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建築報 no.5(網路版)

12
5 第五刊 降霜

Upload: chan-jumi

Post on 03-Mar-2016

23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建築旅人 大陸與台灣差議 怪獸小姐 重燃花築夜

TRANSCRIPT

Page 1: 中原建築報 NO.5(網路版)

5 第五刊 降霜

Page 2: 中原建築報 NO.5(網路版)

5 第五刊 降霜

發行人|Publishing Director陳文哲 Wen-Che Chen出版人|Publishers蔡君陽 Daniel Young

總編輯|Editor In Chief詹米樂 Miller Jhan

編 輯|Editors丁 傑 Jay Ding游智傑 Chih-Chieh Yu詹捷如 Jru Jhan李岫蓉 Xiu-Rong Li郭虹吟 Carol Guo

編輯設計|Executive Editor In Chief詹捷如 Jru Jhan

建築旅人大陸與台灣差異雅砌開幕怪獸小姐重燃花築夜

目錄

Page 3: 中原建築報 NO.5(網路版)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藝文部出品

A1 霜降 第五刊

台大導讀 /寶藏巖 / 蟾蜍山 文/

李士宏

文/

賴允晟

旅遊心得分享

建築旅人,背起行囊,只因藝遊未盡

關於旅行,每個人的腦海裡都可

以浮現出千姿百態的光影與色彩,它像是

個自明的發光體,

對著渴望夢想的人閃耀著

耀眼的光芒,帶著我們跳脫現實的藩籬,

進入某種時空隧道。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台大博雅館,

與我們中原的教學大樓同樣為境向建築師

事務所的作品,突出建築本體的陽台製造

出了多層次的空間,眺望著對面排球場,

感覺讓原本比較嚴肅的教學大樓多了些活

力,與大學青春的氣息融為一體,門面挑

高的空間打破了原本比較嚴肅與制式的規

範,跟旁邊的建築形成了另外一種感覺,

漫步的台大的校園裡,我們來到了伊東豊

雄的新作品-

-

台大新社科院,每個不規則

的蘑菇頂十分有趣,外面有水的元素,且

這是個圖書館,讓我感覺有點流觴曲水的

感覺。

我們小小的歇息了一下後,下午

來到了寶藏巖,本是要被政府強拆的地方

,經過了民間團結的力量,成了藝術家與

居民共生的聚落,不僅提供了藝術家一個

寧靜創作的地方,也保留了當地的文化與

聚落,沿山而建的山城形成特有的空間真

的讓我們多了層體悟。

行程來到了最後一站-

蟾蜍山,老

實說,剛走進去時映入簾的殘破景象真的

把我震懾住了,眷村早已面目全非,人去

樓空,只能從還原資料中得到些蛛絲馬跡

,非常幸運地,

我們遇到了個台大城鄉所的

有志青年,他為我們解說了蟾蜍山前前後

後的歷史源流,說著說著,我們被現實的

黑暗壓得有些沉重,但我想這是我們建築

人以後該去面對的課題,值得我們好好去

反思!

最後,謝謝雞排與阿瑋學長用心的安

排與講解,讓我們能走出去多多觀察這個

世界,非常期待下一波的建築旅人,下一

建築旅人之旅能比我自己到台北

旅行學到更多,我甚至以前沒聽過這次行

程的目的。

台大的教學大樓,最讓人覺得驚

奇的空間在他背後階梯樣的B

ox

。站在上

面一覽植栽配上全台渴望皆能參與的頂尖

學府。

寶藏巖藝術家的集合地,讓旅客

能陶醉的可愛地方,讓建築人能遨遊的山

坡房屋。擁擠的小小巷反而是舒服的藝術

通道。在逛的時候仍認為這是保存寶藏巖

最好的方法,直到最後一個行程蟾蜍山。

在行程最後安排了蟾蜍山,著實讓我反思

。好蟾蜍工作室的熱情,也讓我知道寶藏巖

其實也讓當地居民變成展覽品,被迫被參

觀,並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法。看到蟾蜍山

的裝置品,感受的到憤怒和無奈,但這也

是工業的龍頭,建築,間接推使的。

品味建築從旅行開始

Page 4: 中原建築報 NO.5(網路版)

