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15
2008 年 5 年 12 年年年年年年 年年年年年 Tanya Atwater 美美美美美美美美美 美美美美 美美美美美美美美美美美

Upload: skyla

Post on 19-Jan-2016

8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Tanya Atwater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 荣誉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地质学系. 在古生代的晚期,大约 2.5 亿年前,多数大陆发生冲撞形成泛大陆。. 泛大陆持续了大约 5000 万年的时间,然后再次分裂开。印度大陆大约在 1.2 亿年前和南极洲分开,穿过古地中海,向北漂移。. 5000 万年前,印度大陆首先与亚洲大陆的南部边缘相遇,发生了一次大陆间的碰撞。. 印度大陆和亚洲大陆的冲撞一直持续发生,使南亚次大陆逐渐被撞击深入亚洲的东南部。.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2008 年 5 月 12日四川地震的构造学解释

Tanya Atwater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

荣誉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地质学系

Page 2: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在古生代的晚期,大约 2.5亿年前,多数大陆发生冲撞形成泛大陆。

Page 3: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泛大陆持续了大约 5000万年的时间,然后再次分裂开。印度大陆大约在 1.2亿年前和南极洲分开,穿过古地中海,向北漂移。

Page 4: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5000万年前,印度大陆首先与亚洲大陆的南部边缘相遇,发生了一次大陆间的碰撞。

Page 5: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印度大陆和亚洲大陆的冲撞一直持续发生,使南亚次大陆逐渐被撞击深入亚洲的东南部。

可以观看或下载电影,显示泛大陆使如何分开的。地址 : http://emvc.geol.ucsb.edu/downloads.php

Page 6: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印度大陆的岩石圈是古老、冰冷、坚硬的,然而亚洲大陆边缘下的岩石圈则很年轻、温暖、相对脆弱。

Page 7: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因此,当它冲撞亚洲大陆时,它就如同一个坚硬的刻压机,将亚洲大陆脆弱的上部地壳压皱、隆起。

Page 8: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随着西藏高原地壳逐渐变厚变高,它开始升温,并且变得不稳定。可以观看或下载电影关于印亚大陆相撞。地址 : http://emvc.geol.ucsb.edu/downloads.php

Page 9: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不稳定的西藏地壳开始向侧方漂移,主要向东面。这一过程被称为:“逃逸构造”。

Page 10: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四川盆底位于四川地块的表面,四川地块是亚洲大陆岩石圈中一块古老、坚固的地块。

Page 11: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当西藏地壳向东面漂移时,它遇到了这块坚硬的四川地块。漂移一部分转向了南面,正好通过四川地块和嵌入的印度大陆板块间的峡缝。

Page 12: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西藏地壳的边缘在四川盆底的上方形成巨大、弯曲的走滑断裂带,使地壳漂移转换了方向。这种漂移实际上可以非常猛烈,于是发生地震,令这些断裂带裂开。中国许多大型、造成大量死亡的地震都是在这里发生的。

Page 13: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这种漂移还向东面压迫四川地块,形成陡峭的山脊,撞击地块,发生折叠及逆冲断裂带。在 5月 12日的大地震中,这些逆冲断裂带中的一个发生了断裂并使山脊向平原移动了 8厘米。

Page 14: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这样大陆间的冲撞直至今日一直在发生。结论很明显:这个地区发生大型地震是很自然,而且很难避免的。所以地震的预防措施非常关键。

Page 15: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地震的 构造学解释

资料来源和致谢

Base maps for the S.E. Asia and Sichuan images are from Google Maps, Terrain. http://maps.google.com/maps

Fault patterns are after Peter Molnar, American Scientist, v. 74, p. 144, 1986, and v. 77, p. 350, 1989.

See alsowww.tectonics.caltech.edu/2008MayChinaEQ/xichuan.html

Thanks to Zhang Peizhen, Xue-ze Wen, Peter Molnar, Douglas Burbank, and many others for discussions, insights, and Sichuan field exper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