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67
2006 2006 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 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 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 高高高 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 高高高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email protected]

Upload: gino

Post on 13-Jan-2016

9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蔡秀中 Email: [email protected]. 热点1.化学与 STS. 经典题例: 2005年1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 C n H 2n+2 B.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C. 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 D. 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2006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蔡秀中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蔡秀中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Page 2: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热点 1. 化学与 STS

经典题例 : 2005 年 1 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 95% 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 CnH2n+2

B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C .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

D . 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B

Page 3: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1 :氮化碳的结构如图,其中 β -氮化碳的硬度超过金刚石 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下来有关氮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氮化碳属于原子晶体

B. 氮化碳中化合价:碳- 4 ,氮:+ 3

C. 氮化碳的化学式为: C3N4

D. 每个碳原子与四个氮原子相连,每个氮原子与三个

碳原子相连

B

Page 4: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2 : 2005 年禽流

感在全球蔓延,百

姓谈“禽”色变。目

前通过从香料八角

中提取的莽草酸制得的达菲是抗禽流感病毒特效药物。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高温、紫外线都能使禽流感病毒失去生理活性

B .莽草酸既能与 H2 发生加成,又能与 FeCl3 溶液反应显紫色

C .莽草酸、达菲都能使溴水或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D. 1mol 达菲与 NaOH 溶液反应,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最多为 4mol

A C

Page 5: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经典题例:常温下将稀 NaOH 溶液与稀 CH3COOH 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 . pH > 7 ,且 c(OH—) > c(Na+) > c(H+) >c(CH3COO—)

B. pH > 7 ,且 c(Na+) + c(H+) = c(OH—) + c(CH3COO—)

C . pH < 7 ,且 c(CH3COO—) > c(H+) > c(Na+) >c(OH—)

D . pH = 7 ,且 c(CH3COO—) > c(Na+) > c(H+) =

c(OH—)

A D

热点 2. 离子反应及离子浓度分析

Page 6: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 式 1 :将 amol/L 的 Na2CO3 溶 液 与 bmol/L 的NaHCO3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粒子浓度间的关系及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c(Na+)+ c(H+)> c(CO32—)+ c(HCO3

—)+ c(OH—)

B、 c(Na+)> c(CO32—)+ c(HCO3

—) +c(H2CO3)

解析:由电荷守恒: c(Na+)+ c(H+)= 2c(CO32—)+

c(HCO3—)+ c(OH—) 知: A 正确

由溶液中元素原子数目比 :“Na”: “ C ” > 1:1 知: B 正确

Page 7: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C 、若 c(Na+) > c(HCO3—) > c(CO3

2—)> c(OH—)

c(H+) ,则一定 a< b

D 、若 c(CO32—)+2 c(OH—)==2c(H+)+ c(HCO3

—)+

3c(H2CO3) ,则可确定 a=b 解析:若 a=b, 混合溶液中也有这样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所以 C 不正确

由电荷守恒: c(Na+)+ c(H+)= 2c(CO32—)+ c(HCO3

—)+

c(OH—)

当 a=b 时,元素原子数目比 :“Na”: “ C ” = 3:2

2c(Na+) = 3[c(CO32—)+ c(HCO3

—)+ c(H2CO3)]( 该推断可逆 ) ,两式结合可知 D 正确

C

Page 8: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2 :向一定量的 K2CO3 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 . a : Cl- ; b : K+ ; c : CO32- ; d :

HCO3-;

B. a: K+ : b: CO32- ; c: C1- : d:

HCO3-;

C. a: K+ : b: CO32- ; c: HCO3

- ; d:Cl-;

D. a: K+ : b: HCO3- ; c: C1- : d:

CO32-。

C

Page 9: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 式 3 : 将 足 量 的 CO2 不 断 通 入KOH、 Ba(OH)2、 KAlO2 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 CO2 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Page 10: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12 3

4

5

有关反应顺序:

1:Ba(OH)2+CO2==BaCO3↓ +2H2O

2:2KOH+CO2==K2CO3+H2O

3:2KAlO2+CO2+3H2O==K2CO3+2Al(OH)3 ↓

4:K2CO3+CO2==KHCO3

5:BaCO3+CO2+H2O==Ba(HCO3)2

所以答案: C

Page 11: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经典题例: Cu2S 与一定浓度的 HNO3 反应,生成 Cu(NO3)2 、 CuSO4 、 NO2 、 NO 和 H2O ,当NO2 和 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时,实际参加反应的 Cu2S 与HN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7 B. 1∶9

