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19
1 證證證證證 證證證證證 證證證證證證證證證 證證證證證證證證證

Upload: zia-talley

Post on 30-Dec-2015

4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證據法則於訴訟流程之定位. 偵 查 開 端. 偵 查 程 序. 起 訴 程 序. 第 一審 程 序. 審 判 程序 轉換. 審 判 執 行. 上 訴 審 程 序. 證據法則於刑事訴訟法中的位置 總則編→法庭審理→證據取捨. 審判期日. 證據法則於審判期日之定位. 起始程序 285 ( 起 ). 證據調查程序 288Ⅰ ( 承). 辯論程序 289 ( 轉 ). 宣告判決 311 ( 合 ). 證據法則之適用場景.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1

證據法總論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Page 2: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2

證據法則於訴訟流程之定位證據法則於訴訟流程之定位

審 判 程序

轉換

一審

程 序

證據法則於刑事訴訟法中的位置

總則編→法庭審理→證據取捨

審判期日

Page 3: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3

證據法則於審判期日之定位證據法則於審判期日之定位

起始程序 285 (起)

證據調查程序 288Ⅰ(承)

辯論程序 289 (轉)

宣告判決 311 (合)

Page 4: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4

證據法則之適用場景證據法則之適用場景

證據請求‧准駁裁定( 163—161 之 2—163 之 2 ) 證據裁判主義(證據裁判主義( 154154 )) 何謂證據?何謂證據?

物證、書證、文書證據(準文書)、證人

證據取捨( 288Ⅰ )

證據調查實施 ( 164 以下)

Page 5: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5

證據法的意義證據法的意義 藉由證據認定事實過程之法律規範藉由證據認定事實過程之法律規範

證據法論述的目的證據法論述的目的 確保事實認定之正確性,並力求過程的正當確保事實認定之正確性,並力求過程的正當 訴訟程序近代化的表徵訴訟程序近代化的表徵 範圍龐雜,有整理歸納之必要範圍龐雜,有整理歸納之必要

Page 6: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6

主要規範機制主要規範機制 有關證據能力規定,乃屬關鍵有關證據能力規定,乃屬關鍵

第第 163163 條之條之 22 第第 22 項:項:「不能調查者」「不能調查者」「欲待證事實無重要關係者」「欲待證事實無重要關係者」「待證事實已致明瞭無再調查必要者」「待證事實已致明瞭無再調查必要者」「同一證據再行調查者」「同一證據再行調查者」

Page 7: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7

認定事實的特徵認定事實的特徵 法庭證明活動法庭證明活動 VS.VS. 生活的事實判斷 生活的事實判斷

例如,刑事審理中若與犯罪成立或刑罰輕重無關者,於規例如,刑事審理中若與犯罪成立或刑罰輕重無關者,於規範上設計上不允許於審判中為證據調查。可是,生活起居範上設計上不允許於審判中為證據調查。可是,生活起居藉由感官得到許多情報,通常均未刻意篩選而進入自己判藉由感官得到許多情報,通常均未刻意篩選而進入自己判斷體系影響行動的抉擇。斷體系影響行動的抉擇。

法庭證明活動法庭證明活動 VS.VS. 科學實驗證明科學實驗證明例如例如,法官於訴訟審理,並不被允許利用僅個人所知的具,法官於訴訟審理,並不被允許利用僅個人所知的具體知識(私知利用の禁止)而異於科學實驗。體知識(私知利用の禁止)而異於科學實驗。例如,「證例如,「證據裁判主義」機制下,法官審理判斷的範圍受到所提出證據裁判主義」機制下,法官審理判斷的範圍受到所提出證據的牽制,但科學實驗鼓勵發揮想像與創造力,唯可能受據的牽制,但科學實驗鼓勵發揮想像與創造力,唯可能受限實驗設備或研究資金限實驗設備或研究資金

法庭證明具目的性、限定性法庭證明具目的性、限定性

Page 8: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8

訴訟上認定事實之機制訴訟上認定事實之機制 追求事實真相 追求事實真相

(真實主義、釋(真實主義、釋 178 178 )) → → 事實依證據認定事實依證據認定

(證據裁判主義(證據裁判主義 §154Ⅱ §154Ⅱ ))

→ → 證據由法官自由裁判證據由法官自由裁判(自由心證主義(自由心證主義 §155Ⅰ §155Ⅰ ))

釋字釋字 178178 :「按刑事訴訟法為確定國家具體刑罰權之程序法,:「按刑事訴訟法為確定國家具體刑罰權之程序法,以發現實體真實,俾刑罰權得以正確行使為目的」以發現實體真實,俾刑罰權得以正確行使為目的」

