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xfam expres jan 2011 issue

4
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西陽回族鄉的火連灣村,屬省級貧困村。 2005年,當地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只有人民幣470元。當地雨季 全年只有3個月(7至9月),年均降雨量僅420毫米,故素有 「十年九旱」之說。區內溝壑縱橫,黃土裸露,水土流失嚴重, 加上自然災害頻繁,農作物產量少而不穩,農民生活十分艱苦。 改善生活 由水開始 「以前,我們全村人畜飲水都以肩挑驢馱 的方式從附近的溝泉中取水,由於水質混濁而 且有雜質和微生物,影響村民健康,尤其經常 有婦女和小孩因飲用不潔食水而患病。另外, 我們以前要走小路取水,路途崎嶇而危險, 遇上雨天或下雪就無法通行。」71歲的蘭倉福 一邊回憶,一邊把剛從附近的供水房挑回來的 兩桶水小心奕奕地放好。 2006年,樂施會協助火連灣村民以管井開 採200米深的地下水,並修建了一座50立方米 的貯水池、五個供水房和100個水窖,全體 村民參與鋪設供水管道5,000多米。樂施會又 多次召集全體村民開會及投票選出村民代表, 組成用水管理委員會,共同制訂用水和水費 條款、財務及管理制度等,從而達到助人自助 的持續發展目標。 「我家七口人,每天燒水做飯需要用三桶水。 我打三桶水,就向管委會交三毛錢水費。」 村民付水費,管委會利用這些款項維修供水房 及其他設施,並從中學習社區管理技巧,而 村民亦培養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2007年上半年,火連灣村遭遇50年來最 嚴重的旱災。一名村民回憶說︰「要不是樂施會 打井,人和牲畜都捱不過了,是樂施會救了 我們。」修建供水系統後,不僅火連灣全村 110戶共480多人免遭斷水之苦,連鄰近的 五條村亦先後取水2,500多噸,2,200多人和 1,700頭牲畜受益。 缺水問題得到解決,最雀躍的還是全村婦女, 不但免去了挑水的辛勞,她們更異口同聲 表示:「以前,我們一個月才洗澡一次,現在 大人、小孩隔天便可洗澡,衞生情況大大改善 了。」 促進持續發展 火連灣全村村民經過多次開會和投票,一致向 樂施會表示希望透過發展養牛產業改善生活。 2009年10月,樂施會支持57戶村民每戶 各購買一隻母牛,並請專家教導村民養殖技術 和品種改良,又興建配種室和推動村民成立 項目管理小組,村民自行集資成立養牛基金, 基金的管理和運作,全由村民負責,樂施會提 供能力建設,藉此提高社區持續發展的能力。 蘭倉福亦參加了養牛項目。他說︰「樂施會支持 我買了一隻母牛。去年牠生了一隻小牛,是 經過改良的優質品種。」蘭倉福預算養牛每年 可為他帶來約2,800元人民幣收入。「我們年紀 大了,不能再靠種田為生,養牛不那麼費力, 我有信心可以發展這個產業。」蘭倉福拿著 一籮筐苜蓿草去餵牛,臉上不時流露滿足的 笑容。 蘭倉福的家建在山坡上,從這裡遠眺,眼前的 黃土丘陵一點也不荒蕪,到處都種有開著紫色 小花的苜蓿。樂施會蘭州辦事處項目人員 牟逸超 * 解釋︰「苜蓿是營養豐富的飼料,同時 有助保護水土,改善和綠化環境,我們去年推 動村民每戶種植兩畝苜蓿,共種植了220畝。」 親愛的樂施會支持者︰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我謹代表樂施會 仝人,祝您新年進步,萬事如意。 位於遙遠的大西北的中國甘肅省,目前仍 有約一半地區屬於國家級貧困縣,其東部 回族人聚居的平涼市,因地處黃土高原山 區,土地乾旱貧瘠,生態環境惡劣,加上 交通不便,資訊閉塞,經濟發展緩慢,當 地農民長期過著艱苦的生活。 樂施會自2003年開始,先後在平涼市大寨 回族鄉清水嶺村和西陽回族鄉火連灣村 推行項目,協助村民發展生計,同時改善 生態環境、基礎教育和婦女健康。過程中, 我們著重村民的自助和參與,又鼓勵他們 學習不同技能,並發揮所長,積極承擔社區 建設和持續發展。今期,我們帶大家到 火連灣村,看看樂施會項目的推行情況。 樂施會一向關注香港的貧窮問題。去年 九月,我們發表了最新的貧窮報告《香港 在職貧窮家庭狀況》,發現本地在職貧窮 戶總數在短短五年半間已增加超過一成, 達到20萬戶,當中更有不少長者,顯示 老人貧窮問題亦已相當嚴重。我們不斷 透過倡議和游說工作,促請政府制訂長遠 的扶貧政策,改善本地貧富懸殊和在職 貧窮等問題。 踏入新一年,我們展望一個不再有戰爭、 衝突、飢餓和貧窮的世界。為了這個願景, 樂施會將繼續在香港、中國和世界各地 全力推行扶貧發展和人道救援項目,同時 倡議各國政府致力對抗氣候變化和糧食 危機,以及改變不公平、不公義的政策和 制度,為往往最受影響的社群謀求更好的 生活。 為了這個願景,我們需要像您一樣的朋友, 以信心和行動支持我們的工作。 謝謝您。 樂施會總裁施日莊 二零一一年一月 扶貧 點滴 扶貧 點滴 樂施快訊 樂施快訊 樂施快訊 42 2011年1月號 水和持續發展,相得益彰 www.oxfam.org.hk 2520 2525 助人自助 對抗貧窮 提供清潔食水,有助促進村民的健康和改善生計, 長遠來說,有利社區的持續發展。 樂施會在甘肅平涼市的項目發展 地區 改善生計 改善社區基礎設施 改善生態環境 改善醫療及健康 改善婦女生活 促進社區持續發展 大寨 回族鄉 清水嶺村 西陽 回族鄉 火連灣村 支持122戶種草 養牛,八成項目 戶透過賣牛獲 得500-1,000元 人民幣收入。 修建120座暖棚 牛舍。 支持57戶參加 養牛項目,每 隻牛可為每個 養牛戶賺取 超過2,000元 人民幣收入。 舉行兩次養殖 技術培訓,提 高村民的養殖 技術。 開採200米深的地下水; 修建了一座50立方米的 儲水池、5個供水房和100 個水窖,解決全村110戶 480名村民、300多頭 大牲畜缺水問題。 協助村民修路。 推動全村村民植樹 330畝和種植紫花 苜蓿共220畝,綠 化社區,同時避免 水土流失。 安裝110套太陽灶。 進行2次環保知識 培訓,提高村民的 環境保護意識。 向村民提供2個健康 小藥箱,並培訓2名 「健康小藥箱」管理員, 為婦女村民做簡單的 診斷和配藥。 為婦女舉行2次婦科病 普查及健康培訓。 為全村村民舉行健康 知識培訓。 修建了123座沼氣池,以 清潔能源替代煤炭,每年 為每戶節省600元人民幣 買煤錢。 修建了61個水窖,全村 170戶受益。 為全村170戶改造節柴灶。 種樹700多畝。 種植244畝飼草。 安裝了170套太陽 灶,每年為每戶 節省薪柴1,400多 公斤。 向村民提供3個健康 小藥箱,並培訓3名 「健康小藥箱」管理 員,為婦女村民做簡單 的診斷和配藥。 以前婦女每天 要用上兩小時 到溝裡挑2至 3擔水,現在 自來水通到 家門,婦女可 以就近取水。 節柴灶、太陽灶 大大減輕婦女 的勞動力。 推動兩村村民成立 社區管理委員會、 養牛基金及用水 管理小組,並提供 能力建設。 項目推行過程中, 村民積極參與 決策,為日後自行 管理社區奠定基 礎。 婦女亦透過積極 參與項目,掌握更 多資訊、學習技能 及參與社區事務, 從而增強自信心。 有了清潔食水,蘭倉福 (左一)和其他火連灣村的 村民生活方便多了。 樂施會支持火連灣全村 110戶修建水窖。 村民參加養牛技術培訓。 蘭倉福和妻子(左)暢談 參加樂施會項目後的生活 轉變。 養牛項目每年可為火連灣 村的村民帶來超過2,000元 人民幣收入。 苜蓿是營養豐富的飼料, 同時有助保護水土,改善 和綠化環境。 1 1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2 2 3 3 6 6 5 5 4 4 * 2010年9月18日,樂施會蘭州辦事處農村發展與災害管理項目人員牟逸超, 前往青海省玉樹考察樂施會在當地的地震災後重建工作,途中不幸遇上車禍 離世,樂施會對此深感悲痛。 攝影:Benna Lo

