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同康路1号 请求永不出发 - epaper.cqwb.com.cn ·...

1
慢新闻 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 责编 赵小洪 图编 张路 视觉 黄明强 责校 李勇强 罗文宇 (上接 01 版) 研判室关着灯,只有投影亮着,那 个死者像复活了一样,跟着周洋的讲述 重演了这个致命的夜晚,一路走,一路 流血,几百米内的死循环。 一个潦倒的中年人,在一个寒冬夜 晚的命运,在烟雾的那一头,传送门的 另一边,无法逆转。 每个法医的脸都藏在香烟腾起的雾 中,看起来冷,硬。提问也平静,没有受过 职业训练的人听起来,瘆,不近人情。 真相从来不讲人情。比如与此案 相反的,是伪装成事故的另一起案件。 也是一条乡村公路,路边的荒地、 草丛,蔫哒哒的。路上人烟稀少,隔很 远才看得到农家的房子。 终于有过路的人,发现路边草丛, 倒着一辆摩托车,再看,摩托车下压了 一个人。死者是个中年男人,头部有严 重损伤,脸上血糊糊,看不清。 太像是一场交通事故了—摩托 车被迎面撞起,车和人都飞出去,被巨 大的离心力甩到路基外的草丛中,人被 摩托压在下面,头部受伤。可能也有短 暂的意识,但已没有能力求生。 也是李卡纳去勘查的,他说不是事 故,这是一场谋杀。 法医科的研判室又开始腾起新一 轮烟雾。交通事故造成的颅骨损伤,与 其他钝器造成的损伤有很大区别,致伤 工具是一门专业的学问。死者的头部 损伤,放大看,显然是钝器导致,法医们 甚至可以准确描述出,是什么形状、质 地、大致质量的钝器。 另一个关键信息是,死者死亡前不 久,购买了高额车险,受益人是亲人。 案子破了。这个跑摩的男人,在死 前的最后时刻,都不知道是亲人想要他 的命。人间的关系,有太多寂静岭上散 不开的浓雾,彼此之间都看不清。 2 有时候,法医也是凶手,模拟凶手 那样去杀人。侦查实验,在影视剧里, 往往被称为“双面法医”。 夏夜的同康路1号,静得像在山里, 半个巴掌大的飞蛾呼啦撞击办公室的 灯,一惊一乍的。白色灯光透着寡淡的 冷,杨小城一个人在办公室,拿一把打开 的瑞士军刀,用刀背戳自己,肋下、肩膀、 胸口、脖子……一边戳一边在笔记本上 记录。从门口看过去,他背后是窗外的 黑幕,幽幽的巡逻灯无声地闪过。 上午杨小城出勘的现场,两个同室 居住的男子,甲杀害了乙,然后自杀。 案件发生在头天深夜,万物熟睡的时 刻。两个死者,凭什么说是甲杀害了 乙,而不是相反? 死者已逝,活着的人咬牙说,就要 一个真相!他们是他们的亲人,他们记 得那些再也不会回来的爱和笑。 依据来自科学实证。乙身上十几 处裂创,哪些可以自主形成,哪些不能, 每一处伤口刀口方向是什么,行为人握 刀的姿势是什么,正手还是反手……每 一处信息都有指向,每一个指向都逼近 唯一的真相。 我说法医你把刀换成笔吧,打开的 刀子容易误伤自己。杨小城不以为然 笑了笑:“用笔看不出来刀口方向”。他 继续挥舞,我马上往后退了大半步。 根据调查,两个人曾经是好友。甲 没有留下片言只语,摸黑行凶。友情是 在什么时候破碎,碎片又是以怎样的方 式扎进了心灵的最深处,滴血成恨,最 终酿成了悲剧?这些往往是证据解不 开的部分,是人文学科的部分。 我问过法医们,这个工作总是要潜 入人性的黑潭里探查,如何让自己采光? 每个人都没有直接回答,每个人都 在用自己的方式回答。 巩强以前曾经出勘一个类似案件, 两个女子,也是 A 杀害 B 以后自杀,A 的家属拒绝接受结论,法医科派出几组 人,反复勘查现场,现场侦查实验,一轮 轮集体论证。 根据现场重建,第一处形成的血迹 是B的,第一处造成的大裂创是B的脖 颈,B还有第二处无法自主形成的绝对 致命伤,遭受这种程度的伤害后并倒地 后,B 无法再对 A 造成多处试切创,进 而再对 A 造成致命伤害。 给家属解释背景关系,不听;讲证 据讲科学,不信。 巩强也急,急了脸上会浮一层红, 越急越红。他是甘肃人,没有重庆人的 大锣嗓门和奔放语速,又有当年本科读 中医的温柔节奏。 最后,法医们把A的家属带到会议 室,出示部分图片,进行模拟讲解。