 依親 C04 苗栗頭份 麟洛新田 84 二代 民 39 親友介紹 C05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83 一代 民 42 依親 C06 苗栗西湖 麟洛新田 68 一代 民 59 依親 C07 桃園新屋 麟洛新田 52 四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8 苗栗銅鑼 麟洛田心 78 二代 民 40 親友介紹 C09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87 二代 民 49 親友介紹 C10 苗栗大湖 麟洛田心 C09 的兒子

D01 苗栗南庄 長治進興 53 二代 民 43 生活困難

22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28: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D02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34 依親 D03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75 三代 民 49 入贅 D04 苗栗頭份 長治香楊 73 三代 民 36 依親 D05 苗栗頭屋 長治潭頭 76 二代 民 35 親友介紹 D06 新竹峨嵋 長治進興 82 三代 民 35 躲避戰事-定居 D07 苗栗銅鑼 長治進興 55 三代 民 52 依親 D08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74 三代 民 28 親友介紹 D09 新竹芎林 長治進興 78 二代 民 54 親友介紹 D10 新竹頭份 長治進興 80 二代 民 34 親友介紹 D11 苗栗銅鑼 長治潭頭 52 二代 民 48 親友介紹

【表 2-5-1】 北客南遷資料整理

23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29: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圖 2-5-1》 重要地標及北客聚落分佈圖

24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30: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第三章 北客的南遷生活

從第二章的移墾原因及分佈情形中我們可以知道南北的客家生活並不全然

相同而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不同在許多相異之下過往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文化及觀念等必然會有所變異而本章主要探討這些北部客家人移居至南臺灣後

的謀生方式及他們的文化表徵呈現何種現象

第一節 謀生方式

從第二章的北客資料整理表格中可以瞭解長治麟洛內埔及萬巒等四鄉

的北客多在民國 30~50 年遷移至此在那個時候正是農業為主的時代多數人

仍以務農為主

從北部的山多平地少到南部的閒置荒地對這些來自北部客家人來說土地

好不好耕品質好不好水源豐不豐沛helliphellip等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有

人力和土地就算土地貧瘠也可以養活一家子的人就怕有很多人力卻沒地方可

用報導人 A05 南遷後在美濃有一些不錯的泥肉田但是為了生存及更好的

生活毅然決然的走出美濃甚至還用不錯的泥肉田去和別人交換一些較便宜的

砂石田砂石田的耕作不易但是報導人卻不以此為意他們認為只要有人並努

力的耕作在不好的地也可以耕的很好因此他們秉著這種信念辛勤的開墾

賺了錢就往竹圍地區買田買來的田地就養一些羊和豬也做一些私人的竹圍羊

奶來賣這樣的開墾及信念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家的生活環境現在就只做一些比

較輕鬆的水果種植

以長治地區的北客來說他們多分佈在進興村(下寮)主要以耕種河壩地

或向糖廠租田為主在一開始這些河壩地根本無法耕種必須要將大小石頭撿

起來也就是「篩石子」將土地整理好後再買泥土鋪上去而泥土的厚薄對於

25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31: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往後的耕種也有好壞的差別25報導人D01 也提到早期移居至長治的生活情形

他指出砂石田沒有辦法留住水分往往水才剛放就流失了所以只能種植甘蔗

若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則一定要購買泥土來填報導人D02 也表示他小時候

對父親工作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天用一根扁擔挑了一個茶壺往溪邊去篩砂

子這樣的記憶也說明了早先的北部客家人在開墾河壩地的辛勞與不易和前述

較不相同的例子則屬現居於香楊路上的報導人D04因為移居後的居住地段不

同他們就沒有「篩石子」的過往其主要以種稻子為主在父執輩的兄弟間的

合作之下在香楊樹下還開了一間碾米廠就長治鄉的北客謀生方式來說他們

多以種植稻米維生但也有部份人家會種植甘蔗及其他水果來買賣

麟洛鄉的北部客家人多分佈在新田及田心村其中有幾戶北客都是先搬到高

雄凹仔底才又搬遷至麟洛鄉不少人是因為麟洛還有大片未開發的河壩田而來此

耕種故其亦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因為是河壩田的關係耕種起亦有所困難

報導人 C01 便提到他剛下來之際正逢戰亂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戰爭糧食的需求

都會要求人民把白米上繳如果有發現人民私藏白米便會嚴刑以對此外自家

又是倚靠河壩田維生土地的貧瘠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又有養雞養鴨來賣以貼

補家用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節儉的但是報導人 C09 則有不同的遭遇其剛搬

遷至南部時先居住在內埔後來因為小孩四處幫人做工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買

了小耕機後來又買了大耕機有了一些錢後發現麟洛有大片無人開墾的河壩

地就買下了這片河壩地取水方便後來耕種的收成也都很好反而沒有報導人

C01 那樣刻苦的謀生歷程而報導人 C07 的境遇亦有所不同原先家裡也是以農

耕為主但後來對於這樣的生活覺得太辛苦想要改變生活型態因此便買了母

豬來養至今已養了 25 個年頭當初的三頭母豬也擴大為 7000 頭就麟洛鄉

的北客謀生方式而言多數以種植稻米為主另以養雞養鴨為貼補家用

內埔鄉的北客亦多為務農為主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務農為主報導 A10

25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67

26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32: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就有提到其祖父當初南下後以做中人為主除此之外另設有交換所和原住民