C. 1∶5 D. 2∶9

A

解析:当NO2 和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还原产物中“ N” 的平均化合价为+ 3 价。令 Cu2S 为1mol ,则参加反应的 HNO3 的物质的量为1mol×(2+8)÷2+1mol×2=7mol

热点 3. 氧化还原反应分析

Page 12: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 式 1 : 11.87g 金 属 锡 跟 100mLl2mo1.L-

1HNO3 共热 一段时 间 。完全 反 应后测 定 溶 液 中c(H+)=8 mo1.L-1 溶液体积仍为 l00mL 。放出的气体加热至 100℃再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为 8.96L 。由此推断氧化产物可能是

A. Sn(NO3)2 B. Sn(NO3)4

C. SnO2·4H2O ; D. Sn(NO3)2 和Sn(NO3)4 解析: 11.87g 金属锡为 0.1mol ,生成的气体NO2 为 0.4mol, 消耗的 HNO3 为 0.4mo1 ,可见:氧化产物中 Sn呈+ 4 价,且不为硝酸盐。所以答案为 C

Page 13: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2 :一定条件下 CuS 与稀 HNO3 发生反应,所得还原产物 为 NO ,氧化产物 为 SO4

2— 。 现 将0.06molCuS 加入到 50mL4.2mol/LHNO3 中 ,充分反应之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被还原的硝酸为 0.16mol

B .反应后溶液中仍有硝酸剩余

C .反应后溶液的 pH= 1

D. CuS未全部参加反应

A B

解析:有电子守恒:参加反应和被还原的硝酸均为: 0.06mol×8÷3=0.16mol 所以 A、 B 正确;

反应后 c(H+)=1 mol/L ,所以 C、 D 错误

Page 14: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经典题例: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除去 CO 中少量 O2 :通过灼热的 Cu网后收集气体

B .除去 K2CO3 固体中少量 NaHCO3 :置于坩埚中加热

C .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D .除去 FeCl3 酸性溶液中少量的 FeCl2 :加入稍过量双氧

水后放置

D

A 中:收集到的气体中混有 CO2 B 中:只能得到K2CO3 固体中少量 Na2CO3 的混合物 C 中: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于苯 D: 正确

热点 4. 基本实验操作

Page 15: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1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 、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B 、失去标签的硝酸银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可选用碳酸铵溶液作鉴别试剂

C 、用铜丝代替铂丝做焰色反应

D 、在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振荡后若紫色褪去即可证明其中含甲苯等苯的同系物A 中:必须用浓盐酸 B :正确

C 中:铜丝灼烧火焰有色,干扰实验

D 中 : 裂化汽油中含烯烃干扰

B

Page 16: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2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A .制取乙酸乙酯,应先将乙醇、乙酸混合,后加入到浓硫酸中

B .酸碱中和滴定中,应先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C .配制 SnCl2 溶液时,应先将 SnCl2固体溶于浓盐酸中,后加水稀释

D .用分液漏斗滴液,应先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打开漏斗上口的玻璃塞

解析: A 中:应先加乙醇、乙酸后加浓硫酸 B :锥形瓶不可用待测液润洗 C :正确

D 中 : 应先打开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后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C

Page 17: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C

经典题例: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Zn—2e-+2OH- = Zn(OH)2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Fe(OH)3 —3e— + 5 OH— =

FeO42 - + 4H2O

C .放电时每转移 3 mol 电子,正极有 1mol K2FeO4 被氧化 D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热点 5. 电化学知识应用

Page 18: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1.某新型二次锂离子电池结构如右图,电池内部是固体电解质,充电、放电时允许 Li +在其间通过(图中电池内部“→”表示放电时 Li +的迁移方向)。充电、放电时总反应可表示为: LiCoO2+6C = Li1 - xCoO2+LixC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电路上的“→”,

表示放电时的电流方向

B .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 LixC6- xe-= 6C+ xLi+

C .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 LiCoO2- xe-= Li1 - xCoO2

+ xLi+

D .外电路有 0.1mole -通过,发生迁移的 Li+ 的质量为 0.7g

C D

Page 19: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2.锂钒氧化物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远超过其它材料电池,其成本低,便于大量推广,且对环境无污染。电池总反应式为: V2O5+xLi==LixV2O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极材料为锂,负极材料为 V2O5

