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出刊 - ntnu8因此同年 月...

84
2010年3月31日出刊 3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Feb-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2010年3月31日出刊

3

- � - - � -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

社之比較研究*

蔡錦堂**

摘 要

忠烈祠為中華民國的「國殤聖域」,它是祭祀中華民國建立以來,為「國家」

殉難殉職的忠勇義烈官兵、人民的場所,是中華民國「國家宗祀」或國殤致祭的神

聖場域,唯其創建是在1��0年代至�0年代中華民國與日本帝國從準戰爭期進入戰爭

期的產物。而當時的「敵對國」日本,在這時期也將明治維新前後以來,為新政

府戰死、或為國事殉難「英靈」祭祀、彰顯的場所「招魂社」,改稱為「護國神

社」。敵對的兩國,約在同一時期,將兩國殉難者的「烈士」、「英靈」,以「忠

烈祠」與「護國神社」之慰靈設施,予以崇敬祭祀,乃一饒富興味的議題。

本研究以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加上二者最高位階的「國民革命

忠烈祠」與「靖國神社」進行比較研究,首先談論忠烈祠與護國神社.靖國神社的

創建歷史、沿革,其次從以下四個面向,來對忠烈祠與護國.靖國神社進行比較:

(一)歷史沿革與性質之比較、(二)祭神、儀式之比較、(三)戰後的經營維持、(四)國

民的記憶。

關鍵詞:忠烈祠、國民革命忠烈祠、護國神社、靖國神社、烈士、英靈、祭神

《師大臺灣史學報》

第3期 頁3-22

2010年3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

* 本論文為筆者於�00�年,以日文發表於日本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出版《台湾の近代と日本》一書

中的〈台湾の忠烈祠と日本の護国神社・靖国神社との比較〉,增補修改後的中文版本。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師大臺灣史學報》 第3期

目 錄

研究論著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 .........蔡錦堂 ..................�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 ................................................許佩賢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1��0)為討論 ..........................................洪馨蘭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1���) .............................蔡昇璋 ................��

書評

評介大友昌子

《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 .........曾令毅 ..............1��

學術活動

「東亞近代漢生病政策與醫療人權國際研討會」概況 .............范燕秋 ..............1�1

臺灣史日文史料暨日本近代史研習營活動報告 ..........................王麒銘 ..............1��

「廖添丁去世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概況 ...................................周明瑩 ..............1��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

一、前言

「忠烈祠」是中華民國的「國殤聖域」,它是祭祀中華民國建立前後以

來,為「國家」殉難殉職的忠勇義烈官兵、人民的場所,是中華民國「國家宗

祀」或國殤致祭的神聖場域,它的建造設立以及烈士入祀基準的選定,應是

莊嚴謹慎而且極富「國家」(或政權)的價值觀在內。筆者曾針對忠烈祠此

一課題,發表了〈從神社到忠烈祠──戰前與戰後臺灣「國家宗祀」的轉

換──〉、〈忠烈祠研究──「國殤聖域」建立的歷史沿革〉、〈忠烈祠英

靈探析〉、〈褒揚及忠烈祠祀榮典制度之研究〉1等三篇論文及一篇研究報

告。在第二篇論文的結論中,筆者曾提到忠烈祠是1��0至1��0年代,中華

民國對日本抗戰時期的產物。而當時的敵對國日本則於1���年,將原本為

祭拜明治維新以來因國事及各戰役中為日本新政府殉難忠死的「英靈」而

建的招魂社,轉變成與忠烈祠性質相同的護國神社。中日敵對兩政府不約

而同為了崇祀為「殺敵」而殉國的「烈士」或「英靈」,而建立宗祠,此

「忠烈祠」與「護國神社」的比較研究,甚至兩者中「位階」最高的「國

民革命忠烈祠」與位於日本東京九段的「靖國神社」之比較,應是饒富興

味的課題。

雖然世界各國祭祀因對內或對外戰爭而殉難的戰死者,有種種的場所

與儀式,亦各自有其歷史由來與意味,如美國華盛頓的威靈頓國家公墓、

英國倫敦西敏寺的無名戰士之墓、德國波昂的戰爭犧牲者紀念碑、義大利

羅馬的無名戰士之墓、印尼雅加達的卡理巴達英雄墓地、馬來西亞可倫坡

的國家紀念碑等等。不過,從歷史觀點而言,與臺灣的忠烈祠性質或建立

歷程較接近者,則屬日本的靖國神社.護國神社。

有關忠烈祠的學術性研究論文,除了筆者上述幾篇外,可謂僅少;而關

於靖國神社或護國神社、甚至其前身的招魂社的史料、論述與研究,則相當

的豐富,近年來因為「靖國神社法案」問題「大阪.箕面忠魂碑違憲訴訟問

題」,以及日本內閣的「靖國神社參拜問題」、「A級戰犯合祀問題」、「國立慰

靈施設新設問題」等,贊成與反對靖國.護國神社的論述、著作大量出版。2

本文立足於有關忠烈祠與靖國.護國神社的現有史料與研究論述,並

加上對忠烈祠與靖國.護國神社的現地調查結果,3就此一較少為學術界所

注意到的課題,作一比較分析,除試圖瞭解二者於產生、建立之歷程,其

性質、內涵的異同,亦嘗試探索於「戰爭」或「敵對狀態」消失下,二者

的經營維持、生存因應之道為何?論文第二、三節先簡述忠烈祠與靖國.

護國神社的建立歷史沿革,其次再進行二者的分析比較。

二、忠烈祠之建立沿革簡史

1��1年滿洲事變發生前的�月11日,在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曾公布了「褒揚條例」,對所謂「奮勇抗敵忠心衛國確有功績者」予以褒

揚,此乃最早與忠烈祠較有關係的法令,4但「忠烈祠」此一詞句尚未於條

例中出現。

1 拙著,〈從神社到忠烈祠──戰前與戰後臺灣“國家宗祀"的轉換〉,《第一屆日本研究.臺日關係.

日語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文化大學日文系,�000年);〈忠烈祠研究──“國殤聖域"

建立的歷史沿革〉,收於「國科會臺灣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論文(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001年)。〈忠烈祠英靈探析〉收於《淡江史學》1�(臺北:淡江大學歷史系,�00�年),頁1��-1��。〈褒揚及忠烈祠祀榮典制度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00�年)。

2 史料方面如:靖国神社,《靖国神社百年史》(資料編 上中下、事歷年表),(日本:靖国神社,1���年)。靖国神社社務所《靖国神社忠魂史》(1~�卷),(日本:靖国神社,1���年);靖国神社,《御

創立百三十年記念.やすくにの祈り》(日本:產經新聞社,1���年);五十年史編輯委員会,《全国護

国神社会五十年史》(日本:全国護国神社会,1���年)。著作如:小崛桂一郎,《靖国神社と日本人》

(日本:PHP研究所,1���年);村上重良,《慰霊と招魂──靖国の思想》(日本:岩波書店,1���年);小林健三、照沼好文,《招魂社成立史の研究》(日本:錦正社,1���年);大江志乃夫,《靖国神

社》(日本:岩波書店,1���年)。相關論著甚多,不一一列舉。

3 筆者除�00�年接受日本住友財團贊助於�~�月間對靖國.護國神社進行現地調查外,1���年、�00�年亦接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內政部補助,進行忠烈祠以及臺灣、日本、中國之慰靈設施比較之

調查研究。

4 1��1年�月11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字第���號訓令。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

與忠烈祠有關法令的出現,始自於1���年�月1�日中華民國內政部所

公布的「烈士附祠辦法」。此辦法條文中,雖未使用「忠烈祠」一詞,而

以「烈士附祠」取代,但其六條條文中的第一條,已明文定出「凡為國民

革命而犧牲之烈士」得設紀念祠供祀,並定出烈士牌位之式樣及尺寸。5值

得注意的是此條文中開始稱呼為國民革命犧牲者為「烈士」,並規定安置

於烈士祠內供祀的是烈士「牌位」或「靈位」。除此之外,第四條文第四

項中有如下之舉例:「如殉難人數過多時其牌位中得免書烈士姓名,以事

由代之,如淞滬抗日陣亡將士之靈位之類」。6由此舉例觀之,所謂烈士抗

「敵」殉難,「敵」乃明指「日本」。換言之,中華民國與忠烈祠有關的

最初法令之出現,可確定是針對敵國「日本」而制定的。

1���年�月,中華民國行政院轉發以蔣介石為委員長之軍事委員會制定

之「歷次陣亡殘廢受傷革命軍人特別優卹辦法全案」內所附之「各縣設立

忠烈祠辦法」,7「忠烈祠」一詞於焉正式出現,此辦法亦是與忠烈祠有關

的最初之法規。此辦法中定出「凡抵禦外侮、北伐、剿赤、各戰役死亡官

兵」得入祀忠烈祠,其戰役範圍涵蓋了對抗日本之「抵禦外侮」,以及可

歸屬於內戰的「北伐」與「剿赤(中國共產黨)」。

1��0年中華民國對日抗戰進入緊張時期,時為中國國民黨總裁的蔣

介石手諭:「令各省縣黨政機關從速調製在抗戰期內死難軍民姓名尤其對

於被敵慘酷殘殺之忠烈事跡更應注重記敘并籌備建坊立祠使地方官歲祠

之」。8因此同年�月�0日國民政府頒布訓令「抗敵殉難忠烈官民祠祀及建

立紀念坊碑辦法大綱」,以及「忠烈祠設立及保管辦法」,並將原內政部

所頒「烈士附祠辦法」與軍事委員會制定之「各縣設立忠烈祠祀辦法」同

時廢止。9此新頒之「大綱」與「辦法」,即今日忠烈祠相關法規之原始法

令。此大綱名稱「抗敵殉難」之「敵」,由其制定時間背景觀之,很清楚

指的是「日本帝國」,且每年的公祭日由原為「國民革命軍北伐誓師紀念

日」的�月�日,改為對日抗戰的「抗戰建國紀念日」�月�日(即盧溝橋事

件發生日),敵對對象極為明確。有趣的是,就在此一法令頒布的前二年

(1���年),中華民國的敵對國日本亦頒布了將明治維新前後以來陸續建

立的招魂社改為護國神社的法令,並於1���年�月起實施(詳見下節)。

在上述1��0年頒佈之「大綱」中,中央政府要求各省市縣政府所在地

設立忠烈祠,並督促地方政府積極展開忠烈祠的調查與籌設工作,但受制

於戰事的影響,有些省市縣或淪陷、或瘡痍滿目、或因百廢待舉,經費、

物資、場地缺乏,即使將原有民間或公共寺廟如昭忠祠、關岳廟、節孝

祠、文昌閣等改建為忠烈祠,亦只能因陋就簡。至戰爭結束後的1���年10

月,全中國大陸共有1�省���縣建立���所忠烈祠。10

另外,上述「大綱」亦規定在國民政府所在地設立「首都忠烈祠」,

1��1年起內政部亦奉指令於戰時的「陪都」重慶積極覓地並編列預算籌建

首都忠烈祠,但均因祠址難定與預算不敷戰時物價激漲,最後胎死腹中。

戰後雖首都回歸南京,也因國共內戰與財政困難而一直無法籌建完成。

二次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並在1���年因國共內戰失敗撤退

到臺灣後,並未忘記在臺灣各地廣設忠烈祠。而日本統治時期在臺灣所遺

留下來的神社場域與建築,正好提供蔣介石政權設立忠烈祠使用,這樣的

情形在臺灣全島約有1�例。11將日式神社改築成忠烈祠,「祭神」從日本神

祇轉變成中華民國「烈士」,甚至臺灣「抗日英雄」,一方面因應了中央

政府對地方廣建忠烈祠,以表揚為「國」殉難英烈的需求,一方面也解決

了在大陸時期忠烈祠址難覓的困擾,同時更可順手去除日本留在臺灣的國

5 臺灣的國史館所藏內政部檔案(目錄統一編號1��、案卷編號���)。6 臺灣的國史館所藏內政部檔案(目錄統一編號1��、案卷編號���)。7 臺灣的國史館所藏內政部檔案(目錄統一編號1��、案卷編號���)。8 國史館所藏內政部檔案(目錄統一編號1��、案卷編號���)。

9 國史館所藏內政部檔案(目錄統一編號1��、案卷編號���)。10 國史館所藏行政院檔案(檔案號內�、案號��、01��-01��)。11 參照拙著,〈忠烈祠研究〉,頁1�。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

家神道色彩。於是在臺灣,日本帝國與中華民國蔣介石政權進行統治權交

換的同時,兩個政權的「國家宗祀」亦次第於原神社之場域,進行轉換。

值得一提的是,屬於日本護國神社系統,於1���年�月��日鎮座的總督

府指定臺灣護國神社,12於戰後被改利用作為「省」忠烈祠,成為全臺忠烈

祠中位階最高的場所,也成為國際人士來臺訪問時向「殉難英烈」致敬的

代表場所。但因原建物係木造,年久失修後,於1���年為蔣介石指定改建

成仿中國北京太和殿式樣的忠烈祠,而於1���年�月��日竣工,並更改名稱

為「國民革命忠烈祠」,以「專祠」的性質暫時取代首都忠烈祠。至此,

自1��1年以來「首都忠烈祠」的籌建困擾暫獲疏解,專祠「國民革命忠烈

祠」正式成為中華民國中央致祭國殤的場所,也成為所有忠烈祠中「位

階」最高的龍頭。此後,臺灣各地方縣市忠烈祠絕大部分改建或新建時,

即以國民革命忠烈祠之中國宮殿式設計模樣為模仿對象。至今全臺灣除國

民革命忠烈祠外,共有地方忠烈祠1�所。13

三、靖國神社.護國神社成立簡史

日本東京九段坂的靖國神社與日本全國各地方的護國神社,大部分是

由招魂社改稱轉變而來。日本最早的招魂社是1���年在京都的津和野藩士

福羽美靜等人,於祇園八坂神社的境內建小祠,藉以弔慰1���年安政大獄

等殉死的吉田松陰、梅田雲浜等��人。14招魂社最初多為幕末時期,地方

各藩為弔慰因尊皇攘夷而殉難的「志士」所創設的招魂墳墓或招魂場。特

別是推動王政復古、明治維新的雄藩長州藩,於1���年(慶應元年)起至

1��0年(明治�年)之間,於縣內為安政大獄殉死的吉田松陰等人,以迄

戊辰戰役的戰死者,總計建設了二十餘所招魂社(場)以供招魂弔祭。15

之後,歷經明治初年的戊辰之役、1���年(明治10年)前後的佐賀、西南

之役,1���、1�0�年前後的日清、日露戰爭,以及進入昭和期後的諸事

變,日本各地方為了對這因為國事而殉難者進行招魂慰靈,陸續建設了約

一百五十所招魂社(部分為招魂場)。16這些招魂社(場)的創立者,有舊

藩主、地區居民有志者與遺族,亦有地方的政府、縣民以及軍方關係者。

1���年日本全國各地的招魂社與招魂場,全部統稱為招魂社,17因為「招魂

場」乃是朝天空招請死者之靈以行鎮祭儀式的臨時性場所,而「招魂社」

則是長期固定的慰靈設施。

另外屬於「中央」創設的招魂社,則可溯至1���年(明治元年)�月

10日太政官發表有關設立招魂社的布告,該布告謂選定京都東山的靈山,

擬建祠宇以合祀1���年(嘉永�年)美國培利(ペリー)將軍的黑船抵日

之後,因奔走國事而殉國者,以及鳥羽.伏見戰役以降的明治新政府官軍

戰歿者之靈魂。�月10、11日即由新政府神祇官於京都河東操練場舉行招魂

祭。但原本選定於京都東山的靈山建設統一招魂社的計畫,卻因為首都遷

往東京之故,改為在東京九段坂上營造招魂社。1���年(明治�年)�月,

東京招魂社創立,��日舉行第一回合祀祭,首次以招魂合祀者計有戊辰戰

爭戰歿官軍�,���柱。181���年(明治1�年)�月,東京招魂社改稱靖國神

社,社格為「別格官幣社」。

1�01年�月,日本各地方之招魂社又因其祭祀料、營繕費、神饌料是否

由官費支出而分為官祭招魂社與私祭招魂社。中日甲午戰爭後,各地陸續

創建私祭招魂社,但日俄戰爭後,因無賠償金緣故,戰後財政困難,在所

謂地方改良運動與全國神社進行整理合併之際,當局未必樂見招魂社的新

12 參見拙著,〈忠烈祠研究〉,頁1�-1�。13 參見拙著,〈忠烈祠研究〉,頁1�。14 小林健三、照沼好文,《招魂社成立史の研究》,頁��-��。

15 小林健三、照沼好文,《招魂社成立史の研究》,頁��。16 小林健三、照沼好文,《招魂社成立史の研究》,頁1�-1�。17 小林健三、照沼好文,《招魂社成立史の研究》,頁1�。18 靖国神社社務所,餘誌〈合祀祭記事〉,《靖国神社忠魂史(第�卷)》,頁��。「柱」為日本稱呼祭祀

的英靈之單位。

- 1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1 -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

建,因此1�0�年1�月乃有政府之「招魂社創立ニ関スル件」(關於招魂社

創立之件)通牒公布,為防止招魂社亂立而提出規制。19進入大正時期之

後,日本內務省對神社行政進行整理,關於招魂社除再次規定應用「招魂

社」之名外,在祭神合祀方面,原先地方招魂社除弔慰因戰爭、事變死歿

者,平時之死歿者亦在祭祀名單中,但今後則規定只限弔慰「靖國神社的

合祀者」。20

1���年�月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隨著戰事的擴大,各地方又出現了

創建招魂社以弔慰彰顯戰歿者的聲浪。日本政府趁此機會於1���年10月召

開神社制度調查總會,力圖改善整備招魂社的制度。根據1���年底提出的

「招魂社制度改善要綱」,內務省於1���年�月1�日頒布「招魂社ヲ護國神

社ト改称ノ件」(招魂社改稱為護國神社之件)之法令,�月實施後,從來

的招魂社即改為護國神社,雖不附任何社格稱謂,但實際上分為「指定護

國神社」(內務大臣指定)與「指定外護國神社」兩種,前者等同於府縣

社,合祀祭神依規定以該神社所在府縣附近區域為範圍,原則上一府縣一

社,社名須冠該府縣名(如:某某縣護國神社)。21二次大戰末期,日本國

內已有�0所指定護國神社,加上殖民地的臺灣護國神社(臺灣總督指定)

與樺太廳的護國神社,共有��所護國神社,指定外護國神社則有�1所。22

戰後,以美國為中心的「占領軍」總司令部GHQ於1���年1�月1�日

發佈「国家神道、神社神道ニ対スル政府ノ保証、支援、保全、監督並

ニ弘布ノ廃止ニ関スル件」備忘錄(即所謂「神道指令」),自此之後直

至1��1年�月�日簽訂舊金山和約、隔年�月��日條約生效為止的�年多的時

間,對被認為是「Military Shrine」的靖國神社.護國神社而言,堪稱是

「寒冬時代」。在這一段期間,靖國神社.護國神社必須面對許許多多的

問題,例如:(一)改變神社機構,使成為具紀念碑性質或具和平意涵的公共

建築物(二)變更社號(三)切斷與皇室之間的關聯,特別是靖國神社禁止天皇

親自參拜或派遣勅使參拜,也禁止使用十六瓣菊花的皇室徽章(四)撤除各

地忠魂碑、忠靈塔(五)撤除鳥居(六)變更神社職員的人事管理等等。23

1���年�月占領期結束後,依據宗教法人法,「宗教法人靖國神社」於

�月成立,同年10月天皇皇后即親自至靖國神社參拜。隔年�月財團法人日

本遺族會成立,是為靖國神社.護國神社的最大支援團體。1���年,原為

全國護國神社宮司會的浦安會,改名為「全國護國神社會」,成為日本全

國護國神社(共��所)的統一組織,事務所則置於靖國神社內。24隨著日

本的「再獨立」以及高度經濟成長,這些戰前的指定護國神社紛紛回復社

名,神社之建築工事亦重新展開,以遺族會、戰友會、奉贊會為中心的慰

靈祭也漸漸恢復舊觀,年年盛大舉行。

從戰前的別格官幣社變成戰後的宗教法人靖國神社,以及幾乎各都道

府縣均有一所(或一所以上)的護國神社,雖然原則上與國家、政府脫離

了關係,但是自1���年(昭和�0年)起以迄於今,卻因為政教分離問題,

於日本國內各地引發風暴。另外還有所謂「A級戰犯」合祀問題與內閣閣僚

的靖國神社參拜問題等,導致日本與「近鄰諸國」(特別是中國、韓國)

的外交摩擦不斷。25這些內政與外交的衝突事件,清楚地呈顯出從招魂社

(場)演變而來的靖國神社與護國神社,仍然有不少課題尚待克服。

四、忠烈祠與靖國神社.護國神社之比較

關於忠烈祠與靖國神社.護國神社的比較,底下分幾個部分來探討。

19 大原康男,〈招魂社について〉,收於二橋正彥編《静岡県護国神社史》(日本:静岡県護国神社,1��1年)。

20 大原康男,〈招魂社について〉,頁10。21 大原康男,〈招魂社について〉,頁1�。22 靖国神社,《靖国神社百年史 資料編(下)》,頁���-���、���-���。

23 小林健三、照沼好文,《招魂社成立史の研究》,頁1��。24 五十年史編輯委員会,《全国護国神社会五十年史》,頁��1-���。25 小崛桂一郎,《靖国神社と日本人》,頁1��-1��、1��-1��、�0�-�1�。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

(一)歷史沿革與性質

1��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於中國大陸開始要求各地方省市縣設立忠烈

祠,它的「創意」其實是相當突兀的。在中國的政治文化傳統中,向來是

「重文輕武」的,雖然在中國歷史上國家的祀典中,有用來祭祀儒家宗師

孔子的文廟,以及祭祀助周滅殷的太公望呂尚(即姜子牙)的武廟。武廟

正式成為中國官方祀典是在唐朝初年,這是因為初唐立國因安史之亂以及

四夷入侵,唐朝廷用兵方亟,武廟祀典自然獲得前所未有的重視,但崇祀

武廟也令以儒學為主的文官集團產生疑慮不安。至明太祖朱元璋以平民之

身藉武力取得天下,深知「兵能弭亂,亦能召亂」之理,於承平之時必須

嚴控武人的忠誠度,斷不容武者別有其他精神依歸,因此除去太公望之

「武成王」封號,並撤武廟,不讓其別樹一幟取得武者宗主地位,使改從

祀於祭祀歷代帝王之太廟,以達「君尊臣卑」之目的。武廟的建立與廢

除,正反映了中國歷代君主對武人廟祀的操控。26

中華民國政府以慰祭為「國民革命」犧牲之「烈士」而籌建忠烈祠,

這是中國歷史傳統上僅少之事。之所以會有此不同於「重文輕武」傳統的

作為,應與忠烈祠成立時的背景有關──1��0年代,特別是跨入1���年對

日本抗戰後的緊張情勢,中華民國政府企求在撫卹殉難軍民遺族的同時,

亦透過褒揚慰祭殉難烈士,給予榮譽的形式,以其作為為國家效忠犧牲在

所不辭的範本。另一項仍待考證的可能,是因為蔣介石的因素。忠烈祠的

籌建起於軍事委員會以及中國國民黨的指令,而時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與

中國國民黨總裁的正是有四次赴日經驗(含二度留日)的蔣介石。離蔣留

學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所在地東京市ヶ谷近旁的靖國神社,是否曾給予蔣

一些有關慰祭殉國死難者的啟發示意不得而知,但從忠烈祠的籌建時間點

及內容觀之,特別是在1��0年蔣介石再度下令為對日抗戰期間死難軍民籌

坊立祠,而由國民政府頒布有關忠烈祠的「大綱」與「辦法」內容來看,

其精神與先前一年日本將招魂社改稱為護國神社,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二

個敵對國在同一時間點建立因為雙方戰爭而殉難之軍民的慰靈建物,實堪

吟味。

但如從忠烈祠與靖國神社.護國神社的性格而言,二者實有極大差

異。靖國神社.護國神社起源於招魂社(場)的體制,是幕末維新期激烈

的政治對抗過程中所產生的新的宗教觀念,既與日本傳統固有神社或神道

思想有關,又因應新的時代,含有濃厚的從上而下的國家價值觀,它與明

治國家或日本近代國家共同成長,於1���年招魂社改稱為護國神社後,此

一神社祭祀的新體制正式完備。始自「尊皇攘夷」、崇尚「楠公(南朝忠

臣楠木正成)精神」的此一體系,至今已逾一世紀,戰前是日本國家神道

極重要的精神內涵,戰後所殘存的「靖國思想」亦是至今觀察戰後日本的

一項重要指標。27反觀忠烈祠,與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固無關連,即使今日

存在於臺灣,亦與臺灣此一土地殊少關係,純粹是權力者自上而下因應戰

爭時局所指定設立的產物。它缺乏傳統思想支撐,未含也無能形塑宗教色

彩,只具有單獨的祭祀儀式。或許這是忠烈祠與靖國神社.護國神社在性

格上最大的差異。

(二)「祭神」與儀式

二次大戰後,忠烈祠與靖國神社.護國神社的數目,均以一縣規模

的行政區域約設立一所為原則。關於二者所祭祀的祭神,忠烈祠祭祀的是

自中華民國開國的辛亥革命前後以來歷次戰役(如討袁、護法、東征、北

26 參閱黃進興,〈武廟的崛起與衰微(七迄十四世紀):一個政治文化的考察〉,收於黃進興《聖賢與聖

徒》(臺北:允晨出版社,�000年)。祭祀太公望的武廟被撤後,中國歷代名將仍能維持民間甚至官方

立廟崇祀且香火鼎盛的例外是:關羽與岳飛二人。

27 有關「招魂社思想」或「靖國思想」,可參閱小林健三、照沼好文,《招魂社成立史の研究》,頁��-�1;以及村上重良,《慰霊と招魂──靖国の思想》。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

伐、剿匪、討逆、抗戰、戡亂復國等)殉難者,而靖國.護國神社則祭祀

明治維新前後以來歷次戰役(如戊辰、西南、日清、日露、滿洲事變、日

中戰爭、大東亞戰爭等)之殉難者。於忠烈祠入祀者,一般被稱為「烈

士」,被祭祀的是烈士的「靈」,而且這些烈士也並未昇格成為「神」,

換言之,「烈士」不能被稱為「祭神」。「牌位」象徵烈士的靈,被用來

當作祭祀慰靈的對象;依是否功勳特殊或在世時官位階級大小,牌位亦有

一人一牌位或多人一牌位等階級之分。且牌位擺置於忠烈祠的上下中間等

位置,亦依階級等而有不同。烈士牌位進入忠烈祠係依法令規定之固定

「入祀」儀式進行,該儀式並不具任何宗教意味,因而忠烈祠不致引發宗

教糾紛問題。另一方面,由於忠烈祠只是執行政府儀式的場所,烈士之靈

也不具宗教意味,無從「昇神」或提昇至「信仰」層次,在重視「信仰」

「靈驗」氛圍的臺灣社會,忠烈祠自然成為一種異樣的非宗教信仰層次的

存在。

相對於忠烈祠,靖國.護國神社合祀時經招魂、昇神儀式,殉難者之

靈成為「祭神」,其合祀儀式完全是神道式的。祭神的名字被記載於和紙

綴成的「靈璽簿」內,靈璽簿再安置於神社本殿深處的「靈璽簿奉安殿」

中,這是靖國.護國神社內最重要、神聖的部分。28

入祀忠烈祠的烈士中,並不包括內戰中反中央政府軍的所謂「敵軍」

(如中國共產黨)的戰死者,而靖國.護國神社的合祀慰靈名單中,亦不

包含內戰(如戊辰戰爭、西南戰爭)中所謂「賊軍」的戰死者。29拒絕將

內戰中的敵軍或賊軍納入慰靈行列,正說明了忠烈祠與靖國.護國神社對

於內戰殉難者的定義,均以「政權」的取得者──中央政府的立場進行解

釋,而非站在「國家」的整體立場作考量。

然而有趣的是,二者的祭祀對象中均含有「非本國人」的部分。在忠

烈祠,特別是國民革命軍忠烈祠約�0萬入祀者中,包括了1�00年參加孫文

惠州起義、以��歲之齡死亡的日本青森縣弘前市出身的山田良政。除了山

田良政之外,戰後時期於臺灣所建的忠烈祠入祀者中,含有明朝末期人物

鄭成功、清朝末期人物丘逢甲、劉永福、日本統治臺灣時期因抗日而戰死

或病死的蔡清琳、劉乾、羅福星、余清芳、羅俊、江定、蘇有志、莫那魯

道、花岡一郎、花岡二郎、蔣渭水、林幼春等等。30嚴格來說這些人並非

「中華民國」籍人物,只因冠上了「抗日英雄」的稱號(其實裡面有一些

人並非英雄而是土匪),便被送入忠烈祠享受國家慰靈祭拜,因而造成了

忠烈祠價值觀的混淆,以及應是「聖域」卻被褻瀆的現象。

再以靖國神社來看,目前約二百四十六萬餘柱的祭神當中,亦含有

二戰期間以日本軍人身份參戰而戰死的殖民地臺灣與朝鮮的原日本國籍的

「外國人」。此一合祀「外國人」的現象,也是引起今日韓國與臺灣,祭

神遺族要求撤銷合祀問題的源頭。

戰後,日本各地方的護國神社除持續合祀與地方有關係的靖國神社

祭神之外,亦面臨殉職自衛隊自衛官、警察官與消防員是否一併合祀的問

題。在政教分離的前提下,大部分的地方護國神社採取不合祀的方式,雖

然在神社境內安置有地方警察官、消防員等的殉職紀念碑。不過亦有部分

護國神社,如山口縣、福島縣、宮崎縣、長崎縣、佐賀縣等護國神社,合

祀有自衛官;而石川縣、福井縣、鹿兒島縣護國神社則設「相殿」配祀殉

職自衛官、警察官與消防員;另香川縣則對警察官、消防員行招魂祭。31

在臺灣的忠烈祠於1���年解除戒嚴,並與對岸的中國「和平往來」以來,

「戰爭」因素暫獲疏緩,忠烈祠新入祀者數亦急遽減少,甚至掛零。因28 靖國神社的靈璽簿奉安殿是1���年以當時昭和天皇的御內帑金所建造的,建築材料為鋼筋水泥,有

耐震、耐火、防濕之設計,為防不測事態發生,並備有「仮神座」(臨時神座)。參閱所功編,《ようこそ

靖国神社へ》(日本:近代出版社,�000年),頁��。29 例如西南戰爭中的西鄉隆盛等薩摩軍戰死者,只好於鹿兒島另立薩軍的靖國神社──南洲神社,來

祭祀反正府軍的「英靈」。

30 參閱拙作,〈忠烈祠研究──“國殤聖域"建立的歷史沿革〉,頁1�。31 全国護国神社会編,《全国護国神社一覽》(日本:全国護国神社会,1���年)。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

此於1���年起修正法令,殉職警察、義勇警察、消防、民防、義勇消防人

員,甚或公務人員、教師,只要有忠列殉職事蹟即可入祀忠烈祠。32此一修

法雖可增加地方忠烈祠與地方的關係,但相對的也使忠烈祠原有的因戰事

為國犧牲殉難的「忠烈」性格產生轉變。

(三)戰後的經營與維持

就忠烈祠而言,戰前於中國大陸籌建,由於正逢對日戰爭激烈時期,

在物資、經費、土地取得均極端困難之下,雖然全中國建立了七百多所,

但多應只是名不符實,充充數而已。戰後蔣介石政權撤退至臺灣後,為了

對效忠於他或中國國民黨的殉難軍民及其遺族有所撫卹,並以這些「英

烈」作為國民學習的典範,在無須煩惱籌建場所的情形下,於各縣市由地

方政府編列預算,原則上各建一所忠烈祠,春秋二季各行國殤大祭,維持

費用亦由公費支出。雖然忠烈祠因有公費支援,維持不成問題,但其自成

立之初即採由上而下的模式,透過政府(特別是蔣介石的國民黨)強力介

入,底層民眾的支持基盤相對薄弱。不同於靖國.護國神社有奉贊會、崇

敬會的支持,在蔣介石.蔣經國父子政權消逝,國民黨權力亦趨式微之

下,因特定人物、政權支撐的忠烈祠,被迫必須面對經營維持轉型的現

狀,這是忠烈祠的宿命與未來的課題。

相對於臺灣的忠烈祠,戰前的官祭招魂社或之後的護國神社以及靖

國神社,因為受日本官方與民眾的支持而得以維持其榮景。戰後在GHQ

的神道指令下,靖國神社與護國神社均面臨失去政府大力支持的窘境,直

到1���年對日和平條約生效之後,經營維持才漸漸脫離困境。同年「戰傷

病者戰歿者遺族等援護法」通過,遺族確定可以領取年金與弔慰金,隔年

「財團法人日本遺族會」成立之後,即成為靖國神社的最主要支持團體,

而且因其在各都道府縣均有類似分部的強固組織,每每於選舉時發揮吸票

效應,令政治人物不敢忽視。331���年起,靖國神社每年利用盂蘭盆節時舉

行「御靈祭(みたままつり)」,有大、小型獻燈、神轎遊行、朝顏(牽

牛花)市集、盆踊大會、藝能大會等等,一方面有慰靈的意思,同時也成

為東京夏季的「風物詩」,除了遺族、戰友崇敬者之外,原本與靖國神社

毫無關連的一般民眾也都能融入參加。「御靈祭」使得靖國神社由「聖」

轉「俗」,但也因此更能獲得一般年輕輩的親近,更是觀察靖國神社經營

維持的一項指標。

各地方上的護國神社則不如靖國神社般,於戰後仍獲得政界、遺族會

等的大力關愛。失去地方公費支持的護國神社,雖然有奉贊會或崇敬會等

組織的支援,亦必須各自尋求維持經營之道。模仿靖國神社於盂蘭盆節時

舉行御靈祭,或是舉辦各式各樣的祈願祝禱儀式(例如神前結婚、新年許

願、祈禱闔家平安.事業繁榮.旅途平安.金榜題名.生意興旺.病體痊

癒,以及太歲年的除厄祈福、新車上路前的祝禱等等),此外神職人員也

出差為信眾執行如地鎮祭、起工祭、宅神祭、工事安全祈願祭、祖靈祭、

水神祭、土神祭,以及店鋪開張與婚禮的祝禱儀式等,這些都是地方護國

神社的經營維持之道。有些護國神社也發行深受青少年喜愛的凱蒂貓、大

眼蛙圖案的護身符與神籤,福島縣護國神社則將「神樂殿」免費開放給民

眾舉辦演唱會、樂團演奏或是舞踊、民謠、傳統藝能、三味線等的展演活

動,以拉近民眾,特別是年輕族群與護國神社之間的距離。34這些作法使護

國神社脫離了慰藉殉國英靈場所的刻板印象,變身成為一般神社,而祭祀

的神靈除了是國家的守護神,也是鄉土繁榮、家內安全、生意興旺、學業

進步、身體健康的守護神。

32 1���年�月�日行政院臺(��)內字第1���1號令「忠烈祠祀辦法」修正。

33 參閱田中伸尚、波田永実著,《遺族と戦後》(日本:岩波書店,1���年),頁��、1��。34 許多地方護國神社化身為一般神社,祈願祭、出張祭典均屬神社平時業務。如福島縣護國神社甚至

將祈願費用張貼出來:神前結婚挙式料�萬円、合格祈願料�千円、方位除け�千円、命名料1萬円、安產

祈願料�千円、出張祭典祈願料�萬円。新潟縣護國神社的神籤上不但印著凱蒂貓圖案,連「恋みくじ」

(占卜戀愛運的神籤)都在販賣之列。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

(四)國民的記憶

忠烈祠與靖國.護國神社都是「戰爭」與「敵對」的產物,不管這戰

爭或敵對是內戰或對外戰爭。也因為與戰爭有關,因此都夾帶著濃厚的國

家或政權的價值觀。當戰爭或敵對結束、疏緩時,對於國民或國民的記憶

而言,這樣的價值觀又代表了什麼?還能存餘多少?或許這也是值得探究

的問題。

靖國.護國神社起源於一世紀前日本幕末維新期的招魂場、招魂社,

也與之後各地方到處廣立的忠魂碑、忠靈塔有關。雖然靖國.護國神社之

後被日本國家從上而下賦予太多價值觀,但它也隨著日本近代國家的成長

而往下扎根,它與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為主上忠烈犧牲、為國奉公就義的

精神,某種程度是結合在一起的。戰前它藉著神道教、藉著國家神道將宗

教信仰與道德混合,戰後在政教分離的憲法大原則下,它很難擺脫政教不

分的違憲指控,主要原因在於靖國.護國神社的祭神極富政治性,與國家

或日本戰前的軍事行為難以脫離,這是它的宿命。但是也因為它並非單方

面只由國家強勢灌輸價值觀而形成,它結合了日本古來從中國儒教學來的

君臣、父子等五倫之義的傳統,並經過一百多年的時間醞釀而成,同時它

的解體也是因為外在因素──戰敗之故,而非來自於內在的分崩離析。因

此靖國.護國神社於1���年解脫了與「戰敗」有直接關連的「聯合國軍占

領」枷鎖之後,能迅速回復大致之舊觀與原來蓄積之能量,是可以理解

的。雖然戰後靖國.護國神社也遭遇到來自基督教徒、佛教徒、左翼團

體、主張反戰的其他遺族團體、學者、輿論、媒體的指責、批判或控訴違

憲,甚至亞洲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強烈非難,但是觀諸靖國神社於每

年正月、御靈祭、�月1�日、春秋例大祭,甚或平時的團體與個人參拜的熱

鬧情境,以及七、八十歲或拄柺杖或坐輪椅的老人家,在兒孫攙扶下勉力

跨越臺階,往賽錢箱奉上賽錢並虔誠默禱的景況,或許可以說靖國.護國

神社對於相當數目的日本國民的記憶而言,已經超越了違憲與否、是否軍

國主義再興、政教分離等層次,甚至超越傳統宗教民俗學上的國民與神社

的關係,而昇華成為國民與日本這個「國家」之間的關係。

相對於日本的靖國.護國神社,臺灣的忠烈祠對於在臺灣這塊土地

上的人民來說,則有些異樣、突兀的感覺。起源於1��0年代中華民國對日

本抗戰時期,由蔣介石為首的軍事委員會或中國國民黨指令於中國大陸創

建的忠烈祠,其內涵缺乏中國傳統的文化因素,亦非由民間自主性由下而

上秉持誠心或信仰心所建。戰後蔣介石政權撤退至臺灣,在臺灣各縣市建

立忠烈祠,但是與臺灣這塊土地缺乏因緣的「外來」忠烈祠,對臺灣的國

民的記憶又是如何呢?忠烈祠弔慰的烈士是辛亥革命以來歷次戰役為中華

民國殉難的軍民,但對臺灣人民而言,除了所謂的「外省人」,1���年以

前的中華民國歷史只是教科書上的歷史,而非親身體驗的歷史;對於1���

年以前殉難的烈士記憶,是被外力強加或操縱的記憶;甚至這些「烈士」

(例如對日抗戰期死難者),很有可能正是當時是「日本國民」的臺灣

人的「敵人」。因此在臺灣的國民記憶中,這些烈士為「國家」殉難的事

實是空虛、無從感同身受的;他們犧牲保衛的也不是「臺灣」這個家園以

及人民。1��0年代後期,兩蔣時代結束之後,失去強大政治力護持的忠烈

祠,雖然仍舊獲得官方或軍方支援,但實質內涵已出現搖動而面臨必須加

以修正檢討的時刻。

五、結論

忠烈祠與靖國.護國神社原本都是戰爭期因敵對──內戰或對外戰爭

──而形成的產物,國家或政權賦予它價值觀,並以其「烈士」或「祭神」為

國犧牲殉難的事蹟作為國民效法的榜樣。1��0年前後中日這兩個敵對的國

家,一方指令廣建忠烈祠,一方改招魂社為護國神社,各自對於敵對戰爭

中的殉難者慰靈致祭。戰後在抽離「戰爭」與「敵對」因素後,忠烈祠與

靖國.護國神社均面臨各自內、外在的挑戰。本文先就忠烈祠與靖國.護

國神社的一些異同點,提出初步的探討,日後再作進一步研析。

- �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

引用書目

大江志乃夫

1984 《靖国神社》。東京:岩波書店。

大原康男

1991 〈招魂社について〉,收於二橋正彥編,《静岡県護国神社史》。靜岡:静岡県護

国神社。

小林健三.照沼好文

1969 《招魂社成立史の研究》。東京:錦正社。

小崛桂一郎

1998 《靖国神社と日本人》。東京:PHP研究所。

五十年史編輯委員会編

1997 《全国護国神社会五十年史》。東京:全国護国神社会。

田中伸尚.波田永実

1995 《遺族と戦後》。東京:岩波書店。

村上重良

1974 《慰霊と招魂──靖国の思想》。東京:岩波書店。

全国護国神社会編

1983 《全国護国神社一覽》。東京:全国護国神社会。

所功編

2000 《ようこそ靖国神社へ》。東京:近代出版社。

黃進興

2000 〈武廟的崛起與衰微(七迄十四世紀):一個政治文化的考察〉。收於黃進興,

《聖賢與聖徒》。臺北:允晨出版社。

靖国神社

1983 《靖国神社百年史》(資料編上中下、事歷年表)。東京: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

1999 《御創立百三十年記念.やすくにの祈り》。東京:產經新聞社。

靖国神社社務所

1935 《靖国神社忠魂史》(1~5卷)。東京:靖国神社。

蔡錦堂

2000 〈從神社到忠烈祠──戰前與戰後臺灣“國家宗祀”的轉換〉。《第一屆日本研

究.臺日關係.日語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文化大學日文系。

2001 〈忠烈祠研究──“國殤聖域”建立的歷史沿革〉。中研院臺史所「國科會臺灣

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論文。

2003 〈忠烈祠英靈探析〉。《淡江史學》14。

2008 〈褒揚及忠烈祠祀榮典制度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師大臺灣史學報》

第3期 頁23-43

2010年3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許佩賢*

摘 要

日本領臺以後,很快便開始著手調查、整理臺灣各地的地方共有財產,以各種形

態存在的學租財產也是其中重要項目之一。本文主要究明日治初期學租財產的整理及

法制化的經過,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政府如何運用國家的力量,將

原本應屬於社會的財產,穿上近代法人團體的外衣,使之為國家所用。

學租財產的來源要上溯到清代。清朝時期較正式的教育機關當屬府縣儒學及書

院。儒學及書院均擁有一些田園財產,稱為學田或書院田,靠著這些田園財產的收入

(學田租及書院租)支付學校的必要支出。學田的來源多為地方官辦置,也有由民間

捐贈者,而書院田的來源則主要由地方士紳捐贈,也有來自官方沒收來的田園撥給書

院者。從一般民眾來看,這些學租財產,特別是屬於書院及學會的財產,長久以來便

屬於社會大眾;不論是支付學校運作經費,或是提供讀書人讀書或參加科考的資金,

基本上都是在地方官紳乃至社會大眾的合意下被使用在教育事業方面。

日本領臺以後將清代以來的學田租及書院租統稱為學租,並將其他教育相關團體

(日本稱之為學會)的財產也視為學租,同時開始著手調查這筆多歧的財產的確實內

容。隨著土地調查事業的展開,這些屬於學租財產的每一筆土地也要被重新整理、登

記。在法制近代化的同時,政府的介入也隨之加強。

1���年總督府規定各縣的學租財產分別由各縣政府統一管理;1�01年成立全島單

一財團,1�0�年則正式成立學租財團。成立法人團體,看來似乎沒有違背清代以來

「社會共有財產」的特質,但是其整個經營管理卻被放在行政體系之下。其後學租財

團經費的利用調配雖然原則上仍以教育事業為優先考慮,但是既然不是真正獨立運作

的法人,最後還是依總督府自身統治便利的考量來運作。制度化的結果,只是讓國家

更有效率的掌控、利用這筆原應由社會合意決定用途的財產。

關鍵詞:學租、舊慣調查、日治時期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Bulletin of Taiwan Historical Research,

NTNU No3, pp.3-22, March 201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aiwan’s Martyrs’ Shrine versus Japan’s

Gokoku Shrine and Yasukuni Shrine

Tsai,Chin-Tang

Abstract

The Martyrs’ Shrine is the Republic of China’s “sacred sanctum for remembering those

whose died on behalf of the country”, a venue of worship that housed righteous officers, soldiers

and people who died for the country since the incep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a sacred

place that the Republic of China held its “national worship” or paid homage to those deceased

defending the country. Its inception began in the 1��0s and 1��0s, and was a product born

during the period wh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Imperial Japan moved from the quasi-

warring period to the warring period. While the “rival country” then, Japan had also during this

period renamed the “Spiritual Shrine”, a venue of worship for the “war dead” of those fighting

for the new government or died on behalf of the country, into the “Gokoku Shrine”. It does

emerge as a whimsical subject as to how the two rivaling countries woul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ook to worshipping and paying homage to “martyrs” and “righteous souls” of those died for the

two parties by putting up the spiritual consoling facility of the “Martyrs’ Shrine” and the “Gokoku

Shrine”.