進行交換買賣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如木耳愛玉兔鼠山豬猴木

柴蕃薯酒鹽布菜及米等物品沒有秤量舉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都可

以拿來交換並因此賺了大錢而報導人 A01 為南遷後的第二代爸爸當初會到

南部來是因為為了找工作而四處遷徙後來有人請他至內埔耕田才又遷居至內

埔後來在內埔有屬於自己的地時爸爸並沒有耕種他認為他出去工作的錢比

較多可以拿賺來的錢多請一些當地婦女來耕種這樣的收成會比自己一個人做

更來的好而且在當時有一種不用賭本的打賭方式其多打賭能不能剖一根直立

的甘蔗或三刀將殺好的豬支解這樣的打賭若做不到並沒有損失但若能達成則

有一些獎金或豬肉可以帶走而爸爸在當時以這種打賭方式賺了不少金錢也贏

得了不少豬肉後來便用這些錢請當地婦女和媽媽一同下田耕作除了上述兩種

謀生方式較為獨特其餘北客多有種植稻米不少人則另栽種一些水果或其他經

濟作物如蓮霧香茅蘭花及茶helliphellip等而現今因為較年輕一輩的多到外地

工作留在當地的老年人也因年紀大而體力衰退紛紛改種植較不費工的檳榔或

果樹

萬巒鄉的北客所種植的作物則有較大的差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稻米外另

外有以專門栽種水果來維生的部份報導人 B01 南遷後便以種蓮霧為主種了

七八甲的地一年的收成更可達 26 萬斤一開始都銷往台北板橋賣不完

的又轉到員林去賣後來覺得這樣批到水果行賣都會被抽很多成所以決定自己

做專門在高雄作盤商來賣水果也從台南買來高雄沒有的芒果來賣其後更

將蓮霧批送到台南高雄員林台中及台北等地去賣這樣的利潤很可觀報

導人 B03 則是以種植香蕉為主在經濟最好的時候種植了七甲的香蕉來賣

但後來因為父親經商失敗部分的財產也賠了進去現在有的土地都是分家之後

各自打拼來的而且除了以前便有種植的香蕉外目前以種植檳榔為主並以新

興的農耕方式在檳榔樹中栽種香蕉及咖啡等經濟作物雖仍處實驗階段但其效

益不錯

27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33: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雖然這些南遷的北部客家人幾乎都以務農為主但我們仍可從實際走訪中發

現依據他們的地域想法及個性的不同他們的謀生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我們

可以發現多數的北部客家人在南遷過後對於生活都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在面

對幾乎所有的北部客家人南遷後都寧願自己多吃一點苦的辛勤工作就算日

子過的很清苦沒有較富足的物質享受也要努力掙錢以買更多的田地來耕種

這些現象其實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原居地的記憶因為在仍居於北部的時候多半

是和山搶地人力資源很夠但是可以耕種的田地卻很少因此南部的地廣就

成了他們心目中賴以維生的目標而這樣的情形對在地客家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見

解及觀點在訪談及文獻之中在地客家人常會認為北部客家人這樣的生活方式

是「齧掣」(小氣)的表現甚至認為北部客家人到南部後的購田是和他們搶地

把一些較肥沃的地段都搶走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過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生

活態度罷了

第二節 語言的變異與保留

若要瞭解語言的變異與保留那麼就必須對於客家話的背景有所瞭解本節

先簡述客家話的特色與背景以不同腔調及地域的分佈予以介紹並分析實際走

訪田野後的發現及其現象為何

正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一般在客家族群裡有許多差異是一般

人所不察的臺灣的客家話一般粗分成四縣客家或與海陸客家話然而除了這兩

種腔調外臺灣亦有其他腔調的客家話如永定饒平詔安東勢及卓蘭等

方言目前在臺灣較為通行的為四縣客家話及海陸客家話兩種四縣客家話多分

佈在苗栗及南部六堆地區海陸客家話多分佈在桃園南部及新竹一帶本文僅就

此兩種腔調的背景予以介紹

28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34: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一般我們所宣稱的四縣客主要指的是來自廣東原鄉的平遠蕉嶺五華及興

寧等四個縣這四個縣的客家話有較為一致的性質且亦為清代之嘉應州轄內

故稱為四縣客然而目前我們所稱作四縣客的部份還包括了廣東梅縣的方言在

裡面在臺灣的四縣客家南北均有分佈使用的人口佔了客家人口的大多數儼

然成了客家話的代表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及

屏東的高樹萬巒竹田麟洛內埔佳冬長治及新埤等地區又稱為「六

堆客家」而北部的四縣客家主要分佈在苗栗及新竹南部邊界雖皆名為四縣客

家但其語言內部亦有所差異而海陸客家泛指源於廣東近海之海豐陸豐客家

話其所使用人口為第二多臺灣的海陸客家主要分佈在南桃園及新竹境內其

內部雖也有差異存在但大抵上都相差不多26

就聲母部份而言四縣客家話跟海陸客家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舌尖絲音的顎化

與否以及是否具有舌面前音而其他部份則較無固定對應一般說來不同腔

調的聲母數略有所不同但主要以這 18 個聲母為基底(參閱表 3-2-1)

【表 3-2-1】 客語聲母表

資料來源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頁 86

26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13-14

29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35: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四縣客家話的聲母除了高樹佳冬及新埤以外其他皆是 18 個聲母本文

的研究範圍並無涉及上述三個鄉鎮故在此只著墨一般的四縣客家話之現象而

海陸客家話的聲母數和四縣客家話不同其包括了舌面前音(tʃtʃrsquoʃ)及

高元音零聲母的摩擦音(j)故有 22 個聲母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在聲母的差異

