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在开放中共享发展和繁荣 进博会汇聚世界...

1
13 …… ,“ 。” ”: JBS 15 48 150.7 …… :“ ”。 —— ”。 —— ”。 ”。 40 ”, ”, 0.7 0.6”。 ”, ”“ ”, 。” 11 9 11 8 / / / / wwwhb.cn 2018 11 9 2 —— 40 ”, —— 40 GDP1978 160 2017 8836 40 ”“ ”。 ”—— ,“ ARJ21 C919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Oct-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在开放中共享发展和繁荣 进博会汇聚世界 …dzb.whb.cn/images/2018-11/09/2/21109.pdf ·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 在这里,13亿多人口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与来自全球的技术、服务和商品对接,激发市场、投资和产能, 激活世界经济增长引擎;在这里,高度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外企业, 沟通、 了解、合作,探寻创新方向,为世界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 作为世界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同一个窗口,新的力量在这里蓄势、奔涌,汇聚成世界经济发展的浩荡潮流

■ 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

在开放中共享发展和繁荣。继一系列开放措施后,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再次向世界释放重磅改革开放举措:

进一步降低关税,教育、医疗等领域放宽外资股比限制,加快出台外商投资法规……

(据新华社)

专家访谈 ■ 商品贸易由买和卖构成,“买买买”天然具有一种力量。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全世界彰显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 “从经济学角度看,今天的中国市场已不仅仅是用一个‘大’字就可以形容的,准确来说,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已然是一个巨型市场。由此,它会自然形成一股巨大的买方力量。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应用经济所所长干春晖看来,中国借举办进博会的契机表达明确的大额购买意向,必然会吸引全球各路商家群雄逐鹿

■ 进博会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在贸易政策上,中国正由过去几十年的出口导向,逐步向进出口贸易平衡转型。从国情出发,今天的中国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到底需要进口什么,应该从哪些国家和地方进口,这些都是进博会本身所蕴藏的一道道时代命题

“双升”和“双赢”:进博会一定会越办越好陈丽芬

连日来,进博会“高额大单”频现。阿里

云象供应链与巴西 JBS 集团签订三年 15

亿美元的谅解备忘录; 京东生鲜的买手拿

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樱桃的首发订

单, 并保证 48 小时内直达消费者餐桌;东

方航空一天签约总额 150.7 亿元……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上

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我国

扩大进口的标志性工程, 把进口消费带进

大众化时代。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发展之间的矛盾。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需要通

过扩大进口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达到供需双

方适配。 扩大进口不仅满足我国消费升级,又

会以类似于“链式反应”的方式引发更多的国

内需求, 进口对有效需求增加的创造效应大

于替代效应,扩大进口正当其时。主动扩大进

口,需要与进口相匹配的进口平台,进博会就

是这样的平台。从这个角度考量,进博会的意

义可用“两个双”加以概括:“双升”和“双赢”。

———进博会推进消费和产业“双升”。进博

会的举行, 为中国百姓的消费升级添上一把

火。一方面,进博会通过搭建“优选优进”的合作

平台将有效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

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中

高端、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无法全部通过

国内产品供给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进博会

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提升我

国产业升级换代速度。进口消费品产生竞争效

应,倒逼我国企业加强创新转型,强化研发设

计、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在中高端

消费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进博会达到惠己与利人“双赢”。中国

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一方面,

扩大进口,将市场选择权交给消费者,最大限

度满足我国人民的消费需求;刺激各收入阶层

对优质进口商品的需求,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实现进口商品大众消费,打造“内生动力型”消

费大国。另一方面,通过主动扩大进口,打造国

际贸易开放型合作平台,能够提供一个推动经

济全球化的国际公共产品,让全球优质的商品

和服务进来,分享中国发展成果。

进博会的多个论坛上传出相同的信息:

中国消费市场之大、消费人群之多、消费层级

之广,超乎想象 ;中国人民对 “新消费 ”的需

求,超乎想象;中国政府对扩大内需和跨境电

商的支持,超乎想象。

中国人买遍全世界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要年年办下去”的进博会一定会越办越好。

(作者为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研究员)

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论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

人民日报评论员

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人

民的共同愿望, 顺应人民期

待、 推动人类进步是历史赋

予的时代责任。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

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

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各国

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

经济增长成果”。在首届中国

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

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呼吁各

国超越差异和分歧 ,发挥

各 自 优 势 , 推 动 包 容 发

展 ,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

任大国的道义与担当 。

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

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

果 , 需要顺应经济全球化

的历史大势 。 经济全球化

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

劲动力 , 造福了世界各国

人民 ,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

必然结果 。 这个大势不可

逆转 , 不依人的意志为转

移 。 面对保护主义 、 单边

主义抬头 , 面对多边主义

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 ,

唯有顺应大势 , 共同应对

风险挑战, 才是正确选择 。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

者,更是贡献者。 过去 40 年

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

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

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

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 这是

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

战略抉择,同时也是在以实

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

福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顺应

经济全球化大势的务实行

动充分证明,中国不仅发展

了自己, 也造福了世界。

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

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

果 , 需要共同建设开放型

世界经济 。 在世界经济经

历深刻调整变革之时 , 只

有开放才能使不同国家相互

受益 、 共同繁荣 、 持久发

展, 才是各国应当作出的明

智选择。 “相通则共进, 相

闭则各退”, 各国应该坚定

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旗帜

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

义, 推动构建公正 、 合理 、

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 ,

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

化, 促进全球经济进一步开

放、 交流、 融合。 习近平主

席在演讲中强调, 中国国际

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

去, 而且要办出水平、 办出

成效、 越办越好。 这正是中

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的实际行动。 中国将继续推

进共建 “一带一路 ”, 为全

球提供开放合作的国际平台。 中国采取的一系列务实行

动, 正是为了推动全球共同开放, 以开放带来合作, 以

合作促进发展。

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需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 、普惠 、平衡 、