The study attempts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aiwan’s Martyrs’ Shrine and Japan’s

Gokoku Shrine, and the highest ranks of the two – the “Republican Revolutionary Martyrs’

Shrine” and the “Yasukuni Shrine” by first discussing the building history, timeline of the

Martyrs’ Shrine, Gokoku Shrine, and Yasukuni Shrine, and then comparing the Martyrs’ Shrine,

Gokoku Shrine, and Yasukuni Shrine with the following four constructs: (I) A comparison on the

historical timeline and nature; (II) A comparison on deity worship and rituals; (III) the post-war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IV) The collective memories of the people.

Keywords: the Martyrs’ Shrine, the Republic Revolutionary Martyrs’ Shrine, the Gokoku

Shrine, the Yasukuni Shrine, martyrs, righteous souls, deity worship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

前言

清廷將臺灣收入版圖之後,隨著地方的建制,在各地設置儒學,地

方上也陸續成立書院。儒學、書院等教育相關事業的經費維持,主要來自

官府撥給的田產或是地方人士的捐贈。屬於儒學、書院的土地通稱為「學

田」,其收入則稱為「學田租」或「學租」。學租來源主要由官方主導成

立,但是其管理通常是由地方頭人負責。1因此,「學租」可以說具有某

種地方社會共有財產的性格。到了日本統治以後,隨著土地調查的展開,

「學田」也面臨所有權明確化的問題。本文即欲從法規制定及演變考察日

本統治時期學租財產之調查、整理及法制化的過程。

過去關於學租財產的研究,主要有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委託,由薛化

元主持的「臺灣學產的源流與定位」研究計畫,將臺灣的學租財產分為清

代、日治時期及戰後的源流與演變作時序性的整理。2日本學者山田美香

〈清朝統治下台湾における初等教育財政─日本植民地時代との比較〉在

前述報告書的基礎上,從總督府檔案中挑選數個個案,考察在學租整理過

程中如何處理個人資產、經費徵收或補助個別學校的案例,對於學租財產

調查及法制化的經過著墨較少。3

學租財產的整理,牽涉到許多層面的問題。首先是學租財產項下有許

多是土地、田園,因此它必然與日治時期的土地整理事業,也就是土地所

有權近代化的過程發生密切關係。

其次,學租的成立原本即與地方上的教育事業有關,日本領有臺灣後

也沒有改變此項舊慣,因此本文也將考察被以「近代化」方式整理出來的

這些社會共有財產,如何在國家法制的規範下被應用在「近代」的教育事

業上。

也就是說,本文研究的重點將有以下兩點:一是傳統社會的共有財產

如何在近代化的過程中被重新整理、定位。第二是這筆社會共有財產,如

何在國家(政府)的監督、管理下運作。

一、日治初期對學租財產的調查

日本領有臺灣之初,對地方上的各種公共財產作了一些調查,並逐漸

制定各種法令,對這些原本以各式各樣方式產生的社會共有財產之存在加

以法制化,學租也是其中一項。

這裡所謂的學租,其實包括至少三種來源、性質不同的財產。第一種

是清代以來所謂的「學田租」。清領時期,屬於府縣儒學的田稱為學田,

其租穀即稱學田租,有時也簡稱為學租。由於府縣儒學基本上是國家經營

的學校,因此日本領臺以後,自然便將學租視同官租的一種。第二種是

「書院租」。書院和儒學不同,為民間自辦的教育組織,通常由官民捐款

經營,但是有時也與官府關係密切。各書院情形不同,有完全獨立於官府

的書院,也有接受官府監督的書院,甚至有些書院不置負責人,便直接由

府縣儒學的教授擔任書院的山長。如登瀛書院受臺北府監督,不置董事,

而由臺北府的禮房負責書院事務,院長也由臺北府儒學的教授擔任。另外

如學海書院受淡水縣監督,臺南的海東書院原先受臺廈分巡道、後受臺灣

道監督。因為有這類的書院,容易讓人誤以為書院也和官方的儒學具有相

同性質,因此日本領臺以後,便將書院租也視同府縣儒學的學租,一併稱

之為學租。第三種是屬於某些特殊教育團體的財產。這些特殊團體並非儒

學、也非書院,但與儒學、書院一樣是以教育事業為目的而結成,有時和

書院關係密切,甚至互相混淆,日本領臺後將之歸類為「學會」,例如登

雲社、培英社等,學會也可擁有財產,其財產多由地方紳民捐款而來,此

1 參考許佩賢,〈近代學校的創設與地方社會──公學校的經費問題〉,收於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

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社,�00�年),頁�1-��。2 薛化元主持,李明仁、許佩賢、張仁傑撰,《臺灣學產的源流與定位》(臺北: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001年,未出版)。本文為其中第二章「日治時期的學租整理事業」改寫。

3 山田美香,〈清朝統治下台湾における初等教育財政──日本植民地時代との比較〉,《(名古屋市立大

學)人文社會學部研究紀要》1�(�00�年�月),頁��-11�。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

點性質與書院較為接近。因同為從事教育事業的組織,因此日本領臺後,

沒有細加區分,便將之統稱為學租。4

雖然舊慣調查會的報告書認為將這三種財產統歸為學租是由於領臺

初期官員的不辨細節,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儒學、書院及學會的成

立宗旨及性質雖然並不相同,但是其所屬財產的來源有極類似之處。大抵

說來,儒學的財產主要由官方辦置,少數由地方捐贈;而書院的財產主要

有兩個來源,一是官府將官有地或因民間爭訟而沒收的田產判給書院或學

會;二是來自地方官紳的捐獻。因此可以說清代以來的教育事業,有國家

興辦的儒學,也有民間興辦的書院,但是這些教育機關的經營,是在國家

和社會共同支援之下才得以成立。而國家領域及社會領域的分界,雖然十

分曖昧,甚至日本領臺初期的官僚也無法分辨,但是從以下的討論,我們

似乎可以觀察到,在一般民眾的概念中,兩者的分界是十分清楚的。

為了規範這些財產,明治��年(1���)�月日本領臺伊始,便發布「官

租收納取扱心得」(訓令第�號),其中規定清代的抄封田、學田、官莊

田、隆恩田、息莊田、義田等大租或小租等全部視為官租處理,但在但書

中規定該條文中之學田、義渡田部分,雖於官租徵收之際繳納,但不作為

國家收入,而是由地方廳保管。5這表示總督府很敏感的發現,學田及義渡

田雖然表面上看來與政府關係密切,但是它的主要用途是用於地方的教育

或社會事業,因此將之與其他「官租」區別開來,由主管教育與社會事業

的地方官廳來管理。

此外,學租另一個很鮮明的特色,即是它是專門用於教育事業,因此

必須對這筆財產的用途作特別的規畫,否則可能引起民眾不滿。民間對於

這筆財產的觀感,可以從下面例子看到。明治�0年(1���)�月新竹縣知事

欲將縣內文廟及文昌宮租作為新竹國語傳習所基本財產收歸縣管,便向總

督提出申請,其提出的理由之一即是以舊學宮為國語傳習所最適民心,不

過日本領臺以後以文廟文昌宮為守備隊兵營,大大違反臺灣人民情。這表

示在當時地方官員的觀察中,一般人民對於學租的想法,還是普遍認為應

該用在教育事業上。6在時代稍晚的1��0年代期,也有臺灣人在報上主張日

本領臺以來充公的學租,應該提撥更多經費,投入教育、教化事業,7由此

也可以看到一般民眾的「學租觀」。

這類的觀察及判斷受到總督府的重視,因此總督府先於明治�0年

(1���)1�月以訓令1��號修改前述「官租收納取扱心得」,將學田及義

渡田自官租項下刪除,8並以訓令1�1號規定屬於社團、財團或個人收入之金

種,可依舊慣處理,並由各縣(廳)自行訂定收支規定,9學租也在此列。

為了確認學租財產的性質及歸屬,必須詳細調查各筆財產的來歷、演

變及現況,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明治�1年(1���)起各縣分別調查了各縣

轄下的學租財產,作成報告書上呈給總督府,並制定了各縣的學租取扱規

程。各縣的調查大抵包括整理清代府縣志書中的財產來源、分布,並且也

實際去地方上作採訪調查。目前這類資訊散見總督府檔案、臺灣舊慣調查

會的報告書等各種資料,不過資料收羅、整理最齊全的應該是於1�0�年由

臺灣總督府出版的《臺灣教育志稿》一書的整理。10

二、學租管理辦法的法制化

從法規上來看,如前述,日本領臺以後,沒有將屬於儒學的學租及屬

於書院的書院租乃至屬於學會的公共財產區分開來,以其皆與教育有關,

4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 第一卷下》(臺北:同編者,1�10年),頁���-���。5 見明治�0年訓令1��號《臺灣總督府府報》�10號,1���年1�月1�日之參照。

6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1年乙種永久「文廟租及文昌宮租二關スル新竹縣知事稟申」。

7 〈(詹炎錄專欄)改隸以來充公之學租,必要更多籌撥,為風教振興費〉,《臺灣日日新報》1���年�月�日,漢文版。

8 明治�0年訓令1��號《臺灣總督府府報》�10號,1���年1�月1�日。

9 明治�0年訓令1�1號《臺灣總督府府報》�0�號,1���年1�月11日。

10 臺灣總督府,《臺灣教育志稿》(臺北:臺灣總督府,明治��年第一版,大正�年第二版),頁�0-1��。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

總稱為學租,而將之視為官租的一種,依明治��年(1���)�月發布的訓令

第�號「官租收納取扱心得」規定辦理。11明治�0年(1���)訓令1��號,將

學租、義渡租排除在官租之外。12同年發布的訓令1�1號,規定社團財團之

收入可依舊慣辦理,學租的徵收改依此令,各縣自行訂定收取、支出之相

關規程,由縣知事管理、辨務署長徵收。13根據這個規定,各書院各自成立

財團,由縣廳政府監管。

但是各儒學、書院自成單位成立財團,在管理及資金運用上有許多不

便。明治�1年(1���)�月,鳳山縣曾上了一份公文,向總督府表示,鳳

山縣以往所徵收的學租種類繁多,若依明治�0年訓令1�1號成立各個財團

徵收,仍無法獨立支持創辦學校,因此希望將各個學田收歸縣有,統一管

理,作為地方教育的基本財團,以其經費補助以後設立之國語傳習所分教

場或其他私立學校。14

雖然沒有看到總督府方面的回應,不過可能是基於此種考量,總督府逐

漸傾向以縣為單位整理學租財產。明治�1年(1���)�月以民學��號通告,學

租為學事獎勵基金,由縣知事(廳長)管理,規定其用途必須與教育事業有

關,例如補助即將設立之公學校、相關的學事費、獎勵書房義塾等。15

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各縣廳均開始著手調查縣內學租財產,並制定

各縣的學租取扱規程。各縣整理、調查、制定法規的進度不一,快者如臺

北縣,於明治�1年(1���)10月已制定「臺北縣學租取扱規程」、「臺北

縣學租取扱規程施行細則」。16宜蘭縣將縣內書院租、水圳租及學田租統稱

為興學租,於明治��年(1���)�月制定「興學租取扱規則」。17臺中縣則

遲至明治��年(1�01)�月才公布「學租取扱規程」。18這些法規都指定學

租財產必須用於教育事業,並且可以以這筆資金生息、投資,將清代以來

舊慣中的不成文規定以法規明文化。

或許是由於各縣步調太不一致,再加上土地調查事業的展開及廢縣置

廳的行政調整,明治��年(1�01)1�月總督府決定成立單一財團,由民政

長官管理(府令10�號),同時制定全島共通的「學租取扱規程」(訓令

���號)。19除指定學租財產用於教育事業外,對於其收支、預算決算、會

計、申報、收繳等都有比先前各縣的取扱規程更精細的規定。

明治��年(1�0�)�月,發布「學租取扱方法心得」(訓令1�號),考慮與

其他法規之間的協調,例如規定學租之繳納期限及換算率等,若無特別規

定,比照官租;學租地的出租或新耕廢耕等比照臺灣地租及賦課取扱心得。

更重要的是此時土地調查事業已經展開,學租地的財產登記、移轉、租佃等

行為,自然也必須依照土地調查規則。此條文中規定學租地的申告以民政長

官名義,由廳長執行,然後調製其申告書謄本,向臺灣總督報告。20

明治��年(1�0�)起規定此後學租金不再以各縣為單位處理,而由

全島共同支出,其實已有全島性學租財團的雛型。21至明治��年(1�0�)

�月,正式成立學租財團,發布「學租財團所屬財產取扱規程」(訓令10�

號),詳細地規定了學租財團所屬財產各種表簿之登錄方式,財團所屬田

園、房舍在出租、招標時應採行之規程。22

11 見明治�0年訓令1��號《臺灣總督府府報》�10號,1���年1�月1�日之參照。

12 明治�0年訓令1��號《臺灣總督府府報》�10號,1���年1�月1�日。

13 明治�0年訓令1�1號《臺灣總督府府報》�0�號,1���年1�月11日。

14 「學田園租徵收ニ係ル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1年十五年保存。

15 民學第��號(明治�1年�月��日決定),《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1年乙種永久保存。

16 「臺北縣學租取扱規程認可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1年乙種永久保存。

17 「興學租收支規程認可宜蘭廳上申」,《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年乙種永久保存。水圳租從名

目上看似乎和教育無關,卻被納入興學租,此種情形似乎不是特例,同時期也有其他書院擁有的財產

即包括水圳租的例子。

18 「學租取扱程臺中縣へ認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年乙種永久保存。

19 《臺灣總督府府報》10��號,1�01年1�月1�日。

20 《臺灣總督府府報》10��號,1�0�年1月��日。

21 「學租金全島共同支出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年永久保存。

22 《臺灣總督府府報》10��號,1�0�年�月�日。以上參考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 第一卷

下》,頁���-���。

- �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

學租財團成立的法令依據是明治��年(1�0�)公布的「法人之設立及

監督規程」(府令1�號),其中第一條規定「依民法第��條,得臺灣總督

許可,欲成立社團或財團法人時,設立者須向總督提出二封申請書,社團

法人須述明定款、資產總額及社員人數,而財團法人則需針對寄附行為及

資產進行申報」。23條文中提到的民法��條規定:「祭祀、宗教、慈善、學

術、技藝及其他公益社團或財團,不以營利為目的者,可在主管官廳的許

可下,成立法人。」24另外,民法��條規定另有以營利為目的社團法人,準

據商事會社的規定辦理。25也就是說,法人分為社團法人及財團法人,財團

法人為非營利團體,社團法人則有營利性團體及公益性的非營利團體。二

者的差別在於社團法人有固定的成員。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大約在日本領有臺灣的前十年,日本政府將清代

以來地方上的共有財產加以整理,並以近代西方法的所有權概念確認土地

財產的權利者,用法規規範這些「舊慣」,而清朝時期依各地舊慣運作的

學租,也在這一系列的整理事業中被「整理」。

三、舊慣的重新定義與學租財產的整理

日治初期各縣廳開始調查書院財產時,關於法人管理的相關規定尚未

施行,不過當初的調查者已援用法人的概念來解釋書院、學會的財產權,

以書院、學會為所屬財產的「業主」,也就是近代法概念中的所有權者。

明治��年(1�01)成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便開始有系統套用近代

法體系的觀念去解釋這些「舊慣」。26這也就是法律史學者所說的「舊瓶裝

新酒」。27

根據舊慣調查會的解釋,它將書院視為以獎勵學事為目的的社團法人

或財團法人,為可以擁有不動產及其他財產權的主體。但是它也認為,雖

然書院也有由官方經營者,但是基本上書院並非官方機構,和儒學不同,

可以實行財產上的法律行為。它的根據是毛少翁社曾以番大租�00石向學海

書院典借1,�00圓;雷朗社也以大租1�0石向學海書院典借金錢,後因出典者

沒有贖回,因此大租權即歸學海書院;文開書院也有承典水租之例。由此

可見書院具有對財產行使處理的權利。並且在清末土地清丈之際,若書院

為小租戶,丈單皆以書院或書院董事名義發給。舊慣調查會因此認定書院

具有法人人格,將之視為非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私法人。28

不過通常書院並沒有固定的成員對書院財產有變賣、處分權,因此屬

於財團法人。若書院有固定成員有持份,且這些持份者具有處分書院財產

的權利的話,則將此書院視為社團法人。不過這種情形極少,因為有固定

社員的書院並不多。另外如西螺的修文書院,有當地的讀書人100人為會

員,會員對書院財產都有持份,看起來似乎有社團法人的性質,不過會員

並沒有請求分割財產的權利,也沒有任何人有賣卻或出典的權利。29蕃薯寮

廳的萃文書院也是一樣;萃文書院是由��人設立、經營,雖有固定社員,

但是他們也沒有要求分割或賣卻書院財產的權利。30因此,這些書院多被舊

慣調查會定義為財團法人。

學租也和一般民有財產一樣,有大租、小租兩種。學租而有大租權

者,如宜蘭縣儒學,有學田學園十餘甲,租穀100餘石,原先是由於許陳兩

姓爭訟,官府判將該地充公。光緒年間清丈時,倣一般田園財產的作法,

將丈單交給佃戶,因此宜蘭縣儒學所擁有的租權是屬於大租。在臺灣總督

23 府令第1�號「法人設立及監督規程」,《臺灣總督府府報》1�0�號,1�0�年�月�日。

24 《民法》(明治��年法律��號)第��條,見《臺灣六法》。

25 同上,《民法》��條。

26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成立的緣起、經過及主要業績,可參考山根幸夫著,吳密察譯,〈臨時臺灣舊慣

調查會的成果〉,《臺灣風物》��:1(1���年�月),頁��-��。

27 參考王泰升,《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年),頁���。28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 第一卷下》,頁�00。29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 第一卷下》,頁�1�-�1�。30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 第一卷下》,頁���-���。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

府進行土地調查、買收大租權時,這些大租權也與民有大租權一樣,由政

府買收,其補償金編入學租財團。31

屬於書院的田稱書院田,所生的租穀稱書院租,但書院田也不只是

田,包括田園、家屋、魚塭、蔗廍、水圳等,還有基本金,皆屬書院租。

和儒學的情況一樣,書院若為大租戶,該大租也稱書院租。也就是說,學

租或書院租的形態除了土地及金錢之外,還有附加權利。32

為了確認書院財產的性質,各縣廳的調查人員及稍晚的舊慣調查會成

員也嘗試從書院財產的來源追索官廳的角色。他們認為書院田的來源主要

是捐贈及充公,其中捐贈者可能來自人民、官吏或其他書院、寺廟,而充

公主要是因長年爭訟或查獲隱田而來。書院、寺廟的捐贈,多是由於一方

租穀有餘,而一方不足的場合,由前者捐贈給後者。明志書院對學海書院

及明志義塾的捐贈是由於其學田在淡水縣管內,因此在淡水、臺北紳士及

新竹紳士協議下捐贈,由此可見書院基本上是一個民間團體,可由地方士

紳行使財產權。由一書院捐贈給另一書院的情形,也有因為行政官員的處

分而捐贈,但通常官廳只是監督者,促成當事者間的協議而已。書院租原

由董事徵收保管支出,至咸豐年間,開始有由監督官廳保管者,如學海書

院,由淡水縣帳房保管,院長以下職員之俸給津貼,由知縣支出,膏伙銀

則由禮房支出。從表面看來官廳的角色十分積極,尤其是出贌學田時,業

主為儒學,出贌書院田者業主即為書院,然而實際上並不是由書院出贌,

而是由監督官廳出贌,因此很容易讓人家誤以為書院租為官業。不過舊慣

調查會認為書院租本來就是為了書院而設置的,當然應該屬於書院而不是

官廳。並且,在清領時期,若書院是小租戶,是以書院為業主,發給丈

單,表示監督官廳也承認書院租屬於書院。

由這樣的歷史追溯,舊慣調查會作出的結論是:書院田及書院租是屬

於書院,因此書院有使用收益之權利,在監督官廳的認可下可以處分。33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臺灣總督府在調查學租、書院租的來源原委的過程

中,找尋可以定義西方法概念的根據。同時在確認土地所有權的同時,也

伴隨施行近代土地的登記制度,這些權利者經過登記便受到法律保障,此

後每一筆土地、財產的異動,都必需經過登記。透過確認及登記這兩個步

驟,將府縣儒學、書院及學會所屬財產作了一次全面性整理。在這個整理

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地方實際執事的官僚乃至舊慣調查會的成員,非

常努力地要釐清這筆財產的性質,應該屬於國家或是地方社會,若是屬於

國家則可名正言順視同官有財產處理,若其本質為地方公有財產,而僅在

官方監督下運作,便必須另行處置。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在日本政府的理解中,清代以來包括

學租在內的各種社會公有財產,具有某種社會公有的特性,因此最後將學

租由官租中獨立出來,另行成立學租財產,保留了其社會公有財產的性

質。只不過在這個法制近代化的過程中,國家的角色仍然十分巨大。在表

面(法制)上,一方面尊重舊慣,一方面也沒有讓這筆資源逸脫國家的控

制,結果是在保留其公有財產的面貌中,成為日本政府興辦新式教育的一

大助力。

四、學租地登記、移轉之例

日本在臺灣進行大規模的土地調查事業,透過近代的土地登記制度,

建立排他的所有權。在這樣的原則下,清代以來的學租財產必須有一個

「歸屬」,也就是必須有一個權利者。

土地調查事業之際,為確定土地所有權,通常會參考清末劉銘傳清賦

時的丈單,進行各項查定,或要求自行申報再行認定。在確定所有權,並

加以登記的程序後,大抵有以下幾種情形。

31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 第一卷下》,頁���-���。32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 第一卷下》,頁���。 33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 第一卷下》,頁�01-�0�。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

第一種是將財產登記給學租財產,這種情形似乎最普遍。如臺南府

儒學、鳳山縣儒學、文石書院、鳳崗書院、鳳儀書院、蓬壺書院、崇文書

院、海東書院、玉峰書院、羅山書院以及登雲會、培英社、試院、明善堂

義塾及新庄山腳之明志義塾,鳳山的曹公祠內義塾等財產均於調查事業進

行時陸續編入學租財產。34

第二種是沒有編入學租財產,而依舊慣仍以書院為財產所有者,例如

位於彰化和美的道東書院,該書院所屬產業經土地調查局認定以該書院為

業主,書院負責人阮夢熊為管理者。35此種例子似乎較少,根據《臺灣私

法》的記錄,僅道東書院及興賢書院財產屬之。

第三種是在這個土地整理的過程中,將財產轉移給當地新成立的公學

校。例如斗六的龍門書院,有每年租穀��0石、租銀��圓收益之田園,原本

以書院名義或文昌祠名義所有,而由當事者輪流管理。明治��年(1�0�)

1�月歸屬斗六公學校作其基本財產,由參事吳克明管理。這些財產登記的

轉移,大多帶有附帶條件,即是財產轉移後,公學校必須撥出固定額度捐

給原來的書院或學會,以利原書院的維持。例如南投的玉峰社及碧峰社於

明治��年(1�0�)也在每年各捐�00圓及�0圓給登瀛書院作為祭祀費的條件

下,將其權利轉移給草鞋墩公學校,由南投廳管理。36

以上這三種情形,隨著時間演變所有權時有變動,並非一旦登記便不

再改變。由於史料留存不全,無法一一追蹤每一筆財產的去向,以下僅舉

數例觀察學租地的移轉、交換或買賣的情形。

(1)以學租財產購買土地供作學校校舍,其後賣作他用

明治��年(1���),臺北縣以學租基本金�,000圓,購買臺北西門外田

地1,�00坪,借給臺北小學校作校舍,明治��年(1�01)又將該地以原價賣

給臺北仁濟院。37

(2)將學租地賣給製糖會社

明治��年(1�10)學租財團將位於臺南長治二圖里湖內庄的三厘多的

地以時價賣給臺灣製糖會社。38

(3)學租地與國有地交換

臺北中學校、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及高等女學校官舍敷地原屬學租財

團所有地,於大正�年(1�1�)由學租財團與總督府簽定契約,與國庫交換

土地。39

(4)學租財團將租借給學校之土地、建築物捐給地方官廳

臺北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及艋舺公學校均自明治��年(1�11)向學租

財團借用校舍用地及其上建築物,至大正�年(1�1�)期滿時,由學租財團

管理者民政長官出文同意,分別將兩校土地建物無償讓與地方費區及艋舺

公學校。40大正�年(1�1�)學租財團將位於臺北艋舺後菜園、原為臺北城

東尋常小學校用地約0.�甲左右的地及其上建築物全部提供給地方費區。41

這些財產的買賣、轉移、交換,均經過登記程序,由目前留存的地籍資

料也都還可以看到日治時期以來的學租財產移轉的記錄。例如臺中地區現

西屯區協成段���號的地籍,目前屬臺灣省所有,該筆地籍最早的登錄記載

為明治�0年(1�0�)1�月,所有者是國庫,由臺灣總督管理,明治��年(1�11)

1月移轉給第一地方費區,管理者仍為臺灣總督,移轉原因是無償受贈。到大

正�年(1�1�)因土地交換再度移轉,為學租財團所取得,由民政長官管理。42

34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 第一卷下》,頁���-���。35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 第一卷下》,頁�1�。36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 第一卷下》,頁�0�-���。

37 臺北學第��0號「學租財團ニ屬スル地所讓與之義ニ付稟申」,《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年十五

年保存。

38 「學租地台湾製糖會社ニ拂下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年十五年保存。

39 「臺北廳學租財團所屬財產引渡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大正�年永久保存。

40 「臺北廳學租財團所屬財產引渡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大正�年永久保存。地方費區是日治

前期根據臺灣地方稅規則(明治�1年律令第1�條),為了解決地方財政問題而設置的區畫。

41 「學租財團所屬財產無償讓與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大正�年永久保存。

42 土地登記謄本謄字第����1號,西屯區協成段���號。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

由這些零星的移轉事例可見,日治時期學租財產從成立以後,也有

許多更動,這些土地的買賣、贈與、交換,有始終以教育事業為考量的例

子,有時也可能作為政府為統治或行政上的便利而做的處置。

五、學租與教育事業的關係

如前所述,日本時代以後被統稱為學租的財產,其原本性質並不相

同,至少包括本來就屬於官方產業的學租以及屬於地方公共事業的書院

租。但是這些財產有一個共通點,即是這些財產在清代都是用於教育事

業,這一點可以說是貫穿清代至日治時期,官民共有的認識。因此,日本

領臺初期對各地公共事業作了初步的調查之後,很快地便指定學租收入應

使用於教育事業方面。43補助教育事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公學校補助費

�. 圖書器具器械標本費

�. 學務委員及學事篤志者賞與費

�. 書房義塾補助費44

其實早在國語傳習所時代(1���~1���),就已經有接受學租財產補助

的例子。例如明治�1年(1���)�月,臺南地方民眾向地方政府申請設立國

語傳習所分教場時所提出的計畫書,其經費來源皆來自地方公共財產的補

助,而其中最大筆的款項即來自舊海東書院附屬的房屋租金。45

明治�1年(1���)公布公學校令,其中第一條即規定公學校的設立必

須由地方人民負擔其費用。根據明治��年(1���)的統計,來自地方上各

種公共事業的補助是公學校設立的主要經費來源,而以學租之名補助的占

��.1%,另有未編入學租財產的書院收入0.�%,可以說合計近三分之一的經

費來源是來自清代以來的學租或書院租。46

1���年公學校成立後,公學校經常費的主要來源除了地方富紳的捐款

之外,各種地方上公有財產的收入及普遍向地方民眾徵收的協議費占了極

大比例。但是這些經費的徵收手續繁雜,總督府的教育官僚咸認為最好各

公學校自己整備基本財產,靠各校的基本財產的收入或利息等維持學校經

費,才是長久之計。因此,各公學校自成立後便在總督府的鼓勵下籌設基

本財產。學校基本財產的來源有些是地方上的富豪士紳私人的捐贈,也有

來自地方上公有財產的轉移。為了讓這樣的現象有法令上的根據,明治�0

年(1�0�)重新以律令公布公學校令,目的之一即是在法令上讓公學校具

有準法人的性格,可以擁有基本財產,並進一步利用基本財產賺取經費。

日治以後整理出來的學租財產也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有將學租、書

院租的財產轉登記在公學校名下的例子。如鹽水的奎璧書院於明治�1年

(1���)鹽水港公學校設立時,便抽出部分書院租作為書院祭祀費,其餘

皆移轉給鹽水港公學校作基本財產。47新港公學校成立時也接收了登雲書院

(登雲社)的捐贈�0圓作為基本財產,48嘉義公學校則接收羅山書院、玉峰

書院的田園財產。49

其後公學校陸續成立時,受到各書院的財產轉移的例子也不少。如屬

於南投登瀛書院名下的玉峰社有每年�0�石收益的田,明治��年(1�0�)以

此後每年捐�00圓給書院作祭祀費的條件下,將其權利移歸草鞋墩公學校。

同屬登瀛書院的碧峰社及附近的華英社、梯雲社皆於同年將財產有條件的

43 民學第��號(明治�1年�月��日決定),《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1年乙種永久保存。

44 「臺北縣學租取扱規程」,《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1年乙種永久保存。

45 「上申書」,《臺南縣公文類纂》明治�1年永久保存。每年收入預算1��圓,其中海東書院房屋租金1�0圓,舊義塾房屋租金��圓,城隍廟附屬田園租金��圓。

46 許佩賢,〈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1�11)〉(臺北:臺灣大學

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001年),頁1��-1��。47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 第一卷下》,頁���-���;「公學校設置認可願」,《臺南縣公文類

纂》明治�1年永久保存。

48 「公學校設置認可願」,《臺南縣公文類纂》明治�1年永久保存。

49 「公學校設置認可願」,《臺南縣公文類纂》明治�1年永久保存。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

移轉給草鞋墩公學校。斗六的龍門書院有每年��0石租穀及��圓租銀收益的

田園,原本以書院名或文昌祠名義登記,明治��年(1�0�)移轉給斗六公

學校。西螺的修文書院及振文書院也於明治��年(1�0�)將名下的財產移

轉給西螺公學校。鹽水港廳下的玉山書院的財產移轉給店仔口公學校,由

該校的學務委員施必得、林占壽管理。50

也就是說,在日本引進新式學校時,其經費來源有很多是來自清代以

來原先即用於教育事業的財產。日治以後或由新成立統合起來的學租財團

名義補助公學校,或是讓新式學校直接接收清代以來書院或學會的財產。

甚至有些在清代未必用於教育事業的財源也在日治以後的學租整理事業中

被投入教育事業。例如前述新港公學校成立時,除了接受登雲書院的財產

移轉,也接受媽祖會的捐款,作為基本財產。51宜蘭廳在整理廳下的興學租

時,除了原來宜蘭境內的學租、書院租之外,也將水圳租納入興學租。52在

某個意義上來說,經過日治初期的整理,教育經費的來源,似乎比以往更

有效率的被運用。

以學租財團的名義,撥給公學校新築校舍及經常費等補助款項,至

明治��年(1�0�)達到高峰便停止。其確實原因不詳,可能是由於各公學

校都已累積了相當的基本財產,逐漸可以獨立運作,不再需要學租財團補

助。

結語

日本領臺以後,很快便開始著手調查、整理臺灣各地的地方共有財

產,以各種形態存在的學租財產也是其中重要項目之一。本文一方面究明

了日本時代學租財產的整理及法制化的經過,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在這個過

程中,日本政府如何運用國家的力量,將原本應屬於社會的財產,穿上近

代法人團體的外衣,使之為國家所用。

學租財產的來源要上溯到清代。清朝時期較正式的教育機關當屬府縣

儒學及書院。儒學基本上是國家(政府)興辦的教育機關,屬國家行政體

系之一環;書院則是宋代以後發展起來,由地方上士紳共同捐辦,屬於民

間自辦的「學校」。53儒學及書院均擁有一些田園財產,稱為學田或書院

田,靠著這些田園財產的收入(學田租及書院租)支付學校的必要支出。

學田的來源多為地方官辦置,也有由民間捐贈者,而書院田的來源則主要

由地方士紳捐贈,也有來自官方沒收來的田園撥給書院者。從經費來源來

看,雖然官方與民間的角色比重有所不同,不過兩者都有且互相滲透卻也

是事實。也因為這樣的原因,日本領臺之初,沒有詳加細分,以其皆與教

育有關,便將清代以來的學田租及書院租統稱為學租,並將其他教育相關

團體(日本稱之為學會)的財產也視為學租。

從一般民眾來看,這些學租財產,特別是屬於書院及學會的財產,長

久以來便屬於社會大眾;不論是支付學校運作經費,或是提供讀書人讀書

或參加科考的資金,基本上都是在地方官紳乃至社會大眾的合意下被使用

在教育事業方面。日本初至臺灣時,沒有注意到這個特質,將這筆財產收

入視為官租的一種,同時為了能確切掌握國家收入,也開始著手調查這筆

多歧的財產的確實內容。但是從各地方政府的調查回報中,總督府很快的

發現臺灣舊慣中,屬於社會共有財產的特質,因此,1���年便重新發布命

令,將學租從官租中刪除,而改依舊慣處理。

所謂的依舊慣處理,並不是意味著讓這筆財產繼續像清朝時期一般,

由社會自行運作,政府袖手旁觀。總督府的辦法是,對於這些舊慣,不急

50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 第一卷下》,頁�0�-���。51 「公學校設置認可願」,《臺南縣公文類纂》明治�1年永久保存。

52 「興學租收支規程認可宜蘭廳上申」,《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年乙種永久保存。

53 傳統文獻上所稱的「學校」是指儒學,不過儒學也好、書院也好,雖然都有講學的活動,但是其實與

近代西方的「學校(school)」在概念上完全不同,其間的轉折可以參見孫慧敏,〈西學東漸:近代中國

「學校」觀的變遷〉(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年)。在此姑且把儒學與書院視為從

事教育活動的「學校」。

- �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

速的以日本現行的各種法令規定加以改變,而是將近代法中的各種觀念以

「舊瓶裝新酒」的辦法逐漸導入臺灣。例如1���年的規定(訓令1�1號),

便是將擁有財產的儒學、書院視為近代法中的法人,可以擁有財產並且行

使對這筆財產的權利。

由於學租財產當中有相當多的比例是土地田園,因此,隨著土地調查

事業的展開,這些屬於學租財產的每一筆土地也要被重新整理、登記。因

此,在各縣廳的調查下,清代以來數經演變,且經過1���年戰亂的學租財

產,被明確的整理出來,並且經由土地所有權的登記而得到保障。

在法制近代化的同時,政府的介入也隨之加強。1���年將原本以各儒

學、書院為單位的財團,開始以縣為單位,由縣政府統一管理。到了1�01

年更進一步成立單一財團,制定全島共通的「學租取扱規程」,明文規定

學租財產統由民政長官管理。1�0�年則正式成立學租財團。

這樣的動向,可以從兩個脈絡來掌握。一是國家出面整理,進而掌握

社會的共有財產,二是法律制度的近代化。

如果說清代以來學租財產的特質之一是「社會共有財產」,那麼,

以近代法中的法人去定義、經營,並不違背這樣的特質。這可以說是法律

制度近代化的部分。但是在日本殖民地統治之下,雖然成立法人團體,但

是其整個經營管理卻被放在行政體系之下。1���年民法施行臺灣以後改組

的財團法人學租財團也是如此。例如由民政長官為學租財團的代表者;所

有徵收手續比照官租;財產的利用調配雖然原則上仍以教育事業為優先考

慮,但是既然不是真正獨立運作的法人,最後還是依總督府自身統治便利

的考量來運作。

從學租的來源及民眾的認知來看,這一筆為數可觀的財產,基本上

是屬於社會的共有財產,但是總督府的法令規範,一方面將屬於社會共有

財產的特質以法令明文化,但同時卻也設計了讓國家介入更容易的制度。

結果只是讓國家更有效率的掌控、利用這筆原應由社會合意決定用途的財

產。

本文主要究明了日治前期臺灣總督府調查、整理清代以來的學租財產

以及其法制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學租管理者的地方頭人,或是

營運學租田園財產的書院、學會有沒有因為自身的利害關係而採取某種形

式的抗爭行動,或是他們如何站在自己的立場應對來自近代國家的要求,

還有這筆龐大的學租財產被整理後實際如何被國家運用,這些都是應該再

進一步討論的。本文限於處理的主題,未及觸及這些動態的過程,將作為

未來課題另文討論。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

引用書目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臺灣總督府府報》

山田美香

2005 〈清朝統治下臺湾における初等教育財政─日本植民地時代との比較─〉,

《(名古屋市立大學)人文社會學部研究紀要》18:93-113。

山根幸夫著,吳密察譯

1982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的成果〉,《臺灣風物》32(1):23-58。

王泰升

1999 《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

孫慧敏

1997 〈西學東漸:近代中國〈學校〉觀的變遷〉,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

許佩賢

2001 〈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5-1911)〉。臺

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佩賢

2005 〈近代學校的創設與地方社會──公學校的經費問題〉,收於許佩賢,《殖民

地臺灣的近代學校》,頁61-88。臺北:遠流出版社。

臺灣日日新報社

1934 《臺灣六法》。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4。

臺灣總督府

1918 《臺灣教育志稿》。臺北:臺灣總督府。(1902初版)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1910 《臺灣私法第一卷下》。臺北:編者。

薛化元主持,李明仁、許佩賢、張仁傑撰

2001 《臺灣學產的源流與定位》。臺北: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未出版)

Bulletin of Taiwan Historical Research,

NTNU No3, pp.23-43, March 2010

The Redeployment and Legalization Process of Educational

Funds during the Early Japanese Colonial Era

Hsu, Pei-Hsien

Abstract

After taking control of Taiwan, Japan began investigating and organizing the public

assets of local society, with educational funds being one important typ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deployment and legalization process of educational funds and shows how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ook advantage of the power of the state to disguise as “modern

corporations” the assets that should have been used for public purposes, and re-appropriate them

for national use.

The origin of the educational fund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Qing dynasty. Most people

felt that these funds, especially those belonging to the Shu-Yuan, should belong to society.

Whether they were used to run schools or to provide scholars with book or test expenses, both

local officials and the people agreed that educational funds should be directed toward educational

purposes.

After the Japanese took over, they began investigating these funds, which had been being

put toward a variety of purposes. They began land surveys and required that all parcels of land

belonging to the educational funds were to be reorganized and registered. As legal modernization

was carried out, government interference increased, and in 1�0� the educational fund corporation

was founded. This corporation appeared to maintain the principle of reserving funds for public

use, as had been done since the Qing dynasty, but in fact it transferred control of the funds

to the government. Although in principle the corporation continued to prioritize education in

its appropriation of funds, it was no longer independent and therefore operation was for the

convenience and benefit of the government. The result of this systematization was to allow the

government a greater degree of control over an asset which had originally been agreed to be put

toward a specific use by the society.

