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东盟合作将亮点纷呈...

1
缅甸华侨图书馆门面不大,但黄底红字的图书馆匾额 却极为醒目。记者走进设在二楼的图书馆,发现这家图书 馆成立于上个世纪 50年代初,馆名是郭沫若所题。 缅甸华侨图书馆馆长叶克清先生介绍,图书馆藏书有 1.6万多册,分为外国文学、历史、地理等多个门类,大多 为华文书籍。 叶馆长说,由于各种原因,图书馆的图书更新很难, 馆藏的大多是上世纪 30年代出版的。令他高兴的是,随着 缅中人员往来的密切,一些华人华侨会把中国最新的图书 买来或自己看完的书捐赠给图书馆。 尽管如此,年逾八旬的叶馆长还是在尽力为增添图书的 事而奔走。他说,弘扬中华文化,并使之在异国的华人社会 中生生不息,图书是至为重要的媒介。即使有困难,图书馆 还得办下去,还得办好。 本报记者 姜木兰/摄影报道 光顾图书馆 的都是年龄偏大的 读者。 缅甸华侨图书馆坐落在繁华街道边。 年逾八旬的叶馆长为增添图书的事不断奔走。 ▲馆藏有国内 图书馆已经很少见的 连环画。 中国施工队留下的书籍。 走访缅甸华侨图书馆 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东盟部责编 主编:苏超光 编辑:黄信 美编:何冬玲 值班电话:0771-5690932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10 对接东盟 今年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务实推进的一年和中国-东盟 海洋合作年,为此记者采访了中 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 宁宁。 回顾过去一年,许宁宁说, 2014年是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关键 一年,东盟共同体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三大支柱的建设取得相 应进展,目标实施率已达到约 88%。目前距离实现东盟共同体建 成的目标只剩一年时间,各国正 在着力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发展 本国经济。 作为中国-东盟合作打造“钻 石十年”的开局之年,许宁宁认为, 2014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方兴未 艾。中国-东盟贸易增速远快于中 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中国-东盟 2015年贸易目标是5000亿美元。 要实现这一贸易目标,双方贸易增 速 须 在 10%以 上 。 当 前 ,世 界 经 济 增 长 缓 慢 ,中 国 与 东 盟 在 2015 年 应 着力加强经济合作,提升合作水 平,不断打造互利合作新亮点,共 同应对挑战,实现共赢发展。 许宁宁认为,“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与“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 区”建设,是 2014 年中国与东盟国 家合作的新亮点。中国积极倡导 打造的共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 联通、贸易畅通、资金流通、民心相 通,目前已经得到东盟绝大多数国 家的赞同与支持。与此同时,升级 版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也已启 动 ,2014 年 9 月 进 行 了 首 轮 中 国 - 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同年12 月5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 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 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建立中 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最早实 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行动,目前打 造中国-东盟升级版自贸区也将在 实施我国整体自贸区战略中捷足 先行。 许 宁 宁 表 示 ,2014 年 大 湄 公 河 次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 段 。 2014 年 12 月 20 日 ,每 三 年 举 办一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领导人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此次 主题为“致力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 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六国领导 人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中泰 两国签署了《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 忘录》和《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 解备忘录》,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建 设。 2014 年 双 方 高 层 互 访 频 繁 ,除 国事访问外,在中国举办的第十一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 商务与投资峰会、2014 年 APEC 峰 会、博鳌论坛等会议期间,中国与 东盟有关国家领导会见会谈,增进 双边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 许宁宁认为,2015 年,中国与 东盟双边合作将迎来多个关键性 节 点 。 