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期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12
8 9 2 3 2015年4月25日-2015年5月1日 每逢周六出版 PP17868/09/2013 (033026) www.chineseweekly.com.my 免费 FREE COPY 126 大马华人 C HINESE W EEKLY 有效应对天灾威胁: 赈灾工作、防灾系统 应两手齐抓 换一个角度去看《基本法》 Published by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 Akademi Kewartawanan & Informasi Taima Printed by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Address 4C & 4D, Jalan PJS 1/29, Taman Petaling Utama, Jalan Kelang Lama, 4615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77828871 Fax 603-77842871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www.chineseweekly.com.my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周刊 编辑部 [email protected] | 发行部 [email protected] | 行政部 [email protected] 4 5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适应消费税精明消费 扫描登入 扫描登入 消费税涉及层面非常的广,有 些还需要一点专业知识,才能 够有所理解。在某些方面,尤 其涉及所谓“灰色地带”,要 向平民百姓解释得一清二楚, 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出席率 模糊 “停钟” 重点 网络民主意识 待提升 6 7 煽动法修订的第10条 文,与网络世界有关。 法庭有权命令官员(1998年 通讯与多媒体法令下授权者) ,若无法鉴定网络作者身份,可以 删除任何煽动文章,阻止相关文章继续 流传。但了解网络资讯流通复杂现象者, 对此提出质疑,到底如何有效执行这道法 律,确保大公无私、没有漏网之鱼呢?

Upload: chinese-weekly-msia

Post on 21-Jul-2016

25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适应消费税精明消费 * 换一个角度去看《基本法》 *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网络民主意识待提升 * 有效应对天灾威胁 赈灾防灾应两手齐抓 * 上台发言要看场合 * 农渔业发展新趋式 * 无症状高血压 沉默的健康杀手 * 学习问问题 从问问题中学习 www.chineseweekly.com.my

TRANSCRIPT

Page 1: 第126期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8 9

2 3

2015年4月25日-2015年5月1日

每逢周六出版PP17868/09/2013 (033026)

www.chineseweekly.com.my

免费 FREE COPY

第126期大马华人周刊

CHINESE WEEKLY

有效应对天灾威胁:赈灾工作、防灾系统应两手齐抓

换一个角度去看《基本法》精

Published by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 Akademi Kewartawanan & Informasi Taima Printed by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Address 4C & 4D, Jalan PJS 1/29, Taman Petaling Utama, Jalan Kelang Lama, 4615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77828871 Fax 603-77842871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www.chineseweekly.com.my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周刊

编辑部 [email protected] | 发行部 [email protected] | 行政部 [email protected]

4 5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适应消费税精明消费

我们的网站

扫描登入扫描登入

消费税涉及层面非常的广,有些还需要一点专业知识,才能够有所理解。在某些方面,尤其涉及所谓“灰色地带”,要向平民百姓解释得一清二楚,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网络民主意识待提升

6 7

煽动法修订的第10条文,与网络世界有关。法庭有权命令官员(1998年通 讯 与 多 媒 体 法 令 下 授 权 者 ),若无法鉴定网络作者身份,可以删除任何煽动文章,阻止相关文章继续流传。但了解网络资讯流通复杂现象者,对此提出质疑,到底如何有效执行这道法律,确保大公无私、没有漏网之鱼呢?

Page 2: 第126期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2

专 题

取代销售及服务税的消费税(GST)或称增值税(VAT),如期在2015年4

月1日开跑。正如所料,开始的几天的确是引来许多混乱,有不少商家也乘机“浑水摸鱼”,坐地起价。

不过,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商家认为,消费税的实施,并没有之前的想象那么可怕。在过去约两年的日子,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负面宣传,把消费税描绘为是平民百姓的“大海啸”、“万税爷”以及“吸血”等等。

某些政客,还特别去“关心”那些声称由于实施消费税,导致他们不得不关闭的传统华人杂货店的店主。在宣传上,这可以取得诉诸情绪的效果,但是却不愿意点出在没消费税之前,不少传统华人杂货店因为面对诸如霸级市场、连锁迷你市场、后继无人等因素的挑战,苟延残喘。消费税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是,我们看到不少传统杂货店,因为赶得上时代的需求,在消费税实施后,继续营业。

另外,大家还记得的话,行动党还在去年5月霹雳州安顺国会议席补选里,无限上纲把这场补选一厢情愿的称为“对消费税的公投”。在即将举行的槟州巴东埔国会议席补选,还是有政治人物说这是“对消费税”的公投。

让一场补选承担太多“责任”

让一场补选承担这么多“责任”,看来只有那些想愚弄选民的政客才想得出来。因为,在安顺国会议席补选,行动党保不住议席,输给民政党的候选人马袖强。如此的成绩,那些声称这是一场“消费税公投”的政客,却是继续的批评消费税,而不是坦然的面对“民意”的裁决。

有些批评者甚至说,消费税的实施,是因为政府“国库空虚”,钱不够用,要还债,向人民尤其是穷人“挤压”。换句话说,消费税的实施,不是个广受欢迎的措施。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阵目前处于独立过后执政以来最弱的形势,为何却要坚持推动这政策?难道不怕因此在大选中被选民唾弃?

事实上,实施消费税是政府推行经济转型的重要一部分,目的是要改革国家税务制度,让税务制度更加公平及有效,以及增加政府的收入。

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国家管理与行政的成本越来越高。人口的增加,使到医药、教育、退休金以及补贴等成本跟着增加。要如何增加国家的收入,以便继续能为国民提供公共物品,各国政府各师各法。

例如,英国政府为了避免在2020年的时候,财政预算赤字达到1,650亿令吉,向国际学生收取医药费。最近,新加坡政府宣布提高

该国六所大学学费0.6%到8%。

马来西亚政府选择实施消费税,对有党派利益的人而言,可以解释为政府贪婪、挥霍、残忍及破产的做法,但对这未雨绸缪的政策,批评者却只字不提。

政府可实施比消费税容易的途径

一些批评者认为,政府应该向富人征更多的税,而不是要那些不符合缴个人所得税的人民给税。相对而言,这是比实施消费税更加容易的途径。政府可以提高企业税及个人所得税,同时还可提高诸如香烟、酒类及赌博等“罪恶税”。

这种看法,当然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消费税的实施,对低收入者的确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因为富人的1千令吉,与穷人的1千令吉,是不同的概念。1千令吉可能占富人财富的非常小的一部分,但对穷人而言可能像牛车轮那么大。

富人可能在一年的时间里,缴交数千令吉的消费税,穷人因为消费能力相对的低,一年可能只缴付数百令吉的消费税。这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额外负担。为了不让消费税的实施对比较穷的消费者带来过大的冲击,政府列出许多“零消费税”物品,其中是诸如米、糖、油及盐等必需品。在此之前,政府也开始推出“一马援助金”,目的是要减轻收入低下消费者的负担。