讲他 们的亲人,是怎样杀害别人的亲人,然后 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个动作一个动作讲。 人心哪个瞬间突然软下去塌下去, 你看不到。真相和残忍更多时候是在 一起的,人不能只挑拣自己想要的看。 A姑娘爱着B姑娘,B姑娘有更积 极的人生追求,彼此逐渐拉开了差距。 因爱生恨,A 在事发前,陆续跟亲人有 邮件往来,流露极端情绪,不甘心,又渴 望被人记取。买了刀,一路不回头。证 据链的每一环,都扣死了下一环。 巩强做的解剖,清洗后看,受害者 是一个很美的女孩,人生才刚刚展开。 3 世间有八百万种死法,就有八百万 种侦查实验。巩强做过一个自杀实验。 秋冬的长江和两岸,是一条沉甸甸 的铅灰色飘带,铺向天空的那一头。一 具混着泥沙的铅灰色的尸体被水流冲到 了枯萎的草丛中,尸体的胸腹、上臂、裤 裆等部位共绑缚着10块石头,大小形态 各异,总重量超过了25.5公斤。绳索走 线方向混乱、复杂,打结上身紧,下身松。 侦查获得的各种证据都不支持是 他杀。自杀?怎么可能?人怎能以这 样的造型,对自己五花大绑,沉重的躯 体还能自主行走到江中? 巩强沿着江岸一直走,一路寻找跟 死者身上材质相同、形状接近、数量一 致、总质量相同的石块。 他按死者身上绳索的走线方式、石 块绑缚的位置、绳结的松紧程度,全程 一个人,在自己身上,原版复刻了死者 被发现时的状态,并缓慢移动,证明自 己可以完成绑缚和沉江。 那是个绝望的中年男子,但若把时 间再往后推半年,光线就能照进生活, 只是他不知道,就这样决绝地沉落。 巩强绑完自己的时候,心情复杂。 确认答案的时刻,对大多数人是good, 对法医来说,不一定。 绑石头沉江,证据不会消失。有的 罪恶,会以清洗、丢弃、损毁的方式去消 灭证据,但证据举头三尺,它看着你。 第三章 永不消失的东西 1 一个水库边的夜晚,荧光幽幽,一 位老人被杀害的证据浮了上来。 水库背靠山梁,面朝更广阔的开发 区域,远景中的房子在一天天生长,水 库边躺着的老人,从这一天起,再也看 不到未来成片连天的样子。 李卡纳到达现场的时候是傍晚,他 测了水库的水温,又记下了当天的气 温。尸体颅骨被砸成几十块碎片,身体 已经呈巨人观,被气体胀满。根据腐败 程度,死者已经死亡两天以上。前两天 下过雨,痕迹似乎消失了。 水库边不是老人遇害的第一现场, 他是被拖拽到水库抛尸的。必须要找 到抛尸的路径,获取一些关键信息。 有一种试剂可以让隐藏的证据浮现出 来,但要等到天黑,伸手不见五指那种黑。 夏天最后一缕残红沉进了水库,水 面没有风,安安稳稳地铺平。霾重,月 光穿不过来,正好。 李卡纳和痕迹的同事,打开电筒, 把试剂调匀,摇散,喊了声,“走”。几把 电筒、手机光源同时关闭,周围突然一 黑,像泼天的墨扣下来。 李卡纳沿着推测的抛尸路径喷洒过 去,我看到罪案影片里的那一幕:幽幽的 荧光蓝,点状、圆团状、条状,沿着房子门 口的泥土、草丛,一闪一闪通往水库。 那是血,死者的血。 刑警在拍照,除了镜头的声音,几 乎没有人说话。每个人都从那条蓝光 带上,看到了那个同样的夜晚在回放, 看到了凶手慌乱凶残的动作,停留、转 移、掩藏的路径,和另一个生命的永别。 致伤工具是另一个关键点。李卡 纳有些执拗的坚持,他要把破碎的颅骨 拼回去。老人的颅骨太碎,被钝器重击 成几十片,解剖的时候,碎成了胡乱的 一堆。囫囵的死因好说:大质量钝器造 成的颅骨机械性损伤。但这不够:具体 是什么钝器?击打的位置和顺序是什 么?哪一处伤是致命伤?这需要把颅 骨拼接还原,观察骨折线。 人骨拼图,是在法医科二楼的实验 室完成的。李卡纳和周洋两个人,前后 用了两周。 蒸煮过的颅骨,去掉了软组织,颜 色变深,凑近了,依然闻得到臭。骨片 有厚度,裂口形状在正反两面也呈现细 微的不同,最小的碎片直径只有两三毫 米,几十片,颠来倒去,毫无头绪。 实验室的空调调到了最低的 22 摄 氏度,我觉得冷,周洋还在飙汗,衣领很 快湿了一圈。 两个法医拼颅骨的时候,很少说话, 空荡荡的实验室却有一种紧绷感。像是 那个死者,在无声地讲述一些事情。 每拼好一块,他们会给自己一个小 欢呼,又马上抓起下一块。看不见的致 命钝器,渐渐浮现在颅骨的上方,人字 缝,矢状缝,骨折线从哪里开始,哪里结 束,法医的眼睛,看到了一幅图。 案件破了,是游手好闲的熟人青 年,为一点钱财的临时起意。