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 ctasc ·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

12
APEC區域經濟整合(P3G20議程與APEC連結(P5中日在東協的基礎建設競合(P7APEC與跨境隱私保護(P9亞洲地區基金護照(P11發行人 洪德生 總編輯 周子欽 主編 余慕薌 發行所 中華台北亞太經濟合作(APEC)研究中心/台灣經濟研究院 地址 台北市104德惠街16-85電話 (02)2586-5000 傳真 (02)2599-7499 網址 http//www.ctasc.org.tw Email [email protected] 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委託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編印 181 八十八年十月創刊 一○三年十月出刊 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都會有一個很 好的基礎。中國大陸似已浮現一戰略思維:「用槓桿 ( 中韓FTA) 」,「撬核心( 中日韓FTA) 」,「築平台 (RCEP) 」和「構網絡( 全球FTA) 」。韓中FTA相較於 RCEP是一個更高標準的FTA,應可成為中日韓FTA 的範本。而中韓FTA已創造出一種類似TPP4X談判模式的「2X」談判模式,將可予中日韓FTA21」、RCEP的「214」談判注入新動力。 3. 加速完成中韓FTA、成為中日韓FTARCEP的核心 對於中國大陸而言,原本是把中韓FTA當作美國 重返亞洲、「圍堵」中國大陸的突破口,但在中韓 FTA談判進入關鍵階段時期,韓國政府卻又表態加入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談判,韓國政府借加入TPP 談判來迫使中國大陸在中韓FTA談判進程加快速度, 韓中FTA對區域經濟整合及台灣產業之影響 吳福成 韓中FTA對區域經濟整合的影響,主要有三: 1.韓中FTA有利於東北亞之和平發展 韓政府對外洽簽FTA都堅持將北韓開城工業區視 為韓國的境外加工生產基地,並比照韓國製產品(Made in Korea)享受FTA的關稅減免優惠措施。韓中FTA的簽 訂,本質上就是在冷戰敵對關係尚未消除的地區推進 自由貿易,同時又訂有特別條款,接受開城工業區作 為韓國的境外加工地位,此舉在引導北韓實施開放政 策,並將北韓納入東亞區域、甚至國際範圍的產業分 工結構中,這對未來朝鮮半島、東北亞的和平發展和 東亞區域經濟整合都具有正面且深遠的意義。 2. 透過韓中FTA推動整個東亞區域經濟整合 中國大陸認為,中韓FTA是推進區域經濟整合的 關鍵環節,此一環節建成後,未來推動的中日韓FTA 韓中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進程,於今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APEC領袖會議期間達成基本架構協議;針 對中韓FTA即將在今年底簽署,中韓FTA對區域經濟整合帶來何種意涵,以及台灣對韓中FTA之應對態度, 為本文探討重點。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Aug-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181 - CTASC ·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國內相關智庫 已多有量化評估,但結果在數字方面互有出入,為免

◎ APEC區域經濟整合(P3)

◎ G20議程與APEC連結(P5)

◎ 中日在東協的基礎建設競合(P7)

◎ APEC與跨境隱私保護(P9)

◎ 亞洲地區基金護照(P11)

發行人 ▌洪德生 總編輯 ▌周子欽 主編 ▌余慕薌

發行所 ▌中華台北亞太經濟合作(APEC)研究中心/台灣經濟研究院

地址 ▌台北市104德惠街16-8號5樓

電話 ▌(02)2586-5000 傳真 ▌(02)2599-7499

網址 ▌http://www.ctasc.org.tw Email ▌[email protected]

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委託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編印

181 八十八年十月創刊

一○三年十月出刊

本期要目

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都會有一個很

好的基礎。中國大陸似已浮現一戰略思維:「用槓桿

(中韓FTA)」,「撬核心(中日韓FTA)」,「築平台

(RCEP)」和「構網絡(全球FTA)」。韓中FTA相較於

RCEP是一個更高標準的FTA,應可成為中日韓FTA

的範本。而中韓FTA已創造出一種類似TPP「4+X」

談判模式的「2+X」談判模式,將可予中日韓FTA的

「2+1」、RCEP的「2+14」談判注入新動力。

3. 加速完成中韓FTA、成為中日韓FTA和RCEP的核心

對於中國大陸而言,原本是把中韓FTA當作美國

重返亞洲、「圍堵」中國大陸的突破口,但在中韓

FTA談判進入關鍵階段時期,韓國政府卻又表態加入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韓國政府借加入TPP

談判來迫使中國大陸在中韓FTA談判進程加快速度,

韓中FTA對區域經濟整合及台灣產業之影響吳福成

韓中FTA對區域經濟整合的影響,主要有三:

1.韓中FTA有利於東北亞之和平發展

韓政府對外洽簽FTA都堅持將北韓開城工業區視

為韓國的境外加工生產基地,並比照韓國製產品(Made

in Korea)享受FTA的關稅減免優惠措施。韓中FTA的簽

訂,本質上就是在冷戰敵對關係尚未消除的地區推進

自由貿易,同時又訂有特別條款,接受開城工業區作

為韓國的境外加工地位,此舉在引導北韓實施開放政

策,並將北韓納入東亞區域、甚至國際範圍的產業分

工結構中,這對未來朝鮮半島、東北亞的和平發展和

東亞區域經濟整合都具有正面且深遠的意義。

2. 透過韓中FTA推動整個東亞區域經濟整合

中國大陸認為,中韓FTA是推進區域經濟整合的

關鍵環節,此一環節建成後,未來推動的中日韓FTA

韓中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進程,於今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APEC領袖會議期間達成基本架構協議;針對中韓FTA即將在今年底簽署,中韓FTA對區域經濟整合帶來何種意涵,以及台灣對韓中FTA之應對態度,為本文探討重點。

Page 2: 181 - CTASC ·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國內相關智庫 已多有量化評估,但結果在數字方面互有出入,為免

一○三年十月 181期

並在農林水產、服裝和紡織、能源等敏感領域對韓國

讓步。

中國大陸深刻理解,一旦TPP談判成功,中國大

陸在亞太區域必將存在被「圍堵」的風險,甚至連推

動RCEP的區域經濟整合進程也會遭到牽制。因此,

唯有加速完成中韓FTA談判,使之成為中日韓FTA和

RCEP的核心軸,而此一形勢將使得日本企業處於相

當不利的市場競爭地位,最後即可倒逼日本反過來參

與進展遲緩的中日韓FTA談判,並加速RCEP的談判

進程。換句話,有了中韓FTA,即可期待早日實現中

日韓FTA和RCEP,相對地,中國大陸面對TPP「圍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國內相關智庫

