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 view3...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Ja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热交换站设备及站房技术规范

热交换站设备及站房设计参照《鹤壁市集中供热换热站建设导则》,验收参照《鹤壁朝歌热力有限公司建筑采暖设施及系统验收记录》技术标准与规范换热站配制及安装必须按照但不限于以下标准和规范中有关条文的要求采购、安装

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朝歌热力换热机组采购、安装。它提出了所用材料的性能、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 施工方提供的设备应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制造,必须是在其过去承接的工程中使用过的技术成熟可靠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全新产品,不允许使用未成熟的或新研制开发的产品.做到结构合理,可靠性高.能耗低,噪音低,不污染环境,操作及维护保养方便。

3 施工方提供水-水板式换热机组及自动定压补水机组应该为标准产品,技术文件中提供的所有参数应选自制造厂商公开发表的产品样本并提供国家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和设备出厂质量检验合格报告。

4 本次乙方的换热站需要配置全自动远传远控系统,换热站必须按照本技术要求实现完整的自动控制功能。

《板式换热器》GB/T16409

《板式换热机组》CJ/T191-2004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2013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19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198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87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国际标准组织》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 31:200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所有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招标采购设备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5 上述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有不涉及之处或未能达到国际和国家最新标准时,应使本次采购设备选用的材料、零部件符合最新版本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并提供所采用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以及所采用版本的有关技术资料。

6 如使用上述以外的标准和规范时,应加以说明。应清楚说明并提交用于替代的标准或规范,明显的差异点要说明。热力公司拒绝任何不符合本技术规范要求的设备、材料或从供货范围内取消或替换任何设备、材料。

7 换热站自控系统基本设备安装、软件开发、调试等相关工作由乙方单位负责实施,及时与朝歌热力沟通,实现与上位机对接功能,满足上位机对换热站的远程监视和控制要求。

8、技术条件

8.1 换热机组技术要求(艾克森):

8.1.1 水-水板式换热机组满足一次网热水温度为120℃,设计压力1.6MPa,二次侧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5/50℃,压力为1.0 Mpa。

8.1.2 板式换热器要求

8.1.2.1 板片采用芬兰奥托昆普进口AISI316L制造,使用寿命大于30年。

8.1.2.2 密封胶垫采用EPDM(原材料美国杜邦/德国拜耳)制造,为卡式结构,其正常使用寿命为6年以上。

8.1.2.3 螺母、夹紧螺栓采用45#优质碳素钢,符合ISO630-1980《stee products torpressure purpose-Quality requirement-part:plate》

8.1.2.4 压紧板加工要求为压紧板接口孔中心距的偏差符合ISO286-1《Base oflange channel ,deviations and fits》

8.1.2.5 支柱材料应符合ISO657/11-1980(E)《HOT-rolled steel sections-partⅡsloping fiange channel section-dimersions and sectiondl properied》的规定。

8.1.2.6 焊接材料应符合GB/T983的规定。

8.1.2.7 板厚0.5-0.6mm,板式波纹深度偏差≤±0.2mm,板片垫片槽深度≤±0.2mm,板片悬挂定位中心线与角孔中心线间距最大偏差≤±0.3mm。

8.1.2.8 换热器框架碳钢喷塑。

8.1.2.9 板式换热器设计公称压力为1.6MPa,设计温度150°C。当事故时一次侧压力为1.6MPa时,二次侧压力为0的情况下,仍能保证换热器安全。同样,二次侧压力为1.6MPa时,一次侧压力为0时,仍能保证换热器安全。要求相关资质单位出具板换材质验收报告,板片实测厚度在0.5mm-0.7mm之间,每组不能超过150片。9、 供货单位应随换热机组提供换热器垫片总量的10%作为检修备品。

材料名称

材质

标准

钢板

Q235-A

GB/T700

钢管

20号优质碳素钢

GB/T8163

法兰

Q235-A

GB/T9112

弯头、三通、异径接头

20号优质碳素钢

GB12459

槽钢

Q235-A

GB/T707

角钢

Q235-A

GB/T9787

10、电气技术要求

电源柜及控制柜技术要求应严格按照《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和《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第二章执行)。

10.1 机组变频柜(每套机组配套一台变频柜,主要电器元件西门子)

机组电气控制包括电气控制柜、柜内安装的变频器、低压断路器、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电压电流表、按钮开关、指示灯以及控制线路等一整套电气控制设备,与机组仪表控制箱结合,实现换热机组无人值守自动运行、监测和控制功能。乙方所提供的控制柜及变频柜除满足系统的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

10.1.1 电器主要元件应选用西门子产品。

10.1.2 采用冷弯型钢局部焊接组装而成的构架,构架零件及专用配套零件均由型钢制成,以保证柜体的精度和质量。

10.1.3 柜门用转轴式活动铰链与构架相连,安装、拆卸方便。门的折边处均嵌有一根山型塑条,以防止门与柜体直接碰撞,提高门的防护等级。

10.1.4 柜内的安装件与构架用滚花螺钉连接,整柜构成完整的接地保护电路。

10.1.5 柜顶的四角装有吊环,用于起吊和装运。

10.1.6 柜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

10.1.7 柜体要做好表面处理,面漆采用静电喷漆工艺,面漆海灰色。

10.2 变频柜的要求:

10.2.1 变频信号传输电缆须有屏蔽保护。变频器在柜内安装必须有适当的通风散热间距且不得上下排列安装。必须在电源和变频器电源输入端子(R、S、T)间接入断路器或熔断器,且应连接接地线。

10.2.2 为保证变频柜的质量,变频柜内的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输入电抗器、中间继电器、选择开关、小空开、电位器、按钮等元器件均选择西门子产品。

10.2.3 机组电气控制柜的技术参数

10.2.3.1 额定电压等级:380V/220V

10.2.3.2 额定频率:50Hz

10.2.3.3 1分钟工频耐压:2500V

10.2.3.4 外壳防护等级为IP44

10.3 机组电气控制柜应设置设备状态自检测及电机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功能,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装设对电机的过载保护、缺相与短路保护、电压过高、过低保护、负载超温保护、三相电流不平衡保护等功能,(详细措施见GB50055—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控制柜应有明显的信号显示和报警功能。机组电气控制柜应有电压表指示,每台循环泵、补水泵都应有电流表指示。

10.3.1 机组电气控制柜应具有手/自动切换开关功能。

10.3.2 调速装置,调速范围宽且平滑调速;启动转矩和调速特性应满足循环水泵、补水泵的要求。

10.3.3 为仪表控制箱的RTU(远程控制终端)提供的循环泵、补水泵的信号:变频器频率反馈信号、电流信号以及无源的运行状态以及故障状态等信号,并在仪表控制器上进行显示。

10.3.4 能接收仪表控制箱的RTU通过通讯所送来的设定信号进行循环泵、补水泵的变频调速运行。

10.3.5 能接受仪表控制箱的RTU控制信号实现循环泵、补水泵的自动启停控制功能。

10.3.6 电气控制系统应能与仪表控制系统的RTU配合,实现机组自动启动和自动停运的功能。

10.3.7 在机组停电后能使设备安全停运,短时间恢复电源后,机组内的各个设备能按机组启动顺序自动安全投入运行。

10.3.8 夏季机组长时间停运后,有保持停电前运行参数的功能,在冬季采暖运行时,不再需要进行参数设置。

10.3.9 当补水水箱缺水时,能接受RTU送来的信号连锁停止变频补水泵,并发报警信号

10.3.10 补水泵变频器应根据不同的机组设置不同的睡眠频率,低于该频率一定时间内水泵进入睡眠状态,但当频率超过唤醒频率时,水泵重新启动运行。

10.3.11 当补水压力过低,能接收RTU送来的信号,进行机组安全停运等连锁功能。

10.4 机组电气柜柜体的要求

10.4.1 机械要求:柜体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严格的结构。箱体应做有效的防腐处理,并能防尘、防潮标准不低于IP44。

10.4.2 机组电气控制柜内弱电及强电设备及线路系统应独立分区,弱电控制线路应采用屏蔽线。

10.4.3 变频器操作显示面板应采用电缆引至柜门上安装,便于操作和观看。

10.4.4 柜内及柜门上的设备都应有表示该设备的标号和端子号,与仪表控制箱联络的信号都应有专门的端子排和一一对应的端子号。

10.4.5 柜内导线及按钮、指示灯的颜色应根据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

10.4.6 接地要求:按TN-S系统接地,应有独立的N端子排和PE端子排。

10.4.7 冷却系统:柜内采用轴流风扇进行强制通风冷却,并具有散热孔以及防尘等措施。

10.4.8 柜内照明:柜内应具有门控开关控制的照明设备。

10.4.9 安装要求:进线采用下进下出,柜体的散热孔等设施的位置,不应妨碍2台及以上电气控制柜并排安装。

10.4.10 多功能电表:

10.4.10.1 多功能表必须配置互感器和电表箱。电表安装在独立的电表箱内。配置有电表专用的计量端子,通过计量端子连接外部线路。

10.4.10.2 测量三相交流电压、电流、有功、无功、频率、功率因数。

10.4.10.3 485通信接口,支持MODBUS或其它规约

10.4.10.4 温度范围: -10℃~ 55℃

10.4.10.5 存贮温度: -20℃~70℃

10.4.10.6 相对湿度: <85%(20±5℃条件)

10.4.10.6 大气压力: 86~108Kpa

10.4.10.7 电 源: 交流 85~265V 50HZ~60HZ

10.4.10.8 功 耗: 小于5W

10.4.11 变频器选用ABB ACS510系列

低压变频器生产及检验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低压变频器用于系统电压为360V~690V且中性点接地的网络中,故障短路电流35KA。产品性能标书中无特殊说明或要求时,低压变频器应满足IEC、EN、VDE、BS及IEEE标准,但不限于以上标准,其它等效或更高的标准亦可采用。