老人生前 跟凶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招呼他吃自 家李子树摘下来的新鲜李子。 这个拼好的颅骨,至今放在法医科 的实验室里。因为缺损几块骨片,有一 个黑森森的洞,像来自深渊的凝视。李 卡纳有时候路过,会从窗外看一眼。 2 谢玉波曾经最焦虑的时候,一周没有 回家。以前为了破案,他把头发剃光,在 脑袋上画来画去,看损伤,看骨折线,那次 不行,那次是碎尸案,死者身份不明。 那是一片城乡接合部的野地,大量 尸块不规则抛撒,高度腐败,农家散养 的狗衔走了骨头。有价值的信息太少 了,唯一能确认的是,死者是一个男性。 重庆命案侦破率,近年保持在全国 前列。数据背后都是人,无数人的无数 个小时,昼夜不计。每个法医,每个刑 警,都有同一种怕,怕自己掉出这个数 据以外,成为孤零零的那个“未破”。 谢玉波很慌,命案前期的压力都在 技术人员身上,给侦破提供的方向不能 错,毫厘就是千里。可是方向在哪里? 死者是谁? 法医科根据骨骼等信息,分析死者 年龄,差距最大达到20岁。这是被特 殊处理过的尸体,信息误差很大。“入职 多年,我是在这个时候对自己产生了深 刻的怀疑。”谢玉波总觉得自己少捕捉 了一点什么东西,就那么一点点。 那些天,他失去了生物钟。吃和 睡,有时在一个查案的缝隙里,有时没 有。他座位的前后左右,杨小城、宋若 冰、周洋,轮流陪他加班,查资料,做比 对。一周下来,谢玉波瘦了 10 斤,泡乎 乎的两颊,开始有了骨骼的形状。 有一阵,谢玉波眼里全是蛆。他每 天都盯着死者身上的蛆虫大图看,对比 各种资料上的蛆虫,从蛆虫的生长去倒 推抛尸(死亡)时间。悲剧的是,谢玉波 是法医科狂热的米饭热爱者,对一粒粒 白米饭的爱,远远超过各种菜品。讲到 这里,他突然警惕地摇头否认:“不不 不,我没有这样去联系,我没有……” 总会有一条小路通往真相,那一点 点最关键的信息,是牙齿。 死者有假牙,法医跟侦查部门一起 寻找,周边 43 家可以做假牙的机构,一 家一家筛查牙齿建模。抓到凶手的时 候,他还在那间杀人分尸的屋里住着。 两个打工的中年人,租住在一起, 都是些生活龃龉,谁业务好点,谁脾气 大点,犄角旮旯,柴米油盐……法医看 过太多这样的“五毛钱”杀人,恶有万千 种形态,而杀人的,总是对生命极端冷 漠,对他人,也对自己。 真相不会消失。沉下去的会浮起来, 抛撒开的会重新聚拢。讲那些处心积虑 的谋杀和毁尸灭证时,周洋幽幽接了句: “高智商杀人?呃……不要妄想以一人之 力对抗一个团队的整体智商和经验,我从 来没见过一个杀手智商高过我们。” 谢玉波稍有不同:“杀人本身,就是 低智行为。” 3 无论多么复杂缠绕的推理小说,都 会有同一个铁打的价值宣示:正义战胜 罪恶。而通往这个价值终点的过程,是 智力比拼。法医这个工作,几乎就是一 本一本推理小说的复刻—在现实版 的浓雾模式中,准确找到关键点位,一 颗一颗布下北斗七星,最终构建一个逻 辑严密的天罡北斗阵,豁然开朗。 因此,法医们面对的其实不是尸体,而 是尸体背后的人,人的逻辑、心理、情感。 偏远农村的夜里,一对中老年夫妻 死亡。连通屋外的两处门都关着,一处 有抵门杠,另一处被救援者撞开。门后 的狭长通道有板凳,板凳上有锅。女子 死在饭厅门边,身上有四种工具导致的 损伤,男子死在厨房地上,头和手有至 少两种工具造成的损伤。根据勘查检 验,一共有四种致伤工具:螺丝起子、羊 角锤、普通切菜刀、大质量砍刀。 是第三人作案?密室杀人?还是 杀人后自杀?谁杀的谁?用的什么工 具?先后顺序是什么? 这是以前周洋出勘的一个现场,是 一个完全依靠现场勘查和法医学知识, 通过严密的逻辑,进行复盘的案件。 墙上投影亮了,研判室灯灭,声音 像从屋顶传来: “天黑请闭眼” “根据死亡时间推定,这是夜里发 生的案件。多种致伤工具的使用,可看 出杀人者有更换工具的过程,为什么工 具会更换?为了更趁手,越换越趁手。 这一过程也可看出整个案件不是瞬时 的,而是一个延续的过程。” (下转 04 版) 03 同康路 1 号 请求永不出发 —来自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法医科的秘密档案 李卡纳挖地 三尺终于找到 重要物证 法医还原现场被 清洗的血迹