已多有量化評估,但結果在數字方面互有出入,為免

徒生不必要爭議,所以本文只引用日本智庫專家有關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之報告:

根據日本JETRO亞洲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日

本亞細亞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奧田聰,於2013年2月

在日本財務省報告有關中韓FTA對日本的影響時,也

附帶提及台灣的出口將受影響約35億美元,其中化學

及塑膠類約9億9,000萬美元、精密光學機器類約9億

4,000萬美元、卑金屬類約4億5,800萬美元、纖維(含

皮革、鞋)類約3億9,400萬美元、電機類約2億1,500萬

美元、機械類約1億4,400萬美元等。

另外,奧田聰教授與渡邊雄一兩人於2011年合

作的研究推估則指出,中韓FTA簽署後,台灣出口製

品在中國大陸市場將被替代的總值約33億1,940萬美

元,其中最受衝擊的個別產業是精密光學儀器類約15

億4,834萬美元,纖維及成衣類約3億8,376萬美元,

其他金屬類約2億2,465萬美元,化學類約2億640萬美

元,電機類約1億9,874萬美元,機械類約7,989萬美

元等。

儘管奧田聰教授上述兩次研究推估,因調整量化

運算的指標設定,而導致中韓FTA對台灣相關產業的

影響值略有不同,但基本的趨勢並未改變,亦即對台

灣相關產業都有負面的影響。

一項被忽略的重要問題

承上所述,不難理解中韓FTA簽訂後,的確會對

台灣主要產業帶來負面影響。然而,中韓FTA有一項

被國人忽略的重要安排,就是給予開城工業區可享有

「韓國境外加工區域生產」待遇,免關稅出口到中國

大陸市場。這很像新加坡與美國簽訂的FTA一樣,把

新加坡企業在印尼巴潭島工業區生產的產品視為「新

加坡製(made in Singapore)」,出口到美國市場可以

享有零關稅。

中韓FTA基本上已就90%的貿易商品撤除關稅(自

由化率)達成共識,並將北韓開城工業區生產的產品

也納入撤除關稅範圍。這對韓國傳統勞力密集產業如

紡織成衣和電子業非常有利,因為屆時韓國企業在北

韓開城工業區投資生產的產品都可以被視為「韓國製

(made in Korea)」,在出口到中國大陸市場可享有零

關稅待遇,此一特殊安排恐將替代台灣相關產品在中

國大陸市場份額,但這部分並未反應在相關的量化運

算的評估裡。

結語:台灣對中韓FTA應有的對應態度事實上,相關中韓FTA的經濟影響量化評估,

都是假定F TA利用率100%,但因符合原產地規則

條件不足和行政手續的複雜,往往導致韓中兩國企

業放棄利用FTA的優惠措施,而按照現行的貿易通

關模式進行。由於通常FTA利用率都不會太高(約在

30%~50%),所以到最後真正因關稅撤除而受惠或受

衝擊的程度與量化評估結果是有很大距離,也就是說

不管是正面的或負面的影響都會遠低於量化評估的數

字水準。

也因此,中韓FTA對台灣的衝擊可能也不是立即

會全面爆發,但仍會在心理層面帶來莫大恐慌。台灣

企業應該學習跨國佈局,利用韓國與各國簽署的FTA

的不同水準的原產地規則,以享受其關稅優惠待遇。

但最重要的是,台灣企業要努力把在各國和區域內的

供應鏈和全球價值鏈(GVC)連結起來,力求在供應鏈

的每個環節提高附加價值,才能增加本身產品的競爭

優勢,謀取全球化時代的最大貿易利益。

此外,中韓FTA還在作最後階段的談判,基本上

中國大陸很慎重在考慮這個協定對以後與其他國家

或地區簽署FTA的「示範效應」,所以在兩國相互妥

協上也會考慮很多因素,特別是兩岸經濟合作協議

(ECFA)的後續談判,包括貨品貿易協議。中國大陸

方面曾說過,大陸給予其他國家的經貿優惠待遇,一

定不會比給予台灣的更為優惠。因此,可以預見的,

未來的兩岸貨品貿易協議一定會談得比中韓FTA的關

稅減讓條件還好。(本文作者為台經院中國產經研究

中心副主任)

Page 3: 181 - CTASC ·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國內相關智庫 已多有量化評估,但結果在數字方面互有出入,為免

一○三年十月 181期

in their Declaration that APEC will take concrete steps to realize an FTAAP. The Leaders further said that an FTAAP should be a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agreement that will build on regional undertakings, such as ASEAN+3, ASEAN+6 and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PEC 2010).

Afterwards, the support for attaining an FTAAP seems to lose momentum without mentioning a free trade agreement. In the 2012 Leaders’ Declaration, Leaders mentioned that they recognized FTAAP to be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to advance APEC’s REI. In addition, they noted that the various regional undertakings could serve as a way towards an FTAAP. The Leaders also maintained that APEC will continue to be an incubator of an FTAAP and will also provide leadership and intellectual input (APEC 2012). APEC Leaders mentioned in the 2013 Declaration that they reaffirmed their commitment to realize an FTAAP. APEC will continue to offer leadership and intellectual input into the REI process (APEC 2013).

With China as the 2014 APEC host, the APEC’s work towards achieving an FTAAP is showing signs of renewed vigor. One of the priorities for APEC in 2014 is: “Advancing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Specifically, APEC will pursue the realization of an FTAAP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FTAAP (APEC ISOM 2013).

During the 2014 SOM1 Meeting in Ningbo, China presented a proposal titled “APEC Framework of Strengthening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proposal seeks to enhance the realization of an FTAAP. The framework consists of four elements: 1) Enhance transparency of RTAs/FTAs; 2) Strengthen capacity building activities to achieve an FTAAP; 3) Formulate a work plan to realize an FTAAP; and 4) Launch an FTAAP feasibility study (APEC SOM1 2014).

Most importantly, the proposal cal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work plan or roadmap. Essentially, the roadmap will identify the steps toward an FTAAP. In addition, the roadmap will clarify major principles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thways and an FTAAP as well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an FTAAP and the Bogor Goals. Furthermore, the proposal suggests the year 2025 to be the deadline to realize an

APEC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rough an FTAAPChen-Sheng Ho

IntroductionAPEC has begun to consider the realization of

a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 The FTAAP goal is more ambitious than the Bogor Goals. The development indicates that APEC is seeking to enhanc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 ion (REI) through deeper trade and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and facilitation as well as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APEC members are also forming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s) in the form of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and Regional Comprehens ive Economic Par tnersh ip (RCEP) . APEC has regarded RCEP, TPP and other regional undertakings to be pathways to an FTAAP.

