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85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Upload: ciaran-cooke

Post on 30-Dec-2015

4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魏嘉美. 壹、權責相符與效能政府.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一、責任政治的意義 二、課責 三、政府績效評估. 貳、法治原則與依法行政. 一、法治原則( rule of law ) 二、依法行政( rule by law ) 三、行政中立. 想一想. 我們從選舉中選出來的民意代表及行政首長,是否只是具備多項專長的豬,但並非做我們需要他們做的事? 我們如何評估 政府的績效 ?. 壹、權責相符與效能政府. 一、責任政治的意義 (一)責任政治的意義 (二)責任政治的內涵 二、課責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魏嘉美

Page 2: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壹、權責相符與效能政府一、責任政治的意義二、課責三、政府績效評估

貳、法治原則與依法行政一、法治原則( rule of law)二、依法行政( rule by law)三、行政中立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3: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4: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5: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6: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7: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8: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9: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10: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11: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12: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13: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想一想

我們從選舉中選出來的民意代表及行政首長,是否只是具備多項專長的豬,但並非做我們需要他們做的事?

我們如何評估政府的績效?

Page 14: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一、責任政治的意義 (一)責任政治的意義 (二)責任政治的內涵

二、課責 (一)課責的定義 (二)課責的條件

(三)落實責任政治的方式

三、政府績效評估 (一)政府績效評估的背景(二)政府績效評估的意義

(三)政府績效評估的作法(四)政府績效評估的指標

壹、權責相符與效能政府

Page 15: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1.責任政治指民主國家人民選出的【 代表 】 或【 政府官員 】,應對其所作所為負責。

2.政府之行政行為未能依據 【 民意 】 or

不依 【 法 】而行時,必須負責任

(一)責任政治的意義

Page 16: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責任政治

法治政治

民意政治民主政治

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

違反法律

法律責任

違反民意

政治責任

(一)責任政治的意義

行政責任

怠忽職守或失職行為

Page 17: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權責相符 → 行政機關掌握的【權力】=負擔的【責任】

權力 責任

(二)責任政治的內涵

Page 18: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1)政治責任:針對政治決策者政治決策者所課的責任

政治決策

違背民意

政策執行成效不彰

決策錯誤 造成人民的損失與不滿

道歉

辭職下台

(二)責任政治的內涵—

Page 19: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20: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1)政治責任

集體責任內閣制內閣制國家,如果內閣的施政作為不為人民所接受,國會可以進行不信任投票不信任投票,若通過,內閣須集體總辭集體總辭。

個人責任 如果只是內閣中某一位

部長的政策錯誤,則由 該部長自行下臺自行下臺負責。

(二)責任政治的內涵—

Page 21: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個人責任 - 林芳郁下台

Page 22: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集體責任—內閣總辭

Page 23: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集體責任

Page 24: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2)法律責任:行政行政責任、民事民事責任和刑事刑事責任①行政責任:主要針對政策執行者政策執行者。

怠忽職守

失職

違反公務人員相關法規

司法機關處罰

行政機關處罰

EX:撤職、減俸 、記過

執行政策

(二)責任政治的內涵—

Page 25: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公務人員相關法規

公務人員違反行政法規所訂定義務,如公務員服務法、公務人員懲戒法、公務人員考績法等,由行政機關依法予以處罰,稱之為行政責任。

可分為懲戒處分與考績處分兩種。

Page 26: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公務員服務法部分條文

Page 27: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嚴懲、記過

Page 28: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2)法律責任

(二)責任政治的內涵—

公務員觸犯刑事法規所負的責任。 EX:利用職權收受賄賂,圖利他人。

②刑事責任

公務員因為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的權利,所衍生出的損害賠償責任。EX:拆除違建,不慎連隔壁的合法建築也拆除。

③民事責任

Page 29: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刑事責任—前調查局長葉盛茂

Page 30: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31: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民事、行政責任—陳長文溢繳稅款

Page 32: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一、責任政治的意義 (一)責任政治的意義 (二)責任政治的內涵