Keywords: Educational Funds, Investigation of old customs,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師大臺灣史學報》

第3期 頁45-92

2010年3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

* 特別感謝張騰芳先生提供寶貴收藏,以及兩位匿名審查委員對本文的細心指正。

**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洪馨蘭**

摘 要

屏北平原在�0世紀初納入日治政府專賣政策下的菸草產地。菸草,即為原料菸

葉;菸草產地意指種植菸葉並進行初步薰烤加工的區域。臺灣的菸草產地在1��0年

代末大致形成五大菸產區之規模,其中,屏北平原的幾個鄉鎮在日治時期隸屬高雄

州菸區,而後進入國民政府時期則為屏東菸區之一部分。屏北平原早期以雪茄種菸

草為主要推廣作物,至1��0年代由於日人於下淡水溪河埔新生地設立菸草專業移民

村,香煙的主要原料──黃色種菸葉於此引進屏北平原,同時吸引周圍鄉鎮競相爭

取契作菸葉。其中,屏北平原的主要菸葉種植鄉鎮,包括美濃、高樹、里港、杉

林、六龜一帶,在�0年代之後以優異的菸作表現,形成了以美濃為中心的相當密集

的菸葉種植區,構成特殊的菸作文化地景區域,尤以美濃鎮,更有臺灣菸葉王國之

稱。屏北平原在臺灣菸葉種植史上的興起過程,其原因不僅在於地理與氣候上相對

優勢條件,也受到不同時期國內外政經環境背景的牽動,以及臺灣島內都市化對區

域發展的推拉效應。這個過程在歷經��載、共�0�期的《台菸通訊》中,提供了許

多背景資料。《台菸通訊》為一菸農團體所發行之刊物,其內容夾敘夾議,同時反

映政府與民間觀點,從中亦可看出專賣菸葉契作種植的特性及其與社會文化結構之

選擇性鑲嵌。

關鍵詞:台菸通訊、專賣制度、保障契作、美濃、菸草王國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一、前言:臺灣菸草黃金時代的見證──《台菸

通訊》

臺灣的菸草工業(含原料菸葉與加工成品)在�0世紀初的日治時期,

納入政府專賣,擔負了財政歲收的重要來源之一。其中,原料菸葉(中文

一般習用菸草簡稱之)的種植制度採用與耕作戶直接訂立契約,而後獲得

許可之農民需自行出資在自家土地上興建菸葉乾燥室(又稱菸寮/菸樓/

菸窯/菸仔間等),其建造規模與型制,亦須參酌日本專賣技師的設計。

由於菸草為一項保證收購的特用作物,依契約數量政府全數買回,其利潤

與穩定度相當誘人,每片葉子都值錢,因此當黃色種菸葉壟斷臺灣整個菸

草市場之後,薰烤完後黃燦燦的菸葉又被稱為「綠色黃金」。

菸草列入專賣之前的研究並不多,今日我們僅能從稅所重雄所著《臺

灣菸草栽培變遷史》一書得到初步的印象。稅所氏在1��0年代任職於臺灣

總督府專賣局,該書嘗試追溯臺灣菸草的起源,提出若干推斷與看法,並

翔實描述了專賣之前的混亂狀況。在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家戶農場制度,事

實上是臺灣菸草種植過程中摸索多年的結果。在1�世紀之前,沒有足夠的

資料說明當時的菸草栽種細節與規模,即便明治��年(1�0�)收歸國有實

施專賣之後,也曾經出現類似農園(plantation)規模,地點在南投縣林圯

埔(今竹山鎮境內)。專賣局在當地委託栽培,1�0�年曾有菸草年產收入

達�0,000餘日圓的成績,隔年更邀來臺南市富商曾厚坤,邀集他在福建平

和縣菸草產地的親族,選擇���甲成立菸草示範栽培區,隨後曾氏家族所經

營的示範區由專賣局接手直接經營,曾厚坤更成為專賣局與當地示範菸農

中間的「大頭家」。根據稅所重雄的記載,因為專賣局與曾厚坤的特殊關

係,加上對其的優惠待遇,實際上是放任了曾厚坤對於菸農的剝削,於是

專賣局最後決定在1�1�年全面廢止林圯埔的菸葉示範栽培園計畫。1

1 稅所重雄著,吳萬煌譯,《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中譯本)》(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1���年),頁

�0-�1。

雖然後來一直缺乏對於林圯埔菸草示範栽培農園的更多記錄,但從

稅所重雄的描述中我們亦可嗅得以大戶方式經營菸草園的嘗試,曾在臺灣

曇花一現。只是,臺灣專賣菸草種植最終仍然是走向直接與小農耕作戶訂

立契約,甚至限制小農申請的總種植面積,亦即在避免菸草「大戶」的出

現,使得臺灣不致走向菸草園或菸草農工制度。

菸草作為「綠色黃金」其意義不僅是對每戶種植菸農的保證收購,

也象徵著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根據民國�1年(1���)官方統計,臺灣省

菸酒公賣局收益佔臺灣省政府歲收��.��%,其中菸類收益即佔公賣收益

��%。2然而,這項產業因長達一世紀由政府嚴格控管,雖然對於國家財政

之貢獻有目共睹,但實際上全臺菸草總生產面積最高時亦不過10,000公頃

上下。其稀少性加上政府對專賣菸草的管制,一般民眾對其瞭解的管道不

多,興趣亦不大;但學界則已透過多本學位論文,呈現不同面向的關注。

農學院對於作物學與植物化學的相關論文,在專賣局的鼓勵之下,汗牛充

棟,不及備載,無法在此列舉。關於專賣制度或專賣史的研究,歷史學者

的貢獻有目共睹;3而針對菸草種植與日本農業移民村之經濟生產,則提供

我們對於菸草產地的社會發展重要的背景分析;4除此之外,建築學者對於

產業空間與建築的興趣,累積了數本討論菸草聚落與菸葉乾燥室構築的文

化地景的碩士論文;5社會學與人類學較關心的則是菸草生產制度下的人

2 時任菸葉改進社總社長張秋琳先生於《台菸通訊》通訊創刊號之致詞。《台菸通訊》1:1(1���年�月),頁�。

3 如劉自強,〈臺灣日治時期專賣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1年);鄭慶良,〈日

據時期臺灣之菸酒專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蕭明治,〈戰後臺灣菸草

產業之發展〉(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000年)。

4 如張素玢,〈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0�-1���):以官營移民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論文,1���年);劉瑞華,〈日據農業移民研究:重新檢討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結構〉(國立清華大學經

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年)。

5 如鍾志宏,〈菸業對美濃大崎下聚落空間的影響〉(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年);黃俊

憲,〈美濃菸業聚落與菸業建築之研究(1�1�-�00�)〉(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00�年);鍾兆

生,〈美濃地區菸樓空間營造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碩士論文,�00�年)。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際互動適應與文化變遷。6除了為數龐大的農學論文,我們可以發現多數關

於菸草產地的研究,都會提及位於屏北平原上的菸草移民村,而建築學者

與社會人類學者更多是傾向在美濃鎮進行田野調查。這亦反映出屏北平原

在臺灣菸草史上的位置,以及後期以美濃一地為中心所構成的菸葉王國榮

景。

以美濃為中心的屏北平原菸草王國,其突出的表現在於其生產著全

臺灣約1/�產量的菸草。美濃鎮在1��0年代已成為臺灣菸草種植面積最集

中的鄉鎮,加上鄰近同樣高密度產菸鄉鎮的杉林鄉(部分)與六龜鄉(部

分),菸草王國的美譽與收益,被視為當地高教育子弟的搖籃。7在屏東菸

區極盛時期(1���/��年期)��個產菸鄉鎮中,美濃鎮擁有��.��%的佔有

率,亦即廣大的屏東菸區有一半以上的菸葉產自這個小鎮;同年期全鎮菸

葉許可面積達�,���公頃,佔全鎮耕地總面積的�/�至1/�強。8用另一個數據

表示:該年期美濃共有1,��1個菸草耕作戶,是全臺菸農總戶數的��%,即

臺灣每�個菸葉耕作戶中即有一戶來自美濃。9這時臺中菸區最重要的菸草

產地是草屯鎮,許可面積為全臺1�.�1%,這個比例與美濃鎮仍有��0公頃

左右的差距。正因為美濃在菸草種植上的突出表現,民間常將「菸草」與

「美濃」互為鑲嵌,形成特殊的產業與特定的文化一種多重關係之連結。10

6 如Myron L. Cohen,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 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Ph.D. dissert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 Press, 1���);洪馨蘭,〈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

與菸作經濟〉(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碩士論文,1���年)。

7 洪馨蘭,《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臺北市:唐山出版社,1���年),頁1�1-�1�。8 相關統計數字參見以下兩份資料所計算得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志》(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發行,

1���年),頁�1;《美濃鎮誌》(高雄縣美濃鎮公所發行,1���年),頁��1-���。9 相關統計數字參見以下兩份資料所計算得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志》,頁�0;《美濃鎮誌》,頁

��1-���。10 例如1���年由周晏子導演,改編吳錦發小說所創作的國產電影《青春無悔》,就以一望無際的菸草田

背景,作為作家筆下對於「美濃家鄉」的典型象徵。另外,由美濃在地社團主導編纂的《美濃鎮誌》,

也以〈菸城,你的名字是美濃〉為題,將美濃作為臺灣菸草重鎮的地位,表露無遺,該篇文章見《美濃

鎮誌(下)》(高雄縣美濃鎮公所,1���年),頁11��。

關於屏北平原何以許可並凝聚了如此龐大的菸葉耕作隊伍,過去的研

究多就其文化性認為客家文化與菸草勞動呈現相當程度的正相關,同時也

因為屏北平原在地緣上相對封閉,工作選項不多,因此選擇穩定性的作物

繼續務農成為不得不的選擇。然而這些說明需要更多貼近當時局勢以及個

人選擇的私記錄來加以補充,但相關材料的累積一直不多。因常造訪菸農

家庭,常見一份名為《台菸通訊》的刊物在客廳角落或櫥櫃旁散落,數度

追蹤卻發現菸農往往不太注意,看完即棄置一旁。該份通訊為早期菸農團

體菸葉改進社所發行,停刊已久,我甚難蒐集齊全,直到菸葉改進社前總

社社長張騰芳先生慨允借閱他細心存放的全數《台菸通訊》後,這才有機

會從中對於臺灣菸草種植極盛時期有了更為細緻的認識。

菸葉改進社全名「臺灣省菸葉耕種事業改進社」,為公賣局所屬的分

支機構,受公賣局指導與監督,並建立菸農互助合作為宗旨的人民團體,

其原型為日治專賣局下的「菸草耕作組合」。11基於擔任公賣局與菸農訊

息傳遞的橋樑,《台菸通訊》在1���年�月(民國��/��年期菸葉耕作起始

計算日)發行創刊號,之後以月刊方式出版,並以每年�月號為每卷之第1

期。菸草耕作戶為當然會員,公賣局在每年收購菸葉付款時,會自動扣除

會費及通訊訂購費。如此發行��個年頭,計�00期;之後並繼續以季刊方式

延續�年、發行�期後停刊,因此,《台菸通訊》共計�0�期,發行時間長達

��年。自1���年�月號一直到1��0年夏季號,臺灣的菸草種植面積從�,���

公頃(1��1/��年期)攀升至最高點的10,���公頃(1���/��年期),再又降

到�,���公頃(1��1/��年期),之後更是一路廢耕。中間經歷了「綠色革

命」、農機時代、洋菸進口、禁菸潮流,見證了臺灣菸葉最高峰的時代。

《台菸通訊》所刊登的訊息,有來自公賣局、菸葉試驗所、各菸葉

廠、輔導員、以及菸農,包括專賣公告、政策說明、投書、論壇、以及各

類投稿,共分配在��頁的篇幅裡,季刊則有�0頁。初期尚有【每月談】

11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志》(臺北市:臺灣省菸酒公賣局,1���年),頁�01、�0�。

- �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社論專欄,後來則異動為臺灣農業新聞的相關報導。常態專欄有【臺灣省

政府公告】、【專論】、【種菸技術介紹】、【菸作業務報導】、【社務

報導】、【菸草肥料介紹】、【菸草病蟲害防治】、【國外菸葉生產介

紹】,以及【其它藝文】。曾有【農藥介紹】,但在農藥濫用情形嚴重之

後,改刊與節制用藥相關的文稿。【專賣法令】不見於每期,偶爾出現內

容多是農業新知訊息。農機化推廣時期,【菸草機械介紹】蔚為熱門主

題,另外亦有反映臺灣兼業農特色的【農家副業】,時常可見菸農轉作或

觀望的矛盾心態。從專欄的佈局以及採納的文稿,我們可以從中分析當時

的社會心態史。

本文將從臺灣菸草生產區的沿革與發展開始,藉由《台菸通訊》所紀

錄與刊登的資料,整理出屏東菸區興起之過程,以及何以圍繞在客家城鎮

美濃的屏北平原,能有機會躍升為臺灣的菸草王國。依循《台菸通訊》的

脈絡,找尋並補充臺灣專賣研究的大歷史底下,一個較帶有民眾史意義的

臺灣菸草史。

二、臺灣菸草生產區的沿革與發展:以屏東菸區

為主的說明

菸草屬於外來作物,引進臺島的時間點約可前推至1��0年代以後。12在

臺灣前後出現的幾個主要品種,分別提示了臺灣菸草的來源。相對傳入較

12 根據稅所重雄的觀點,臺灣菸草傳入歷史缺乏古籍證實,僅推測乃為荷據時期因召漳泉移民來臺拓

墾土地,菸草乃隨閩人渡臺傳入。唯菸草又是如何傳至南島原住民手中,稅所氏並未加以說明。參閱

稅所重雄著、吳萬煌譯,《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中譯本)》,頁1�。楊逸農推翻稅所重雄之立論,認

為菸草確定乃是自菲律賓北傳中國,期間因臺灣之地理位置,因此極有可能較中國沿海更早一步接觸

到種植之機會,他推測在1���年荷據之前,種植菸草事業在臺灣已經略有發展規模。參閱楊逸農,

〈臺灣之菸業〉,刊於《台銀季刊》�:�,1�0-1��頁。筆者初步認為,菸草傳入臺灣乃有兩條路線,原

住民所種植的番產菸葉,其品種趨近於菲律賓之品種,應是直接由菲律賓北傳而來,而閩籍移民來臺

所攜帶之菸種乃為中國種,為已經過某種「在地化」過程中所發展出來的「地方性品種」,由此推論該

品種應為菸草傳入中國後再經演變而產生之。

早的中國種菸草,是隨著漳泉來臺的移民於西部平原地區栽種,以之自

用吸食或於墟場交易;番產菸草則推測是經由南洋地區北傳進入臺灣山

區,在南島語族生活領域廣為盛行並成為嗜好品。根據稅所重雄記載,

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1���~1��1),為改良臺灣菸草種植技術與環

境,曾派員前往菲律賓呂宋島取回雪茄種菸草籽,又令雲林知縣李聯奎

等人至中國閩地取得中國種菸草籽及栽種方法一冊,之後在臺島各地試

種,成績斐然,回銷中國內陸;稅所氏認為,在1�世紀末的清末時期,

臺灣在雲林、後壠(現苗栗縣後龍鎮)、罩蘭(現苗栗縣卓蘭鎮)等

地,已是著名的菸草產區。13

然而,即便臺灣菸草發展如上所述看似頗具遠景,稅所重雄亦表示

清末的菸葉品質大部分仍然趨近粗耕野生,僅供農民自用或作為低級土

菸原料,嚴格說起來菸草種植技術在臺灣甚不發達。14然而成品菸絲與土

菸葉的兩岸貿易仍然十分活絡,15清末曾一度實行貿易稅制,16只是我們

從帳面上看來,稅收數目相當概略,參考價值不高,也可見當時徵稅制

度並未能貫徹,規避繳稅的走私貿易還是菸草此嗜好品最典型的流通管

道。這個時期的私有菸草,種植遍及全島,品種混亂,北自三貂角、南

至鵝鑾鼻、東抵臺東、中至埔里,都有菸草的蹤跡,種植規模都不大,

皆僅約在10甲以下。17

13 稅所重雄著,吳萬煌譯,《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中譯本)》,頁�0-�1。14 稅所重雄著,吳萬煌譯,《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中譯本)》,頁��。15 稅所重雄著,吳萬煌譯,《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中譯本)》,頁��。16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志》,頁�。17 明治�1~��年(1���~1�0�),臺灣總督府進行全島土地調查,隔年針對「菸草」一項亦另案規劃

了「島內種菸情形調查」,在明治��年(1�0�年)初,總督府專賣局函請各廳長代為蒐集情報,之

後遂根據上報結果,發佈了全臺正進行中的菸草種植地區名單。1�0�年的菸草種植適地調查以

「庄」為單位,根據稅所重雄之翔實紀錄,北自基隆廳的石碇、三貂、文山三堡,東達臺東廳的奉

鄉、新鄉,中部伸入南投廳的埔里社、五城、南投三堡,南抵恆春廳的至厚里(鵝鑾鼻)、興文里

(保力、車城等庄),共計1�廳、��堡(里)、���庄(街、社),遍布全臺。參見稅所重雄著,吳萬煌

譯,《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頁��-�0,「菸草栽培區」表。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明治��年(1�0�)時繼鴉片、食鹽、樟腦之後,菸草納入臺灣總督府

第�項專賣事業,18成為日本捲入日俄戰爭後,殖民地臺灣的重要自主財源

之一。19此舉同時亦把原本混亂的走私貿易、有名無實的抽釐與港口稅制

度,全部統籌在專賣控制之下。其中日本菸草的輸臺貿易由日本三井物產

獨佔,而臺灣的原料菸葉生產與加工,則由總督府專賣局進行壟斷。20從

此,臺灣菸草種植邁入官訂計畫經濟之伍,從品種到種植地點都經過嚴格

的審核作業,種植菸草必須經過政府許可才能從事。

許可制實施初期,因未有收益,農民觀望不前。在實施專賣後的第一

年報告中,全臺總許可面積僅1��甲,菸戶共���人,許可栽培的品種主要

為中國種,21這種菸草是煙斗菸絲的原料。專賣局隔海聘來中國籍種菸指導

員,安插在臺北廳、苗栗廳、臺中廳及嘉義廳駐地。22基於「管理與指導」

上的原因,明治�1年(1�0�)專賣局開始規劃栽培品種,限制種植區域,

聘請指導員駐地,設立示範菸區,初期仿效中國之集團化經營方式,目的

在提高臺灣種植中國種的技術。23此舉應可說是臺島首次進行的「菸地集中

化」政策。

18 臺灣總督府在明治�0年(1���)�月實施鴉片專賣,食鹽專賣則於明治��年(1���)�月發佈、�月實施;

同年�月亦發佈樟腦與樟腦油專賣規則,�月實施。參閱臺灣經世新報社編,《臺灣大年表》(臺北:南

天,1���[1���]年);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志》,頁�。19 根據矢內原忠雄關於臺灣殖民地之政治經濟學研究,兒玉、後藤的臺灣財政獨立計畫──即臺灣歲

入增加之政策,包括土地調查、專賣、事業公債及地方稅之實施。參見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

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00�年),頁��。20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筆者補充,作為一種專賣作物,原料菸

葉的整個種植過程(從申請許可、領菸種,到採收、薰烤、分級、繳送等),皆在貫徹政府(國家)之

意志,包括由官方制訂各種申請資格、獎勵辦法、執行細則,之後包括種植地區、菸草品種、收購單

價等,亦都於法有據。相對於許多其它的一般經濟作物契作,原料菸葉及其加工成品,因消費市場與

貿易量驚人,菸草耕作戶(菸農)在專賣制度下的自主性是相對地薄弱,但買方穩定,每年調查生產成

本,收購價格隨物價調整,因此,通常也被稱為是一種「保障性契約作物」。

21 稅所重雄著,吳萬煌譯,《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頁�1。22 稅所重雄著,吳萬煌譯,《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頁��。23 稅所重雄著,吳萬煌譯,《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頁��。

對於南部屏東地區投入種菸具有帶動作用的是雪茄種。雪茄種亦稱

葉卷種,由菲律賓傳來,為雪茄煙(cigar)的原料,因在國際市場上價

格不凡,使得專賣局亦欲投入栽培。24相較中國種在臺灣所進行的相對較

大規模的種植,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較小,加上日本攻佔南洋後可輕易

取得馬尼拉與蘇門答臘等地更「正統」的雪茄種菸草,25該品種在臺灣的

栽培在1��0年代即宣告結束。然此期間對於屏北平原之菸草栽培已有啟

蒙作用,大正�年(1��0)後屏東郡開始引進雪茄種的栽培,261���年後

甚至僅剩屏東平原許可雪茄種之種植。昭和1�年(1���)總督府專賣局

公布菸草耕作許可區域,涵蓋中國種、雪茄種、及黃色種三種菸草的限

定區域,其中雪茄種僅在高雄州的鳳山郡、旗山郡、屏東郡、潮州郡、

及東港郡許可栽培。(參見本文表一)而後,就在黃色種菸草之風氣席

捲全臺後,雪茄種已不在栽培名單之中。

真正對臺灣財政收益重大貢獻的是黃色種菸草的栽植。黃色種又名

美國種(維吉尼亞種)黃色菸葉,為捲菸(又習稱香菸、紙菸)之主要

原料。日本本土在1�0�年初次引進,主要栽培地區在日本本州南部及四

國、九州一帶,品質最好的種植地區為佐藤內海。27大正�年(1�1�)由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與殖產局合作,首次於官營日人移民村之吉野村(今

花蓮縣吉安鄉境內)試種黃色種,成績耀眼,遂引起專賣局經營黃色種

臺灣產地規劃之高度興趣。於日人移民村試種黃色種之初衷,原為殖產

局憂心移民村之經濟,乃接受專賣局內長崎縣籍技師建議,自日本引進

24 明治�1年(1�0�)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於恆春熱帶植物繁殖場試種葉卷種,之後於臺北廳與花東縱

谷亦擇地栽培,略有成果。大正�年(1�1�)臺產雪茄「雪山牌」開始量產,可回銷日本及外銷朝鮮

等地。稅所重雄著,吳萬煌譯,《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頁10�-11�。25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志》,頁�。26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の專賣事業》(臺灣總督府昭和11年印行,1���年),頁��。27 煙鹽博物館,〈煙鹽博物館簡介〉(東京涉谷:煙鹽博物館)。筆者於�00�年造訪該博物館。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黃色種試驗栽種,28此舉亦反映出國際市場對捲菸原料之需求,使其商品作

物價值備受統治者所重視。

相對於中國種與雪茄種菸草,黃色種菸草產製過程的特殊性形成其

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黃色種菸草為火管烤菸,異於中國種之日曬法、雪

茄種之氣乾法,黃色種因須透過土夯密閉烤菸設備,加溫薰烤六日,且因

乾燥後呈金黃色,於是得名。黃色種從育苗整圃加上採收調理分等,勞力

密集程度是水稻的�.�倍,29屬相當勞力密集的作物。這種需求對於後期農

民耕作條件以及意願上,具有某種關鍵性的決定作用──後文我們將可看

到,當缺乏家戶或社區無償勞動而改以雇工方式,對菸草成本將產生相當

重的負擔。

黃色種菸草在臺灣的種植區域,受中南部日照充足,冬季溫度較高

等條件,相較於最早試種的花蓮地區,有著更為驚人的發展。昭和�年

(1���)專賣局在屏東郡里港庄(今屏東縣里港鄉境內)試種黃色種,

翌年年底亦在九塊庄(今屏東縣九如鄉境內)設置「屏東支局菸草試驗

場」,30屏東菸區的黃色種旋風於是開始。

對於屏東菸區來說,1��0年代在下淡水溪新生埔地所設置的日人菸草

專營移民村,帶給臺島農民對於爭取種植黃色種菸草一個極大的誘因,特

28 稅所重雄著,吳萬煌譯,《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頁��。歷史學者張素玢亦在《臺灣的日本農業移

民(1�0�-1���):以官營移民為中心》一書,說明「吉野村的農業經營最值得注意的是菸草的種植,

大正�年(1�1�)臺灣第一次栽培美國種黃色菸草,便始於吉野村。當年試種成績良好,栽培面積日

漸增加,大正五年耕作面積六甲六分餘,一甲平均價格七百五十圓,是吉野村收益最高的作物」(頁

1��-1��)。豐田村和林田村陸續投入菸草栽種,昭和�年至11年(1���-1���)間,是這三個日人移民

村「經濟好轉的時期」,張素玢說,「屬於勞力密集的菸草種植,可能使雇工費、加工用燃料費、肥料

費支出增加,雖然菸草經營費較高,但是扣除經營成本以後,利潤還是最高的」。張素玢,《臺灣的日

本農業移民(1�0�-1���):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北:國史館,�001),頁���。29 美國人類學家孔邁隆(Myron L. Cohen)在1��0年代於美濃鎮進行田野調查,當時他紀錄下菸草的

工時為���工作天,米�0�.�天,馬鈴薯11�.�天,甘薯��1天,花生1�0.�天,大豆1�0.�天,香蕉1��.�天。

參見Myron L. Cohen,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 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p.��。30 峰,〈菸葉試驗所簡介〉,《台菸通訊》1:11(1���年�月),頁�-11。

別是政府保障契作的制度,使鄰近以種稻為主的農民,趨之若鶩。昭和�

年(1���),因應全球對香菸原料黃色種菸草的需求量激增,同時為了達

成移民政策、增加黃色種菸草生產量、減少進口依賴、又可為移民創造豐

厚利潤的種種因素之下,設置了三處菸草專營移民村於下淡水溪(今高屏

溪)的河川地上。31此三村分別為日出村【1���年/��戶/1��甲】、常盤

村【1���年/��戶/���甲】及千歲村【1���年/100戶/�00甲】。其中日

出村位於屏東郡九塊庄(今屏東縣九如鄉東寧村);常盤村分為清原(今鹽埔

鄉境內)、中富(今里港鄉境內)、豐平(今九如鄉境內);千歲村最為龐大,

分為上里(今里港鄉土庫村境內)、川北(今里港鄉中和村境內)、下平(今里

港鄉土庫村境內),以及另又有八戶(今里港鄉中和村境內)自成一組;移

民村內的移民主要來自日本九州、四國、本州中國地區及東北地區,部分

在原籍已有栽培菸草之經驗。32在移民村中因對菸作高勞力之需求,乃雇傭

鄰近臺籍農民進入幫工,此由政府規劃中之新興作物,於此消息走透附近

村庄,傳遍屏北平原閩客鄉鎮。而美濃鎮更在當時美濃街長林恩貴帶領農

民至土庫一地觀摩,隨後以官方之姿鼓勵農民投入。33

配合全臺菸草適地調查34結果,總督府專賣局於昭和1�年(1���)頒訂

全臺菸草耕作區域最新許可名單,翌年正式公告執行。由此耕作區域的分

佈,已可見戰後國民政府公賣時期之五大菸區的具體輪廓,臺中州菸草耕

作區域後來成為臺中菸區、臺南州菸草耕作區域成為嘉義菸區、高雄州菸

31 張素玢,《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0�-1���):以官營移民為中心》,頁���。32 張素玢,《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0�-1���):以官營移民為中心》,頁�0�-���。33 李允斐等,《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縣鳳山市:高雄縣政府,1���年),頁1��。34 菸草耕作適地調查主要是針對地區內之自然條件與人文條件蒐集情報,以判斷是否適宜菸草種植,

調查項目鉅細靡遺,包括(一)地勢、土質、氣候、水利、交通之便利與否,取締上之難易、產業狀況、及

菸草耕作沿革概況;(二)農民生活程度、勞力關係、對抗作物及對抗事業的種類與菸草種作的關係;

(三)農業專業及兼業別戶數;(四)自作、小作別戶數及地目別地積;(五)耕地面積;(六)菸草耕作適地

地積;(七)菸草耕作可能地積;(八)其它參考事項。參見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灣專賣法規(下)》第六

編(臺北:同編者,1���年),頁��-��。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草耕作區域成為屏東菸區、臺北州菸草耕作區域成為宜蘭菸區,以及花蓮

港廳菸草耕作區域成為花蓮菸區。

表一:菸草耕作區域(昭和14年(1938)7月府令第84號)35

耕作煙草

種類名州廳名 郡名 街庄名

支那種

(中國種)

臺北州 羅東郡 五結庄、三星庄、冬山庄

臺中州

豐原郡 豐原街、神岡庄、大雅庄、潭子庄

大甲郡 清水街、沙鹿街、龍井庄

員林郡 員林街、大村庄、永靖庄、田中庄、二水庄

臺南州 嘉義郡 水上庄、竹崎庄、番路庄、中埔庄

葉卷種

(雪茄種)高雄州

鳳山郡 鳳山街、鳥松庄、仁武庄

旗山郡 美濃庄

屏東郡 長興庄

潮州郡 潮州庄、萬巒庄

東港郡 東港街、林邊庄

黃色種

(美國種)

臺北州 羅東郡 五結庄、三星庄、冬山庄

臺中州

大屯郡 大里庄、霧峰庄、大平庄、北屯庄、西屯庄、烏日庄

員林郡 田中庄、二水庄

北斗郡 北斗街、埤頭庄、溪州庄

南投郡 草屯街、名間庄

能高郡 埔里街

竹山郡 竹山庄

臺南州

嘉義市

新營郡 白河庄

嘉義郡 水上庄、民雄庄、竹崎庄、番路庄、中埔庄

斗六郡 斗六街、古坑庄、斗南庄、莿桐庄

虎尾郡 虎尾街、西螺街

高雄州

鳳山郡 林園庄、大寮庄、大樹庄、仁武庄

旗山郡 美濃庄、杉林庄

屏東郡 鹽埔庄、高樹庄、里港庄、九塊庄

潮州郡 內埔庄、竹田庄、枋寮庄

東港郡 新園庄、萬丹庄

花蓮港廳

花蓮郡 吉野庄、壽庄

鳳林郡 鳳林庄、瑞穗庄

玉里郡 玉里街

屏東菸區在擁有菸草試驗場、日籍專營菸草移民村、以及地方政府首

長的推廣之下,包括美濃、杉林、鹽埔、高樹、里港、九如等屏北平原諸

鄉鎮迅速被列入許可名單中。消息傳至美濃庄,自庄長林恩貴以下皆歡聲

雷動,集資捐地設置美濃第一處買菸場,首批黃色種烤菸室陸續於庄內大

興土木趕工營建。36同一時期,雪茄種所搭建的半開放式菸寮,就在屏北平

原如雨後春筍般平地矗起的大阪式乾燥室群裡,漸漸隱沒消失。

我們進入《台菸通訊》內對於屏東菸區史的相關記載,以對屏東菸

區有更多的瞭解。相對於官版《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志》對於各菸區變遷

的簡略介紹,阮喜水在《台菸通訊》中的〈屏東菸產區簡介〉一文,則言

簡意賅地小結了屏東菸區到1��0年代的大致規模。阮文表示,最早在屏東

菸區引進種植的品種為中國松陽種(品種源於浙江省),之後停植於昭和

元年(1���);雪茄種則是明治�0年(1�0�)至昭和1�年(1���)間種

植;1��0年代始開始種植黃色種。中國種與雪茄種兩者比較,後者栽培較

具規模,許可種植地區遍及屏北平原之旗山、美濃、杉林,及下淡水溪

之東港、南州、仁武、大社、鳥松、鳳山一帶。就阮文記載,在昭和1�年

36 洪馨蘭,《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頁11�-11�;洪馨蘭,《高雄縣美濃鎮菸業

主題調查計畫:菸樓、輔導區》(高雄縣岡山市:高雄縣政府文化局,�00�年),頁1�-1�。35 本表整理自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編纂,《臺灣專賣法規(下)》第六編,��-��頁。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1���)雪茄種曾有�1�甲之紀錄,37已是臺灣雪茄種產量最高之紀錄。

雪茄種因世界喫煙需要與局勢變遷,國際市場需求驟降,臺產雪茄菸草在

1���年扼腕終止。之後即為黃色種之舞臺,自1���年於九塊庄之�.�甲,

翌年成為日人移民村之主要經濟作物,並於同時期開放許可擇選萬丹、東

港、潮州等地種植,381���年更規劃了包括鳳山郡、旗山郡、屏東郡、潮州

郡、東港郡等共1�庄許可栽培,太平洋戰爭前夕曾多達1,�00餘甲,但後來

受戰事影響至終戰前僅留�00餘甲。戰後國民政府沿襲專賣制度,黃色種栽

培面積直線攀高,1��0年代中期已�,�00餘甲,39成為孕育臺灣黃色種菸葉

王國的沃土。

三、菸草產區「南移政策」之背景及其漣漪

以地理範圍而論,屏東菸區橫跨高雄縣與屏東縣,以楠梓仙溪和荖

濃溪兩河谷及屏東平原為主要的產菸地帶。楠梓仙溪河谷的菸田,北自甲

仙,南迄旗山,左岸集中於(杉林鄉)新庄、月眉、合新,右岸集中於

(旗山鎮)旗山、溪洲。荖濃溪河谷的菸田,北自六龜鄉的六龜村,南迄

新寮、新威一帶。根據《台菸通訊》1���年的報導,屏東菸區當時以屏東

平原的菸田分佈最多,「尤以北部之旗尾、美濃、九芎林、龍肚、吉洋、

土庫、三張廍等一帶最為密集,幾乎遍佈菸田」40,此即美濃鎮與里港鄉溪

北一帶。另外,在二重溪與番仔寮溪之間也有不少菸田分佈,主要是在大

津、高樹、磚仔地、里港、武洛、九如、鹽埔、新圍一帶。下淡水溪沿岸

一帶,上游附近有大樹、溪埔寮,下游則有新園等地。41

在氣候條件上,屏東菸區位於北緯��-��度之間,全部皆屬熱帶型氣

37 阮喜水,〈屏東菸產區簡介〉,《台菸通訊》�:�(1���年�月),頁1�。38 阮喜水,〈屏東菸產區簡介〉,頁1�。39 阮喜水,〈屏東菸產區簡介〉,頁1�。40 阮喜水,〈屏東菸產區簡介〉,頁1�。41 阮喜水,〈屏東菸產區簡介〉,頁1�。

候,年平均氣溫攝氏��-��度間。冬季菸草成熟時約攝氏�0度左右,較臺灣

其它菸區為高,42對喜愛日照的菸葉來說,這是屏東菸區作為臺灣菸草產

地的最有利條件「之一」。1��0年代共劃分1�個輔導區、及�個工作站,由

屏東菸葉廠管轄,包括屏東縣境內的九如、萬丹、里港、中和、新圍、高

樹、潮州等�個輔導區,及高雄縣境內之美濃、福安、龍肚、廣興、南隆、

旗山、杉林、新威、九曲堂等�個輔導區;其中美濃、福安、龍肚、廣興、

南隆等�個輔導區均在美濃鎮內,該鎮之許可面積達1,�0�.1�甲。43依此推

論,美濃鎮應早於公賣局「南移政策」開展前,即已具臺灣菸葉大鎮之規模;

但下文之分析可得知,「南移政策」將使美濃鎮獲得無可取代之優勢。

表二:全臺菸區分佈面積(單位甲)(民國48~52年)44

︵1���/�0

年期︶

民國��~��

年期

全省合計 �,���.��00︵1��1/��

年期︶

民國�0~�1

年期

全省合計 �,���.���0

臺中菸區 �,���.�1�� 臺中菸區 �,��0.��1�

嘉義菸區 1,���.���� 嘉義菸區 1,���.���1

屏東菸區 �,��1.���� 屏東菸區 �,���.��10

花蓮菸區 ���.�1�� 花蓮菸區 ���.����

宜蘭菸區 ��.��1� ---- ----

︵1��0/�1

年期︶

民國��~�0

年期

全省合計 �,���.1���︵1���/��

年期︶

民國�1~��

年期

全省合計 �,���.����

臺中菸區 �,��1.���� 臺中菸區 �,�10.1���

嘉義菸區 1,���.���� 嘉義菸區 1,�01.����

屏東菸區 �,���.�1�� 屏東菸區 �,���.0���

花蓮菸區 ���.�0�� 花蓮菸區 ���.�0�0

宜蘭菸區 1�.�0�� ---- ----

所謂「南移政策」,指1���/��年期(民國�1/��年期)的菸區發展政

策。關於這個政策的背景以及影響,蕭明治(�000)曾有幾段文字的扼要

42 阮喜水,〈屏東菸產區簡介〉,《台菸通訊》�:�(1���年�月),頁1�。43 阮喜水,〈屏東菸產區簡介〉,頁1�-1�。44 本表整理自《台菸通訊》1:�(1���年11月),頁�。

- �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說明,45本文之論點基本上亦與之呼應但予以補充,並透過《台菸通訊》

的內容,提供更多細節的陳述與分析。也正因為這個政策的擬定與施行時

間,亦逢《台菸通訊》的創刊,因此相關的背景記載更具現場感。關於

「南移政策」的具體影響,我們從《台菸通訊》創刊號(1���年�月)公布

民國��/��年期後共�個年度的全臺菸田面積分佈(參見表二),即清楚地

看到1���年(民國�1)宜蘭菸區的裁撤,以及同年屏東菸區的面積較前年

增加���.����甲(+�1.��%)兩件大事。宜蘭菸區的裁撤與其氣候有關,46

但至此臺灣菸葉產地與北臺灣絕了緣。臺中菸區在這�個年期大致都維持

在�,�00甲菸作面積,維持臺灣最大菸區的地位。嘉義菸區的面積亦維持在

1,�00甲的規模,約為屏東菸區的一半。花蓮菸區則僅有��0甲上下,比西部

菸區幾個主要單一鄉鎮的種菸面積都還要少得多。

歷史學者同意,屏東菸區的擴大與「南移政策」直接相關,而此政策

的引動則與國際菸草學博士──左天覺先生的倡議有關。47關於左博士的身

份以及倡議的內容,我們從《台菸通訊》得到清晰的輪廓。左博士當時是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所聘任的旅美顧問。他在1��0年代取得中國南京金陵大

學農學院學士與碩士學位,之後1��0年取得美國賓州大學農藝植物化學博

45 蕭明治在其碩士論文〈戰後臺灣菸草產業之發展〉頁�1-��寫到:「臺中菸區在民國�0年之前,一直為

臺灣菸區菸農戶數最多的地區,大致維持在三、四千人的情形,遠遠高居於其它菸區,然而這種維持

領先的情況慢慢被屏東菸區趕上,民國�1年屏東菸區終於追過臺中菸區,成為往後各年本省菸區菸

農戶數最多之區,屏東菸區的菸農戶數之所以趕上臺中菸區,主要應和臺中菸區受到臺中地區都會型

的不斷發展,使地方菸作受到阻礙,種菸戶數隨之衰減。相對的,高屏部分鄉村地區未受城市化的影

響,再加上當地適宜種植菸草及客家農民吃苦耐勞之本性,使得屏東菸區能夠追過臺中菸區,成為本

省菸農戶數最多的菸區,屏東地區菸作面積的增加,除了公賣局政策的導引之外,本身天然條件較佳

氣候及土質均適宜種菸,使其對於種菸的相對優勢地位被突顯出來,而能於後期脫穎而出,產生所

謂本省菸草南移的現象。」立論合理,但遺憾的是論文中缺乏較細緻的資料說明。

46 宜蘭菸區遭撤銷之原因,多認為與氣候關係較大。臺灣菸作為閃避夏季多雨且多颱風,改植以「秋菸」

(秋天播種,冬季成熟),而宜蘭地區往往在菸草成長期直接承受冬季東北季風狂掃,種植成績不

佳。

47 蕭明治,〈戰後臺灣菸草產業之發展〉,頁��。他特別也點出了這項政策與左天覺博士的關係,但並

未說明左天覺博士與臺灣公賣局的關係為何。

士學位。左博士在1���年以前都在中國大陸,同年�月份直接前往美國,之

後一路從事菸草研究。在提出臺灣菸草南移政策建言之時,他正於美國農

業部擔任菸草部門技正。481���年,他受邀至臺灣參訪菸區,對公賣局提出

縮減臺中菸區大量菸草面積,移至南部屏東的建議。49

左天覺博士的倡議,其基本內容是用縮減臺中菸區的面積來增加屏

東菸區的規模。但仔細看《台菸通訊》同時期的國際動態報導,即能理解

何以最後的結果並非如上所述,反而是表二數據所呈現:臺中菸區與屏東

菸區都有增加,只是說屏東菸區增加的比臺中菸區大得多。根據公賣局第

七科在通訊上刊載的新聞稿,當時全臺許可面積擴大的目的,乃是「為配

合外銷需要,奉臺灣省政府財政廳(�1)�月�日財五字第�1���號令,准

予增加委託面積1,000甲,並為配合種菸面積南移政策,採取重點增加方

式,屏東約增加�00甲,臺中增加100甲,其餘地區維持上年期面積未予增

加」50。這項擴大政策在後來的幾年方向繼續維持。臺灣省政府在民國��

年(1���)國父紀念月會暨動員月會的文告,也刊載在《台菸通訊》上,

「外貿會及經濟部認為菸葉外銷頗有前途,南部可供擴充種植面積頗多,

第二期稻谷收割後,最為適當種菸時期,且較香蕉易而可靠,品質亦以南

部為優,深具發展潛力,希主辦單位從速予以策劃推行。」51隔年,臺灣省

農林廳在年度全省特用作物生產會議上,得成結論,建議議臺灣省菸酒公

賣局「下年度在南部適當擴大種菸面積,以增強外銷需要」52。從這幾則消

息可見,在菸農組織刊物中清楚轉載與說明的專賣政策,得以確認臺產菸

48 有關於左天覺博士的簡介,請參見《台菸通訊》�:1�(1���年�月),頁�。49 左天覺演講,胡澤長譯,〈左天覺博士對臺灣菸草事業改進的意見〉,《台菸通訊》�:�(1���年�

月),頁�0-�1。50 《台菸通訊》1:1,頁1�。51 《台菸通訊》�:�(1���年�月),頁�,綜合新聞:「中興新村訊」。

52 財政廳會同農林廳,指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推行南部菸區擴大計畫。參見《台菸通訊》�:10(1���年�月),頁1�。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葉增產的目的,是為了積極配合外銷計畫,更強調增產部分應以挹注南部

(屏東菸區)為主。

何以臺產菸葉的外銷前途在1��0年代初如此興盛?翻閱《台菸通訊》

記載,1���年因為世界菸葉輸出大國英屬中非羅德西亞53宣布獨立,引起

殖民宗主國英國的貿易抵制,因此其菸葉之輸出大受影響。臺灣省菸酒公

賣局當下判斷臺產菸葉外銷前途甚為有利,54即決定在1��0年代持續增加種

菸面積。55就在外銷增產加上南移政策的雙重得利之下,臺灣當時擴增的菸

田面積大量地向屏東菸區傾注。同時,臺灣菸草面積增加計畫速度加快,

1���年以全臺11,���公頃衝上最高峰,之後呈現高波穩定,在1��0年代到

1��0年代,約保持全臺�,000-�,000公頃範圍。公賣局除了不斷告知菸葉廠

要求往年的停耕戶復耕之外,亦不斷在屏東菸區開放新戶。56縱使後來臺產

菸葉面臨嚴重的超產及外銷停滯之庫存壓力,屏東菸區仍是公賣局之掌上

明珠,不僅維持面積總量,接受委託研發低尼古丁菸葉,甚至破例地繼續

獲准開放新戶許可。57

53 羅德西亞(Rhodesia)為中南非的小國家,為英國國協一員,亦是聯合國之會員國。東鄰莫三鼻克,西

接貝專納蘭,北與桑比亞相連,南與南非共和國為鄰。面積約四十八萬餘平方哩,人口不到一千萬。羅

德西亞的主要農產品是菸葉,年產量約為三億餘磅,輸出的菸葉達�0%以上,銷地遍及八十餘國。自

由世界生產菸葉國家,每年平均外銷量的總和,約為八億餘萬磅,其中除美國約佔��.�%為最多外,

其次即為羅德西亞之��.�%;再次是印度約�.�%,加拿大約�.1%,餘�.�%為其它各國的合計。菸葉外

銷在羅德西亞經濟上所佔比重量甚大,為該國一般經濟成長的支柱,其當地人稱菸葉為「黃金作物」。

參閱一江,〈遭受經濟制裁的菸葉王國羅德西亞〉,《台菸通訊》�:10(1���年�月),頁��。54 《台菸通訊》�:10(1���年�月),頁�,綜合新聞:「目前省產菸葉之外銷,其次由於世界主要產菸地

之一的羅德西亞在1���.10.11片面宣佈脫離英國獨立,與英國交惡,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對羅德西

亞「非法政權」實施經濟制裁,禁止會員國與該國所有貿易,包括羅德西亞菸葉的輸入,有許多國家於

是停止進口羅德西亞菸葉。國際菸葉市場發生變化,因此對本省菸葉之外銷前途更為有利。以目前情

況推測,菸酒公賣局預計下年度菸葉外銷在三千公噸至五千公噸。故下年期種菸面積必須擴增,以應

內外銷的需要。」

55 焦庭萱,〈本省黃色種菸葉發展過程及其新趨向〉,《台菸通訊》�:1(1���年�月),頁�。56 1���年公賣局農務組徐組長在菸葉改進社總是執檢聯席會上之致詞,《台菸通訊》1�:�(1���年�

月),頁�。亦參見以下新聞:「下年期種菸許可面積/奉省政府財政廳核定/全省種植一萬甲/屏東

菸區准許開放新戶」。《台菸通訊》1�:11(1���年�月),頁�。

反觀原是臺灣最大菸草區域的臺中菸區,其耕菸條件在區域經濟影響

的牽動之下,阻礙重重。臺中市都會化發展快速,離農離村之勞動人口比

例增加,農村工資高漲,工業區鄰近菸區釀成廢水污染灌溉之公害問題,

使臺中菸區的種植事業雪上加霜。在全臺仍不斷增產中的1��0年代,公賣

局仍只能忍痛下令,要求「臺中菸區產菸成績不良之菸戶,應予盡量勸導

停廢耕或遷移至他區種植,以期逐漸縮減該地帶之種菸面積」58,於是臺

中菸區北線一帶逐漸取消面積許可,對該菸區的耕地選擇是一大損失。另

外,臺中菸區的勞力外移情形,比起南部(屏東菸區)更形尖銳,工資上

揚幅度加上租地競爭,59都使得這裡的菸農在全省菸價統一的情形下,相對

來說其種植菸葉的純收益更少。60在1��1年(��/�0年期)時,臺中分社全

體代表在菸葉改進社第�0屆第�次代表大會中共同提案,說明了當時臺中菸

區艱難的處境:

(臺中分社全體代表)提案說明:中部菸區有工商業發展快速之大

都市及衛星都市,因致農村工資昂貴雇工困難,成本較高,種菸收

入不夠成本而放棄種菸的農友續出,��-��年期許可面積原為�,��1.�

甲,�,���戶,至��-�0年期五年內少了���.�甲,���戶,平均每年減

少1��.�甲��戶。公賣局在臺中地區設有試驗所及規模宏大的菸葉

57 南移政策一直持續下來,公賣局認為,「配合加速消化積存菸葉,並適量供應內外銷之需,各菸區之

種菸面積,仍維持上年期之許可種菸面積辦理,但鑑於屏東菸區產菸品質較為優良,為求供應外銷

之需,各菸區許可剩餘之面積,盡先分配屏東菸區種植」。請參見公賣局農務組,〈�1-��年期菸葉生

產總報告〉,《台菸通訊》11:�(1���年10月),頁1�。58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年期許可種菸面積分配準則〉,《台菸通訊》11:11(1���年�月),頁1�。59 關於租地競爭致使種菸成本提高部分,參見臺中菸葉廠涂金海,〈論節省種菸成本之探討〉,《台菸

通訊》1�:�(1���年1月),頁10。60 賴樹金,〈菸葉改進社臺中分社社長致詞紀錄〉,《台菸通訊》1�:�(1���年1月),頁10。另見

〈��~��年期每甲菸葉生產成本費用表〉,工資:臺中>花蓮>嘉義>屏東,總生產成本:臺中>花蓮>

嘉義>屏東,《台菸通訊》1�:�(1���年11月),頁1�。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廠,並擁有散在四縣鄉市間適宜種菸的廣大土地設備與經驗豐富技

術精良勤勞篤實的二千多戶專業菸農,今以全省統一菸價來收購成

本較高的本地區菸葉,致使本地菸農年年吃虧,實欠公平與合理,

再者如果本地區被淘汰消滅,公賣局以鉅額所投資之工廠設備勢必

成為無用,以公賣局、以國家而言,是一項極為嚴重的損失。61

菸葉改進社臺中分社,以代表臺中菸區全體菸農的身份,對於「全省統

一(收購)菸價」提出不平之鳴。在爭取提高收購價格的同時,這篇聲明稿同

時反映的正是臺中菸區經營菸草種植的困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工資上升,

成本提高。然而,這個提案並未獲得滿意的回應,亦使得臺中菸區菸農意願

持續低落,特別在接近城市邊緣的地區,棄作者眾。在牽一髮動全身的區域

經濟發展之下,臺中菸區內鄰近城市的菸作面積不斷縮減,剩餘的面積多往

南投縣境內的國姓、南投、草屯、名間一帶集中,後期臺中菸區之中心遂落於

草屯鎮,但實際上其整體種菸環境逐漸被屏東菸區後來居上。

其實,左天覺博士還有第二項建議,也是針對屏東菸區的,由此可見

左博士確實認為屏東菸區是臺灣菸草發展未來應該予以重任之處。左博士

認為,臺灣應該積極在屏東菸區以春菸代替冬季菸作(秋菸),讓菸作在

更溫暖的氣候中生長以增加香味,生產出更高品質的菸草。62臺灣的菸草在

全球來說是相當特別的,採用秋菸種作,由於菸草生長期喜愛日照高溫,

因此大部分的菸草產地都選擇在春天栽種,夏天時正好是菸草的生長期。

但臺灣因夏天多颱風,對於高大的菸草成株來說威脅甚大,因此「不得

不」採用秋天栽種、冬天採收的秋菸制。但這對菸草的品質以及國際競爭

力都是不利的影響。左天覺博士即是站在提升臺灣自產菸草品質的角度,

提出他的第二項建議。因此,屏東菸區在1��0年代中期曾發展成為臺灣春

61 〈本社第二十屆第六次代表大會紀錄〉,《台菸通訊》1�:�(1��1年�月),頁1�。62 左天覺演講,胡澤長譯,〈左天覺博士對臺灣菸草事業改進的意見〉,頁�0-�1。

菸的重點基地,委託種植地點分佈在九如、萬丹、里港、高樹、新圍等

五個輔導區,面積約在1��甲。63這一點亦是屏東菸區的特色之一。

然而,左天覺博士所倡議的「春菸政策」,在國際局勢詭譎情形下

亦產生震盪。就在「傳聞」菸產大國中非羅德西亞將和其它國家恢復貿

易之後,公賣局迅速將春菸種植計畫踩下煞車,並宣布1���年原訂屏東

菸區的春菸計畫全面停止,「以免將來外銷緊縮時發生困難」。64但即便

如此,《台菸通訊》基於研究種植技術之發行使命,仍然針對臺灣春菸

種植政策,邀集菸葉試驗所、屏東菸葉廠等研究人員,撰寫數篇春菸技

術介紹,展現臺灣農業技術的研發潛力。總結這些農技資訊,專家仍然

認為臺灣春季病蟲害多,夏天雨季颱風難以預料,使得雖有旅美菸草專

家左博士的強力倡議,1��0年代初期亦嘗試在屏東菸區開放菸農申請許

可,然人定未能勝天,臺灣菸葉種植在�0世紀末已是夕陽產業,菸農屢

遭損失後亦不願再賠上老本。

四、棄作效應:高屏地區都市與工商發展對傳

統菸區之影響

1��0年代南移政策的推進下,屏東菸區前途似錦。在臺灣菸草種

植以維持舊耕作戶的政策下,屏東菸區當時卻獲得開放新戶申請的大利

多。只是,後來我們看到的結果是:這些新開放戶大半集中在美濃、高

樹、杉林一帶,使得該地區的菸作密度越來越高。換句話說,屏東菸區

在面對南移政策高度注目的同時,菸區內部也存「特定區域集中」的力

量。

與臺中菸區所遇到的困境類似,屏東菸區在都市邊緣的菸區同樣

受到工資上漲等不利因素,如前所述,利潤與成本是菸農決定是否繼續

63 《台菸通訊》�:�(1���年11月),頁��,「各地動態報導」。

64 《台菸通訊》�:1�(1���年�月),頁�,「新聞稿」。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與政府打契約的關鍵要素。基本上,菸農從事菸草種植,圖的不過就是其

「保障性契作」的穩定收益。65平心而論,專賣原料菸葉種植的收益,因

買方為政治上的獨佔,所以反映的是國家的需要,而不單純僅是國際市場

價格。根據公賣法規,原料菸葉的收購價格採預先公布菸價政策,公賣局

於每年開放許可登記時即會事先公告,單價標準由公賣局每年針對物價水

準、國際菸草價格、外銷價格、國內對抗作物價格變動、生產成本66等,最

後加入適當之管理利潤,即該年度之收購價格,之後提報菸葉評價委員會

審議,委員成員包括財政部、經濟部、審計部、農委會(原為農復會)、

商品檢驗局、省財政廳、省農林廳、主計處、省議會、菸農代表及公賣局

代表組成。67其中菸農團體菸葉改進社亦可在公賣局釐定菸價時提出「民間

版」的成本調查,以供斟酌。在1��0~�0年代,按照菸價與當時的官版生產

成本,菸農約有10%~�0%不等的利潤。如果菸價公布後當年期卻發生生產

成本居高不下,最後所得淨收益不能符合菸農所需,就會有收購期間因等

級評定而生口角事端之事。從《台菸通訊》高頻率地刊出特定年度的生產

成本計算公告,即可知道這是菸農多麼關心之事。生產成本中工資成本佔

極大比例,因此早期菸農家庭多充分利用剩餘勞動進行無償付出,以降低

實際現金交易的生產成本,一旦勞力外移、雇工比例增加時,工資成本自

65 若採用柯志明(1���)的定義,臺灣的原料菸葉亦應是受政府規約(state-regulated)的特用作物。但

因為專賣原料菸葉本身高度的商品性格及無法自行消費與囤積的特性,皆高於其它的政府規約作物

(稻、雜糧、原料甘蔗),使得菸農其實也承受著類似小商品生產農的市場風險;所差別的是菸農不

直接面對市場利潤。因此,菸作呈現的其實是「假面的保障」,而且有著比蔗農更大的冒險性。但是這

樣的性質並未減少菸農對於菸作的偏好與投入,重要之處也在於專賣菸葉種作的「間接性高風險」與

「相對性高利潤」仍是吸引著無數農家的一大誘因。見洪馨蘭,《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

作經濟》,頁1�0-1�1。然而,這種假性的保障,社會學者認為這保障的其實是國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

的優越地位,生產過程絕大部分的風險仍然是移轉給菸農承擔。見李允斐等,《高雄縣客家社會與

文化》,頁11�。66 菸價釐訂時關於生產成本項目,包括工資、肥料、燃料費、材料費、農舍費、租賦、農機具折舊費、農

藥費、雜費及資本利息與設算地租等項。參見《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志》,第三章原料業務〈菸價釐

訂〉一節,頁�1。67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志》,第三章原料業務〈菸價釐訂〉一節,頁�1。

然成為菸農首要頭痛項目。1��0年代中期,當時臺灣香蕉的價格利益曾在

菸草的二倍以上,而比起種植菸葉,更是較為省本省工,特別是在屏東菸

區許多鄉鎮都盛產香蕉,「部分種菸農友,羨慕種植香蕉與甘蔗的高額收

益,準備放棄種植菸草,」改進社幹部透過《台菸通訊》喊話:「希望菸

農務必慎重考慮,千萬不可輕舉妄動,以免將來追悔不及」68,因為,「種

香蕉難得幾年像這樣風調雨順。」69

屏東縣里港鄉陳來春先生在1���年接受《台菸通訊》採訪,他是連

續三年接受屏東菸葉廠委託種植大面積春菸的優秀菸農。他直言說到,

「(目前)屏東地區的香蕉、甘蔗、豆類的利潤頗高,種春菸的菸農對於

春菸越感無興趣,甚至放棄公賣局所賦予的保障權益,而紛紛改種其它種

作物」70。就在陳先生受訪的同一年(1���),臺灣的香蕉出口成績耀眼,

達千萬簍,71如此市場活絡,蕉農滿口袋的現金,可以選擇的話,農民往往

見風轉舵,改種香蕉這一年期作物。一旦申請種植香蕉,視同放棄菸作,

之後要再復耕即需另道手續。《台菸通訊》這一年報導:「本省的農田使

用問題,原有就應種甘蔗、或是種水稻之爭,但自去年〔按:1���年〕香

蕉外銷轉好,高屏地區農田紛紛改植香蕉之後,加上香蕉問題一個,以致

農田之使用問題更趨複雜。」72

68 引自每月談專欄,〈專一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台菸通訊》1:11(1���年�月),頁�。文章內容還說

到:「現時,種植菸草所獲的收益,不及種植香蕉或甘蔗所得的收益大,確係事實,為一般人所聞共

見。不過,種植香蕉或甘蔗所以能得到大收益,由於香蕉與蔗糖外銷的數量增加和價格提高;易言之,

種植香蕉和甘蔗的優厚收益,完全倚靠在外銷上。要知道,國際市場上的需要量和價格,絕常呈動盪

不定狀態,需要數量時增時減,價格亦有漲有落。在目前來講,種植菸草的收益,自然遠不如種植香蕉

或甘蔗的收益高。但,菸草與政府的財源有關,種植菸草是政府保障的永久事業。只要遵照菸酒專賣

法令去栽培耕作,細心研究,努力經營,生產優良菸葉,達到減低成本提高品質的要求,就可安穩地

得到相當的合法收益。沒有什麼顧慮,也不愁受到什麼影響。」

69 蕭岑,〈菸田走單騎(續)〉,《台菸通訊》�:�(1���年11月),頁��。70 林炳南,〈本省春菸的展望:訪種春菸優良菸農陳來長先生〉,《台菸通訊》�:10(1���年�月),頁

10。71 《台菸通訊》�:10(1���年�月),頁1�,「新聞報導」。

72 《台菸通訊》�:1�(1���年�月),頁1�,「新聞報導」。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這種逐漸對棄作菸葉的趨勢,讓屏東菸區主管機關屏東菸葉廠如熱

鍋上之螞蟻,面對公賣局看好屏東持續增加許可規模,但境內轉作訊息頻

傳,於是屏東菸葉廠要求各地輔導員,加強巡田勸導,好說歹說也要留住

菸農的心。1���/��年優秀種菸技術輔導人員獲獎者,屏東菸葉廠技士、

也是里港輔導區〔按:位於屏東縣里港鄉,位於屏東市北邊市郊〕主任輔

導員呂仁生,就被《台菸通訊》報導了他的獲獎事蹟,包括;他奔走於菸

農之間,力挽狂瀾,「(里港輔導區)菸農之耕作土地栽植豆類、香蕉、

甘薯等雜作物,近幾年因栽培其它雜作物之利潤較厚,菸農之種菸興趣減

低,他努力挽救頹勢,鼓勵菸農提高種菸興趣。」73

除了香蕉及其它雜作物之外,原料甘蔗也成為當時跟菸草「搶人」、

「搶地」的作物。受1��0年代世界砂糖缺乏的影響,國際糖價上漲,臺糖

不斷調整收購價格來吸引鼓勵農民種植甘蔗。同樣的,菸農若因此轉作甘

蔗,也意謂著棄作菸草。根據1���年時任菸葉改進社總社社長張騰芳的說

法:「近年來本省種菸面積都在�,000甲左右,由於受了本省工商業發展的

影響,一直無法增加面積;今年度由於國際糖價上漲,糖業公司已主動調

整蔗糖收購價格數次,明年度甘蔗成為菸葉生產對抗作物,再說香蕉的景

氣也漸漸好轉,這都值得我們重視。」74張騰芳以此建言公賣局,應「學

習」臺糖用調整價格策略,讓菸草種植者不致琵琶別抱,公賣局徒然流失

一批批已經年學習、擁有一身菸葉耕作好本領的種植者。

客觀局勢變化,縱使公賣局花再大心力擴增許可面積,假若沒能「及

時」提高收購價格,其實菸農的主觀意願也已經動搖。1���年的公賣局菸

葉生產總報告即認清了種菸已缺乏誘因優勢的事實,表示為了提高省產菸

葉品質,且繼續配合種菸地區南移之政策,在「分配優良產菸區種植,增

73 公賣局農務組報導,〈五三、五四兩年期優秀種菸技術輔導人員輔導工作事蹟簡介(下)〉,《台菸通

訊》�:�(1���年11月),頁1�。74 張騰芳,〈大會致詞〉,《台菸通訊》1�:�(1���年1月),頁�。

加高屏地區之種菸面積為原則」之下,許可面積「未達預期�,�00甲之目

標,其原因係受農村勞力缺乏,雇工不易,工資昂貴,生產成本增高,不

能大量誘致菸農種菸興趣,往年停耕戶對種菸興趣低落,亦不願復耕。」75

由此可見,屏東菸區本身雖也存在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但實際上對抗

作物的出現,是屏東菸區內部棄作效應的主因。除了上述的香蕉、甘蔗等

當時利潤豐厚的經濟作物,屏東市北端九如鄉果菜市場的出現,使得配合

城市消費市場需要的蔬菜類,變成附近田地的大宗。「因九如、里港、萬

丹等區農業經營型態重大演變,大部分菸農放棄操作繁重的菸草事業,轉

作蔬菜類的短期作物,供應需求量高且利潤頗豐的各種蔬菜」76。當菸草對

抗作物種類種植增多,也讓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變得複雜起來,就更是排

擠了費心又費力菸草種植意願。

我們再從《台菸通訊》的報導,來分析其它幾個關於「棄作區域」的細

節。棄作者大多都是因為接近屏東市與鳳山之加工區,在勞動力被整個吸捲

進工廠與都市的同時,菸作生產成本提高,紛紛改種人工成本較低的果樹

或日常蔬菜類,就近於市集上換取現金;亦有將農耕地改築養殖池,畜養淡

水漁產,亦作為提供市集需求。77屏東菸葉廠於1��0年11月號《台菸通訊》

發佈新聞稿數則,同時並列以下兩則報導,78第一則新聞說明了萬丹鄉菸區

縮減的原因來自工業發展,勞力外移,投入菸作興趣低盪,於是併至九如

鄉的九如輔導區內;但於此同時,第二則新聞則說到美濃鎮的菸田面積繼

75 菸酒公賣局農務組,〈��-��年期菸葉生產總報告〉,《台菸通訊》1�:�(1���年1�月),頁1�。隔年之

情形猶是如此,參見菸酒公賣局農務組,〈��、��年期菸葉生產總報告〉,《台菸通訊》1�:�(1���年�月),頁�0-�1。

76 吳連火,〈紀念「台菸」創刊二十週年 談屏東菸區種菸者的感想〉,《台菸通訊》�1:1(1���年�月),

頁1�。77 (屏東分社)陳木周 順,〈為紀念「台菸」創刊十週年 談屏東菸業之改進〉,《台菸通訊》11:1(1���

年�月),頁��。又參見新聞一則〈屏東菸區新園工作站 業務範圍縮小已撤銷〉,《台菸通訊》1�:�(1���年�月),頁�。新聞內容提到新園工作站之撤銷原因,部分即來自於當地許多農民改種蘆筍等

菸草對抗作物,因此使得菸作面積縮減,而工作站面臨裁撤命運。

78 《台菸通訊》1�:�(1��0年11月),頁��,各地動態「屏東菸區」一欄。

- �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續增加,甚至因菸區範圍過大,須從南隆輔導區分出另一個吉東輔導區:

屏東菸葉廠本年期所轄(萬丹鄉)萬丹輔導區,因所處環境工廠林

立,農村勞力趨向工廠,致從事農事之勞力缺乏,種菸興趣日減,本年

期許可面積僅1�甲,為時勢所迫,本年期不得不撤銷輔導區之設置,

改為萬丹工作站,併在九如輔導區轄下,以節省公帑,工作站業務由

技佐李得時掌理。

(美濃鎮)南隆輔導區本年期申請許可後之面積近六百甲,為便於

管理和輔導,經奉總局核准,本年期分割成二個輔導區,一為吉東

輔導區,面積���.�甲,一為南隆輔導區,面積���.�甲,分別由技士

張文輝、蘇榮宗兼任駐區主任,各項業務的轉移交接於本月二十日

上午完成。

當時目睹萬丹從輔導區「降級」為工作站的技佐李得時,早於撤區前

三年(即1���年)即曾投稿《台菸通訊》,語重心長地說出他對於屏東河

川地種菸面積逐年減少的觀察報告,該篇文章相當誠懇且描述清楚萬丹地

區面臨的棄作風潮,而李得時如孤臣孽子般的心情,在文字中更是表露無

遺。在他的想法裡,高雄縣美濃鎮作為屏東菸區之主要菸產地,菸草多種

植於水田,即作為水稻之後作,而屏東縣的菸田則較為零散,分佈在里港

九如萬丹一帶,多種植於河川地,在菸葉試驗所曾發表的研究報告79中認

為屏東菸區河灘地所生產的菸葉,在成份上最接近臺產菸葉欲達到的目標

──美國菸葉,換句話說,李得時認為,菸葉試驗所之結論證明了只要能

夠好好發展屏東河川地的菸草產區,即很有機會成為公賣局減少仰賴美菸

的有效途徑。80

79 李得時指的研究報告,是民國��年(即「南移政策」開始的年期),菸試所曾在屏東河川地進行的試

作實驗。

在李得時技佐〈屏東河川地種菸面積逐年減少之檢討〉一文中,詳細

分析了為何上述如此「充滿未來性」的屏東河川地,不但未有成就,反而

已經面臨出局之命運。他認為:工廠林立、勞動力淘空、工資上揚都是主

因,對抗作物則推波助瀾,加上當地菸草生產技術改進有限,而九如果菜

市場的成立,更成為壓垮巨人的稻草。81只是,縱使如此,李得時在該篇投

稿中,仍然殷切地向屏東菸葉廠提出獎勵河川地耕作之建議,希望能挽回

河川地菸區的命運,可惜亦已力不從心。

到了1��0年代中期時,連鄰近九如果菜市場的里港鄉也受到蔬菜種

植風潮的影響,屢遭共同性病蟲害之苦,致使菸葉收成減少,菸農「只好

改種蔬菜」。里港鄉與美濃鎮相鄰,荖濃溪切過里港鄉,溪北屬中和輔導

區,為1��0年代日人菸草移民村「千歲村」之所在地,在1���年仍有1��甲

菸作面積,但至1���年時「因蔬果作物利潤提高」,菸田面積減至僅剩10�

甲;溪南的里港輔導區亦從���甲剩到僅��甲,公賣局為減少輔導營運成

本,在1���年下令合併,僅留下中和輔導區,短暫地繼續撐持著歷史菸區

的見證。82

80 李得時,〈屏東河川地種菸面積逐年減少之檢討〉,《台菸通訊》1�:1(1���年�月),頁1�-1�。81 李得時寫到:「屏東河川地因近年工商業迅速發展,工廠林立,對於人工的需要使得農村勞動力淘空,

工資也逐年上漲,種菸生產成本提高使得菸作收益相對減少,菸農種菸興趣低落而紛紛改種『省工

作物』,這些作物又往往是菸草的『對抗作物』,包括甘蔗以及蘆筍。像是蘆筍因管理粗放,病蟲害

少,外銷價格看好,生產利潤高,農民有利可圖,所以民眾『競相改種蘆筍』。另外,河川地雖然經試

驗為高品質菸草的適宜種地,但根據他的看法,河川地為砂質土,保水保肥力其實較水田為差,地力

肥瘠不平均,而菸苗成活率也低,發育亦不整齊;菸農只好拼命灌溉,導致初期生長快速,中期後葉

片發育大但卻成份不實在,經日正當中曝曬後葉片就會形成枯萎現象,結果菸農怕枯死又大量灌水,

以致於在移植後六十天,下位菸葉就開始枯黃,產量因而降低,讓菸農倍感挫折。最後一個原因是來

自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即九如鄉設立了『果菜市場』,吸引了河川地大量地投入栽培短期作物,如

蔬菜、瓜類,竟因此讓附近地區的菸田菸葉感染『嵌紋病』的機會大增,深深影響附近菸農繼續投入

菸葉栽培之意願。」李得時,〈屏東河川地種菸面積逐年減少之檢討〉,《台菸通訊》1�:1(1���年�月),頁1�-1�。

82 中和輔導區部分參閱歐國顯,〈優良事業區介紹──訪中和事業區〉,《台菸通訊》�1:�(1���年1�月),頁�0;里港輔導區部分參閱威良,〈里港事業區〉,《台菸通訊》��:�(1���年1月),頁��。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1��0年代的菸草增產政策,雖說是國家面對國際市場擴大所做的適時

反映,但臺產菸葉本身缺乏競爭力卻是難以馬上克服的問題。前文曾述及

臺產菸葉因品質不佳,增產後之菸葉若不能順利銷出,將累積成為國內庫

存壓力;且臺產菸葉為專賣品,不論好壞全數由政府買單,亦造成公賣局

之資金周轉壓力。83另外,臺灣菸草種植採用家庭農場制,一般農戶要成為

公賣局契約農,需自備合於許可面積規模的乾燥室數量,為了找到更好的

優良土地,如果自家田地不盡理想,還得到處拜訪尋覓良田以租地種菸。

換句話說,菸農要投入種植菸葉,必須握有一定資金、土地以及勞動力。

而且公賣法規多如牛毛,議價彈性甚微,其它作物的誘因一旦增強,縱使

是在公賣局眼中「未來希望所在」的屏東菸區,菸農在保障契作與高利潤

商品作物的兩相拔河中,選擇棄作菸草者大有人在。

五、磁石效應:屏北平原社會組織結構產生菸田

集中化吸力

屏東菸區作為左天覺博士認定的臺產菸草優良環境,其自然條件必

然是其優勢之一。位於屏東平原北部的河流多為東北流向西南,在沖積扇

口形成一個北方與東方同時擁有山脈的屏障,「屏東菸區位於下淡水溪

〔按:今高屏溪〕西岸,西接雙峰山,南連大武山,高山環繞成一自然盆

地,種植菸草不必設立防風牆,土壤為砂質壤土;秋菸種植季節氣溫頗

高,極適合菸草的生長,為本省最佳的菸產地」84。「種菸時期不但無強烈

季風之侵襲,且其日夜溫度差距特大,即日暖夜冷之天氣,加上肥沃之土

83 菸酒公賣局譚副局長在菸葉改進社第十六屆第二次社員代表大會致詞,《台菸通訊》�:�(1���年10月),頁�-�。這個問題到了1��0年代更見矛盾,在《台菸通訊》有一則報導說:「本省係採許可專賣制

度,菸農所生產之菸葉不論品質好壞均由公賣局收購,因此菸農大多數著重生產量,而疏忽品質,結

果造成低級菸葉生產過剩,歷年累積在倉中,數量相當可觀,不僅影響公賣局資金的周轉,而且徒增

倉庫租金的負擔。」見《台菸通訊》�:�(1��0年�月),頁�-�。84 林炳南,〈訪問美濃鎮模範菸農林享賢先生〉,《台菸通訊》�:11(1���年�月),頁�。

壤,乃造成優良品質之最有利條件」85。其中,受到屏東平原北部月光山系

的影響,位於山腳下的美濃鎮在冬季溫度相較於屏東菸區其它鄉鎮較高,

這亦使得以美濃為中心的菸草生產,有更為優勢的氣候條件。

以1���年的資料說明屏北平原菸草王國在極盛時期的規模。當年期屏

東菸區種菸面積有�,���.1甲,劃分為1�個事業區,地域分佈在高屏兩縣10

個鄉鎮境內,屏東縣轄內有九如、里港、中和、高樹、舊寮等�區,面積

��0甲,佔本菸區總面積約1/�,高雄縣轄內有美濃、福安、龍肚、龍山、廣

興、南隆、吉東、新威、杉林、旗山等10區,面積�,���.1甲,佔本菸區總

面積�/�強。美濃鎮的廣興區和杉林鄉的杉林區面積最大,達�00多甲,九如

鄉的九如區與里港鄉的里港區最小,各僅只有�0餘甲。「美濃鎮菸農更因

為其具有高度之種菸熱忱,所產菸葉品質居全省之冠」86,在屏東菸區裡有

一、二百甲的許可面積萎縮,就都移轉傾注到美濃鎮(及杉林高樹等地)

的許可面積數量,使美濃鎮境內種菸更加密集,達�,0�0.�甲,佔了整個屏

東菸區的一半。1��0年代的時候,區域經濟開始出現強烈變動,「(近

來)其它地方因種菸環境以及各種條件不能臻合,漸有逐失種菸興趣而拋

棄面積時,此地〔按:指美濃鎮〕竟無上述情形,反之向他區吸收來更多

種菸面積,再繼續自得其樂,以享受菸葉生產的樂趣;所以現在美濃鎮內

的種菸面積已佔有整個屏東菸區總面積的大半以上」87。高雄縣美濃鎮最

多時曾設有�個菸田輔導區,菸葉乾燥室(菸樓)處處矗立,1��0年代共

計1,�00多座的傳統烤菸室分佈,88農曆春節前後家家戶戶興爐烤菸,裊裊

85 吳富祥,〈��-��優良事業區訪問輯(二)〉,《台菸通訊》�:�(1��0年1�月),頁�0。86 吳連火,〈紀念「台菸」創刊二十週年 談屏東菸區種菸者的感想〉,《台菸通訊》�1:1(1���年�月),

頁1�。87 林順和,〈訪問屏東菸區模範菸農林作崙先生談種菸〉,《台菸通訊》�:�(1��1年�月),頁��。88 屏東菸葉廠提供,〈民國��~��年期菸葉乾燥室清冊〉。美濃鎮的部分經整理共有1,�1�筆,參閱洪馨

蘭編著,《高雄縣美濃鎮菸業主題調查計畫•空間篇:菸樓、輔導區》(高雄縣岡山鎮:高雄縣文化

局,�00�),頁1��-�1�。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炊煙從菸樓的屋頂煙囪竄出升入空中,終夜爐火不熄連續數日,直至菸葉

金黃發亮,如見財富。美濃在�0年前,可述之為一山谷平原內的農業加工

區,菸草大鎮蔚為臺灣菸草盛況見證。

屏東平原北部的菸草王國除了美濃鎮之外,亦應包括美濃鎮南邊的高

樹鄉和美濃鎮北方的杉林鄉及六龜鄉一小部分,《台菸通訊》曾小篇幅地

報導過這些周邊區域。高樹鄉位於屏東縣境內,居於山麓地帶,在屏東市

的東北方約�0公里外,與高雄縣美濃鎮隔著荖濃溪對望,與美濃同為清代

六堆組織中右堆之一員,也是美濃鎮大龍肚地區早期客籍先民自里港武洛

庄,兩條向北推進之路線之東線,與美濃居民關係親近。但地理環境較美

濃更為複雜,三面環河,北面依山,89盛產菸草、甘蔗、水稻及其它許多農

作物,居民閩客參半,且分佈原住民住地。901��0年代隨著美濃菸區的不斷

擴大,連帶也使得接近山區商業機會較少的高樹鄉,91在菸草種植的成績上

亦不遑多讓。種菸面積逐年增加,極盛時期亦有�00甲之多。

杉林鄉的起步並不晚,早在日據末期即與美濃同為黃色種之許可栽

培區域(見本文表一)。杉林鄉接近南側月光山一帶,和美濃關係親近,

因部分家族乃自美濃越過月光山系丘陵,至山系北側定居。但因有此山系

阻隔,在交通上反而與旗山鎮互動密切,且是甲仙、桃源等原住民鄉鎮至

旗山鎮區域貿易中心的必經之路,因此杉林鄉的菸戶一直都隸屬於旗山輔

導區,直至1��0年才有屬於自己的輔導區。《台菸通訊》報導,1���年時

杉林鄉的菸田面積約有�00甲,分佈在以月美村(客庄)為中心的�-�公里

內,東接月眉村,北以新庄隘丁寮、上平村,西有楠梓仙溪,菸田則分佈

89 賴顯麟,〈屏東菸區高樹菸作研究班之成果〉,《台菸通訊》�:�(1���年�月),頁1�。90 林順和,〈訪屏東菸區模範菸農利元興先生談種菸〉,《台菸通訊》1�:�(1���年�月),頁�0。91 高樹鄉是屏東縣境的偏遠鄉鎮,過去對外交通全仰賴高樹大橋(美濃─高樹)。早期大橋未建之

時,高樹鄉民主要依賴竹筏渡河出入。大橋竣工後,外地人開始遷入,原住民亦相繼至高樹街上進行

交易,遂成為屏北平原上一處平地與山產活絡的交易中心。可參閱陳義香,〈訪屏東菸區模範菸農邱

森海先生談種菸〉,《台菸通訊》1�:�(1���年�月),頁1�。

提防上面至山麓下,土壤性佳,灌溉便利,與美濃鎮隔著月光山系,因為

受楠梓仙溪北風影響,每當東北季風來襲時,寒風南抵至月光山系即被擋

了下來,但杉林的菸葉卻已受到風害,92這應是杉林鄉菸區發展規模受限之

主因。另外還有一小部分的六龜鄉新民庄區域,因種植面積不大,在《台

菸通訊》之輔導區報導中,雖經筆者反覆查閱,未見其紀錄,但因與美濃

鎮相鄰,實地走訪仍可見多棟菸樓矗立,應可納入菸葉王國之週緣區域。

屏東平原北部以美濃鎮為中心的菸草王國,除了氣候條件優勢之外,

《台菸通訊》的報導裡最常提到的就是其人文優勢:「此地〔按:美濃

鎮〕居民大多為客家人,不但保有節儉純樸之民風,且有刻苦耐勞之習

慣,尤其當地女人之能幹耐苦,更是名聞遐邇」93。「大多係客家人,擁有

共同的信仰與風俗習慣,彼此間的親和力較強」94,「屏東菸區(現在的)

菸農絕大多數是客家人,具有勤儉的美德,人們轉移從事農耕志趣之時,

仍影響不了他們堅守家園與珍惜祖業的固有的美德;尤能團結合群,對任

何一事之互相幫助能出自本性,因此,對需要辛勤操作的種菸事業來說,

在勞力互助方面,本菸區是最好的理想環境了」95。

述及至此先補充說明,勞動力外移問題在菸草大鎮美濃同感威脅。美

濃籍菸農黃鴻發就曾投書《台菸通訊》描述請工之難,困擾菸農亦大。他

寫道:「近年來由於農村經濟蕭條,而都市裡新興工廠如雨後春筍,農村

青年莫不兢走城市,造成農村嚴重的人工荒。尤其在農曆八、九月之『緊

工』期間,荒象更甚,在短短的十幾天中,要育菸苗、割稻、曬穀、曬稻

草(可作牛食、燃料)、鬆土、植菸、種豆。工人固還山歌聊天,頭家

92 吳富祥,〈優良事業區介紹:訪杉林事業區談種菸概況〉,《台菸通訊》1�:�(1���年�月),頁1�。93 吳富祥,〈��-��優良事業區訪問輯(二)〉,《台菸通訊》�:�(1��0年1�月),頁�0。94 威良,〈優良事業區介紹──訪龍肚事業區談種菸〉,《台菸通訊》��:�(1���年�月),頁�1。95 吳連火,〈紀念「台菸」創刊二十週年 談屏東菸區種菸者的感想〉,《台菸通訊》�1:1(1���年�月),

頁1�。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卻是東鑽西營,到處挖角,『面目』不大,『待遇』略差者,只能望田興

嘆,苦樂不得。」96農村勞動力的外流,不僅是「量」的外流,更嚴重的還

是「質」的外流,老年化的農村只好盼著菸作機械化來節省工資成本,但

畢竟菸作程序中得以機械化之部分仍有其侷限。97

因此在1��0年代,正當農村勞力缺乏成為《台菸通訊》的重要討論

議題,大多數意見都認為解除農村勞力缺乏的有效辦法,即「耕作機械

化」,98以及強化互助,成立工作小組,發展「菸作共同作業」。99而在同

樣面臨勞力流失、但相對而言流失速度較緩的傳統農業鄉鎮,卻因其缺乏

務農以外選擇的情形下,100二來因較純樸保守,發展菸作共同作業成績較

96 黃鴻發,〈種菸偶得〉,《台菸通訊》10:�(1���年11月),頁1�。97 關於菸作機械化與減少工資成本之間的討論,在《台菸通訊》中有非常多的投稿。其中可參閱林志

達,〈從農村勞力變化談本省菸作機械化推展〉,《台菸通訊》1�:11(1���年�月),頁�。98 在「每月談」社論專題裡,耕作機械化是政府的一項政策,目的在解決農村勞力不足的困境,參閱《台

菸通訊》�:�(1���年11月),頁�。類似的報導亦多,例如1���年�月份之新聞稿「農村勞力問題嚴重,

政府決定自七月起,加速推動農機化,以每年平均增加�,�00臺耕耘機的速度,推動農業機械化。」參

見《台菸通訊》11:�,頁�。99 菸葉廠大力推動實行共同作業,目的在挽救農村勞力不足的危機,當時認為推行共同作業可節省勞

力,以達到減低生產成本,提高菸葉品質,增加收益。日本其經濟發展導致農村勞力缺乏情況比臺

灣更早出現,因此日本自1��1年就推行節省勞力的耕作方法。參閱屏東菸葉廠鍾受霖,〈菸作共同作

業的推行與節省勞力的措施〉,《台菸通訊》�:�(1��1年11月),頁�-�。推展屏北平原菸草集中區之

換工制度成效卓著的屏東菸葉廠,在1���年也提了一篇由謝錦瀾所投稿的〈菸葉採收換工制度之探

討〉;1���年亦有由屏東菸葉廠林壽春所執筆的〈加強推展菸作共同作業〉,都詳細地描述了換工的

實際執行方法。扼要來說,就是以菸農事業小組或同一菸作研究班內,以菸葉乾燥室棟數為單位,通

常�-�棟編為一工作組,每棟提供�人,即工作人數為10-1�人,每天採收一棟份(一灶),即一甲地,

如面積較多時,再增添工作人數,俾利完成當天採收,穿(綁)聯,吊掛等工作,又編排採收次序,應

由共同作業組內推選負責人,邀同組內菸農於採收前巡視菸葉生長程度,成熟情形後,以成熟較早者

先採收,較晚熟者後採收之原則下,共商次序,通常烤製一灶菸葉需�天左右,如以�-�棟乾燥室為一

單元,輪流換工採收,每一循環即可剩下1-�天停採,此時當可利用此時間做卸菸、捆包或其它本圃

後期管理工作。謝錦瀾文參閱《台菸通訊》11:�(1���年1�月),頁1�-1�。林壽春文參閱《台菸通訊》

1�:1,頁10-1�。100 1���年筆者在美濃進行田野調查時,問及報導人為什麼美濃那麼多人種菸?所獲得一個很普遍的

回答是,「因為美濃沒有工廠」。請參閱拙作,《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頁

1��-1��。

佳,101於是包括美濃鎮、杉林鄉、高樹鄉等屏北平原一帶,吸收了絕大部

分從臺灣各地「南移」的擴增面積,且同時也將城市郊區地帶棄作所釋出

的許可面積,一併如「磁石」般地吸了過來。相對來說,當一個區域內的

菸田面積越多、密度越大,其病蟲害發生也就越單純,農民投入經營之意

願也就越不會動搖。一位來自南投集集區的事業員就認為,屏東菸區的菸

田(特別是屏北平原一帶),因為特別集中,所以讓菸草種植更有可為,

他在《台菸通訊》的投稿裡說到:「屏東菸區先天條件優良,氣溫高、日

照多,菸田集中,無其它雜作參其間,田間衛生良好,因而病蟲害發生

少。反觀我們的菸田常與蕃茄、刺瓜、蔬菜園混雜一起,對菸草生長極為

不利。」102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美濃鎮因投入菸作面積廣大,對菸作勞動熟稔

之親友亦多,以大規模的菸作共同作業,透過「工作小組」家戶換工,配

合雇工條件良好,使美濃鎮穩居菸葉許可面積冠座,菸農家庭再生產出許

多優秀子弟。103《台菸通訊》中曾有馮彩興在1���年報導屏東菸區客籍菸

農時所下的結論:「種菸是一項人工密集的事業,它的工作性質特別配合

了傳統的客家農村。」104這句話將客家文化與勞力密集的菸草種作形成一

種選擇性親近下了小結,其所根據的原因應如上所述。不過,我認為除此

之外,不能忽略還包括臺灣專賣菸草種植制度下「公務農」特性與臺灣客

家文化的鑲嵌關係。

101 屏東分社吳連火在1���年�月投稿《台菸通訊》,提到「屏東菸區的菸農絕大多數是客家人,……在

勞力互助方面,出於本性。」其將屏北平原得以發展良好之菸作共同作業,歸因於客家人之族群性。

參見吳連火,〈紀念「台菸」創刊二十週年談屏東菸區種菸者的感想〉,《台菸通訊》�1:1(1���年�月),頁1�。

102 劉祐嘉,〈我觀摩屏東菸區的感想〉,《台菸通訊》�:�(1��1年�月),頁��。103 屏東縣籍曾慶貞在�00�年底完成了一份關於菸葉改進社前任總社社長張騰芳的口述歷史紀錄,其中特

別針對菸草產業對六堆客家文化事業之貢獻,描述了多位菸農家庭出身的各界人才。參見曾慶貞,《六

堆客家產業人才口述歷史》(高雄縣美濃鎮:高雄縣菸草生產聯合會發行,�00�年),頁10�-110。104 馮彩興,〈模範菸農介紹──訪屏東菸區模範菸農鍾德生先生談種菸〉,《台菸通訊》��:10(1���

年�月),頁�0。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美濃鎮有許多在1��0年代末即加入專賣菸草種植的老菸農,他們會以

回憶錄的口吻,投稿至《台菸通訊》,從中我們亦探得當時菸農參與菸草

契作的心路歷程。例如,1��0年代,一般民眾對種植菸草已有高度興趣,

美濃鎮菸農邱錦輝以〈我的種菸奮鬥史〉投稿《台菸通訊》,他寫到:

「回憶民國四十年,農民對於種菸生產事業,認為是一個神聖事業,當時

的農民們,如火如荼的熱烈爭取種菸,獲得許可種菸而感到何等的光榮,

且在農村中被認為是有前途的農戶,小姐出嫁必定選有種菸的農戶少年。

為何種菸農戶會如此被重視呢?莫非是種菸收益高於其它農作物生產業。

在當時,凡種菸一甲地,成績優良者,收入高達四、五萬元,比起種水稻

高出三、四倍,難怪農民熱烈爭取種菸。」105邱錦輝之描述,在美濃菸區

是相當中肯寫實的,筆者於1���~��年曾於美濃進行人類學田野研究,亦得

到相似之報導人口述資料。106這段話重要的地方不僅在呈現菸農對於菸草

利潤的偏好,還包括他們使用「神聖事業」、「何等的光榮」、「有前途的農

戶」這些詞彙來描寫從事菸草種植的這項選擇。

所謂「公務農」,我定義為幫政府種植作物的農民。與公務員不同

的地方在於後者主要在公家機關辦公室裡工作,前者則是在戶外的農地裡

為政府工作。107我們從《台菸通訊》裡的報導,可以看出菸草作為「公務

農」的特性。首先是「菸葉」被視為國家重要作物,因此菸農的角色有其

「戰略地位」。1��0年代,臺灣菸葉的生產進入黃金時期,外銷氣勢高

漲,耕作技術備受邦交國家肯定,《台菸通訊》連年記載與外國往來之新

聞標題,包括美、法、日、中非及東南亞各國菸草界人士來臺考察;葡萄

105 邱錦輝,〈我的種菸奮鬥史〉,《台菸通訊》10:�(1���年10月),�0頁。

106 洪馨蘭,〈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1�0-1��頁。

107 「公務農」一詞,為筆者於碩士論文〈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首次提出之概

念,用以描述在專賣菸草制度之下,從種作面積之許可、菸戶資格的申請,到經營規模之擴大縮小,皆

非出於菸農意志,也使得菸農對於世界菸草市場的敏感度相對減弱,僅是作為一個滿足公賣局(政

府)要求的「公務農」。

牙屬地帝汶禮聘公賣局高級種菸技術人員赴外指導;菲律賓、非洲等國家

先後派員來臺學習菸作;非洲達荷美要求我國派赴該國的農耕示範隊指導

種植菸草;以色列、印度等國來函要求交換耕菸有關資料108等等。菸葉試

驗所的技正兼耕育課課長亦加入了多明尼加援外農技團109、而公賣局也與

泰國菸草專賣局交換菸草技術人員110。在國際局勢上,當時國民政府開始

面對中共於國際政治上的出頭,包括1��1年聯合國開始審議中國代表權的

問題,臺灣作為代表全中國之主張在國際被動搖,國民政府期待扭轉處境

的唯一想法就是反攻大陸,但此念頭在1���~��間被美國給潑了冷水,111因

此,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亟欲透過許多正式或非正式的國際往來,與中

共逐漸增加的影響相互角力,爭取國際盟友;《台菸通訊》在1���年�月份

即報導過,「為促進中韓邦交,菸酒公賣局近向韓國購進菸葉一批」112。

由此突顯了菸草作為戰略(外交)作物的特性,而菸農則是這批戰略作物

的「生產者」。此為公務農特色之一。

其二,菸農被國家視為「反共大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員。臺灣以菸

葉生產技術及貿易互惠,努力推展外交空間,但另一方面,菸葉生產與貿

易亦因其在擴充政府歲收上的重要角色,而備獲關愛──特別是在「為反

攻大陸做準備」的那個年代。據報導當時的陳誠副總統還曾說出以下「名

言」:「不吸菸是好人,吸菸是好國民。」113消費菸品可以增加政府稅

收,所以菸草生產者與吸菸者都是「好國民」。《台菸通訊》雖然只是菸

農團體的內部通訊,但公賣局亦常常透過此份刊物宣達政治立場,而發行

人同樣也在這種共負國之重責的想法下,成為協助推展國家意識的寫手;