Development of an FTAAPABAC has suggested in the “2004 ABAC Report

to Leaders” about the need to develop an FTAAP. Essentially, ABAC has called for APEC Leaders to show strong polit ical commitment to negotiate a region-wide agreement that would bring economic benefits to members. An FTAAP would accelerat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Bogor Goals and minimize the negative effects from the proliferation of complex web of FTAs (ABAC 2004).

Subsequently, the views of APEC on the creation of an FTAAP are stated in the various annual APEC Leaders’ Declarations. The 2004 Leaders’ Declaration has mentioned that ABAC has presented a relevant proposal regarding the need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an FTAAP (APEC 2004). In 2006, the Leaders’ Declaration said that difficulties in negotiating an FTAAP existed but APEC should undertake studies on ways to promote REI and FTAAP. The creation of an FTAAP will be a long-term prospect (APEC 2006). By 2008, Leaders had mentioned in the Declaration that an FTAAP could bring economic benefit to the region but challenges existed. The Leaders called on Ministers to examine the prospects of an FTAAP through analyz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an FTAAP as well as discussing the capacity requirements that would be needed for negotiations in the future (APEC 2008).

The most important milestone for the FTAAP idea was reached in 2010 when the APEC Leaders stated

Page 4: 181 - CTASC ·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國內相關智庫 已多有量化評估,但結果在數字方面互有出入,為免

一○三年十月 181期

FTAAP (APEC SOM1 2014). I n t h e 2 0 1 4 S O M 3 m e e t i n g t h a t w a s h e l d

in Beijing, Senior Officials supported the APEC information sharing mechanism for FTAs/RTAs in which an annual dialogue will be held at SOM2. The dialogue will discuss the latest information on RTAs/FTAs. In addition, it is mentioned that the CTI has discussed Mainland China’s proposals on developing an APEC roadmap for realizing an FTAAP and a feasibility study. The CTI has not been able to reach a consensus on the term “feasibility study” and the goal of 2025 for realizing an FTAAP (APEC SOM3 2014). However, in the draft of “The Beijing Roadmap for APEC’s Contribution to the Realization of an FTAAP,” the goal of creating an FTAAP by 2025 has been deleted. This document is Annex A to the “2014 APEC Leaders Declaration.” In addition, the term “feasibility study” is not used but now the term “strategic study” is utilized (APEC AELM 2014).

Analyzing the FTAAP-TPP-RCEP RelationshipThe APEC Leaders’ support for ensuring that an

FTAAP will be built on regional undertakings was clearly stated in the 2010 Declaration, as mentioned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 the 2013 APEC MRT Meeting Statement, Ministers agreed that APEC will analyze the convergence of TPP and RCEP within the APEC framework (APEC MRT 2013). Specifically, there is a need to analyze ways to converge TPP and RCEP with an FTAAP.

In theory, one way to enhance the convergence of TPP and RCEP with an FTAAP would be to ensure that the rules of the TPP and RCEP are as similar as possible. After doing so, APEC could state that the two FTAs have l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an FTAAP in which an FTAAP is define to be a free trade area with loose meaning and not a formal agreement. In addition, if an FTAAP is regarded to be a formal free trade agreement, an FTAAP agreement could be composed of rules from the TPP and RCEP.

I f a n F TA A P i s a n i d e a a n d n o t a f o r m a l agreement, another way to converge the two major FTA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ould be the enabling of open membership for APEC members. This way can be cal led membership convergence. From a technical standpoint, this method is feasible in that the two FTAs can develop their own rules. The APEC members will be able to join the two FTAs, as long

as they are willing to accept the rules. At the same time, the members of the two FTAs will become APEC members. Thus the TPP and RCEP are linked with an FTAAP through membership convergence. The benefit is that business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ill be able to choose the FTA that satisfies their needs the most.

SuggestionsAPEC should cont inue to suppor t the open

regionalism idea. APEC’s realization of an FTAAP should include the support for the WTO and ensure that non-APEC members are not d iscr iminated. APEC should show to the world that the creation of a free trade area will also be beneficial to non-APEC members.

APEC membersh ip in the fu ture should be enlarged to further advance an FTAAP. The expansion of APEC membership would increase the size of an FTAAP. Economies that touch the Pacific Ocean should be able to join APEC. Furthermore, economies that border the economies touching the Pacific Ocean should also become APEC members. The outcome is the building of a seamless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generation of greater benefits from an enlarged FTAAP.

APEC should work to ensure that the TPP and RCEP can be joined by APEC members, as long as their rules are followed. In doing so, the FTAAP-TPP-RCEP relationship will be strengthened. If APEC supports open membership for TPP and RCEP, APEC can consider an FTAAP to be an idea promoting a free trade area without the need to negotiate a formal free trade agreement. Essentially, TPP and RCEP will truly be considered as pathways to an FTAAP. (Author: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Chinese Taipei APEC Study Center, TIER)

References: 1. APEC AELM. 2014. “The Beijing Roadmap for

APEC’s Contribution to the Realization of an FTAAP (2nd Draft).” Singapore: APEC Secretariat.

2. APEC MRT. 2013. “2013 APEC MRT Meeting Statement.” Singapore: APEC Secretariat.

3. A P E C S O M 1 . 2 0 1 4 . “ A P E C F r a m e w o r k o f Strengthening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Singapore: APEC Secretariat.

4. APEC SOM3. 2014. “SOM3 Summary Report.” Singapore: APEC Secretariat.

Page 5: 181 - CTASC ·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國內相關智庫 已多有量化評估,但結果在數字方面互有出入,為免

一○三年十月 181期

G-20認為,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經濟正持續恢復,G-20各國當極力構思延續此道復原力量的方法。因此,身為今年主辦國的澳洲便設定了兩大議

題,作為今年G-20的討論焦點;這兩大議題分別為:(1)藉由私部門力量推動更強勁的經濟成長與更多工作機會;(2)形塑全球更強力的復原力量,以因應未來的挑戰。

依據今年2月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的承諾,在現階段的計畫基礎之上,G-20將在未來五年創造至少2%的全球產出成長率,這意謂未來五年全球GDP總額的增加將超過2兆美元,並創造出百萬個新就業機會。今年的高峰會將以此目標為討論焦點,提出具

有短中期具體計畫的「布里斯本行動計畫」(Brisbane Action Plan)。

今年G-20針對刺激經濟所採行的計畫將鎖定總體經濟與結構改革領域,可能方案包括:

1. 在基礎建設方面,增加具有品質的投資。這將創造就業機會,並提升經濟成長與發展。G-20將構思提升私部門參與基礎建設的可行方法。

2. 減少貿易障礙。全球化的普及下,單一產品已非由單一國家生產與銷售。因此,各國必須採取國內措

施以降低經商成本,並加強國家參與全球價值鏈的

能力,積極參與國際貿易活動,充實經濟成長。

3. 提升競爭力。藉由改革提升競爭力以協助各經濟體更具生產力、創新力,也讓市場售價能更貼近生產

價格,使消費者受益,更讓企業經營更有效率。

4. 增加勞動機會與提升勞動參與。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意謂著有一個更具生產力的經濟,並將引導生活

水準的改善,增加經濟成長。

自2008年以來,G-20便著手探討確保金融穩定的各種方案,金融穩定方案的推動有助於G-20推動成長議程,確保全球經濟成長的強勁與永續。因此,今

年針對全球經濟復原力方面,G-20工作包括:1. 提出G-20的核心金融法規改革計畫,以建立金融機構的復原力,推動影子銀行的轉型,讓金融市場更

加安全。

2. 推動國際稅務體系現代化,讓稅制更為合理化。3. 改革全球性機構以確保各國有公平的話語權參與全球經濟活動。

4. 加強能源市場的復原力,並改善全球能源市場的效率與透明化。

2014年G20議程與APEC的連結許峻賓

2014 APEC財長會議結論第21屆APEC財長會議於10月22日在中國大陸北

京舉行。本屆財長會議面對全球經濟成長仍有下行的

風險,基於亞太區域仍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承諾

致力於各種短期與長期政策,讓全球經濟能夠早日恢

復強勁、永續、平衡與穩定的發展趨勢。

APEC財長們認為,加強亞太區域內的投資有助於經濟成長,尤其是運輸、能源、電信與水利等基礎

建設項目的投資。強化基礎建設的投資有賴於龐大資

金的投入,除了政府扮演重要角色之外,財長們也積

極探討公私部門合作的可行性措施。財長們提出一

份「APEC基礎建設公私夥伴專家諮商與領導PPP中心」計畫(APEC PPP Experts Advisory Panel and Pilot PPP Centre),針對未來APEC區域內的基礎建設公私部門合作規劃,提出具體的路徑圖建議,包括:重視

公私部門合作的特性、形塑可運作環境、提出規劃、

計畫選擇、計畫準備、採購、公私部門合約要素、風

險管控與配置、政府角色的可調動性、計畫資金、政

府支持、基礎建設公私夥伴關係中心的設置、利益相

關者諮商,以及增加公私部門參與及瞭解的透明度。

在基礎建設公私部門夥伴關係的議題中,財長們

尤其重視資金的問題與如何落實合作的問題。財長們

一再強調APEC應持續與ADB、IMF、WB、OECD等國際組織合作,運用可動用的資金,搭配金融商品與

金融創新商品,結合政府與民間企業,共同投入亞太

區域的基礎建設,以共創APEC繁榮的目標。APEC也鼓勵各經濟體成立「PPP中心」、舉辦訓練計畫,以強化各經濟體的基礎建設發展能力建構。

除了PPP議題之外,APEC財長們也討論稅務制度的問題。財長們認為,適當的財政與稅務政策可以

促進經濟再結構,並達成強勁、永續與平衡性的經濟

成長目標。APEC各經濟體願意推動良好的稅務制度以協助中小企業的發展,並藉由稅務制度鼓勵各種對

環境友善、節省資源的製造技術的採用。將與OECD及G-20合作提出公平且透明的稅務制度。

G-20高峰會主題與焦點今(2014)年度G-20高峰會訂於11月15-16日在澳

洲布里斯本召開,本次會議將延續去年聖彼得堡的宣

示,針對經濟復原力與持續成長的決策行動,繼續討

論可行作為。

Page 6: 181 - CTASC ·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國內相關智庫 已多有量化評估,但結果在數字方面互有出入,為免

一○三年十月 181期

5. 釐清G - 2 0協助全球貿易體系發展的方法,包括WTO、雙邊與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多個部門別協定。

6.探討貪污問題的衝擊與解決方案。

結論藉由上述APEC財長會議宣言重點摘要與G-20會

議的優先討論要點之比較,可以了解兩者之間的密切

連結性。從參與成員來看,APEC會員體中有9個是

G-20成員。從討論議題來看,APEC財長會議中討論

的基礎建設公私部門合作、稅務制度改革、創造工作

機會、改善能源效率並推動環境友善技術等,都將是

G-20高峰會的焦點。APEC財長會議等於是為G-20高

峰會的成果鋪上基礎之路。(本文作者為台經院國際

處助理研究員)

「亞洲建設投資銀行成立備忘錄」正式簽署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

2014年10月24日週五上午,中國大陸財政部和來自21個亞洲國家的代表們於北京簽署成立亞洲建設

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備忘錄,未來地點亦將設於北京。

前述AIIB備忘錄是由中國大陸財長婁繼偉和另21個國家─分別為孟加拉、汶萊、緬甸、寮國、印

度、哈薩克、科威特、寮國、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達、新加

坡、斯里蘭卡、泰國、烏茲別克和越南,共同簽署。

備忘錄內容特別強調,AIIB取得授權資本為1千億美元,而初期認捐資本預期約為500億美元,存入

銀行比例將為20%。AIIB將是一個亞洲政府間的區域發展機構,預期創始會員們將於2015年完成協定條

款(Articles of Agreement, AOA)之簽署與批准,並於2015年底正式成立。中國大陸股權預期將近50%,扮

演提供計畫融資(貸款)給開發中國家的重要角色。

東協成員選擇加入AIIB此外,根據倫敦金融時報23日的報導,AIIB被視為抗衡傳統上由美國和日本分別主導的世界銀行和

亞洲開發銀行;一些重要國家(包括澳洲、南韓和印尼)本次選擇不出席簽署加入AIIB;但印尼將於APEC

領袖會議後簽署AIIB備忘錄。至於全部簽署國中,印度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國家,有可能在AIIB中成為僅

次於中國大陸的第二大利益相關人。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自去年10月首次提出AIIB此一構想後,

