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修海塘 - images.shobserver.com · 年的日记本和当时抢修现场的珍贵照片。...

1
8 2019 5 26 www.jfdaily.com 70 7 10 1949 7 24 9 4 ”, 30 4 :“ ”。 1949 ”, 1949 10 17 · · · ……”。 12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Oct-2019

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抢修海塘 - images.shobserver.com · 年的日记本和当时抢修现场的珍贵照片。 日记中, 赵祖康不仅详细记录了用“沉排法”抢修海塘的经 过,也两次提到了和他一起同行、出谋划策的解放

8 视觉 2019年 5月 26日 星期日www.jfdaily.com

责编:章迪思

70年前,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解放。此后短短几个月内,市政府连出重拳打击投机犯罪活动,确保上海市民的生活不受影响、生产顺利过渡。是年 7 月至 10 月的浦东海塘抢修工程, 现今知晓的人并不多。 这场由罕见台风引起的溃堤事故, 像是大自然给新政权出的一道高难度考题。最终,全上海军民齐心协力, 战胜了上海解放后遭遇的第一场严重自然灾害。

1949 年 7 月 24 日晚 9 时至翌日凌晨 4时,当年第六号台风正面袭击申城, 沿海郊区损失惨重,

尤其以浦东高桥地区海塘为甚。年久失修的海塘本已脆弱不堪,加之此次“风暴潮三碰头”,出现多个缺口。其中吴家湾炮台浜海塘的缺口最为棘手,最大缺口处水面宽 30米,水深 4米。据当时的工程总队统计:“从草庵头到吴家湾被海潮冲毁的有五百廿立公方, 已试过多种修补方案均告无效”。危急之时,市政府专门成立高桥海塘抢修委员会,由市工务局局长赵祖康(即上海解放前最后一任代理市长)兼任主任,请来多位水利工程专家商量解决方案,现场还有潜水员勘察。

赵祖康的儿子赵国通至今仍保存着父亲 1949

年的日记本和当时抢修现场的珍贵照片。 日记中,

赵祖康不仅详细记录了用“沉排法”抢修海塘的经过,也两次提到了和他一起同行、出谋划策的解放日报记者。所谓“沉排法”,前后有十几个步骤,简而言之是先用竹子、芦柴等打排样,用扎实的缆绳将多个排样连成一体,拖入江面后再往上抛石块,

直至石块垒出水面为止。这是一个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对于解放不久的上海来说更是如此,直至 1949 年 10 月 17 日, 高桥海塘抢修工程终告完成。据当时《解放日报》 报道, 整个抢修工程“共动员民工五万三千九百五十六工, 解放军四千一百廿九工, 包工三百七十三工, 杂工五千五百十九工,

完成土方四万一千四百二十·五二公方,灌叠麻袋四万六千七百六十一只,抛石六千七百四十三·四九公方, 打桩一千三百六十六根, 筑坝二八八·五一

公方,架便桥六十九座……”。

同年 12 月,浦东海塘第三期永久性工程开工, 在已修筑海塘基础上加筑混凝土挡土墙。 从此, 上海的沿江海塘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溃堤事故。

本报记者 章迪思 狄斐 司占伟 报道

抢修海塘70年前上海的一次“大考”

吴家湾炮台浜海塘沉排工程现场记录

1949年 8 月 29 日,陈毅市长与赵祖康等赴高桥炮台浜缺口处视察修筑工程。 (本报资料图片)

1949年 11 月 18 日,参加抢修海塘功臣评定大会的模范英雄们。 (本报资料图片)

晚年赵祖康

赵祖康 1949 年的日记本。 1949年 9 月 27 日的日记中提到,偕解放日报袁益波、陆顺兴等记者赴浦东海塘堵口沉排工作现场。

吴家湾炮台浜海塘的抢修难度很大,此前采用过抛填装土麻袋及沉船堵口的办法均告失败。市工务局邀请著名水利专家茅以升等共商对策,制定了沉排堵口方案。驻地解放军、地方党政干部、群众、民间工程队等纷纷参与抢险。其中有一家王连记营造厂拍下了沉排工程的全过程,并将近 30 张相片赠予赵祖康。这批珍贵的影像资料保存至今。我们从中选取部分,以飨读者。 ———编者

扫一扫了解赵祖康日记中的 1949

缺口前景

打排样 做排底

铺芦柴

抛石开始

做排面

排成加叠梢龙

排沉尾声

缺口合龙

排已浮离扎排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