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45
第 18 第 DR 第第第第 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 华华华

Upload: snana

Post on 05-Jan-2016

8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孔祥闯. 什么是 DR ?. DR (Digital Radiography ) 数字 X 线摄影 广义的 DR :包括 CR 、 DR 、 DSA 、 DF 狭义的 DR :包括 IDR 、 DDR 、 CCD 、 多丝正比室. 数字 X 线摄影 (Digital Radiography , DR) 分类. 按转换方式分类 : 非直接数字摄影( In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 IDR ) :CsI/a-Si 、 CCD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孔祥闯

Page 2: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什么是 DR ?DR (Digital Radiography ) 数字 X 线摄

影 广义的 DR :包括

CR 、 DR 、 DSA 、 DF 狭义的 DR :包括 IDR 、 DDR 、 CCD 、 多丝正比室

Page 3: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数字 X 线摄影 (Digital Radiography , DR) 分类按转换方式分类 : 非直接数字摄影( In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 IDR ) :CsI/a-Si 、 CCD 直接数字摄影 (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 DDR) : a-Se 、多丝正比室

平板探测器( Flat Panel Detector, FPD )

Page 4: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一)非晶硒平板探测器技术

Page 5: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一)非晶硒平板探测器技术 工作时 , a-Se光电导层两面的电极

板间加有数千伏电压 , 光电导层吸收照射的X射线光量子 , 在非晶硒层激发出电子和空穴对,电子和空穴在偏置电压下反向运动并传到下层的薄膜晶体管(TFT)时,到达像素电极的电荷 ,给存储电容充电,产生相应电荷变化,形成电信号,电信号的大小与X线投射密度呈正相关。电荷暂存在电容内,将电脉冲加到TFT门极,TFT导通,便把存储于漏极的电菏读出至数据读出线,后被数据放大器(电荷放大器)放大,处理并经A/D变换形成对应像素的数字化图像信号。

非晶硒平板图非晶硒平板图

电模板

非晶硒

象素电极

X射线

TFT阵列

Page 6: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二) CsI/a-Si 平板探测器技术

图 4

Page 7: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1 、成像原理 由闪烁体、薄膜a - Si光电二极管阵列和T

FT阵列构成。 X射线穿过人体到达闪烁体后 , 激发出可见光

子并传递到下层的光电二极管 , 转换为电信号 ,结电容暂存电荷。将电脉冲加到TFT门极 ,TFT导通 , 便把该存储于漏极的电荷于源极读出至数据 ( 读出 ) 线 , 后被数据读出放大器( 电荷放大器 ) 放大、处理并进而去A/D变换形成对应像素的数字化图像信号。

Page 8: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Page 9: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2 、采用 CsI/a-Si 平板探测器的厂家 a-Si -- 目前世界上主要领先厂家都用这

种技术,包括 GE 、西门子、飞利浦、柯达等。像素大小 139--200m.

Page 10: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二) CCD 探测器技术 包括可见光转换屏,

光学系统和 CCD 或CMOS 。 X 射线是先通过由闪烁体或荧光体构成的可见光转换屏,将 X 射线光子变为可见光图像,而后通过光学系统由 CCD 或CMOS 采集转换为图像电信号。

CCD系统

X射线

CsI

CCD片

可见光

Page 11: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采用 CCD 系统的公司:它所用的可见光转换屏同样有用 CsI 和 GdSO 两

类材料之分。 采用 CsI+CCD 有 Swissray(4 片 CCD 元件 ) ,

Wuestec(2 片 CCD 元件 ) , AID(1 片 CCD元件 ) , Apelem , Trex 等公司。

单块 CCD 型:加拿大 IDC 公司的 Xplorer

Page 12: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CCD 探测器成像过程:

Page 13: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CCD 探测器成像 成本低,易推广 转换过程多,量子检出效率 DQE

较低 成像质量不如其它类型的 DR 可以基本满足临床影像诊断的需

Page 14: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四)多丝正比室技术

Page 15: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多丝正比室工作原理

Page 16: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四)多丝正比室技术原理 机械扫描系统使 X 射线管、水平狭缝及探测器垂直方

向作均匀的同步运动,到新位置再作一次水平探测记录;如此重复进行,从头到尾扫描一次就完成一幅 X射线图像的拍摄。整个曝光过程完成后,在计算机内存中形成了一幅 1024 或 2048矩阵的数字图像。

线扫描的动态范围与系统的探测灵敏度和密度分辨率有关,线扫描独特的大动态范围,当显示器质量很高时可以观察到 120倍以上的动态对比图像,比传统 X线机更好,可以清晰地在一次拍片中同时再现密度悬殊的软、硬组织。线扫描成像技术 X 线被严格限制在很窄的缝隙中,克服了散射线造成的干扰,本底噪声为“ 0”,探测灵敏度高,使原本被本底噪声淹没的微弱的 X 线也能被检测出来,能够分辨出面成像不能看到的人体组织更加细微的密度差别,密度分辨率高。

Page 17: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多丝正比室技术特点: 避免了 X 线的散射 探测灵敏度高 密度分辨率高 剂量低 扫描时间过长 图像空间分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Page 18: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多丝正比室技术 由于线扫描成像需一定的扫描时间,一张

14×17英寸大小的区域最快需 2 秒钟,所以不能实现适时扫描,不适应心脏摄影。线扫描成像技术适合于综合性医院门诊、大量胸部拍片、体检的需要,代替传统的透视机。适合于儿童的拍片、体检、透视的需要,保护少年儿童。适合于胸部、肺部、肿瘤专科医院。适合于对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的检查。适合于婚前体检,代替胸部透视。

