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ytack#15

6

Upload: vt-artsalon-vt-artsalon

Post on 12-Mar-2016

2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VT非常報,揭露藝術家小道消息及展演資訊

TRANSCRIPT

2012160x120cmdigital print

水溫14度

第一次聽見「新店男孩」這個名字,我大概猜想得到他們要做些什麼。

「新店男孩」聽來像是偶像團體,卻和偶像一點關係也沒有。「男孩」有將熟未

熟的意象,是未被定論的變動狀態,意味著魅力,趣味,還包括一點孩子氣。這

是一件和新店相關的事,這個在台北的南端、有河岸並且看得到山的地方,是這

四位藝術家定居之處。在他們各自的作品裡,其實已或多或少包括了新店的意象

,無論是山、霧、居住空間,或者生活的感受、情調,都能夠在作品中被覺察出

來。然而,四位藝術家的作品脈絡各不相同,這個以個人情誼為基礎而成立的新

鮮組合,所創造出來的不僅是四人創作的聯集,更是關於默契與意見的一連串考

驗。

 

自從新店男孩決定一起做些什麼,他們比往常更密切地聚會,談論創作和展覽的

想法。他們歷經集體創作相互磨合的過程,許多共識在聚會席間慢慢成形。集體

創作的工作方式和藝術家的獨立創作有很大的差別,除了提供彼此躍出個人脈絡

的機會,其間的膠著和挫折也真切地考驗著新店男孩邁出下一步的可能性。

 

在這次的展覽中,新店成為生活的代號,展出的作品從一個空間性的想像出發,

直指於此互動往來的人事物。在這四位藝術家之間,除了在藝術創作上的彼此欣

賞,就生活面而言,還有更多因為新店而來的交往和默契。搭誰的便車,在誰家

聚餐,出遠門的時候代為照顧誰的貓狗,甚至在第一次的展覽之前成立了共同的

工作空間,這些生活的交集,是新店男孩一起創作的感情基礎。平時在個人創作

裡沒法嘗試的、少了點理由的,在新店男孩的作品裡卻是可能的。他們讓觀眾在

進入展場的時刻猶如走入新店,隨著小徑蜿蜒,看見一處又一處的風景。幾幅攝

影作品都在新店拍攝,是他們日常生活裡熟悉的場景。這些沒有明確指涉的圖像

一如迷霧,卻讓人忍不住想知道多一些。我們彷彿看見,新店男孩在漫長的中年

時光裡,找到了彼此,找到了關於新店和生活的另一種想像。也因此,我願把它

視為一個重要的約定:男孩們奔波於現實的各種境況之後,總要回到這裡。新店

,以及一起冒險的勇氣。

新店男孩

撰文︱張晴文

2012160x120cmdigital print

傾斜30度

近年來台灣的當代藝術確實有不少回應生活或者

現實的創作。其實在新店男孩的作品裡,我們看

到的並不是他們真正的生活,或者有意推銷的生

活方式。或許,如果真有某種屬於新店男孩的生

活風格,那存在於產生創作的過程會大過於所產

出的作品本身。

Q2.新店男孩訴求生活風格這樣的單純企圖

,與這幾年來台灣當代藝術的風潮是否有著

某種回應或對話關係?

儘管這些時間以來,我密切參與新店男孩的每個

討論,也看到之間的變化,但我認為在這次的展

覽裡,觀察者的角色會大過於其他我們預期策展

人所會扮演的角色。

就像新店男孩邀請我加入他們的party,而我不

打算、也無法主導每一個決定,至多參與意見,

給點我的看法。這個過程其實讓我滿緊張的,但

也充滿期待和想像。對於新店男孩在最後關頭決

定以集體創作的方式發表所有的作品,我是支持

也認同的。還是那句話:他們讓我看到某種追求

的決心。而那個追求對於他們而言,是有意義和

必要的。

Q3.新店男孩由一個聯展計畫轉為一個團體

創作的projec t,這中間的變化,身為策展

人的你怎麼看待與因應?

中年危機(哈哈)。

男孩是一個脫逃的理由,一張請假單。

Q4.新店男孩成員年紀都不小了,你認為他

們自稱男孩的背後心理狀態與企圖究竟是什

麼?

(這題好難喔...我不知道怎麼寫 T_T 放棄作答)

Q5.台灣的藝術團體不勝枚舉,新店男孩做

為新人,你有何忠告與建議?

2012160x120cmdigital print

面積36坪

一般來說,藝術圈裡以團體為名的發表,多半會將個人色彩削減至某一程度的狀態,畢竟做為

一個群體,被辨識的最大特色通常還是集體的氣氛和意見。我們看到許多由同學或者擁有相似

師承、背景的藝術家們組成團體,也經常看到兄弟檔、情侶(夫妻)檔,或者像一起做生意的

伙伴那樣合作無間的完美組合。新店男孩卻是已經展現個人風格、各自在藝壇行走十年以上的

四位藝術家,難免讓人好奇: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這樣的組合?這樣的結合對於他們個人藝術生

涯來說,又有什麼樣的必要性?這不是畫會,也不是偶像團體,但對我來說,很像是幾個獨立

的創作者組成了一個樂團。

新店男孩的積極性,我想最根本的在跳開各自創作路線的嘗試。但有趣的是,無論如何,對於

藝術的某些操作習慣、品味,是很難假裝不在意或者完全割除的,就像擺脫不掉的DNA。集體

創作考驗的不只是友情,更根本的還包括創作的態度、想法,甚至是更深一層對於藝術家身分

的想像。這段時間以來,我身為新店男孩的觀察者,看見每一次聚會、討論、喇賽、爭辯之中

,四個人對於這種誰也沒辦法擔保的創作方式,還是抱持著期待和熱情的。不能確定的總是比

能確定的多,自己能決定的總是比集體要多。儘管他們都是頗有經驗的藝術家了,但新店男孩

卻還像初生的孩子一樣,需要重新建立觀看的眼光,以及說話的方式。把新店男孩想得這麼嚴

肅似乎是必要的,也接近事實,但我覺得更不能忽略的是另一種內在的需求,那就是新店男孩

在讓人疲累的中年時光裡,找到一個耍賴的機會(但還是由不得你真的耍賴),也在個人已經

上了軌道的創作生涯裡,有一個跳tone的理由。這是一個很辛苦、很壓抑的世界裡,能夠容忍

的小小幽默,以及小小喟嘆,也因此,新店男孩的作品讓我嗅到對於自由和輕盈的想望,但不

幸的是,做為超齡的男孩,他們終究無法那麼無所謂地放縱,但也就是這個未竟的張力,讓人

看出了新店男孩對於生活和創作某種努力的決心。

Q1. 在你觀察,新店男孩的生產方式,有什麼有趣或者積極的面向值得探究?

Q&AQuestion : VT

Answer : 張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