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秦皇岛教师招聘笔试备考指导 (体育学...

20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 2019 年河北秦皇岛教师招聘笔试备考指导 (体育学科) 第一部分 运动人体科学类 考点·运动解剖学 1.人体解剖学概述: (1)定义及地位 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 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隶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 (2)人体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是指:身体直立,双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脚尖向前;手臂下垂,掌心向 前(拇指在外侧)。 2.人体基本轴和基本切面 垂直轴:成上下方向,并与地面相垂直。 矢状轴:成前后方向,并与水平面相平行。 冠状轴:又称额状轴,呈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矢状面:沿前后方向所做的切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与水平面及冠状面垂直。若沿正中线把人体 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称正中矢状面,简称正中面。 冠状面:或称额状面,沿左右方向所做的切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与水平面及矢状面垂直。 水平面:或称横切面,横切人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垂直。 3.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是运动的杠杆,骨连结(关节)起枢纽作用,骨 骼肌则是运动的动力部分。 4.骨的分类及数量:正常成人骨共 206 块,分中轴骨和附肢骨(四肢骨)。其中 177 块参与随意运动。 中轴骨共 80 块,包括颅骨、椎骨、胸廓骨。附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共 126 块。 5.骨的发生有两种方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6.人体的肌肉根据分布、结构和功能特性的不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心肌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 观察都有横纹,均属于横纹肌;心肌和平滑肌受内脏神经支配,不受随意的控制,属于不随意肌;骨骼肌受 躯体神经支配,直接受人的意志控制,故称之为随意肌或简称为肌。 7.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粘滞性;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收缩性。 8.关节的主要构造(三要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9.儿童少年骨的特性:儿童少年软骨成分较多,水分和有机物质(骨胶原纤维)较多。无机物(磷酸钙 和碳酸钙)少,骨密质较差,骨有弹性而坚固不足,不易完全骨折而易发生弯曲和变形。 10.消化系统 (1)消化腺 肝: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腺体,也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 肝的功能: ①分泌胆汁。胆汁是消化液的重要成分之一,能将脂肪和脂溶性物质消化。 ②参与物质代谢。身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都在肝细胞内进行,使营养物质转变成人体 自身的成分。如肝细胞可将过多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将血液中的氨基酸变为蛋白质加以贮存,当身体需要 时可将这些物质再释放到血液中去,以供利用。 ③解毒作用。代谢产物中或外界进入机体的有毒物质,经肝细胞的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过程,能 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低或溶于水的物质排出体外,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④防御作用。可以清除由消化管进入门静脉血内的病毒、细菌和异物以及处理抗原、参与免疫作用。 ⑤造血和贮血作用。胚胎期的肝是主要的造血器官。成人的肝有贮存血液、调节循环血量的作用。

Upload: others

Post on 20-Jan-2020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

2019 年河北秦皇岛教师招聘笔试备考指导

(体育学科)第一部分 运动人体科学类

考点·运动解剖学

1.人体解剖学概述:

(1)定义及地位

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

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隶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

(2)人体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是指:身体直立,双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脚尖向前;手臂下垂,掌心向

前(拇指在外侧)。

2.人体基本轴和基本切面

垂直轴:成上下方向,并与地面相垂直。

矢状轴:成前后方向,并与水平面相平行。

冠状轴:又称额状轴,呈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矢状面:沿前后方向所做的切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与水平面及冠状面垂直。若沿正中线把人体

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称正中矢状面,简称正中面。

冠状面:或称额状面,沿左右方向所做的切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与水平面及矢状面垂直。

水平面:或称横切面,横切人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垂直。

3.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是运动的杠杆,骨连结(关节)起枢纽作用,骨

骼肌则是运动的动力部分。

4.骨的分类及数量:正常成人骨共 206 块,分中轴骨和附肢骨(四肢骨)。其中 177 块参与随意运动。

中轴骨共 80 块,包括颅骨、椎骨、胸廓骨。附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共 126 块。

5.骨的发生有两种方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6.人体的肌肉根据分布、结构和功能特性的不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心肌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

观察都有横纹,均属于横纹肌;心肌和平滑肌受内脏神经支配,不受随意的控制,属于不随意肌;骨骼肌受

躯体神经支配,直接受人的意志控制,故称之为随意肌或简称为肌。

7.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粘滞性;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收缩性。

8.关节的主要构造(三要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9.儿童少年骨的特性:儿童少年软骨成分较多,水分和有机物质(骨胶原纤维)较多。无机物(磷酸钙

和碳酸钙)少,骨密质较差,骨有弹性而坚固不足,不易完全骨折而易发生弯曲和变形。

10.消化系统

(1)消化腺

肝: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腺体,也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

肝的功能:

①分泌胆汁。胆汁是消化液的重要成分之一,能将脂肪和脂溶性物质消化。

②参与物质代谢。身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都在肝细胞内进行,使营养物质转变成人体

自身的成分。如肝细胞可将过多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将血液中的氨基酸变为蛋白质加以贮存,当身体需要

时可将这些物质再释放到血液中去,以供利用。

③解毒作用。代谢产物中或外界进入机体的有毒物质,经肝细胞的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过程,能

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低或溶于水的物质排出体外,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④防御作用。可以清除由消化管进入门静脉血内的病毒、细菌和异物以及处理抗原、参与免疫作用。

⑤造血和贮血作用。胚胎期的肝是主要的造血器官。成人的肝有贮存血液、调节循环血量的作用。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

⑥此外,肝还有内分泌的功能,肝细胞的某些产物可直接释放到血液中,对机体代谢起重要作用。

11.心血管系统

(1)心

心是中空性的肌性器官,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装置,并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心借房间隔和室间隔分

成相互不同的左半心和右半心,上方为心房、下方为心室,因此心形成 4 个腔,即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

左心室。心房接受静脉血的汇入,心室射出血液到动脉。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主要有:上、下腔静脉,左、

右肺静脉,主动脉和肺动脉等大血管。

(2)动脉

运送血液的离心管道,由心室发出,在行程中不断分支,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

动脉起到运送血液离心的作用

(3)静脉

静脉是引导血液流回心房的血管,小静脉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逐渐汇合成中静脉、大静脉,最

后注入心房。静脉的内膜向腔内突出形成静脉瓣,可防止血液逆流,特别在血液回流较困难和受地心引力较

大的部位静脉瓣较多,如上下肢静脉。

(4)毛细血管

是极细微的血管,相互交织成网状,连于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毛细血管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血流速度

