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04_商業周刊

42

Upload: era-taiwan-master-franchise-inc

Post on 20-May-2015

62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1298期商業周刊 獨家專訪火線人物陳沖: 我不是一個成功的行政院長

TRANSCRIPT

Page 1: 2012.10.04_商業周刊
Page 2: 2012.10.04_商業周刊

陳沖的行政院長位子,還能坐多久? 九月底,行政院拍板基本工資月薪不漲,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揮淚請辭,勞工團體蛋洗行政院,立委揚言「倒閣」。 十月初,世界台商會總會長黃正勝,炮轟政府行政團隊沒有撼動人心的政策,財經首長一代不如一代。 第一張骨牌、第二張骨牌……,當與論不利陳沖,總統馬英九會挺他多久?他又能挺馬團隊多久?陳冲從二月初擔任閣揆以來,重大政策爭議不斷。瘦肉精美牛進口案、證所稅課徵案、油電雙漲案、二代健保案……,經常出現總統、院長、部會首長不同調的尷尬。

Page 3: 2012.10.04_商業周刊

決策混亂情況,也令外界懷疑:陳冲是否獲得馬英九充分授權?如果有,為何有閣員明顯不服,甚至在媒體買廣告,不惜跟長官槓上?如果有,為何馬英九會要求行政院「一個月有感」,公開對陳冲施壓? 在王如玄辭官隔日,本刊獨家專訪陳冲,直接碰觸敏感議題,包括他對重大議案的態度,他與總統、閣員的關係,以及他的適任性。以下是專訪摘要:

Page 4: 2012.10.04_商業周刊

你能讓人民一個月有感嗎?《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總統馬英九希望執政團隊拿出成績,讓人民「一個月有感」,請問你對「有感」的定義是?陳沖答(以下簡稱答):馬總統講這句話事前沒有跟我們講,他就直接講出來。他大概覺得要講得更有決心。講的人自己要定義一下,什麼叫有感 ……(苦笑)。 有感是別人的感覺,不是自己的感覺,當然目前大家都希望有一些極短期的措施,其實這不是我的專長,我覺得很多事情必須要有長遠規畫。

Page 5: 2012.10.04_商業周刊

但不是長遠規畫就沒有短期的東西。我們做很多事情,那些事情如果讓大家都知道,可能就有感覺。問:但光是基本工資這個爭議,就導致勞委會主委下台、勞工團體蛋洗行政院。大家短期的感覺很差,怎麼想到長期?答:我是覺得,我們談這個(基本工資)問題,有很多基本功課要先做,有利大家判斷或研究這個問題。

Page 6: 2012.10.04_商業周刊

為何不調基本工資?問:例如什麼?答:例如我這次公文(指近期發給勞委會的公文)有寫到幾點,第一點就只領取基本工資的到底有多少人?我們在決策上總是要算一下 impact (影響),這樣的決定會產生的impact 有多大,有多少人呢?外勞的數字很清楚,四十四萬人,那本國勞工影響數有多大呢?我覺得那數字總要有的吧!

Page 7: 2012.10.04_商業周刊

問:沒有嗎?答:很多人有數字,但每個人的數字都不一樣。問:勞委會是主管機關,數字不是長年累計的嗎?答:講這個我覺得很慚愧,二、三十年沒有一個很精確的數字。但我現在要求,去研究一個比較真實的數字,讓以後的人不要像我這樣痛苦。我不知道那個 impact 有多大。 問:如果沒有基本數字,行政院又怎麼決定調時薪、不調月薪?邏輯是什麼?

Page 8: 2012.10.04_商業周刊

答:時薪、月薪是另外一個邏輯。我們一直認為薪資嘛,楊少強(《商業周刊》經研室主任)一定覺得,薪資就是市場決定嘛!(編按:請見一二九七期童言識李專欄)  月薪的事情要用市場的概念去看,其實沒有人真的誰去虐待誰啦!但是,時薪的人比月薪的人更 margin (邊際),他更沒有辦法接受市場考驗。月薪是大量雇主和大量受雇者在市場上互動出來的,時薪的部分非常底層,沒有議價能力,沒有市場行情的訊息,一個市場如果說資訊不透明,資訊搜尋成本很高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剝削,時薪