並不算大但在韻母方面的差異就比較顯著而且其各次方言間的韻母較缺乏直

觀規律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差異及無法對應造成了客家各次方言間無法瞭解27

在音調部份四縣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也有不同四縣客家話分成陰平陰上

陰去陰入陽平及陽入等六種而海陸客家話則分成陰平陰上陰去陰入

陽平陽去及陽入等七種除了調的分類數不同在聽起來的聲調調值亦有所不

同一般人認為四縣客家話的語調為下壓而海陸客家話的語調則為上揚

在此次調查的區域中北客移民的語言從第二代起絕大多數都被南部四縣

話席捲北部四縣話因為聲調和聲母跟南部原本就較為接近韻母和詞彙被同化

的速度更快早先說海陸話的北客也大都改說南部四縣只有長治下寮例外當

地由於海陸客家甚為集中海陸話得以保存甚至聚落內的散戶如來自萬巒的

南部客家以及來自鹽埔的吳姓福佬都能說海陸雖然如此下寮海陸相當程度

還是在地化了受南部四縣很深的影響如蟹止攝合口字新竹讀-ui 的下寮

沒有合口介音如「眉 mi55」詞彙的部份也有許多跟新竹不同如表很非常

的程度副詞新竹說當 tong53下寮跟著南部四縣說 koi11聽得懂新竹說 thang53

e55 shit55下寮跟著長治四縣說 thang53 i55 shit55

第三節 信仰與民俗的變異與保留

客家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分幾個面向來看敬畏自然鬼神及祖先崇拜再

加上漢人的信仰多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所祭祀的神祇數量相當多不同地域

的信仰內涵也有所不同可說是繁雜又分歧的以臺灣客家人的民間信仰來說

27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頁 95

30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36: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其所涵蓋的對象和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亦有所不同最顯而易見的部份是義民信

仰這是臺灣客家的獨有現象且以北部客家人為主要信仰代表

一義民信仰

北部義民爺的由來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民變乾隆 51 年(1786)的林爽文之

亂由臺灣中部蔓延至臺灣北部在當時有許多客籍人士為了保衛鄉土而組織義民

軍在此過程中而罹難捐軀至乾隆 53 年(1788)全台林爽文之亂平定後由

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的義民乾隆皇帝亦於同年以「褒忠」二字頒

匾褒揚後更由新竹士紳林先坤發起建廟因此後來遂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隨著北部客家人遷移至南部的人數漸多移民信仰也隨之來到了南部這些

來自桃竹苗的北客們在初來南部地區時都是因為生活困難而移民至此然而

當遷徙至南部時卻又因為對該地感到陌生而感到不安再加上對於原居於此的

在地人而言自己屬於外來者並沒有一個真正歸屬的感覺此時心靈上的依

靠則顯得極為重要再者若要回北部祭祀也有其不便故便將義民爺分香至南

部以便祭祀然而並非所有遷移至南部的北部客家人都居於義民廟附近所

以這些北部客家人對於義民信仰也有了不同的態度

對大多數的北客來說義民信仰已經成了一種記憶其存活在過去的經驗

裡報導人 A03 指出不是自己不想拜義民爺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拜義民爺

如果要去拜南部的忠勇公距離也太遠不方便前往除了報導人 A03 之外

多數的報導人都認為南部的義民廟距離自己的生活範圍太遙遠就算有心卻也沒

有辦法身體力行雖然在剛南遷的時候會到南部的義民廟上香但隨著逐漸融入

當地的生活後他們的信仰也就不再那堅持並以在地的伯公或其他廟宇取代了

前往義民廟祭拜了像報導人 A13 則指出雖然已經沒有再參與義民廟的活動

但是竹田忠義祠的形式和北部義民廟的形式很像只是忠義祠是以南部六堆的義

民為主要祭祀所以也就將北部的義民信仰轉而至竹田忠義祠了報導人 C03

的遷徙過程並非一次就到現居地其先在高雄居住一段時間後來又搬至麟洛

31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37: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他在高雄居住的時候有許多也來自北部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會去拜義民爺也

沿襲北部殺大豬的祭典在當時居住在高雄的北部家中也都有養豬義民節的

時候會殺大豬來宴請親友而供奉義民爺時會準備五牲如鵝雞豬肉魷

魚豆腐乾但南部只有準備三牲後來因為搬遷至麟洛則就沒去拜了報導人

B02 也是類似的情形在剛南遷時是居住在南州那個時候大家也都有供奉義民

爺也有殺大豬的活動但後來搬至萬巒後因為距離遙遠且環境不相同也就

沒有供奉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再祭拜義民爺及轉換至在地的廟宇來祭拜外尚有仍保持

義民信仰的北客可依其祭拜方式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新竹新埔義民廟的黑

令旗請至南部的形式報導人 C01 至今仍有黑令旗在家中供奉該面黑令旗為

在北部時就有了南遷時將其一併帶下來以前會回新竹枋寮割香後來幾年就

比較沒有回去了都在家中祭拜在要「作牙」時會準備的特別豐富準備六碗

菜和一盆頭飯而過年過節則會準備牲禮來供奉後來黑令旗因年久褪色便再

依照以前帶下的樣式製作一面黑令旗但是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陰神也就沒有

再讓黑令旗進祖堂了就供在廊簷下(參閱圖 3-3-1)

32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38: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圖 3-3-1》 報導人 C01 家中供奉的黑令旗

報導人 A09 目前也仍有供奉黑令旗的習慣其目前供奉在內埔台北庄文化

路的老家五年前因為黑令旗已老舊且破損便趁著舊曆 7 月 20 日回新竹枋寮

的義民廟重新換一面義民令旗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或節日都會回老家祭拜而

北部義民廟的部份則是有輪到的時候才回去有 15 大庄在輪流約 15 年才會

輪一次等到輪到爐主時就會回新竹

而另一種則是採取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祭祀義民爺即有剛好經過義民廟的時

候或偶爾前往參與活動便會祭拜報導人 A02 則說平常沒有在供奉但是等到

農曆 7 月 12 日有祭典的時候就會回去但也不是每年都會回去若遇農忙便不

會回去自己本身沒有養大豬而大庄是 15 年一次輪到的時候就會回新竹拜

拜報導人 D03 則是有回北部參加殺大豬活動的時候才會一道供奉不然

都沒有參加義民活動了

二祖先

「客家人對於祖先崇拜非常重視奉祀祖先除了禱求呵護以外還表現對祖

33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39: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先的敬仰和懷念家庭中的長者去世往往要立牌位供於家中或祠堂定期進行