二、課責 (一)課責的定義 (二)課責的條件

(三)落實責任政治的方式

三、政府績效評估 (一)政府績效評估的背景(二)政府績效評估的意義

(三)政府績效評估的作法(四)政府績效評估的指標

壹、權責相符與效能政府

Page 33: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課責:委託人對代理人要求其善盡代理職務。

⑴人民有權獲知政府施政表現,做為對政府評價的依據⑵政府有義務說明政策,並公布施政績效

政府權力來自人民,形成委託人與代理人的關係

人民有權對政府「課責」

(一)課責的定義

Page 34: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落實人民能具體對政府施政課責

建立監督機制

政府施政公開資訊制度

公務員對政策說明義務

(一)課責的條件

Page 35: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行政監督

政治監督

媒體監督司法監督

行政機關

(三)落實責任政治的方式

Page 36: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行政行政機關內內部的一套監督監督機制, 界定組織中的權力權力和責任責任。

定義

1.行政監督:行政部門之內的監督機制

組織內部應有組織規範組織規範或行為守則行為守則, 使內部人員之所遵循,避免貪污貪污或 浪費公帑浪費公帑。

內容

行政機關內內部有效的管理監督, 有助於提升服務品質服務品質和工作效能工作效能

目標

Page 37: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內政部政風處—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一、行政院(以下簡稱本院)為使所屬公務員執行職務, 廉潔自持、公正無私及依法行政,並提升政府之清廉 形象,特訂定本規範。二、本規範用詞,定義如下:(一)公務員:指適用公務員服務法之人員。(二)與其職務有利害關係:指個人、法人、團體或其他 單位與本機關(構)或其所屬機關(構)間,具有 下列情形之一者: 1 、業務往來、指揮監督或費用補 ( 獎)助等關係。 2 、正在尋求、進行或已訂立承攬、買賣或其他契約 關係。 3 、其他因本機關(構)業務之決定、執行或不執 行,將遭受有利或不利之影響。

Page 38: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三)正常社交禮俗標準:指一般人社交往來,市價不超過新臺幣三千元者。但同一年度來自同一來源受贈財物以新臺幣一萬元為限。

(四)公務禮儀:指基於公務需要,在國內(外)訪問、接待外賓、推動業務及溝通協調時,依禮貌、慣例或習俗所為之活動。

(五)請託關說:指其內容涉及本機關(構)或所屬機關(構)業務具體事項之決定、執行或不執行,且因該事項之決定、執行或不執行致有違法或不當而影響特定權利義務之虞。

三、公務員應依法公正執行職務,以公共利益為依歸,不得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方法、機會圖本人或第三人不正之利益。

內政部政風處—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

Page 39: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四、公務員不得要求、期約或收受與其職務有利害關係者餽贈財物。但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係偶發而無影響特定權利義務之虞時,得受贈之:

(一)屬公務禮儀。(二)長官之獎勵、救助或慰問。(三)受贈之財物市價在新臺幣五百元以下;或對本機關(構)內多數人為餽贈,其市價總額在新臺幣一千元以下。

(四)因訂婚、結婚、生育、喬遷、就職、陞遷異動、退休、辭職、離職及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之傷病、死亡受贈之財物,其市價不超過正常社交禮俗標準。

內政部政風處—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

Page 40: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行政監督

政治監督

媒體監督司法監督

行政機關

(三)落實責任政治的方式

Page 41: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由立法機關進行預算審查,或發現行政機關 有違法之情事時,進行調查等。

允許人民或某些團體代表,參與行政過程。

讓民眾有機會取閱相關檔案或文件。

立法監督

民間參與

資訊公開

2.政治監督:行政部門之外外的監督機制

Page 42: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Page 43: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Page 44: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行政監督

政治監督

媒體監督司法監督

行政機關

(三)落實責任政治的方式

Page 45: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過程

行政人員之

行政作為違反

憲法或法律之

規定

人民可以透過

一定的程序,

尋求司法救濟

違法行政人員即有被懲處之虞

司法機關對行政命令是否違憲有審查查權違憲審查權

3.司法監督

Page 46: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行政監督

政治監督

媒體監督司法監督

行政機關

(三)落實責任政治的方式

Page 47: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媒體由於可扮演監督政府的角色, 因此媒體又被稱為第四權