Page 9: 2012.10.04_商業周刊

市場、尤其很底層,舉牌子賣房子這些人,去搜尋資訊的能力比較差,所以我們覺得時薪部分是值得考慮的。問:本外勞基本工資脫鉤這件事,已到了決策臨界點,行政院的態度如何?答:我過去在金融界,很多客戶,(國內)本外勞沒有脫鉤,它自己把它脫鉤了,跑到海外去脫鉤,直接跑到國外去開廠,把整個生產線搬出去了。 原來的生產線留在台灣的話,它雇外勞最多雇夜班的,因為本勞還願意做日班,所以生產線留在台灣,還有一些本勞有就業機

Page 10: 2012.10.04_商業周刊

會,廠區附近,小吃店,什麼周邊事業,其實都很好。問:你們曾經算過,幾個外勞能帶動幾個本勞的就業機會嗎?答:以目前情況來講,假設說,勞委會有五級制(編按:指製造業外勞核配比率由10%到35%共分五級),我們講10%的外勞的廠,引進十個外勞,就增加九十個本勞就業機會。但是碰到比較 critical (艱困)的產業,它不容易找到合適勞工,如果給30%的外勞配額,它會生產線留在這邊;如果沒有,它就會把生產線撤掉。

Page 11: 2012.10.04_商業周刊

  前兩個禮拜我去南部一家廠,它是台商回來,它的產品是全世界占有率很大的,他只拉回一條生產線,其他生產線還留在其他國家或是大陸。這條生產線做得很不錯,因為國外紛紛下單,不是給公司,是給這條生產線,因為這條線是 Made in Taiwan (台灣製造),人家要這個東西。 量沒辦法擴充,因為工人不夠,它提高薪資也沒有人要做。我去看生產線有一個現象,看起來有一點年紀,就像我這種,或四十歲以上,全部講台語;看起來年輕活潑的

Page 12: 2012.10.04_商業周刊

,全部講越南話。為什麼年輕的不找本國?他們不做。問生產線為什麼不拉回來?他說,你如果再給我一些配額,還是可以做,附近的中年就業者就多了機會,因為中年的願意做。 那次我也把勞委會的人帶去,讓他了解,如果你真的給它30%到35%,甚至40%,它一條生產線可以拉回來。問:一個政策若達不到目的,是沒有意義的。很多研究證實,基本工資本來要保護弱勢勞工,但反而傷害他們,這政策有存在的

Page 13: 2012.10.04_商業周刊

意義嗎?答:我曾經跟你有過一樣的懷疑,這東西是否能達到效果,但如果我講出來的話,一定會有某些人不同意見存在。  事實上,我們這次給勞委會的信函裡面,希望勞委會研究基本工資存廢問題,這是非常忌諱的事情。  很多國家的基本工資,有行業別、年齡別、地區別,有差異化的基本工資,利弊是怎樣?但我跟勞委會人講,他馬上直覺反應「那是岐視」。

Page 14: 2012.10.04_商業周刊

  研究勞工問題的人,很有社會正義感,如果說是研究經濟的,比較相信市場。你說這種事情(指基本工資差異化)可以討論嗎?我覺得可以討論。

你是資本家內閣嗎?你偏左還是偏右?問:這次基本工資爭議,很多人說你是資本家內閣?答:你問一下少強,他是不是資本家?他是被《商業周刊》剝削的?還是他也在剝削商周?

Page 15: 2012.10.04_商業周刊

問:他是基於比較利益原則來到《商業周刊》(眾人笑)。答:我在學校念書時,對比較利益那幾個字,是非常崇拜的。當初把這個構想想出來的人(英國經濟學者李嘉圖),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是一個現象,就觀察到了,可以發現在很多人類行為或社會現象,尤其在經濟體系、在國際分工裡面,發現比較利益實在是很有趣的。問:就經濟政策光譜上,你覺得你比較偏右還是偏左?(見「左右派小辭典」)答:你知道我是什麼星座?我是天秤座的。

Page 16: 2012.10.04_商業周刊

問:喔,你的意思是很平衡?答:(笑而未答)問:回到先前的問題。你說有些已經在做的事情,大家如果知道,就會「有感」,例如什麼?答:在(行政院)「經濟動能推升方案」中,我們把桃園航空城放在裡面,是很小的項目,在很大的事情裡擺一個小項目,大家很快看過去,根本沒有人注意到有這個項目。(推出後)第二禮拜跟大家再介紹,大家就感覺不一樣,因為有時間有機會,而且媒體也願意介紹這個議題,就不一樣了。