缓慢,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与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交换的场所。

12.人体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脑干,它的组成为延髓、脑桥和中脑。

13.体循环:当左心室收缩时,含氧较高和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自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其各级分支

到达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毛细血管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转换为含有二氧化碳和代谢

产物较多的静脉血,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流回右心房,此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

体循环的主要特点: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位,而将其代谢产物运回右心房。

14.肺循环:从体循环回流的静脉血,自右心房进入右心室。当右心室收缩时,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

动脉及各级分支进入肺泡壁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进富含氧的空

气,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此循环称为肺循环。

肺循环的主要特点:路程短,主要是经过肺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例题:

1.运动解剖学规定人体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呈左右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是( )。

A.垂直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纵轴

1.【答案】C。解析:运动解剖学规定人体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描述人体或环节运动时一般都以绕

这三个轴进行转动。(1)垂直轴呈上下方向,并与地平面相垂直的轴。(2)矢状轴呈前后方向,并与水平

面平行的轴。(3)冠状轴或称额状轴,呈左右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2.人体运动的杠杆、运动的支点、运动的动力分别为( )。

A.关节、骨、骨骼肌 B.骨、关节、骨骼肌

C.骨、骨骼肌、关节 D.关节、骨骼肌、骨

2.【答案】B。解析: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是运动的杠杆。骨连结(关节)

起枢纽作用,是人体的支点。骨骼肌则是运动的动力部分。

3.骨骼肌具有多种物理特性,下列不属于骨骼肌物理特性的是( )。

A.伸展性 B.弹性

C.柔韧性 D.粘滞性

3.【答案】C。解析: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为伸展性、弹性、粘滞性。柔韧性是指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

以及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皮肤和其它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可以通过经常性的身体练习而得到

提高。柔韧性是体能的评价指标。

4.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是( )。

A.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不易骨折、易变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

B.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易骨折、易变形

C.肌肉中有机物多、水分多、不易疲劳、不易恢复

D.关节的灵活性好、稳固性差

4.【答案】A。

考点·运动生理学

1.运动生理学概述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

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新陈代谢是不断进行

的,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所以它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2)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或动作电位本身称为兴奋。

(3)兴奋性:生物体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4)刺激:能引起机体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例:机械、化学、温度、光、声等。

(5)反应:刺激所引起机体功能活动或生化过程的改变。

(6)适应性:机体能根据外界情况而调整内部关系的生理特征。

3.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对比

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有氧代谢能力高,抗疲劳能力强,兴奋阈值低;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收缩力量大,无氧代谢能力高,抗疲劳能力弱,兴奋阈值高。

4.肌肉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及特点

(1)磷酸原系统

供能特点: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等类中间产物。若以最大

功率输出,仅能维持 2S 左右。肌肉中 CP 的贮量约为 ATP 的 3~5 倍。

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高功率输出项目,如短跑、投掷、跳跃、举重等运动项目。

(2)乳酸能系统(糖酵解系统)

供能特点:当运动的持续时间在 10 秒以上且强度很大时,ATP-CP 系统已不能满足运动的能量需要;此

时,运动中再合成 ATP 的能量主要由糖酵解来提供。供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多,持续时间较短,功率输出次

之,不需要氧气,终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酸。

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1分钟高功率输出项目,如 400 米跑、100 米游泳等。

衡量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的常用指标:血乳酸。

(3)有氧氧化系统

供能特点:ATP 生成总量很大,但速率很低,持续时间很长,需要氧的参与,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不产生乳酸类的副产品。

评定有氧工作能力的指标: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等。

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长时间的耐力项目。

5.运动性心脏肥大

运动性心脏肥大:是运动心脏的主要形态特征,可发生在左、右心室和心房,但以左心室肥大为主。

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这种心脏肥大,又称离心性肥大,其表现为全心扩大,不仅左、右心室腔均显著扩大,

同时还伴有左心室室壁厚度的轻度增加;力量项目运动员的心脏肥大,又称向心性肥大,其心脏肥大主要以

心室,特别是左心室壁增厚为主,左右心室腔的扩大都不明显。

6.肺活量:在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肺活量为潮气量、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之和,或为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7.呼吸的形式主要分成两大类:人体的主要的呼吸肌为膈肌和肋间外肌;以肋间外肌收缩为主完成的呼

吸形式称胸式呼吸,以膈肌收缩为主完成的呼吸形式称腹式呼吸。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

8.状态反射

状态反射指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

紧张性改变的反射活动。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

9.翻正反射

翻正反射指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翻正反射

比状态反射复杂,有赖于中脑的协调。

翻正反射主要是由于头部位置不正,视觉感受器与前庭感受器(囊斑与壶腹嵴)受到刺激而兴奋,传入

冲动反射性地引起头部位置率先复正;由于头部复正引起颈部扭曲,刺激颈部肌肉与关节中的本体感受器,

继而导致躯干翻转,使动物恢复站立。

10.肥胖与运动处方

(1)肥胖:肥胖是人体过剩的热量转化为多余脂肪并积聚在体内的一种状态。

(2)肥胖的成因:遗传因素、生理因素、代谢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

(3)肥胖的判定:体质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2。

(4)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是健身活动者进行身体活动的指导性条款。它是根据参加活动者的体适能水平

和健康状况以处方形式确定其活动强度、时间、频率和活动方式,这如同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出不同

的药物和不同的用量的处方一样。

(5)运动处方的要素:运动强度、运动形式、运动频率、持续时间。

11.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赛前状态(准备状态、起赛热症、起赛冷淡);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真稳定状态、假

稳定状态)、疲劳状态、恢复(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

12.“极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激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

需要,练习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软无力、动

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极点”产生的原因:内脏器官

的机能惰性大。

13.“第二次呼吸”及其产生的原因

“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

者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

称为“第二次呼吸”。

“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随着运动的持续进行,内脏器官的惰性逐步得到克服,吸氧水平逐步提高。

“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开始进入稳定状态。

14.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目的地进行的身体练习。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

内容、形式以及正式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因素都能影响准备活动的生理效应。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

本部分之前进行身体练习,目的是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使体温适度升高。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包括:

(1)调整赛前状态;

(2)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3)提高机体代谢水平提高,使体温升高;

(4)增强皮肤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

15.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

(1)活动性手段

变换活动部位和调整运动强度;用转换活动的方式来消除疲劳,也称积极性休息。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