2015 年 是 中 国 -印 尼 、中 国-越南建交65周年,中国-菲律 宾、中国-泰国建交40周年,中国- 新加坡建交25周年,中国与东盟有 关国家将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的 双边合作交流活动,以推进友好 关系和经贸合作新发展,同时, 日益密切的双边合作也将为地区 多边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 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将不断 加深。至2015年底,东盟共同体 预期建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 系 (RCEP)、 升 级 版 中 国 - 东 盟 自贸区 (CAFTA) 计划将完成谈 判。中国总理李克强倡导今年为 “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将成为 中国与东盟新的合作亮点,并为 双边务实经贸合作注入活力。 本 报 南 宁 讯 (记 者 /姜 木 兰) 1月16日,记者从中国-东盟商务 理事会获悉,该会发布了2014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十大新闻。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CABC)是中国与东盟五大对话合作 机制之一,是中国与东盟代表商界的合作对话机制,由中国贸促 会、东盟工商会以及东盟各国全国性工商会领导人和本国国内知 名企业家、专家组成。 近年来,台商来桂投资一直 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截至2014年 上半年,广西累计批准登记台商 投资1559项,合同台资额85.07亿 美 元 , 实 际 到 位 台 资 49.49 亿 美 元,实际利用台资年均增长20%, 台资已连续成为广西利用境外资 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根据国际间产业梯度转移经 验和广西台商投资情况推算,目 前我区承接台湾岛内、沿海台资 高端制造业转移仍处在机遇期。 我区的地缘和政策优势凸显,既 是大陆唯一与东盟国家有海洋、 陆地接壤的省区;又有着CAFTA (中国-东盟自贸区) 与 ECFA (海 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叠加 的合作区域。近年来,我区主要 领导连续几年赴台考察厚植了经 贸交流合作的资源,桂台产业界 交流合作密络。同时,两岸间以 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新一轮产 业转移正在加快。 因此,我区要紧紧抓住机 遇,提前卡位,不仅要在承接台 资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上占得 先机,还可以利用桂台服务业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国电商 等)合作的发展倒过来支持制造 业(车电、工具机等精密机械设 备)的发展与合作。 —针对台湾电子信息产业 链,抓住龙头,配套引进,加快 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湾电子信息产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是拥有完整的供应链,我区对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招商应在 产业链、价值链上下功夫,紧 盯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招大引 强,配套引进,精准招商,定 向推介,集群承接,充分发挥 龙头企业的作用,加快配套企 业引进和培养本土配套企业, 壮大上下游产业,力争形成从 研发设计到代工制造、品牌营 销的完整产业链,提升产业和 产品竞争力,着力引导台资电 子产业在有一定基础的北海、南 宁、钦州发展。 —在机械汽配产业寻找合 作商机 。我区柳州2014年前9个 月汽车总产值1382.9亿元,产量 151.8万辆,预计全年将达200万 辆。因此,机械汽配业更有利于 桂台两地产业优势互补。广西在 机电、造船(含游艇业)和汽车 零部件、信息产业和企业精细化 管理这几方面亟待提升,这也是 台湾的优势所在。台湾机电产业 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特别是数 控机械、加工中心等装备与生产 技术,居于国际先进水平,而生 产汽车零部件、机电、电子信息 产品都需要高精尖的装备与技 术。信息产业、企业管理等也是 台湾产业界很具有竞争力的领 域。因此,广西的企业也可以通 过进口台湾的生产设备、零部 件,增强我区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 力。同时,在大陆资本赴台投资方 面,目前广西的一些民营企业已经 迈出了脚步。随着 ECFA的签订,投 资领域会更宽松,广西企业的积极 性也会更高些。 我区管辖 123万多平方公里的 海洋国土和5617公里的江河,发 展游艇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条 件,但目前无一游艇制造厂及游 艇专业码头或俱乐部,该行业桂 台合作前景广阔。 —拓宽对台经贸合作领 域,务实推动金融、保险、物 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合作。 年来,台资金融机构踊跃来大陆 考察,目前是引进台湾金融机构 的绝佳时机。要瞄准实力雄厚的 大型金控公司,着力引进台资银 行机构、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 司、投资公司和一些全球或亚洲 的连锁酒店和旅游观光企业。积 极吸引台湾重要商协会来桂设立 办事机构,加强两地文创、物流 产业方面的合作,优势互补,共 同发展。进一步深化桂台旅游合 作,巩固和发展台湾位列我区境 外游客数量第一的优势。长期以 来,台湾游客遍布东南亚及世界 各地旅游观光,要想方设法让他 们选择广西作为中国大陆首选旅 游目的地。 —切实加强桂台农业合 作,提升我区农业发展水平。 充分利用我区农业资源和优势, 借鉴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模 式,不断扩大桂台农业合作。 一是以休闲体验为主题,打 造都市型创意农业。