祭祀舊時客地民間每個家族都有家祠藉以崇祀祖先同時也以此團結一房一

姓的力量」28「談到族羣特色新竹客家人有異於其他地區客家人的特殊習

俗第一是宗親觀念非常濃厚」29

對客家人來說慎終追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種現象可在每年清明掃墓前

後得到印證對於他們來說人不能忘本而對於祖先的崇敬則屬於一種不忘本

在遷移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帶著祖先牌位一同移居至新環境有些人則選擇年年

回到原居地進行祭祀也有部份的人是奉守著不分香的原則而回到原居地掃墓

如桃園縣新屋鄉大牛欄的葉姓即有這種堅持不分香的原則那麼這些南遷的

北客對於祖先的祭祀也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透過田野調查後發現這些遷移至南部的北客的祭祖情形約略可分成三種

至今仍會回鄉掃墓輪值及以前會返鄉掃墓但現在只在南部祭祖報導人 C07

便提到至今仍年年北上掃墓他的爺爺的墓也葬在北部報導人 A04 則說雖

每年都會回北部掃墓但因為已經沒有家的感覺了所以都會早早北上掃完墓

就南下一定要在當天來回報導人 A01A02 和 D02 的情形一樣也是年年

都會回北部掃墓他更說到早年的掃墓幾乎都在正月十六可是因為孩子要讀

書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所以後來大家就改到清明節再掃墓這樣大家都可以到

而輪值的部份也略有不同報導人 A03 是用輪值的方式返鄉掃墓但主要

是以他們幾個兄弟在輪約兩年會輪到一次但是報導人 D03 則是以所有子孫

去輪值隨著繁衍的增加輪到的時間也就愈慢所以較少回去而報導人 B01

則表示回北部掃墓的部份都由他們兄弟中的老三包辦因為三弟喜歡回北部所

以都由他去掃墓但牲禮的部份就交由沒回去的人準備

另外一部分則是早年會返鄉掃墓但後來便不會返鄉掃墓的情形報導人

A06 早年會在正月半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回北部掃墓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過世後都

28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1996)頁 241 29 楊鏡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1991)頁 103

34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40: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葬在南部就沒有再回北部掃墓了報導人 A09 目前也都在南部掃墓祭祖了

但是會依照北部所要準備的牲禮在準備報導人 C02 的掃墓則分成兩種公地

和私地正月十六以公地為主不需要準備牲禮族裡會有經費輪流準備而由

南部返鄉掃墓的也不用帶祭品只要參加祭祀即可而各地的私家部分則因為北

部還有一位女兒所以每年都由她準備牲禮祭拜

除了掃墓的地點有所不同外南北客家人對於出嫁後的女兒可否回家掃墓也

有不同的作法和看法北部的客家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別人家的了應該

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所以不能回家掃墓再加上如果回家掃墓的話會把家

裡的福氣都帶走但是這樣的觀念對於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來說確有不同的看法

報導人 A06 便提到其家中嫁出去的女兒在一開始會回家掃墓但是後來聽北部

的客家人說這樣不好會把他們的好運都帶走後來雖然沒有明確的和嫁出去的

人說不能回來掃墓但也不會將掃墓的日子告訴他們後來又改成只要不買金

紙銀錢就可以回去掃墓了女兒回娘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只要備一分水果祭品

其他的三牲不能準備報導人 A09 則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家掃墓但是

絕對不能回家作月子報導人 C04 則是因為將阿公婆的骨灰都帶下來了所以

現在都在南部掃墓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回家掃墓是對的那是孝心的表現而

且祭拜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用怕說福氣會被帶走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

回家做月子了如果回家做月子的話ldquo身子會較輕會給人看不起

三其他信仰

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本區域有兩個較為特殊的宗教團體屏東新竹團及慈

聖宮

(一)屏東新竹團

屏東新竹團位於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民族路 446 號在這裡建廟已有九年

多到今年滿十年廟地是租借而來的廟的管理委員會有計劃的購買整個廟的

腹地包括廟前的大蝦池依照曾參與管理委員會的人說屏東新竹團的名稱從

35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41: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日治時起就有了至今有六七十年但廟遷徙不定經起乩神明指示造廟於

現址但廟裏因人謀不臧而無法有完整的廟產

新竹團的名稱緣由早期北部客家南移在生活上精神上不能像當地人一樣

安逸每天刻苦耐勞之後想在精神上及信仰上仍有北部人的神祇信仰常回家

鄉祭拜城隍爺為了能在移墾的地方依然可以拜自己的神明迎來都城隍爺在

屏東市慈鳳宮附近搭布篷供奉城隍三天供北部客家人祭拜之後又送回北部如

屏東都城隍爺廟志云竹苗移民開展歷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由於新竹

和苗栗的地方人士在屏東經商定居於每年的媽祖聖誕前回新竹迎請都城隍爺

竹南迎請媽祖苗栗迎請玄天上帝與中壇元帥回屏東於慈鳳宮前設置臨時壇

以方便來自竹苗地區的移民信眾膜拜後因迎請城隍至屏東有諸多不便但仍

不減信眾膜拜城隍爺的熱忱為讓屏東人免了舟車勞頓在屏東拜城隍信眾發

起雕塑城隍之廟宇供奉廟址在屏東市永安里建南路 217 號名為屏南都城隍爺

廟此時一般散居於屏東周圍的竹苗客家人覺得在屏東的城隍爺不是他們所

想的北部人的神祇所以另成立了新竹團的名義而有屏東新竹團慈天宮的設

立信眾多為北部客家人

現在所供奉的神明都是由北部的廟宇分香而來以媽祖為主神端放於廟宇

正中由竹南分香而來左邊為城隍由新竹市城隍廟以本尊南來為軟骨的城隍

可以自由穿戴許多衣裳在新竹城隍廟為唯一一尊軟骨城隍爺塑像被迎來新竹

團依然穿著長袍馬褂為北部城隍的特有象徵

屏東新竹團每年依舊回北部割香舉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每年前往割香的廟

壇有六所都是與新竹團有淵源的廟宇為竹南的慈裕宮竹南的龍鳳宮頭份

的永貞宮新竹市城隍廟竹南南天宮竹南明絃宮每次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三

月有四五輛的遊覽車參加的人多為年長者初時大部分的信眾都是本地北

部客家人後來有閩南人加入也有在地的麟洛長治人參加這些信徒不只參

拜割香甚至加入管理委員會而今的屏東新竹團只是名義為新竹團成員有

移住屏東麟洛長治的北客亦有在地的客家人及閩南人現在變成信仰團體

36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42: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以祭拜媽祖城隍的廟宇為目的但他們祭拜的神祇不是在地人所刻的神像而