整理活动:是指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通过整理活动,可减

少肌肉的延迟性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乳酸利用;预防激烈活动骤然停止可能引

起的机体功能失调。

(2)营养性手段:能源物质的合理调配;营养物质的补充方法;

(3)中医药手段:对运动性疲劳后的恢复,多从健脾益气、补肾壮阳或补益气血方面着手。

(4)睡眠:睡眠对功能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睡眠使精神和体力得到充分恢复。睡眠时间因人而异,

在保证睡眠质量时,7~9h 即可。

(5)物理性手段:在大强度和大运动量训练之后,常采用按摩、理疗、吸氧、针灸、气功等医学物理手

段加速机体恢复。

(6)心理手段:训练和比赛之后,采用心理调整措施恢复工作能力,能够降低神经—精神的紧张程度,

减轻心理的压抑状态,加快神经能量的恢复,从而对加速身体其它器官、系统的恢复产生重大影响。

16.恢复

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阶段和

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

第一阶段:运动时能源物质消耗占优势,消耗大于恢复,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下

降;

第二阶段:运动停止后能源物质消耗减少,恢复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

水平;

第三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

象称为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超量恢复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超量恢复的程度和出现的时间与所从事的运动负荷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

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

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例题:

1.在 100 米赛跑中,主要的供能系统是( )。

A.磷酸原系统 B.乳酸能系统

C.有氧氧化系统 D.乳酸能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1.【答案】A。解析:磷酸原系统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等类

中间产物。故选 A。

2.“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 )。

A.开始 B.进行 C.结束 D.以上均不是

2.【答案】C。解析:随着运动的持续进行,内脏器官的惰性逐步得到克服,吸氧水平逐步提高。“第二

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开始进入稳定状态。

3.慢肌纤维与快肌纤维相比较,其生理特征表现为( )。

A.收缩速度慢,力量小 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弱

C.收缩速度慢,力量大 D.收缩速度快,抗疲劳强

3.【答案】A。解析: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收缩速度远快于慢肌纤维;收缩力量:快肌纤维收缩时产生的

力量大于慢肌纤维;抗疲劳能力:慢肌纤维抗疲劳能比快肌纤维强,故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更容易疲劳。

4.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工作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为( )。

A.准备活动 B.赛前状态 C.进入工作状态 D.稳定状态

4.【答案】A。

5.投掷运动员的器械出手速度属于( )。

A.动作速度 B.速度耐力 C.位移速度 D.反应速度

5.【答案】A。解析:出手速度属于运动员身体素质当中的速度素质,决定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包括动

作速度、反应速度、位移速度。投掷运动员器械出手属于动作速度。A选项正确。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

6.“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是指( )。

A.人体生长发育规律 B.人体适应性规律

C.运动技能形式规律 D.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6.【答案】B。解析:“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属于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

态的变化规律中恢复阶段这一章节。

7.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有水平,甚至超过原有水

平,这种现象叫_________。

7.【答案】超量恢复。解析: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

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

8.运动处方内容的四个要素(FITT)指的是运动种类、_______、_________和运动频率。

8.【答案】运动强度;持续时间。

9.短跑以________代谢供能为主,长跑则以________代谢供能为主。

9.【答案】磷酸原系统;有氧氧化系统。解析:磷酸原供能特点为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

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等类中间产物。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为高功率输出项目,如短跑、投掷、跳跃、

举重、足球射门等运动项目。有氧氧化系统供能特点为 ATP 生成总量很大,但速率很低,持续时间很长,需

要氧的参与,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乳酸类的副产品。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为长时间的耐力项目。

10.生命的基本特征至少包括新陈代谢、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基本活动。

10.【答案】兴奋性;适应性。

考点·体育保健学

1.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

(1)近视:近视是危害视力健康的第一因素;合理的饮食结构也是护眼行动之一,如多吃鱼、动物肝脏

和肾、牛奶、蛋黄、青菜和胡萝卜等。

(2)肥胖: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还影响你的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有规律的运动,都是控制体重的

有效途径。

(3)龋齿:龋齿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其是青少年的发病率较高。龋齿是人类轻度缺氟的表现。

2.重力性休克: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称为重力性休克。当运动者突然停止运动时,肌肉的收缩

作用骤然停止,大量血液聚积在下肢,造成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而心搏出量减少,脑供

血急剧减少而造成晕厥。

3.运动性脱水:运动性脱水是指人们由于运动而引起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特别是钠离子)丢失过多的现

象。运动性脱水的常见原因是在高温高湿情况下进行大强度运动,人体大量出汗而未及时补水所造成的。

处理:应立即停止运动,患者应转移到通风阴凉处,补充盐水等,揭开衣领,冷敷额部,用温水擦身,

数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严重患者,经临时处理后,应迅速转送医院治疗。

预防措施是避免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运动,运动时注意服饮低糖含盐饮料。

4.肌肉痉挛: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运动中抽筋最

易发生在腓肠肌,其次是足底屈拇肌和屈趾肌。

5.运动性腹痛

运动性腹痛的影响因素:缺乏锻炼或训练水平低;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况不佳、劳累、精神紧张;

运动时呼吸节奏不好,速度突然加快;运动前食量过多或饥饿状态下参加剧烈训练和比赛。

运动性腹痛的发病原理:肝淤血、呼吸肌痉挛、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

处理措施:运动中出现腹痛后,可适当减慢速度,并作深呼吸,调整呼吸与动作节奏;必要时用手按住

疼痛部位,弯腰跑一段距离,一般疼痛即可消失。如仍然疼痛,应暂时停止运动,针刺或点掐足三里、内关、

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腹部热敷等。如无效请就医处理。

6.运动损伤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

按受伤组织结构分为:皮肤损伤、肌肉损伤、肌腱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骨及骨骺损伤、滑囊损伤、神

经损伤、血管损伤、内脏器官损伤等。

按伤后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分类

(1)开放性损伤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

在体育锻炼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擦伤、撕裂伤、刺伤和切伤及开放性骨折,其特点是有伤口、

出血或组织液渗出,容易引起感染。

处理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是及时止血和处理创口,预防感染,先止血然后再处理伤口。

(2)闭合性损伤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

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肌腱拉伤、滑囊炎、肌腱腱鞘炎、闭合性骨折。

7.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1)加强思想教育:在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少年儿童不宜过早地进行专项训练,不宜参加过多的比赛和过早地追求出成绩。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建议准备活动结束与正式活动的间隔时间以 1~4 分钟为宜,准备活动的时间