108 焦庭萱,〈漫談本省種菸事業〉,《台菸通訊》1:1(1���年�月),頁�。109 《台菸通訊》�:�(1���年�月),頁��。110 《台菸通訊》�:�(1���年�月),頁�。111 戴天昭著,李明峻譯,《臺灣國際政治史》(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年),頁���-���。112 《台菸通訊》�:�(1���年�月),頁��。新聞稿。

113 重文,〈漫談吸菸〉,《台菸通訊》1:�(1���年11月),頁��。

- �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例如在1���年10月頭版【每月談】,發行人以社論形式,表示菸農對於

國家所付出的貢獻,「和服務在戰場第一線的軍人同樣重要」,要全心

研究耕作技術,生產優良菸葉,「充裕政府庫收,以本身事業完成個人

在戰爭體系所負的任務」。114甚至當有些菸農因對菸作興趣開始動搖,

而欲棄作之時,《台菸通訊》也不忘一再地提醒,「共匪禍國,金錢為

政府一切措施的原動力,公賣收益是政府的主要財源,我們菸草種植人

充裕政府財源,便利復國建國大業的進行,可說是在反攻復國總體戰

中,已盡了我們的力量」。115

其三,菸農不僅是農夫,還要向政府表達忠誠。1��0年代是臺產菸

葉增產時期,然因菸葉品質仍處瓶頸,外銷空間拓展成績有限,反而還

因此需要大量購入外國高級菸葉,以提高本土捲菸廠之香菸品質,116為

此,公賣局又透過《台菸通訊》喊話,表示臺灣菸葉品質若不提升,政

府就必須花費寶貴的外匯,菸農應該要協助節省外匯開銷,將其用於復

國建國工作上。117將菸草種植加諸效忠報國之榮譽感,而且還行之於文

114 《台菸通訊》1:�,頁�。文章內的文字這樣的:「……我們菸農,忍受極大的辛苦種植菸草,供給

政府公賣品所需要的原料;工作固然在田間,但是,對於國家所負的責任所有的貢獻,卻非常重

大,可以說:和服務在第一線的『阿兵哥』的工作同樣重要,不過是工作和地點不同罷了。……我們

必須要盡到應盡的責任,用全副精力來研究改進耕菸技術,努力耕作,產生優良菸葉,充裕政府庫

收,以本身事業完成個人在戰爭總體系所負的任務,爭取和三軍將士相同的榮譽!」

115 《台菸通訊》�:�(1���年�月),頁�,「每月談」社論。

116 《台菸通訊》報導,省產菸業由於受日據時初期發展「重量政策」影響至深,一般菸農存在著「有

量則有福」的觀念,忽略品質而著眼於產量,於是施用過多的氮肥,及採用「早摘」「深摘」之摘芯

方式,致使菸葉粗大、香味不足,品質欠佳,公賣局為提升菸品香味,每年耗資龐大外匯向美國購

買菸草;而省產下級菸葉即只能用以外銷。蕭友直,〈為菸葉外銷鋪路〉,《台菸通訊》1:10(1���年�月),頁�-�。

117 「因上級菸葉不敷應用,每年要花費鉅額外匯購買美國菸葉作捲菸原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我

們的外匯是非常珍貴的,在美國削減援外款額的目前,我們的外匯更珍貴萬分。提高本省產菸葉的

品質,與美國菸葉看齊,使我們捲菸原料自給自足,不再花費可貴的外匯購買美國菸葉,將所節省

的外匯用於復國建國工作上,甚至,以我們進步的菸葉拓展外銷市場,更爭取外匯充裕國家財源,

俾反共抗俄大業早日成功;這是我們菸草種植人的責任,也是效忠國家民族應有的表現。」《台菸

通訊》1:�(1���年1月),頁�。

字,威脅利誘一番。1���年�月公賣局頒佈了〈菸農公約〉,令菸農團體菸

葉改進社通知全體社員於申請許可之同時,簽名宣誓遵守。118這也是一般

農家很難以想像的程序,雖說〈菸農公約〉內容主要在就是要求種植過程

務必遵守公賣法令,但其背後那隻「看不見的手」──政府(國家)還是

躲藏在字裡行間中,要求掌握著這些菸草「公務農」的「忠誠」。

社會學者透過社會人口統計分析,曾針對臺灣閩籍與客籍的職業類別

進行分析,認為因受到在臺閩籍與客籍人所持有的「文化價值觀」不同,

所以形成了閩、客對於教育以及職業有「偏好」上的不同。統計的結果顯

現的是,客家人在文化上傾向保守,較不願自己與子弟從事高風險的商業

買賣工作,而傾向於務農,或透過爭取高等教育的機會,來謀求安定的公

家機關受雇工作,這也就導致閩、客的教育與職業類別分佈有所不同。119

這個結論顯示出臺灣的客家人(客家文化)與安穩的公務生涯有選擇性的

偏好,這兩者在社會職業選擇上則產生某種鑲嵌關係。由此,基於我們對

於臺灣專賣制度下的菸草種作戶乃是「公務農」的分析,屏東平原北部以

美濃鎮為中心「得以」發展成為臺灣菸草王國,其背後以「文化性」作為

推手,可見得一種文化價值的偏好,亦作用了菸草王國的形成。

六、結語:從菸草史看區域產業經濟之變遷

�00�年臺灣菸酒公司曾宣布,將於�00�/0�年期收購結束後,不再針

對臺灣菸草招標議價,然而,臺灣的菸葉目前仍以逐年招標的方式,繼續

以零星的面積殘存於這塊土地上。但不管如何,菸草專賣制度從1�0�年實

施,至�00�年臺灣加入WTO的同時,已告結束,而在「後專賣時期」菸草

118 〈菸農公約〉內容要點如下:(1)遵守專賣法令耕種菸草。(�)虛心接受菸葉管理機構之種菸技術輔

導,努力耕作。(�)不超耕,不私種,不藏匿菸草。(�)生產菸葉悉數繳售公賣局。(�)社員間如有違

反專賣法令情事迅即檢舉。參見《台菸通訊》�:1(1���年�月),頁�。119 黃毅志,〈臺灣社會中客家族群的人口階層特質〉,收於曾彩金總編纂《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

遷之研究•社會篇》(屏東市:六堆文教基金會,�001年)。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120 〈菸酒公賣局王紹堉局長在菸葉改進社第十八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訓詞〉,《台菸通訊》�:�(1���年10月),頁�。

121 《台菸通訊》�:�(1���年11月),頁�,「啟事」一欄。

122 張騰芳,〈第二十屆第五次菸葉改進社社員代表大會致詞〉,《台菸通訊》1�:�(1��0年1月),頁�。123 例如在1���年�月份,菸葉改進社以全體社員之名義,向菸酒公司暨有關單位遞交「請願書」乙份,內

容為「鑑於政府將於八月初按中美優惠關稅諮商協議開放美國菸酒進口,甚表關切。政府此一開放菸

酒進口政策,將打破我國在臺灣實施菸酒專賣歷時四十餘年的專賣制度,並恐洋菸侵掠了國產香菸在

本省的市場,而影響本省種菸事業之生存,或遭受縮減種菸面積之厄運,全體社員代表特提出動議

並具請願書,籲請政府有關機關在開放洋菸酒進口的政策下,懇請惠予維持目前種菸面積,以維全省

菸農生計」。該項請願書之全文討論,參見《台菸通訊》��:1�(1���年�月),頁�-�。

收購價格下跌,菸葉也從特用作物回歸為一般作物,管理單位從財政部移

轉至農委會。現在任何人都可以種植菸草,而所種植的菸葉也可以在任何

管道賣給其它國家的菸葉廠。專賣菸草的歷史在臺灣的終結,同時也是菸

草王國沒落的見證,「公務農」的光環從此消失。

環觀臺灣菸葉種植的發展,《台菸通訊》的報導已透露許多黃燈警告

訊息。臺灣的菸葉外銷情形時好時壞,雖如前文所述,公賣局常因外銷需

求而增加菸葉種植面積,但是早在1��0年代,臺產菸葉品質無法提升,調

理分等不清,臺灣工資成本升高致使臺產菸葉成本降不下來,外銷價格又

受到鄰近韓國廉價菸葉的威脅,1201���年《台菸通訊》以「促進本省菸葉

降低成本提高品質之有效途徑」為題舉行徵文,121以求菸葉界對此問題的

重視與共同研究。時任菸葉改進社總社社長張騰芳,在1��0年菸葉改進社

第�0屆第�次社員代表大會時,即憂心忡忡地道出,「依目前的情況,菸農

種菸興趣低落,農村勞力外流,菸葉成本高昂,以及公賣局低級菸葉庫存

過多,本省菸葉的前途,是不太樂觀的」。122

然而,終結臺產菸葉的緣由並不單純。一般歸因於1���年1月臺灣開放

洋菸酒(成品菸酒)進口,導致臺產菸葉囤積壓力劇烈增加,公賣局開始

實施緩和縮減面積政策,之後菸農團體以「請願書」模式,123和公賣局拔

河爭取繼續種菸的機會。畢竟,能夠「撐」到1��0年代的菸農,都已經是

十中挑一、對菸作具高度忠誠與興趣者,但公賣局仍不斷透過各種會議,

表達政府購買臺產菸葉的「困難」與立場,表示每年花費國庫鉅額購買品

質未達滿意的臺產菸葉,對政府財政亦是重大負擔。124關於臺產菸葉為何

品質經數十年研究仍未臻滿意?公賣局方面曾暗指,臺灣菸葉前途乃葬送

於菸農盲目追求量產卻忽略品質的害群行為,125然而官方說法卻讓許多守

法菸農滴淚於心。1���年,公賣局決定快刀斬亂麻,加速減輕庫存壓力,

針對全省菸農公布停耕補助與廢耕獎勵辦法,軟硬兼施地計畫整個廢除臺

灣的原料生產事業,不願停耕或廢耕者,也逐年按比例縮減許可面積。早

在1���年,全臺菸區總面積已減至�,000公頃,省產菸葉庫存問題惡化到浮

上臺面,126同年,公賣局進入「公司化改制」的倒數計時,�00�年臺灣加

124 1��0年代,政府每年花在收購臺產菸葉資金,在短短兩個月內幾近�億元,相對來說,對農村經濟帶

來不小繁榮,到了�00�年的資料表示,從收購到處理倉儲,縱使產地已縮減至�00公頃上下,年收購

量��0萬公斤,總花費用仍高達1�億元,但外銷價格竟已賤落至每公斤約新臺幣1�元之譜。參閱林火

宣輝,〈為配合現階段農業政策 本省菸葉生產發展應遵循途徑 兼談本年期菸葉生產目標暨種菸技

術改進方針〉,《台菸通訊》�:�(1��0年�月),頁10-1�;又參閱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產業工會聯合

會〈新聞稿──漠視社會公平浪費公帑的圖利少數人的收購菸葉政策行不得也〉,高雄縣菸草生產

聯合會提供,�00�年�月。

125 環觀《台菸通訊》最後數卷,這方面的爭議越來越大,平心而論,曾於美國取得學位、又曾多次帶領公

賣局人員至美濃購買菸草的宋繼修,在1��0年代中期任職於屏東菸葉廠廠長,他曾表示,菸農一味地

追求單位面積產量,以求收入增加,但因增產與提升品質乃相剋原理,所以他說到此為「種菸事業的

一種『自殺』行為」。引自《台菸通訊》��:�(1���年1�月),1�頁。但他仍然不斷地向菸農信心喊話,

認為菸農應該與公賣局「同舟共濟」,自立自強,「從專賣法令的『溫室』中衝向自然」,要菸農「去除

依賴保護的心理」,要積極地與菸葉廠合作,「不要種植異品種,提高品質,降低生產成本」,以求臺

灣菸草事業的未來願景。參閱宋繼修,〈屏東分社七十五年度事業組長聯席會議屏東菸葉廠宋繼修廠

長致詞紀錄〉,《台菸通訊》��:�(1���年11月),頁��-��。於此同時,針對菸葉廠的意見,代表菸農

的菸葉改進社也不甘「受辱」,由總社社長吳海源以一篇長文回應本省菸葉產量偏高而品質偏低的原

因,不在於菸農罔顧臺產菸葉前途,而應「歸咎於不合時宜的菸葉收購價格制度」,此文詳述其矛盾

所在,簡言之菸農不願意捨棄總價較高的「次品質*中高單價*多產量」,而沒有足夠的驅力進行「難

以達成的高品質*高單價*低產量」,而吳海源也為菸農抱屈,因為要投入菸草種植條件非常多,但

種植限制卻也多如牛毛,為了怕錯失最適當的季節播種,有時甚至要犧牲上一季的稻作,連帶的全年

的收入亦可能少了一季。吳海源總社社長之意見全文,參閱吳海源,〈維護本省菸草事業生存與發展

之我見〉,《台菸通訊》��:11(1���年�月),頁�-�。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隨即改組為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全臺菸作面積

已剩�,�00公頃。近年因菸農團體與民意代表仍不放棄請願與施壓,對於種

植菸葉以獲取穩定收益的期待不減,但受菸草國際市場強烈競爭之下,菸

酒公司以逐年議價收購方式,每年刪減收購菸草數量,至近年全臺菸田面

積僅存�00公頃,放眼全臺,菸草田已如滄海之一粟。

本文藉由菸農團體菸葉改進社所發行的內部刊物《台菸通訊》,針對

曾經形成菸田盛況的屏北平原菸草王國之形成過程進行分析。除了探究其

與1��0年代初「南移政策」的關連,並且分析同時期的國際局勢背景和臺

中菸區發展的侷限,如何直接促使屏東菸區規模的擴大。而後就屏東菸區

內部各鄉鎮的產業發展與都市化狀況,指出在屏東菸區內部亦出現棄作現

象,因此導致原本欲擴大規模的屏東菸區,其增加的許可面積多集中在少

數受都市化影響較小的偏遠鄉鎮,尤其特別是在以美濃鎮為中心的區域。

屏北平原為傳統上客家六堆之右堆地區,客家人密度甚高,對於選擇從事

菸草「公務農」,有其區域經濟的優勢以及文化上的偏好,此亦強化了當

地農民對於種植菸草的忠誠度,因而奠定了臺灣菸草王國的基礎。

引用書目

一江

1966 〈遭受經濟制裁的菸葉王國羅德西亞〉,《台菸通訊》3(10):26。

公賣局農務組

1966 〈53、54兩年期優秀種菸技術輔導人員輔導工作事蹟簡介(下)〉,《台菸通訊》4

(4):19。

1973 〈61~62年期菸葉生產總報告〉,《台菸通訊》11(3):17。

1974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63-64年期許可種菸面積分配準則〉,《台菸通訊》11

(11):17。

1975 〈徐組長在菸葉改進社總是執檢聯席會致詞〉,《台菸通訊》12(8):7。

1975 〈63~64年期菸葉生產總報告〉,《台菸通訊》13(5):19。

1976 〈64~65年期菸葉生產總報告〉,《台菸通訊》14(2):20-21。

日本煙鹽博物館編印

2002 《煙鹽博物館簡介》(日文摺頁)。日本東京涉谷。

王紹堉

1968 〈菸酒公賣局王紹堉局長在菸葉改進社第十八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訓詞〉,

《台菸通訊》6(3):5。

矢內原忠雄原著,周憲文譯

2002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左天覺講詞,胡澤長譯

1965 〈左天覺博士對臺灣菸草事業改進的意見〉,《台菸通訊》2(7):20-21。

未刊作者

1963 〈盡責任,爭榮譽〉,《台菸通訊》1(3):3。

1964 〈專一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台菸通訊》1(11):3。

1964 〈菸酒公賣局譚副局長在菸葉改進社第十六屆第二次社員代表大會致詞〉,

《台菸通訊》2(3):6-7。

1964 〈歲首獻辭〉,《台菸通訊》1(6):3。

1964 〈菸農公約〉,《台菸通訊》2(1):5。

1965 〈力求改進,加強服務〉,《台菸通訊》3(4):3。

126 新聞報導:「菸酒公賣局長期以來一直為大量庫存省產菸葉發生困擾,公賣局指出,菸葉供需不平衡

的現象將更形惡化。公賣局分析指出,雖然省產菸葉的收購量每年都維持在��,000,000(二千四百

萬)公斤左右,但將來由於受市場因素及製造技術發展的影響,省產菸葉使用量將會逐年減少。」引自

〈省菸超產頭痛問題,減少用量情勢所逼〉,《台菸通訊》��:10(1���年�月),頁�。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1966 〈本省特用作物〉,《台菸通訊》3(7):7。

1967 〈種菸報國,生產菸葉效力政府〉,《台菸通訊》5(2):3。

1979 〈68-69年期每甲菸葉生產成本費用表〉,《台菸通訊》17(4):19。

1981 〈本社第二十屆第六次代表大會紀錄〉,《台菸通訊》18(7):15。

1986 〈省菸超產頭痛問題,減少用量情勢所逼〉,《台菸通訊》24(10):5。

李允斐、鍾永豐、鍾秀梅、鍾榮富

1997 《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市鳳山市:高雄縣政府。

吳海源

1986 〈維護本省菸草事業生存與發展之我見〉,《台菸通訊》24(11):6-7。

吳連火

1983 〈紀念「台菸」創刊二十週年談屏東菸區種菸者的感想〉,《台菸通訊》21(1):

19。

吳富祥

1970 〈58-59優良事業區訪問輯(二)〉,《台菸通訊》8(5):20。

1979 〈優良事業區介紹:訪杉林事業區談種菸概況〉,《台菸通訊》16(8):14。

吳道艮

1963 〈菸葉種植之研究改進與發展──為「台菸通訊月刊」創刊而作〉,《台菸通

訊》1(1):4。

吳錦秀

1986 〈林田事業區〉,《台菸通訊》23(7):16-17。

李得時

1977 〈屏東河川地種菸面積逐年減少之檢討〉,《台菸通訊》15(1):16-17。

阮喜水

1965 〈屏東菸產區簡介〉,《台菸通訊》2(8):14-16。

宋繼修

1985 〈屏東分社七十四年事業組長聯席會議紀錄之宋廠長繼修致詞〉,《台菸通

訊》23(5):17。

1986 〈屏東分社七十五年度事業組長聯席會議屏東菸葉廠宋繼修廠長致詞〉,《台

菸通訊》24(4):26-27。

林志達

1974 〈六十二年菸業界要聞〉,《台菸通訊》11(6):21。

1976 〈從農村勞力變化談本省菸作機械化推展〉,《台菸通訊》13(11):6。

林炳南

1965 〈本省春菸的展望:訪種春菸優良菸農陳來長先生〉,《台菸通訊》2(10):10。

林順和

1971 〈訪問屏東菸區模範菸農林作崙先生談種菸〉,《台菸通訊》8(7):24。

1975 〈訪屏東菸區模範菸農利元興先生談種菸〉,《台菸通訊》12(7):20。

林滿紅

1997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林煊輝

1970 〈為配合現階段農業政策本省菸葉生產發展應遵循途徑兼談本年期菸葉生

產目標暨種菸技術改進方針〉,《台菸通訊》8(2):10-13。

1965 〈訪問美濃鎮模範菸農林享賢先生〉,《台菸通訊》2(11):8。

林壽春

1977 〈加強推展菸作共同作業〉,《台菸通訊》15(1):10-12。

邱錦輝

1972 〈我的種菸奮鬥史〉,《台菸通訊》10(3):30。

重文

1963 〈漫談吸菸〉,《台菸通訊》1(4):25。

柯志明

1996 〈農民、國家與農工部門關係〉。收於徐正光、蕭新煌編,《臺灣的國家與社

會》,頁15-38。臺北市:東大。

威良

1985 〈里港事業區〉,《台菸通訊》22(6):25。

1988 〈優良事業區介紹──訪龍肚事業區談種菸〉,《台菸通訊》25(9):21。

洪馨蘭

1998 〈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1999 《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2004 《臺灣的菸業》。臺北市:遠足文化出版社。

洪馨蘭編

2002 《高雄縣美濃鎮菸業主題調查計畫空間篇:菸樓、輔導區》。高雄縣岡山鎮:高

雄縣文化局。

峰(筆名)

1964 〈菸葉試驗所簡介〉,《台菸通訊》1(11):9-11。

涂金海

1977 〈論節省種菸成本之探討〉,《台菸通訊》14(6):10。

高雄縣美濃鎮公所

1997 《美濃鎮誌》。高雄縣美濃鎮:美濃鎮公所。

張秋琳

1963 〈創刊辭〉,《台菸通訊》1(1):3。

張素玢

1998 〈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

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1 《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北縣新店市:國史

館。

張騰芳

1973 〈本刊的使命與展望──紀念台菸月刊發行十週年〉,《台菸通訊》11(1):15。

1975 〈大會致詞〉,《台菸通訊》12(6):8。

1980 〈第二十屆第五次菸葉改進社社員代表大會致詞〉,《台菸通訊》17(6):8。

陳椆順

1973 〈為紀念「台菸」創刊十週年談屏東菸業之改進〉,《台菸通訊》11(1):26。

陳義香

1978 〈訪屏東菸區模範菸農邱森海先生談種菸〉,《台菸通訊》15(7):16。

焦庭萱

1963 〈漫談本省種菸事業〉,《台菸通訊》1(1):6。

1966 〈本省黃色種菸葉發展過程及其新趨向〉,《台菸通訊》4(1):9。

菸酒公賣局第七科

1963 〈51~52年期本省菸葉生產概況〉,《台菸通訊》1(1):12。

菸葉改進社

1986 〈請願書〉,《台菸通訊》23(12):6-7。

馮彩興

1988 〈模範菸農介紹──訪屏東菸區模範菸農鍾德生先生談種菸〉,《台菸通訊》25

(10):20。

稅所重雄原著、吳萬煌譯

1993 《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中譯本)》。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黃俊憲

2004 〈美濃菸業聚落與菸業建築之研究(1919-2004)〉。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

士論文。

黃毅志

2001 〈客家族群的人口階層特質〉。收於曾彩金總編纂《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

變遷之研究‧社會篇》。屏東市:六堆文教基金會。

黃鴻發

1972 〈種菸偶得〉,《台菸通訊》10(4):19。

曾慶貞

2004 《六堆客家產業人才口述歷史》。高雄縣美濃鎮:高雄縣菸草生產聯合會發

行。

楊逸農

1954 〈臺灣之菸業〉。收於《台銀季刊》5(3):160-187。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

1997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志》。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產業工會聯合會

2003 〈新聞稿──漠視社會公平浪費公帑的圖利少數人的收購菸葉政策行不得

也〉,高雄縣菸草生產聯合會提供。作者自存。

臺灣經世新報社編

1994 《臺灣大年表》。臺北市:南天書局出版。

- �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

──以《台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編纂

1936 《臺灣の專賣事業》(日文)(昭和11年)。

1938 《臺灣專賣法規》(日文)(昭和13年)。

劉自強

1981 〈臺灣日治時期專賣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祐嘉

1971 〈我觀摩屏東菸區的感想〉,《台菸通訊》8(8):27。

劉瑞華

1998 〈日據農業移民研究:重新檢討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結構〉,國立清華大學經濟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國顯

1983 〈優良事業區介紹──訪中和事業區〉,《台菸通訊》21(5):20。

鄭慶良

1999 〈日據時期臺灣之菸酒專賣〉。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樹金

1976〈菸葉改進社臺中分社社長致詞紀錄〉,《台菸通訊》13(6):10。

賴顯麟

1969 〈屏東菸區高樹菸作研究班之成果〉,《台菸通訊》7(2):19。

謝錦瀾

1973 〈菸葉採收換工制度之探討〉,《台菸通訊》11(5):14-15。

戴天昭原著,李明峻譯

1996 《臺灣國際政治史》。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鍾兆生

2006 〈美濃地區菸樓空間營造之研究〉。私立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碩士

論文。

鍾志宏

1993 〈菸業對美濃大崎下聚落空間的影響〉。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受霖

1971 〈菸作共同作業的推行與節省勞力的措施〉,《台菸通訊》9(4):8-9。

蕭友直

1964 〈為菸葉外銷鋪路〉,《台菸通訊》1(10):4-5。

蕭岑

1964 〈菸田走單騎(續)〉,《台菸通訊》2(4):22。

蕭明治

2000 〈戰後臺灣菸草產業之發展〉。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MyronL.Cohen

1976 HouseUnited,HouseDivided:TheChineseFamilyinTaiwan.NewYork:Columbia

Univ.Press,1976.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Bulletin of Taiwan Historical Research,

NTNU No3, pp.45-92, March 2010

The Formation of the “Taiwan Tobacco Kindom”:

A Discussion Centered on the Taiwan Tobacco Newsletter

(1963~1990)

Hung, Hsin-Lan

Abstract

Northern Pingtung Plain was cultivated as tobacco fields under the monopoly system

which prevailed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the early �0th century. In the late 1��0s,

there were generally five tobacco growing areas in Taiwan, among which some townships on the

Northern Pingtung Plain were chosen b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s the Kaohsiung-Pingtung

tobacco growing area. In earlier times, cigar tobacco was the staple of the Northern Pingtung

Plain. From the 1��0s on, “brightleaf”, which is also known as Virginia tobacco, was introduced

here as the Japanese authority established an immigrant village upon the alluvial land beside the

Kaoping River, a policy that appealed to the nearby townships for tobacco contract farming. The

main townships that planted tobacco on Northern Pingtung Plain included Meinong, Gaoshu,

Ligang, Shanlin, and Liugui, where are the Hakka accumulation area in southern Taiwan. The

blooming tobacco industry after the �0s even led Meinong to become known as the “Taiwan

Tobacco Kingdom”, featuring the wide-spreading tobacco fields that formed a spec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landscape. The prosperity should not only be ascribed to Meinong’s 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advantages, but to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s, as well as Taiwan’s urbanization which also had a great impact. Such a history is

much referred to in Taiwan Tobacco Newsletter, which altogether lasted for �� years with �0�

issues. This journal was published by an association of tobacco planters with the narrative and

expository contents reflecting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embeddedness of contract farming.

Keywords:Taiwan Tobacco Newsletter (台菸通訊)、monopoly system、contract

farming、Meinong、tobacco kingdom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蔡昇璋**

摘 要

「漁業人才」是臺灣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戰後初期時值臺灣統治權更替之際,

面對日本漁業人才的陸續解除徵用遣返,所造成的漁業發展停滯空窗期,日方所培育

的臺灣本土漁業人才,此時成為了各地漁業重整發展重要的指導主力。過去由官方所

主導的「臺灣漁業史」論述架構,不是過份誇飾國民黨政府的有為領導,就是刻意忽

略日治時期相關漁業基礎建設、人才培育和制度管理經營的建構。

因此,本文試圖從教育、產業接收、技術人才等角度切入,透過戰前臺灣與中國

的水產教育概況、戰後初期漁業接收、留用與派駐地方之漁業技術人才、戰後初期漁

業從業人數之分析等,來討論戰前的中國、日治下的臺灣如何透過水產教育培育基層

漁業人才,進而影響到戰後臺灣整體漁業發展?而戰後日籍、臺籍之技術、研究、管

理人才、漁業從業者,是如何與來自中國的接收大員及技術官僚合作,進而產生臺、

日、中三方匯聚在臺灣的微妙互動合作過程?此三方勢力又是如何實際廣泛影響戰後

初期臺灣各地漁業之發展呢?其對戰後初期臺灣漁業發展又有何影響呢?同時也藉此

檢視長久以來由官方所主導的「臺灣漁業史」論述框架,重新釐清在戰後初期臺灣漁

業重整發展過程中,臺灣本土漁業技術人才到底扮演怎樣之角色?

關鍵詞:戰後、漁業、漁業技術人才

* 本文承蒙二位匿名審查人細心審閱,同時給予諸多指正意見及熱心提供參考資料,才使得本文得以修

正及補充不足之處;另戴寶村教授也本文給予許多實質的提點,特此一併致謝。

**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師大臺灣史學報》

第3期 頁93-134

2010年3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一、前言

漁業的發展除了捕撈、漁具、漁法、漁業環境、漁業經營1等的不斷研

究改良與精進外,實際從事第一線捕撈工作與相關漁業研究技術人才的培

育,也是漁業發展取決的關鍵要素之一。臺灣四面環海,極富漁鹽之利,

其開發、移民的歷史可謂與漁業發展密不可分。隨著漁業科技的不斷進

步、改良,從事漁業或研究工作的技術人員,必須與時俱進,才能在怒海

中生存,才能在試驗或實地研究中不斷累積經驗、持續前進,進而為整體

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職此之故,要瞭解臺灣漁業發展的歷史,漁業技術

人才成為吾人觀察重要的面向之一。

臺灣的漁業發展歷史歷經過不同的統治者。可是真正對臺灣漁業發展

最關鍵的兩個時期不外就是日本與國府統治時期。日本從明治維新以後,

「殖產興業」政策一直成為其引進、扶植新產業,邁向近代化產業的中心

課題。透過以政府官營企業為中心的直接式產業政策遂行,從新興產業技

術、設備、經營方式的移植到技術者和熟練勞動者,以及新知識、新技術

普及與獎勵,成為其發達新興產業最有利的手段。2其中,所謂「技術者」

與「熟練勞動者」,即是學習、吸收新知識與新技術的人。日本領有殖民

地臺灣後,產業發展由前近代傳統產業經營模式逐步轉變成資本主義的近

代企業經營模式。3為經營臺灣使之成為殖民母國資本及其商品出口地外,

同時又作為其原料品、食糧供應地或移民地,4不得不被動將日本資金、

技術移入,諸如在臺投資設廠、相關新式機械設備的引進、移民的技術傳

授,以及教育與訓練等,5此等自然成為殖民地經營主要的目的:「為獲取

1 野村正恒,《最新漁業技術一般》(東京:成山堂書店,1���年),序、��0-���。2 大島清等著,《人物•日本資本主義�殖產興業》(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年),頁�0-�1。3 林玉茹,〈戰時經濟體制下東部水產業的統制整合:東臺灣水產會社的成立〉收於氏著《殖民地的邊

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臺北:遠流,�00�年),頁1��。4 東嘉生,《臺灣經濟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年),頁1��-1��。5 王俊昌,《日治時期臺灣水產業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00�年),頁��。

母國利益,並與之相衝突的殖民地利益相調和。」6換言之,除利益考量

外,技術移轉、人才培訓與教育成為配合日本帝國在生產、製造、培養母

國所需要的人力資源,以便對遂行殖民統治及產業發展做出貢獻7的重要統

治手段之一。

戰後國府官方所論著、主導的「臺灣漁業史」或相關著作中,不是

過份誇飾國民黨政府的有為領導,就是刻意忽略日治時期相關基礎的建設

和實際經營。例如李國鼎、陳木在合著的《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中即

云:「隨同政府來臺的一百數十萬軍民同胞,連同原派來接收各單位及事

業人員,其中甚多才智優秀人士及各類技術人才,這些人才正是足以填補

日人撤離後的空缺,成為日後經濟建設設計、推動及執行的生力軍……。

戰後從大陸遷臺的人民中,除包含許多優秀公務人員外,尚擁有各種高級

技術人員、經理人員、經濟行政人員與私人企業家。這些人不僅成為臺灣

日後經濟建設的生力軍,亦節省訓練大批人力資源所需的時間與經費,因

此建設工作自始即能積極進行。」8;或如官方所修纂的志書,如1���年

《臺灣省通志稿──經濟誌水產篇》即因過度讚譽日本統治臺灣時的漁業

發展之功,而在1���年《臺灣省通誌──經濟志水產篇》中被迫修正,刻

意忽視日治臺灣漁業現代化的事實。91���年《重修臺灣省通志──經濟志

漁業篇》中即秉持國府所強力主導的批評基調:「日本據臺,旨在侵略,

其一切措施,均不離殖民政策,漁業當然亦不能例外,故其重要水產事業

均由日本人經營,高級技術人員,及行政管理者,亦悉由日人充任,本省

人僅供其低級之使役而已。」10簡言之,就是臺灣沒有管理與領導的人才,

只有供人使役的低級人員而已。

6 持地六三郎,《臺灣殖民政策》(臺北:南天書局,1���年),頁��0-��1。7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00�年),頁1�。8 李國鼎、陳木在合著,《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上)》(臺北:聯經,1���年),頁1�-1�。9 祝平一,〈破鏡零史──戰後臺灣漁業史研究之回顧〉,《新史學》1�:�(�001年),頁�00-�1�。10 陳清春等編纂,〈經濟志•漁業篇〉,《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年),頁

��。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果真如此,何以早在1�1�年時,福建省立甲種農業學校校長何纘率各

級學生來臺灣考察時,會驚覺「臺灣淪為日本殖民地已二十年,在日人殖

民政策之下,各項建設發展甚速,內治井然、實業可觀,臺民安居樂業」11

呢?事隔二十年後的1���年,時任福建省主席陳儀奉命率團來臺參觀「始

政四十周年博覽會」,又何以盛讚臺人在日本統治下的進步成就呢?12臺

灣沒有管理領導人才,那又為何日治時期臺灣的知識菁英們,13會在1��0年

代以「臺灣文化協會」為主體發起文化運動,激發臺灣整體社會的動能,

藉由啟蒙文化、教育民眾、爭取臺人權益、平等、自治(如六三法撤廢運

動、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等),甚至自辦學校、組黨、

政治結社呢?14不外就是為了追求改善臺灣人現狀與要求高度自治,也為脫

離日人政治、經濟的壓迫與榨取,謀求全臺灣民眾之解放。15

姑且不論臺灣的殖民地性格,僅就實際層面來看,日治時期的臺灣已

成為僅次於日本的亞洲先進地區,雖其相關建設與經營是為了殖民母國之

發展需求。晚近日本學者也曾提出所謂「被抑制的近代化」16來形容日治的

臺灣,不可否認的是日本統治確實帶給臺灣極大之改變。戰後國府接收即

在將此戰前日人在臺所擁有的龐大資產完全置於其管理之下。換言之,就

是把曾經支配過臺灣經濟的獨佔資本予以國有化,重組成國家資本。17如果

按照國府的基本論調,戰後臺灣經濟的成功主要是因為有為的國民黨政府

領導,以及從中國大陸撤退之許多優秀公務人員和各種高級技術、經理、

經濟行政人員與私人企業家,才使得臺灣免於戰後遭遇的經濟困境。那

1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旅行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年),頁1-�。12 張勝彥等編著,《臺灣開發史》(臺北縣蘆洲市:空大,1���年),頁�01。13 林伯維,《狂飆的年代:近代臺灣社會菁英群像》(臺北:秀威資訊科技,�00�年),導言Ⅴ。

14 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臺灣文獻館,�00�年),頁��-��。15 蔣渭水著,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臺北:海峽,�00�年增訂二版),頁��-��。16 大友昌子,《帝國日本の植民地社會事業政策研究—臺灣•朝鮮—》(日本京都市:ミネルヴア書房,

�00�年),頁��。17 劉進慶,《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001年),頁��。

麼,絕大多數的臺灣人究竟扮演怎麼的角色呢?日治時期被盛讚的臺灣,

何以戰後淪為無足輕重、僅供國府使役的低級人民呢?再者,何以���事件

發生後,以民意代表、地方仕紳為主,在臺灣各地所組成的處理委員會,

以臺北市處理委員會為代表,會向行政長官陳儀提出��條處理大綱要求改

革,對戰後國府接收人員獨佔政治權利與公職,進而要求由本省人擴大參

與之具體要求呢? 18又為何在民國��年(1��0)會發生高雄水產學校校長

楊憲棠偽造學歷遭解職一事呢?質詢的省議員李源棧更是直言不諱,批此

一偽造學歷只不過是冰山之一角而已。19由此可知,戰後臺灣政府重要中高

首長職位除由外省籍所獨佔外,甚至還曾爆發偽造學經歷或名實不符的事

件。

目前漁業史研究較少觸及技術人才方面,誠如上述官方所主導的論述

架構,仍舊忽視日治所培養的臺灣漁業技術、漁政管理人才及漁業從業人

員,其重點仍在於國府接收後,所派遣之漁業專家及技術人才上。晚近王

俊昌《日治時期臺灣水產業之研究》,曾就日治水產教育、人才培育方面

等有所論述,可惜其僅指出:「如畢業於澎湖水產學校的校友,在日治乃

至戰後產業界與政界均有傑出成就」外,20未能更進一步針對戰後漁業技

術人才加以分析比對。故本文試圖以剖析戰後初期臺灣漁業技術人才的問

題,同時探討日治時期水產養成單位培育的臺籍技術人員實際情況,以及

日治臺灣從事漁業工作者的人數變化為何?檢視長久以來官方所主導的論

述框架,釐清戰後初期臺灣漁業發展過程中,日治所培育的漁業技術人才

與臺灣基層漁業工作者到底扮演怎樣之角色?

本文選擇以1���~1���年為時間斷限,主要原因在於此一終戰前後為

變化最劇烈的一段時間,從國府派員接收到日人遣返作業完成,到日籍

18 薛化元等著,《戰後臺灣人權史》(臺北市: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00�年),頁�1-��。19 臺灣省諮議會,《臺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史料彙編計畫:李源棧先生史料彙編》

(臺中縣霧峰鄉:該會編,�001年),頁�0��-�0��。20 王俊昌,《日治時期臺灣水產業之研究》,頁��。

- ��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漁業技術人員解除徵用,再到臺籍漁業技術人才肩負臺灣各地漁業指導員

止,這一段戰後初期臺灣漁業發展的過程。至於,本文所指「漁業技術人

才」,是指漁撈、養殖、製造或漁政等領域之技術、研究、管理人才以及

基層漁業從業者,所以同時會涉及戰後初期協助國府接收或留用之相關漁

政管理人才,希冀藉以呈現當時漁業接收之實際概況。

以下本文將從教育、產業接收、技術人才等角度切入,試圖透過戰

前臺灣與中國的水產教育概況、戰後初期漁業接收、留用與派駐地方之技

術人才、戰後初期漁業從業人數之分析等,來討論戰前中國、日治臺灣如

何透過水產教育培育基層漁業人才;戰後初期此等日籍、臺籍之技術、研

究、管理人才、漁業從業者,又是如何與來自中國的接收大員及技術官僚

合作,進而產生臺、日、中三方匯聚在臺灣的微妙互動過程;其在戰後初

期臺灣漁業發展過程中,又是如何實際而廣泛的影響各地漁業發展?

