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間情一線牽- 談老人的家庭關係

28
代代代 代代代 一- 代代代代代代代代 陳陳陳 98.09.30

Upload: kaitlin-higgins

Post on 03-Jan-2016

5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代間情一線牽- 談老人的家庭關係. 陳玟杏 98.09.30. 前言. 96 年國人平均壽命 78.25 歲,男性平均壽命為 75 歲,女性 82 歲 (衛生署, 2008 )。 平均退休年齡:五十四.九歲(行政院主計處, 2004 )。 壽命越來越長,退休時間越來越早。 退休後家庭角色的變化與因應越發重要。. 老年生活面面觀 -1. 生理方面:器官的老化、體力的衰退、多種慢性疾病的出現等。 心理方面:與時間、速度有關的流動智力智力會因老化而改變;與學習和經驗有關的固定智力則改變不大。失智症、憂鬱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等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代間情一線牽- 談老人的家庭關係

陳玟杏 98.09.30

前言

96 年國人平均壽命 78.25 歲,男性平均壽命為 75歲,女性 82歲 (衛生署, 2008 )。

平均退休年齡:五十四.九歲(行政院主計處, 2004 )。

壽命越來越長,退休時間越來越早。退休後家庭角色的變化與因應越發重要。

老年生活面面觀 -1

生理方面:器官的老化、體力的衰退、多種慢性疾病的出現等。

心理方面:與時間、速度有關的流動智力智力會因老化而改變;與學習和經驗有關的固定智力則改變不大。失智症、憂鬱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等

家庭方面:子女離家、老伴生病或死亡、孫子出生、老人安養等問題。

老年生活面面觀 -2

社會方面:退休後的角色失落感、老友逐漸凋零的人際失落、社會變遷迅速所產生的適應不良。

面對生命和死亡的態度:老人面對死亡會因缺乏足夠的死後世界資訊,不瞭解自身應該如何善加應對,而陷入惶恐失措的狀態。

老人人格類型與適應模式- 1

成熟型(承先啟後型): 情緒平衡、富責任感、寬容雅量、誠懇務實。 這類年長者對家庭都有強烈責任感,平日喜歡與

別人往來,仍舊持續退休前的活動與人際關係,非常珍視退休所帶來的空閒,能夠自由處理閒暇時間;對後生晚輩也能關愛提攜;有容人雅量,不會吹毛求疵,他們認為這一生生活得有意義,雖然歲月無情,老之已至,但都能泰然接受,順其自然,無懼來日無多。

老人人格類型與適應模式- 2

搖椅型(得過且過型):依賴及享受行為、貪圖口慾、不愛管閒事。這類年長者生平無大志,退休就退休,自在享受年輕時想要而要不到的清閒與社會對老人的優待。 通常他們的配偶都很能幹,將他們照顧得好好的,他們也習慣依賴配偶打點日常生活,自己樂得享清福。

老人人格類型與適應模式- 3

裝甲型(永不服老型):固執剛強、勤於工作、終身忙碌。這類長者喜愛工作,什麼事都不假他人之手,不願別人認為他老了,絕不在退休後依賴子女生活,想盡辦法自立更生。他們總是閒不下來,保持活動和獨立來抵禦對老年所產生的恐懼,從忙碌中產生快樂、忘卻老之已至,他們思想較刻板化,為人處世中規中矩。

老人人格類型與適應模式- 4

憤世嫉俗型:滿腹牢騷、怪罪別人、動輒罵人。 認為自己一生都是失敗的,童年受友伴欺侮,成

年後工作失敗、將滿肚子的怨氣出在別人身上,常常心懷不滿,罵政府、罵國家,總認為別人對不起他,他們將老年看成經濟被剝奪者,通常是剛愎自用,無法從經驗中學習新東西,不能適應社會變遷,缺乏嗜好或興趣,退守在自己小天地裡。這一型的年長者很難接受老年的來臨,對他們而言,退休可能是死亡的起步。

老人人格類型與適應模式- 5

自怨自艾型:內疚、自責、否定自己、充滿悲觀。

這一類型的年長者瞧不起自己,攻擊的箭頭總朝向自己。認為自己樣樣不如人,處處落人後,許多機會從手縫中流過,到老了一事無成,自己來到世上等於白糟蹋糧食,還讓妻子、小孩跟著受罪。他們常提到死亡,認為死亡是一種解脫,一了百了。

老人對自我角色的看法

經濟能力是安身的基礎:害怕坐吃山空、有積蓄才會受晚輩的尊重、金錢方面完全依賴子女會傷害自身尊嚴。

信心的來源:能力和過去累積的經驗仍能對晚輩、社會有所幫助。

老化所帶來的缺憾和落後感會打擊老人的自信。

老人家庭角色的轉變

角色繼續:仍未能卸下照顧家庭的責任角色退出 1. 責任、權力逐漸交棒給晚輩 2. 角色無法退出將帶來心理的負擔和矛盾

角色易位:因角色退出造成的角色依賴最普遍,例如生病、失能時。

新角色的獲得:例如公婆、祖父母的角色

老人對家庭角色轉變的調適

正向、積極的調適 1.以開放、接納的態度多學習 2. 改變觀念或是增加彈性 3.轉移注意力:例如參與社會活動負向、消極的調適 1. 無奈、被迫接受:感嘆時代不同了 2. 失望、放棄:歸因「歹命」