B 、向外供电时,锂离子在凝胶中向正极移动

C 、 正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 V2O5 + xe—== LixV2O5

D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xLi—xe—==xLi+

A

Page 20: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经典题例: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 + B(g) 3C(g) ,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 和 2 mol B ,达平衡后 A 的体积分数为 a %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大于 a % 的是A. 2 mol C

B. 2 mol A、 1 mol B 和 1 mol He(不参加反应)C. 1 mol B 和 1 mol C

D. 2 mol A、 3 mol B 和 3 mol C

A B

解析:该可逆反应达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不受压强影响且只要投料比 (化归后 )n(A):n(B)>1:1, 达平衡后 A 的体积分数即大于 a %

热点 6. 化学平衡知识应用

Page 21: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1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 t0 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 X、 Y、 Z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2Y 2Z

解析:由图中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Z 3X+2Y ,所以 A 错误

Page 22: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B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 V( )Ⅰ <V( )Ⅱ ,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 t0

C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 Z 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 Y 为固态或液态

D .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 Z 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析: B 中:由 V( )Ⅰ < V( )Ⅱ 可知: Y 为气态,Ⅰ中在较高压强下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所以 B 正确; C中:Ⅰ Ⅱ、 两容器内平衡等效, Y必为固态或液态所以 C正确 ; D 中:升高温度也能使Ⅱ体积增大,无法判断反应吸热

B C

Page 23: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2 :如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 3mol Z ,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 V L ,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 (X、 Y 状态未知 ): aX(?)+ 2Y(?) 3Z(g) 。此时Ⅱ中X、 Y、 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2 ,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若 X、 Y 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Ⅰ>Ⅱ

B .若 X、 Y 不均为气态,则平衡时 X 的产率:Ⅰ>Ⅱ解析:由题给数据可计算出: a=3

A 中: X、 Y 均为气态时,容器内压强Ⅱ>Ⅰ,气体总物质的量Ⅰ >Ⅱ,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Ⅱ>Ⅰ,所以 A 错误 B 中:仅 X 为气态时 X

的产率:Ⅰ=Ⅱ所以 B错误

Page 24: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如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 3mol Z ,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 V L ,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 (X、 Y 状态未知 ): aX(?)+ 2Y(?) 3Z(g) 。此时Ⅱ中X、 Y、 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2 ,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C .若 X、 Y 均为气态,则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Ⅰ>Ⅱ

D .若 X 为固态, Y 为气态,到达平衡后若在Ⅱ中再加入 1molZ ,则新平衡时 Z 的体积分数变小C 中: X、 Y 均为气态Ⅱ中在较高压强下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所以 C 正确; D 中:再加入1molZ ,则新平衡较原平衡压强大,Z 的分解率高,体积分数变小。所以D 正确

C D

Page 25: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经典题例: 2002 年瑞典科学家发现,某些高温油炸食

品中含有一定量的 CH2=CH—C—NH2 (丙烯酰胺)。食品中过量的丙烯酰胺可能引起令人不安的食品安全问题。关于丙烯酰胺有下列叙述:①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②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只③有 4种同分异构体;④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 B ②③④ .

C ①③④ . D ①②④.

D

热点 7. 有机物官能团与化学性质分析

Page 26: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1 : 2005 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分别奖给美国和法国的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对“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烯烃复分解”是指在金属钨或钼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例如:

则对于有机物 CH2= CHCH2CH= CH2 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时可能生成产物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③ D .只有③④解析: CH2= CHCH2CH= CH2 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时可能形成的碎片有 CH2=、 =CHCH2CH=, 可构造成物质①②③ 。所以 A 正确

Page 27: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2 :咖啡酸具有止血、镇咳、祛痰等疗效,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咖啡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咖啡酸可以发生还原、取代、加聚等反应

B .咖啡酸与 FeCl3 溶液可以发生显色反应

C. 1 mol咖啡酸可与 4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

D. 1 mol咖啡酸最多能消耗 3 mol的NaHCO3

D

Page 28: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经典题例:通常人们把拆开 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H),化学反应的△ H 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填“>”或“<” )SiC Si ; SiCl4 SiO2

( 2)右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硅晶体中的一个原子,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硅原子。