Page 9: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9

證據的意義證據的意義證據:證據:犯罪跡證或記錄而得推認犯罪事實者 。犯罪跡證或記錄而得推認犯罪事實者 。

證據資料:訴訟法上認定事實的根據證據資料:訴訟法上認定事實的根據證據方法:法庭陳現證據資料之媒介證據方法:法庭陳現證據資料之媒介

ex.ex. :證言:證言 vs.vs. 證人證人證據方法:分人證、物證、書証。法庭上如何 透過證據方法:分人證、物證、書証。法庭上如何 透過

證據方法取得證據資料, 分別為證據方法取得證據資料, 分別為 164164 、、 165165 、、 116666

證據資料之證據能力:傳聞法則、自白法則、關連證據資料之證據能力:傳聞法則、自白法則、關連性法則、排除法則等性法則、排除法則等

Page 10: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10

證據裁判主義證據裁判主義 一、 沿革:我國第一、 沿革:我國第 154154 條第條第 22 項項立法理由立法理由

證據意義:第證據意義:第 155155 條第條第 22 項立法理由項立法理由 大法官釋字大法官釋字 582582號解釋理由書號解釋理由書 因此,有關「刑罰權有無及其範圍」的因此,有關「刑罰權有無及其範圍」的

事實,應藉由具備「證據能力」,並經事實,應藉由具備「證據能力」,並經「法定證據調查程序」之證據,方可用 作「法定證據調查程序」之證據,方可用 作認定犯罪。此亦稱嚴格證明。認定犯罪。此亦稱嚴格證明。

Page 11: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11

自由心證主義自由心證主義 沿革:第沿革:第 155155 第第 11 項立法理由項立法理由 意義:證據證明力的評價,由法官自由心意義:證據證明力的評價,由法官自由心

證(證( §155§155 )。乃考量對於法官證明力的)。乃考量對於法官證明力的判斷,不受制 外來的或規範性的牽制。 判斷,不受制 外來的或規範性的牽制。

「經驗法則」,乃日常生活因個別經驗所獲致事物性質或因果關係之「經驗法則」,乃日常生活因個別經驗所獲致事物性質或因果關係之相關原則。「論理法則」,乃理則學、統計學數學等原理原則。 相關原則。「論理法則」,乃理則學、統計學數學等原理原則。

自由心證機制,亦設有補強法則之例外情自由心證機制,亦設有補強法則之例外情況(況( §156Ⅱ§156Ⅱ )。)。大法官釋字大法官釋字 582582解釋解釋

Page 12: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12

證據裁判主義的 構造證據裁判主義的 構造法庭證據裁判機制(法庭證據裁判機制( 154Ⅱ154Ⅱ ))

證據能力(證據能力( 155Ⅱ155Ⅱ )) 關連性法則(自然、法律)關連性法則(自然、法律)

(( 163163 之之 1Ⅰ1Ⅰ①① 、、 163163 之之 22②② ))

排除法則 排除法則 證據價值(證據價值( 155Ⅰ155Ⅰ )經驗法則、論理法則)經驗法則、論理法則

補強法則補強法則

證據調

自由心

Page 13: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13

154154 條第條第 22 項立法理由項立法理由 「查刑訴律第 三百二十六條理由前段謂,本條「查刑訴律第 三百二十六條理由前段謂,本條

(第二項)明揭廢止口供主義,採用眾證主義。(第二項)明揭廢止口供主義,採用眾證主義。按斷案不必盡據口供,已見唐律所謂贓狀露顯,按斷案不必盡據口供,已見唐律所謂贓狀露顯,理不可疑,雖不承引,即據狀斷者是也。」理不可疑,雖不承引,即據狀斷者是也。」

「案情應以眾證為憑,當可十得八九,苟捨眾證「案情應以眾證為憑,當可十得八九,苟捨眾證而取口供,殊未可盡信,今各國無不採眾證主義,而取口供,殊未可盡信,今各國無不採眾證主義,亦以其合於法理與實益也。或謂現在中國警察尚亦以其合於法理與實益也。或謂現在中國警察尚未完備,若捨口供主義,不易偵知實情,殊不知未完備,若捨口供主義,不易偵知實情,殊不知警察未備理應從速改良,警察安可永守此不備之警察未備理應從速改良,警察安可永守此不備之制度,以保流弊無窮之舊法,況口供之未可信制度,以保流弊無窮之舊法,況口供之未可信乎。」乎。」