Upload: oxfam-hong-kong

Post on 15-Mar-2016

2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Water projects in China

TRANSCRIPT

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西陽回族鄉的火連灣村,屬省級貧困村。2005年,當地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只有人民幣470元。當地雨季全年只有3個月(7至9月),年均降雨量僅420毫米,故素有「十年九旱」之說。區內溝壑縱橫,黃土裸露,水土流失嚴重,加上自然災害頻繁,農作物產量少而不穩,農民生活十分艱苦。

改善生活 由水開始「以前,我們全村人畜飲水都以肩挑驢馱的方式從附近的溝泉中取水,由於水質混濁而且有雜質和微生物,影響村民健康,尤其經常有婦女和小孩因飲用不潔食水而患病。另外,我們以前要走小路取水,路途崎嶇而危險,遇上雨天或下雪就無法通行。」71歲的蘭倉福一邊回憶,一邊把剛從附近的供水房挑回來的兩桶水小心奕奕地放好。

2006年,樂施會協助火連灣村民以管井開採200米深的地下水,並修建了一座50立方米的貯水池、五個供水房和100個水窖,全體村民參與鋪設供水管道5,000多米。樂施會又多次召集全體村民開會及投票選出村民代表,組成用水管理委員會,共同制訂用水和水費條款、財務及管理制度等,從而達到助人自助的持續發展目標。

「我家七口人,每天燒水做飯需要用三桶水。我打三桶水,就向管委會交三毛錢水費。」村民付水費,管委會利用這些款項維修供水房及其他設施,並從中學習社區管理技巧,而村民亦培養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2007年上半年,火連灣村遭遇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一名村民回憶說︰「要不是樂施會打井,人和牲畜都捱不過了,是樂施會救了我們。」修建供水系統後,不僅火連灣全村110戶共480多人免遭斷水之苦,連鄰近的五條村亦先後取水2,500多噸,2,200多人和1,700頭牲畜受益。

缺水問題得到解決,最雀躍的還是全村婦女,不但免去了挑水的辛勞,她們更異口同聲表示:「以前,我們一個月才洗澡一次,現在大人、小孩隔天便可洗澡,衞生情況大大改善了。」

促進持續發展火連灣全村村民經過多次開會和投票,一致向樂施會表示希望透過發展養牛產業改善生活。

2009年10月,樂施會支持57戶村民每戶各購買一隻母牛,並請專家教導村民養殖技術和品種改良,又興建配種室和推動村民成立項目管理小組,村民自行集資成立養牛基金,基金的管理和運作,全由村民負責,樂施會提供能力建設,藉此提高社區持續發展的能力。

蘭倉福亦參加了養牛項目。他說︰「樂施會支持我買了一隻母牛。去年牠生了一隻小牛,是經過改良的優質品種。」蘭倉福預算養牛每年可為他帶來約2,800元人民幣收入。「我們年紀大了,不能再靠種田為生,養牛不那麼費力,我有信心可以發展這個產業。」蘭倉福拿著一籮筐苜蓿草去餵牛,臉上不時流露滿足的笑容。

