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 - wuhangtghj.wuhan.gov.cn/uploadfile/20141021102740171.pdf · 2014. 10. 21. ·...

114
目录 前言........................................................................................................................... 1 1 历史轮回:武汉是国家战略的风向标 .................................................................. 3 1.1 历史视角下的武汉 ........................................................................................ 3 1.2 武汉当前的发展情况 .................................................................................... 6 1.3 小结:国家战略的风向标 ........................................................................... 11 2 趋势判断: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武汉的机遇挑战 ........................................... 13 2.1 经济发展趋势 ............................................................................................. 13 2.2 空间发展趋势 ............................................................................................. 20 2.3 小结 ........................................................................................................... 26 3 区域格局:中三角区域“五角形地区”的成长 .................................................. 27 3.1 武汉在区域网络中的地位:强弱强 ............................................................. 27 3.2 面临的挑战:辐射带动区域有限 ................................................................. 31 3.3 中三角地区区域格局 .................................................................................. 32 3.4 中三角区域空间发展策略 ........................................................................... 36 3.5 小结 ........................................................................................................... 38 4 模式选择:国家中心城市模式与再工业化模式 .................................................. 39 4.1 产业发展阶段 ............................................................................................. 39 4.2 制造业与服务业特征 .................................................................................. 40 4.3 经济模式演变 ............................................................................................. 43 1 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Jan-2021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目录

    前言........................................................................................................................... 1

    1 历史轮回:武汉是国家战略的风向标 .................................................................. 3

    1.1 历史视角下的武汉........................................................................................ 3

    1.2 武汉当前的发展情况 .................................................................................... 6

    1.3 小结:国家战略的风向标 ...........................................................................11

    2 趋势判断: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武汉的机遇挑战 ...........................................13

    2.1 经济发展趋势 .............................................................................................13

    2.2 空间发展趋势 .............................................................................................20

    2.3 小结 ...........................................................................................................26

    3 区域格局:中三角区域“五角形地区”的成长 ..................................................27

    3.1 武汉在区域网络中的地位:强弱强 .............................................................27

    3.2 面临的挑战:辐射带动区域有限.................................................................31

    3.3 中三角地区区域格局 ..................................................................................32

    3.4 中三角区域空间发展策略 ...........................................................................36

    3.5 小结 ...........................................................................................................38

    4 模式选择:国家中心城市模式与再工业化模式 ..................................................39

    4.1 产业发展阶段 .............................................................................................39

    4.2 制造业与服务业特征 ..................................................................................40

    4.3 经济模式演变 .............................................................................................43

    1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4.4 产业发展模式选择......................................................................................46

    5 目标愿景: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48

    5.1 我们希望........................................................................................................48

    5.2 分功能,分层级,分阶段的发展路径 .............................................................49

    6 绿色的城市.......................................................................................................39

    6.1 协调生态安全 .............................................................................................52

    6.2 控制生态底线 .............................................................................................53

    6.3 建设生态网络 .............................................................................................56

    6.4 促进低碳发展 .............................................................................................63

    7 宜居的城市.......................................................................................................65

    7.1 未来社区的模样..........................................................................................65

    7.2 构建活力的社区..........................................................................................70

    7.3 营造和谐的社区..........................................................................................72

    8 包容的城市.......................................................................................................74

    8.1 两大目标 ....................................................................................................75

    8.2 行动措施 ....................................................................................................76

    9 高效的城市.......................................................................................................86

    9.1 现状特征 ....................................................................................................86

    9.2 三个发展目标 .............................................................................................88

    9.3 主要发展策略 .............................................................................................90

    2

  • 10 活力的城市....................................................................................................97

    10.1 武汉城市空间梳理...................................................................................97

    10.2 空间模式探讨..........................................................................................98

    10.3 城市功能体系........................................................................................101

    10.4 城市中心体系........................................................................................104

    10.5 武汉“1+8”城市圈的空间发展 ...........................................................106

    结语.......................................................................................................................109

    3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 前 言

    2049 是中国建国百年,也是武汉解放百年,一个城市发展需要“百年大计”,才能避免走弯路、错路。如果说之前的规划有点功利色彩,有一定的近期操作的现实目的,那么这个 2049 战略研究则是希望本着对武汉负责、对子孙负责的态度,把武汉建设好。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找准目标不走弯路。因此,这个规划编制目的并不是请谁批准,更没有想在一定范围内把武汉做大、当龙头的奢望,而是更为脚踏实地地为武汉谋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容错性差,犯了错误往往不可逆转、不可改正或者改正起来的成本非常大。小至一栋楼,大至成片的开发、快速路的建设,城市规划上所犯的错误对一个城市而言可能是灾难性的。这就倒逼着武汉一定要做百年规划,“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规划武汉 2049 核心目标是要用一个更长远的价值观来指导现在的行动。

    总结城市的发展过程,我们也发现,过去城市的发展更多的是以经济发展作为相对单一的目标,但是从更长远的价值取向来看,当国家和城市的经济发展进入到一定阶段后,在经济目标外,人民还有更多的追求,包括追求更生态的环境、更清洁的空气、更舒适的生活、更绿色的交通等。

    “武汉 2049”核心在于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武汉的目标是什么?要避免走弯路,出现方向性错误;第二,明确我们不能做什么?要避免做错事留遗憾,避免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第三,确定我们该做什么?避免错过机遇。越长远的规划涉及到未来的变化越大,特别是武汉现在处于转型期,产业在变化,社会在转型,各个方面还在改革,我们需要考虑得更加全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不能做什么,避免给城市造成大的遗憾。不能做的就是不变的东西,虽然我们不可能准确地预见 2049 年具体的发展情况,但江、湖、山体不能够再填挖,城市不能再摊大饼,产业发展要更加集约等,需要把这些大的格局要明确下来。另外就是要明确“要做什么”,武汉有很多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此城市的基本骨架要尽早形成;武汉要尽可能建成综合交通枢纽,面向全国甚至世界服务;要建设智能城市;要进行绿色发展,保护生态;要引领以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服务为代表的产业革命等等。我们希望通过“武汉 2049”,让全市人民都知道到 2049 年武汉大体要发展成什么样,我们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些都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

    1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基于一种更长远的价值观,武汉 2049 规划主要依托两条技术主线:一是如何让武汉在全球城市网络中更具竞争力,在建国百年之期成为一个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强大武汉。基于这个目标以及武汉的特征条件,我们认为未来武汉应当努力成为全国甚至全球的创新中心,区域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高端制造业中心。二是如何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来指导城市未来的发展与建设,不急功近利,不好大喜功,而是成为一个市民居住幸福的、美好的大武汉。武汉大江大湖的生态格局,在全球的特大城市中都有绝对优势,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彰显武汉的山水优势。未来,这里将是一个绿色的城市,宜居的城市、包容的城市、高效的城市和活力的城市。

    这个规划既不会很容易实现,也不会一帆风顺。规划不仅需要正确的方向,充实的内容,还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多机构的紧密合作来实现。我们为我们孩子们留下的城市,将取决于我们如何把握现在,做出果断的决定并将贯彻落实到底。通过合理引导和规划,我们相信,武汉可以在未来能够为市民提供一个比现在 1000万人口所拥有的更加美丽、更加健康、更加开放的城市。

    2

  • 1 历史轮回:武汉是国家战略的风向标

    武汉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其发展与起起落落一直体现着国家战略风向标的地位,在国家中的地位也经历过三次的顶峰。武汉第一次体现国家地位是在明末清初的17 世纪初叶,汉口定位为“九省通衢,商贸重镇”,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是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美誉。第二次为 20 世纪初叶,随着汉口成为列强的通商口岸与洋务运动的兴起,武汉的港口与对外贸易地位凸显,与上海、天津、广州并称为全国四大金融中心。第三次崛起为建国后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出于战备需要重点开发中西部地区,而武汉成为国家这一轮战略的工业据点,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之一。随着 1980 年代开始国家采用“出口导向”战略,经济发展集聚到沿海,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逐渐被边缘化。但是从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家逐渐采用“内陆内需”与“出口导向”并举的战略,武汉的发展面临新一轮的基于国家战略与国家中心城市的机遇。

