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4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Upload: ori-rowland

Post on 03-Jan-2016

13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 七 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琼州学院社科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 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教 学 要 点.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 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七 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琼州学院社科部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 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 学 要 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第 七 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如何展望? 展望的结果?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 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理论是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把握的基础上的。 其展望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依据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

以往人们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不能根据社会运动的客观必然性去预见未来社会及其产生、发展过程。

原始社会

共产主义

社会资本主义

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 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 —— 列宁

“ 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 —— 列宁

经典论述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创新点 : 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马恩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据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 马克思 )

起点 :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

重点 : 对资本主义弊端及根源的批判与揭示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末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什么, 应该马上做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 —— 马克思

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 恩格斯

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 ———— 列宁列宁

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这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 —— —— 列宁列宁

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大家都应该深刻认识这个道理。 —— 江泽民

经典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态度告诉我们: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是不断丰富的。必须慎重地对待未来社会,既不要把经典作家的一些具体提法当作现成的答案和不便的教条;又应当遵循他们倡导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坚持发展的观点,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过程,在实践中深化对未来社会的认识。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 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是那种建 筑在阶级对抗上面,即建筑在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方式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用一句话来表示出来:消灭私有制。——《共产党宣言》

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相形之下,目前的大工业状况将显得非常渺小,正像工场手

工业和我们今天的大工业相比一样。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现在由于私有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难以利用现有改良成果和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崭新的繁荣时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 —— 恩格斯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2、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3、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4、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 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 ,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谋生的手段 , 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 ; 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 , 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 , 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 ,--- 只有在那个时候 , 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 , 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 :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 马克思马克思 ))

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 .. —— —— 恩格斯

1、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因而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的人们之间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2、它撇开了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只把人当作“劳动者”看待, “按劳分配”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它所体现的平等权利“还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 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的分配方式才能突破这个局限,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从而实现分配的真正平等。

知识拓展:“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局限性

所谓国家消亡是指国家失去了它的镇压对象和必要性,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 国家的消亡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是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的消亡,它并不是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 “ 三大差别”是指工业与农业的差别、城市与农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在阶级社会中,这三大差别发展成为三种严重对立的社会现象。它们之间的对立,是整个社会不平等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生活不和谐的重要表现。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消灭国家,也就是消灭任何有组织有系统的强力,消灭任何加在人们头上的强力。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只有当资本家的反抗已经彻底粉碎,资本家已经消亡,阶级已经不存在的时候,即社会各个成员在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已经没有什么差别的时候,——只有在那个时候,‘国家才会消失,才谈得上自由。 ——列宁 ——列宁

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 —— 恩格斯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 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5、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到了和谐。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们全面发展、具有崇高精神境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

1、阶级消亡2、国家消亡3、战争不复存在4、“三大差别” 归于消失

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

知识拓展——“和谐”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 “ 和” ——“人人口中有粮吃”,“谐” ——“大家都能表达意见”。建构和谐社会,一直是思想先驱们的一种强烈呼唤和美好理想。 2500 年前,孔子提出 “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理想。 1803年,傅立叶第一次提出要用“和谐制度”代替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全世界和谐》) 1824年,欧文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就是以“新和谐”命名他的试验社区。 1842年,魏特林严厉批评资本主义是“病态社会”,公开声明社会主义是“和谐与自由” 的社会。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 1848 年,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肯定对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 “提倡社会和谐”是 “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同时,也深刻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认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只有马恩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正确途径,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 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 ——恩格斯

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不是自发地实现的 ,

需要人们为之积极争取和努力奋斗。社会实践是人类由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根本途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必然是物质世界的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根据这种认识 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必然王国 : 是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 , 特别是受到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奴役的社会状态 .

自由王国 : 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支配 ,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的社会状态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马克思

人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来衡量,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 自由发展是指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 充分发展是指人的一切天赋和才能得到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每个人”,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 这一历史形态是同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相适应的 .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这一历史形态是同社会发展中的商品经济形态相适应的 .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的阶段 ,这一历史形态是同社会发展中的时间经济相适应的 .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1.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2.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人的发展“三个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必然王国、自由王国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规律性)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目的性)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人类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从广义上讲有两类: 一类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 一类是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而陷入虚幻,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 一 )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是设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目标。 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把握其基本特征。 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不断向共产主义推进。( 二 )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性的历史观论证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性的实践证明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运动及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客观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雄辩地证明了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将会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提供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规律决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必然实现。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形态交替规律上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剖析,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作了具体实证的证明。

( 一 ) 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中提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科学社会主义是工人阶级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而产生的理论成果,科学论证了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伟大使命。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斗争的领导力量。 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是千百年来人们的向往与追求,但以往的任何阶级都不可能实现消灭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理想。随着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矛盾运动的发展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人类追求和实现美好理想社会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身上。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

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恩格斯

二、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三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1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本身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时机、方式、任务尚需要随历史的发展进行长期的探索和认识。2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进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防止超越阶段的错误。 决不能超越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 要充分估计到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甚至发生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邓小平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共产主义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才能实现。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灭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结束之后还不能直接进入共产主义, 仍然需要经历社会主义长期发展。

两个决不会: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 马克思

两个必然 :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共产党宣言》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1.“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提出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3、“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意义 有利于我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 有利于我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两个必然”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 “两个决不会”揭示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强调“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统一,就是历史大趋势和历史具体过程的统一。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 )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二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 )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二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共产主义全过程分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本质上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只是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试图跳过社会主义阶段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试图人为地缩短社会主义时期,是有害的。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科学区别,只在于第一个词是指从资本主义生长起来的新社会的第一阶段,第二个词是指它的下一个阶段,更高的阶段。 —— 列宁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民族和国家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各个民族国家范围内分别地进行的。 当代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的最低纲领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 我国现在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将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共产主义理想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只有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客观必然性有正确认识,才能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信念。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认识实现共产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 必然要 求。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江泽民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 胜的信念。

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 ,尤其 是我们的青年 , 要有理想 .为什么我们过去 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 ,战胜千 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 ?就是因为我们有理 想 ,有马克思主义信念 ,有其共产主义信念 . 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 , 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邓小平邓小平

1、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要从我做起,就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2、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要从现在做起从现在做起,就是要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贡献个人的绵薄之力。 3、要把现实工作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既脚踏实地,做好现实工作,又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迷失方向。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结束语

小结: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共产主义三大特征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 三个”方法论原则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英国的托马斯 ·莫尔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乌托邦理想。他于 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受《乌托邦》一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于 1602年在监狱里写出了《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到 18 世纪,法国的摩莱利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在 19 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奔走呼号,希望法国统治者能接受自己的改革方案。傅立叶提出以“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里进行组建“法郎吉”(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试验。欧文是一个工厂主,他曾在自己领导的苏格兰新拉纳克大棉纺厂进行慈善试验。他缩短工时,设立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把一个愚昧黑暗的新拉纳克变成了

思考题

完善的模范移民区。 1824年,他到美洲从事共产主义实验。在印第安那州建立了“新协和”公社,实行财产公有,成年人享有平等权利。他的共产主义试验虽然失败了,他自己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但是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坚定信念。

根据上述材料深刻认识追求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理想社会一直是进步人士追求的目标,并简要回答: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2.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3.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4.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1.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3.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5.列宁:《国家与革命》第五章,《列宁选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6.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毛泽东文集》第 8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7.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8.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9.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阅读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