Page 17: 2012.10.04_商業周刊

要讓大家直正感覺到,可能我們而要加強宣導說明,這方面技巧,我承認我們要改進。問:還有一個大家可能會有感的計畫,那就是「自由經濟示範區」,但政府從去年十二月講出來,後來卻一直沒有下文,原因是什麼?答:這個概念在吳院長時代(副總統吳敦義擔任行政院長時期)就講過了。我是覺得,因為很多跨部會的事情,經建會更合適,而且尹主委(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對於這個概念曾經花時間做闡述,所以我在第一次院會的時候,就轉給經建會去規畫。

Page 18: 2012.10.04_商業周刊

  吳院長那時候說要給一年時間,我是要它提前,講了半天就是十一月,就今年十一月會推出來。  推出來一定會要修法的,跟自由貿易港區是可以搭配的,自貿港區是一個比較迷你型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問:自由貿易港區與自由經濟示範區最大的不同是?答:示範區我們會多加一點東西,經建會一直沒來做簡報,示範區要更考慮我們在地區上,甚至跟海峽對岸,或跟台商已經有的

Page 19: 2012.10.04_商業周刊

presence (據點),其他國家互相之間的關係,不能只考慮自已。跟你附近有經貿關係的國家,要怎麼互相加值,產生更好的效益,這是在示範區裡要加進去的。FTA說了十年,為何還在原地踏步?問:在示範區裡勞工是否另外考量?答:對,這是規畫時其中一個項目要考量的。任何一個區,要考慮生產的幾個元素,早期我們念書時講的生產三元素(指資本、人力、土地),後來人家加了一個企業精神,就四元素。

Page 20: 2012.10.04_商業周刊

  基本上,中間一個元素很重要,就是人力的問題,所以我們這方面一定要做些考量。但我一直不贊成,我也在很多場合講說,我們不鼓勵企業追求 cheap labor (廉價勞力),它的目的若只有追求 cheap labor ,它就不應該是我們鼓勵的對象。問:剛剛是講已經宣布或即將宣布的案子,中長期的規畫呢?答:我覺得有些事情,現在不做,十年後一定會後悔。

Page 21: 2012.10.04_商業周刊

問:但產業升級、國際貿易障礙的打破,這些根本的問題,都講了五年、十年,還是原地踏步,你能做什麼努力?答:像有一些「三業四化」(見第一百三十六頁陳沖長期計畫),大家都聽得煩死了,這種東西就要讓大家聽得煩死了(意指不厭其煩的講)。  經濟部要腳踏實地去辦一些講習會,讓大家來複製成功的經驗。(例如)製造業服務化,製造業你要把服務專業放進去,而不是單純生產。譬如台某電公司(指台積電),

Page 22: 2012.10.04_商業周刊

它整個商業模式,等於扮演了 designer hous

e (設計中心),不是只有硬體。我叫經濟部把這件事情(複製成功經驗)做好,若能做好,我們以後的問題可以省很多。問:剛才講的是產業升級,那對外經貿呢?答:我在 private sector (民間部門)時,就一直擔心,我們跟國際經貿體系一直在孤立當中。二○○二年我去韓國,見到韓國的外交貿易部長,那個部長當著我的面說,我們要全世界簽 FTA (自由貿易協定),目標四十個,我現在已經布局了二十五個。

Page 23: 2012.10.04_商業周刊

  震撼!當時我很震撼,如果大家都要發動FTA ,我們沒有辦法簽,因為外交上我們有困難,你要跟人家談,人家會說,你是一個國家嗎?果然,從二○○二年到現在,全世界多了二百三十幾個 FTA ,我們沒有項獻,不能說是零,因為我們跟中美洲國家簽了一、兩個,但只占貿易額 0.03%, 1%都沒有!  為什麼為了一個美國牛這麼辛苦啊?其實那是一個步驟,我哪裡會去賣美國牛肉?我自己也不太吃。重要意義是,我們要讓人家知道,我們是有誠意談經貿問題。

Page 24: 2012.10.04_商業周刊

問:台灣的內閣更換有如走馬燈,三任總統用了九位閣揆。如果你沒辦法做久,你現在最想做的三件事?答:好多唷!會讓我列出這麼多要做的,就是因為剛剛兩個因素(指產業升級與對外經貿)。為何你的閣員可以越過你,向馬英九報告?問:接下來的問題比較敏感。很多政壇上的人都說,你擔任閣揆沒有帶人來,是承之前的,以至於很多閣員,例如王如玄、劉憶如

Page 25: 2012.10.04_商業周刊

,因為先前的淵源,都可以直接越過你跟馬英九報告。我的理解是,你較屬於自由市場派,馬英九屬於公平正義派,你們兩條路線湊在一起,推出的政策就會四不像。如果你沒被授權,你怎麼拍板並捍衛政策?答:你認識我很久了,我到任何單位從來沒有帶什麼人啦!  當然有一點差別是,過去我所有在職場上做的事,都是專業的東西,我去那邊不需要帶什麼人,我到那邊靠專業跟他們談專業的東西,你是不是我的人沒有關係啊!