大力挖掘、 开发和包装城市周边的特色农业 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以民俗观 光、休闲娱乐、农耕体验为主要 内容的区域特色产业。对现有民 俗乐园、生态家园、市民农园 等,要继续强化概念创意、特色 开发和服务提升,着力培育壮大 一批地处城郊、面向都市,富有 特色、充满活力的民俗观光园、 休闲农场、森林公园、民宿农庄 等,推动都市型创意农业繁荣发 展。 二是以特色资源为载体,打 造旅游型创意农业。深度开发利 用我区的生态林场、森林公园、 河海湿地、水利风景区、地质公 园等特色资源,突出思路创新、 营销创新和创意突破,培优做强 一批生态创意农业项目。 三是坚持农业资源利用与艺 术创作相结合,打造工艺型创意 农业。加快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应 用、低碳化发展,鼓励用艺术眼 光和工艺手段开发利用农业自然 资源和经济资源,促进农业可再 生资源和农副产品的高效加工利 用,大幅度提高创意农产品的市 场附加值。 四是进一步发展农机合作。 台湾农业在播种、喷淋、植保、 收割、包装、冷链物流方面的机 械化程度高,广西正处在的主要 农作物水稻、甘蔗、果蔬等的种 植、采收以及畜牧水产养殖、加 工、低温运输仍靠人工完成。双 方应通力合作,创造双赢。 五是推动桂台两地的水产渔 业交流与合作。两地水产渔业的 生产要素和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 互补性。广西正处在由传统水产 渔业向现代水产渔业转型的关键 时期,迫切需要科学的水产渔业 发展方式、先进的养殖技术、管 理理念和营销策略,对台湾的水 产渔业技术和经验有较大需求。 除此之外,桂台两地在还可在渔 港建设、渔船修造、良种选育、 科技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 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六是搭建有效载体,推动桂 台农业合作。加强桂台农业机 构、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及新 闻媒体等方面的合作,完善 “桂台农业合作论坛”机制,不 断推动两地农业交流合作实现 机制化、常态化和规范化,有 针对地推动桂台农业社团组织 互设驻地办事机构,搭建更直 接、更快捷、更有效的沟通交 流平台,推动农业更深层次合 作,互利共赢。 —加快涉台园区建设,培 育产业聚集洼地。我区目前有6个 涉台园区,要认真分析和规划园 区的定位和目标,调动所在地党 委、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 据园区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要 求,提高承载能力,实现园区特 色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 —做精做强经贸交流品牌 活动,扩大影响,增强实效性。 策划、组织好各界赴台参访,举 办有特色的活动,支持和指导各 市带项目赴台开展经贸交流、推 介投资和市场优势,扩大广西在 岛内的影响,引导台资企业落地 广西。充分发挥国家实施新一轮 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等 优势,通过在桂举办重大对台经 贸活动,打造开放合作平台,建 立长效机制。 —引导台资产业在广西投 资。 台湾的电子业宜在有一定基 础的北海、南宁、钦州发展。台 湾的石化业宜以钦州2000万吨炼 油厂为依托拉长产业链,打造类 似台塑在台湾云林的石化城。台 湾的造船业宜以防城港企沙千万 吨钢铁企业作依托来发展。台湾 机电、精密仪表、汽配业可以与 电机、重机、柴油机、橡胶、汽 车及配件制造基础好的柳州、桂 林、玉林发展产业链,形成台商 聚集相关产业工业区。台资企业 宜在广西河池、来宾、崇左、贵 港、梧州、贺州发展铝、锰、 锡、石灰岩、高岭土等矿产资源 深加工业,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和 建材制造业。旅游、文化创意产 业可在南宁、桂林、北海、百 色、河池、贺州、崇左落地。金 融、酒店、会展、电商、物流等 服务业宜在南宁、桂林、柳州、 梧州、北海、防城港发展。精致 农业、观光农业可在玉林、南 宁、贵港、钦州、防城港、梧 州、来宾、崇左等市发展。 —努力营造有利于台商发 展的良好环境,扶持在桂的台商 企业做大做强。 要认真贯彻落实 我区《关于促进台资企业加快发 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切实把台胞权益保护 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依法 行政能力,完善依法协调手段。 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采取 多种方式,向岛内工商界人士和 台湾民众大力宣传我区的政策优 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 潜力等投资环境和我区改革发展 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更多的台湾 同胞尤其是工商界人士进一步了 解广西,关注广西,投资广西。 2015中国-东盟合作将亮点纷呈 —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 本报记者 姜木兰 桂台产业合作应抓好的几个方面 201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十大新闻 这十大新闻分别是: 1 中国-东盟自贸区 升级版建设启动 2 3 4 5 6 7 8 9 10 东盟着力自身共同体 建设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 合 作(GMS)力 推 互 联互通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营造合作发展 积极推动区域全面 经济伙伴关系建设 第十一届中国-东盟 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 与投资峰会隆重举办 双方贸易、投资持续 增长 建立香港-东盟自贸区 的谈判启动 双方政治合作、文化 合作为经济合作营造 有利条件 东盟个别国家政局变化 令双方企业关注。 制表/何冬玲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Feb-2020

