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10 zwh02 文化c - epaper.xmnn.cnepaper.xmnn.cn/xmrb/20171210/07.pdf ·...

1
:968820 稿[email protected] 2017 年 12 月 10 日 星期日 阅读 我家书屋 A 0 7 陈娟 我为书房取名“心一斋”,为我心唯 一之意。 它不比寻常书房那般静谧,也不比 大小厅堂那般雅致。碍于我的漂泊不 定,几十年来,它总是随我一起行走,堪 称是一座流动的“书房”。 在天南海北之间,我心中这座流动 的书房,从未从我的心房远离。 幼时,书房在北方,大兴安岭的一 座 山 脚 下 ,一 院、两房,三居室。我所居 住的房屋里有一间用柞木板隔成的储 物室。长辈们当它是储物室,我却视它 为我最初的小书房。狭窄的空间依墙 陈列着三两个破旧的架子,架子上放置 着陈年的旧书。有《红岩》《简爱》《红楼 梦》《水浒传》,还有数不清的小人书。 我在那间小小的书房里开始了最初的 读书生涯,有时读得痴了,忘记了黄昏 日落,读得久了,就席地而卧,有时干脆 躲在那里一日不出门。 小学快要毕业时,我随父母举家搬 迁,从大兴安岭连绵起伏的山脉,来到 东北松嫩平原的腹地。长路漫漫,那间 储物室里的书未能与我相伴,然而文学 的小苗却已经在我心中扎下根来。 在东北生活的二十年,卧房即是我 的书房,城里的大伯来乡下探亲,送给 我一个黑色木质的书架。书架不大,却 可以放置很多我喜爱的书籍。书架下 面还有一个抽屉,专门放置纸笔。父亲 帮我把书架摆放在写字台上,我就在那 里读书和写作。 高中时,我离开小镇,到另一座城 市住集体宿舍。宿舍里没有单独的学 习桌,我就在床头放置一个简易书架, 省吃俭用去买书,买了书就放在床头书 架上,每隔两个月带几本书回一次家, 乡下书房里的书也就慢慢多了起来。 大学时期,我从北方来到南方,最 爱的几本书也一路跟着我。从黑龙江 到广西,从广西再到厦门,行李箱里总 是放满了书,虽是负重不堪,可我从未 想要将它们丢弃。世间之物,还有什么 能比书更为宝贵的呢?美丽的衣裳会 陈旧,再精美的饰品也经不起岁月的磨 砺。唯有书,才可以历久而弥香啊! 2007 年 ,我 从 桂 林 来 到 厦 门 生 活。十几年来,更换了很多个居住地, 我对一栋栋豪宅别墅望而却步,城市里 的书屋却与我更为亲近。我频繁光顾 这座城市里的书店,从最初的光合作用 书店到莲坂外图书城,从厦大时光书店 再到晓风书屋,再到后来的不止书 店。 我喜欢琥珀书店的别具一格,喜欢 纸的时代书店视野开阔,也喜欢西西弗 书店的赏心悦目、晓学堂书店的别致可 人。光顾最多的书店是经营古旧书籍 的荒岛图书馆,几年来我总是能如愿在 那里选购到难得的好书,用它们来装点 我的书房。 眼见着书房里的书堆积如山,无处 安放,干脆再让它流动起来,我把大量 的书从居住地搬到另一处藏书阁,既可 以读书又可以写作,还可以将书籍传递 给越来越多喜爱读书的人。 我想与书的缘分是一辈子也不能 忘怀的,它放在书房里,藏在我心中。 因为这一间书房,让我成为生活的记录 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秉持一个 读书人的哲思和情怀。 我想,真正的书房不该只是一个原 地不动的场所,只要有一颗热爱阅读的 心,书房就会一直在!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 者的墓志铭。”《回答》中的名句,是很多人的 座右铭。写下这首诗的北岛,启蒙了一代人 的诗歌观念与记忆。如今,年近七旬的北岛 依旧低调、温和,言谈举止平静安详。这位 中国新诗 30年最具象征性的人物在当晚的 朗诵会现场一出现,立刻引来厦门诗歌爱好 者的热烈欢迎。 在与诗歌爱好者互动时,有年轻读者问 北岛:在写作过程中有没有存在过不断地自 我否定与肯定的循环?北岛感慨地说,他从 1970年开始写作,转眼快半个世纪了,回头 看,一路艰难而坎坷。本届“香港国际诗歌 之夜”的主题为“古老的敌意”,这个题目他 很早其实就开始思考了。作为一个诗人,自 己要跟自己过不去,他从年轻时就一直如 此,不断地否定、质疑和追问,追问文化、传 统、历史、现实。这样的反思、反叛,也是一 种“古老的敌意”。在生活与诗歌之间充满 着古老的敌意,那是因为苦难是诗歌的源 泉,也是诗歌的原动力。是生活的苦难和压 迫,让诗歌超越了历史、民族、宗教、意识形 态,甚至语言的边界。 谈到自己的创作现状,他平静地说:“现 在写得少了。生病之后,影响了语言能力, 包括语感,我现在写的,大多是短序。” “顾爷”来厦门 趣谈西方美术史 本报讯(记者 杜晓蕾 )学习西方美术史,对于 普通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记住那些佶 屈聱牙的专业术语与人名,就颇为费劲。