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26
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以 以以以以以 以以以 1 994-2006

Upload: nhung

Post on 19-Mar-2016

5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持續進行與影響→   2           6       /│╲         /│      1 │ -→4-→5-→8 │ -→  \│╱         \│   3          7       ╰------持續進行與影響→ ◎蘊釀期(八零年代)  ◎社會轉變期(九零初). 1:民主運動(黨外運動、反威權、民主自由等思潮;女性參與政治運動。) 2:文藝知青(台政大等校園內部與週邊(系級、社團、舊書攤等)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以王菲為例: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Page 2: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Page 3: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持續進行與影響→  2           6      /│╲         /│     1 │ -→4-→5-→8 │ -→ \│╱         \│  3           7      ╰------持續進行與影響→◎ 蘊釀期(八零年代)  ◎社會轉變期(九零初)1:民主運動(黨外運動、反威權、民主自由等思潮;女性參與政治運動。)2:文藝知青(台政大等校園內部與週邊(系級、社團、舊書攤等)3:當代思潮:存在主義、解構主義、後現代、後殖民、女性主義等4:解嚴( 1987 年)5:媒體開放

Page 4: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6        11   /│       /│╲    -→8 │ ---→10-9-13-→「王菲」   \│       \│╱    7        12  ◎社會轉變期(九零前) ◎顛峰期(九零中後半)6:經濟轉型:商業、高科技、文化產業(台北文藝圈現況形成的先決經濟條件)7:大學教育日漸普及:「文青」門檻降低,機會增加8:媒體的產業化發展:報章雜誌電台電視出版界進入多元競爭時代,流行娛樂也成為重要一環

9:流行音樂界的發展與機制建全10 :時尚界11 :娛樂八卦(各週刊雜誌)12 : 95 年之後,網際網路與個人電腦日漸普及→「個人書寫」(男女情愛風花雪月)13 :書藉出版業

Page 5: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以台灣銷售量而言,華語流行音樂市場自 1994年張學友在台灣推出《吻別》專輯創下超越一百萬張的新紀錄之後,正式進入黃金時期。而由整體銷售量來觀察,從 1990年至 1997年止,呈現穩定而且持續不斷的成長,台灣流行唱片市場的總銷售量由 1990年的 2310萬張成長到 1997年的 4710萬張,總銷售額從 1990年的 38億元成長至 1997年的 123億元。( IFPI, 2002)」;「國內正版唱片銷售於 1997年達到高峰,單年唱片銷售數量為四千七百萬張,唱片銷售金額則達到新台幣一百二十億元;但自 1998 年後情況大為改觀,唱片銷售量迅速萎縮,至 2003年銷售金額僅為四十億元,銷售量亦縮減為一千五百萬張,約為 1997年的四分之一。」

Page 6: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IFPI 統計 1997 至 2003 國內正版唱片銷售量統計 銷售量 年成長率

年度 銷售金額 銷售金額 銷售金額 銷售金額1997 12,332.3 47.6 1 % 8 %1998 10,688.0 39.6 -17 % -13 %1999 9,886.7 35.1 -12 % -7 %2000 7,493.7 26.8 -24 % -24 %2001 5,775.7 18.3 -23 % -32 %2002 4,977.7 17.0 -14 % -7 %2003 4,487.1 15.3 -10 % -10 %

* 本統計表之數字皆以百萬計 資料來源: IFPI

Page 7: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王菲專輯與社會意涵分期第一期( 1994 ):《迷》、《天空》 →大眾傳媒興盛期(普遍性威力強力)第二期( 1997-99 ):《王菲 1 》、 《唱遊》 、《只愛陌生人》 →大眾傳媒興盛期、異質性需求興起第三期( 2000-01 ):《寓言》、《王菲 2 》 →晚期消費社會、傳媒威力下降、多元消費文化末期( 2001 後):《將愛》 → 04 年 11 月台北演唱會後逐漸淡出步入婚姻事業告段落

Page 8: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王菲」概念意涵:(1). 音樂獨立性(2). 女性(3). 情慾自主(4). 反思性(5). 本真性

透過(1). 流行音樂機制(2). 時尚(3). 八卦娛樂

傳遞。

Page 9: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94 年 2 月:王菲正式承認與竇唯交往96 年  :傳聞王菲已有身孕。於 10 月結婚97 年 1 月:生下女兒竇靖童99 年 3 月:王菲單方面同意離婚

Page 10: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文本二重性: (音樂性與非音樂性文本)•封閉性:結構主義、意涵內部封閉、共同預設•開放性:解構;詮釋/文本之間的斷裂     閱讀者的詮釋意涵開放地跟後來每代詮釋     者所處的社會或學術視野整體有關。

Page 11: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文本播散:    / (1) 與其它音樂人合作、影響與後輩啟蒙 音樂:- (2) 書藉與網路裡的再書寫    \ (3)其它文藝或學術活動