是由北部請來的媽祖城隍以供信眾祭拜這是與南部人自己雕刻神像不同的

地方會來新竹團的信徒大約有四五十人但神明生日如媽祖生來食福

的人數多達三十桌的人數北部人佔四分之一南部人有四分之二閩南人四分

之一都是住在附近的人

(二)慈聖宮

在台灣光復之初一般百姓的生活困苦尤其是耕作者沒有自己的田地

收割大部分交給地主所剩不夠一家生活北部人的生活靠近山土地貧瘠導

致居民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再找尋居住的地方在內埔鄉接近平埔族人的

老埤的周圍大埔中林東片村外圍有北部來的客家人離鄉背井攜帶了家人

耕種的農具來到開墾拓荒播種墾殖經過幾年的辛苦有了成果雖然土地

多石礫却是一大片未開鑿的土地水源豐富起先在這裏開墾的是大甲地方的

先來見這片土地肥沃又再回家鄉召集故鄉青壯的親友一起南來終於在生

活上改善富裕安定了下來在這土地上另起爐灶安居樂業定居生根繁衍

子孫形成另一個大甲地方

大甲地區來的人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拓展生活改善得以安心居住後轉以尋

求精神的信仰寄托在大甲地區媽祖是地方上人民傳統信仰因此在內埔鄉裏

的大甲人每逢媽祖誕辰均會祭拜繼而邀約組團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跟隨繞

境活動這樣的組織大約在民國 70 年左右非常的興盛三五成群組團前往北

港參加大甲媽祖的進香團並進北港拜媽祖住宿一夜等候恭送媽祖鑾駕出北港

後才回屏東的內埔之後每年都有組團到北港仰接大甲媽祖的進香團的組成

其中有人覺得若要每年奔波到北港接媽祖何不自建廟宇接來媽祖供大甲南

來信眾膜拜以求心靈的安適

開始由張水木先生提議擬籌至大甲搶香事宜當時在場的有蔡炳丁張盛

文林茶張清懋共五人蔡炳丁問林火土搶香的費用約需六七十萬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約一約在過年的年初二在老埤的張水木家集合了 30 幾人都是大甲

37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43: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地區的客家人經大家熱心捐款一個晚上就簽了 70 萬元大家都非常興奮

就決定去搶香時間定在正月十五就出發當時有四輛車至大甲鎮爛宮與董監

事商議搶香之事他們答覆需由參香開始搶所需經費大概要 60 萬元左右經

聖筊確定後第二年的叁香由屏東開始執行

搶香的順序由叁香開始而貳香而頭香每一搶香的時間要做三年所以

至少要九年而內埔的大甲慈聖宮卻花了 10 年才成功叁香四年貳香三年

頭香三年且其中為了搶香貼紅紙發生吵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搶香時手腳

要快力量大推舉出去貼上紅紙才算完成搶香

內埔大甲移民的慈聖宮創立於民國 75 年(1989)經信眾推舉張見文擔任

主任委員名曰大甲鎮瀾宮屏東天上聖母會成立之最初宗旨為搶得大甲鎮瀾宮

天上聖母遶境進香之叁香因為沒有廟宮於民國 78 年 3 月 19 日開基筊跌定

擇媽祖張漠安先生的宅第先行暫座民國 79 年組團到福建求得湄州媽祖神像迎

回在座香客日眾民國 81 年以新台幣五百萬元購得宮地 1669 平方公尺面積廟

地民國 82 年搶得貳香後大甲鎮瀾宮再供出巡媽祖進駐民國 83 年 6 月 8 日

動工興建廟宇動用人力 1200 多人耗資一千萬元在民國 11 月 5 日進奉安媽

祖定名為慈聖宮

民國 83 年 11 月 5 日鎮殿媽祖奉安於座定名為慈聖宮並恭奉金精水精

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值年太歲星君也設置光明燈85 年搶得頭

香於民國 87 年完成參與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長達 10 年的歷程而圓

滿完成

組織設有正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常務委員有 21 人幹部 13 人共 34

38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44: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主 任

委員

副 主

任 委

總 幹

常 委

兼 總

幹事

監事 常 委

兼 監

總務 常 委

兼 總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祭

典 組

常 委

兼 營

繕 組

常 委

兼 營

繕組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組長

數 1 2 1 3 2 1 1 2 1 4 1 7 1

常 委

兼 神

轎 組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公

關 組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組長

常 委

兼 交

通 組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鼓 組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大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組長

常 委

兼 繡

旗 組

大 甲

聯 絡

顧 問

團 團

數 4 1 3 1 4 1 4 1 4 1 4 1 1

顧 問

團 副

團長

監 察

顧問

管 理

助理

數 2 2 1 1

【表 3-3-1】 慈聖宮人員編制表

起初建議創設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的人大都是住在台中苗栗信奉大家媽

祖的四大庄頭人-泰安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客家人這四庄人非常熱心

一心要贏來大甲媽祖讓移居來此南部的媽祖信徒依然可以就近奉香敬拜

初一十五有誦經目前信徒有一千多人每年照樣要往大甲去進香至今不輟

最大搶頭香一次要 360 萬元才能完成需要很多人的贊助所以信徒很多只要

來參拜的都可以加入信眾起初建廟的是北部的客家人有台中苗栗新竹

桃園移墾至南部的客家人後來在地興南村義亭村甚至別地麟洛長治人也

來加進附近的閩南人老埤人也加入了不過北客的人數較多佔了八成其

他才是南部客家人及閩南人媽祖誕辰還是有繞境也到新港進香廟裡設有管理

人一名常駐廟裡可供諮詢

39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45: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第四節 其他