蘭倉福的家建在山坡上,從這裡遠眺,眼前的黃土丘陵一點也不荒蕪,到處都種有開著紫色小花的苜蓿。樂施會蘭州辦事處項目人員牟逸超*解釋︰「苜蓿是營養豐富的飼料,同時有助保護水土,改善和綠化環境,我們去年推動村民每戶種植兩畝苜蓿,共種植了220畝。」

親愛的樂施會支持者︰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我謹代表樂施會仝人,祝您新年進步,萬事如意。

位於遙遠的大西北的中國甘肅省,目前仍有約一半地區屬於國家級貧困縣,其東部回族人聚居的平涼市,因地處黃土高原山區,土地乾旱貧瘠,生態環境惡劣,加上交通不便,資訊閉塞,經濟發展緩慢,當地農民長期過著艱苦的生活。

樂施會自2003年開始,先後在平涼市大寨回族鄉清水嶺村和西陽回族鄉火連灣村推行項目,協助村民發展生計,同時改善生態環境、基礎教育和婦女健康。過程中,我們著重村民的自助和參與,又鼓勵他們學習不同技能,並發揮所長,積極承擔社區建設和持續發展。今期,我們帶大家到火連灣村,看看樂施會項目的推行情況。

樂施會一向關注香港的貧窮問題。去年九月,我們發表了最新的貧窮報告《香港在職貧窮家庭狀況》,發現本地在職貧窮戶總數在短短五年半間已增加超過一成,達到20萬戶,當中更有不少長者,顯示老人貧窮問題亦已相當嚴重。我們不斷透過倡議和游說工作,促請政府制訂長遠的扶貧政策,改善本地貧富懸殊和在職貧窮等問題。

踏入新一年,我們展望一個不再有戰爭、衝突、飢餓和貧窮的世界。為了這個願景,樂施會將繼續在香港、中國和世界各地全力推行扶貧發展和人道救援項目,同時倡議各國政府致力對抗氣候變化和糧食危機,以及改變不公平、不公義的政策和制度,為往往最受影響的社群謀求更好的生活。

為了這個願景,我們需要像您一樣的朋友,以信心和行動支持我們的工作。

謝謝您。

樂施會總裁施日莊二零一一年一月

扶貧點滴扶貧點滴

樂施快訊樂施快訊樂施快訊 422011年1月號

水和持續發展,相得益彰

www.oxfam.org.hk 2520 2525

助人自助 對抗貧窮

提供清潔食水,有助促進村民的健康和改善生計,長遠來說,有利社區的持續發展。

樂施會在甘肅平涼市的項目發展地區 改善生計 改善社區基礎設施 改善生態環境 改善醫療及健康 改善婦女生活 促進社區持續發展

大寨回族鄉清水嶺村

西陽回族鄉火連灣村

支持122戶種草養牛,八成項目戶透過賣牛獲得500-1,000元人民幣收入。

修建120座暖棚牛舍。

支持57戶參加養牛項目,每隻牛可為每個養 牛 戶 賺 取超過2 , 0 0 0元人民幣收入。

舉行兩次養殖技術培訓,提高村民的養殖技術。

開採200米深的地下水;修建了一座50立方米的儲水池、5個供水房和100個水窖,解決全村110戶4 8 0名村民、30 0多頭大牲畜缺水問題。 協助村民修路。

推動全村村民植樹330畝和種植紫花苜蓿共220畝,綠化社區,同時避免水土流失。

安裝110套太陽灶。

進行2次環保知識培訓,提高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向村民提供2個健康小藥箱,並培訓2名「健康小藥箱」管理員,為婦女村民做簡單的診斷和配藥。

為婦女舉行2次婦科病普查及健康培訓。

為全村村民舉行健康知識培訓。

修建了123座沼氣池,以清潔能源替代煤炭,每年為每戶節省600元人民幣買煤錢。

修建了61個水窖,全村170戶受益。

為全村170戶改造節柴灶。

種樹700多畝。

種植244畝飼草。

安裝了170套太陽灶,每年為每戶節省薪柴1,400多公斤。

向村民提供3個健康小藥箱,並培訓3名「健康小藥箱」管理員,為婦女村民做簡單的診斷和配藥。

以前婦女每天要用上兩小時到溝裡挑2至3擔水,現在自 來 水 通 到家門,婦女可以就近取水。

節柴灶、太陽灶大大減輕婦女的勞動力。

推動兩村村民成立社區管理委員會、養牛基金及用水管理小組,並提供能力建設。 項目推行過程中,村 民 積 極 參 與決策,為日後自行管理社區奠定基礎。

婦女亦透過積極參與項目,掌握更多資訊、學習技能及參與社區事務,從而增強自信心。

有了清潔食水,蘭倉福(左一)和其他火連灣村的村民生活方便多了。

樂施會支持火連灣全村110戶修建水窖。

村民參加養牛技術培訓。

蘭倉福和妻子(左 )暢談參加樂施會項目後的生活轉變。

養牛項目每年可為火連灣村的村民帶來超過2,000元人民幣收入。

苜蓿是營養豐富的飼料,同時有助保護水土,改善和綠化環境。

11

11

22

33

44

55

66

2233

665544

*2010年9月18日,樂施會蘭州辦事處農村發展與災害管理項目人員牟逸超,前往青海省玉樹考察樂施會在當地的地震災後重建工作,途中不幸遇上車禍離世,樂施會對此深感悲痛。

攝影:Benna Lo

一成在職家庭跌入貧窮網樂施會於去年9月公佈最新的貧窮報告︰2010年第二季,全港有一成在職家庭(192,500戶)跌入貧窮網,與2005年比較,升幅達到百分之十二,當中超過六成是3至4人家庭,家中有最少一名成員是兒童或長者,總人數逾66萬。另外,在職貧窮戶的供養比率亦較一般在職住戶高,一般住戶的在職成員平均只需供養0.8名家庭成員,貧窮戶的在職成員則平均要供養2名家庭成員。報告更發現,全港月入最低的一成及兩成家庭中,月入中位數分別只有3,000元及6,000元。2010年第二季,全港最富裕一成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為80,900元,最富有的一成家庭收入更是最貧窮一成家庭的27倍!