    1.1 历史视角下的武汉

    第一次体现国家战略地位:明末清初四大名镇之一

    图1‐1:楚中第一繁盛处——汉正街 

    3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武汉起源于东汉末年的卻月城、鲁山城和武昌蛇山的夏口城。东汉末年,地方军阀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是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223 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了一座瞭望塔——黄鹤楼。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的“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中的夏口就是指武汉。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资料来源:武汉规划展示馆

    由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来自徽州、山西、陕西、江西等各帮商人纷纷前来经营,以盐、典当、米、木材、棉布、药材为六大行业,发展到上下二十里的规模,主要街道汉正街上起硚口,下到堤口。明末清初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成为中国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美誉。

    第二次体现国家战略地位:二十世纪初对外通商口岸和近代工业城市

    1858 年,汉口成为清朝与列强签订的《天津条约》中增辟的 11 个通商口岸之一,1861 年 3 月汉口正式开埠。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了英、德、俄、法、日五国租界。以英国为首的各国外商经营长江航运和茶叶等农产品出口业务。汉口的对外贸易很快远远超过广州,几乎可以与上海并驾齐驱。

    1889 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其执政期间大力推行洋务运动,特别是兴建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刺激了武汉近代工业兴起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主持修建了芦汉铁路,创建了两湖书院等新式学堂。武汉以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经济地位成为中国首要经济中心。

    4

    “武汉者,指武昌、汉阳、汉口三市而言。此点实吾人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又为中国茶之大市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及河南、陕西、甘肃三省之各一部,均恃汉口以为与世界交通唯一之港。至于中国铁路既经开发之日,则武汉将更形重要,确为世界最大都市中之一矣。所以为武汉将来立计划,必须定一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孙中山,《建国方略》

  • 20 世纪初叶的 10 年间,汉口的对外贸易额始终占全国外贸总额的 10%左右,常居全国第二位,“驾乎津门,直逼沪上”,成为当时唯一可与沿海几大通商口岸匹敌的内地口岸,是全国的四大港口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二十世纪初的武汉享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是绝无仅有的与大上海共享荣耀的大都市,代表着中国城市发展的方向与希望。

    第三次体现国家战略地位:“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基地和物资调拨枢纽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面临严峻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家希望模仿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快速完成重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的原始积累,避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处于被动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集中力量进行了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以工业据点方式进行开发,为备战需要重点开发中西部地区。

    出于国家安全的战略要求,地处中国中心地带的武汉在这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国家大量的重工业投资,一度从服务和消费型城市转变成为生产型城市,并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武汉有了万里长江第一桥、亚洲最大的肉联厂,以及武钢、武船、武重、武锅等一批工业领域的大型国企。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武汉的企业数量和水平在全国都居于前列,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武汉是国家在华中地区物资调拨中转站,是全国重要的物资中转流通枢纽。

    改革开放时期:武汉地理中心的边缘化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际形势方面,苏联的影响力不断下降,中国通过“出口导向战略”融入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这一时期,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廉价的土地、丰富的劳动力和几乎可以忽略的环境成本,因此中国在全球经济分工体系的职能是“加工厂”,距离大型海港越近的地方越具有物流成本的优势。国家的战略重心从内陆移向沿海,通过非均衡战略打造若干经济增长极:1980 年,中央决定开放沿海 4 个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率先崛起。1984 年,中国开放了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 年开辟了三个经济开放区,1988 年又进一步扩大了开放地区,形成了环渤海经济开放带。1990 年,浦东开发开放,长三角迅速崛起。由此,沿海地区率先开发开放获得了经济上的“起飞”,成为了经济地理意义上的“中心”,地处中国地理中心的武汉反而处于“边缘”地位。

    面临第四次国家战略地位的新机遇

    5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2000 年以来,伴随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的发展战略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国家的需求导向从单一依赖外部市场转向内需和外需双导向,国家的开放格局从沿海开放转向沿海、内陆全面深化的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重心从沿海化转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从中心城市转向城镇群为核心的区域协调发展。从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转向关注增长的质量内涵,提出了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建设“两型”社会、自主创新等新要求。

    在此背景下,国家需要在中部地区找到核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群,成为“中部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武汉和中部地区也从政策洼地变成了战略高地。2006 年“中部崛起战略”写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中部地区再次全面进入国家视野。2008年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两型”试验区。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国家通过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内需。2009 年武汉光谷成为了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些政策红利和大规模的投资使得武汉迎来了新一轮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武汉有机会、也有责任在新一轮国家战略扮演重要的角色,引领中部地区共同发展。

    图1‐2:创新引领未来——武汉未来科技城 

    1.2 武汉当前的发展情况

    经济发展出现 2008 年拐点

    6

  • 7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从宏观经济表现来看,2007 年对于武汉是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一年武汉占全国GDP 的比重为 1.2%,是近十年来的一个低谷(图 1-3)。在这一年,武汉的 GDP 增速与全国平均增速最为接近,仅比全国高 1.4%。此后,武汉的经济表现一路上扬,2012年武汉市地方生产总值超过 8000 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 1.5%,五年间 GDP 平均增速超过 20%。武汉的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5000 亿元,五年间平均增幅达到 24%。武汉在全国城市 GDP 的排名,从 1980 年的第 7 位,下降到 2005 年的第 17 位,此后武汉的排名开始上升,2012 年又回到了第 9 位,划出了一道“U”型曲线。

    图1‐3:武汉占全国GDP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2012 年武汉市统计年鉴、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

    四类产业集聚与四大优势

    与宏观经济形势趋好相对应的是,2007 年以来电商物流、高科技、消费服务和先进制造 大 业加速向武汉集 ,体现的是区位、人才、市场和技术四大优势。 四 类企 聚

    图1‐4:2007年后入驻武汉的企业 

    1.23%1.24%1.23%1.20%1.18%

    1.23%1.24%1.20%

    1.30%1.36%

    1.39%1.43%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电商物流企业与区位优势。武汉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动脉的十字交汇点,与长沙、郑州、洛阳、南昌、合肥、南京等特大城市相距不到 700 公里,与京、津、沪、穗、渝、西安等特大城市相距不到 1200 公里,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武汉初步形成了公、铁、水、空及城市交通的立体交通网络。

    良好的综合运输网络,便利、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有力推动了武汉物流业发展。2011年武汉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 17683 亿元,社会物流总额、物流增加值、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等指标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近年来,亚马逊、当当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国内知名电商物流企业在武汉设立全国一级运营中心。以亚马逊为例,武汉物流基地是全国一级运营中心,规模排名全国第六,主要负责华中区域,辐射湖北、河南、江西、湖南四省,它的使用将使大部分华中地区的订单缩短 1-3 天的配送时间。当当网CEO 李国庆曾说过:“一个区域中心至少要辐射 700 公里范围,当当网在武汉建设物流运营中心,就是根据这个趋势布局的,任务是盘活中部多个省份。”

    高科技企业与人才优势。武汉高校密集,科研单位众多,科技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前列。2011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 79 所,居全国第二,在校大学生人数逾 100万,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仅次于中关村的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2011 年末,全市拥有政府部门属科学技术研究机构 100 所,国家实验室 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4 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3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4 个,国家级工程技

    8

  • 术研究中心 22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8 个。丰富的科教资源和充沛的高素质劳动力为武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服务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图1‐5:国家重点高校、研究机构分布 

    近年来,华为、联想、搜狐、腾讯、施耐德电气、西门子等高科技企业纷纷来到武汉建立基地。许多企业在武汉设立集生产、技术研发、区域总部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无一例外是看重了武汉丰富的劳动力、科技人才、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大光谷的产业环境。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总部位于深圳。武汉无线互联网技术研发中心于 2012 年开工建设,一期投资 10 亿,建成后将有 2600 名员工。腾讯在全国各大区域的中心城市都设有研发中心,包括华南地区的深圳、广州,华北地区的北京,华东地区的上海,西南地区的成都以及华中地区的武汉。腾讯选择武汉的最主要原因是看重了武汉的人才优势,“我们一定要跟着人才走,哪里人才多,就要在哪里设立基地。”