与负荷,一般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好。

(4)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教学前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学生做好预防损伤的教育。教学训

练中要遵循循序渐进、个别对待原则。

(5)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的练习,提高其技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积极

措施。

(6)加强医务监督工作:对学生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均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例题:

1.较长时间剧烈运动结束后,还应继续慢跑而不能立即静止,主要是为了( )。

A.防止低血糖休克 B.增加机体循环血量

C.防止重力性休克 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

1.【答案】C。解析: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称为重力性休克。当运动者突然停止运动时,肌肉的

收缩作用骤然停止,大量血液聚积在下肢,造成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而心搏出量减少,

脑供血急剧减少而造成晕厥。较长时间剧烈运动结束后,还应继续慢跑而不能立即静止,主要是为了防止重

力性休克。

2.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案】近视、肥胖、龋齿。解析: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是近视、肥胖、龋齿。

3.适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疗法有( )

A.热敷法 B.冷敷法

C.石蜡疗法 D.红外线疗法

3.【答案】B。解析:闭合性损伤最初要进行冷敷,24 小时后进行热敷或消肿。

第二部分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

考点·学校体育学

1.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

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2.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功能和健身功能,而健身(强身健体)是学校体育最主要最为独特的本质

功能。

3.班内分组教学是根据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练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

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分组不轮换与分组轮换两种形式。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8

4.体能可分为两类: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体能。

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

与运动有关的体能是指从事运动所需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和反应等。

5.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1)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6.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体育与健康课和课外体育活动。

7.体育教师的备课

(1)理论课的准备:备学生、备教材教法、备教具学具、备教案。

(2)实践课的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场地、备器材、备培养体育骨干、备气候、备伤病、

备教案。

8.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

(1)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2)宽厚的理论基础与广博的知识;

(3)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

(4)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5)科研与创新能力;

(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7)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能力。

9.体育教师的职责

(1)贯彻各项教育、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各种教育教学文件;

(2)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搞好课外体育工作;

(4)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身心发展;

(5)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能力;

(6)体育教师是体育后备人才的启蒙者和培养者;

(7)全面参与,促进学校体育全面发展;

(8)协助社会体育工作。

10.体育与健康实践课的负荷

(1)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与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它反映了

练习过程中学生机体的生理功能一系列变化。心率是了解和评价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常用指标。当前我国学校

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平均心率标准是 120~140 次/min,这是指一堂体育课的平均心率。

(2)体育课的心理负荷:指在课中学生心理上所承受各种刺激量与强度的程度。体育课上学生不仅要承

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而且也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

11.奥林匹克运动

(1)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象征着五大洲运动员以公正、坦诚的运动员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体

现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团结主题,其中五环的颜色从左至右依次为蓝、黄、黑、绿和红色分别代表了欧

洲、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教科书中也提供了这个五环标志,以增强感染力。

(2)奥林匹克精神: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3)奥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强。

(4)奥林匹克宗旨:和平、友谊、进步。

例题:

1.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9

A.育人功能 B.养身功能 C.训练功能 D.发展功能

1.【答案】A。解析: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具体又有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三个方面。

2.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评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内容是( )。

A.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健康行为 B.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情意表现

C.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 D.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

2.【答案】D。解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

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

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3.体能可分为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 )

3.【答案】√。解析:体能可分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包括心肺

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包括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

平衡、反应时。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

水平。

4.【答案】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

5.体能要素,是构成体能的组成部分,包括与健康有关的__________和与__________有关的体能要素。

5.【答案】体能;运动。

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6.【答案】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

7.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阶段。

7.【答案】泛化;分化;巩固与自动化。

8.1888 年,法国人____首先提倡恢复奥运会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 1896 年于希腊雅典举行。

8.【答案】顾拜旦。

9.《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__________,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

健康的__________,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

9.【答案】身心健康发展;个体评价标准。

10.练习密度=______________。

10.【答案】学生练习的总时间/上课的总时间。

11.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一节体育课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答案】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考点·体育心理学

1.运动兴趣和运动动机

(1)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与体育与健康知识

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2)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因素:①运动需要的满足;②现有运动技能的水平;③运动内容的新奇性和适

合性;④成功体验的获得;⑤融洽的师生关系。

(3)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它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和身

体锻炼活动的需要与参与运动的环境诱因的相互影响下产生的。

(4)运动动机的功能:发动功能、选择功能、强化功能、维持功能。

(5)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②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③适当开展

竞争,积极组织合作;④及时反馈;⑤端正体育态度。

2.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0

(1)迁移:已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技能的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已经形成的

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叫技能的正迁移。

(2)负迁移: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即妨碍新技能的获得,这种现象称为技能

的负迁移,也称为运动技能的干扰。

(3)影响技能迁移的因素

①个人因素:学习态度、学习目标、认知结构、认知技能与策略、心理定势;此外,个体的年龄、所处

的思维发展阶段、对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等都会影响到技能间的迁移。

②客观因素:技能间的相似性、有效的指导与示范。

3.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及要素

(1)心理致因:当个体经过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后,就会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这种反应

既是应激的表现形式,也是其客观测量的指标。

(2)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心里学因素:应激源、应对方式、人格、其他因素。

4.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

(1)认知定向阶段(初步形成阶段);

(2)动作的联结阶段(改进提高阶段);

(3)协调完善阶段(熟练掌握阶段)。

例题:

1.体育活动中培养意志品质的方法主要有竞赛提高法、( )、疲劳负荷法、自我强化法和挫折挑战

法。

A.循环训练法 B.转移法 C.条件限制法 D.变换练习法

1.【答案】C。

2.你发现学生李明遇事容易急躁、冲动,可以建议他选择下列哪种运动项目来调节( )。

A.乒乓球 B.围棋 C.扑克 D.跳绳

2.【答案】B。

3.运动技能的获得阶段被称为在形成运动技能三个过程中的( )。

A.泛化阶段 B.分化阶段

C.巩固阶段 D.反馈阶段

3.【答案】A。解析: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认知定向阶段(初步形成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泛化阶段);(2)动作的联结阶段(改进提高阶段);(3)协调完善阶段(熟练掌握

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动作阶段)。

考点·运动训练学

1.运动训练的体育手段

体育手段: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和。身体

运动(身体练习)是体育手段的核心部分。

2.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

身体运动构成七要素:分别是由身体姿态、动作时间、动作轨迹、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和动