只見短期紓困措施 長遠扶貧策略欠奉就政府去年發表的施政報告,樂施會歡迎政府採納本會的意見,放寬現時只限4區的「交通費支援計劃」至全港性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及「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至全港18區,以支援低收入在職家長的托兒需要。然而,政策措施力度仍嫌不足,亦欠缺長遠扶貧策略。

香港貧富懸殊的情況愈趨嚴重,在職貧窮問題不斷惡化,樂施會倡議政府制訂最低工資時,應照顧工人的養家需要,我們又促請政府把從事兼職的人士納入交通費支援計劃,同時消取「最多一年」的領取時限,加強「社區褓姆」及「課餘托管」服務,增加計劃內的資助名額,以及延長兩項托兒服務時間,以配合家長工作需要,支援低收入家長外出就業。

政府應更果斷制訂長遠扶貧策略 迎接社會未來挑戰在充足財政儲備之下,樂施會期望政府更果斷地制訂長遠的扶貧政策以及未來數年的滅貧目標,以顯示解決貧窮問題的決心。「貧窮長者安老問題」及「如何支援在職貧窮人士養家」等將是政府未來施政的重大考驗。解決安老問題的治本之道是建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長遠而言,政府應重設扶貧委員會,並研究引入稅務優惠的政策,以入息補助方式支援收入低於貧窮線但不在綜援網的在職家庭,此舉不但補充社會福利之不足,亦有助消除針對綜援的負面標籤,更可鼓勵基層市民持久地投入勞動市場,長遠改善生計。

單親媽媽亞儀住在天水圍,她為了全力照顧患有情緒病的兒子,申請綜援過活。後來,兒子成功考上大學,亞儀感到安慰又驕傲,但又為如何張羅兒子的學費及其他學習開支而苦惱。

為了生計,亞儀什麼工作都願意做,但天水圍本身的工作機會不多,她唯有跨區找工作。亞儀說︰「我不能長時間離家,因為若兒子病發而發生事故,那怎麼辦?」亞儀唯有選擇兼職工作。最後,她在觀塘區找到一份一星期工作三天,每天工作5個小時的洗碗工作。

以時薪25元計,亞儀的月薪不足3,000元,而每月的交通費已佔去700多元。由於現時的「交通費支援計劃」規定申請人必須每月至少工作72小時,亞儀這些兼職工根本不符合資格申請交通津貼。她說︰「希望政府能夠放寬交通費津貼計劃的申請資格,讓我們可以自力更生。」

今次義工考察之旅,我們探訪了中國其中一個最貧窮的省份貴州。但我們在最貧窮的地方,找到了最真摯的笑容。

剛到貴陽市的時候,看著這個城市,我心想,也許中國真的富強起來了,雖說是貧窮的省份,但看來還不錯。直到那天我們探訪了「城中村」西瓜村,才看到繁華背後辛酸的一面。西瓜村裡很多農民工都從事拾荒或苦力為生。整個社區佈滿垃圾,居住環境惡劣,與城市另一邊的車水馬龍形成強烈的對比。

我們來到樂施會支持的流動兒童活動中心探訪,小朋友們見到我們都表現得很高興。雖然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但他們對快樂的追求,卻來得簡單、直接。他們對我們說︰「我們很喜歡唱歌和跳舞!」

他們又告訴我們,因為家貧,他們小學或是初中畢業後便得輟學工作。我為他們感到惋惜,覺得他們亦有權享受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好處。

這次考察之旅,讓我看到了很多,也重新反思社會繁榮背後的貧窮問題。也許,我們應該為有需要的人多做一點吧。

我們此行分別探訪了貴州織金縣自強鄉橋上村以及貴陽市雲岩區黔靈鎮西瓜村,考察樂施會在兩地的生計和教育項目。

橋上村位於偏遠山區,距離織金縣三個小時車程,交通十分不便。村民以前主要靠種植玉米為生,但當地的幹河每年6月至9月都會氾濫,破壞農作物生長,令農民長期收入不穩定。樂施會協助村民重修橋樑,改善農村的對外交通,同時展開生計改善項目,協助村民養鵝賣蛋,收入增加了,村民可以自給自足,達到樂施會一直提倡的「助人自助」宗旨。

探訪過程中,我們看到樂施會的工作成效:村民的生活質素提高了,他們有能力購買電冰箱、電視等。樂施會透過合作夥伴推行項目,夥伴人員告訴我,他們是來自另一條農村,決心將自己的成功經驗和方法與其他農村分享,他們這種不求回報的無私精神深深感動了我!

居住在貴陽市西瓜村的,幾乎都是清貧的農民工家庭,孩子無法入讀正規的公辦學校,只能在設施和師資較差的民辦學校讀書。樂施會支持的流動兒童活動中心項目,正好為這些孩子提供一個多元學習和培養個人興趣的機會,如繪畫、唱歌、書法等。最重要的是中心還開設德育課,教導孩子正確的道德觀及禮貌!