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5中国-东盟合作将亮点纷呈 十大新闻gxrb.gxrb.com.cn/page/1/2015-01-21/010/47411421791632635.pdf1.6万多册,分为外国文学、历史、地理等多个门类,大多

缅甸华侨图书馆门面不大,但黄底红字的图书馆匾额

却极为醒目。记者走进设在二楼的图书馆,发现这家图书

馆成立于上个世纪 50年代初,馆名是郭沫若所题。

缅甸华侨图书馆馆长叶克清先生介绍,图书馆藏书有

1.6 万多册,分为外国文学、历史、地理等多个门类,大多

为华文书籍。

叶馆长说,由于各种原因,图书馆的图书更新很难,

馆藏的大多是上世纪 30 年代出版的。令他高兴的是,随着

缅中人员往来的密切,一些华人华侨会把中国最新的图书

买来或自己看完的书捐赠给图书馆。

尽管如此,年逾八旬的叶馆长还是在尽力为增添图书的

事而奔走。他说,弘扬中华文化,并使之在异国的华人社会

中生生不息,图书是至为重要的媒介。即使有困难,图书馆

还得办下去,还得办好。

本报记者 姜木兰/摄影报道

光 顾 图 书 馆

的 都 是 年 龄 偏 大 的

读者。

缅甸华侨图书馆坐落在繁华街道边。

年逾八旬的叶馆长为增添图书的事不断奔走。

▲ 馆 藏 有 国内

图书馆已经很少见的

连环画。

中国施工队留下的书籍。

走访缅甸华侨图书馆

2015年 1月 21日 星期三东盟部责编 主编:苏超光 编辑:黄信 美编:何冬玲 值班电话:0771-5690932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10对接东盟

今年是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务实推进的一年和中国-东盟

海洋合作年,为此记者采访了中

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

宁宁。

回 顾 过 去 一 年 , 许 宁 宁 说 ,

2014 年是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关键

一 年 , 东 盟 共 同 体 政 治 、 经 济 、

社会文化三大支柱的建设取得相

应 进 展 , 目 标 实 施 率 已 达 到 约

88%。目前距离实现东盟共同体建

成的目标只剩一年时间,各国正

在着力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发展

本国经济。

作为中国-东盟合作打造“钻

石十年”的开局之年,许宁宁认为,

2014 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方兴未

艾。中国-东盟贸易增速远快于中

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中国-东盟

2015 年贸易目标是 5000 亿美元。

要实现这一贸易目标,双方贸易增

速须在 10%以上。当前,世界经济

增长缓慢,中国与东盟在 2015 年应

着 力 加 强 经 济 合 作 ,提 升 合 作 水

平,不断打造互利合作新亮点,共

同应对挑战,实现共赢发展。

许宁宁认为,“21 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与“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

