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对品牌管理的几个作用 - the role of sns in brand managementbrief

5
SNS 对品牌管理的几个作用 黄飞

Upload: interbrand

Post on 29-Mar-2016

23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1 download

DESCRIPTION

全球品牌价值前50强的品牌在主要社交网站上几乎都开有账户,并时时更新状态、不断吸引粉丝。社交网站在品牌管理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Almost all the Top 50 Global Brands have accounts on major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keep their fans updated. What is the role of SNS in brand management?

TRANSCRIPT

Page 1: SNS对品牌管理的几个作用 - The Role of SNS in Brand ManagementBrief

SNS 对品牌管理的几个作用

黄飞

Page 2: SNS对品牌管理的几个作用 - The Role of SNS in Brand ManagementBrief

SNS 对品牌管理的几个作用

SNS(Social Networking Site,社交网站)在中国的发展速度

恐怕已经远远超过了在大洋彼岸的鼻祖们。3月初,新浪网在

其2010年财报中公布的微博注册用户总数已突破1亿——这个

数字是去年11月份的两倍。几乎每个人的浏览器收藏夹中都有

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等热火朝天的社交网站,网站提供的集

成即时软件亦广受欢迎。

无论你喜欢与否,这已经是一个海量信息+疯狂传播的时代。

对于品牌管理者来说,过去的网络是向某个目标客户群单向

“推”信息的渠道,而今天的网络则是消费者以及所有人讨论

产品、业务和品牌的开放平台,大多数人第一次、第二次、很

多次、甚至唯一一次与某个品牌发生关联的方式就是网络。

SNS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信息结构和人们体验品牌的方式,那是

否意味着我们要为SNS专门设置一套战略呢?

答案是否定的。尽管SNS迅速地成为品牌战略的一个关键组

分,但其仅仅是个人和专业沟通的一种工具,品牌战略本身才

是回应业务挑战的核心关键。SNS工具必须统一于品牌战略和

业务战略。

有关利用SNS进行品牌传播的案例和讨论已日趋热烈,事实上

可以将此认为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值得反复提醒的是,如果您

的企业或产品品牌还没有一套清晰而有号召力的品牌定位和内

涵,请务必将此作为头等大事。通过某种新技术或者事件炒作

尽管可能一时提高知名度,但很难积累有价值的品牌资产。令

人警醒的现实是:即使在品牌管理和SNS技术颇为成熟的北美

市场,SNS营销行动失败的可能性也高达72%!

SNS究竟能帮到品牌什么?

一、帮助您更好地倾听客户

作为训练有素的专业品牌管理者,客群研究对于品牌的意义无

须赘述。无论是品牌建设、品牌管理还是品牌评估,你的目标

是谁、目标的特点是什么、目标怎样看待你和竞争对手等等永

远是必须被回答的问题。SNS的出现却似乎打乱了品牌管理者

的思路:在SNS出现以前,客户对于品牌处于被动接受者的地

位,基本无法实现创造、参与和社群导入;而今天,客户已经

成为品牌主动而活跃的影响者,不仅能够通过社群发现、体验

和分享,其本身更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媒体”。

忽视这种“媒体”力量的后果是可怕的。强生旗下McNeil生

产了一种叫作Motrin的止疼药,并意图围绕带孩子的年轻母亲

为对象,以“Wearing your baby seems to be in fashion(穿

着你的宝贝看上去很时尚)”的创意进行网络推广。不想妇女

们并不买账,大量女性受众通过Twitter和Youtube发表评论

进行抨击,认为这样的言论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和冒犯,最终

McNeil撤消了产品推广计划,并给出两封道歉信解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SNS网点众多且信息浩如烟海,在SNS客

户研究中已出现了一些现代化工具,包括诸如“关键字”“关

键短语”“话题”等基本搜索元素,以及集成性SNS工具,如

Interbrand开发的Brandlogger等。利用这些先进的工具可以

追踪到用户的话题主干和信息内容,并以类似因子分析的统计

方法寻找品牌关键信息及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追踪和分

析的目的。当然,即使将SNS作为召开一个小型Focus Group

的场所,又何尝不可呢?

