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2

1
【星星寶寶】年輕恆星體 年輕恆星體(Young Stellar Object)是恆星 演化過程中早期階段的天體。一般恆星通 常都是主序星,恆星中心正進行著穩定的 氫核融合反應;而年輕恆星體與主序星(參 2010 年冬季號「赫羅圖專欄」)最大的 分別,就是年輕恆星體的中心尚未開始進 行氫核融合反應。 年輕恆星體主要由外圍的拱星物質(拱星 盤與拱星包層)和位於系統中央的星體組 成。由於拱星物質的密度較高,會遮蔽可 見光,所以觀測年輕恆星體必須利用紅外 線或電波望遠鏡。年輕恆星體中央的星體, 根據演化的順序,還可以細分為「原恆星」 和「前主序星」。分子雲中密度較高的分子 雲核受到外力的擾動,開始收縮並且吸積 物質,接著就進入了原恆星這一個演化階 段。原恆星的能量來源是重力位能轉化成 的熱能;隨著雲氣持續收縮,溫度也隨之 增加。此時的原恆星在整個系統中心,拱 星盤環繞原恆星,而拱星包層則在最外圍。 隨著中央原恆星質量的增加,恆星演化進 入前主序星的階段。 前主序星,顧名思義就是離主序帶只差一步的恆星。前主序星的能 量來源主要是重力位能轉換成熱能和氘融合反應;比起氫核融合反應,重力位能提供的能 量較小,而氘融合反應較不穩定。 與低質量恆星(小於 2 個太陽質量)的生命期(約 100 億年)相比,年輕恆星體從分子雲 核演化到前主序星所需的時間,是非常短的。雖然目前天文學家尚無確切的定論,但是一 致認為應該不會超過一千萬年。(編輯稿) 圖說:藝術家所繪製的假想圖,呈現出目前對恆 星形成的主要看法與相關物理現象。 ©中研院天 文所

Upload: institute-of-astronomy-and-astrophysics

Post on 10-Mar-2016

2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與低質量恆星(小於2個太陽質量)的生命期(約100億年)相比,年輕恆星體從分子雲 核演化到前主序星所需的時間,是非常短的。雖然目前天文學家尚無確切的定論,但是一 致認為應該不會超過一千萬年。(編輯稿) 圖說:藝術家所繪製的假想圖,呈現出目前對恆 星形成的主要看法與相關物理現象。 ©中研院天 文所 【星星寶寶】年輕恆星體

TRANSCRIPT

Page 1: star2

【星星寶寶】年輕恆星體 年輕恆星體(Young Stellar Object)是恆星

演化過程中早期階段的天體。一般恆星通

常都是主序星,恆星中心正進行著穩定的

氫核融合反應;而年輕恆星體與主序星(參

閱 2010 年冬季號「赫羅圖專欄」)最大的

分別,就是年輕恆星體的中心尚未開始進

行氫核融合反應。 年輕恆星體主要由外圍的拱星物質(拱星

盤與拱星包層)和位於系統中央的星體組

成。由於拱星物質的密度較高,會遮蔽可

見光,所以觀測年輕恆星體必須利用紅外

線或電波望遠鏡。年輕恆星體中央的星體,

根據演化的順序,還可以細分為「原恆星」

和「前主序星」。分子雲中密度較高的分子

雲核受到外力的擾動,開始收縮並且吸積

物質,接著就進入了原恆星這一個演化階

段。原恆星的能量來源是重力位能轉化成

的熱能;隨著雲氣持續收縮,溫度也隨之

增加。此時的原恆星在整個系統中心,拱

星盤環繞原恆星,而拱星包層則在最外圍。

隨著中央原恆星質量的增加,恆星演化進

入前主序星的階段。 前主序星,顧名思義就是離主序帶只差一步的恆星。前主序星的能

量來源主要是重力位能轉換成熱能和氘融合反應;比起氫核融合反應,重力位能提供的能

量較小,而氘融合反應較不穩定。 與低質量恆星(小於 2 個太陽質量)的生命期(約 100 億年)相比,年輕恆星體從分子雲

核演化到前主序星所需的時間,是非常短的。雖然目前天文學家尚無確切的定論,但是一

致認為應該不會超過一千萬年。(編輯稿) 

圖說:藝術家所繪製的假想圖,呈現出目前對恆

星形成的主要看法與相關物理現象。 ©中研院天

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