区”建设,是 2014 年中国与东盟国

家合作的新亮点。中国积极倡导

打造的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

联通、贸易畅通、资金流通、民心相

通,目前已经得到东盟绝大多数国

家的赞同与支持。与此同时,升级

版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也已启

动,2014 年 9 月进行了首轮中国-

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同年 12

月 5 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

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

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建立中

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最早实

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行动,目前打

造中国-东盟升级版自贸区也将在

实施我国整体自贸区战略中捷足

先行。

许宁宁表示,2014 年大湄公河

次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

段。2014 年 12 月 20 日,每三年举

办一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领导人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此次

主题为“致力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

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六国领导

人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中泰

两国签署了《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

忘录》和《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

解备忘录》,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建

设。

2014 年双方高层互访频繁,除

国事访问外,在中国举办的第十一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

商务与投资峰会、2014 年 APEC 峰

会、博鳌论坛等会议期间,中国与

东盟有关国家领导会见会谈,增进

双边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

许宁宁认为,2015 年,中国与

东盟双边合作将迎来多个关键性

节 点 。 2015 年 是 中 国 - 印 尼 、中

国-越南建交 65 周年,中国-菲律

宾、中国-泰国建交 40 周年,中国-

新加坡建交 25 周年,中国与东盟有

关国家将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的

双边合作交流活动,以推进友好

关 系 和 经 贸 合 作 新 发 展 , 同 时 ,

日益密切的双边合作也将为地区

多边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

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将不断

加深。至 2015 年底,东盟共同体

预期建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

系 (RCEP)、 升 级 版 中 国 -东 盟

自贸区 (CAFTA) 计划将完成谈

判。中国总理李克强倡导今年为

“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将成为

中国与东盟新的合作亮点,并为

双边务实经贸合作注入活力。

本报南宁讯 (记者/姜木兰) 1 月 16 日,记者从中国-东盟商务

理事会获悉,该会发布了 2014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十大新闻。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 (CABC) 是中国与东盟五大对话合作

机制之一,是中国与东盟代表商界的合作对话机制,由中国贸促

会、东盟工商会以及东盟各国全国性工商会领导人和本国国内知

名企业家、专家组成。

近年来,台商来桂投资一直

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截至 2014 年

上半年,广西累计批准登记台商

投资 1559 项,合同台资额 85.07 亿

美 元 , 实 际 到 位 台 资 49.49 亿 美

元,实际利用台资年均增长 20%,

台资已连续成为广西利用境外资

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根据国际间产业梯度转移经

验和广西台商投资情况推算,目

前我区承接台湾岛内、沿海台资

高 端 制 造 业 转 移 仍 处 在 机 遇 期 。

我区的地缘和政策优势凸显,既

是 大 陆 唯 一 与 东 盟 国 家 有 海 洋 、

陆地接壤的省区;又有着 CAFTA

(中国-东盟自贸区) 与 ECFA (海

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叠加

的合作区域。近年来,我区主要

领导连续几年赴台考察厚植了经

贸交流合作的资源,桂台产业界

交流合作密络。同时,两岸间以

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新一轮产

业转移正在加快。

因 此 , 我 区 要 紧 紧 抓 住 机

遇,提前卡位,不仅要在承接台

资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上占得

先 机 , 还 可 以 利 用 桂 台 服 务 业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国电商

等) 合作的发展倒过来支持制造

业 (车电、工具机等精密机械设

备) 的发展与合作。

——针对台湾电子信息产业

链,抓住龙头,配套引进,加快

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台

湾电子信息产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是 拥 有 完 整 的 供 应 链 , 我 区 对