    9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消费服务企业与市场优势。武汉自身经济能级的扩大以及华中地区巨大的市场潜能都吸引消费服务业企业的集聚。2012年武汉市市域人口达到1002万人,GDP超过8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3427 亿元,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7 万元,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比重达到 25%。近一百万的大学生群体和众多高科技人才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随着超过 6 条城际铁路的建成,武汉周边将形成半小时紧密经济圈,武汉的消费辐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在更加广域的范围内,以武汉为中心 500 公里范围内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五个省份,居住着 3 亿多人口,代表着巨大的内需市场。

    从万达集团的投资战略可以很好地解释武汉巨大的消费潜力。万达将全国市场分为六大板块,武汉是中南板块的核心,项目数量远高于周边南昌、长沙、郑州、襄阳等城市,位列全国城市之首。万达投资建设的武汉中央文化区规划面积 1.8 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 340万平方米,投资 500亿元,是融文化、旅游、商业、商务、居住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楚河汉街已经于 2011年开业,是国内最长的商业步行街,每天客流超过 10 万人次。在建的项目包括汇聚全球顶级奢侈品牌的汉街万达广场,全球一流的汉秀剧院和电影文化公园,多座高级酒店等。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认为,选择武汉主要考虑到城市本身的能级和区域辐射力:“武汉的城市规模够大,是中部崛起的龙头。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武汉形成 3 小时城市圈,如果沿北京—广州,上海—成都画一个十字线,中间的交叉点就是武汉,武汉的辐射作用很大。”

    图1‐6:近年来武汉的消费服务业快速发展 

    10

  • 先进制造企业与技术优势。近年来,以东风汽车、通用汽车、南车集团、雷诺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企业纷纷在武汉设立产业基地。从世界 500 强制造业外资企业在中三角的布局可以发现,武汉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世界 500 强制造业外资企业在中三角共有 58 处分支机构,其中制造加工环节 45 处,占 78%;采购销售环节 8 处,占 14%;研发环节 5 处,占 8%。尽管中三角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形式以制造加工环节为主,但绝大多数的研发、采购销售环节都在武汉。从长三角、中三角制造业类别层次看,武汉与上海、南京、苏州处在同一层级,武汉的制造业价值区段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表 1-1)。中三角内部的其他城市中,长沙以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特征,南昌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特征,说明武汉在中三角区域制造业中的占据着较高的价值区段。

    表1‐1:长三角与中三角城市制造业价值区段分布 

    价值区段 城 市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苏州、上海、南京、武汉

    资金密集型制造业 黄石、十堰、宜昌、襄阳、鄂州、长沙、湘潭、郴州、娄底、景德镇、新余、

    鹰潭、无锡、常州、扬州、宁波、泰州、上饶、湘西州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荆门、孝感、荆州、咸宁、随州、株洲、邵阳、岳阳、益阳、永州、怀化、

    萍乡、宜春、抚州、吉安、镇江、南通、嘉兴、湖州、绍兴、温州、金华、

    丽水、衡阳、常德、张家界、南昌、九江、赣州、徐州、盐城、杭州、台州

    数据来源:《中三角区域的城市体系研究》专题

    1.3 小结:国家战略的风向标

    从城市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武汉在历史上先后三次体现了国家战略地位,并且从建国以来城市的起伏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当国家实行非均衡、外向战略的时候武汉的地位下降,当国家实行相对均衡、内向战略的时候武汉的地位上升。当前,武汉面临着第四次体现国家战略地位的新机遇,从宏观政策、经济发展趋势、企业选择等视角都反映出武汉积极向上的态势,也回应了武汉长期以来积累的区位、人才、市场和技术的四

    11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大优势。然而不能回避的是,武汉历史上的大发展时期都依赖于强大的外力作用,当前的发展机遇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段,我们认为只有将优势和机遇必须转化为城市内在积极进取的动力,才会具有可持续性,才能进一步确定武汉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

    12

  • 2 趋势判断: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武汉的机遇挑战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9 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 1978 年的 18.6 倍,意味着在超过 30 年时间的跨度中,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9.9%。按照汇率法计算 GDP,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也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0 年中国人口总数为 13.4 亿,有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完成了从“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变。

    展望未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将继续保持增长,并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与此相伴随的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的人口总量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到 2025 年左右到达峰值,约 14 亿人,随后将出现小幅下降;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有 10 亿人居住在城市中。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外需”与“内需”,“区域化”与“本土化”三大并举,武汉将获得很好的发展机遇,有机会在国家崛起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1 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总量继续增长,增速逐渐放缓

    ——世界银行《2020 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

    中国正经历两个历史性的转变:一是从乡土化的农业社会向城市化的工业社会转型;二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发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过去的 15 年中,经济总量翻了不止两番。即便是在发达富裕的工业化国家,这样的进程也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而在中国这个过程却仅仅被浓缩在了一两代人身上。

    随着中国经济保持超乎大部分人预期的高速增长,对中国何时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预测变得更加乐观。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通过模型预测从2003-2030 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 4.5%,到 2015 年按照购买力平价中国GDP超过美国,到 2030 年中国

    13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14

    经济规模是美国的 1.38 倍,中国的人均GDP是美国的 34%,日本的 52%。1

    在经合组织对全球经济的展望中再次凸显了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按照 2005 年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6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将增长7倍多,中国的经济规模预计将在2012年超过欧元区,最快到 2016 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2011 年中国经济占全球的比重为 17%,到 2030 年中国经济占全球的比重将达到 28%,2060 年将维持 28%的水平,届时中国的经济规模将是美国的 1.6 倍。2

    图2‐1:中国、美国占全球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麦迪森、经合组织的数据绘制

    从经济增长率来看,中国经济将从加速发展走向成熟,经历较快增长期和平稳增长期两个阶段。经合组织预测到 2060 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为 4%(全球增长率为 2.9%),2011-2030 年为 6.6%(全球增长率为 3.7%)保持较快增长,2030-2060 年为 2.3%(全球增长率为 2.3%)速度趋缓。世界银行认为未来 20 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呈现逐渐趋缓的过程,GDP 年增长率从 2011-15 年 8.5%下降到 2026-30 年的 5%,总体仍保持较快水平。国内学者胡鞍钢(2012)预测,到2020 年中国人均GNP 从300 美元向1700-1800美元(1980 年价格)迈进,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2050 年人均 GNP 向 13800 美元(1980 年价格)迈进,GNP 保持 4%-5%的速度增长,GNP 世界排名第一,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1Chinese Economic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2007 2Looking to 2060: Long-term growth prospects for the world,2012

  • 经济结构:消费比重上升,投资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工业

    比重下降

    由于中国前 30 年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基础上,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无形中增加了经济安全的风险性,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角色的同时也将自己锚固到一个价值分配不利的位置。因此,30 年后的今天中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强调自主创新以及内需和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将不断提高服务业和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降低出口、投资和工业的份额。

    世界银行预测未来二十年中国的经济结构将呈现消费比重上升,投资比重下降的总体趋势:消费占 GDP 的比重从 2010 年的 48.6%上升到 2030 年的 66%;投资占 GDP的比重从 2010 年的 46.4%下降到 2030 年的 34%,到 2030 年消费对经济增长将起到主导性作用。

    从产业结构来看,将出现服务业比重上升,工业比重下降的趋势:服务业占 GDP的比重从 2010 年的 43%上升到 2030 年的 61.1%,工业占 GDP 的比重从 2010 年的46.9%下降到 34.6%,到 2030 年呈现服务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

    图2‐2:中国消费和投资占GDP比重预测  图2‐3:工业和服务业占GDP比重预测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12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12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举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构建高端制造体系。根据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周期理论,全球大约每隔 50 年就会经历一次技术革命,自 18 世纪下半叶以来已经经历了四

    15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个长波周期,目前正在经历信息及通信长波。而几乎所有实现赶超的国家都是通过科技、工业或交通通信方式的变革实现的。因此,国家需要布局前沿产业以争取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包括航天航空、海洋装备、智能电网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也包括 3D 打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医学、物联网、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发展高端制造体系无一例外需要依托科研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人力资源充沛的城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成都等城市有机会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图2‐4:全球化过程中五次经济长波 