但是,如果放在目前800万名打工仔,只有190万名打工仔缴所得税的情况来看,这显然对这些打公仔是不公平的—承担管理国家的费用,应该大家分担。另外,提高企业税表面上看来是个好策略,直觉上来说是最好的方法。

可能为避高税迁离到国外

可是,这么做,会让我国争取外来投资失去了吸引力。更加糟糕的,本地公司也会因为要避开高企业税而迁到国外。其后果是明显的:公司的绝大多数员工丢了饭碗,而本来可以征收到的企业税也没了。这是得不偿失!可以意料,在消费税实施过后,政府会进而减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及企业税税率。

可以这么说,纳吉领导的政府在实施消费税方面展现了不可忽略的政治意志力,同时也配合我国经济的多元化,朝向税收来源多元化。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适应消费税精明消费

Page 3: 第126期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3

专 题

即使别有居心的人士,把消费税描绘为“洪水猛兽”,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消费税有几项优势。

其一,消费税,是以消费为征税为基础的,因此,是个源源不竭的收入来源。不管经济的好坏,民众还是需要消费的,政府就有收入。这些收入,政府可以用来建设维修基础设施,进行财富再分配等。

其二,政府需要减少对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的依赖。在过去几个月,石油价格下挫30%,国家的收入减少了200亿令吉。因此,从石油所获得的税收,是不能长久维持的。这也就是在经济学里,为何会有“自然资源是个诅咒”的说法。事实上,我们当中有许多人不是认为政府的开销不能依靠石油的税收吗?

其三,比起销售及服务税,消费税是更加全面及透明的税务机制。原有的销售及服务税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容易出现纰漏。公司可以在他们的销售额做手脚,并在年终的时候少报盈利,避免缴税。

根据数据,在2012年,有102万家在马来西亚公司注册局注册的公司,只有15.6%或者159,000家公司向政府缴税。在过去的机制下,公司的账目是每年申报,这让公司有更多的时间调整销售额及盈利。能够的话,公司当然期望税缴得越少越好。

另外,在原有的销售及服务税制里,需要缴交销售及服务税的清单并不明确,因此有的商店即使征收销售及服务税,但在他们发出的收据里并没有分开列出。这导致政府损失了本来应该得到的收入。

“隐藏性经济”让政府少收2千多亿

在经济学里,这现象称为“隐藏性经济”。内陆税收局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的“隐藏性经济”,占了国家整体经济规模的20-30%,也就是在2千亿到2500亿令吉之间。这是个惊人的数目。取代销售及服务税的消费税,能够确保政府在每一个经济链,也就是从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及消费人,都能获得收入。

为了确保政府收入的流失大幅度减少,在消费税推出之前,政府要做的一件事是要公司向政府有关部门登记。公司登记的重要,在于让政府可以知道有多少公司所售卖的物品,是需要缴消费税的。

此外,公司得每个月纪录及申报所出售的物品。公司要是没有记录,不但不可索回消费税,还可以被罚款呢!因此,商家要在账目上动手脚,是难上加难!

政府早前预测会有25万家公司注册消费税,但是出乎预料的,竟然有345,376家公司登记消费税。更让人惊讶的,在这约35万家公司里,有10%或者3万家,没有缴税或者报税的纪录。因此,我们说消费税是较公平及透明的税务制度,是政府能够发现及迫使这些公司在协助国家的发展,扮演更大的角色。

消费税推出后,有的物品会涨价,有的物品会跌,有些保持不变。在消费税推行后,我们看到诸如普腾、第二国产车、日产、本田等汽车公司,宣布降低车价。总之,之前已经征收6到10%销售及服务税的物品与服务,照理不会起价。

即使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物品会跌价。在这之前没有缴交销售及服务税的物品与服务,在消费税实施后会起价。

消费税落实政府不会“一夜发达”

我们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消费税落实后,政府不会“一夜发达”。据估计,在实施的第一年,消费税将为政府贡献232亿令吉的收入,而在这总数之中,有38亿是支付免消费税的物品与服务的成本。此外,废除销售及服务税,也意味着政府失去了130亿令吉的收入。加加减减,消费税为政府带来的净收入,为56亿令吉。对一个政府而言,56亿令吉不是个大数目,政府大可通过发售债券筹得这笔钱,不需要大费周章的花了几年时间准备消费税,还要受到一些人的谩骂。

无可否认的,消费税涉及层面非常的广,有些还需要一点专业知识,才能够有所理解。在某些方面,尤其涉及所谓“灰色地带”,要向平民百姓解释得一清二楚,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因此,某些有心人士,就认为政府有关部们的官员无法解释某些课题,就证明消费税有问题,因为连执法单位都不清楚知道什么是消费税。例如,某个团体列出106个问题,要负责收消费税的官员回答。有关官员开始回答不出,后来才回答道:龙虾属于基本食品,属于零税率。因此不需缴消费税;而罐头沙丁鱼属于加工货品,因此需缴消费税。

当然,对这回答,有心捣蛋的还可继续问下去,例如,谁决定、如何决定那一个属于基本食品,那一类不是?这个问题回答了,还可以继续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决定。

不管怎么样,对消费税很有意见的人,往往以消费税不利中下层人士作为论点,因此,像罐头沙丁鱼这些“平民食物”,不应该有消费税;龙虾,尤其是大龙虾,只有有钱人才吃得起,为什么却没有消费税?其实是因为前者有加工,后者没有加工。

这样的“一概而论”的说辞,在挑起中下收入者的心理不平衡当然有一定的效用:政府的政策,都是为了有钱人,不管穷人的死活。从现实来看,罐头沙丁鱼虽然是许多中下层的食品,但是有钱人也吃罐头沙丁鱼。如果没有消费税,那有钱人好处不是更多吗?同样的,一些人眼中的“穷人”有时也可奖赏自己,买只免消费税的龙虾,难道不行吗?

要解释消费税“灰色地带”

几乎不可能

Page 4: 第126期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4

“港人治港”非京官治港第二,京官不治港,对港人来说,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发生在任何结束

殖民地统治的地方,宗主国建立起来的行政团队,主权转移后,无一幸免。可以原封不动,全留下来而不受主权国政府取代的只有香港。《基本法》写下“港人治港”,而不是京官治港,那是天大的特例,不是常态。

可是香港却有人把“港人治港”当成是当然而必然的事。不但不会用《基本法》去想香港管治的事港官有份内的职责,京官也有其一份职责在港,例如《基本法》第十九条写明有关国家行为的事如国防、外交等,属国家职权,京官责当过问。像国家安全属国防的职权,可是每当京官有人对外国官方涉及干预香港社会秩序的治安问题发表谈话时,香港便会有人有团体大事攻讦京官,指其干预香港事务。

此外更常见的还有动辄走到香港“中联办”去示威抗议,指其官参与治港,有违“港人治港”云云。具体的事例像民主党何俊仁等人因为政改意见走入中联办沟通,泛民其他党派视为大逆不道,指其邀请京官干预政改,出卖香港民主,并在立法会选举对民主党作出诸多抹黑的舆论批判,想置其于选举死地。

“中联办”在港做联络工作像“中联办”这样的代表中央对港做联络工作的国家机构,可以平常心去看,也

可用阴谋的心去看。用平常心看时便可理解他们和港府官员或港人联络,了解情况,有助正确无误向中央呈报港人港事。这是正常不过的事,完全不和港官港人联络,那才是不可思议的事。反之,若用阴谋的眼光去看待时,便会夸大其词,像立法会和区议会选举的事,便有人指“中联办”落区干预云云,绘声绘影,煞有介事。

至于怎样干预?有何干预的标准?像选举投票涉及数百万选民的事,说人干预容易,要做有效的干预工作难如登天。选举过程,干预实情谁说得准。若从选举结果去判断,若“中联办”真有人干预,建制派的选票怎会长期以四比六去和泛民分享呢?