一家屋文化

臺灣客家夥房隨著分佈地區的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面貌北臺灣的客家夥房

因為客閩的相融在許多部份上都有閩式建築的色彩中台灣的客家伙房隨著居

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存在南臺灣的夥房多半長相相似以簡

單為主除了上述說的這些也有其他不同

「北客

1 短簷屋深轉折處為狹長走道的『子孫巷』『轉溝』減少使用內廊式

的動線貫穿所有房間

2 廳下(正身)用作客廳開始見到神明坐大位而祖先牌位居側的情況

祖牌後面為神明匾

3 建材大量使用紅磚紅瓦燕尾削長高翹接近泉系或福佬系的建築風

4 夥房外緣無圓弧型圍屋

六堆

1 長簷屋身轉折處為廊廳房間並用做客廳轉溝普遍甚至為雙槽溝外

廊式的動線房間各自隔離只以門外走廊聯絡房間好用竹製門簾屏

遮房廳廚廁的門窗上好貼紅色矩形彩紙『五福紅』

2 廳下普遍有棟對廳下只做祭祀不用做客廳祖牌居正位神明居側位

甚或根本鮮見家宅供奉祖牌後方為壽字圖案

3 使用黑瓦夯土敷灰的泥牆燕尾短如牛角

4 夥房外緣常見圓弧型圍屋使用情況因地制宜台中西屯東勢也有

40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46: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然特質頗不相同」30

除了上述的不同外這些南遷的北客早年多居住於穿鑿屋他們在初到南部

的時候只求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對於居住的環境較為簡陋以竹子作為

房屋的樑柱在將竹子劈成竹片編織成牆在竹編牆面上糊上黏土屋頂則以茅

草或甘蔗葉覆蓋住因為建材多為輕便的竹片和葉片下雨的時候屋內往往也

跟著一起下造成屋內的潮濕31而當南遷的北客經濟能力許可或有土地的時

候便會將穿鑿屋拆掉重新蓋泥牆磚瓦的夥房屋報導人A13 便提及早年居住

於穿鑿屋中民國 67 年的時候因為賽洛瑪颱風而房子倒塌才又蓋了現在內

廊式的伙房屋現在居住的內廊式伙房屋是請老北勢老師傅徐連昌蓋的堂號為

清河堂依照六堆的習俗堂字放中間廳堂前有兩個上下的大禾坪兩邊廂

房是後來慢慢加蓋的因為整修漏雨的部分再多加了四五個房間報導人

A03 則是於民國 57 年時請新東勢的泥水師傅謝先生在田中央蓋了現在住的

三合院雖然偏僻但孩子都在這裏出生讀書再到外地生活生活得很舒適

建造的祖堂依照南部建造方式以堂字在中央堂號為東陽堂反正只要子孫知

道自己姓官堂號是東陽就可以了不管是依照南部還是北部的寫法都可以但

屋裏的建造就和北部一樣屬於內廊式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廳下兩邊各

有門可通正身間及至廚房

報導人 A04 請長治的泥水師傅依照六堆的型制蓋房子所以堂字也擺在中

間不過對聯則是由自己來寫以苗栗南遷屏東的過往來編寫「苗移廣源總是

傑屏南整地臻碩靈」其不僅交待了南遷的歷程也說出當初南來後的種田整

地報導人 A11 在民國 39 年開始建築房子至民國 41 年完成「五虎下山」型制

的伙房屋房屋內呈現內廊式可由內廊可穿越前後左右的房間廂房不

用跑到外面來前庭的禾埕中間高起來像北部的泥禾埕容易曬穀也容易收

30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 117 31 賴郁如《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75

41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47: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曬的米也好吃堂號為「五桂堂」相傳為宋朝皇帝所封有五進士之意而原

來在廣東惠州府陸豐縣青太塘龍眼灘時的原鄉為豫章堂來到義亭時聽北部建

築師傅阿燦師建議用五桂堂為堂號就改豫章為五桂廳下的棟對為「五桂振

家風山高水長百代聲靈猶赫濯十洲昭世系瓜綿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而燈

對則為「樑下輝煌滿地金燈光燦爛生珠玉」不管是棟對還是燈對都仿照六

堆的寫法

而報導人 C04 在堂號的部份則仍堅持北部的方式其於民國 58 年起造頴川

堂的磚造屋原本請北部師傅做但在隔間都做好後師傅卻回北部餘下的工

程由新北勢的徐光賢繼續做下去但因為徐師傅在一開始建造也有幫忙所以沒

有問題而現在小弟及老四一家分住兩廂房及橫屋其他三個哥哥的後代就在祖

堂附近另造房舍兄弟來往密切正身間建的很堅固用南部當時樁牆壁的方法

建造堂號為頴川堂依照北部的習俗堂字放在後面而沒放在中間

《圖 3-4-1》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清河堂

42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48: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圖 3-4-2》 已跟隨南部習俗將堂號放中間的祖堂-隴西堂

《圖 3-4-3》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1

43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49: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圖 3-4-4》 保留北部習俗將堂號後面的祖堂-穎川堂 2