二、戰前臺灣與中國的水產教育概況

(一)戰前臺灣的水產教育概況

許佩賢在其〈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其實像與虛像〉一文中,即

清楚指出:「對日本來說,臺灣近代學校教育像是一座工廠,其主要意義

在於生產、製造、培養殖民母國所需要的人力資源,以便對遂行殖民地統

治及產業發展做出貢獻。」21但討論日治實業教育時,不能忽視殖民地教育

的表象與實質內涵,殖民者在移植近代式的教育和制度時,亦深怕此殖民

教育之結果會使被殖民者有所覺醒,進而造成殖民統治上的威脅與困擾。

是以在1�10年代以前,臺灣人於公學校畢業後,僅能就讀少數之實業學

校、師範學校或是醫學校,若就此而說其對於水產教育有所重視,應該僅

能呈現其表象之意義。

21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其實像與虛像〉,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

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市:播種者文化,�00�年),頁1��。

日治初期實業教育僅有國語學校實業部、農事試驗場講習生、糖業講

習所22等,後又增設林業、工業講習所,23直到1�1�年「臺灣教育令」公

布,實業教育除農、工、商業外,又將實業教育學校分成實業學校及簡易

實業學校;同年�月,伴隨臺灣實業之發達,又透過「臺灣公立實業學校」

與「臺灣公立簡易實業學校」官制、規則的發佈,充實實業教育機關,以

資發展實業,以傳授臺灣人子弟有關實業簡易的知識技能為主,此與專供

日本內地子弟就讀之「臺灣實業學校」不同。241�1�年�月所頒佈之「臺灣

公立簡易實業學校」規則第十一條中,已將水產相關地文、漁撈、製造、

養殖、漁船運用等項獨立設置。25可見,水產業至此已成為重點發展的產業

之一,亦即從近海漁業朝遠洋漁業發展,26故需要培養帝國南進發展之人

才。

1��1年,隨著地方官制改正及公學校令的廢止,將州廳管轄區域內

有關簡易實業學校廢止、設立、變更等許可權,以訓令將之委任給州知

事。271���年「臺灣教育令」公布,同時頒佈「臺灣公立實業補習學校規

則」,28同年高雄州便依據此規則,在其州下東港街與馬公街設立修業年限

兩年之街立水產補習學校。291��0年,於臺南州下安平為打造符合地方特

色之水產學校,而設立修業年限三年之「臺南市立安平水產專修學校」。

1���年為提升漁業從業人員之素質,設立講習六個月之「基隆水產商船講

習所」。301���年時,因伴隨機船底曳網與鮪延繩漁業的發展所需,由基隆

22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南天,1���年),頁���。23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南天,1���年),頁���-���。24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頁���-��0;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頁���-���。25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頁���。26 坪井清足等編,《日本生活文化史》第�卷(東京: 河出書房新社,1���年),頁��。27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頁���。28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頁���-���。29 臺灣水產會,《臺灣水產要覽》(昭和1�年)(臺北:該會發行,1��0年),頁11�。30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の水產》(臺北:該局臺灣水產會,1���年),頁11�。

- 10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01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地方人士組成「基隆水產講習所期成同盟會」向督府陳情,以符應漁業技

術設備的精進所亟需之高級技術船員,更進一步成立「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311���年將澎湖廳所設立之「澎湖水產補習學校」改制為「澎湖廳

立水產專修學校」。1���年因應日本南方共榮圈擴大及開發漁場,認為應

有必要傳授在南支南洋方面活動的水產工作者更進一步的知識技能,因之

決定在同年總督府預算編列經費時,遂將前述三年制「總督府基隆水產講

習所」再予擴大強化改制為五年制的甲種水產學校,校名定為「臺北州基

隆水產學校」,預計一年招收二百名,製造科、養殖科各一百名。32

總之,其一貫之實業教育,仍不脫殖民地教育模式「生產、製造、

培養殖民母國所需要的人力資源」。相關重大之改變與施設,仍是為了配

合1��0年代後期進入所謂「戰時體制」及其重要南進政策之所需,才有如

「築港─移民─漁業改良」33、「水產統制令」34等重大措施的頒行,其對

日治後期乃至戰後臺灣漁業發展而言,可以說具有關鍵性之影響。

(二)戰前中國的水產教育概況

戰前的中國欲謀振興事業、造就人才。清末時即派員赴日考察水產事

業,1�10年奉命籌辦「直隸水產講習所」;1�1�年成立「江蘇水產學校」;1�1�

年由華僑陳嘉庚集資創設「集美水產航海學校」,內設水產科;1�1�年成立

「浙江甲種水產學校」,35其後陸續又在山東、奉天、浙江、福建、廣東等

省,先後設立水產學校。361�1�~1�1�年又分別創辦「定海」及「海州」漁業

31 臺灣水產會,《臺灣水產要覽》(昭和1�年),頁11�。32 〈甲種水産學校を設立十八年度豫算に所要經費計上〉,《臺灣日日新報》第1����號,昭和1�年1月�

日,�版。

33 林玉茹,〈殖民與產業改造:日治時期東臺灣的官營日本漁業移民〉,收於氏著《殖民地的邊區:東臺

灣的政治經濟發展》,頁�10。34 〈勅令第五百二十號〉,《臺灣總督府官報》第1�1號,昭和1�年10月10日,頁�1。35 魏兆歆,《海事教育之變革與發展》(臺北:黎明文化,1��0年),頁10�-10�。36 張寶樹,《中國漁業(一)》(臺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年),頁1��。

技術傳習所,有木殼重油引擎及鋼殼二實習漁船(「表海」及「海鷹」);傳習

項目有「所內傳習」、「漁船傳習」、「漁港傳習」等,招集漁民授以漁具製造

及各種機械之使用,派技術員實地航赴漁場試驗漁具或前往漁港演講。37

江蘇省則在省立連雲港師範學校內增設漁村師範班,至北伐成功後,

始改為初級水產學校。1���年中日戰事爆發,中國水產教育機關,除廣東

水產學校遷至紫金縣、集美遷至大田縣,勉強支撐外,其餘各校均因淪陷

而停辦。直到1���年,當時中華民國教育部為培育水產人才,始指令國立

第二中學增設水產科,1���年就原有水產科擴充為國立四川高級水產職業

學校。其次,浙江省各區漁業管理處,曾在各區設置七所漁民小學,以及

福建省立水產職業學校及廣東省立海事專科學校等,均為抗戰末期所籌備

設立的。38

總之,戰前臺灣與中國各自因應實際個別之需要,分別就水產教育設

立專門之學校,以培育業已成為海權與國力象徵的漁業技術人才。戰後國

府接收所派遣之各類人員均須與接收事項相關,而留用日人或臺灣漁業人

才,以及來臺接收水產單位之人員,亦均與戰前各自培育之漁業人才息息

相關,此等同時也是成為日後主導臺灣漁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三、戰後初期漁業接收、留用與派駐地方之技術

人才

戰後對於接收臺灣的國府官員來說,可說是一項艱鉅之工作。要如何

成功完成接收臺灣、遣送日僑歸國等千頭萬緒之工作,必須有賴於日本人

及臺灣人的密切配合與合作。因此,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係根據實際狀況及

各地需求,先後發佈徵留用等各類辦法,39以為徵用日人之管理依據。究竟

37 李士豪、屈若搴合著,《中國漁業史》,頁101-10�;張寶樹,《中國漁業(一)》,頁1�0-1�1。38 張寶樹,《中國漁業(一)》,頁1��。39 何鳳嬌編,《政府接收臺灣史料彙編(上)》(新店市:國史館,1��1年),頁��1-��1。

- 1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0�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戰後初期留用日籍、臺籍與國府接收漁業技術人員三者間所扮演之角色及

地位為何?日籍技術人員解除徵用返國後,臺籍與國府接收人員又是如何

共同推動臺灣漁業之發展?以下將就漁業接收及留用單位人員、派駐各縣

市專任指導員等分析之。

(一)漁業接收及留用單位人員之分析

首先,從各漁業單位留用之日籍技術人員來看,在學術研究單位中,

以研究海洋生物、物質、化學、物理等海洋基本科學及其利用為目的所成

立之「臺灣省海洋研究所」。因鑑於迫切之需要,在其創所所長馬廷英呈

請下,在「地質海洋研究所」預算等尚未確定之前,乃請求長官公署准予

調用水產試驗所、地質調查所等人員從事本省海陸資源之調查,並請撥經

費,同時以該所為研究機構,網羅專門人才,以便推進海洋研究工作。故

除專任研究員外,擬聘請臺灣省博物館館長陳兼善及臺灣大學日籍教授早

坂一郎、副教授丹桂之助、講師久住久吉等為兼任研究員,二瓶重直、本

間右京等協助該所研究工作之進行。40(參見表1-1)若再從該所人員編制

來看,研究員�-1�名、副研究員�-1�名,助理研究員、助理員、兼任研究

員、副研究員若干名,而上述留用日籍兼任研究員及助理員接近半數,由

此可見其對於該所之重要性。至於,創所所長馬廷英,畢業於日本東北帝

國大學地質古生物學系,又取得同校之理學博士,歷任中央研究院地質學

研究所研究員、中央大學教授、東北中學校長、中國地理研究所海洋組組

長、臺灣省海洋研究所所等職,是為戰後臺灣重要海洋地質研究之人才。41

(參見表1-�)

40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日據與光復初期檔案,「海洋研究所組織規程公佈案」(行政長官公署檔

案,典藏號:00�01��001�001,1���.01.1�-0�.1�,以下統以行政長官公署檔案簡稱之)。下載日期:

�00�.0�.�1,網址:http://www.th.gov.tw/digital/digital.php(以下皆同)。

41 「臺灣省海洋研究所所長馬廷英派代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0���001�00�,1���.01.��-��);《科學發展》���,�00�年�月,頁��-�1。

水產學校教育方面,國府將日治「臺北州基隆水產學校」改組為「省

立基隆水產職業學校」,首任校長周監殷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水產製

造科,歷任上海、中華民國實業部漁業等要職,戰後奉派代理該校校長,42

同時兼任農林處高雄造船株式會社接收監理全權工作,藉以追回查究該造

船廠遺失資材,並積極籌備打撈高雄港沉沒之漁撈實習船及其他漁船,以

做為符應地方需要並配合五年經建計畫,擬請在高雄籌設水產學校之用。43

但礙於國府人力財力所限,暫稱「省立基隆水產職業學校高雄分校」,並

暫時借用高雄旗后(旗津)國民學校校地,呈請移用省立第三女子中學原

預算做為該校之經費,招收初中畢業生,暫設高級漁撈、養殖二科,以接

收之高雄造船株式會社為實習工場,後獲長官公署同意,派任周監殷前往

籌備並兼任該校之校長。44至於,留用之日籍人員共有琉球籍日人屋比久仁

住等六名,以及曾擔任該校教員之梶間和助,均是有實務經驗及學有專長

之漁業人才。(參見表1-1、1-�)

另外,國府亦將日治「澎湖廳立水產專修學校」改組為「省立澎湖初

級水產學校」,首任校長由葉振民於1���年11月接任,45僅接任半年,隨

即在1���年�月,由戰前歷任澎湖廳望安公學校訓導、澎湖廳公立公學校校

長、大日本婦女會澎湖廳支部主任、澎湖廳水產事務囑託之吳南接任第二

任校長,46直至1���年辭職為止。吳南可能是戰後在水產教育體系中一特

殊的案例,因為其僅具高中學歷,又為日人重用之臺籍人士,在戰後國府

42 「省立基隆水產職業學校校長周監殷任免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0����00�0�1,1���.1�.��-1���.01.0�)。

43 「兼農林處高雄造船株式會社監理周監殷等二員任免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

00�0����0��00�,1���.01.��-0�.1�)。44 「省立基隆水產職業學校高雄分校校長周監殷任免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

00�0����00��1�,1���.11.01-11.0�)。45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人事室,《臺灣省各機關職員錄》(該室編印,1���.0�),頁���。46 「省立澎湖初級水產職業學校校長吳南任免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0����00�0��,

1���.0�.0�-0�.1�)。

- 1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0�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頒佈之〈懲治漢奸條例〉47及中高級公務員絕大多數由外省籍擔任48之情形

下,其能接任此一學校首長要職,實屬不易。

其次,就農林處水產科觀之,該科留用日籍技術人員原僅有關口壽

之助、上妻定道、中村高一等三名,分別派充該科技正、技士、辦事員等

職,分掌關於水產獎勵、漁港設施、水產試驗指導及製冰加工等事項,其

徵留用有助於該科業務之推展。1���年1�月技士上妻定道、辦事員中村高

一,因階段性任務完成,國府認為無再留用之必要,奉令解徵,先後離職

遣返日本。續留用之技正—關口壽之助,因畢業於日本農林省水產講習所

遠洋漁業科,歷任前總督府技師二十餘年,富有水產專長及經驗;49(參見

表1-1)後奉長官公署農林處專門委員之命,成為前總督府水產課負責人,

協助將該課所屬文書、帳簿、備用物品及相關接收事務等進行移交,並將

前總督府水產行政、措施、臺灣水產情形等向國府大員報告並提供資料,

同時協助擬定臺灣省水產公司規則和建議該公司所需留用之日籍從業人

員,以及協助農林部門水產五年計畫和水產政策的確立制定及臺灣水產誌

編成等工作之推行發展,50足見此日籍技術人員留用之重要性。關口技正在

1���年�月奉准解除徵用離職,集中遣送回日。51

至於,該科所委派的外省籍及臺籍漁業技術人員,則如表1-�所示,除

留用戰前臺籍漁業技術人才郭欽敬、徐樹華、李潤德等三人為技士外,同

時任用臺籍辦事員李石虎等人,其餘大部分為外省籍,以福建為主。此中

以科長張榮昌、技正鄧騰裕、許冀武、52技佐陳民鐘等人較為重要,因其分

47 黃富三,《林獻堂傳》,頁1��-1��。48 薛化元等著,《戰後臺灣人權史》,頁�0-�1。49 「農林處水產科留用日僑一年來服務情形呈報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0��100��00�,

1���.1�.��)。50 河原功監修、編集,《臺灣引揚.留用記錄》第10卷(日本東京都:ゆまに書房,1���年,臺灣協會所

藏),頁��。51 「農林處水產科日員關口壽之助遣返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 0�0���0 0 0�0�1,

1���.0�.�0-1���.0�.01)。

別畢業於水產專門學校,且均歷任水產科重要之職位。值得一提的是,首

任科長張榮昌於1���年因涉嫌貪污,遭停職法辦,其職缺由技正鄧騰裕升

任,鄧氏於同年�月奉令會同臺灣水產公司總經理陳同白前往臺南交涉接收

「須田造船廠」事宜。53由此可見,該等人員均為戰後臺灣重要的漁業技術

官僚。

此外,為便實施公營制度增加效率,及為加強復興臺灣漁業計,54除將

「臺灣水產株式會社」撥交農林處改組為「臺灣省水產公司籌備處」外,

並將「臺灣水產物販賣株式會社」、「高雄水產加工株式會社」、「葛

員工業所」及「東港製冰會社」等一併納入該籌備處統籌劃歸省營。1���

年11月,正式成立「臺灣省水產有限公司」,55同時分別留用大批日籍漁

業技術人才,例如人事室課員、業務課課員、製造課長、製造課員、總務

課課員、資材課員、船長、船舶課長、船舶課員、船舶股長、運送課員、

運送股長、機關長、機關員、甲板長、甲板員、操械長、操械手、海員課

股長、漁撈課長、漁撈股長、漁撈課員、無線課員、資材股長、調理員、

運轉士等等,大部分均為從事漁撈相關的技術人員,少部分為行政人員。

(參見表1-1)總計與日僑管理委員會商定留用日籍人員共計��名,但因時

間倉促來不及將留用手續辦妥,致有1�名被基隆、高雄兩市政府警察強制

遣送回國,實際留臺繼續工作僅��名。56

1���年1月臺灣省水產公司總經理陳同白再度向農林處長呈請:「查本

52 1���年與內藤春吉合撰《臺灣漁業史》,其在該書所扮演之角色可能為修補潤飾之工作。

53 「農林處科長鄧騰裕接收須田造船廠職務代理呈報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

00����000��00�,1���.0�.10-0�.11)。54 薛月順編,《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新店市:國史館,1���

年),頁1�1。55 薛月順編,《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頁�1�-�1�;臺灣省統計

處,《臺灣省行政紀要��年度》,頁10�。56 「臺灣水產公司繼續留用日琉籍人員名冊」(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0��10���001,

1���.1�.��-1�.�0)。

- 1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0�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公司現有熟練漁撈人員為數無多,目下新建漁船行將繼續下水,該項技術

人員深感不敷分配,頃聞現有一部份道漏遣送回籍優秀人員散居,基隆本

公司擬予雇用分配新船工作,是否可行理合簽請察核示遵。」57可知,因該

公司甫新成立,在漁船增加,急需船上技術人才,以增加生產之前提下,

此等日籍等待遣返之漁業從業者,正可彌補此一技術人員不足之空窗期。

至於,國府令派之一級幹部,以該公司總經理陳同白畢業於華盛頓大學水

產學院,歷任高雄分公司副理、經理、業務部主任,以及畢業於廣東水產

研習所,後赴日本東京水產研習所研習的林茂春最為重要。(參見表1-�)

此兩人均畢業於水產專門學校,同時歷任中華民國重要水產要職,戰後令

派來臺擔任漁業復興之重要工作。

再者,如基隆市漁會、基隆市營水產公司、農林處基隆漁船修造廠、

臺北縣水產製造、新竹縣水產課、臺中縣建設局、臺中縣水產試驗所、彰

化縣水產製冰廠、花蓮縣漁會、臺東縣政府水產股、臺東縣水產建設科、

澎湖縣政府建設科等單位(參見表1-1),也都各自有留用之日籍漁業技

術人員,藉以協助辦理交接和重整;其中又以日治漁業移民重鎮的花蓮、

臺東最值得注意,其留用者幾乎全數為日籍漁業技術從業人員。此應與

1���~1���年及1���~1��0年兩次大規模漁業移民密切相關,藉由「新港漁

港」、「花蓮商漁港」的興建完成,58再次印證了日帝國「築港─移民─漁

業改良」59的計畫性漁業移民模式。而此模式也對戰後如臺東縣政府為繼續

發展當地漁業,逕向長官公署具狀呈請及隨附留用日籍人員志願書,希望

可以繼續留用具有突棒(鏢漁法)、延繩漁撈、駕駛重油輪機技能及造船

技術等日籍漁業技術人員,藉以指導該縣水產股造船、漁撈、漁船駕駛等

57 「臺灣水產公司擬雇用漏遣琉僑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0��10���00�,1���.01.�1 -1���.0�.0�)。

58 胡興華,《話漁臺灣》,漁業推廣(八)(臺北: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000年),頁��-��。59 林玉茹,〈殖民與產業改造:日治時期東臺灣的官營日本漁業移民〉,頁�10。

工作,期使漁業經濟得以繼續發展,60有相當密切之延續關係。

其他,如攸關戰後臺灣漁船修復與建造工作之造船廠,則有農林處基

隆漁船修造廠、花蓮縣東亞造船所及臺南市漁船修造廠等所留用之日籍造

船技術人才。有鑑於臺灣造船工缺乏,日籍技術人員專以指導、傳授、養

成本地造船技術者為首要任務,61協助戰後臺灣漁船之修造工作進行。不難

想見,此等日籍技術及管理人員留用或徵用,對於戰後國府接收工作乃至

臺灣漁業重整之重要性,而此漁業從業技術人員也關係著戰後初期臺灣漁

獲產量及從業人員等之變化。此將在下一節進一步說明。

最後,再以戰後臺灣最重要之漁業單位「臺灣省水產試驗所」來看,

首任所長李兆輝畢業於中央大學農學院,後赴日本帝大農學部研究水產,

曾任重慶市石嶺養漁場場長及新農場長等職,1���年1�月奉派為農林處技

正及接收水產試驗所之工作,旋又奉派為副所長兼代所長,致力於恢復原

有戰前試驗研究事業、羅致技術人才、努力推進水產學術之研究、搶修魚

塭、趕建水產加工廠及辦公房舍等工作,頗具成效。62若就該所科員來看,

負責人事、庶務、會計、文書等工作者,均由外省籍所擔任;辦事員則臺

籍、外省籍各佔一半。而臺籍人員均為原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之雇員;

在雇員方面多以臺籍為主,其中大部分均為原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之雇

員,63此顯然是留用繼續協助業務推行之漁業行政人員。

值得一提的是,該所是為臺灣最重要之水產試驗單位,自然必須以專

業、專門的水產技術人才為主,才足以肩負推展水產試驗研究之重任。以

表1-�觀之,有技師、副技師、技術員等三類,外省籍技師、副技師共有三

60 何鳳嬌編,《政府接收臺灣史料彙編(下)》,頁���-���。61 河原功監修、編集,《臺灣引揚.留用記錄》第�卷,頁1��-1�1。62 「農林處技正李兆輝派代及派兼臺灣省水產試驗所副所長及所長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

00�0����00�010,1���.01.1�-01.1�)。63 「臺灣省水產試驗所職員羅慶隆等十一員委任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0����00����,

1���.0�.0�-1���.0�.�1)。

- 1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0�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位,臺籍技師僅有蘇和傑一位,其畢業於日治高等工業學校水產學科,曾

任戰前東光油脂株式會社技手,自1���年起至終戰連續服務於基隆水試所

1�年,獲延聘為臺灣省水產試驗所技師。64技術員方面,首先於1���年1�

月,留用原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分別畢業於總督府水產講習所製

造科、基隆水產學校增殖科之彭紹楠、林煋煜、郭仁和、杜三傳等為水產

試驗所技術員。651���年為補充徵用日籍技術人員先後解徵返國的不足,經

呈報在案,同時為兼顧推進水產試驗研究業務起見,經向各方盡力徵求,

復聘任黃國星、白希賢、吳崇潛等畢業於福建私立集美高級水產航海職業

學校,堪以充任該項技術工作。661���年再聘任李新興、曾栴檀、林文山、

黃國等,原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分別畢業於基隆水產學校增殖

科及總督府水產講習所增殖科為該所之技術員。67可見,日籍和臺籍漁業技

術人才,對戰後臺灣甚為缺乏的水產試驗人才之重要性。

(二)派駐各地專任漁業指導員之分析

戰後一連串接收、整併、新設、遣返、徵留用等龐大之工作如火如

荼在進行,可是日籍漁業技術人員全數遣返後,臺灣各地漁業發展一度陷

入瓶頸,急需相關漁業技術指導員,以改進漁撈及生產。以臺北縣為例,

海岸線長達��0餘公里,潮流變化無窮、魚類繁多、漁獲產量在1���年計

達八百餘萬公斤,佔全臺漁產十分之三以上,其從業人員約達三萬餘人,

並陸續將1�個漁業會,改組為11個鄉鎮漁會及11個漁業生產合作社,同時

合組成立縣漁會及漁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辦理指導漁業生產及獎勵。因

之,1���年向農林處推荐黃明德、周憲金、童冠英、張方錡、羅延賓、劉

世遠、王寶隆等八員為派駐該縣專任漁業指導員,並獲農林處核准備查。68

其後因人力、財力及名額有限,政府當局僅能撥允五名充任。翌年,臺北

縣長陸桂祥再度以該縣地區遼闊、業務繁複,殊感不敷分配,呈請准予再

增派二名,方不致因漁業技術人員缺乏,而妨礙該縣漁業之進行。因之續

荐張方錡、劉世遠等二名,並檢附資歷各一份,電請察核,准予增派。69

農林處則以:「查本年度本處派駐各縣市專任漁業指導員總名額,業奉長

官核准為四十八名,貴縣是項人員分配名額暫定五名,業已派員,據請增派一

節,以本年度是項人員經費預算所限,碍難照辦,特覆請查照。」70回覆。

實際上,其他各縣市也面臨與臺北縣同樣之問題。例如1���年1月新竹

市報請農林處:「查本市海岸延長達……,每年魚產量約三百餘萬斤,惟

近年來沿岸漁撈淡鹽水養殖事業尚缺專家指導,致生產逐漸減低,希加派

漁撈科人員二人、養殖科人員一人,常駐本市指導漁業增產工作,俾本市

漁業得能迅速發展,勿任感荷……。」71農林處以「查本年度本處派駐各縣

市專任漁業指導員總名額業奉長官核准暫定為四十八名,貴市發展漁業之

需要可增設指導員乙名,請即遴選適合是項工作人才乙名,檢同履歷證件

送處,以准核委……。」72答覆。

64 「水產試驗所技師蘇和傑任用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0����0��0��,1���.0�.�� -0�.11)。

65 「水產試驗所技術員林煋煜等五員改薪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0����0��0��,1���.0�.1�-0�.��)。

66 「水產試驗所技術員黃國星等三員任用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0����0��0�1,1���.0�.1�-0�.�1)。

67 「水產試驗所人員曾栴檀等四員任用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 0�0����0��0 ��,1���.0�.1�-0�.0�)。

68 「農林處駐臺北縣專任漁業指導員黃明德等八員任免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

00�0����0��01�,1���.1�.10-1���.01.1�)。69 「臺北縣政府請增派張方錡劉世遠為漁業指導員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

00�0����0��0�1,1���.01.��-��)。70 「臺北縣政府請增派張方錡劉世遠為漁業指導員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

00�0����0��0�1,1���.01.��-��)。71 「新竹市政府請派漁業指導員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 0 � 0 � � � �1 � � 0 0 �,

1���.01.�0-��)。72 「新竹市政府請派漁業指導員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 0 � 0 � � � �1 � � 0 0 �,

1���.01.�0-��)。

- 11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11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另,臺南縣也擬推薦畢業於商業學校的曾國華,以其對水產事業頗具

興趣,又曾服務水產界多年,富有經驗勘以委用之理由,擬聘任為駐縣漁

業指導員。但因農林處以「查該員並非畢業於水產學校且36年度分配派駐

各地人員均已滿額,故未便照准。」73回應。澎湖縣同樣以:「所請設置專

任指導員一人應准照辦,應即遴選合格人員取具學歷證件送核等由,准此

查本府留用日籍水產技師郡司磯一係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水產專門部漁撈

科畢業,歷任前澎湖廳水產係長,學識經驗俱優,本府成立後以本縣水產

技術人員缺乏,經奉准留用專任漁業指導員一職,該員足堪勝任……。」74

向農林處呈請,而農林處同樣以:「查該處36年度派駐該縣漁業指導員經

予配定四名員額已滿,所請荐用日人郡司機一未便照派。」75回覆澎湖縣政

府。簡言之,在財政經費拮据下,長官公署核准漁業指導員總額為��名,

在此定額下,即便有急迫需要或不足之處,恐仍難以增加名額。

若以籍貫、學經歷觀之(參見表1-�),總額��名之專任漁業指導員,

幾乎絕大數為臺灣本地之漁業技術人才,且大部分畢業於戰前臺灣總督府

水產講習所漁撈科、製造科、養殖科,或者是澎湖廳澎湖水產學校,抑或

是畢業1���年改制的臺北州基隆水產學校增殖科、漁撈科。至於,其他僅

註明高中或初中畢業者,在農林處依據「技術人員任用條例」限制下,應

可合理推論為畢業於前述日治各級水產職業學校。這些臺籍技術人員大多

歷任前總督府水產要職或專職,僅僅只有羅尚志、洪碧瑤兩員,係畢業於

福建私立集美高級水產航海學校。其他未獲聘任之推薦人員,也均為戰前

日本統治下所培育出來的臺籍漁業技術人才,其未獲聘任,或亦推論可能

投身或服務於各地漁業相關之事業。凡此,前述戰前臺灣及中國水產教育

成果及其對於戰後臺灣漁業發展之重要性,應可由此獲得印證。

四、戰後初期漁業從業人數之分析

前述大多著重在官方檔案文本之分析論述。至於,臺灣漁業發展主要

動力之廣大漁業從業者,其不僅對臺灣漁業發展及全國人力資源之運用深

具重要性,76同時也可藉由戰前、戰後之變化來觀察此不可忽視的基層漁業

主力。隨著國際情勢、產業結構與政策的變化,產生多重並存的相異生產

形態。77因之,隨著臺灣經濟的成長,產業結構與政策勢必伴隨國際外部條

件與國內內部條件而變動,連帶影響產業從業人口比例之結構,漁業自然

無法避免整體產業結構變化的趨勢。廣大的基層漁業從業者,是為臺灣漁

業發展第一線且重要的漁業技術人才。究竟從戰前到戰後初期臺灣漁業從

業數的變化為何?其實質意義又為何呢?

若從表1-�來看,戰前臺灣漁業從業人數,在1��0年以後,因為官方

統計方式產生重大之變化,而使總人數從1��0年最高峰的�0�,�0�人,巨幅

降至1��1年的10�,��1人,78其中以佔絕大多數之臺灣人漁業從業數減少最

多,之後雖稍有恢復,但增加幅度有限。79至1���年總從業人數有�1,���

人,其中臺灣人就有��,11�人,佔��%,日本人僅�,0��人,佔�%,其他

不過1%而已。80也就是說,臺灣人自始即為臺灣漁業發展的主要生產動

73 「駐臺南縣政府漁業指導員周清溪等五員到職報告單送核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

00�0����0��01�,1���.01.10-��)。74 「荐用日人郡司機一代理農林處駐澎湖縣漁業指導員未准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

00�0����0��01�,1���.01.1�-��)。75 「荐用日人郡司機一代理農林處駐澎湖縣漁業指導員未准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

00�0����0��01�,1���.01.1�-��)。

76 陳清春等編纂,〈經濟志•漁業篇〉,《重修臺灣省通志》卷�,頁1��。77 大石嘉一郎編著,《日本產業の革命研究(上)》(東京:東京大學,1���年),頁��。78 經比對《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高橋龜吉、周憲文、王俊昌等資料,發現該數據無誤。王俊昌

在其博論中有說明,1�10-1��0年該水產從業者統計尚包含從屬者,及水產從業者所扶養者,而1��1年修正,只將實際從事漁撈、養殖或製造水產從業者及日薪1�錢以上被雇用者納入統計,所以才會出

現如此之巨大落差;王俊昌,《日治時期臺灣水產業之研究》,頁��。79 由於受到1��1、1���年日中關係惡化,水產物品輸出不振之影響;高橋龜吉,《現代臺灣經濟論》(臺

北:南天,1���年臺北一版),頁���-���。80 茲根據《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計算出來。

- 1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1�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治時期日本水產業者大舉進入臺灣,挾帶

資本、國家補助支持及掌握技術、資金等優勢下,對於整體臺灣漁獲產量

及產值是非常重要的。81此也就是周憲文《臺灣經濟史》及《重修臺灣省

通志》中,在漁業從業人數上所強調「日本人所增加之人員係從事較富於

『技術意義』之工作」。82

戰後1���年臺灣漁業從業人數,專業與兼業總計110,���人,83比重約

為��%、��%,兼業者略多於專業者;專業從業人數依序為漁撈��,���人、

養殖�,0��人、製造人數為�,�0�人,其中漁撈、製造兩類業主與被雇用者比

例約為�:�,養殖業雇比例則將近�:�;兼業方面,依序為漁撈��,�0�人、

養殖10,�00人、製造�,��1人,總計業雇比重約為��%、��%,仍是被雇者較

多。1���年為變動較大之一年,總從業人數雖增加至1�0,0��人,但是專業

業雇比重變動為��%、��%、兼業業雇比重從��%、��%變為��%、�1%。

這是因為受到政權更迭、國府接收之影響,戰時所受之破壞以遠洋及近海

漁業經營者受害最大,加以戰爭影響漁獲量減少,其時又因農業失調、工

商不振、失業者眾之緣故。84隨後國府積極從事於輔導沿岸及近海漁業復

舊工作,因此在1���年總從業人數再增至1��,���人,專業從業人數不僅增

加,業雇比重也回升至��%、��%,但兼業從業人數雖增加,業雇比重則維

持與前一年相同之比重。此後情況大致平穩,僅1���~1��0年因國府撤退來

臺,當中不乏來自山東、上海等撤退之漁船、人員,85以及1���~1���年以

美援計畫型援助實施「大陳漁民計畫」,透過建造漁船、採購漁具,協助

後撤之1,���名大陳漁民及其眷屬在臺復業。86凡此種種當然都會增加及影

響臺灣整體的漁業從業人數。

總之,1���~1���年間為變動最劇烈之時期。臺灣漁業的發展動力與

生產主力,仍是以廣大之臺灣漁民為主。即便戰後或1���年來自中國大陸

撤退之漁業從業者或漁船及資金等,其對於臺灣整體漁業發展影響有限;87

主要關鍵仍在於國民政府強勢主導下,接收日人軟硬設施、資產,配合所

有漁業技術、管理人才、基層漁業從業者,以穩定、復興、發展漁業為目

的,才使得戰後臺灣漁業就業及漁民人數得以逐漸恢復並持續增加。

五、結語

綜合上述之討論分析,戰前臺灣與中國各自的水產教育成果,在戰後

的臺灣具體呈現出來。雖然兩者對於水產教育之目的不同,但不約而同的

為戰後臺灣注入一股漁業發展的新動力。以臺灣人為主要骨幹的漁業,歷

經不同的統治者,在極度被漠視、壓榨的情況下,仍舊不減其在臺灣漁業

發展史上之重要地位。戰前由日本人所主導、宰制的漁業,戰後換成由國

民黨所壟斷、主導,皆同樣強調有為之政府對於積極鼓勵、獎助、輔導、

改善、改良臺灣漁業開發,具有極為重要之地位。而臺灣漁業發展主體—

廣大漁民,似乎僅能默默配合其政策與供役使,絲毫沒有自己主導的力

量,而其無可取代之貢獻,也似乎常常為執政當局所忽視。

戰後國府的接收與復原,並非只是仰賴政府的技術官僚,更重要是在

各地方上實際執行第一線漁撈與研究試驗的漁業技術管理工作者。若非他

81 從大正末期開始日本漁業朝向遠洋漁業發展,連帶使得臺灣水產業也朝向此大規模漁業方向發展,

另方面小規模乃至副業的漁業,在量的方面仍佔有支配地位,可是此大規模遠洋漁業均操之在日本

人手中,1��0年代後期,遠洋漁業透過日本人而被開發,由日本內地移植的水產業者與漁業移民之成

功,使日本內地水產業者在臺所佔比重也逐步增長;高橋龜吉,《現代臺灣經濟論》,頁���-���。82 周憲文,《臺灣經濟史》,(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1��0年),頁�0�;陳清春等編纂,〈經濟志•漁業

篇〉,《重修臺灣省通志》卷�,頁1��。83 此時正值終戰接收之際,相關統計數據未必能反映出當時的真實情況。因為,戰後初期必須考量到

日籍漁業從業者遣返、留用,以及終戰太平洋戰爭影響和盟軍轟炸,所造成漁業受阻與漁業基礎設施

損壞等問題,漁業從業人員自然會有所減少;李汝和等編纂,〈經濟志•水產篇〉,《臺灣省通志》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年),頁��。

84 陳清春等編纂,〈經濟志•漁業篇〉,《重修臺灣省通志》卷�,頁1��。

85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臺灣銀行季刊》�:�(1��1年�月),頁10。86 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中美合作經援發展概況》(臺北市:該會編印,1���年),頁1�。87 陳清春等編纂,〈經濟志•漁業篇〉,《重修臺灣省通志》卷�,頁�1。

- 1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1�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們的努力、合作與配合,戰後臺灣漁業恐怕無法如此快速的重整復原並迅

速成長。另一方面,戰前日本的經營與基礎建設,以及專業漁業技術人員

培育,都對臺灣漁業發展有其不可忽視之重要性;乃至戰後,因應時環境

的變化,被留用、借重其專業知識技能,協助國府接收、整併、復原、發

展臺灣漁業的日籍與臺籍技術人員,更是具體的展現在前述分析中。即便

執政者刻意的忽略、降低其重要地位,仍舊無法掩蓋檔案史料的真相及其

歷史地位。是以,在中美聯合會議中,美方所建議之事項:「吾人相信留

用日籍技術及管理人員,於臺省政府甚有裨益,蓋此輩日籍專家具有經營

各廠之豐富經驗,且中國因本部各省現亦需才甚切,一時難有足夠之華籍

技術及管理人員可以替代之故。」88即可清楚的印證上述日籍技術及管理人

員對於戰後國府接收之重要性。

其次,不管是協助戰後接收,或是日人陸續遣返後,抑或是臺灣漁業

發展面臨技術人員嚴重不足,臺籍漁業技術人員同樣仍扮演著重要且無可

取代之角色。一方面除日人之外,最熟悉臺灣漁業事務工作者,莫過於臺

灣人,而原本即為臺灣主力與發展動力之臺灣漁業從業者,更是戰後漁業

復原振興的不二人選。從上述的分析中,亦可清楚看到戰前日人所培養之

臺籍漁業技術人員,除在日治即各自發揮其專長職能在專業領域外,戰後

也更進一步成為各地振興、改進漁業的重要指導者。

臺灣人在臺灣漁業發展史,一直扮演著主要前進動能。只不過長期

以來,受到不同執政者的刻意忽視與壓制,才使得臺灣第一線漁業工作者

的聲音一直被埋沒。國府所派遣與撤退來臺的人員,確實有許多優秀技術

官僚與學識兼具的人,也有各種高級技術、經理人員或經濟行政人員和私

人企業家,但這不代表臺灣就沒有這些人才。日本統治下的臺灣,實已具

88 薛月順編,《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二)》(新店市:國史館,1���年),頁�1�。

備近代化國家之水準,知識教育、技術與人民水平均不下於殖民統治的日

本。是以,臺灣人具備充足的漁業技術與知識,有能力承擔指導臺灣的漁

業發展,而其管理能力亦絕非僅供役使差遣而已。

總之,戰後臺灣漁業的振興、發展,絕非如官方所說,僅是國府有為

領導、積極獎勵、努力帶領下所完成的。這是臺籍、日籍及外省籍接收、

撤退來臺漁業技術人才所共同努力完成之結果。

表1-1 戰後初期臺灣各漁業單位留用日籍技術人員一覽表

留用機關 姓名(留用資格、專長)

臺灣省海洋研究所 早坂一郎、平坂恭介、富田芳郎、市村毅(教授、兼任研究員)、丹桂

之助、川口四郎(副教授、兼任研究員)、久住久吉(講師、兼任研究

員)、古平勝三(助教)、野田忠雄(助理員)、杉山直明(技佐)、二

瓶重直(繪圖)、本間右京(測量員)。

基隆水產職業學校 梶間和助(教員、新高築港雇、船長、大阪商船學校);琉球僑民:屋比

久仁住、吉田友俊、大濱田恭、崎浜秀喜、伊集正起、山入端立成。

農林處水產科 関口壽之助(高雄州技術員、總督府技師、農林省水產講習所漁撈科及遠

洋漁業科畢業)。

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高木政夫(技師)

不詳 內藤春吉(新竹州水產技師、水產課長、新竹州水產試驗所所長)

臺灣水產公司 乘富真民(人事室主任)、水島光彥(人事室)、石原數馬(顧問);浜

田時好、森本清臣、田村勝一(人事室課員)、窪為成(業務課課員)、

高里良範(製造課長)、鶴峯貞二(製造課員)、井上久(總務課課

員)。

基隆分公司:橫田貞男(資材課員)、津山真二、木村秀三(船舶課

員)、荒武肇(運送課員)、別宮虎吉、上領善一、磯兼茂、渡邊八藏

(船長)、辻龜治、山路要(機關長)、近藤要(甲板員)、岩下信行、

南福夫(操械手);琉籍:本若太郎(海員課股長)、當間真智、吉濱勇

吉(機關長)、立津清六、川上榮、崎原永照、大村春宏(甲板長)、譜

久村寬良、譜久村昭三、譜久村寬仁、大重榮一郎、垣花武次、伊達秀

八、吉野高英、天久玄見、狩俣景信、大嶺英良(甲板員)、下地惠忠、

吉本春良(操械手)、狩俣常雄(機關員)、狩俣景福(操械長)。

- 1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1�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高雄分行:梅木定見(船舶課長)、谷川福一(漁撈課長)、長谷川金太

郎(無線課員)、谷本雪英(船舶股長)、佐藤松壽(資材股長)、玉井

一男(船舶課員)、明官金次(漁撈課員)、中野星郎(運送股長)、

木村茂作(漁撈股長)、春木丑松、竹井喜代一(船長)、松尾久吉、

佐藤達雄、椿崎安五郎、西本清治、夈田太郎、椿崎寅雄(甲板員)、佐

藤秀雄(操械長)、川島兼市、玉井松義、松田宗雄(操械手)、王野熊

吉(調理員);琉籍:譜久山兼男、根路銘松助(船長)、譜久山當真、

砂川正吉、池原忠永(機關長)、天久真太郎、天久次郎(甲板長)、池

田富藏、松原清、譜久山當宜(操械手)、石原源助、川上正一、根間源

太郎、與儀英達(甲板員)、尾辻安雄(運轉士)。遣返琉僑:喜友名嗣

正、佐藤作太郎、上原德明、佐藤達男、北野精太郎、長浜正、前里秘

雄、桃原吉雄。

基隆市漁會 谷口助一、吉田定市、梅野隆一(船長)、月見多八(機關長)、池田廣

市(漁撈長)、後藤滿成、安藤宇作、宿輪三郎、中野源城;琉僑:新塩

虎吉、日取間東念(船長)

基隆市營水產公司 小本勝(雇員)

農林處基隆漁船修

造廠

名田為吉(監督);纐纈喜代一、山村正二(技正);大內重光、荒本正

(廣島縣立造船學校)、名田時次郎(技佐);宮國泰常(指導)、近江

淑夫、吉本春良、當面真智、上原德明

臺北縣水產製造 宮平良真

新竹縣水產課 山口榮山郎(技正)

臺中縣建設局 長崎淳一郎(水產技師)

臺中縣水產試驗所 淺野善五郎、大濱方正

彰化縣水產製冰廠 山橋兵大郎(技士)

臺南市漁船修造廠 須田義次郎(諮詢員);脇坂佐助、大野孫一、井上吉造、矢頃久薰、村

田信丈(技工)

花蓮縣政府

花蓮縣漁會

琉僑:比嘉一正、玉井龜次郎、赤比地真佐、上原三男、新城市次郎、大

城盛吉、仲間哲男、山城富一、金城富三郎、津間門俊雄、久貝正雄、大

城清、上地惠孝、宮城三郎、仲間忠光、本村生一、池村金吉、桃原真

津、渡邊文一、松川加見、小底長一、田原加彌、池原盛德、東江幸一、

米盛太郎、譜久嶺功、我那霸曻、慶田元清、田島源助、池村金藏、譜久

村清、伊良波武夫、翁長松市、譜久山正雄、親川政光(均為漁夫)

花蓮縣東亞造船所 土屋兵吾(保管經營、助理員);名取德高(工場長、資材課長、技

正)、栗原藤吉(造船課長、技士);吉永袈方(造機課長、技士)、飯

作清吾(造船技工)、村井久松(死亡)

臺東縣政府水產股 岡田耕治(船長)、茶谷吾郎(機關長)、高崎留一(漁撈講師)、上吉

川龜治、田木貞慶(漁業);琉僑:山城里知(造船技正);安里用善、

上原龜和、安田用助、仲井間宗政、金城鍋(技正船長);金城次郎八、

金城正春、玉城忠一、入松川龜、大城松、宮城清榮、外間長四郎(技正

機關長);渡久地政享、西銘太一郎、後間賀名(技正舵手)、大田孝三

(死亡)

臺東縣水產建設科 高崎留市、君島久一(機關長)、湯川善松

澎湖縣政府建設科 郡司機一(技正、北海道帝大水產專門部)

資料來源: 河原功監修、編集,《臺灣引揚.留用記錄》第5卷、第8卷、第9卷,頁183、頁22-249、

頁166;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日據時期與光復初期檔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

號:00301240012001、00303240014009、00306510245001、00306510245015);何鳳

嬌編,《政府接收臺灣史料彙編(下)》,頁753-855。

表1-2 戰後初期國府接收與撤退來臺之技術官僚一覽表

姓名 任職年月 學歷 經歷及來臺擔任職位

陳同白 1���.0� 華盛頓大學水產學院

畢業

曾任江蘇省立水產職業學校製造科教員、廣東水產

試驗場場長、臺灣水產公司總經理兼任行政院善後

救濟總屬漁業善後物資管理處臺灣分處處長、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所長等。

陳兼善 1���.11 北京高等師範學院畢

秘書處接收博物館委員、臺灣省博物館館長兼任海

洋研究所研究員、設計考核委員會教育文化專門委

員會委員。

周監殷 1���.1� 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水

產製造科畢業

曾任江蘇漁業事務局秘書科長、上海市漁業指導

所所長、實業部漁牧司科長、基隆水產職業學校

(1���-1���)及高雄分校校長(1���)、兼任監理

接收高雄造船株式會社。

林茂春 1��� 廣東水產研習所畢

業、日本東京水產研

習所研習、浙江省水

產試驗所

曾任臺灣水產高雄分公司副理、經理、業務部主

任、臺灣省農林廳漁業局技正、組長等。

- 1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1�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馬廷英 1���.01 東北帝國大學地質古

生物學系、日本東北

帝國大學理學博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地質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央大學教

授、東北中學校長、中國地理研究所海洋組組長、

臺灣省海洋研究所所長、臺大地質系教授兼系主任

李松壽 1���.0� —— 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總務主任、事務員,後因

病請辭。

張希達 1��� 江蘇省水產學校畢

業、日本農林水產省

水產講習所畢業

曾任江蘇、福建、浙江水產學校漁撈科主任、教導

主任、校長、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研究員、船長。

王貽觀 —— 河北水產專科學校漁

撈科畢業、日本東京

水產講習所漁撈科畢

曾任浙江省水產試驗場技師、浙江漁業管理區第

一區主任、善後救濟總署漁業物資管理處漁術課

課長、臺灣水產公司高雄分公司經理,但因久不到

任,予撤銷派任。

李祖超 1��� 日本北海道大學水產

科畢業

曾任臺灣水產試驗所所長、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

教授、經濟部專門委員、經濟部「漁業資源研究小

組」召集人、臺灣農林水產分公司協理、董事長,

中國水產協會理事。

田一安 1��� 河北水產學校畢業 曾任河北水產專校教務主任、基隆水產職校校長、

基隆漁船船員短期訓練班班主任、基隆水產試驗所

秘書、農林廳技正兼水產科科長。

許樹恆 1��� 日本北海道大學水產

部畢業

曾任營口高級水產學校漁撈科主任、臺灣水產公司

課長及技正、臺灣水產試驗所技正。

姚煥洲 1��� 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

漁撈科畢業

曾任廣東水產試驗場總船長、實業部漁牧司技正、

廣東水產職校校長、基隆漁輪工會理事長、集友漁

業公司董事長。

金心衛 1��� 吳淞水產學校畢業、

日本東京大學水產部

畢業

曾任江蘇浙江水產學校漁撈科主任、臺灣水產公司

技師、省立海專專校教授兼漁撈科主任。

戴行悌 1��� 浙江省水產學校畢

業、日本千葉縣水產

漁具班

曾 任 乍 浦 水 產 學 校 校 長 、 高 雄 水 產 職 校 校

長( 1 � � � )、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校長

(1���-1���)

鄭道儒 1��0 南開大學畢業 歷任教育廳長、財政廳長、經濟部長兼漁業增產委

員會主任委員及行政院經安會漁業小組召集人。

范承修 1��� 河北水產專科學校畢

接任省立水產職業學校(現澎湖海事學校)、1���年調職省立基隆海事職校。

劉發煊 —— 英國倫敦大學博士 曾任農林部漁業司司長、經濟部顧問兼臺灣省農林

公司水產公司總經理、創設漁業生物試驗所兼任所

長。

資料來源: 《臺灣早期漁業人物誌》,頁8-138;《臺灣省各機關職員錄》,頁284-285;中研院近

史所檔案館藏,(實業部,館藏號17-02-015-0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日據時期與

光復初期檔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01240012001、00303233004071、