在台湾每到总统选举时,候选人与白宫的互动更是公开的秘密,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候选人都会争相取得美总统的祝福,如果重大政纲如美白宫期望,美总统还会公开发声。这种情况也发生在美国与以色列之间,最近奥巴马还公开修理其中一个候选人,目的想要其落选。类似美台与美以在选举期间的互动,美国并不承认这是干预。

作为中国主权所属的香港,“中联办”在选举落区了解情况和选情,被说为干预,更不近人情。其实作为京官的“中联办”动辄被人“捕风捉影”,那是委屈不过的事,试想主权属于中国的香港,要不是“一国两制”,谁不想痛快过问香港选举?

纵 目 天 下

换一个角度去看《基本法》

从港人的角度去看《基本法》。看成负面的当以泛民主派政党,社运团体,与学运团体最为高调。在他们眼中所看到的都是被《基本法》作出诸多限制,让他们的诉求无法

实现,例如想要求“港独”的,被堵住了;想要求政治无约束的却受到《基本法》的诸多条文所约束。要快快不得,要“循序渐进”,想要司法终审权的,却又受到“人大释法”的牵制。

总之,主权回归十八年来,形诸於“佔中”公民抗命与“雨伞革命”的群众运动,可说是不满《基本法》的发泄。

可是,针对这种负面观感的另一面,例如用大陆人的角度去看,《基本法》对大陆一边的约束,何尝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社会主义不得在香港实行第一,就对大陆的意识形态来说,国

家奉行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却居然不践行於香港,这对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来说,何止委屈,简直可以是愤怒。例如港英统治时,在港的共产党被政治打压,无法冒出头来公开活动,中英开始谈判主权交接时,许多政党如雨后春筍,可是早已是政党老资格的港共还是没冒出头来,因为邓小平大方地说:为了“一国两制”说了算数,港制照旧没有共产党的份。

就这一点来说,港人便应该感激邓小平的政治远见,竟然能想到用“一国两制”来化解后殖民地常见到的对意识形态冲突的即时危险。也正是因为“一国两制”落实到《基本法》的法律条文,就在旁边大陆可以铺天盖地来港的,一向以反殖反帝为其革命使命的共产党与其党人却滴水不漏不能到香港来。

换作是1975年的南越,早被北越共产党一夜之间清洗掉,什么美军也扫地出门。在非洲非殖化的类似冲突也屡见不鲜,最惨痛的教训是刚果和安哥拉。

邓小平不想见到国人自陷于“血洗香港”的场面,在“一国两制”下作出“二不 ” : 一 是 社 /共不吃掉资本主义;二是共产党不来港。单是想到大陆作出这二大自我约束,大陆人不埋怨,比起 因 这 二 大 约束大陆人对港好处,港人实没有值 得 埋 怨 的 地方。

写在

《基

本法

25周

年郑赤琰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院长、

马来西亚政党研究中心主任

Page 5: 第126期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5

纵 目 天 下

《基本法》约束大陆人访港第三,《基本法》不但约束大陆的意识形态与京官,更叫大陆同胞委

屈的是连他们来港的自由也被一揽子报销掉了。港人不设身处地为大陆同胞着想,香港主权已回归,但大陆同胞却和港英时代那样,来港有如去外国,除非得到特别许可证,否则不能来港。

1997年以后,不知有多少大陆同胞想来港走走看看,最近更有人想来港买“水货”,可是香港有人却当他们为“蝗虫”来追打,其过分之处,连外国人也不会有人敢如此动粗对待。要不是他们大方遵守《基本法》,相信早有人发起报复了。

看新界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英国人在新界收地时曾遇到原居民反抗,港英政府立刻知所进退,不敢太过分,就是担心引发内地人越界过来报复。将心比心,易地而处,港人不感委屈吗?

基本法,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它

的实际作用与宪法实际上相同。「基本法」一词所意味是不永久

并权宜之计,在没有实施宪法下达到有法维持宪政秩序之效果。

在港澳地区亦有人称特区的基本法为该地区的「小宪法」。

以上三点,换个角度去看,《基本法》照顾港人远多过照顾内陆同胞,但香港还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奈何!

香港《基本法》简介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简称《香港基本法》或《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自1997年7月1日起,取代了殖民地时期《英皇制诰》及《皇室训令》的地位,确认了特区政府的组成办法、权力和责任、和中央政府的关係等。1984年12月19日,中国和英国经过多年谈判后,签署《联合声明》,解决了香港主权归属问题。其中《声明》第三段第12条表明,中国将以《基本法》确立香港为特别行政区,并按照一国两制方针,保持主权移交前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持50年不变。中国大陆所施行的社会主义制度等将不会伸延到香港,香港特区政府会维持高度自治。

《基本法》主要内容

第2条: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3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香港永久性居民组成。

第5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第8条: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第6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

第25至26条: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28条:香港居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27至38条:香港居民享有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结社、集会、游行、示威、通讯、迁徙、信仰、宗教和婚姻自由,以及组织和参加工会、罢工的权利和自由。

第39条:《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和《国际劳工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继续有效,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予以实施。

第45条: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最终达至由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选产生的目标。

第18条:全国性法律除列于附件三者外,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任何列于附件三的法律,限于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不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凡列于附件三的法律,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佈或立法实施。

第97条:香港可成立用以处理市政服务、教育、运输、文康或其他范畴的一层议会。

Page 6: 第126期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6

四月的国会,漏夜挑灯通过多项法案,其中包括全新的防恐法案、煽动法令修正案,

还有国会议员(薪酬)法修正案。值得一提,这届国会,一周内三度“停钟”,以赶得及完成辩论和表决程序。至于网络,普遍上流露不满声音,对法令颇有微词。奇怪的是,因为有26名民联议员,缺席防恐法记名投票,掀起轩然大波,受关注程度,不亚于争论性法案本身。

