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14
78 ( ) ( ) ( ) ( ) ( ) ( ) ( )( ) ( ) ( ) 25 1015 / 28 44 60 17 60 80 40 40 21 1 ( )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Oct-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78

華嚴淺談講義

【二十四】

複習

六十(

)

八十(

)

入法界品

四十(

)

卷(

貞元本)

七處、九會、四分、五周

近望上文,大行既具,則証法界。

遠取諸會,信解行願,本在於証‧依人証入,故次辨之。

頓証﹕

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即果法界‧令大眾頓証法界(

本會)

漸証﹕

善財歷位‧漸証法界(

末會)

故授之以入法界品

是知無盡教海‧唯証相應‧無盡法門‧自此略畢。

明宗﹕

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

事無礙(

十無盡)

﹕教‧義‧人‧境‧因‧果‧體‧用‧逆‧順。

性淨(

本淨)

離垢(

對治)

無礙法界(

十玄)

堂課

25

101’

5

/

28

44

60

17

60

80

40

40 21

証入

1

所入﹕

法界緣起(

性起)

理無礙

Page 2: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79

正信

能入﹕

普賢行願

正解

正行

釋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何法不思議﹕

即解脫境界

作用解脫

離障解脫

所入:不思議

分齊境

所知境

廣﹕

事法無邊‧唯佛與佛乃能知故

深﹕

至理玄遠‧微妙絕相

深廣﹕

事理無礙‧一多相容

具三無礙‧尤難思議

於何不思議﹕

下位三慧‧不能思故

何用不思議﹕

顯法超情‧令亡言故

何用普賢行願

能入﹕

普賢行願

何者是普賢行‧總該萬行

以人取法﹕

普賢菩薩之所行。

直就法說‧隨一一行皆稱法界徧調善故。

解脫

境界

何故不思議﹕

何名普賢行

有信無解

增長無明

有解無信

增長邪見

有解無行

其解必虛

有行無解

其行必孤

若稱法界三必無礙也

。 。

Page 3: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80

合能所﹕

普賢是法界體(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攝大乘論︾

※ 不思議事必有不思議因緣隨之

應慈法師

籍貫及出生

出家因緣

受戒參學

朝山見瑞‧歸送慈母

尊長見背

興辦教育‧弘法植僧才

⑺刻印經疏

自律﹕

八十自警

1873

1965

四壁有書皆可讀

一年無日不參禪。

幻迹娑婆八十春‧弘宗演教兩無聞

嘗慚一鉢千家飯‧遍種華嚴法界村

百歲經眼才剎那‧生死病苦轉蹉跎

人人般若波羅蜜‧遍界光明指似他

Page 4: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81

華嚴淺談講義

【二十五】

信、聞、時、主

序分(六種成就)

處: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大莊嚴樓閣。

菩薩眾:(五千)

聲聞眾:(五百)

三分

世主眾:(無量)

正宗分

流通分

本會十分:

大眾念請分﹕

(如來境界

智)。

如來三昧分:入於師子頻申三昧。

結前生後﹕

入三昧已‧一切世間普皆清淨。

器界嚴(重閣、園林、虛空)

智正覺嚴(嚴因):如來之德不思議故。

結通法界﹕

十方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

遠集新眾分﹕

來處極遠,表證深故。

初會亦遠,初為所信;此為證入,證入於初,一合相故。

擧失顯德分:欲彰深勝,留使不測,示缺因緣;

篤諸後學,令聞慶悟,勉乎凡流‧修見聞種。

堂課

26

ˊ6

101’

6

/

5

本會(十分)

末會

...........