 女性情感:不管是對青春期少女或都會女性影響,男性情慾      /情感、女同志、男同志、雙性戀或跨性別→    所有性別類型身份的人皆思索或追尋本真情感。 地域:       香港

      / │   /日本、東南亞   北京   │ --      \ │   \美國、英國、澳洲與歐陸       台灣

Page 12: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後王菲時代( Post-Fayewong period ): 2001 之後逐漸  1. 流音市場進入銷售末期: MP3 、產業轉型與多角整合  2. 網路產業過度一頭熱後的冷卻與重整→網路書寫出版顛峰已過  3. 後現代晚期消費型態:多元、異質、各自獨立、分化與精緻化發展  4. 大眾媒體/消費文化的影響力下降,個人反思、形溯自我文化的能力  提升→「大眾-個人」並存,相互影響並各自獨立發展。  5. 民眾在大型選戰之後的政治冷感  6. 個人主義書寫、發聲熱潮的冷卻(重新社群化, BBS 與論壇)與再發  展( blog ):「社群-個人」並存、交互使用與相互影響。  7. 大學氾濫→「文藝知青/一般大眾」的知識/學歷/身份界線逐漸模  糊、曖昧→ 「文藝知青」一詞的效力下降。  8. 「存在主義、女性主義、後現代」等學術詞語的老化、僵化、冷卻、  反思與再創新。一頭熱、標籤消費的影響能力下降。

Page 13: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00 年 6 月:《花樣年華》慶功宴後,發現與謝霆鋒兩人牽手00-03 年:媒體略帶報復心態地大肆跟拍、報導,使的私生活一直暴露在鎂光燈之下。於 2004 年初逐漸銷聲匿跡,現在的謝霆鋒已經與張柏芝在菲律賓正式註冊結婚。

Page 14: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Page 15: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各方面皆重整期,暖昧、不確定性、分化、界線模糊、多元發展。

  1~8綜合發展/影響之後:1、再也不會有專輯百萬銷售量、網路書寫的出版熱潮。  再也不會有「王菲」一般、對全面各層社會的廣大影響,而是朝   向多元各自: (1) 流行音樂內部類型、市場目標的對象分化與多元。   (2) 獨立音樂群眾/風氣的堀起,內部異質、聆聽對象彼此交疊卻又  彼此差異。 (3) 「流行/獨立」界線逐漸模糊,流行影響獨立、獨立  也進入並且豐富了流行。→相互異質、各取所需與所好。2、「流行、傳媒、大眾消費」等字眼不再是必須,但也不會被消滅。  仍有一定的影響力量、需求與市場。蘊藉期(八零年代)→解嚴→媒體開放→社會轉變期→大眾消費文化顛峰期→重整期與之後(由顛峰到晚期)

Page 16: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時間性:當時的月亮、流年、紅豆、臉、但願人長久、百年孤寂、彼岸花•相互情感:你快樂、新房客、等等、你•相互物化:香奈兒•反腳本互動論:悶、嗶一聲之後、打錯了•反本質論、一般論:如果你是假的、悶•隨性灑脫:浮躁、悶、只愛陌生人•反理性邏輯中心、反分析:白痴•敢愛敢恨:麻醉、我願意、務持、你快樂、感情生活、將愛

•黑暗墮落的極致的愛:再見螢火蟲、流浪的紅舞鞋•自我呢喃:給自己的情書•母性心理:童、只愛陌生人口白•生命/人生:但願人長久、紅豆、人間•佛學、基督教或文學哲理:開到荼蘼、百年孤寂、不留

1. 林夕大魔王2. 反思性3. 獨立性4. 本真性5. 哲理思辯性

Page 17: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菲迷共同性: (A)感性程度或情感需求皆為頗高。 (B) 音樂敏銳度皆為偏高。 (C)聆聽方向的女性向程度皆為偏高。(D)對自身的情感思考的「頻率與深入程度」略高。 (E) 音樂主動性偏高、範圍偏廣。 (F) 迷戀或狂熱程度居中。 菲迷之間的異質性: (A) 反思性因人而異。 (B) 敢愛敢恨與否,也是異人而異。 非相關或負相關: (A) 外向-內向漸層,幾乎非相關。 (B)閱讀主動性與範圍頗低。

菲迷與性別: (A) 菲迷的音樂主動性與範圍皆仍偏高,與性別身份無關。 (B) 一般異性戀之菲迷,女性的閱讀主動性與範圍略高於男性,但兩性皆仍偏低。 (C)特殊性別身份之菲迷,閱讀主動性與範圍遠高於一般異性戀菲迷,數值已呈偏高。

Page 18: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分別計算「一般菲迷」與「特殊性別身份菲迷」的音樂與閱讀主動性範圍:  音樂主動性與範圍 音樂主動性與範圍