    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虚拟经济”,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转型。当前世界财富体系呈现“倒金字塔”格局:最高层次为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它纯粹虚拟资本,第二层次为股票、债券、外汇、商品期货等金融业,第三层次为商品、贸易和服务等,基础是实体经济。当前以金融及其衍生品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主宰着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虚拟经济”掌握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命脉。从本质上说“虚拟经济”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复杂,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形成更细致的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提高制造业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未来,中国不仅要在实体经济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更要大力发展“虚拟经济”,一方面提高在全球金融和贸易领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16

  • 17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外需”与“内需”并举

    首先,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格局,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 18 个,已签署自贸协定 12 个,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 6 个。中国需要继续深化贸易全球化与开放市场,通过技术、人才、资金的流动,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通过自贸区的试验,复制和推广先进经验。其次,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在 2012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上,中国大陆(含香港在内,不包括台湾)的上榜公司达到 73 家,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尽管从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来看,中国大型企业的实力已经相当雄厚,但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程度较低。未来,一般制造业将继续向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而高端制造业尤其是核心技术领域欧美国家还将保持一定的优势,中国企业“走出去”是重要的出路。再次,国家的开放格局已经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从沿海开放转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内陆城市面临国际化的机遇。其中,综合保税区、国际机场、铁路和港口将扮演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国家需要扩大内需,促进国土空间相对均衡发展。中国未来将走积极稳妥、集约节约、特色多样、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城镇化道路,形成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城乡关系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城镇化空间格局3。未来,国土空间格局将是多层次的,城镇群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包括核心城镇群、区域支撑城镇群和战略支点城镇群。中心城市分为区域中心城市、都市区核心城市和边境口岸城市。都市区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是经济紧密联系的地域范围。

    3城镇化课题

    图2‐5: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 

    数据来源:城镇化课题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18

    武汉经济发展趋势

    未来,中三角地区将成为全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 年中三角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占全国 GDP 的 10%,低于长三角,与京津冀、广东接近,高于川渝地区。参照美国的发展经验,2005 年美国十大巨型城市区域占全国经济的比重达到 76%。全国五大重点板块的经济份额将呈现进一步集聚的趋势,五大板块占全国 GDP 的比重将从目前的 58%上升到 65%左右,国家层面的“钻石结构”将逐渐形成。中三角和川渝板块未来增长的潜力最大,预计中三角占全国 GDP 的比重将从目前的 10%左右上升到 12%左右。

    图2‐6:国家空间层面的“钻石结构” 

    (“钻石结构”是指国土空间层面五大重点城镇群,空间上连接而成形成钻石形状。五大重点城镇群

    包括:京津冀城镇群、长三角城镇群、珠三角城镇群、中部城镇群和成渝城镇群。)

  • 19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根据增长率法粗略测算,2010-20 年武汉市 GDP 年增长率为 10%,2020-30 年为7%,到 2030 年武汉 GDP 达到 3 万亿元;2030-50 年武汉市 GDP 年增长率为 3.5%,到 2050 年武汉 GDP 达到 6 万亿元。可以预见,远景武汉的经济体量将十分巨大。

    图 :武汉市经济增长预测2‐7  

    未来, 的门户职能。随着内陆

    武汉将承担起对外联系全球、对内辐射区域两个“扇面”城市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武汉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在这一时期,武汉

    需要建立国际门户枢纽的地位,建设国际化的航空港和信息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跨国投资,同时扩大贸易展览和文化的交流。武汉需要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武汉本地有武钢、武船、武锅、东风、邮科院、长飞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应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构建高端制造体系,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武汉科教资源丰富、创新氛围浓厚,有能力在光电子、地理空间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此外,武汉应提高服务能级,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在金融、商贸、现代物流等领域体现城市的控制力,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图 :武汉作为区域门户示意图2‐8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1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70000

    GDP(亿元) GDP年均增长率

    3万亿

    6万亿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20

    2.2 空间发展趋势

    人口发展趋势:总量、城镇化与人口红利

    (1)中国人口总量发展趋势:倒“U”型曲线

    按照联合国的预测,世界人口总量将从 2011 年的 70 亿人增长到 2050 年的 93 亿人。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人口将从 2011 年的 36 亿增长到 2050 年的 63亿人。其中,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将成为主要动力,从 2011 年的 27 亿增长到2050 年的 51 亿人,同时期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仅增长 1 亿人。发展中国家剧烈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 21 世纪前 50 年全球人口变化的最主要特征。4

    我国自 20 世纪 70 年代在城乡全面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总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998 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 1%。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我国 2010 年人口总数为 13.4 亿。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我国人口在 2025 年左右将达到峰值(约 14 亿),此后人口将处于持续下降阶段,预计 2050 年我国人口将减少到 亿左右,总体变化趋势呈现倒“U”型曲线。 13

    图2‐9:联合国对中国人口变化预测 

    数据来源:联合国,2011

    4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1 Revision

  • (2)2013 年左右出现人口红利的拐点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国际经验表明,1970-1995 年期间,在东亚超常规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这一有利因素的贡献率比率高达 1/3—1/2。在世界银行估计中,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的结构性优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 30%以上。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 年我国 15-59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了 345 万,达到 9.37 亿。蔡昉(2012)预测 2013年人口红利拐点出现,在 2013 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不再增长,之后则是负增长。同时他也指出中国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将会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显著的影响。根据OECD 012)的预测 2060 年我国劳动人口比例将下降到 61.4%。 (2 ,到

    图2‐10:世界部分国家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数据来源:OECD,2012

    (3)2050 年城镇人口将达到 10 亿人,城镇化水平增速逐渐放缓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2010 年中国城镇人口为 6.6 亿人,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50 年全国城镇人口将达到 10 亿人(表 2-1),即在 40 年间城镇人口净增加 3.4亿人,其中异地移民将占城市人口的 40%。随着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城镇化

    21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水平也将大幅的升高。我国城镇化水平将从 2012 年的 52.6%提高到 2050 年的 77.3%,之后将处于较稳定状态。

    未来四十年是我国城镇化的加速阶段,但从趋势来看城镇化水平增速将逐渐放缓:2020 以前年均增速约为 1.2%,2020-2030 年均增速为 0.7%,2030-2050 年降到 0.4%。随着城镇化水平增速的放缓,我国城镇化将从侧重“量”的提高向强调“质”的提升转变。

    表2‐1:联合国对中国总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预测 

    年份 2010 2020 2030 2050

    总人口(亿人) 13.4 13.9 13.9 13

    年均增长率 0.37% 0 -0.33%

    城镇化水平 49.2% 61.0% 68.7% 77.3%

    平均每年增长 1.18% 0.77% 0.43%

    城市人口(亿人) 6.6 8.5 9.6 10

    年均增长率 2.56% 1.22% 0.20% 数据来源:联合国,2012

    空间分布规律:区域化与本土化并举

    (1)人口流动的区域化和本土化现象

    从国家层面来看,2013 年左右就会达到人口红利的拐点。但是从区域角度来看,部分地区的人口红利仍然十分明显,我国正从国家人口红利向区域人口红利转变。一方面,长距离迁移的比例在减小,人们更愿意在省内或区域内的城市寻找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人口回流的趋势在加强,回流的重点地区也是区域内或省内的中心城市以及县城。人口区域化的趋势背后蕴含着经济和文化的意义:首先是生产组织的区域化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构造以区域为单元的垂直分工产业体系;其次是消费组织的区域化,人口特征、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导致消费市场空间的区域化,而集体消费也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再次,是文化认同的区域化,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在语言习俗、生活方式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文化地域的认同感是影响人们选择城市的重要因素。

    22

  • (2)城镇化:城镇群作为主体形态,县城作为支撑

    基于人口流动的区域化和本土化的趋势,未来中国的城镇化格局将以城镇群作为主体形态,县城作为重要支撑。《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提出构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连绵区,以及山东半岛、闽东南、北部湾、江汉平原等 13 个城镇群。《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到 2020 年建设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三个特大城市群,以及哈长、江淮、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等18 个大城市群。城镇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经达成了共识。

    王建在2005 年时提出了建设20 大都市圈的构想,其理论前提是都市圈经济是在最小空间范围内实现供给规模与需求规模的对称,因此产品的空间运输距离最短,运费最低,都市圈内部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分工体系。借鉴日本的经验,他建议未来在东、中部平原地带建立 20 个都市圈。每个都市圈可容纳 5千万城市人口,以 120 公里为半径,覆盖 4-5 万平方公里。

