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電機產業 網路大數據分析調查報告20150414].pdf ·...

28
台灣電子電機產業 網路大數據分析調查報告 調查日期:2015/12/10~2014/3/9 調查單位:DAILYVIEW網路溫度計

Upload: lamhuong

Post on 06-Feb-2018

23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8 download

TRANSCRIPT

台灣電子電機產業網路大數據分析調查報告

調查日期:2015/12/10~2014/3/9調查單位:DAILYVIEW網路溫度計

十年前,要抓住網路民意靠廣告、電郵就足夠!

1,274萬56.5%

2004FACEBOOK 尚未成立政府、企業、政治人物只有電子郵件跟網友溝通

*數據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TWNIC)

現在,台灣網路資訊發展密集網友可沒那麼好搞定!

2014

1,763萬76.6%

FACEBOOK 2008進軍台灣、PTT WEB版推出政府、企業、媒體極度重視網路民意

*數據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TWNIC)

鄉民的意見,是危機,更是商機!

Page 4

資料量: 記錄國內超過 10,000 個網路平台,包含新聞、社群、部落格、討論區API 程式:介接資策會、FACEBOOK、電子商務、政府OPENDATA資料

1

用最科學的方法蒐集網路資料用最正確的資料科學家分析網路民調

網路爬文技術

2

雲端資料庫

3 4 5

語意情緒分析

網路大數據

專家

Domain

透過網路大數據,可以協助電電產業了解…

原來新聞/網友真正關心的是?原來新聞/網友真正關心的是?

1.台灣各大產業對於「巨量資料」應用程度調查

Page 7

*調查時間:三個月*調查日期:2015/12/10~2014/3/9*有效資料筆數:9,513*資料涵蓋範圍:新聞、社群、討論區、部落格近萬網站

針對台灣各大產業與巨量資料關聯性進行調查。調查結果,以「醫療健康與生技產業」在大數據應用上最受新聞及網友關注;其次是「交通運輸業」與「電子電機產業」。

TOP.3

2. 電子電機產業「巨量資料應用」網路聲量分布,新聞佔77%,社群佔23%

Page 8

*調查時間:三個月*調查日期:2015/12/10~2014/3/9*有效資料筆數:1,528*資料涵蓋範圍:新聞、社群、討論區、部落格近萬網站

3.「新聞媒體」都在報導電子電機產業的十件事

Page 9

*調查時間:三個月*調查日期:2015/12/10~2014/3/9*有效資料筆數:91,879*資料涵蓋範圍:網路新聞媒體全頻道

新聞媒體針對於電子電機的「公司品牌」有長期關注,其次是公司的「股票股價」訊息。此外,亞洲地區國家競爭中,以「兩岸競爭」最為受新聞媒體關注。而「巨量資料」、「環境汙染」是近一年內崛起之新議題。亦發現「巨量資料」相關網路聲量比重逐漸增加。

4.「網友鄉民」都在討論電子電機產業的十件事

Page 10

*調查時間:三個月*調查日期:2015/12/10~2014/3/9*有效資料筆數:92,056*資料涵蓋範圍:社群、討論區、部落格全頻道

台灣網友對於電子電機產業所關注的內容,第一名為「公司品牌」,分析原因因電子商務崛起、消費習慣改變,網友習慣性討論公司或品牌「產品」,帶起各大公司討論量。其餘關注焦點與新聞媒體所關注的角度則大相迴異。近年網友熱衷討論新科技,包含「智能家電」、「智能3C」等產品;再其次是電子電機產業的「薪資待遇」,「低薪、工時長」是人才選擇是否踏入產業的考量重點。另外,不少學生網友常討論「電子系、電機系(或學校)選那個好?」、工作前途等問題。

網友重視,和自己權益相關話題

5.電電人才的擔憂面向分布,人才外流是警訊!

Page 11

排序 電電產業問題面向 網路聲量 百分比

1 考慮海外就業 11,546 23.10%

2 反應工作壓力大 9,192 18.40%

3 國際競爭擔心前途 6,781 13.60%

4 工時長、生活品質差 3,226 6.50%

5 考慮進修課程 2,041 4.10%

6 低薪痛苦 1,085 2.20%

7 擔心無薪假.失業 744 1.50%

8 研發替代役衍伸問題 44 0.10%

9 產業人力過剩 44 0.10%

10 擔心學歷不夠好 30 0.10%

*調查時間:三個月*調查日期:2015/12/10~2014/3/9*有效資料筆數:34,733*資料涵蓋範圍:社群、討論區、部落格全頻道

6. 針對電子電機產業網路輿情整理「雇員、學生族群」的真心話

網友Adium:「感嘆電子業真的跟以前差很多,有種走錯行的感嘆。」 網友sweetlulumi:「以前,是底薪低有股票。現在,是底薪高沒股票,年總收入沒有以前高,懷念分紅配股機制。」