嚴此園林

淨土現相分﹕

有眼不見舍那身

有耳不聞圓頓教

※理契則鄰菩薩遠而不隔

心迷便阻‧聲聞對如盲聾※

Page 5: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82

總標善差:以善根不同故

不見佛果之因(

句)

不見菩薩之因(

句)

擧勝簡劣:如是種種皆是普賢智眼境界‧不與一切二乘所共。

結不見聞﹕

以是因緣彼諸上首大德聲聞不能聞(信、知、

(不能)

見、憶念、觀察、籌量、思惟、證入、分別)

無如是

安住自乘

闕現緣:

擧勝揀劣﹕

何以故‧如是境界‧唯諸菩薩廣大智眼乃能見

知‧非諸聲聞所行境故。

境勝器劣故

結不見聞

鬼對恆河喻

淨眼無障喻

覺夢相對喻

徧處定境喻

愚對雪山喻

妙藥翳形喻

伏藏難知喻

二天隨人喻

盲不見寶喻

滅定不行喻

偈頌讚德分:才集即讚,正讚正集,二乘便迷,無有前後。

迷失之人

迷失

迷失之境

迷失之由

(本不)

擧劣異勝:

12 7

昔唯小善‧曾無大因‧蒲柳之芽‧安有松桂之質﹕

由本不修‧不聞不見‧願諸後學‧修見聞種。

闕宿因:

闕勝德行

擧劣異勝

在逝多林皆悉不見如來神力(嚴好、

境界‧‧‧剎海)

於時上首諸大聲聞、大智舍利弗、

神通目建連、摩訶迦葉‧‧‧

Page 6: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83

長行﹕

十種法門清淨名句

普賢開發分

偈頌:顯義

毫光普示﹕

光名普照現三世法界門

依光見法益

顯證見因緣﹕

(見因)

時眾得益

略明

明得證益

廣能入:

廣顯得法

廣所入

荷恩興供

文殊述德分﹕

十三偈

總顯用因

大用無涯分

依體起用

見此會徧法界剎塵中剎土

辨彼剎中攝化

此眾普見

類通十方

所入

能入

菩薩觀察一切如來解脫處

師子頻申三昧

(百三昧門)

毫光示益

唯明毛孔菩薩世主用

通顯分身多類用(十三身)

(別):

如百川入大海

(總):

亦名頻申、總

相同果、以總入

總、如海入海‧

99 第 100

Page 7: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84

華嚴淺談講義

【二十六】

本會十門

寄位修行相

會緣入實相﹕

摩耶夫人以下十一人

末會五相

攝德成因相﹕

彌勒菩薩

智照無二相﹕

文殊菩薩

顯因廣大相﹕

普賢菩薩

法界人類:攝五十五及剎塵善友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天男、天女、外道、婆羅門、長者、

居士、醫師、船師、國王、仙人、佛母、太子時妃、諸類神眾。

二位統收﹕

普賢:所信法界

文殊﹕能信淨心

要有所信.方成信心;若無能信.長流生死。

能所契合.方有正信。

普賢:所起萬行。

文殊﹕

表解;解通理事‧方起行故。

稱解起行‧行如所說;目足更資‧方為真實之行解。

普賢:所証理;善財入身表所証故。

文殊﹕

能証智;本所事佛名不動智。

理與智冥‧心境一位‧為真証故。

見後文殊即見普賢‧表智圓便証理故。 第

堂課

27

ˊ6

101’

6

/

12

41

十信|文殊一人

十住(十人)

十行(十人)

十向(十人)

十地(十人)

能所信相對

解行相對

理智相對

華嚴三聖.以文殊、普賢

之德入.毘盧法界。

Page 8: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85

約文殊門:因解起信‧信離無明;以信成解‧解非邪見‧

信解真正‧妙智則圓。三為一心‧入佛智海得究竟矣。

約普賢門﹕

託理成行‧行不外求﹔

因行成理‧行非理外‧

自始至末‧法界一如‧無有少分非佛智體。

既文殊三事融通隱隱‧普賢三事涉入重重

方顯遮那頻申難思之果。故諸聖教‧凡所施為‧皆有深旨。

釋文﹕

寄位修行相:文殊一人寄十信

標主出閣﹕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從善住樓閣出

能發起

別明伴從

總顯出儀

攝眾同遊:六千比丘

比丘會 詣勝人

蒙勝攝

成彼化事

所化處:福生城。

諸乘人會

所說法﹕

普照法界圓滿光明修多羅。

諸龍得主教意

攝三乘機(隨器益)