> <

热点 8. 物质结构与无机物推断

Page 29: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 3)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SiCl4(g) + 2H2(g) 高温 Si(s) + 4 HCl(g)

该反应的反应热△H = kJ/mol.+236

Page 30: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1 :气体A与气体B相遇立即生成一种白色的晶体C。已知在同温同压下 ,气体A的密度约为气体B的密度的 4倍 ;气体B易溶于水 ,向其浓水溶液通入 CO2 可生成白色晶体D ;晶体D的热稳定性不高 ,在室温下缓慢分解 ,放出 CO2 、水蒸气和B ;晶体C在高温下分解生成具有润滑性的白色晶体E 1; E 1 在高温高压下可转变为一种硬度很高的晶体E 2 。E 1 和E 2 是化合物E的两种不同结晶形态 ,分别与碳的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结构相似 ,都是新型固体材料 ; E可与单质氟反应 ,主要产物之一是A。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A 的电子式、C的化学式

(2)生成晶体 D 的化学方程式 E可与单质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晶体C在高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猜想:E 2 的一种用途提示: A为 BF3; E 为(BN)n

Page 31: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2 :下表是三个不同短周期部分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其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

⑵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Z 的单质与 Y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② R2X2与 ZX2 反应: 。

⑶X 可与 Z形成一种有恶臭味的气体,该气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且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试写出该气体分子(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 8e— 结构,且含有非极性键)的电子式 。

Page 32: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经典题例: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 SO2 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 C 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 1 小组同学认为

Na2O2与 SO2 反应生

成了 Na2SO3和 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2O2+2SO2=2Na2SO3+O2

热点 9. 化学综合实验

Page 33: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 Na2O2与 SO2 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 Na2SO3

(3)第 2 小组同学认为 Na2O2与 SO2 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 O2 外,还有 Na2SO4 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 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 ? 。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不合理 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 Na2O2 ,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

Page 34: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1 :某学生取纯净的 Na2SO3·7H2O 50.00g ,在密闭容器中经 6000C 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同时配制的亚酸钠溶液。经过他的实验和思考,这位同学解释了这种反常现象。

( 1)他将恒重后的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为加速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是 ,观察发现样品全部溶解,溶液澄清。

( 2)取少量( 1)中所配溶液,加入足量的用 (填一种酸 )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中

含有 (填离子符号)。

搅拌或加热

盐酸

SO42-

Page 35: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 3)另取少量( 1)中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看到气泡产生,闻到臭鸡蛋气味,说明生成 气体,写出生成该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同时发现溶液变浑浊,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

示) 。

( 4)根据以上实验,该同学经分析解释了以上实验中的反常现象,请你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这一反应在上述实验中 (填“是”或“否”)能确定反应完全。

4Na2SO3==== 3Na2SO4+ Na2S

H2S

S2 -+2H+== H2S↑

SO32-+2S2-+6H+=== 3S↓+3H2O

Page 36: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2 :常温下甲醛是一种无色、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 确定的致癌物和致畸形物之一。我国规定: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容许浓度为 0.08mg/m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用如下方法测定某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含量(假设空气中无其它还原性气体):

⑴ 测定原理: KMnO4(H+) 溶液为强氧化剂,可氧化

甲醛和草酸,

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4MnO4—+ 5HCHO + 12H+

== 4Mn2+ + 5CO2↑+ 11H2O

2MnO4—+ 5H2C2O4 + 6H+ == 2Mn2++10CO2↑+ 8H2O 

Page 37: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⑵ 测定装置:

部分装置如图所示示

( a、 b 为止水夹)

⑶ 实验步骤:

① 检查装置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 用 ( 填仪器名称 ) 准确移取 25.00 mL 1.00×10 - 3mol·L—1 的高锰酸钾溶液(过量)于广口瓶中并滴入 3滴 6mol·L—1H2SO4 溶液备用。

③将 2.00×10—3mol·L—1 的草酸标准溶液置 于 (填仪器名称 )中备用。

酸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

Page 38: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④ 打开 a ,关闭 b ,用注射器抽取 100mL 新装修的室内空气。关闭 a ,打开 b ,再缓缓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再如此重复 4 次(共 5 次)。如果压送气体时速度过快,可能会产生什么不利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将广口瓶中的溶液转入锥形瓶中 ( 润洗广口瓶 2~ 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入锥形瓶 )。如果没有润洗,所测甲醛的含量将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甲醛吸收不充分,影响测定结果

