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 学习

81
网网网网网 网网网网网 网网 网网 王王王 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

Upload: teegan-golden

Post on 02-Jan-2016

3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王竹立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011 年 1 月 14 日至 16 日. 学生的困惑: 网络化学习导致所学知识比较零散、不系统,我们该怎么办?. 信息太多了, 我晕!. 数字化学习给我们 带来了什么?. 网 络 时 代. 挑 战. 信息超载. 知识碎片化. 三只打碎的花瓶. 超链接. 建构主义. 快节奏. 我该怎么办.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 认知主义: 学习是内部心理结构的 形成和改组. 对于建构主义而言,学习就是 意义建构.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网络时代的网络时代的学习学习

王竹立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Page 2: 网络时代的 学习

2011 年 1 月 14 日至 16 日

Page 3: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学生的困惑: 网络化学习导致所学知识比较零散、不系统,我们该怎么办?

Page 4: 网络时代的 学习

信息太多了,我晕!

Page 5: 网络时代的 学习
Page 6: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络 时

Page 7: 网络时代的 学习
Page 8: 网络时代的 学习
Page 9: 网络时代的 学习

三只打碎的花瓶

超链

建构主

快节奏

Page 10: 网络时代的 学习

我该怎么办

Page 11: 网络时代的 学习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

Page 12: 网络时代的 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是内部心理结构的

形成和改组

Page 13: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对于建构主义而言,学习就是

意义建构

Page 14: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关联主义:学习是一个网络形成的过程,学习就是连通!

Page 15: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知识就像石油在管道里流动

Page 16: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对学习而言,管道比内容更重要

我们连通,多于我们建构

Page 17: 网络时代的 学习

我们怎样连通?--六度空间理论

Page 18: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学习者

学习者

学习者学习

者学

习者学

习者

我们怎样连通?

Page 19: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知识分布在每个结点之上

Page 20: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知识可以驻留在网络中,网络可以自治性地对知识进行加工?

Page 21: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关联主义认为:

知道在哪里知道谁

知道什么

知道怎样比

更重要

Page 22: 网络时代的 学习

人和机器,谁更重要?

Page 23: 网络时代的 学习

新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

Page 24: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网络时代的学习

Page 25: 网络时代的 学习

为创新而学

习对学习的创

新在学习中创

Page 26: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将学习、应用、创新三步并为一步

Page 27: 网络时代的 学习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吗?

Page 28: 网络时代的 学习

信息超载 知识碎片化

Page 29: 网络时代的 学习

把网络当作知识银行

Page 30: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学会零存整取

Page 31: 网络时代的 学习

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

第一步:积件式写

Page 32: 网络时代的 学习

有了想法马上记下来!

Page 33: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开一个博客

Page 34: 网络时代的 学习
Page 35: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积件式写作方法

摘录

拼接 简评

观点

短小

随意

Page 36: 网络时代的 学习

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

第二步:个性化改

Page 37: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用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对知识积件进行改写

Page 38: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将多个知识积件进行初步重组

Page 39: 网络时代的 学习

不断重写博文

Page 40: 网络时代的 学习

与个人知识体系实现对接

Page 41: 网络时代的 学习

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

第三步:创造性重

构毕加索《牛头》(旧自行车部件)

Page 42: 网络时代的 学习

这算不算创造性重构?

Page 43: 网络时代的 学习

个人知识体系

游离知识碎片

Page 44: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创造性重构标准

有没有自己的东西 有没有价值提升

Page 45: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灵感与顿悟

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创造性重构需要的条件

Page 46: 网络时代的 学习

显性知识可用文字符号表示

难用文字符号表示

可通过网络媒体传播

观摩、学徒、内读法深谈法挖掘

隐性知识

个人的 个人的

组织的

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

Page 47: 网络时代的 学习

读自己

读有字书 读无字书

Page 48: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真实情境

提出问题

网络检索

积件写作

个性改写

创造改写

系统建构

应用检验

协作交流

图 1 新建构主义学习过程

Page 49: 网络时代的 学习

新建构主义的 7 个关键词

情境

搜索选择

写作

交流

意义建构

创新

Page 50: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关键词:情境

Page 51: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创设情境的意义

• 让学生完整地获取知识

•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Page 52: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关键词:搜索

Page 53: 网络时代的 学习

“ 知之为知之,不知 google 知”