这也显示,网络这个虚拟世界,脱离不了投机侥幸的心态。不少人欠缺理解,沿袭自英国西敏寺(Westminster)议会制度,到底是如何操作的?网络上一谈及立法政治,总是充满过度的浪漫理想化,缺少长期脚踏实地、耕耘工作的信念。许多网民看政治课题,总是以二分法区别,不是支持就是反对,完全没有第三种看法,也就模糊了政治服务人民的目的。

“人肉搜索“要缺席者道歉谢罪

四月份第2周,国会通过万人瞩目、影响深远的《2015年防恐法案》,以及《2015年煽动法令修正案》。前者三读投票结果为79对60,后者表决为108对79。其中,防恐法案因为多数票只有区区19票,民联这边有26人缺席,引起网络一阵群情激动,誓要“人肉搜索”所有缺席者,并要他们道歉谢罪。

其实,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缺席的国阵议员(55位),莫非也该受表扬?当然不是如此。别忘记,防恐法案是经过第9次投票,才顺利通过二读。之前的8次投票,都否决民联的修改条文动议。这也意味着,民联有意拖延法案,因此事前得做好心理准备,挨过熬夜折磨。

虽然说,缺席会议正常不过。但据悉,伊党21名国会议员,有19名不在场,非比寻常。其署理主席莫哈末沙布,劝民众看伊党在国会的整体参与度,而非单挑一个晚上的问题。他解释,一些议员不知有漏夜开会,一早策划其他行程。这个理由属牵强,国会一年开会不过数十天,若不主动了解开会议程,规划妥当,根本无法向人民交待,更遑论领取暴升的议员津贴了!

国会议案通关,执政党有险过剃头的例子。2009年6月,《脱氧核糖核酸修正案》以48对47票微差核准;同年12月的财政预算案,国阵要急召外头的部长和国会议员,方才凑足66票对63票过关,出了一身冷汗。所以有人梦想,民联议员应踊跃出席,出奇制胜,压倒当权派,但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偷步”是民主制度不良现象

真的有国会表决“偷步”(Jump The Gun)招数吗?偷步本来为体育田径赛术语,即未鸣枪已启跑,等于是犯规行为,徒然招惹恶果、得不偿失,其实并不该受鼓励,也是民主制度的不良现象。

2013年5.05的大选结果,国阵以133席对民联的89席国会议席,大局已定。间中,或有跳槽或各种原因悬空,无法动摇基本比数。即使民联剩下86席,一样没有可能力挽狂澜。主要因由,议长有绝对权力,拖延表决以扭转局面。除非大意疏忽,绝不会有“爆冷”、政府法案被否决的情况。

网媒《当今大马》,为迎合网民的口味,即以多种管道,譬如检查国会记录、要缺席议员解释等等,突出出席率课题。可是,这个过程却不顺利。多数缺席的伊斯兰党议员,并无给予合作,百般理由为自己辩护,不会自暴其丑。

这样的追究过失,对提高民主意识,到底起什么作用?

我们知道,民主行动党37名议员中,只有秘书长林冠英,以及刘镇东,因为人在澳洲而缺席。刘镇东面子书撰文,解释缺席理由。他呼吁制度化改革国会,如英式两党制,朝野党鞭都会协调“配对”(Pairing),即朝野人数同时对等减少,避开不可预见的投票结果。但这种改革落实之前,应确保自己随时出席,才是优先任务。

林冠英罔顾党纪双重标准

林冠英的缺席,暴露该党内部的双重标准。2013年年初,浮罗池滑州议员郭庭恺,受美国领事馆邀请,参与总统选举考察。他虽然向州议会请假,却因为触及州宪法的地方选举修改法案,以三分二票数惊险过关,责任难逃,因而被党纪律员会冻结党籍,最后无

网络世界

关山渡

模糊“停钟”重点出席率

网络民主意识 待提升

Page 7: 第126期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7

法 上 阵 大选 。 如 果以 同 样 的准 则 , 林冠 英 缺 席防 恐 法 表决 , 也 是一 样 罔 顾党纪。

网民不满 议 员 表

现,爱之深责之切,反映一般要求与期望。然而,若只注意出席亮相这一环节,等于忽略重点,议员到底有没尽力,阻止法案通过?或是提出建设性意见?例如,法案通过之前的辩论陈词,素质也非常重要。到底有多少个国会议员,圆满履行职务?捍卫人民权益?却很少网民关心,以为送人入国会,即能担当大梁。

即使有参与投票,但语言能力不强,法律知识不足,无法有效表达看法,这样的议员素质,肯定不是我们所期望的。这也牵引出一个大选常见问题,该选人还是选党入国会?一名议员的开会表现,是否应该成为遴选的最高标准?而不是他在党内地位高低、地方人气强弱、演讲或撰文才华优劣等条件而定?

据行动党国会党鞭陆兆福披露,武吉牛汝区国会议员蓝卡巴星、升旗山国会议员再里尔,以及蒲种区国会议员哥宾星,都积极参与防恐法辩论。泗岩沫区国会议员林立迎,也提出数项修正动议。但是其他的同僚呢?是否有提高表现的空间?陆兆福也说,林吉祥因为健康问题,投票后提早离席,显然是年龄体力方面,无法胜任马拉松式的开会过程。

有传闻说,党鞭如公正党的佐哈里,以及伊党的马夫兹,双双提早离开国会。党鞭若是持有这种态度,那么如何叫其他议员改善出席率?尤其伊斯兰刑法私人法案风波,很可能破坏民联三党关系。民联缺乏一个共同纲领、政见和党鞭,因此也对其成员党议员毫无约束力,不能强制规定参与辩论和投票,危机随时会浮现!

长远眼光公平评价反恐法案

回到法案,为何民联这边,呛声防恐法案?最大的根据是,其“未审先扣”、“限制居留”的权力,被形容为“内安法复辟”,会被利用对付政敌。其实,讨论这些争议课题,需要以更长远性眼光,并超越历史、政党、人权等的角度,全面给与公平评价。毕竟,现今的网络资讯时代,任何滥用法律行为,很容易被揭发,与上个世纪环境大有分别。

防恐法过于严苛,例如无限时的扣留调查,但这是有必要的。主要理由,来自“伊斯兰国”(IS)恐怖组织的威胁,已经从国外蔓延至我国,其利用社交网络的能力之高,令人无法想象。今年4月5日,警方先发制人,逮捕17名恐怖嫌疑犯,他们正策划发动恐袭,例如绑架商贾富翁,抢劫警局军火库。因此,没有严密的针对性、多层面法律,我国是难以打击恐怖活动的。

邻国新加坡,今年4月1日起颁布新管制法律。民众于每晚10时30分,至隔天早上7时,不能在公共场所喝酒,零售商也禁售酒类饮品。表面上看,这是违反人权、不近人情的举动。但认识到时事背景,可能让多数人所赞同。原来2013年年杪,新加坡俗称小印度地区,发生大规模骚乱,许多酗酒暴民令情况恶化,所以禁酒令势在必行。

煽动法案也是一样情形,网络上的言论失控,令现有的法律穷于应付。无论如何,由于修订草案细则,争议点颇多,朝野双方均有不满。经委员会检讨阶段,政府即修改或删除4项条文,包括允准保释候审、散播脱离大马言论非犯法、减轻刑罚,以及进口煽动刊物无罪,缓和一些批评声音。

网络世界

修正后煽动法有利反对集团

煽动法保留已成定局。修正之后,不再把对政府与司法机构不满言论,归类为煽动罪名。得益最大的反对集团,没有表示欢迎,反而坚决要求废除整个煽动法,却又无法提出更好的替代法律!以杜绝社会上煽动言论泛滥的现象!