Upload: others

Post on 16-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03 同康路1号 请求永不出发 - epaper.cqwb.com.cn · 看到了凶手慌乱凶残的动作,停留、转 移、掩藏的路径,和另一个生命的永别。 致伤工具是另一个关键点。李卡

慢新闻 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责编 赵小洪 图编 张路

视觉 黄明强 责校 李勇强 罗文宇

(上接01版)研判室关着灯,只有投影亮着,那

个死者像复活了一样,跟着周洋的讲述重演了这个致命的夜晚,一路走,一路流血,几百米内的死循环。

一个潦倒的中年人,在一个寒冬夜晚的命运,在烟雾的那一头,传送门的另一边,无法逆转。

每个法医的脸都藏在香烟腾起的雾中,看起来冷,硬。提问也平静,没有受过职业训练的人听起来,瘆,不近人情。

真相从来不讲人情。比如与此案相反的,是伪装成事故的另一起案件。

也是一条乡村公路,路边的荒地、草丛,蔫哒哒的。路上人烟稀少,隔很远才看得到农家的房子。

终于有过路的人,发现路边草丛,倒着一辆摩托车,再看,摩托车下压了一个人。死者是个中年男人,头部有严重损伤,脸上血糊糊,看不清。

太像是一场交通事故了——摩托车被迎面撞起,车和人都飞出去,被巨大的离心力甩到路基外的草丛中,人被摩托压在下面,头部受伤。可能也有短暂的意识,但已没有能力求生。

也是李卡纳去勘查的,他说不是事故,这是一场谋杀。

法医科的研判室又开始腾起新一轮烟雾。交通事故造成的颅骨损伤,与其他钝器造成的损伤有很大区别,致伤工具是一门专业的学问。死者的头部损伤,放大看,显然是钝器导致,法医们甚至可以准确描述出,是什么形状、质地、大致质量的钝器。