Page 26: 2012.10.04_商業周刊

  我離開金管會(轉任行政院副院長)時講過一句話,我希望以後大家寫陳沖時候,寫前金管會主委,不要寫前行政院副院長。這是我脫口而出的話,但事後想想,這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話。  我希望人家記得,我是有專業的,我不希望人家記得我是副院長,因為副院長已經脫離專業了。在專業領域,你根本不需要帶人,但在這種領域裡面,說不定你需要帶人了。

Page 27: 2012.10.04_商業周刊

  但問題是,你知道有多少跟你專業無關的人他是合適的?當然需要跟很多人商量,不能解釋我跟很多人商量就說我沒有被授權,或者這些人不是我的人。每個人(指閣員)也許是我以前不認識,或是別人推薦的,但每個人我(上任前)至少談過一次。 問:但可能是馬總統跟你說,「我推薦某某人,你是不是可以跟他談一下?」那也是一種強烈暗示啊?答:也有(馬英九推薦的)人(我)不用啊!

Page 28: 2012.10.04_商業周刊

問:也許你不這樣認為,但很多人認為你沒有獲得總統充分授權,不然立委們也不會說,馬總統,你就放手給陳院長做啊!答:外面會有這種想法我不訝異。在主觀意識上,我也希望馬總統在很多事情要能夠介入,因為終極責任是他的,他是民選出來的,我是受雇的,他是雇主耶!(指行政院長由總統任命)很重要一點,他負終極責任,每一個人怪都會怪他,所以我也希望他能夠多介入。他自己也曉得他要負終極責任,所以他也很關心重大事情的發展。他這

Page 29: 2012.10.04_商業周刊

人是實實在在的,他的關心會表現出來,給外面的人感覺他是強力介入。問:不像很多政客會掩藏?答:對,沒有掩藏。我覺得不管當院長、副院長、總統、副總統,都應該是有強烈政治性格。(問:那你覺得你?)我當然沒有政治性格,立法院每一個人都罵我沒有政治性格,來做這個幹嘛? OK,我只是想幫馬總統,否則我沒有任何理由來做這個事情。  我覺得馬統統的政治性格也不是很多,不夠到當總統的那種非常強烈,他那個人像是讀聖賢書出來的。

Page 30: 2012.10.04_商業周刊

問:你們政治性格不強,不會去喬、按捺、利益交換,那政策就很容易出現眾多版本、吵個不停啊!答:我了解你的意思。你們講了一個題目(指採訪題綱),說院長是一個船長,要帶條船往前,好像大副、二副關係怎麼樣……(題綱提及大副、二副不聽船長指揮)。如果我沒有做這個事情,我也會以為是船長,我做了這個事情以後,我發現這不是船,這是艦隊,不是一條船的問題,是好多條船。

Page 31: 2012.10.04_商業周刊

我以前所有工作都是當船長,都是一條船,因為都有專業在,和大副、二副之間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因為大副、二副都了解這條船怎麼開,因為都是專業。問:如果是艦隊呢?答:艦隊就比較麻煩,因為每一條船的專業都不一樣。我當艦隊司令好了,每條船船長都有不同的專業。就像交響樂團的指揮一樣,每個人樂器不一樣。問:如果你是內閣指揮,現在這個樂團有滿多雜音的,突然就會有超高音或超低音蹦出來?

