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發明

11
05 發明 /發明/ TK Design & Company

Upload: tk-cheng

Post on 14-Feb-2017

241 views

Category:

Technology


3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05 發明

05 發明 /發明/ TK Design & Company

Page 2: 05 發明

發明是為了要解決問題,發明是為了要造福社會,但最重要的

一點是,發明是一種興趣!

發明家要有 豐富的知識 深度的瞭解

做一個發明家,要有豐富的知識,並對該項產業有深度的瞭

解,包括技術的層面,知道問題,知道須要。

以及好奇心

其人內斂,凡事好奇,喜歡觀察,追根究底,喜歡自己想自己

來,反應靈敏,觸類旁通,有繪圖來表達的能力,還沒做出來

Page 3: 05 發明

就已經在心中看到東西和效果了。而這,常是自小時候就養成

的習慣,大家會說他『聰明』。

如何發明

當有了問題須要解決的時候,不管在工作,不管在休息,甚至

是睡覺,就讓它一直停留在腦海裡面;先是天馬行空,然後套

入理論,導入事實,去除錯誤,認真的解決問題,這當然包括

要 讀書、解惑、做圖形、做樣品、實驗、證明、比較和改良,

構想就會逐漸轉換成為實體;當達成實用,近乎完美,就是發

明出一個東西來了。

Page 4: 05 發明

這整個過程,常是須要花很久的時間,並非一蹴即得,沒有持

續的心,沒有渴望看到結出完美果實的心,是做不出來的。而

且,做出來的東西往往是和開始想的,完全不一樣。

必須是依現今的科技可以達成

發明必須是依現今的科技可以達成,沒有人有的,具進步性,

而且要發揮出功效來。

若 光是想到要有什麼功能、或幻想一個無的構造、或只是理

論而非實物、或所謂的概念、或尚有未清楚未知的部分,像這

Page 5: 05 發明

樣的,都只是在天馬行空的階段,根本還沒有發明出東西來,

更不可能可以申請專利。

必須是完美

不完美的發明,不會實用,也馬上就會被人家的所取代,變成

是別人的發明。會不完美是因為不會用腦筋想,沒有做比較和

改良。這樣子不是發明家。

看人家的好發明 常是很簡單 卻充滿了智慧

看人家所發明出來的好東西,常是構造很簡單,動作卻很奧

Page 6: 05 發明

妙,想的到並做得出來,且是完美的東西,裡面確實是充滿了

智慧,會令人不禁讚嘆。

簡單而奧妙的構造,常是符合拓樸數學(Topology)的 0 或 1

的形的變化,而不是 +2、+3、+4、+5、+6 的,一直加構

造上去。這就是智慧。

發明一定要有新功能

發明一定是產生了新的功能,無論是產生在整個機器,還是產

生在機器裡面的一個小零件。所以,若沒能看到完成的東西,

Page 7: 05 發明

沒能看到如何工作,就是沒有做出發明。

大發明與小發明

大發明可以改變世界,小發明可以創造事業;大發明不簡單,

小發明可以許許多多。

改良

微小但奧妙的改良,使之更進步,就是發明。

設計

造形的設計,使之更漂亮,而會讓人喜歡,也是發明。

Page 8: 05 發明

去海邊找尋貝殼

『發明』和『發現』,只有一線之隔,如果沒有一顆金頭腦,

你還是很有機會做出發明,那就是『發現』。『發現』就像是在

海邊找尋貝殼,雖然大家早已走過了,卻仍有還沒被發現的漂

亮貝殼,等著你將它檢起來。

周邊產品的須要很多

周邊產品會使東西更好用,周邊產品可以很多很多,只要能實

用。汽車房子、桌子椅子、電腦電視、碗盤筷子,無一不能有,

Page 9: 05 發明

例如 地板須要吸塵器、滑鼠須要滑鼠墊。有新產品,也還會

有它須要的周邊產品,例如 iPhone 須要保護貼和保護殼、還

須要一個無線充電器。

發明可以造福社會

好的發明,大的像日亞化的白光 LED,小的像超商賣的三角壽

司外包裝,能造福社會,能給人幸福與快樂。

但沒有到處是發明

發明絕非垂手可得,也沒有到處是發明。很多東西,很多構造,

Page 10: 05 發明

人家早就有了;人家是圓的,你做方的,沒有增加什麼功效,

沒有發明;沒有用的東西、退化的設計,當然更不是發明;說

實在的,也沒有那麼多人會發明;還有,發明也會有錯的,這

包括在發明比賽得獎的作品。

自以為是的迷失

有些人沒有依循原理,錯誤的見解還深自以為是對的,也不會

去查證,尤其是光學方面,怎麼做得出發明?

不要做賺錢大夢

Page 11: 05 發明

不要心存幻想,天真的以為,自己發明了一個不得了的東西,

可以賺大錢,而其實只是一個沒有用的東西。要記住,發明是

為了要解決問題,發明是為了要造福社會,把腦筋用在發明

上,不是想著大錢,才能做出會有成就的發明。

FaceBook 點此 "TK Design & Company"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