二婚姻關係

南遷的第一代北客多已成家立業若要瞭解其通婚的現象必須從第二代或

第三代來瞭解在現今社會來說嫁娶對象的決定權多在子女本身過去那種由

父母掌握決定的現象已有所改變了因此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部份其通婚現象

亦有些微的差別在訪談的過程中便有訪問報導人 A03其為南遷的第一代

當初是六個兄弟一起南來等到適婚年齡的時候各個兄弟便紛紛回北部娶親再

南下其呈現「同類婚」的傾向

而第二代的北客也多為「同類婚」的現象這樣高比例的現象多半是因為當

時父母仍掌握子女的婚姻大事他們會認為同是北客的身份比較相近而且北部

客家人多半比較勤勞除了南遷的北部客家人有此想法而導致嫁娶對象多為北客

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印象也不太好除了排外的心

態外另一部分是覺得嫁過去往往會比較辛苦因為南遷的北客生活比較省儉

做的比較多在當時還有「交南唔交北交北屌唔得」的俗諺出現

44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50: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在第三代南遷的北客裡「同類婚」的現象便短少許多主要是因為婚姻的

自主權多已轉移至子女身上再加上經過長久的族群互動與融合過去相互的刻

板印象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僅不再堅持回北部嫁娶就連對方為客家或是閩南身

份都不那麼重要了

三天穿日

「客家人相信夏曆正月 20 日為女媧氏補天之日因此稱此日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而認為這天所賺到的財物會漏失烏有因此在傳統習俗上這一

天客家人不從事工作休息一天然而為了配合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也

必須上班工作不能隨時放假戰後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曾經在天穿日舉辦客

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最為興盛」32「『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一個習俗就

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

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

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工作他們迷信『這天下田會

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傳說」33

天穿日的習俗在北部客家地區是很常見的至今在竹東地區亦有唱山歌比賽

在進行然而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是陌生的因此北部客家人對於天穿日

的習俗勢必會受到影響誠如劉還月所說的部份人們的遷徙雖然可以保留一些

原居地的習俗與歲時節日但為了能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對於舊有的文化勢必

不能全盤保留並且還要接納當地的歲時節俗34

報導人 A13 就呈現這種現象他表示在剛南遷的時候都還有過天穿日也

有煎甜粄的習俗因為有句俗諺為「有食無食要聊天穿」但是後來大部分的人

都沒有在過天穿日所以也就跟著不過了至今已有十多年沒過天穿日而報導

32 陳運棟〈禮俗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 206-207 33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1991)頁 120-121 34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2001)頁 84

45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51: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人 A09 也已近十多年沒有過天穿日了但是以前在內埔老家的時候因為鄰居

多為北客大家會相約出去玩一天煎年糕來吃可是後來搬到販厝後就沒有

過天穿日了報導人 A11 也提到「天穿日正月二十放假穿漂亮衣服鬥鬧熱補

天穿若天穿唔聊會做到死」所以剛南遷的時候一定會過可是後來大家沒過

自己也就跟著沒過了

對這些北部客家人來說天穿日已經失去當初的意義了因為周遭生活的人

都沒有過這個節若只有自己在過放那麼一天假來休息不值得不如就不要休

息大家一起工作反而更好而報導人 B02 則說那些煎甜粄的習俗已經沒有

了但如果真的要過天穿日最多就是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同是北客)會約好一

起出遊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項習俗本就已跟著社會機制而隨之沒落就連北部的客

家人也有開始不過這個節日的情形因此對這些南遷的北客來說這項異於當

地習俗的節日也就漸漸的消逝了

46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52: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第四章 與右堆北客的比較

就實際走訪和一些相關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南部客家人對這些北部客家人

都統稱為「上背人」或「台北人」對於這些南部在地客家人來說只要是從北

部南下的客家人都是一樣的皆來自台北地區而一些觀感也多以刻板印象或以

偏概全的方式來認為然而這些從北部遷徙至南部的客家人真的都一樣嗎我

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誠如梁茂春所提出的族內異質性來說雖然他們同為北

部客家人也都有著為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遷的經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全然相

同的每個人或群體都是獨特的就算境遇有所雷同也不必然是毫無差異的相

同而本章將從北客的移墾歷程和文化表徵來比較前期和本期的異同為何

第一節 移墾歷程

右堆地區北客南遷之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 1900 年南遷

時期二西元 1911 年南遷時期三西元 1915 年南遷時期以上三個時期約

為日治的明治大正等時期從移民因素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日本三五

公司的成立二樟腦產業三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友網絡

相較之下本期報告的北客移民時間較為晚透過表 2-5-1 我們可以得知

遲至 1938 年本區始有北客南遷之案例而較為大量之南移時間約為 1940 年代

至 1960 年代左右這跟右堆地區 1900 年代就有首波南遷移民相比本區整整晚

了將近 40 年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右堆地區之末期南遷發生時間在 1915 年

開始在這之後不斷有移民自由南遷這個時間點與本區南遷現象發生的時間

相較起來差距不會那麼大也就是說兩者南遷時間上的差異肇因於樟腦產業與

三五的成立若沒有前述的兩個因素相信右堆地區之移民時間不會那樣早其

次本區屬於屏東平原之核心地帶並沒有像六龜甲仙那樣的山區地形因此

也就沒有了樟腦產業更沒有腦丁移民出現最後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成立

與北客南遷在在可以見到政府機器的強力介入這種由政府強力主導的移民現

47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53: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象在本期報告中也未曾見到只有末期南遷現象論透過親友網絡互相介紹而