作节奏构成。

3.运动训练的具体方法

(1)分解训练法;(2)重复训练法;(3)间歇训练法;(4)持续训练法;(5)变换训练法。

4.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训练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

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运动训练学将其命名为“高原现象”。

导致“高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1

(1)随着运动员进入青年期,各生理系统发育日臻完善,遗传效应减慢或停滞。这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

而转移的自然规律。

(2)由于多年由同一教练按同一思路训练,对所采用的习惯性训练方法和手段高度适应,难以引起积极

的适应新反应,训练的效应自然减弱。

(3)训练不当(包括过度负荷、局部损伤等)及环境的不良影响。

(4)运动员由于训练、经济、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主观努力的下降。

例题:

1.“中等以上负荷强度的练习过程中对休息时间严格规定,在机体尚未完全恢复时进行下一次练习”的

安排属于( )。

A.重复练习法 B.持续练习法

C.间歇练习法 D.循环练习法

1.【答案】C。解析:间歇训练法是指在一次或一组练习后,严格控制时间,在机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

下,就进行下一次练习的训练方法。故选 C。

2.能使学生获得多种新鲜运动感觉,调动练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训练方法是( )

A.重复训练法 B.持续训练法

C.变换训练法 D.循环训练法

2.【答案】C。解析: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

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3.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称为( )。

A.练习频率 B.练习轨迹 C.练习速度 D.身体姿势

3.【答案】C。解析:练习频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同一动作重复的次数。练习轨迹指在做动作时,身体或身

体某部分所移动的路线。身体姿势指在动作过程中,身体或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状态及身体各部位在空间所处

的位置关系。练习速度指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固此题选择 C。

第三部分 运动项目类考点·运动项目

1.田径运动是由田赛、径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组成的运动项目。根据国际田联竞赛规则规定,

田径场地是一个椭圆形的跑道,而在其周围又布置有各种田赛场地,标准的径赛场周长 400 米,8 条跑道,每条

分道宽 1.22 米,所有分道线宽为 5 厘米(标枪投掷线除外)。

2.走与跑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存在腾空阶段。

3.短跑技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

(1)途中跑是全程跑速度最快的一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较长距离的最高速度。每一周期单腿的

动作顺序是后蹬、折叠、抬腿、扒地,动作轻松协调、要有弹性、节奏快。

(2)弯道跑技术:后蹬时,右脚前脚掌内侧用力;左脚前脚掌外侧用力。右臂摆动幅度大于左臂,身体

技术动作右侧大于左侧。弯道跑时的蹬地与摆动方向应于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趋于一致。身体向圆心方向倾

斜是为了克服离心力。

4.跳跃的技术及原理

(1)跳跃项目的技术环节:①助跑(水平位移阶段);②起跳(水平位移向抛射运动转变阶段);③腾

空(抛射运动阶段);④落地(抛射运动的下落阶段)。

(2)影响跳跃成绩的主要阶段:助跑和起跳。

(3)跳跃技术的关键环节:起跳。

(4)跳跃技术的教学重点:起跳时身体获得最快的速度和适宜的角度。

(5)跳跃技术的教学难点:助跑和起跳技术的结合能力。

(6)最合理的跳高过杆技术:背越式跳高。背越式跳高是指助跑采用前段直线、后段弧线的助跑方式。

助跑的步数一般为 8~12 步,用远离横杆的脚起跳。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2

5.跳远:人体重心腾跃的远度主要取决于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

6.三级跳远的三跳顺序:是一次单足跳、一次跨步跳和一次跳跃。

7.影响投掷器械飞行远度的基本因素:出手速度(决定投掷远度最为重要的因素)、出手角度、出手高

度。

8.男子 110m 栏:栏高 1.067m、栏间距离 9.14m、起跑线至第一栏 13.72m、最后一栏至终点线 14.02m。

9.男子 400m 栏:栏高 91.4cm、栏间距离 35m,起跑到第一栏 45m、最后一栏到终点线 40m。

10.篮球运动自 1891 年起源于美国。是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当时的青年基督

教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

11.篮球比赛场地长 28 米、宽 15 米,从界线的内沿丈量,所有线应使用白色画制,宽 5 厘米。

12.篮球技术

(1)四大基本技术: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

(2)进攻技术包括: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抢篮板球。

(3)防守技术包括:防守基本动作、移动、抢球、打球、断球、封盖、抢篮板球;抢球、打球、断球是

攻击性很强的防守技术,也是积极防守战术的基础。

(4)篮球“三威胁”姿势:投篮、突破和传球。

(5)双手传反弹球:反弹传球的击球点一般距离接球人三分之一处。

(6)投篮技术:是由持球手法、瞄篮点、投篮动作、球的旋转和投篮抛物线等环节组成。

(7)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动作图示 动作方法

持球(以右手为例):右手持球于肩上,左手扶球的左侧,

右臂屈肘,上臂与地面接近平行,两膝微屈,两脚前后(或

左右)开立。

投篮:下肢蹬地发力的同时,提腰,抬肘,向前上方伸

直右臂,手腕前屈,食指和中指用力拨球,将球投出。(球后

旋飞行)

(8)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动作图示 动作方法

①(以右手为例):右脚跨出一大步的同时接球,左脚跨

出一小步并用力蹬地起跳,右腿屈膝上抬

②同时双手向前上方举球,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左手离

球,右手掌心向上托球,并向球篮上方伸直

③接着屈腕,食指中指拨球将球投出。(球前旋飞行)

(9)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高手投篮)

动作图示 动作方法

①步法特点:一大、二小、三高

②手臂动作:手臂动作是一接球,二举球(举到肩上),

三投篮

(10)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

动作图示 动作方法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3

①出手时机:当身体到达最高点时

②跳投特点:突然性强、出手点高,不易防守的优点,

可以与传接球、运球突破和其他技术动作结合运用,可在不

同距离和位置上使用

13.篮球基本战术

(1)进攻基础配合:包括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和策应配合。

①传切配合

是进攻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所组成的简单配合。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两种。它是一种最基本的