善財會

四部雲奔﹕

四眾各五百 (

如象王回‧觀諸比丘)身首俱轉‧無輕躁故﹔

表向全機‧無遺隱故。

身儀攝益:

語儀攝益

說法

得益

所益眾

何以文殊初‧普賢末‧文殊二處出﹕

初信‧要信理‧理隱未彰‧故初無文

殊‧普賢不出來‧

中間解行‧二俱不彰

體理成智‧智能顯理

︴︴

︴︴

(世尊聽許﹔

向文殊所)此諸比丘‧願得奉覲

回觀法器‧是攝相故

十種趣大乘法‧勸發菩提心

住莊嚴幢娑羅林中大塔廟處

(入法界經)

一萬諸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Page 9: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86

身業調機

三業調化

結前生後

當根受法

正受法門

結說勸進

上根隨逐

同餐妙旨‧獨穎眾流‧重法隨師‧說偈求度(

偈)

善財是何位(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歷五位‧

隨在即彼收﹔

以徧一切故‧如普賢位‧)

略讚略教(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集一切智最初因緣)

問﹙

句﹚﹕

以偈教其求行

大聖垂教

以長行教其近友

發心求菩薩道‧當勤求真善知識

指示後友

念恩辭去

總調大眾

別觀善財

觀外緣(財)

觀內因(善根)

對善財:令憶宿善‧使不自輕

對大眾:餘非此機‧隨宜更演

33

13

應云何學菩薩行‧應云何修菩薩行‧

廣問廣答

如來垂機‧遇盡宿緣‧海會塵沙‧大器非少‧善財偏舉‧其故何耶?

彼在童子‧少而老成‧勉乎行人‧白首自媿‧彼既能爾‧我安自欺。

學如魚子‧成者如魚‧以勵行人‧有始有卒。

初信內有三會四眾‧欲令普信‧意顯通收。

入住已去、善財一身‧顯行在己‧入位希故(獨行無侶)。

熙怡微笑

廣為演說一切法門

隨其根欲‧顯現神通‧如所應度‧廣為說法‧然後而去

令善財憶念過去所種善根

正陳偈辭﹕

一偈標讚求度

三十二偈別讚求度

戒、聞、証、悲愍、無畏、堪忍、無倦、善語具‧

Page 10: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87

張商英

:字天覺‧自稱無盡居士‧四川人

生平:

東林常總

兜率從悅

圓悟克勤

大慧宗杲

西方發願文﹕

﹃思此世界五濁亂心‧無正觀力‧無了因力‧自性唯心‧不能悟達‧謹遵釋迦世尊金口

之教‧專念阿彌陀佛‧求彼世尊‧願力攝受‧待報滿時‧往生極樂‧如順水乘舟‧不

勞自力而至此。﹄

幻有朝章八十一‧漚生漚滅誰人識‧

撞破虛空歸去來‧鐵牛入海無消息。

1043

1122

佛緣

後至壽陽方山昭化院(方山著論處)破屋下得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如獲至寶‧展卷疾讀‧

如醍醐灌頂‧甘露滋心‧疑情頓釋‧慶快生平‧對李長者有異代相知之感。

據因以考果‧不生西方‧將奚生哉。(蓮池大師)

Page 11: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88

Page 12: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89

Page 13: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90

Page 14: 所 明 是 故 証 遠 近 七 複 入 宗 知 授 入 ×望 處 習 無 之 諸 上 四 八 … · 淺 談 講 義 【 二 十 四 ... 念 請 分 ﹕ ( 如 來 境 ... 遠 ,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