最近,被 网友称为“顾爷”的作家顾孟劼带着新书《小顾聊 绘画:文艺复兴》来到厦门西西弗书店,用平易近 人的独特视角,自在闲聊的语气,开启了艺术解读 的新方式,给对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美术史感兴趣 的读者打开了一扇便捷的窗户。 顾孟劼是目前国内知名的艺术普及作家,也 是一位平面设计师、漫画家。在他看来,文艺复兴 时期的西方艺术家,个性非常突出,堪称“奇葩”迭 出,“他们更像是梁山好汉,平时逛街也随身带着 剑,一言不合就决斗。”读者把顾孟劼当作“艺术科 普达人”,他却一直强调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没 有接受过艺术专业教育,用轻松有趣的方式普及 西方美术史,完全是出于兴趣。也正是因为“非专 业”,他说起名画欣赏来谈笑风生,不摆架子。在 这本新书里,他延续了自己独特的幽默感和接地 气的通俗语言,图文并茂地将9位西方伟大艺术 家、9段奇妙的艺术故事展现给读者。 他说,小时候在美术书上看到名画《马拉之 死》,好奇画中人为何躺在浴缸里,但是美术老师 一直“没空”给他解释这幅画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让他非常失落。他现在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是让 普通人对艺术产生兴趣,把大家领到艺术的门口, 如果感兴趣,就可以打开这扇门走进去,一起走近 艺术。了解艺术,可以给人增添无形的触角,有了 这些触角,就能感受到许多其他人感受不到的东 西,有艺术,才叫生活。 本报讯 (文/ 图 记者 杜晓蕾“特想有个小院,种 上一架吊瓜。猫儿 一旁做梦,我坐下 面喝茶……”发条 微博,传张小画,再 配首小诗,不知不 觉“老树画画”火了。这些小画洋溢着浓浓的中国 风,寥寥数笔,穿长衫、戴斗笠的民国男子,稚拙可 爱的顽皮娃娃,在传统山水画里活了。这些画作 的作者老树,原名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 媒学院教授,文艺评论家。最近,这位爱说大白 话、不喜欢“矫情”的文化名人来到外图厦门书城, 为读者带来新书《老树画画 · 四季集锦》。这套书 全面收录了老树的诗画作品500多幅,文章17篇。 标志性的光头、壮实的身材,说起话来不藏着 掖着—老树率真、平实的个性,在接受媒体采访 时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说,不介意有人拿他的画 和丰子恺的漫画作品相比较,因为这位大师也是 他崇敬的前辈。他们的相同点是诗画中皆有质朴 的古意,这是他最看重的地方,也是这些画和文字 的灵魂,但他画中的笔墨用法、特点,和丰子恺不 同。他画中的长衫男子形象,来自曾经拍摄过的 一组民国风情的照片。 从2011年开始在网上发表诗配画作品,6年 来就有上千幅,老树说,他其实时间紧张,没法每 天集中精力创作,只能是灵感来了,赶紧画上几幅 攒着,再琢磨搭配的小诗,慢慢地发出去。别看他 高产,其实也遇上过倦怠期、瓶颈期,曾经有 3 个多 月没动过笔。突然就感觉不想画了,便顺其自然, 直到有一次在车上潦草地勾画了几笔,发现找回 了感觉,就继续“折腾”。 他说,上大学前的十几年农村生活经验,很多 镜头都和《诗经》里一模一样。老树很感谢自己的 这段时光,中国乡村的美,平民生活的乐趣,为他 画画提供了很多灵感,也给了他真性情。如今,上 百万读者分享着“老树画画”呈现的人生烦恼、日 常情趣、自然美景。 >>名片: 陈娟,黑龙江安达人。中 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厦门市 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 《拾叶》,作品散见《中国青年 报》《当代文学》《西部散文选 刊》《厦门日报》等。 以诗歌点亮生活之光 20 多位海内外诗人参加“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厦门站活动 “香港国际 诗歌之夜” 由诗人北岛创办的国 际诗歌节,每两年举办一 次。从 2009 年至今已邀请 过近百位国际诗人来到中 国香港及内地城市朗诵诗 歌,并进行各种诗歌交流, 已成为华语地区最具影响 力的国际诗歌活动。本届 在广州、杭州、南京、武汉、 厦门等 5 个城市进行分站 活动。 日本女诗人 平田俊子: (代表作:诗集《报恩 的薤》《终点站》、散文 集《昨日的露珠》等) 我不是天才型的诗 人,写的诗都经过认真的 一再修改,必须一字一句 地改,有时改得面目全非, 甚至变成了另一首诗。原 本在写完一首诗后,我的 情绪是高昂、愉悦的,但在 艰辛地修改完成后,仿佛 诗歌之门已经关闭,我完 全无法进入,进而陷入丧 失感,直到新的一轮创作 开始。 智利诗人 哈维尔 · 贝略: (代表作:《夜间车站》 《假键盘》等,曾获聂 鲁达诗歌奖等奖项) 当我被问到南美洲文 学与东亚文学,特别是智 利诗歌与中国诗歌的不同 点时,我总觉得难以简单 回答。