網友MS999:「看看三星、大陸、日本、韓國,台灣科技業真的會越來越慘。」 網友Shannon:「擁有第二專長比較實在,現在科技業沒辦法待久。」 網友krizzard:因為研發替代役,讓大家都不想當兵,進去綁三年,人生就定型了。 網友ncsistoh:研發替代役越來越多,壓縮了既有薪資結構,成為低薪原因之一 網友匿名:電子產業人才過剩,企業選擇多,成為低薪原因之一。

網友a467455:電子大廠、大公司挑選人才,幾乎選校不選系,成為低薪原因之一。 網友michaelgod:大陸工程師薪資、福利條件多數已超越台灣,很多工程師離開台灣前往他國,是痛苦但現實的決定。

網友hayabusa:貿易協定簽訂,也許會增加就業機會,但對實際薪資成長看不出來影響。

Page 12

電電產業網路大數據應用案例分析

品牌:宏達電HTC品牌:宏達電HTC競品比較 /銷售意見分析

1.HTC品牌網路聲量略輸APPLE,與SAMSUNG不相上下

Page 14

*調查時間:三個月*調查日期:2015/12/10~2014/3/9*有效資料筆數:190,917*資料涵蓋範圍:新聞、社群、討論區、部落格近萬網站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HTC

SAMSUNG

APPLE

以HTC之營運分析為例,在品牌行銷經營的項目中,可見其品牌網路討論熱度略輸APPLE,在去年也比SAMSUNG略低;然而在跨入2015年後,HTC積極宣傳新機HTC One M9,並且在2/28的巴塞隆納MWC大會與SAMSUNG的新機Galaxy S6 Edge互別苗頭,相互拉抬形成良好的品牌與產品宣傳,讓HTC的品牌討論熱度來到最高峰,也與SAMSUNG的品牌討論熱度雙雙超越APPLE。

2.HTC品牌總體好感度最高,社群好感度卻呈現落後!

Page 15

HTC SAMSUNG APPLE

新聞好感度 2.11 1.45 1.27

社群好感度 1.43 1.47 1.47

整體好感度 1.50 1.47 1.39

*調查時間:三個月*調查日期:2015/12/10~2014/3/9*有效資料筆數:190,917*資料涵蓋範圍:新聞、社群、討論區、部落格近萬網站

品牌網路好感度:網路正面評價聲量/負面評價聲量所得的值,若大於1,則代表正面評價大於負面評價;反之則負面評價大於正面評價。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HTC(P/N比)

SAMSUNG(P/N比)

APPLE(P/N比)

3.HTC網路聲量趨勢,「手機故障率」成關鍵!

Page 16

*調查時間:三個月*調查日期:2015/12/10~2014/3/9*有效資料筆數:56,316*資料涵蓋範圍:新聞、社群、討論區、部落格近萬網站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正面討論聲量

負面討論聲量

總聲量

網友對於HTC的討論聲量中,普遍仍然正面評價大於負面評價。然而在1/29網友在論壇再次分享使用HTC手機後故障的情形,原本首批出貨良率就相較不高的問題再次被網友討論,也引發了一小波負評風潮,使得網路聲量負面評價超過了正面評價。不過等到話題過後,正面評價又再度大於負面評價,顯示網友對於HTC的長期總體評價仍屬正面。

4.2014機皇,One M8討論聲量最高,Note 4網友最有好感!

Page 17

0100200300400500600700

HTC One M8

SAMSUNG Note4

I-Phone 6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HTC One M8(P/N比)

SAMSUNG Note4(P/N比)

I-Phone 6(P/N比)

*調查時間:三個月*調查日期:2015/12/10~2014/3/9*有效資料筆數:40,971*資料涵蓋範圍:新聞、社群、討論區、部落格近萬網站

以HTC之產品售後分析為例,在2014機皇比較中,One M8以五月天等明星大量曝光行銷,討論聲量相較領先;然而討論聲量最少Note 4卻在網友好感度評比中勝出,主要仍是因為規格與螢幕表現優於另外兩隻手機,獲得網友青睞。

5.網友最在乎智慧型手機價格,HTC手機相機討論熱度最高

Page 18

22%

19%

19%

18%

10%9%

3% 相機

螢幕

價格

規格

外觀

電池

界面

23%

19%

18%

17%

11%9%

3% 價格

相機

規格

螢幕

外觀

電池

界面

*調查時間:三個月*調查日期:2015/12/10~2014/3/9*有效資料筆數:497,362*資料涵蓋範圍:新聞、社群、討論區、部落格近萬網站

網友最在乎HTC手機的項目? 網友最在乎智慧型手機的項目?