另一个关键信息是,死者死亡前不久,购买了高额车险,受益人是亲人。

案子破了。这个跑摩的男人,在死前的最后时刻,都不知道是亲人想要他的命。人间的关系,有太多寂静岭上散不开的浓雾,彼此之间都看不清。

2有时候,法医也是凶手,模拟凶手

那样去杀人。侦查实验,在影视剧里,往往被称为“双面法医”。

夏夜的同康路1号,静得像在山里,半个巴掌大的飞蛾呼啦撞击办公室的灯,一惊一乍的。白色灯光透着寡淡的冷,杨小城一个人在办公室,拿一把打开的瑞士军刀,用刀背戳自己,肋下、肩膀、胸口、脖子……一边戳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从门口看过去,他背后是窗外的黑幕,幽幽的巡逻灯无声地闪过。

上午杨小城出勘的现场,两个同室居住的男子,甲杀害了乙,然后自杀。案件发生在头天深夜,万物熟睡的时刻。两个死者,凭什么说是甲杀害了乙,而不是相反?

死者已逝,活着的人咬牙说,就要一个真相!他们是他们的亲人,他们记得那些再也不会回来的爱和笑。

依据来自科学实证。乙身上十几处裂创,哪些可以自主形成,哪些不能,每一处伤口刀口方向是什么,行为人握刀的姿势是什么,正手还是反手……每一处信息都有指向,每一个指向都逼近唯一的真相。

我说法医你把刀换成笔吧,打开的刀子容易误伤自己。杨小城不以为然笑了笑:“用笔看不出来刀口方向”。他继续挥舞,我马上往后退了大半步。

根据调查,两个人曾经是好友。甲没有留下片言只语,摸黑行凶。友情是在什么时候破碎,碎片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扎进了心灵的最深处,滴血成恨,最终酿成了悲剧?这些往往是证据解不开的部分,是人文学科的部分。

我问过法医们,这个工作总是要潜入人性的黑潭里探查,如何让自己采光?

每个人都没有直接回答,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答。

巩强以前曾经出勘一个类似案件,两个女子,也是A杀害B以后自杀,A的家属拒绝接受结论,法医科派出几组人,反复勘查现场,现场侦查实验,一轮轮集体论证。

根据现场重建,第一处形成的血迹是B的,第一处造成的大裂创是B的脖颈,B还有第二处无法自主形成的绝对致命伤,遭受这种程度的伤害后并倒地后,B无法再对A造成多处试切创,进而再对A造成致命伤害。

给家属解释背景关系,不听;讲证据讲科学,不信。

巩强也急,急了脸上会浮一层红,越急越红。他是甘肃人,没有重庆人的大锣嗓门和奔放语速,又有当年本科读中医的温柔节奏。

最后,法医们把A的家属带到会议室,出示部分图片,进行模拟讲解。讲他们的亲人,是怎样杀害别人的亲人,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个动作一个动作讲。

人心哪个瞬间突然软下去塌下去,你看不到。真相和残忍更多时候是在一起的,人不能只挑拣自己想要的看。

A姑娘爱着B姑娘,B姑娘有更积极的人生追求,彼此逐渐拉开了差距。因爱生恨,A在事发前,陆续跟亲人有邮件往来,流露极端情绪,不甘心,又渴望被人记取。买了刀,一路不回头。证据链的每一环,都扣死了下一环。

巩强做的解剖,清洗后看,受害者是一个很美的女孩,人生才刚刚展开。

3世间有八百万种死法,就有八百万

种侦查实验。巩强做过一个自杀实验。秋冬的长江和两岸,是一条沉甸甸

的铅灰色飘带,铺向天空的那一头。一具混着泥沙的铅灰色的尸体被水流冲到了枯萎的草丛中,尸体的胸腹、上臂、裤裆等部位共绑缚着10块石头,大小形态各异,总重量超过了25.5公斤。绳索走线方向混乱、复杂,打结上身紧,下身松。

侦查获得的各种证据都不支持是他杀。自杀?怎么可能?人怎能以这样的造型,对自己五花大绑,沉重的躯体还能自主行走到江中?