00303230015004、00303233004215、00303240002059、00303240010001、

00303240014005、00303240014009、00303240014012、00303234055003);及教育

部中部辦公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國立海洋大學網站。從表中可清楚

看到戰後重要漁業技術官僚受到日本水產教育影響之深,大部分畢業於日本水產專

門學校,或至日本專門學校研習水產,其中又以臺灣水產試驗所所受影響最大,從

其歷任所長觀之,幾乎均畢業自日本水產專門學校。表中「——」表示資料不詳,尚

有待進一步查考。

表1-3 戰後初期「臺灣省農林處水產科」漁業技術人才一覽表

姓名 任職日期 籍貫 學歷 經歷及擔任職位

張榮昌 1���.10 福建廈門 日本東京國立水產

講習所畢業

曾任福建集美高級水產航海學校校長、國

立廈門大學教授、廣西省政府技正、江西

省政府建設廳技正兼省立養漁場場長、農

林部重慶陪都養漁場場長、接收專員、農

林處水產科科長、專員,後因貪污案停職

法辦。

駱清標 1���.11 福建惠安 日本早稻田大學畢

曾任荐任職三年、接收職員、農林處技士

兼水產科漁業股股長、專員。

郭欽敬 1���.11 臺灣臺北 專科學校畢業 農林處技士(派任)

李石虎 1���.11 臺灣臺北 高中畢業 農林處辦事員、後調任農林處技佐

徐樹華 1���.1� 臺灣新竹 —— 農林處技士(委任)

李潤德 1���.1� 臺灣臺北 高中畢業 曾任委任職一年、農林處技士(委任)

辜坤增 1���.1� 臺灣臺北 高中畢業 農林處辦事員

劉聰明 1���.01 臺灣臺北 商工學校畢業 曾任臺灣總督府統計雇員三年、農林處、

技佐、科員

張碩修 1���.01 福建惠安 中等學校畢業 曾任委任職十五年、農林處科員,後因病

呈請留職停薪。

- 1�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1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何廷霦 1���.01 臺灣臺北 高中畢業 農林處辦事員、後調任農林處技佐

鄧騰裕 1���.0� 福建惠安 東京水產講習所畢

業(四年制)

曾任委任職五年,相當於荐任職九年,農

林處技正,後因所長張榮昌貪污案,奉令

調派為水產科科長。

王定乾 1���.0� 臺灣臺北 高中畢業 農林處辦事員

張彩蓮 1���.0� 臺灣臺北 —— 農林處辦事員

許冀武 1���.0� 浙江黃岩 浙江省高級水產學

校畢業

曾任委任職八年、荐任職一年,農林處技

士、專員兼任技正。

陳民鐘 1���.0� 福建南安 集美水產高級航海

職校畢業

曾任委任職二年、農林處技佐,因故辭職

獲准。

鄧淑鈞 1���.0� 福建惠安 —— 農林處科員,後因病辭職獲准。

陳伯雄 1���.0� 福建惠安 —— 農林處科員

李漢境 1���.0� 福建惠安 —— 農林處科員

任一肩 1���.0� 福建林森 初中畢業 曾任委任職四年、農林處辦事員

蘇淵源 1���.0� 福建惠安 —— 農林處科員,後後於1���年因婚事返回中

國大陸,獲准辭職。

林一心 1���.0� 福建晉江 —— 農林處科員

蔣炳煌 —— —— —— 農林處技佐,後於1���年�月呈請辭職深

造獲准。

陳炎明 1���.0� —— —— 歷任農林處水產科工友、雇員、科員等

職。

黃素琴 —— —— —— 農林處雇員

張寶秀 —— —— —— 農林處雇員

李 銜 —— —— —— 農林處雇員

資料來源: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人事室,《臺灣省各機關職員錄》,頁53-55;國史館臺灣文獻

館典藏日據時期與光復初期檔案,(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03234004429、

00303234004009、00303234004013、00303234004546、00303234004152、

00303234004658、00303234004779、00303234004269、00303234052007、

00303234004601、00303234004764、00303234004838、00303234004757、

00303234004690、00303234004743、00303234052002、00303234004547、

00303234004428、00303234043068、00303234004448、00303234004689、

00303234052005、00303234052003、00303234052006、00303234052009、

00303234052001)。表中「——」表示資料不詳,尚待進一步查考。

表1-4 戰後初期「臺灣省水產試驗所」漁業技術管理人才一覽表

姓名 任職年月 職稱 籍貫 學歷 經歷及擔任職位

李兆輝 1���.1� 所長 福建長汀 中央大學水產

專科畢業、中

央訓練團臺灣

訓練班

留日從事漁業研究多年、曾任農林部技

正、淡水養殖場場長、教育部中山中學

校校長、原任令派農林處技正兼水產試

驗所副所長,後兼代水產試驗所所長。

羅慶隆 1���.0� 代理

秘書

福建連城 高中畢業、福

建省政府人員

訓練所區政班

曾任委任職九年(長汀縣第一區區長、

泰甯區長、紹安、永定秘書及主任秘

書)、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科員、專員兼

代理秘書。

張鑫觀 1���.0� 技師 江蘇武進 高中畢業 曾任委任四年、荐任三年、臺灣省水產

試驗所技師(派代),後調任中央水產

試驗所。

劉覺民 1���.0� 副技師 福建永春 高中畢業 曾任委任職二年、臺灣省水產試驗所副

技師(委代)

劉心本 1���.0� 副技師 福建閩侯 大學畢業 曾任委任二年、荐任一年、臺灣省水產

試驗所副技師(委代)

江履禎 1���.1� 代理總

務科長

福建連城 福建省團務幹

部訓練班畢業

曾任委任職四年多、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科員兼代理總務科長

李開壽 1���.0� 科員 福建上杭 上 杭 縣 立 簡

師、保幹所畢

曾任委任職七年多、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科員(兼庶務)

謝雪心 1���.0� 科員 福建建甌 福建省立建陽

師範本科畢業

曾任委任職五年多、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科員(兼人事管理)

孫榮卿 1���.0� 科員 江蘇鎮江 興化縣立中學

畢業

曾任委任職一年多、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科員(兼會計)

章熙輪 1���.0� 科員 浙江平陽 廣東潮州法政

講習所肄業

曾任委任職十四年多、臺灣省水產試驗

所科員(文書管卷)

李兆宣 1���.0� 技術員 福建長汀 集美高級水產

航海學校畢業

曾任委任職十一年多、臺灣省水產試驗

所技術員(水產加工試驗)

葉剛強 1���.0� 技術員 福建同安 集美高級水產

航海學校畢業

曾任委任職三年多、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技術員(養殖試驗)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黃國星 1���.0� 技術員 福建永春 集美高級水產

航海學校畢業

曾任委任職六個月、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技術員,1���.1�因逾假未歸遭免職處

分。

白希賢 1���.0� 技術員 福建安溪 集美高級水產

航海學校畢業

曾任委任職一個月、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技術員

吳崇潛 1���.0� 技術員 福建安溪 集美高級水產

航海學校畢業

曾任委任職二個月、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技術員

蘇和傑 1���.1� 技師 臺灣基隆 高等工業學校

水產學科畢業

曾任東光油脂株式會社技手、1���年起

至終戰連續服務基隆水試所1�年,獲延

聘為臺灣省水產試驗所技師

李新興 1���.0� 技術員 臺灣高雄 基隆水產學校

增殖科畢業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技術員

曾梅檀 1���.0� 技術員 臺灣新竹 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增殖科畢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技術員

林文山 1���.0� 技術員 臺灣高雄 基隆水產學校

增殖科畢業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技術員

黃國 1���.0� 技術員 臺灣臺南 基隆水產學校

增殖科畢業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技術員

彭紹楠 1���.1� 技術員 臺灣新竹 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製造科畢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技術員

林煋煜 1���.1� 技術員 臺灣高雄 基隆水產學校

增殖科畢業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技術員

郭仁和 1���.1� 技術員 臺灣臺北 基隆水產學校

增殖科畢業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技術員

杜三傳 1���.1� 技術員 臺灣臺北 基隆水產學校

增殖科畢業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技術員

賴雪芬 1���.0� 辦事員 福建長汀 私立集美女高

畢業

曾任雇員二年、委任職三年多、臺灣省

水產試驗所辦事員(出納)

楊雪光 1���.0� 辦事員 浙江平陽 浙江省立第三

臨高肄業

曾任委任職六年、臺灣省水產試驗所辦

事員(收發)

劉利民 1���.0� 辦事員 浙江平陽 浙江溫州中學

畢業

曾任委任職二年多、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辦事員(庶務)

黃燦林 1���.0� 辦事員 臺灣臺南 安平公學校畢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辦事員

謝 道 1���.0� 辦事員 臺灣臺南 私塾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辦事員

陳秋霖 1���.0� 辦事員 臺灣臺南 東京商業學校

肄業

曾任書記、會計、囑託等職、臺灣省水

產試驗所辦事員

陳燕子 1���.0� 雇員 臺灣臺南 明治工學校高

等科畢業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雇員

連玉麟 1���.0� 雇員 臺灣基隆 基隆商工學校

畢業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雇員

葉丁行 1���.0� 雇員 臺灣臺南 私塾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雇員

顏鐵牛 1���.0� 雇員 臺灣澎湖 澎湖水產修業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臺灣

省水產試驗所雇員

高錦銘 1���.0� 雇員 臺灣臺北 臺北市龍山寺

國民學校高等

科畢業

曾任雇員、臺灣省水產試驗所雇員

胡慎全 1���.0� 雇員 江蘇丹陽 丹陽縣立職業

中學畢業

曾任郵務員十年以上、臺灣省水產試驗

所雇員

黃則缺 1���.0� 雇員 福建南安 福建晉江培元

中學畢業

曾任教職員二年以上

資料來源: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人事室,《臺灣省各機關職員錄》,頁193-194;國史館臺灣文

獻館典藏日據時期與光復初期檔案,(行政長官公署,典藏號:00303234004010、

00303234033001、00303234004289、00303234033071、00303234033015)。表中,

重要職位仍以外省籍居首,且又以福建佔絕大多數,重要技術人員大都畢業於集美

高級水產航海學校;至於臺籍技術員均曾任前總督府技師或雇員,均畢業於水產專

門學校,其中又以基隆水產學校為主;該所行政職人員,臺籍與外省籍比例接近。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表1-5 農林處派駐各縣「專任漁業指導員」學經歷一覽表

縣市 姓名 籍貫 學歷 經歷

水產業

公會

吳錫庚 臺 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漁撈科畢業

曾任中壢漁業協同組合技手、漁業經營。

簡長茂 臺 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漁撈科畢業

曾任臺灣水產會雇員、臺灣水產業會主事補、

大溪郡漁業會技手、農林處技士等職。

黃明池 新竹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漁撈科畢業

曾任日本漁網船具株式會社社員、臺中州水產

業會技手、臺中州水產課技手、船務管理局船

運處股長、臺灣航業有限公司。

基隆市

徐風添 臺北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漁撈科畢業

曾任板橋街役場技手、臺灣省日僑管理委員會

臺北市日僑輸送管理站辦事等職。

羅尚志 福建省 福建集美高級水產

航海學校畢業

曾任基隆市政府技士

臺北縣

黃明德 臺北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製造科畢業

曾任臺灣水產販賣株式會社雇員、日本水產株

式會社廣東魚市場技手、臺北縣立水產試驗場

一等技術員等職。

周憲金 臺北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養殖科畢業

曾任臺南州水產業會雇員、技手等職。

童冠英 臺北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養殖科畢業

曾任澎湖廳澎湖水產專修學校教務囑託、臺北

州水產業會雇員兼務基隆郡役所雇員、臺北州

郡技手、基隆郡役所水產係主任、臺北縣政府

建設局辦事員等職。

張方錡 臺北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養殖科畢業

曾任臺南漁業協同組合雇員、販賣主任、書

記、臺北州水產業會雇員、臺北縣政府建設局

辦事員等職。

沈能通 臺北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製造科畢業

曾任石城子漁業會技手兼指導係主任。

羅延賓 高雄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製造科畢業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

劉世遠 新竹縣 臺北州基隆水產學

校增殖科畢業

曾任臺灣水產開發株式會社雇員、臺北州水產

業會雇員、臺北縣政府建設局辦事員等職。

王寶隆 臺南縣 臺北州基隆水產學

校漁撈科畢業

曾任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雇員、布袋庄漁業

會技手等職。

徐風添 臺北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漁撈科畢業

曾任板橋街役場技手、臺灣省日僑管理委員會

臺北市日僑輸送管理站辦事等職。1���年1月基

隆市政府呈報農林處推薦徐員派駐該市任漁業

指導員。

新竹縣

莊福通 澎湖縣 澎湖廳澎湖初級水

產學校

該案因莊員成送畢業於澎湖初級水產學校與證

件不合未便予以照辦,經查1���年畢業應為馬

公街立馬公水產補習學校。

新竹市 曾鑑磻 臺 灣 初中畢業 委任職二年,因病辭職。

臺中縣

王食良 臺 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畢業

雇員、委任職二年

王金章 臺 灣 初中畢業 雇員

許水金 臺 灣 初中畢業 委任職七年,原任臺中縣大甲區署辦事員

莊瑞統 臺 灣 初中畢業

臺南縣

周清溪 臺 灣 初中畢業 雇員、委任職二年

吳登科 臺 灣 初中畢業 委任職六年

王瑞珍 臺 灣 初中畢業 雇員、委任職六年

王朝清 臺 灣 初中畢業 雇員、委任職

臺南市

葉福申 臺 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養殖科畢業

因故久未到任遭解除委代

林柱石 臺 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畢業

——

高雄縣

鄭枝修 臺 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畢業

——

侯水土 臺 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畢業

——

洪碧瑤 福建省 福建集美高級水產

航海學校畢業

曾任同安縣小學教員、同安縣嘟查員、新加坡

南洋華僑水產學校、福建惠安小學教員、福建

省政府建設廳漁業管理局技術員、技佐、技

士、陪都經濟養魚試驗場、技師、高雄市政府

建設局科員。

鄭萬吉 臺 灣 高中畢業 委任職十年

陳欽善 臺 灣 高中畢業 雇員、小學教員、委任職四年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方乾良 臺 灣 高中畢業 ——

澎湖縣

鮑天德 臺 灣 澎湖初級水產職業

學校畢業

——

莊 鞏 澎湖縣 澎湖廳澎湖初級水

產學校

名員額已滿,所請增派一節,未便遵辦。

胡金河

蕭嘉穗

莊有明

—— —— ——

臺東縣

連淵欽 臺 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畢業

委任職三年

張金發 臺北縣 臺灣總督府水產講

習所畢業

雇員

杜瑞珍 基隆市 初中畢業 雇員

陳寅郎 新竹市 初中畢業 雇員

資料來源: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日據與光復初期史料檔案數位化計畫,(行政長官

公署檔案,典藏號:00303231026121、00303234065017、00303234065021、

00303234086017、00303234065018、00303234013059、00303234013061、

00303234051001、00303234090021、00303234093010、00303234122001、

00303234122004、00303234120011、00303234120012、00303234120013、

00303234121014、00303234129002、00303234086020 00303234090022)等彙整

而成。表中「——」表示資料不詳,尚待進一步查考。

表1-6 戰前及戰後初期臺灣漁業從業人數一覽表(1943-1950)

專業

年次合計 漁撈

業主 % 被用者 % 總計 業主 % 被用者 % 總計

1��� 1�,��� ��% ��,�1� �1% ��,�0� 1�,�1� ��% ��,01� ��% ��,��0

1��� 1�,��1 �1% ��,0�1 ��% ��,�1� 1�,��� �0% ��,��� �0% ��,���

1��� 1�,��� ��% ��,�0� ��% ��,��� 1�,��� ��% �0,��� ��% ��,���

1��� 1�,��� ��% ��,��0 ��% �0,11� 1�,0�� ��% ��,��� ��% ��,���

1��� ��,�0� ��% ��,��� ��% ��,��� ��,1�� ��% ��,11� ��% ��,���

1��� ��,000 ��% �0,��1 ��% ��,��1 ��,1�� ��% ��,��� �1% ��,���

1��� ��,0�� ��% ��,��� ��% �0,�1� �0,��� ��% ��,0�0 ��% ��,�1�

1��0 ��,��0 ��% �1,1�� ��% ��,��� �1,��� ��% ��,��� ��% ��,���

年次養殖 製造

業主 % 被用者 % 總計 業主 % 被用者 % 總計

1��� �,��� ��% �,0�� ��% �,��0 ��� �0% 1,��1 �0% �,0��

1��� �,1�� ��% �,��� ��% �,��� ��� ��% ��� ��% 1,���

1��� �,��� ��% �,�1� ��% �,0�� ��� ��% �,��� ��% �,�0�

1��� �,�0� ��% �,��� ��% �,��1 �1� �0% �,00� �0% �,���

1��� �,��1 ��% �,��0 ��% �,001 ��� ��% ��� ��% 1,���

1��� �,��1 �1% �,��� ��% �,��� 1,0�� ��% �,��� ��% �,��1

1��� �,1�1 ��% �,��0 �1% 10,�11 ��� ��% 1,��� ��% �,���

1��0 1�,��1 �1% �,��� ��% 1�,0�� 1,0�� ��% 1,��� ��% �,0��

兼業

年次合計 漁撈

業主 % 被用者 % 總計 業主 % 被用者 % 總計

1��� ��,�0� ��% ��,�0� ��% ��,�0� �0,��� �1% ��,��1 ��% �0,�00

1��� �0,��� ��% ��,10� ��% ��,0�� 1�,1�� ��% �0,��� ��% ��,���

1��� ��,��0 ��% ��,�1� ��% ��,��� 1�,0�� �1% ��,��� ��% ��,�0�

1��� ��,00� ��% ��,��0 �1% ��,��� 1�,0�� ��% ��,�1� ��% �1,�00

1��� �1,��� ��% ��,��� �1% �1,1�� ��,1�� ��% ��,1�� ��% �0,���

1��� ��,�1� ��% ��,1�� ��% ��,11� ��,��� ��% ��,��� ��% ��,���

1��� �0,�0� ��% ��,��� ��% ��,��� ��,��� ��% ��,��� ��% 11�,���

1��0 ��,��0 ��% ��,��� ��% 11�,�1� ��,0�� ��% �1,1�1 �1% ��,1��

年次養殖 製造

業主 % 被用者 % 總計 業主 % 被用者 % 總計

1��� �,��1 ��% �,��0 ��% 1�,��1 1,0�� ��% �,0�� ��% �,11�

1��� �,��� ��% �,�1� ��% �,1�� ��� ��% �,�0� ��% �,���

1��� �,1�� ��% �,��1 �1% 10,��� �10 �1% �,��1 ��% �,��1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1��� �,��� ��% �,��� ��% 1�,��� ��� ��% 1,��� ��% �,���

1��� �,��� ��% �,��� ��% 1�,�0� 1,�0� ��% �,��� �1% �,1��

1��� �,�1� ��% �,1�� ��% 1�,��� 1,��0 ��% �,�1� ��% �,���

1��� �,��� �1% �,��� ��% 1�,1�1 1,��� �0% �,��� �0% �,���

1��0 1�,��� ��% 10,��� ��% ��,0�� 1,��� ��% �,�0� ��% �,���

資料來源: 《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臺灣農業年報》(南投:臺

灣省政府,1951年),頁244-245。

表1-7 戰後臺灣其他重要漁業人才一覽表

姓名 籍貫 學歷 經歷及擔任職位

鄧火土 臺灣彰化 臺北師範學校、日本廣島

文理大學畢業、日本京都

大學農學博士

曾任教花蓮小學、玉里中學、臺中師範學

校、臺灣大學;1��0年起擔任水產試驗所所

長長達��年。

謝石角 臺灣基隆 曾任基隆市漁會第�、�、�屆理事長、中正區

區長、基隆市議員

吳振輝 臺灣臺北 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部

畢業

曾任教於臺灣大學、農林廳技正,1���年與

郭啟彰自新加坡引進土名「伊坑母約漁」養

殖試驗成功,1���年高雄縣長毛振寰為感念

郭啟彰先生引進,欲命名為「郭吳魚」,

但為示尊敬吳振輝先生,故取名為「吳郭

魚」,1���年由臺灣省政府農林處改制之臺

灣省農林廳正式以此命名。

郭啟彰 臺灣高雄 高雄商業學校畢業 曾任中和里長、高雄市漁會理事、經濟課

長、漁市場主任。

黃國風 臺灣臺南 初中畢業 曾任安平漁會理事長、南市區漁會理事長、

漁民團體國大代表。

楊榮宗 臺灣新竹 臺灣大學動物系漁業生物

組畢業、日本京都大學農

學博士

曾任臺大教授兼海洋研究所所長、中研院研

究員。

林水破 臺灣屏東 新基中學畢業 曾任東港漁會理事長、總幹事、漁民團體國

大代表、屏東縣議員。

陳火土 臺灣宜蘭 曾任農林廳專員、蘇澳漁會理事、宜蘭縣議

員、臺灣省漁會第二屆理事長、臺灣省議

員。

蔡文玉 臺灣高雄 日本慶應大學畢業、日本

大學博士

曾任省漁會理事長、省議員、高雄市(區)

漁會、第�、�、�、�、10、11屆理事長。

蔡文賓 臺灣高雄 曾任高雄市議員、臺灣省參議員、高雄市漁

會第�屆理事長。

陳家興 臺灣臺北 曾任淡水區漁會理事長、臺灣省漁會理事

長、臺北縣議員、淡水鎮民代表。

林德和 臺灣屏東 志成商工高級職校畢業 曾任東港區漁會理事長、總幹事、屏東縣議

員、財團法人漁業技術顧問社董事、漁船產

物保險合作社理事。

許記盛 臺灣澎湖 澎湖水產專修學校畢業 曾任澎湖縣議員、臺灣省議員、澎湖漁會理

事長。

方錦興 臺灣宜蘭 曾任頭城漁會理事長、總幹事。

吳三貴 臺灣屏東 曾任枋寮區漁會理事長、鄉民代表。

陳東海 臺灣宜蘭 曾任蘇澳漁會理事長、宜蘭縣議員、臺灣省

漁會第�、10屆理事長。

林羵羊 臺灣屏東 東港水產補習學校畢業 曾任東港漁會理事、屏東縣議員、臺灣省議

員、臺灣省漁會理事長。

楊基銓 臺灣臺中 日本東京帝大經濟學部商

業學科

曾出任拓務省屬官,旋轉任臺灣總督府。

1��1年出任宜蘭郡守、1���年任職農林廳水

產科科長。

資料來源: 臺灣省漁業局,《臺灣早期漁業人物誌》,頁1、30、67-71、73、80、89、97、103、109、

117、122、126、129、132、147;楊基銓撰述,林忠勝校閱,《楊基銓回憶錄》(臺北:前

衛,1996年);本表中所列為部分已知且有相關口述訪談或自傳者,仍有廣大臺灣漁

業人才未列入,有待日後更進一步蒐集、彙整。此外從表中也可清楚看出,很多漁業

人才仍是典基於戰前日本殖民教育體系或者受日本國內教育體系之影響者。

- 1�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1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引用書目

大友昌子

2007 《帝國日本の植民地社會事業政策研究—臺灣‧朝鮮—》。日本京都市:ミネル

ヴア書房。

大石嘉一郎編著

1975 《日本產業の革命研究(上)》。東京:東京大學。

大島清等著

1974 《人物‧日本資本主義2殖產興業》。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王俊昌

2006 〈日治時期臺灣水產業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吉野秀公

1997 《臺灣教育史》。臺北:南天書局。

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

1957 《中美合作經援發展概況》。臺北市: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編印。

何鳳嬌編

1991 《政府接收臺灣史料彙編(上、下)》。新店市:國史館。

李士豪、屈若搴合著

1965 《中國漁業史》。臺北市:臺灣商務,(臺一版)。

李汝和等編纂

1969 〈經濟志‧水產篇〉,《臺灣省通志》卷4。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委員會。

李國鼎、陳木在合著

1987 《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上)》。臺北:聯經出版。

周憲文

1980 《臺灣經濟史》。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

坪井清足等編

1993 《日本生活文化史》第9卷。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東嘉生

1995 《臺灣經濟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林玉茹

2007 〈戰時經濟體制下東部水產業的統制整合:東臺灣水產會社的成立〉,收入林

玉茹著《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頁124-162。臺北:遠流出版

公司。

林伯維

2007 《狂飆的年代:近代臺灣社會菁英群像》。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林茂春

1951 〈臺灣之漁業〉,《臺灣銀行季刊》4(3):1-20。

河原功監修、編集

1998 《臺灣引揚.留用記錄》第5、8、9、10卷。日本東京都:ゆまに書房(臺灣協會所

藏)。

持地六三郎

1998 《臺灣殖民政策》。臺北:南天書局。

胡興華

2000 《話漁臺灣》漁業推廣專輯(八)。臺北: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

祝平一

2001 〈破鏡零史──戰後臺灣漁業史研究之回顧〉,《新史學》12(2):195-231。

高橋龜吉

1995 《現代臺灣經濟論》。臺北:南天書局,(臺北一版)。

張勝彥等編著

1996 《臺灣開發史》。臺北縣蘆洲市:空大。

張寶樹

1955 《中國漁業》。臺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許佩賢

2004 〈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其實像與虛像〉,收錄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

《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論文集,頁179-187。臺北市:播種

者文化。

2007 《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野村正恒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1994 《最新漁業技術一般》。東京:成山堂書店。

陳清春等編纂

1993 〈經濟志‧漁業篇〉,《重修臺灣省通志》卷4。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黃富三

2004 《林獻堂傳》。南投:臺灣文獻館。

楊基銓撰述、林忠勝校閱

1996 《楊基銓回憶錄》。臺北:前衛。

臺灣水產會

1940 《臺灣水產要覽》(昭和15)。臺北:臺灣水產會發行。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人事室

1978 《臺灣省各機關職員錄》。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人事室。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1951 《臺灣農業報》。南投: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漁業局

1996 《臺灣早期漁業人物誌》。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漁業局發行。

臺灣省諮議會

2001 《臺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曁省議會時期史料彙編計畫:李源棧先生史料彙

編》。臺中縣霧峰鄉:臺灣省諮議會。

臺灣教育會編

1995 《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南天書局。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96 《臺灣旅行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

1943 《臺灣總督府官報》(昭和17年4月-20年10月)。臺灣總督府發行。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35 《臺灣の水產》。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水產會。

劉進慶

2001 《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

蔣渭水著,王曉波編

2005 《蔣渭水全集》。臺北:海峽,(增訂二版)。

薛化元等著

2003 《戰後臺灣人權史》。臺北市: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薛月順編

1996 《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二)》。新店

市:國史館。

魏兆歆

1990 《海事教育之變革與發展》。臺北:黎明文化。

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網址:http://archives.sinica.edu.tw/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日據時期與光復初期檔案網址:http://www.th.gov.tw/digital/digital.

php

「臺灣日日新報電子檢索系統」(政治大學電子資源)網址:http://140.119.115.32.ezproxy.lib.

nccu.edu.tw

《臺灣省五十一來統計提要》(中央研究院電子資源)網址: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

twstatistic50/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師大臺灣史學報》

第3期 頁135-150

2010年3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

評介大友昌子《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

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

曾令毅**

書名:帝國日本的殖民地社會政策研究:台灣.朝鮮

作者:大友昌子

出版社:京都,ミネルヴァ(MINERVA)書房

出版時間:2007年4月15日

頁數:506頁

一、

大友昌子,1���年生於日本神奈川縣,1���年日本女子大學文學部社

會福祉學科畢業後,即投入社會福利事業之相關研究,其研究專長為社會

福利論、社會福利史、近代社會事業發展史,主要研究著作有《近代社会

事業発展の財政の基礎研究》(1��1)、《地方自治制度の展開と社会事

業行財政》(1���)等,以及相關編輯與期刊論文約二十餘篇。大友教授

* 拙文撰寫過程中承蒙吳文星老師課堂上的指導與建議,大野育子、陳世芳、李鎧揚、張家綸、黃婉

琪、謝明如等先進與同學提供寶貴意見,以及參考資料方面的協助。另外,亦承蒙匿名審查老師惠賜

卓見提供修訂,使拙文的錯誤減至最低,並獲得適當的調整及修正,謹此特致謝忱。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

Bulletin of Taiwan Historical Research,

NTNU No3, pp.93-134, March 2010

Taiwan’s Fishery Technology Talents

during the Early Post-War Era (1945~1947)

Tsai, Sheng-Chang

ABSTRACT

The “Fishery Technology Talent” is the key motivation of Taiwan’s fishery development. During the early post-war era, Taiwan was in the stage of regime change and the repatriation of the Japanese fishery talents has resulted in a stagnant period of fishery development. At this time, the local Taiwanese fishery talents cultivated by Japanese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 for guiding the restructuring development of the fishery throughout the island. Nevertheless, the former “Taiwan Fishery History” theory structure predominated by government either tended to exaggerate KMT government’s strong leadership or intentionally ignored the fishery infrastructure under Japanese rule,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viewpoints of education, industry takeover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discuss how prewar China and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cultivated fishery talents through fisheries education and further influence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aiwan’s fishery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overview of the fisheries education in prewar Taiwan and China, fishery industry takeover during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employment and designation of the local fishery technology talents, and the analysis on the number of fishing crafts during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However, how Taiwanese and Japanese skil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talents and fishing crafts cooperated with China takeover and technology teams to form a tricky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ve process among Taiwan, Japan and China in Taiwan? How these three powers actually extensively affect the fishery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e island during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Moreover, what are the impacts on Taiwan’s fishery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post-war era? In the meantime, this study also reviewed the “Taiwan Fishery History”, which has been predominated by government for a long time, and re-defined the role of local Taiwanese fishery technology talents through the restructuring process of Taiwan’s fishery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post-war era.

Keywords:Post-War Era, Fishery, Fishery Technology Talent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評介大友昌子《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

近年來投入《台湾総督府文書目録》的編纂,並與永岡正己、沈潔、孫彰

良等人合作進行《戦前戦中期アジア研究資料2植民地社会事業関係資料

集.台湾編》之編纂工作,1�00�年以〈日本統治下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の

研究:台湾と朝鮮の比較を通して〉一文取得長崎純心大學博士學位(論

文博士),現職為中京大學現代社會學部教授。

二、

大友昌子教授的大作《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

・朝鮮》是由其博士論文所修改增補而成,全書包含序章、結論與附錄共

�0�頁,並分為三部十四章(含序章與終章),透過社會學、統計學、歷史

學,以及比較研究的方法闡述日本統治下殖民地臺灣與朝鮮社會事業政策

之研究。2序章「殖民地社會事業的問題」中首先提到二戰前日本在東亞各

占領地、殖民地雖有不同的統治與支配型態,但就社會事業政策來說,卻

是各地域共通的政策,而且有著「笞」與「飴」的兩極歷史評價,故該書

即以此為基礎,導出研究的問題意識:即試圖探究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與朝

鮮社會事業具體形成之過程,並以近代日本社會事業近代化的四個指標:

(一)由救貧轉向防貧;(二)專門行政機關的設置及社會事業財政之確立;

(三)社會事業之組織化與計劃化;(四)社會事業教育的開始與體系之確立,

用以檢視臺灣與朝鮮社會事業近代化的過程,以及與日本相異之樣貌。另

外,該書試圖提出臺灣與朝鮮社會事業近代化的形成是否屬於「被抑制的

近代化」,並透過具體的研究與分析,以檢證社會事業呈現之水準為「日

本>臺灣>朝鮮」之假設。其次,在殖民地社會事業近代化的分期方面,

本書主要將臺灣與朝鮮兩地各分為三期,分別為創設期:破壞與修復;擴

大期:解體與社會統合;終結期:方面委員制度看戰爭與福利,並配合前

述的「四個指標」詳述殖民地社會事業近代化的發展歷程。

為清楚與方便介紹該書,以下將分為臺灣、朝鮮,以及兩地社會事業

之比較等三部份,大略介紹書中主要內容與論述。

(一)臺灣的社會事業

1.創設期(1���~1��0)

該書論及臺灣社會事業的創設期時,先提及中國自古以來即因儒、

道、佛教的關係,以及歷代對於救濟事業的獎勵,都使得救濟事業成為一

種崇高的國家理想。而官民雙方的窮民救助事業的發展,是隨著明代以降

各州縣養濟院政策的建立,以及普及於中國南部民間以慈善、公益事業為

目的之「善會、善堂」而展開,且多是由都市為中心的鄉紳層、紳商所發

起。而在臺灣方面,清領臺灣的隔年(1���)即開始在臺灣縣、鳳山縣、

諸羅縣等地設立救濟貧民為目的之養濟院,其後則陸續於西部各行政區設

立相關機構,這些官設養濟院在日本領臺之前一直都是地方救濟事業的中

心。民間方面則透過善堂、善會,以及祭祀公業進行各種救濟事業,而為

因應天災、飢荒與窮民救濟,官方則設立「義倉」以備不時之需。其次,

則分別討論清末臺灣的福利行政系統、義倉,介紹官方社會事業發展的

情形,並且也點出臺灣民間社會事業的主要特色是以地方社會鄉紳層與紳

商為中心的體制,同時也透過寄付系統或是寄付文化的方式維持地方社會

事業的財源與運作。因此清代臺灣社會事業之形成,主要與移民社會的性

格有關,並透過以民間鄉紳層為主的地方自治與保甲制度,以及官民共同

合作的方式而形成厚實的福利文化基礎。日本領臺後,短暫的戰亂使得原

1 永岡正己総合監修,大友昌子、沈潔監修,《戦前戦中期アジア研究資料�植民地社会事業関係資料

集•台湾編》第1-�1卷、別冊(東京:近現代資料刊行会,�000~�001年)。該史料集除有「台湾編」

外,尚有「戦前戦中期アジア研究資料1朝鮮編」(共��卷、別冊)、「戦前戦中期アジア研究資料�滿洲•滿洲国編」(共��卷、別冊);詳見「近現代資料刊行会ホームページ」:http://www.kingendai.com/

2 該書論及臺灣的部份尚有中文摘要版發表,參見大友昌子,〈臺灣社會福址文化的基礎:論其形成及

特質〉,收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第五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同編者,

�00�年),頁��-��。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評介大友昌子《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

有的救濟事業中斷,雖然總督府當局曾經一度在臺試行日本的救恤規則,

但因為救濟條件的限制與給付水準較以往低下等原因,而不適合臺灣的現

況,因此總督府乃於1���年恢復因戰事而中斷的舊官立慈惠院等救貧機

構,並於1���年施行「臺灣窮民救助規則」。因此,「慈惠院制度」與

「臺灣窮民救助規則」可以說是日治初期臺灣主要的兩種救貧制度,其救

濟水準則比日本本土要高,而這也說明了統治當局如何將被殖民社會的福

利文化基礎再次重整活用(繼承與再編),並以最小的投資獲得施政上最

大效果的巧妙統治手法。

�.擴大期(1��1~1���)

1��0年代隨著產業社會的發展,日本的社會事業為因應社會所需因而

逐漸由原本的救貧政策轉向防貧政策,而在這種轉換過程中,新的防貧系

統也會因此促進該個時期社會事業的近代化。日本的社會事業走向以防貧

政策為主的契機,主要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衰退、1�1�年米騷動、

俄國革命、大正民主時期,以及與西歐帝國主義國家的社會事業國際標準

化等等政治的、經濟的發展或事件有關。也就是說,日本已經認識到社會

事業除了原本的救貧與防貧機能外,還是維持社會秩序與國家統合的有效

社會裝置。因此,擴大期的殖民地社會事業政策,主要不是對應產業社會

的發展而來,而是基於維持社會秩序與社會統合,並且也是對應抗日運動

與民族主義高漲的一種緩和政策。

依循著1��0年代臺灣社會的背景,作者首先指出1��0年代臺灣的社

會背景使得臺灣原有的雙重救濟體制變得不足以應付當時的社會需求,加

上施行於日本的「救護法」並未施行於臺灣,因此促使臺灣市街庄或民間

的窮民救助事業擴大,傳統的救濟事業重新復活,並帶有維持社會秩序與

社會統合的新性格(社會防衛)。因此,透過傳統與新型態的民間窮民救

護事業的發展,還是可以補足「救濟法」並未實行於臺灣的缺憾。其次,

則是說明該時期以經濟保護事業為主的防貧類型社會事業體系,則因為政

策、差別待遇與文化相異等因素,而使得該政策在臺灣的實施可以說是較

不符合臺灣人本身的需求。最後,作者指出臺灣社會事業的組織化與社會

教育的開始,除了逐漸將臺灣住民導向「近代化」的方向外,同時也成為

戰時體制的一環。

�.終結期(1���~1���)

1��0年代之後,社會事業的指標轉變為方面委員制度,該制度結合救

貧、防貧與組織化,並成為聯結國家與住民的一種社會裝置,方面委員除

了是地方社會事業的從事者外,同時也是行政政策在民間的執行者,特別

是在戰時體制下,方面委員制度具有相當強的文化工作性格,該特質是殖

民地社會事業終結期的特徵,並呈現出政治性格之面向。

1���年進入戰時體制後,方面委員會因殖民地體制與戰時體制這二重

拘束而顯現出其政治性的特質,臺灣的社會事業重心也漸以軍事扶助、援

助為主,另外,戰時體制下的方面委員也配合皇民化運動,而開始進行相

關的文化工作,諸如迷信與陋習的打破、寺廟等偶像信仰的廢止、神社參

拜的推進強化等等。因此,作者認為原本具有補強防貧系統性格與特質的

方面委員制度,已隨著1���年進入戰時體制而改變其初衷,並開始配合政

府皇民化政策進行相關文化工作,而這種情形也顯示出殖民地社會事業在

終結期的侷限性。

(二)朝鮮的社會事業

1.創設期(1�10~1�1�)

朝鮮的救濟制度自新羅時代以來,即已成為官方所管理與經營的國家

事業之一,當時的救濟制度內容主要有救荒、救貧、救療、婚姻與喪葬補

助、地域鄰保(鄉約)。另外,1�世紀所成立的鄉約制度,以及日韓合併

前後的社還米制度,都是朝鮮前近代時期重要的福利文化基礎。而朝鮮前

近代的救濟事業主要是由官方或地方行政所主導,並受中華傳統福利文化

- 1�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1 -

評介大友昌子《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

的影響,發展出朝鮮自身的福利文化模式,但由於李朝後期國家力量逐漸

衰弱,加上朝鮮的兩班、儒生層等地方社會支配階級對於救濟事業的參與

度較低,因此也使得李朝後期朝鮮的福利文化基礎呈現較為薄弱的樣態。

1�10年日韓合併後,李朝時期的兩班、儒生層、吏屬等舊菁英階層喪

失原有的特權,加上朝鮮人民對於日本的反抗與不滿,因此使得朝鮮總督

府開始進行相關的懷柔與收攬政策,包含對於前述特權階級的授產、貧民

稅金減免、免除官營社還米制度的社穀歸還等,這些為安定朝鮮社會合併

後的緊急政策之實行,主要是由日本皇室之名義,下賜巨額的臨時恩賜金

所支應,並將其分配至各地以進行授產(占近�0%)、教育事業、罹難救

助、成立朝鮮總督府濟生院,以及提供1�1�年「恩賜罹難救助基金規則」

的設置。另外,大正天皇即位時所支出的賑恤基金也被用來成立「恩賜賑

恤資金窮民救助規程」。此外,作者指出1�10年日韓合併前後,日本國內

正受到日俄戰爭後財政抑制政策之影響,因而在社會事業政策上開始進行

所謂「濫救防止」之方針,此方針明確的反應在朝鮮窮民救助政策上,其

特徵是透過「恩賜金」制度進行社會事業諸制度之整備,以及建構具有限

制性的救濟事業。因此,合併後朝鮮創設期的社會事業政策主要的特徵為

強調「恩賜」(天皇的恩典與仁政)的重要性,並且是一種將朝鮮進行屬

國化與象徵主從關係的社會事業政策。

�.擴大期(1�1�~1���)

1�00年前後,朝鮮除了歷經李朝末期約一百年的政治與社會停滯外,

也陸續遭受到西歐與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內憂外患的結果,除造成一般

民眾生活窮困,以及地方行政紊亂,並使得朝鮮社會的貧困情形日益嚴

重,而這種情形直到1��0年代後期才逐漸獲得改善,其原因與大量的農村

貧困者離鄉背景前往朝鮮西北、滿洲、日本進行勞動或是開拓移民有關,

作者在朝鮮社會事業擴大期的敘述,主要是以1��0至1��0年代的貧困問題

與社會事業政策的關聯進行考察。

首先,在殖民地社會事業近代化政策的背景方面,作者闡述1�10年代

末期朝鮮受到國際情勢與「三一獨立運動」的影響,而使得朝鮮的統治政

策從以往的「武斷政治」轉為「文化政治」之背景,並以齋藤實第一回擔

任朝鮮總督(1�1�~1���)的文化政治與社會事業的近代化政策,以及其第

二回擔任朝鮮總督(1���~1��1)的窮民救濟土木事業為例,說明1��0至

1��0年代朝鮮社會事業的發展,由此點出社會事業的擴大及轉變(由救貧

轉向防貧)與社會治安維持的相互關係。

其次,朝鮮總督府在此擴大期中除了進行社會事業行政組織,以及

財政的整頓外,也展開大規模的經濟保護事業政策。該政策是對應1��0年

代以來因社會貧困問題而引發的抗日與民族主義運動,因此在擴大期中社

會事業的目標具有強烈的警戒與社會防衛姿態,也逐漸由救農政策往勞動

政策傾斜(窮民救濟土木事業),並朝向與社會教化一體化的方向推進,

企圖透過教化來規範民眾的日常生活習慣與意識,以維持社會的和諧與安

定。

最後,作者指出朝鮮於社會事業擴大期時,並無實施與日本相同的救

護法制度,因而面對朝鮮農山漁村長期的貧困問題時,總督府方面一直無

法找到有效的因應對策,僅能透過窮民救濟土木事業與勞動力調整事業來

解決失業與剩餘勞動問題。另外,勞動力調整事業的推行也促使朝鮮的勞

動人力資源化,並透過此一政策將朝鮮勞動人力推向朝鮮西北、滿洲、日

本,進行移民與拓殖相關活動。

�.終結期(1���~1���)

殖民地朝鮮社會事業進入1��0年代後,其指標則轉變為方面委員制

度。如前所述,該制度結合救貧、防貧與組織化,並成為聯結國家與住民

的一種社會裝置。朝鮮的方面委員制度始於1���年,其制度與特性與臺灣

類似,同時在戰時體制時,所執行的文化工作,也同樣顯現出其政治性格

的面向。不過,作者在此部份並無專門介紹朝鮮社會事業終結期的方面委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評介大友昌子《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