简单易行的进攻方法,一般在对方采用扩大盯人或扩大联防时运用。

一传一切配合:指持球队员传球后,利用启动速度和假动作摆脱防守,向篮下切入接回传球投篮的配合。

空切配合:指无球队员掌握时机,摆脱对手,切向防守空隙区域接球投篮或做其他进攻配合。

②突分配合

是持球队员运球突破对手后,遇到对方补防或关门时,及时将球传给进攻时机最好的同伴进行攻击的一

种配合方法。

(2)防守基础配合包括:夹击防守、关门防守、补防防守、交换防守。

①关门配合:是邻近的两名防守队员靠拢协同防守运球突破的一种配合方法。

②补防配合:补防配合是防守队员在同伴漏防时,立即放弃自己的对手,去补防那个威胁最大的进攻者,

而漏人的防守队员及时换防的一种协同防守方法。

14.足球世界杯(FIFA World Cup):1930 年开始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每四年一届,是全球规模最大、

水平最高、场面最壮观的足球盛会,为世人所瞩目。

15.国际足联规定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场地为长 105 米,宽 68 米。

16.足球技术

(1)足球的基本技术主要包括:颠球、踢球、接球、运球、抢截球、头顶球、掷界外球等。

(2)踢球技术动作结构:由助跑、支撑脚站位、踢球脚摆动、脚触球的部位,踢球的随前动作五个环节

组成。

踢球的方法主要有: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以及脚尖踢球和脚跟

踢球。在这六种踢球方法中,尤以三种脚背踢球和脚内侧踢球最为常用,而脚内侧踢球方法较为简单。

(3)脚内侧踢球(又称脚踢球):其特点是脚与球接触面积大,出球准确平衡,且易于掌握。

(4)脚背正面踢球(又称正脚背踢球):其特点是摆幅相对较大加之用脚背踢球接触面(与球)相对较

大,因而踢球力量大,准确性也较强。

(5)接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身体的合理部位改变运行中的球的力量、方向,使球处于所要控制的

范围内停,以便更好地衔接下一个技术动作。停球方法的原理是迎撤缓冲或是改变球的运行路线。

接球按触球部位可分为:脚部、腿部、腹部、胸部、头部等。

(6)脚内侧运球:运球前进时支撑脚始终领先于球,位于球的侧前方,重心放在支撑腿上,另一条腿提

起屈膝,用脚内侧推球前进,然后运球脚着地。

掷界外球:掷球时,掷球队员必须面向球场,两脚均应有一部分站立在边线上或边线外,不得全部离地,

用双手将球从头后经头顶掷入场内。球一进场内比赛立即恢复。掷球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

再次触球。掷界外球不得直接掷入球门得分。

17.排球比赛场地:长 18 米宽 9 米,所有界线宽度均为 5 厘米,线属于界内,规则允许队员越出无障碍

区进行救球,将球击回。

18.排球垫球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击球动作。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等都要采用垫球技术。

19.排球中一二战术:3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 4、2 号位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

20.口令一般由预令(指示词)和动令(动词)组成。

21.口令的种类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4

一般分为短促、断续、连续和复合等四种口令。

①短促口令:特点是只有动令,发音短促有力,不论几个字,中间不拖音、不停顿,通常按音节(字数)

平均分配时间。有时最后一字稍长。如“立正”、“稍息”、“报数”等。

②断续口令:特点是预令和动令之间有停顿(微歇)。如“第×名,出列”等。

③连续口令:特点是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预令拖音稍长,动令短促有力。优势预令与动令之间有微

歇。如“立——定”、“向后——转”等。

④复合口令:兼有断续和连续口令的特点。如“以×××为准,向中看——齐”、“右后转弯,齐步—

—走”等。

22.前滚翻

做法与要求:从蹲撑开始,两手体前撑垫,与肩同宽,手指自然分开。重心前移,两脚蹬地,同时屈臂、

低头、团身,经后脑、肩、背、臀、脚依次着垫,向前滚动至肩背部着垫时,立即抱腿团身,成蹲位。要求

两脚蹬地,腿伸直,动作圆滑。

动作要点:及时低头、团身要紧。后脑、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前滚。

保护与帮助:教师单腿跪立于练习者的前侧方,前滚时一手托其颈部,随后换托其背,另一手托其大腿

后部。

23.支撑跳跃动作由: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支撑推手、第二腾空、落地七个不可分割的技术环

节构成。

24.分腿腾越是由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 7 个技术环节组成。

25.体操术语:学生左右并列站成一排叫列(4 列横队);学生前后重叠站成一行叫路(4 路纵队);按

规定队形列队时,站在排头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作为看齐或行动的目标叫基准学生。

26.向右或向后转走:预令从右脚开始—动令落在右脚上;向左转走:预令从左脚开始—动令落在左脚上。

27.武术基础知识

(1)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

(2)武术的运动形式:对抗、格斗和套路演练。

(3)武术的本质功能:修身养性、强身健体。

(4)武术四击:踢﹑打﹑摔﹑拿。

28.武术的手形手法:

(1)三大基本手形:拳、掌、勾。

(2)五大基本步形: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3)基本手法:冲拳力达拳面,臂伸直;架拳力达前臂外侧;推掌力达掌外沿。

29.球类运动单循环制的编排方法

(1)比赛场数=队数×(队数-1)/2;

(2)比赛轮数:在循环制的比赛中,各队都参加完一场比赛为一轮。当参加比赛的队数为单数时,比赛

轮数等于队数。参加比赛的队数为双数时,比赛轮数等于队数减一。

30.球类运动单淘汰制的编排方法

(1)比赛场数=N—1

(2)比赛轮数=2n

(N代表参赛队数,n 代表≥N的 2的幂指数)

如果参加比赛的队数恰好是 2 的乘方数(4、8、16 等),在第一轮中所有的队都要参加比赛,如果参加

的队数不是 2 的乘方数,经过第一轮比赛的淘汰,必须使参加第二轮比赛,排的队数 2的乘方数。

例题:

1.起跑后的加速跑的主要任务是( )。

A.尽快达到最高速度 B.保持最高速度

C.摆脱静止状态 D.为冲过终点做准备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5

1.【答案】A。解析:加速跑使运动员尽快达到最高速度。途中跑是全程跑速度最快的一段,其任务是继

续发挥和保持较长距离的最高速度。

2.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

方法。“三步”的动作特点是( )。

A.一大、二小、三高 B.一大、二大、三高

C.一小、二大、三快 D.一小、二小、三快

2.【答案】A。解析: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距离投

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三步”的动作特点是一大、二小、三高。

3.篮球进攻基础配合的主要形式包括( )。

A.传切、掩护、关门和夹击 B.掩护、抢过、策应和突分

C.传切、掩护、策应和突分 D.传切、掩护、突分和夹击

3.【答案】C。解析:篮球进攻基础配合包括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和策应配合。防守基础配合