我以前透過不同的媒體看過不少樂施會幫助國內同胞的報導。這次親自參與考察後,我感受更深刻。我希望和其他樂施會支持者分享此行的點滴,亦希望更多朋友支持樂施會的工作,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放眼世界放眼世界樂施會感謝您的支持,讓我們能夠在世界各地推行人道救援工作,協助有需要的社群對抗災害。以下為樂施會過去數月的人道救援工作總結。

中國水災 (2010年6月)樂施會撥款3,478,155港元(其中98萬港元來自特區政府的賑災基金)與地方政府和夥伴合作,自去年7月起,先後在雲南、貴州、四川、陝西及甘肅省等11個縣市超過45條受災非常嚴重、外界支援與關注相對較少的農村,向超過42,000人提供大米、麵粉、食油、棉被、藥品、衣服、煮食用具、衞生和健康知識培訓,以及改善環境衞生,預防傳染病。

其後,樂施會又與夥伴合作,組織了一隊心理專家到甘肅省舟曲縣,為受泥石流影響的災民,包括青少年、婦女以及患有嚴重災後創傷後遺症的長者和村民提供心理輔導,同時幫助前線的救援人員紓緩情緒。

青海玉樹地震 (2010年4月)地震後,樂施會立即與當地的政府及民間組織聯手救災,向災民派發禦寒棉被及帳篷等緊急援助。11月,樂施會又與玉樹縣民政局、社區管委會、玉樹州牧人發展促進會合作,向結古鎮400戶貧困戶提供了8,000袋牛糞作燃料用途,以幫助災民度過嚴冬。

截至11月,樂施會已動用超過138萬港元於青海地震的緊急救援工作,並與玉樹的地方政府和合作夥伴開展為期3年的災後重建項目。

緬甸風災 (2010年10月)熱帶氣旋吉利(Giri)去年10月下旬橫掃緬甸西部,造成數千棟房屋被摧毀、數萬人無家可歸。樂施會撥款158萬港元,在Kyaukpyu及Myepon鎮兩個沿海地區,向55,000名災民提供現金補助以購買緊急糧食和清潔食水。

越南水災 (2010年10月)越南中部的義安、河靜、廣平、廣治和承天順化等五省,遭受暴雨侵襲,造成無數房屋損毀、農作物失收,農民生計嚴重受損。

樂施會香港在越南推行發展及人道救援工作超過20年,我們更先後在義安、河靜、廣平及廣治省推行長期的發展項目。水災後,我們迅速撥款156,000港元,聯同樂施會國際聯會成員,向40,000名災民提供緊急援助,包括︰

‧ 向家中有長者、婦女及孕婦的特困家庭提供現金援助,以購買種子和緊急糧食。

‧ 提供公共衞生配套、推廣清潔及衞生常識。‧ 協助災民恢復生計。

樂施會國際預計是次水災救援工作的總撥款為270萬港元。

巴基斯坦水災 (2010年8月)水災後,樂施會香港撥款1,300萬港元(其中200萬港元來自特區政府的賑災基金),與樂施會國際聯會成員合力救災,在旁遮普省、信德省、開伯爾巴圖克瓦省和阿扎德喀什米爾等地向超過120萬人提供援助,包括︰

‧ 臨時居所及清潔食水。‧ 公共衞生配套、衞生用品及家居用品,並推行清潔運動,推廣清潔及衞生常識。 ‧ 裝設流動廁所及淋浴設施,並修理供水系統。 ‧ 向特困家庭提供現金補助券及臨時工作,讓他們賺取薪金應付生活所需。

當地現正是隆冬,目前仍有700萬災民缺乏容身之所,並陸續出現營養不良和慢性疾病等健康問題,境況嚴峻,極需要國際社會援手。樂施會預計巴基斯坦水災的救援工作總撥款將超過8億港元。

北韓糧食危機北韓去年夏季的嚴重水災,令到全國大部分土地被洪水淹沒,農田絕收,長期飽受缺糧威脅的北韓農民,生活因此變得更加困難。樂施會撥款約100萬港元,向黃海北道兩個集體農場共2,585人,提供320噸足夠4個月食用的玉米,紓緩當地的糧食危機。

非洲糧食危機 非洲多國去年持續發生旱災和水災,畜牧和農業受到嚴重打擊,更造成數以千萬計人糧食短缺。樂施會迅速回應尼日爾和乍得的人道危機︰

‧ 撥款200萬港元,向尼日爾11,200人,提供現金補助以購買糧食和生活必需品,同時發展生計項目,改善生活。

‧ 動用200萬港元,向乍得42,597人提供材料和培訓,以提高農業和糧食生產。

去年10月19至24日,6名樂施會義工自資隨同樂施會的工作人員,前赴貴州考察樂施會在當地的工作。期間,團員

探訪了樂施會的夥伴團體和受助社區,並透過與受助人交流,親身瞭解樂施會在當地的發展工作。

樂施會人道救援工作匯報

一點火光,亦能照亮世界

■ 樂施會向Saima Mohammad Yousaf (左)及Habiba Rehmat (右)派發禦寒衣物,以應付巴基斯坦的寒冬。

■ 樂施會向尼日爾災民發放現金補助券購買糧食解決急需。

■ 義工高允芝與孩子們玩在一起,不亦樂乎。

■ 義工邱浩衛(中)及袁澤生與流動兒童一起表演唱歌。

解決香港貧窮問題 政府須有更大決心

■ 樂施會香港項目倡議幹事黃碩紅(左)及項目幹事蔡文傑(右),在去年9月19日的記者會公佈

《香港在職貧窮家庭狀況》報告。

1「在職貧窮戶」定義為月入少於全港相同人數住戶的每月入息中位數之一半,而家中最少有一名就業人士(外籍家庭傭工除外),詳情請瀏覽本會發表的貧窮報告: www.oxfam.org.hk/tc/news_1301.aspx

■ 在職貧窮戶及單親媽媽亞儀希望政府能夠協助他們自力更生。

見證助人自助 撰文︰高允芝

撰文︰邱浩衞

義工考察分享

■ 陝西省紫陽縣的災民領到物資。

梁小姐是樂施之友,她非常認同樂施會「助人自助」的理念,除了每月捐款支持樂施會的扶貧工作外,兩年前更訂立了遺囑,希望離世後仍可將扶貧之心延續,幫助世界各地有需要的人,樂施會正是受惠機構之一。 「我是一個很簡單的人,生活簡單,對於財富的看法也很簡單,我認為財富只是用來應付生活的必要開支,當我去世後,這堆數字就變得沒有意義。」她選擇將遺產捐予非牟利機構而不留給家人,是不想後輩過分依賴。 梁小姐希望她的財產能夠幫助貧困地區的社群發展技能、改善環境配套,達致長遠脫貧。她說:「我覺得香港的生存環境理想,要得到生活上的基本所需絕對易過發展中國家的人,所以我選擇將遺產捐予樂施會,這樣才用得其所,意義更大。」 欲知更多遺產捐贈詳情,請與伍詠琪聯絡。電話:3120 5258 電郵:[email protected]