也一直在悄悄遊說歐洲國家簽署擬議中的AIIB,但歐洲國家現階段選擇暫不加入。

此外,知名的外交雜誌(THE DIPLOMAT)也報導,南韓、印尼和澳洲的官員們在本次備忘錄簽署前

於不同時間都曾表達其有意加入AIIB,然而,隨著近數週來美國持續在幕後積極遊說這些國家不要簽署

加入AIIB,這些國家因此未出席備忘錄簽署儀式。尤其原本非常贊同加入AIIB的澳洲,亦是因來自美國

國務卿John Kerry的施壓而在AIIB之外觀望。美國國務院發言人Jen Psaki則公開表示,Kerry曾明確直接

向中國大陸和其它夥伴們澄清,美國方面歡迎AIIB的構想,但同時也強烈敦促:必須符合國際治理與透

明性的標準。「我們多方關切AIIB提案其存在模擬兩可的本質以及目前的立場,我們也公開表達過。」

至於目前在亞洲開發銀行(ADB)扮演主導1750億美元重要角色的日本,也未出席。

而在AIIB簽署典禮完成後,針對AIIB被視為挑戰世銀和亞銀此一疑慮,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對

21國代表演講時強調,「對AIIB而言,其運作必須遵循跨國規則和程序,我們還必須在良好範例與使用

經驗方面,向世銀和亞銀以及其它現有跨國發展機構學習。」

AIIB未來於2015年底成立時,預期將由中國知名的銀行家金立群(中國國際資本公司現任董事長、中

國投資公司顧問委員會前主席)扮演領導運作的角色。在加入中國國家資本公司之前,金曾任亞銀的副總

裁,負責在南亞、中亞和西亞以及私人運作部門(涵括亞銀所有借貸國)的營運。

Page 7: 181 - CTASC ·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國內相關智庫 已多有量化評估,但結果在數字方面互有出入,為免

一○三年十月 181期

這塊大餅。

日本的安倍政權的新經濟政策其中之一,即是打

出基礎建設的海外輸出金額成長三倍,達到30兆日元

的目標,特別是在東南亞國家的基礎建設市場,也可

以看出日本想透過基礎建設來提升日本經濟成長動能

的動作。

中國在東協的基礎建設佈局已迎頭趕上

中國近年來因其國內基礎建設的需求大幅增加,

重工業及建築相關產業已有長足的發展,特別是以國

營企業為主,同時中國的四大銀行也成為這些產業重

要的資金來源後盾,進軍全球的基礎建設市場。如中

國的鐵道輸出策略是由政府帶領企業整合設計、裝備

製造、施工建設、運營管理和融資,全面參與境外的

鐵路建設、融資和運營管理。

此外,中國也與亞洲開發銀行合作,在湄公河流

域進行開發與交流。2002年中國與東協簽訂的「全面

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就包括大湄公河流域開發及建

設該流域的資訊高速公路等內容。由於中國的國界緊

鄰部份東協國家,因此也佔有地利的優勢,如在2006

年,從中國昆明到泰國曼谷總長2000公里的高速公路

完工通車;中國雲南、廣西與湄公河流域各國在經濟

上一體化。

以印尼的發電廠工程為例,日本產品及工程品質

的確在全球是名列前茅,但是中國的標價約較日本低

30~40%,且偏遠地區的小型工程標案也願意承接,

使得中國廠商立於優勢。不過中國廠商所著眼的並非

僅於承接基礎建設的工程款利益,而是想透過建設火

力電廠,與印尼的石油及媒炭等天然資源業者有更緊

密的關系。

由於近年來中國的經濟成長,使得中國在海外

投資金額逐漸增加,尤其在東南亞國家的基礎建設

投資金額也大幅成長。以2012年為例,中國在亞洲

各國的工程得標金額約為371億美元,相較於日本的

155億美元,約為2.4倍之多。中國在越南、印尼、泰

中日在東協國家的基礎建設投資之競合 王聖閔

日本已長期在東協佈局基礎建設投資過去日本透過其「政府開發援助 ( o f f i c i a 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對於開發中國家進

行援助,其中也包含基礎建設投資。1961年日本轉

為OECD所屬的DAC開發援助委員會(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mmittee, DAC)的成員後,正式對進行

開發中國家提供的贈與比率不低於25%的大規模經濟

援助。1980年代日本的為了繼續擴大市場,提高東

協對日本的依賴程度,因此加強與東協各國的經濟合

作。由於東協擁有龐大市場及豐富資源,在經濟層面

的考量,日本政府希望通過大額的援助達到保持原材

料和資源供應穩定,同時在未來也能獲得東協國家在

基礎建設上的需求訂單。

日本在亞洲開發銀行(Asia Development Bank,

ADB)具有較高的主導權,因此日本也同時透過亞洲

開發銀行在東協地區進行基礎建設投資。例如湄公河

流域計畫原本是在亞洲開發銀行下通過之開發計畫,

主要參與成員為泰國、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及

中國大陸,日本於2009年邀請湄公河流域的五國,

並召開湄公河流域國家元首高峰會議,期望能在該地

區的開發計劃上有更大的影響力。日本政府的對外開

發援助(ODA)和亞洲開發銀行(ADB)融資成為湄公河

流域計畫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其中一項重大計畫為

「東西走廊」。工程任務是修建一條大公路,一座橫

跨湄公河,連接泰國東南、寮國南部和越南中部的橋

樑,並繼續向緬甸南部延伸。

此外,在2011年7月開始在泰國中北部的昭披耶

河沿岸發生造成800多人死亡,並嚴重損毀多處廠房

的水患,有7個主要工業園區淹水,工廠停擺,並對

電子、汽車零件產業的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日本在

泰國的生產線也受到嚴重的影響。在泰國約有4,000

多家的日商,為使得泰國的日商能免於未來水患之

苦,因此日本也積極與泰國政府交涉,希望能切入泰

國的治水計劃,疏洪道及滯洪池的工程金額約為100

億美元,不過仍存在中國及韓國等競爭對手加入搶食

新興市場國家在近年來已積極加強其國內之基礎建設,但是在APEC區域的經濟體之間仍存在著基礎建

設水準的落差。日本透過亞洲開發銀行,在東南亞的新興市場長期進行基礎建設的投資。而與東南亞國家比

鄰的中國大陸,近年來也積極透過國營企業,在東協國家大量進行投資。中日雙方亟欲在這個有基礎建設投

資需求的市場佈局進行佈局。

Page 8: 181 - CTASC ·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國內相關智庫 已多有量化評估,但結果在數字方面互有出入,為免

一○三年十月 181期

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等東協國家的基礎建設

投資金額都有明顯增加。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

平訪問印尼時所宣布要建立亞洲基建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AIIB以東協為

其未來主要的資助對象。中國也想透過中國AIIB來增

加對東協國家的基礎建設投資,並使其在經濟上更依

賴中國。

結語

在中國與日本積極搶進東協國家的基礎建設投

資,我國也應透過積極參加國際組織,增加在其中的

影響力,增加我國在國際間的能見度,並能增加海外

基礎建設投資的機會,對我國的經濟成長將可成為正

面助益。(本文作者為台經院國際處助理研究員)