相招一同來南部開墾這點是本區與右堆唯一相同之處

從移民原居地相比較右堆地區北客移民之原居地以新竹苗栗兩縣為主

獨缺桃園而本區移民就多了桃園之移民我們知道早年竹苗山區樟腦產業極為

興盛相較之下桃園地區就並非如此本區比起右堆多了桃園之移民是不是正

可以跟前述之本區沒有腦丁移民兩相對照這值得玩味35

第二節 文化表徵的相同與相異

從信仰方面來看右堆地區北客主要之信仰有義民爺土地伯公與三山國

王本區則有義民爺媽祖等義民信仰是標準的北客信仰對義民爺之崇拜也

隨著南遷而帶來南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南部地區的義民信仰已不若早年那

樣興盛右堆地區之義民信仰也因為義民廟位處偏僻地區政府禁止飼養豬隻

老移民凋零及工商業發展等諸多因素而逐漸的沒落本區雖並無右堆那樣成立

義民廟多是自行奉祀不是恭請黑令旗到自家供奉就是每年義民祭時回北部

參與祭祀這樣的狀況也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逐漸消逝不少人放棄對義民的奉

祀或是轉而信奉當地的神祇如有相同性質的忠勇公另外本區在信仰方面

與右堆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屬屏東新竹團與慈聖宮之信仰組織屏東新竹團供奉

新竹都城隍爺媽祖玄天上帝等神祇慈聖宮則供奉大甲媽祖由此可知本區

與右堆地區在信仰方面的相異之處乃在於信仰的神祇不同

在建築方面來看兩區都呈現相同的情況北客移民來此早先礙於經濟狀

況多會搭建簡便之穿鑿屋等到經濟許可之後才會興建伙房屋而家屋的形制

35 桃園並非沒有樟腦產業不過從本區北客來源來看共有桃園楊梅平鎮新屋等地這些

地區就我們所知並沒有樟腦產業

48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54: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是保留北部形制或是接受南部形制如家屋前之堂號寫法內廊或外廊等等則

端看屋主個人意向有些屋主堅持要保留北部形制甚至修築時還到北部請匠師

下來修築有的屋主則選擇接受南部形制就近請南部匠師來修築這樣的情形

無論在右堆或是本區都是一樣的

第三節 小結

綜論本區與右堆北客之異同處其差異性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本期

研究範圍屬於屏東平原核心地帶不像右堆之甲仙六龜等山林地沒有豐富的

山林樟腦資源因此本區並不需要腦丁之移民另外美濃南隆地區三五公司之

案例在本區也沒有出現是以本區主要屬於末期南遷現象論也就是俗稱的親

友網絡

在信仰等方面本區北客信仰與右堆北客信仰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北客

專屬之義民信仰在兩區都呈現萎縮現象而本區較為特別的當屬屏東新竹團與

慈聖宮這樣的團體

總體來說本區與右堆地區之差異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與政府政策在其

他文化信仰建築等方面實屬大同小異

49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55: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第五章 結論

本期研究範圍以內埔萬巒麟洛及長治等四個地方為主從訪談資料中我

們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南遷的北部客家人以桃園新竹及苗栗為多但也有幾

位是來自其他地方這些客家人從一開始的東渡黑水溝來到台灣在初落腳的地

方生活及打拼在那交通不便的時期卻選擇了遠走他處而就他們南遷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其遷徙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好這樣的南遷動機也促

使這群北部客家人在南遷之後以不同於南部在地客家人的態度來面對這變動極

大的生活也因為這不同的態度南部在地客家人對於北部客家人的到來總有

一些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想法

透過已有的相關文獻歷史資料及實際走訪田野間這段遷移的歷史隱藏

的記憶片段也逐漸被拼湊顯現雖然沒有辦法從第一代移民口中深入瞭解當時遷

移的情形及心情但是卻從他們的後代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辛勤與不懈怠我想

這樣的記憶片段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族群的分類是單一且不變的這樣的認知是需要被改進

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擁有相同的生活圈及生活方式

但其經歷過的過往卻未必完全相同而其所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看

法及解決之道因此更凸顯了對於這些耆老們一一訪談的重要性就本報告內

容而言在文化表徵之處似乎皆有脈絡可循但筆者想要在此強調每個訪談皆

為獨特的他們或許有相同之處但卻並非為全然的一致本文只能就其大致的

面向來歸類但我們仍應避免以平面方式來看這些文化表徵的歸納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些歷史記憶亦隨之埋在土地之中對這些南遷的北部客

家人來說他們的遷徙早已生根在這片土地之中從陌生到落地生根那些居住

在北部的記憶或許也隨著第一二代的凋零而消逝情感也早已轉換成南部客家

人的情感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也隨之遺忘或摒棄畢竟這段記憶也見證了臺灣

的歷史文字或許無法全然表達所有的歷程也或許無法將過往如同影像般的真

50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56: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實呈現但卻是可以將過往永流傳的方式

不論這些遷移的北客對於文化的態度為何是全然接受當地堅持北部文化

還是南北文化融合我們都應當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之因為不論為何者其皆

為臺灣的歷史

51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57: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參考書目

專書部份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徐正光編2007《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梁茂春2008《跨越族群邊界-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瑤山族群關係》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文獻會

劉正一等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期刊論文

簡炯仁1994〈台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台

灣風物》44(1)31~62

會議論文

洪惟仁2009〈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論文發表於「台灣的語言分布與族群遷

移工作坊會議論文集-97 年度高雄場」高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9 年 2 月

19 日

溫紹炳2005〈由土地資源觀點分析客家人的遷徙特性〉論文發表於「北部地

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鍾肇文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六堆地區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

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52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58: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吳秀媛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高雄市概況〉論文發表於「北部地區客家

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 19 日

博碩士論文

林秀昭2007《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台2005《一個消失中的田野長治鄉新潭村印尼華僑移動與定居的經驗》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誌2009《內埔地區北客移民及文化之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獻

利亮時2008〈客家族群的內在關係與文化接觸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中杰2008〈六堆北客文化變遷以右堆北客聚落為例〉台北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網頁資料

《長治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CgtDefaultaspx

《麟洛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LltDefaultaspx

《內埔鄉公所》

53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

Page 59: 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與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 內埔、萬巒為例cloud.hakka.gov.tw/Attachment/1/0248512371.pdf · 目前臺灣的客家移民研究中,多數探討到的皆以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沿線遷

54

httpwwwneipugovtwdefaultasp

《萬巒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TownWltDefaul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