Page 19: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FPD 的特点: FPD具有高射线吸收率、高信号转换

率和传输能力,造就了DR系统高动态范围、优良低密度分辨特性、低成像剂量等品质。

Page 20: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FPD(Flat Panel Detector) 平板探测器

使用标定、校正软件进行多种校正: 暗电流 增益不均匀性 行相关噪声 坏像素 (坏像素剔除及通过邻近像素进行插值 ) 等

以消除系统噪声、图像伪影。

Page 21: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FPD(Flat Panel Detector) 平板探测器

平板探测器具有宽广的曝光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是衡量探测器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

是指探测器能够线性地探测出 X 线入射剂量的变化 其最低剂量与最高剂量之比。假如 DR 探测器能线性地探测出剂量变化最低值是 1μGy ,剂量低干 1μGy 时输出都是 0 ;能探测的最高值是 10mGy ,剂量再高输出也是相同。 那么两输人剂量高低之比是 1μGy :10mGy= 1 : 10000 (即 10 的 4 次方)为该探测器的动态范围。

Page 22: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FPD(Flat Panel Detector) 平板探测器平板探测器具有宽广的曝光动态范围

Page 23: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五)数字化透视( Digital Fluoroscopy,DF )

FPD能以一当四,取代影像增强器、光学系统、摄像机和模数转换器,而上述每一个环节所造成的失真、噪声和分辨率下降都被避免了 ,从而大大提高了影像质量。

Page 24: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六) FPD 原理的比较

Page 25: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七) DR 的技术优势 图像空间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细腻。 动态范围大,恒定优异的图像质量 , 探测器具

有很大的动态范围 ,消除因曝光条件不当而重照现像

余辉小,曝光后几乎没有残影,且两次曝光时间间隔短。

密度分辨率很高,用数字放射摄影可以看出对比度低于 1% 、直径大于 2mm 的物体。

摄影剂量小,只有平片系统的 1/3~1/4 。 易于图像存储、传输,易于接入 PACS 系统。

Page 26: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七) DR 的临床应用优点( 1 )与传统胶片—屏幕式成像相比,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不需处理胶片和暗盒 , 平均缩短检查时间 62% 。数字 X 射线摄影检查完成后,仅需要 2min 左右就可以把图像提供给放射医师进行阅片,而 CR 检查和传统胶片平均需要 7min 左右才能准备好为医师阅片所用。数字 X 射线摄影与传统片—屏 X 射线摄影相比检查时间缩短了 62%; 而与计算机 X 射线摄影 (CR) 相比缩短了近 7% ,

( 2 )图像传输加快 98% 。( 3 )不需要暗室。( 4 )各种成本的节省(废片率,暗夹,劳动强度,

检查时间)。

Page 27: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1)双能减影( Dual Energy Subtraction , DES)

双能量减影法可以把不同吸收系数的组织分开 , 把骨组织或软组织从X线图像中除去 ,得到仅含软组织或骨组织的图像。在一次屏气过程中 , 相继使用两个不同的管电压曝光 (120kV ,200mAs和 60kV ,100mAs ),来取得两帧图像 , 两片会有不同的光密度分布 , 对两片进行加权相减 ,即可分别得出骨骼或软组织单一成分的分布图像。

Page 28: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双能减影后得到一幅软组织图像和一幅骨骼图像。

Soft tissue image Bone imageConventional DR

(1)双能减影( Dual Energy Subtraction , DES)

Page 29: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双能减影( Dual Energy Subtraction , DES)

结核球(部分钙化)

Page 30: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双能减影( Dual Energy Subtraction , DES)

Page 31: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双能减影( Dual Energy Subtraction , DES)

右下肺野还未完全实变的肺炎

Page 32: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病例 1 :呼吸困难 1 年,加重 2 个月。

病理:小细胞癌

Page 33: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 2 ) DR组织均衡技术

在常规 X 线摄影时,很难用一种摄影条件,将不同厚度,不同层次的脊柱拍照出来,例如,颈胸结合部,腰骶结合部等。在以上部位投照时,如果曝光条件大,则厚度大的椎体会显示较好,而厚度小的椎体会因过度曝光而黑化。

Page 34: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 2 ) DR组织均衡技术 组织均衡就是在保持相关主要区域的适当对比度前提下,提高厚薄区域的对比度。

它有两个参数: area 和 strength ,前者表示进行组织均衡补偿的范围,后者表示强度。

Page 35: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未加组织均衡加组织均衡

Page 36: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DR操作技术 检查资料的录入 曝光参数设置 :AEC ( 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 ) 图像后处理

Page 37: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DR 质量控制

方面很多 措施规范

Page 38: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DR 临床应用体会

Page 39: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Philips FPD 技术参数 非晶态硅 (良好

的动态响应 ) 探测器尺寸 : 43

x 43 公分 图像矩阵 : 3001

x 3001 像素尺寸 : 143 微米

像素深度 : 14位

6 µm Needle diameter

Page 40: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完善的图像处理

1 cm

数据提取范围野 --- ranger fields

Page 41: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宽广灰阶范围

一次曝光即可得到从骨骼到软组织的所有信息

并可通过窗宽窗位的调节显示你所感兴趣区( ROI )

Page 42: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多频均衡无伪影处理(UNIQUE)

边缘增强 多频均衡UNIQUE

伪影

Page 43: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多频均衡无伪影处理(UNIQUE)边缘增强 多频均衡

UNIQUE

伪影

Page 44: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How

good

is it?

Page 45: 第 18 章  DR 成像技术

45epms.huawei.comepms.hua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