包括夹击、关门、补防、交换防守。

4.背越式跳高的合理助跑方式是( )。

A.直线 B.弧线 C.直线加弧线 D.弧线加直线

4.【答案】C。

5.腾跃的远度和高度的两个决定因素是( )。

A.助跑速度和空中动作 B.助跑速度和腾起角度

C.腾起角度和空中动作 D.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

5.【答案】D。解析:人体重心腾跃的远度主要取决于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腾起初速度是由起跳离地

瞬间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关系决定的。

6.成年男子 110m 栏比赛架高度应为( )。

A.89cm B.91cm C.106cm D.122cm

6.【答案】C。解析:现时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田径项目中,110 米跨栏为男性竞赛项目。这个项目是由 110

米的跑道和跑道上面的 10 个跨栏组成的。男子 110 米栏第一栏距起跑线 13.72 米。第 2—10 栏间距离 10 码,

约合 9.14 米,栏高 106.7 厘米。故选 C。

7.径赛中,在弯道上起跑应该遵循距离短、离心力小的原则。这样就要求运动员的起跑位置选择具有经

济性、科学性,你认为在弯道上起跑的位置应该是在( )

A.跑道的左侧 B.跑道的右侧 C.跑道的中间 D.任何位置都可以

7.【答案】B。解析:弯道起跑、加速跑动作同直道起跑和加速跑。而只是为了起跑后有一段直线加速跑

的原因,起跑器必须要装在跑道右侧正对弯道切点的位置上。故答案 B

8.篮球的标准场地,边线长为( )米,底线长为( )米。

A.28,15 B.28,16 C.26,15 D.26,18

8.【答案】A。解析:篮球比赛场地长 28 米、宽 15 米,从界线的内沿丈量。

9.下列属于篮球比赛中的进攻战术的是( )。

A.夹击配合 B.挤过配合 C.突分配合 D.穿过配合

9.【答案】C。解析:篮球进攻基础配合包括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和策应配合。防守基础配合

包括夹击配合、关门配合、补防配合、交换防守配合。

10.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 32 支参赛队伍在第一阶段将分成 8 个小组分别进行单循环,第二阶段每组 2 个

出现队伍分别进行淘汰赛,最后决出前三名的场数是( )。

A.64 B.62 C.56 D.48

10.【答案】A。解析:比赛分为两个过程,在第一阶段单循环的场数是 8×[4×(4-1)/2]=48 场;第

二阶段淘汰赛参加比赛的队伍是 16 个,进行的场数是 16-1=15 场,另外决出前三名需要再加 1 场。总的场数

为 48+15+1=64 场。故选 A。

11.有 8 支足球队参加单循环制比赛,需要进行的场次和轮次是(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6

A.28 场 7 轮 B.36 场 7 轮

C.36 场 8 轮 D.28 场 8 轮

11.【答案】A。解析:共 8队每队要与 7支队伍进行比赛,所以共计为 7 轮,每轮共计 4 场比赛,所以

共计要 28 场比赛。

12.踢球是足球运动的特征,踢球的方法很多,动作要领也有所不同,但是每一种踢法的完整技术动作过

程都是由( )。

A.六个环节组成 B.四个环节组成

C.五个环节组成 D.三个环节组成

12.【答案】C。解析:足球的踢球一般由助跑、支撑、摆动腿的摆动、击球和击球后的随前动作五个技

术环节组成。

13.排球比赛中,决胜局获胜的队应先得( )。

A.9 分 B.11 C.25 分 D.15 分

13.【答案】D。解析:排球比赛规则规定先得 15 分并同时超出对方 2 分的队胜一局。当比分 14:14 时,

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 2 分(16:14、17:15)为止。

14.正式排球比赛中,球员的轮转方式是( )

A.逆时针 B.顺时针 C.随意轮转 D.按位置要求交叉换位

14.【答案】B。解析: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发球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转一个位置。

15.分腿腾跃练习时,保护人应站在( )。

A.跳箱前方 B.跳箱后方

C.跳箱旁边 D.垫子旁边

15.【答案】D。解析:跳山羊对初学者和动作较成熟者的动作保护的站位地点有很大的区别。保护者的

站位就选择在练习者落地的一侧,当练习者落地时,一手扶腹,一手扶背。一般采用的姿势应两脚开立,两

膝微屈,这样既能用力,又便于移动。

16.前滚翻屈腿团身的时机是( )。

A.两脚蹬地后 B.肩背着垫时

C.腰髋部着垫时 D.头着垫时

16.【答案】B。解析:从蹲立开始,两手体前撑垫,与肩同宽,手指自然分开。重心前移,两脚蹬地,

同时屈臂、低头、团身,经后脑、肩、背、臂、脚依次着垫,向前滚动至背部着垫时,立即抱腿成蹲位。要

求两脚蹬地,腿伸直,动作圆滑。

17.靠墙手倒立时,保护者站在练习者摆动腿( )。

A.前方 B.侧后方 C.一侧 D.侧前方

17.【答案】C。解析:保护与帮助是体操教学的一大特点,特别是在中学的体操教学中,由于学生身体

素质不一,感觉能力不同,保护与帮助就尤为重要。靠墙手倒立时,保护者站在练习者摆动腿一侧。故选 C。

18.下列不属于武术四种进攻技法的是( )。

A.抱 B.踢 C.打 D.拿

18.【答案】A。解析:武术四种进攻技法为踢、打、摔、拿。

19.学生彼此之间左右相距的间隙叫距离。( )

19.【答案】×。解析:间隔:学生彼此之间左右相距的间隙叫间隔。距离:学生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

隙叫距离。

20.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所喊的口令都是由预令和动令组成的。( )

20.【答案】×。解析:口令的组成是根据动作的特点和动作的目的要求来确定的,口令一般由预令和动

令组成。但有一些口令只有动令而无预令,如“立正”、“稍息”等。

第四部分 课程标准与教学论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7

考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性: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性: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

4.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2)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5.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四级水平,并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学习目标。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别对应 1~2 年级、3~4年级、

5~6年级和 7~9年级。

6.学习目标是由: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组成的完整体系。

7.《标准》要求采用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淡化甄别、

选拔功能。

8.体育教学方法

(1)在动作技能的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练习法、游戏与竞赛法、

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有: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错误动作法、保护与帮助法、视听引导法等。