煽动法修订的第10条文,与网络世界有关。法庭有权命令官员(1998年通讯与多媒体法令下授权者),若无法鉴定网络作者身份,可以删除任何煽动文章,阻止相关文章继续流传。但了解网络资讯流通复杂现象者,对此提出质疑,到底如何有效执行这道法律,确保大公无私、没有漏网之鱼呢?

国会议员加薪超过145%

至于国会批准加薪修正案,让国会上下两院成员,获得超过145%(下议员)和167%(上议员)的大幅度加薪,引起网络的巨大震荡!加薪措施追溯至今年1月1日。因为消费税冲击、马币贬值、总稽查司的政府开支大纰漏等等课题,让人们视线迷惑,抗议声四起,产生国会失去表达民意作用的印象。当然,这是有待商榷的。

可以说,网络的存在,让许多网民认识政治,以及国会立法的程序与制度。但是,我们应该以理智冷静,看待任何立法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我们的建设意见。综观网络,出席率、开会睡觉、国会议员加薪等问题,就足以闹翻天,显然政治意识还有待提高!

原来,这是为了迎合国会议会常规第12条文,即会议时间不能超过午夜12时,所制定出来的对策,国外为平常现象。接近“冻结”时刻,一名部长援引常规第90(2)条文,提呈动议通过后,即可执行“冻结”指令。

此时,国会殿堂内的电子时钟,人为地停止操作,把时间“冻结”于午夜11时59分,让议员继续辩论或通过法案,完成整个立法程序。

我国独立以来,国会共有7次“停钟”。首度启动,发生于1977年11月8日,当时漏夜讨论课题,即有关吉兰丹州紧急状态,一直到2时30分休会。

“停钟”再现于2013年4月20日,有8项新法案或修正案,以及5项动议待通过,辩论过程冗长。下议院至午夜3时21分休会。

此后再有2度“停钟”,即2013年7月17日,通过附加供应法案;同年10月3日,同样情况通过2013年防范罪案(修正和扩大范围)法案。

2015年4月,出现一周三度“停钟”创举。即4月6日三读通过《2015年防恐法案》(POTA)等法案;4月8日三读通过《2015年煽动法令修正案》等法案;4月9日三 读 通 过 《 2 0 1 4 年 国会议员(薪酬)法修正案》等法案。

何谓“停钟”(Stop Clock)?

Page 8: 第126期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8

东马视野

锺永有

马来西亚正面临天灾人祸的潜在风险威胁。政府当局在严正关注和设法防堵方兴未艾于全球各个角落肆虐的极端

宗教恐怖主义组织诸如“伊斯兰国”(ISIL)可能进袭的同时,也千万不可忽视应该如何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破坏力大的自然灾害。

面对自然灾害风险大

马来西亚于未来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越来越大。这些自然灾害项目涵盖特大水灾、风灾、泥石流、海啸、干旱,甚至于地震等的随时可能发生。

回顾发生于2015年年初的西马半岛东海岸吉兰丹州的特大水灾破坏威力,我们已经领教过了;当然,东马的沙巴州、砂拉越州,以及西马半岛的东、西海岸多个州,乃至于首都吉隆坡,都时而面对程度不一的闪电式水灾破坏压力。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情况加剧,海平面上升,天地显现的异况愈来愈难以预测,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预想不到的天灾,即使是以往不受特大天灾威胁的马来西亚,近年来也渐渐面临各类天灾威胁。

既然是这样,马来西亚在赈灾及防灾的准备工作方面,必须同步进行才行,万万不可忽略其中之一的重要性。

可是,或许很多人会这么认为,政府当局在应对天灾准备功夫方面,相对地比较注重赈灾,在平时还不是很注重防灾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说防患于未然的大小防洪工程还未实际到位,有必要加倍努力。

那赈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通常指的就是灾难发生之后无可奈何必须去进行救灾工作,进行各种各样的灾难善后处理事务,比如撤离受灾居民、分发生活物资、克服民生问题、个别住房重建,以及企业、地区或区域的经济援助复苏等,耗时费力,政府不得不启动国库备用金应对必须开销更是巨额。

平时做好防灾准备

至于防灾又意指什么呢?这是泛指政府当局在平时应做好全面的防灾准备工作,从而尽量减少灾难发生的机率,即使到时候还是发生了,更是要把风险机率、生命威胁和硬体设施的破坏程度减到最低。

当然,很多人心里都会有一个问号,即政府当局在平时在防灾工程和工作上到底做了哪些实际努力呢?

政府当局,比如地方政府等单位,断不能只是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已经有吩咐员工或承包商去清理、维修、建造、挖掘了某个地方管辖区的沟渠”,就算是做好了提升排水系统的工作,至于雨水过量或雨势过急导致的闪电水灾,大家只好责怪老天!

把平时应该做好却没做好的排洪系统,尤其是多年来(甚至于数十年来都是保持原来模样)都没实际提升或改造,而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性权宜之计,缺乏全面和通盘的排洪系统治本之道,凡事归咎老天的卸责说词,难以服众。

比如说,当一个地区的绿色林地让位给商业中心发展计划时,政府当局是否有真正科学计算当绿肺消失之后,其将后的雨水流量将如何有效疏导?若产业发展商只是按照旧规格和标准在商业区建造小沟渠,那将难以应付雨量。

更加科学的规划排水工程是必须出台的,人民要的是真正可符合大环境改变之后的高效率排水系统,尤其是兴建大且深的渠道。

再举例说明,由于考虑到气候异常因素,当下的旧有地方议会沟渠规格已无法应付雨量,那就应该把地方议会沟渠规格加倍提高,把小沟渠规格改建成大沟渠规格,以便能迅速排放增多洪水,减少大雨导致小沟渠满溢的淹水风险威胁。

政府高官要有科学思维

因此,应付自然灾害是一套系统工程,而这是一门涉及各门科学的专业学问,最重的是,身为政府部门的最高管理人或责任单位,要有科学思维,摒弃抱残守缺的心态。

诸如上述的问题,广大人民心中有无数的问号,政府当局在平时有真正去做吗?若还没做的话,原因何在?有办法可解决吗?