中国文学和诗歌, 在智利人看来犹如古罗 马、古希腊一般,充满悠久 传统之美。智利文学的现 代性很强烈,诗人们追求 打破传统,用诗歌表达情 绪和诉求。 >>新闻背景 >>声音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 杜晓蕾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安魂曲》中写下 这样的诗句:‘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 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对我来说,这诗 句就像激荡而持久的回声。无论对于诗还 是诗人,我们敢于不断追问……在诗歌的写 作中,是否仍旧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法则?”这 是 著 名 诗 人 北 岛 为“2017 香 港 国 际 诗 歌 之 夜”所撰写代序的开头。本届的主题“古老 的敌意”,对比前四届的“另一种声音”、“词 与世界”、“岛屿或大陆”、“诗歌与冲突”,显 然更加具有探讨性。 近日,第五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厦门 站活动—“古老的敌意”诗歌朗诵会在厦 门海沧纸的时代书店举行。中国诗人北岛、 田原,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平田俊子,智利 诗人哈维尔 · 贝略等 20 多位海内外诗歌界名 人相聚,吟诵诗篇、互相交流,吸引了近千名 厦门诗歌爱好者到场聆听,现场座无虚席。 北岛、谷川俊太郎、田原等诗人上台为 厦门观众朗诵自己所写的诗歌。厦门大学 鼓浪文学社,厦门本土诗人草梅、威格等也 相继上台,用声音演绎名家诗作。特别是威 格用闽南话朗诵的北岛诗作《宣告—献给 遇罗克》,独具韵味,令人耳目一新。现场还 加入乐队即兴演奏等元素,并有民谣歌手献 唱,诗歌与音乐交融,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欣 赏体验。 在为宫崎骏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 堡》创作的片尾曲歌词中,日本国民诗人谷 川俊太郎写道:“回忆中没有你的踪影/你永 远活在溪流的歌唱/天空的蔚蓝和花朵的馨 香中……”对生活的热爱与观察,让这位已 86岁高龄的诗人童心未泯,笑容中总有一抹 淡淡的调皮。在朗诵会现场,当主持人告诉 观众,这位诗人还是动画片《铁臂阿童木》主 题曲的词作者时,台下传来了阵阵愉悦的笑 声和掌声。 这位日本老人被国际文坛公认为最生 动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有很高的地 位。在盛名之下,他却依然保有自己的节 奏,衣着简朴、物欲缺乏,说话坦率真诚,并 不把自己当作名人。为宫崎骏动画电影作 品的主题曲配词,就是因为他不但有作词人 的韵律感,还有儿童的心性、成人理性世界 所罕有的敏感。作品中传递的和平与爱的 思想,以及真诚独立的观察与思考,构成了 他诗歌的特质。在中国汶川地震发生后,他 曾联合日本作家为灾区募捐,并写诗献给汶 川,以蚂蚁的顽强精神激励灾区民众。 谷川俊太郎在当晚活动现场,朗诵了自 己的诗作《日本与我》《再见》。过程中,因为 手中的文本有印刷问题,他几次因为记不清 诗句而停下来,笑着自嘲道:“我从来不会背 自己写的诗。” 看到会场里挤满了人,连过道、入口、台 阶上都坐着静静聆听的诗歌爱好者时,他感 到十分惊讶。他说,第一次来到厦门,第一 次看到这么多的观众来感受诗歌魅力,作为 一名外国诗人,他的内心非常感动,因为这 样的场景在日本几乎已经看不到了。他调 侃地批评道,现在大多数日本年轻人已不再 关注诗歌,也不热衷于参与文学活动,似乎 对广告词和流行歌曲更有感觉。他对中国 年轻一代的诗歌热情表示赞赏,勉励大家用 诗歌点亮生活之光。 流动的“心一斋” >> 北岛: 作为一个诗人 要跟自己过不去 谷川俊太郎: 日本国民诗人 有颗不泯的童心 “老树”会读者 分享诗画中的古意 老树的诗画作品 多位诗人来到朗诵会现场,与厦门读者交流。 北岛、谷川俊太郎、平田俊子的作品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Oct-2019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171210 ZWH02 文化C - epaper.xmnn.cnepaper.xmnn.cn/xmrb/20171210/07.pdf · 为读者带来新书《老树画画·四季集锦》。这套书 全面收录了老树的诗画作品500多幅,文章17篇。