A2 霜降 第五刊

第五刊 霜降時氣出品

5

文/

邱一淳

文/

朱俐穎

從台大博雅館、社科院、重獲新生的寶

藏巖到瀕臨滅村的蟾蜍山聚落,建築旅人帶

領我們一步步認識建築,也體會到建築不只

是建築。

台大博雅館與社科院的美輪美奐自然不

在話下,而旅程中我最喜歡的是公館寶藏巖

,有如霍爾的移動城堡一般,建築物錯落有

致地排列,老舊村落令人頗感新奇,穿梭其

中似走迷宮,體驗與房子近距離的接觸,回

歸建築與人最親密的本質。斜陽下眾旅人步

入蟾蜍山,雖僅僅是山下一角,但屋簷下陰

暗的樓閣在遷拆洗禮下的面目給人怵目驚心

的視覺衝擊。深入摸索,如同把摸蟾蜍山的

脈搏。夕陽西下時,旅人們結束了充實的一

日旅行,收拾心情回到校園。

第一次的建築旅人,去了台北公館附近參觀

,首先是台灣大學,對其第一印象就是﹁這學校

也太大了吧!﹂走到了博雅教學館,令我最印象

深刻的就是那些類似很大的陽台的活動空間,加

上綠油油的草皮,讓人覺得整個建築物都活了起

來,接著來到了傳說中的台大社科院,以白色系

及玻璃為主體的它就像是一株一株的小香菇般可

愛,雖然還是有些小瑕疵但個人還是很喜歡伊東

豊雄的作品啊!下午吃飽飯後,爬上小山坡來到

期待已久的寶藏巖,寧靜的小村莊,有種格外的

平凡美,路跟房子都小小的,每一條巷弄裡似乎

都藏著特別的寶物,讓我不想錯過任何一道小路

,開始在那神奇的迷宮裡探險起來,而居住在那

的每個藝術家們,都將他們內心不同的想法或創

作理念表達於環境中,與步行時間不到十分鐘的

公館商圈就如同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有種今昔

對比之感阿!

最後一站是蟾蜍山,其背後的故事就比較

嚴肅些了

!以前的我對於那些複雜的房屋拆除

問題沒有太大的涉獵,頂多就是看電視上的新聞

媒體報導那些不知是真是假的資訊,也不知道原

來社會上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相關事件,我想

建築人不應該把重心全放在建造﹁新的﹂,對於

﹁舊有的﹂也要好好加以關懷,保留好的文化,

並加以改善!

大一的我,有很多課題都還不甚了解有待學

習,9

月28

日的建築旅人活動收穫很多,幸好愛

玩的個性讓我沒有為了趕作品而關在工作室,多

看看世界從生活環境中學習真的是很美好的一件

事啊!

9

月28

日是至聖先師的誕辰,也是為了

感謝老師一年來的教導的節日,2

013

年的這

一天,我們親自履行學習的真締。

這是一趟充滿意義又有收穫的建築旅行

,從建築的外貌到聚落群居的文化,甚至是

人性的社會議題,建築、美學、文化無一層

面不觸及。

首先,我們去了台灣大學博雅教學館,

乍看之下是一棟平凡的校園建築,但其實大

有學問,除了新舊融合使博雅館兼具了現代

感與古樸感,還大量的運用錯位製造了許多

開放空間,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它寬廣遼闊

的草皮了。

另外,寶藏巖以及蟾蜍山是個遭遇相同

危機卻被處以不同解決之道的小世界,寶藏

巖駐入了許多藝術家成為小小觀光地,有些

變成精緻的小店,裡面有無限的趣味,讓我

深深著迷,也有些被拆除的房子,想到以前

住著和樂的家庭,現在卻只留下了無限的空

虛,不禁讓人鼻酸。然而蟾蜍山即將成為讓

人鼻酸的歷史,不過在這天我們非常幸運,

遇到台大城鄉研究生專業又免費的的講解,

希望為蟾蜍山爭取更多的留存機會,知道還

有人在捍衛這塊小世界使我又感動又欣慰。

希望未來的我也能為世界做出一些貢獻。

2013.

秋,我認真地欣賞建築快樂地旅

行,我是建築旅人。

文/

彭子庭

圖/台大城鄉研究所與何從 製作之酷卡 《台北蟾蜍山水墨長軸》

Page 5: 中原建築報 NO.5(網路版)

兩場建築饗宴 Hight翻十月天建姊_怪獸小姐

江子謙 簡柏菖 楊舜安

建築小姐,這是中原建築男生必經的洗禮,記得陳宇進老師說過這項傳統存在很久,連老師們都參與過這活動,據說是2th就開始了。

林泰元 ? ? ?