“拨款不足”和“人手不足”是人民经常听到的官方辩解。可是,人民心中的疑问是“政府不是很多钱吗?不是请了很多公务员吗?还有,很多高官显要人士不是一直唱好国家经济欣欣向荣而势头大好吗?按理处理这些工程项目不难。”

可见,高官、政客、人民对问题的见解,以及如何克服或解决问题的立场、思维方式,两者之间的思考模式迥然不同,而人民群众对于克服或解决问题的要求是很直接的,而不是敷衍塞责的种种理由。高官说,政府已做好应对年终很可能会发生的大水灾的赈灾准备工作。

有效应对天灾威胁

赈灾工作 防灾系统

应两手齐抓

Page 9: 第126期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9

华人文化

还有,各个层级高官口中所说的赈灾准备工作,主要是指分布在各州属下各个地区的储存粮食仓库、物资分发管道、疏散灾民的船艇、直升机、车辆、灾民栖身避难所、各单位救灾人员、指挥和联络中心、讯息发布管道等,都已准备就绪。接下来,大伙就等待大水灾是否有发生。当然,大家总是祈求大水灾不会发生。

当 然 , 没 发 生 水 灾 最 是 幸运,可是,万一大水灾当真发生了,那也只好按照既定计划启动程序去赈灾,为灾民提供必要的及时援助。

另一方面,也很多人都在问,若大水灾可能导致国家和人民面对巨大损失的话,那政府当局为何不把这笔可能损失的大笔经费支出,或者在防洪减灾基建项目上,预算更多款项用于防灾工程上,不是更加好吗?

所谓预防胜于治疗之道理,最重要是那些主事的责任高官和掌握权力的政治人物,耳朵要听得进谏言和建言,然后,一定要尽快有实际的行动。

光讲而不实际去落实各类可行之有效的计划项目,那等于是“大炮仙”在车“大炮”,这种领厚禄而不做事的负面心态很要不得,必须面壁思过,改过自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真正谋福祉。

预算更多款项防灾

看场合讲话十分重要很多人上台所谓“讲两句”,结果是口沫横飞,这显示说话

者不懂何谓说话艺术,什么叫具有水平讲话,不懂将心比心地适可而止的重要性,误以为在台上滔滔不绝,比他人讲得多为“有料之人”,殊不知台下出席者纷纷心底暗骂“大炮仙”罗哩罗嗦!

看场合讲话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这个聚餐会是由谁/哪个单位举办/联办、举办者/举办单位的背景、众多出席者的背景、举办聚会之目的、受邀嘉宾何许人等,不可忽略这些看似简单,其实十分重要的讯息点。

举个例子来说,马来西亚是一个政治民主国家,在普选或补选来临时,某些政客当然会乘机借宴会人多场合之方便,上台发表政治伟论,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见怪不怪

如果这个宴会是由政党或政治团体本身举办,大小政客轮流在台上做马后炮炮轰政敌,或指桑骂槐,又或者马不知脸长地自赞自夸,或厚脸皮地给顶头大送高帽擦鞋,无论讲话者说得好听或不好听,出席人也无话可说,毕竟这是政治性质场合,大家心里有数。

政客在社团宴会谈政治不宜然而,如果有关的宴会是由一般团体/社团公会所举办,而

出席者是自己掏腰包购票出席的话,那么,这些受邀出席当嘉宾的政客却在台上大谈政治经,意图做捞选票基础,而且还口沫横飞,长篇大论,长气停不住口的话,就那就显得很不适当了,上台者真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客”了。

在一个非政治场合里,出席者多是自行购票者,他们各有不同的政治认知和政治立场,大家应互相尊重,大家会出席这个聚

会/宴会,并非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来,而纯粹是为了与朋友、乡亲聚餐叙旧,联谊感情,或为教育筹款,出席目的简单而明确。

因此,若有哪些政客上台却不识趣地发表政治伟伦,大放厥词,以为宴会的全体出席人是“自己人”,把宴会当成自己的政治演讲场合,那就是属于自以为是的缺德行为,心存个人廉价宣传,为人所不齿。

其实,政客嘉宾在台上讲话时可谈一谈政治,不过,精简点到为止就好,尽量长话短说,见好就收,而不应越讲越爽,变成自己讲自己爽而嘴巴不能刹车,变成一副车政治大炮模样,也会让宴会/聚会的主办人/单位感到为难。

在此奉劝那些受邀上台讲话的政客,讲话时可要看现场环境,千万不要让大家耳朵受罪,感觉很厌烦,也丢了自己的面子,原想给自己加分反而失分了。

许多民众不满政客讲话还有,许多民众都会抱怨说,政客在台上讲的话其实千篇一

律,经常自炒冷饭,重听感觉很腻,觉得自己在现场长时间坐着听这种没深度缺营养的话,在浪费宝贵时间。

还有,根据出席各类宴会场合者透露,政客们在不同的宴会场合所讲的话其实来来去去都是一样或类似重复的,早让听者有一种耳熟能详、能倒背如流的感觉。

有些人甚至于不客气道:“要是我上台去发言,我肯定能讲得比这些水皮人来得好”。

至于众多年轻人出席者想法:我玩我的手机,你们台上讲你们的,大家互不干涉,各有所得!

上台发言要看场合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意指上台做三分钟精彩演出,台下可要花十年默默做长时间刻苦练习和准备。那么,那些受邀在聚会或宴会到台上讲话的贵宾,何尝不是自我呈现墨水于众人,若当事人不看场合来者何人就长篇大论、胡言乱语、知识缺乏、逻辑不通,那简直是自我献丑,叫人反感且留下不好印象。

礼 辉

Page 10: 第126期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10

近年农渔业的发展逐渐走向密集化、结合化、高科技含量的方向。在城市里,城镇附近昂贵的土地的地段快速的发展起

来,主要的两个领域为蔬菜种植及水产业。

传统的蔬菜种植是首先要锄地,墾土,把泥土挖松、施肥,然后把培育好的蔬菜芽苗移植到土地上。然后必须每日浇水,定期施肥,喷洒农药以防虫害。锄地、种植、收成都是令人折腰的苦活。施肥和喷洒农药则是污染性极高的作业。不断的施放化肥及农药的结果,使土壤天然肥力丧失,结果使需要施肥的量逐渐增加。喷洒农药的结果是昆虫对抗农业的免疫力不断增强,导致需要喷洒的农药量不断增加。结果是造成了土壤、河流的污染增加、自然生态破坏严重。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严重的浪费水源。95%以上灌溉的水都没被植物吸收而流失了。30%以上的化肥没有被植物吸收而浪费了。

他山之石

新型的蔬菜种植采用水耕,让植物的根浸在水中。水里则含有调配好的营养液。如磷、钾、钙及微量元素。肥料在水中不会流失,会百分之百被植物吸收。而水也固定在一处,不会流失掉。由于植物的根在水中生长比在土壤中生长快,吸收养分也更快。因此水耕蔬菜比土耕的成长期要快上1/3的时间,收成时,由于没有泥土,不必再经过清洗的程序,省却很多功夫。