责编:杜晓蕾

美编:张宁

有奖报料: 9

68820

投稿邮箱:w

hzk @

x mr b. c o

m

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阅 读

我家书屋

A07

●陈娟我为书房取名“心一斋”,为我心唯

一之意。它不比寻常书房那般静谧,也不比

大小厅堂那般雅致。碍于我的漂泊不定,几十年来,它总是随我一起行走,堪称是一座流动的“书房”。

在天南海北之间,我心中这座流动的书房,从未从我的心房远离。

幼时,书房在北方,大兴安岭的一座山脚下,一院、两房,三居室。我所居住的房屋里有一间用柞木板隔成的储物室。长辈们当它是储物室,我却视它为我最初的小书房。狭窄的空间依墙陈列着三两个破旧的架子,架子上放置着陈年的旧书。有《红岩》《简爱》《红楼梦》《水浒传》,还有数不清的小人书。我在那间小小的书房里开始了最初的读书生涯,有时读得痴了,忘记了黄昏日落,读得久了,就席地而卧,有时干脆躲在那里一日不出门。

小学快要毕业时,我随父母举家搬迁,从大兴安岭连绵起伏的山脉,来到东北松嫩平原的腹地。长路漫漫,那间储物室里的书未能与我相伴,然而文学

的小苗却已经在我心中扎下根来。在东北生活的二十年,卧房即是我

的书房,城里的大伯来乡下探亲,送给我一个黑色木质的书架。书架不大,却可以放置很多我喜爱的书籍。书架下面还有一个抽屉,专门放置纸笔。父亲帮我把书架摆放在写字台上,我就在那里读书和写作。