巩强沿着江岸一直走,一路寻找跟死者身上材质相同、形状接近、数量一致、总质量相同的石块。

他按死者身上绳索的走线方式、石块绑缚的位置、绳结的松紧程度,全程一个人,在自己身上,原版复刻了死者被发现时的状态,并缓慢移动,证明自己可以完成绑缚和沉江。

那是个绝望的中年男子,但若把时间再往后推半年,光线就能照进生活,只是他不知道,就这样决绝地沉落。

巩强绑完自己的时候,心情复杂。确认答案的时刻,对大多数人是good,对法医来说,不一定。

绑石头沉江,证据不会消失。有的罪恶,会以清洗、丢弃、损毁的方式去消灭证据,但证据举头三尺,它看着你。

第三章永不消失的东西

1一个水库边的夜晚,荧光幽幽,一

位老人被杀害的证据浮了上来。

水库背靠山梁,面朝更广阔的开发区域,远景中的房子在一天天生长,水库边躺着的老人,从这一天起,再也看不到未来成片连天的样子。

李卡纳到达现场的时候是傍晚,他测了水库的水温,又记下了当天的气温。尸体颅骨被砸成几十块碎片,身体已经呈巨人观,被气体胀满。根据腐败程度,死者已经死亡两天以上。前两天下过雨,痕迹似乎消失了。

水库边不是老人遇害的第一现场,他是被拖拽到水库抛尸的。必须要找到抛尸的路径,获取一些关键信息。

有一种试剂可以让隐藏的证据浮现出来,但要等到天黑,伸手不见五指那种黑。

夏天最后一缕残红沉进了水库,水面没有风,安安稳稳地铺平。霾重,月光穿不过来,正好。

李卡纳和痕迹的同事,打开电筒,把试剂调匀,摇散,喊了声,“走”。几把电筒、手机光源同时关闭,周围突然一黑,像泼天的墨扣下来。

李卡纳沿着推测的抛尸路径喷洒过去,我看到罪案影片里的那一幕:幽幽的荧光蓝,点状、圆团状、条状,沿着房子门口的泥土、草丛,一闪一闪通往水库。

那是血,死者的血。刑警在拍照,除了镜头的声音,几

乎没有人说话。每个人都从那条蓝光带上,看到了那个同样的夜晚在回放,看到了凶手慌乱凶残的动作,停留、转移、掩藏的路径,和另一个生命的永别。

致伤工具是另一个关键点。李卡纳有些执拗的坚持,他要把破碎的颅骨拼回去。老人的颅骨太碎,被钝器重击成几十片,解剖的时候,碎成了胡乱的一堆。囫囵的死因好说:大质量钝器造成的颅骨机械性损伤。但这不够:具体是什么钝器?击打的位置和顺序是什么?哪一处伤是致命伤?这需要把颅骨拼接还原,观察骨折线。

人骨拼图,是在法医科二楼的实验室完成的。李卡纳和周洋两个人,前后用了两周。

蒸煮过的颅骨,去掉了软组织,颜色变深,凑近了,依然闻得到臭。骨片有厚度,裂口形状在正反两面也呈现细微的不同,最小的碎片直径只有两三毫米,几十片,颠来倒去,毫无头绪。

实验室的空调调到了最低的22摄氏度,我觉得冷,周洋还在飙汗,衣领很快湿了一圈。

两个法医拼颅骨的时候,很少说话,空荡荡的实验室却有一种紧绷感。像是那个死者,在无声地讲述一些事情。

每拼好一块,他们会给自己一个小欢呼,又马上抓起下一块。看不见的致命钝器,渐渐浮现在颅骨的上方,人字缝,矢状缝,骨折线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法医的眼睛,看到了一幅图。

案件破了,是游手好闲的熟人青年,为一点钱财的临时起意。老人生前跟凶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招呼他吃自家李子树摘下来的新鲜李子。

这个拼好的颅骨,至今放在法医科的实验室里。因为缺损几块骨片,有一个黑森森的洞,像来自深渊的凝视。李卡纳有时候路过,会从窗外看一眼。

2谢玉波曾经最焦虑的时候,一周没有

回家。以前为了破案,他把头发剃光,在脑袋上画来画去,看损伤,看骨折线,那次不行,那次是碎尸案,死者身份不明。

那是一片城乡接合部的野地,大量尸块不规则抛撒,高度腐败,农家散养的狗衔走了骨头。有价值的信息太少了,唯一能确认的是,死者是一个男性。

重庆命案侦破率,近年保持在全国前列。数据背后都是人,无数人的无数个小时,昼夜不计。每个法医,每个刑警,都有同一种怕,怕自己掉出这个数据以外,成为孤零零的那个“未破”。

谢玉波很慌,命案前期的压力都在技术人员身上,给侦破提供的方向不能错,毫厘就是千里。可是方向在哪里?死者是谁?