二、更容易找到品牌理念的共鸣群体

品牌理念才是一切品牌行动的核心。相比传统媒介,SNS的最

大优势在于能汇聚一批对于品牌感兴趣的“粉丝”和“潜在粉

丝”。他们往往是最能够与品牌理念产生共鸣的群体,愿意与

同好聚集并且乐于为品牌进行传播,这些忠诚客户可说是品牌

建设中重要的基石。然而大胆表达品牌理念以前,品牌管理者

应先思考你的品牌是否有真正的内涵和理念,并且经得起思考

Page 3: SNS对品牌管理的几个作用 - The Role of SNS in Brand ManagementBrief

过133万人次的消费者前来参与排队,所有参与用户都同步成

为优衣库在人人网的粉丝,粉丝数也从零激增到13万,接下来

再发起试穿、网络模特等活动,成功将电脑屏幕那头的年轻人

拉到店里来进行消费。这些活动展现了优衣库充满趣味和设计

感的特性,是其品牌内涵的一次成功传播,再一次扩大了其影

响力。

无论是哪一种品牌传播方式,它能够提供给品牌的价值体现在

三个方面:选择价值(Choice)、高端价值(Premium)和忠诚价

值(Loyalty)。因此,在特定的SNS中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就应该

或者能帮助客户做出选择,或者能帮助产品获得溢价,或者让

客户产生无法离开的忠诚度。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SNS:如深刻理解人

人网与开心网的客户群特点有哪些区别;第二是各种类型的品

牌故事或品牌活动的发展应基于品牌理念的发展,以确保这些

故事之间有根可寻且互相统一;三是发挥SNS中能引入用户的

优势,让用户成为这个故事的一部分。例如宝马Mini有专门的

网站可以合成带有消费者真实头像的汽车动画,从而极大提高

了消费者的选择价值。

四、为品牌内部导入提供了新的工具

认为品牌的价值积累只存在于外部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品牌

价值的提升要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共同努力。尽管今天大多数企

业的组织构成仍然是垂直管理和集中决策,但SNS为我们带来

了内部文化扁平化的趋势和快速反应的契机。

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有意或无意地利用SNS建立了非官方的交

流平台,例如GE在北美已经开始尝试利用Twitter召开一些不

涉及保密信息的内部会议,而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开

通了微博,作为品牌管理者,您当然也可以利用SNS对内更好

地导入品牌理念,以一种有别于传统自上而下宣导式的、更加

和讨论,在SNS时代尤其如此。

关于苹果的话题在各类社交网站上总是长盛不衰,早年苹果品

牌的支持者大部分通过网络表达对品牌的狂热追捧,并与不同

意见者展开论战。据Gartner的统计,从09年至10年,仅仅

苹果iphone手机的销量增长率就达到87.2%。我们也可以感受

到,认同苹果内涵的言论越来越多 - 无可否认的是,由于苹果

在产品、人员、零售环境和传播等各个方面都深刻并且统一地

真正反映了其“人性化科技”品牌理念,关于苹果的话题总是

长盛不衰,大有“果粉渐强”“果黑渐弱”的趋势。

正如苹果这个案例所展现的,优秀的品牌理念之所以能产生震

撼人心的共鸣感,在于能够将品牌与业务策略相辅相成合二为

一,品牌渗透到业务的所有环节。也正因为如此,品牌理念可

以不仅仅呈现在LCD屏幕上,也能种植在受众的心里。这意味

着品牌定位不仅在概念上是站得住脚的,而且也有相应的可信

产品与之配合。如果在微博上用官网账户只是空喊一些口号,

而拿不出能体现品牌承诺的产品,不仅不会扩大品牌的影响

力,恐怕原先的粉丝也会无奈而去。

三、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这往往是媒体公司、广告公司和SNS运营商乐于谈论的话题。

这一方面是因为口碑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品牌驱动力;另一方

面是社交网站更能够拉近品牌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对于B2B

品牌和奢侈品牌尤其如此。具体的操作方式一种是门槛较低的

品牌账户式,如全球品牌价值前50强的品牌在主要社交网站上

几乎都开有账户,并时时更新状态并不断吸引粉丝;另外一种

方式是在SNS上以campaign的方式出现。

2010年底,优衣库(UNIQLO)通过人人网举办了一次UNIQLO

lucky line活动,通过新鲜有趣的实名网上排队动画和配套的

优惠券奖励,配合好友之间的推荐,在短短14天之内吸引到超

全球品牌价值前50强的品牌在主要社交网站上几乎都开有账户,并时时更新状态、不断吸引粉丝。

Page 4: SNS对品牌管理的几个作用 - The Role of SNS in Brand ManagementBrief

万变不离其宗。任何新式工具的产生,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理念

和使命。品牌管理的目的是要提升品牌价值,这直接来源于“品

牌强度”(Brand strength)的提高,即使在SNS时代也是如此。

10项影响“品牌强度”的重要因素是:真实性(Authenticity)、

清晰度(Clarity)、品牌反应力(Responsiveness)、一致性

(Consistency)、差异性(Di�erentiation)、相关性(Relevance)、品

牌存在性(Presence)、品牌理解度(Understanding)、内部重视高度

(Commitment)、品牌保护(Protection) 。这些因素不仅是测量品牌

行为的指标,也是指导包括SNS沟通在内的一切品牌行为的依据。

轻松有趣的方式,使研发、市场、销售和人事等各个部门的员

工真正理解品牌并参与到品牌建设中来,持续不断地开发与品

牌理念相符的产品和服务。

当然,针对员工在SNS上言论管理规章制度的推出也势在必

行,特别是复杂的大型企业。美国已经有因为员工在社交媒体

上抱怨主管而被解雇的法律案件,尽管品牌不只是公共关系或

者法务,但一旦出现企业内部负面消息,在这个信息时代会对

品牌造成巨大伤害。IBM是较早制定社交网站管理制度的企

业,在制度中鼓励员工发表能够提升IBM内外部价值的言论;

而Intel规定员工在网络中无论是好消息或者坏消息都可以发

布,但不能发布丑陋或诽谤类信息。

SNS中品牌管理基本框架

针对SNS中的品牌管理,Interbrand发展有一套完整的方法

论,简单列示如下,供品牌管理者参考。在每个工作环节当

中,都内含着相应的目标、行为和工具,限于篇幅,在此就不

再展开。

尽管今天大多数企业的组织构成仍然是垂直管理和集中决策,但SNS 为我们带来了内部文化扁平化的趋势和快速反应的契机。

Page 5: SNS对品牌管理的几个作用 - The Role of SNS in Brand ManagementBrief

创造和管理品牌价值Creating and managing brand value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