相较於土耕法,水耕更为低成本,效率高。

由于水是往低流的,水耕法目前更进一步往高层发展。同样面积的土地上可生产多五至十倍的蔬菜。方法是用PVC塑料管,十六米长,两寸直径的管,每隔四寸,鉆一个两寸直径的洞,然后把蔬菜苗放在杯子里植入孔洞内,就此一棵一棵的菜,就从那边长起来。一根根的PVC管以金字塔方式一层一层往上推砌,随个人喜好要推上六尺或十尺甚至更高都可以。整个灌溉系统只须有个小水缸,调好了营养液,然后用小水泵把水抽到最顶层的管。然后任其往底下的管流动。

LED种植法

蔬菜生长的三大要素为,水、肥料及光合作用。近年LED灯的发展迅速,单价不断降低,加上其耗电量只有传统白灯的20%左右。因此,在室内种植,采用LED灯对蔬菜进行每天二十二小时(两个小时休息)的光合作用,加快蔬菜的生长速度。在室内种植也采用多层,水耕或滴灌方式进行。

多层水耕法只需要小块空地,如小花园,屋顶阳台即可。投资不大,效益高,如在屋顶阳台进行,还可减低建筑物的温室效应。在欧、美大城市里已日渐流行。纽约还把城市农业定位为将来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至于LED种植,在家里即可进行。我国大量空置的工厂、店屋都是理想的种植地方。

水产业

地球2/3的面积为海洋覆盖。在陆地上又有众多的湖泊河流。水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及蛋白质来源。至今人类日常所食用的海产仍有80%取自于大自然源头。相较於陆地上的肉类供应如鸡、鸭、羊、猪,几乎已是100%取自于养殖场。

随着人口的遽增,捕鱼技术日益发达,海洋的鱼产也面临枯竭的危机。可以预见,渔场的养殖将越来越蓬勃。

鱼产养殖的瓶颈是养殖面积远远不及大海之浩瀚,而养殖的密度不能高,否则水一缺氧,鱼群就会大批死亡。或是一有病菌感染,就是哀鸿遍池。不管是在陆地上养或是海中养都如此。

农渔业发展新趋式

蔬菜种植

嵩山客

近年来养鱼技术取得长足进步,上述两个问题已基本上可以被克服,所采取的手段有下列:

1. 在养殖池中用打氧机充氧,以确保水中有足够的氧气。

2. 把会造成污染的鱼粪从池中抽走。

3. 再用臭氧系统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这三管齐下,使池水保持卫生洁净,也因此养殖密度可以比传统的养殖方法提高五至十倍。鱼类本就是很合群,喜欢拥挤成一堆。因此在养殖池中,只要水质控制好,就可以高密度的养鱼,进而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高密度养殖适合在有小块土地人家,或是在工厂,店屋里养。

鱼菜共生

近年,把养鱼及种菜结合成一个生态平衡的方法逐渐流行。方法是在鱼池四周种植水耕蔬菜,从鱼池里抽出鱼粪作为养料。同时蔬菜的根有能分解鱼池抽出来的水所含的胺再流回鱼池就是洁淨的水。同时种植蔬菜的陶粒所产生的益生菌,随着水再循环回鱼池时,为鱼池的水提供了养料,对养鱼禆益甚大。

高效益的鱼池,以挖地2米较为理想,因为这深度对水温控制最有效。而多数养殖鱼在水面上进食,而虾的习性则是在水底生活。因此,一池里面,可以鱼虾共生,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

这种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养殖和种植深得人们喜爱。在欧、美,很多社区设立了这类鱼、菜共生单位,为社区提供了有机、低碳的食物来源。

这类高密度,生态平衡,环保低碳,高效率的农、鱼共生的养殖业,将在城市里,社区内,小户人家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在城市里也可发展农业,已经开始形成了潮流。

Page 11: 第126期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11

养生之道

新闻媒体报道偶有这样的社会新闻:某某人在参加活动时(例如运动会、聚餐会等)突然间“猝

死”,死因未明,不过怀疑与当事人心脏病暴发有关。

还有,也有新闻报道指某某人在电视机前观赏战情激烈的世界杯足球赛时突然间暴毙;某某人在性爱过程中疑“乐极生悲” 因“马上风”而猝死床上等等。

诸如上述突然间“猝死”、“暴毙”的新闻事件例子,无论是国内或国外,其实早已屡见不鲜,而新闻情节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死者的死因未明,死者平时的健康情况良好,亲友们通常也没听闻过死者申诉为疾病缠身所苦。

为何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健康良好”的人,会在毫无预警情况下发生猝死、暴毙事故?而且,很多人都会把这类突然死亡的事故联想到“心脏病暴发”,可是,说者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无症状高血压

小心猝死!沉默的健康杀手

在此,让我们来谈一谈高血压的危害性和危险性。

一般上,高血压症状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属于有症状高血压,这也是普遍受人们所认识及注意的。至于第二种是属于无症状高血压,这是大家比较陌生,也是最受忽视的。

冠心病导致猝死

没错!第二种无症状高血压和有症状高血压一样,同样可引发严重并发症,这包括冠心病(也就是通称的“心脏病”种类之一),而冠心病导致的猝死比例,约占心血管病猝死约90 %。

因此,高血压的健康危害,尤其是威胁生命安全方面绝对不容忽视,高血压所导致的致命并发症,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 , 所以,高血压的危害不容小觑。

冠心病所引发的猝死风险,是高血压患者在血压飚升时的临床紧急情况。这时候,左心室肥厚的当事人极容易突然间面临呼吸困难、心律失常、丧失意识、视觉模糊、头昏眼花,若不施行急救,很有可能在一小时内陷入重度昏迷而猝死,一命呜呼。

根据医疗专家透露,70%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不适症状: 比如容易头疼、头晕、疲乏无力、耳鸣、心悸(感觉心跳不正常)、手脚麻痹、眼花、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脾气烦躁等症状。

一旦当事人面对难以忍受的不适症状时,不得不向医生求助,这样一来,通过适当的治疗,比如服用降血压药物等,加上遵守医嘱定期做体检,当事人反而较具危机感,相对不容易发生致命事故。

然而,最危险的就属那些早已是高血压缠身,即使血压飚升到极度危险水平,都不会出现异常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这类高血压患者平时“无病无痛”,自以为很健康,实际上却是身处险境而不自知,不到临危一刻时,是不会紧急求医的。

无症状高血压占30%

医疗专家提醒,无症状高血压占比全体高血压患者群体约30%。

对此,医疗专家郑重提醒大家,举凡年龄超过30岁者,无论男女,应该开始做体检,测量血压,原因是高血压患者年龄已年

轻化,以往40岁才开始面对高血压威胁的风险群体,现在年过30岁就必须小心为上了。

只要你是高血压患者,若长期不接受适当治疗,持续的高血压将会损害你的心脏、肾脏、脑部、主动脉等,最终极可能导致你面对:脑出血(中风)、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健康,甚至威胁性命。