在所有智慧型手機的網路討論聲量中,有關價格的討論熱度最高、其次則是手機的相機功能與拍照效果。然而若是針對所有HTC的智慧型手機進行網路聲量統計,價格則不是網友最常討論的重點,相機功能與螢幕的呈現效果則是網友最在乎的項目。與競爭對手SAMSUNG相比,SAMSUNG優秀的螢幕表現也讓網友時常拿HTC和SAMSUNG的手機螢幕進行競品比較。

電電網路大數據調查:結論 一、電電大數據,企業默默經營BIG DATA實力:台灣各產業開始運用大數據(巨量資訊)作為企業內部策略調查或外部行銷規劃使用。從網路數據分析及輿論資料解讀,台灣電電產業大數據應用,在各產業大數據運用排名中為第三名,新聞聲量佔網路總聲量約77%,顯示電電產業各大公司品牌逐漸放出大數據實力消息面向,提高公司高度及未來願景,吸引新聞媒體、網友關注。

二、新聞媒體和網友關注的不一樣:從電電產業網路聲量來源分布深入分析,發現「新聞」報導所關注焦點,和「網友」所真正關注的重點有所落差。新聞多聚焦於「公司品牌的”發展”」、股價、兩岸與國際競爭等。而網友討論則聚焦於「公司品牌的”產品”」、智能新科技(智慧家電、智慧機器人與智能3C),以及產業薪資結構問題與個人(公司)前途發展。 三、電電人才信心不足,人才快速流失:台灣電子電機人才擔憂問題幾乎圍繞著「就業環境」問題打轉,低薪資、工時長、壓力大及擔心國際競爭下,對台灣電電產業環境信心不足,因此,「海外就業」的相關輿論在網路聲量上急速成長,顯示部分網友對於離開國內就業市場躍躍欲試,且此趨勢日益漸多。

Page 19

電電網路大數據調查:結論 四、以HTC為例,品牌熱度與好感度大不同:在營運分析中,HTC的品牌網路討論熱度略低於競爭對手SAMSUNG與APPLE,但是在品牌好感度中卻領先兩者。最為人詬病的良率問題將會大幅影響HTC之品牌網路口碑。網友針對產品使用故障分享負評,擴散效果將會影響品牌經營成效。

五、以HTC為例,龐大版面的行銷換不回產品好感:在產品售後分析中,以2014各家廠牌的旗艦型機種為例,HTC大手筆的請明星代言、大規模的廣告宣傳One M8,雖然換到大量討論熱度,但是卻換不回使用者的實際好感度;而憑藉優秀規格與螢幕表現的SAMSUNG Note4,則以產品表現獲得使用者好感支持,在P/N比表現中擊敗One M8與I-Phone 6。 六、以HTC為例,網友最在乎相機與螢幕表現:在產品售後分析中,智慧型手機使用戶最關心手機之價格,但是若是針對HTC的智慧型手機進行數據統計,則發現價格並非使用戶最關心與討論的重點,其相機之規格與實際拍照的表現、以及螢幕的呈現效果才是使用者最常討論的項目。

七、電電相關產業、品牌皆可透過大數據分析,統計網路聲量、討論趨勢、網路口碑及網路輿情分析,以精進企業經營策略及行銷模式。

Page 20

啥是【網路溫度計】?

了解網路民意有數據,才是王道

運算速度太慢

資料分析失準

技術未產品化

缺乏運用層面

資料量侷限

大數據藍海市場

缺乏指標性NO.1品牌

缺乏和機器溝通SOP、不會操

作系統、沒有產品化優質服務

缺乏專業知識、顧問指導,無

法有效運用數據分析結果

缺乏資料分析師、人工智慧不

斷校正,無法應付瞬息萬變網路

缺乏高速資料即時處理,及缺

乏格式多樣性

缺乏限制於內部資料、單一平

台或少數外部資料

擁有專業顧問給予運用建議

擁有多樣市場所需產品、服務

擁有專業資料科學家團隊、熟

知多方領域及網路生態

擁有Hadoop應用、NoSQL資料庫,大規模資料分散處理技術

擁有資料量超過一萬個網站、

各界API應用程式間接支援

網路溫度計

更聰明的、科學的解決方案Big Data

網路數據調查|行銷績效預測|網路輿情監看

Volume

Variety Velocity

我們定義大數據的「價值」,來自於「分析與運用」

Value

大數據價值:發現商機、提升業績、解決危機

官網廣告特輯 網路大數據分析調查報告

網路輿情監看服務

您的大數據需求是什麼?

行銷需求 分析需求 監看需求

為什麼要選擇我們?

成功機會

業務擴展

技術合作

品牌價值

獲獎認證

打造大數據專業品牌合作邀約、曝光機會不斷

多方技術支援合作資源、榮耀共享

創業計畫獲雙首獎肯定將擴大事業規模

廣大客戶群涵蓋政府機關、企業單位

(新聞畫面-東森看鄉民,網路溫度計)

(節目畫面-中視網路酸辣湯)

我們的合作夥伴橫跨多元媒體、企業單位、政府機關

最有利的組合,最值得信賴的團隊!!

與其相信專家,不如相信大家

感謝您參考指教

Thank YouBig

ValueBig IdeaBig Issue

Big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