第四權

媒體如果發現公務人員有違法失職的情事 可加以舉發,具有很大的監督效果。 EX:美國水門案

媒體監督

4.媒體監督

Page 48: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Page 49: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一、責任政治的意義 (一)責任政治的意義 (二)責任政治的內涵

二、課責 (一)課責的定義 (二)課責的條件

(三)落實責任政治的方式

三、政府績效評估 (一)政府績效評估的背景(二)政府績效評估的意義

(三)政府績效評估的作法(四)政府績效評估的指標

壹、權責相符與效能政府

Page 50: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源自於企業管理,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認為績效乃是企業的目的,也是企業存在的理由。

績效評估由來重視權責相符的責任政治,其目的就在於提升政府的效能,要求政府的施政能符合民意且具有績效。

背景

政府再造:二十一世紀國家行政改革的主流,引進企業界績效評估的作法,希望能夠提升政府的效能。

(一)政府績效評估的背景

Page 51: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企業方面

企業界用來評鑑組織及成員在某一段時間的工作表現。

激勵員工

提供員工工作回饋

瞭解企業現有的人力資源

協助員工們的生涯發展

協助組織制訂未來的發展策略

(二)政府績效評估的意義

Page 52: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政府方面 評鑑某一特定時間內政府機關的表現, 並提供公務人員工作回饋,藉此提升 公務機關的行政績效。

在政府的運作上加入成本效益的考量,消除不必要的浪費和延宕,以增進政府效能。

績效評估作為一種誘因機制機制,根據評估結果,給予公務人員適當的獎懲,以激勵其士氣。

(二)政府績效評估的意義

Page 53: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1.設定組織目標

行政機關設立的目的和宗旨

1.組織的總目標2.各次級組織的目標3.個人的目標

設定

(三)政府績效評估的作法

Page 54: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2.全員全程參與

領導階層 部屬

提高成員的投入感

有助於達成目標

(三)政府績效評估的作法

Page 55: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3.化目標為指標→績效如何衡量?

具體的數量

成本 --效益分析企企業業

目標宗旨

目標任務

指標設定 轉化政政

府府

(三)政府績效評估的作法

Page 56: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1.效能

滿足需求(評鑑依據)

企業

顧客

政府

人民

(四)政府績效評估的指標

Page 57: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2.經濟與效率

政府怎麼使用我們納的稅?

預算執行的怎麼樣呢?

預算會不會順利通過呢?

人民

選出代議士為人民把關政府各項施政預算

代議士

(四)政府績效評估的指標

Page 58: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3.參與性

參與性

選舉手段

使受民意支持的候選人 ( 政黨 )進入政府體系,推行受到支持的政策。

非選舉手段藉由創制、複決、公投、請願、示威、抗議等手段影響政府政策以符合民意

(四)政府績效評估的指標

Page 59: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4.公平性

接受服務的團體或個人,是否覺得受到 公平的對待。

(四)政府績效評估的指標

定義

政府的政策具有社會正義的性質, 應注意是否優先照顧到弱勢者。

落實

Page 60: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2006 年世界各主要國家國際競爭力與投資環境排名

Page 61: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試題練習

下列有關政府績效評估功能的敘述,何者正確?(甲)提高民眾信任,贏得社會大眾支持(乙)增進執政黨的福利,以達繼續執政之目的;(丙)節約國家資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丁)提升政府效能,有效推動公共事務;(戊)擴充公務員名額,以減少失業現象。

(A)甲乙戊 (B)甲丙丁 (C)丙丁戊 (D)甲乙丁

(( BB ))

Page 62: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一、法治原則 (一)意義 (二)具體作法

二、依法行政 (一)意義 (二)內涵

三、行政中立 (一)公務人員之分類 (二)行政中立的意涵 (三)落實行政中立的具體作法

貳、法治原則與依法行政

Page 63: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國家行為操控於實際權力擁有者的個人好惡。

人治國家必須根據代表人民的立法機關所制定之法律來施政;亦即國家的行為必須受法的拘束,以「法」來治理國家。

法治

(一)法治原則的意義

Page 64: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1.保障人民基本權利

Q :如何保障?