Page 54: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关键词:选择

Page 55: 网络时代的 学习

选择原则

个人需要 问题需要

Page 56: 网络时代的 学习

洞察力

Page 57: 网络时代的 学习

何谓洞察力?• 洞:洞若观火• 察:明察秋毫• 洞察力: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细节窥全

貌的能力• 洞察力包含两个层次的判断,第一,是否

有关?第二,是否有价值?• 洞察力受知识、经验、情感、信念、需要

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Page 58: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关键词:写作

写作是思想的拐杖,离开写作,思想走不了多远

--王竹立

Page 59: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写作的意义

( 1 )使思维清晰化、系统化( 2 )有助于个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3 )有利于个人化知识的交流与传播

Page 60: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内读法

Page 61: 网络时代的 学习

我们懂得的

比我们意识到

的要多得多

Page 62: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写作是挖掘隐性知识的重要方法

Page 63: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关键词:交流

Page 64: 网络时代的 学习

交流的意义

( 1 )合作互助,共同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

( 2 )共享信息与资源;( 3 )达成共识,建立对 事物的共同认知,促进社会化意义建构 ;

( 4 )通过彼此的“深谈”,促进隐性知识的挖掘,激发“顿悟”。

Page 65: 网络时代的 学习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深谈也是挖掘隐性知识的方法

Page 66: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关键词:创新

Page 67: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电脑在很多方面已经取代了人脑

我们还能干什么-

创新!

Page 68: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关键词:意义建构

Page 69: 网络时代的 学习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 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包 括: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Page 70: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经典建构主义所 说的意义建构更多地 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新建构主义则更加 强调对知识的创新 。

Page 71: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包容性思考法 假设有两种观点,一种为观点 A ,一种为观点

B ,两者之和为 C 。两者可能有以下四种关系。 ①对立关系 A= - B ,或B=-A

②平行关系 A + B=C

③包含关系 A + C=B,或B+C=A

④交叉关系 A+ B-D=C,其中D代表交叉重叠的部分

      

Page 72: 网络时代的 学习

A B A B

A BDA BC

1. 对立关系 2. 平行关系

3. 包含关系4. 交叉关系

Page 73: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各种主要的学习理论的 适用领域

传递性学习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

附加性学习(关联主义)

获得性学习(建构主义)

自发性学习(新建构主义)

正 式 学 

非 正 式 学 

Page 74: 网络时代的 学习

比较项目 新建构主义 关联主义

研究对象 网络时代的学习 网络时代的学习

网络时代特征 学习面临两大挑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选择变得

重要。

知识经历了从分类、层级到网络和生态的变革过程。超链接颠覆层级。选择、选择、再选择

知识观 相对性、变动性 相对性、变动性、流动性

学习观 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内容与管道同等重要

学习就是建立网络,学习就是连通,管道比内容更重要

实践观 实践是知识的最重要来源,也是检验知识的标准

生活的主要目标不是知识,而是行动。做是知道的一种形式

创新观 创新是学习的最高目标 创新是学习的一部分

学习策略 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内读法、深谈法、包容性思考以及

选择原则等

无具体策略,主张连通、拆散与重组

关注点 学习的内部过程 学习的外部过程

隐喻 知识银行 网络

Page 75: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弱连通(知道在哪里

知道谁)

强连通(知道什么知道怎样)

知识创新积件式写作

个性化改写

创造性重构

被动连通 主动连通(需要洞察力)

间接连通 直接连通

促进

促进

Page 76: 网络时代的 学习

个人账户组织账户

个人账户组织账户

个人账户

互联网(外网)

人脑(内网)

知识银行的隐喻

Page 77: 网络时代的 学习

个人账户

本金(已习得的知识)

利息(在流通中衍生

的知识)

红利(创造 出来的

新知识)

Page 78: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在与自己的兴趣与需求关系不太密切的领域,采取关联主义的学习方法 进行较单纯的连通(知道在哪里,知道谁) ;

而在自己感兴趣或有较强需求的领域则采用新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 进行深加工与创造 。

Page 79: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网络时代教师的职责

1.教会学生如何搜索( search)2.教会学生如何选择( select)3.教会学生如何思考( think)4.教会学生如何交流( communicate)

5.教会学生如何写作( write)

Page 80: 网络时代的 学习

如何保护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

Page 81: 网络时代的 学习

王竹立 020-84110270

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wzl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