预防胜于治疗,年过30岁的你,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开始向健康专家寻求专业的血压测量和详细体检,特别是沉默的健康杀手—无症状高血压,不可不防。

还有,许多马来西亚人对高血压都存有错误认识,误以为高血压是属于情况不严重,而且是很常见的“老人病”,只要服用降压药即可长期抑制血压飚升,在服药的同时依旧“叹世界”(比如烟酒高盐饮食),我行我素,不在意也不愿意认真自我检讨并改正日常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

这其实是对自己的生命,对真诚关心你的亲友,还有对认真给你治疗的医护人员,缺乏感激心和责任感,如此负面态度的你,应该好好面壁思过。

李欣敏

Page 12: 第126期 出席率模糊“停钟”重点

大马华人周刊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12

黄显华教授

作者简介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学系客座教授。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教育博士,曾任三所小学、两所中学教师及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学顾问,及参与世界银行在中国的教育技术援助项目协调工作。

学者论述

超过十年了,“We may never know the an-swer if you don't ask the question” 这句

格言一直挂在我办公桌的旁边。

约15年前,我买了一本名为《Learning to ques-tion, questioning to learn》的书。书名非常吸引,内容更精彩。书内把QUEST一字演绎为:“Question for Understanding, Empowering Student Think-ing”。问问题的目的不在于评价学生是否答对一些记忆性的问题,而在于促进学生的思考。

从 Paulo Freire 到不再「教书」上世纪70年代初看过巴西著名教育家 Paulo Freire

一本名着《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他极力反对灌输教育(banking education)而主张提出问题的教育(problem posing education)。他认为通过对话改变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压在下面的关系。他认为没有人有资格教别人,而是通过师生的互动,两者共同成长。

1973年我开始在金禧中学任教经济与公共事务科,和石镜泉一起不用教科书,而是广纳多种材料设计出不同主题和问题的工作纸,资料来源包括各种杂志、书籍、政府出版的刊物、《华侨日报》和《文汇报》两份不同立场和观点的报章。学生们在课堂内通过阅读上述资料,继而进行讨论。70年代没有电脑,没有影印机,老师单靠写蜡纸和自行找资料去预备教材,难度实在相当大。但学生却学得开心,这样的教学真的很痛快。

教师与受教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不成文的约定:「提出问题的人──教师──寻求的不是知识;而寻求知识的人──学生──却提不出问题。」

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脉络的研究都一致表明,学习者一般都避免提问,而且学生的年级愈高,他们所提出的学业问题也就愈少,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学生似乎并不想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经常会产生暴露自己缺点的感觉,使自己处于劣势。

研究表明学生较少提问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常常不喜欢甚至禁止学生的提问。有的研究则发现,学生有了问题宁愿问其它的同学,也不愿问自己的教师。

1912年,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教师提问的数量惊人──每天提问的次数多达395次。而绝大多数(约有三分之二)的问题是需要死记硬背才能回答,学生只需要背诵课文材料上的信息就够了。100年过去了,期间大量相关的研究发现,现在的情况似乎跟1912年的观察没有多大分别:教师在课堂上仍然坚持提问较低层次的、以记忆为取向的问题,很少要求学生进行反思性的、创造性的或者批判性的思考。

从问问题中学习学习问问题

《灼见名家》(www.master-insight.com)授权转载

有学者为有效的教师提问实践提供了十条建议,分别是:• 为课堂架构和教学方向设计关键问题;• 问题的表述必须清晰、具体;• 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准;• 提问时要注意逻辑性和顺序;• 提出的问题应适合不同的层次;• 及时跟进学生的回应;• 在学生回应时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 运用能够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的问题;• 鼓励学生提问;• 仔细倾听学生的回应,并进而通过提问来揭示学生思想的指向标。

研究有效问题实践的文献一致认为,问题的顺序对促进学生理解的有效性远胜过问题的种类。

问题顺序指的是一连串按认知发展先后顺序排列的问题,和一系列能促进学生解释、验证、支持和重新定向自己回应的问题。问题顺序的潜能在 于 有 助 学 生 投 入 教 学 对 话 , 并 加强、加深学生对课程概念的理解。这样的问题顺序是问题有效实践的关键特征。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建构主义取向或探究取向的课堂提问的本质却显然不同。在这样的课室内,教师希望刺激学生进行思考、鼓励 他 们 就 先 前 的 答 案 和 观 点 进 行 详述 , 并 帮 助 他 们 建 构 概 念 知 识 。 因此,提问的目的是辨明并拓展学生的观点,促进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开放式的,通常都需要一至两句的答案,教师鼓励学生进行高端思考。

鹰架式提问模式搭设鹰架创造了提问模式──发

展核心问题的序列架构,指引学生从一 种 类 型 的 认 知 活 动 转 向 另 一 类 型的 认 知 活 动 , 直 到 整 个 认 知 活 动 结束。鹰架就像蓝图一样,可以使技能

运用的程序变得更加清晰。在建构问题模式时,鹰架就是核心问题的句法架构,它代表了认知活动的每一个变化,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可以遵循这些步骤。

例如,如果研究者想要学生区分两种文学形式的关键特征,如史诗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那么核心问题模式或者鹰架的形式就可能是:

在这个例子中,研究者将思考的过程依次排列为观察、回忆、比较和对比,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必要的思考来分辨两种形式的文学体裁。首先是观察,观察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观感来收集关于每种诗体的关键特征。其次是回忆,目的是让学生回忆他们已知的信息,这些信息只凭观察无法获得。第三,研究者要求学生 比 较 这 两 种 诗 歌 的 体 裁 , 目 的 是为 了 让 他 们 理 解 , 诗 歌 之 所 以 成 为诗歌,一定包含必要的关键特征。最后,由于研究者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区分史诗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两种诗歌形式的分别,所以就让他们决定存在哪些不同。相反,如果研究者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诗歌的概念而不是分辨两种诗歌形式的特征,那么研究者就会掉转比较和对比两个核心问题的顺序。

长期以来,问题的产生都被视为学习过程的要素,不仅有利于理解,而且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推理。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实施促进深层推理问题产生的策略和知识获得的策略,相对而言较为容易。如果学生能够提出较好的问题,那么他们的理解、学习以及对材料的记忆等也都能得到提升。

研究已经表明,教师对学习的投入程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就。学习是一条双向的街道:教师学的越多,学生学的也就越多。学生学的越多,教师也就需要学的更多。「指导者做什么,学生也就跟着做什么。作为教师,如果我们想要学生发展某种思考行为和意向,或者某种思考习惯,我们自己必须自觉地、有意识地努力展现或展示这些行为、意向或习惯。」如果我们想要学生把学习视为一个过程,那么我们必须理解,教学也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