Page 14: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14

155155 條第二項立法理由條第二項立法理由 刑事訴訟法修正(刑事訴訟法修正( 92.1.1492.1.14 ):「本條【第一 百五):「本條【第一 百五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無證據能力之證據,與未經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無證據能力之證據,與未經合法調查之證據,不得 作為判斷之依據,正 足以合法調查之證據,不得 作為判斷之依據,正 足以表示『嚴格證明』之要求,至於『顯於事理有表示『嚴格證明』之要求,至於『顯於事理有違』之證據,於本條第一項 修正增加之自由心證,違』之證據,於本條第一項 修正增加之自由心證,不得違背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後,即屬重複,應不得違背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後,即屬重複,應予刪除。另『與認定事實不符』之證據,究竟是予刪除。另『與認定事實不符』之證據,究竟是證據能力抑或證明力之問題,涵意不明,為杜疑證據能力抑或證明力之問題,涵意不明,為杜疑義,並免與前條第二項【證據裁判主義 】發生發義,並免與前條第二項【證據裁判主義 】發生發生邏輯矛盾,亦予刪除。」 生邏輯矛盾,亦予刪除。」

Page 15: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15

釋字釋字 582582 號解釋理由書號解釋理由書

大法官引用現行法第一 百五十四條第二項、第一大法官引用現行法第一 百五十四條第二項、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二項、第二百九十九條第一項, 亦百五十五條第二項、第二百九十九條第一項, 亦稱:「刑事訴訟法爰規定嚴格證明法則,必須具稱:「刑事訴訟法爰規定嚴格證明法則,必須具備證據能力之證據,經合法調查,使法 院形成該備證據能力之證據,經合法調查,使法 院形成該等證據以足證明被告犯罪之確信心證,始能判決等證據以足證明被告犯罪之確信心證,始能判決被告有罪。」 被告有罪。」

Page 16: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16

第第 155155 條第條第 11 項立法理由項立法理由 「查刑訴律第 三百二十六條理由後段為,第二項「查刑訴律第 三百二十六條理由後段為,第二項採用自由心證主義,按法定證據主義,與發現真採用自由心證主義,按法定證據主義,與發現真實主義不合,各國通例,仍採用心證主義,本律實主義不合,各國通例,仍採用心證主義,本律亦擬仿效之。」亦擬仿效之。」

92.1.1492.1.14 :「將證據的證明力,委由法官評價,即:「將證據的證明力,委由法官評價,即凡經合法調查之證據,由法官依 經驗法則及論理凡經合法調查之證據,由法官依 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以形成確信之心證。」法則以形成確信之心證。」

Page 17: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17

釋字第釋字第 582582 號解釋號解釋 理由書中稱:「被告之任意性自白,雖亦得為證據,但為理由書中稱:「被告之任意性自白,雖亦得為證據,但為避免過份偏重自白,有害於真實發現及人權保障,刑事訴避免過份偏重自白,有害於真實發現及人權保障,刑事訴訟法乃規定:被告之自白,不得作為有罪判決之唯一依據,訟法乃規定:被告之自白,不得作為有罪判決之唯一依據,仍應調查其他必要證據,以察其是否與事實相符。」仍應調查其他必要證據,以察其是否與事實相符。」

並謂:「基於上該嚴格證明法則及對自白證明力之限制規並謂:「基於上該嚴格證明法則及對自白證明力之限制規定,所謂「其他必要證據」,自亦需有證據能力,經合法定,所謂「其他必要證據」,自亦需有證據能力,經合法調查;且就證明力程度,非謂自白為主要證據其證明力當調查;且就證明力程度,非謂自白為主要證據其證明力當然較為強大,其他必要之證據為次要或補充性之證據,證然較為強大,其他必要之證據為次要或補充性之證據,證明力當然較為薄弱,而應依其他必要證據之質量,與自白明力當然較為薄弱,而應依其他必要證據之質量,與自白相互印證,綜合判斷, 足以確信自白犯罪事實之真實性者,相互印證,綜合判斷, 足以確信自白犯罪事實之真實性者,始足當之。」始足當之。」

Page 18: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18

辯正辯正 我國現行法第一 百五十六條第一項規定:「 被告我國現行法第一 百五十六條第一項規定:「 被告

之自白,非出於強暴、脅迫、利誘、詐欺、疲勞之自白,非出於強暴、脅迫、利誘、詐欺、疲勞訊問、違法羈押或其他不正之方法,且與事實相訊問、違法羈押或其他不正之方法,且與事實相符者,得為證據。」若依同樣前段意旨,條文中符者,得為證據。」若依同樣前段意旨,條文中「且與事實相符者」之用語應屬證據證明力之問「且與事實相符者」之用語應屬證據證明力之問題,與前段限制不法手段取得自白之證據能力,題,與前段限制不法手段取得自白之證據能力,似不得等同觀之。似不得等同觀之。

Page 19: 證據法總論 法庭事實證明之機制

19

本單元結束本單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