A3

發行人:陳文哲 出版人:蔡君陽 總編輯:詹米樂 編輯:丁傑 游智傑 李岫蓉 詹捷如 郭虹吟 編輯設計:詹捷如

Page 6: 中原建築報 NO.5(網路版)

A4 霜降 第五刊

第五刊 霜降時氣出品

5

Page 7: 中原建築報 NO.5(網路版)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藝文部出品 發行人:陳文哲 出版人:蔡君陽 總編輯:詹米樂 編輯:丁傑 游智傑 李岫蓉 詹捷如 郭虹吟 編輯設計:詹捷如

第五刊 降霜

Page 8: 中原建築報 NO.5(網路版)

A5 霜降 第五刊

第五刊 霜降時氣出品

5

建舞_重燃花築夜油頭哥.旗袍妹

Page 9: 中原建築報 NO.5(網路版)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藝文部出品 發行人:陳文哲 出版人:蔡君陽 總編輯:詹米樂 編輯:丁傑 游智傑 李岫蓉 詹捷如 郭虹吟 編輯設計:詹捷如

文/

佟斯洋

台灣文化的初體驗

從建築了解兩岸不同的特色

從心學習,眼見的問題及未來的發展

現在大陸的建築已經缺少了太多民族特色,

那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築竟成了旅遊景點和文化

遺產,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來自西方的現代建築。

而在台灣,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築卻很多。拿出地

圖,大陸的土地面積是台灣的十幾倍,可大陸的

文化特色建築比率卻不及台灣,也許是大陸經經

濟發展太快。

就我家鄉而言,居民建築壽命很少會有大到5

0

以上的,很多七層樓一下的建築正在逐步拆遷,

用十多層甚至二十多層的建築來替代,但很多的

高層建築為了除了顏色不同以外,幾乎是在外形

複製。而台灣不會更新得那麼快,所以台灣的建

築雖然舊,

但不會讓人覺得似曾相識。

從飛機起飛到降落,我仿佛看見了兩個世界。因為之

前從未到過台灣,只是從書籍中看到台灣,所以,印象中

的台灣會像北京那樣,古色與現代並存。

但事實上台灣并沒有很多高樓大廈,不像大陸,只有

在郊區會看到四層以下的房子。

台灣的風格很有趣,這裡的街道很窄,舊建築較多,

隨意走在一條街上都會有一種走在北京胡同的感覺。在大

陸,無論是北京的胡同,還是上海的七寶老街,只要是具

有古色的地方都會是大家旅遊觀光,釋放壓力的地方,所

以,台灣建築給人的壓力感相對大陸而言少了太多。走在

街道上,沒有了車水馬龍的感覺。

窄窄的馬路和疾馳的機車竟不會帶給人壓力,反而讓人覺

得“

等”

也是一種樂趣。在捷運,不會有人流湧動的感覺

,這也許就文化的差異吧。在大陸,每個城市都希望成為

像北京上海那種國際大都市,所以每個上班族都會拼命工

作,每天早出晚歸;每個學生都會努力學習,整天奔走于

學校與補習班之間,如果不是地鐵站的人太多,每個人應

該都會用跑的吧。這樣的壓力,即使大陸的路再寬,房子

再高也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

大一新生_ 佟斯洋,來自中國遼寧的姑娘,我們特別邀請她分享對岸到台灣的不同文化習慣之處及看法。

雖然大陸的更新快,但不得不說一些真正值

得去欣賞的新興建築也越來越多,一些地區性建

築也越來越多,某些程度上會掩蓋其居民建築的

缺點。在大陸大家都忙於自己的事情,很少有人

理睬身邊建築的美與醜。而在台灣,我卻常常聽

到有人說台灣的建築存在很大問題,南方和北方

也會存在著差異,假始我們願意邁開步伐,帶著

接納與學習的心態,這證明大家都會留意身邊的

建築,只有發現問題才會解決問題。

雖然都是華人文化的地方卻存在著差異,其

實這不是件怪事,即使在大陸,這種差異會是我

們很好的題材與養分。

大陸與台灣的差異

雅砌開張

每周三、四 PM 18-24:00

宵夜、點心、桌游、謝槍、慶生、開會

Page 10: 中原建築報 NO.5(網路版)

A4 霜降 第五刊

第五刊 霜降時氣出品

5

Page 11: 中原建築報 NO.5(網路版)

出品51th

Page 12: 中原建築報 NO.5(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