IEC439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成套装置

IEC529-76 外壳保护等级的分类

IEC142-2 半导体自换相变流器

IEC801 工业生产计量和控制设备的电磁兼容

IEC1000-4-5 浪涌电压

IEC157-1-73 低压断路器

EN55011 1B 电磁兼容性

EN61800-3 功率驱动系统

EN61000-4 静电放电及调幅电磁带辐射

IEC68-2 宽带随机振动

IEEE519-1992 谐波干扰

BS5750 质量标准

BS7750 环保标准

IEC73-84 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IEC391-72 绝缘导线标志

IEC445-73 用字母数字符号识别电气接线端子和接线标记统一系统的通用原则

IEC446-73 用颜色鉴别绝缘导线和裸导线

IEC757-83 颜色标示符号

IEC86 基本环境试验

11、低压变频调速设备技术要求

11.1 范围

本章节涉及到本工程所有变频调速柜的主要技术要求。变频调速柜用于各补水泵及循环水泵。

11.2 提交

11.2.1 设计报告

报告应综合性描述有关变频器的参考标准、控制原理、注解、技术因素、设计值、设计的假设和计算方法,以及变频调速设备选择的规格及型号。

11.2.2 图纸

变频调速设备的图纸应包括但不限于:

11.2.2.1 接线图

各种规格及型号变频器的主接线图及控制原理接线图。

11.2.2.2 终端图(端子排图)

动力连接、控制、保护及测量的端子排要分别注明其连接功能并要有明显区分,复用端子应注明供用户编程自定义的主要控制功能和显示功能。

11.3 文件

乙方要提供有关变频器的操作说明、性能特性、外形尺寸、安装细节、应用细节等资料。

11.4 变频器一般性技术要求:

11.4.1 输入数据

·电源电压:AC380V(-10%)—AC480V(+10%);

·电源频率:50/60HZ±5%

·功率因率/COSФ:额定负载0.90/1.0

·最大短路电流:35KA

11.4.2 输出数据

·速度调节范围:0~100%

·输出电压:0~100% 电源电压

·加减速时间:1~1000 秒

·输出频率分辨率:±0.01HZ,

·输出频率50Hz电源电压三相达到额定值时,水泵电机应能达到100%额定功率,二次方负荷不应有扬程及流量的损失

11.4.3 转矩特性

·启动转矩:1分钟110% 额定转矩

·加速转矩:135% 额定转矩

·过载转矩:110% 额定转矩

过载电流:过载110%额定电流(每5分钟允许1分钟)

11.4.4 环境条件

·最大相对湿度:95%无结霜

·环境温度:(1)运行温度:-10℃ ~ 40℃不降容

(2)存储温度:-25 ~ 60℃

·噪音: ≤65dB (在距满负荷运行的系统≤1.0米远的地方)

11.4.5 电缆长度

·电机电缆最大长度

屏蔽/铠装电缆: 不小于150米

非屏蔽/非铠装电缆:不小于250米

11.5 保护及控制

11.5.1 变频器应采用全新的IGBT元器件并应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如:过电压、欠电压、过电流过负荷(过热)、输出短路缺相,接地故障等保护。变频器应具有内置抗冲击、抗浪涌部件, 并具有运行中的掉载保护能力。

11.5.2 在内部区域控制时,可利用变频器操作面板上进行本机手动调节控制。

11.5.3 在外部区域控制时,可在就地按钮箱上控制或PLC、DCS微机控制。在就地按钮箱上控制时,应用可调电位器进行。

11.5.4 I/O端口

·AI:一路 , 4-20mA PLC速度调节信号

外部区域手动0~10KΩ电位器给定调节信号

·DI: 6路, 无源起动/停止得电触点信号

无源外部区域选择触点信号

无源PLC起动/停止得电信号等

·AO: 一路:两路可编程4~20mA信号用于输出电机 频率、电流,现场测量值等。

·DO: 两路:两路可编程继电器输出用于输出报警、运行、故障等。

11.6 变频器整机特性

11.6.1 变频器的硬件部分应由整流部分、中间电路部分(包括线圈及电容)、逆变部分及控制部分组成。变频器的硬件结构中应含有双直流滤波器、PID调节器、PN通讯口及其通讯协议的驻留软件、且均为内置。变频器应带有液晶显示的操作器可显示运行参数。

11.6.2 为保证变频器的维修更换及备品备件的统一使用和提供,要求所有的变频器必须为同一系列型号的产品;为了防止对其它用电设备干扰,要求变频器带有进线电抗器、直流电抗器、输出电抗器和一类EMC滤波器,所有变频器必须满足EMC和国家相关标准,并COSф≥0.95。

11.6.3 设备安装

所有的变频器都必须垂直地柜式安装,其上、下方必须保持足够的散热间距。为节省安装空间,变频器并列安装时的间距应小于10mm。电缆下进下出或母排上进电缆下出。

11.6.4 操作器:

在变频器的前面应带有一个能显示中英两种文字的操作器(局部控制面板),该操作器应是一个完整的用户友好界面,可对变频器进行操作和参数设置,同时该操作器还应具备完整的用于显示运行状态、故障原因的中英两种文字显示功能,并具备变频器参数存档、参数拷贝(参数上载和卸载功 能)和常规操作功能。该操作器可拆卸,还可借助安装套件 安装在距离变频器不大于3米远的地方。操作器应具有带电插拔功能。

11.6.5 保护功能

变频器除自身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外,还应对周边设备及电动机等能进行有效的保护,以使系统能够进行安全可靠的工作。

11.6.5.1 变频器自身的保护

·当环境温度过高或散热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变频器应具有自动降容功能以避免跳闸,并输出警告信号。

·当主电源缺相或严重三相不平衡时,变频器应具有自动降容功能以避免跳闸(此状态下也应能设置为在跳闸),并输出警告信号。

·为防止变频器自动加/减速时间设置不当,变频器自动延长加/减速时间以避免过电流及过电压跳闸。

·为防止电机及电机电缆线的故障导致变频器的损坏,变频器应具备完善的接地短路及相间短路保护功能。

11.6.5.2 电机的保护

为保护电机不会因过载而出现过热现象,变频器应能随时监测并连续计算电机的实际负载。

·如电机装有热敏电阻,应能将其直到接到变频器的模拟量输入端口。

·变频器应能对电机的每相电流进行测量,从而实现对电机的短路保护和接地保护。

11.6.5.3 电气隔离保护

为避免任何对人员造成的危害,变频器的控制板与功率部分应具有电气隔离保护功能。同时控制板上的输入、输出端口也应具有电气隔离保护措施,以便在与PLC系统连接时不再需要额外的I/O隔离模块。

11.6.5.4 跟踪启动保护

为防止突然掉电后的上电对变频器的损坏,变频器应具有 跟踪旋转电机的功能,既变频器应能在接到启动信号后将其输出频率与电机实际转速同步。

11.6.5.5 跳跃频率

在变频器的每组菜单中应能设置2~4个跳跃频率以避免在这段范围内发生机械共振。

11.6.5.6 转速控制

当现场仪表信号或网络信号突然中断,变频器应能使电机保持在一设定的转速下运行,并报警。

11.7 服务功能

  11.7.1 变频器应能每隔不大于200ms的时间内自动保存数个操作数据(如电流、电压等),如发生跳闸或电机停车,应能将不少于15个最后记录的数据调出来查看。

 11.7.2 变频器应具有运行数据记录功能,如能量计数器、工作小时计数器、供电次数、过热次数及过电压次数。

  11.7.3 故障记录

变频器中的故障记录器应能保存最近10次故障的资料,以便查找故障原因和时间,如跳闸发生时间、跳闸发生时的电流及电压值、跳闸发生前运行小时总数等。

11.8 自动能量优化功能

为节省能量,降低电机电流及电机噪音,变频器应具有在全工作范围内自动根据实际负载调整输出电压,实现对电机的最佳励磁,从而使电机达到最高效率。

11.9 电机自适应功能

为保证电机能达到最佳的转矩特性及补偿电缆线上的损耗以使电机达到最佳的启动特性,变频器应具有在电机静止状态时对其电气性能进行测试。

11.10 可调载频率功能

在不降低输出功率或是不使变频器过热的前提下,为保证电机以最低噪音运行,应允许变频器在驱动电机时使用尽可能高的载波频率,该功能应能根据实际负载自动调整载波频率。

11.11 EMC要求:

为了防止变频器对其它用电设备干扰,要求变频器必须满足《GB/T 14549电能质量 公共电网》、《IEEE-519谐波干扰》等相关标准,并提供相关数据。

  11.11.1 直流电抗器

  内置于变频器的直流电抗器应能有效地抑制反馈到电网的谐波分量,使电网电压总谐波失真小于3%,同时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系统对供电容量的要求。

  11.11.2 输出电抗器

为使电机定子绕阻中产生标准的圆形磁场,从而使电机运行在额定频率以内的任何一频率时,均保留原有的运行效率,而没有任何附加的效率损失,保证电机和电缆没有附加的温升,变频器必须加装输出电抗器以使其能输出三相对称的正弦波电流。

11.11.3 输入交流电抗器:

为了减少电网波动对变频器的影响,690V变频柜必须安装3%电压降的输入交流电抗器。

11.11.4快速熔断器:

变频器内置快速熔断器,熔断时间<0.5S。

11.12 低压变频器必须具有整机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BS14000环境保护认证。

12、换热站控制柜

控制器、传感器、执行机构及通讯模块组成热网监控系统的远程终端站,远程终端站通过与其相连的仪表和执行机构完成对换热站和其它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控制器应能与机组电气控制柜及工艺配合实现热力站的全自动控制,能够安全启停机组。控制器采用进口品牌高端系列PLC:西门子S7-1200系列。

PLC中的控制器(通通讯板卡模块)、接口电路及所需软件等,要求换热站硬件、软件平台与热网监控中心相互衔接,最终构成为一个完整的监控系统。PLC必须是可自由编程构,应用程序开发型好,可以通过以太网通讯或者网络下载到控制器,编程语言符合IEC61131-3标准,支持FBD、LD、STL、SFC、等语言。支持可自动优化参数的PID等先进控制功能。