高中时,我离开小镇,到另一座城市住集体宿舍。宿舍里没有单独的学习桌,我就在床头放置一个简易书架,省吃俭用去买书,买了书就放在床头书架上,每隔两个月带几本书回一次家,乡下书房里的书也就慢慢多了起来。

大学时期,我从北方来到南方,最爱的几本书也一路跟着我。从黑龙江到广西,从广西再到厦门,行李箱里总是放满了书,虽是负重不堪,可我从未想要将它们丢弃。世间之物,还有什么能比书更为宝贵的呢?美丽的衣裳会陈旧,再精美的饰品也经不起岁月的磨砺。唯有书,才可以历久而弥香啊!

2007 年,我从桂林来到厦门生活。十几年来,更换了很多个居住地,我对一栋栋豪宅别墅望而却步,城市里

的书屋却与我更为亲近。我频繁光顾这座城市里的书店,从最初的光合作用书店到莲坂外图书城,从厦大时光书店再到晓风书屋,再到后来的不止书店。

我喜欢琥珀书店的别具一格,喜欢纸的时代书店视野开阔,也喜欢西西弗书店的赏心悦目、晓学堂书店的别致可人。光顾最多的书店是经营古旧书籍的荒岛图书馆,几年来我总是能如愿在那里选购到难得的好书,用它们来装点我的书房。

眼见着书房里的书堆积如山,无处安放,干脆再让它流动起来,我把大量的书从居住地搬到另一处藏书阁,既可以读书又可以写作,还可以将书籍传递给越来越多喜爱读书的人。

我想与书的缘分是一辈子也不能忘怀的,它放在书房里,藏在我心中。因为这一间书房,让我成为生活的记录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秉持一个读书人的哲思和情怀。

我想,真正的书房不该只是一个原地不动的场所,只要有一颗热爱阅读的心,书房就会一直在!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中的名句,是很多人的座右铭。写下这首诗的北岛,启蒙了一代人的诗歌观念与记忆。如今,年近七旬的北岛依旧低调、温和,言谈举止平静安详。这位中国新诗30年最具象征性的人物在当晚的朗诵会现场一出现,立刻引来厦门诗歌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在与诗歌爱好者互动时,有年轻读者问北岛:在写作过程中有没有存在过不断地自我否定与肯定的循环?北岛感慨地说,他从1970年开始写作,转眼快半个世纪了,回头看,一路艰难而坎坷。本届“香港国际诗歌

之夜”的主题为“古老的敌意”,这个题目他很早其实就开始思考了。作为一个诗人,自己要跟自己过不去,他从年轻时就一直如此,不断地否定、质疑和追问,追问文化、传统、历史、现实。这样的反思、反叛,也是一种“古老的敌意”。在生活与诗歌之间充满着古老的敌意,那是因为苦难是诗歌的源泉,也是诗歌的原动力。是生活的苦难和压迫,让诗歌超越了历史、民族、宗教、意识形态,甚至语言的边界。

谈到自己的创作现状,他平静地说:“现在写得少了。生病之后,影响了语言能力,包括语感,我现在写的,大多是短序。”

“顾爷”来厦门趣谈西方美术史

本报讯(记者 杜晓蕾)学习西方美术史,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记住那些佶屈聱牙的专业术语与人名,就颇为费劲。最近,被网友称为“顾爷”的作家顾孟劼带着新书《小顾聊绘画:文艺复兴》来到厦门西西弗书店,用平易近人的独特视角,自在闲聊的语气,开启了艺术解读的新方式,给对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美术史感兴趣的读者打开了一扇便捷的窗户。