    ——王建

    在城镇化的另一端,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县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通过分析1999 年到 2009 年湖北各级城镇占全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可以发现,县城人口由 34%增长到 38.4%,增速在省内各级城市中最高。通过进一步调查可以发现,教育、服务等生活因素在县级城市人口集聚中的作用相对突出,县城作为未来“本土化”的趋势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武汉空间发展趋势

    同经济份额进一步向全国五大重点板块集聚的趋势一致,未来人口也将进一步集聚。2010 年长三角占全国人口的份额最高为 16%,中三角(湖北、湖南、江西)占全国人口的 12%,京津冀、广东和川渝各占 8%,五大板块占全国人口的 51%。预计未来人口将进一步集聚,五大板块占全国的比重将达到 60%左右,中三角和川渝板块未来增长的潜力最大。预计中三角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将从目前的 12%左右上升到 15%左右。

    23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表2‐2:全国五大板块人口、经济比重预测 

    2010 年人口占比 2050 年人口占比 2011 年 GDP 占全国比重

    2050 年 GDP 占全国比重

    长三角 16% 16-18% 22% 22-23%

    京津冀 8% 8-11% 10% 10-12%

    中三角 12% 12-15% 10% 10-12%

    广东 8% 8-9% 10% 10-12%

    川渝 8% 8-11% 6% 6-8%

    合计 51% 60%左右 58% 65%左右

    图2‐11:全国五大板块人口、经济占全国比重预测 

    24

  • 根据联合国(2011)的预测,到 2025 年世界将形成 37 个人口超千万的巨型城市,其中东京、德里、上海位列前三,武汉位列第 26 位,有 1270 万人。随着国家战略重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上武汉对周边地区强大的吸引力,未来区域城镇化(主要是省内人口流动)将成为武汉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根据联合国对我国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以及对武汉人口增长趋势的判断,预测 2030 年武汉总人口为 1300-1400 万人,城镇人口为 1250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 88%左右;2050 年总人口为 1600-1800 万人,城镇人口为 1600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 94%左右。

    要有效防止人口过度集聚。面对城市人口可能快速增长的这一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尽早制定武汉人口发展政策,促进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一致,适时出台有针对性的人口政策、产业政策,既注重以人兴业,又注重以业控人,注意避免人口过快增长、过度集聚。

    要大力引进年轻人和各类专业人士。城市的活力不但来自于人口的集聚和集中,更来自于人口的合理构成和素质。城市的年轻人越多,劳动力人口越多,城市越有活力;城市的科技教育人才越多,外来人才越多,移民越多,国际人士越多,城市越有活力。因此,我们不能保守封闭,不能本位主义,要创造各种条件、营造各种环境,张开双臂,拥抱欢迎年轻人、外地人、外国人,在武汉投资兴业、安家落户。

    图2‐12:2050年中心城市人口预测 

    数据来源:结合联合国对2025 年中国城市人口的预测

    25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2.3 小结

    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仍将继续保持增长,远景的经济规模将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左右。未来的增长速度将是分阶段的,2030 年之前保持较快增长,2030 年之后增长的速度会逐渐趋缓。与此相对应的是经济结构的变迁,投资比重下降,消费比重上升,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组关系。坚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举,通过发展“实体经济”构建高端制造体系,“虚拟经济”最终为“实体经济”服务;坚持“外需”与“内需”并举,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格局,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时更加注重内陆内需,促进国土空间相对均衡发展。

    从人口和空间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总人口将在 2025 年前保持增长,达到 14 亿人左右,2025 年以后缓慢减少。中国的城镇人口仍将不断增加,到 2050 年大约有 10亿城镇人口,其中异地移民将占城市人口的 40%。从国土空间分布规律来看,中国未来将呈现区域化与本土化并举的格局,由国家人口红利转变为区域人口红利,城镇群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县城成为重要的支撑。

    对于中部三省和武汉而言,今后经济和人口都将进一步集聚。预测到 2050 年中三角(湖北、湖南、江西)占全国经济和人口的比重都将进一步上升,武汉未来的经济体量将十分巨大,粗略估算到 2050 年地方生产总值将达到 6 万亿元。武汉的总人口还将继续增长,到 2050 年约有 1600-1800 万人,城镇人口达到 1600 万人左右。

    26

  • 3 区域格局:中三角区域“五角形地区”的成长

    武汉与区域的经济、交通联系在空间尺度上表现为“强弱强”特征,即远距离强、中距离弱、近距离强的态势。武汉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联系较强而且相对均衡,这反应武汉在国家中心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与影响力。同时,武汉与省域内部联系较强,也反应了武汉在湖北省域内的中心地位;但目前武汉与中部地区的其它城市联系相对较弱,联系较强依次分别是长沙、南昌;郑州、合肥联系更弱,这反应武汉与长沙、南昌构筑的“中三角”初级雏形。

    中三角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是国家均衡战略中重要的一环,从发展趋势来看,目前中三角还处于单核据点式发展阶段,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与昌九发展走廊表现突出,同时沿京广线、长江线、沪昆线成长较快。按照经济发展潜力模型的分析,中三角地区逐渐会从单核据点式走向联系紧密的网络化地区。通过经济模型预测,在中三角地区将会形成一个地理邻近、经济联系紧密的中部“五角形地区”,该地区由武汉、岳阳、长沙、南昌、九江构成,而武汉应当承担中三角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职能。

    3.1 武汉在区域网络中的地位:强弱强

    武汉与区域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差异明显,与不同等级与距离的城市联系从远到近呈现“强-弱-强”的特征。

    强:与区域门户城市联系强

    第一个“强”表现在与远距离的区域门户城市联系密切。根据 GaWC175(全球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全球布局数据,武汉在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排名中居第 18 位。武汉在全球城市网络与中国城市网络中处于关键地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层级地位:武汉是中三角城市中在全球城市网络地位层级最高的城市

    从生产性服务业分支机构数来看,GaWC175 在中三角共有分支机构 35 处,其中武汉 19 处,占 62%,远多于其他城市。在中三角与长三角城市层级的比较中,武汉的生产性服务业全球关联度与长三角的南京、杭州相当。

    27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28

    表3‐1:长三角与中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层级示意 

    层 级 城 市

    第一层级(关联度 100) 上海

    第二层级(关联度 16-25) 南京(25)、杭州(22)、武汉(16)

    第三层级(关联度 5-9) 苏州(9)、长沙(5)、宁波(5)、无锡(5)

    第四层级(关联度 1-2) 南昌(2)、嘉兴(1)、株洲(1)、南通(1)、宜昌(1)

    数据来源:《中三角区域的城市体系研究》专题

    (2)企业联系:武汉与距离 1000 公里左右的城市企业关联性最强

    从企业关联度来看,与武汉关系最密切的城市是上海(假设关联度为 100),第二位是北京,关联度为 93。与武汉关联度前 10 名的城市中,有 8 个来自于 1000 公里左右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成渝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成都、重庆。武汉与 1000 公里左右城市的联系度超过总联系度的 80%。

    (3)通讯联系:与珠三角、江浙沪联系强

    从对外通讯联系看,武汉也表现出与 1000 公里左右城市联系最为密切的特征。对外联系中,第一层级为广东,占总量的 26%;第二层级为东部沿海地区,江浙沪占总量的 22%;第三层级才是周边省份,湘、皖、赣、豫四省占总量的 17%。其余的京津冀占总量 7%,成渝占总量的 6%。武汉与江浙沪、广东两个 1000 公里左右的沿海地区的联系共占总通讯量近 50%。

    图3‐1:武汉与其它城市的企业联系  图3‐2:武汉与其它城市的通信联系 

  • 29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数据来源:《流动空间视角的武汉都市圈城市关系研究》专题

    弱:与中部地区关联度偏弱

    同国家区域门户地区联系密切相比,武汉与中部地区省

    (1)与中部地区通讯联系较弱

    从通讯的联系看,武汉与紧邻的湖南、通讯总量的 17%。其中河南占 6.2%、湖南占 徽占2.6%,联系比重不及珠三角与长三角的三分之一。

    三角相互关联

    从 内部跨省联系来看, 部的江、浙、沪相互联系。中三角跨省联系明显少于长三角,长三角内部跨省联系占区域内

    此外,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次中心城市普遍缺乏网络影响力。长三角城市除了上 的相互联 经形成。而中三角之间,整体还处于单向联系阶段。