法医科根据骨骼等信息,分析死者年龄,差距最大达到20岁。这是被特殊处理过的尸体,信息误差很大。“入职多年,我是在这个时候对自己产生了深刻的怀疑。”谢玉波总觉得自己少捕捉了一点什么东西,就那么一点点。

那些天,他失去了生物钟。吃和睡,有时在一个查案的缝隙里,有时没有。他座位的前后左右,杨小城、宋若冰、周洋,轮流陪他加班,查资料,做比对。一周下来,谢玉波瘦了10斤,泡乎乎的两颊,开始有了骨骼的形状。

有一阵,谢玉波眼里全是蛆。他每天都盯着死者身上的蛆虫大图看,对比各种资料上的蛆虫,从蛆虫的生长去倒推抛尸(死亡)时间。悲剧的是,谢玉波是法医科狂热的米饭热爱者,对一粒粒白米饭的爱,远远超过各种菜品。讲到这里,他突然警惕地摇头否认:“不不不,我没有这样去联系,我没有……”

总会有一条小路通往真相,那一点点最关键的信息,是牙齿。

死者有假牙,法医跟侦查部门一起寻找,周边43家可以做假牙的机构,一家一家筛查牙齿建模。抓到凶手的时候,他还在那间杀人分尸的屋里住着。

两个打工的中年人,租住在一起,都是些生活龃龉,谁业务好点,谁脾气大点,犄角旮旯,柴米油盐……法医看过太多这样的“五毛钱”杀人,恶有万千种形态,而杀人的,总是对生命极端冷漠,对他人,也对自己。

真相不会消失。沉下去的会浮起来,抛撒开的会重新聚拢。讲那些处心积虑的谋杀和毁尸灭证时,周洋幽幽接了句:

“高智商杀人?呃……不要妄想以一人之力对抗一个团队的整体智商和经验,我从来没见过一个杀手智商高过我们。”

谢玉波稍有不同:“杀人本身,就是低智行为。”

3无论多么复杂缠绕的推理小说,都

会有同一个铁打的价值宣示:正义战胜罪恶。而通往这个价值终点的过程,是智力比拼。法医这个工作,几乎就是一本一本推理小说的复刻——在现实版的浓雾模式中,准确找到关键点位,一颗一颗布下北斗七星,最终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的天罡北斗阵,豁然开朗。

因此,法医们面对的其实不是尸体,而是尸体背后的人,人的逻辑、心理、情感。

偏远农村的夜里,一对中老年夫妻死亡。连通屋外的两处门都关着,一处有抵门杠,另一处被救援者撞开。门后的狭长通道有板凳,板凳上有锅。女子死在饭厅门边,身上有四种工具导致的损伤,男子死在厨房地上,头和手有至少两种工具造成的损伤。根据勘查检验,一共有四种致伤工具:螺丝起子、羊角锤、普通切菜刀、大质量砍刀。

是第三人作案?密室杀人?还是杀人后自杀?谁杀的谁?用的什么工具?先后顺序是什么?

这是以前周洋出勘的一个现场,是一个完全依靠现场勘查和法医学知识,通过严密的逻辑,进行复盘的案件。

墙上投影亮了,研判室灯灭,声音像从屋顶传来:“天黑请闭眼”——

“根据死亡时间推定,这是夜里发生的案件。多种致伤工具的使用,可看出杀人者有更换工具的过程,为什么工具会更换?为了更趁手,越换越趁手。这一过程也可看出整个案件不是瞬时的,而是一个延续的过程。”

(下转04版)

03 同康路1号 请求永不出发——来自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法医科的秘密档案

▶李卡纳挖地三尺终于找到重要物证

▲法医还原现场被清洗的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