員制度,而是以慎英弘對於朝鮮方面委員的研究為基礎,3透過介紹臺灣

的方面委員為中心,以比較的方式進行考察。因此,該書關於殖民地朝鮮

社會事業終結期的部分,僅略提到1���年朝鮮方面委員規程改編與1��1年

「朝鮮救護令」之施行,而關於朝鮮方面委員的實際運作情形,並未如前

兩期以專章之形式來介紹與討論。

(三)臺灣、朝鮮兩地社會事業之比較

1.創設期

殖民地社會事業的發展源自於各區域獨自發展的社會福利文化基礎,

並由「宗主國」日本將新的社會事業系統導入而形成,作者首先透過對臺

灣與朝鮮兩地舊有的社會福利文化基礎特徵與水準進行檢證,以說明殖民

地社會事業近代化的初期條件,並由此得出臺灣與朝鮮兩地相異的特徵。

其特徵主要為:(1)臺灣多樣與廣泛的社會事業,乃有賴於漢人社會中的紳

商寄付文化,以及官民共同經營的社會事業之發展,相對於朝鮮,救濟事

業的經費與營運主要是由國家與地方行政所負責;(�)臺灣多樣化的社會事

業至日本占領前仍相當興盛,朝鮮的社會救濟系統功能則因李朝末年的衰

退而減弱;(�)兩地地域的支配層對於社會事業的關心不同,因此造成臺灣

水準高,朝鮮水準低的情況;(�)日本與朝鮮在前近代的救濟事業方面,均

部份源自於中華福利文化的類型,不過與日本相較,朝鮮以國家為主導的

社會事業更為制度化、系統化,但若論及鄉約制度未全面在朝鮮社會設置

的任意程度,日本的「五人組制度」卻更形系統化;又,朝鮮的兩班與儒

生層、日本的鄉士與地主等地域支配層對於救濟事業的介入程度較低,臺

灣則因紳士富商的寄付文化而對於救濟事業的介入較高,因此日本與朝鮮

兩地福利文化程度低落的情形是共通的特點;(�)朝鮮與日本的社會事業主

要是以官方主導,臺灣則是以民間的紳商為主。而透過以上五點作者則企

圖檢證兩地在日本占領初期的福利文化基礎水準呈現臺灣高、朝鮮低的情形

是源於兩地福利文化胚胎的差距的假設。

殖民地化初期社會事業政策不論在臺灣或朝鮮均被視為是「宗主國」的

仁政或善政,且也是占領或殖民化初期在經歷破壞過程後的一種修復機制。

臺灣方面則是透過後藤新平將未有機會在日本實現的社會政策實行於臺灣,

並將這種先驅性的救貧系統具體化,而朝鮮則是透過投入巨額的「恩賜金」

以針對舊支配層進行授產對策為主的社會事業,並且是一種限制與防貧為主

的救濟事業。另外,作者也透過1�10年代日本、臺灣與朝鮮三地關於社會事

業相關法令的差別,說明以府令(臺灣)與訓令(朝鮮)為主的殖民地社會

事業相關法令,位階低於日本內地的法律(救護法,1���年施行)的情況,

將會持續影響到殖民地社會事業在後兩期的發展,並造成殖民地社會事業的

水準逐漸呈現低於日本的樣態。

�.擴大期

一次大戰後至1��0年代初期,日本與所屬殖民地接連受到經濟的動搖與

政治方面的直接抵抗,面對這一波反抗的力量,殖民地統治方針乃朝向「文

治政治」或是「文化政治」轉向,社會事業也朝向近代化發展,並在原本防

貧與救貧之外,肩負起民心安定、秩序維持與社會統合的工作。但因為西歐

式的近代化社會事業系統的移入並非完全適合於臺灣與朝鮮的需求,加上殖

民地欠缺相當於日本「救護法」的救貧類型之社會事業系統,使得臺灣與朝

鮮兩地並無法有效處理廣泛的貧困問題。

另外,1��0年代至1��0年代初期,臺灣與朝鮮兩地都開始進行社會事業近

代化的政策;臺灣是以都市為中心,朝鮮則是農村與都市。此外,日本實施的救

護法未能在殖民地臺灣與朝鮮實施,因而逐漸造成日本與殖民地間社會事業

水準的差距。換言之,殖民地以經濟保護為中心的防貧系統,其規模較小於日

本,並不利於殖民地住民,且以救貧與防貧網絡為中心制度的救護法未在殖民

地實施,故殖民地社會事業的發展可以說是呈現所謂的「被抑制的近代化」。3 慎英弘,《近代朝鮮社会事業史研究》(東京:緑蔭書房,1���年)。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評介大友昌子《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

�.終結期

1��0年代後期日本與殖民地的社會事業主要為方面委員制度的實施。

因此,作者透過前人研究的基礎,以及檢視臺灣的方面委員會制度,並得

出臺灣與朝鮮兩地社會事業終結期特徵的異同,主要為:(1)1��0年代後臺

灣的方面委員會制度積極地展開與普及,就社會事業設施、機關等社會資

源的數量與種類來說,臺灣都多於朝鮮,而這種情形乃是臺灣福利文化基

礎較為深厚所產生的差別。另外,在救護法未施行的情況下,臺灣與朝鮮

的救護水準比日本低,而臺灣又比朝鮮高;(�)臺灣與朝鮮的方面委員會制

度主要是對貧困層與低所得層進行相關情報的蒐集,調查機關的性格較日

本為強烈,其結果則形成以維持社會治安與秩序,以及政治性格強烈的制

度。另外,由於調查性格較為強烈的方面委員制度帶有較強的指導性與教

化性,因此在「救護法」或「方面委員令」欠缺的殖民地上,方面委員制

度即成為社會事業政策的中樞機關,且重要性也因戰時體制的到來而逐漸

增強。

三、

近十多年來,「殖民地史研究」受到當代西方「殖民近代性」思潮,

以及「跨區域.科際整合」的影響,使得過去以二元對立式,或是帝國主

義式的論述逐漸轉變,並朝向更為多元的角度與方法發展。因此,日本學

界也從過去單獨以自身為視野的歷史研究模式,轉而開始從東亞史或是帝

國史的寬廣角度回顧戰前歷史發展的進程。大友教授的《帝国日本の植民

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一書即是在此觀點下,利用本身所具

備的社會科學方法,並透過統計學、歷史學,以及比較研究的方式,闡述

二戰前日本統治下殖民地臺灣與朝鮮社會事業政策。因此,該書的出現突

破了以往僅以單一殖民地或地域社會的研究方式,而改以透過帝國史的視

野,以及利用殖民地比較研究的方式,對二戰前臺灣與朝鮮的社會事業政

策發展進行翔實的考察。因此該書可說是近年來關於殖民地社會事業研究

領域方面,相當具有參考價值,並兼具開創性的重要研究成果。而其試圖

跳脫以往「二元評價」的普遍論點,探究殖民地社會事業政策所呈顯的差

異與轉變過程,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各別需求與意圖,並且大量運用官方檔

案與相關文書、期刊等一手史料,建構殖民地社會事業發展的實態與其相

異之樣貌,其立論兼具啟發與開創性,可說是近年來社會事業史相關研究

之佳作,不僅如此,其對於往後殖民地比較研究之相關領域或課題方面,

也勢必會給予相當程度的啟發。

另外,關於該書的評論,目前已有日本埼玉縣浦和大學的沈潔教授針

對該書進行簡單的介紹與評論,主要為:(1)殖民地社會事業近代化的過

程,建議由「被抑制的近代化」,改為「奇形的近代化」;(�)關於日本與

各殖民地「福利文化的基礎」,本書並未進行實證性的考察,理論根據也

並不明確;(�)「福利文化的基礎」的重要因素與真正面向,也就是殖民地

住民的勞動運動、反殖民地支配運動等,本書並未言及。因此,若抵抗力

強的話,殖民地政策的推進就較易受阻而變得進行緩慢;反之,抵抗力弱

則殖民地政策的推進就會容易且快速;所以兩地在社會事業近代化的過程

中才會呈現不同的樣貌。4而關於沈氏的評論,大友教授也提出了回應,並

接受了部分的看法。5因此,以下乃針對大友教授的大作提出與上述不同的

觀點及看法。6

4 沈潔,〈書評:大友昌子著《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社会福祉学》通

号��(東京:日本社会福祉学会,�00�年�月),頁���-���。5 關於沈潔教授的評論,大友教授基本上僅同意第二點,而對於第一點的回應大友教授則認為若以

「奇形的近代化」說明殖民地社會事業的近代化過程,則意味著「奇形的」(殖民地)的相對是「正常

的」(日本);而關於第三點的回應大友教授則持「尊重」但不同意的態度;而關於沈氏的三點評論,

筆者則與大友教授一樣持相同的看法。參見大友昌子,〈書評りぷらい: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

政策研究:台湾・朝鮮〉,《社会福祉学》通号��(�00�年�月),頁���-���。6 作者在該書卷末已提出該書目前未處理之問題與缺失,分別為「(1)其他地域社會事業政策之研究;

(�)社會事業活動與實踐,以及經營之實態;(�)政策決定之過程;(�)臺灣原住民社會事業之研究;

(�)「救貧、防貧」外,其它社會事業相關政策之考察;(�)使用資料偏向統治當局」等六點。因此,以

下將不再對上述各點進行個別評論。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評介大友昌子《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

(一)假設提出的必要性

本書從序章開始,以及各時期前的引論,即提出殖民地社會事業

近代化過程中各時期的問題假設,並經過檢證後於結論得出殖民地社會

事業的發展是屬於「被抑制的近代化」的性質。但是檢視本書的內容即

會發現,其在各時期引論中所提出之假設與最後所得出的結論幾乎都相

同,只有疑問與肯定句的差別。所以就該書的研究方法來說,其假設

所建立的依據與過程為何?為何這些假設在經過作者辛苦的檢證與比較

後,會產生假設與結論幾近相同的結果?換句話說,若排除這種「先驗

性」的假設,實證性地依照史料所呈現的時間序列與背景,陳述殖民地

社會事業政策發展的問題與事實,並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及評價,應能更

具體與扼要地說明本書所欲討論的問題。

(二)朝鮮部份的敘述略為薄弱

本書雖以殖民地臺灣與朝鮮的社會事業發展為論述中心,但是在架

構方面,朝鮮部份的敘述相對之下就較為薄弱,這種情形特別是在「第

三部份殖民地社會事業的終結期」時最為明顯。雖然作者已說明此部份

主要是參考前人研究為主,並舉臺灣的實例說明戰時體制下方面委員制

度的運作情況,但是就此時期兩地的方面委員制度來說,該書並未說明

兩地是否意味著因戰爭與皇民化運動之因素,而呈現幾近於相同的發

展。

(三)「新舊轉換間」與「經驗傳承」之描述較為缺乏

該書雖然詳實地提到臺灣與朝鮮社會事業的基礎,以及日本統治後

的社會事業近代化的過程,但是對於社會事業「新舊轉換」之間的描述

則略顯缺乏。7因此,對於殖民地社會事業的創設期則著重於「社會福利

文化基礎」的延續,而忽略「新舊轉換間」相關制度的摸索過程與因地

制宜之特性。此外,關於近代化社會事業引入殖民地的過程當中,作者偏

重「宗主國」日本對於殖民地臺灣與朝鮮的縱向影響,因而較忽略「移、

殖民地間」的相互「經驗傳承」之橫向描述。8

(四)數據所呈現的問題

本書的特色之一為大量使用數據與圖表,以說明殖民地社會事業發展

的變化與呈顯之樣態,然稍嫌美中不足的問題在於,本書使用大量的數據

與圖表,卻無圖、表目錄的設計,且圖、表的呈現方式頗為複雜,但行文

中卻未多作說明,亦造成閱讀此書的不便。由歷史研究層面來說,作者過

於依賴利用數據與圖表來呈現歷史樣貌,但這些數據與圖表僅能說明歷史

發展趨勢與部份樣貌,卻無法深入探討政策制定過程與社會內部細微變化

之關係,以及相關政策施行後,其與社會的容受關係。

四、

綜上所述,本書基本上以「殖民地社會福利文化基礎」為開端,透過

「近代日本社會事業近代化的四個指標」,分期檢視臺灣與朝鮮近代社會

事業政策的執行與發展過程,詳實地呈現兩地在日本統治時期社會事業之

樣貌,並跳脫以往「二元評價」的普遍論點,重新考察殖民地社會事業政

7 例如,在描寫占領初期臺灣社會事業的情況方面,該書即從1���年總督府對於各地的義倉調查報告

開始談起,而關於政權「新舊轉換」的軍政時期(1���-1���)之社會事業發展動向與情形,則較為缺

乏。關於軍政時期部份地方救恤之描寫及記錄,或可參見福島安正編,《淡水新政記》(東京:出版

單位不詳,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1���年)。

8 例如,就1���年《明治二十年功程報告》內「縣治事務」中所呈現的沖繩縣「窮民救助規則」即是以

「舊開拓使(北海道)管內窮民救助規則」為施行依據,那麼1���年施行的臺灣窮民救濟規則,是否

與沖繩有著相互「經驗傳承」關係?倘若能進行「移、殖民地間」的相互「經驗傳承」之描述與比較,

或許更能勾勒出殖民地社會事業發展的特性與實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的「(舊)開拓使管內

窮民救助規則」(1���)主要救濟對象為明治初期前往北海道進行開拓墾殖卻因故而家道中落的各

地方士族,因此該規則的施行經驗是否影響到後來沖繩與朝鮮士(貴)族的救恤,則值得深入探究。

參見〈県治事務 賑恤〉,資料來自JACAR(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ー)Ref. A0�0�1�0��00。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評介大友昌子《帝国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

策所呈顯的差異與轉變過程,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各別的需求與意圖,並且

大量運用前人研究、官方檔案與相關文書、期刊等一手史料,建構殖民地

社會事業發展的實態與其相異之樣貌,其立論深具啟發與開創性,且可由

此導出許多相關的延伸議題,例如:

(一)朝鮮社會事業與勞工問題

作者指出朝鮮社會事業擴大期,因無實施與日本相同的救護法制度,

所以面對朝鮮農山漁村長期的貧困問題時,總督府方面一直以來並未找到

有效的因應對策,僅能透過窮民救濟土木事業與勞動力調整事業來解決失

業與剩餘勞動問題,並利用勞動力調整事業的推行促使朝鮮的勞動人力資

源化,將朝鮮勞動人力推向朝鮮西北、滿洲、日本,進行移民與拓殖相關

活動。那麼勞動力調整事業等相關機制,是否促進了朝鮮工人素質提高,

並喚起勞工意識的左傾,從而造就了社會主義運動在朝鮮西北部等地的發

展,使得結果呈現朝向與總督府期望相反的情勢發展?兩者的關聯性則值

得未來深入探究。9

(二)社會事業與地方社會領導階層

該書一開始即提到臺灣強而有力的社會福利文化基礎,主要與紳商領

導階層有關,而其對於地方事務具有相當大的決策與影響力,是維持社會

和政治整合的主要憑藉,同時也是官民之間的橋樑。10雖然他們會因為時代

與制度的轉變而在功能上產生變遷,但是往後若能探索他們在各時期(創

設、擴大、終結)社會事業的變化,或許能進一步釐清其在近代化社會事

9 類似的論述可參見Soon-Won Park, “Colonial Industrial Growth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Korea Working Class," in Gi-Wook Shin and Michael Robinson, ed., Colonial Modernity in Kore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pp.1��-1�0.

10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書局,�00�年),頁�1。

業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11另外,傳統漢人宗族內所保有扶助貧困族人

的互助機構,一直在移墾社會時期的臺灣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客家人的

「嘗會」、「神明會」等,這些互助機構除了透過宗族內的菁英給予族人

物質福利外,12也透過該機構及宗族菁英之人際網絡向外涉及地方性社會事

業,13從而形成臺灣社會福利文化基礎之一,而這些以宗族親屬關係為基礎

所發展之道德的、物質福利的和強制性的控制手段,同時也與國家控制相

輔相成。14

此外,在朝鮮方面,1��0年代後朝鮮總督府則透過農村生產復興運

動,培養新的地方社會領導階層,並透過這個新階層所進行的社會事業

(例如鄉約)控制地方社會與鄉村的每一個層面。15因此,社會事業與地方

社會領導階層、宗族組織,以及上下層之變化和互動關係或許是往後值得

延伸探討的課題。

11 另外,根據梁其姿的研究,清中期後的中下層儒生最關心的是如何保住本身的社會地位,使之不下

降,在種種不利的社會經濟條件下,致力維持一定的地方影響力;由於往社會上層再攀升的希望渺

茫,他們的目光變得較為狹窄,主要集中在地方,並透過地方性的小型善堂及其他地方性組織獲得或

維持一定的影響力。那麼若對照日治初期以來,地方社會(街庄或大字)部份舊領導階層積極從事地

方性傳統民間社會事業(例如善堂與鸞堂)的情況來看,是否意味著伴隨著政權與新舊領導階層的轉

變,傳統性民間社會事業的經營已成為舊領導階層鞏固地位的主戰場?關於這些問題,往後能進一步

處理各時期社會事業與地域社會領導階層之關係,或許能夠補充說明臺灣社會福利文化基礎厚實的

原因。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1���年),頁��1-���。12 例如,一般均認為公業組織(如嘗會等機構)提供耕作機會和救濟、公益活動,乃至客庄經常顯得相

對富足。陳秋坤,〈清代地權分配與客家產權:以屏東平原為例(1�00~1�00)〉,《歷史人類學刊》

�:�(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00�年10月),頁��。13 參見拙作,〈屏東竹田西勢覺善堂與六堆地方社會(1���~1���)〉,《臺灣文獻》�0:�(南投:國史館

臺灣文獻館,�00�年�月),頁111-11�。14 王國斌,《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00�年),頁

10�-10�。15 Gi-Wook Shin and Do –Hyun Han, “Colonial Corporatism: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Campaign,1���-1��0" in Gi-Wook Shin and Michael Robinson, ed., Colonial Modernity in Kore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pp.��-��.

- 1�0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1 -

(三)宗教與社會事業政策

宗教與社會事業一直以來即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臺灣與朝鮮兩地宗

教政策的變化,也關係到社會事業政策的發展。以臺灣來說,1��0年代後

的方面委員制度展開後,擔任地方社會方面委員之職的通常是該地域的領

導階層,且部份在擔任方面委員前已從事既有或傳統性的民間社會事業,

這些事業大多都與宗教或民間信仰有關,因此他們在執行以破除舊(陋)

俗為主「文化工作」時,面對本身主持或創立的廟宇,其所處立場為何?

又如何因應1���年後在各地的施行「寺廟整理運動」?若往後能夠進行宗

教(政策)與社會事業政策關係之闡述,或許更能夠瞭解方面委員在地方

推行「文化工作」時所面臨的反應與處理方式。16

綜而言之,該書可說是近年來社會事業史相關研究之佳作,其對於

往後有志於從事相關議題的研究者來說,也誠為必讀之著作。全書雖有少

許缺憾或待補強之處,然瑕不掩瑜,期待未來能夠就本身所建構的研究基

礎,將個別主題深化,或甚至是擴展到其他日本移殖民之相關地域,17繼續

以比較史的角度探究區域間發展之異同,使其相關的研究能夠進行相互對

話與驗證,或許能夠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日本在東亞近代化的過程中,

所扮演的角色與位置。

16 關於這一方面的初步討論,或可參見拙作,〈屏東竹田西勢覺善堂與六堆地方社會(1���~1���)〉,頁1��-1��。

17 例如,最近的研究就曾提到1�00年代加拿大溫哥華的日裔移民即透過參與當地漁業事業,而發展出

屬於移民社群的社會慈善事業,並透過此機構面對本身所處的移民社會。因此,若透過檢視這些外

地移民社會事業的創設與發展,或許可以使我們認識到日本近代社會事業在不同的移殖民地下所呈

現不同過程與樣態。林呈蓉,〈加奈陀晚香坡日裔移民之考察〉,《臺灣國際研究季刊》�:�(臺北:

臺灣國際研究學會,�00�年),頁1��-1��。

「東亞近代漢生病政策與醫療人權國際研討會」概況

「東亞近代漢生病政策與醫療人權國際研

討會」概況范燕秋*

本所於�00�年�月11日至1�日(週四、五)舉辦「東亞近代漢生病政策

與醫療人權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the Control Policy of Hansen’s Disease in Modern East Asia and Medical Human Rights)概況。

由本所副教授范燕秋規劃、籌辦的「東亞近代漢生病政策與醫療人權國

際研討會」,獲得教育部「全球化下的臺灣文史與藝術計劃辦公室」國際交

流計畫補助,以及行政院衛生署支助。本會議舉辦的宗旨有三:一,探討東

亞各國近代漢生病政策的變革,以及其政策引發的人權議題。二,探討戰後

臺灣漢生病政策歷史,以及近期制定漢生病人權補償條例的關聯。三,提倡

以患者為中心的史觀,促使社會對於漢生病人權之重視。因此,會議設定三

項相關的討論主題,即:政策變革與人權、機構收容與患者人權、患者為中

心的歷史再現,發表的論文包括日本、韓國及臺灣三國,共計八篇文章。此

外,會議議程第二天安排一場考察活動。

本會議第一天�月11日(週四),於早上九時舉行開幕式,邀請行政院

衛生署醫院管理會執行長黃焜璋及本所所長蔡錦堂致詞。繼之,早上第一場

次討論由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所長陳耀昌主持,發表文章兩篇:其

一由韓國首爾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根埴發表「戰後韓國漢生病政策與患者人

權」一文,其二由日本琉球大學法學部教授森川恭剛發表「戰後本土復歸前

沖繩的漢生病隔離政策」一文。這兩篇文章評論為輔仁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吳

豪人。第二場次由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所長蔡錦堂主持,發表文章也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有兩篇,其一是逢甲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張鑫隆發表「從戰後日本

漢生病政策變革看臺灣漢生病患的人權問題」一文,其二是日本御茶水女子

大學大學院人間文化學部博士生芹澤良子發表「漢生病預防基本方針之確立

──以國際聯盟保健機關的處置為中心(1���~1��1年)」一文,這兩篇的評

論為會議籌辦人范燕秋。整體上,這兩場討論針對三國近現代漢生病政策之

關聯及患者人權問題,提供多方面的比較分析,引發與會者熱烈的討論和回

響。

下午議程也安排兩場討論。第一場次由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劉靜怡主持,發表文章兩篇:一是由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邱文聰

發表的「樂生院醫學知識生產活動對本土研究倫理的意涵」一文,另一由中正

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生潘佩君發表「樂生療養院院民近期搬遷問題──

從漢生病人的生命經歷談起」一文,評論人為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蘇惠卿。

其中,邱文聰探討樂生院院內「醫療人體試驗」問題,係扣緊戰後國際醫療試

驗潮流加以分析,尤其引發參與者熱烈的討論。第二場次的發表方式較為特

別,係呈現漢生病人權兩種社會教育活動。其一是放映以樂生院民生活為主

題的紀錄片「時間的囚籠」,由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的楊仁佐導演

發表,放映他費時長達七年、紀錄漢生病人的疾病經驗及生活。其二由日本國

立漢生病資料館學藝員西浦直子發表,關於漢生病史料館策展經驗及心得。這

個場次因主題及呈現方式有所差異,邀請資深紀錄片導演蔡崇隆,以及臺北

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副教授陳佳利分別評論。這場次兩種呈現手法,明顯

可見在展示的主軸概念或者拍攝的視角,著重以患者或人為中心,深度呈顯患

者的人權問題,為以「患者為中心的歷史再現」提供具體的案例。

本會議議程第二天早上,安排參訪漢生病機構史蹟的文化活動,前往

基督教會機構「樂山園」以及衛生署署立「樂生療養院」考察。透過這項考

察活動,不僅了解疫病隔離機構的歷史空間,也增強對於漢生病歷史與人權

的深度理解。總之,本會議透過東亞各國學者國際學術討論交流,以及跨學

科的研究對話,不僅勾勒東亞國家近代漢生病政策的歷史及互動關聯,也提

出以患者為核心的概念及人文價值。本會議所期許的是將漢生病歷史及其人

權,成為臺灣及人類社會得以學習及反省的文化資產。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1 「臺灣史日文史料導讀」課程網頁為:http://tw.myblog.yahoo.com/ntnutj。�00�年�月~�00�年1月間,

在網路上分享每堂課的內容要點,截至�010年�月已有五千人次以上的瀏灠人次。

臺灣史日文史料

暨日本近代史研習營活動報告(2009年8月26日~2009年9月9日)

王麒銘*

一、前言

回顧十餘年來國內推動日文史料解讀的相關研習活動,以舉辦過六屆

的「臺灣總督府文書學講習會」最為人所熟知,該講習會在臺灣、日本二

國的學者專家支持下,使許多研究生及從事臺灣學研究者更深入了解總督

府檔案(公文類纂),頗獲各界的好評與肯定。隨著近年來臺灣史料的數

位化迅速進展,文獻資料的蒐集在彈指間現形,如何培養正確的、縝密的

史料解讀能力,已成為一項嚴肅的課題。有鑑於此,曾參與上述講習會且

在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開設「臺灣史日文史料導讀課」的蔡錦堂教

授,乃向教育部「臺灣文史藝術課程強化研發植根計畫」提出申請計畫,

並獲得所需經費的補助。1因此,去年(�00�)夏秋之交,師大臺史所得以

與日本中京大學臺灣史研究中心攜手合作,於�月��日至�月�日在本校文學

院大樓舉辦「臺灣史日文史料暨日本近代史」研習營,是繼前年(�00�)

舉辦「新文化史:跨領域的臺灣史研究探索」工作坊後,師大臺史所的另

一個大型暑期研習活動。

中京大學自1��0年代初期以來在檜山幸夫教授等人的耕耘下,持續進

行臺灣總督府檔案的調查與整理工作,以及投入日治時期臺灣史的相關研

臺灣史日文史料暨日本近代史研習營活動報告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究;所編纂出版的《臺灣總督府文書目錄》是解讀檔案時非常重要的參考

工具書,早已為學界重視。在檜山教授的穿針引線下,邀得日本近代史的

代表性學者共襄盛舉,在為期二週的密集授課中,為有志於臺灣學研究的

碩、博士班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以協助年輕世代的研究者順利撰寫

學位論文。

研習營的推動歷經申請、籌備、執行、結案等階段,在授課教師、工

作團隊、全體學員的辛勤努力下,圓滿的畫下句點。鑑於研習營有別於以

往的文書學講習會,因此特別針對研習營的規劃與執行、授課內容概述、研

習成果評估等三方面留下紀錄,或可為將來國內舉辦類似的活動作為參考。

二、研習營的規劃與執行

研習營的計畫由蔡錦堂教授向教育部顧問室全球化下的臺灣文史與藝

術計畫辦公室提出申請,於�00�年初通過核定後,旋進入籌備的階段。主

持人蔡錦堂教授先後於�月�0日、�月�日召開二次籌備會議,邀請臺灣師

範大學歷史系吳文星、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黃紹恆、中央研究院臺灣史

研究所鍾淑敏、臺灣大學歷史系周婉窈、臺北大學歷史系蔡龍保、成功大

學博士後研究洪紹洋等幾位教授,共同集思廣益,熱絡的討論課程設計重

點、教材編選的取向、文法班的可行性、演習課的安排方式等議題。蔡錦堂

教授於會中說明其基本理念,期望透過研習營的推廣,使更多有需要的各校

研究生齊聚一堂、切磋琢磨,將每位教師學術研究的經驗傳承給學員。

經過二次的籌備會議,臺灣方面的教授獲致如下的共識:授課目標在

於訓練學員熟習各種日文史料,類型包括報紙、雜誌等出版品,先使學員

掌握《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時報》、《民政事務成績提要》等基礎史

料後,進而銜接較難解讀的檔案,且重視公文流程的講解,而非僅止於辨

識及判讀草字(崩し字)。同時,為幫助學員日後持續提升解析的能力,

亦將重心置於教導如何利用工具書及網路上的各種相關資源。幾位教授也

建議,每位師資撰寫的教材可朝日後集結出版的方向多加努力。

臺灣史日文史料暨日本近代史研習營活動報告

三、授課內容概述

研習營自�月��日起進行二周(周末停課),課程分為專題演講、臺

灣史日文史料、日本近代史、演習課、文法進修班。臺灣師資包括:吳文

星、蔡錦堂、周婉窈、鍾淑敏、黃紹恒、蔡龍保等教授;日本方面包括:

石井寬治(東京大學經濟學部名譽教授)、檜山幸夫、栗原純(東京女子大

學教授)、櫻井良樹(麗澤大學教授)、佐藤元英(中央大學教授)、廣瀨順

皓(駿河台大學教授)、湯城吉信(大阪府立工業高等專門學校準教授)等

教授。日本教授的課程安排了五位優秀的翻譯,分別是:林初梅(臺灣文化

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許佩賢(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阿部由理

香(臺灣大學法律系博士班)、津田勤子(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博士

班)、石丸雅邦(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文法進修班則由

王麒銘、盧啟明、謝明如與蔡秀美(歷史所博士班)、蔡龍保、陳德智及鈴

木哲造(歷史所博士班)等人擔任。

四、研習成果評估

本研習營有以下幾點重要突破:

第一是邀請臺灣、日本二國的學者專家,介紹各自領域的研究成果及

現況,以及帶領學員研讀日文史料,在專題與演練之間取得平衡;第二是

分組演習課的分量較諸歷屆臺灣總督府文書學講習會,不僅適合學生的程

度與需求,且以實際解讀要領為授課重心;第三是以解讀臺灣史日文史料

為導向,搭配日本近代史相關知識,為國內首次創舉;第四是文法進修班

的作法,提供年輕世代研究生之間交流學習經驗的場域,也是國內首次的

嘗試。此外,主辦單位不斷將研習過程的重要記事與精彩圖片,隨時更新

至部落格,使各界能從中分享本研習累積的經驗。

工作團隊圓滿完成任務,並獲得研習營師生們的肯定,是炎炎夏日最

難忘的回憶。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廖添丁去世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概況

「廖添丁去世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概況(2009年11月18日)

周明瑩*

�00�年適逢廖添丁逝世100週年,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臺北市立教育

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影視史學與人文空間」專題教學研究社群發展計

畫)等主辦,並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協辦的「廖添丁去世一百週年

學術研討會」於�00�年11月1�日(星期三)舉行。此研討會以歷史學、文

學、文化創作以及影視史學等角度,檢視「廖添丁是義俠或盜匪?」,並

藉此課題,為各界對相關議題之真實與虛幻提供一個吟味的空間。

此次研討會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主任陳豐祥、臺北市

文獻委員會委員莊永明,以及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黃美娥分

別擔任三個發表場次的主持人;會中共發表八篇文章,分別從歷史學、文

學、戲劇與媒體創作的角度探討廖添丁的各種面向。其中王麒銘〈臺灣總

督府檔案與法院檔案中的廖添丁〉、鄭政誠〈塑造兇賊──《漢文臺灣日日

新報》上的廖添丁書寫〉及蔡錦堂〈義俠?或盜匪─以臺灣‧廖添丁與日本‧

鼠小僧為例〉,三位發表者之論文,主要以《臺灣日日新報》、「臺灣總督府檔

案」、「日治法院檔案資料庫」等史料,並參考臺灣總督府官方雜誌《臺法月

報》中所記載當時追緝廖添丁的飯岡秀三刑事訪談資料,建構廖添丁的一

連串犯案紀錄,試圖從中勾勒出廖添丁的真實面貌,是民間的「義俠」或

是官方的「兇賊」?同時也討論廖添丁傳說是如何被塑造?

胡萬川〈亡命好漢的生與死──莊芋、曾切、廖添丁傳說之研究〉,

從世界各地亡命好漢的傳說來看臺灣清末以來,莊芋、曾切、廖添丁的傳

說,發現傳說化後的亡命好漢在行俠仗義、亡命天涯後,總是因為遭受背

叛、出賣而結束一生,廖添丁的故事也是其中之一,試圖從傳說類型的角

度討論此一問題。提出廖添丁的故事在經過報紙的傳播、人們的轉述、抗

日意識下逐漸的轉化,使得現今所流傳的傳說漸漸成形。張弘毅〈叛逆的

身影:文本流轉之間的歷史書寫〉中以歷史書寫的角度去思考歷史的內涵

與本質,試圖在傳統求真的歷史中尋求另一種歷史的洞悉。吳勇宏〈塑形

於傳唱與閱聽之間──民間歌本中廖添丁敘事的俠義化〉,藉由歌仔冊中

所記載的廖添丁故事內容,分析其敘事內容,探究廖添丁在民間歌本中的

塑形乃是經過民間文學載體將其事蹟予以加工,使得單純人名符號發生質

變,同時透過閱讀接納,產生新的形象。

陳慧勻〈由改良戲到胡撇仔戲──評述新劇《廖添丁》之風光始末〉,

指出不管戰前戰後劇場如何變革,廖添丁總是其中相當受到歡迎的劇目之

一。藉由追尋廖添丁在話劇舞臺上的蹤跡,討論廖添丁在早年的新劇時光

中如何被「形塑」與「形變」的軌跡。林秉舒〈《神影無蹤──廖添丁》

網路遊戲創作〉,發表者希望以其創作的《神影無蹤──廖添丁》網路遊

戲,能讓玩家從中瞭解到臺灣本土民俗文化。遊戲內容設定為臺灣日治時

期「廖添丁」民間故事為主,而從玩家的反應中發現,臺灣本土題材能夠

提昇遊戲之獨創性,而遊戲媒體也確實具有傳達文化之功效。

研討會文章發表結束後為綜合座談時間,四位引言人分別提出了一些

對於研討會與廖添丁的看法,像是王泰升教授提到研究廖添丁的意義在於

國家法律中的廖添丁,特別是刑法中廖添丁的角色形象。從現在法律人的

觀點看廖添丁,可以說是一個在不正常法治制度下的產物,不法者卻在社

會中被給予正面的評價,是對國家法律、國家暴力最大的控訴。然而現在

我們所要追求的就是國家正義與社會正義的一致。

黃美娥教授則提出如何面對與廖添丁之間的關係,這將影響如何建構

我們心目中的廖添丁。為什麼廖添丁可以穿梭於許多不同的領域之中?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研究生

- 1�� -

師大    學報 第 3 期

- 1�� -

同於劉銘傳、吳鳳等人,庶民中的廖添丁其迷人之處何在?對岸又如何思

考廖添丁的存在?廖添丁如果能成為資產的再創造、再活用時,我們將如

何去看待他的存在?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再思考的問題。

林美容教授首先回應黃美娥教授提到的資產的再創造問題。由於林教

授從事臺灣武館的研究,而相當重視武功文化,認為應正視臺灣民俗文化

資產的保留,除學者研究外,還需要透過民間對傳奇的建構,因為民俗文

化是相當珍貴的。最後林美容教授提出研究廖添丁的另一角度,亦即應該

思考日治時期的後殖民,甚至現在處於後殖民情境的臺灣人應如何看待廖

添丁?林教授主張戰後廖添丁的傳奇塑造是有其時代意義的,而戰後出現

廖添丁傳奇的意義是否反映初期國民黨高壓統治?這可以再好好思考。

李季樺教授首先就此次研討會在歷史學方面提到史料的問題。有關廖

添丁的史料部分,除了重建歷史事

實的史料外,還有以廖添丁為主題

創作的相關史料。創作研究的史料

不斷被發掘,在歷史事實的史料方

面,也因資料的數位化,使得檢索

便利性與完整性不斷提高,對研究

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歷史學發

展方面對整個研究環境而言亦是相

當值得重視的事。張炎憲認為臺灣

史發展過程中對民間信仰、民間社

會相當打拼,希望民間地方與官方

一起努力,這也是臺灣史研究發展

要走的路。

在引言人發言結束後,主持人吳文星教授請臺中鹿峰國小紀校長與大

家分享其收集廖添丁相關資料多年的心得。另外有學員建議結合地方與學

校配合,進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還有學員提到就語言推廣的問題,建議

「廖添丁去世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概況

臺灣本地的歷史、文化、文學、信仰等共同發展。在發言結束後,「廖添

丁去世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文章發表活動圓滿劃下句點。

關於廖添丁逝世100週年的活動,除學術研討會外,自�00�年11月10

日到�010年1月�日,於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一樓大廳舉辦「廖添丁去

世一百週年展」展覽活動,展示內容包括俗民文化中的廖添丁、文化創作

中的廖添丁、歷史史料中的廖添丁及外國的義俠或盜賊(包括英國的羅

賓漢、日本的鼠小僧、石川五右衛門)等,希望能藉由這些史料、相關著

作、圖像的展出,讓大家更貼近廖添丁。

此次「廖添丁去世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活動的參加者相當踴躍,讓

人體會到廖添丁的議題就算到了現在依舊有其影響力存在,藉由研討會中

不同領域的交流,使得我們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廖添丁,甚至作更深層的

思考。廖添丁究竟是「義賊」或是「盜匪」這個問題相信大家心中各有論

斷,重要的是廖添丁故事成為了一種共享記憶,也將會一直地流傳下去。

- 1�0 - - 1�1 -

稿 約

一、《師大臺灣史學報》為年刊,每年3月出版,刊登有關臺灣史研究之

中、英、日文論文、史料介紹、書評及譯述。

二、本刊為具審查制度之學術期刊,投稿者請依本刊撰稿體例。

三、投稿請寄文稿兩份,並附電子檔,以進行匿名審查。

四、已接受刊登之論文,作者需繳交「著作財產權授權同意書」。

五、來稿刊出之後,贈送作者期刊2冊及可能衍生的出版品。另免費提供作

者論文之PDF檔案,或接受作者自費印製論文抽印本之服務。恕不另

致稿酬。

六、經《師大臺灣史學報》發表之論文,由作者自負文責。

七、來稿及通訊請寄:106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臺灣師範大

學臺灣史研究所《師大臺灣史學報》編輯委員會收;

並將電子檔寄至:[email protected]

八、來稿以未發表者為限,轉載請知會本刊。

《師大臺灣史學報》撰稿體例

一、本刊為一學術性刊物,於每年3月出刊。刊行臺灣史研究之相關著作。

凡屬此領域之學術論著(2萬字為原則)、田野調查與文獻資料之相

關短論(5000字為原則)、書評(3000字為原則)等,均歡迎惠賜稿

件。文稿請用橫式寫作。論著需附中、英文摘要,各以1000字為限,

並附關鍵詞。

二、來稿以未發表者為限;一經登載,版權即屬本刊所有。

三、中文格式部份

[一]本文部份

1.標點符號:平常引號用「」,書名、期刊用《》,文章篇名

和碩、博士論文用〈〉標示。臺灣之「臺」,書名或文章名,無論

中、日文,均依照原書、原文之寫法,除此之外,內文中遇有臺灣之

「臺」,一律採用繁體寫法。

2 .中、日紀元(西元紀年)的情形,一律採用「明治28年

(1895)」的形式。

3.括號一律採用全型();雙括號時,以(〔〕)的方式表示。

4.文中數字與西元紀年以阿拉伯數字表示。

5.獨立引文每行前後均空二格;遇多段之引文,則每段開頭多空

二字。正文內之引文,請加「」;若引文內別有引文,則使用『』。

引文原文有誤時,應附加(原誤)。引文有節略而必須表明時,不論

長短,概以節略號六點……表示,如「×××……×××」;英文句中三

點...,句末則為四點....。

6.文章或註釋當中,若出現作者「按」,無論係改正錯誤或僅為

說明文字,均採取〔按:×××〕之形式表示。

- 1�� - - 1�� -

[二]註釋部份

1.註釋:隨頁腳註。註釋號碼用阿拉伯數字,加註盡量在句尾,

置於標點符號後。

2.註釋中,作者與譯者之表現方式,如各僅為一人時,二者間

以頓號表示,如「×××著、×××譯,……」;若作者或譯者有二人

以上時,以「×××、×××著,×××譯,……」或「×××著,×××、×××

譯,……」之方式表示之。

3.正文及註釋,平常引號請用「」標示,書名、期刊用《》,文

章篇名和碩、博士論文用〈〉標示。

4.論著註釋,請依下列格式加註:

  (1)第一次出現時:

‧專著: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年份),頁碼。

‧論文著作集:作者,〈論文名〉,收於編者,《書名》(出

版地:出版社,年份),該文起迄頁碼。

‧期刊論文:作者,〈篇名〉,《刊物名》期:別(年月),

頁碼。

    (2)再次出現時:

‧作者,篇名或書名,頁碼。

  (3)註釋中若遇合刊之期刊,以《期刊名》3:3/4的形式表示。

‧註釋或參考書目中之頁碼,以頁1、2、3-4的形式表示(採用

頓號、以-取代~)。

‧文叢、研叢及原刊年的表現方式: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

室,臺灣研究叢刊第47種〔以下簡稱「文叢」〕,1957;

1852年原刊),頁11-12。

‧期刊卷期之後需附上出版時間,或簡(只有年代)或繁(年

月均有)皆可。

‧報紙的表現方式:‧引用電子資料時,請註明下列資料:

 第一次出現時:

 〈標題〉,《報紙名稱》,年月日,版次。

 再次出現時:

 〈標題〉。

‧引用電子資料時,請註明下列資料:

 作者(年代),〈篇名〉,下載日期,網址。

四、英文稿件格式,請參照TheChicagoManualofStyle。

五、所附之照片、圖表,需於縮版印刷後,仍然清晰可辨識。說明文字、

數字及符號,須與內文一致,並以橫列為原則,由左至右書寫;如需

直寫,則由右而左。表、圖均需編號,並加標題於表之上、圖之下;

相關說明文字,則均置於圖、表之下。

六、論文之後,需詳列引用之書目。不分期刊論文、論文著作集,或是專

著,中、日、西文並列時,中、日文在前,西文在後。中、日文書

目,可按作者姓名筆劃;西文書目依作者姓氏字母次序排列,姓在

前,名在後。引用書目中,若有版本或原刊年等說明文字,皆於該書

後加括號說明之。格式如下:

[一]期刊論文:

曹永和

  1998 〈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臺灣〉,《臺灣風物》48

(3):91-116。

Coe,MichaelD.

  1955 “ShamanismintheBununTribe,CentralFormosa.”Ethnos 20

(4):181-198.

[二]論文著作集:

松田吉郎

  1992 〈臺灣の水利事業と一田兩主制〉,收於陳秋坤、許雪姬

- 1�� - - 1�� -

主編,《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頁105-138。臺北: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Bourdieu,Pierre

  1976 “MarriageStrategiesasStrategiesofSocialReproduction.”In

Forster,R.O.Ranum,eds.,FamilyandSociety ,pp.117-144.Baltimoreand

London:TheJoknsHopkinsUniversityPress.

[三]專著:

王世慶

  2004 《臺灣史料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檜山幸夫

  1997 《日清戦争:秘藏寫眞が明かす眞實》。東京:講談社。

Shepherd,JohnR.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

Bulletin of Taiwan Historical Research, NTNU NO.3

Contents

Articl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aiwan’s Martyrs’ Shrine versus Japan’s Gokoku

Shrine and Yasukuni Shrine

...........................................................Chin-Tang Tsai ........................................ �

The Redeployment and Legalization Process of Educational Funds during

the Early Japanese Colonial Era

...........................................................Pei-Hsien Hsu ....................................... ��

The Formation of the “Taiwan Tobacco Kindom” :A Discussion Centered

on the Taiwan Tobacco Newsletter (1963-1990)

...........................................................Hsin-Lan Hung ..................................... ��

Taiwan’s Fishery Technology Talents during the Early Post-War Era

(1945-1947)

...........................................................Sheng-Chang Tsai ................................. ��

Book Review

Review of Otomo Masako, The Research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Taiwan and Korea

...........................................................Lin-Yi Tseng ....................................... 1��

Academic Activitie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The Control Policy of Hansen’s Disease in

Modern East Asia and Medical Human Rights

...........................................................Yen-chiu Fan ....................................... 1�1

Summer School on Taiwan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Modem Japanese

History

...........................................................Chi-Ming Wang .................................. 1��

Symposium and Exhibition of the100th Anniversary of Liao Tian-ding

1909-2009

...........................................................Ming-Ying Chou ................................. 1��

Graduate Institude of Taiwan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rch �010

- 1�� -

師大臺灣史學報 第3期

編輯者 師大臺灣史學報編輯委員會

編輯委員會 吳文星‧吳學明‧呂紹理‧范燕秋‧許雪姬

張素玢‧蔡錦堂(依姓氏筆劃序)

執行編輯 張素玢

助理編輯 陳世芳

責任校對 張素玢‧陳世芳‧郭婷玉‧孫嘉吟‧陳宜君

出版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電話︰(02)7734-1478

傳真:(02)8369-3941

排版製作 石朝旭設計有限公司

印刷 映鈞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定價 新臺幣300元

出版日期 2010年3月

ISSN 1997-3721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