樂施焦點樂施焦點

發揮「小小」力量,加入滅貧關愛的行列「我覺得父母有責任教導小朋友,從小學習關愛有需要的人士。」

雷太是樂施會的長期支持者,她的三歲女兒芷妮早前也加入「小小樂施之友」的行列,和媽媽一起支持有需要的人。雷太說:「父母愛惜子女,希望孩子學習珍惜擁有的,所以我希望芷妮學懂節儉和分享。我每個月都會給她數十元零用錢,讓她儲蓄起來或買玩具,又常常鼓勵她將零錢捐出去幫助別人。『小小樂施之友』每月捐款計劃,正好為芷妮和其他小朋友提供一個渠道去關愛有需要的社群。」

樂施會最新教育資源《搵食風雲》棋盤遊戲

全新工作坊《尋寶孖公仔》— 講故事說貧窮

招募義工 — 樂施米義賣大行動

探訪本地團體

「樂施毅行者2010」圓滿結束

樂施會一向關心本地弱勢社群,並透過資助有關服務團體,協助有需要人士爭取權益。現誠邀您於2011年3月12日(星期六)探訪本會的受助團體之一「社區發展陣線」,透過交流和分享,詳細了解有關團體的工作。

社區發展陣線(陣線)於2005年成立,一直以推動居民參與社區發展、倡導弱勢社群權益及平等公義的社會、宣揚社區發展精神為目標,而服務範圍以天水圍北區為主。天水圍北區現時共有7條公共屋邨,共約30萬人口,當中大部分為低收入勞動階層,或面對結構性失業問題,家庭收入不穩定。而該區於規劃時人口亦計算失準,實際的居住人數遠多於預期,區內的就業機會、生活設施,甚至交通系統的可承載量都大失預算,無法滿足居民的需要。

陣線在區內的工作主要包括:爭取延續及擴大交通津貼的受惠人數、促進檢討公共運輸事業加價機制、倡議針對中年及青年的就業支援措施及保障,以及爭取在合適的空間落實短期露天市集試驗計劃等。

日期: 3月12日(星期六)時間: 下午2時30分至5時地點: 社區發展陣線 (天水圍天恆邨中央廣場)內容: 參與居民集思會了解天水圍情況、參與手工藝創作、品嘗居民自製的小食等集合時間:下午1時30分集合地點:荃灣港鐵站C出口

歡迎攜同親友出席。如有查詢,請致電:3120 5000 傳真:2590 6880

一個孩子在山邊尋寶,他拿著小泥鏟掘呀掘,滿頭大汗。不遠處來了一個伯伯,他用一把小鐵匙一小撮一小撮地把泥巴掏出來,氣定神閒⋯⋯

到底,他們在尋甚麼寶呢?

這是一個關於尋覓的故事,由廣受小朋友歡迎的雄仔叔叔(阮志雄)任「講古佬」,帶您重新思考人與人、人與土地、人與自然的了解和關愛。

日期:4月30日(星期六)地點:樂施會互動教育中心(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9樓)

歡迎家長陪同9歲或以上的子女參加。

《一樂也》 請即登入下列網站,訂閱雙月刊《一樂也》,了解更多樂施會的扶貧及倡議工作。www.oxfam.org.hk/one/chi/subscribe.html

「樂施音樂馬拉松」即將踏入第21個年頭,一如以往,這項別具意義的音樂活動,將於港九新界多個商場舉行。屆時,來自不同學校和音樂中心的朋友,將以美妙的樂章和清脆的歌聲為樂施會籌款;並會憑著悠揚的音樂感染身邊的家長朋友,一起支持我們的扶貧工作,共同推廣樂施會的扶貧訊息。

詳情請瀏覽樂施會網頁:www.oxfam.org.hk

以上的對白,來自誰人?這是一套以香港在職貧窮狀況為題的大富翁式遊戲,玩者將代入不同角色,經歷各種「機會」和「遭遇」,看看能否脫離貧窮,改善生活。

現時,全港在職貧窮人數已超過36萬,佔總就業人口11.2%,亦即每9個就業人士當中,就有一個在職貧窮人士。我們希望透過此體驗式遊戲,讓同學設身處地體會社會上不公平的待遇,從而思考城市中在職貧窮的問題。

《搵食風雲》棋盤遊戲亦適合作為啟智的親子遊戲,歡迎到以下地點選購:‧ 樂施會教育資源圖書館: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9樓 (敬請預約:3120 5180)‧ 樂施商店:中環康樂廣場1號怡和大廈低層8號鋪 (電話:2522 1765)‧ 教協田園書坊:旺角西洋菜街618號好望角大廈807室 (電話:2374 2374)

遊戲初版於2009年推出後好評如潮,樂施會發展教育組收集同學、老師及家長的意見後,去年製作出全新版本。去年9月,我們邀請了林超榮、陳婉嫻、梁紀昌校長以及陳霈榆同學四位嘉賓,一起試玩新版的《搵食風雲》棋盤遊戲,並獲幾家主要傳媒採訪。

※ 請於活動開始前10分鐘到達互動教育中心。※ 參加者在活動中會有一定的肢體運動,亦須席地而坐及脫掉鞋子,請穿著合適衣著。

有興趣參加的朋友,請傳真或郵寄以下報名表格給我們。如有查詢,請致電3120 5000 或 傳真2590 6880。

「樂施米義賣大行動」是「樂施會中國發展基金」一年一度的大型籌款活動,籌得款項用以支持樂施會於中國內地推行各類扶貧發展項目。我們每年均邀請各區議員辦事處、學校及社區團體開設「樂施米」義賣攤位,並歡迎政府部門及工商機構集體訂購樂施米。現誠邀各位樂施之友登記成為義工,協助義賣樂施米,為內地的扶貧工作出一分力。