台 湾 电 子 信 息 产 业 的 招 商 应 在

产 业 链 、 价 值 链 上 下 功 夫 , 紧

盯 产 业 链 条 上 的 企 业 , 招 大 引

强 , 配 套 引 进 , 精 准 招 商 , 定

向 推 介 , 集 群 承 接 , 充 分 发 挥

龙 头 企 业 的 作 用 , 加 快 配 套 企

业 引 进 和 培 养 本 土 配 套 企 业 ,

壮 大 上 下 游 产 业 , 力 争 形 成 从

研 发 设 计 到 代 工 制 造 、 品 牌 营

销 的 完 整 产 业 链 , 提 升 产 业 和

产 品 竞 争 力 , 着 力 引 导 台 资 电

子 产 业 在 有 一 定 基础的北海、南

宁、钦州发展。

——在机械汽配产业寻找合

作商机。我区柳州 2014 年前 9 个

月汽车总产值 1382.9 亿元,产量

151.8 万辆,预计全年将达 200 万

辆。因此,机械汽配业更有利于

桂台两地产业优势互补。广西在

机电、造船 (含游艇业) 和汽车

零部件、信息产业和企业精细化

管理这几方面亟待提升,这也是

台湾的优势所在。台湾机电产业

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特别是数

控机械、加工中心等装备与生产

技术,居于国际先进水平,而生

产汽车零部件、机电、电子信息

产 品 都 需 要 高 精 尖 的 装 备 与 技

术。信息产业、企业管理等也是

台 湾 产 业 界 很 具 有 竞 争 力 的 领

域。因此,广西的企业也可以通

过 进 口 台 湾 的 生 产 设 备 、 零 部

件,增强我区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

力。同时,在大陆资本赴台投资方

面,目前广西的一些民营企业已经

迈出了脚步。随着ECFA的签订,投

资领域会更宽松,广西企业的积极

性也会更高些。

我区管辖 123 万多平方公里的

海洋国土和 5617 公里的江河,发

展游艇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条

件,但目前无一游艇制造厂及游

艇专业码头或俱乐部,该行业桂

台合作前景广阔。

——拓宽对台经贸合作领

域,务实推动金融、保险、物

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合作。近

年来,台资金融机构踊跃来大陆

考察,目前是引进台湾金融机构

的绝佳时机。要瞄准实力雄厚的

大型金控公司,着力引进台资银

行机构、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

司、投资公司和一些全球或亚洲

的连锁酒店和旅游观光企业。积

极吸引台湾重要商协会来桂设立

办事机构,加强两地文创、物流

产业方面的合作,优势互补,共

同发展。进一步深化桂台旅游合

作,巩固和发展台湾位列我区境

外游客数量第一的优势。长期以

来,台湾游客遍布东南亚及世界

各地旅游观光,要想方设法让他

们选择广西作为中国大陆首选旅

游目的地。

——切实加强桂台农业合

作,提升我区农业发展水平。要

充 分 利 用 我 区 农 业 资 源 和 优 势 ,

借鉴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模

式,不断扩大桂台农业合作。

一是以休闲体验为主题,打

造 都 市 型 创 意 农 业 。 大 力 挖 掘 、

开发和包装城市周边的特色农业

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以民俗观

光、休闲娱乐、农耕体验为主要

内容的区域特色产业。对现有民

俗 乐 园 、 生 态 家 园 、 市 民 农 园

等,要继续强化概念创意、特色

开发和服务提升,着力培育壮大

一批地处城郊、面向都市,富有

特 色 、 充 满 活 力 的 民 俗 观 光 园 、

休闲农场、森林公园、民宿农庄

等,推动都市型创意农业繁荣发

展。

二是以特色资源为载体,打

造旅游型创意农业。深度开发利

用 我 区 的 生 态 林 场 、 森 林 公 园 、

河海湿地、水利风景区、地质公

园 等 特 色 资 源 , 突 出 思 路 创 新 、

营销创新和创意突破,培优做强

一批生态创意农业项目。

三是坚持农业资源利用与艺

术创作相结合,打造工艺型创意

农业。加快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应

用、低碳化发展,鼓励用艺术眼

光和工艺手段开发利用农业自然

资源和经济资源,促进农业可再

生资源和农副产品的高效加工利

用,大幅度提高创意农产品的市

场附加值。

四 是 进 一 步 发 展 农 机 合 作 。

台 湾 农 业 在 播 种 、 喷 淋 、 植 保 、

收割、包装、冷链物流方面的机

械化程度高,广西正处在的主要

农作物水稻、甘蔗、果蔬等的种

植、采收以及畜牧水产养殖、加

工、低温运输仍靠人工完成。双

方应通力合作,创造双赢。

五是推动桂台两地的水产渔

业交流与合作。两地水产渔业的

生产要素和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

互补性。广西正处在由传统水产

渔业向现代水产渔业转型的关键

时期,迫切需要科学的水产渔业

发展方式、先进的养殖技术、管

理理念和营销策略,对台湾的水

产 渔 业 技 术 和 经 验 有 较 大 需 求 。