顾孟劼是目前国内知名的艺术普及作家,也是一位平面设计师、漫画家。在他看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艺术家,个性非常突出,堪称“奇葩”迭出,“他们更像是梁山好汉,平时逛街也随身带着剑,一言不合就决斗。”读者把顾孟劼当作“艺术科普达人”,他却一直强调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艺术专业教育,用轻松有趣的方式普及西方美术史,完全是出于兴趣。也正是因为“非专业”,他说起名画欣赏来谈笑风生,不摆架子。在这本新书里,他延续了自己独特的幽默感和接地气的通俗语言,图文并茂地将9位西方伟大艺术家、9段奇妙的艺术故事展现给读者。

他说,小时候在美术书上看到名画《马拉之死》,好奇画中人为何躺在浴缸里,但是美术老师一直“没空”给他解释这幅画的历史背景和事件,让他非常失落。他现在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是让普通人对艺术产生兴趣,把大家领到艺术的门口,如果感兴趣,就可以打开这扇门走进去,一起走近艺术。了解艺术,可以给人增添无形的触角,有了这些触角,就能感受到许多其他人感受不到的东西,有艺术,才叫生活。

本报讯(文/图 记者 杜 晓 蕾)

“特想有个小院,种上一架吊瓜。猫儿一旁做梦,我坐下面喝茶……”发条微博,传张小画,再配首小诗,不知不觉“老树画画”火了。这些小画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寥寥数笔,穿长衫、戴斗笠的民国男子,稚拙可爱的顽皮娃娃,在传统山水画里活了。这些画作的作者老树,原名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文艺评论家。最近,这位爱说大白话、不喜欢“矫情”的文化名人来到外图厦门书城,为读者带来新书《老树画画·四季集锦》。这套书全面收录了老树的诗画作品500多幅,文章17篇。

标志性的光头、壮实的身材,说起话来不藏着掖着——老树率真、平实的个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说,不介意有人拿他的画和丰子恺的漫画作品相比较,因为这位大师也是他崇敬的前辈。他们的相同点是诗画中皆有质朴的古意,这是他最看重的地方,也是这些画和文字的灵魂,但他画中的笔墨用法、特点,和丰子恺不同。他画中的长衫男子形象,来自曾经拍摄过的一组民国风情的照片。

从2011年开始在网上发表诗配画作品,6年来就有上千幅,老树说,他其实时间紧张,没法每天集中精力创作,只能是灵感来了,赶紧画上几幅攒着,再琢磨搭配的小诗,慢慢地发出去。别看他高产,其实也遇上过倦怠期、瓶颈期,曾经有3个多月没动过笔。突然就感觉不想画了,便顺其自然,直到有一次在车上潦草地勾画了几笔,发现找回了感觉,就继续“折腾”。

他说,上大学前的十几年农村生活经验,很多镜头都和《诗经》里一模一样。老树很感谢自己的这段时光,中国乡村的美,平民生活的乐趣,为他画画提供了很多灵感,也给了他真性情。如今,上百万读者分享着“老树画画”呈现的人生烦恼、日常情趣、自然美景。

>>名片:陈娟,黑龙江安达人。中

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

《拾叶》,作品散见《中国青年报》《当代文学》《西部散文选刊》《厦门日报》等。

以诗歌点亮生活之光20多位海内外诗人参加“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厦门站活动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

由诗人北岛创办的国际诗歌节,每两年举办一次。从2009年至今已邀请过近百位国际诗人来到中国香港及内地城市朗诵诗歌,并进行各种诗歌交流,已成为华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诗歌活动。本届在广州、杭州、南京、武汉、厦门等 5 个城市进行分站活动。

日本女诗人平田俊子:(代表作:诗集《报恩的薤》《终点站》、散文集《昨日的露珠》等)

我不是天才型的诗人,写的诗都经过认真的一再修改,必须一字一句地改,有时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变成了另一首诗。原本在写完一首诗后,我的情绪是高昂、愉悦的,但在艰辛地修改完成后,仿佛诗歌之门已经关闭,我完全无法进入,进而陷入丧失感,直到新的一轮创作开始。

智利诗人哈维尔·贝略:

(代表作:《夜间车站》《假键盘》等,曾获聂鲁达诗歌奖等奖项)