控制器专用于区域供热系统,可编程并具有远传通讯功能。工作电源DC 24V;工作环境温度0~60℃;存储温度-40~70℃。

设置UPS不间断电(品牌山特)现有机组没有配置

乙方应配备专门的箱体,用于放置不间断电源UPS,达到防水防尘要求。含云摄像头一部,硬盘录像机一部,山特UPS电源,巡更卡,调制解调器。

12.1 控制器(PLC西门子S7-1200)主要功能

12.1.1 参数测量

主要完成管网现场过程的模拟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等)、状态量(如泵的状态、水位高、低状态等)及脉冲量的测量、并完成相应的物理量的上下限比较、PID运算、逻辑运算等。

12.1.2资料存储

控制器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被测参数。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通过用户专用通讯线路传输到外网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中。为防止监控中心的故障或停电,控制器应具备一定的资料存储能力,以便监控中心恢复正常后将故障期间资料上传给监控中心,从而保证资料不丢失。

12.1.3通讯功能

控制器内置通讯模块具有通讯功能,具有PN接口,并且采用开放的TCP/IP通讯协议,支持国际标准RS485,PLC可出三条总线,控制器能将现场的设备运行情况传送到热网监控中心供分析处理,PLC可独立地完成本站范围内运行参数的监测和自动控制,并接受监控中心的监督及管理,PLC本身支持WEB服务器功能,控制器本身支持OPC UA。

PLC内部通讯协议也应采用国际标准的通讯协议。

12.1.4诊断自恢复功能

控制器上电后可自动对关键部位进行自检,并将故障信息上传给监控中心,继续运行,不会出现死机现象。

12.1.5日历、时钟功能

PLC设有日历和时钟(年、月、日、分、秒),并可接受控制中心对时命令,使整个系统时间保持一致。

12.1.6保护功能

控制器中保持性寄存器中不需要超级电容供电维持,其中的数据可以永久保持。

12.1.7显示操作功能

控制器应带有就地操作面板,具备中英文背光液晶显示屏及操作单元,,安装在PLC箱面板上。操作面板应可以显示换热站工艺过程的画面,电动控制阀门开关、水泵启停等不同状态应清晰区别地显示,以便操作员正确监视所有设备,并且换热站的所有设备也应由操作员通过操作面板控制,控制中心必须能进行与就地操作员面板进行同样的控制。

12.1.8控制调节功能

控制器能在就地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外,如控制循环水泵、补水泵启停,调节循环水泵、补水泵转速,调节一级网电动调节阀。

12.1.9组态功能

PLC的站名、站号、物理量转换公式、参数采样频率、限值均可在监控中心和现场进行组态。控制器应使用不依赖于电源的内存存储组态信息,并将组态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换热站在运行时可以在线更新控制器的程序。

12.1.10控制器根据检测的信号,控制机组运行,水压、温度超限报警,安全启停机组;应具备人工/自动转换功能。

12.1.11 控制器将测量主要工程参数,如一次网瞬时和累积流量,热量、压力、温度等,测量结果将传送到监控中心。

12.1.12 控制器应能根据朝歌热力公司换热站运行曲线编辑,通过检测二次网供水温度和室外温度,自动调节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实现换热站的水质调节;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如白天、夜晚不同,冬季、春季不同)设置2条以上的运行曲线,监控中心也可以根据经济分析,自动生成经济运行的曲线,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可以修改运行曲线和设定参数,完成运行曲线的修改、移植。

12.1.13 二次网补水压力控制,应能根据二次网回水点压力设定值,自动调节变额补水泵的转速,达到热力站补水定压控制。

12.1.14 二次网压差控制,应能根据二次网供回水压差设定信,自动调节变频循环水泵的转速,同时也能根据室外温度调节循环水泵的转速,两种调节模式应可在软件中切换。

12.1.15 控制器应能以阀控方式控制调节阀调节一次水的流量,以保证二次网所需的供水温度,当管网负荷过大或供热不足时,PLC应能控制调节阀的开度,使管网水力平衡,防止争水现象发生。

12.1.16 控制器能检测二次网网水压力过低,停止二次网循环泵,报警,达到要求后再启泵;检测到换热器堵塞,关闭电动调节阀,并发报警信号。

12.1.17 能接受监控中心参数修改更新指令,并保存更改历史记录。

12.1.18 控制器应能根据水箱液位,判断液位所处状态,超高限报警,超低限与补水泵联 锁,停止补水泵向二次网补水。

12.1.19 控制器应能满足监控中心其它的控制、报警、通讯功能。

12.1.20 程序能通过TCP/IP网络下载给PLC。现场控制与上级控制之间的联络通讯 。

12.1.21 高效节能智能换热站运行的运行参数由机组厂家负责上传至集中监控系统,并完成中央监控相关的组态工作;中央监控系统的软件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服务器满足本地冗余或远程冗余的配置,具备自适应浏览器功能,支持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浏览器软件(例如微软IE、苹果Safari、安卓UC等)。中央监控系统数据库的点数为无限点,满足未来系统扩容的需求;中央监控系统应支持固定终端(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及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不少于50个账户同时进行远程登录,经过身份安全认证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操作权限进行浏览数据、参数设定、设备控制等操作,并能实现将报警信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指定的手机上。

12.1.22 触摸屏(西门子)

12.1.22.1 至少为7.0寸全彩色屏,分辨率至少为800×480,64K色TFT真彩液晶屏。

12.1.22.2 触摸屏至少集成一个485口和PN以太网口。

12.1.22.3 触摸屏与控制器的连接必须必须能通过PN以太网接口连接。

12.2 控制器最低要求(西门子S7-1200系列)

12.2.1 PLC程序存储区内存不小于100KB,

12.2.2 PLC数据存储区不小于750KB,装载存储器插槽式最大可扩展到32G。

12.2.3 PLC具备工业级高性能处理器,位运算时间不小于72ns,字运算时间不小于86ns,背板总线通讯速率不低于400Mbits. ·

12.2.4 工作环境温度:O℃~60℃ 储存温度:-40℃~70℃

12.2.5 I/O满足测点数量要求并有10%的余量,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12.2.6 PLC支持可扩展内存卡,且该内存卡能被普通电脑读写,备份,恢复和下载程序固件更新。并能存储程序和系统文件之外的其他文件(如归档数据,配方文件,产品pdf手册,培训文档等等)。

12.2.7 PLC本体提供的10M/100M以太网接口以及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IEEE…..)的各类接口(如PROFINET,Modbus TCP,标准TCP/IP,UDP协议等等),从而满足网络通讯以及PLC与就地设备通信的要求。PLC还应提供与手提计算机通信的接口,可以直接通过以太网接口下载程序。

12.2.8 PLC须支持系统自诊断功能,可以监视到每一个模块和对应通道的实时系统诊断信息。发生故障时无需编程就可通过编程软件、人机界面、网络服务器等途径快速准确地识别受影响的通道。即使在PLC处于STOP状态时也能进行系统诊断。系统诊断不占用CPU的程序资源。

12.2.9 PLC需集成信息安全功能如:专有技术保护,块拷贝保护,访问保护,操作保护。全方位确保投资安全。

12.2.10 CPU需集成 Web Server功能,可以通过电脑上或者智能设备上的网页浏览器,或者APP(苹果/安卓系统)随时查看 CPU 和模块状态,拓扑结构,系统诊断信息,用户自定义网页等等。

12.2.11 CPU需具备跟踪趋势图的功能,可以实时快速的记录每个扫描周期的数据(最快0.25毫秒)。提供预记录功能,可以记录错误触发之前若干时间内的数据,以便更好的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优化工艺过程。

13、电缆及换热站配电柜

13.1 电缆

电缆总则

  13.1.1 电缆的设计、制造应保证在电厂寿命期30年内连续不断地运行,无论机组启动、运行以及紧急停机都能令人满意地工作,同时必须适应各种安装条件(特别是周围环境条件),如高温、低温、潮湿、干燥、室内、室外等。所有电缆导线中间不得有连接接头,导线的导电能力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电缆应防潮(湿),防油,防酸。

  13.1.2 电缆应可靠地承受正常及异常电压,适应各种环境,具有满足运行要求的载流量,并符合每回电路运行条件。

  13.1.3 乙方应详细说明电缆的结构形式、各层结构的材料及其特性,以及对绝缘材料生产工艺的描述。

  13.1.4 电缆不应有抽芯和接头现象发生。

  13.1.5 电缆导体材质的电阻率、绝缘电阻、绝缘厚度以及屏蔽等各项性能应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

  13.1.6 电缆装盘:

  13.1.6.1 同一盘电缆中,不应有不同型号的电缆混装。电缆装盘每盘是一根完整的电缆。

  13.1.6.2 每盘电缆长度计量误差不超过±0.5%

  13.1.6.3 电缆盘外侧各项标记如电缆型号、规格、各段长度等应准确清晰。

  13.1.6.4 电缆包装运输应按国标要求执行。

  13.1.7 电缆外护套表面每隔1米左右应有电缆生产厂家、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等标识,并标识长度,且标识清晰、准确、不脱落。

  13.1.8 每捆电缆两侧必须用醒目标记注明“项目名称”+“电气专用电缆”字样。

13.1.9 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识采用红、绿、黄色。

13.1.10 电缆不圆度不应大于10%。

13.1.11 请单独标注:每种型号的电缆以10米为单位,注明单位重量,即“公斤/10米”,每捆电缆请标明毛重(电缆+支架),净重(电缆),以便于买方验证每捆规格的电缆长度。

13.1.12 电缆盘

电缆盘应采用铁木结构,电缆盘应能承受在运输、现场搬运中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应能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在户外至少储存5年期间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并且电缆盘应能承受在安装或处理电缆时所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不会损伤电缆及盘体。电缆盘桶体最小直径应符合电缆最小弯曲半径。每盘电缆的端头应采用密封头密封。