澳洲看亞洲基礎建設銀行之成立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

就在APEC高峰會議即將於北京舉行的前夕,中國大陸與其它21國簽署亞洲基礎建設銀行(AIIB)成立備忘錄;儘管澳洲官方以要求「透明性」和「治理協議」作為未能出席簽署之理由,然而,澳洲

仍希望運用機會影響AIIB未來之運作。

澳洲總理Tony Abbott於10月31日政府公開表示,「我們樂意加入,但它必須是一個如世界銀行般具有透明性和治理協議的跨國機構。」這番談話固然反應其外交部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以戰略性理由而反

對加入、並呼應美國立場的結果;但是其國內支持澳洲爭取加入的聲音仍高,例如,勞工黨曾敦促Tony Abbott積極和中國大陸參與AIIB之成立,財政部長Joe Hockey也贊同先加入AIIB以爭取影響力。

多位著名的評論家,也提出重要觀點:不應視AIIB為對亞銀和世銀的一項威脅,而應視其為重要機會所在。畢竟,中國大陸對於世銀和國際貨幣基金(IMF)長久以來改革的腳步始終溫和且緩慢感到相當挫折,並擔心日本所主導的世銀已無法全然承擔亞洲基礎建設的龐大需求。

澳洲未來仍會密切關注AIIB將如何發展。尤其是觀察自布列敦.森林(Bretton Woods)多個機構的歷史經驗可知,藉由早期參與會比較容易建制這些機構。承諾貢獻最多資金的國家,自然會想要擁有最大

的影響力,中國大陸亦不例外;澳洲若即早簽署加入AIIB,也較有機會影響AIIB的治理與運作。

AIIB初期聚焦於亞洲

AIIB初期將聚焦於亞洲的基礎建設,但之後會延伸到太平洋各島嶼。澳洲的利益在確保明智地從事基礎建設計畫,對亞洲基礎建設提供資金,實際上也符合澳洲政府的經濟外交議題。

此外,愈多國家簽署AIIB,由中國大陸主導的可能性就愈低,也會因此更有能力將AIIB引導到永續

發展所需的各項原則與措施。尤其是中國以往參與大型基礎建設計畫時,常在風險評估、勞工權利和部

份計畫面臨環境與社會衝擊等方面,都面臨反對聲浪。但如果更多國家簽署加入AIIB,中國企業在AIIB

的資金運作會比在中國出口銀行資金運作受到更為密切的監督。更何況,根據澳洲與中國大陸發展融資

活動的經驗顯示:藉由參與(engaging)會比不參與,擁有更多的影響機會。

亞銀將尋求與AIIB適當合作

此外,亞銀總裁中尾武彥(Takehiko-Nakao)也表示,AIIB的角色與亞銀是有所重疊,並強調「希望新的銀行會遵守國際標準。」不過,「由於亞洲存在著非常龐大的融資需求,可以理解為何要另建立一

銀行的新想法,在其正式成立後,我們將考慮適當的合作。」

參考資料:

1.Australia can only influence the AIIB if it joins, 29 Oct, 2014.2. Australia and the AIIB: A lost opportunity, 31 Oct, 2014 http://www.businessspectator.com.au/

article/2014/11/3/china/australia-and-aiib-lost-opportunity

Page 9: 181 - CTASC ·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國內相關智庫 已多有量化評估,但結果在數字方面互有出入,為免

一○三年十月 181期

轉變為在符合特定用途與條件的前提下,1方可進行

資料的跨境傳輸。

APEC隱私權保護原則

A P E C電子商務指導小組 (A P E C E l e c t r o n i c

Commerce Steering Group)於2003年成立個人資料隱

私權保護分組(Data Privacy Sub-Group),研擬制訂

APEC隱私權保護原則(APEC Privacy Principles)2以供

亞太區域內之企業、消費大眾、法律協會以及保護隱

私權的專家參考。APEC隱私權保護原則於2004年獲

得APEC部長會議認可,成為APEC有關個人資料保

護之最高指導綱領。APEC隱私保護原則共有九項3:

1. 避免損害原則:有關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與利

用,不得損害當事人之權益。

2. 告知原則:對個人資料進行蒐集時,應告知當事人

蒐集者名稱、蒐集資料之目的、種類與用途等必要

事項。

3. 限制蒐集原則:個人資料的蒐集應符合蒐集之目

的,且不得逾越必要之範圍,與目的無關之資料,

不得任意蒐集。

4. 利用個人資料原則:有關個人資料之利用,應符合

當初進行蒐集之目的,未經當事人同意或另有法律

規定,該資料不得作其他利用。

5. 當事人選擇原則:個人資料之蒐集或利用,當事人

有權得選擇「進入」(opt-in)或「退出」(opt-out)模

式,資料蒐集者或保有者應尊重當事人之選擇。

6. 個人資料完整原則:保有個人資料檔案者,有責任

大數據時代下的APEC跨境隱私保護規則 蔡靜怡

每個人都會在網路上儲存和生成大量的個人資訊

和資料,大數據包含了各種個人資訊資料。不過,這

種資訊洪流也隱含著個人隱私上的顧慮,現有的隱私

保護法律或政策無力解決這些新出現的問題。倘若處

理不善,可能嚴重損害資訊經濟並阻礙創新。

大數據時代,個人是否擁有「被遺忘權」,被

遺忘權即是否有權利要求資料商不保留自己的某些資

訊,大數據時代資訊為某些網際網路巨頭所控制,但

是資料商收集任何資料未必都獲得用戶的許可,其對

資料的控制權不具有合法性。2014年5月13日歐盟法

院就「被遺忘權」(right to be forgotten)一案作出裁

定,判決谷歌應根據用戶請求刪除不充足的,無關緊

要的,不相關的資料,以保證資料不出現在搜尋結果

中。這說明在大數據時代,加強對用戶個人權利的尊

重才是時勢所趨的潮流。很多人開始緊張,因為我們

進入了一個無法刪除紀錄的年代,所有留言、上傳的

影片和照片等,都會被記錄下來。最近有不少公司招

募新人時,人資部門會特別查看應徵者臉書。當這樣

的時代來臨,隱私權、人權該怎麼保護,變得很重

要。

自1980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 E C D)訂

定「隱私保護暨個人資料跨境流通綱領」 (O E C D

Guidelin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and Trans-

border Data Flows)以來,歐盟以及APEC皆針對跨境

隱私權提出相關的立法與政策,APEC通過「跨境隱

私權保護原則」(Cross Border Privacy Rules,以下簡

稱CBPR),顯示對於隱私權的保護以從開放的立場,

我們正生活在大數據(Big data)時代下,看似無聲無息,卻又迅猛如雷。所謂的大數據並非是全新事物,

Google搜尋服務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只不過這樣規模的數據量處理以及將這些數據作為商業價值應用太