共赢的方向发展。 据有关统计,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

达到 0.7 左右,超过了公认的 0.6“危险线”。同时,全球产

业结构调整也给不同产业和群体带来了冲击。 面对这样

的“发展赤字”,需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 只

有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让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

进程再平衡,才能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

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习近平主席宣布的进一步扩大开放

五个方面重大举措 , 正是以实际行动推动更高水平开

放、支持经济全球化,欢迎各国把握新时代中国发展机

遇,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实现共同繁荣进步。

“独木不成林,孤雁难成行。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

体意识,携手努力、相向而行,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推动全

球共同开放, 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

长成果,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载 11 月 9 日人民日报 新华社北京 11 月 8 日电)

首席编辑/单 莹 一版编辑/杨翼然 见习编辑/杨舒涵 李欣泽本版责编/靳 玮

www.whb.cn

2018 年 11 月 9 日 星期五2

进博会汇聚世界经济前行浩荡潮流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 在开放中共享发展和繁荣

巨量“买买买”反映市场强劲活跃的吸引力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干春晖解读进博会买方效应———

进博会直接对标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汇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对外贸

易领域一直十分注重出口。 为什么这一次我

们要举办进口博览会,开始注重进口?

干春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都在学习日、 韩等东亚经济体的发展

模式,注重出口导向。 尤其在中国沿海一带,

一大批加工企业迅速崛起, 强劲的外贸出口

一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

如果说历史悠久的广交会打出了一手漂

亮的“出口牌”,那么,在上海举行的进口博览

会则将开启一个全新篇章———在成为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后, 中国更加追求进出口贸易平

衡,要开打“进口牌”了。这显然与中国这些年

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密切相关。经过40年发展,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由1978年的

160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8836美元。这是一个

什么概念?40年时间里,我们从一个低购买力

国家逐步转变为一个具备一定购买力的国

家, 甚至部分地区的人均购买力已经和发达

国家接近。

一方面,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各

种“买买买”的需求也比过去旺盛多了。 另一

方面,从目前的国内供给水平看,无论是生产

的产品还是提供的服务, 在短期内和广大消

费者的真实需求与期待之间还有一定差距。

从长远看,其中的缺口、差距自然是可以弥合

的,而短期内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加大进口,

就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可以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进口博览会

直接对标的是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巨型市场和高端供给之间 ,

本身就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文汇报: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下,我们

在面向全球开出进口大单之后, 从经济学角

度分析,您认为会产生哪些直接影响?

干春晖:从全球看,一些国家间的贸易摩

擦有所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趋势,一

些地方还出现了 “反全球化”“逆全球化”趋

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举办进口博览会,

实际上是对外释放出一个十分明确的信号:

我们将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 而且这个开放

的力度是很大的。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中国市场是巨型的,

而这是任何一个强大的供给方不容错过的目

标市场。很多高新企业掌握的核心竞争力,在

前期研发阶段都投入了巨资。从逻辑上讲,这

些高新技术在转化为产品之后, 自然需要一

个能对接和消化的市场,最终实现“纸变钱”。

因此, 巨大的市场和一些已经具备一定

规模的跨国企业及高精尖企业之间, 本身也

有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的关系。 也就是说,巨大

的购买力本身会自然形成一种力量, 这里姑且

称为 “买方的力量”———借助进口博览会平台,

我们可以用更合理的价格买到更优质、 更急需

的先进技术和服务。所以说,进口博览会所搭建

的“买全球、卖全球”平台,其目标是一种双赢。

在这一面向全球的开放性平台上, 买卖双方都

将收获看得见的实惠。

加快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进博会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文汇报:若如您所言,“买全球”本身也是一

种力量,我们如何把这种力量转化为更多优势?

干春晖: 中国目前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仍

较为突出。 一方面,有些产业,诸如钢铁、煤炭、

水泥等基础产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 在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需求领

域,又凸显产能不足,大量中高端需求得不到满

足,产业转型升级滞后。 这个问题如何破解?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进口博览会上,就有一

批全球顶尖企业携高端装备、 高精尖技术前来

展示、寻求合作。我们要在把握好进口主动权的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更快速、高效地配置资源,

这样更多产业才能在加速升级, 向全球价值链

中高端迈进。

简言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高质量生活的期待,我国在商品、技术和服务

领域的进口需要一个更长远、 更科学的顶层设

计,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嘉宾 : 干春晖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应用经济所所长)

采访者: 樊丽萍 (文汇报首席记者)

进博会中国馆展示我国自主研发的 ARJ21 支线客机、 C919 大型客机模型。 本报记者 赵立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