13.1.13 乙方应提供所供电缆的主要机械物理性能。

13.1.14 电缆交货应附电缆质量检测报告及合格证。应提供电缆单位长度(Ω/km)的三相和单相正序、负序、零序电阻、电抗实测值。

13.1.15 主要电缆型号的通用要求及执行标准具体见物资清单。

技术符合GB/T 12706-2008、GB/T 19666-2005标准及相关标准。

13.2 特殊要求

本条规定的内容为本标段有关项目单位关于本标段中涉及的本项目有关电缆的特殊技术要求,如本条规定与3.1条规定之有关内容存在不一致或矛盾之处时,以本条为准。

13.3 耐火电力电缆

13.3.1 导体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铜芯(无氧铜,纯度99.99%)导体应符合GB/T3956的要求。导体绕包双层云母带。电缆额定工作温度为:180 ℃,短路(最长持续5S)时导体最高温度为350℃.适用于有酸碱腐蚀的场合。

13.3.2 绝缘

电力电缆绝缘采用阻燃高抗撕复合材料。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挤包在导体上的绝缘性能符合IEC60502的规定。绝缘厚度的标称值符合TICW4-2009中的规定。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任何隔离层的厚度不包括在绝缘厚度之中。

13.3.3 成缆和填充物

13.3.3.1 成缆:多芯电缆的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缆。

13.3.3.2 填充物和隔离层:绝缘线芯间的间隙允许采用高阻燃非吸湿性材料填充,填充物应不粘连绝缘线芯。绕包双层云母和低烟无卤高阻燃包带,成缆后缆身应圆整。

13.3.3.3 填充物和隔离层在电缆最高额定工作温度下应不会熔融。

13.3.4 内衬层

13.3.4.1 结构:金属铠装电缆应采用挤包或绕包型内衬层

13.3.4.2 材料:用于内衬层的材料应是与绝缘使用温度等级相当的阻燃复合材料。

13.3.4.3 内衬层厚度:内衬层的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TICW4-2009中的规定挤包内衬层的最薄处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绕包内衬层的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

13.3.4.4 挤包的内衬层应不粘连绝缘线芯。

13.3.5 铠装

13.3.5.1 钢带:铠装采用双层镀锌钢带,螺旋绕包两层,外层钢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钢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钢带宽度的50%,绕包应平整光滑。

13.3.5.2 三芯铠装电缆所用钢带标称厚度符合GB/T12706标准要求。

13.3.5.3 钢丝:钢丝的尺寸及钢丝间隙应符合GB/T12706的规定。钢丝外面绕包低烟无卤阻燃绕包带。

13.3.6 外护套

外护套应采用阻燃高抗撕复合材料。外护套材料应于绝缘的耐温等级相适应。外护套的标称厚度、平均厚度及最薄厚度均应符合TICW4-2009规定。护套机械物理性能符合IEC60502规定。护套的外表面上应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及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标识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

成品电缆标志应符合GB6995.3规定。

13.3.7 电缆不圆度

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0%。

电缆不圆度=×100%。

13.3.8 成品电缆:

13.3.8.1 导体电阻:电缆导体在20℃时的直流电阻应符合GB/T3956中的规定。

13.3.8.2 绝缘电阻:成品电缆20℃时绝缘电阻常数应不小于1500MΩ.km,工作温度时绝缘电阻常数应不小于0.15MΩ.km.

13.3.8.3 成品电缆的电压试验:

13.3.8.4 5min电压试验:成品电缆应经受3500V工频浸水电压试验5min不击穿。

13.3.8.5 4h电压试验:成品电缆绝缘线芯应经受环境温度下,浸水至少1h,试验电压为4U0的工频电压试验,电压应逐渐升高并持续4h。试验过程中应不发生击穿现象,试样长度(10~15)m。

13.3.8.6 成品电缆标志符合GB/T6995标准规定。

13.3.9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

13.3.9.1 无铠装或屏蔽结构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

13.3.9.2 有铠装或屏蔽结构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

13.4 耐火控制电缆

13.4.1 导体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铜芯(无氧铜,纯度99.99%),导体绕包双层云母带。导体应符合GB/T3956的要求。

电缆额定工作温度为:180℃,短路(最长持续5S)时导体最高温度为350℃.适用于有酸碱腐蚀的场合。

13.4.2 绝缘

13.4.2.1 电缆绝缘采用阻燃高抗撕复合材料。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失绝缘体、导体或镀锌层(若有)。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13.4.2.2 绝缘线芯的标称厚度应符合TICW5-2009中的规定,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任何隔离层的厚度不包括在绝缘厚度之中。绝缘机械物理性能符合IEC60502中的规定,绝缘线芯按GB/T3048的规定经受6KV工频火花试验检查。绝缘线芯的颜色识别方法,绝缘线芯的数字识别方法应符合TICW5-2009技术规范中的规定。

13.4.3 成缆和填充物

13.4.3.1 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缆,最外层的绞合方向为右向,绞合节距应符合TICW5-2009的规定。

13.4.3.2 填充物和隔离层;绝缘线芯间的填充应采用高阻燃非吸湿性材料填充,填充物应不粘连绝缘线芯。成缆后缆身应圆整。填充物和隔离层在电缆最高额定工作温度下应不会熔融。

13.4.4 内衬层

13.4.4.1 内衬层;结构:金属铠装电缆应采用内衬层,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

13.4.4.2 材料:用于内衬层的材料应是与绝缘使用温度等级相当的阻燃复合材料。

13.4.4.3 内衬层厚度:内衬层的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TICW5-2009挤包内衬层在任何一点的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绕包内衬层的平均厚度

13.3.4.4 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

13.4.4.5 挤包的内衬层应不粘连绝缘线芯。

13.4.5 金属铠装

13.4.5.1 钢带:铠装采用双层镀锌钢带,螺旋绕包两层,外层钢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钢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钢带宽度的50%,绕包应平整光滑。

13.4.5.2 钢丝:钢丝的尺及钢丝间隙应符合TICW5-2009的规定。还应符合GB/T2952的要求。钢丝外面绕包低烟无卤阻燃绕包带。

13.4.6 护套

13.4.6.1 外护套应采用阻燃高抗撕复合材料。。外护套材料应于绝缘的耐温等级相适应。

13.4.6.2 外护套的标称厚度、平均厚度及最薄厚度均应符合TICW5-2009规定。护套机械物理性能符合符合IEC60502规定。

13.4.6.3 护套的外表面上应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及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标识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

13.4.6.4 成品电缆标志应符合GB6995.3规定。

13.4.7 成品电缆

13.4.7.1 导体电阻:电缆导体在20℃时的直流电阻应符合GB/T3956中的规定。

13.4.7.2 绝缘电阻:成品电缆20℃时绝缘电阻常数应不小于1500MΩ.km,工作温度时绝缘电阻常数应不小于0.15MΩ.km。

13.4.7.3 成品电缆的耐压试验:额定电压450/750V成品电缆应能经受工频交流2500V电压试验5min不击穿,额定电压0.6/1KV成品电缆应能经受工频交流3500V电压,试验5min不击穿。

13.4.7.4 进水电压试验:额定电压450/750V成品电缆绝缘线芯应经受环境温度下,浸水至少1h,试验电压为2000V的工频电压试验5min,试验过程中应不发生击穿现象。试样长度(10~15)m。额定电压0.6/1KV成品电缆绝缘线芯应经受环境温度下,浸水至少1h,试验电压为2400V的工频电压试验,电压应逐渐升高并持续4h,试验过程中应不发生击穿现象,试样长度(10~15)m。

13.4.7.5 成品电缆标志符合GB/T6995标准规定。

13.4.8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

13.4.8.1 无铠装结构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

13.4.8.2 有铠装结构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

14、换热站配电柜

设备要求

14.1 隔离开关、断路器、接触器、热继器采用西门子品牌。

抽屉柜、固定柜要求塑壳断路器带插抽底座,每一个断路器配电回路有独立的分隔单元、独立的门及开关操作手柄及仪表等。

14.2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5C+40C

相对湿度:月平均值不大于90%,日平均值不大于95%

海拔高度:≤1000 m

地震烈度:≤8度

14.3 系统参数

系统短路容量: 应能满足供电系统短路容量要求,保证系统短路时能及时准确切断短路负荷.

母线系统: TN-S母线系统

系统电压: AC380V

额定频率:50Hz

14.4 各种电气设备回路电压

14.4.1 在上述数值的80%120%范围内,各种电气设备动作准确可靠。

14.4.2 断路器的合闸电压在上述数值的85%110%范围内能关合额定关合电流。

14.4.3 在上述数值的75%110%范围内能在无负荷情况下关合。

14.4.4 断路器的并联跳闸电压在上述数值的70%110%范围内能可靠地分闸。

14.4.5 所有电子设备和继电器在高次谐波电压畸变率不大于8%的条件下能正常运行。

14.5 采用标准

GB7251-87; IEC439; IEC947-1, JB/T9661-1999。

14.6 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

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 AC380V

额定绝缘电压: AC660V

水平母线最大工作电流: 800A

水平母线短时耐受电流(1秒):50kA

水平母线短时峰值电流: 105kA

垂直母线最大工作电流: 按开关整定电流加大一级配置

垂直母线短路峰值电流: 125kA

额定分散系数: 0.60.85

基本技术性能

电气间隙

电气间隙:10mm

爬电距离:12mm

14.7 间隔距离

14.7.1 符合JB4012-85《低压空气式隔离器开关、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源》的有关要求,同时应考虑到制造公差和由于磨损而造成的尺寸变化。