偏高

Page 39: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⑥ 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体积。

本实验是否需要指示剂?(如果需要,请写出指示剂的名称;如果不需要,试说明终点时的实验现象) 。

⑦ 再重复实验 2 次。

不需要,加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时溶液褪色且半分钟内不重新变红

Page 40: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⑷ 数据处理:分别于装修完工后的第 1 天、第 7 天、第 30 天 (室内始终保持通风换气状况 ) 对室内空气进行取样,通过实验测得以下三组数据(每次实验所取的 KMnO4 溶液均为 25.00mL):

 

计算第 30 天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为 ____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并判断此时主人 ________(填“能”或“否” )入住。

不能27.60mg· m-3

Page 41: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解析: 5种元素位于前三周期,所以 5种元素分别为W:H R:Na X:O Y:N Z:C

Page 42: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经典题例:在一定条件下,烯烃可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羰基化合物,该反应可表示为:

 

 

 

已知:①化合物 A ,其分子式为 C9H10O ,它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金属钠或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B;

②B 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C,C能发生银镜反应;

解析: A 中有碳碳双键、酚羟基

解析: B 中含 CH= 、 C 中含-CHO

热点 10. 有机综合题

Page 43: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③C催化加氢生成D,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生成E;

④E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F;

⑤F 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 G, G 能发生银镜反应,遇酸转化为 H( C7H6O2)。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有多组化合物符合题意,只要写出其中一组):

A , C , E

解析: D 中含羟基, E 为酯或烯烃

解析: E 中含碳碳双键、酚羟基

基团位置可分别取邻、间、对

Page 44: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 2)写出分子式为 C7H6O2 的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提示:羧酸、酯、羟醛互为类型异构

Page 45: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 式 1 :已知 次氯酸 能跟烯烃发 生 加 成 反 应 :RCH=CH2+HOCl→RCHOHCH2Cl(或 RCHClCH2OH)

某烯烃能发生如下所示的转化: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 A ,

C ;

(2) 从结构上分析,可与 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 __ _ 、 _________ _ 。

HOCH2CH2C1

CH2=CH—O—CH=CH2

CH3- O- CH2Cl

Page 46: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3)上述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_________ 、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 。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

①③

Page 47: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经典题例:《 2004 年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江苏省 2004 年工业(主要是热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 1.24×106t ,全省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分析酸雨成分发现,雨水中仍以硫酸根离子为主,约占阴离子总量的 61.9%,阳离子以铵根离子为主,约占阳离子总量的 84.1%。阴离子中 SO4

2-和 NO3- 的质量比约为 4.13:1, NO3

- 的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1)江苏省大气污染的特征是 A.煤烟型 B.机动车尾气型C. 由煤烟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转化D. 由机动车尾气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转化( 2)请你提出江苏省防治酸雨的两条主要措施

热点 11. 探究综合题

Page 48: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 3)某小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不同地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分析”的课题进行探究

①如果你参加该课题的探究,在小组讨论选择测定地点时,你建议选择的测定地点分别是

② 通 过查阅资料 发 现 , 1994 年 以 前 ,人们常采用HgCl2 和NaCl 的混合夜吸收二氧化硫, 1994 年国家颁布标准 (GB/T15262-94)规定用甲醛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变更吸收剂的原因除了用甲醛溶液的吸收效果比较好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

Page 49: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③甲醛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硫酸

该反应类型属于 。

测定时只需向吸收空气的甲醛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NaOH和指示剂,二氧化硫与指示剂、甲醛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根据溶液颜色深浅 ( 用吸光度 A 表示,可用一起测量 ),就能确定二氧化硫的含量。若欲测定某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mg·m-3),除需要测定吸光度 A 外,还需要记录的数据为

Page 50: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1 :“雕白块”的化学名称为甲醛次硫酸氢钠(NaHSO2·CH2O) 。为了漂白增色、防腐、增加米面制品的韧性及口感,违法者常常向食品中添加“雕白块”,但由于“雕白块”有毒,且易致癌,人食用后会引起过敏和食物中毒。已知“雕白块”是甲醛和次硫酸氢钠 ( 可表示成 Na+ [OSOH]—) 反 应 制 得 :HCHO+NaHSO2→( HO) CH2—SO2Na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雕白块” (填“易”或“微”或“难” ) 溶于水。“雕白块”具有 (填“强还原性”或“强氧化性” ) ,已知“雕白块”溶液中滴加足量碘水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有甲醛,写出化学方程式:

(2)写出次硫酸氢根的电子式:

NaHSO2·CH2O+2I2+H2O→4HI+ NaHSO4+HCHO

易 强还原性

Page 51: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3)写出水溶液中次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甲醛能使 变性凝固,所以可用其浓溶液保存动物标本。

(5) 甲醛是非常重要的合成原料。纯净的甲醛在[F3B←O(CH2CH3)2]配位化合物的催化下,加聚生成聚甲醛 ( 是一种优良的工程塑料 ) ,聚甲醛的结构简式为 ;俄国化学家布特列洛夫在 1861年首次发现在弱碱作用下, 6 个甲醛分子加合得到己糖,此己糖的分子式为 。

HSO2—+OH—==H2O+SO2

2-

蛋白质

—[CH2—O]n—

C6H12O6

Page 52: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6)已知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其中 A 可还原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亦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醛的整数倍,自然界中常以盐的形式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细胞膜中, B 可洗除衣物上的铁锈渍。 D 为环状化合物。完成下列填空: A 的同分异构体有 (写出结构简式 ) 。 D 的结构简式为 A催化加氢的化学方程式为 。

B 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写出 B跟稀硫酸、高锰酸钾混合溶液反应的反应式 :

HOCH2CHO+H2 → HOCH2CH2OH

5HOOCCOOH+2MnO4—+6H+=10CO2+2Mn2++8H2O

Page 53: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2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是煤,还有石油、天然气、核能等,这些能源都是一次不可再生且污染环境的能源,研究和开发清洁而又用之不竭的能源是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科学家预测“氢能”将是未来 21世纪最理想的新能源,氢能是利用氢气的燃烧反应放热提供能 量 。即: H2 (气)十 1/2 O2 (气)→ H2O(液)+ 285.5kJ/mol

( 1)试分析为什么“氢能”将是未来 21世纪最理想的新能源?(指出两点优点即可)

( 2)目前世界上的氢绝大部分是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中制取。请写出工业上由天然气制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氢是自然界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用作燃料不会污染环境,等

CH4+ H2O (g) → CO2+ 3H2

Page 54: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 3)利用硫-碘热循环法制取氢也是化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O 2H2+O2 ,其循环过程分三步进行:( a ) SO2+ I2+H2O→A+ B ( b ) A→ ?+? ( c) B→?+?+?

①完成以上三步反应,并确定哪步反应最难进行。

②请对硫-碘热循环法制取氢的优劣和前景作一分析。

(a) SO2+ I2+ H2O= 2HI+ H2SO4 (b) 2HI = H2+ I2 (c) 2H2SO4= 2SO2+ O2+ 2H2O由于硫酸很稳定,所以反应 (c) 最难进行

该循环过程需要很高的热能,也就是说在较高温度下才能进行,生成的 SO2和 I2 可以循环使用,其它产物对环境无污染,但耗能太大,所以此法也不可取,若把太阳能用到上述循环中,该工艺将是合理的。

Page 55: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 4)目前,氢总量只有 4%左右由电解水的方法制取。

电解水法制氢一方面消耗的电能比氢能释放的能量还要高,另一方面电能本身就是高效、清洁能源,以电能换氢能,成本很高,显然消耗电能来获得氢能的方法是得不偿失。请问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电解法制氢的成本。

通过太阳能发电或风能、海洋能、生物能、地热能电站产生的电能来制氢,可以降低氢的成本。

Page 56: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 5)目前,有人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所示:

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类似于生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和水是用之不竭,而且价格低廉。急需化学家研究的是

(6)列举两种方法简单安全地输送氢气。

寻找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它能在光照下促使水的分解速度加快。

管道运输;金属储氢材料储存后再运输

Page 57: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经典题例:石油化工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聚氯乙烯是用途十分广泛的石油化工产品,某化工厂曾利用下列工艺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氯乙烯:

CH2=CH2+Cl2 →CH2Cl—CH2C1………………①

CH2Cl—CH2C1→CH2=CHCl+HCl………………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为 98%,反应②中氯乙烯和氯化氢的产率均为 95%,则 2.8t乙烯可制得氯乙

烯 t ,同时得到副产物氯化氢 t。 ( 计算结果保留 1位小数 )