(3)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示范,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它在使学

生了解所学动作的表象、顺序、技术要点和领会动作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时,除

注意示范面外还应考虑示范的速度和距离。

由于运动动作的多样性,因此动作示范更要注意“示范面”的问题。示范面是指学生观察示范的视角,

也包括示范的速度和距离等要素。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

正面示范:教师与学生相对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正面示范,正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正面动作的要领,

如球类运动的持球动作多用正面示范。

背面示范:教师背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背面示范,背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背面动作或左右移动

的动作,以及动作的方向、路线变化较为复杂的动作,以利于教师的领做和学生的模仿,如武术的套路教学

就常采用背面示范。

侧面示范:教师侧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侧面示范,侧面示范有利于展示动作的侧面和按前后方向

完成的动作,如跑步中摆臂动作和腿的后蹬动作。

镜面示范:教师面向学生站立进行的与同学同方向的示范是镜面示范,镜面示范的特点是学生和教师的

动作两相对应,适用于简单动作的教学,便于教师领做,学生模仿。例如,做徒手操,开始时学生完成动作

是左脚左移半步成开立,教师的示范动作与学生的动作相对应,则是右脚右移半步成开立。

(4)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和循环练习法等。

(5)体育教学手段可分成:帮助学生进行认知的教学手段(黑板、挂图、模型、多媒体演示);帮助学

生加强本体感受的教学手段(哨子、节拍器、录音机、各种限制物);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的教学手段

(学习卡、录像片)。

9.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功能。

10.教学策略的设计:体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

11.体育实践课教学表现以下鲜明的特点: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8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

(2)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

(3)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

(4)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1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主要包括: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制作简易器材;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合理布局学

校场地器材;合理使用场地器材。

(3)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主要包括: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4)自然地理资源;

(5)体育信息资源;

(6)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主要包括:充分、有效利用有限的体育与健康课时间的基础,提高锻炼的质量;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通

过布置课外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和健康实践活动,不断巩固与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

学习成果。

13.体育课程学习评价

(1)强调评价内容的全民性和可选择性;

(2)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3)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4)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例题:

1.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为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 )。

A.兴趣性 B.综合性 C.主动性 D.参与性术

1.【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性是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高中体

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2.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标准(2011 年版)》将 7~9年级学生的学习阶段划分为( )。

A.水平一 B.水平二 C.水平三 D.水平四

2.【答案】D。解析: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四级水平,并在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学习目标。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别对应

1~2年级、3~4 年级、5~6年级和 7~9年级。

3.教师在武术运动教学中,常采用的示范面是( )

A.镜面示范 B.正面示范 C.侧面示范 D.背面示范

3.【答案】D。

4.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自身完成的动作为范例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解法 B.示范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4.【答案】B。解析: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示范,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

法。它在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表象、顺序、技术要点和领会动作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教学中教

师示范时,除注意示范面外还应考虑示范的速度和距离。

5.贯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学生为本”的课标基本理念中,首先应该做

到( )。

A.充分地传授体育运动技能 B.坚持“健康第一”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C.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 D.让学生自主的选择练习内容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9

5.【答案】B。解析:“以学生为本”的课标基本理念就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理念,第一个贯彻的就

是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6.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体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方面和( )。

A.学生的认知水平 B.知识与技能

C.学生学习的目标 D.运动技巧

6.【答案】B。解析: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 5方面:(1)体能的评定;(2)体育与健康知识和

技能的评定;(3)学习态度的评定;(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5)健康行为的评定。

7.根据运动技能学习的基本原理将特定教学的内容编排与若干次属于( )。

A.学年教学计划 B.学期教学计划

C.单元教学计划 D.课时教学计划

7.【答案】C。解析:体育教学计划可以分为年度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等,其中根据

运动技能学习的基本原理将特定教学的内容编排与若干次被称为单元教学计划。故选 C。

8.体育课时计划也称( )。

A.年度计划 B.教学进度 C.单项计划 D.教案

8.【答案】D。解析:学时体育教学计划又称教案,是根据单元的设计和时数的安排,设计本节课教学过

程的教学方案。

9.体育课上学生生理心理起伏变化的一般规律是( )。

A.上升-下降-相对稳定 B.上升-相对稳定-下降

C.稍下降-上升-相对稳定 D.稍上升-下降-相对稳定

9.【答案】B。解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规律是:上升阶段—稳定阶段—下降(恢复)

阶段。

10.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的简单技术动作的练习是( )

练习。

A.综合性 B.一般性 C.辅助性 D.专门性

10.【答案】C。解析: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的简单技术动

作的练习为辅助性练习。

11.体育课教学设计的重点,主要落实在( )。

A.教学目标环节 B.教学策略环节

C.教学内容环节 D.教学过程环节

11.【答案】B。解析:教学策略是体育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它包括确定课的类型、安排教学顺序、选

择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等。

12.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12.【答案】B。

13.( )是指为了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所采取的保证措施与手段。

A.体育教学手段 B.体育教学原则

C.体育教学方法 D.体育教学组织

13.【答案】D。解析:体育教学组织是指为了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所采取的保证措施与

手段。

14.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

A.师生的双边活动 B.一般在室外运动场上进行

C.从事各种身体练习 D.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结合

14.【答案】C。解析:体育教学是以体育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身体实际参与为特征的师生双边活动,

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0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

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15.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重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

15.【答案】√。解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

标的课程。

16.运动参与目标就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动作的能力。( )

16.【答案】×。解析: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

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

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

17.自主、合作、探究是体育教学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 )

17.【答案】√。解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

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

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18.在广播体操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背面示范授课。( )

18.【答案】×。解析:在广播体操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镜面示范进行教学,适用于动作技术结构简单,

学生易于模仿的练习。背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背面动作或左右移动的动作,以及动作的方向、路线变化较

为复杂的动作,以利于教师的领做和学生的模仿,如武术的套路教学就常采用背面示范。

19.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属于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

19.【答案】√。解析: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

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

与健康学习、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20.新课程标准下,单元教学计划是指学期教学计划。( )

20.【答案】×。解析: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学期教学进度。它是把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中所规

定的一学期的各项教材内容时数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内的一种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编写教案的

主要依据。而单元教学计划是也称单项体育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对各个单元的设计,把某个教学

内容按照某种教学模式体例安排各个课次的教学文件。

2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1.【参考答案】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