14.7.2 耐压水平:2.5kV,50Hz,1分钟

14.7.3 外壳防护等级: IP30

14.7.4 温升: 符合IEC947-1有关温升的规定。

14.7.5 连接外部绝缘导线的端子:不大于70K。

14.7.6 母线固定连接处(铜-铜: 不大于50K。

14.7.7 操作手柄,金属的不大于15K,绝缘材料的不大于25K。

14.7.8 可接触的外壳和覆板,金属表面不大于30K,绝缘表面不大于40K。

14.8 结构

开关柜采用敷铝锌钢板,厚度不小于2.5mm,柜体可分为水平母线区、垂直母线区、功能单元区、电缆区。

14.9 外接导线端子

14.9.1 开关柜的二次接线端子采用西门子产品。端子应能适用于连接随额定电流而定的最小至最大截面积的铜导线和电缆。

14.9.2 接线用的有效空间允许连接规定材料的外接导线和芯线分开的多芯电缆。

14.9.3 电缆引入部件的开口,在电缆正式安装后能达到规定的防护等级和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

14.10 保护性接地

开关柜的底板、框架和金属外壳等外露导体部件应在电气上相互连接并连接到保护接地端子上,以便接到接地电极或外部保护导体上去。开关柜设有引出的专用连接端子。

保护接地端子应设置在容易接近之处,并且当罩壳或任何其它可拆卸的部件移去时其位置仍能保证电器与接地极或保护导体之间的连接。

保护接地端子采取抗腐蚀的适当措施。

保护接地端子的标志能清楚而永久性地识别。

14.11 母线和绝缘导线以及它们的敷设和连接

母线之间的连接能保证有足够和持久的接触压力,不使母线产生永久性变形。

开关柜内部所用导线采用阻燃型电线。

开关柜内母线和截面积的选择是制造厂的职责,除了必须承载的电流外,还应考虑到开关柜承受的机械应力、敷设方法、绝缘类型以及所连接的元件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14.12 短路保护和短路强度

开关柜的结构能耐受设计规定的额定短路电流产生的热应力和电动应力。开关柜必须采用断路器、熔断器等作为短路保护电器,这些电器装在开关柜内部。

14.13 抽出式部件的设计

14.13.1 抽出式部件设计成即使电路带电(但不带负载),其电气设备也能够安全地同主电路连接或断开。

14.13.2 抽出式部件有一个连接位置和一个移出位置,还有一个分离位置,并且有一个试验位置。在这些位置上给予明显的区别标志。

14.13.3 抽出式部件设有联锁机构,保证只有当主电路被分断后它才能抽出或重新插入。

14.13.4 为了防止未经允许的操作,抽出式部件应提供挂锁,以保证它们在规定位置上。

14.14 开关柜中母线和导线的颜色和排列

14.14.1 装置中母线的色标符合相应的国标中的规定。

14.14.2 外部保护导体的接线端将按要求标上接地符号。

装置内母线的相序排列从装置正面观察,尽量符合下表的规定。类别

垂直排列

水平排列

前后排列

交流

L1相

L2相

L3相

中性线、中性保护线

最下

最右

最近

直流

正极

负极

14.15 测量仪表及继电保护装置

14.15.1 测量仪表及继电保护装置与带电部分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否则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在带电部分不停电情况下进行工作时,人员不触及运行的导电体。测量仪表采用指针式广角度、带最大指针仪表。

14.15.2 测量仪表及继电保护装置应有可靠的防振动措施,不会因开关柜中断路器在正常操作及故障动作时产生的震动而影响它的正常工作及性能。

14.15.3 二次回路中的熔断器、端子和其他辅助元件,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使运行维护人员不会触及导电体。

14.15.4 二次回路导线有足够的截面以保证互感器的准确度。

14.15.5 进线柜设三相电流表、电压表带转换开关、有功电度表、无功电度表、有功功率表、功率因素表。

14.15.6 进线柜设过电流保护、短路速断、短路短时限及失压保护。

14.15.7 馈出柜设速断过流保护。

14.15.8 三级负荷主开关设置速断、过流保护、并具有电动分、合闸装置。

14.15.9 电容器柜内设置电流速断和过电压保护。

14.15.10 电容器柜设三相无功表。

14.15.11 开关柜排列

1、提供柜体布置及尺寸,配电柜分段尺寸不应超过原设计配电柜分段尺寸。

2、各种柜及成套后的外形尺寸在投标时提出,但必须满足业主的要求。备用馈线回路应按馈线的各种规格安装断路器。

14.15.12 进线柜及馈线柜

开关柜形式:抽屉式或固定插拔式

14.15.13 投标时提供上下级开关选择表及上下级开关配电级联表。

14.15.14 出线方式:见设计图纸。

14.15.15 电容补偿柜

1、可调时间间隔:0s120s

2、补偿容量:设计图纸

3、工作方式:按照--kVAR进行循环投切,具有手动和自动控制操作,不能过补偿。

14.16 结构

14.16.1 开关柜的结构、电器安装、电路布置必须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容易。开关柜由敷铝锌钢板构成。

14.16.2 开关柜的结构使得正常运行、监视和维护工作能安全方便地进行。维护工作包括:元件的检查和试验,故障的寻找和处理。对于额定参数相同以及结构相同而需要替代的元件能互换。

14.16.3 在每个开关柜内设置继电器小室来安装继电保护、自动、手动操作装置。

14.16.4 柜面设必要的测量表计、控制按钮和灯光信号。

14.16.5 柜内所有的零部件,如果具有相同的参数和结构,能互换。除了符合各自的标准外,在设计时将考虑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外壳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使得装在外壳的开关、操作机构和其它元件具有它们原来的机械和电气性能。

2 、每个配电独立单元发生故障时不影响相邻设备,在运行中便于操作员检查和巡视。

14.16.6 设备外形尺寸:(宽深高)(见设计图纸)

14.16.7 开关柜电缆入口的开孔位置在柜的前部。一次电缆开孔的大小及位置能根据最终用户的要求修改。

14.17低压开关柜内部的设备

14.17.1 安装在低压开关柜内的设备应满足工作条件, 在此基础上乙方应保证所需性能或性能范围, 若对所要求的或期望不能满足时, 及时通知工程师, 经协商进行调整。

14.17.2 所有设备在安装及运行后应具有标记牌, 标记牌上应注明容量, 操作特性型式及序号, 所有设备应具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以防意外及设备损坏。

自动电源切换开关

极数 4极

额定电压380V

额定电流320A

额定频率50Hz

14.17.3 应电机驱动,切换可靠平稳,无噪音,冲击力小;

14.17.4 操作器电机驱动只在开关切换瞬间有电流通过,稳态时无需提供工作电流,节能显著。不应有温升发热、触点粘结和线圈烧结现象。

14.17.5 执行断路器本身带有热磁保护。

14.17.6 带有机电联锁装置,确保双电源可靠工作互不干扰。

14.17.7 其控制器应具有:手动—自动转换、失压、欠压、断相保护、延时控制。应适用于电网— 柴油发电机转换。

自投自复;

应具有三种稳定工作状态:

状态 Ⅰ:常用电源合、备用电源分;

状态 Ⅱ:常用电源分、备用电源合;

状态 Ⅲ:常用电源分、备用电源分;

14.17.8 要安装方便,控制回路通过接插式端子连接。

14.17.9 应能带负载自动切换,紧急时可采用手柄手动切换。

14.18 框架开关及低压塑壳断路器

14.18.1 框架开关及低压塑壳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应按IEC157标准及IEC898新标准设计与制造并符合操作要求,且动作可靠。断路器由塑料外壳、操作机构、触头系统、灭弧系统及过电流脱扣器等组成。外壳采用高阻燃、高强度的塑料。具有长延时过载保护特性,短路保护由具有快速跃变性能的电磁机构来实现。

1、采用高分断能力的断路器;

2、采用无飞弧(或短飞弧)结构;

3、隔离性能

断路器应能够保证在断开位置隔离回路,符合IEC60947-2;

4、应使用双重绝缘将主回路和控制回路之间完全隔离,所有附件的外壳都与主回路完全隔离,杜绝触电危险,保障操作人员在操作和检查设备时的安全;

5、防护等级:断路器安装在固定柜内为 IP40;

断路器安装在抽屉内为 IP20;

6、可安装在任何位置而不影响其额定参数。可以从上端子或下端子接入电源而不会造成任何损坏;

7、操作可靠;

8、检查方便;

9、用于电动阀回路的断路器应具有如下保护功能:

· 过载保护;

· 短路保护;(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在3毫秒内分断)

· 断相保护;

· 欠压保护;

· 过热保护;

10、框架开关及塑壳断路器机械寿命≥20000次,电寿命≥8000次;

14.19熔丝开关和隔离开关、熔断器

14.19.1 熔丝开关应符合IEC408。

14.19.2 满足设备的额定电流值并适合柜的总额定值。

14.19.3 熔丝开关为双断型,固定触点带护罩,触点表面镀银。

14.19.4 开断和闭合应借助于弹簧进行手动操作,并带动相同单元在断开或闭合位置进行联锁。

14.19.5 熔丝应从熔丝开关处快速拆装。

14.19.6 熔管应按IEC269标准设计与制造,并符合每个位置的特殊要求。

14.19.7 熔丝开关安装在柜内,但操作手柄通过小室门在柜前门上操作。

14.19.8 隔离开关与熔丝开关要求相同,仅硬铜连接替代熔丝连接。

14.20接触器

14.20.1 接触器应按IEC947标准设计与制造并符合每台开关柜的操作要求。接触器主接头3极或4极,可装配多个辅助接点(顶装或侧装),可装正、反转机械联锁,故障率小于10-8次,机械寿命10×106次,电气寿命:135KW以下为1.2×106次,160KW以上为2x106次,闭合电压0.8~1.1Un,释放电压0.4~0.6Un适用于电压波动大、长距离控制回路中,环境温度-25℃~+55℃。

14.20.2 由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罩、辅助触头、转轴、底座等部分组成。主触头及辅助触头均为双断点式,应具有较高的抗熔焊和耐电磨损的性能。带灭弧罩。磁系统装有迎击式缓冲装置,减小铁芯闭合瞬间的碰撞能量,提高产品的机械和电寿命,并使磁系统工作交流声降低到最小程度。