Page 32: 2012.10.04_商業周刊

答:我也在學習不是當船長而是艦隊司令,不能像以前一樣,用專業去談。你當艦隊司令,你跟每一條船的專業都不一樣,要花很多精神,譬如基本工資,我花很多精神去把各國制度研究,我才能跟也去溝通。問:你要了解每一艘的專業才能溝通?你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答:對對,所以是非常累。那跟我的性格有關係,我覺得我要跟一個專業談,要有某一程度了解,我相信真有政治性格的人不會這樣做。

Page 33: 2012.10.04_商業周刊

問:對,以前很多行政院長不需要了解這麼多,他們很多是一種利益交換。答:從這一點來講,我絕對不是一個成功的行政院長。問:你給自己打幾分?答:我從來不打分數的。問:那你認為你現在可以揮灑的空間有幾成?答:我在金管會時候的那句話到現在還是很適用。

Page 34: 2012.10.04_商業周刊

身為閣揆,你覺得專業重要,還是政治性格重要?問:你身為財經內閣的艦隊司令,你覺得財經專業重要,還是政治種格重要?答:我從來沒講過財經內閣,內閣就是內閣,現階段來講,財經問題很重要,大家要簡化為財經內閣,我沒有辦法。問:如果不是財經內閣,你不需要去了解這麼多專業的東西啊!很多院長都以長袖善舞著稱,如果再把財經兩個字拿掉,這位置不適合你啊?

Page 35: 2012.10.04_商業周刊

答:這我都預見,都很了解,這是我性格失敗的地方。  我在銀行當董事長,銀行每件事我都要搞清楚,我也知道我不可能事每件事都搞清楚,但是,我還是要自己盡量了解到某程度,這個想法本身,就是一個不會成功的想法。因為我哪有那麼多時間?最後會把自己累死。  我一開始就跟當時的吳院長講,他要我做(副院長),這件事情我做不來;總統跟我提(擔任行政院長),我也說,這件事情

Page 36: 2012.10.04_商業周刊

我做不來,但是一定要我做這個角色,我也會盡量努力。一開始我就說我做不來,很坦誠的。問:外界對你的批評很多,但金融界對你有點同情的感覺……。答:(笑)那倒不需要。這不能說我自找的,但至少我接受,因為在某一時間點,如果我一定說 no ,那倒不一定是好事情。問:不是好事情?

Page 37: 2012.10.04_商業周刊

答:吳院長說你當副院長好不好?我當時若一定要說 no ,其實對他來講,整個內閣來講都不是好事,那時候有其他布局,朱副院長(指現任新北市市長朱立倫)要去選舉。問:如果一個月後,人民對民生經濟的改善,還是無感,大家要求你下台,你會怎麼做?答:我自己沒有去想過去留怎樣,我做任何事情,只想 current job (現在的工作),不會去想 next job (下一個工作)。我知道這不是常態,常態是,滿多人一直在想 next jo

b 。

Page 38: 2012.10.04_商業周刊

  我到這年紀,我不敢說我很有修養,但我只想把事情做好,不太在乎別人的評價。我比較在乎有哪些事情我沒有做,我十年後會不會後悔,那我就是要做。別人評價怎樣,不是我可以拘束的。 (END)

Page 39: 2012.10.04_商業周刊

限期、限錢,陳沖推長期計畫挑戰多  為了拚經濟,近來行政院推出許多長期改善經濟體質的計畫,其中主要優先推動的,就是「中堅企業」及「三業四化」。  「中堅企業」主要是仿效德國「隱形冠軍」( Hidden Champions )的經驗,強化台灣廠商在全球產業裡的關鍵地位,協助企業在專業領域裡占有無可取代的地位。這個計畫的具體內容,是三年內會輔導一百五十家以上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表揚約三十家卓越中堅企業,預計帶動相關投資一千億元,創造就業一萬人。

Page 40: 2012.10.04_商業周刊

  至於「三業四化」,主要是「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國際化、科技化」、「傳統產業特色化」,選取亮點產業當作示範案例,然後擴大至各部會主管產業,內容包括將加速研發成果應用於產業、催生民國一○五年一千萬國際旅客來台、推動能源稅法立法、建立樂活農業示範區等。

Page 41: 2012.10.04_商業周刊

  這些大部份都是屬於長期計畫,然而改善台灣經濟體質,恐怕並不是一朝一夕可見效,在當前輿論普遍要求政府「限期改善」的壓力下,這些計畫能落實多少還有待觀察。此外,這些計畫還要面臨「尋找財源」的問題。如何能在「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下完成這些事,對負責執行的政府官員來說是一大考驗。        (文●楊少強)

Page 42: 2012.10.04_商業周刊

小辭典-”左右派”  左派與右派最初是指政治主張的不同,法國大革命時,比較激進的議員坐在主席左側,比較溫和的議員坐在主席右側。後來左派與右派開始被用來區分經濟理念的差異,左派較主張政府干預、強調公平正義;右派較反對政府干預、強調自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