義賣日期 :2011年5月7、8、14及15日電郵 :[email protected]查詢電話 :2520 2525傳真 :2590 6880

有興趣成為義工的朋友,請填妥以下報名表格,然後傳真至2590 6880或郵寄給我們。

讓財富變得更有意義

2011樂施音樂馬拉松

請選擇 :

中文姓名: 英文姓名:

年齡: 職業: 樂施之友編號(如適用):MD

聯絡電話(日間): (夜間): 傳真:

電郵:

樂施會活動報名表格

參加者姓名︰ 年齡

參加者姓名︰ 年齡

參加者姓名︰ 年齡

* 14歲以下兒童必須在家人或親友陪同下方可參與「樂施米義賣大行動」。* 每位義工完成義賣活動後,可獲發義工證書。所有義工證書將於活動後一至兩個月內寄出。* 報名參加「樂施米義賣大行動」的朋友,將在四月中旬收到通知,確定詳細活動安排。

探訪本地團體 (3月12日) 參加人數︰

《尋寶孖公仔》— 講故事說貧窮 (4月30日)

有興趣參加樂施會活動的朋友,請填妥此活動報名表格,然後傳真至 2590 6880 或郵寄至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17樓樂施會收(信封面請註明「報名參加樂施會活動」)。

招募義工 — 樂施米義賣大行動 參加人數︰

義賣地區 : □ 香港 □九龍 □ 葵青及荃灣  □ 沙田及大圍

5月8日(日)

5月15日(日)

樂施米義賣日期

時段一12:00 - 15:30

時段二15:30 - 19:00

全日12:00 - 19:00

時段一10:30 - 14:30

時段二14:30 - 18:30

全日10:30 - 18:30

5月7日(六)

5月14日(六)

■ 芷妮已收到樂施會發出的「小小樂施之友」證書,正式加入助人自助的行列了。

■ 樂施大使森美非常支持樂施會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並鼓勵12歲或以下的小朋友成為「小小樂施之友」,為扶貧出一分力。

■ (左起)︰陳霈榆同學、梁紀昌校長、林超榮以及陳婉嫻,即席試玩《搵食風雲》棋盤遊戲,體驗基層打工仔的遭遇和抉擇,並分享他們對本地貧窮的看法。

由樂施會主辦的一年一度全港最大型遠足籌款活動-「樂施毅行者2010」已於去年11月19至21日順利舉行。

「樂施毅行者」舉辦至今已有29年歷史。去年共有1,029隊,即共4,116人參加,為歷屆之冠!他們分別於四個時段從北潭涌起點出發,最終有3,559名參加者以堅毅不屈的意志,成功翻越23個山嶺,於48小時內走畢100公里路,到達元朗終點,完成率為86%;逾700隊能全隊四人完成全程,完成率近70%。奪冠亞隊伍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分別以11小時59分及12小時31分衝綫,緊隨其後的是Salomon Bonaqua Racing,以12小時39分完成,成績令人鼓舞!

今年活動的主題為「有你同踏扶貧路,無懼毅行百里路」。我們深信,扶貧路上即使遇到重重障礙,與「樂施毅行者」這活動一樣,只要有你的支持,我們就能無懼困難,邁步向前,幫助世界上更多的貧窮人自力更生。

有關「樂施毅行者」的最新消息,請瀏覽「樂施毅行者」網站:www.oxfamtrailwalker.org.hk。

雷太表示,芷妮雖然年紀小小,但非常樂意把零用錢捐出呢。

樂施會誠邀12歲以下的小朋友加入成為「小小樂施之友」,為扶貧工作出一分力。

查詢請致電3120 5000。

時間: 下午2時30分至5時30分名額: 共40人

「新年來了,手緊但又要派利是?」「開學啦,子女的書簿雜費,是否應付得來?」「公司裁員,可會逃過被遣散的厄運?」

[email protected]

2590 68803120 5000

6%8%

20%

11%

55%

匯報 / 鳴謝 匯報 / 鳴謝

CUP Magazine Publishing Limitedmybb.com.hkshe.comThreeSixty

越棧群順有限公司親子王國

南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梓峰教育梓桐堂梨花苑韓國料理

樂施赤腳日活動

「樂施毅行者2010」

為「樂施之友招募大行動」提供展覽場地 (2010年8月至2010年11月)

以100%再造紙及大豆油墨印刷

編輯委員:蕭美娟、黃詠儀、李冰心、高玉娟樂施會地址:香港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17樓樂施會互動教育中心:香港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9樓樂施商店: 中環康樂廣場一號怡和大廈低層8號鋪 (電話:2522 1765)

截至2010年11月30日,樂施會合共推行957個項目* 每年項目支出將會在本財政年度 (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完結後,交由會計師核實,並刊於年度報告內。

我們的工作範圍扶貧救災及發展項目開支︰港幣八千三百萬元 (2010年8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

其他地區(包括北韓、馬拉維、贊比亞及全球性項目)

東南亞地區(包括印尼、菲律賓及東帝汶)

湄公河地區(包括柬埔寨、緬甸、

老撾及越南)

南亞地區 (包括孟加拉、巴基斯坦、

印度及尼泊爾)

中國(包括中國內地及香港)

(以筆劃序):

Goodwell-Fortune Property Services Limited沙田第一城都會商場

合和物業代理有限公司合和中心

地政總署

地鐵公司物業管理部青衣城

祈願有限公司集成中心

信和集團中港城帝庭軒購物商場海悅豪園購物商場碧湖商場藍灣廣場觀塘廣場

恒基物業代理有限公司沙田中心

恒基兆業地產代理有限公司粉嶺中心新港城

恒隆地產代理有限公司麗港城

香港房屋委員會安基苑商場房屋署順天邨物業管理處梨木樹龍珠廣場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屯門文娛廣場