14.20.3 与热继电器组成电磁起动器,以保护电机可能发生的过负荷。热继电器为三相双金属片式,具有连续定量可调节的过载保护与断相保护,带温度补偿,自由脱扣式的复位按钮。继电器动作后的复位具有“手动”“自动”两种功能和动作指示。具有独立,快速和插入三种安装方式。符合IEC947标准。

14.20.4 控制回路应有单独的熔断器保护。

14.20.5 联络装置在打开位置上应是锁住的。

14.21电气测量仪表

14.21.1 开关柜上的电气仪表及互感器的测量范围应保证电力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仪表指示在标度尺工作部分,按设计要求配置,应考虑短路时过负荷运行时能不损坏仪表,仪表精确等级不低于2.5级。

14.21.2 设备所有仪表,辅件及附件应按有关IEC标准及规范制造并经型式及常规试验。

14.21.3 提供电压表和电流表,电压表配有可选择相-相、相对地和断开,七个位置的选择开关。

14.22电流互感器

作为电流测量用时,2.5级的仪表可使用1.0级互感器,电气测量仪表与继电器保护装置共用电流互感器时,应将一般测量仪表接在一个二次绕组上,而将继电器保护装置单独接在另一个二次绕组上; 如由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使电流互感器变比过大而不能符合一般测量仪表和电度表的要求时,应尽量分开接用单独的电流互感器。

14.23指示灯

14.23.1 发光二极管的指示灯,外壳防护等级IP65,使用环境温度-25℃~+60℃,使用寿命6万~10万小时,灯带变压器可直接接入220VAC或220DC。其结构为卡装,可密集安装,防振动性能好,带测试端子,可装配显示字符或标志,符合IEC947标准。

14.23.2 在无危险的室内,干燥地方,包括MCC柜,控制箱及就地按钮箱用发光二极管型,按钮操作测试的指示灯,灯的颜色同仪表和控制部分相同。

14.23.3 室外或室内潮湿地方用发光二极管型指示灯,灯的颜色同仪表和控制部分相同。

14.24转换开关

转换开关的机械寿命应大于106次,使用环境-25℃~50℃,抗冲击15g,接点故障率小于10-5,可使用在交流或直流回路中,可按设计要求定制接点组合结构。

14.25母线

14.25.1 母排系统应符合IEC439并且全封闭在低压开关柜的母线隔离室内,母排绝缘采用环氧树脂并符合开关柜的工作电压, 母排应按IEC431采用刚性硬拉高导电的电解铜,母排的截面在整个长度内均匀,其截面应能满足连续负载电流,母排的接触点应确保有效的导电和牢固的连接,不同金属的连接处应防止腐蚀。

14.25.2 母排的孔应钻得光洁,母排夹紧螺栓应用高拉伸不锈钢。

14.25.3 母排不应由功能单元支撑,支撑母排的绝缘子应有合格的性能,以适应故障条件下机械和电气要求。

14.25.4 水平母线排: 三相铜排安装在母排隔室内,为了便于发展,母排的终端应钻孔并支撑。

14.25.5 额定连续负载电流不小于400A、故障承受电流40KA~60KA。

14.25.6 竖母线排: 三相铜排应满足载流量及短路时的动、热稳定的要求。

14.25.7 柜内设有满足系统要求的中性和接地母排, 安装在功能单元隔离室的下部和垂直安装在电缆隔离室中, 母排应预先钻孔便于连接。柜体内保护接地系统由单独装设并贯穿于整个排列长度的中性保护母排和可导电的结构件两部分组成。

14.26柜内电缆与辅助导线

14.26.1 低压柜内的动力电缆应是硬拉的高导电的多股铜芯线,耐高温且符合IEC标准,电缆应整齐排列和牢固的支撑,以承受指定的故障条件。

14.26.2 提供满足系统要求的中性线和接地母排。

14.26.3 用于控制, 保护及仪表设备的导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绝缘等级为0.5KV,柜内小线整齐排列夹紧放入线槽内,所有不与主回路连接的导线应采用同一种醒目的颜色,并在端子处具有持久的标记,且符合IEC446标准。

14.26.4 每个单元或组件的小线必须在端子排上接口,柜内留有25%的备用端子,每个设备将从公共的中性排上,单独引出一根中性线。

14.27仪表指示及控制回路

14.27.1 低压开关柜的仪表指示设备其刻度范围,精度应经工程师认可,且仪表设备及附件应按IEC有关标准及规范制造,并经型式及常规试验。

14.27.2 控制回路,保护及仪表回路与主回路隔离,柜中控制回路电压采用交流220V,并加以不大于10A的熔丝保护,同时,控制、保护回路应与仪表回路分开,主开关控制回路单独采用熔丝保护、所有的按钮、指示灯选择器必须匹配定型设计易于维修并考虑余量。

14.27.3 电压表: 刻度指示、板面型转换开关带有“相对相”“相对地”“OFF”七个位置的选择开关。

14.27.4 电流表: 刻度指示、板面型转换开关带有“3相”和“OFF”四个位置的选择开关。

14.27.5 电度表kwh: 刻度指示板面型。

14.28标记

每台开关柜的功能单元、附件、终端盒应设置标记。

14.29动力线

开关柜内的动力线应供有进线、出线的主回路,功能单元之间的相互联接,动力线应根据要求采用母排或电缆并适合每个装置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最大故障条件。

14.30 色标

开关柜内的动力线采用相色识别,颜色可以是连续的或以有规律的间隔及动力线两端漆50mm宽的色带。

色标应涂漆或注入标准绝缘。

14.31 端子排

14.31.1 采用笼式弹簧接线端子,端子排额定电流不小于10A,380V,每个端子排的标志应与设计图纸一致。

14.31.2 某些导线如果由于偶然相遇会引起断路器的合闸,分闸或电源相间短路,这些导线的端子排不能相邻排列,所有联接控制回路和互感器回路二次导线的端子排应有永久标志,相同断路器端子排的排列应一致。

14.32试验

开关柜将作如下检查、试验,并有检查、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其内容如下:

14.32.1 型式试验

14.32.2 温升试验

14.32.3 介电强度试验

14.32.4 短路强度试验

14.32.5 保护电路连续性试验

14.32.6 测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4.32.7 机械操作试验

14.32.8 防护等级试验

14.33出厂试验

14.33.1 一般检查

1、检查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2、检查外接导线端子

3、检查开关柜的元件和部件

4、检查接线的可靠性

5、根据设计要求,检查结构设施、镀层和被复层的表面质量等

6、通电操作试验

7、介电强度试验

8、保护措施和保护电路的检查

14.33.2 验收试验∶

1、外观检查

2、检查内部电器设备和接线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线端是否有编号

3、接线是否整齐牢固

4、检查机械连锁和电器连锁的可靠性

5、检查抽出式组件动作是否灵活,接触是否良好

6、检查开关柜的接地是否牢靠

7、通电操作试验

8、断路器的分、合闸(当地、控制室、远动)操作

9、负荷开关的分、合闸(当地、控制室)操作

10、继电保护检查

11、各种信号检查

14.34技术文件及技术图纸:

14.34.1 400V开关柜均提供二次接线图配置二次控制设备,开关柜内应包括与外面连接的端子排,柜内的二次接线应按二次接线图接完整。

具体要求

供方应提供400V开关柜设备使用说明书10套。

供方应提供400V开关柜内配套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400V开关柜的内部安装接线图。

400V开关柜基础平面及剖面图。

电机控制二次接线图。

14.34.2 技术服务与保证

14.34.3 制造厂证书

1、每台低压开关柜及有关电气设备最终试验和试运行以前,乙方要提供完善的证书,且制造厂应具有该类设备十年以上的制造历史,在五个以上场合内应用,并成功运行一年以上。

2、每台低压开关柜及有关电气设备,应运送到现场,并安装就位,同时应与电源辅助设备控制,保护和监测系统相连接,安装调试和试运转应按照预定的进度进行(调试包括单机调试和联机调试)。

3、乙方应派人员来现场负责安装调试,直至联网正常运行为止派遣人员的全部费用应由乙方解决。

4、乙方应负责对用户职工进行低压开关柜及有关电气设备的常规试验、操作及维修指导。

14.35 其它

14.35.1 乙方应提供有关电气设备安装的土建条件,包括但不限于:需要开设的电缆沟、槽、预留孔的尺寸、位置、预埋管、预埋铁的尺寸位置、设备的外型尺寸、重量、操作冲力荷载,对于通风防火,采光温度等要求,以便于电气设备的顺利安装及正常运行和管理。

14.35.2 乙方提供有关电气设备的安装手册、操作手册,维护保养手册技术参数等必要的文件,以便操作管理人员对该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正确管理及维护保养。

14.35.3 对整个电气设备及系统至少要进行30天的现场测试运行。

14.35.4 乙方应对业主的操作人员进行为期30天的现场培训,培训包括对所供的设备的操作,继电器调整,校验和维修。

14.35.5 乙方应计入培训甲方的4名操作人员,在制造商工厂进行为期30天的培训费用。培训内容包括对所提供的高、低压设备的操作、继电器调整、校验和维修。

14.35.6 乙方在承交后应提供足够的备用件和至少一年的可能的花费。至少应提供这部分各种类型设备10%备品备件。除备品备件和可能的花费外, 供货商应提供下列备品备件:

—电源熔断器每种类型和型号提供2个

—控制熔断器每种类型和型号提供20个

—集中指示灯每种类型提供5个

—控制开关每种类型提供2个

—控制和时间继电器每种类型和型号提供2个

—信号灯每种类型提供3个

换热站配电柜主要为站内的用电设备进行配电,主要包括隔离开关、进线低压断路器及多功能电能表(精度等级要求为0.2s级)、互感器(精度等级要求为0.2s级);各机组低压断路器以及多功能电能表(精度等级要求为0.5级)、互感器(精度等级要求为0.5级)等设备。应具有多功能电能表对总用电量进行计量,电能表应能通过RS485通讯口与仪表控制器进行数据通讯,对于有两台及以上机组的换热站,每台机组再各配一台电能表,相应数据也通过RS485通讯口与仪表控制器进行数据通讯。需要配电的主要设备包括机组电气控制柜、仪表控制箱、照明箱等设备,另外还应有检修开关和备用开关,配电柜与机组电气控制柜并排安装。