少。隨著全球數字化、數據探勘與分析技術相當進步,特別在電腦運算能力與儲存空間不斷的增強與擴張的

情況下,越來越多企業和國家發現,可以利用類似的技術更好地服務客戶、發現新商機、擴大新市場以及提

升效率,才逐步形成大數據這個概念。

A P E C & 跨 境 隱 私

Page 10: 181 - CTASC ·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國內相關智庫 已多有量化評估,但結果在數字方面互有出入,為免

�0

一○三年十月 181期

隨時更新或補充資料,力求該資料之完整正確,避

免當事人因不正確之資料,讓其權益遭受損害。

7. 安全維護原則:保有資料者應採取必要之安全維護

措施,避免個人資料被偷竊、遺失、毀損或外洩。

8. 當事人查詢及更正原則:當事人隨時有權查詢或閱

覽其個人資料,如發現有錯誤或欠缺者,得請求補

充或更正。

9. 責任原則:對於違法蒐集或利用個人資料者,應課

以法律責任,以保護資料當事人之權益。

上述內容主要規範個人資料蒐集、利用、儲存

和移轉時應遵循的原則,與OECD的8大原則差異不

大。但上述的法律框架不具效力與可操作性,為了

更加落實保護隱私權,APEC於2007年提出開路者

倡議,並決定建構APEC Cross-Border Privacy Rules

System體系4。

CBPR的內涵

CBPR架構主要包含隱私權執法機構、課責代理

機構和企業三方,以確保加入CBPR的企業隱私權保

護。CBPR主要是規範APEC經濟體企業與個人資訊

跨境傳輸的自願性多邊跨境傳輸隱私保護計畫,其本

身對CBPR成員並沒有強制約束力,只是提供一個建

立隱私權保護進一步合作的基礎。鼓勵CBPR成員在

此基礎下達成雙邊或多邊協議,從而對締約國產生約

束力,在兩國或多國間形成類似美國與歐盟間的「安

全港」(safe harbor framework)協議5使獲得CBPR認

證的企業受到成員國認可,因此CBPR正積極尋求與

歐盟合作,加入CBPR的企業可望獲得歐盟各國的認

可。

對企業而言,加入該體系的企業將在亞太或者

歐洲地區獲得消費者信賴,有利於打造優質企業形象

與商業活動。尤其網路購物、電子商務及電子金融是

新興的商業模式,消費者所承擔的隱私權風險來自於

會擔心個人所留下的交易資料可能遭到他人的濫用或

轉賣,在這樣的疑慮下,自然而然降低消費者的購買

意願,進而影響其對電子商務的信任。有鑑於此,

APEC電子商務小組體認網路隱私權保護不彰會對電

子商務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提出促進亞太區域個人隱

私保護的相關政策措施,CBPR則是落實隱私權移轉

的法律框架。

結語

CBPR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有重要意義,透過提

高電子商務的隱私保護增加消費者信心,有利於我國

電子商務發展。APEC為我國與亞太各國的重要經貿

合作平台,加入CBPR或許可為我國企業開拓歐盟及

美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帶來契機。政府已於9月中旬完

成「電子商務發展綱領」以及最近的第三方支付專法

(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但立法進度很難掌握,期

望能在今年底前完成立法。與發展台灣第三方支付業

務,將台灣打造成為亞太電子商務創新及集資的基

地,希望吸引國際電子商務企業來台設立據點或投

資,也期望以電子商務產業做為台灣進軍國際市場的

動力。(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處助理研究員)

注釋說明

1. 雲端商務應用法制趨勢(一),中華民國電子商務年

鑑:環境篇,2013年12月20日

2. APEC Privacy Principles, http://publications.apec.

org/publication-detail.php?pub_id=390

3. 孫德沛,雲端運算時代個資隱私安全之探討─以雲

端服務條款為中心,政大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100年7月。

4. APEC Cross-Border Privacy Rules System, http://

www.apec.org/Groups/Committee-on-Trade-and-

Investment/~/media/Fi les/Groups/ECSG/CBPR/

CBPR-PoliciesRulesGuidelines.ashx

5. 為因應歐盟之資料保護指令 ( t h e E u r o p e a n

Commission Directive on Data Protection),避

免被認定對個人資料保護措施不足 (n o t d e e m e d

“adequate”),個人資料之傳送因而受到干擾,美國

商務部遂與歐盟執委會,共同發展出安全港架構

(“safe harbor” framework),以確保由歐盟傳送至美

國之個人資料不受干擾。

Page 11: 181 - CTASC ·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國內相關智庫 已多有量化評估,但結果在數字方面互有出入,為免

��

一○三年十月 181期

「亞洲地區基金護照」簡析(下)余慕薌、歐懿萱 摘譯

A P E C & A R F P

(續前一期)