5.8 3.4

热点 12. 综合计算

Page 58: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2)为充分利用副产物氯化氢,该工厂后来将下列反应运用于生产:

2CH2=CH2+4HCl+02→2 CH2Cl—CH2C1+2H20…③

由反应①、③获得二氯乙烷,再将二氯乙烷通过反应②得到氯乙烯和副产物氯化氢,副产物氯化氢供反应③使用,形成了新的工艺。

由于副反应的存在,生产中投入的乙烯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①、③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依次为 a%、 c%;二氯乙烷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②中氯化氢的产率为 b% 。试计算:反应①、③中乙烯的投料比为多少时,新工艺既不需要购进氯化氢为原料,又没有副产物氯化氢剩余 (假设在发生的副反应中既不生成氯化氢,也不消耗氯化氢 )。

Page 59: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2)设投入反应①、③的乙烯物质的量分别为 x、 y ,则: 由反应①生成的二氯乙烷为 x·a% , 由反应③生成的二氯乙烷为 y·c% ,则由反应①、③共制得二氯乙烷的物质的量为 (x•a%+y•c%) ,通过反应②可获得 HCl 的物质的量为 (x•a%+y•c%)·b%。

据题意,反应③消耗的 HCl 为 2•y•c% ,则:

2•y•c% =(x•a%+y•c%)•b%

解得: =

=

CH2=CH2+Cl2 →CH2Cl—CH2C1………………① xa%2CH2=CH2+4HCl+02→2 CH2Cl—CH2C1+2H20…③ yc%

CH2Cl—CH2C1→CH2=CHCl+HCl…②(x•a%

+y•c%)·b%

Page 60: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式 1 :将质量 100mg 水合草酸锰MnC2O4· 2H2O放在一个可以称出质量的容器里加热,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试通过对该图

像数据的分析

和计算,回答

下列各问:

( 1)在 0℃~ 50

℃时, MnC2O4· 2H2O 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0℃~ 50℃时, 不发生分解反应,固体质量仍为100mg ,没有发生变化,此时为反应的预热阶段

Page 61: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 2)在 50℃~ 100℃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

在 50℃~ 100℃时,固体质量由 100mg减少至80mg ,这是水合草酸锰发生分解反应,失去结晶水,变为无水草酸锰

MnC2O4· 2H2O: MnC2O4=100:80

Page 62: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 3) 100℃~ 214℃,有无发生化学变化?其理由是 。

在 100℃~ 214℃时, 稳定区,固体物质质量仍为 80.0mg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Page 63: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 4)在 214℃~ 280℃时,固体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

设MnC2O4 MnOy 则

( 55 + 16y) :143=40:80 y=1 固体产物为MnOMnC2O4==MnO+CO ↑ +CO2↑

Page 64: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 5)在 280℃~ 943℃时,固体物质质量上升的原因是 。所得固体产物的化学式是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

在 280℃~ 943℃时,固体质量由 40.0mg上升至 43.0mg ,这是 MnO 与 O2 反应生成“高”价氧化锰的缘故。设其化学式为 MnaOb ,则有

Page 65: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变 式 2 : 将 15.68L( 标 准 状 况 ) 的 氯 气 通 入70℃500mL4.0 mo1.L-1 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吸取此溶液 25mL 稀释到 250mL 。再吸取此稀释液 25mL ,用醋酸酸化后,加入过量碘化钾溶液充分反应。用浓度为 0.20 mo1.L-1 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析出的碘,消耗了硫代硫酸钠溶液 5.0mL 时恰好到终点。将滴定后的溶液用盐酸调至强酸性,此时析出的碘用上述硫代硫酸钠溶液再滴定到终点,需要硫代硫酸钠溶液30mL。

已知: I2+2Na2S2O3==Na2S4O6+2NaI

(1)写出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总反应方程式。 7C12+14NaOH==NaClO+2NaClO3+11NaCl+7H2O

Page 66: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c(NaClO)=0.2mol·L-1 ; c(NaClO3)=0.4mol·L-1 ;c(NaOH)=1.2 mol·L-1; c(NaCl)=2.2 mol·L-1

(2)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在通入氯气前后的变化可忽略不计,计算通入氯气反应后溶液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稀释前 )。

Page 67: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预祝扬州的考生金榜题名!预祝扬州的考生金榜题名!预祝化学的考生旗开得胜!预祝化学的考生旗开得胜! 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