15、仪表设备技术规格

规格

15.1 温度传感器(西门子)

采用铂热电阻,其在0℃的标准值为100Ω

传感元件:PT100或PT500

输出信号:电阻信号

保护等级:IP65

抗磁干扰满足C级环境等级标准

15.2 压力变送器(西门子)

在本系统主要用于液体(热水)

精度(包括线形度、回差和重复性):±0.5%

输出信号:二线制4~20mA(DC)或三线制0-10V(DC)

工作电压:直流18V~33V

信号输出:DC 0...10V 或 4...20mA

稳定性:12个月漂移量小于URL的±0.1%

上电时间:输出达到第一个有效测量值的时间不超过5秒

过载能力:标准量程的2.5倍

防护等级:IP65

过程连接:外螺纹M20X1.5或G 1/2

安装方式:应加关断阀以及环形弯或U型弯,水泵出口压力应增加防震装置。

介质温度:0-125℃

工作环境温度:0~50℃

15.3 超声波流量计(西门子)

1、要求计量精度满足欧洲EN1434的2级标准、欧洲标准MID热能表,并得到中国热量表标准(CPA)。流量计和积分仪分体式。

2、流量传感器部分的技术要求

3、计量精度等级:EN1434 二级

4、量程比:1:100以上

5、介质工作温度:3~150℃

6、公称压力:PN16 法兰连接 PN25

7、防护等级:IP67

8、压力损失:不大于25KPa

9、输出模式:脉冲

10、通讯模式:M_BUS

11、交流电和电池供电并存,交流电断电时由电池供电,数据不丢失

15.4 热量积算仪技术要求(该热量积算仪可被可编程控制器代替)

1、温度显示范围:-20~180.0℃

2、温差范围:3K~120K

3、LCD显示:可显示累计能量值,状态及报警信息

4、外壳保护等级:IP65

5、通信接口:RS485通讯方式

6、传感器线10米

7、电池正常使用寿命10年以上;具有24个月历史数据存储

8、管段式超声波流量计安装直管尽量满足流量计要求,水平安装要求前10D后5D,,垂直安装(水从下往上流)要求前,5D后3D

9、以上其他未说明之处,产品按照建设部行业标准《热量表》(CJ128-2007)及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热量表》JJG225-2001的要求执行。

15.5 两通电动调节阀

15.5.1 电动调节阀和执行机构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压力1.6MPa

——工作温度160℃。

——抗差压能力:>1.0MPa

——调节特性:修正等百分比特性

——阀门的泄漏量≤Cv值的0.01%

——可调范围≥30 : 1

——调节阀材料 阀体材料:铸钢

15.5.2 阀芯、阀座、阀杆:不锈钢 材质编号AISI304 以上。

15.5.3 所有非不锈钢表面材料的部件,除与介质接触的表面外,都在检测后涂漆。

——法兰密封面做防锈处理,油漆的耐热能力高于150℃。

——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电机:伺服式可逆电机,F 级绝缘。平均负荷不小于阀门最大驱动力的50%。电机的工作制:间歇启动,50%工作制。电机动态平衡。

——执行机构安装在阀杆的垂直方向。

——执行机构电源:220VAC、50Hz

——执行机构调节形式:整体式调节型,配有一体化现场定位器,同时配有一体化现场手操器,具有远方操作和现场操作的功能。整机现场安装。它接收来自控制器的4~20mA的模拟信号,自动操纵调节机构。

——执行机构控制信号:4~20mA.DC调节信号输入,4~20mA.DC 阀位信号输出。

——执行机构调节精度:±1.5 %

——执行机构具有机械位置指示和过力矩保护功能,并具有机械限位保护。

——执行机构能提供断电操作机构,可在突然停电后,保持阀位不变。

——执行机构保护等级:IP65

15.6 两位两通电磁阀

1、卖方须满足本《购货数量和技术规格数据表》中的各项要求。

2、结构和技术特性

——控制类型:先导式操作

——结 构:盘式密封阀座阀

——连 接:法兰(HG20592-2009 PL DN50~ DN125 PN16 RF)

——介质压力:详见《购货数量和技术规格数据表》

——介质温度:详见《购货数量和技术规格数据表》

——环境温度:-40℃~85℃

——阀 体:铸钢

——金属内件:黄铜和不锈钢

——密 封:NBR

——防护等级:IP65

——安装方式:电磁头最好向上

——电 压:AC:220V 50/60Hz

——电气连接:接线盒方式(电缆出线口: M20×1.5螺纹连接)

15.7双金属温度计(上海自动化仪表)

1、乙方须满足本《购货数量和技术规格数据表》中的各项要求。

2、结构和技术特性

——标度盘公称直径:100mm

——精确度等级:1.5级

——测量范围:详见《购货数量和技术规格数据表》

——防护等级:IP65

——连接螺纹:固定螺纹M27X2

——公称压力:≥2.5MPa

——外壳材质:SS304

——保护管材质:SS316

——保护管直径:ф12×2mm

温度仪表插深计算方式为:l=H+D/2, 其中l为插深,H为温度计座高度,D为管道直径。

测温原件与管道垂直安装;温度计与管座之间应加聚四氟垫圈,温度计插入管道深度应超过管道中心线,站内二次网回水温度测点安装在补水点之前。

换热站

管道直径

mm

操作温度

操作压力

MPa

参数范围

仪表测量范围

数量

(个)

附注

5万平米

65~200

60~120

0.6~1.5

0~70

0~130

0~100

0~150

22

带套管

10万平米

100~250

60~120

0.6~1.5

0~70

0~130

0~100

0~150

22

带套管

15万平米

100~300

60~120

0.6~1.5

0~70

0~130

0~100

0~150

22

带套管

20万平米

125~350

60~120

0.6~1.5

0~70

0~130

0~100

0~150

32

带套管

15.8.1 压力表(上海自动化仪表)

1、卖方须满足本《购货数量和技术规格数据表》中的各项要求。

2、 构和技术特性

——标度盘公称直径:150mm(泵出口为100mm)

——安装在泵出口应为防震型

——精确度等级:1.5级

——测量范围:详见《购货数量和技术规格数据表》

——防护等级:IP65

——连接螺纹:M20×1.5(阳)

——工作环境温度:-40℃~130℃

——安装方式:指针式压力表应安装在直管段上,距离压力取样点3倍口径范围内,不得有支管接口、弯头存在。测压元件要求在测温元件前至少60mm与管道垂直安装;二次网定压压力安装到除污器进口前,以保证压力数据的正确采集。

3、购货数量和技术规格数据表

换热站

管道直径

mm

操作

温度

操作

压力

MPa

参数范围

MPa

仪表测量范围

MPa

数量

(个)

附注

5万平米

65~200

40~150

60~120

60~120

0.6~1.5

0.3~1.5

0.6~1.5

0.3~1.5

1.0~2.0

1.0~2.0

22

8

防震型

10万平米

100~250

50~200

60~120

60~120

0.6~1.5

0.3~1.5

0.6~1.5

0.3~1.5

1.0~2.0

1.0~2.0

22

8

防震型

15万平米

100~300

50~250

60~120

60~120

0.6~1.5

0.3~1.5

0.6~1.5

0.3~1.5

1.0~2.0

1.0~2.0

22

8

防震型

20万平米

125~350

50~200

60~120

60~120

0.6~1.5

0.3~1.5

0.6~1.5

0.3~1.5

1.0~2.0

1.0~2.0

30

12

防震型

16、 水泵及配套电机

16.1 循环水泵

16.1.1 循环水泵选用两台并联运行,均使用变频调速(一拖一形式),不设备用。泵均安装在二级网回水管上。泵应为立式、离心型,两台或以上水泵并联运行时应具备连锁变频功能。电机电源为3×380V、50Hz,转速优先选用1500r/min。循环水泵吸入口温度(按设计图纸规定)。电机采用变频器启动,并应能在冷态下连续3次起动,热态下连续2次起动。

16.1.2 变频器采用PN通讯口与控制器进行数据通讯,将变频器的反馈频率、运行电流、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差压设定值、差压测量值、频率设定值、PID参数、PID调节有效等信号传送至控制器,可在控制器中对差压设定值、频率设定值进行修改。

16.1.3 每台循环泵的控制应具有变频/工频切换功能,运行状态及故障状态需要进入控制器。在循环泵运行时,应具有变频/工频就地切换无效功能,只有在循环泵停止状态时,才能进行就地变频/工频的切换。

16.1.4 控制器的绝缘等级最小为IP40。

16.1.5 控制箱和接线盒应为金属壳体,并有有效的接地和用于安装电缆的充足空间。

16.1.6 采用不锈钢叶轮,以减缓气蚀影响,保证水泵的高效率。

16.1.7 出厂前叶轮必须经过二次切削,以保证曲线准确的经过工作点。

16.1.8 水泵采用机械密封。

16.1.9 额定工况下水泵效率不得低于80%, 70%额定流量以下时,水泵效率不得低于75%,并附水泵性能曲线。选型时考虑防振措施。

16.2补给水泵

16.2.1 二次网补水定压方式为补水泵变频补水定压,取二次网回水压力信号为控制输入点,利用变频器的内置PID调节功能,并充分利用变频器内部的睡眠功能,在补水量小时进入睡眠状态,在需要补水时及时唤醒,进行补水泵变频器的变频调速。

16.2.2 补给水泵选用两台,一用一备,使用变频调速(一拖二形式),泵为立式、离心式,泵的电机电源为3×380V、50Hz,转速1500r/min或3000r/min。水泵效率应达到75%以上,附水泵性能曲线。(详见设计参数范围)。