改善ARFP效率每年可省下200億美元成本

一旦ARFP成立,參與經濟體的各基金經理人將

可以跨多個市場提供單一的基金。預期更大的客戶基

礎將可使基金規模顯著地成長,以實現規模經濟。

同時,競爭力上揚、基金數量以及受託管的基金

增加都將有助於基金規模維持在最佳水準,以防侵蝕

基金的績效。投資人也將因直接取得境外基金導致當

地業者課徵的額外費用與佣金減少,自此效率提昇中

獲益。

繼推出ARFP後未來五年,保守假設每年管理總

資產會增加20%,一項模擬演練顯示:就總費用比率

(TER)減少而言,在本份報告中研究的亞洲基金市場,

幾乎都達成更佳的效率且可計量。潛在的節省範圍,

自澳洲的8個基本點到印尼高達100個基本點(表1)。

目前在部份亞洲經濟體內,可以提供給投資人的

產品有限。部分原因是這些經濟體規定嚴格,促使基

金經理人無意在當地市場經銷海外基金,缺乏廣泛的

外來產品選擇,投資者必須投資大部份當地的基金。

投資人要自完全由國內資產所構成的投資組合中

達到最佳基金業績,幾乎是不可能。分散投資到不同

的獨立司法權之間,可以減少大量的國內經濟風險。

然而,國際投資組合的多元化,只有在跨市場報酬相

關價值低時、才可能加速減少風險的可能性。

本報告檢視給予五個亞洲市場的投資人擁有國

際投資組合機會的各種利益,這五個市場分別為:澳

洲、中國大陸、韓國、新加坡和中華台北。結果顯

示,在同一個經濟體內的基金投資組合具有高相關

性,當投資組合包含著該區域各種基金時,與區域內

的其它基金中間值相關性估計約為54%(表2),這表示

投資者將能從跨亞洲市場的投資分散化中得到利益,

也就是說,承擔相同的風險可以獲得較高的報酬,或

是承擔較低的風險卻獲得相同的報酬。

更佳投資組合的各種利益可以具有各種風險取得

較佳報酬的型式、移轉給各個投資人。例如:在亞洲

區域基金護照(ARFP)下,波動度每增加1%,預期報

酬將增加2.3%;相較之下,在韓國或中國大陸,波

動度每增加1%,報酬僅增加0.9%和0.22%。特定亞

洲市場的夏普值比率(Sharpe ratios)自風險報酬的觀

點,提供另一種對這些基金產業的績效評估。通常,

夏普值比率低表示要承擔過高的風險才能獲得報酬,

夏普值比率高則表示報酬超過所預計的低風險。韓國

和中國大陸在2012年時波動度較高,也因此,這兩個

經濟體的夏普值比率都相對較低(中國大陸為0.3,而

韓國為0.4)。

另一方面,部份亞洲市場在2012年表現非常好。

澳洲和紐西蘭的夏普值比率分別為2.24和2.31%;同

年,曾被認為有高報酬的部份新興市場內之各類基金

也有良好的表現,菲律賓的夏普值比率為2.53、泰國

則為2.38。

橫跨各不同市場的共同基金績效差異大還顯示:

包含亞洲所有經濟體的基金投資組合,會達成卓越的

績效,也可以與其它既有產品,例如,UCITS,有良

表2: Median local and cross-border correlations

資料來源: Volguard Analytics as indicated in Annex C。

附註: 本演練是就管理資產價值而言,假設跨界共同基金銷售的自由化,有助於國內基金產業達成

20%的年成長率。資料來源: Volguard Analyt ics and APEC Pol icy

Support Unit計算。

表1: Potential savings accrued from the Asia Region

Funds Passport

Page 12: 181 - CTASC · 堵」的風險也可大大減緩。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 中韓fta對台灣主要產業的影響,國內相關智庫 已多有量化評估,但結果在數字方面互有出入,為免

��

一○三年十月 181期

本通訊每月出版一次,讀者亦可於本中心網站(http://www.ctasc.org.tw)取得電子版或訂閱電子報,歡迎各界對APEC活動及議題有興趣之人士,多加利用本通訊。對於本刊有任何批評建議者,請洽本刊主編余慕薌2586-5000(分機570),有關本中心各項出版品資訊或有建議本刊寄送對象或郵寄資訊勘誤者,請洽編輯部劉思妤

2586-5000(分機545)《將減少紙本印刷量,請大家多訂閱電子報》

編 者 的 話

好的競爭。確實,模擬演練合計,ARFP的夏普值比

率會是2.77,高於亞洲當地任何一個個別產品。

評估亞洲區域基金護照的商業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採用ARFP 仍將會帶來一些風

險,決策者必須減少部分風險,才能獲得最大利益。

這些風險在於任何跨國性的財政解決方案,其中

一個市場的震盪將會擴及至其他市場。在某些市場所

看到的流動性不足和損失傳至其他市場的速度及規模

通常都會因相互關聯性和效率而擴大。然而,位於亞

洲的一些經濟體以無法承受沒效率的金融市場。更深

入整合的金融市場不但有助於促進投資融資,也能減

少與不穩定的資本流動有關的風險。

各政府必須依照各自經濟發展來調整區域金融整

合。利益也只有在亞洲地區擁有必要的基礎建設和各

種制度時,才可能達到最佳化。不適當的法律架構、

低度會計與監督標準、透明化不足以及企業治理不佳

都可能導致經濟無法自ARFP中獲益。

也因此,對亞洲重要的是:擴展相互承認並強

化不同法規當局之間的合作與資訊交換。目前,作

為加入ARFP的一項條件是,參與ARFP的經濟體必

須遵守國際證券委員會組織(IOSCO)「有關於諮商

與合作和資訊交換之了解多邊備忘錄」(Multilateral

M e m o r a n d u m o f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C o n c e r n i n g

Consult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此外,經濟體必須符合國際貨幣基金

(IMF)和/或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實施的特定評

估標準。部份亞洲經濟體目前正加速努力以符合這些

標準。例如,菲律賓證券與交易所委員會產業正致力

於符合IOSCO各項標準,這將使得菲律賓做好準備進

入ARFP。

亞洲經濟體共同努力提昇與調和各項規則與市

場措施。調和的部份潛在領域包括:標準化和整合亞

洲地區的各個貿易平台、各清算體系並調和各法律、

規定、會計和監督(審計)標準與稅制體系。而在成為

ARFP成員之前,還要建立對基金顧問們和/或是銷

售人員的區域競爭標準,才能在確保適當管理系統性

風險的同時、完全享有ARFP所帶來的利益。APEC

可以在強化必要的基礎建設方面扮演領導角色。

結語

介紹ARFP的商業案例顯示利益仍將勝過風險。

在區域擁有得到最大利益的必要條件假設下,投資者

將能從較低風險與成本和更高回饋獲得收入。因達到

經濟規模所帶來的儲蓄每年即高達200億美元。

如經精心管理,增加的競爭力將有助於更有效率

的基金行業。一個更佳的亞洲基金管理行業,有利於

創造就業機會並提升區域經濟。透過提供基金經理們

更多組合當地基金的機會,ARFP將有潛力在區域內

創造17萬份新工作。有效的基金行業也有助於把某些

市場的剩餘轉移至短缺的市場。這兩項利益將會提升

亞太區域內的資本形成,和維持區域在世界成長扮演

主動力的角色。

ARFP對各參與經濟體所帶來的利益將有落差。

預計投資者將能從較小並封閉的市場得到最大利益。

在某些AuM已有相當大規模的經濟體,例如中國,

顯然已獲得多元化的利益。

政策決策者對於增加利益並同時減少風險方面的

措施非常重要。在這方面的一些建議包括:以較全面

的方法去確保區域的宏觀經濟穩定;加強資本市場;

和強化金融機構和基礎建設。在目前安排下,實施

ARFP的過程將會是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加入ARFP

會員,將透過其他會員的同意,開放給於所有亞洲

內的APEC經濟體。這漸進的過程對確保成立強勢和

有效的ARFP架構極為重要。同時,使其他經濟體有

機會調整它們機構上和法律上的架構,以適合採用

ARFP。(本文譯者分別為台經院國際處助理研究員、

目前就讀於Richmond大學政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