依法而治 限制政府權利不當的運作

保障人權

實質、妥當性

符合公平正義的理念

安定性

明確性

(二)法治原則的具體作法

法律本身

Page 65: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2.權力分立與相互制衡

行政

司法

立法

相互制衡

權力分立

(二)法治原則的具體作法

相互制衡

相互制衡

Page 66: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二)法治原則的具體作法

3.公權力應受法律拘束

立法 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不可以牴觸憲法

行政 國家的行政權須受法律的節制,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

司法法官必須依據法律獨立獨立審判,透過法院所提供的正當程序來落實人權保障。

Page 67: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一、法治原則 (一)意義 (二)具體作法

二、依法行政 (一)意義 (二)內涵

三、行政中立 (一)公務人員之分類 (二)行政中立的意涵 (三)落實行政中立的具體作法

貳、法治原則與依法行政

Page 68: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一)依法行政的意義

意義政府行政機關的一切施政作為都必須以法為依據,並受法之拘束。

目的 避免政府的行政權侵犯到人民之權利。

內容形式上的法

1. 憲法、立法機關制定之法律。2. 行政機關訂定之法規命令。3. 地方自治法規。

原理原則 EX: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

Page 69: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1.無法律即無行政: 政府機關的作為,不僅法律 【 明確禁止 】 的不能為之,立法者若 【 無立法授權 】的 事項,也不得為之。

(二)依法行政的內涵

法律優位原則法律保留原則

Page 70: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規範政府機關行使權力的手段與過程

規範政府機關擁有的權力及其範圍

國家行政行為須依據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尤其是干預人民自由權利之行為,不得由行政機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規定

依法行政

程序法

國家行政行為須受法的拘束,亦即以法來支配、指導行政,行政行為在消極的層次上不可以違反法律的規定

無法律即無行政 正當程序

實體法法律保留原則法律優位原則

(二)依法行政的內涵

Page 71: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一、法治原則 (一)意義 (二)具體作法

二、依法行政 (一)意義 (二)內涵

三、行政中立 (一)公務人員之分類 (二)行政中立的意涵 (三)落實行政中立的具體作法

貳、法治原則與依法行政

Page 72: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一)公務人員之分類政務官 事務官

意義

制定國家政策的人參與國家大政方針之決策者EX:行政院各部之部長和政 務次長。

負責執行已經決定之方針和事項者。EX:各部之常務次長、司 長、科長、科員等。

任用

資格並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由行政首長直接任用。但也會隨長官同進退。

具一定之任用資格,通常是經過國家公務人員考試及格者。無須隨長官同進退。

負責

對自己的決策負責任,如果政策錯誤,常須辭職下臺。

非有一定原因且依照法定程序,不得將其免職 ( 此種身分上的保障,係為了維持政治的安定 ) 。

Page 73: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政務官

依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所界定之政務人員有:

一、依憲法規定由總統任命之人員及特任、特派之人員。 二、依憲法規定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人員。 三、依憲法規定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之人員。 四、其他依法律規定之中央或地方政府比照簡任第十二職 等以上職務之人 員。

Page 74: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政務官是要反映執政黨的理想,並據以制定政策,所以是整個社會、國家進步的主要動力。

事務官則是在政務官所制定的政策指導下,依法行政,貫徹並落實政策,所以是穩定社會、國家的主要力量。

Page 75: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政務官 vs.事務官政務官 事務官

意義 參與國家大政方針之決策並隨政黨進退之公務員

依照既定方針執行之永業性公務員,原則上政務官以外之公務員均屬之

任務 政務決定與領導 法律與政策的執行任用資格

無限制(監委、立委、大法官例外) 經考試或檢 合格任用

身分保障 無固定任期 非依法律或法定程序不得

任意免職責任 主為政治責任和法律責任 主為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升遷 無 有

Page 76: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公職人員 vs.公務人員公職人員 公務人員