16.2.3 备用泵的电气控制应具备互换倒泵变频功能。变频器采用RS-485通讯口与控制器RTU进行数据通讯,将变频器的反馈频率、运行电流、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压力设定值、压力测量值、频率设定值、睡眠频率、唤醒频率、PID参数、PID调节有效等信号传送至控制器RTU,可在控制器中对压力设定值、频率设定值、睡眠频率、唤醒频率进行修改。

16.2.4 水泵采用机械密封。

16.2.5 设备选型(详见设计参数范围)时应考虑防振措施。

16.3 循环水泵及补水泵性能要求

16.3.1 循环水泵、补水泵型式为立式吸收泵,乙方应提供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安全、成熟可靠的产品,以保证整个机组运行可靠﹑高效节能。

16.3.2 应标出泵的容许工作范围;

16.3.3 泵应具有稳定状特性曲线;

16.3.4 在泵的性能型谱图上还应以流量的函数形式绘出泵的最大和最小叶轮直径的特性曲线。

16.3.5 平衡和振动: 泵的旋转零部件应做动平衡测试,振动值不得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烈度极限。(现场检验方式:一元硬币直立在电机上无外力情况下不倒)

16.3.6 设备置于室内,输送介质为热水,温度≤60℃。

16.3.7 法兰采用GB标准,压力等级为1.6MPa。

16.3.8 两台补水泵应可以并列安全﹑经济运行。并列运行工况下,相同补水泵的流量偏差限制在5%以内。

16.3.9 循环水泵、补水泵组大修周期为5年,小修周期为1年。

16.3.10 循环水泵、补水泵组的寿命不低于30年,泵组连续运行时间为1年。

16.3.11 全部泵组配套设备的接口、振动、噪声、工厂试验等均由乙方负责统一归口。

16.3.12 乙方提供的设计特性曲线在水泵额定工况范围内的流量、扬程、效率等偏差应符合ISO9906标准之规定。水泵在最低允许运行水位运行时,应保证良好的抗汽蚀性能。

16.3.13 在水泵外壳1.5m处噪声不大于80分贝。

16.3.14 循环水泵、补水泵材质的选择应适合于技术规范书中所规定的输送介质要求。

16.3.15 结构要求/系统配置要求

16.3.15.1 设备和设备支承构件应按承受横向地震力设计,对于部件或受力构件,非受力构件和它们与主要结构系统的锚固点在遭受地震载荷时应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

16.3.15.2 水泵为室内布置、单支座、固定叶片﹑转子可抽出式。

16.3.15.3 泵组各部件应有互换性。

16.3.15.4 泵组应能承受额定转速的1.2倍的倒转转速,此时应保证泵组各部件无任何损害, 供方提供正向转矩和转速曲线。

16.3.15.5 水泵在各种条件下(包括关闭扬程和反转时)产生的力和力矩将由水泵机组泵体承受,经支座传至基础,上述力和力矩还应包括由于地震和温度引起的力和力矩。

16.3.15.6 水泵出水口法兰以外的管道的力和力矩将不传到水泵机组上。

16.3.15.7 循环水泵、补水泵正常启动前,先开出口蝶阀至15%开度,该时水泵反转约为额定转速的10%,然后启动水泵。事故启动时为闭阀,要求泵组在上述条件下均能顺利启动。

16.3.15.8 泵(泵体和泵盖,包括轴封箱和填料压盖/密封端盖)的额定压力为1.6MPa;

16.3.15.9 包括轴封箱和填料压盖或密封端盖在内的泵体应有适当的壁厚使之在工作温度和额定压力的条件下能承受住压力且不变形。

16.3.15.10 泵体还应适合于环境温度下的水压试验的压力,承压零件应有3mm的腐蚀留量。

16.3.15.11 外表应美观光滑、整洁、无划痕、锈斑和压伤,防腐层应均匀,色调一致,无气泡和剥落现象。所有铸铁部分需经过环氧树脂电泳处理,提高耐腐耐磨性,延长水泵使用的寿命

16.3.15.12 叶轮应有可靠的固定,防止在规定方向旋转时发生圆周方向和轴向移动;

16.3.15.13 如果需要在现场调整轴向间隙,则应有外部调整装置。

16.3.15.14 叶轮需经动平衡,与其它全部转动部分装配后必须经过静平衡试验。

16.3.15.15 泵壳与叶轮前后侧间应各配有一个可替换无铅青铜磨损环,并带有销钉以便定位安装;

16.3.15.16 轴应具有足够的尺寸和刚性;

16.3.15.17 填料函、机械密封和油封处的轴和轴套表面的粗糙度应不大于0.8μm。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应按照GB6062进行;

16.3.15.18 轴承容许的转子轴向位移不得对机械密封的性能产生有害的影响。

16.3.16 轴套的固定和密封

16.3.16.1 如装有轴套,应可靠地加以固定,防止沿圆周方向和轴向移动。轴套应紧靠叶轮轮毂,保持密封使轴不受浸湿。

16.3.16.2 园珠(园柱)轴承的固定

16.3.16.3 与轴承直接接触的固定环不得被用来传递由轴传至轴承内圈的推力。最好是采用锁紧螺母和止动垫圈。并能承受一定的轴向力。

16.3.16.4 使用说明书中应介绍有关需要使用的润滑剂种类和使用次数。

16.3.16.5 轴封形式应采用高性能机械密封,保证连续运行8000小时内不漏水正常运行水泵入口压力≤0.1MPa,水泵承压为1.6MPa。

16.3.16.6 应当有可以容纳、收集和排放从密封区里漏出的全部液体的装置。

16.3.17 循环泵和补水泵控制皆应具有手自动切换功能,自动情况下皆可接受RTU的信号进行远程启停控制。

16.4配套电机

16.4.1 电动机为Y系列三相鼠笼式电动机,电机应满足IEC34标准或相同等级的其它标准,电机绝缘应满足IEC85.F级。电气元件,包括电机应最少满足IEC34的IP54等级。

16.4.2 电机控制箱和接线盒应为金属壳体,并有有效的接地和用于安装电缆的充足空间。元器件布置应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相关规定,要求元件单侧布置。每台控制箱箱门面板上除了应有的电气元件外,还应加设所对应的水泵电流指示表一块。配电设备布置应符合国家标准《10KV级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的规定,箱体尺寸不小于450×700×1600(深×宽×高 单位MM)。

16.4.3 接地装置技术要求

16.4.3.1 站内接地网应采用热浸镀锌扁钢进行连接。

16.4.3.2 所有设备应有两点及两点以上可靠接地。

16.4.3.3 电机及盘柜应用铜线做明显接地。

16.4.4 图纸要求

16.4.4.1 详见设计单位,换热站施工图设计图纸。

16.5 阀门、管路及其连接件16.5.1球阀 换热机组一、二次总关断阀选型焊接球阀(河北同力)

16.5.2 球阀的每侧在压力作用下都应是严密的,泄漏量应为零。

16.5.3 在任何情况下,压差不应使现有的阀门、执行器或其它部件发生损坏。

16.5.4 阀门的设计应保证现有提供的阀门部件发生损坏时不会引起阀门的突然关闭,而导致系统其它部分的破坏。

16.5.5 阀杆应采用不锈钢制造,其材料应满足 AISI 329(ASTM A 276 TP 431 或 W.no 1.4057 X 20 Cr Ni 17.2),在供热系统运行期间阀杆密封件的替换必须是可能的。

16.5.6 阀体材料应为铸钢,并应符合IS09330-1/DIN1626,CJ/T3022-93或与其相当的标准。

16.5.7 球体材料应为不锈钢,并满足AISI 316的要求。

16.5.8 球阀阀座为碳素钢。

16.5.9 阀座与球体的密封材料应为碳强化PTFE。

16.5.10 单个球阀的流阻系数应≤4。

16.5.11 阀门操作应有足够的空间,不应出现操作阻碍和安全隐患。

16.6 泄水阀、排气阀

应在可以完全排空的地点安装泄水阀,泄水应通过管路引到地面位置。应在机组管线最高点安装排气阀,最低点安装泄水阀。机组中的各种排水管中应汇总至排水母管统排至机组外。

16.7 止回阀

16.7.1 循环水泵、补给水泵的出口及循环水泵旁通管上的止回阀应为微阻缓闭型,即如果介质反向流动阀门应关闭,但在最后10%的关闭行程中,阀瓣的运动必须加以减慢。关闭时间为5~10秒。

16.7.2 止回阀在介质正向流动时,阀瓣应能自由地打开。

16.7.3 阀体为碳钢,阀瓣密封面与阀口应为硬质合金。

16.8 安全阀

安全阀应采用弹簧式安全阀(全启式),选型应根据流量大小选择口径(不低于DN32),阀体应为碳钢。机组出厂前必须依据2.1中的供货表中的数值进行整定,整定需在买方对整定值进一步确认后方可进行。

16.9蝶阀

16.9.1 换热机组进出口、循环水泵进出口及一次网、二次网进出水口采用手动蝶阀。一级网蝶阀的设计应符合ASME/ANSIB16.34的要求。

16.9.2 阀体: 阀体应用铸造或焊接制造;轴承: 轴承应能承受来自阀杆的最大荷载;阀杆: 应设置可靠的轴封,防止阀杆处泄漏,在运行时阀杆密封圈可更换;操作装置:包括电动蝶阀在内的所有蝶阀,应该带有一个指示装置,以显示阀盘或阀杆的位置,并且需要一个保证阀板“全开”或“全关”的限位机构;对用手轮操作,包括驱动装置的手轮的蝶阀,当面对手轮时,顺时针方向转动手轮阀门应为关,在手轮的轮缘上,要有一个箭头来指示 “开、关”的方向,并且 “关”应放在箭头的前端;底座和吊装环:阀门的总重包括驱动装置大于500kg时,阀门需安装一个底座。阀门底座的设计需对阀门保温产生最小影响;阀门的总重,包括驱动装置大于100kg时,需设吊装环。

16.10 管路

16.10.1 钢管采用焊接,管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