老人對代間關係的期望

老人對「孝道」的看法和期望:希望過去對家庭的貢獻、付出能被尊重和感懷,更希望有實際的關心。

老人對「養兒防老」的看法:老人覺得子女回饋是應該的,但常基於現實考量而不敢奢望。

老人對與晚輩「同住」安排的看法:同住的好處多於壞處,晚輩的真心最重要。

老人對代間現況的感受

權威、重要性的轉變造成老人對代間關係的不滿足。

希望晚輩能夠孝順,但是金錢常成為代間關係的潛藏危機。

不奢望子女奉養父母來保障晚年,盡力維持個人自主的傾向增加。

生病、失能的老人對家庭的依賴多,但對家庭生活的期待會降低(怕拖累家人、不敢奢求)。

◎ 家庭支持對老人的精神、健 康有正面的幫助。

◎老人的生活滿意度與家人關 切的程度密切相關。

家有一老,真有一寶,

用心關心家中的老寶貝!

健康篇

長輩目前的體能狀況?是否有容易影響身體健康的不良生活習慣,例如抽煙、喝酒、熬夜、暴飲暴食等。

是否具有足以危害身體健康的家族遺傳基因?

是否有固定運動習慣?休閒規劃?目前有哪些健康危機?如何處理?

經濟篇

目前的工作收入(年收入、月收入)?目前的工作他(她)還可以做多久?退休(或離開目前工作)之後,是否還有其他收入?(例如利息收入、房租、保險給付、其他副業等)

他(她)需要家庭提供財務支援嗎?家庭能夠提供的和他(她)的需要相符嗎?

安居篇

家中長輩滿意目前的居住環境嗎?退休後或身體機能退化時,仍適合居住嗎?

長輩對未來住所安排的看法如何?例如獨居、養生村、安養中心、二代或三代同堂、與配偶同住、輪伙食等。

長輩對未來住所安排的看法和配偶、子女一致嗎?

資源篇

長輩目前的人際網絡,和家人、朋友、鄰居、同事的關係如何?

長輩目前參加哪些社團?未來想要再加入哪些社團?

長輩知道有哪些單位或團體是可以為退休老人提供服務的?服務內容和性質是什麼?

心靈信仰篇

長輩的心靈守護神是什麼?長輩的宗教取向?宗教對長輩的意義與影響為何?是否有終身學習計畫?

生活重心篇

長輩曾做過哪些工作?從這些工作中,他(她)擁有或累積哪些專長與能力?這些專長與能力對長輩目前的生活有何幫助?

長輩曾經有過哪些想做,卻一直未能實現的願望?打算何時?如何實現?

長輩對理想生活的期待為何?為了順利達成願望,他(她)目前是否已經開始著手進行?

老年的「新角色」

老人的新角色不盡然是被動創造出來的,例如祖父母、公婆、退休者,他們也熱切的希望卸下原來角色的責任和義務,開創自己的生命新視野,例如學習者,彌補過去角色角色排擠的缺憾,這不僅能幫助老人成長,也促進老人與社會的互動。

代間教育促進老人 與家庭和社會的互動代間教育(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連結老年世代和年輕世代(包含幼兒、兒童、青少年和青壯年)在一個動態的情境下,交換價值、資源、傳統,並相互鼓勵與關心。

延續「長者為尊」的傳統,讓老人有機會運用豐富的人生閱歷協助年輕世代。

協助老人認可年輕世代對新世代、新觀念的敏銳和接受能力(文化反哺)

如何搭起代間學習的橋樑

在家庭中 在社區中 老人=>年輕人 年輕人=>老人

代間學習的媒介

休閒娛樂:電影、電視、童玩、電動等 歷史人文:說古道今 民俗、藝術:節慶活動 語言:母語、鄉土語言 傳統技藝 VS最新流行 環境教育 衛生保健 公共服務

可運用的活動電影欣賞:有你真好、佐賀的超級阿嬤、錢不夠用-親情無價、內衣小舖、超速先生。

阿嬤的拿手菜阿公的絕活寄 e-mail給阿公、阿嬤 MSN上 meet 阿公、阿嬤告訴我你年輕時候的故事八八水災 V.S.50 年前的八七水災腦力激盪,繼續… ..

結語

學校在「代間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輔助。

在良好的家庭功能與互動氣氛的基礎下,「代間教育」隨時在進行。

社會要卸下對老人負面的刻板印象,世代融合才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