法源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公務員任用施行細則人員 1.中央公職人員—

立法院立法委員2.地方公職人員— 省 ( 市 ) 議員、縣( 市 ) 議

員、鄉 ( 鎮、市 ) 民代表、

省 ( 市 ( 長、縣 ( 市 )長、

鄉 ( 鎮、市 ) 長、村長、 里長

除政務官及民選人員外,定有職稱官等職等之文職人員。1.中央政府及其所屬各機關2.地方政府及其所屬各機關3.各級民意代表4.各級公立學校5.公營事業機構6.交通事業機構7.其他依法組織之機關政務官+民選人員

事務官

Page 77: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要求公務人員在處理公務時,能夠摒除政黨的色彩及利益團體的操縱,公正無私的處理公務。

文官體系中的公務人員,包括政務官與事務官。

對政黨政治採取中立立場,不因政黨屬性或個人價值等因素而改變其作法與態度

行政中立1.意義

(二)行政中立的意涵

中立行政

Page 78: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依據憲法及相關行政法的規定,超然於個人政治理念之外,不偏袒任何政黨或利益團體,嚴格並忠實的執行國家政策。

1.依法行政

公務人員執行公務時,應秉持專業能力、工作倫理與道德良知,以中立、公平、客觀態度妥善處理行政事務。

3.專業倫理

公務人員在處理公務時,應保持超然的立場,以同一標準公平對待任何個人、團體和政黨。

2.公平對待

公務人員可以加入政黨,但應該保持超然中立的立場,不為特定的政黨或派系服務,而為全國人民服務。

4.不介入黨派紛爭

(二)行政中立的意涵— 2.內涵

Page 79: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1.公開競爭的考試用人

(三)落實行政中立的具體作法

政府在進用公務人員時必須根據公開的 競爭原則,公平的選拔優秀的人才進入 公務系統擔任公務員,避免政治分贓。

意義

英美:在十九世紀末葉已採用考試制度 選拔公務人員。 我國:也在中央政府設置考試院,專門 負責公務人員之考用、訓練等。

舉例

Page 80: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2.績效原則的人事升遷

工作績效( O )長官好惡( X )

公務人員之升遷

激勵公務人員在工作上依法行政、執法公正。

(三)落實行政中立的具體作法

Page 81: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3.積極有效的權益保障

及時接受公務人員的投訴,以排除長官 不公平之對待及不利之處分,保障其權 益免受不當的侵害。

公務員執行職務,能免除政治力政治力的不當 干擾,才能勇於堅持公正執法的原則, 不接受任何關說。

救濟機制

免除政治力干擾

(三)落實行政中立的具體作法

Page 82: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4.政治活動的適當限制

公務人員參與政黨活動或政治活動,必須有一定的規範,避免因為涉入太深而失去超然公正之立場。

各國對於公務人員從事政治活動多設有明文限制,我國目前也正積極研議制定相關之法律。

規範

明文限制

(三)落實行政中立的具體作法

Page 83: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試題演練—範例 1

公務人員在國家的政策制訂和執行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下列那一項為尊重公務倫理分際的表現?(A)基於專業可拒絕執行長官決定的政策(B)常任文官因政黨輪替隨長官而去職(C)以動員輔選的成敗為工作考核績效(D)以法律規範其職權行使與任用獎懲 【 92年學測補考】

( D )

Page 84: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中華民國憲法第八十一條關於法官「非受刑事或懲戒處分,或禁治產之宣告,不得免職。非依法律,不得停職、轉任或減俸」的規定,主要在維護下列何項憲政精神?(A)文官中立 (B)罪刑法定 (C)依法施政 (D)司法獨立 【 95年學測】

試題演練—範例 2

( D )

Page 85: 第四課 政府運作的基本原則

根據報導,陳水扁總統在接見「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得獎人時,提出:「只有維持文官中立,釐清政黨與國家分際、公私部門的分際,才能落實真正民主,保障人民權益,維持國家社會的穩定與正常發展」。請問有關「文官中立」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甲、文官在政策規劃時,必須完全聽從執政黨的指揮,不可以有任 何的自主意見。乙、文官在政策上應完全站在專業立場,不可受到任何政治勢力或 特殊利益的影響。丙、中立的文官體制與健全的政黨政治,必然是相輔相成、缺一不 可的。丁、位置較高文官對政治的參與較深,因此既無法也不必要求他們 保持中立。(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大考中心研發試題】

試題演練—範例 3(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