除此之外,桂台两地在还可在渔

港 建 设 、 渔 船 修 造 、 良 种 选 育 、

科技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

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六是搭建有效载体,推动桂

台 农 业 合 作 。 加 强 桂 台 农 业 机

构 、 科 研 院 所 、 涉 农 企 业 及 新

闻 媒 体 等 方 面 的 合 作 , 完 善

“ 桂 台 农 业 合 作 论 坛 ” 机 制 , 不

断 推 动 两 地 农 业 交 流 合 作 实 现

机 制 化 、 常 态 化 和 规 范 化 , 有

针 对 地 推 动 桂 台 农 业 社 团 组 织

互 设 驻 地 办 事 机 构 , 搭 建 更 直

接 、 更 快 捷 、 更 有 效 的 沟 通 交

流 平 台 , 推 动 农 业 更 深 层 次 合

作,互利共赢。

——加快涉台园区建设,培

育产业聚集洼地。我区目前有 6 个

涉台园区,要认真分析和规划园

区的定位和目标,调动所在地党

委、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

据 园 区 发 展 现 状 和 产 业 发 展 要

求,提高承载能力,实现园区特

色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

——做精做强经贸交流品牌

活动,扩大影响,增强实效性。

策划、组织好各界赴台参访,举

办有特色的活动,支持和指导各

市带项目赴台开展经贸交流、推

介投资和市场优势,扩大广西在

岛内的影响,引导台资企业落地

广西。充分发挥国家实施新一轮

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等

优势,通过在桂举办重大对台经

贸活动,打造开放合作平台,建

立长效机制。

——引导台资产业在广西投

资。台湾的电子业宜在有一定基

础的北海、南宁、钦州发展。台

湾的石化业宜以钦州 2000 万吨炼

油厂为依托拉长产业链,打造类

似台塑在台湾云林的石化城。台

湾的造船业宜以防城港企沙千万

吨钢铁企业作依托来发展。台湾

机电、精密仪表、汽配业可以与

电机、重机、柴油机、橡胶、汽

车及配件制造基础好的柳州、桂

林、玉林发展产业链,形成台商

聚集相关产业工业区。台资企业

宜在广西河池、来宾、崇左、贵

港 、 梧 州 、 贺 州 发 展 铝 、 锰 、

锡、石灰岩、高岭土等矿产资源

深加工业,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和

建材制造业。旅游、文化创意产

业 可 在 南 宁 、 桂 林 、 北 海 、 百

色、河池、贺州、崇左落地。金

融、酒店、会展、电商、物流等

服 务 业 宜 在 南 宁 、 桂 林 、 柳 州 、

梧州、北海、防城港发展。精致

农 业 、 观 光 农 业 可 在 玉 林 、 南

宁 、 贵 港 、 钦 州 、 防 城 港 、 梧

州、来宾、崇左等市发展。

——努力营造有利于台商发

展的良好环境,扶持在桂的台商

企业做大做强。要认真贯彻落实

我区 《关于促进台资企业加快发

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切实把台胞权益保护

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依法

行 政 能 力 , 完 善 依 法 协 调 手 段 。

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采取

多种方式,向岛内工商界人士和

台湾民众大力宣传我区的政策优

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

潜力等投资环境和我区改革发展

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更多的台湾

同胞尤其是工商界人士进一步了

解广西,关注广西,投资广西。

2015中国-东盟合作将亮点纷呈——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

本报记者 姜木兰

桂台产业合作应抓好的几个方面石 侃

201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十大新闻

这十大新闻分别是:

1 中国-东盟自贸区

升级版建设启动

2

3

4

5

6

7

8

9

10

东盟着力自身共同体建设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力推互联互通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营造合作发展

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建设

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隆重举办

双方贸易、投资持续增长

建立香港-东盟自贸区的谈判启动

双方政治合作、文化合作为经济合作营造有利条件

东盟个别国家政局变化令双方企业关注。

制表/何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