当我被问到南美洲文学与东亚文学,特别是智利诗歌与中国诗歌的不同点时,我总觉得难以简单回答。中国文学和诗歌,在智利人看来犹如古罗马、古希腊一般,充满悠久传统之美。智利文学的现代性很强烈,诗人们追求打破传统,用诗歌表达情绪和诉求。

>>新闻背景

>>声音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 杜晓蕾“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安魂曲》中写下

这样的诗句:‘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对我来说,这诗句就像激荡而持久的回声。无论对于诗还是诗人,我们敢于不断追问……在诗歌的写作中,是否仍旧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法则?”这是著名诗人北岛为“2017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所撰写代序的开头。本届的主题“古老的敌意”,对比前四届的“另一种声音”、“词与世界”、“岛屿或大陆”、“诗歌与冲突”,显然更加具有探讨性。

近日,第五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厦门站活动——“古老的敌意”诗歌朗诵会在厦

门海沧纸的时代书店举行。中国诗人北岛、田原,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平田俊子,智利诗人哈维尔·贝略等20多位海内外诗歌界名人相聚,吟诵诗篇、互相交流,吸引了近千名厦门诗歌爱好者到场聆听,现场座无虚席。

北岛、谷川俊太郎、田原等诗人上台为厦门观众朗诵自己所写的诗歌。厦门大学鼓浪文学社,厦门本土诗人草梅、威格等也相继上台,用声音演绎名家诗作。特别是威格用闽南话朗诵的北岛诗作《宣告——献给遇罗克》,独具韵味,令人耳目一新。现场还加入乐队即兴演奏等元素,并有民谣歌手献唱,诗歌与音乐交融,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欣赏体验。

在为宫崎骏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创作的片尾曲歌词中,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写道:“回忆中没有你的踪影/你永远活在溪流的歌唱/天空的蔚蓝和花朵的馨香中……”对生活的热爱与观察,让这位已86岁高龄的诗人童心未泯,笑容中总有一抹淡淡的调皮。在朗诵会现场,当主持人告诉观众,这位诗人还是动画片《铁臂阿童木》主题曲的词作者时,台下传来了阵阵愉悦的笑声和掌声。

这位日本老人被国际文坛公认为最生动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有很高的地位。在盛名之下,他却依然保有自己的节奏,衣着简朴、物欲缺乏,说话坦率真诚,并不把自己当作名人。为宫崎骏动画电影作品的主题曲配词,就是因为他不但有作词人的韵律感,还有儿童的心性、成人理性世界所罕有的敏感。作品中传递的和平与爱的

思想,以及真诚独立的观察与思考,构成了他诗歌的特质。在中国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曾联合日本作家为灾区募捐,并写诗献给汶川,以蚂蚁的顽强精神激励灾区民众。

谷川俊太郎在当晚活动现场,朗诵了自己的诗作《日本与我》《再见》。过程中,因为手中的文本有印刷问题,他几次因为记不清诗句而停下来,笑着自嘲道:“我从来不会背自己写的诗。”

看到会场里挤满了人,连过道、入口、台阶上都坐着静静聆听的诗歌爱好者时,他感到十分惊讶。他说,第一次来到厦门,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观众来感受诗歌魅力,作为一名外国诗人,他的内心非常感动,因为这样的场景在日本几乎已经看不到了。他调侃地批评道,现在大多数日本年轻人已不再关注诗歌,也不热衷于参与文学活动,似乎对广告词和流行歌曲更有感觉。他对中国年轻一代的诗歌热情表示赞赏,勉励大家用诗歌点亮生活之光。

流动的“心一斋”

>>

特写

北岛:作为一个诗人 要跟自己过不去

谷川俊太郎:日本国民诗人 有颗不泯的童心

“老树”会读者分享诗画中的古意

厦大鼓浪文学社成员朗诵诗歌《在路上》。

谷川俊太郎对热爱文学、关注诗歌的年轻人表示赞许。

北岛朗诵自己的诗作。

老树的诗画作品

多位诗人来到朗诵会现场,与厦门读者交流。

北岛、谷川俊太郎、平田俊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