一般菲迷女性 0.75 0.25

一般菲迷男性 0.63 -0.63

一般菲迷合計 0.72 0.03

特殊性別身份菲迷 0.58*(份數過少 , 會有誤差 )0.58

總合平均值 0.68 0.18

Page 19: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反思性中高→敢愛敢恨」與「反思性中/中低→敢愛敢恨」的人數跌伏比例為 0.64 :0.27/0.33 ,確實呈現出:

 情感與反思性皆高,較表現出敢愛敢恨之意願與形象;情感高但反思性中低者,仍舊較趨向於平淡穩定的愛。 前提是「忽略年齡、是否已經歷過愛情、性格、男女性別身份或其它變項。」

Page 20: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情感性:情感需求、認同、撫慰或自我砥勵、沉溺或救贖 •對王菲情感事件的思考 :尊重、期待、祝福 ,「自身好惡/藝人自身的情感選擇」分開。•對己情感思考 :個體間異質性(性格想法社會);部份確實受「王菲」刺激或影響,但朝往哪個方向則是無法準確預測,因人而異。•「王菲」的認知、理解與想像 :清晰的個性圖象,主體性、自主性、獨立性與隨性/不受拘束;情感或人生上的真摯與勇於追求,不管是對於熾熱、寧靜、任何的層面或人生階段。 →沒有「另類」、「標新立異」、「特立獨行」、「反叛」、「難搞」、「憤世嫉俗」 。

Page 21: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對已影響 :受「外在」與「主體自己」、兩者間交互運作的結果。  任何一個好的文化文本對於主體的主體認識、自我形溯、世界觀(或在世存有)、對己反思,有著重大的輔助、啟發或精神涵養。同樣一份文本,作用在每個主體身上(或著說,個別主體對於文本的閱讀與理解),皆有其差異,其結果所朝往的方向還是因人而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成功的文本對於主體形溯、使對己認識更加清晰、瞭解自身的性格、優點與缺點,並且期待且有意識地使自己朝向那個使自己更加滿意、更加地愛自己的明確方向,確實有其正面且重大的幫助。

Page 22: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KTV 消費行為調查的性別分佈:消費行為中,受到一個最大的限制:幾乎都跟唱歌同伴的性別分佈有關。生理男生還是容易只找到男生、女生容易只找到女生這點就連 Gay 、 lesbian 、「 T 」等特殊性別身份都一樣。由此可以看出,在一般校園人際的交友情形/門檻,還是易受異性戀預設影響與限制,對一般男女有效、對性別少數群體也都有效。之所以男生不容易與女生、女生不容易與男生交友或從事同學朋友間的休閒活動,應該還是在於整個社會呈現「兩性之間只能有一種關係:追求與被追求、愛與被愛的情愛交往關係」的強烈預設,制約了所有性別主體自我的一般人際交友情況、與性取向特殊身份的愛慾追求。

Page 23: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因王菲而擴大聆聽視野:小紅莓、 Bjork、 Cocteau twins

•對偶像的愛/情感:既使再熱愛,都還是會力圖避免對作為一個「人」、偶像之生活的干擾。

「我大概會對她笑,什麼說也不會說。」「不管要不要復出我都沒關係,只要你活的開心就好。」「你好,我很喜歡你。我聽說李嫣的事了,大家都很支持你。 然後跑走,不會打擾他太久。」「我想我不會去跟他打招呼吧。」「太多話都是俗氣話,不如不說。問他可不可以合照」「我不想跟她打招呼欸,不想打擾她應有的平靜生活。」

Page 24: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 「個人-文本-社會」的交互關係• 「音樂-女性-情慾-自主」 的多重置換( displacement )

Page 25: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把女性情慾自主放到流行音樂文本的書寫脈絡中檢視,還是可以清楚地看到「王菲」的商品、符碼乃至意象與態度,在台灣流行音樂史中具有的特殊位置。最後再把「王菲作為女性情慾自主的流行音樂文本」置放到整體台灣九零年代中以來在各產業、文化層面的相互影響、揭示與整個解嚴後的政治民主、傳媒發展、學術散播等時代社會氛圍之下,所展示的一股女性情慾自主強烈意識或集體潛意識 (Collective unconscious) 。「王菲」並非作為其本人、而是符號化、純粹概念化的「王菲」,唯有在這樣的揭示下,其意象抽象概念的個人詮釋與社會意涵才得以清晰與完整地被指涉、彰顯與揭示。本文由「王菲」出發,梳理了台灣九零年代中以來的女性情慾文本、開放且後現代性的社會氛圍與自主女性景象,謹獻給勇於書寫與情感、音樂等各方面實踐自我的任何人,不論是在什麼樣的時空、或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著。

Page 26: 以王菲為例: 台灣晚期消費社會,流行音樂的女性意象( 1994-2006 )

http://web.thu.edu.tw/~s921903/fa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