黃埔花園管理有限公司黃埔新天地

新鴻基地產有限公司元朗廣場卓爾廣場 香港商業中心新元朗中心新葵興廣場新翠商場置富商場錦薈坊

領匯管理有限公司天澤商場石籬商場兆麟商場安定商場何文田廣場沙田新翠商場尚德商場秀茂坪商場秦石商場海富商場啟田商場景林商場頌安商場鳳德商場愛東商場鯉魚門廣場

專訪樂施會中國部 去年四月青海玉樹地震後,振威(中)在災區待了一個星期,

統籌樂施會在當地的人道救援工作。

振威考察樂施會在甘肅省隴南市的汶川地震重建項目。

鳴謝︰ 何兆南林志軒林志豐

樂施大使 王菀之樂施大使 森美

主要贊助︰道富集團

支持學校︰三育中學元朗信義書院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妙法寺劉金龍中學坪石天主教小學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油麻地天主教小學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基督教崇真中學順利天主教中學順德聯誼總會梁球琚中學順德聯誼總會梁潔華小學慈幼葉漢千禧小學慈幼葉漢小學聖安多尼學校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筲箕灣東官立中學嘉諾撒學校嶺南大學 (大學發展及公共事務處)

支持機構 / 團體︰Action Waterfall Alfax MediaDeep Interactive Company LimitedEscapade Sports (CWB Shop)MegaBox Development Co LtdMonster.comNotebookStore.com.hkProtrekVoix Studio戶戶通我係義工,服務社區!We're Volunteers!易通集團東亞銀行泛亞班拿中國有限公司香港第一車網香港電燈有限公司香港體檢及醫學診斷集團有限公司敦沛(亞洲)金融有限公司路訊通儲存易迷你倉集團麗確攝影器材(香港)有限公司

農村發展與災害管理項目副經理

余振威

余振威,土生土長香港人,大學時主修工程,理科出身的他卻於2000年「中途出家」,走上扶貧發展之路。他當初選讀工程,原意是要為社會帶來更好的改變,但其後發現,推動發展中國家貧困地區的持續發展更重要和迫切。

這條扶貧路,一走已十年,雖不至於踽踽獨行,振威以甜、酸、苦、辣四字概之。

「改變,絕非一朝一夕的事。發展工作的挑戰在於,你必須長時間部署、經營,有時候甚至不一定能見到成效,過程有時是很磨人的,甜在當中只佔很少的部分。但每當我看到社區的孩子們有一個更好的環境健康成長、村民建立了自信,勇於承擔社區的持續發展、弱勢社群的權益得到保障、貧困社區得到政府更多關注時,就會覺得之前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這種甜美的感覺彌足珍貴,是支撐著我繼續做下去的動力。」振威更形容發展工作給他的滿足感,是其他工作無法達到的。

振威於2008年加入樂施會,目前長駐蘭州辦公室。他帶領的八人團隊,專責樂施會在中國西北部地區,包括甘肅、陝西及青海等省份的農村發展和災害管理項目,同時兼顧5.12汶川大地震甘肅及陝西兩省的災後重建工作。

余振威笑說,他的名字令地震災民聞之色變,進入地震災區前要改名為「餘震停」。去年四月青海玉樹地震後,他第一時間趕到災區,統籌樂施會在當地的人道救援工作。其後,又與當地的政府及民間組織合作,開展兩至三年的重建項目,協助災民恢復生計和生產。他補充︰「樂施會的強項是社區發展,所以我們每個重建項目都結合社區發展元素,除了確保持續發展,亦著重文化保存和環境保育等各方面。」

中國經濟近年急速發展,早前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系。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已有足夠的人力和財力處理國內的災害和貧窮問題。這是否意味民間扶貧發展組織將會逐漸式微?振威認為,中國貧困農村的生活仍然很困難:「根據官方統計,2008年,全國仍有超過4,000萬人每月平均收入不足100元人民幣。截至2009年底,甘肅省還有一半縣屬於國家級貧困縣,人口達到389萬,大部分散居於偏遠山區,生活環境惡劣,而且易受災害影響,我們在這些地區推行救災與扶貧工作,難度可不少呢。」

振威又認為政府和民間組織的關注點不同,後者仍有發展空間,其重要性不容忽視。他解釋︰「救災及重建方面,中央政府的策略主要由上而下,而且則重大型基建項目,例如重建民房和修建道路等,但一些最偏遠、最貧困的地區就未必即時照顧到。民間組織就在這方面發揮補足作用。舉例說,我們的汶川地震重建項目,選點堅持集中在最貧困、最偏遠、最少外界支援的地區,避免與政府或其他組織資源重疊,這亦是樂施會一貫的宗旨。發展項目方面,由於我們的規模比較小,所以可以深入社區,與受助社群會面、討論,共同籌劃適切的發展策略和手法,過程中,我們著重提升村民的自信和技能,從而達到助人自助的長遠目標。」

振威長時間在國內工作,每隔兩至三個月才回港探望父母。人在異鄉,他說並不感到孤單,因為身邊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關懷和扶持,他更感謝父母默默的支持。「平日工作接觸太多人、說太多話,所以放假時,我喜歡一個人待在家,盡量少說話,讓身心好好休息。」他笑說。

去年九月,蘭州辦公室團隊一名項目人員,在前往玉樹出差的途中遇上交通意外離世。對振威來說,這是史無前例的打擊,他憑著信、望、愛等信念熬過最艱難的時刻。

信心、盼望、愛,這亦是每個扶貧工作者的原動力。

後勤支援贊助機構︰ 「亞洲萬里通」中華電力電訊盈科有限公司

指定能量食品︰CLIF Bar

指定服裝︰ Columbia

指定鞋履︰ Montrail

指定戶外用品店︰保捷行

指定低碳服務商︰ 香港通用公証行有限公司

指定裝備︰ Vaude

指定網上廣播商︰網播科技(亞洲)有限公司

指定飲品︰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