    份的联系整体偏弱。

    河南、江西、安徽四省联系量仅占武汉省外5.1%、重庆占 3%、江西占 2.8%、安

    (2)长三角相互关联度强,中

    区域

    度弱

    武汉与周边中部省份的跨省联系度远低于长三角内

    总联系量的 52%,而中三角仅 36%。

    海中心城市之外,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跨省城市之间也存在密切系,区域联系的“网络”状格局已各城市主要与本省内的中心城市联系,跨省联系还未形成。长三角区域联系网络密

    度明显高于中三角。

    图3‐3:中三角区域的联系网络  图3‐4:长三角区域的联系网络 

    数据来源: 中三角区域的城市体系 究》专题 《 研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30

    次为长沙、南昌、郑州、合肥

    武汉在中三角区域关联度排首,远高

    从强, 与南昌

    、合肥等城市关联最弱。

    (3)中部城市与武汉关联度依

    从中三角内部联系来看,关联占全省各城市联系的 54%,首位度高。于同样是省会城市的长沙和南昌(表 3-2)。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武汉与长沙关联最关联度是长沙的一半;而与郑州

    位。其中,武汉在湖北省内武汉在中三角的联系占区域的 27%武汉与周边城市关联来看,中三角不同城

    相当于与上海关联的 1/3;

    表3‐2:中三角城市不同空间尺度的网络比重表 

    城市 关联度 省内比重 区域比重

    武汉 100 54% 27%

    长沙 63 49% 17%

    南昌 33 51% 9%

    宜昌 21 12% 6%

    襄阳 11 6% 3%

    十堰 9 5% 2%

    株洲 9 7% 2% 资料来源:中国工商局数据库

    与湖北省、1

    市圈联系强

    在湖北省及武汉“1+8”城市圈,武汉与周边的联系强度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从通讯量来看,武汉与本省通讯联系占总量 40%,其中“ 8”城市圈占 %,湖北省其它城市占26%。武汉周边各城市与武汉关联密切,其中黄冈、孝感等北部城市联系

    强: +8 城

    1+14

    图3‐5:武汉与 城市圈通讯联系示意1+8  

    资料来源:中国工商局数据库

  • 31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强度最大;其次为黄石、咸宁等东南

    3.2 面临的挑战:辐射带动区域有限

    部城市。

    从经济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角度来城区外围,对更外围地区的辐射十分有限。通过分析省 GDP 比重的变化可以发现,武汉中增长最快,黄陂、新洲、鄂州市辖区的普遍增长较慢甚至出现比重下降的情水平城市连绵区,核心城市相向发展形极,核心城市对外围地区的辐射带动

    看,目前武汉的辐射带动作用仅局限在武汉中心2005-2010 年湖北省各县区占全

    心城区的比重下降最快,武汉新城区江夏、蔡甸增长速度处于第二梯队;武汉城市圈外围的县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高成了经济走廊,外围地区也出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用强。

    图3‐6:2005‐10年各县区占湖北省GDP比重变化  图3‐7:长三角各县市经济比较 

    ”和以新城区为主的“工业倍增”计划,在保 经济势能向 汉城市圈乃至湖北省更大的尺度来考 武汉作为中心城市的 射带动作用仍十分有 ,区域产业分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作为中心城市的武汉应以更广阔的视野,在更大的范围内统筹资源和产业布局,建立起区域合作、分工和矛盾协调的机制。因为从城市的发展规律来看,未来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所在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武汉的种种条件决定武汉绝非是平凡的城市,但是要想成为杰出的城市必须要有强大的区域作为支撑。

    武 市 心城区产业结构 退二进汉 通过中 的“ 三持市域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实现了

    虑,新城区的传递。但是,从武

    辐 限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32

    3.3 中三角地区区域格局

    中三角区域地位

    比较中三角各县市 2005-2010 年经济比重变化可以看到,发展,武汉、长沙、南昌等省会城市周边经济增长较为迅速宜昌周边;湖南的长沙周边、郴州周边;外围地区则整体发展偏弱,可见区域存在明显的“核心-

    当前还呈现明显的点状。省内如湖北的武汉东北、

    江西的南昌南部等地区都有一定的增长,而更潜力-外围”格局。

    外围地区三类地区,判断以经济指在中部三省范围内划分出核心地区、潜力地区、标为主要依据(表 3-3),可以初步识别出中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城市圈和发展廊道。中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包括武汉、长沙、南昌;城市圈包括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发展廊道主要包括长江线(九江-武汉-宜昌)、京广线(武汉-岳阳-长株潭)、沪昆线(长沙-南昌)以及武汉-襄阳线。

    表3‐3:中三角核心、潜力、外围地区划分标准 

    地区分类 划分标准

    核心地区 2010 年 GDP 大于 1500 亿元

    潜力地区 2010 年 GDP>300 亿;

    或者 2010 年 GDP>100 亿元,同时 2005-10 年 GDP 占省内比重变

    0/二产增加值占省内比重变化>0 化>

    边缘地区 以上两类以外的地区

  • 33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在现有“核心-潜力-外围”空间格局基础上,根据现状发展的趋势进行外推,模拟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空间格局特征。

    2010-2020 年点状城市群发展阶段。一些具有较好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发达、交通便利而且创新能力强的城市迅速发展成为某一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直接承接外部的要素转移。

    2020-2030 年廊道发展阶段。随着工业化不断加深,城镇体系在工业生产组织的作用下发生重构,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不断积聚并向临近的城市扩散,沿交通干线的重要

    中三角区域格局模拟:五角形地区的形成

    图 :中三角核心、潜力、外围3‐8 地区划分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34

    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城市间在功能上互补共同促进,产业群落、市场群落结合成整体,

    年网状区域格局,都市连绵区形成。区域网络化组织发展成为推动城市区域的网络化组织包括由交通运输、通讯、电力等物质性线路组成

    的物质性网络和由市场中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形成的非物质性市场网络。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均可以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扩大它的腹地范围,也可以借助网络中的主要发展轴线进行产业布局,展开分工合作。

    形成发展廊道。

    2030-2049群发展的主要动力。

    地区”。从更大区域来看,沿长江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反 K 型”城市群、“合芜宁成长三角”、长江中游“五角形城市

    群等重点地区,未来将代表中部地区参与国际竞争。

    在网络格局基础上,中部地区将形成多中心的“五角形

    区”,构建沿长江中下游的多中心平衡空间结构。中三角“五角形地区”包括武汉城市圈、南昌—九江城市圈、长株潭城市

    图3‐9:2020(点状)、2030(廊道)、2049(网状)各发展阶段区域空间格局模拟 

  • 35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图3‐10:中三角五角形地区 

    (中三角“五角形地区”是中部城镇群的核心地区,包括武汉城市圈、南昌—九江城市圈、长株潭城

    市群等重点地区。从更大区域来看,沿长江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反 K 型”城市群、“合芜宁成长三

    角”、长江中游“五角形城市区”,构建沿长江中下游的多中心平衡空间结构。)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36

    3.4 中三角区域空间发展策略

    构建复合快速交通网

    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根据全国“7918”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三角将集聚 12 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干线。包括首都放射线一条:从北京至港澳;纵线三条,分别是:从大庆至广州、呼和浩特至广州、包头至茂名;横线八条,包括:从上海至西安、上海至成都、上海至重庆、杭州至瑞丽、上海至昆明、福州至银川、泉州至南宁,以及厦门至成都。以这些国家干线为骨架,形成覆盖整个区域的高速公路网络,将进一步加密区域的公路网系统。

    区域国家高铁干线网络:在中三角区域层面,将形成“一纵、两横、一环”的高铁网。“一纵”指的是京广高铁;“两横”是指沪昆高铁和沪汉蓉客运专线;“一环”是指形成“武汉-黄石-九江-南昌-萍乡-岳阳-咸宁”的高速铁路环。未来区域的快速通道将以“环+放射”形成骨干框架,其中武汉-长株潭-昌九(南昌、九江)形成核心节点联系的高速通道,并向东部长三角、北部京津冀、西部成都、重庆以及南部珠三角延伸。

    中三角未来城际轨道网络:在构建中三角城际轨道网络方面,一方面延伸武黄城际到九江;延伸长株潭城际到南昌,结合高速铁路形成城际铁路的复合廊道;另一方面继续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际网络的建设。以此形成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都市圈一体化的城际网络。

    复合网络化的中三角区域快速交通系统:在区域快速交通的方面,学习长三角的交

    。在高速通道的架构建完善之后,中三角会以此复合环形为核心,辐射周边,逐步带动周边的交通网

    络建设。

    通网络经验,构建武汉-黄石-九江-南昌-宜春-长沙-岳阳-咸宁的区域复合环形快速交通廊道。加强武汉、长沙、南昌等中心城市作为网络节点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功能。此廊道上集聚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城际铁路,是区域内的交通网络的核心骨

  • 37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图3‐11:中三角城际铁路网络布局 

    (中三角区域交通网络由高速公路、国家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多种方式复合而成。重点构建武汉-黄

    昌-宜春-长沙-岳阳-咸宁的区域复合环形快速交通廊道。加强武汉、长沙、南昌等中心城市作为网络节点对

    域的辐射功能。)

    石-九江-南

    周边区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38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中三角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处于两大板块的交汇处,地形地貌奇特,从高山峻岭向平原地貌转换,水文气候条件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长江流域资源特征和区域内生态植被的组成,同时研究主要城市的历史演变,从而确定“一轴、两带、两核、三片”的区域生态格局。“一轴”主要是指沿长江生态轴,“两带”主要指沿汉江、湘江生态带,“两核”主要指洞庭湖、鄱阳湖生态核,“三片”主要包括大别山、幕阜山以及武陵山生态片区。

    3.5 小结

    从区域联系来看,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的门户城市,起到了对外联系和对内辐射的双重职能。武汉的对外联系呈现“强—弱—强”的特征,与国家中心城市联系强,与城市圈内部联系较紧密,与中部地区其它城市联系偏弱。然而,武汉的辐射带动区域仍然有限,目前还限于武汉的新城区,对更外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从更高的要求来看,武汉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乃至世界城市,必须能在更大尺度上整合资源,建立起联系紧密、分工有序的城市群。

    按照经济发展潜力模型的分析,未来“五角形地区”将成为中三角区域的重点发展地区, 五角形地区”由武汉、岳阳、长株潭、南昌、九江连接而成,汇聚了中三角地区最重要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未来将代表中部地区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因此构建复合快速的交通网络和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将极为重要。

    图3‐15:中三角生态格局 

  • 39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4 模式选择:国家中心城市模式与再工业化模式

    城市根据性质、职能的不同,体处于二三产业交织的关键选择期,现。我们借鉴国内众多中心城市案例展模式提供指引。

    4.1 产业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演变

    从武汉产业结构演变来看,经比重低

    现为不同的发展模式。从武汉现状产业结构显示其如何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关系国家中心城市目标的实

    ,并做了相关的模式总结,希望能够为武汉未来发

    了几个阶段。1955 年以前处于工业化前期,二产历;1955 年后,在国家重工业发展背景下,随着众多国有大型企业的建设,武汉

    展,二产比重远超过三产;1998 年开始,武汉的三产比重重新超过二产,展的主导,产业结构进入工业化

    中后期;2012 年后又开始出现交织,二产重新开始超过三产。

    二产快速发成为经济发

    2011 年武汉的产业结构为3.8:48.3:47.9,从二三产的产业结构特征看,武汉产业结构进入二三产交织期(图4-1),这一时期二三产发展势头相对均衡,进入了一个胶着发展时期,也是路径选择的关键时期。

    图4–1:武汉历年产业结构变化

    按照国际常用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定方法,我们判断武汉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产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二三产比重相当,工业结构以高加工度化的产业为特征,服务业发展开始加速。如何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将决定了未来武汉的发展路径。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40

    表4‐1:武汉产业发展阶段分析(钱纳里指标) 工业化阶段

    指标 前工业化阶

    段 初期 中期 后期 后工业化阶

    武汉

    (2011)

    人 均 GDP($)

    9000 9600

    地区增加值构成

    一产支配,二产20%,二产>20%

    一产三产,且份额最大

    一产20%

    二产略降、三产>二产

    3:48:49

    工业增加值占 GDP%

    20-40 40-70 下降 下降 40%

    第三产业增加 值 占GDP%

    10~30 30-60 上升 上升 49%

    工业内部结构

    以原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

    以加工为重心的高加工度化阶段

    技术集约化阶段

    汽车、装备、钢铁、电子信息、石化

     

    4.2 制造业与服务业特征

    制造业:总量大、门类全、价值

    武汉工业总量大,在中部地区有较大优势省比重达到 3

    。21.6%,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列第一 全国副省级以上城

    市中列第六位。2011 年,武汉第二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3254亿元,比上年增长 800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

    段高

    010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湖北全,发展平均增速在

    16.4%,工业总产值突破亿7390.7 元,增长 21.8%。

  • 41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图4 3:中部五市工业总产值比较 –2:2000‐2011武汉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图4–

    业门类齐全, 业优势 形成 领先的 工业体系 前武了汽车及零部 备制造 电子信息、食品烟草 源及

    工 7 大主导产业。2011 年,七大主导产业产值达 6413 亿元,占全市工值比重达 76%,比 2000 年增长了 25%。除此之外,还形成了日用轻工、建材、

    纺织服务等相 。 1 全市工业比重

    武汉工 主导产 明显, 了全国 完整 。目汉已经形成环保、石油化业总产

    件、装 、钢铁及深加工、 、能

    生物医药、 对优势产业 2011 年这 1 大产业占 达 85%。

    表4‐2:武汉主导产业历年

    武汉主导产业 2011 产值 2011 比重 2000 比重 比重变化

    比重变化 

    1 汽车及零部件 1334 16% 9% 7%

    2 装 备 制 造 1081 13% 7% 6%

    3 钢铁及深加工 1029 12% 12% 0%

    6% 6% 4 电 子 信 息 1011 12%

    5 食 品 烟 草 843 10% 7% 3%

    6 能 源及 环保 664 8% 3% 5%

    7 石 油 化 工 452 5% 7% -2%

    8 日用轻工 349 4% 2% 2%

    9 建材 217 3% 0% 2%

    10 生物医药 124 1% 4% -2%

    11 纺织服装 116 1% 4% -2%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42

    从产业价值区段来看,武汉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势明显。从世界500 强制造业外资企业在中三角的分支机构来看,研发相关企业有 5 个,均在武汉;采购销售企业 8 个,7 个在武汉;制造加工企业共 45 个,其中武汉占 78%。可见与中部地区相

    业占全国比重不断上升。2010 年武汉市三产增加值 与南京、杭州处于同一 量居 位,中1 位 2012 产业增加 到 3833 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的 47.9领 于中部

    比,武汉集中了大部分的研发、销售等高价值链区段的企业。

    服务业:内需市场潜力大,生产性服务业偏弱

    武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居全国前列,服务2863 亿元, 水平,总 全国第 9 部地区第

    。 年,武汉第三 值达 %,远远先 其他城市。

    图4–4:武汉三产占全国比重变化图 中部五市第 总量与速度4–5: 三产业  

    武汉消费总量居中部之首,2012 年实现社会 品零售总 432.4 亿元,增长16%。武汉的全国百强商业企业居全国前 5 位,拥有中百、武商、中商三家全国百强商业连锁企业,这三家百强商业企业 2010 年营业额达 552 亿元,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南京。

    消费 额 3

    从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的类别层次来看,武汉与苏州、上海、南京处于同一层级。根据长三角与中三角59 个地级或以上城市的2010 年制造业数据,通过各城市 3 个制造业部类增加值占GDP 比重偏离区域平均值标准差(STD)倍数来看,武汉的所处的第一层级城市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指数仅为-0.990,资金密集型制造业指数为-0.245,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指数 1.829,可见相对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资金密集型制造业,武汉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优势明显。

  • 43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图4–6:武汉三产占全国比重变化 

    2008 年开始,随着欢乐谷、极地海洋世界、楚河汉街等区域性新型旅游产品的不4067.7 万人次,接待

    海外游客 150.9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1396 亿元,并且获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

    服务和软 现代服务业的比例偏低,的一

    4.3 经济模式演变

    动力结构演变:投资下降,消费上升,创新作用突显

    我们希望通过转变发展动力,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武汉的产业发展动力中,投资占主要地位。从 2005 年开始,投资占 GDP 比重迅速上升,2010 年武汉固定资产投资占 GDP 比重为 63%,比 2000 年增长 25%。投资内部,制造业仍占主导,且比重处于上

    进入多元化发展期。随着中心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提升,消费服务将在城市发展中承担更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对投资的依赖作用将减小。

    断涌现,武汉的消费服务魅力凸显。2012 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 1

    基地、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

    武汉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工程设计、现代物流、教育培训等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可对制造业提供相应支撑,两者相得益彰。但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金融、物流、信息、计算机 件等 仅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

    半不到,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占主导地位。

    升趋势,相比之下,武汉的消费占 GDP 比重仅为 44.8%,外贸依存度也仅为 27%。而以上海为代表的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模式中,消费未来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投资比重下降、消费比重上升,出口比重上升是发展趋势。因此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武汉未来应当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44

    同时,科技创新在未来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不断突显。科技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长远动力,谋划武汉的未来发展,需要有重视科技发展的远见卓识,注重培育创新文化、支持科学研究、追赶科技前沿,让科技创新成为武汉最突出的城市特质。一是需要发挥武汉的科技人才优势,建设世界闻名的大学之城。未来武汉的发展中,需要尽一切可能支持大学的发展,争取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二是需要努力追赶和抢占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武汉需要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实现跨越发展,迎头赶上先进城市;要在一些有优势的领域,集中优势兵力,重点攻关突破,加快培育和聚集一批站在全球科技前沿的名家大师,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

    产业结构演变:三产比重上升,二产比重下降

    围。生产性服务业强调中心集聚,大力发展金融、

    旅游会展等产业。做强做大现代商贸业,强化武汉作为全国商贸集散地的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文化创

    力提高旅游会展业国际化水平,建设国际都市旅游目的地和会展中心城市。

    发展。适时推进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物流、金融等两端延伸,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

    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对于服务业,我们希望通过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推进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增强武汉的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培育适于服务经济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氛

    贸易、现代物流、创新服务等重点服务业。着力提升金融业、贸易和现代物流的国际竞争力,做大做强创新服务业,使武汉成为全国自主创新中心。到 2049 年武汉的服务业占 GDP 比重达到 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 70%。消费性服务业扩大能级,形成服务区域的消费性服务品牌。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文化创意、

    意产业,打造时尚创意之都。着

    对于制造业,我们希望通过集中优势培育产业集聚,强化高端制造的

    合发展。未来武汉在制造业方面,应着重发展四个方向,一是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这类是武汉已具备在全国领先地位的集群,主要方向在于延伸相关产业链,促进产业链的整体提升。二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类产业是未来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将成为快速增长的产业门类,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三是临港产业集群,包括临水运港口和临空港产业。临水运港口已经形成精品钢材、船舶制造等重型产业。临空产业是目前武汉还未发展,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需要考虑预留的产业职能。四是都市型工业产业集群,这类产业是大都市不可或缺的功能,包括服装服饰、食品加工、珠宝及工艺品加工、印刷包装等。同时,我们也鼓励大

  • 45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业。

    空间结构演变:制造业区域扩散,服务业中心集聚

    我们鼓励制造业向区域扩散,从区域视角进行资源的统一配置。从制造业价值链的不同

    成“传统沿江,高新临湖,战略临空”三大空间分

    我们要依托武汉不断积累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服务、生物等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同时希望能从东风、烽火、凯迪、人福等企业中诞生世界级行业领军者,在这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我们也希望通过加强主导产业链周边关联度的提升,来打造在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并带动区域产业的提升。在鼓励核心产业的区域配套方面,努力做到在 100 公里范围内,满足龙头企业 50%的配套,在 300 公里范围内,满足龙头产业 70%的产业链配套。主导产业中需要鼓励创新优势,促进外资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增强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结合,加强国有与民营之间的合作。

    区段上,武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区域中并不占优势,但科技创新优势突出。所以未来制造业发展将以技术密集型为主导,强调品牌的打造和总部服务的集聚,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方面,应该注重提升龙头企业,一般企业适度外迁的政策,提升资金密集产业的品质。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注重产业的区域转移,强调外围地区的配套的作用。外围地区突出劳动密集与资金密集产业提升。

    市域的制造业形

    布格局。传统优势产业主要沿江布局。沿长江上游形成汽车产业集群,包括汉南的汽车配件制造、江夏的汽车生产、沌口汽车及装备制造;沿长江下游形成以钢材、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包括青山精品钢材,以及新洲船舶装备制造,沿汉江上游形成轻工制造业产业集群,以食品、家电等生产为主,包括东西湖的吴家山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临湖布局。沿东湖、汤逊湖等湖区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包括洪山的节能环保;东湖和江夏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战略新兴产业主要在临空港预留。形成为未来大型战略新兴产业预留的产业空间,包括东西湖临空产业区和黄陂大飞机、航空制造等临空产业。

    北部的孝感对接空港,形成纺织服装、机电产业、临港产业的的产业集聚区;东部的黄冈、鄂州、黄石对接沿江、东湖,形成化工建材、冶金制造、医药化工的产业集聚区;西部的天门、潜江、仙桃对接汉口、东西湖,形成机械加工、医药化工、汽车部件的产业集聚区;南部的咸宁对接洪山、江夏,形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的产业集聚区。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46

    我们鼓励高端服务业中心集聚,扩大区域辐射力与影响力。总体上市中心需要突出四大服务功能的集聚。一是资本服务的集聚,形成以楼宇经济为主要的服务业态;二是企业服务的集聚,形成区域性企业总部园区;三是创新服务的集聚,鼓励科技孵化,形成以

    如果说目标更多是描述一种远景状态的话,那么模式可以说是确定了发展的大致方向与路径。通过

    案例比较,我们发现当前以省会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发展包含两种模式。

    式可以称之为“再工业化模式”。

    区域研发园区为主的业态;四是区域消费服务的集聚,形成如主题乐园、区域特色消费为核心的服务中心,扩大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区域外围城市主要提供生活消费服务以及一般生产性服务,促进服务体系的完善。

    4.4 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向与路径。我们希望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确定未来武汉产业发展方

    模式一:再工业化模式

    以合肥、长沙为代表。这类中心城市发展历程是二三产业交织发展到一段时间后,二产又逐渐成为主导产业,这种模

    图4–7:再工业化模式产业结构发展示意 

    模式二:国家中心城市模式

    以上海、广州为代表。这类城市的发展历程是二三产业交织发展到一段时间后,服务业会逐渐快速增长成为主导产业。

  • 47更具竞争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图4–8:国家中心城市模式产业结构趋势 

    武汉模式选择:分阶段发展路径

    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下,武汉的产业选择未来应当朝向三产主导的国家中心城市模域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武汉的国家中心城市

    目标要分阶段实现,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模式。未来武汉产业结构会经历三大发展阶段。2020

    熟阶段;2049 年之前 发展阶段,为世界城市的培育阶段。

    式。依据武汉的当前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

    年之前,二三产业交织,再工业化不放弃,且服务业发展要加速,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长阶段;2030 年之前,为三产超过二产,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成

    ,为三产主导,且生产性服务业重点

    图 再工业化模式产业结构发展示意 4–9:

  •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

    48

    5 目标愿景: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愿景是我们描述未来的一种状态,代表我们的美好期许和努力的方向,也是指引现有规划行动的重要依据。曾经的工业化时期,城市发展的目标更多聚焦经济领域,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济增长转向关注生态平衡、社会和谐等可

    5.1 我 希望

    2049 年的武汉将拥有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更加宜居的市民社区,更加包容的文化环境,更加高效的交通体系,更加活力的城市空间,并且是一个在创新、贸易、金融、高端制造方面拥有国际影响力与全国竞争力的世界城市。

    城市发展的目标更加